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1教案

德育1教案

德育1教案
德育1教案

德育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

课次:1

教学目的:通过帮助学生分析中职学习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中职学习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美好时光,指导他们走好中职学习第一步。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新生尽快适应中职学习生活,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授课方式:理论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

教学内容:

一、人生转折

(一)人才发展的定向时期

1.中职教育属于技术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事技术工作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并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培养方向是高级技术工人。

2.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中职学校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3.学生们要想全面成才,除了需要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与科学素养,这就需要一个较长的教育与训练过程。

(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1.中职学生迈进校门之后开始思考人生问题,其原因:(1)步入人生的“第二次断乳”,人生观正在成熟但尚未成熟,在新的人生阶段必然会思考人生问题。

(2)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对人生问题乐于思考、有能力思考。(3)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增强,能根据社会提供的条件设计人生、运筹未来。(4)专业方向、职业前途已基本确定,心里比较踏实,开始思考人生问题。

2.现实地看,学生对人生的看法还不成熟、不系统,存在着诸如人生目标的狭隘性、人生价值观的自我性和人生态度的随意性等问题,确实需要加强修养。

(三)塑造优良品格的重要时期

1.实现人生价值,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突出的才能,还需要有完美的品格。科技史、文化史、艺术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业已证明了这一点。

2.品格——人的品性和品行,即人的品质性格和有关道德的行为。品格就是个性化、行为化的品德,像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追求、顽强的毅力、高度的道德感、良好的自制力、充分的自信心、严格的纪律性、突出的创造性等,都是优良的品格要素。

3.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品格修养,就难以适应环境并取得事业成就。然而有的同学对品格要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应当注意纠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二、适时调整自我,尽快适应中职生活

(一)初中与中职的区别

1、初中生活的特点

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落后,中国教育始终处于一种重压下,一切为了中考、高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目的简单而且明确,挤过高考那根独木桥,高考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死板、累!而且造成学生压力过大,往往在考场上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水

平而抱憾,初中生活紧张、枯燥,好多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却给代劳了,所以好多我们的学生到了中职校园还得重新学习,比如交往、学习方法地地道道等。

2、中职生活的特点

学习内容相对深奥,课堂讲授时间相对少、内容多、任务重、范围广、速度快、跨度大、抽象性强,而且经常一个学期就要结一门课。培养自学能力就成为关键,这也是与初中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

(二)常见的新生“不适应”现象

⒈地理阻隔——思乡情绪

⒉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幻灭感

⒊理想“间断”——迷茫感

⒋学习竞争——危机感

⒌交往困难——孤独感

三、积极设计大学生活,尽快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1、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合理利用自身智能和体能的最佳期状态;制定一个简单又

有效率的时间表。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尽你所能找出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3、有效率地做课堂笔记:课前预习;调整好心理上的准备;携带做笔记的工具;保持主动的心态;心无旁鹜;别在森林里迷失方向;上课时注意各种提示。阅读方法:

4、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学生在精力、体力方面都处于旺盛季节,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才是最科学的选择,学习时全身心地投入,玩耍时应尽情释放。认识网络、游戏中的陷阱,更不能浪费时间。谈朋友、男女交往要适度。最理想的娱乐方式无外乎是参加体育运动了。

5、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学生属于消费群体,经济来源大多数依赖父母的支持。虽然也有一些学生打工兼职、勤工俭学,为自己挣点生活费,但毕竟是少数。因此,如何支配这些金钱,作到合理、节制,就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避免自己陷入经济的困境,或形成吃穿攀比的不良习惯,影响学习的顺利进行。

6、确定新的、科学的、适合自己的目标,一步步的去实现,有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方向你的大学才会多姿多彩。

课程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加深对中职学习生活的认识,尽快地适应中职生活。

思考题:1、你准备如何度过中职生涯。

2 、你想象中的中职学校是个什么样子。

德育课程教案

课次:2

授课方式:理论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题目: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第一节健康心理的表现

教学目的: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教学重点: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

教学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程度

1、常态。个体在一般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心理处在正常状态之中。个体的常态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健康;

2、不平衡状态,简称偏态。是指个体心理处于焦虑、恐惧、压抑、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一旦个体处于不平衡状态,他会首先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调节。如果无效,就得借助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问题。

3、不健康状态,简称变态。它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精神病等。这时必须到医疗部门求助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这种状态一般称为心理疾病。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欠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不仅指人的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人的正常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我国学者认为,健康应该包括下列因素: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效率;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尽管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健康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二者在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别。心理健康标准不像生理健康标准那样具体而又精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相对概念,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标准,目前为止,心理卫生学界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尚无定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国学者则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三项原则: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人格的稳定性。同时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有的学者也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五个问题: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年龄;

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是否具有完整的人格。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我国大中专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特征,我国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应有以下几个基本标准:

第一,智力正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乐于学习,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成绩稳定,并且智力结构中的各个要素都能积极、协调地发挥效用,以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

第二,情绪健康。即能保持由适当原因引起的精神愉快,并保持相当的稳定性。乐观向上,富有朝气,热情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既不过分压抑,又可适度宣泄。情绪表达方式合理,既能符合社会要求,又能符合自身的需要。

第三,意志健全。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现为人在完成各种目的性活动时,在行动上的自主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着正确的认识,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能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决断,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使面对困难,也能意志坚定地予以克服,完成自己的预期目标。

第四,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与否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一种反映。有着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大中专学生一般能够端正交往动机,采用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等正确态度与人交往,乐于助人,善于合作,能够与他人分享快乐,并与集体保持协调关系。

第五,人格统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即个人的所思、所想、所做是协调一致的,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能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第六,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障碍是大中专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患。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大多能与社会保持比较和谐的关系,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发展状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能够抵制环境的消极因素,修正自己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和需要,以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第七,正确的自我意识。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对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有“自知之明”,不回避自己的缺点而且能够积极克服;另一方面,对自己的长处感到欣慰,但又不“夜郎自大”。

