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进程1280人阅读

问:新课改历程是怎样的?

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6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很长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6年至1998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年在基础教育司组织下,调研了1993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接着基教司组织专家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改,规划和设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广新课程的政策策略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

1999年至2001年7月,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施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成立了基础教育课改专家工作组,起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展开各科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各项专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设计好政策性框架之后,开始试验、实施。2000年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和初等中学的课程放在一起规划,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成两大类:活动类和学科类,在课程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形成阶段。

2001年9月,新一轮课改涉及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新课改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使用,新课程进入全国性试验阶段。同时开始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以及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

2002年秋季,省级课程改革试验区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试验阶段。

2003年对试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再次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第四阶段:2004年7月至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反思、全面推广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

问:高中新课改进程是怎样的?

答:高中新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到2007年进入新课改的高中已经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

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在海南、山东、宁夏、广东四省区进入试点。

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6年秋季,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天津市、辽宁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7年秋季,北京市、湖南省、陕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10年秋季,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对高考制度也正在进行着相应的配套改革。

详见全国各省市新课程改革进程表。

全国各省市新课程改革进程表

批次(开始课改时间)

省份

高一

高二

高三

第一批省份(2004)山东

广东

海南

宁夏

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

知识点全集一模题库二模题库三模题库高考真题

第二批省份(

2005

江苏

第三批省份(

2006

辽宁

新新天津新新新安徽新新新浙江新新新福建新新

第四批省份(2007

黑龙江

吉林

北京

湖南

陕西

第五批省份(2008

河南

新疆

山西

江西

第六批省份(2009

河北

湖北

内蒙古

云南

第七批省份(

2010

其余各省

2007

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

4

省区迎来第一次新高考,

2008

年江苏也加入这一行列,

2009

年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也随之进入新高考序列。

.

问:

2013

年全国进入“新高考”?

答:是的。

2010

年,全国大陆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这就意味着到2013

年,全国大陆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

最新事业单位改革的认识

事业单位改革的认识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目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发展缺乏规划,机构不断臃肿;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清;放权过度、约束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等等。导致社会管理秩序不规范、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何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何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如何采取多种形式,清除思想障碍,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事业单位改革是大势所趋,从而自觉关心改革,理解、支持和积极投身改革,增强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事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从目前这种状态向规范的四种经济组织形式归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进行内部改革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涉及到事业单位以及与之相关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因此,改革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地区,很多利益集团,都是通过事业单位这一形式,来分财政的一杯羹。因此,要使他们脱离政府的扶持,直接在市场中自求生存,阻力很大。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观念转变的困难 事业单位改革,是市场化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过程,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 2、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 人事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纳为: 一是人员安置分流的困难。这是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带来的职工下岗问题,在就业机会本就不多的地区,如何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公平待遇的矛盾问题等都是改革的难点。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限制越来越大。1980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第一次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序幕。 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市和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1988年4月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以市场调节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毗邻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与的特殊政策,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第二阶段,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其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先形成投资环境较好的“小气候”,比较集中地为外商提供投资场所,举办工业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产业,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的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大沿海开放区域。1985年2月,党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经历了由小到大,先"小三角"后"大三角"的发展过程。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使我国对外开放由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大大扩大和拓宽了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领域。 第四阶段,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和开发浦东新区,并于1990年6月2日正式批准。在浦东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特区的政策。 浦东新区按照不同功能定位设立了四个功能小区,其中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资金充足,金融商贸机构云集,前景广阔;金桥出口加工区是集出口加工、贸易经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

一、回顾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当前电力行业格局 97年以来,我国的电力体制经过一系列改革。除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外,原有大型电力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整合,构建成11 家集团公司,包括: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则由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海南的电网资产重组而成。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两大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形成当前中国电力行业格局。 回顾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如果从2002年开始计算,电改已经进行了10年,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超出了最初设计者的想象,漫漫长路,不堪回首: 1) 1997 年开始对针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行使的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国家经贸委,电力体制政企分开。这算是预备。 2) 2002 年开始在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电网的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在发电端开放竞争。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 3) 2003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电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4) 2011年将进行电力“主辅分离”。两家电网公司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剥离,同时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十年电改评价

