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芝先生文集2

隐芝先生文集2

隐芝先生文集2
隐芝先生文集2

第六章修仙要立场坚定

网友“zhangsheng”:

这位仙兄所言极是。我的见解和你相同。

网友“闲云”:

门户之争源于自心不净,前人故事姑妄听之,何须太过在意,重要的是如何修炼于我等身心有益,道友可否微露一二?

网友“zhangsheng”:

我细读了“隐芝”道友的妙文,察觉其用意为:

一、痛恨佛教中某些偏执狂谤道毁真,因此认为有必要对谤仙之恶口进行必要的反击,否则仙道威信扫地。害怕仙学弟子自己轻视自己,自己不敢相信自己。可谓用心良苦。

二、欲正本清源,还仙家本来面目。大概是想学到纯而又纯的仙家妙术;

三、仙佛世界各不同,不要佛道双修。人各有缘,“各随其志可矣”。

不知我曲解仙友之话没有?说实话,我对这些观点很赞同。

隐芝:

道友上述话中,我赞同此语:“重要的是如何修炼于我等身心有益”。其他话则值得商讨,否则立场不坚,修仙难于成功。仙家有语:“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

这“笃志至信”四个字,就是要有门户之见,否则摇摆不定, 一会儿仙, 一会儿佛,一会儿耶稣,一会儿真主,如何有成功的希望?佛教徒每谓要破除我执、法执,但历来是要所谓的外教破除我执、法执,以趋向佛门,而佛门自己的我执、法执是丝毫不能破除的,因为其向来自诩为“不二法门”,当然要唯佛独尊。我不想花精力批判这种论调。我出此言,只是想让真正修仙之人记住仙家的两句谚语:

1、“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入吾门”(仙家须有缘方能授,不同佛教拉人入教就是普渡)

2、“脱俗归真须向玄门求觉路,超凡入圣更宜仙家问玄津!”(佛教徒要我执、法执才能灭来生成佛,无可厚非;仙家当然也要我执、法执才能有所成,也无可厚非。盖修行境界不同,结果不一样,当然不能舍己从人,但也不想强人就己)

陈撄宁曾说:“无明这个东西,在我是永远要保存,丝毫不许破的,别人家要想破我的无明,请他们先破一破自己罢。”此说虽带点火药味,但十分中肯,何妨再增加一句:我执法执这两样东西,在我是永远要保存,丝毫不许破的,别人家要想破我的我执法执,请他们先破一破自己罢。

唉,众人积重难返。

第七章学道贵在恒持

网友“闲云”:

道友说得有理,是我着相了。一切本自然,若是于人有益,于己有助,争一争门户原也无妨的。积重难返仍需返,只是也不用急,随缘乐助而已。

隐芝:

吕仙有一首诗,我奉为圭臬,不知道友们是如何理解的?我感叹自己:知长生之可得而不能修,患流俗之臭鼠而不能委。所以只好采取《黄庭经》所言:闲暇无事修太平。该诗大多数仙友应该都见过:

捉得金精做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网友“闲云”:

很多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旧时因缘仍需一一了结,逃无可逃。至道不难,只是妄心难息尔。

网友“自在闲人”:

深有同感, 不知可否传术。

隐芝:

我灵药未成,只是小有所得,恨才疏学浅,不足以款师友也。吕仙曾说:“比见世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然大药难卒得办,故我且将御小者以自支持,道不负人,身体素质有所

提高。儒家说:虽小术,亦有可观者也。盖“低处修时高处到”也。凡学道当阶浅以涉深,由易以及难,至诚坚果,无所不济。朝为夕改,疑则无功。若欲一口吃成胖子,直欲一步登天,未之闻也。

吕仙亦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其师曾说:免除九难,方能奉道。九难之中或有一二不能免除,但以徒劳而不能成功者也。并将衣食逼迫列为第一难。

对此,我深有感触:无为妙道,世人往往闻之者不信,信之者难为,为之者不终。因此,信之者、为之者,往往到头虚老。道与世事不并兴,信之然也。如今人事万端,不妨如《黄庭经》所言:闲暇无事修太平,故我见缝插针。奉道之士若一直等到内外缘具备才下手,恐怕会:大限临头,方是歇心之日;恶疾缠身,才为了手之初。

史学家司马迁曾说:“道家,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乃道应用于世事产生的功效。其实,修仙亦然。《黄庭经》言:治生之道了不繁!亦此之谓。

第八章内宝养生与和光同尘

网友“zhangsheng”:

“隐芝”仙友,不妨谈谈养生效验?还有“闲云”逸士,不知修到何等程度了?

