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应用化学专业评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

2006年5月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教学评建办公室:

为迎接本科专业评估检查,我系按照《西南科技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规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认真而细致地进行了应用化学专业评估工作,现将本专业的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1988年开始办应用化学(专科)专业,1993年开始办工业分析(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01年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的商品检验、环境检测、工业分析三个专科专业与西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并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应用化学专科专业招生,2003年开始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的招生。应用化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化学、化工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新动向有一定了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化学学科目前有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网络专科专业,以及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功能材料化学及应用、精细化学与化工、化学建材、应用电化学、含能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生物分子光谱分析、新型功能材料表征及分析、生物有机分析、电化学分析、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配位化学、无机功能材料、生物无机化学等14个研究方向。应用化学专业按一类本科批次招生,在校本科生288人,研究生55人。应用化学专业虽然是学校年轻的专业,但是我们有多年相关专业专科的办学经验;同时,为实现“厚基础、重特色、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积极拓展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联合办学,使专业办学水平快步提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本专业办成西部一流的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或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1.1 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1.1.1 专业办学定位

本专业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基础知识坚实、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先进的合成技术和现代测试表征技术,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厚基础、重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能在精细化工、建筑材料、放射化学、国防军工、生物化工、环境、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工艺设计、产品分析检测、生产控制,科技管理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或者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以培养“厚基础、重特色、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外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及应用等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工艺、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所学专业方向: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及放射化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5)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6)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与化学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我校和联合办学单位的办学条件,本专业设置四个方向:精细化工、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及含能材料。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学位课程及要求:外语、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制图、工业分析、仪器分析、精细化工、硝基化合物化学,放射化学与放射分析、放射性废物治理,爆炸化学、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1.1.2 专业建设规划

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的改革为基础,以现代化实验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为关键,以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基础化学系列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体,建设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

为树立21世纪新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为基本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科学创新和社会服务为重要使命,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辐射全国,服务社会;坚持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基本要求,把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工作中最基础的中心工作之一,构建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遵循教学规律,坚持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确保教学中心,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规范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为突破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基础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化学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一五”规划和2025年远景规划》,对专业发展进行了合理构建,使我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学院的发展定位相协调。同时结合化学系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正常有序地进行,特制定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建立一个在个人品质、学术水平、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及贡献精神等方面有远见卓识、有威信的专业领导队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确保学科建设的有效进行。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理顺引进人才和稳定内部人才的利益关系,制定相关措施,实施“储水藏龙”工程。

(3)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认真做好专业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与奖励制度;继续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在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估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品牌课程建设和特色实验室建设,实行品牌课程主讲教师制,通过特色实验室建设或品牌课程建设,促动专业建设;加强教改研究,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好形式多样的教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狠抓科研,充实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推动专业建设的根本发展。着力扶植以专业建设为目标的学术梯队和优秀的青年人材;制定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对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的论文、著作、成果和项目,实行重奖;加强科研群体建设。

(5)建立现代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6)从现在开始,用2-3年的时间,使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趋于完善和成熟。在办好本科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应用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7)、建立“基本要求+特色”和“综合素质+特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

1.2 专业与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着眼于学科发展,将开发学生的智力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作为重点,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出发,力求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局部与整体优化等方面的关系,力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适应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在教学的硬件上,逐步完善多媒体和网上课件的建设。在教学软件上,依靠教师科学研究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鼓励和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增加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以及问答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上,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体系,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和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品牌课程,使主干课程建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力度,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针对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力争在2006-2010年,编写出3-5部适合于本专业的重点课程教材。

1.2.1 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应用化学培养方案是根据学校关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和方案制定的,近几年来多次开展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最新的“应用化学”培养方案是按学校最新的要求,组织整个化学学科人员经多次讨论,结合化学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要求以及学校材料、环境、生物等学科对化学学科的基础和支撑的需要,并分析了化学学科在与联合办学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和核物理与核化学研究所有相近学科的优势,有能力通过联合办学开办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国防应用化学的具体情况,决定应用化学的办学方向为精细化工、应用分析、含能材料和放射化学四个方向,在此方向定位下编写了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经多次讨论、修改和审批后形成。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执行严格、规范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很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根据社会需要做弹性调整;全部课程中选修课比例≥30%,其中任选课比例≥10%,而且课程品位高,授课质量好,能体现文理渗透,体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教育的办学理念。

课程体系:应用化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本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在牢固掌握外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及应用等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

整体状况:整个课程体系总学分为190,其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计174学分,占91.58%,综合教育16学分,8.42%。

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共12门;专业基础选修课为10门;专业方向课程分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放射化学三个方向,开设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分别为9门、14门和23门;专业课程充分考虑了联合办学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核化学研究所和化工材料研究所的一流技术师资和装备优势,课程体系力求该方向办出特色,争取办成全国有名的优势专业。

优秀课程和重点课程:目前应用化学第一届学生已进入了大三,安排的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师大部分都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等为省和校级优秀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

理化学”、“普通化学”为校级品牌课程。

实践环节:化学是实验科学,课程体系中充分考虑了实验和实践环节,包括四大基础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化学合成工艺和专业课全部设置了实验课,同时设置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发展。

课程体系结构状况:整体课程体系为:(1)掌握外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工艺、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3)掌握所学专业方向: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及含能材料和放射化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能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与化学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整个课程体系层次分明、衔接合理、方向特色突出,注重外语、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开设了较多的选修课,为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空间。

其他: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学任务中严格执行,整个教学工作都以培养方案为准,在实验室建设、设备和经费投入、教材编写、师资引进与培养、科研方向、实习环节和对外宣传等多方面等体现和遵循了培养方案。

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占65%,选修课占35%(其中任选修课占13%)。授课质量总体好,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其中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4门课程为校品牌课程;应用化学为校重点学科,其中含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争取到2010年,建成1-2门省级品牌课程。

1.2.2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符合培养计划整体优化要求,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注意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以避免课程的重复和遗漏。为适应专业的培养要求,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主干学科为化学;主要课程有外语、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合成化学。除少数公共基础课(如高数、外语)由外专业教师担任授课,大部分专业课由化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授课,目前各专业课教师已经制定出80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无机化学A、无机化学实验A、有机化学A、有机化学实验A、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A、物理化学实验A、化工原理Y、化工原理实验、应化专业外语等)。每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均是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精心选择的教材进行制定,符合专业教学要求,有助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大改革力度,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本专业教师积极申请学校的教改项目,将教改立为专项,使教改内容专项化,更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目前在研的教改项目有“联合办学含能材料化学与工艺及放射化学特色方向建设”、“普通化学中微型化学实验探讨”、“《有机化学实验》网络微型实验基本操作演示及网络实验预习系统的制作”等,部分教改项目已经完成并应用于教学中,改善了教学效果。