第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其认识、情感、言行、举止等都应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其心理行为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勇于创新。过于老成或幼稚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其一,要能够适应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包括适应自然环境 (如季节、气候的变化等)相适应社会环境 (如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能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等。

其二,心理活动要达到良好的功能状态。心理状态是指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在程序加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三、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方法

(一)培养健康心理的基本原则

1、协调平衡原则:他指的是应积极取得和维护人与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之间的协调平衡状态。这对培养健康心理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打破这种协调平衡

的因素很多,因而就需要学会应付紧急情况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本领,以减少和消除有害因素,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能动适应原则:它指的是人不仅能够被动地去适应环境,更应该主动地去改造自然和把握环境,以“在适应中发挥潜能,在发挥潜能中适应”为目标,争取适应与发展的完美统一,达到心理健康的至高境界。

3、身心互动原则:它指的是人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实践证明,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如加强体育锻炼,经常注意卫生保健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心理状态,愉悦的情绪,成为保证大中专学生生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4、相容互益原则:它指的是良好的个体和群体关系有益于提高双方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个人都必须在“群体共生”的社会中生活,社会中心结构所具有的功能,可以使个人专心从事自己的专业而不用担心全部生活得不到保障,从而决定了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同样,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发展也依赖于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5、遗传和教育并重原则:它指的是人们在培养健康心理时,必须重视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作用。因为遗传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而在其范围内的发展程度则由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所决定,从而使两者在培养健康心理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应在个体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努力发挥后天教育和环境的作用。

6、持久恒动原则:它指的是培养健康心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进行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就是由心理健康的特点所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非静态的、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心理健康与否反映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是永恒状态。因此,培养健康心理是一项必须长久努力、持之以恒的任务。

(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1、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2、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1)提高整体素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扩大知识领域。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健康心理的表现,能够认清环境的变化,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思考: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你觉得不适应吗?

德育课程教案

课次:3

授课方式:理论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题目: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第二节心理的自我调控

教学目的: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掌握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

教学内容

一、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异常的含义

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当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不能适应客观环境而使他人难以理解,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不能保持协调、统一而失去良好的社会功能,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格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使他人难以捉摸时,这被视为心理异常。心理异常不仅指各种心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神经症、功能性和脑器质性神经病等)以及心理障碍与心身疾病(失眠病、精神性厌食症、偏头痛、哮喘等),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区别于其他类型心理异常的标志:

第一,一般心理问题具有特定的情景性。一般心理问题只出现在特定情景中,在其他情景中则不会出现;而且即使特定情景屡屡出现,也不会由于逐渐适应而有所缓解。如学生考试情景中的心悸、手颤抖、冒冷汗等过度紧张反应,只对“考试情景”“情有独钟”,在其他情景中也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即使考试情景反复出现,对考试具有过度紧张反应的学生,也不会逐渐适应而缓解,甚至个别学生还会愈演愈烈,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甚至昏厥等使人难以理解的剧烈反应。

第二,一般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一般心理问题既不会经常出现也不会持续出现,只在为数不多的特定情景下才会发生没,而在其他的情景中则不会出现类似心理问题。如对考试具有过度紧张反应的学生在其他非考试情景中都表现正常,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同时,一般心理问题也不稳定,大部分一般心理问题都会自行缓解甚至执行矫正;只有少数一般心理问题经过累积、迁延、演变而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如对考试其情景的过度紧张反应可通过心理自我调整而逐渐缓解、消失,或者久而久之演变为考试恐惧症。

第三,一般心理问题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因精神活动损害俄日伴随的诸如智力迟滞、情感淡漠、病态幻觉、妄想以及各种程度的意识水平降低和丧失等病理变化现象。

(二)学生常见心理异常分析

学生属于基本健康的群体,其心理异常大多为一般心理问题。

1、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1)情绪困扰

期待性焦虑是指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时刻等待不兴的到来所表现的消极情绪。期待性焦虑通常发生在以往屡遭挫折的活动进行前夕,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由于主观上有一种威胁感,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紧张焦虑的反应。

狂热是对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盲目的,过度的,不和情理的热情的情绪缺陷.狂热一般在迷恋,倾慕、感染和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狂热与热情不同。热情比较稳定、持久、广泛、深厚和合乎情理,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狂热则显得短暂、狭窄、浅显和违背情理,是一种消极的缺乏理智的情绪缺陷。

(2)学习困扰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扭曲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学习信心不足,对学习生活厌倦,敷衍应付日常学习任务。厌学与社会责任感不强、不喜欢所学专业、成就动机低等密切相关。

分神是指心理活动能够有选择地指向一定事物但却难以稳定地集中于该事物的注意失调.即注意力难以集中,外界少有刺激,注意力就分散了,也无力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分神通常发生在对自己有特定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活动中,在一般活动尤其是感兴趣的活动中则很少发生.分神只出现在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特定活动中,属心理失调现象。分神与注意衰退也不同。注意衰退是注意兴奋性在指向性和集中性上全面减弱的表现,也是注意全方位迟钝缓慢。分神的注意兴奋性减弱是局部的,仅表现在集中性上,有明显的活动针对性。

(3)人际交往不适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不适,常见的有冷漠、妒忌、敌对、单相思心理。

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一般表现在其所属的不和谐群体或完全陌生的群体。在这些群体中常常显示出漠不关心,冷眼视之,即不与人思想交流也不多关闲事,但在关怀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中,则依然开朗,热情、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妒忌是指面对才能、名誉、机遇、或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暗坏怨恨的消极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是狭隘的,会封闭自己的,阻碍于他人的交流,影响自身的进步。严重

