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方法初探

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方法初探

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方法初探
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方法初探

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方法初探——关于xx市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

摘要:以制定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的方法为目的,以xx市女性社区服刑人员为范围,采用scl-90症状自评表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心理矫正的方法。

关键词: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心理矫正

目前,我国社区服刑人员是指被判处管制、缓刑和假释的犯罪分子及监禁执行方式变更后的暂于监外执行和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女性罪犯作为社区服刑人员之一,虽然占社区服刑人员的总体比例较低,但是女性罪犯特点决定了其在社区矫正中面临的困难更多,其特殊性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被适用社区矫正模式进行矫正的女性罪犯都是符合社区服刑人员条件且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女犯,特别是初犯、偶犯、过失犯和未成年人女犯。女性社区服刑人员,既有作为社区服刑人员所共用的普遍性问题,又有不同于男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自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各试点省市都将心理矫正工作作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目前该项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社区矫正工作属非监禁刑的一种,服刑罪犯被放到开放式的社区内进行服刑,没有过多的人身自由的限制与约束。因此,如何更好地促使服刑人员从心理上真正做到悔过自新,主动放弃再犯罪并树立良好的人格与心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环节,也是社区矫正成果的具体体现。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虑、更脆弱。她们情绪变化大,人际关系单纯,自我评价低,依赖性强,应变能力差,虚荣心强。因此,女性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想包袱沉重,容易自暴自弃、消极沉沦,影响矫正效果。如果再遇上因犯罪服刑造成关系紧张、找不到工作的情况,矫正工作更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对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工作是很重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辖区内的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制定切实有效的心理矫正的方法。

一、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xx市所有在矫的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目前共有31人,占社区服刑人员总人数的7%。我市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具有一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城区较多,21人,占67.7%。第二,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21人,占67.7%。第三,涉财类犯罪居多,25人,占80.6%。第四,缓刑占多数,20人,占64.5%。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别测量。进行调查,答卷当场回收。采用问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90个问题组成,统计指标为总分及各症状因子分,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为5级,根据各因子分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分数越高表明其心身症状越严重

(二)结果和分析

1.与普通人的常模比较

女性社区服刑人员scl-90的总均分和阳性因子及各因子均分高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在躯体化因子和焦虑因子上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

2.阳性症状及心理问题检出率

根据有关报道,scl-90的因子分达到1分以上为阳性症状、scl-90的因子分达到2分或

2分以上,表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scl-90的因子分达到3分或3分以上,则表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以因子分≥2分为界限值,则发现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一般症状)因子上的症状相对表现突出。

在scl-90中检出1个或1个以上因子为阳性症状的概率平均为82.8%,其中检测出2个或2个以上因子表现为有心理问题的总人数为20人,检出率为64.52%,其中抑郁症状存在的问题人数最多,检出率为61.29%,而有严重心理问题中强迫症状的人数最多,占32.26%(见表2)。

表2 scl-90各因子得分情况统计

Scl-90测验自引进国内以来,用于其它特殊群体上的研究较多,但用于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研究尚未见到系统报到。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心理不健康的比率虽然低于女性监狱服刑人员,但是仍高于用同一测验测得的一般群体,1个或1个以上因子为阳性症状的检出率为100%,说明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和精神处于消极状态。这更表明了当代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

从本研究看,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表现出得具体心理问题主要以抑郁、强迫、躯体化、焦虑等症状为主,但核心症状是以情绪障碍为核心的神经症。究其原因,由于女性社区服刑人员普遍认罪状况良好,但对自己在正常社会环境下服刑的状态感到苦闷、抑郁及适应

不良,往往比男性社区服刑人员承担更大的社会精神压力,因而产生种种阳性症状表现。

二、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的方法

心理矫正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社区矫正中的心理矫正工作是指运用心理学豹方法和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和心理治疗,以配合教育改造,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重塑健全人格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一项工作方法。作为一项科学的社区矫正方式,心理矫正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勿庸置疑。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分类矫正活动。

(一)集体心理辅导

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指导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我们和xx市的部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属进行了两次集体辅导。集体辅导中,心理咨询师不但介绍了心理与人的社会和生理之间的关系,心理不健康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自我矫正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主动了解心理矫正知识,如心理健康卫生知识、心理疾病的自我预防和治疗知识;二是要学会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三是要掌握几种自我测评的方法,在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组织下,通过问卷或口头评议进行自我测评。集体辅导使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认识到心理辅导对每个人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组心理辅导。

