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哲学考研必备 中西哲学试题 人大十年真题

人大哲学考研必备 中西哲学试题 人大十年真题

人大哲学考研必备 中西哲学试题 人大十年真题
人大哲学考研必备 中西哲学试题 人大十年真题

一、古希腊

1.从原文出发,柏拉图区分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以及知识、无知、意见,试述柏拉图的知识观。

2.请根据《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的谓述原则,阐明第一实体为什么是终极主词和终极主体。

3.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

4.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资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5.简述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6.柏拉图为何提出回忆说?回忆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和天赋观念有何异同?

7.据说“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驻。他把存在着的东西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声称“万物流变,无物常驻”的根据或者前提是什么?如果“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否存在“同一条河流”?

8.请以《巴门尼德篇》为主要文本,试述柏拉图理念论中的“第三人”问题。

9.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10.柏拉图的理念(idea)具有何种含义?这一核心概念在柏拉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结果是怎样的?

11.请写出三篇柏拉图对话录的名称。

12.《毕洛主义概略》及《反杂学》的作者是?

13.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什么标准认定“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又得出“事物的形式才是第一实体”的结论?

14.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实体论。

15.潜能与现实

16.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什么?

17.原子论、实体、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会饮》、逻各斯(logos)、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人是万物的尺度、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逻各斯、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德性即知识、四因说【名解】

18.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或“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他的“辩证法”如何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

19.原著:哲学思考源于好奇、惊叹,哲学的自由性

20.原著:四因说

21.原著: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22.补充: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想的主要意义。

柏拉图在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之间所做的区别。

简述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学说。

二、中世纪

1.阿奎那说自己的上帝证明是后天的即执果索因的证明,比较先天本体论证明及后天证明并给出你的评价。

2.简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基本步骤,并说明你赞成或不赞成这一论述的理由。

3.德尔图良的真理标准:唯其荒谬,我才相信

4.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最著名的学者,中世纪哲学之父是?

5.【名解】因信称义、《神学大全》、奥古斯丁、三位一体、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明、教父哲学、宗教改革。

三、近代西欧

1.笛卡尔认为“凡是对于自己十分确定,明白无误的才是真理”,你认为这一真理标准同他的心物两面有何关系,并给出你的评价。

2.什么是“休谟问题”?并请简述休谟的因果观。

3.简述斯宾诺莎的知识划分及其真理观。

4.请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比较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的异同。

5.为什么说是笛卡尔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基础?

6.洛克是如何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

7.简述并分析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8.近代哲学深入探讨了心灵问题,笛卡尔将心灵理解为有限实体是出于何种原则?休谟将心灵理解为一束知觉,原因何在?康德指出,我思必须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康德的观点能否克服笛卡尔和休谟的理论局限?

9.莱布尼茨主张“凡是在理智中的,没有不适先已在感觉中的,但理智本身除外。”这个观点针对的是什么?莱布尼茨会怎样论证所谓“理智本身除外”?

10.试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1.【名解】Cogito, ergo sum.、《社会契约论》、四假象说、单子论、《新工具》、利维坦、真观念、预定的和谐、卢梭、自然状态、决定论、启蒙运动、天赋观念、四假象说、温和的怀疑论、《社会契约论》、莱布尼茨。

12.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实体(substance)的定义是什么?

13.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否是三段论式的推理?(1)如果是,它的推理形式是怎样的?(2)如果不是,它是怎样的一种论证方式?(3)黑格尔在何种意义上说“近代的文化,近代哲学的思维,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14.培根是如何批判“假相”的?

15.什么是休谟的因果关系怀疑论?

16.比较霍布斯和卢梭的自然状态学说。

17.评洛克的白板说及莱布尼茨对他的批判。

18.笛卡尔提出了怎样的身心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在他之后的近代哲学中造成了怎样的形而上学后果和认识论后果。

19.试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含义,以及它在笛卡尔形而上学中的地位。

20.(1)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了怎样的实体学说?(2)这一思想再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那里得到了怎样的发展?(3)经验论者巴克莱和休谟对这一实体学说又是怎样回应的?

