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心灵学梗概

老子心灵学梗概

老子心灵学梗概
老子心灵学梗概

老子心灵学梗概

为使读者有一个大致的整体性的了解,兹以梗概置于本章之前,以绿字表示。本章的内容在基本层面均依据五千文相关表述,但多数属于本书在有关表述基础上的分析和推演。

一、心灵、大脑、德、人与动物:

人们常说的心灵、心理、内心、精神等实质上是“德”。当代研究者基本都持物理主义或者说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心灵、心理不过是大脑的物质活动,是物质活动中被人们觉察的现象、状态,所以不存在心灵这个实在或实体。日常语言中,心灵、心理等词汇多数具有实体的意思,这是历史语言传承下来的用法。但科学深入人心,普通民众虽然不搞研究,但依然相信科学的见解。

在老子这里,心理不是大脑的活动现象、活动状态,而是“德”的活动、“德”的状态。大脑是“德”与身体主要的信息转化中介、交互作用所在,是“德”的工作场所(“德”渗透于整个身体且包裹着身体,但对机体的调控则主要在大脑区域)。既然心灵是“德”的呈现,可为何人们没有觉察到“德”?为何只能觉察到心灵、心理呢?这是因为,“德”是非物质性的实在、实体,深隐不显、隐晦难明,通常的反观内省、精密的仪器,都无法觉知和观测。然心灵又是“德”的活动,而这又毫无疑问地能被人觉察,这却如何理解和解释呢?本书将“德”分为两个层面,即能够觉知的层面和无法觉知的层面。能够觉知的层面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灵,谓之显态之“德”或者“德”的出显、呈现。不能觉知的层面谓之隐态之“德”或者深隐之“德”。

我们必须清楚,“德”本一体,并无层面,所谓层面是以能否被觉知的人为分法。此外,“德”并非实物性的存在,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深隐晦涩的、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存在。虽然无法以通常方式觉察,但在虚极静笃、深度禅定中却可以直接观见。

这样以来,心灵也是实在、是实体,但不是任何实物性的实在,而是非实物性的“德”的可觉知部分。

“德”并非实物,大脑和身体组织则是实物,非实物的“德”与实物的大脑、机体是怎样的关联形式呢?“德”如何知晓机体和大脑的情形,又如何操控调整身体的行为活动呢?这是因为“德”有“观能”,并且能够驱动“一”甚至“二、三”中的纤细实物(“一”中纤细

实物具有电磁性,应是电子的深层构成单位,当然也是所有实物的基元)。大致的过程是这样:机体组织感受到外界刺激,或直接引起机体的反应(这是物质反应,如按压引起身体变形),或通过感知器官转化为电磁信号传递至大脑。“德”观见到了机体的反应和传递到大脑的电磁信号,根据保存在记忆中(记忆内容都保存在“德”中而不是大脑中)的往旧经验以及“有名”中的相关内容,作出对比参验,进而驱动机体里、大脑里“一”中纤细实物(无妨简单理解为电子)。“一”的位置或其他形式的变化被身体、大脑“感受”到——实际上是直接改变了机体、大脑内的电磁信号状态——于是再传递到机体相应器官组织,产生相关的反应、行为。所以,大脑是“德”与机体的主要关联中介,是“德”的主要工作场所。

既然心灵是显态之德,而“德”又是任何有情生物都具有的,那么动物也就有心灵。原则上确实如此。但动物能否觉知其心灵活动、心灵状态,我们是不清楚的。这是因为,所谓心灵心理是奠基于内在体验感受、是在反观自我内在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结果。

然而,无论动物还是人,死后的“德”(有欲之情)不是同态的吗(关于“同态”,参见老子生命论、老子生命论简说。即没有实质性区别,仅只在记忆内容、情欲的强烈程度方面有异)?为什么人类的心灵、人类之“德”的显态,是如此丰富多姿呢?这是因为,首先,人类的身体组织结构具有特殊性,主要有:直立行走和手的灵巧性;发音器官的特殊性,能够发出复杂音波,于是“自名”(自我表明,有两种方式,言语和体姿)能力充分呈现;大脑容量较大、复杂性较强。其次,在机体特异性的基础上,“德”的天能充分展现,于是人类发明创制出繁复多样的人文景观,并通过代代相承和持续发明创新而不断增益改进。人出生后就处于人文创制的教育学习、引导培植的过程中(即老子所谓的“势成之”),故而其情感情绪、欲望愿想、言语表达、认知思维等丰富纷纭。如果去除人文教化,则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但可以预见,即便人文教化全部突然消失,然只要人类机体形式依然存在,仍将发展出人文内容。所以,就后天而言,人是人自己的创造物。

人和动物死后将会再生,如果动物再生于人类世界(再生时会从母体汲取“有名”,根据“有名”建构和调养机体),那就具有人类的特质。如果人再生于动物世界,那就具有相应的动物特质。身体组织形态、结构功能是“德”(有欲之情)的自我呈现方式之一,可以视为“德”(有欲之情)的物质化形式,“德”进一步借助于身体在后天继续展现自我、发挥天能。

二、德、心灵的功能性结构——“情欲名观”及其内容变化:

情欲名观简说:

“德”具有“情欲名观”四类天能(或许可以加上“信”,成为“情欲名观信”五种天能,

但“信”的作用,除了证验、信实和作为“情”的表征、标识之外,不能确知,所以本书以“情欲名观”言之)。“情”即人们常说的情感、情绪、兴趣等,“德”天然地具有产生“情”的能力,在后天处境和对象的刺激诱发下,“德”会产生不同表现的“情”,如喜怒哀乐等。“欲”即欲望、意志、愿想等,“德”先天地具有滋生各种欲望的能力,在后天

处境和对象的刺激诱发下,“德”会产生不同表现的“欲”,如饮食欲、名利欲、支配欲等。“德”天生地具有“观能”,即观见外境的能力。在身体中,“观能”分化为两种,一

是对机体的内观内视,是对身体微细结构单元(比如细胞组织)的观视,二是外观外感,是通过感知器官感受外境刺激作用。内观能力实则就是本真之情的“观能”,或许因为“情、欲”的浸染而比本真之情的“观能”稍差些,我们常说的内在的体验感受(包括心理体验感受)就属于内观。外观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感知、感觉,是通过身体感知器官实现的。“名”涵记忆(铭记)、“自名”(自我表达,自我表明,分形态体姿和言语两种表达形式)、“名识”(赋意命名,即后文要说的体知、思维、意义赋予。实际上就是形成概念,

通过概念和概念的联结表征认知、表象世界、赋予价值),“德”天生地具有“名”的能力,但不同动物在“自名”和“名识”方面能力有别,这不主要是因为“德”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不同生命形式在机体结构方面的差异性。