网友“闲云”:

说来惭愧,我虽已向道有年,因练己不纯,妄心时起,多次进而又退,总在门边徘徊,只是从不敢自弃,故于身心健康倒也多有改善,因心重于道,自然轻于世事,俗缘倒也渐渐少了,常能“闲暇无事修太平”,也算道不负人吧!

隐芝:

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不宜张扬显露,自然俗气难侵也。我曾被许多庸俗询问为何容颜如此年轻,并屡屡讨教所谓的驻颜秘术。

有一次送一15岁的少年到中专学校上学,老师同学皆以为我和他是一起来上学的,询问后引起大惊。但我从不言及乃修道使然,皆答曰:“不知何原因,恐偶然耳”。与昔日的同学走在一起,同学们大半已显老相,并发福,路人无不认为是叔侄关系。若无缘分,虽同学亦三缄其口。

古人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彼高妙医术尚且如此,况仙道乎?仙道迟成,多所禁忌,若无超世之心,强力之志,不能守之也。与君共勉,庶几玄圃丹台,同为先路也。

第十章修道与修仙

网友“有所求”:

谢谢道友提到的看法,请问《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这几部经书现在还可看到么?最后问一个问题,道友提到的古仙经,包不包括葛洪的《抱朴子》?

网友“skass”:

那三部书我查了下,道藏、藏外道书俱没有篇目,不过印象中似乎有书引用过这三部书。道成经,这个经名似乎很常见.

隐芝:

答复诸道友,因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作答,望见谅。希望能对诸道友修道明理有锱铢之益,我愿已足。

几年前,伪气功风靡神州,异端并起,妄夸海口,近无延年益寿之功,退无消灾禳祸之益。而愚民喜听夸诞之词,使所谓的大师们中饱私囊、门庭若市。而广大好道者:进失当世之务,退无长生之效,乃至因此而丧残生者,良可哀也。可惜大众不察:这些大师容颜与庸俗无异,且过着饮食男女的生活,尚奢望彼等奸邪之徒超度乎?

我文革后期在西双版纳度过。此地盛行小乘佛教,故年幼时得广窥各种佛教经典。其中,《阿含经》乃佛陀灭度后最早传出的佛经之一,基本保留了佛教的原始风貌,最能反映佛陀之思想,其中鲜有夸诞之词。不似后世佛经,妄夸虚口,岂非佛陀所说乃末法时期乎?

佛言:有生必有灭,欲得不死,唯有来世不生。因今世已生,已成既成事实,所以今生必死。即使成佛,今世肉身亦必然灭度,但今世修禅定功夫,从十二因缘入手,灭掉来世之生,灭度后就不会像众生一样进入轮回,而是进入所谓的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此乃佛教最基本的教理。

所以陈撄宁这几句话是说得很对的:“当年印度释迦牟尼,他就不懂中国仙家的法门,何况后世佛教徒?”又说:“佛虽然号称正遍知,也只能了解印度的事情。可惜他老人家鸿运欠佳,不投生中国,而投生印度。”也许有人会说:“印度的婆罗门教不是也有仙人吗?”此乃佛教传入中国时,用中国独有的“仙”之概念来翻译印度佛教攻击的外道——婆罗门教修养有得之人,又何足道哉?可叹台湾之南怀瑾,见识浅陋,著作中竟妄谓吕祖参黄龙真实不虚、吕仙已永远做了佛教的护法神!

吕仙曾说:“大丈夫,超觉性,了尽空门不为证!”又叹庸俗“参禅做鬼终不识”。若悟了长生理,明眼人一看便知真假,又何必争论?彼执之为有,而我独以虚无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固,是虚长此纷纭,而无救于不解。只是担心奉道之士惑于邪说,故有必要回应一下。

想南怀瑾这么一把年纪,还如此不明理,出书立说,与众生无益,而行谤道毁真之实,岂非不欲四方黎庶得长生之果乎?谤道毁真之说时至今日仍不绝于耳,智障乎?囿于成见乎?为佛徒牟利乎?修真之士应有行善度人之心,岂能为某一小集团之利益,开谤人之恶口?观南怀谨之容颜,乃一老朽,与其年龄相符,可知其对仙道完全不懂,尚出谤仙之恶口,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再次声明,此非攻击佛教,乃回应偏执狂的邪说)

古仙云:洗肠补肉,古之善医者也,面皱发白以返童颜,无人得会!换顶续肢,古之善医者也,炼形驻世以得长生,无人得会!任你何等宗教,徒唱高调,皆不能做到如上功效,而妄言死后,对我无丝毫吸引力。吕仙曰:三千余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盖此之谓也。