21.原著:休谟,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观念与质

22.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论述过“我思故我在”的思想。(1)这是意味着他说他只是一个思想的存在物还是他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思想的存在物?抑或兼而有之?(2)当他不思想的时候他是否存在?试就你的理解加以说明。(3)你认为“我思故我在”能否如笛卡尔所愿“在科学上建立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

23.简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24.试述巴克莱的非物质论的论证思路,并评价其理论的得失。

25.贝克莱是如何把“存在就是感知和被感知”与他关于上帝存在的命题联系起来的?

26.巴克莱对于笛卡尔实体学说的回应。

四、德古

1.康德的先验幻相是什么?简述其先验理念体系。

2.【原文】黑格尔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请试从这一角度评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4.原文:康德,形而上学危机及其科学可能性。

5.原文:黑格尔,哲学的性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6.简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7.康德说的休谟对自己的启示主要有哪些方面。

8.康德为什么做出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这种区分是把世界区分为两个世界,还是把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区分为两种类型,亦或是在区分事物与我们不同的关联方式?试述这一区分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

9.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我们对于这种内容的最初意识便叫做经验。……哲学与经验的一致至少可以看成是考验哲学真理外在的试金石。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小逻辑》请结合论述,就哲学反思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关系,给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相应论述。

10.简述并分析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1.康德认为始终还没有人为“我们之外的物的存在”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明这件事是哲学和一般人类理性的耻辱。(这题是和现代搭在一起考的,海德格尔持相反观点,问你怎么看。)

12.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分为哪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又分为几部分?

13.在康德哲学中,物自身在感性、知性和理性层次上各有何种意义;换言之,分别从感性、知性、理性出发,如何理解物自身概念?

14.试述康德的认识论。

15.黑格尔对笛卡尔近代哲学开端的评价。(见前)

16.康德对笛卡尔、休谟心灵观念的超越与否。(见前)

17.在康德哲学中,感性、知性和理性这三种能力各司其职,请逐一阐明各自的能力和权限。

18.论说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含义及其意义。

19.【名解】自由意志、理性的狡计、知性为自然立法、《哲学全书》、《精神现象学》、实体即主体、知识学、二律背反、绝对精神

20.什么是康德的“二律背反”?试组出其中一组,简述康德是怎么论证的。

21.在康德哲学中,自由“构成了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顶石”。试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层次说明之。

22.(1)康德为什么要“限制知识而为信仰留地盘”?(2)这会不会限制知识的发展?为什么?(3)康德这一思想再西方哲学史上有何种意义?

2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1)他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2)这一问题的主要困难是什么?(3)康德是如何解决从而回答问题的?

24.试论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

25.原文:黑格尔,真东西是全体,完满本质直观。实体即主体。

一、先秦

1.从《易经》的言行观,探讨《易传》中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这题没选,不太确定】

2.荀子的认识论、人性论以及社会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

3.谈谈庄子的鱼之乐“壕梁之辩”中的哲学内涵。

4.结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5.[原文]《论语雍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老子》22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解释:孟之反,伐,奔,殿。(2)通过第一段文字,孔子想要张扬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结合老子所云“不自伐,故有功”,谈谈你对《论语》这段话的理解。

6.简述老子与庄子的思想差异。

7.简要解释:(1)《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2)《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先秦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整治社会,各家各派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略,试论述先秦时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

9.什么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10.论述儒家与道家的基本人性理论。

11.【名解】绝圣弃智、逍遥游、一阴一阳之谓道、白马非马、三表法、以物观物和以道观物、天行有常、《论语》、兼以易别、中和、王霸并用、四端、齐物、

12.试论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关于人性的学说。

13.试述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

14.试述庄子“齐物论”的基本思想。

15.“易有太极”表达了什么思想?

16.孟子是如何论证人性善的?

17.论述老子关于自然无为的理论。

18.论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异同。

19.【翻译、标点、解释】原文:逍遥游“以我观物”和“以道观物”。

20.荀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恶的?

21.老子的“自然无为”理论及其思想基础。

22.什么叫做“无为而无不为”?

23.原文:韩非“论财之多少实异……”翻译并分析。

24.试分析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

25.何谓“烛火之喻”及其思想意义。

26.【翻译、标点,解释带点的字】原著:(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2):夫和实生物,……若以同稗同尽。(稗);(3):物生有俩……季氏以贰鲁候。(贰)。

27.试比较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之异同

28.试述“易有太极”的宇宙生成论思想。

29.【标点翻译解释】原文:“赵简子问史墨……”一段

30.试述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31.【原著翻译标点】“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与天文,俯以……”一段

32.简评孟子的四端说。

33.【标点翻译】原文:“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

34.《易传》讲“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什么意思?