对“德”的“情欲名观”需要从两个方面把捉,一是能力、功能,二是具体内容和呈现形式。

从能力而言,道境本真之情只具有显现的“观能”,“情欲名”三种能力并未显现而处于潜隐状态。“道生一”之后,“情欲名”三种能力才出显了,此后一直处于出显态直至宇宙

再次复返于道,此时“德”复归为“本真之情”,“情欲名”三种能力就处于隐态了。“德

”是“有欲之情”或者说“本真之情”的“有欲”形式,所以“德”的“情欲名观”四种能力一直处于显态。但是“德”的“情欲名观”必得通过身体组织来呈现、来活动、来发挥作用(“观能”原本不需要通过身体才呈现,但眼耳鼻舌身等组织器官提供了观能所不具有的感知形式,如五色五音五味等,“本真之情”和离体后的“有欲之情”,就没有声色味之类的感知。另外,感知器官是“观能”的物质化形式),没有身体这种媒介、工具,“德”的“情欲名观”能力无从充分展现,从而也就没有丰富多姿的内容和形式。

从内容、形式而言,“德”的“情欲名观”内容,只有通过机体组织才获得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各种感知器官提供了音色丰富繁多的感知材料;后天形形色色生存活动、相互交关中,各种情感情绪、欲望愿想也就形成了;各种记忆内容、言语和思维也就产生了。没有机体组织,“德”的“情欲名观”就不可能具有不同形式、内容。不同动物的机体组织不同,复杂性、感受性各异,因而“情欲名观”的内容形式就有别。人类具有丰富的情绪情感、杂多的欲望逐求、复杂的言语和思维,就是因为人类机体具有充分呈现“情欲名观”天能的本性,能够让“德”所具有的“情欲名观”能力派上用场。当然这也与人文创制等后天处境紧密关联。

单次生命历程中“情欲名观”:

死后离体之“德”具有“情欲名观”天能,也具有“情欲名观”内容和表现形式。

其中“情、欲”具有浑朴浑然性,“情”仅是对自身之外的眷恋喜爱,但无具体确定的指向,更无各种具体的情绪情感。“欲”仅是对自身之外的欲求,也无具体确定的对象,更无各种具体的欲求。“名”则是生前和历次生命过程的记忆,“观”则不具备生前机体组织的各种感知方式,只是对外境的识别分辨。

当“德”融入受精卵或细胞时,从母体汲取“有名”并利用受精卵或细胞的理化特性而组建机体。此时的“情、欲”就有了具体的对象、指向。“情”则转为对自身机体的依赖、喜恋、爱护,可称为“依恋情”。“欲”则转为从外境或母体摄取外物并转化为自身机体的欲求,即“存在欲”或“生存欲”。但此时“情、欲”仍然具有浑朴性,或者用老子的术语即“无极性”(浑朴性是指未分化无分疏、无具体内容和确定指向。“无极性”是指对自身机体的物质和器官组织无偏向无亲疏,平等对待、一体同仁。浑朴性与无极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没有分化,没有分疏,后者虽有分化分疏却平等对待)。此时的“名”因为从母体汲取了“有名”而有了变化,但也只是记忆内容方面。“名”的“名识”能力因无机体组织这个基础和中介,故无法呈现因而也无内容和表现形式。“自名”中的言语表达尚未形成,但因为机体形态和组织结构乃是“自名”的方式之一,所以“自名”能力部分地开始发挥。“观”则转为对自身机体的“观”,这就是内观内视。

在胎儿后期到出生直至老死,因为机体组织成型了,“情欲名观”天能有了充分展现的物质基础和中介,在后天与外境的交互作用中,“情欲名观”天能充分发挥,于是产生了各种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情欲名观”。

综合来看,单次生命历程中,“德”的“情欲名观”在能力功用方面一直处于显态,也无什么变化;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则变化甚大。离体之“德”中,“情、欲”具有浑朴性,“名”的“自名”和“名识”能力未曾出显或无法发挥(也可以认为处于潜隐状态),

故无具体内容和形式。“观”也只是观见识别,没有五色五味的感知。融入受精卵之后,“情、欲”也具有浑朴性或者说无极性,对外物外境的眷恋和欲求变为对自身机体的依恋和使其生存生长之欲,即“依恋情”和“生存欲”。所以,有情生物的生存欲望、依恋之情是与生俱来的。“观”则成为对自身之观,“名”在记忆方面则增益了内容,“名识”能力

仍未显现亦无相应内容,“自名”能力有限地呈现发挥。出生之后,“情欲名观”的能力没有变化,但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日新月异,变化甚大。

功能性结构及相互关系:

“情欲名观”四种能力是“德”(有欲之情)具有的天然自性、天赋本能。“德”是非实物性的一体化整体性存在,并不是由不同的单元组合而成,也不是由不同的部分联结而成,这就是说,“情”、“欲”、“名”、“观”四种能力不是不同的部分各自的功能(不像人那

样眼睛产生视觉、耳朵产生听觉等等),而是“德”同时具有的四种能力。由于从老子的表述中,看不出“德”的其他功能(对机体的调养控制等不予考虑,因为“德”离体之后已不具有这类能力),因此“情欲名观”就是“德”(有欲之情)的全部。我们把“情欲名观”视为“德”的结构,但这种结构是功能意义上的绝不是实体意义上的,所以准确的说法是,“情欲名观”是“德”的功能性结构(如果加上“信”则是“情欲名观信”五种)。

“德”的功能性结构是先天的,当本真之情嬗变为“德”或有欲之情以后,这个功能性结构一直存在并处于显现状态,其能力功用没有变化,无论是在机体中还是离体之后,都是如此。

“德”的功能性结构若要充分呈现,需要通过机体组织(离体的“德”也具有“情欲名观”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情、欲”只是浑朴性未分化的、单纯对外境的依恋和欲求,“观”仅是原有的观能,“名”则只是记忆。没有机体组织,无法形成具体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事实上机体组织就是“德”呈现“情欲名观”而发明创新的,是在实物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实物结构的性理而发明的新实物结构,能够呈现自我的“情欲名观”。所以,机体组织就是“德”的物质化,是“情欲名观”的物质化形式。

宇宙生命形式随着宇宙演化而逐渐复杂化,这是因为实物系统渐趋丰富多样,而星体又提供了稳固致密的场所和物质资源。于是,“德”或有欲之情“情欲名观”的呈现力、充分性、丰富性也就逐渐增强。机体组织既是“情欲名观”的呈现基础、展现媒介,也是限制“情欲名观”展现的制约因素。人类等高级动物因为机体原因而能滋生和呈现复杂多样的“情欲名观”,但绝大多数动物则受限于机体组织而无法呈现、展示,“德”的天能受到了限制,“情欲名观”的展现受到了制约。

