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干栏文化体系的生态美学思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干栏文化体系的生态美学思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干栏文化体系的生态美学思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干栏文化体系的生态美学思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批准号:03JD750.11-44001)“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进程中的人居环境生态美学研究”专项成 

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婷,女,山西太原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干栏文化体系的

生态美学思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杨 婷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干栏式建筑,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居住文化体系。这一建筑形式在材料结构、聚落地的选择与营造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诸多合理性和科学因素,较好地反映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审视这种建筑体系,对保护民族建筑传统、促进该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现代居住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干栏建筑; 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Z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6)011-0156-04

助长民族精神产生的那种自然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我们要把那些特殊地区间的地理差别,看作是思想本质的差别,而与各种偶然的差别截然分开。

———黑格尔

西南壮侗民族地区,是世界上干栏建筑分布最广泛、体系最完备、形态最多样的地区。用生态美学的视角研究这种建筑样式,对壮侗民族的发展、对西南山区的开发乃至对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谓西南,刘敦桢先生在1940年受事中央博物院与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诸省进行古建筑调查时,对于西南有一大略定义:“窃以为西南诸省之涵义,在地理上,系指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西五省而言。”无论从自然生态角度还是人文生态角度而言,西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从自然生态角度看,西南地区山地分布众多复杂、水域众多、气候炎热潮湿,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肌质。从文化生态角度看,“中国

西南确是研究中国民族学、民族史的宝库。……因此,西南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古代的多样性的民族情况,西南民族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族史,同时,西南民族文化的细节也常反映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细节。”

[1](P320)

客观的地理生境以及文化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黔东南与桂北是我国干栏建筑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从南至北大致包括了广西的融安、融水、龙胜、三江、贵州的从江、榕江、黎平、肇兴、雷山等地区,在民族构成上以壮侗为民族主体。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创造和发展了形式多样的干栏建筑体系。该地区的干栏建筑形式简洁、构架清晰,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干栏住屋。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的壮侗民族虽然逐步接受了现代的生活方式,但更多的还是从事水田稻作,居住干栏。所谓的“干栏建筑”,是适应于炎热地区湿热多蛇虫的气候条件产生的一种底层架空、上层住人,以竹、木、草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形式。干栏建筑之所以能从古存留至今并继续发展,是因为这种建筑样式含有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

651—

如果能进一步弄清不同地区建筑文化的渊源,和各地区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的,而非臆造的规律,比较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研究其空间格局,这将不仅大大深化我们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整体认识,并进一步阐明其个性所在,加深对整体个性的理解,且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建筑的区域特色,从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学派,各逞风流,使中国建筑创作真正地实现和而不同,同中有异的繁盛局面。

———吴良镛《江南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壮侗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于自然的认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稻作农业生产,奠定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选择依山傍水、地势高突的地形立村建寨,营造干栏以定居。干拦建筑无论在材料的选择、对地形的适应、对气候的调节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生态美学思想。

干栏建筑在材料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用。木材丰富的地方,采用全木结构;木材不足的地方,则采用当地盛产的石料或土坯、夯土砌筑成墙,形成木石或土结构;木材严重短缺的地方,则以石料或土坯、夯土为主,屋顶和楼层仍用木料构成。

壮侗居民的干栏建筑在位置的选择和形态建构上,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依然不乏科学因素。他们将干栏建于山岭脚下的缓坡或河流台地上,背依山岭、前临江河,这样的基址地质结构稳定、土层深厚,适合建造永久性的建筑,且地势高敞、视野开阔,有利于光照和空气的流通,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另外,多山的地形决定了干栏建筑与大地接触方式的独特性。如何在复杂的山地地形上营建房屋,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干栏建筑的“架空”形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它的立足点不在于改造,而是因借,无论是岗、谷、脊、坎、坡、壁,都是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顺其自然,故而产生了许多与各种复杂的地形相适应的构筑形态。”