35.荀子为什么说人“最为天下贵”?

36.什么叫“先立乎其大”?(这个孟子和陆九渊都说,我就先放在这吧。)

二、汉唐魏晋

1.禅宗《坛经》中心与佛的关系及其对宋明理学哲学的影响

2.简评禅宗的“自性”说。

3.简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4.葛洪是如何论证神仙存在及成仙可能的?

5.什么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6.什么是韩愈的“道统”说?

7.论述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

8.【名解】四法界、不真空、六相圆融、名教与自然、正始之音、涅槃、言不尽意、本根、三自性、一念三千、法界缘起、有待无待、自生而必体有、阿赖耶、参验、一心三观

9.什么叫做“非汤武而薄周礼”?

10.如何理解“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11.简述禅宗之性是佛的理论。

12.简述韩愈的道统说。

13.魏晋玄学关于自然与名教的争论。

14.韩愈的道、德“虚位”说是什么意思?

15.试述郭象“独化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16.什么是禅宗的“无念”思想?

17.“复性”说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念。

18.从下列玄学家中选出一个(王弼、嵇康、郭象),分析其主要思想特征。

19.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

20.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辨。

21.什么是正始之音及其思想意义。

三、宋明理学

1.试述王阳明的心物观,以及它对王门后学的影响。

2.朱熹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3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结合上述言论,论述朱熹哲学中的“理”。

3.简述张载的“横渠四句”及其现代意义。

4.试论王阳明的“良知”与“致良知”的理论。

5.王守仁与朱熹的“格物”有什么区别?

6.论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

7.【名解】良知、濂洛关闽、知难行易、民胞物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生之谓性、心外无物、理一分殊、气、《传习录》、本体、理异(一)分殊

8.试论宋明理学道学派与心学派的理论差异。

9.解释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10.什么是理学家的“十六字心传”?

11.试述朱子对传统儒家人性论的总结。

12.谈谈你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

13.试述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及其思想倾向。

14.陆王心学是如何论证“心即理”的?

15.宋明理学一般分为几个大的学派?各自特点是什么?

16.张载关于“民胞物与”的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17.什么是张载的“太虚即气”说?

18.试论中国哲学史上的“义利之辨”。

19.是分析周敦颐的“立人极”说。

20.【标点翻译解释】原文: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二本下有黑点)……过矣。

21.试述朱熹的理气观。

22.什么是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

23.试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

四、清朝近代

1.简评戴震关于“理”与“欲”的理论。

2.简述严复的进化论思想。

3.【名解】俱分进化、生元、以太、质力相推、公羊三世说

4.严复讲“一气之转,物自为变,此近世学者所谓天演也”是什么意思?

5.试述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说及其思想意义。

6.简述王夫之关于动静变化的理论。

7.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一种观点。试述谭嗣同的“以太”说及其历史价值。

8.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哲学中的中西体用之争?