“德”的功能性结构就是心灵的功能性结构。心灵或心理乃是“德”的出显态,是为人所能觉察的“德”的活动。人们都能通过反观自心而知晓情绪、感情,欲望、向往,感受、认知、记忆、思维等,这都是“德”能够被人们觉察的活动和内容。但是“德”也有一些不能被觉察的活动和内容,如内观和深层记忆、对机体的调养控制。

功能性结构或者说“情欲名观”四种能力是先天的,与生俱来且终生不变,但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则在出生后大有变化。我们可以从内容方面,将“情欲名观”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是指出生之前,后天是指出生之后。先天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离体后再生前,一种是再生入胎直至出生。从前述可知,依恋情、生存欲或存在欲、呈现性或展示性、“有名”(

关于生物结构、调养控制、生存习性的记忆内容)、“观”之能力(含内观和外观)、记忆

能力和历次生命过程的记忆内容、“自名”能力、“名识”能力等,都是在出生前就具备,是先天的“情、欲、名、观”,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天性。当然,除此之外,“德”的调控养护能力等也是与生俱来的天能自性。

“情欲名观”之间关联紧密。“观”是永远具备的天能,本真之情就具备显现的“观能”,否则也无法知晓“道生一”,无法了解外部世界。“观能”是“情欲名”的前提基础,尤

其对“名能”而言尤为重要。“有观就有记”,所观见的自然而然地保存在“德”中,成为记忆,成为“名”。“情”和“欲”关联最为密切,对外境的情恋可以促生为欲动(喜爱

就去逐求,厌憎就会离弃),对外境的欲求也能产生情感(欲求满足就欣悦,否则就沮丧)。“情、欲”是反复生灭的动源。如果绝情灭欲,那么生命机体不可能建成,也就不会有各种“名”(记忆、“自名”、“名识”)了。“名能”与“观能”的关系最为密切,没有“

观能”,记忆、言语、认知、思维就不可能形成。“名能”也与“情、欲”关联着,言语、思维等“名能”往往就是在表明“情、欲”,也时常受到“情、欲”的驱动左右、作用影响。

对人来说,“观能”是感知、体验、自觉、意识之本根,各类感知、意识等,都是观能在后天处境中的呈现、活动。“情能”是情绪、感情、价值评判的本根,各类情绪等都是“情能”在后天处境中的具体呈现、活动。“欲能”是欲望、愿想、意志之本根,各类后天欲求都是“欲能”在具体处境中的反应、呈现。“名能”是记忆、言语、认知、思维之本根,各类记忆、言思等都是“名能”在后天处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中的活动、呈现。

人和动物天生的具有“情欲名观”四种天能。而人由于人文环境的培养教育、以及自身组织结构的原因,四种天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四类内容。

当然,“情欲名观”的上列对应滋生关系,只是简单粗疏的说法。许多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是单一根源,而是四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德”所滋生、所呈现、所活动,他们都是“德”在后天处境中的具体反应、具体呈现。

必须注意,“情欲名观”四能和功能性结构,是我们为了阐明“德”而作出的人为性生硬划分。“德”本为一,通过身体在外境的刺激引发下,在具体处境和具体对象中,能够产生情绪、情感、情趣、欲望、意志、意向、言语、认知、记忆、智谋、判断、感受、体验、制

名、赋意等事项、活动,这些事项活动,可以分别归类为“情欲名观”(老子那里,主要是“欲、名”),他们都是“德”产生的,根源是“德”。为了解释和理解的方便,可以认

为“德”内蕴有“情欲名观”这一功能性结构。

老子21章还提到了“信”,“信”也是五千文的重要概念。倘若将“信”予以考虑,那么“情欲名观信”这种结构才是更全面准确的涵括。此时,信念、相信、诚信等人类心灵类项就可归结为“信”(是否确当,是否合乎老子原意,倒未可知。情欲名观四种是符合老子表述的)。不过,本书一般采用“情欲名观”。

三、言语、认知、思维:

言语:

言语能力是天赋之能,与生俱来,正常情况下终生不失。言语能力是“自名”(自我表明、自我表达)能力的后天呈现形式,也是“德”通过发声器官的自我表明、自我展现活动。人和许多动物都有言语能力(没有言语能力的动物以姿势、体味自我表明),但人的发音器官较为独特,能够发出复杂音波。复经历代人类的增补改进,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言语形式。言语以物质化的、可观视的方式记录下来,就是文字,文字的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事项。

动物的言语形式和内容(注意:不是言语能力)大概主要是天性本能(应该是“德”根据“有名”发声),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学习只占很少部分。动物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理解声音的含义,除了后天习得的因素外,也是因为“有名”中已经包含了声音意义。同种动物具有相同的“有名”,其中就有言语意义——即某种声波表达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学习就可以相互理解(体姿体味也同样)。

人类的言语形式和内容是后天习得的,这是因为人文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富复杂的言语。不同的声音以及文字对应着不同的对象、含义,这当然都是后天创制,是在先天能力基础上的后天发明创造。人类先天的言语能力不会有区别(与动物也没有区别),后天言语能力的呈现活动也基本没有差异,因为机体结构、发音器官相同(也就是“有名”一致),正是因为这样,不同地区不同言语形式的人们能够相互学习。言语中约定的意义,之所以可以理解,不是动物那样基于本能天赋,而是因为言语表征着共同的世界、共同的事物、共同的现象、共同的心理。言语形式之所以不同,是历史中不同区域的分化、分岔,而后在不同方向上不断演进,越行越远。实际上,最原始的言语,如婴儿自发的声音,以及历史流传下来尚未消失的简单语词(一些表示情绪的感叹词)仍具有相近性。有些研究者试图考察语法或句子的深层结构,以便找出人类言语的共同性或共通性,这恐怕是得不到结果的(假如能够证实“有名”中涵有言语结构,那倒是必然的事实。但我们认为“有名”中不包含言语结

构。除了“有名”之外,“名”中似乎还保存有生前的各种记忆,这应该有生前的言语,但这些“名”处于隐态,不能呈现出显,否则人也不需要后天劳烦的学习记忆了。这些“名”只有在虚极静笃或深度禅定中才能呈现、被观见)。人类的言语能力是相同的,但先天能力中并无言语结构,更无言语内容和形式。言语结构是后天创设建构,并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而在不同的地域,最初的稍异经过历代的传承和继续发展,演化为后来的大异。不过,语法或句子结构倒是在表浅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地域思维方式和关注兴趣的某些差异。当然,词汇量、句子复杂性、含义的丰满性、表达能力的富足性等,也体现着地域、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情况。

体知:

本书此章所称的体知分为两种,一是外观的体知,即通过机体组织对外境的感知、体认。一是内观的体知,即“德”在内观中对机体的体认观见。我们主要讨论前者。体知能力也是天赋之能、与生俱来。是“德”的“观能”和“名能”(体知的“名能”主要指记忆、“自名”)在机体组织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的后天能力。所有有情生物都有体知能力,或通过感知器官或直接通过机体感受外境刺激,予以识别、体知。在不同的动物中,后天体知能力和体知程度相差颇大,这是由于有情生物的机体结构、器官组织相差悬殊。单细胞的有情生物是通过机体感知外界的,只具有最简单的体知能力。人等复杂动物则具有很高程度的功能分化的体知能力。需要注意,无论哪种动物,先天的“观能”和“名能”没有差异,只因机体原因而使得后天体知能力迥异。

另有一种特殊的体知方式,这就是老子在虚极静笃、佛陀在深度禅定状态下的直观明见。这种体知不借助于身体(实际上是超越了机体的限制约束),而直接观见深隐存在层面和“德”中的历史记忆,还能观见另外的本真之情和“德”。这种特殊的体知,实则是内观的呈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内观(内观是对自身机体和自身记忆的观见,而老子的明观不仅限于对自己,而且远观宇宙深处)。离体之后“德”的“观能”大概基本等同于老子的体证明观。

本书此章对体知和思维作了区分,体知约略相当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抽象概念以下的概念)等传统认识论内容。思维则主要是指形成抽象概念以及推理、研探、预见,并产生新知识、新景象的活动。也就是说,体知主要基于“观能”,而思维主要基于“名能”。当然,更一般地说,体知和思维都是“德”的呈现活动。

思维:

思维是“德”(有欲之情)的天能,主要基于“名能”中的“名识”能力。思维是“德”(有欲之情)的活动,主要是“德”中“名能”的呈现。

人类等高级动物思维天能的呈现、活动,必须通过大脑这个特殊而复杂的实物组织。一方面思维的对象或内容是记忆内容(认知结果),这通过大脑才能形成;另一方面思维时调用的记忆内容很可能需要还原或转化为对应的大脑状态。大脑是“德”进行思维的媒介、凭藉,不是思维活动的主体。

多数有情生物都有思维天能,但因为大脑组织的差异,思维天能的呈现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而思维天能呈现的充分性就有差疏。有些动物没有大脑,但可能也有简单的思维,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不过这种简单思维应直接归入“体知”而不应归入“思维”。

人类思维相当特殊,能够形成抽象概念、能够进行分析综合、比类推理、策划研判,能够进行价值评价、意义赋予,能够发明发现,能够创新生成。而这一切又与人类的后天经验诸如兴趣好奇、需求逐取(可归于“情、欲”)、社会交往、生存实践、言语表达、人文创制与传承等交织作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思维能力(“名”之“名识”能力或者说“名”之概念能力)虽然天生,但其一,思维形式(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并不是先天具备的,都源于后天,是后天经验和人文教化的结果。其二,先天“名能”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结构、形式,即没有思维结构、先验形式,所谓的思维结构或先验形式(指处理、组织信息的方式)也是后天形成的。其三,思维的内容、对象等也都是后天形成的。

人类的言语早于思维,思维以言语为基础(记忆则更基础)。思维活动主要是概念活动,亦即心灵语言或内隐语言的活动。但有时思维活动没有借助于心灵语言或概念,而是直接得出的,如灵感、直觉,这是直接依据更为深层的记忆内容,是在记忆内容中发现关联(观能和名能共同作用)并呈现在脑海之中。

仍需指出,老子的认知体系与今日的认知体系不完全对应。如果从老子体系出发,则需要对今日认知体系予以分解割裂,如果从今日认知体系出发,也需要对老子体系予以分解割裂。比如老子的“名”,必须分解为铭记、自名、名识,才能与现今认知体系大致对应、容易被今人所理解,但在老子那里实则是混一的,是“德”之“名能”的呈现活动。

老子的生平介绍

老子的生平介绍 老子,他的本名叫做李耳。在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公元前471年死去,公元前770年周朝时期的人。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老子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大家、教育大家、哲学大家,因为老子担任过管理书籍的官职,所以他在学习了前朝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成一派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老子从一刚出生下来,眉毛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所以被人称为老子。老子在春秋时期,曾在现今的河南洛阳做过国家的图书馆馆长。老子博才多学,孔子在游玩的时候,去过老子所在的地方,专门向老子问礼和学习。在老子老年时期的时候,相传是乘着青牛西去,并在函关谷,现如今的河南灵宝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道”解释宇宙之间所有事物的演变,认为世界原本是一片模糊。然后从中分出了天地,再出现了万物生灵。《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唯物主义观点。老子认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且认为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不仅是对立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到后来,道教出现之后,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开始被人当成神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从汉代开始,每一代的皇帝都会去老子所在的庙祭拜老子。可见,老子的生平活着的时候,威望是很大的,

不然不会从汉代开始,会让每一代的皇帝都去祭拜。因为,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龙,龙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除非遇到能让他所尊敬和崇拜的人,而老子恰恰就是那个人。 老子的学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得最高自然规律。它无形,却又孕育了众生万物。老子学说用天道自然的观点代替了我国自古以来有神论的观点。老子学说以“无为”为核心。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的规律是:事物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复杂的变化的。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两级,是阴阳的同一体。因此老子思想中的“无为”不是以“无为”为目的,其目的是“有为”,因为先前的“道”所说“无为”和“有为”是阴阳两级,会相互转换。 老子提倡无谓寡欲,要减少自己的私欲,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老子学说在后朝的更替中不断的发展。汉朝时有学者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安定人民生活,让人民得到充分休息的政策。不仅如此老子的学说在后世的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壮大发展,成为中国本土的一大宗教信仰;;道教。 老子学说是受当时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影响。老子时期各国征地不断,硝烟弥漫在华夏大地之上,统治阶级迫切的想要稳定社会秩序,保护自己的封地和子民不受硝烟的迫害。所以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治国理念。让人们可以远离战争的的摧残,顺应规律调养身心。

道悟老子

老子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与实践 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实践。 在修身方面,老子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即要淡泊名利,摒除杂念,保持一种恬淡、宽松的心态;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即要求统治者在政治上不要有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即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老子的一些思想无论是在对现代人的为人处世上,还是在现代行政管理上,以及我们现代的教育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首先,在修身方面。自古以来,注重修身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老子的这种淡泊名利,不与人争的这种道德修养和性情修养以自然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是自然与意识之德的完美结合。老子讲过做人要大气:“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就是要保持纯真朴实的本性,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强调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保持纯真,保持一种恬淡、宽松的心态,淡泊名利。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中,有多少人能做到老子所说的这样呢?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候总想着自己的利益优先而失去了自己原本的