课程的建设目标将其建设成为能反映国内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鲜明特色,教学效果显著的各级精品课程。本专业目前拥有四门校级品牌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同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级、校级及院级的品牌课程建设项目和重点课程专项建设项目,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初步完成品牌课程建设,2004底投入使用,反映良好。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品牌课程在建设中,预期在2006年底投入使用。以品牌课程建设为契机,初步形成了以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教师梯队,在系的指导下,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该门课程的梯队成员组成、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订、以及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等。争取在2010年前,建成省级精品课程l~2门,同时形成品牌教师。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结构,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宽知识面。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完善教学方法,创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专业《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课开展了双语教学。在学院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正在为开展更多课程的双语教学积极创造条件,比如新引进的教师要有双语

教学的要求,对现有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进行有关培训。争取到2010年,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占到总课程量的20-30%。

1.2.3 教材建设

教材选用:在教材选用上,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选择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或国家推荐精品教材或获奖教材,以及近3年新出版的教材。2003至2005年本专业教材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等。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占60%以上,包括“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和教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奖教材等。大部分选用的教材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质量上均适合我专业本科教学。对于部分课程没有适合我专业教学的教材,以及有些出版社的教材还不能适合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正在积极组织任课教师编写自编教材或辅导书。

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要为依据,紧密结合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积极开展教材研究,为有优势有特色的教材和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创造条件;建立教材监控机制,大力提高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质量。为了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更适合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教材,我专业逐渐开始重视和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如王兴明老师等编写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以及《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钟国清老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即将于2006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含能材料方面的一些专业教材也已完成了编写工作。此外,还自编了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书,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

1.2.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变革和创新中,现代教育技术将会发挥出她的特殊作用。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对21世纪的学校教育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它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本专业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多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

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创立新理论。教师的教学手段敢于创新,善于运用媒体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有90%以上本专业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近两年专业必修课中多媒体课时数与必修课总课时数比例达到了90%,大大超过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的标准。有些课程经过任课教师的补充、修改,多媒体教学内容逐步得到完善,现已有4门课程为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并被学校设立为品牌课程建设:《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还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相应的课程网站,把课件、讲义、参考资料、习题集及实验等教学相关材料挂在网上,帮助同学们课余自学与预习、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由以前的讲授型为主到现在多种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实验课由以前的验证性实验居多逐渐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偏多转变。均注重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在教育观念上,老师们达成如下共识:

(1)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实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基本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之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无止境。学生具备了相当的学习能力,不仅在校期间会学习,走上社会后仍然可以继续学习,永不落伍。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能力总和的核心,包括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等,而表达能力又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没有实践能力,人才再具有理论知识,也显露不出具有的水平,更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学针对“应试教育”造成的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这个现实,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3)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基础在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所成就的突出能力。教育学生讲科学、不迷信,敢于怀疑一切权威和定论;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敢于阐述自己的新发现、新观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成为立身创业的一种理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象征。合作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是人才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需要几人或多人合作。高科技项目大多是系统工程,需要多门类、多学科的科学技术人员精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导学生与人合作,克服孤家寡人的作风,学会搞好人际关系,在与人合作中学知识、长本领,得到锻炼。

2. 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选用获得国家优秀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教材作为主要教材。在平时我们也非常注意收集报刊、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传媒中涉及的科技新闻,尽量拉近基础课堂与学科前沿的距离,使教学内容始终与国际上学科的发展同步合拍。大量精美的图片、影像电子资源和紧跟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料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讲授内容博大精深、新颖、先进,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启发式教学,实现师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其核心是使高校教学实现从现在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造就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注意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学习委员收集意见、个别交流、电话、电子邮件等,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交流,根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关键性、启发性和兴趣性的提问外,更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后则针对基础课学生人数众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交流手段,如电子邮件,鼓励学生平时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讨论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每学期组织学生分组课外准备个别章节,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并互相提问、进行讨论。这不仅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而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做到了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大多数学生均对这种采用多种方法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2)课堂讲授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实习、实训、专业工作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有效利用率,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地进行实践训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从属理论教学,实验课仅起验证作用的教学模式。把与实验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课放到小班,教师与学生边讲、边看、边做、边讨论,完成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理论、实验形成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结果:节约了课时,使实验内容得到系统安排;有了组合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时间上的条件。

(3)开展第二课堂,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a. 指导学生就某个专题,查文献,写综述:针对理论课或实验课中遇到的有兴趣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并撰写综述。不但满足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使他们初步学会了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尝试了科技写作的程序。

b. 指导学生参加部分科研:利用课余或寒、暑假期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中实验周期短,又可以说明问题的部分实验,或就学生条件单独为他们设计可以完成的实验,以达到对其进行科研训练的目的。

(4)与国际先进教学方式接轨,建立与现代教学技术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学院积极鼓励和推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现已给每位教师配备了U盘,并要求所有教师尽快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我院首先在“基础课”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陆续展开,目前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占总课程的90%。

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采用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必然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听取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见,并及时改进,逐步建立了一套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包括:①除了课堂上注重讲课内容的条理性外,还将详细的讲授大纲在网站上公布;每次上课前将讲授大纲重点强调;在讲课中根据情况及时梳理所讲内容的条理等措施避免因计算机画面富于变化,使授课内容线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矛盾。②注意解决听课与课堂笔记的矛盾,通过简化幻灯片版面,对书上有的内容明确标明其位置(具体到页、段、行);将讲授内容经过整理后以与课堂上不同的形式放到网上(图、表、文字);讲授书本外的内容时将讲课速度适当放慢;将笔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督促学生主动记录和整

理笔记等措施使学生不因狂抄笔记而影响听课,也减少其利用复印等手段投机取巧的机会。③通过布置思考题作为平时成绩;注意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

目前,我院教师均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制作简易的多媒体课件。设有精品课程:普通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网站,将课程要点、参考书目、复习资料与思考题等内容放在网站,由学生浏览和下载。

(5)近年来,为适应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正在尝试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一个面孔”、“一种模式”、“一套思路”、“一张考卷”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在部分课程上采用“三结合”的教学方法,即主讲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外聘教师的课外讲座相结合,教材内容与相应的实践相结合,卷面考试与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考察相结合。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积极倡导教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采用“加深加长”教学法。所谓“加深”就是要使课堂教学在实践环节上得以深度延伸;所谓“加长”不是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加长教学时数,而是指教师应当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交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课外辅导,把教育学生的课堂延伸到校园,延伸到宿舍,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6)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目前已成功申报省部级或校级教改项目12项,老师提出了自己颇有创意或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体会。

考试改革:考试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工作起着督促和评价的作用。为了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管理,规范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我们进行了一些考试改革的小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于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或试卷库,以督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试题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论证题、论述题等。闭卷式考试实施教考分离,试卷统一由学院从试题库调出,试卷采用学校统一格式。为了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指导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使考试能够充分达到公平、公正的效果,我们组织教师自建试题库,我们现在已建设自己的部分课程试题库,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已经使用,效果较好。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试题库题量小,需不断的补充新的题目;期末考试题由教学秘书抽题组题,由于对专业知识不是十分了解,试题的难度和知识点重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学生的成绩,发现试题库的难易度还需再进行调整,如普通化学成绩偏高,主要是由于平时学生作业和小考成绩不好,成绩偏低,因此学生认真复习,做了大