9.试分析章太炎的“竞争生智慧”思想。

10.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

11.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汇总分析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汇总分析 【名解1】 白马非马(人大9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南开00);浩然之气(武大00);绝地天通(厦大99);否极泰来(厦大99);温故知新(厦大99);道法自然(厦大99、南开01、浙大99/00);虚壹而静(厦大99、人大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武大00);三表(人大97、复旦99、浙大98);效验(人大99);无为(人大00);中庸(吉大00);有无(复旦97);离坚白(吉大00);道统论(复旦97);抱法处势(南开00);五德始终(复旦97);化性起伪(复旦97、浙大98);天人相分(复旦99);仁(北师大01);不忍人之心(北师大01);和而不同(北师大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厦大01);涤除玄览(厦大01);克己复礼为仁(厦大01);尽心知性知天(浙大98);参验(浙大98);制天命而用之(浙大98);兼爱(浙大99);天人合一(浙大00);有待无待(人大01);名实(浙大01);三玄(浙大01) 【简答1】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论述1】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五行: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在《上书*五行》中记载。具有朴素唯物 主义的思想萌芽 2、仁 3、中庸: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的道,是维护孔子的道的方法,要求不偏不倚。 4、小国寡民:政治理想,国要小,民要少,使人民重视生命,老死不相往来,鸡犬相闻 5、玄览:老子哲学中的一种直觉方法。《老子》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 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 6、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 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7、非攻:墨子的思想,不应该发动侵略战争,这是墨子的一种战争论 8、四端:孟子的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四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恻 隐之心人人都有,与生俱来 9、坐忘:这是庄子体道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要彻底忘掉精神和肉体,就能达到一种忘我的 境界 10、“性三品”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是讲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种又包含不同的人,人通过教化可以向善,不教化便会向恶。韩愈也有过这样的说法 11、谶:为政治斗争服务的一种预言 12、纬:儒生用阴阳五行直说解释儒家经典 13、得意忘相:王弼用来解释周易的说法,意思是说理解了意思,卦象也可以忘记 14、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无私无欲,不拖累生命 15、不真空:显示中并非是没有,而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存在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什么都没了,是一种不真实的有。 16、重玄:对有和无进行排斥,二者皆不执著,还不能执著这种执著 17、唐佛的中道:三论宗的思想,世间万物在世俗人眼中和在佛眼中看到的不一样 18、一心三观:一心能观中假空三谛。 19、华岩中的“四法界说”:世事无外法界,礼法界、世法界???? 20、顿悟成佛“禅宗体会佛法的一种境界。通过突然顿悟感悟佛法 21、周敦颐“太极图说”:宇宙生成理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 22、理——分殊:朱熹的思想,太极包含外物之内,万物分别体现太极 23、“格物穷现”:朱熹的观点,格物,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格物致知 24、陆九渊“心即理”:理在人心中,主观主义认识论 25、王守仁“致良知”:只需发现本心中的良知 26、王夫之“天下唯器”:唯物主义的观点,天下只有具体的事物 27、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28、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9、兼爱: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全]中国哲学史-马工程-考研真题详解

中国哲学史-马工程-考研真题详解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 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

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4“尚贤”“尚同”[武汉大学2015研] 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墨子认为,尚贤是政治根本。这种思想直接冲击了宗法世袭制,为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广泛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尚同”是指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及行动上都必须统一、服从于上级。墨子独到地揭示出国家这种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但“尚同”说的专制色彩太浓厚,会引起暴政和集权。这一思想经过法家的吸收和改造,成为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 5竹林七贤[武汉大学2015研] 答: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七位名士,因他们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所以世称“竹林七贤”。在哲学思想上,竹林七贤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其哲学主张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文学上,这七人的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贤的生平遭遇,不仅向后人指出了从事文学艺术活动要保持精神和思想上一定的自由的必要性,更促使后来的文人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学艺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 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 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 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分析题4选3 15分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 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 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及性成 5、体用一 简答1、郭象及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及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 《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及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及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及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及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 (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及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及老子的 道论;比较朱熹及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及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 (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 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 及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及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及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及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 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 ,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 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 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7年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三表四端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太虚即气理一分殊四句教 二、论述题 试述朱熹、王阳明、王艮及颜元的格物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二、论述题 1、论述柏拉图关于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区分 2、从方法论角度分析笛卡儿的怀疑 3、分析洛克关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思想 4、分析黑格尔的哲学起点。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释词心斋;人副天数;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二、翻译(略)三、简答

2015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二、名词、命题解释(8选6,60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

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 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墨子认为,尚贤是政治根本。这种思想直接冲击了宗法世袭制,为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广泛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尚同”是指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及行动上都必须统一、服从于上级。墨子独到地揭示出国家这种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但“尚同”说的专制色彩太浓厚,会引起暴政和集权。这一思想经过法家的吸收和改造,成为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 5.竹林七贤 答: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七位名士,因他们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所以世称“竹林七贤”。在哲学思想上,竹林七贤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其哲学主张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文学上,这七人的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贤的生平遭遇,不仅向后人指出了从事文学艺术活动要保持精神和思想上一定的自由的必要性,更促使后来的文人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政治的关系,从而自觉慎重地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有所选择、有一定目的的去进行创作,且后者更为重要和深远。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