改革的历程表明,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改革既可能获得巨大收益,又潜伏着各种风险。十年过去,电力改革当初提出的改革方针“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只完成了前一半。即使对这一半的改革,业界也都一致认为不彻底。 1) 厂网虽分开,但原本分离的本意是在发电侧展开竞争,可是由于上网电价和发电额度仍然控制在发改委,初衷并没有实现。反而成了夹生饭。 2) 主辅分离不彻底。原目标是剥离电网的电站设计建设、电力装备制造、三产等辅业,只保留输配电主业。可是国网利用2008年冰灾,提出的辅业重新界定,并于2009年逆向收购许继平高两大领先电气制造集团。 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电网和其相关利益集团,步步为艰。一句话:不彻底、不坚决、没触动核心。一个被规制企业利用规制者的自利动机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者成为被规制者的“俘虏”,并共同分享垄断利润,从而导致规制的失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改注定无法成功。 为完成国家2002年提出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显然当前这个格局还需要进一步拆分:剥离电网的配售职能,成立独立区域电网公司;剥离国网的电气设备制造的辅业;成立第三方的电力调度和交易中心。电改进入攻坚阶段。 二、中国当前的电力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电力产业自然垄断属性的由来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输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的电网,是主网。配电网是将电能从枢纽变电站直接分配到用户区的电网,是辅网。 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经过电网将电能输送和分配到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从而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

解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解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时隔13年 之后重新开启的针对电力行业的新一轮改革.新电改强调“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其中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成为本轮电改方 案的最大亮点,标志着我国一直以来电网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被打破.受此影响,一些工商业者盘算着新电改施行之后用电成本下降会为企 业节省不少成本,而受新电改方案冲击较大的电网公司,一些中层干 部动了心思,有人准备抓住机会下海搏一搏. □方案 放开配售电业务成最大亮点 新电改方案概括起来是“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 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 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进一步强 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 运行和可靠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表示,管住中间是指对具有自 然垄断属性的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确保电网 公平开放、市场公平交易,并更好地实现电网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电 网规模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放开两头是指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 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 价格由市场形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管住中间、放开 两头的体制构架符合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符合我国的基 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也是兼顾市场手段和政府作用在电力行业发挥功 能的最佳方式.

外界普遍认为,新电改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三放开”当中的“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尤其是其中的售电业务,这是电力 行业的终端环节,也是与广大用电者、用电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当然也是各方利益盘根错节、难度颇大的一环.此外,新电改方案界 定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的性质,尤其是对输电环节也就是电网企业的性质界定,这是所谓的“管住中间”,也值得期待. □样本 深圳成电改首个试点 今年1月,深圳正式启动电改试点工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个关键是对输配电电价成本进行厘清,也就是明确哪些是真正的电力成本,对电网线路、变电设备及其他输配电业务进行成本核算,算出一个“合理”的电价. 根据深圳电改的初步估算,未来三年深圳输配电电价每度将下降 1分多钱,未来三年电网公司在深圳将累计减少收益24亿元.而最新的消息是,深圳方面正在组建民营售电主体,要参与到新电改方案的 售电市场开放改革中,这意味着深圳终端电价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实际上电力系统改革的一个难点就在于输配电电价成本核算,这被外界称为是一个暗箱地带,电网公司不愿说清楚,某种程度上也确 实说不清楚.因为输配电电价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补贴,难以厘清. 简单点说,工商业用电户一般都比较集中,电压等级也高,这对于电网公司来说电网线路铺设省力、降压也容易、电力传输损耗也少,所以供电成本就低.而居民用电分布分散,尤其是一些农村,可能要专门铺设电网线路,而且居民用电电压等级最低,所以供电成本就很高.所以如果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话,工商业电价应该便宜,居民电价则贵,但是我们的做法是工商业电价高,以此通过政府统筹调节来补贴居民用电,这中间就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补贴,比如工商业用电对城市居民 用电的反哺、城市电网对农村电网的反哺等.