量练习,并且将作业错误之处又重复练习,再加上试题库抽题有一定的随机性,试题难度偏低;无机化学成绩偏低,主要是由于新生在学习方法、大学知识与高中知识链接等方面还掌握的不是很好。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将进一步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分析和进一步的论证来完善和改进题库。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些课程建立了教师答疑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登录计算机网络,实现自测和释疑。

(2)对侧重于应用的专业课实行开卷式考试,以督促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卷式考试的试题由学院选定的本课程授课教师或专家提供,学院根据试题组成试卷,试卷格式不限。在仪器分析课中实现了开卷考试,考题都是灵活性较大的应用题。这些考核方式的改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出了方向,让学生知道那些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那些是应用的知识。

(3)实验课实行实验技能达标考核,以督促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重要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的设计和安装、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实验技能达标考核的试题以本学期的实验内容为主,学生抽签选择试题,现场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验技能达标考核在每学期末由学院统一安排。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等都采取了这种考核方式。

1.3.师资队伍

1.3.1 高水平教师

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优化、数量适宜、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年来,化学系大力加强本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水平明显提高,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到2005年底,本专业共有在校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达60.0%,20多名教师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近年来,一批国内外学成的博士、硕士充实教师队伍,使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逐年提高,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达100%。另外,学校还聘有数十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8.0%以上,其中教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13.3%,有校级教学名师和一批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副教授及55岁以下的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人均200学时/学年以上。

1.3.2 教师数量与结构

总的看,本专业教师数量基本充裕,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上两门课;每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85%,其中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100%。

1.3.3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应对严峻的挑战,应用化学专业同样需要建设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对教学与教学改革工作充满敬业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完善保持教学骨干队伍相对稳定的机制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要求象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选拔、培养、引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种重要途径,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师资力量的现状,根据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坚持点面结合的方针,点上抓骨干教师的选拔、引进,落实措施,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面上抓普遍素质的提高,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各种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术修养。

教高[2001]4号文下发后,教师为本科生开设基础或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一些以科研工作为主的教师纷纷主动要求开课,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扩充了教师力量。

在工作聘任时,如果不承担足够的本科教学工作,或出现教风懈怠、有背师德的表现,则酌情下调岗位津贴直至不再聘任职务。这样做既有鼓励,又有约束,形成了重视本科基础课教学的制度规范。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了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的机制。

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教师也同样需要终身教育,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深化教学改革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现行的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制度也因其对学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要求促使年轻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创造、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机会,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工作。

在职攻读学位,是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可以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使他们结合学科前沿进展开展教学,促进相关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交换校际访问学者,校际教师互聘,国外教师的短期任教也是教师在职进修的有效方式。

选派优秀基础课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教学进修,如针对双语教学需要的专项出国研修,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外语水平和了解国际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也可使年轻教师汲取主讲教授的教学经验和敬业精神。

精品课程的建设,使网上教学资源更为丰富,经验的交流更为便捷,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得到更多的重视。

教师风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的体观,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教师风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学校的名牌实质上是教师风范的名牌。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上对教师提出的“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是对教师风范的

最好概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风范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教书育有等方面。

领导和教师集体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的教学管理,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已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学质量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

1.4 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节

1.4.1 实验装备及其应用

1、实验室及设备

化学实验室位于东7区D座,总面积为2800m2左右,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室面积为320m2,仪器用房400m2,已经拥有的固定资产为435.5522万元(其中仪器设备类为228.5522万元)(参见附件一),正在进行中央地方共建项目资金为468.40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8.4050万元)(参见支撑材料)。

现有设备主要有:

荧光分光光度计(三台,两台国产、一台为日本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国产、两台),气相色谱仪(国产、一台),原子吸收光谱仪(国产、两台),定C、S仪(国产、一台),原子发射光谱仪(国产、一台),核酸蛋白质测定仪(一台、美国V ARIAN),自动液相色谱分离层析装置(两台,国产),自动凝胶成像仪(一台、丹麦UVP)等设备。

正在进行建设项目的主要进口仪器有:

红外光谱仪(中红外到远红外)、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数字式自动旋光仪、ICP等。

目前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现有的仪器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和大部分的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在2006年将涉及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有望在2006年9月份全部投入使用,使本专业不仅有高新仪器设备,而且也使设备达到了较高的更新率,同时也使本专业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层次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2、实验开出率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在2003年9月才开始第一次招生,其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第一届在2005年9月份才涉及相应的专业实验课程,为《合成化学实验》,其余的专业实验的教学主要集中在2006年度,各类型实验开出具体情况为:

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48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分析化学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48学时)。各实验课程开设的基础类实验的数目、种类及实验性质均根据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的,其实验课程的开出率为100%,完全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专业类实验课程:在2005年度仅涉及《合成化学实验》(24学时),全部为设计性实验,实验开出率为100%。

其统计结果参见支撑材料。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下,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分为两部分考虑: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上,实验内容的设置主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开设综合性实验;在专业实验课程上则以设计性实验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专业已经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均有较大比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100%,每一门实验课程中,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总实验总数的80%以上。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统计参见支撑材料。

4、实验室开放程度

化学实验室目前实验用房较为紧张,对学生的开放实行的是有预约式的半开放形式,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接纳化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及毕业论文(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开放;二是进入教师科研小组的高年级学生进行科研时的开放。在开放时,除了实验室在空的情况下开放外,实验的公共仪器设备平台是进行全面开放,包括晚上和节假日。

应用化学专业现有的学生只有三年级,对其开放的实验室除了120m2专用实验室外,还有各科研小组接纳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因此本专业有开放性实验室;开放时间的情况是各科研小组进行自行确定,而专用实验室主要针对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的开放,时间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确定,其开放时间比较长。

各课题小组接纳的本科生情况统计

2005年接纳了学生(应用化学专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实验开放达22人次,时间长达3个多月(搬迁后于2005年9月投入使用),进行的实验项目有:苯酚与FeCl3显色反应的研究、碱土金属Mg、Ca、Sr、Ba等含量的测定、漂白粉中氯和钙的含量测定等项目。

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开放的公共平台有:教室中的通风设施、高温炉室、干燥室、天平室、荧光和紫外光度计、过滤用泵等。

实验队伍:目前没有专门的专业实验队伍,只有原基础化学中心实验室人员及各科研小组的教师和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进行兼任。

1.4.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整合各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把实践教学作为整体单独考虑,并不是把实践教学孤立起来,不考虑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而是把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综合考虑,使两者相互补充,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化学专业设置了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参加老师课题组、校外实习以及毕业论文与设计。

化学实验是衔接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最佳途径,历来被视为化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在有限的实验课时中尽量安排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提倡“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动手”,是素质教育特色的充分体现。建立化学开放实验室,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将化学实验教学从一般的知识技能传输的验证性试验层次,提升到有目的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

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我们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建立和开设了第二课堂实验。以知识性,趣味性,积累对化学的感性认识为切入口,以增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对本专业的爱好,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创造能力为目标,我们将第二课堂实验分为两个部分,将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有机地融合。首先开设“主题开放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专业知识的兴趣,掌握一

