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握学生心理,巧施批评技巧

把握学生心理,巧施批评技巧

把握学生心理,巧施批评技巧
把握学生心理,巧施批评技巧

把握学生心理,巧施批评技巧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重要手段。要想使批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在于教师了解把握学生犯错后的心理,然后对学生采取具体恰当的批评方式,本文就怎样把握学生犯错后的心理,来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生心理批评技巧

虽然说,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鼓励不主,但是,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重要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要想使批评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了解把握学生犯错后的心理,对症下药,然后对学生采取具体恰当的批评方式。

一、学生犯错误后的心理

1、自卑心理。

平时比较听话但性格内向的学生犯错误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著名心理学家汉斯.塞利说:“就像我们渴望获得承认一样,我们害怕受谴责。”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而批评却是使学生受尊重的心理遭受某种挫折。成绩不佳的学生平日常受同学讥笑、父母训斥、邻里轻视,本身就存在自卑,犯错误后由于害怕批评,自卑的消极反应更为明显。

2、侥幸心理。

学生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同其他未被批评的错误行为融合在一起,并把它们等同起来,以侥幸的心理希望借助未被批评的错误行为来逃过批评。如:“某学生旷课去看球赛是不对的,可是班上的其他旷课看球赛的同学还多着呢,还有班干部也去了,老师干嘛只盯着我一个,要批批评也先批评班干部”或心存侥幸“这么多同学都去了,总不会批评这么多人吧!”

3、逆反心理。

当老师提出批评时,有的学生因为对老师缺乏了解,或由于对老师缺乏信任差生逆反心理,因而对老师抱戒备心理,怀疑老师的诚意,从内心深处不轻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意见,这一类型的学生往往不愿意正面回答老师的发问,或小心翼翼的探析你批评的意图,有时甚至会借口推脱或敷衍搪塞。后进生较容易产生这种心理。由于这类学生成绩欠佳,平时缺点错误多,经常受批评,久而久之便形成对谁也不信任的戒备心理和“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愈要禁止,我愈要做,你能把我怎么样”的逆反心理,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气概。

4、悔恨心理。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刻苦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组织纪律性强,认识水平也比较高。他们对自己偶然的错误行为能迅速意识到危害,因而对自己的错误言行懊悔不已,并自我谴责。

5、无所谓心理。有这种心理的那些学生,往往是成绩不太好,也不太差,受关注程度不高。却不时犯一些不太严重的错误,多表现为纪律散漫,上课开小差,缺乏上进心等。也考不上什么好的学校。我又不想当班干,老师能把我怎么样的无所谓态度。

二、准确推测学生心理,合理运用批评技巧。

批评学生应有充分准备,要弄清学生犯错误的事实过程,根据学生情况分析其心理,针对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策略:

1、对自卑心理的学生,批评应结合鼓励。这类学生十分敏感,疑忌心理重。一有错误,心理就特别紧张,压力就加重。害怕别人提及他的错误,总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针对这种心理,老师首先应尽量避免公开批评。要以勉励的口气与学生谈话,肯定学生某方面的优点,再提出错误的方面,分析问题的利害,消除其心理压力,这样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同时又受到了勉励,增强他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决心。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曾有这样的案例:某班一名班干部,工作一直积极主动,学生工作做得很不错,深得老师赞许和学生认可。但有一次组织全校性的班级活动时,搞得很糟,部分同学对此表示不满,该同学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再不像原来那样积极、主动、热情了。老师找他谈话:“你以前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因一时的失误就失去信

心,只要今后在工作中更认真、细致,你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这名学生又开始积极主动进行班级工作,成效一直不错。

2、对侥幸心理的学生,不能够操之过急。教师对侥幸心理的学生的批评,可以从他感兴趣或对他有利害关系话题入手,引导其认识到自己错误地再进行批评。教师表情应自然,态度要温和,说理要充分,使学生在轻松的交谈中产生信任感。对这类学生可以尝试这样的一种批评方式:先要求他写一则不少于300字的违纪心理报告(心理报告而非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描述违纪时和违纪后的心理,然后根据他的认识再批评他行为的错误。这样有利于矫正学生心态,提高他们认识水平。