西双版纳向无玄门遗风,我曾杻于以上佛理,未尝闻今世不死之法也。高中时,忽一日异梦,梦见街上有卖药之人,并得神圣药吞入腹中,丹光透骨,紫云笼身。醒来异之,到街上寻觅,竟如梦中所言。我曾亲见其囊中有《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欲索取捧读,岂知遭拒,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乃以《地仙却老要记》一卷、并七言律诗一首授之。因学识有限,读之若堕云雾中。但一直将之奉若秘玩。后渐渐摒弃沙门,趋向烟霞。十年精心,灵得其妙。

曾到北京遍索各类丹经,未尝见《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此三经,在《抱朴子内篇》“暇览”中则有所提及,其次各种文人笔记中亦能窥到一鳞半爪。捧读抱朴子,其所罗列之道经,有些乃葛洪和其师郑隐所有,有些乃听说有此种经书,遂被葛洪记录下来,并勉励好道者广索之。

据我推测,葛洪可能未得到上面三部经。因葛洪及其师郑隐认为,道经中最尊贵者,乃《三皇内文》及《五岳真形图》,而其后罗列的《黄庭经》,葛洪并没有对其称赞有加;《抱朴子内篇》中,对《参同契》亦进行了一番恰当的评述,但葛洪并没有将其列入道经之列;而对老子的《道德经》葛洪不但未将其列入道经,还有这么一番评述:“五千言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其中了不肯首位全举其事,有可承按者。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又说老庄之书:“至使后世利口之奸佞、无行之弊子,以老庄为窟薮!不亦惜乎?”。

可见,即使在葛洪的眼光中,《参同契》《黄庭经》《道德经》仍属道经中之一般珍贵者,前两经又要稍出其上。盖修道与修仙不等耳。吕仙之师言:“以法求道,以道求仙”,盖正为此也。

而古文人各类笔记中,对《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则倍加称道,称其为玄都宝藏、万世龟镜。乃弥足珍贵也。

如今回想:卖药人岂非仙圣?抑或炼养有成之人?我当日不知《升天仪》《举形道成经》《丹壶经》竟如此尊贵,惑于声色及佛理,不知勤索苦要,致与之失之交臂,如今引为巨恨耳!岂非福惠仅能授此地仙经乎?若地仙者,学者只要精心研习《参同契》《黄庭经》,并深得其中三昧,且内外缘具备,勤修苦炼,亦有可能达到或超乎之也。

昔日王重阳遇异人传五篇灵文。其隐修期间,又遇幽人逸客,邀其到终南山听达人演说大易。王重阳踌躇不决,逸客忽失所在,王重阳悔恨不已,遂终不能多授道妙;陈撄宁亦曾在黄山遇六脉俱停之人,欲拜其为师,终不可得。葛洪认为遇名师而失之交臂,乃仙宿所值,我亦不暇考其真伪也,只欲说明:非诚心款契不足以结师友,非功劳不足以论大试。

该说的已说尽,以后恐少有时间与众位交流矣,学者勉之。是于告。

第十一章对求师者的答复

网友“采玉药”:

隐芝先生请注意:

几年前在昆明太华山和先生见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先生是否把我忘了?

我高中时在昆明小住,有一次去登山。看到几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和一个十五六岁的人走在一起。当时也没在意。走到他们后面,我听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对那少年说:“你太过分了,大家都老了,你却一年比一年年轻,你是不是成仙了?”另一个中年人摇着头说:“我猜想他恐怕五六十岁也会这个样子。”

我当时很惊讶这几个中年人怎么会围着一个少年说这种话,以为是一群疯癫病人。但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又不像。只听那少年回答说:“哪里有什么仙人。我给你们讲讲西游记。孙悟空去找师父,路上听到一个樵夫唱歌,歌词末句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孙悟空听了后对樵夫倒身下拜,口称神仙。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众人答:“不知”。少年说:“樵父也纳闷,孙悟空回答说:黄庭乃道德真言,所以你肯定是神仙了。”

这下我就留意了,所以上前扣问,才得以结识先生。先生当时给我留了邮箱,大概先生太忙,发十封才会垂一玉句,如今有道友告诉我,漏尽阁有人留言很精妙,我见此贴的楼主是dongyong,所留邮箱却和先生的一模一样,不知是不是先生本人?