定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其次,开设“自选开放实验”。选取有应用价值或学科交叉的一些应用性课题供学生挑选,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启发下,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技术,领会实验课题的原理与要求,在较自由,宽松,独立的环境中,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操作要点,并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展示自身的综合与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实验的开设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深受学生欢迎,报名参加者十分踊跃。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思想,在方案的制定上,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在各课程的实验学时的确定上,经过化学学科全体人员的充分讨论,基本上达到2︰1的比例(2学时的理论课,1学时的实验课),部分课程达到了1︰1的比例,在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注重了基础课程和专业的层次上的协调,同时注重了基础课程之间实验内容的互补性,因此从实验教学的体系合理、科学,特别是在专业实验的内容上,基本上以设计性实验为主体,以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提高。整个实验教学内容是在培养计划的大前提下,根据实验室仪器、药品的情况在不断更新,如无机化学实验(2)、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每年都有新实验开出(参见支撑材料2004、2005年的实验安排)。

应用化学专业积极为本科生搭建创新平台,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指导本科生参加其科研课题,每位研究生要协助指导1~2名本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参加创新科技竞赛,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公开发表科技论文。2005年来,创新基金项目立项5项。目前,三年级的学生有37人已经进入老师的科研小组中,占当年学生42.5%,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年级学生有22人参与了这一活动,占总人数25.3%,两者相加达67.8%,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使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设备、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等有了必要的了解和掌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应用化学学科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视发展与地方相关企业的关系。多年来与长虹机器厂、东方绝缘材料厂、久远集团、艺精超硬材料公司、中石化美丰化工公司、银河建化集团、四川金路集团股份公司,绵阳丰谷股份公司、新疆屯河集团股份公司等国营大中型集团企业在联合共建实验室、学生实习、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共建省级技术中心等方面已进行长期合作,对这些企业人才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非常了解。同时,积极开展更加广泛的新的实习基地建设,2005-2006年间又和以下单位签订了提供实习基地协议。

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学校《湖南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湖工大政字68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构建我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我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推进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圆满完成打下夯实的基础,我院一直遵循着“四个到位、四条途径、四个内涵、四个环节”的就业指导方针,对我院XX20xx年度的就业工作做自查自评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我院20xx届本科毕业生共有包装工程、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化学、化学化工、生物技术七个本科毕业生共601人。一年来,我院与就业处一起接待涉及到我院招聘的就业单位120多家,就业岗位与学生的供需比在2:1左右。特别是包装印刷专业的市场需求量较大,截止至8月31日,我院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本科毕业生中53名同学考上研究生;6名同学考上国家公务员、选调生或村官;25名同学进入国有企业或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中国包装印刷百强企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如美国国际纸业、当娜利、日本凸版印刷、澳大利亚安姆科等企业都在我院招聘毕业生。学院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在逐年稳步提高。 1.就业率稳步增长;

2.专业对口仍为主流; 3.就业市场不断扩展; 4.就业质量逐步提高。 (一)确保四个“到位”,确保就业工作组织领导 1.指导思想到位 就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服务每一个毕业生,更体现出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以及与社会市场的有机联系,都是为了提高人才素质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多年来,包材学院学生工作以“前景激励、管理推进、文化熏陶、活动提升”为理念,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同步发展为目标,以营造正气、大气、灵气、雅气的氛围,争做严谨、好学、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为愿景。要求我们每一名学生一进校门就能将个人发展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企业、了解专业、了解自己。找准未来的方向,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学院从领导到每个系的老师都把学生的就业工作看成是关系到学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招生指标的投放到入学教育、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都围绕培养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成就、能创新、会成名。 2.领导组织到位 学院成立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小组。由郝喜海院长、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参数的测定以及相行为的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填表时间:年月号 摘要:采用稀释法计算了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的微乳体

系的结构参数和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随ω的增大,水内核半径Rw、界面层厚L度,以及表面活性剂和醇在微乳粒子表面的平均聚集数n增加,而醇转移自由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θC→i、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和颗粒总数Nd减小,测定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三相微乳液体系的“鱼状”相图和单相微乳液体系拟三元相图从“鱼状”相图的位置考察CTAB形成单相微乳液的效能。用电导法确定单相微乳液体系的结构(W/O、B.C.、和o/w)。考察微乳液结构和温度对微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关键词:微乳液;结构参数;稀释法;CTAB;相行为的研究 文献概述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国内外文献查阅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有关文献综述及实验工作报告的写作方法 3.初步了解微乳液的结构与性质及研究方法 4.了解并掌握微乳液的结构参数的测定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1微乳液的类型、结构和性质 微乳液是由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和主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 系[1],由于它有很强的增容能力和超低界面张力的特性,由舒 尔曼(Schulman)在1943年首先制得,并在1959年正式命名为

“微乳液”。微乳液可分为单项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前者是一个均匀的相体系,它们有三种结构之分,O/W型微乳液型,双连续型微乳液和W/O型微乳液。后者指微乳液存在二相平衡或者三相平衡中。在某些条件下,将发生winsorI型 ,winsor Ⅲ型,winsorrⅡ型,及下相微乳液(O/W型),中相微乳液(双连续性),上相微乳液(W/O型)的变化。单相微乳液,微乳液体系经常用三元相图或三元相图表表示。影响单相微乳液的因素:Bansol碳原子数目相关性,电介质对单相微乳液影响,温度对单相微乳液的影响。单相微乳液组成,除油和水以外,对于单烃链尾巴的离子表面活性剂,还需要加上中碳链长的助表面活性剂(醇,胺,有机酸等),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双烃尾巴的表面活性剂,往往不需要助表面活性剂。多相微乳液,winsor分类:在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可能存在许多平衡。winsor将下相微乳液和剩余水,上相微乳液和剩余油,中相微乳液和剩余水,剩余油等三类平衡体系,分别称做winsorⅠ型,winsorⅢ型和winsorⅡ型。 Lindman等人用NMR方法测定了WinsorⅠ,Ⅲ和Ⅱ型中各个组成(油,水,表面活性剂,醇等)的自扩散系数,证明中间微乳液具有双连续结构[2]。 微乳液相对于普通乳状液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形成完全是自发的,不需外界提供能量;二是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存放过不会发生聚结,且离心不分层[3],典型的被称为