的会心理变态,做出越轨的事情。敌对是指于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敌视、对抗他

人的消极心态。

单相思是学生中常见的恋爱心理问题。单相思是一种单向的、藏在心底深处

的热烈甚至狂热的感情寄托。这种感情不轻易对人讲,也不敢在公共场所表现出

来。但轻者整日神魂颠倒,胡思乱想,在暗中纠缠不休,既损害自己身心健康又

干扰别人正常生活。

三、青少年心理的自我调节

对青少年而言,虽然心理状态受着各种各样生活环境的制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消极因素,促进与维持心理健康。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我的心理调节。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青年时期是人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情况,冷静地、妥善地对待事情,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

(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年轻人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特点,客观地评价

自己的能力,把主观的要求同客观条件的限制结合起来考虑,选择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并不断反省自己,调整“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差距。否则,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以善意的态度与人相处,而不以敌意的态度对人;尊重他人,而不强加于人;真诚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地恭维和奉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难免发生误会,宽容大度,会赢得尊敬,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保持健康的身体。加强个人体魄锻炼,有利于调节人体各部分器官的生理机能,增进身体健康,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五)、保持稳定的情绪。稳定使人心境安定,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三者之间应富有节奏。有的人情绪极易波动,忽而兴高采烈,忽而愁眉苦脸,情绪不稳定,容易使人心理失去平衡,时间一长就可能失调,导致心理疾病。

(六)、改变不良习惯。不良习惯是实施正确行为的障碍,有害于身心健康。

改变的方法可分两步:第一步是习惯解冻,使自己与不良习惯的环境、条件、来源隔离,严格自我评判,设计新的行为标准;第二是习惯转变,加强自我监督,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友善地与同伴、朋友交往,这样能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体现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领会生活的乐趣。如果经常与集体隔离,易养成孤僻的性格,影响心理健康。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对自己的心理作适当的调节。

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2、根据心理健康自测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德育课程教案

课次:4

授课方式:理论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题目:第三课养成良好品德第一节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掌握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教学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

教学内容: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纲要》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坚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即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

(3)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明确了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即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第五,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即“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1、十个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第一,“爱国”的要求。

“爱国”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牢固树立中华

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二是

要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二,“守法”的要求。

“守法”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于应当强调公民守法,不只是出于对法

律的畏惧,更重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强调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应当积极地

学法、懂法和按法律办事。

第三,“明礼”的要求。

“明礼”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从狭义上讲,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

和礼貌,在公共场合、职业场所和家居生活中,言行举止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就是讲文明,特别是遵守社会公德,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

第四,“诚信”的要求。

“诚信”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涵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

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给予他人以起码的信任。

第五,“团结”的要求。

“团结”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第六,“友善”的要求。

“友善”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谦让的和谐关系。

第七,“勤俭”的要求。

“勤俭”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等,强调立足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有限等国情,深刻认识到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意义。

第八,“自强”的要求。

“自强”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容是自尊、自励、自立,强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

第九,“敬业”的要求。

“敬业”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恪守职业道德。强调职业可以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职业的敬重,是职业责任感的前提条件,也是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

第十,“奉献”的要求。

“奉献”规范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内容是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既提倡高境界的对社会、对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又强调每个公民首先应立足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职业分工,尽己所能,做到“岗位奉献”。

(三)、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品德的统称,道德素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他人、社会、集体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关心程度和献身精神,体现着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要从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这一重要环节人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道德素质的训练:献身精神;团体意识;责任观念;爱人思想;诚信原则。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新时代高素质的公民。

思考题:如何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

德育课程教案

课次:5

授课方式:理论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题目:第三课第二节增强自律能力

教学目的:知道自律的重要意义,懂得自律能够使人清楚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弱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战胜自己,获得行动自由,使人高尚起来。

教学重点:

自律使人优秀起来。

教学难点:

自律,能使人自知;

自律,能使人高尚起来。

教学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

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

什么是自律,它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祖祖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美德,特别注重个人的修养和自律,早在两千年前,就把它看作是培养个人良好品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注重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律的自觉性,提高自律能力。那么,增强自律的自觉性,提高自律能力,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和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律使人优秀起来(板书)

讲授新课

自律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律,能使人自知(板书)

自知,就是能够自己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他人,是智慧的表现;而能够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认识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善于通过对照他人来对照自己,以人为鉴。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先进模范人物,就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或缺点,就要扪心

自问,检查对照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和不足,避免重蹈覆辙,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取他人的长处,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活动)你认识自己吗?请拿出纸和笔,写一写你的优点和缺点或不足。

现在请以相邻两组的四位同学为一组,互相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应实事求是,态度诚恳。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并引入下一问题)

罗休夫柯说:“认识自身的缺点,是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我觉得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纠正它,更是智慧的表现。自律,可以使我们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自律,能使人学会战胜自己(板书)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几乎都有战胜自己的任务。

(组织活动)(1)看完后请几位同学补充说一说:“当我……的时候,需要战胜……”(不许重复)(2)相互评价补充的内容。

一个人要战胜“自己”是很难的,而要战胜自我,就需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战胜自我要有恒心和毅力,同时要防止旧病重犯。

3.自律,使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板书)

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的同学,你就会发现:有的同学每天来校都很早,从来不迟到;有的同学则经常迟到。有的同学作业写得很工整,错误很少;有的同学的作业字迹潦草,频繁地出错;还有的同学经常抄作业或不交作业。有的同学上课时听课很认真,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有的同学上课不是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或者东张西望。中午在学校的餐厅吃饭时,有的同学很少有剩饭剩菜;有的同学的饭盒里、饭桌上剩饭剩菜一大堆。做值日时,有的同学打扫得很干净,非常认真;有的同学做得马马虎虎;还有的同学则根本不做,一到做值日就想方设法溜走,等等。

从以上这些现象中,你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习惯,其中有的习惯是良好的,有的习惯是不良的。请写一写: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有哪些习惯?你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良的?(不要求学生谈)

(学生写完后,教师总结)

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当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成自然”。而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将是很困难的,甚至是很不愉快的。例如:你早已养成了晚上睡觉前刷牙的好习

