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五)实验专题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五)实验专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常见实验 (共7题;共11分) 1. (1分)某科学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吸热能力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黑色、粉红、白色、黄色的纸各一张,折成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袋。 ②在纸袋中各插入一支温度,同时放置到阳光照射处的同一地点。 ③十分钟后读出每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在记录表内。 (1)实验小组认为影响物体吸热多少的因素是()。 A . 纸袋的形状与大小,阳光照射时间长短和光的强弱 B . 纸袋的形状与大小,阳光的强弱 C . 纸袋的颜色、形状和大小,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和光的强弱 (2)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 . 纸袋的颜色 B . 纸袋的形状 C . 光照的时间 (3)假设“白色物体吸热的能力强”,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A . 十分钟后黑色纸袋中的温度最高

B . 十分钟后白色纸袋中的温度最高 C . 十分钟后黄色纸袋中的温度最高 (4)如果实验结果十分钟后黑色纸袋中的温度计温度最高,则实验的结论是()。 A . 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 B . 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 C . 物体的吸热能力与颜色无关 2. (1分)如图,这是小林同学在《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做的实验。请对照我们做过的实验,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做这个实验前,小林同学应该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怎样处理? (2)小林同学测得的摩擦力是属于()摩擦力。 A . 滑动 B . 滚动 (3)小林同学在桌面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球鞋时,发现测力计的读数不太稳定,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你认为()相当于是球鞋受到的摩擦力。 A . 球鞋运动起来前测得的力 B . 刚好使球鞋运动起来的力 C . 球鞋运动停止后测得的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4.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垃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5.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 (√)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 3.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 4.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5.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6.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 7.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8.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

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 A.直接的 B.指导性的 C.限制较死 D.控制严格 2.“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3.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究。 4.工程领域的核心是(C)。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A.6 B.18 C.4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答: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年级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 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 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 ,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1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加热后的石棉网和三脚架是很烫的,不能用手触摸;要等它们降温之后再收拾和整理。 14.水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很高,不能把手放在上面,容易把手烫伤。 15.让水沸腾后,人们可以用来蒸、煮食物、给自来水杀菌消毒、泡茶、泡方便面等、获取更多水蒸气。 三、水结冰了 1.常温下的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下降,当降低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 2.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4.水结冰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5.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6.冰的温度低,如果长时间一直接触皮肤,容易被冻伤。 7.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盛满碎冰并加入食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8.冰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态的水。 9.让水结冰,我们可以制造冰冻食品,如:冰淇淋、冰沙、冰棍。 10.水结成冰之后,我们可以用冰块制作冰雕和其他艺术品。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期末试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填空题: 1.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和适宜的温度。 2.池塘里鱼、水草、水、泥沙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 ),( ),形成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3.增加( )可以为生态瓶中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 5.奥运圣火火种就是用( )取得的。 6.在黑色纸、白色纸、黑色腊光纸、铝箔纸中,吸热本领最大的是( ),反射阳光本领最大的是( ) 。 7.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 )。我们家乡的地形主要是( )。8.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 )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9.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下挂的钩码越多,弹簧伸长的长度越( )。 10.汽车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是属于( ) ;而圆珠笔写字时,笔与本子属于( ) 。(填滚动摩擦或滑动摩擦) 11.设计师在设计赛车时,轮胎很粗糙,可以( )。 二、选择题: 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A.是不科学的 B.是科学的 C.我不知道 2.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食物链:…………() A. 螳螂→蝉→黄雀 B. 蝉→螳螂→黄雀 C. 树→蝉→螳螂→黄雀 3.泡在水里的种子不易发芽是因为……………………………………………()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水温太低 4.放置的蜡烛、小球和光屏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会出现的是……………() A. 火焰的像 B.小球的影子 C.火焰的像和小球的影子 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A、方向相同 B、形状相同 C、长短相同 6.为了更多的吸收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都是…………………………() A.在阳光下水平放置 B.在阳光下直立放置 C.和太阳光垂直放置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 ( 解决( 3 自己( 更有效。 4 又是(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 B、珍爱生命 C、生命的共同特征 D、天气的变化3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4、教学建议中指出,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 息阶段 5 A、搜集资料B 四、简答(每题10分计30分)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的?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6、主渠道、主阵地 7、科学探究 二、判断 (√)(×)(×)(√ 三、选择(10分) B C B A D 四、简答 1 答:(1)、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2 3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 要求:熟读,熟记,能回答出括号中的内容。 1.大树的整体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拓印树皮图案的步骤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用(简图、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3. 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手)等,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活动。 4.观察物体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 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程度)等。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5.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