纯真本性,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纯真朴实。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贪官落马,为了钱,为了权,他们鱼肉百姓,罔顾民生,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人并不多。 在治国上,老子最大的主张就是无为而治。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与自然界相通的,这也正是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事实上,老子所提倡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很难为统治者所接受的,也不会有统治者会这样做。但在无为而治的基础上,老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德政方针,他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这一点,在治国上是非常重要的。老子说过:“圣人之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虑其心,强其骨”。这里老子所要表达的就是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发展生产,满足百姓的物质生活,培养健康的身体,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很明显,老子的这种思想在如今是得到了极大的实现了的百姓变得越来越富裕,生活得越来越好,相比以前,我们的民生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我国如今处于一个有着相对良好的发展时期,也是矛盾的高发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依旧需要得到提高,所以目前我们的民生问题依旧是党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老子的许多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极大的运用和实践,他的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也在我国思想文化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关于《道德经》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意义 【摘要】 《道德经》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几部经典之一,是一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在这仅仅的五千言的著作中论了大千世界的大道理,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善用人者为之下等等,这些理论即使就是在今天的企业管理领域中仍然有很高的意义,很是值得我们去传承。 【关键词】:老子、守中、无为、本性、自然 【正文】 《道德经》老子李耳贡献给人类文明社会的一部智慧盛典,在历史长河中,她所闪耀的智慧光芒,一直照耀着中华大地,在《道德经》的智慧体系中,不仅有精妙的生存智慧,还含着博大精深的企业管理智慧,给在企业管理领域活动的人们,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道德经》的第五章中,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通俗的说,也就是“不要多管闲事”。这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世界的万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法则,只要你适应了这一法则,你就有生存的权利,你违背了这一法则,即使你的想法再好,也会被自然所淘汰的。 (1)对任何事情不能过于关注。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万物顺其自然,生机勃勃;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各得其所,休养生息,代代相传;百姓以钱财为刍狗,不抱怨,不牢骚,自有生财之道,自有用财之要;学生如果也能以名次、分数为刍狗,不为一时之所得欣欣然,不为一时之所失而惴惴然,轻松愉快,顺其学习的自然规律,问题也就自然解决。 (2)做事不过分,过犹不及。 万事都如橐籥,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做人要留后路,做事要留退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学习的动机,也像打铁的风箱一样,不能一鼓到底,要保持一定的度,就是那种中虚的状态,在不断地推动下,便可生生不息。 (3)用中性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事物,事情本来就没有好与坏,就像天地、圣人一样,无所谓仁慈与关怀,他们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也都是取法自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做事情的,不必评论好与坏。 所谓“仁”,只是一种情感,而“不仁”就是一种客观,就是一种“中性”的态度。 太阳光照万物,人们感到温暖,那只是人们的感觉,而太阳却并没有想到要给谁一些阳光和温暖;反过来,寒冷与冰冻,照样也是天地自然而为,它也并没有对谁不满意,要给谁制造一点麻烦,狂风暴雨,地震海啸,也不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你如果能够站到月球上看看,那只不过是地球自身的一点小小的波动。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是一样。有人关心你,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还可以理解成为别人对你的怜悯,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对你的

管理心理学01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号称万物之主宰,人类凭什么号称万物之主呢?就其单个单个的人和单个单个的动物想比较的时候,在很多方面人都不如动物。在座的哪位同学,你比狮豹更勇猛,在座的哪位同学你站起来体魄比狗熊还强壮。哪一位同学能够像鹰一样在天空自由翱翔,哪一位又能像鱼一样在水底自由畅游。如果哪位同学不相信,你可以到动物园,冲到狮子笼里去与狮子单挑一次,你就知道谁的力量更大了。那人为什么又能够成为万物之主宰呢?关键在于,人总是结成社会而活动的。由于形成了社会,具有了社会关系,所以我们总是以整体来对动物个体。人要形成社会,就必须有最有效的管理,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一个的活动主体,如果没有管理的组织,协调,指挥,人连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内耗,就会有冲突。就不能形成一种整合的巨大力量。只有按照人的心理规律,人的行为规律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才会产生效果。管理心理学就是管理学之中的人学,它研究如何最有效地管理人,因为它解释了人的心理活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非常之浩瀚,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一起来切磋,今天我先向大家汇报管理之道。为什么我先向大家汇报管理之道呢,因为管理我们可以从两个面透视它,一个是从道的角度透视它,了解它运行的基本道理,基本原理,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可以通过术,具体的技术,去解剖它去把握它。但是我认为,道比术更重要。管理中经常有这么一个现象,这种现象我自己喜欢看武侠小说,我就习惯用武侠小说的比喻给予比喻。武侠小说里面描述那些武林社会中水平比较低的,那他就只能按照他们师父教他的那一套动作机械进行比划,然而你看那些武林高手走过来了,他就没有那些机械动作,然而这个没有机械动作的对着那一个按照机械动作不断比划的冲上前去随便一掌,就可以把对手打翻在地。我们经常把这种现象叫做无招胜有招。当然,我们这个地方说的无招,不是说你一点都不懂,你一点都不动就去号称无招,你一定被别人消灭。这个地方说的无招,一定是把招数后面决定招数的那个东西也就是那个精髓提炼出来了。这个精髓就是决定管理之术的那一个道,把它提炼出来,通过我们对它的领悟,悟到了,悟成了我们自己的想法,悟成了我们自己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悟成了自己的东西,因此他就用不着机械地去照搬,他可以根据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不断去变招,不断去创招,这从外面看好像就无招。就如同古龙描绘的小李飞刀一样,手上就找不到刀了,那刀在什么地方去了呢,刀就在心中去了。在小李飞刀至高境界的时候心中都没刀了,刀又在什么地方去了呢,这时候他就是刀,刀就是他,他随手就是刀。因此管理也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才能够把管理的威力最充分地发挥。管理中我们有很多格言,比如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又比如说态度决定高度,但是我们对管理活动说的最多的那是思路决定出路。找不到思路就没有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因此今天我先从道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切磋。我先给大家介绍管理之道的核心那一套思维方式,管理的思路。管理的一套思路,应该说它最集中的就体现在它的中心概念上,即管理这个名词上。管理不外乎就是两个字,你把这两个字悟出来了,那你就开始悟到管理之道了。我自己认为,管理的管在中国古代就叫“安”。安就是安排,让你去管就是让你去安排。怎么安排呢,你把这个资源置放在这个地方,把那个资源置放在那个地方,把人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把那个人安排在那个位置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组织拥有的资源作最佳配置,配置在它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位置上去。只要我们把我们拥有的资源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的那个位置上的时候,管理者想追求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管理者就管理分析来说,他就是一种成本。我们为什么愿意支付这种成本呢,这是因为只要我们支付了管理中的成本,就可以使别人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比自己亲自去做一定要多得多,要好得多。也就是说增加出大量的量出来,产生巨大的增量。一旦管理者可以使组织活动造成这种增量,管理者的价值就实现出来了。为什么管理者只要把管理成本一释放出去,就能够带出增量呢?不知道这位同学看过一本书没有,这本书叫《圣经》。我建议看看《圣经》那个著名的篇章,《耶鲁特·摩西纪事》。《摩西纪事》记的就是耶稣的十二个圣徒之一的摩西,他的事迹。摩西最擅长于组织、管理、领导,因为抛开《圣经》宗教色彩不看,你实际上看到的是古代西方关于管理的