3、对逆反心理的学生,可采用冷处理法。这是使师生矛盾暂时缓冲的做法,尤其是逆反心理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抵触情绪较大,老师震慑式或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极易激发他们的攻击性心理,对方可能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态度生硬,指责老师态度粗暴,形成僵局,弄得老师下不了台。因此,教师在批评前应做好准备,不妨设法创造轻松环境,以真诚态度进行批评,拉近与学生距离,逐步表达自己的诚意,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挚感、亲切感以逐渐消除其内心疑惑和戒备;往往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4、对悔恨心理的学生,批评后再安慰

要以爱护学生的角度,照顾自尊心,不使其无地自容,丧失改过进取的勇气,所以不必一针见血的指出他的错误,更不必对他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责,批评尽可能委婉一点,点到即止。因为这类学生本身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大张旗鼓的批评会伤害学生自尊,使其无地自容、丧失改过进取的勇气。从爱护学生角度出发,批评后应予以安慰表明对他们的信任,消除其心理负担。

5、对无所谓心理的学生,应该一针见血

对无所谓心理的学生,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严重性,使学生感到震惊,突如其来的强烈批评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待其猛醒过来后,再耐心的晓之以理使其进一步加深认识。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是一种艺术,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批评不是教师发泄情绪的手段,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因此实施批评的老师应该有正确的学生观,应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克服破坏性的批评,实现批评目的,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批评学生的心理原理与实用技法》(任顺元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现代教育心理学》(丁家永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文档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文档 The skill document of teacher criticizing students 编订:JinTai College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技巧是演讲的道中之术,是在地基基础上让演讲力量拔地而起的策略性。演讲技巧注重公众演讲,通过演讲者声音的变化、表情的演绎和手势的运用,让演讲的内容得到完美的展示,从而感染观众、达到你演讲的效果。本文档根据演讲技巧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今天小泰给大家分享一些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一、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 学生犯了错误,批评的场合与效果的关系十分明显。同样一件事情,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一般来说,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或者带有普遍性的人和事,宜进行公开批评,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反之,则应采取不公开批评的方式,以达到既纠正了偏差,又防止了因小题大作而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的目的,

从而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然而许多教师喜欢把办公室当作批评学生的场所,认为办公室里气氛严肃,对犯错的学生具有威慑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在办公室里当众受责,会让他感到奇耻大辱,常见到教师唾沫横飞的训斥,学生低头不语的接受。最后好象被老师说服,但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从此与老师产生心理隔阂,对教师产生偏见,影响了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有个别性格暴躁的学生当面顶撞老师,让老师下不了台,使问题严重化。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二、批评后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有些 错误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改掉,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可以采用“有限违纪免责制”,“自选惩罚制”,“准违纪告戒制”等。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三、批评要“理直气和”,善用无声的 教育 当教师认为必须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因为他犯了错误 或者是学习态度很糟糕的时候,你可以先平和的称赞一下他的某一优点,使批评的意见变的柔和并且易于听取和接受。如果