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周初所提出的天命观的内容。C A、天命靡常 B、以德配天 C、绝地天通 D、敬德保民 2、五行思想是在---------中首次明确提出的。B A、《诗经·大雅》 B、《尚书·洪范》 C、《易传·系辞》 D、《礼记·礼运》 3、庄子人生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是--------------。C A、“拔一毛以里天下不为也” B、齐物论 C、逍遥游 D、“合同异” 4、荀子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A A、“虚壹而静” B、“静观玄览” C、“静因之道” D、格物致知 5、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是由-----------明确提出的。D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韩非子 6、下列命题中----------是由董仲舒提出的。A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天地合气,物偶自生” D、“明于天人之分” 7、“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是--------------的基本命题。C A、扬雄 B、桓谭 C、王充 D、范缜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僧肇的思想体系。D A、物不迁论 B、不真空论 C、般若无知论 D、明报应论 9、《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作者是------------。A A、慧远 B、僧肇 C、道生 D、慧能 10、“一心三观”是-------------提出的。C A、唯识宗 B、华严宗 C、天台宗 D、禅宗 11、范缜的“刃利”之喻是直接反对-----------而提出的。C A、形亡神灭 B、形神相即 C、形亡神不灭 D、形质神用 12、----------不是先秦时期名辩思潮的主要代表。C A、公孙龙 B、惠施 C、墨子 D、后期墨家 13、------------不属于“六家七宗”的范围。D A、本无宗 B、即色宗 C、幻化宗 D、菏泽宗 14、“元气自然”是----------提出的。B A、《管子》 B、王充 C、桓谭 D、范缜 15、“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是-----------提出的命题。B A、扬雄 B、桓谭 C、王充 D、范缜 16、“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是---------在形神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A A、《管子》 B、荀子 C、王充 D、范缜 17、“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B A、天人合一 B、天人相分 C、天人相胜 D、天人相制 18、“参验”的认识方法是---------提出的。C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19、------------在人性问题上坚持了人性的同一性。D A、性善论 B、性恶论 C、自然人性论 D、性三品说 20、下列著作中对于“三纲五常”给予详细而明确论述的是------------。C

考研《中国哲学史》考点与考研真题题解

考研《中国哲学史》考点与考研真题题解 中国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1考点归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者之一。《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孔子在对于周礼的研究和思考中,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联结,是其哲学的基本进路。 一、“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是孔子观念的集中体现。 1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 (1)从“天”到“命”的观念演变过程 ①夏、商、周三代人们的天命观 a.殷商人:最高主宰者是“帝”。 b.西周人:最高主宰者为“天”。 c.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了怀疑,其人格神的色彩日渐淡化。 ②孔子对“天”的理解 a.“自然之天”。孔子提及“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b.“价值之天”。孔子自称“天生德于予”。

③孔子对鬼神的存疑态度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2)“命”的概念 “时命”与“天命”。孔子认为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命”,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①“时命”为盲目的,它构成为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孔子承认“时命”,但拒绝消极等待,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 ②“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它是人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孔子承认“天命”为价值的源头,讲“天命之谓性”。 2“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 “仁”从字源看是用以指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范畴。孔子强调以行“仁”为己任,至于“死而后已”,其“仁学”具有如下特征: (1)“仁”的情感性 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主张“仁”从孝悌引发,以孝悌为本,并将“爱”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2)“仁”的普遍性 孔子认为人不仅都有亲亲之情,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人又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仁”的族群本位性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亦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

中国哲学史考研习题汇编 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武汉大学 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 一.文献题(12×4=48分) 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4.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二.简释题(8×8=64分) 1.道法自然 2.得意忘象 3.六家七宗 4.一心开二门 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6.《明夷待访录》 7.《新唯识论》 8.质测即藏通几 三.论述题(19×2=38分) 1.二程“天理”思想评述 2.象山“本心”思想评述 科目名称:哲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12×4=48分) 1.矛盾 2.认识主体 3.为道日损 4.冯友兰人生境界 5.原子论 6.第二性质

二.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和特点 2.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三.论述题 1.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意义。 2.王阳明的致良知 3.康德的感性认识与知性认识的关系。 先秦部分 早期☆☆☆☆ 绝地天通99 和实生物——史伯 01 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倍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史墨 02 “物生有两”——史墨 03 孔子☆☆☆☆☆☆★★★★ 忠恕之道98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99 颜渊问仁02 为仁由己02 孔子的中庸思想述评04 儒家“中和观”简析06 和而不同0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08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09 孟子☆☆☆☆☆☆★★★9 四端00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02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03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03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无名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