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九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以mg/100ml):

A.60~100 B.60~120

C.70~110 D.80~120 E.100~120

2.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 E.1.3-二磷酸甘油酸

3.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下列维生素无关的是:

A.B1 B.B2 C.B6 D.PP E.泛酸

4.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ADP B.GDP C.CDP D.TDP E.UDP

5.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糖皮质激素 E.胰岛素

6.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A.果糖二磷酸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醛缩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7.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有关系的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 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乳酸

8.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

A.1 B.2 C.3 D.4 E.5

9.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

A.AMP B.ADP C.ATP D.2,6-二磷酸果糖 E.1,6-二磷酸果糖

10.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1.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

A.脂肪酰辅酶A B.磷酸二羟丙酮 C.异柠檬酸 D.乙酰辅酶A E.柠檬酸

12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 E.6-磷酸果糖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1.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

A.ATP B.GTP C.UTP D.CTP

2.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

A.6-磷酸葡萄糖 B.NADH+H+ C.NADPH+H+ D.5-磷酸核糖

3.1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

A.生成3分子CO2 B.生成12。5个ATP

C.有5次脱氢,均通过NAOH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H

O

2

D.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4.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

A.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 D.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5.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磷酸甘油激酶 D.磷酸二磷酸酶

6.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

A.糖酵解 B.糖异生 C.磷酸戊糖途径 D.三羧酸循环

7.糖异生的原料有:

A.乳酸 B.甘油 C.部分氨基酸 D.丙酮酸

8.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有:

A.FAD B.TPP C.NAD+ D.CoA

9.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过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A.ATP B.GTP C.UTP D.CTP

10.糖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都需要:

A.乳酸脱氢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系11.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谢是:

A.糖异生 B.糖原合成 C.有氧氧化 D.糖酵解

12.肝脏对血糖的调节是通过: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原分解 D.糖原合成

13.琥珀酰辅酶A在代谢中的作用有:

A.是糖异生的原料 B.参与酮体氧化

C.是三羧酸循环中作用物水平上磷酸化的供能物质 D.氧化供能

三、填空题

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________;糖原分解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2.糖酵解中催化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________和_________。

3.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_________、________和丙酮酸激酶。

4.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丙酮酸脱氢酶、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5.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___________次脱氢和__________次脱羧反应。

6._________是糖异生中最主要器官,______________也具有糖异生的能力。7.三羧酸循环过程主要的关键酶是_________;每循环一周可生成_________个ATP。

8.1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可生成________个ATP;糖原中有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可生成____________个ATP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E 3.C 4.E 5.E 6.B 7.C 8.B 9.D 10.C 11.D 12.B

二、多选题

1.AC 2.CD 3.ABD 4.ABC 5.ABD 6.AC 7.ABCD 8.ABCD

9.AB 10.BC 11.BCD 12.ACD 13.ABCD

三、填空题

1.糖原合成酶磷酸化酶

2.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3.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4.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氧酶

5.4 、2

6.肝、肾

7.异柠檬酸脱氢酶

8.2 、3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糖酵解是糖分解代谢的最普遍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解答:糖酵解是指葡萄糖酶促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产生ATP的过程。这条途径不仅在动物、植物体内存在,而且在许多微生物中也存在。该途径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只是产生的丙酮酸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去向。它是生物的最基本的能量供应系统,因为它能保证生物或某些组织在缺氧条件下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什么某些组织在高浓度氟离子存在下葡萄糖仍能继续产生CO2?

解答:在高浓度氟离子存在下,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活性被抑制,柠檬酸循环被阻断,但葡萄糖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被氧化产生CO2

3. 分别计算①葡萄糖、②果糖、③甘露糖、④蔗糖(最初的代谢步骤是:蔗糖+Pi→果糖+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异构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在无氧下净产生的ATP分子数。

解答:①每分子葡萄糖在无氧下经糖酵解总共产生4分子的ATP,但第一阶段两次磷酸化反应消耗了2分子的ATP,故净产生2分子的ATP。

②在肌肉细胞中,果糖在果糖激酶催化下(消耗1分子的ATP)转变成果糖-6-磷酸,后者可直接进入糖酵解途径,净产生2分子的ATP。如果反应发生在肝细胞中,果糖先经磷酸果糖激酶催化转变成果糖-1-磷酸,后者经果糖-1-磷酸醛缩酶作用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和甘油醛。甘油醛在经甘油醛激酶催化生成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和甘油醛-3-磷酸都是糖酵解的中间物,能继续进行糖酵解反应。因此,每分子果糖在肝细胞中经糖酵解同样可净产生2分子的ATP。