惯,那么每天晚上你就会自觉地、愉快地去做这件事情。相反,如果你养成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不刷牙的习惯,现在家长要求你改变这一习惯,晚上睡觉前要刷牙,那么你会感觉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正如刚才这些同学所说的,首先,你会感到不自然、不习惯;其次,有的时候你会不自觉,需要别人提醒;再次,当别人提醒你,你不得不做时,你可能会不愿意,或者感到很不愉快,很烦躁。

可见,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是很麻烦的。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养成不良的习惯。而一旦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一定要增强自律能力,尽量去改变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受人欢迎的人。

4.自律,能使人获得行动自由(板书)

自律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约束自己,为什么能使人获得行动自由呢?我们知道汽车在高速的公路上奔驰,火车在轨道上飞速行驶,轮船在航道上破浪前进,飞机在航线中自由航行,可是,如果离开公路、航道、铁轨、航线,它们就失去了行动自由。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规则,人人在街上随心所欲,骑自行车横冲直撞,驾驶汽车闯红灯,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定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的不幸就会降临在人们的头上,人们还有什么自由?

大家看一幅对联“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副对联描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幅对联描述了毒品对人的危害。吸毒者开始都是因为不能拒绝“白色的诱惑”。凡是吸毒的没有一个不后悔的。钱“吸光”了,身体搞垮了,害人害己。

缺乏自律,放任自己,将丧失自由。而一个人有了自律的自觉性和一定的自律习惯以及自律能力,就能严格遵守纪律,从而也就获得了行动自由所必需的条件。

人们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必须有大家共同维护的生活秩序,有道德、纪律、法律等规范的约束,才能保障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

5.自律,使人高尚起来(板书)

一个人品德的高尚,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请同学们说说:怎样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大家谈得非常好。要使自己高尚起来,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应该从多方面去努力,特别要从两个方面多努力。一是“积”,即积累美德,通过长期的学习、自律、磨炼去培养好的道德品质;二是“防”,即防微杜渐,预防和清除不良思想、不良习惯、不良风气的侵蚀和污染,自觉抵制和清除不良的影响。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律的自觉性和能力,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优秀的品质,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自律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人明于自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战胜自己,使人获得行动自由,可以使人高尚起来。因此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自律,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思考题:自律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意义?

德育课程教案

课次:6

授课方式:理论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题目:第四课遵守公共秩序第一节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概念;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有关规定。

教学重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一些规定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教学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

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

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是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

(1)2002年4月20日下午1点多,在开往东直门总站的359路公共汽车上,一个身高1米8以上中年外国男子突然对好言劝说他不要把脚放在汽车引擎盖上的中国女司机孟秋生大打出手,被打得鲜血直流的孟大姐被迫紧急停车。该名外国男子还殴打上前劝阻的乘客,用下流的语言和动作辱骂围观的群众,在记者采访拍照时还追打、威胁记者。在场的乘客和群众人人义愤填膺,但大家都采取克制的态度,协助110巡警将该名外国男子抓获。

学生讨论分析这名外国男子的行径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分析角度:对女司机的危害;对其他乘客的危害;对周围群众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对他本人的危害。

然后再来听一下专家的说法:

专家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范愉:如果这个美国人不是外交官的话,不享有

外交特权的特定身份,那么就要按照中国的法律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范教授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解决。她说,首先要由公安机关对这件事情的性质作出断定,结果不是特别严重,就有可能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涉及到民事赔偿的部分一并解决。如果被打的人伤情确实很重,则要进行法医鉴定。范教授说,关键是要看伤害的后果。

北京市五环律师事务所焦仲宇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及二十二条的规定,该外国人在公共汽车上扰乱公共秩序、殴打司机和乘客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公共汽车司机及乘客所受伤害的程度对该名外国人行为的定性极为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该名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内拘留及200元以下罚款。同时,需要赔偿被打司机及乘客的损失和负担医疗费。

(2)靳如超石家庄爆炸案

石家庄市刑满释放人员靳如超因家庭琐事对其邻居及继母、前妻、姐姐等人怀恨在心,遂产生用爆炸手段报复的念头。2001年3月12日至14日,靳如超先后3次到从事非法制造炸药的河北省鹿泉市农民王玉顺、郝凤琴处购买炸药共600公斤,并进行了爆炸实验。3月15日上午,靳如超将所购炸药运至石家庄市郊外藏匿。3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靳如超用早在去年从鹿泉市石井采石一厂工人胡晓洪处购买的50枚雷管和20余根导火索制成引爆装置,然后将575公斤炸药连同引爆装置,分别运送并放置到与其有矛盾的邻居和家族成员所居住的宿舍楼3处,及其姐姐售出的宿舍楼一处,之后将炸药依次引爆,共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此外,靳如超还于2001年3月9日在云南省马关县持柴刀将一名曾与其同居的女青年韦志花杀死。王玉顺、郝凤琴自2000年3月以来非法制造并向他人售出硝铵炸药共2.3万多公斤。4月1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石家庄特大爆炸案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靳如超被以故意杀人罪、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为靳如超非法制造、提供爆炸物品的3名被告也分别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4月29日做出二审判决,依法维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靳如超、王玉顺、郝凤琴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一审判决;改判被告人胡晓洪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依法核准靳如超、王玉顺、郝凤琴死刑,并于宣判后立即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学生再从不同角度分析此案例,充分认识靳如超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教师总结:

在两个案例中,一个扰乱了公共秩序,一个危害了公共安全,并都受到了法律相应的制裁。可见,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维护公共秩序(板书)

1、公共秩序的定义(板书)

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

(请同学们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及其危害。)

老师归纳:在大家所列举的这些现象中,有发生在学校的,有发生在电影院、球场的,还有火车、汽车上的等等。这些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制造了混乱,给个人、集体或国家造成了损失。所以这些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几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处罚措施。

(投影一)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四个案例,并将下面的三个案例分类,然后说明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或者分组进行小品表演,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对于表演能力强的班级,上课时临时安排,由学生即兴发挥即可;如果是个别学生有表演天赋,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他们准备几个小品,课堂表演之后,其他同学再进行讨论分析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