形态各异的坡屋顶是干栏建筑适应西南地区多雨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屋面的坡度根据各地的降雨量而变化,约从15度到45度不等。在云南中甸地区,降雨量约在500毫米到700毫米左右,围护墙体虽然还是具有强烈的邛笼建筑特征,但是建筑的屋面开始从平屋顶向坡屋面过渡,屋顶材料多为“闪片”,屋面平且缓。大约以云南中甸为界,再往南走,传统的住屋基本上都是坡屋面,或局部带有坡屋面,且屋面坡度随纬度降低而递增。到了滇西南地区的傣族住屋,屋顶坡度则多达45度甚至更大,这就充分体现了干栏建筑顺应气候,“因地制宜”的原则。

干栏建筑所处的地区气候以湿热为主,建筑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降低主要使用空间的湿度和温度,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房屋中的“通风”。从建筑物理的角度,加强通风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保证流通渠道的通畅,一是加大流通渠道两端空间区域的风压差引导通风。因此,干栏建筑的最主要特征———“架空”符合第一个条件。它不仅将住屋隔离了潮湿的土地,而且比起地面建筑,大大减少了对空气流动的阻碍。

在居室的布局上,以木版分隔成厅堂、卧室、储藏室、厨房、阁楼等,并设置有楼梯、栏杆等附属设施,还有用来围养家畜的栏圈,其居室空间及其附属构件各具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生理性和心理性居住生活的需要。

以干栏建筑的材料、结构及布局为依托,人与自然不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而是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生态联系和二者的亲和发展。在这里,人有一种对于生命整体的亲和与敏感。面对生态领域的一切,人不是抱着某种实践的意志,而是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感受它、体会它、触摸它;感受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命行程中体悟全整生命意味的过程。在这样的感受中,人获得了一种与自我生命交流的情感满足;在这样的体悟中,人沉潜于世界生命的最深底,在人与世界的整体性发展中获得了生命的升华。也就是说,人与世界的相互“亲和”,诞生了生态存在对于人的生存满足的内在美学价值:生态完整性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表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谐和,而目表现了人自身的生命和谐。

干栏建筑是西南壮侗民族地区的本土建筑,应该受到足够的关怀与重视。这种对本土建筑的关注,不是因为它们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渐趋消失而弥足珍贵,而是其本身所包含的生态学含义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让人肃然起敬。

但是,在干栏文化体系中,也存在着一些落后和消极的因素,不利于壮侗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壮侗民族传统的炊煮方式是砍伐聚落附近山岭上的草木为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加,这种方式造成了植被的过度砍伐与破坏,使居住环境日趋恶化。现在,有关部门正在乡村推广沼气池,沼气既可用于炊煮、照明,又可获得高效的有机肥,还可进化环境、

7

5

1

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节省燃料,避免对山林的砍伐,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其次,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许多村落的干栏建筑工艺粗糙、结构简陋,建筑质量低。随着全球性气候的异常变化和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造成各种自然灾害频仍,特别是频繁的洪水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今后的城乡建设和房屋的营造上,要推广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水泥砖,它具有原料丰富、制作简便和结构坚硬、防水防潮的特性,用之建造房屋,不仅结构稳固,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水性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钢筋水泥框架,或在墙体中加入适当的钢筋,以增强房屋整体的稳固性、抗震性和抗水性,不断提高居住建筑的质量。其三,要对传统干栏的居室布局和居住习惯进行改革。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干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来圈养家畜和堆积肥料,上层住人。这样的居住格局,虽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畜同居是不合理不卫生的,其弊端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现在许多地方已在住房旁单独修筑牲畜栏圈,实行牲畜和人居的分离,这将是今后干栏住居的发展趋势。其四,长期的小农经济及稻作农业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定居生活,造成了壮侗居民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即使是居住在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深山区,也不愿意离开故土从事其他产业,故给扶贫工作带来了难度。