应用化学毕业实习的参考报告

应用化学毕业实习的参考报告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利于“双向选择”,同时发 挥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院研究决定,允许部分学生自主选择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时间在暑假期间或与学院 集中实习时间每年秋学期开学初同步,由学院和接收单位共同管理。 为了加强管理,保证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学院根据《扬州大学关于学生自主选 择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试行》扬大教〔2021〕70号,以及《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细则》化院[2021]20号的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学院主要职责 1、成立毕业实习 领导工作小组,做好学生到校外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条件及接收单位的资 质审批学生的申请; 2、与校外指导教师及学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 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 3、协助解决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校外毕业实 习各个环节的质量严格监控把关。 4、负责与接收单位的`教学、管理等协调工作。 二、接收单位主要工作 1、接收单位应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及较强的技术能力,并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的校外指导教师; 2、提供学生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3、协助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4、协助校外指导教师做好对学生的鉴定和考核工作。 三、校外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1、按照学院的相关规定,进行毕业实习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和实施。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包括对学生的考勤、准假手续的审批及记录,生产、生 活安全的教育与管理。 3、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在本单位进行实习情况进行鉴定,内容包括思想状况,工作态度与能力、取得的成绩,以及遵守纪律情况等。 四、学生的条件及要求 1、必须与接收单位有就业意向的材料。 2、学生自主选择单位进行毕业实习的起止时间可利用暑假期间完成,或与学院的安 排统一。 3、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必须按实习计划规定,完成所有实习内容,并达到要求,实习期间,学生应每周向学院汇报实习情况、做好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认 真进行个人实习总结 4、学生在接收单位,必须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单位的生产、纪律等各项规章制度, 对自已的安全负责。 5、学生如在规定的时间没能完成毕业实习不得毕业。待完成毕业实习,并通过考核后,方可按学籍管理规定给予毕业。 五、申请程序在每年暑假一个月前办理好相关手续 1、学生到工作单位的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四周。 2、本人填写书面申请书见附件。并提供接收单位出具的、有接收学生本人就业意向 的材料,以及同意接收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函件; 3、经班主任审核;团委签字同意盖章。家长写一份材料,签字同意自己的子女到用人 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并负责其安全责任。 4、学院根据接收单位的资质情况和学生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批; 5、学院同意后,学生向学院提供与接收单位共同拟定的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论文工 作的具体安排。 6、学院汇总自主选择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情况,报教务处备案。 7、学生必须请用人单位出具一份同意接受函并签字盖章。学生将实习大纲送交自己 联系的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在确认有条件实习的前提下,委派一名工程师或工程师以上职 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该学生的指导教师并安排其实习。

武汉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学校名称:武汉科技学院 院系名称:环境与城建学院 专业名称:生物工程 专业负责人:谭远友 二OO九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一、专业概况 (4) 1专业设置 (4) 2教学组织设置 (4) 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 (4) 4主要办学条件 (4) 5建设与发展思路 (4) 二、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 (5) 1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5) 1.1专业设置基础 (5) 1.2专业建设规划 (5) 1.3人才培养方案 (5) 2专业基础条件 (6) 2.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6) 2.2实践教学基地 (6) 2.3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 (7) 2.4教学经费 (7)

3师资队伍 (7) 3.1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7) 3.2主讲教师情况 (8) 3.3科学研究水平 (8) 4课程建设体系 (9) 4.1课程体系 (9) 4.2教材选用与建设 (9) 4.3教学方法与手段 (9) 5实践教学 (9) 5.1实践教学体系 (9) 5.2实验、实习和实训 (10) 6教学管理 (10) 6.1教学规章制度执行 (10) 6.2教学质量监控 (11) 7人才培养质量 (11) 7.1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11) 7.2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11) 7.3社会评价 (12)

三、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12) 1存在问题及原因 (12) 2整改措施 (13)

一、专业概况 1专业设置 武汉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或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是200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主要依托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专业,专业方向以环境生物治理、纺织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酶工程技术为主。专业的设置既符合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也顺应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截至2008年7月,已经为社会输送3届共225名毕业生。 2教学组织设置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在教学组织设置上采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该专业受学校教务处、环境与城建学院行政和院学术委员会领导,环城学院设有生物工程教研室和环境科学研究所(现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本专业的政治理论、英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安排学校相关专业承担;生物工程的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由生物工程教研室负责;教学日常管理由环境与城建学院办公室负责。 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 我校承担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23人,其中生物工程教研室有专任专业教师18人。 本专业在校生规模为4个年级7个班,学生总数231人。 4主要办学条件 生物工程专业具有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有专业实验室6个,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500平方米与环科所共享),仪器设备总值566万元(本专业专用设备128万多元,其中85万元设备提供给环境、给排水共享;与环科所共享438万元仪器设备),在校内外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5个,图书馆相关图书资料丰富,整体办学条件良好。 5建设与发展思路 根据学校制定的发展整体规划,2006~2010年期间,要求环境与城建学院建设一个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和硕、博士点为依托的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学科群。 为发挥我校在环境生物技术、天然纤维开发、人造血管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成立的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在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领域为生物产业和纺织印染行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继续拓展与环境工程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深化本学科研究方向,开展发酵工程、酶工程领域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努力将生物工程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学科,力争在2010年成功申报生物工程硕士点。并以生物工程专业为基础,积极申报“生物制药”或“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为将来成立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奠定基础。

分析报告册-应化专业

分析报告册-应化专业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册—学年第学期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水质分析方法和原理的理解,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分析结果的处理方法,为解决化学应用中的实际分析问题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 一、认真预习 1、阅览实验教材、教科书中有关内容。 2、明确本实验目的。 3、了解实验内容、步骤和操作过程,并写出预习报告。 二、实验要求 1、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实验,训练各种实验操作。实验操作一定要规范以保证实 验正常顺利进行。 2、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如实地做好详细记录。 3、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肃静,讨论问题时小声讲话,实验后,洗刷器皿,擦抹 台面,摆放好试剂和仪器。 4、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提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报告 实验完毕后,对原始记录的现象和数据要进行仔细解释和处理,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内容详实、结果准确、书写认真,并按时送交指导教师审阅。 四、成绩评定 实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际操作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实验一水中碱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1、实验记录 锥形瓶编号 1 2 酚酞指示剂滴定管始读数(mL) 滴定管终读数(mL) P(mL) P平均值 甲基橙指示剂滴定管始读数(mL) 滴定管终读数(mL) M(mL)M平均值 2、实验结果 水样碱度组成(以碳酸钙计): 氢氧化物碱度mg/L; 碳酸盐碱度mg/L; 重碳酸盐碱度mg/L; 总碱度

应用化学认识实习报告

应用化学认识实习报告 应用化学认识实习报告 应用化学是一门培养具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的学科。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应用化学认识实习报告,仅供参考! 应用化学认识实习报告实习目的 1.了解xxxxx工厂主要产品、生产状况 2.了解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 3. 了解青岛城市排水监测站的主要水质监测手段 做为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学校安排了本次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要求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有基本认识。从11月20日开始我们先后参观了xxxxx工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青岛城市排水监测站、团岛污水处理厂。通过实习让我们对xxxxx工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青岛城市排水监测站的工作原理和生产运作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初步了解了红星化工厂先进的生产工艺、污水处理的流程和先进水质监测仪器及其体系,对化工行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实习时间:20xx年11月20日上午 1、企业简介: xxxxx工厂为国有大型企业,公司现拥有总资产近12亿,职工4800人,年销售收入11亿,年创利税和出口创汇达1.4亿和4300万美元以上。主要产品有钡盐、锶盐电子化工原材料、油脂化工、橡