把具有同类心理问题的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专题辅导。每个小组由两名心理咨询师、5至6名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组成,在矫正中心每两周辅导一次,每次1-2小时。在辅导过程中由一位对团体咨询富有经验和训练有素的二级心理咨询师担任组织者的角色,任务就是引发话题、调节气氛、提出征询等。在小组辅导活动中,不仅让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叙述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父母关系、工作经历、婚姻状况、经济来源、人际关系、社会成就等情况,而且还让她们认真听取心理咨询师的复分析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行为方案。随着讨论次数的增加,部分女性社区服刑人员之间产生了很好的互动,能够互相提供不同的参考意见。如:女性社区服刑人员侯某,刚开始参加

小组活动时闷声不响,经心理咨询师的再三征询与引导,她终于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苦闷与烦恼,小组其他成员静静地听着、思考着,然后纷纷提出不同的方法帮助他缓解内心的压力。

(三)个别心理辅导

指对有明显心理异常问题的女性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辅导活动。对某个个体通过多次的摄入性谈话,了解该个体的心理异常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对该个体采取适合心理治疗手段。如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范某,存在情绪不稳定和轻度抑郁倾向。根据范某的情况,一要帮助其学会辨别是非,控制情绪冲动;二要使她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三是要帮助她改善家庭系统的功能,让范某的丈夫也参与心理辅导。经过一系列个别心理辅导活动,终于是范某能够基本上控制情绪。

参考文献

[1] 刘邦惠.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28.

[2] 陈昌惠修订.心理卫生评定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

[3] 钱福永.当代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98-400

[4] 易军,女性就业困难与城镇女性犯罪[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62.

[5] 李萍.如何开展对女性罪犯的社区矫正工作[J].人民调解,2006,(2).

[6] 邓明昱,郭念峰主编.咨询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31

[7]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6-37

[8] 大卫·切尔著,彭铟旎译.家庭生活的社会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3)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例子

社区矫正个案矫正方案 一、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 赵某某,男,1961年7月16日出生,已婚,原系张家港市某镇某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目前经商。 2001年至2004年间,赵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其担任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职务所在村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人民币500万的存单进行质押贷款并将所贷款项用于其与他人合股的企业进行赢利活动,被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二、矫正对象的背景资料 (一)家庭背景 赵某某的家庭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妻子和女儿赵某,家庭关系和谐。 (二)生活经历 赵某某于1978年中学毕业;1978年7月到1980年5月务农;1980年5月到1982年5月,在张家港市某镇某村通风管道设备厂工作;1982年5月到1998年8月先后在张家港市某毛纺厂、某彩印厂和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1996年上半年到2004年9月任某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2004年至今,经商,为张家港市一较大规模厂家的大股东。纵观赵某某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随着经历和年龄的增长也逐步上升。这些经历使得赵某某在个性上十分的自信、好强、对自己的面子很看中,经济独立和成功意识强。 (三)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赵某某与其周遍的人关系处理的不错,善于交朋友,和其亲兄弟一起经商创

业,通过他们的努力,拥有多处实体企业,业务发展到了海外,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和生意,赵某某本人对法律的规定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 三、存在问题 (一)社会适应情况 赵某某在入矫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积极再创业,成功经营某制铁公司,该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为张家港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求职或求学意识 该对象求职意识强,通过自主创业获得事业的成功,其经营企业的发展良好。 (三)思想观念问题 但是如前所述,赵某个性上十分的自信、好强、对其自己的面子很看中,经济独立和成功意识强;而且,因为成为了生意人,其社交圈子很广。所以,在法院判决后,其能认罪服法,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接受法院的判决。可是赵某某一直对自己矫正对象的身份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成为矫正对象就很没面子,对社区矫正的帮助性、教育性认识不是很高。 四、风险评估 从再犯罪的客观条件来说,现在赵某某事业比较成功、经济条件良好、家庭关系和睦,促使再犯罪的客观因素较少;主观条件上来说,赵某某以前犯错是因为法律意识不高,犯错后能认识到过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时自首,入矫后能认罪服法,悔罪行为和意识明显,所以从主观上看,赵某某再犯罪主观因素也较弱。而且根据以上的主客观情况,入矫后,能够通过社区矫正机构的帮助和教育,提升其法律知识水平和守法意识,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再犯罪的可能性。综上所述,