批评学生的几种策略

批评学生的几种策略 陈卫波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自己的努力来修正自己。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地理解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这种手段教育学生时一定要讲究艺术。 一、夸奖声中批评 每个学生都有缺点,同时每个学生也都有优点。然而,大多数学生喜欢得表扬,而不愿意领批评。因此指出学生的缺点时,不妨做到欲抑先扬:先和颜悦色的表扬其做得好的,营造一份非常宽松的气氛,然后再告诉他的欠缺之处,这样,便能调动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因素,促进他通过思想斗争战胜消极因素,从而推动其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假装是自己的疏忽,有意识的掩饰学生的错误 有位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学生因扫地没洒水而把教室弄得乌烟瘴气时,他拍着自己的脑门,微笑着说:“哎唷,我真糊涂,忘了提醒你们,扫地之前先要洒水!”咋听一下,似乎是老师的疏忽,却因此掩饰了学生的失误,消除了彼此尴尬的气氛。使学生不仅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对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三、尽量缩小犯错误的程度,避免过分露骨的批评 一次,一位同学在参观果园时偷摘果子被老师发现,他在慌忙中将小枝条折断了。老师走近这位学生,亲切地对他说:“你折了树枝,岂不影响果树的生长?”老师的默默宽容使这位学生大为吃惊,也因此使之交代了一切事实并诚恳地认了错。这位老师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将大错化小,晓以大义。因此我们若是以忠告善导的精神,尽量缩小过错的范围和程度,就可以使学生觉察到错误之处,进而改正。 四、借“声东击西”之法,使学生慢慢觉察自己的过失 在自尊的驱使下,谁都不愿在众人面前出丑,使得颜面扫地。一旦不慎有了失误,更不愿他人当面指责,而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因此在学生有错误时,可以借“声东击西”之法,即以间接地方式,婉转地提醒四周的人,使之慢慢地觉察自己的过失。在一次迎元旦排练舞蹈时,练了好几遍,李小丽同学仍然跟不上节奏,我对大家说:“你们中间有一位同学尚可,其余同学的动作有点太快”。当时小丽同学并不明白老师话中的含义,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终于领悟,原来并非别人跳得快,而是自己跳的慢。 五、与其正面严格禁止,不如从反面去“鼓励” 有一段时间,某班同学以相互起一些难听的“绰号”为乐,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严格禁止,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相互起的‘绰号’太一般了,为什么不起些高雅动听的呢?” 我们知道,起绰号终究是低俗的,谈不上高雅与否。这种从反面稍稍“蛊惑”的办法,自然能使学生知难而退,进而改掉毛病。 六、静心等待学生反省 批评学生有时会遇到方法用尽不见效的情况,这时教师往往会心急火燎,一气之下,或把学生交给家长处理,或交给学校处分。岂不知,这样做不但难使学

批评学生要讲究方法、技巧

批评学生要讲究方法、技巧2008-9-18 15:43:00阅读1320 次参与讨论(0)收藏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批评是一剂良药,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实践证明,教师批评学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批评的方法,还往往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制约,如果教师能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效应,巧借积极的心理效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恰当地运用批评,就能让批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椰壳效应,让批评变得甘甜 一位朋友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他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盛饭,结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椰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把批评包装一下,给它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教育效果会更好。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王友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像陶行知先生这样送给学生精神的糖果,让甜甜的批评诱导学生,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给学生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从而体现出教育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 二、南风效应,让批评变得温暖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批评学生时,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让批评像南风一样送给学生温暖。 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经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父母十分头痛。为此老师登门家访。学生对老师说:“我不愿意上学。”老师微笑着说:“你不去上学,我会想你的啊!”学生高兴极了,从此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对同学们说:“老师可喜欢我啦,我不来上学老师会想我的!” 巧借南风效应,让温暖的批评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幼稚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关爱的温暖,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会使教育教学变得自然流畅,学生自然会因爱上自己的老师而

批评学生的启示-精品文档

批评学生的启示 表扬和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大量的教然而,没有教师的批评,学生很难“成才”。因此,把握好“批评”的尺度,是一门艺术。笔者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与同仁探讨。 育实践证明:“表扬”学生特别喜欢,批评”却引起学生反感。 1 批评的一些误区 1.1喋喋不休,拖沓冗水 据我观察,有许多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想说就说,喋喋不休,一张十足的“婆婆嘴”。有一位班主任班上一个学生玩手机,被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又不积极配合,汇报到班主任,该班主任找来这两位学生,从端正学习目的谈到树立远大理想,从古代谈到近代,从东方说到西方,列举了不少事例,阐述了不少道理,时间竟长达两个小时!不要说是学生,作为她的同事,我都有点受不了!如此“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其中与主题不甚相关或毫无联系的废话不知有多少! 1.2盛气凌人,恐吓威胁 我们一见学生有过错,马上大声呵斥,常用带有恐吓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害怕,甚至恐惧,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例如:“你把家长叫来”。 1.3出言刻薄,羞辱挖苦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出错的地方。点名批评、严厉训斥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还可能使一些学生怀恨在心,口服心不服,形成逆反心理,容易让班主任失去自身的威信,即使能兑现,学生心理也未必服气,造成师生感情破裂,以后有可能故意和老师唱 反调”。 以上种种批评模式,没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关心和呵护,当然也就难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去改正缺点,那我们的批评也就失去了意义。 2 正确批评学生的策略