一晃几年过去了,不知先生容颜有变化否?我后来又多次上昆明太华山,希望能遇到先生,可惜都没遇到。不知先生圣踪在哪里?如今:一别先生身已老,乞予贫儒换骨丹。

如果真是先生,先生在最后的贴中说:“该说的已说尽,以后恐少有时间与众位交流矣。学者勉之。”我十分希望先生能不吝赐教。

网友“采玉药”:

如果楼主真是我在太华山遇到的人,先生留言的目的是不是:

一、驳斥佛教的偏执狂,想让大家不要空谈心性,而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功夫,让“四方黎庶享受长生之果”?

二、不要佛道双修,根据其说法,佛是要灭来生,仙是要治生。一个灭生,一个治生,立场相反,如果混淆佛道,用两种理论指导,就不伦不类,不能永生了。是不是说张紫阳、全真教都摒弃肉体,所以失了古仙的风采?

三、不要被异端蛊惑了,要看能不能长生,出不出功效?

盼望先生回答。

网友“csrh”:

我一直认为佛道有别,佛求永死,道求永生,但是不但有人佛道一家,整天要打坐,悟空,让我很是厌烦,也把我搞糊涂了。现在读了先生的一席话顿开茅塞。也坚定了我的认识。不过我一直以为是阳神取代肉体成仙,对肉身成仙还少有认识。还请先生多多开讲,多多提携我们这些门外汉。

网友“旗峰居士”:

高人啊!前些时候一直怀疑肉体能否住世长生?又读了些龙门派的书籍,以为是阳神取代肉体成仙,今先生之言,又让后学对仙道之学坚定不少。能说说有些什么古丹经可读么?不敢劳动先生教授,祈指一路向已。

网友“飘蓬客”:

今得闻大道,跪请老师收我为徒。

隐芝:

楼上“采玉药”道友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或以为我已成就仙道,岂非陷我于不义乎?

我因时间有限,不能经常上网。况人道多端,求仙至难,非有废也,则事不兼济;又况仙道未成,若无故消弃日月,将空有疲困之劳,所以未能多作答复。今见众道友有向道之诚心,我又不能顿弃,所以再做答复如下:

昔日陈撄宁曾说:全真七子又修道又传教,结果仙也学不好,教也传不成功。我虽不能完全苟同上述说法,但全真七子事不兼济,也是事实之一也,而非全部原因。后来陈氏也广弘仙学,虽于世人有益,但也触了“道与世事不并兴”的格言。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故我升霄大术未成,不能为人师也。(附言:全真七子虽失古仙风采,据古书所信,阳神已成,也算是较为大成,只是未尽玄妙。)

对佛教的理论再做如下说明,佛谓不生不灭,众人听了皆以为高妙无比,而我认为平实。殊不知,不生,并非没有了生命;不灭,并非如仙家永生不死。不生不灭并非说佛法广大,可以在没有生命和永生之间任意胡为。不生,乃是来世不再投胎转世之意,佛灭来生,就是要灭掉来世投胎这一程序,使这一程序人为地断绝。因为不生,所以就不灭了,于是涅磐后就进入了极乐世界。如果如佛家所言,世界是空无,为何又说众生在无穷无尽的苦海中遭受轮回之苦?岂非绝大矛盾?况佛经言,往生后在极乐世界,人一动念,想什么就有什么,不用劳作。在此世界,人若解大便,解时大地自动裂开,填充秽物,完事后又自动合拢。有人谓此种世界乃懒汉们的梦想。我亦不欲出谤佛之口,只欲说明,仙有仙之世界,佛有佛之世界,各随其志可矣。

如佛陀所言,他的修行目标是:“我生已灭,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可翻译为:我已断绝了来世投生,清净的德行已立,该偿还的因果已做完,我知道自己不会再入轮回了)。

宗教里驳杂过多迷信,若惑于迷信,奢望佛来救度,那么连佛也成不了。佛也只能给人指出他灭来世投生之方法,如何能靠佛力救度世人?在佛的眼光里,佛并不能左右人间之疾苦,他只能告诉人如何自救。可惜后世扯出弥天大谎,将佛夸诞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令芸芸众生拜倒在自己塑造的泥像下,企图靠他力救度。古仙说:“若性命可以靠庄重的祷告来延长,疾病可以用丰富的祭祀来消除,那么,富姓可以必长生,而贵人可以无疾病矣。”吕仙也说:“举

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无论修佛或修仙,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如果参杂迷信思想,则修佛修仙都无望。陈撄宁昔日曾说:“不欲出全力驳斥(佛教),免致佛教理论基础之动摇”。我更不暇做此消磨岁月之事。拉信徒入教之事,乃宗教家之事。