尽管干栏建筑及其文化体系还存在种种不足,但这也证明了它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将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挖掘出来似乎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加大对地域文化丰富内涵与资源的认识、探究、保护和发展,获得多元文化的认知认同,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设计平庸,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2](P6)那么,应该如何保护和开发它?黄天其先生在其文章《开发生态学与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中提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落后地区,需要在三方面解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问题:1.努力研究和提供实用的生态技术系统;2.推进和深化开发理论研究,以建立起一个与当地情况符合的真正有效的生态式开发理论和方法体系;3.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知识,从法制和伦理规范开发行为。”[3](P24)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的大部分民族地区还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在这些地方强调或使用“高技术”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应使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使用它当然有助于对传统技术的改造,使传统技术焕发新的活力。基于现实状况,更应强调对传统技术的认知、学习、提高和推进,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而这往往就是创造具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的根源所在。发展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也只有踏踏实实地踏在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研究之上,结合具体地段、具体实践的情况,才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任何企图超越这个阶段的幻想都是徒劳和不切实际的。哈桑?法赛曾经说过:“你若需要一朵花,勿以纸和胶为之。你必须付出体力与智慧寻找一块土地,播下种子,精心培养。”[4](P70)

所以,“在中国尚不具备许多高科技手段的现状下,在中国建筑师还不太掌握相关科技手段的前提下,不妨从最熟悉的道路起步,这就是地域性建筑。我们曾经指出过,中国地域性建筑成就很大,它是中国几代建筑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其问题也比较集中,它更多表现为形式本位;但它前景广阔,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有可能从这里起步。特别是中国的西部地区,当地的特殊自然条件和环境,曾经与人民的智慧相结合,创造出抵御不良自然条件、形成宜人生活环境的建筑。这一点,地方上的建筑师有条件成为引路人,使得他们的地域性建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引路建筑。”[5](P618-619)

越出国界、区界作宏观大系统的考察……宏观地研究这一系统的萌生、发展、在中国境内的存在与变化,其文化形态、信仰崇拜、聚居形态、建筑艺术等问题,必然要和同一系统的其他支系比较而后,才能更深刻正确地认识其位置、阶段和特殊性质。

———郭湖生《我们为什么研究东方建筑?》干栏建筑文化体系不仅对西南民族地区乃至西部大开发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世界居住环境的改善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

1.对于住区土地开发的意义。长江流域有大片山区和丘陵,在这里进行土地开发,必沿山建房,所以历来就是干栏的用武之地。在沼泽地带,深者为湖泊,浅者为滩荒,对这些沼泽的开发,历来存在巨大争议。有的要围湖造田,有的要废湖还田,有的沼泽被辟为分洪区,但又不能弃置不用,一旦开垦,又无法禁止民居。在此建立干栏式聚落,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解决之道。城市土地再开发也存在同样问题。通常,城市发展只能在地面一层打主意,一旦悟到地下、空中都可开发的时

8

5

1

候,城市的立体构思便出现了。中国古代京都,很早就展示“复道行空”的壮丽图景,困扰城市规划家的“人车分流”“设施增容”问题应该从这种干栏式的立体城市中寻求答案。

2.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居住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类生态系统,即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6](P124)。干栏源出木构。木构所用的材料和构造方式似乎已经过时,但近年来却重新受到青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为,在全世界大规模营造森林的过程中,砍伐所得的各种规格圆木,可以满足相当大部分的干栏建筑需要。这种自然合成的材料,节约能源、有益健康、促进生态平衡、利于自然循环。所以,这种木构干栏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还有可能以新的面目再度登台。另外,人们不难注意到,高架道路、抬升建筑到一定尺度比例,将减少甚至消灭永久阴影区,因此有利于附近植物生长,有利于绿化建设。底层架空也将解放落地建筑必然形成的通风死角,促进街坊通风,减轻大气污染。我们在许多干栏聚落都可以感觉到,即使地面卫生稍差,在升高了的居住层面卫生条件还是良好的。