③甘露糖是葡萄糖C-2的差向异构体,己糖激酶能识别甘露糖,将其转变成甘露糖-6-磷酸。甘露糖-6-磷酸再经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催化生成糖酵解的中间物果糖-6-磷酸。因此甘露糖在无氧下经糖酵解能净产生2分子的ATP。

④蔗糖经水解产生1分子的果糖和1分子的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经糖酵解分别净产生2分子的ATP。所以1分子的蔗糖经糖酵解净产生4分子的ATP。

4. 磷酸戊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是相互依赖的,因为它们有几种共同的中间物,这些中间物的浓度影响这两个途径酶促反应速度。那些中间物是两途径共有的?

解答:葡萄糖-6-磷酸、甘油醛-3-磷酸和果糖-6-磷酸。

5. 磷酸戊糖途径的第一个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对NADP+的K m比对NAD+的K m大约低1000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对NAD+还是对NADP+具有更高的专一性?为什么?这种专一性在调节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方面的意义是什么?

解答:K m是达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最大活性一半所需要的NADP+浓度的一种量度。该酶对NADP+的K m比该酶对NAD+的K m低1000倍,表明该酶对NADP+具有更大的专一性。这种专一性具有重要的调节意义。尽管通过分解代谢产生高水平的NADPH,但是,对NADP+的专一性保证了为生物合成反应产生NADPH。这样,细胞两全其美,它既可使这两个过程(分结和合成)利用烟酰胺核苷酸,又能独立的调节分解和合成过程。

6. 把少量的琥珀酸加入到肌肉匀浆组织中,会强烈引发丙酮酸氧化成CO2。如果组织与丙二酸保温,即使加入琥珀酸,丙酮酸的氧化也受阻。为什么?

解答:肌肉匀浆制剂中含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和柠檬酸循环所必需的酶及辅助因子。琥珀酸在柠檬酸循环中可转变成草酰乙酸。当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下转变成乙酰CoA后,便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后者经柠檬酸循环被氧化成CO2。所以加入琥珀酸能强烈的促进丙酮酸氧化成CO2。丙二酸是琥珀酸的结构类似物,它作为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阻止琥珀酸转变成延胡索酸。换句话说,丙二酸组织了代谢物经柠檬酸循环的流动,从而导致丙酮酸氧化受阻。

7. 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催化反应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解释为什么增高草酰乙酸的浓度能够克服丙二酸的抑制作用。假定这一反应发生在肝脏制剂中。

解答:通过加入更多的底物(在该反应中,底物是琥珀酸)可以克服竞争性抑制作用。草酰乙酸之所以能克服丙二酸的抑制作用,是因为它能通过柠檬酸循环转变成琥珀酸。

8. 吡喃葡萄糖和呋喃果糖分别有多少种立体异构体?它们分别有多少种D-型糖核多少种L-型糖?

解答:吡喃葡萄糖有5 个手性碳原子,它有25或32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16种D-型糖和16种L-型糖。呋喃果糖4个手性碳原子,它有24或16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8种D-型糖和8种L-型糖。

9. 一糖原分子含有10000个残基,每个分支含10个残基。该糖原分子有多傻个还原性末端?

解答:一个。虽然支链淀粉和糖原含有多个非还原性末端,但都只含有一个还原性末端。

10. 是直链淀粉还是支链淀粉很可能成为植物体内长期储存的一种多糖?