诸君或谓我专谈佛理,于修仙无涉。其实有原因。盖修仙之道,黄庭经称为“治生之道”,吕仙亦将修仙之烈士称为“治生客”,一个“生”字,涵盖了仙家最本质的特征。修仙如播谷也,成功如收积也。若播种长生之苗时,有各种迷信思想或非长生思想充斥其间,这些异苗对长生之苗不适用,长生之苗不能茁壮成长,焉能结出长生之硕果?必欲拔除,使二者各得其所,于是乎修仙有望也。又譬如一条清泉,出山前甘冽可口,可以救人饥渴,及至江河日下,汇入各种异物,污染甚重,必欲提纯,方能入口。修仙犹如此清泉,饮用神水,可以直涌到永生。故我不厌其烦。

治生客,审细察微言,到时“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行持仙术,自然小修则小得,大为则大验,何患效验而不有也?吕仙说“深知妙道不虚图”,此之谓也。葛洪亦说:因有验证,乃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播种长生之苗后,采摘长生之果,乃得登堂以入于室。再探妙理,叩开永生之门,进入真阳圣境。

学者勉之

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

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 前一阵子,先生说欲远游,想给好道者留几句话。我就推荐该网站给他,他并不太懂上网,所以他的回帖都是他写好了,我以他的名义贴上去的。我昨天上来一看,发现该贴还在。 我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过,我们科长是1968年生的,后来考了一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辞职了。我好久没跟他联系。有一次去他家玩,他正和他爱人谈笑,他爱人是一个大学教授。那位科长说:他从来没佩服过其他人,但现在他佩服他的一个同事,佩服到五体投地。他爱人问他为什么佩服,他说:此人似乎明长生之道,懂神仙之学。他爱人说:保养有方她倒相信,神仙可不相信。我那同事就说:哪天我清他来家里做客,让你看看。 我因为身体单薄,平时也好谈性命之学,听了同事的话,我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结识这位先生。所以后来冒着鄙陋之见识,多次向其执弟子礼,始终未能如愿。现在先生已走,所以说说往事也无妨。我每次向先生请教,都作了一些笔记。各位道友不用以先生称呼我,我也是初学者,受不起。并且我并没有向那位叫“隐芝”的先生讨得半句口诀(是真话)。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把身体练好,虽然跟先生接触不是很多,又无福拜师,但看到效验,也渐渐对长生驻世蠢蠢欲动了,似

乎有些得陇望蜀。 我的邮箱是jinjizi@https://www.doczj.com/doc/119725603.html,(我为那位先生注册发贴时,曾随手敲上了我的邮箱,为避免混淆,不想再用了),十分希望能结识一些实修实证的功夫人,能够同臻道妙,共证真仙。我取名金击子,是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一种物品名称。书中说要用金击子敲打“草还丹”(又叫人参果),这种长生果才会掉下来。我希望众位能不吝赐教:怎么培育人参果树,把长生果敲下来享用。 我的实修经验不多,入道也不久。那位先生只是教了我一招用64卦中的屯卦和蒙卦养生的方法,行持了两三年,只能达到强身健体而已,又不敢强求。而我那位以前的科长,据信什么都没教。我想再探讨一些妙理,可惜才疏学浅,不能得。“旗峰居士”若有高招,还望赐教呀 近几日到先生住所为其办理退租手续,冀有所得,故没有闲暇时间上网。桌上有一幅先生写的对联:“静坐草庐饮清风推开长生之门,闲居密室赏明月把握阴阳之髓”。徘徊良久,一无所得。黄庭经云:“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岂非先生之谓乎?而如今: 玄室未赌长生草,俯首不闻玄妙语。 物是人非事事休,令人一览泪沾衣。

体道乾元观

体道乾元观 *导读:自古茅山多圣贤,志士重光续前缘。阳春三月赴玄洲,江南楼台烟雨绵。青龙岭中御路延,白虎山侧隐真仙。细竹随风舞蹁跹,油菜花黄…… 自古茅山多圣贤,志士重光续前缘。阳春三月赴玄洲,江南楼台烟雨绵。 青龙岭中御路延,白虎山侧隐真仙。细竹随风舞蹁跹,油菜花黄青草怜。 主持信慧行慈愿,南北善友聚乾元。百岁高人长寿功,秀枝拂面老树欢。 净水温热洗心房,跪忏泪洒灵霄殿。一弯新月映古观,九五同修三丰拳。 重器《道藏》护家园,金光乾坤镯非凡。灵官黄庭咒加持,步踏天罡诀通玄。 高功点亮元辰灯,称量延命紫光坛。福地洞天入幻境,只恨自伐天恩眷。 幸会引路土地公,清净随时近仙苑。一琴一剑一茶缘,歌唱道情学玉蟾。 朱剑玮作于甲午年四月初三 志士:乾元观全体道士、义工志愿者。 阳春三月:双关语,一指时间,一指自己是刚入玄门。