3.对居住环境安全的意义。根据联合国的灾情统计,水灾是危害人居环境的头号杀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大多不曾学会与河流的定期泛滥这种自然循环和平共处,干栏建筑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世居澜沧江河谷的傣族,一直应用干栏,占领并开发宽达百里的河谷平坝,视排名世界第14大河的澜沧江之定期泛滥为家常便饭,汛期在楼上照常“安居”,水退,则下地“乐业”。这样的人居环境启发我们思考:全世界每年在防洪上的花费数以亿计,水之为灾却一如既往。人类为什么不提倡与自然和平共处,而一定要征服自然?对火灾,干栏自古习惯建在水上,水源就在楼下。没有流水,也必在聚落中心分布水塘,大家共用消防水源。这些水源在平时并不闲置,而做养鱼之用。干栏底层架空,为抢救火灾提供了方便。城市建筑如果干栏化了,消防规范中的消防通道问题就自然化解了。

由此观之,干栏不仅是一种普通的住居形式,更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建筑形式。“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首先所体现的应该是建筑设计所具备的前瞻性。任何建筑的设计都是源自于对其所在地的气候、技术、文化、用地等环境要素的反映,必须通过理智思考和反复推敲,创造性的灵感发挥和对环境因素的权衡再三,才能使建筑物犹如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一样从大地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7](P7)也正因此,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埃在本世纪初第一次见到非洲的干栏时,立即为其艺术魅力和哲学意蕴所倾倒。他在其传世大作《明日之城市》一书中,构想了将来的干栏化城市,主张整个人居环境架空离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建筑技术的提高,这种构想如今已有一定程度的实现。

“建筑是展现于大地的、以住居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文化,是以技术为主体、兼备艺术因素的空间造型。技术的极致就是艺术的极致,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是相通的。”[8](P128)干栏建筑就是一种大技术,也是一种大艺术,它虽然朴实无华,却因其生态之美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童恩正.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序言)[C].北京:文物

出版社,1990.

[2]刘敦桢.刘敦桢文集(三)[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7.

[3]黄天其.开发生态学与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A].人居

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林楠.在神秘的面纱背后———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评析

[J].世界建筑,1992,(6).

[5]邹德侬.现代中国建筑史[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2003.

[7]周浩明,张小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9

5

1

考及其对现代居住环境的启示

西南大学《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单选题]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认知相符理论 D: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是: A:力量 B:活动向度 C:好恶评价 D:智慧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然后更容易接受一项大的、不合意的要求,这被称 为: A:门面效应 B:登门槛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宽大效应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其他人在场增加了人们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这被称为: A:旁观者效应 B:责任分散 C:从众效应 D:社会干扰效应

=================================================================================================== 参考答案:B 5:[填空题] 1.实验法可分为、模拟实验和自然实验三种。 2. 社会化的过程是和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3. 在许多情况下,是人们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4. 态度改变的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强度改变和_______。 5. 由于认知冲突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况就是。 6. 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即人际沟通)中,55% 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7. 导致群体极化发生的因素为。 8. 第一印象形成中最要的维度是。 参考答案: 1.实验室实验 2.个性化 3.社会比较 4.方向改变 5.认知失调 6.身体语言沟通 7.信息充分 8.好恶评价 6:[论述题]

城市人居环境调研与分析

城市规划原理结课论文

城市人居环境调研与分析 姓名:李婷 班级:11景观1 学号:1110643127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引言 (2) 1.1课题的选择 (2) 1.2调研地的选择与目的 (2) 1.3实地调研后 (2) 1.4调研与分析方法 (2) 第二章城市人居环境 (3) 2.1概念 (3) 2.2研究内容 (3) 第三章武汉市人居环境调研 (4) 3.1历史发展状况 (4) 3.2城市发展现状 (5) 第四章武汉市人居环境分析 (7) 4.1交通部分 (7) 4.2居住区部分 (7) 4.3绿化部分 (8) 4.4污染部分 (9) 4.5人文部分 (9) 4.6提出的一些建议 (10) 第五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建设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共同关注。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城市地率先高速发展,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作为首要议题被多次提出讨论。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领域,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之中。本文主要是采用“从小见大”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武汉市的人居环境调研,分析其人居环境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参考,从这一“小”的方面,找出城市在人居环境治理与建设方面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关键这一“大”的方面。 相对“城市人居环境”,可能“城市环境”这一词大家更熟悉,若从最基本的说离不开城市是什么、城市具备什么,城市环境是什么,城市人居环境又是什么,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意义又何在?在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背景下,因面临着住房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等城市问题,人们越来越关心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本文从一个具体实例出发,通过对武汉市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对武汉市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从交通、居住区、绿化、污染、人文这些部分分别阐述问题和特点,并提出“屋顶花园”、“保护并开发旅游资源”、“城市多样性建设”等等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和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出武汉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问题,而且也能发现其他城市在某些方面出现与武汉类似的情况,比如:交通拥堵问题、噪音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这些共同问题无疑是为我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敲响警钟,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合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为指针,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长久利益出发才能逐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将城市建设地更美好、舒适。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多样性