解答:由于直链淀粉只有一个非还原性末端的葡萄糖可被动用,而支链淀粉具有多个非还原性末端可用于降解,故直链淀粉很可能成为植物体内长期储存的多糖。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糖代谢 一、多糖的代谢 1.淀粉 凡能催化淀粉分子及片段中α- 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统称淀粉酶(amylase)。 主要可以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γ-淀粉酶、和异淀粉酶4类。 (一)α-淀粉酶 又称液化酶、淀粉-1,4-糊精酶 1)作用机制 内切酶,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切断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及与非还原性末端相连的α-1,4-糖苷键。 2)水解产物 直链淀粉 大部分直链糊精、少量麦芽糖与葡萄糖 支链淀粉 大部分分支糊精、少量麦芽糖与葡萄糖,底物分子越大,水解效率越高。 (二)β-淀粉酶 又叫淀粉-1,4-麦芽糖苷酶。 1)作用机制 外切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割α-1,4-糖苷键,生成β-型的麦芽糖;作用于支链淀粉时,遇到分支点即停止作用,剩下的大分子糊精称为β-极限糊精。 2)β-淀粉酶水解产物 支链淀粉 β-麦芽糖和β-极限糊精。 直链淀粉 β-麦芽糖。 (三)γ-淀粉酶 又称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1)作用方式 它是一种外切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割α-1,4-葡萄糖苷键,产生β-葡萄糖。遇α-1,6和α-1,3-糖苷键时也可缓慢水解。 2) 产物 葡萄糖。 (四)异淀粉酶 又叫脱支酶、淀粉-1,6-葡萄糖苷酶。 1)作用方式 专一性水解支链淀粉或糖原的α-1,6-糖苷键,异淀粉酶对直链淀粉不作用。 2)产物 生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糊精)。 3)现象 碘反应蓝色加深 2.糖原 (一)糖原分解 糖原的降解需要三种酶,即糖原脱支酶,磷酸葡糖变位酶和糖原磷酸化酶。 (1)糖原磷酸化酶

该酶从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以此切下葡萄糖残基,降解后的产物为1-磷酸葡萄糖。 (2)磷酸葡糖变位酶 糖原在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1-磷酸葡糖。1-磷酸葡萄糖必须转化为6-磷酸葡糖后方可进入糖酵解进行分解。1-磷酸葡糖到6-磷酸葡糖的转化是由磷酸葡糖变位酶催化完成的。 (3)糖原脱支酶 该酶水解糖原的α-1,6-糖苷键,切下糖原分支。糖原脱支酶具有转移酶和葡糖甘酶两种活性。在糖原脱支酶分解有分支的糖原时,首先转移酶活性使其3个葡萄糖残基从分支处转移到附近的非还原性末端,在那里它们以α-1,4-葡萄糖苷键重新连接的单个葡萄糖残基,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被切下,以游离的葡萄糖形式释放。 补充: 1.糖原磷酸化只催化1,4-糖苷键的磷酸解,实际上磷酸化酶的作用只到 糖原的分支点前4个葡萄糖残基处即不能再继续进行催化,这时候就 需要糖原脱支酶。磷酸吡哆醛是磷酸化酶的必需辅助因子。 2.糖原的降解采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具有重要的生物意义。 (1)磷酸解使降解下来的葡萄糖分子带上磷酸基团,葡萄糖-1-磷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九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正常人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以mg/100ml): A.60~100 B.60~120 C.70~110 D.80~120 E.100~120 2.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 E.1.3-二磷酸甘油酸 3.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下列维生素无关的是: A.B1 B.B2 C.B6 D.PP E.泛酸 4.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ADP B.GDP C.CDP D.TDP E.UDP 5.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糖皮质激素 E.胰岛素 6.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A.果糖二磷酸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醛缩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7.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有关系的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 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乳酸 8.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 A.1 B.2 C.3 D.4 E.5 9.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 A.AMP B.ADP C.ATP D.2,6-二磷酸果糖 E.1,6-二磷酸果糖 10.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1.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 A.脂肪酰辅酶A B.磷酸二羟丙酮 C.异柠檬酸 D.乙酰辅酶A E.柠檬酸 12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 E.6-磷酸果糖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肠腔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吸收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CO 2 NADH+FADH 2 H 2 O [O] TAC 循环 ATP ADP 变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 NAD + 乳 酸 NADH+H +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乙酰CoA 胞液 线粒体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③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 Krebs 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是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反应部位: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mitochondria)中进行。 涉及反应和物质: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 的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 2;在循 环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TP ;有4次脱氢反应,氢的接受体分别为NAD +或FAD ,生成3分子NADH+H+和1分子FADH2。 总反应式:1乙酰CoA + 3NAD + + FAD + GDP + Pi + 2H 2O2CO 2 + 3(NADH+H + ) + FADH 2 + CoA + GTP 特点: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生理意义:1. 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 。 2. 柠檬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丙酮酸乙酰CoA +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生化糖代谢练习题