作为教师,要想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则必须对批评有一种科学、发展、全面的认识。 2.1 态度诚恳,评价客观 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应该是心与心之间的真诚交流。通过谈心,帮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并力争寻找最佳途径,有效地去克服。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就事论事,不夸大其词,不揭老底,更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情绪轻易下结论。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班上一个同学王东上课好动,随便插嘴,故意引同学发笑,学习成绩又差。有一次他又跟任课老师顶嘴,受到批评之后,竟然站起来与老师吵架。 我把他叫进办公室,首先进行批评,然后指出他思维敏捷,机智

教师批评学生的策略

教师教育学生的策略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些老师喜欢用粗暴的方式如谩骂、体罚等去教育学生。殊不知,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它不但达不到让学生悔过的目的,还可能因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其实,就像环境经过绿化和保护会变好那样,学生的心灵也只有在“绿化”和保护中才会健康发展。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可采取“绿化式批评”,即在批评学生时要照顾到他们的尊严和人格,以文明而智慧的方式“绿化”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自觉地走向正道。那么,教育学生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下面的措施: 一、诚心劝导,以情感人,使教育有“温度” 学生出了错儿,如果有必要实施批评教育,就必须让学生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是让他改正错误,好好学习功课,好好学习做人。语言要充满真诚和真情,能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以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话“温度”适宜,愿意接受批评,从而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班上有个叫春雷的学生,他有个坏习惯:爱扯女生的头发,若对方反击,他还和女生对骂,语言极不文明。于是我找春雷单独“谈心”:告诉你,我小时候有个同学也是这样的;喜欢欺负女生。老师批评他,说他‘耍流氓’,他不服,就发他的倔脾气,你也有这种心理吧?”春雷点点头。可是我的这样一句话改变了他,“谁

家都可能有姐妹,谁都有妈妈,我们要尊重女性,尊重女生。试想,如果你是女孩子,别人老欺负你,你高兴吗?如果有人老欺负你的姐妹,你同意吗?而且事情闹大了还要上劳教所啊!你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由于我的话既不火爆也不冰冷,而是如春风春雨滋润无物,春雷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便决定改掉恶习,不再让我操心。 二、对照规章,以理服人,使教育有“尺度” 教育学生,不是让他们“听老师的话”,而是要他们“听规章制度的话”。学生违规犯纪,需要教育,就要搬出规章制度指出他犯了哪条,要有根有据,而不能以老师比学生高人一等的姿态去“镇压”,更不可“莫须有”“想当然”。只有把握了这个尺度,学生才能明白错在何处,应该怎样改正,也才易于他们接受教育。朱老师接手的班不少学生是屡教不改的挨教育“专业户”,被人称为“油条”班。但朱老师很有办法:他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并制定管理班级的各项班规,在全班达成共识,并用它作为班级管理的“尺度”,谁不守纪律,就让大家给他“量刑定罪”。这样一来,“捣蛋鬼”就没法子“倔强”了。有个绰号叫“铁葫芦”的男孩子,很喜欢音乐课,但他经常在别的课上“练习”,扰乱课堂秩序。于是在一次他敲击课桌唱乐谱时,朱老师这样教育他:“你很有音乐细胞,今后一定能在这方面有出息,但你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爱好而影响大家学习,对吗?我记得班规第十五

批评学生六忌

批评学生六忌 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协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下面谈谈教师批评学生六忌。 一忌盛气凌人。 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叫过来大声斥责。被批评的学生慑于教师的骄横,嘴上不敢申辩,心理不服气。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的身份,要使学生产生新切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理解错误、改正错误。 二忌不分场合 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便在全班公开点名批评。结果,被批评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水准、影响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展开批评,给学生创造理解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 有的教师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尤其是班干部不愿批评,就是批评也总轻描淡写,而对待一般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则不能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先进还是后进,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 四忌出言刻薄 有的教师常用挖苦的、刻薄的、极易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批评学生。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会产生仇视的思想和自卑的心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所以,批评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恶语伤人。 五忌小题大做。 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把偶然的失误总成是一贯的,把个别学生吵架说成是破坏班级团结。这种小题大做,扣大帽子的批评方式,不能使犯错误码率的学生心悦诚服,也不会得到多数同学的支持。所以,批评时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任意夸大。 六忌片面武断。