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樟树)(松树) (向日葵)等; 我知道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莲)(茭白)等。 7.按茎的不同, (坚硬粗壮)的叫(木质)茎; (细小柔软)的叫(草质)茎。 长有木质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如(松树)(柏树)(樟树)等; 长草质茎的叫(草本植物),如(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蒲公英)。 此处举例可以随意,正确说出3种就行。 8.了解:水生植物分三种类型: 浮水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金鱼藻)、挺水植物(水花生)。 9.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 气),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主要不同点: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软硬)。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部位膨大的(气囊)充满(空气)。注意“囊”字书写。 1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我们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光滑 程度)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13.可用(测量)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用观测的数据 (记录)植物的变化。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共4套)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学校班级姓名 小小的提醒:书写端正,字迹清楚,注意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填空题:(18分) 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碰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光也是沿传播的。 2.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科学技术上统一用作力的单位。 3.利用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利用镜来取得的。 4.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工具。它是利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6.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二、判断题:(20分) 1.用多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上,这一点的温度不会变化。()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 ( ) 3.我国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南方。() 4.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5.在阳光下,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里,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 6.同一物体的运动形式由滚动改为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 7.我们绝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 8.生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一种生物的灭绝其他生物均会受到影响。() 9.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内外涂成银色吸热的效果最好。() 10.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 三、选择题:(30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 B、阴暗明亮 C、干燥明亮 2.台灯的灯罩里面是白色的,这是为了。 A、美观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有利于光的直射 3.嘉兴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4.自行车上采用的减小摩擦力的措施有。 A、用橡皮刹车片 B、轮胎上做花纹 C 采用滚珠轴承 5.白色、黑色、蓝色三个大小、形状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升得最快 的是。 A、白色纸筒 B、黑色纸筒 C、蓝色纸筒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拉长时,会产生弹力。 B、小车在斜面上往下滑动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医生给病人检查耳朵的额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一种应用。 7. 下面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A、流水和风力 B、海浪和冰川 C、 A和B都是 8.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向前运动的。 A、弹力 B、拉力 C、反冲力 9.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10. 日光灯发的光属于。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11.下面的属于生产者。 A、蚯蚓 B、小草 C、蜻蜓 12.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13. 人们在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 B、省力 C、增大摩擦 14、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15、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四、图形题:(10分) 1、如右图,将1、2两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

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汇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 一、描述物体的位置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 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 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 北 ) (东北) (东) (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填空题:20分(每格1分) 1.在生态瓶中, ( ) 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2.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和()等物质的混合物。 4.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我知道像电灯这样的物体还有()、()等。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候最短。我国古代发明的()(可写拼音)就是利用日影观测计时的仪器。 6.嘉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形以()为主。 7.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在古希腊圣火采集仪式上,利用()聚光的原理取得圣火。 8.由于受水、大气、()或()的作用而使岩石破碎的现象叫风化。 9.根据你的研究,要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10.根据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11. 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千米。 12.在我们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中,主要研究了()、()、雨量的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20分(每题2分) 1.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黄色的。() 2.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速度非常快。() 4.中秋夜的晚上,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5.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6.在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7.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8.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右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左边。() 9.在冬天,我们为了多吸收阳光的热量,所以我们穿浅色的衣服。() 10.在运动会上,我们为了增加摩擦,防止跑道滑摔交,所以穿钉鞋。() 三、选择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 :20分(每题2分)1.蚯蚓生活在地下,所以推测,它适应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 2.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钻破种皮的是() A.根B.茎C.叶 3.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一会,测得长度为5.2米。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在物体的颜色和吸热实验中,下列中()升温最快。 A.黑色纸袋 B.粉色纸袋 C.铝箔纸袋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新编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姓名分数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 (),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 自己()、(),比() 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3、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不确定 4、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 息阶段 5、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C、表达与交流 D、思考行动计划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社会责任感、自身学习、日常生活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3、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上,随着时间变化,影子的()和()都会发生变化。 4、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的观点。 5、()可以证明地球在自传。 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7、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昼夜交替变化时因为地球在()。 8、热总会从温度较()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叫做()。 9、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10、古人用的水钟有()和()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 1、同一块橡皮不管切成大小如何,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2、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排开了一定的水量。()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7、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窗外的物体都是移动的。()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新课标第一网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10、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由东向西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做法错误的是() A、做成空心的 B、消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4、相邻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 A、冬天大 B、夏天大 C、冬天夏天一样大 5、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叫()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6、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还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固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比()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