糖代谢练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 1、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_α- 酮戊二酸脱氢酶_____催化。 2、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1、3二磷酸甘油酸________ 和________磷酸烯醇式丙酮酸________ 3、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_____磷酸甘油酸激酶 ________ 和______丙酮酸激酶_______ 催化。 4、三羧酸循环在细胞____线粒体_______进行;糖酵解在细胞___细胞质(或胞液)________进行。 5、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___4____次脱氢过程和_____1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6、每一轮三羧酸循环可以产生____1个_____分子GTP,____3个_____分子NADH和____1个_____分子FADH2。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的氧化。 8、糖酵解在细胞内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9、许多非糖物质如______,______,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称为___________ 10、线粒体内部的ATP是通过载体,以方式运出去的。 11、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代谢途径转化为_________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

分子ATP。

12、糖酵解在细胞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能将_________转变为丙酮酸。 13、三羧酸循环脱下的_________通过呼吸链氧化生成_________的同时还产生ATP。 14、糖酵解过程中有3 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5、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元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作用。 16、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物质,它通过而放出大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17、lmol 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__________mol ATP。 18、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 19、蔗糖是由一分子和一分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糖苷键相连。 1、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2、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4、线粒体,细胞质(或胞液) 5、4,1 6、1个,3个,1个 7、3-磷酸甘油醛 8、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和NADH 9、甘油,丙酮酸,糖原异生作用10、腺苷酸,交换11、2,2 12、浆,葡萄糖13、氢,水14、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第十一章 糖类代谢--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十一章糖类代谢 第一节概述 一、特点 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与合成两方面,前者包括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后者包括糖的异生、糖原与结构多糖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还有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糖代谢受神经、激素和酶的调节。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组织,其代谢情况有很大差异。脑组织始终以同一速度分解糖,心肌和骨骼肌在正常情况下降解速度较低,但当心肌缺氧和骨骼肌痉挛时可达到很高的速度。葡萄糖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进行。不同组织的糖代谢情况反映了它们的不同功能。 二、糖的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 淀粉是动物的主要糖类来源,直链淀粉由300-400个葡萄糖构成,支链淀粉由上千个葡萄糖构成,每24-30个残基中有一个分支。糖类只有消化成单糖以后才能被吸收。 主要的酶有以下几种: 1.α-淀粉酶哺乳动物的消化道中较多,是内切酶,随机水解链内α1,4糖苷键,产生α-构型的还原末端。产物主要是糊精及少量麦芽糖、葡萄糖。最适底物是含5个葡萄糖的寡糖。 2.β-淀粉酶在豆、麦种子中含量较多。是外切酶,作用于非还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麦芽糖。水解到分支点则停止,支链淀粉只能水解50%。 3.葡萄糖淀粉酶存在于微生物及哺乳动物消化道内,作用于非还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葡萄糖。可水解α-1,6键,但速度慢。链长大于5时速度快。 4.其他α-葡萄糖苷酶水解蔗糖,β-半乳糖苷酶水解乳糖。 二、吸收 D-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可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不能消化的二糖、寡糖及多糖不能吸收,由肠细菌分解,以CO2、甲烷、酸及H2形式放出或参加代谢。 三、转运 1.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有协助扩散系统,通过一种载体将葡萄糖(或半乳糖)与钠离子转运进入细胞。此过程由离子梯度提供能量,离子梯度则由Na-K-ATP酶维持。细菌中有些糖与氢离子协同转运,如乳糖。另一种是基团运送,如大肠杆菌先将葡萄糖磷酸化再转运,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供能。果糖通过一种不需要钠的易化扩散转运。需要钠的转运可被根皮苷抑制,不需要钠的易化扩散被细胞松驰素抑制。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肉和脂肪组织是通过被动转运。其膜上有专一受体。红细胞受体可转运多种D-糖,葡萄糖的Km最小,L型不转运。此受体是蛋白质,其转运速度决定肌肉和脂肪组织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心肌缺氧和肌肉做工时转运加速,胰岛素也可促进转运,可能是通过改变膜结构。 第二节糖酵解 一、定义 1.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有氧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O2和水,酵解生成的NADH则经呼吸链氧化产生ATP和水。缺氧时NADH把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2.发酵也是葡萄糖或有机物降解产生ATP的过程,其中有机物既是电子供体,又是电子受体。根据产物不同,可分为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乙酸、丙酸、丙酮、丁醇、丁酸、琥珀酸、丁二醇等。 二、途径 共10步,前5步是准备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三碳糖,消耗2分子ATP;后5步是放能阶段,