电力市场改革分析及应对

电力市场改革分析及应对 发表时间:2016-12-19T14:03:39.8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0期作者:刘小飞 [导读] 认真分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大唐保定热电厂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电力企业由计划电到市场电将全面放开,当前电力市场格局必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通过对新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电力体制改革对火力发电企业的影响,改革对火电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出火电企业今后如何满足电力市场新形势的需求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火电企业经营模式 一、前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正式开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是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改革的重点是,放开两头,监管中间。认真分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力体制改革特点 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特点:一是把电力商品化,形成由需求侧用户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以电力市场价格引导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二是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兼顾改到位和保稳定;三是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逐步打破垄断,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调动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性,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五是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三、河北省南部电网电改进程 河北省南部电网(简称“河北南网”)地处华北东部,四季分明,天气多变。河北南网内有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沧州、衡水6个地区,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近年来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新技术发展影响,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因国家节能减排、大气治理、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河北南网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电力市场、电煤市场等形势错综复杂,新的电力体制改革大幕已启。 2016年2月份河北省发改委电力办印发了《关于大用户直购电政策》,随后河北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成立。7月份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北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字【2016】26号文),河北南网于9月份正式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此次交易是河北南网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大规模交易,交易采用自主协商的双边交易模式,共19家发电企业和123家电力用户共达成交易204笔、成交电量82.5亿千瓦时,平均直接交易电价为325.58元/兆瓦时,降低用户购电成本3.22亿元。 四、电改对火电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分析及应对 新电改给火电企业带来一场革命,从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电向市场电变革,按照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的思路,在新电改进程中发电企业将逐步失去计划经济市场的庇护,只留下社会公益部分计划电,其余各类电源竞价上网,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前所未有的激烈,那些规模大、成本低、环保高效的发电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经营业绩。同时,如果电力企业所处区域的经济增长快,那么该公司业务增长就有保证,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火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主力军,首当其冲将会受到新电改的冲击,未来的火电企业必将经历政策、环保和市场等的多重考验。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火电企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根据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创新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不论改革如何实施,只有发电成本低、成本控制好的发电公司才能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 1.降低成本,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新电改将重塑发电企业,对其经营理念、发展空间、商业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提高现有火电机组效率及降低能耗水平,是火电行业应对新常态的落脚之处。火电企业必须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深挖机组潜力,督促现场燃烧调整,合理配风,综合考虑燃烧对氨耗、飞灰等指标的影响,尽可能保证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一是积极开展深入推动“达设计值”工作,利用耗差系统动态展示指标与设计值偏差指导运行调试,加强指标对标管理,特别是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燃油单耗等主要能耗指标与周边同等级机组先进值对标,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方式,尽可能降低机组厂用电率,从而降低发电成本;二是以“业绩为导向”,继续认真落实综合业绩考核办法,严格考评,创造全员关心指标、为改善生产指标努力的氛围,进一步开好生产运营月度例会,使全面预算管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严控成本费用,成本控制对于发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搞好固定成本的测算;充分控制和运用好资金;资金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和加快周转期,同时适当的利用好负债经营,是火电厂资金管理的重点。全方位加强变动成本的管理;按照成本一票否决法建立成本责任考核制;搞好预算管理工作。只有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且满足新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2. 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火力发电企业造成影响,发电企业应改变过去基于卖方市场、电网公司是单一用户的营销管理理念,树立大市场营销理念,把市场营销定位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经营激励机制。首先,发电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国家、地方有关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研究好、利用好国家、地方出台的电力改革政策,努力争取更加公平的电力营销环境,并将其转化为营销工作的优势,密切关注其它地区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市场的动向;其次,要摸清发电机组家底,做好成本和电价之间的测算数学模型,积极参与电能直接交易;第三,要转变工作重心,发电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加强市场营销队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凤凰网)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2007年05月25日22:39 凤凰网财经【??】?【】?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 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幵放,以鼓励社会投资。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四是从2002年4月幵始。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下简称“ 5号文”),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幵端的标志。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幵,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初步建立竞争、幵放的区域电力市场”。为此,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幵”原则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正式成立。此次同时挂牌的十二家电改单位,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龙源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和大唐集团,四大辅业集团为水电规划设计院和电力规划设计院两个设计单位, 以及[1.16%??]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二个施工单位。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合而成。国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 2010年03月11日00:44中国人事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 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历程 30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深入、制度创新几个发展阶段,经历了由单项到综合、由点到面的逐步深化过程。 初步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7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顺应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恢复职称评审、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对聘用制进行初步探索。为满足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些事业单位开始探索聘用合同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业单位急需人才的矛盾,调动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深入发展阶段(从1988年到1992年)。这个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下放权力,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聘用制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实行聘用制的不单纯局限于新补充干部,而是扩大到事业单位的各类人员。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都试行了各种形式的聘用制度,一些改革力度比较大的地区,还对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进行了聘用合同制的试点。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阶段(从1993年到1998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特点,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1995年原国家人事部和中编办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郑州会议,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总结前一阶段事业单位聘用制经验的基础上,把聘用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制定出台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办法。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上海、江苏、安徽、文化部、北京市科委系统和文化系统、中科院等十几个地方和部门出台聘用制管理规定,大部分地区的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实行聘用制度。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新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个阶段国家全面研究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问题,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1999年,原国家人事部在天津召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初步确定了改革的目标任务。200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出台,明确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和总体要求。随后,中组部、人事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为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针对各地各部门在试行聘用制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了试行聘用制度的政策解释和与之相配套的工资待遇处理意见。2003年底,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04年3月,原国家人事部选择确定了地域上各具代表性、行业上具有典型性、改革内容上各具特点的15个试点联系点。2006年10月,原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2008年3月,国务院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并在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成就 回顾30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奋斗历程,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认真贯彻“党管人才”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回首这30多年,历史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发展 一、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革命,始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危机局面。一方面,十年内乱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也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两个凡是”大行其道,成为拨乱反正的最大障碍。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彻底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除对社会生产力的体制性束缚,结束闭关锁国状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冒死按下手印,实行包产到户。不甘于受奴役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挣脱人民公社的桎梏,相对于落后僵化的人民公社,即使是小农经济也足以冲破这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樊笼。1979年,全国农村只有1%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上升到14%,1981年为45%,1982年为80%,1983年则达到98%。到了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了全面的胜利,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人民公社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者,靠耕种自己的小块田地为生。这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30477万吨,1984年达到40731万吨,棉花总产量1978年为216.7万吨,到1984年猛增到1625.8万吨,油料总产量1978年为521.8万吨,1984年增加到1191万吨。 农民在短短的几年里,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使他们对土地充满了希望。他们原本指望依靠土地发家致富,可是农民现在贫困的原因正是他们的小块土地,只经过十几年就产生这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小农经济本身是不稳定的,随时都在分化,包产到户造成的小农的理想王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的历史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的商品竞争,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日益加快,小农的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农民开始分化,生产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落入无产者的队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真正的站了起来,这三十年有成功,但也有失败,对它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是很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经济发展找准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进一步的腾飞打下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稳操胜券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五点:第一,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 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改革者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最初的,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改革就是产权改革,当时也没有产权理论作为指导。但是,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第二、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名为集体经济,实为变相的国营经济。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第三、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体制增量调整促进体制存量调整。 中国的经济体制,在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增量改革、体制外突破来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构和促进或倒逼旧体制的变革,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和主要经验之一,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靠的就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无论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增长,都是“两条腿”走路。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一直都在改革,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对集体农业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包括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且,在强调体制外改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决不应当忽视国有经济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与非国有经济相比,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较慢,这固然不利于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可以使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够在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导向的作用,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有经济实际上也