司法局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办法汇总

**司法局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提高矫正工作质量,根据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评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提高刑罚执行效果为根本出发点,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估。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任务与目的 心理健康评估就是通过对矫正对象危险指标的测验、分析和判断,评估矫正对象的人身危险性及心理健康程度,并对矫正对象进行危险等级分类,为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根据。 三、心理健康评估的工作主体和评估对象 (一)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主要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完成,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予以协助。 (二)心理健康评估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四、心理健康评估指标

(一)静态指标:即历史形成的难以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犯罪与服刑表现记录;(2)教育和工作背景; (3)经济状况;(4)家庭和婚姻状况;(5)居住指标。 (二)动态指标:即主观表现的容易被影响而减少风险程度的指标,包括5个大类: (1)休闲和娱乐活动情况;(2)交友情况; (3)酗酒和使用毒品情况;(4)心理、情绪和人格特征; (5)生活态度及政治倾向。 五、风险等级 为了与分类管理相衔接,将风险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定相应的分数区间,综合测评最后得分65分以下为低风险等级;65分至77分为中风险等级;77分以上为高风险等级。另,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中,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0分,需转介到**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正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 六、工作流程 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共分5个步骤: 1.调查情况。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测评对象个人、家庭、生活、就业、社会关系、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态度及服刑表现、生活态度和政治倾向等情况,并做好纪录。 2.测量打分。根据调查情况客观地填写他评量表(危险程度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细则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细则 刑法修正案八对刑事处罚新增了一个社区矫正,对于被判管制的罪犯,一般就要进行社区矫正。而为了配合各地社区矫正的实施,我国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细则,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了解这个办法的具体内容。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细则 第一条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情绪测试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情绪测试01、在餐馆,服务员没有注意到你,你的第一反应是: -他把我忘了。 ●他瞧不起我。 ▲他不称职。 02、为了平息你的怒火: -你把事情说给某个人听,或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你努力去想其他的事情,使自己专注于别的活动。 ▲你退避一旁,好让自己能够放松并思考。 03、愤怒通常会导致你的哪种情绪? ▲偏执(“我不能相信任何人”)。 ●抑郁(“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厌世(“一群笨蛋”)。 04、你的信条: - “我想让人们爱我。” ▲“别人爱不爱我无所谓,我只希望人们尊重我。” ● “我不仅希望人们爱我,还希望他们对我推崇有加。” 05、一个朋友在收到你的短信后,一直没有回复…… ●你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为什么怨恨我?” -你对他很恼火:“他至少该回个短信!” ▲你感到绝望:“归根结底,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人”

06、你如此愤怒,以至于说出了一些伤人的话,事后…… -你对让你处于这一境地的人心怀怨恨。 ●你对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感到愧疚。 ▲你害怕自己的行为无法弥补,觉得关系已经被破坏。 07、在一块宁静的沙滩上,一个喧闹的家庭在紧挨着你的地方安顿下来,你对自己说: ▲好吧,我只好换个地方,离他们远一点。 -我要问问他们,是想骑到我的头上吗? ●我会装疯卖傻让他们赶紧逃走,比如大声辱骂自己的脚趾头、用嘴发出奇怪的声音…… 08、你路见不平,却没有拔刀相助。你问自己: ▲为什么每个人都无动于衷? -为什么我什么也没做? ●为什么人类如此暴力和凶恶? 09、最近在工作中最让你愤怒的是? -不公平:一个能力没有你强的同事晋升到了你想要的职位。 ▲被打断:开会的时候,有人拦着没让你把发言说完。 ●失败:你没有对某个职业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10、最让你愤怒的人是? ●狂妄的人(他们蔑视所有人)。 ▲自私的人(他们从不真诚地关心别人)。 -舞弊者(他们把别人都当傻瓜)。

社区矫正人员案例

孤僻青年悔改创业报答父母 社区矫正人员顾某心理疏导分析 xx镇社区矫正对象顾某,男,xxxx年x月x日出生于山东省xx县,汉族,初中文化,xx县xx镇某村人,住本村。因盗窃罪于2012年1月17日被xxxx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缓刑三年,社区矫正期限为自2012年1月28日至2015年1月27日止。顾某性格孤僻固执,初中还未毕业就已流窜社会,并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他的家庭很贫困,这让他自卑又仇视社会,缺乏与人沟通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使他最终伙同“朋友”实施了盗窃行为。 社区矫正人员顾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xx县xx司法所报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当时他眼睛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冷漠、怀疑、敌视的目光。当询问他话时,他也默不作声,都是他的父亲代他回答。工作人员意识到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矫正人员往往因自身犯罪带来的工作与家庭变故、亲人的冷落、社区服刑的压力、犯罪的内疚感、对社区服刑的不适应等因素,都会引起其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不利于对他们的矫正和转化,还会影响到其情绪和行为,有的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的突发事件,从而影响矫正管理的顺利实施。