胶塑料助剂、天然色素及绿色植物精华提取、无机颜料、油漆涂料、精细化工等九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其钡、锶盐产品年产15万吨和12万吨,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以生产规模、质量稳定性、生产成本、生产环境等创四项世界之最。。我们参观的是xxxxx工厂下属钡盐厂,营业额为人民币 3000 万元/年 - 5000 万元/年,位于青岛市沧口区四流北路。1959年4月1日由振兴火柴厂、新兴肥皂厂和天成化工厂合并组建而成,时为公私合营的青岛台东化工厂。1966年易为现名。翌年改为国营,是山东省无机盐生产的重点企业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星化工厂碳酸钡已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东欧等国家。其中粒状品已成为山东省80年代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该厂在1984-1988年,先后被评为省二级无泄漏企业、省一级无泄漏企业、国家二级计量单位;全面质量管理达到省、部和国家标准。1985年碳酸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铬酸酥荣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硬脂酸被评为化工部优质产品;1988年红矾钠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红星的主导产业已迁到贵州重庆陕西等地,而留在青岛的只有钡盐。红星依靠地处东部沿海的市场、信息、技术、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等优势相结合,实施了“优势互补、共图发展”的战略,使一个举步维艰的国 有企业迅速发展成“世界钡王”、“世界锶王”,他象一颗璀璨的“红星”正在冉冉升起,在东西部交相辉映。 公司的基本理念:青岛红星企业发展理念——红星的昨天是零,今天是压力,留给明天的只有努力—不凡的理念注定不凡的成就。而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应用化学专业评估 自 评 报 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 2006年5月

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评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教学评建办公室: 为迎接本科专业评估检查,我系按照《西南科技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规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认真而细致地进行了应用化学专业评估工作,现将本专业的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1988年开始办应用化学(专科)专业,1993年开始办工业分析(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01年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系的商品检验、环境检测、工业分析三个专科专业与西南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并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应用化学专科专业招生,2003年开始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的招生。应用化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化学、化工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发展、新动向有一定了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化学学科目前有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网络专科专业,以及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功能材料化学及应用、精细化学与化工、化学建材、应用电化学、含能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生物分子光谱分析、新型功能材料表征及分析、生物有机分析、电化学分析、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配位化学、无机功能材料、生物无机化学等14个研究方向。应用化学专业按一类本科批次招生,在校本科生288人,研究生55人。应用化学专业虽然是学校年轻的专业,但是我们有多年相关专业专科的办学经验;同时,为实现“厚基础、重特色、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积极拓展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联合办学,使专业办学水平快步提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本专业办成西部一流的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或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1.1 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1.1.1 专业办学定位

应用化学的实习报告

应用化学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应用化学实习报告。 2.通过对企业的了解进一步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认识。 3.通过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与规范操作意识。 4.通过参观增加学生对具体生产工艺与流程的了解。 5.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德,为胜任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本次实习的单位及单位概况。 1.威高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医用耗材、骨科材料、心脏支架等。该公司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习报告《应用化学实习报告》。该集团拥有一个由18个销售办事处及21个客户联络中心和107多家城市代表处组成的庞大销售网络,并已建立广泛的客户基础,其产品销售予5,400多家医疗单位和分销商。该集团生产的产品种类多达150余种,产品规格超过5000种,产品可分为六大系列,即1)

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及原料;2)骨科材料及工具;3)医用针制品;4)血液净化系列耗材;5)心脏支架产品;6)用于药品包装的预充式注射器。 2.金泓罗门哈斯 威海金泓罗门哈斯化工有限公司是威海金泓高分子有限公司与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双方将携手为中国建筑和pvc包装材料市场提供全系列优质塑料添加剂产品和一流技术支持。公司于xx年3月5日成立,注册资金1100万美元。威海金泓罗门哈斯化工有限公司以威海金泓高分子位于威海市的工厂为基地,主要生产面向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im)和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 三.实习内容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离市区较近的威高企业,在威高里,我们首先参观了威高的一个高分子实验室,对其流程有了大体的认识,实验室共分研发室,配料室,检测室等。在研发室里,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的工作,他们将粉末状原始原料经多次加工生产成颗粒状白色固体。在研发室里,我们也认识了许多半自动化的机器,其原理是我们所不知的,同学们对这些机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离开实验室,我们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威高的概况及历史,然后立刻参观了威高的展厅,里面陈列的是威高的各种产品,共涉及医疗器械,药物,军事航空等多领域。出来

应用化学实习报告

应用化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通过对企业的了解进一步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认识。 3.通过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与规范操作意识。 4.通过参观增加学生对具体生产工艺与流程的了解。 5.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德,为胜任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本次实习的单位及单位概况。 1.威高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医用耗材、骨科材料、心脏支架等。该公司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集团拥有一个由18个销售办事处及21个客户联络中心和107多家城市代表处组成的庞大络,并已建立广泛的客户基础,其产品销售予5,400多家医疗单位和分销商。该集团生产的产品种类多达150余种,产品规格超过5000种,产品可分为六大系列,即1)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及原料;2)骨科材料及工具;3)医用针制品;4)血液净化系列耗材;5)心脏支架产品;6)用于药品包装的预充式注射器。 2.金泓罗门哈斯

威海金泓罗门哈斯化工有限公司是威海金泓高分子有限公司与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双方将携手为中国建筑和pvc包装材料市场提供全系列优质塑料添加剂产品和一流技术支持。公司于xx年3月5日成立,注册资金1100万美元。威海金泓罗门哈斯化工有限公司以威海金泓高分子位于____(省、市、区、县)的工厂为基地,主要生产面向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im)和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 三.实习内容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离市区较近的威高企业,在威高里,我们首先参观了威高的一个高分子实验室,对其流程有了大体的认识,实验室共分研发室,配料室,检测室等。在研发室里,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的工作,他们将粉末状原始原料经多次加工生产成颗粒状白色固体。在研发室里,我们也认识了许多半自动化的机器,其原理是我们所不知的,同学们对这些机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离开实验室,我们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威高的概况及历史,然后立刻参观了威高的展厅,里面陈列的是威高的各种产品,共涉及医疗器械,药物,军事航空等多领域。出来后,我们乘车去了威高的另一个工厂,该车间生产卫条件要求高,所以大家换上了白大褂,头套,鞋套进入参观,这次我们参观的是一个自动的吹膜过程,通过高温加热,然后鼓风,将原料吹成模具的形状。结束后,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们经过了长途跋涉,来到了金泓罗门哈斯,这次是真正的化工厂,所以在入厂之前,我们先接受了正式的入厂安全教育。然后我们在安全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的引导下进入了工厂,首先我们先来到会议室,负责人李博士给我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2011年度工作总结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2011年度工作总结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是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未来发展的奠基之年。这一年,我院在科研、学科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在教学、党务、研究生、学生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功能无机材料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圆满承办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创造了学院发展历程的一个崭新高度,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科研工作 1、科研成果再创佳绩 2011年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科研成果再创佳绩,本年度我院共获批项目54项,其中包括国家基金项目19项,并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的零突破,总金额:517万元;省部级项目10项,同时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1项,总金额:297万元;厅局级项目26项,总金额118.7万元;校级项目5项,总金额10.5万元;横向课题12项,总经费182万元。课题总经费合计1025.2万元。 本年度我院师生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0篇。SCI影响因子>6的3篇,>5的11篇,3-5的24篇,2-3的10篇。出版著作4部。 本年度我院共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4项,并有1项专利获得转让;获得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省科技二等奖3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与过去的一年相比,我院获批国家级项目数量上略有增长,高水