(1)2001年11月28日下午1时,因工资纠纷,江某爬上金陵船厂50米高的吊塔上以死相逼,一直到当晚8时28分才下塔。他的行为造成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给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江某的行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2)2002年4月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2002年全国甲A足球联赛北京国安队—重庆力帆队的比赛中,北京市市政技校99级一学生,持一面绿色大旗从观众看台跳入场地,值勤民警上前劝阻,该人不听,仍滞留在场地内持旗奔跑。(该人行为严重影响了赛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章第二款,现公安机关依法将该人予以治安拘留。)(3)1986年1月20 日,耿某酒后拨打“110”电话,谎报匪警,胡说有人要他的命,让警察快来救他,并用言语侮辱警察。后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耿某谎报险情,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二、保障公共安全(板书)

1、公共安全的含义。(板书)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2、法律严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看投影:

(投影二)

案例分析:据广州日报报道,既未持有个人驾驶证,又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证的何某,利用人货车非法运送液化气,被深圳市宝安区消防大队依法处以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当日下午3时多,宝安区消防大队防火科对松岗镇一家气站进行防火检查,一辆停放在气站门口附近,车身上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准运标志,却装满液化气瓶的人货车,引起消防干警的注意。

检查发现,这辆人货车未办理危险物品准运牌证,车辆的排气管没有经过防爆改装,当时驾驶人货车的何某本人也没有驾驶证。消防干警对车上液化气进行了清点,发现车上共有液化气40瓶。据何某供述,这些瓶装液化气主要供应居民使用,这辆人货车就是其经营液化气的流动仓库,平时他就在沙井、松岗一带广发卡片,一有求购电话,立即改用摩托车将气送去。(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被拘留?如何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因为稍有不慎,这样的流动“火药库”,都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何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何某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消防部门依法对其作出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如果要避免危险的发生,一要靠人们的自觉守法,二要通过对违法分子的制裁,警示他人。

(学生比较分析:为什么同样是危害公共安全,何某被拘留,靳如超却被判

死刑?美国流氓应受到何种处罚,为什么?)因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同,受到的处罚自然也就不同。因此,何某被拘留,靳如超却被判死刑。美国流氓所受的处罚应根据被打的司机的伤情来定。如果伤情严重,就应按故意伤人罪对其进行刑罚处罚;如果伤势较轻,则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明确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要做到自觉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同妨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作斗争。

课后练习:搜集整理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例。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六班刘涛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要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材,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而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1、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

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案例

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头市场。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 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 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 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 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 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 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 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 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 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 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用??这些都 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德育的资料来源,为我校该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

德育课程教案

课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授课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难免的,不同的态度对待挫折将成就不同的人生;要学会在挫折面前调整心态,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将科学的方法转化为内心的动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表演、谈话相结合 板书设计: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投影I,《体验挫折》 “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在白纸上写下‘我'字。”请简单谈谈你写字的感受。 [ 学生充分体验后说出自己感受] 投影H,《无臂大学生王争的故事》

[ 学生思考讨论] (1)他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是天生的吗? (2)王争在面对困难、挫折时采取了一种怎样的态度? (3)假如王争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 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总结] 王争会用嘴写字,用脚做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他在面对困难、挫折 时采用积极的态度,成就了他的大学梦,他是生活的强者;假如王争 屈服于“失去双臂”的困难、挫折,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种情景,他将是生活的弱者。 二、新课教学 投影皿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二)挫折面前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积极进取、挑战--- 磨练意志、增长智慧、战胜挫折、发展能力-- 生活的强者(成功) 消极逃避、屈服 -- 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生活的弱者(失败) 投影W倾听[战胜挫折,我有办法] 投影V讨论[他们战胜挫折用的是什么方法?] [ 教师总结] 战胜挫折要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要有正确的心态。 投影W《三、如何积极应对挫折?》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讲课教案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 针对班级体学生之间缺少理解,关爱的现象,根据未来竞争呼唤合作型人才这一需求,通过讨论交流、小品、做友谊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朋友之间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朋友》、《友谊歌》。 3、铅画纸、篮球、有关友谊的格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周华健的《朋友》歌,听完后问:这首歌让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能向我们介绍认识你的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她)交朋友啊? 2、点题:你对你的朋友那么了解,我想你们平时相处一定很好,能告诉我们大家你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板书:真心相处) 二、出谋划策,掌握生活的智慧 导语:舌头和牙齿这么好,也有打架的时候,那么朋友之间也难

免会出现矛盾。我们班谢家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出示课件: 谢家浩丢了一块橡皮,正好看到他的好朋友小明有这样一块橡皮。谢家浩看到了,就说:“小明偷了我的橡皮。”小明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 问:如果你是小明,你现在回是什么样的心情?(难过、愤怒、伤心) 师:是啊,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那你会怎么做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大声争辩耐心解释帮他找 师:同学们,你们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理解别人,真的让沈老师非常感动。下面我们请谢家浩同学说说,后来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好吗? 3、谢家浩说。 4、师:多么坦诚的一对朋友啊!谢家浩和小明之间的矛盾消除了。可还有好多同学来找我谈心,问我该怎么解决和好朋友之间遇到的一些不愉快,今天我把这些问题都带来了,(课件出示)我想请你们帮我给这些疑难杂症开个妙方,人多主意多,咱们以小组讨论为主,为了节省时间,请每个小组认领一个问题,然后讨论。 5、交流,解决问题。 小结;同学们,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朋友”两个字的份量,你们知道用沟通、用理解、用宽容来化解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我为有

(完整)一年级美术德育渗透教案

一年级美术德育渗透教案 王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2、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关心同学,注意从小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 课前准备: 1、带领学生互相观察,并能对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2、教师准备几幅供学生欣赏用的。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2、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 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 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1、欣赏名家肖像画。 2、用更多的方法、风格来绘制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1