针对顾某的情况,工作人员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通过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提供倾听其心声的平台,全面了解他的心理特点,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顾某从最初的只是听不说话到态度慢慢的转变也开始简单的聊几句。这种以谈家常的形式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让顾某与工作人员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谈话,初步消除了他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针对性的对其制定了矫正方案: 1、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要求其每月定期参加劳动;每月上交思想汇报;定期对其进行走访;统一组织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了解、掌握该对象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督促其遵纪守法、遵守矫正规定。 2、成立由家人、村委委员组成的监管帮教小组。借助亲情的力量加强帮教效果。如果发现对象在生活中存在难题,矫正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帮其解决问题,帮助对象适应社会。 3、注重心理疏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其主观心态上的纠正,从主观方面尽量降低再犯的可能性。同时我们本着尊重他、接纳他、关心他的工作理念,让他消散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

.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心理测试 社区服刑人员姓名:性别:年龄: 罪名:执行所: 序号状况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躯体化12分) 1 头痛 2 头晕或昏倒 3 胸痛 4 腰痛 5 恶心或胃不舒服 6 肌肉酸痛 7 呼吸困难 8 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9 身体发麻或刺痛 10 喉咙有梗塞感11 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12 感到手或脚发重分)(强迫症状10偏重严重中等序号状况 没有很轻 1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 忘记性大 3 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庄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4 做事情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正确5

6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难以做出决定7 脑子变空了8 1 / 4 . 9 不能集中注意力 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10 状况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人际关系敏感9分)序号1 对旁人责备求全 2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你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 4 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5 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 6 感到比不上别人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7 8 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9 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严重(抑郁13很轻中等偏重分)序号状况没有对异性的兴趣减退1 2 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3 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4 容易哭泣 5 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你 6 经常责怪自己 7 感到孤独

感到苦闷8 过分担忧9 对事物不感兴趣10 11 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12 13 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2 / 4 . 序号状况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焦虑10分) 1 严重神经过敏,心神不定发抖2 3 无缘无故的感觉到害怕 4 感到害怕 5 心跳得厉害 6 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7 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8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9 感到熟悉的东西变陌生或不象真的 10 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严重(敌对6分)没有很轻偏重中等状序号况 1 容易烦恼和激动 2 自己不能控制的大发脾气 3 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4 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5 经常与人争论 大叫或摔东西6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探析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探析 [摘要]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类特殊群体,他们在行为和心理方面都有别于普通公民和在监狱服刑罪犯。其中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又是这类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使对其社区矫正难上加难。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正处在人生过渡时期、心理问题较多的特点,加强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社区矫正;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 一、我国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探析 (一)社区矫正的概述 1.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依法在社区矫正中监管、改造和帮扶犯罪人的非监禁刑执行制度。社区矫正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其理念正始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近代学派的大师们认识到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对罪犯人格的改造,社区矫正便由此发端。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2.社区矫正的对象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主要包括:一是被判处管制的;二是被宣告缓刑的;三是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四是被裁定假释的;五是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3.社区矫正的价值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使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监管,使人们改变对服刑人员的“标签”式看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谐:另一方面,社区矫正通过弱化监狱的封闭性、放宽罪犯自由度、增加罪犯与社会的联系,使他(她)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我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未成年人由于处在生理上和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其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社会经验较少,判断能力较弱,抵御外界不良信息能力较差,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对外界的承受力薄弱,对社会和家庭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基于此,很容易就会滑入社会对立面的深渊。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已经站到社会对立面的未成年人拉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社区服刑人员初次报到心理测评专用文档

合川区特殊类人群心理健康培训基地“泽强工作室”心理咨询档案 (特殊人群专用) 来访者姓名 咨询编号 年月日 (此记录资料由“咨询室”专业人员保存,非工作人员不允许浏览、阅读)

来访记载 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来自(农村城市城镇)家庭住址电话 单位地址紧急联系人__________电话 推荐来访者单独来访或有人陪同与陪同者的关系 心理测试记载