陆贾与贾谊习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陆贾与贾谊习〈论文集〉汉代儒学之一个阶段 作者:夏增民 摘要:春秋以降,学术百家殊方,虽互相辩难,然亦皆是“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战国之季,《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之各家学派,都趋于总结综合之道路,而儒学渐成主流。汉初,学术传衍未断,“一”于一家之精神相沿不绝。陆贾、贾谊承儒学之要,采获各家,造新汉代“新儒学”。他们之思想本同而末异,各自代表了向汉代儒学衍化之不同路径。百家由独立而“一致”为以儒为宗之几家,亦是学术整合之第一步。至董仲舒,儒学发展成更为精巧严密之思想体系,始完成此一波之学术整合。陆贾与贾谊之思想,前承周秦之季,后开董子新风,实为汉代儒学发展之一个阶段。 关键词:儒学陆贾贾谊思想史 一周秦之季之学术综合 周自平王东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持国命”,学术散于四野,遂有诸子之学,其可观者乃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其中儒、道、法、墨、阴阳为世之显学。诸子驰说列国,“各引一端,崇其所善”[1],皆欲取合诸侯。是故儒墨互绌,儒道相非,儒法互克。然而,诸子“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2]。诸子思想具有内在之一致性,这与战国中后期逐渐形成之“一”之社会思潮达成了默契。 战国中期以降,“一”之思想成为诸子之共识。孟子最早提出了这个思路。他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之问难时,说“定于一”[3]。这个思路不仅要求思想之“一”,还要求“一”天下。《吕氏春秋·不二篇》曰:“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4]其《执一篇》也说:“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5]在“一”之思潮下,诸子走上了学术综合之道路。这种学术之综合,是以自家学术为体,兼采他家;而且,是在与他家之相非过程中完成这一综合过程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韩非子·显学篇》、《庄子·天下篇》、《荀子》、《易传》及《吕氏春秋》中可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老子》论文

读《老子》第八章的感想与收获 学院:xxxxx 专业:xxxxx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xx

我以前一直崇尚道教,喜欢他们的清静无为,喜欢他们的逍遥飘渺,于是读道教经典《老子》便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一直没有读懂,没有真正的理解,感觉就像是囫囵吞枣一样,读完没有任何收获,只是记住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语句。所以就一直想选修《老子》解读这门课程了,想在老师的帮助下认真的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真正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先贤的超凡智慧,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通读整篇《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5000字左右,但是全书意简言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以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而我对第八章的内容感触最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高尚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所有事物讨厌的低洼之地,因此水的行为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 这两句话表明了水的特点,老子认为水是接近于道的事物,因为它和道类似。从前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以知道“道”的表现就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水则是不因外物而改变,至柔至善,水不与万物相争,因此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局。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老子借此告诉世人,无论是从政治国,还是养生处世,都要了解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不必固执地去追求某一面,只要像水一样淡然处之,遵循其客观规律就可以了。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这句话更加明了的表明了老子对人民的期望,他认为上善之人就要像水那样做到:安居卑下之位,思想深邃难识,交往仁慈友爱,言语真实无欺,为政清静安定,做事无所不能,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他与人无争,所以没有灾难,这句话从分的体现出了贯彻整本书的“无为”思想。在这里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总之,这句话表明了自然之道,老子觉得为人处世就应该顺其自然,不强求,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如果人人都可以处于这种状态的话,社会自然就会和谐。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本章不仅提出了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又不与任何事物相争,自然下流处人之所恶,却又清净透彻、洗涤万物,春散冬凝、

老子养生思想

老子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 …… 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作,其哲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产生着极大影响,同时他的自然观,如“冲气以为和”“道法自然”“守静笃”等,对中医养生学说已有过一定的影响。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老子的哲学体系完整地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其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的基本框架,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2]。本文试从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认识,谈谈其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1 圣人“病病”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不病”和“病病”的关系。他所说的“病病”,乃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这一观点,后亦见诸《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论说受老子之言的影响显而易见。由此可知,老子关于圣人“病病”的论说,乃是中医“上工治未病”。2 贵柔老子在他多年实际生活中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新生事物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强调事物可以由柔弱转化为刚强。阴阳、雌雄、牝牡、刚柔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阳、雄、刚是强者,一般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而在老子看来,则恰恰相反,阴、雌、柔

常居主导地位,成为实际上的强者。因此老子指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第78 章),“柔弱胜刚强”( 《老子》第36章),“守柔曰强”( 《老子》第52 章)。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76 章)。为了防止自身衰老乃至灭亡,最好的办法是不使自己过于强大,所以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30 章)。这几句是老子贵柔戒刚思想的突出体现。此外,老子还提出保持柔弱状态应当模仿这样几类东西:仿效春天萌生的小草,可以充满生机;模仿低处水;可以处世不争;模仿新生的婴孩,象婴孩一般具有纯正、柔和的心灵,就能时刻保持精神饱满完整和充实的状态,如此就不怕毒虫猛兽的袭击。老子认为,凡属阳的、雄的、刚的、强的,必然会转化成为被削弱、被减损,甚至被消灭的对象。所以为了避免衰亡,就得永远保持一种谦虚、恭谨和柔弱自守的地位,此即“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也。3 检啬《老子·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韩非子·解老篇》亦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可见“啬”有藏精爱神之义。《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广义之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