(整理)8第九章糖代谢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第八章糖代谢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淀粉酶和–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 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 中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__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________

和________ 酶降解α–1,6糖苷键。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 _____和________催化。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和。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__ 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___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它需要______和________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_________,糖原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4.植物中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化学部分习题与答案

第九章糖代谢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2.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3.中间代谢:指糖、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的转化过程。 4.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5.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6.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所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的磷酸化合物。 二、填空题 1.α-1,4糖苷键 2.2个 3.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4.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5.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 6.6个 7.甘油醛3-磷酸 8.延胡索酸酶;氧化还原酶 9.两个;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 10.蔗糖 11.葡萄糖;糖原 12.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 TP NADH 13.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α-1,6糖苷酶 14.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 15.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16.丙酮酸;丙酮酸→乳酸 17.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乳酸;甘油;氨基酸 19.TPP;NAD+;FAD;CoA;硫辛酸;M g 20.转酮醇酶;TPP;转醛醇酶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二H辛酸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22.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ATP;GTP 23.UDP-葡萄糖;G-1-P 24.α-淀粉酶;β–淀粉酶;R酶;麦芽糖酶 25.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 26.识别;蛋白质;核酸;脂肪 27.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间代谢;代谢产物的贮存与排出 28.A TP;释放、贮存、利用

生物化学 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与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 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就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 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线粒体与细 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与2 分子GTP。 (六)糖原与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与脱枝酶就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 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与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就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就是水解葡萄糖α-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α-1,6-糖苷酶。 淀粉则在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α-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二、习题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1 12 13酶 14 15 16 17和 18 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辅酶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_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__和

生物化学糖代谢笔记

第九章糖代谢第二节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通过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获得能量。此代谢过程在细胞的胞液和线粒体内进行。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36/38分子ATP。 糖的有氧氧化代谢途径可分为:葡萄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三个阶段。(一)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此阶段在细胞胞液(cytoplasm)中进行,一分子葡萄糖(glucose)分解后净生成2分子丙酮酸(pyruvate),2分子ATP,和2分子(NADH +H+)。2分子(NADH +H+)在有氧条件下可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产能,共可得到2×2或者2×3分子A TP。故第一阶段可净生成6或8分子A TP。 (二)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在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acetyl CoA)。由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酮酸(pyruvate),故可生成两分子乙酰CoA(acetyl CoA),两分子CO2和两分子(NADH+H+),可生成2×3分子A TP 。 丙酮酸脱氢酶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糖有氧氧化途径的关键酶之一。 多酶复合体:是催化功能上有联系的几种酶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其中每一个酶都有其特定的催化功能,都有其催化活性必需的辅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三种酶单体构成:丙酮酸脱氢酶(E1),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 该多酶复合体包含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NAD+,FAD,HSCoA和Mg2+。(三)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三羧酸循环(TAC,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指在线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一分子乙酰CoA氧化分解后共可生成12分子ATP,故此阶段可生成2×12=24分子ATP。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①循环反应在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②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基,可生成12分子ATP。③循环的中间产物既不能通过此循环反应生成,也不被此循环反应所消耗。④三羧酸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⑤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反应,生成三分子NADH和一分子FADH2。⑥循环中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一分子GTP。⑦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1,三羧酸循环小结TCA运转一周的净结果是氧化1分子乙酰CoA,草酰乙酸仅起载体作用,反应前后无改变。2,TCA中的一些反应在生理条件下是不可逆的,所以整个三羧酸循环是一个不可逆的系统.3,TCA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其他物质,故需不断补充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互变的共同途径。2 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多种中间产物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生物合成的原料。在细胞迅速生长时期,三羧酸循环可提供多种化合物的碳架,以供细胞生物合成使用。3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分解供能的共同通路。④植物体内三羧酸循环所形成的有机酸,既是生物氧化的基质,又是一定器官的积累物质,⑤发酵工业上利用微生物三羧酸循环生产各种代谢产物. 有氧氧化的调节特点⑴有氧氧化的调节通过对其关键酶的调节实现。⑵ATP/ADP或ATP/AMP比值全程调节。该比值升高,所有关键酶均被抑制。⑶氧化磷酸化速率影响三羧酸循环。前者速率降低,则后者速率也减慢。⑷三羧酸循环与酵解途径互相协调。三羧酸循环需要多少乙酰CoA,则酵解途径相应产生多少丙酮酸以生成乙酰CoA。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 rb ohyd rates)即碳水化合物,就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得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 —G),蔗糖(G -F),乳糖(G —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得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得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得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得骨架 一、糖得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得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得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得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得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 +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 SGLT 肝脏