1.同样的不幸事件会因为个体的不同所引起的挫折感不一样() 2..酗酒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3.人的欲望越多,生活就越幸福() 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 5.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是一样的() 6.喜欢使用“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是正确的() 7.对人的第一印象形成后,很难再改变() 8.冲动是魔鬼形容冲动的人容易犯错误() 9.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 10.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二、泽强心理咨询室初诊接待选择题(必作题) 1.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2.对旁人责备求全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3.容易烦恼和激动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4.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5.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6.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7.感到对前途没有希望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8.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9.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10.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1.没有 2. 偏轻 3.中等 4. 偏重 5. 严重

社区服刑人员考试试题

社区服刑人员法律知识考试 一、判断题: 1、社区矫正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和被 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2、社区矫正终止是指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 3、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4、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 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 5、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 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 不受 歧视。 6、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即行政拘留的决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8、如果教唆人实施教唆行为的同时,又有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则对 教唆人在决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时,应当作为从重处罚的一个情节予以考虑。 9、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10、对殴打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应 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1、行为人使用假的大学毕业证骗取用人单位信任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2、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行为,是指以金钱、物质或其他利益诱使他人卖淫, 或为他人提供场所,或为他人卖淫介绍嫖客的行为。 13、用作赌注的财物可以是纸币、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其他动产或不动产。 14、免费向他人赠送毒品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5、行为人将毒品放入卷烟中欺骗他人吸食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6、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 具正常行驶的,应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1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人犯放火罪,应负刑事责任。 18、持捡到存折去银行取款,构成诈骗罪。 19、在刑事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住处进行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 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 20、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21、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2、非法拘禁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23、危险驾驶指的是在道路上追逐竞驾或醉酒驾驶机动车,情节恶劣的。 24、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25、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26、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27、社区矫正对象必须随身携带定位手机,不得人机分离,不得借与他人使用,不得 故意损坏。 28、社区矫正对象解除矫正后,纳入安臵帮教工作范围,建立档案,帮教3年。 29、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30、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 安全的其他行为。 31、醉酒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2、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 驶证、拘留。

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详解

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详解 一、收到法律文书或矫正对象报到。 1、法院应告知矫正对象必须在判决书生效起7 日内到户籍所在地司法所报到,并向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寄送判决书,抄送司法所 2、矫正对象应当在法律文书生效起7日内到户籍所在地司法所报到。 3、司法所在收到法院寄送法律文书起7日内要求矫正对象本人到司法所报到。 二、接收登记。 当矫正对象到司法所报到时,司法所应当首先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犯罪情况、生活、工作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情况,联系方式及今后的工作打算,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 础。同时,填写好《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输入《社区矫正对象花名册》,纳入管理。 三、建立档案。

根据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要求,给每一位矫正对象建立个人矫正工作档案,档案内初步 内容有: 1、社区矫正对象刑事判决书及相关法律文书 2、《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 3、《社区矫正宣告书》 4、《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协议书》 5、《社区矫正监护协议书》 6、《社区矫正方案》 7、《社区矫正情况记载簿》 8、《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记录簿》 9、《社区矫正对象须知》 四、第一次宣告。 对矫正对象的第一次报到后(或者公安把矫正工作移交之后) 的宣告工作尤其重要,通过宣告及谈话我们可以了解矫对象对犯罪的认罪态度,以及今后接受矫正工作的服罪态度,而且通过宣告及谈话,可以促进矫正对象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矫正机构开展工作。

所以,宣告工作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今后矫正期内的工作。宣告工作可以在司法所、管理处或村办公室中进行。 l、对矫正对象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使矫正对象明确需接受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共同管理,以及其接受教育改造的矫正期,遵守所执行刑罚类别对应的法律法规。 2、谈话教育(个别教育),告知矫正对象需遵守矫正工作中的各项规定。如思想且汇报,参加学习教育,公益劳动,同时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等。 3、确定每个矫正对象的管理人员,包括司法员和民警、村责任人、监护人员,同时告知矫正对象平时的日常管理具体负责人,相互保持日常联系。 4、签订帮教协议。 5、签订监护协议。 五、制订矫正方案 通过与矫正对象的第一次宣告、谈话教育,对矫正对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矫正对象个人情况,同时结合矫正工作的常规性工作,制订矫正对象个人矫正方案,进行个案矫正。因五种矫正对象犯罪原因不同,刑罚种类不同,生活工作情况不同,各自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等,在日常矫