平论文、科研奖项和授权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大幅度提高。为2012年我院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功能无机材料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11月4日教育部组织了由九位无机材料化学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并由中山大学陈小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验收专家组组长,对我校功能无机材料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经讨论,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功能无机材料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张校长根据专家意见,承诺将给予实验室更大的帮助和投入,确保每年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找机会扩大将实验室的面积,将实验室建设的让各位专家满意。 3、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进一步加强 1)学术交流广泛 2011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来院讲学与交流20余人次,其中有北京大学严纯华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James R Durrant 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Sajid Bashir教授、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王植源教授、法国科研中心波尔多凝聚态材料化学研究所Jean-Claude Grenier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2011年我院师生参加国内外会议50人次,其中国际会议12人次,国内会议38人次。被邀请做大会报告2次、主题报告4次、邀请报告10次。通过这些讲座和交流,我院师生能了解目前化学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拓宽了我院师生的知识面,活跃了教师和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升了学生搞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为我院科学研究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圆满承办

化工专业生简历自我评价

化工专业生简历自我评价 一、化学化工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独立撰写项目申请书、技术报告,参与生产的各个环节,具有处理紧急生产事故的经验。具有熟练的英文读写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熟悉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应用和质量控制流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工作踏实认真,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出色,曾为公司争取到多个项目,我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二、两年半日企制造业,从设计、研发到零件采购、控制零件质量、再到控制成本的经历,对生产运营有了深入的了解。 能够熟练运用pro/e、solidworks等三维建模软件,熟练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能够运用fluent进行流体的模拟与分析。熟悉gb150,对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加工有一定的认识。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硕士毕业,三年以上化工行业工作经验。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对光学粘合胶研究,帮助公司顺利将产品投入市场。 四、1、熟悉基本管道设计标准,工作流程,熟练操作autocad,pdms,vprm等操作软件; 2、颜色敏感,熟悉涂料、油墨的功能性等特征,了解表面处理工程;

3、良好的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佳,较好的组织能力; 4、能承受高压工作强度,勇于迎接挑战和快速学习能力。 五、1、已在生物制药领域工作四年多。成功开发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菌株和中试工艺并进入临床试验;成功利用低磷分泌表达系统开发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于化妆品添加剂;成功开发保健品红果宝质量标准、2吨规模异形片生产工艺并上市销售。相关产品已取得经济效益超五千万元; 2、在蛋白表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3、技术和管理平衡发展。先后担任发酵主任、开发部副经理、gmp生产经理。 六、应用化学硕士毕业。两年的研发工作以及两年多的生产管理经验。在化学与化工生产领域有丰富的项目、工艺以及生产管理经验,尤其对pc掺混工艺。工作勤奋、务实,带领团队完成工作目标,做好内部沟通。 七、本人长期从事化妆品的质量检验和管理工作,对本行业有较深的认识。做事风格一向坚持原则、认真敬业、思维缜密;做事稳重塌实勤快,与人相处融洽,处理异常等问题迅速及时且有效,清晰明白地表述观点看法;对质量体系、

鞍山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自评报告

鞍山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自评报告 一、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二、课程负责人:张志强 三、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组主要成员状况:

四、自评报告 1. 教师队伍(20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张志强教授是我院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目前主要讲授本科生的有机化学、波谱分析和高等有机化学、研究生的高等有机化学和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等课程。他能够积极参与有机化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包括本科生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和指导研究生等教学工作。近年来,张志强教授一直注重本科生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带领全体老师不断进行教材及内容的重组与整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将科研内容充实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他还是最早采用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教师之一。由此体现出张志强教授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等特点。 本课题组其他主讲教师李红霞、朱珮珣、胡知之和贾宏敏等主要讲授本科生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高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课程;实验课主讲教师雷芃、高丽新主要讲授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实验、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和有机综合设计性实验。上述主讲教师全部都能够系统开出两门以上课程,并分别参加由张志强、胡知之、田正华和高丽新等主持的科研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全体老师在张志强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以良好的师德和师风影响和教育学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由田正华教授对课题组成员的教学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价。(8A)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本课题组现有授课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高工2人,讲师2人,职称结构合理;博士(博士生)2人,硕士2人,硕士在读1人,学士3人;50岁以上教师3人,50-35岁教师4人,35岁以下老师2人;课题负责人张志强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胡知之教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于日本冈山大学获工学博士,田正华教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其余教师毕业于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并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著名高校或研究部门进修过“有机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学缘结构较为合理。主讲教师8人,助课教师1人,配备实验教师及辅导教师1人(未列入名单中)。主讲教师中有10年以上教学经历的8人,5年以下教学经历的1人。教师年终考核成绩每年优良率达到100%,有6人次分别获得过校级和院级教学质量优秀奖。近年教务处对学生的调查评议结果表明,有机化学课程的评议分数一直处于优良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校有机化学学科前辈田正华教授于80年代所进行的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建设的教学改革(曾获得原冶金部教育司教改二等奖),田教授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等对现在的中青年授课教师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已付诸于教

应用化学开题报告范文

应用化学开题报告范文 引导语:毕业论文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我们的毕业论文写得好,我们才能更顺利的毕业。毕业是对我们这四年学习的认可,所以大家一定要对毕业论文保持着高度认真。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篇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设计开题报告,大家要 是有兴趣的话,不防看一下! 题目: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参数的测定以及相行为的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国内外文献查阅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有关文献综述及实验工作报告的写作方法 3.初步了解微乳液的结构与性质及研究方法 4.了解并掌握微乳液的结构参数的测定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1微乳液的类型、结构和性质 微乳液是由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和主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系,由于它有很强的 增容能力和超低界面张力的特性,由舒尔曼(Schulman)在1943年首 先制得,并在1959年正式命名为“微乳液”。微乳液可分为单项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前者是一个均匀的相体系,它们有三种结构之 分,O/W型微乳液型,双连续型微乳液和W/O型微乳液。后者指微乳液存在二相平衡或者三相平衡中。在某些条件下,将发生winsorI