玄洲: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位于江苏省金坛市茅山东麓的青龙山上,是茅山道教圣地的三宫五观之一。最初为秦时李明真人炼丹之地,至今尚留一口古井,其水清澈,被人誉为仙水。秦朝时期,居金坛西面的乾元观已是一个用作炼丹的场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11年的帝王生涯中在全国范围的巡游就有5次,除了显示其威仪外,另一个目的便是亲自求仙拜神寻求灵丹妙药。各地神仙方术闻风而动。一位方士李明,他遵循始皇旨意,抛家离乡来到被群山环抱的茅山郁冈峰前建了炼丹院。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东游绍兴,归途中路过茅山,召见了李明并讨仙丹。由于李明掌握较高的金丹术并服了神丹后升入玄洲之境,被后人尊为玄洲真人。从此,乾元观光辉灿烂照九州,风韵千古泽后世,并对中华文化之根道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里的玄洲代称意境中的乾元观。至南朝,陶弘景隐居在此,与梁武帝书信来往,商讨国事,被人誉为山中宰相,这是乾元观素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称的主要来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茅山乾元观

某数学老师的经典损人语录

某数学老师的经典损人语录 9月12日 04:58 【更多精彩分享,关注腾讯新鲜事】加油!! 首次分享者 -倩女。 首次分享时间 9月6日 16:16 某数学老师的经典损人语录 分享 作者:浅笑。已被分享48986次评论(71)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引导语:在学校学习的岁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回想那些日子,深感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并举的,感谢各位老师的教诲,现将某些数学老师经典语录整理如下: 1. 什么是数学?你们不会的就是数学。 2. 我跟你们讲,你们以后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去做牙托好了。你们知道什么叫牙托吗?就是你们到人家牙防所门口一站,看到有人经过你就拿本数学本子跑上去跟人家说,我是某中学的学生,但我连这种题目都不会做,人家肯

定笑的满地找牙,找不到牙就直接进去补牙了。像你们这种素质一去人家牙防所老板肯定数钱数得嘴巴都笑歪了。 3. 读书是勤奋和智慧的结晶,你们这帮人,勤奋约等于零,智慧等于零,加在一起恒等于零。 4. 我跟你们说,你们考上复旦的几率和我当美国总统的几率是一样的。 5. 要是你们高考考的好了,你们马上帮我打119!哦,不对,打119也来不及了,我的鼻血喷到美国去了! 6. 你笨,不是你的错,是你爸妈革命工作没做好。 7. 傻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8. 福利工厂的工人,口水流下来,钞票还算的清楚,你们呢,钱也算不清楚。 9. 咱们学校的人都是抹布料子,所谓的好学生也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百洁布。咱们中学的人考大学,那是抹布料子做西装。 10. 把你们教好那是一项科研成果,我马上可以调到中科院去。 11. 教你们我至少要少活五年,如果我一年赚二十万的话,五年就是一百万,乖乖,你们以后可以去出一本书叫《我是怎么谋杀一个百万富翁的》。 12. 我也就想不通了,全国最笨的人也就这么100来个,怎么会有一半在这个学校,而且偏偏集中在一个班上,居然还碰到我这么一个班主任。缘分啊! 13. 同学们。黄浦江到现在都没装个盖子,这是上海市政建设者的失职。 所以到时候你们考不上大学就可以去跳了,人家会负责把你捞上来的。 14. 我跟你们说,公式背不出来啊,最简单了,请个民工很便宜的,五块钱一个钟头,背不出来就让他拿个棍子站在你后面,人家很开心的啊,有钱拿 还能打人。 15. 你知道什么叫天灾人祸吗?天灾就是你天生智商低,人祸就是你后 天不努力。 16. 现在发展节奏这么快,像你们这么懒,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17. 你们这届学生能考上复旦的也就二十几个吧,最多了,不相信吗?