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得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CO 2 NADH+H + FADH 2 H 2 O [O] TAC 循环 ATP ADP 四、糖得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 TP数量:2×2-2= 2AT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得调节主要就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 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得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错误!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yl Co A)。 总反应式: ③乙酰C oA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 arbox yl ic ac id Cy cle, TAC )也称为柠檬酸 循环或Krebs 循环,这就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就是含三 个羧基得柠檬酸。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反应部位:所有得反应均在线粒体(mito cho ndr ia)中进行。 涉及反应与物质: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 得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 2;在循环 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 TP ;有4次脱氢反应,氢得接受体分别为NAD +或FAD,生成3分子N ADH+H +与1分子FADH2。 总反应式:1乙酰CoA + 3NAD + + FAD + GDP + Pi + 2H 2O 2CO 2 + 3(N ADH+H +)+ FAD H2 + Co A + G TP 特点: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生理意义:1、 柠檬酸循环就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得共同通路 。 E1:己糖激酶 E2: 6-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得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就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得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得细胞② 代谢活跃得细胞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Gn)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第九章-糖代谢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第八章糖代谢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淀粉酶和–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2.1 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 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 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 酶类。 9.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__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________和________ 酶降解α–1,6 糖苷键。 14.TCA 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___和_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 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和。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 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__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___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 磷酸化成ATP 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 种酶,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它需要______和________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_________,糖原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4.植物中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淀粉磷酸解为G-1-P,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酶协同作用。26.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___________有关,也是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碳骨架的共体。 二. 单选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汇总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TAC 循环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 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胞液 线粒体

生物氧化与糖的合成代谢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 2.氧化磷酸化作用; 3.光合作用;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5.光合磷酸化 6.糖异生(二)问答题 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异同点 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 试述ATP合成的机制(旋转催化理论) 试画出苹果酸穿梭系统图 第6单元生物氧化 第6单元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 2.氧化磷酸化作用; 3.磷氧比值(P/O);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解偶联剂; 6.化学渗透学说 (二)填空 1.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供出电子的倾向。 2.P/O值是指,NADH的P/O值是__,还原性维生素C的P/O值是,在DNP存在的情况下,氧化分解琥珀酸的P/O值是__。 3.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氧还电势的载体依次向氧还电势的载体传递。 4.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ATP。 (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生物氧化的反应类型不包括下列哪种反应? A.脱氢反应 B.失电子反应 C.羟化反应 D.脱羧反应 E.加水脱氢反应 2.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 A.氧化 B.还原 C.解偶联 D.紧密偶联 E.主动运输 3.有关呼吸链的正确叙述是 A.两类呼吸链都由四种酶的复合体组成 B.电子传递体同时兼有传氢体的功能 C.传氢体同时兼有传递电子的功能 D.抑制细胞色素aa3,则呼吸链各组分都呈氧化态 E.呼吸链组分通常按E0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下述哪种物质专一性地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2,4-二硝基酚 D.缬氨霉素 E.寡霉素

生物化学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和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和2 分子GTP。 (六)糖原和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和脱枝酶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是水解葡萄糖a-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a-1,6-糖苷酶。 淀粉则在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a-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