(教学心得)批评学生的策略

教学心得 ——批评学生的策略现在高中生普遍娇气、任性、懒散,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学生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的艺术,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没有惩罚。只有适当地批评他,指出其错误所在,他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他就能逐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改正错误。 但是,批评必须讲究艺术性和科学性。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评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批评,在批评中伴随着鼓励和期望,批评中饱含着诚意和热忱,就可以促使学生明辨是非,尽快步入正轨。下面我就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各位同仁们分享。 一、批评要及时、准确 对于学生实施惩罚批评,应体现及时性、准确性原则,即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批评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责任。当得到学生犯错信息时,应先与有关当事人进行调查、核实,以确定是否是我班学生,坚决不能冤枉一位好学生;再及时找犯错学生批评指正教育。例如:当我班有学生随手乱扔垃圾时,必须当场指出其错误,并及时改正,把垃圾清理入垃圾桶。 二、批评要有针对性 在批评学生时,教育者经常犯的毛病就是在发现学生犯错误之后,将他以前犯的错误都翻出来,前后联系,越想越气,结果往往没有掌握好批评的力度,批评过度,对学生造成伤害。注意批评的针对性,还要尽量避免在自己情绪不好时批评学生,因为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往往会将在其他地方所受的气发泄到学生身上,结果使学生受到的批评远远超过他所犯错误应该得到的批评惩罚,学生自然不服气。例如:我班学生冯诚,学习习惯差、自由散漫,身上的小毛病多多。晚自习巡班时发现其讲话嬉笑,我严肃批评其这件事错误,抓的就是

批评应该有正确的方法

批评应该有正确的方法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将对学生的批评作为班主任的一项权利从制度层面加以明确,凸显了“批评”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在的教育都强调鼓励,许多名师的报告会中所列举的也都是用鼓励的方法使学生转变的例子,似乎鼓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学生就像是一棵小树,对他的鼓励是给他浇水施肥,对他的批评则是给他去除长出的斜杈。一棵小树固然要浇水施肥,但是如果不去除斜杈,他也一样长不成参天大树。不过我们在进行批评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请看下面的例子。 其一,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他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他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他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了,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这种批评是讽刺挖苦型的。 其二,有个学生上课经常睡觉,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批评教育,可是却不见他改正。这天他又在上课时睡觉,这位老师忍无可忍,大声斥责说:你除了睡觉还会干什么?这位学生听老师说话这么大声,就说:我会干的事情多了。老师

听了更是生气,不觉火冒三丈,声音更大了说:那好,你说说你会干什么。学生也不示弱,说:我会打球,会玩游戏,会吃饭。其他同学听了哄堂大笑。一节课就这样被破坏了。——这是大发雷霆型的。 其三:有个学生喜欢留长发,还带了个金属的粗项链,班主任找他谈话说:你怎么像个小流氓似的。引起了该学生的反感。——这是乱扣帽子型的。 以上三个例子中老师的批评方法都是有问题的,那么批评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我们要牢记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给学生难堪,更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批评是教育方法的一种,它和其他的教育方法一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使其改正错误。上述第一个例子中的老师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让这个学生发言,说到底是为这个学生好,但是那种讽刺挖苦的语气会让这个不爱发言的学生以后更不敢发言了。所以他的批评是事与愿违的。其实这个老师完全可以私下找这个同学谈谈,了解一下他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愿意发言,告诉他为什么上课要发言,发言对他自身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告诉他任何人的发言都可能出错,不会百分之百正确,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别人笑话。这样就可以打消这个同学的顾虑。然后在上课时老师挑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这样这个同学的胆子就会慢慢变大一些了,老师教育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二,批评学生时不可发怒。老师面对犯了错误、尤其是屡教屡犯的学生总是免不了生气,有时甚至会发怒。虽然有时候老师大发雷霆可以震慑一部分胆小的学生,但是一旦遇到不吃你这一套的学生就不好收场了。上述第二个例子就是这样的。老师对学生发脾气有这样的几个坏处:一是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容易使师生关系变僵,二是常常会无法收场,三是在气头上

对小学生批评教育的策略

对小学生批评教育的策略【论文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关键词】教育活动批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效果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批评学生的技巧.