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进展历程

公务员考试海量备考资料请关注贵州中公教育(https://www.doczj.com/doc/1c10075502.html,)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2001):1978年《人民日报》等报刊提出事业单位进行“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这拉开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序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始系统展开。1985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事业体制改革相关政策:3月出台《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4月出台《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5月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意见》。1996年出台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科学技术领域改革在这一阶段处于改革前列。1992年,原国家科委等部委印发《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性技术工作;放开放活技术开发机构、社会公益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基本完成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同时,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科研院所改革进行更全面系统的部署,明确各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方向。 这一阶段事业单位改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逐步确立以政事分开为主线,以社会化为方向,以分类改革为推进战略。第二,机制僵化、效率低下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第三,事业单位快速膨胀问题逐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从1978年的1100多万人,到1990年的2157万人,再到新千年初的3000万人,几乎每隔十年人员膨胀1000万左右)。 然而,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相比明显滞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政事不分、企事不分、管办不分、资源配置效率低、服务公平性下降特别是“过度市场化”等。 第二阶段(2002~2006):中共十六大提出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紧接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经国务院批准,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框架及分类改革意见并拟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部分省市拟定了分类改革方案,进行了摸底调查、清理整顿、模拟分类与改革试点工作。比如深圳市,2006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有机构按照经营服务类、监督管理类和公益类“一分为三”,分别实行转成企业、纳入行政序列、保留或撤销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改革;518家市属事业单位被分类归位:28家纳入行政管理类,124家转为企业,27家撤销,339家予以保留。 相应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改革不同程度推进。2006年2月9日,原人事部发布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首次对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进行专门规定。在2002年启动并不断推进聘用制的同时,2006年11月启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工作,聘用制度、岗位管理两大基本人事制度开始形成,为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 贵州中公分校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一览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一览 2012-3-21 13:58:27国际电力网 1997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在政府序列中,仍保留电力部,形式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但新组建的国电公司既是企业经营者,又行使政府职能,实际上政企并未分开。 1998 “政企分开” 电力部撤消 1998年九届人大会议通过决议撤销电力部,将电力工业的政府职能划归国家经贸委。国家电力公司承接了原电力部下属的五大区域集团公司、七个省公司和华能、葛洲坝两个直属集团。 2002 国务院下发5号文件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件),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2002 五大电力集团成立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和大唐集团。 2003 电监会成立 2003年3月全国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政监分开”。 2003 电价改革方案出台 2003年7月全国国务院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确定电价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改革措施。 2004 标杆上网电价出台 2004年3月全国出台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统一制定并颁布各省新投产机组上网电价。 2004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出台 2004年12月全国国家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措施。 2005 电力监管条例颁布