《老子》主要版本介绍

《老子》主要版本介绍 历代学者研讨考释《老子》的版本不下千百家,但是留存下来的较少。根据记录,较早的有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著释的《解老》、《喻老》,西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以及《刘向说老子》等,但这些版本均已散失。现存的主要版本有:东汉时河上公著的《老子章句》、道教五斗米派代表作《老子想尔注》、魏晋时期何晏作《老子道德经》、王弼撰《老子注》,南北朝时,佛学和道教并盛,佛门亦耽玄理,释氏注解《老子》的很多。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宋时,释惠琳、释惠严各注《老子道德经》2卷,释慧观撰《老子义疏》1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姚秦鸠摩罗什撰《老子注》2卷。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法,誓为佛门弟子,亦著《老子讲疏》6卷。下面笔者将介绍现存的几个主要版本。 竹简本 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本老子(简称简本)是战国中期(或稍早)的传本。它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竹简本老子的系统性不如帛本这两个版本的作者,可能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根据各版本的抄写年代,以及文字的字体出土的情况综合分析,可以推断竹简本老子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老子一书的最原始的版本。它没有像传世本那样流传下来,可能与它的杂乱无章,以及其文字过于古朴有关系。而帛书甲本可以认为是传世本中,目前可见到的最古老的版本,帛书甲本,很有可能是作者帛书老子的作者,在竹简本老子的基础上发展扩充而来的。部分简本中难以解释认识的文字,在甲本中有所改动。而帛书乙本,则是源于甲本的一个写本。但其中的部分文字,似乎又参照了竹简本老子进行了恢复。我们现在实际上分不清甲乙两个写本谁优谁劣。所以决定用竹简本的文字与甲乙本中相应的文字进行对比,希望能分辩出其中的的优劣。 汉帛书甲本乙本 帛书《老子》甲本是马王堆帛书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献之一,该卷帛书幅宽二十四厘米,共一百六十九行,每行约30字,由于存放问题,帛书损毁较为严重,首卷部分残破最为严重。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河上公著本 河上公本《道德经》或称河本,旧题《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其传在王弼本之先而同为最流传的古本,今传有敦煌六朝唐写本、宋刊本、明刊本、道藏本等,通称河上本。河上公又称河上丈人,姓名不详,相传为西汉人,居河滨结草为庵,著《老子章句》。汉文帝好老子言,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朱谦之《老子校释》以为河本文字较古,义优于王弼本,只是“分章标题,尤为道流者所妄作”。现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通行。关于《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时代及其作者,众说纷纭,大致有西汉、东汉、魏晋诸说。赞同东汉说的认为,它产生于《老子想尔注》之前,其中有后世道流增饰之处。河上注中糅有儒家思想,如注“圣人常善救人”时,称“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欲以救人性命”(二十七章)。为此有人认为作者系方士化的儒生。 河上公注本文字简明,清晰精确,有相当浓厚的养生思想,反映了东汉社会尚黄老神

浅谈老子的修身之道

摘要:我们当继承老子的智慧,豫而谋而后定,行不躁进,择善而从,犹而自省慎独,戒慎戒惧,常不放肆,偐而庄敬如宾,虚心谦退,必信必诚,涣而去私存妄,无所障碍,敦而敦厚淳朴,不受污染,不假雕琢,旷而虚怀若谷,宽容万物,浑泽尔浑然一体,超凡脱俗。 对社会、政治、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例外。读老子中的人生哲学,我们不仅要解决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确立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标,从而为人生提供一种生活的指导。老子的智慧,教我们如何修身、如何处世,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成长和求学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去锤炼的。 纵观中华文化五千年连绵不断而波澜壮阔的长河,注重修身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文明中绮丽的瑰宝。儒家的道德学说以伦理为重心和目标,以此密切相关的性情修养也配合并服从这一重心和目标,这样一种修生之道在后代为历代官方所提倡,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老子开创并代表的道家学说则提供了与儒家迥然不同的修身之道,这种修生之道以自然为重心和目标,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性情修养,都以自然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是自然之道与意识之德的完美结合。 老子以丰富生动的形象思维,精辟而晓畅的诗文,来深入浅出的阐释出善为道者的心灵境界和人格品性。老子认为,善位道者,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他们幽微精妙,他们玄奥通达,他们渊深蕴藏,不是常人所能认知,所能想象的,因此,只能勉强的为他们形容,于是,老子运用他的超人智慧,记录下如珠妙语,从古代真人的言行举止,外在的气象、形象、性格、气质等等到其内心世界,心灵的深处,以至于心身合道。 为道的人,好似冬天涉渡河川,心中自是如临深渊,脚下自是欲进而迟疑,但虽犹豫,却不是不决,而是不冒失燥进,静以处之,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在实处。“若畏四邻”,犹然戒慎,不敢放肆其胆,时时反省自己。 他好似是宾客,容貌俨然,矜重庄敬,没有丝毫的放纵,没有片刻的懈怠,没有刹那的走神,志意若一,持道修身也该如此。他好似冰凌的溶解,溶于我道,其不合于道的冰凌,若在阳光的照射下,自然层层溶解消融。我们在自我修身的过程中,也应把心中的私利与妄见,以及由之而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思维定势、人际关系等,像冰山一般,让其消融。他好似未经雕琢的原木那样纯真朴实,虚其心,讲俗心、私心、妄心化作道心、公心、正心了,其心敦普,超凡脱俗,归于自然的本性,朴素的品格。 他好似山谷的宽容,善于容纳溪流,无论清与浊,“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他好似流水的浑浊,绝不以道自炫,以功自居,绝不有门户偏见,立宗立派,神话自己,他只是混沌一团,“我余人之心也哉!”因此,他大道若愚,大清若浊,同时,为道者弃世俗的贪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似水那样甘居恶地,愿为天下百姓受垢、受不详、正是若浊的表现。 老子用精炼而富于包蕴性的语言,然天下后来的人们自此道来知道为道者的道心、道性、道骨、道风、道镜,让“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为有志修身者而开。老子用豫兮、尤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七个方面来形容为道者的状态,是他道性的自然体现,是善为道的正果,同时,也是衡量是否善于为道的标尺,修身的庙道和境界。 老子的修身之道“见素抱朴”,表现了他崇高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修身原则,他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取彼取次。”“敦兮若若其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常无名,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一无名之朴”。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天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

我身边的管理学思考 论文 (2)

我身边的管理学思考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管理有关的事例,而我们通过学习管理学,可以从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使我们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管理有了一定的认知,为今后成为一个更好的管理者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好的与人相处,更好的处理各种事务,更好地生活。 事例一:山花煤矿奖金分配风波 山花煤矿是一个年产120万吨原煤的中型矿井。该矿现有职工5136人,其中,管理干部458人,占全矿职工的8.9%。某年全矿职工在矿井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取得了生产和安全的大丰收。特别是在安全方面,100万吨原煤生产死亡率降到了 2人以下,一跃跻身于同行业的先进行列。至此,上级主管部门特拨下15万元奖金,奖励该矿在安全与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和职工。 在这15万元奖金的分配过程中,该矿袁军矿长代表矿行政召集下属五位副矿长和工资科长、财务科长、人事科长和相关科室的领导开了一个"分配安全奖金"会议。袁矿长首先在会上发言,他说:"我矿受到上级的表彰是与全矿上下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分不开的。奖金分配上嘛,应该大家都有份,但是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每个人的贡献有大小,我看工人和干部就该拉开距离,如工人只是保证自身安全,他们的安全工作面不大。而干部不但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负责一个班组、区、队,或一个矿的安全工作,特别是我们这些头头还在局里压了风险抵押金,立了军令状,不但要负经济责任,同时,又要负法律责任。为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搞平均,应该按责任大小、贡献多少拉开档次。如果奖金分配不公,就会打击干部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这次分奖金应该拉开几个档次,我和财务科长初步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算做抛砖引玉吧!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就请王科长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王科长说:"奖金总额是15万元,要想各方面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只能定出个大致的档次,主要分五个档次,矿长550元,副矿长500元,科长400元,一般管理人员200元,工人一律5元。这样分下来,全矿初级干部13人,科技干部130人及各类管理人员307人,职工4678人,刚好分均。"袁矿长接着说:"就这五个档次,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过了一会儿,主管生产的冯副矿长说:"我原则上同意这个分配方案,这样虽能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只是工人这个档次5元太少了,并