中学生礼仪常规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师生施礼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静、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

中学德育课程教案

中学生礼仪常规xx教案 教学目标: 1、探讨什么是礼仪。 2、探讨中学生礼仪的常规。 3、探讨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执行计划 活动过程: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示座。 (二)、立的礼仪 1、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唱国歌要肃立。 2、课堂xxxx要立正,两眼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快、xx、齐。 4、上课发言或朗读课文,头正身直,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三)、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发言或演讲,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不奔跑追赶,不打架。 6、上、放学走(骑)人行道,不闯红灯,过马路时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四)、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办公室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入室。 2、入他人居室,应轻轻敲门,征求室内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别人问话,用"请问",答后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表示谅解和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早"、"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7、与同学别后初见应相互问候、打招呼,分别时互道"再见"。 8、在集会、教学楼区等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9、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有意见在适当时候面谈。 10、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他人取绰号。(五)、穿的礼仪 1、衣着整洁,xx。 2、不化妆,不佩戴首饰,女生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德育课教案——宽容

德育课教案——宽容 课题:学会宽容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教学习重点: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 那么请你学会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1.请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2.师总结宽容的定义:宽容就是指人的度量大,心胸开阔,待人宽厚。3.师读:《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 爱因斯坦: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有人赞美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4.学生读楚庄王宽宏大量的故事。 5.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想法,谈楚庄王此事处理得如何。 6.学生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7.两个同学表演:“一同学撞了对方”。 8.同学谈上述表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9.看大屏谈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以下类似情况,将如何处理。 三: 宽容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请几个同学谈宽容的意义。 2.老师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是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2)一个人如果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苛求人,不算计人,他就会被看作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3)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厚道的人交朋友。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 4) 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 四:宽容的原则: 1.两个同学表演“考试作弊” 2.同学谈对一同学允许另一同学抄的看法。 3.师总结:俗话说得好,“大度弥勒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弥勒佛也是逞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宽容一定要适度,宽容要有一定的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厚,也不是姑息养奸,更不是助纣为虐。因此,我们“对君子要宽,防小人要严”,并且同损人利己者进行斗争。 五:自省自查:通过这节德育课,你有了哪些认识。(请几个同学发言) 六:学生读《你想拥有朋友吗——请宽容》 七:教师总结: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主题一:“举文明,注重仪表”主题班会 一、活动的目的: 为了帮助同学更好贯彻“文明、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作一个有优良品质的文明高中生,结合校园内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谈谈自己观点,同时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做一名值得自豪的文明高中生。 二、活动准备: 1、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礼仪的知识。 2、平时注意到一些不良习惯,利用晨会、班会及时加以纠正和教育。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 2、活动程序。 (一)活动开始: 一、班长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始: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是:争做文明学生。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下面班会正式开始。 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粉。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 我想问大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文明人吗我们谈谈身边存在有哪些不文明现象。 2、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甲:同学们乱扔乱丢乱吐现象十分严重,扔纸片、扔纸盒、扔饮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着,吃着,吐着,扔着。 乙:说的没错,我们身边破坏公共财物也十分严重,举两个例子,班上的簸箕、扫把、提水桶领回来不几天就损坏了,还有很多同学的课桌都画了“大花脸”。(一些同学默不作声) 丙:还有一些欺负弱者或弱势群体的,同情弱者,是中国的人之常情,但有的同学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特别是欺负那些弱者,甚至乱起绰号,以别人的残疾来取笑。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说的是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不文明的现象,我们不能这么做,要坚决与这些行为划清界限。 3、同学们讨论、发言。 某同学:文明言行主要是三管好。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乱骂人,不讲脏话,不放野话,不起绰号,不乱吐,管好自己的脚,不要乱走,乱踢、乱踩、乱塌,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乱丢乱扔,不要随便伸手拿别人的东西,不要打人,不要损坏公共财物,不要乱采乱摘。 4、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学生,家之学子,国之未来。我们应该切之弊端,正身立己,扫除不良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我们真正有“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个理念,就能清除掉所有的“问题”,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做事,正正稳稳做人,积极树立校园新风。只有

德育课教案

洪堡小学《争做文明小学生》德育课教案活动目的:通过本次德育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活动重点: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课前,每位学生熟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节《争做文明小学生》德育活动课的内容是有关行为规范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行为规范吗?你们对行为规范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知识竞赛,看谁对行为规范知道得最多。好吗? 二、开展竞赛,加深理解。 1、行为规范有哪四大部分? 2、《小学生守则》有几条?分别是什么? 3、在学校,同学们应该怎样相处? 4、请说出五种文明礼貌用语。 5、在升降旗仪式上,应该怎么做? 三、借用故事,升华情感。

1、请一名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教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3、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感受。 4、师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许多历史小故事至今深深教育着我们。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我们每一天。 四、友情提示,自省互查。 1、班级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 2、家庭中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3、学校、家庭、社会最突出的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三项内容逐个进行交流汇报,步骤:先小组内进行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汇报。) 4、作为一个小学生,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着上面说的问题,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学生发言) 五、活动结束,希望寄语。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出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分别是: 1、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2、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3、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4、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最新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学设计: 课题:培养健康的心理 -----健康心理的表现 活动班级:七年级(2)班时间:2008、11、25 教师:张林[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说出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和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当前的环境变化,理解学会主动发展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如何看待心理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 2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学会主动适应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1举例引出新课 ( 先举例《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案例链接: 《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 某老太近些日子一直咳嗽不止,儿子就从药店买来止咳药给老太太服用,然而病情仍不见好转,老太太便说一定是儿子图便宜买了假药。于是她自己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医生给她看病时又详细又认真,