批评学生的技巧 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暗示:对课堂上轻微违纪的学生,可以目代言,使用体态语言,给其警告,以保护其自尊心,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引导:指出学生错误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什么才是正确的?耐心加以引导,不可粗暴训斥。 谈心:多找学生谈心,肯定其优点,找出其不足,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说理:教育学生时,要力戒态度粗暴生硬,挖苦讽刺,更不能使用过激语言或体罚学生,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自纠:对自己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尤其是学生当面提出时,更应如此,不得回避,并要感谢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对学生说"不知道"、"我错了"。 选择批评的方法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用渐进式批评法。即批评时对错误不"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达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种方式不至于一下子谈崩。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即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即将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他们,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并加以注意

如何表扬和批评学生

何正确表扬和批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恰当的应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Ⅰ、表扬 表扬能够使学生找到自我归属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表扬多于批评。学生在学习中,会用各种方法展示自己的成就,以增强自信和让人羡慕。教师及时的恰到好处的赞扬,会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会化为强劲的动力,促使他们继续前进,达到精益求精的要求。所以表扬要及时且恰到好处。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表扬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努力成分,会让学生从小关注努力对于成败的影响。 表扬要发自内心,不可做表面文章,更不可有讽刺挖苦之意。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心理因素,适当准确的批评与表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使其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优点从而发挥。 表扬要抓住时机。再优秀的人都会有缺点,再愚笨的人也都会有优点。所以表扬学生,要真正地了解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 带有惩罚性的鼓励。比如,对于早读同学们声音的吝啬,干脆就把任务写在黑版上,让学生明确目标,并写上一句鼓励性的“凡人俗语“并且告诉学生谁读的声音小,就让他站起来领读。他们似乎都不愿意领读,于是就大声朗读起来,也就达到了目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同理,没有鼓励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性的惩罚和贴心的鼓励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 表扬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那么,教师怎样运用表扬,使学生变得更自信呢? 1、选择合适的时机。 学生在取得成绩时,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认识到其成功的价值。如果老师及时予以肯定,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学生就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并使原有正确的动机逐渐消失。 学生遇到挫折时,老师要及时给学生的抗挫折的“钙质”。现在的学生“小皇帝”多,大都没有经过风雨洗礼,承受能力差,受挫折时容易出现失望,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此时,他们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找回曾经拥有的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重新树立信心。 2、选择合适的场合。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也应选择恰当的场合。对成绩突出、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应面对全班同学表扬,因为这些成绩有目共睹,很有说服力,对其进行表扬可鞭策其他学生,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教师则宜私下表扬。 3、选择因人而异的方式。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多用热情的具有鼓励性的话来表扬,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送一个友好的微笑,做一个夸张的手势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感情细腻的女生。教师往往通过一张小小的信笺就能使其感觉到老师对她的重视。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表扬,教师都应该注意态度要真诚;表扬要适度,不能言过其实;表扬不要带有功利目的,如果让人感到你的表扬中有某种功利目的,你的表扬会毫无效果,甚至让人反感。 那么,教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我认为应做到:1、期望与效价原则。 2、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则。 3、延后褒奖原则。 4、表扬重点是行为而不是人格原则。 5、不能太廉价或过度原则。 6、不随便比较学生原则。 7、公开与私下双管齐下原则。 8、尽可能公平一致原则。 9、隐恶扬善、找好不找坏原则。10、因人而异、随机应变原则。表扬也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一、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 学生犯了错误,批评的场合与效果的关系十分明显。同样一件事情,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教师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一般来说,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或者带有普遍性的人和事,宜进行公开批评,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反之,则应采取不公开批评的方式,以达到既纠正了偏差,又防止了因小题大作而伤害被批评者自尊心的目的,从而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然而许多教师喜欢把办公室当作批评学生的场所,认为办公室里气氛严肃,对犯错的学生具有威慑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在办公室里当众受责,会让他感到奇耻大辱,常见到教师唾沫横飞的训斥,学生低头不语的接受。最后好象被老师说服,但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从此与老师产生心理隔阂,对教师产生偏见,影响了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有个别性格暴躁的学生当面顶撞老师,让老师下不了台,使问题严重化。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二、批评后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有些错误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改掉,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可以采用“有