社区心理矫正服务方案

建设社会心理服务平台 提供社区心理矫正服务方案 一、背景现状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不同的行刑方式,如果说监狱的重要特点是“治身”,那么社区矫正的突出特点是“治心”。而心理矫治又是社区矫正的必要手段,是社区矫正的治本之策,是达到矫正其心,提高改造质量的重要途径。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新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预防其重新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社区矫正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水平,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需求分析 我国的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部分省进行试点,2011年被写入刑法,现在在全国全面推进。目前,全国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达478万,累计解除矫正对象411万。每年新接收矫正对象50多万,2019年新接收了57万,解除矫正59万,全年正在列管的有126万。 随着《社区矫正法》的颁布,社区矫正管理、教育、帮扶等各项工作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稳步推进的工作状态,社区矫正队伍的扩大、工作任务的增加、服刑人员针对性问题的解决、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以及再犯罪评估风险的筛查等,都将成为各部门重点工作的开展。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社区矫正法》可以明显发现对于社区矫正对

象实施的两大内容主要为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除此外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也提出了特别规定。基于我国现状,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工作已井然有序开展,但对于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心理服务等工作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然而观念、意识的改变却对其有着终生的影响,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需求和现状,结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社区矫正法》中明确指出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条例,我们做出以下社区矫正心理服务方案——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平台,主要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分级管理、风险评估、分类矫正、日常教育、在线咨询、科普宣传、职业评估等专业服务。 (一)智能分级管理 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级别的管理机构,比如省级、市级、区县级、所级,系统自动设定不同的管理权限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不同级别用户的不同管理范围、不同管理权限。高级管理部门可以下达相关的评估矫正任务,基层工作人员监督矫正对象完成相关任务数据可以在平台内自动生成,并反馈于上层监督部门。 (二)专业风险评估 平台测量数据库提供200余种专业、权威的人格、心理、精神、风险评估等量表,动态自动升级更新,可保证满足不同测试需要。主要的风险评估量表包含《危险程度可能性评估量表》、《社区矫正对象自陈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服刑人员的再犯罪评估等,主要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个案分析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心理个案分析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来来,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后备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对未成年犯的成功教育矫正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基于未成年犯的特点和国际刑罚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缓刑制度。缓刑的适用可以使未成年犯不脱离社会,让其感受到自己没有被社会所抛弃,进而增强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决心,降低再犯率,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未成年犯,是以犯罪主体的年龄特征为标准划分的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据此,未成年犯的概念应界定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并被判处刑罚的罪犯。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工作室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

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却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即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由于未成年人尚处于身心的发展阶段,其可塑性较强,这就决定了对未成年犯罪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我国法律规定的未成年犯罪年龄为已满14周岁至未满18周岁,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正值青春期,情绪易激动,易受感染,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并不具备独立的能力,好奇心强,抗诱惑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未定型,可塑性强等特征突出。 社区矫正将未成年犯置于社区,首先,可以让其亲属及被害人时刻了解未成年犯的矫正状况,给予督促、关心和鼓励。对于被害人而言,亲眼看得到未成年犯的受到惩罚与矫正状况,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种精神安慰。对于未成年犯自身而言,也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引起自我内疚从而不断自我激励。其次,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能使未成年犯源源不断的接受新事物。处理新矛盾,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未成年为什么会犯罪呢?他们是怎么想的呢? 一般来说,未成年犯罪基本上都是为了钱,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为了寻求刺激。那么,他们有为什么会有犯罪的想法呢?他们是不知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07年9月) 酒泉监狱心理咨询室穆红绪 各位服刑人员: 大家好!为了全面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造生活,提高自身改造质量,早日新生,将来新生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上恰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大家开展心理健康,我狱目前得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监狱从2000年就开设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部分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测试,2001年成立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室并在服刑人员中间试尝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从2003年开始培训了一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联络员和专职警官心理辅导员,为了加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监狱已把心理知识作为服刑人员考试的相关内容,还专门从省监狱局订购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书,并已下发到了各监区,这本书可以说是集知识性和实用性於一体,是一本通俗性读本,到现在全监狱所有服刑人员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每年有近200名服刑人员申请参加了监狱心理咨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就当前调查和咨询情况看,还有很多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理解不全面,对心理咨询工作定位不准确,甚而还有人数很多的服刑人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考试,心理测试就是做试卷,心理咨询就是