然后给她开了止咳药。果然,老太太回家服药后不久,病就好了。她高兴地对儿子说,还是医院的医生医术高,开的药好! 其实,医生给老太太开的药与她儿子买的药都是同一类型的,所含药物成分基本相同。只是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打心底产生了依赖感,加上医生和颜细语,对疾病解释得入情入理,无形之中起到了暗示作用,从而药到病除。这就是药物的心理效应。 由此可见,人在任何活动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吃药治病也不例外。 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探求心理的奥秘 1.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重点举例,便于学生理解) 人在工作、学习、娱乐等所有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特征:需要、兴趣、动机、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议一议:(请学生回答) 你能列举几种身边的心理现象吗? 2.心理健康的表现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

诚信主题德育课教案

诚信主题德育课教案 主题:诚信---一朵永远绽放的美丽之花 时间:2012年11月27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建湖中专②号楼二楼报告厅 班级:基础部2011级(1)班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 学生主持:李志超胡繁 德育教师:朱宗胜 一、学情分析: 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群体中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很严重,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到生产实习,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不诚信的行为。职校校园并非与世隔绝,社会大环境中守信就会吃亏、失信更易成功的不良价值导向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诚实守信品质的丧失也就成了必然,不诚信的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 作为校园这块净土,如果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我们的学生走进思想的误区,今后走上社会不但会误了自己,还会危害社会,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二、主题德育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主题道德教育,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害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学生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美丽绽放。 三、论点及材料准备: 论点: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向别人许诺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旦许诺就应当实践诺言; 3.人贵诚信,诚信是做事的基本准则; 4.大火是无情的,摧毁的是财富,却烧不掉“诚信”,永远烧不掉他们的信誉和声望,这是一个人永远的财富; 5.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害人; 6.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如果还想索取,那他得到的往往是耻辱和失望,但是,如果他怀揣诚信,那么他就可能取得成功; 7.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8.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9.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10.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11.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12.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将更加迷人。 材料: (见多媒体课件) 四、班会流程: (见主题德育课方案实录) 五、班会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应该充分理解了讲诚信的重要性,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做诚信之人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基础;今天,大家还用自己的双手亲手栽植了“诚信之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用勤劳的汗水浇灌,让“诚信之树”枝繁叶茂,常青常开;用“诚信守则”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做一个有诚信的人。生活有了诚信才更加灿烂,人生有了诚信将更加迷人。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美丽绽放! 诚信----一朵永远绽放的美丽之花

一年级志存高远-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南岗区奋斗小学2017 —2018学年度上一学年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累。只要你愿意抓住珍贵的分分秒秒。你就一定可以创造更多瞬间的精彩! 五. 游戏活动---强化惜时(选自德育读本39页活动3) 1.事先准备好白纸条,每张白纸条平均分成24个格子。一个格子代表一小时。 每个人想一想: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睡觉用了多少时间,把它撕去;吃饭、看电视、玩游戏、踢足球、聊天发呆等分别用了多少时间,把它们一一撕去,看看还剩下多少时间是用来学习的?大家比一比谁留给学习的时间是多? 2.通过交流,你有什么体会?(全班分享) 3.过渡:是啊,同学们都发现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与漫长的一天相比,少得可怜。要是我们珍惜时间,就能做很多很多事情。 结合自己说一说:你是怎么珍惜时间的,举例说明(下课、午休解决自己不明白的题、上课听讲、不走神、不溜号、做事不拖延要有计划)六.辨析对错——铭记惜时 1.案例《李小小的“拖拉病”》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李小小到底错在哪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呢? 2.学生交流(同桌讨论—-全体汇报) 七.观看视频---明确惜时的重要性 视频:《寒号鸟》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同学们,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创造无限的精彩。让我们遵守班级公约:珍惜时间自律自强! 创设情景,先激发兴趣,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通过“涂、比、想、说、情景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归纳、自我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游戏,组织讨论交流,感悟怎样珍惜时间,如何挤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德育课教学设计

时代好少年,弘扬民族魂 歌曲导入,动画激情。 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自制动画: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奥运会火炬传递。 师:同学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德育活动课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好少年。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三个篇章的互动板块,让同学们了解民族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希望你们能积极参与,学有所获,获有所悟。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赞英雄弘扬民族精神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中华 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几千年来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民族英雄。他们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下面,请一小组的同学们来夸夸我们的民族英雄! a、岳飞抗金。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代表:请欣赏我们组的诗词朗诵—满江红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精神格言竞猜环节。我们在屏幕上展示与民族精神有关的格言,请大家将其与作者连线。 这些格言浓缩了中华民族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啊。直到今天,这些精神财富仍被人们津 津乐道。 师:不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舍生忘死保卫祖国的爱国志士,而且在近 代战争史上,也因有更多的战斗英雄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吧。请第二小组展示 代表:同学们可曾知道70多年前的八年艰苦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中,革命先辈们为了 新中国的诞生,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小组先给大家讲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故事?(背景视频) 生1: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为了革 命的胜利,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86000余人从江西瑞金出发, 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抢渡水流湍急的大渡河,爬过了生命禁地的莽莽大雪山,趟过了渺无人烟的大草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代表:请听我们组带来的长征小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 师:同学们,这些故事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满是硝烟的战场。多少先 辈葬身于雪山,长眠于泥潭。红军历时24个月,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间奇迹,拯救了中华民族!请谈谈你此时的感受吧! 生谈感受(4、5名) 师:是啊,民族精神并不遥远,英雄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64年前的峥嵘岁月中,在我 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就曾有过民族精神的荡气回肠。下面请第3组向大家展示“四保临江英 雄魂”。(视频:四保临江战役) 代表: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 略方针,主动撤出丹东、通化等城市,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在临江、抚松、靖宇、长白四个县的狭小根据地,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向临江地区的四次猖狂进攻,保卫和扩大了长白山革命根据地,扭转了东北战局,为我军解放全东北乃至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四保临江战役。 代表: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在“四保临江”战役中涌现的革命事迹呢?(生发言)