(整理)高中地理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森林资源匮乏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现状:森林覆盖率低(18.21%),人均占有量少 (0.13公顷)(9.47立方米)所以中国是一个少林国家 世界其它国家森林覆盖率情况:日本67%,韩国64%,挪威60%左右, 瑞典54%, 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8%,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亚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 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圭亚那,达到97%;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埃及,仅十万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法国。

地区分布不均,三大林区较丰富,华北、西北较少 台湾省森林覆盖率为全国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新疆、青海不足1%。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原始森林锐减,森林总体质量下降 目前原始林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前者以耐寒的针叶林为主,兼有阔叶树种,属于密林地,所以树木都争着往上长,树型挺拔高大,有的高达三十多米,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东北林区的木材蓄积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之一。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垂直差异大,树种特别丰富。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热带经济林、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林。并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木等。 人工林保存面积大,但单位蓄积量低 人工林面积最大的是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2015年秋季西南大学心理学第一至五次作业答案

1:[多选题] 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参考答案:AB 2:[多选题]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A:迁移作用B:原型启发作用C:定势作用D:动机作用参考答案:ABC 3:[多选题]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ABC 4:[多选题]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注意过程参考答案:ABC 5:[论述题]简述创造过程的四阶段模型? 参考答案:(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开始尝试和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2)酝酿阶段。个体表面上暂时搁置了问题,实际上潜意识仍在继续思考。(3)明朗阶段。经过酝酿期,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4)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把抽象的新观念进行具体操作,提出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法。 6:[论述题]简述知识和智力的联系? 参考答案: (1)知识和智力同时存在于一个认识活动中。(2)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3)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智力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 7:[单选题] 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C:对比D:后象参考答案:C 8:[单选题]神经系统是由( )构成的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参考答案:A 9:[单选题]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知觉 11:[单选题]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参考答案:A 1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A:能力参考答案:A

生态城市是21世纪人居环境理想模式之一

生态城市是21世纪人居环境理想模式之一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使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加强了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范围,构建了整洁有序的城市物质环境,同时也提供了完备的城市市政服务设施,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引起“城市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物质文明不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相反会加剧城市的环境恶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着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污染和急剧膨胀的人口包袱双重危机,环境和发展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矛盾。 人们怀念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向往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但是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的增长点。城市建设的本身不可能自发地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指引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这外部力量是一种思想、一种共识,它既要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要求。既然摈弃城市,回归自然不可能,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自然引入城市,使城市自然化、生态化。国际上将这种自然化、生态化的城市称为“生态城市”。 1 生态城市的渊源 “生态城市”是在城市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居环境模式,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1981年首次提出的,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学说,生态城市的历史渊源却很久远。早在3000 年前,中国人就已形成了一套人类生态理念体系,“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而在古代欧洲城镇和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村落也能看到生态城市的雏形。 18世纪末到19世纪,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人口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人们要求与大自然融和、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如傅立叶的“法郎基”欧文的“新协和村”、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美好愿望。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些愿望没有得到很好实施。后来人们又提出许多理论,如意大利嘎涅的“工业城”、法国柯布西埃的“光明城”、英国恩维的“卧城”(或卫星城)、赖特的“广亩城”等,其基本思想都体现了生态规划的原则,实现城市的生态良性循环。而真正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地系统性的研究始于近代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复兴于60~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的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1981年前苏联科学家由此衍生出“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生态城市”的理想居住模式。生态城市建设则开始真正走向其实施阶段。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徘徊和停滞之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紧跟国际发展的趋势,自80年代初以来得到了迅猛复兴和发展,至1990年己经形成了一套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指导的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我国的不少城市已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并积极采取步骤加以实施。如长沙提出要建设生态经济市,江西提出要建设生态经济区,云南提出要建绿色经济省,上海、大连、株洲等要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并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2 生态城市的含义 简单地说,生态城市的含义就是指生态上健康的城市。它是技术和自然地充分融合,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这里的“生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二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