型,winsorⅢ型,winsorrⅡ型,及下相微乳液(O/W型),中相微乳液(双连续性),上相微乳液(W/O型)的变化。单相微乳液,微乳液体系经常用三元相图或三元相图表表示。影响单相微乳液的因素:Bansol碳原子数目相关性,电介质对单相微乳液影响,温度对单相微乳液的影响。单相微乳液组成,除油和水以外,对于单烃链尾巴的离子表面活性剂,还需要加上中碳链长的助表面活性剂(醇,胺,有机酸等),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双烃尾巴的表面活性剂,往往不需要助表面活性剂。多相微乳液,winsor分类:在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可能存在许多平衡。winsor将下相微乳液和剩余水,上相微乳液和剩余油,中相微乳液和剩余水,剩余油等三类平衡体系,分别称做winsorⅠ型,winsorⅢ型和winsorⅡ型。Lindman等人用NMR方法测定了WinsorⅠ,Ⅲ和Ⅱ型中各个组成(油,水,表面活性剂,醇等)的自扩散系数,证明中间微乳液具有双连续结构。 微乳液相对于普通乳状液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形成完全是自发的,不需外界提供能量;二是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存放过不会发生聚结,且离心不分层,典型的被称为道,从此便有了微乳液聚合这一技术。鉴于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的特殊性,许多学者随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Candau、Arest2Yakubovich等和国内徐相凌、廖勇征。到目前为止微乳液聚合的研究工作已初具系统化。目前人们对微乳液聚合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研究其聚合机理,包括对 聚合过程、自由基引发聚合场所及粒子成长过程的探讨;其二则是研究利用微乳液聚合来获得新材料。

应用化学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2014.12.21-2014.12.26) 报告名称:应用化学专业认识实习院系名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名:姓 号:学级:班 日月年20141230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实习是应用化学系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加深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识程度,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 2.了解有关应用化学基础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14年12月21日——2014年12月26日 三、实习地点 2014年12月23日上午: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25日下午:秦皇岛华灜磷酸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26日下午:秦皇岛弘耀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四、实习内容

1.实习总动员与安全教育 日晚上,也就是实习开始的前两天,我们22月12日和21月12. 进行了实习总动员和安全教育,老师们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去参观考察的企业;其次对大家进行了安全教育,工厂不比学校,不安全因素很多,所以在实习过程中,要我们注意安全;第三,告诉我们怎样写实习报告,以及关于实习报告的具体要求,如字数要求、格式要求等。 2.认识实习 2.1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 2.1.1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SACF)由中国和突尼斯合资兴建,是目前投产的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浓度复合肥企业和亚洲最大复合肥生产 基地之一。公司一期项目于1985年注册成立1991年投产,设计生产“撒可富”牌高浓度氮磷钾复合肥,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当时我国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2000年8月,公司年产6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的二期技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并于2002年1月31日如期投产。目前,“撒可富”牌系列复合肥一、二期装置总产能已达到了120万吨,为我国复合肥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应用化学实习总结报告

应用化学实习总结报告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通过对企业的了解进一步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认识。 3.通过参观实习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与规范操作意识。 4.通过参观增加学生对具体生产工艺与流程的了解。 5.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德,为胜任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1.XX集团 2.XX化工有限公司 XX化工有限公司是威海金泓高分子有限公司与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双方将携手为中国建筑和pvc包装材料市场提供全系列优质塑料添加剂产品和一流技术支持。公司于XX年3月5日成立,注册资金1100万美元。XX化工有限公司以威海金泓高分子

位于威海市的工厂为基地,主要生产面向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im)和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离市区较近的XX企业,在威高里,我们首先参观了XX的一个高分子实验室,对其流程有了大体的认识,实验室共分研发室,配料室,检测室等。在研发室里,一些工作人员正在 ___工作,他们将粉末状原始原料经多次加工生产成颗粒状白色固体。在研发室里,我们也认识了许多半自动化的机器,其原理是我们所不知的,同学们对这些机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离开实验室,我们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威高的概况及历史,然后立刻参观了威高的展厅,里面陈列的是威高的各种产品,共涉及医疗器械,药物,军事航空等多领域。出来后,我们乘车去了威高的另一个工厂,该车间生产卫条件要求高,所以大家换上了白大褂,头套,鞋套进入参观,这次我们参观的是一个自动的吹膜过程,通过高温加热,然后鼓风,将原料吹成模具的形状。结束后,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就完成了。 第二天,我们经过了长途跋涉,来到了金泓罗门哈斯,这次是真正的化工厂,所以在入厂之前,我们先接受了正式的入厂安全教育。然后我们在安全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的引导下进入了工厂,首先我们先来到会议室,负责人李博士给我们讲解了金泓罗门哈斯的大体情况,其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该公司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视,

应用化学 实习报告

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衡阳建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___ ____实习时间:2015年10月20日—2015年11月2日实习学生:__谢冰冰__学号:12140231 ______年级及专业:12级应用化学___________指导老师:张少华李玉林刘剑____

2015年11月

1 前言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巩固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对实习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对本专业现状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专业自豪感,为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习对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加强劳动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机械生产,制造,维修方面的知识,加深化工工程理念。了解实际生产产品工艺流程及形成优化工艺,提高经济效益等思考方法。巩固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在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锻炼同学们实际动手能力,加强遇到困难,不怕困难,积极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在生产现场细心观察,虚心请教,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1.2 实习时间 2015年10月20日—2015年11月2日 1.3 实习方式 倒班(三班两倒) 1.4 实习地点 衡阳建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专业简历如何写自我评价范文

化工专业简历如何写自我评价范文 化工专业简历如何写自我评价范文 化学化工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独立撰写项目申请书、技术报告,参与生产的各个环节,具有处理紧急生产事故的经验。具有熟练的英文读写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熟悉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应用和质量控制流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工作踏实认真,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出色,曾为公司争取到多个项目,我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多年化工工程师经验,参与过多家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帮助企业扩建项目。了解ISO的相关知识及体系的建立,多次参与技术改造,取得过良好的效果。具有熟练的'检测实验技巧,曾出guo学习和进修,英语能力熟练。注重团队合作,注重工作效率,懂得如何待人处事,希望努力提高自己,为公司尽力,与公司一起成长。 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从事与工艺技术、设备及生产相关的工作,具有多年半导体电子产品封装工艺技术和材料,以及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善于改进工厂生产线的相关工序,个人 wdjl.,提高生产绩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系统化解决问题和熟练分析数据的能力。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较强的沟通及决策能力,乐于接受各种挑战。

多年外企工作经验,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英语能力出色,能够熟练地进行中英文互译;擅长新产品结构开发方面的项目管理,熟悉新产品开发流程,日程管理与材料成本控制;熟悉IDEAS/UG等3D造型软件、模具开发及产品安全与能源规格认证。除了扎实的专业能力,还具有良好的领导、协调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勤奋、踏实和责任感,能够胜任公司的重任。 熟悉汽车焊装生产线设备方案设计制造调试工作,掌握汽车生产过程几何尺寸分析及调试手段。具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工作经验,精通UG/CATIA /CAD等3D/2D设计工具,对装备、非标结构设计及工艺有较深理解。为人诚恳,有进取心。待人热情,精力充沛,善于与人沟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两年半日企制造业,从设计、研发到零件采购、控制零件质量、再到控制成本的经历,对生产运营有了深入的了解。 能够熟练运用pro/e、solidworks等三维建模软件,熟练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能够运用fluent进行流体的模拟与分析。熟悉GB150,对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加工有一定的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