卞之琳介绍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 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著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布莱希特印象记》; 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第一章古仙道与后世丹家之别时间:2005年6月1日地点:漏尽阁新社区—道友之家隐芝: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 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 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 3、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望同道深察之。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非如此不能维持世界的多样性。主张佛道一体者,不达道理也!我出此言者,非主张宗教互相攻击,而只是要说明:“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如吾门”,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何必贪心不足,佛道双修,弄得不伦不类。仙佛不同。众生有轮回之苦。为解除轮回,佛教欲灭来世之生,以期今世灭度后,来世进入不生、从而不灭的涅磐境界,可谓永死不生,从而摆脱轮回;仙家则期望今世成圣,飞入真阳圣境,可谓永生不死,从而摆脱轮回。姑且不论二者的上述宏伟目标能否达到,若存异求同,最终目标都是要违背造化,跳出轮回。不必计较二者的高下,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何必压低别人,抬高自己。但泾渭分明,不可不察。我读古仙经及各种古籍十余载,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出现养生效验:容颜如十五六岁的少年,世人每每将我认作高中生,出现尴尬之局面。而后世的丹法,愈信到后世,理论愈趋复杂,出现了所谓“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 等种种繁文缛节,可谓离仙道远矣,至多只能说是结合道、仙、佛之理论创造出来的一种新产品。葛洪曾说:秘诀不过尺素,已足以度世。仙家也说:“简则妙,妙能得道;繁必乱,乱便失德。” 望同 道深察之。

白玉蟾四言诗帖

白玉蟾四言诗帖——历代书法宋辽金 作者:互联网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99 更新时间:2009-10-22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后隐居著述,遍游江南名山胜地,致力于传播丹道。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白玉蟾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尤以书法造诣为深。他擅长草书,兼善篆隶。《天朗气清诗贴》(局部,见图)是白玉蟾的传世之作,从该幅作品看,行笔气势不凡,情感淋漓尽致,大有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的墨韵。《天朗气清诗帖》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白玉蟾还是一名画家、诗人。他的画精于梅竹和人物肖像。他的诗文集自南宋至1969年的七百多年间先后刻印6次。现有《宋白真人玉蟾全集》11卷,约八十万字。白玉蟾的《道德经章句注》共八十一章,是作者对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的注解。有学者评之为“文简辞古,言奥绝伦,乃为千金之注,千古来唯此注堪与王弼本比纶”,是研究道家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后由元代书法家赵孟俯以楷体抄录,清时被收入《四库全书》。 《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 释文: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玉蟾。

大学老师经典语录

大学老师经典语录 大学时期的老师几乎都会有一句经典的话,这些语录汇成了我们的青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大学老师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老师经典语录1 1、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2、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4、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5、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为一种无上菩提的境界)。 6、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牢笼。因为寂寞的人无所适从,焦躁

不安。他们的思想从而贫瘠而荒芜,产生自我厌弃感。 7、他比烟花更寂寞。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是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寞。 8、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 9、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们很安静,但是不冷清。多一个人就难免会有不能共同讨论的话题,这就是一种分心,从一种不设防变成了一种社交。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 10、很多东西放到时间里去就能看清。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越走越近。 11、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12、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 13、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黄金、美女)。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重读《西窗集》

重读《西窗集》 ●这很有点像中国的“文人雅集”,志同道合,却各呈其异。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瓦雷里、里尔克和乔伊斯这些名字,在20世纪后期越来越被中国的文学界推崇。 1 《西窗集》是一本薄薄的小书,现在的年轻人,读过此书的恐怕不会太多。文学界的人,也未必人人都读过。然而这却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书,一本以小见大的书,一本展现了文学的真魅力,也展现了人心浩瀚的书。二十年前初读《西窗集》,曾为之痴迷。近日重读此书,感觉是在会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在他的身上没有发现衰老的迹象,看到的仍是一脸的优雅和新奇。 《西窗集》是诗人卞之琳于上世纪30年代翻译的一本书。此书体例很独特,书中选译了一批西方作家的作品,且大多是节译而非全文。将一些没有译全的作品集中在一起,似乎是一种残缺的组合。然而读这本书时,却没有残缺和不完整的感觉。书中作品,大多写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是文学创作中最初的“现