景观生态居住环境

景观生态居住环境初探 简介:本文本着绿色生态的思想,从生态住宅的组成要素,生态住宅的类型及特点两个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如何建设生态住宅的建议。 关键字:绿色生态,住宅,健康,建设 brief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start with green organism’s habits thought reason, from organism’s habits dwelling house composition key element, two organism’s habits dwelling hous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aspect, the organism’s habits dwelling house has been in progress to green have discussed suggestion, and have submitted. key words: green organism’s habits , dwelling house ,health , construction 1前言 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色色的绿色生态住宅涌现于全国。然而如何定义绿色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认 识不清,就无法把绿色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见效于国际社会的错误思想。 从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伦理出发,生态思想认为要节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浅谈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理想聚居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从未停止。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界保持相对和谐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快速增长,人类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工业化进程加快了人化自然的步伐。加速了对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的破坏。研究城市与农村人居生态化的问题迫在眉睫,对于人类构建现代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是有现实而伟大的意义。一.人居环境生态化的内涵与特点 人居环境是由英文HumanSetdements转译而来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系统,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即城市公民生活周围的自然因素,如光照、温度、空气、动物、植物、水体、大地、自然景观等)、人工环境(即人工构成的部分,主要包括由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创造而产生的建筑、城镇、风景、交通等物体、景观或空间)、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和心理环境(即自然、人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是对各种居民群体及个体主观精神、心理感觉产生影响的外部综合性氛围)。人居环境应是人、建筑、环境、自然与社会之间处于可持续性的和谐状态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它强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同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类生存的理想模式。

人居环境具备以下特点: 1.崇尚自然: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尊重并保护自然。 2.经济高效:对能源和资源实行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可持续性利用。3.乡土特色: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分类利用。4.生态安全: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和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5.生活方便、环境舒适。6.适应发展;用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人居环境系统,来同步适应对总体环境的变化。 7.人本关怀: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对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 二.人居环境生态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在从事区域的经济和生态规划时,以着眼范畴和重点策略的不同,人居环境可以有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之别。 1.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对策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城市人居环境也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化的主要问题如下:①空气污染严重②水体污染严重、缺水问题严重③“垃圾围城”问题严重④噪音污染、光污染明显⑤城市人口急剧增加⑥交通拥挤严重⑦工业化污染严重⑧城市生态系统整体脆弱等问题。主要对策如下:①建设生态社区:生态社区由绿色空间系统、水资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清洁能源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所构成,是满足居民方便、舒适、卫生、安全和景观环境优美要求的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生态社区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②发展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

居住区环境建设现存有哪些问题

居住区环境建设现存有哪些问题 居住区环境建设现存有哪些问题 环保意识的加强在住区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发商认识到环境促使房地产增值,开发程序经历了从初期的"容积 率至上",到后来的"建筑优先,环境补救",直到现在的"环境当先,建筑跟后"的演变过程。 另一方面,居民在购房时,除了考虑房型、住区外部环境(交通、购物、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等)之外,住区内部环境也成为决定因素 之一。市场买卖双方的互动过程,推动着住区环境品质的不断提高。 但是长期以来,在提高住区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及场地一直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相对来讲,环境的自 然性、生态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然观、生态观的淡漠使得 当今住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1、忽视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目前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中常常忽视原址环境中有价值的信息,如水体、生物种类、地形地貌、原有景观等。缺乏对原有自然环境 的尊重和利用,不论基地自然条件如何,一律先填沟堆山,将原有 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一概抹去,代之以全新的`布置,这实际上 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逆生态做法。 2、片面认为高绿地率即能产生好的生态效益 许多住区建设片面追求高绿地率,把其作为衡量是否为生态住区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绿地率高就能产生好的生态效益,小区的环 境质量就高,就是生态小区。最常见的做法是完全忽视了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千篇一律地在大面积的草坪上点缀少量的几株树木。其实不知绿化的有效生态效益不仅取决于绿化的覆盖面积和占地面积,而且取决于空间结构和绿地类型以及构成绿地的材料。 3、重人工环境轻自然环境