限违纪免责制”,“自选惩罚制”,“准违纪告戒制”等。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三、批评要“理直气和”,善用无声的教育 当教师认为必须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因为他犯了错误或者是学习态度很糟糕的时候,你可以先平和的称赞一下他的某一优点,使批评的意见变的柔和并且易于听取和接受。如果学生情绪比较激动的话,这样柔和的夸一下他的话,他也会由“老虎”变成一只可爱的“大猫”的。在批评的时候建议多用建议性的语句,比如“如果我是你,我会……”也多用眼神、手势等无声的语言可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四、批评要适时适度,切忌唠叨 在多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宽松活跃型为最好,而很少选择关系唠叨型。这有力地说明学生讨厌教师无缘无故地唠叨,即使是关心的。那么教师如果选择了唠叨,就意味这要从心理上和学生对立。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处于不断地成熟阶段,好多问题都不会想得很透彻。因此,明智的老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他会选择适当的时候,用文明的语言恰当地进行发自肺腑的谈心,聪明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五、批评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有时,教师心情不好,或者对某学生有偏见,就直接

论批评学生的策略

论批评学生的策略 ——以五年制高职生为例 摘要:现阶段,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因学生心理的不成熟,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表扬、奖励,而对批评、惩罚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部分老师因没有掌握好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因此,在批评学生时,要慎批评,注重“良性刺激”,坚持说理与动情结合的方法等,以便更好地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探讨批评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批评策略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从实际情况看,五年制高职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下,中考中间段考分的学生进了高职,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中间层成为现阶段五年制高职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动和增强,从心理上明显的表现出盲目性、敏感性和极端性。因此简单、生硬、粗糙的批评会给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民主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教育观念已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们已经普遍地接受了“学生中心教育”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营造自然、宽松的氛围。很多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将这些观念付诸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还有一些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使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越走越远,甚至造成对立。如何教育学生,尤其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就成为许多五年制高职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的教育实践,对此问题再研究,希望能使其更为深入,实际。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情况分析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因素: 五年制高职在校生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如勤于思考、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

教师批评学生的技巧 一、批评学生注意批评的尺寸统一 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有了缺点错误都应受到批评。如果该批的不批,不该批的狠批,那就会使学生产生不平衡的感觉,降 低教师的威信,造成班级的不团结,从而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批评后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有些错误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改掉,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 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可以采用“有限违 纪免责制”,“自选惩罚制”,“准违纪告戒制”等。 三、批评要“理直气和”,善用无声的教育 当教师认为必须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因为他犯了错误或者是学习态度很糟糕的时候,你可以先平和的称赞一下他的某一优点,使 批评的意见变的柔和并且易于听取和接受。如果学生情绪比较激动 的话,这样柔和的夸一下他的话,他也会由“老虎”变成一只可爱 的“大猫”的。在批评的时候建议多用建议性的语句,比如“如果 我是你,我会……”也多用眼神、手势等无声的语言可能起到更好 的作用。 四、批评要适时适度,切忌唠叨 在多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宽松活跃型为最好,而很少选择关系唠叨型。这有力地说明学生讨厌教师无缘无故地唠叨,即 使是关心的。那么教师如果选择了唠叨,就意味这要从心理上和学 生对立。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处于不断地成熟阶段,好多问题都不会想得很透彻。因此,明智的老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他会选择适当的时候,用文明的语言恰当地进行发自肺腑的谈心, 聪明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批评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有时,教师心情不好,或者对某学生有偏见,就直接用非常刺 耳的话语去批评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可怕,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客观公正的标准。而且要针对一件事 详加了解,仔细思考之后,再去处理,不要盛怒之下错断纠纷,使 学生受了冤枉。 六、批评教育要“前堵后截” 所谓前堵,就是教师在批评学生某一缺点或错误时,应该指明该缺点或错误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非一贯的、必然的。教师 对学生以前的失误或过错,要表现出一种大度和宽容。反之,如果 教师把学生以前的过错经常挂在嘴边,学生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 放弃继续努力的尝试。所谓后截,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有信心,不把 学生现时的缺点或错误当成永久不变的事物来看待,而是积极乐观 地相信学生犯错只此一次,希望并相信他今后会克服缺点,不再重 犯此方面的错误,防止学生自暴自弃。 七、批评要委婉含蓄,有所顾忌 含蓄,自古以来被称为有君子风度的人的标准。成人之间需保持此风度,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亦应如此。学生毕竟是学生,有错 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绪,不要三句不离骂字,甚至舞枪弄棒的,大打出手,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产生畸形心态。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用平和的心态热情的 和他们谈心,含蓄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心愿,从而建立默契关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 化他们,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达到教育的目的。 八、批评学生要做到精确无误,“批”与“评”有机结合