2005年2月全国《电力监管条例》颁布。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机构的职责,监管措施,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2005 新定价机制实施 2005年3月全国制定与《电价改革方案》相配套的《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电价将实行新的定价机制。 2006 煤电二次联动 2006年6月全国第二次煤电联动,火力电企电价调整,各区域上调幅度不同,在1.5%-5%之间。 2007 19号文件颁布 国务院又于2007年颁布《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7)19号〕,强调电改需根据5号文精神,责令各部委着力推进。 2008 7-8月电价两次上调 2008年7月和8月全国电价两次上调,上网电价平均涨4.14分,销售电价平均涨2.61分,缓解了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的电企亏损。 2009 电改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全国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深化电价改革。“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2009 电价执行报告发布 2009年9月14日全国电监会发布《2008年度电价执行情况监管报告》。我国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良好,但政策执行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2009 交易价格管理通知出台 2009年10月全国发改委、电监会、能源局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 中电建、中能建成立 2011年9月29日,两大电力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挂牌成立,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了分离企业整体划转移交协议。历时近9年的电力行业主辅分离告一段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电力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军事管制、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等九次变革,其中先后两次成立水利电力部、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目前正酝酿着第十次变革:在电力发展上先后提出“电力是先行工业”,“电力是先行官”,“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和电力工业要适应超前发展等指导方针。到2001年底,中国发电设备总容量已达到3.3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1949-1978年) 在这30年中,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

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1950年燃料工业部为管理电力工业,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负责火电厂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的全部生产运营;为发展水电,成立了水力发电工程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1955年7月,第一届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为加强专业管理,相续成立了电力设计局、基建工程管理局,并将水电发电工程局改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分别管理火电和输变电工程设计、火电和输变电工程施工和水电勘测设计和施工。水活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各省(市、自

事业单位怎样改制为公司制企业

事业单位怎样改制为公司制企业 我们对国有企业改制曾经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实际工作,有不少心得体会,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现在针对事业单位在转制、改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法律要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目前进行转制、改制的事业单位提供一点帮助。 一、依法开展改制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 在事业单位转制、改制过程中,坚持公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项基本原则。要依法维护国家、集体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规范整个清产核资的操作程序。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产权界定、资产评估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引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有些事业单位由于历史的原因,拥有的资产数额十分庞大,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因此如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某些人利用改制、转制之机,以各种非法手段侵吞公有资产,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加强法律监督和控制,才能有效的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一、改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改制单位申请资产评估立项后,由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改制单位进行资产评估。 第二、对涉及到改制单位产权界定、产权交易、资产处置方案的制订、改制单位的股权结构设置、资产转让等行为,应由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确保整个改制、转制流程的合法性。 第三、加强民主监督,资产的评估结果、处置方案等须交由职工大会审议。 第四、对发生在转制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处理。对于在转制、改制过程中隐匿资产的行为,一经发现,就要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对于中介机构在承办业务时,同改制单位串通作弊、弄虚作假或隐瞒不报,出现重大疏漏、严重误导等导致国有资产重大流失、侵害其他产权主体合法权益的,也应依法追究责任。 二、改制方案的制定要坚持“三公”原则和职工民主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