居住区中动辄长达100米以上的轴线,下沉广场、喷泉水池、雕塑一应俱全,以为这样就成了现代高档小区。过分追求精心修饰、超前铺张的人工化环境,形成大面积的硬质铺地,却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化环境的内在精美结构。殊不知相对于人工环境本身固有的功能性、时效性而言,自然环境更具有田园式的魅力。 4、绿化配置重珍稀性、观赏性轻地域性、环保性 一些开发商为了提高住区环境的"身价",追求"卖点",在绿化配置中片面追求观赏性、珍稀性的名贵树种,不管成活率如何,不惜重金从异地移植古树名花,而轻视易生易长、环保效益显著的地方经济性品种,最终导致各小区外环境投资浪费、维护费用增加,小区景观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妥善处理好城市住区开发和景观环境建设,关爱环境、关注生态,切实保障城市住区的居民的长远利益,促进住区生态环境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实现和保障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为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_、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是文学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也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 在这篇文章里,赫伯恩试图突破分析哲学的藩篱,辨析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艺术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自然欣赏)之间的差异。他主要讨论了两点。第一点可以概括为“内外”之别:对于艺术欣赏,欣赏者只能在艺术对象“之外”欣赏它;但是,对于自然欣赏,观赏者可以走进自然审美环境自身“之内”一“自然审美对象从所有方向包围他”,也就是说,欣赏自然时,“我们内在于自然之中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面,就像面对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样”。从欣赏模式的角度而言,“内外”之别就是“分离”(detachment)与“融入”(involvement)之别:前者主要是艺术欣赏的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自然欣赏的模式一观赏者与对象的相互融入或融合。在赫伯恩看来,“融入”这种欣赏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融入自然,观赏者“用一种异乎寻常而生机勃勃的方式体验他自己”。艺术欣赏与自然欣

西南大学[0114]《咨询心理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0114]《咨询心理学》网上作业几答案 1、协商期望是心理咨询()阶段的问题: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追踪阶段 1. 2. 3. 4.初期阶段 2、国内最早的危机干预机构是(): A: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B:上海危机干预服务中心 C: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D:广州危机干预服务中心 1. 2.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 3. 4. 3、()是指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围绕改变来访者所表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或症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A:指导关系B:咨访关系C:治疗关系D:医患关系 1. A. 2. 3. 4.咨访关系 4、( )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心身一体的观点 2.整体性的观点 3.唯物主义的观点 4.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5、人数在20~35人之间的团体属于(): A:大团体B:中团体C:密集性团体D:常态性团体 1. 2.中团体 3. 4. 6、表达技术科分为内容表达和(): A:情感表达B:内容解释C:面质D:情感反应 1. 2. 3. 4.情感表达 7、爱德维希将枯竭的典型症状分为()、停滞、失望、淡漠四个阶段: A:倦怠B:激情C:热情D:迷失 1. 2.