要求相关专职警官给自己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是今天及今后大家需要掌握和达到的目的: 1、继续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目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明白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与生理疾病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人都能遇到,特别是大家由于其自身的犯罪,而受到刑罚的处罚,人生自由被剥夺和限制,在监管改造场所,依法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教育和劳动改造,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身份、地位的鲜明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空间处遇的种种限制,以及在亲情、恋情、友情和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许多服刑人员曾不同程度的在内心深处产生过绝望、痛苦、恐惧、自卑自责、对抗仇视心理。 2、通过学习掌握和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能够初步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3、帮助大家掌握一些处理日常生活、改造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技巧,正确应对生活,改造中遇到的应激(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通过学习,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时,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在努力改造的同时,始终保持良好的改造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把握自己的命运,争取美好的生活。 5、通过学习,使大家明白,当自己实在无法平衡心理时,应

社区矫正人员工作档案(最新样本)

社区矫正人员档案 (副档) 矫正人员姓名阳 * * 档案编号 2010—01 立档日期 2010年1月10日 矫正类别缓刑 矫正起止时间 2010.1.9-2013.1.8 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制

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判决书(裁定书) 执行通知书

社区矫正宣告书 社区矫正人员阳** : 你因聚众斗殴罪经 **** 人民法院于 2010 年 1 月 9 日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期3年执行(同时宣告禁止进入网吧)。社区矫正期限自 2010 年 1 月 9 日起至 2013 年 1 月 8 日止。现就对你依法实施社区矫正的有关事项宣告如下: 一、遵纪守法,按规定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遵守外出审批、居住地变更审批、会客等有关规定(遵守人民法院宣告的禁止令),服从监管;按规定参加司法所组织的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 二、如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将视情节给予警告、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 三、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 四、司法所为你确立了社区矫正小组,小组成员由张**、李**、赵**、孙**、阳**、肖** 组成,协助对你进行监督、教育、帮助,你应积极配合。 特此宣告。 (公章) 2010年 1 月 10日 社区矫正人员(签名):阳**

社区矫正责任书 为了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阳** 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提高矫正质量, *** 司法所与矫正小组签订本责任书,共同遵守。 一、司法所具体做好以下事项: 1、指导矫正小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2、认真听取矫正小组成员反映的情况并及时处理有关事宜。 二、矫正小组具体做好以下事项: 1、协助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2、督促社区矫正人员按要求向司法所报告有关情况、参加学习及社区服务,自觉遵守有关监督管理规定; 3、定期向司法所反映社区矫正人员遵纪守法、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情况; 4、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法犯罪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向司法所报告; 5、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确定的其他社区矫正事项。 (公章)矫正小组(成员签字):张**、赵**、李** 阳**、孙**、肖** 2010年1月10日 2010年1月10日 注:此表由司法所与矫正小组成员签订,司法所与矫正小组成员各一份。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作者:襄南监狱方兰 教学内容:服刑人员怎样走出心理困境,做好自我调节(二课时)导语:无论是自由公民,还是正在服 刑改造的罪犯,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助于你的服刑改造,而且有助 于保持身心健康,促进改造。相反,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服刑人员出现心理困 境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关键是能够用理智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以下教大家 几个方法会有助于你走出心理困境: 一、回避法。“耳不听心不烦”。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 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比如,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看待,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算客观回避法。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 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你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二、转视法。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 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有则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 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 太嘀咕:这阴天下雨了,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 不知如何是好。幸还一位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念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个看法,就不会发愁了!”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 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 为乌有。 三、自慰法。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 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 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我安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 少倍。 四、幽默法。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 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在与客人谈话,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闹,并随手将脸盆中的水泼在苏格拉底身上,局面何其尴尬!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我早 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一说这话,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讲进 行一半时,台下有人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 以对他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这个社会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 入困境,反倒赢得一片喝彩。 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五、低调法。人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人进取、社会进步 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 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 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六、宣泄法。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这种做法虽可 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 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 地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自己跟自己倾诉,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方案 司法局强力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机整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向规范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全面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监管,切实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效。 一是强基础,在信息化建设软硬件上下功夫。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需建立高效信息化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建立“一个平台、两套系统”:即社区矫正监管平台、远程监控指挥系统和社区矫正定位监管系统;实现了“七大功能”,即通过互联网数据的自动生成、存储和传输,集合动态监管、视频指挥、应急处置、远程教育、指纹考勤等七大功能,发挥指挥中心信息中枢作用,满足当前社区矫正工作新需求。同时购置高清摄像头、指纹报到仪、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电子屏幕和电子腕表,设备配套至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和各司法所,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终端全覆盖。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使他们更新观念,提高意识,强化使用,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配备专职信息人员1名,各司法所各配备专职信息人员1名,专门负责通过信息监管平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二是重实用,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效能上做文章。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操作规程的制定、细化和规范,最大化利用各项信息化设备功能,加大“人防”和“技防”的有效结合,实现社矫正管理智能化。开展集中训诫、教育学习同步视频活动,将社区服刑人员指纹报到、思想汇报、个别谈话、集中教育等情况通过视频方式实时传输到县社区矫正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同步监控。各