管理心理学题库汇总

第一章联系与思考 一、概念解释 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的技术系统、管理的社会心理系统、企业文化、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对象 二、填充题 1.管理的职能有。 2.管理过程的两个主要系统是。 3.工业心理学包括。 4.管理心理学的目的与任务是。 5.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包括。 三、是非判断题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则在括号内写“是”,错误则写“否”(后面各章是非题均按此要求解答)。1.社会心理系统属于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2.技术系统属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 3.个体、团体、组织属于内环境系统。() 4.技术环境(工作性质、技术水平、产品数量、质量等)属外环境系统。() 5.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形成了管理心理学。() 6.从狭义而言,行为科学即指管理心理学。() 7.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四、选择题 下列题目中,每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后面各章的选择题均按此要求解答)。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突出的是: A.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 B.以结构为中心的管理 C.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 D.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带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哪类学科? A.自然 B.社会 C.中间 D.人文 3.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主要指: A.生物人与社会人 B.积极与消极 C.共性与个性 D.自然性与社会性 4.下列哪种不是20世纪30年代前的工业心理学的范畴?

A.消费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组织管理学 D.人事心理学 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内环境系统的社会心理系统? A.团体环境 B.个人环境 C.组织环境 D.技术环境 6.工业社会心理学主要指的是: A.人事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 C.人际关系学 D.工商心理学 7.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团体行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激励 B.人际关系 C.结构 D.影响力 五、问答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与意义是什么? 3.管理心理学与邻近科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的关系如何?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第二章练习与思考题 一、概念解释 泰勒制、例外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法约尔的组织职能与管理职能、韦伯的官僚模式、霍桑实验与霍桑效应、管理科学学派、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中国古代人性观、韩非的“法、术、势” 二.填充题 1.泰勒等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2.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是。 3.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是。 4.安德鲁·尤尔(Andrew Ure)是国,夏尔·迪潘(Charles Dupin)是国。 5.泰勒的代表著作是,发表于年。 6.法约尔的代表著作是,发表于年。 7.孙武论将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8.孙膑认为合军聚众,克敌制胜应采用以下激励方式。 9.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他从年至年,主持了长达五年之久的。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河南毫州老君碑碑文

育炉烧炼延年药, 真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 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 乾坤明原系群仙。 毫州老君碑文白话解 育炉烧炼延年药——此句是八句养生诀中的首句,全句之意是:人人都想延年益寿,实际上[延年之药]这个对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根本无须外求,自己本身就有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自家水],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人们自身就有最好的炼丹药之炉,可以烧炼出延年之药。这一句重点在[烧炼]二字,它实际上说的是道家的炼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讲的是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腹实胸宽,道教所说的即上实下虚,火在上面水在下,练道家功法后,则成腹实胸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把正常人的阴在下阳在上,炼成阳在下而阴在上,按后天文王八卦方位来说:水属坎,按方位为正北方,按阴阳说属阴。火属离,在方位为正南,按阴阳学属阳,水升火降就会形成阴阳易位,坎上离下,水火相济,离火烧煮坎水,因此就有道书中[烧炼]的说法,更有[丹炉]、[丹鼎]、等名称,这是以外物拟人体,都是寓意,是天机不可泄漏的养生术,并不是真有炼丹之炉,而是以物拟人,按照道家的这种炼功方法,长期修炼,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道行修益寿丹——本句的[益寿丹]与上句的[延年药]相对应,全句的意思是按照正确的练功方法下苦功夫久修久炼,就能练出益寿之丹。[真道]就是练功修道的正确方法或固有的内在规律;[行修]就是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行]由[人、法、心]三字组成,意指教人们心上常存着法,这个法就是师传的道法,据说道教有三千六百法门,只要修炼一种,至心诚意修炼均能成正果,所以[修]字为[至、成]二字的组合。[益寿丹]的益字由[天、井、水]三字组成,意为天井之水[腹实胸虚],口中上腭津液如同天井之水,渊源不断,人们如

我眼中的老子

我眼中的老子 在没学习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对老子的认识之停留在初高中课本上老子的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他主张的无为而治,我认为他的意思是让人顺其自然发展,让事情也是顺其自然发展,不加干预。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想法:我不用刻意的去学习去进步而是等待外界来改变我,有的事情我不去争取而是等着机会来垂青我,这是一种被动的生活状态,在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等待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后来上了课,我才开始真正的了解老子。因为我以前对“无为而治”的曲解,我认为老子是个被动的消极的人,与世无争不去努力改变事物的人。可是了解了老子的生活轨迹,我发现老子的言论恰恰体现了他的智慧。 老子少年便极其聪颖,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后来老子又如周求学,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因为老子学士渊博名声大,孔子也来向老子学习求教。 老子任周守藏室史时,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子先是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后来大彻大悟,看透了生死之事。 老子守丧期满返周后几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蒙受失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老子的养生哲学(一)

老子的养生哲学(一) 清静无为天下正,少思寡欲自 《史记》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①老子李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倡“清静无为”、“少思寡欲”、“贵柔守雌”等的养生观点和方法。概括而言,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尊道贵德、顺应自然、恬淡寡欲、咽津养生、“啬”字养生五点。 (一)养生之要,唯道与德。《老子》云:“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天得一(即道)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道生之,而德蓄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既然万物皆尊道而贵德,养生当然也不能例外。 (二)清静无为,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是老子的重要观点,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诸静为天下正”,“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静神观”,反映出他的主要代表思想。其中突出的要旨是“静”字,惟有清虚静泰,避免妄动才能符合万 物生存的客观规律。“无为”是指不妄作为,顺应自然,如此自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成。“无为”的内涵还包括“好静”、“无事”、“无欲”等,即保持人心的清静明澈。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去发展。自然是道德之至尊者。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 (三)恬淡寡欲。老子认为人应“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恬淡虚无,告诫人们不要贪心追求荣利,要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态气畅、体泰神清的心理状态,自然可获得健身延年,这不能不是老子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认为人之生难保易灭,气难清而易浊。只有节嗜欲,才能保性命。会养生的人,一定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而不要以生命和健康去换取物质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