3.热情 4. 8、以下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A:WAIS-RC B:SPM C:EPQ D:SAS 1. EPQ 2. 3. 4. 9、交互分析最先由心理学家()提出: A:艾瑞克·伯恩B:米纽琴C:沃尔特D:麦克·怀特 1.艾瑞克·伯恩 2. 3. 4. 10、尊重的前提是(): A:接纳B:有礼貌C:共情D:温暖 1. 2.接纳 3. 4. 11、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希腊oikos(住所)加上logos(学科)组成okologie 衍生而来,意即研究环境中的生物。现代生态学概括为:研究决定生物分布及其量度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简言之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环境总和。其与生态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在参与编写《乌鲁木齐市北郊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及《乌鲁木齐市南郊绿色长廊生态建设项目》中,将林业生态规划理念运用到人居环境中去,得到较好的评价。因此,特撰写此文,望能给从事林业咨询人员借鉴。 标签:人居环境、生态学 前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自然生态的主体,是人与环境和谐的重要因子。认真研究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人居环境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所有人类聚居形式的环境为研究对象,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 林业工作者关注“人居环境”的必要性 人居环境是20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广泛关注起来。它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使人类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是:建设规模大,动用资金多,发展速度快,城市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与部门广。城市人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等等,都已成为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而在生态建设项目中,往往涉及此领域,因此,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迅速掌握人居环境的理论,在生态建设项目中,提高将生态理念与人居环境良好结合的能力。特别是人居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项目中,更应该将二者和谐统一。 2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良好聚居环境为目的的。而生态学则是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目的的一门基础性科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就是在一切的生产、生活活动中,要有生态的意识,要尊重自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现在以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例,说明生态学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如下:

居住地的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居住小区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合肥学院 10生技吴巍 1002021016 摘要: 随之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身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有意或者无意地破坏者周边的环境,在很多的地方,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伴随着的是环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坏,以至于我们居住地的环境也被受其害。它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更是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居住的地周边的环境不容乐观,更有的地方出现周边环境严重恶化。通过这次的调查,目的是想唤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将行动落实到实处,真正理解并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改善我们居住地的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关键字:居住地环境保护污染环境问题 调查背景与目的: 居住环境建设是全民的事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了保护好我们居住地的环境,我与我的团队在附近的小区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问卷调查。目的是想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周边环境的现状,寻找人们忽视环境问题的原因,唤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把行动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理解并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改善我们居住地的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调查地点:居住小区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8日到12月12日 参加人员: 走访人员和部门:合肥学院附近街道、居民小区、菜市场等 调查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网上提交问卷 调查过程: (一)制定调查表 在制作调查表的时候,我们必须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并对生活在城市跟农村的

人居环境与生态城市

浅议人居环境与生态城市 摘要:从人居环境概念入手,综述了人居环境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引出生态城市的概念,概述其内涵及特征,最后为创造适合人们生活的良好居住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城市;建议 亚里士多德在2000 多年前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可见,人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类城市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的内涵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更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追求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在新的世纪,一个不适宜现代人生存的城市自然会被淘汰,一个窒息人的发展的城市必将衰落。因此,许多城市都在为改善各自的人居环境、创造适合现代人居住和创业的城市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1人居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人居环境科源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类聚居学,他不拘泥于单纯的建筑与城市的概念,强调从整体上来考察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问题。道氏将其划分为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交通与通信网络 5个基本构成要素,提出了研究人类 生产与城乡建设活动的规律,寻求实现理想、美好的人居环境的途径[1] 。 在我国,明确提出“人居环境”一词只有 10余年的时间,而后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运用。我国学者吴良镛在道氏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提出要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融合”为核心来建构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框架,拟定其研究领域有:①居住系统; ②支持系统;③人类系统;④社会系统;⑤自然系统;⑥跨系统研究[2] 。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聚居环境状况引起了广泛重视, 相关的理论成果也大量涌现。邹德慈认为应从人居环境科学的高度审视城乡规划问题 [3] 。吴良镛、毛其智提出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人居环境的 发展[4]。刘平等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生态设计方法的研究探讨[5] 。李长坡等建立数学 模型,探讨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定量关系[6] 。熊鹰等进行了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 展的协调性定量评价的研究[7] 。这些文献都是从不同学科领域探讨城市人居环境的相关问

基于广州居民居住环境生态问题调研分析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基于居民居住环境生态问题调研分析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16物流工程二班第1组 :骆小凡然王菘高越关雨梅文清徐佳铭岱晨郜家珏高穆依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017年10月 9日

目录 一. 摘要 (3) 二.调查背景 (3) 三.调查方式 (4)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4)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科学发展观 二.调查背景 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而环境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