个司法所要开展集中报到同步视频活动,加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震慑力。给每名社区服刑人员佩戴电子腕表,防止人机分离,24小时实现实时追踪监控。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每月报到、思想汇报、社区服务、集中教育、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工作使用指纹考勤管理,避免了假冒替代现象的发生。推行信息化核查日记制,由专职工作人员每日通过社区矫正管理平台,对停留超时、越界警告、关停机警告、轨迹异常、人机分离等社区服刑人员违反日常管理的情形进行信息化核查,并根据实时定位、轨迹研判等信息化核查手段判断、确认相关事实,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并强化落实。从此通过信息监管平台掌握的事实证据,及时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有违纪行为,做出相对应处理。 三是严考核,在坚持信息化建设长效上求突破。注重考核监督,将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纳入县局每月考核监督重点,每半年县司法局联合县检察院组成检查组对各镇乡社区矫正监管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通过以考促管、以考促改、以考促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信息化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拓展考核监督方式,大力推行同步视频、指纹报到、定位抽查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杜绝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因碍于情面管理疏忽等原因产生的不规范管理现象。强化考核监督力度,每日例行核查、每月日常考核、每半年专项检查,对不符合规范执法标准的行为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提升考核监督实效,依据考核监督结果,对各司法所信息管理履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症下药,提高信息管理考核监督的有效性。县司法局对各司法所社区矫正信息监管要开展日常考核、集中检查、突击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到位。

话说情绪——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话说“情绪” ——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我们经常会听到郁闷、焦虑这样的词汇,当我们郁闷、焦虑的时候,一定是病态的情绪吗?当然不是,区分病态和常态的情绪很重要,否则会带来一些问题。当我们把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当作一种病态,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如果你站在一个黑洞面前,黑乎乎的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你会很紧张很恐惧。如果通过光照你能看清里面的构造,紧张度就会明显下降。因为对于未知的黑洞,你会把内在恐惧的东西投射到洞里去,丰富的想象让你越来越恐惧。 了解认知、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学习自我调节,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一、剖析情绪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是有舒服或不舒服的区别。快乐的时候人会很舒服,想一直拥有这样的情绪;痛苦的时候,就想快点儿摆脱它。不管是悲伤、痛苦、内疚、高兴、愉快……都是我们在生命中会体验到的情绪。 ——情绪具有周期性 人的生物周期,应当包括情绪的周期性。我们会感到某段时间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某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情绪在高峰和低谷间的波动如果是处于适度的波幅之内,那就没什么问题。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 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的头脑怎样去加工它、理解它,这就是认知。当人的认知改变时,对事件的加工可能从消极变为积极、被动变为主动,这个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体验。扭曲的认知会给情绪、行为以至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反过来,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也很大。 ——情绪和躯体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到紧张害怕或是低落忧郁。但表现出来的是很明显的身体反应,如腰酸、背痛、胸闷、腹痛、脖子发僵、尿频、心脏不适等,情绪是可以通过身体表达的。 二、情绪调节 很多人会问:如果心理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很想尝试自我调节,怎样自我调节呢?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方法: ●把探索“我”作为起点。我们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应避免一味地关注周围人的责任(心理外归因)而忽略了对自我的探索和理解,如“张三对我不好”、“李四这个人不怎么样”。我们也应当关注“我”在关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心理内归因)?我的体验是什么?我在和别人互动中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张三偏偏对我有敌意,张三和李四的关系却特别好?这种向内审视的态度会帮助我们去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中有没有需要去完善的方面,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进而改变与周围人的关系。 ●尊重存在,活在当下。焦虑的人往往是生活在未来,总是担心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