班级管理中批评策略的研究

班级管理中批评策略的研究 在教育这块阵地上,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班级管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今最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无疑,幼儿教育应以表扬为主;但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不使用批评的方法。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并改正错误。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幼儿,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作为受教育的学生,犯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是常有的事,班主任则更为突出。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跟学生接触多,责任也大。 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教师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使学生及时改正,健康成长,这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可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批评心悦诚服,很快地知错就改,而有的学生却把教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满肚子的不服气,甚至在教师批评时,和教师“干”起来。于是教师就抱怨: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父母娇生惯养,“老虎屁股摸不得”。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问题在于教师要分析研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前者是教师善于批评的结果,而后者则是教师不会批评的结果。那么怎样做到善于批评学生呢?笔者认为批评学生也要讲原则和策略。 一、班级管理中的批评原则 ①要分析调查原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现象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发生。换句话说,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学生不论是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缺点和错误,都有其原因,家庭因素、个人心理、性格特点、社会因素和他人影响等原因不一而足。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做相关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批评,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在听了批评后,会感激老师,带着悔恨的心情很快改正。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批评,往往会使批评的对象口服心不服,有时造成不良后果。

批评学生的语言技巧

批评学生的语言技巧 大邑县新场镇学校雷佩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有位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扬应占教育的70%,批评应占教育的30%,如果失衡于这个比例关系,对受教育者都是不公平的。由此可见,批评在学生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都爱听表扬的话,不愿挨批评,这是人的共性,少年儿童更是如此。“忠言逆耳”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学生的方式生硬、粗鲁。学生不仅不接受批评,还会有抵触情绪。我们要改变批评教育方式,把“忠言逆耳”变成“忠言顺耳”。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讲究批评的艺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使其知错、认错、改错,不断地健康成长。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辨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说完,陶行知走进了校长室。陶行知的批评技巧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而进入价值层面。换句话说,高超的批评技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而悟,需要修炼。

批评学生要讲究方法、技巧

批评学生要讲究方法、技巧 批评学生要讲究方法、技巧 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可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批评是一剂良药,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并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实践证明,教师批评学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批评的方法,还往往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制约,如果教师能了解和把握这些心理效应,巧借积极的心理效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恰当地运用批评,就能让批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椰壳效应,让批评变得甘甜 一位朋友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他把一个椰壳锯开,用它盛饭,结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椰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把批评包装一下,给它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教育效果会更好。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王友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像陶行知先生这样送给学生精神的糖果,让甜甜的批评诱导学生,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给学生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从而体现出教育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 二、南风效应,让批评变得温暖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批评学生时,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让批评像南风一样送给学生温暖。 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经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父母十分头痛。为此老师登门家访。学生对老师说:”我不愿意上学。”老师微笑着说:”你不去上学,我会想你的啊!”学生高兴极了,从此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对同学们说:”老师可喜欢我啦,我不来上学老师会想我的!” 巧借南风效应,让温暖的批评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幼稚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关爱的温暖,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会使教育教学变得自然流畅,学生自然会因爱上自己的老师而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一位着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骨头里挑肉,那怕找到一丁点肉丝,也要看成是一块好”排骨”,给予表扬,鼓励。在批评学生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把这种效应称为放大效应。 有一位老师刚接新班,上完第一节课,刚要说”下课”时,后排座位上有位学生突然吹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