(完整)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一年级数学.doc

学科德育渗透教案2014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前后 任课: XXX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前后” ,教材第 62 页。 三、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我的前后 1.请同学介绍自己。 2.请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介绍前后桌的同学。 3.老师自我介绍。 我是一( 1)班的数学陈老师,我的前面是一( 1 )班四十五名 可爱的同学,我的后面是黑板。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上一节数学课。 板书“前后”。写完“前后”这两个字,我发现刚才我向大家介绍错 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 4.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5.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交流。

当我面向着你们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学;我背对着的方向是我的后面就是黑板。如果我面向着黑板站,我的前面就是黑板,我的后面 就是同学们。我还可以面朝什么方向站呢?我的前面是什么,我的后 面是什么 ? 6.我的前后明白了吗 ?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呢 ? 全体起立,面向老师,说一说,你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向后转,看一看前后有变化吗?换个方向再说一说你的前后是什么。 ⒎你站的方向不同,你的前后一样吗? [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 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二)活动二:排队买票 1.课前笑笑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动物园举行一场动物运 动会,她要去现场做采访报道。你们想跟着笑笑一起去看看吗 ? 2.到了动物园门口,笑笑首先在做什么 ? 3.笑笑排到哪儿,她前面有几个人,她后面有几个人? 4. 你在你们组里排第几个,前后都有几个人?谁在你的前面,谁 在你的后面 ? 5.这时淘气跑来了,他想排在笑笑这里买一张票,你们认为可以吗? 6.淘气跟笑笑说:他今天是百米赛跑的裁判,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要赶快进去,要不然来不及了。如果你是笑笑会怎样做呢? ⒎根据学生的意见,淘气排在笑笑的前面。笑笑的位置有变化吗 ?

《开学第一课》德育教育教案

秋天,让我们重新起航吧! ——开学第一课德育教育 马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周金兰 一、导入 同学们,充实而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在秋天的脚步声中,又一个新的学期来了,同学们,你们开心吗?你们兴奋吗?在此,欢迎大家回到美丽的校园,并祝愿大家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更加精彩! 二、德育教育 新学期里,我们再一次离开了父母的照顾,我们又开始独立了。记得曾经有多少个夜晚,我们是枕着湿透的枕巾入睡的,又有多少个早晨,甜蜜的睡梦在歌声中打破,我们努力睁开惺松的睡眼,拖着疲惫的身躯迅速梳洗好赶去学校。刚开始每个人是不是都觉得很苦呢?是啊,但是,现在的我们会勇敢地说什么呢?对!“不苦!”我们绝不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因为我们又长大了,我们变得更坚强了。新的一学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考验,一次磨炼,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做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新学期,新开始,一切好的习惯也要从新培养。上学期,同学们在文明礼仪和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祝贺大家进步的同时,希望大家改掉上学期不好的习惯,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 三、德育目标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之母。当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他的能力便会得以迅速地发展,人格魅力也会自然得到提升。习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成长中影响着我们的品德,磨蚀着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同学们,好习惯其实对我们而言很简单,讲卫生,讲礼貌、爱劳动、爱学习、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关爱家人,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你一定会成为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品德高尚的孩子。 孔老夫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

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长大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是由年少时形成的习惯支撑的。本学期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 1、牢记学校的校纪校规,学习《弟子规》、《国学启蒙教育》中的礼仪教育等等。 2、尊敬师长和阿姨,见了老师阿姨要问好。团结同学、讲文明懂礼仪。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学会自主学习。 4、保持抽屉整洁、仪表整洁、桌面整洁,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 5、除了认真完成作业之外,更要认识孝心的重要性,无论何时都要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周末多为父母分担家务,除此以外,还应该提高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其他学习。 为了让你们获得好习惯,老师可能会很严肃,希望同学们能充分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播下一个个好的行为,埋下一颗颗好习惯的种子,克服一切困难,用信念去迎接未来的精彩! 四、总结 同学们,新的学习生活又开始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信、乐观、踏实、勇敢地走好每一步,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德育课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8451-73 德育课教学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德育课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遵循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注重把德育有机和谐地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教育中去,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考虑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品德教育计划。 二、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后,幼儿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幼儿情绪稳定,能自觉遵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则。对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已基本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知道和同伴要友好相处。但也有个别幼儿,自我意识非常强,在活动中不懂得谦让,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耐心教育,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家园共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大部分幼儿的集体意识更强了,喜欢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乐意为班级做事情,帮助小伙伴,帮老师整理图书、玩具,知道玩具玩完以后要放回原处。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但是,大多数幼儿的责任心仍有待加强,做事时还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不愿主动尝试和探索;自理能力差,进餐速度慢,一些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严重,个别幼儿仍不能独立地穿衣裤。有个别孩子不懂得及时整理图书、玩具,不爱惜图书。一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习惯缺乏。 三、工作目标

德育反思课教案

行为习惯反思课—“反思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教学目标:通过反思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教学过程: 课件播放——《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歌》 一、导入新课 甲: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遥望未来。 乙:沐浴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我们憧憬未来。 甲:我们自豪,时代属于我们。 乙:我们自信,未来属于我们 甲: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教育就是习惯地培养。” 乙:良好的习惯能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习惯,能提高个人修养,良好的习惯能完善人格,使人上进。 五年二班“反思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反思课开始。 下面有请班长来说明这节反思课的目的: 今天我们上一节行为习惯反思课。目的在于:通过反思活动,使大家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让大家懂得,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这节反思课希望我们能反思自己的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 二、猜谜语 1、习惯真的很重要吗?(让下面两个小故事来告诉大家吧!)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由此可见,小象是被链子绑住的,而长成大象后则是被习惯绑住的。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乞丐的答案是“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答案很是出人意料,但想想却又在意料之中。 这个乞丐有再多的钱,他也不会花,他的思维只围绕在乞讨这件事上,他已经习惯了。 主持人:这两则故事让我们震撼,习惯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命运就被掌握其中了,人们常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我们来说是一笔终身的财富。 三、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良习惯吧! 1、发现身边的不良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