代主义”潮流中的晶莹浪花。在上世纪20年代,这些作品曾是欧洲文学界的时髦读物。时髦读物未必能流传于世,很多鼓噪一时的时髦读物很快就被人们忘记。而《西窗集》中的文字,现在读来依然魅力四射,这不得不使人佩服卞之琳先生的眼光和品味。 2 且看此书作者的名录。法国七位:波德莱尔、普鲁斯特、马拉美、瓦雷里、保尔·福尔、纪德、阿克雷芒;英国两位:史密斯和伍尔芙;另外还有奥地利的里尔克、西班牙的阿索林、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这些名字在一起,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杂居一室,似乎不伦不类。但卞之琳先生邀集他们,自有其道理。书中的文字,都是诗意极浓的散文,或者可称之为散文诗,即便是几位小说家的小说节录,也不违其旨。这很有点像中国的“文人雅集”,志同道合,却各呈其异。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瓦雷里、里尔克和乔伊斯这些名字,在20世纪后期越来越被中国的文学界推崇。书中有几位作家,在中国似乎一直没有成为明星,我以为他们同样值得一读。 譬如西班牙的阿索林。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作家,写过不少小说,也写过薄薄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五).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五)第十四章金击子答众录(中)我曾问:先生容颜有别于常人,是天生的还是养生达到的?先生言:君不能审细查微言,不能承受我的学问。医道通仙道,阴阳五行是指导中医实践的哲学,中医养生乃仙学的低级运用。《黄帝内经》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描述四种异人的境界,其次才提中医。两千多年来,这套哲学体系一直在显示它的真实无妄。仙学要阴阳反覆(金击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五行颠倒。学道当皆浅以涉深。要善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据五行理论,肝属木,魂藏于此,开窍于眼。于五色对应五行,青对应于目。若夫小童,眼珠黑亮,乃生生之气盛。若年老之人,眼目浑浊,所谓“人老珠黄”,正谓此也,乃生生之气丧失殆尽。由于不懂仙术,不能还魂,行将就木也。还年之士,培养生生之气,化生灵质,日复一日,则面返童颜,鬓畔永绝斑白之色。表现于眼,则魂魄充盛,人老珠黄也将目如点漆、眼光逼人,比小童更觉超胜。功夫再进一层,因肝开窍于目,肝属木,其色青,出现古仙所谓的“碧眼方瞳”,又何必大惊小怪。黄庭经云:“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镜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疗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所言已明白无误。先生曾说:黄庭经的注解都不大尽人意。一般都用后代丹经作注,失真较多,梁丘子、务成子所注,铺之过散,极为疏谬,完全无法掌握全书大旨。又说:常人都谓黄庭经出自魏华存之手,乃睁眼说瞎话。早在汉武帝以前,黄庭经就传于世,而世人不知也。近人陈撄宁或疑黄庭经出自女真之笔,乃女真修真之总经。其实非也,黄庭经出自男仙之笔,不用质疑。陈氏《黄庭经讲义》有精妙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禁欲”一节,但言理不言法,不省何故。金击子曾问:古仙经要么不可得,要么术语和后世丹经迥异,先生对后世丹经有什么看法?回答:我对后世丹经只是有所涉猎,并未深入其中,遇有可采则采之。仙家和后世内丹家是有差别的。深叹长生之方,乃玄门隐秘之事,乃仙家千古绝学,竟被异教夸诞之利口,诬为不究竟之法,将治生之客,诬为守尸之鬼。人人以速死为荣,甘为下鬼,以为死后进了天国或极乐世界,良可哀也。遂使堂堂七尺之躯,成为蚁蝼之口粮,而残躯却与粪壤同类。古人有“死王乐为活鼠”之比喻,可不察乎?或昼夜诵读不要

宋代葛长庚念奴娇(咏雪)赏析doc格式文档

念奴娇(咏雪)赏析doc格式文档 念奴娇(咏雪) 葛长庚 宋代 念奴娇(咏雪)原文: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 念奴娇(咏雪)拼音解读: guǎng hán gōng lǐ,sàn tiān huā、diǎn diǎn kōng zhōng liǔ xù。shì chù lóu tái jiē sì yù,bàn yè fēng shēng bú zhù。wàn lǐ yán chéng ,qiān jiā zhū wǎ,w ú rèn péng lái chù。dàn hū tóng 、qiě qù tàn méi huā、pān nà shù。 chuí lián wèi gǎn xiān kāi ,shīér chū niē jiù,jiā rén tōu qù。xī pàn yú w ēng suō yòu zhòng ,jǐ diǎn shāōu wú yǔ。zhú shé tíng qián ,sōng jiāng lù pàn ,mǎn mù dōu rú xǔ。wèn yào qíng ,gèng dài jī hén xiāo ,xū wú y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

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

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 1、我跟你们讲,你们以后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去做牙托好了。你们知道什么叫牙托吗?就是你们到人家牙防所门口一站,看到有人经过你就拿本数学本子跑上去跟人家说,我是某中学的学生,但我这种题目不会做,人家肯定笑的满地找牙,找不到牙就直接进去补牙了。像你们这种素质一去人家牙防所老板肯定数钱数得嘴巴都笑歪了。 2、读书是勤奋和智慧的结晶,你们这帮人,勤奋约等于零,智慧等于零,加在一起恒等于零。 3、我跟你们说,你们考上复旦的’几率和我当美国总统的几率是一样的。 4、要是你们高考考的好了,你们马上帮我打119!哦,不对,打119也来不及了,我的鼻血喷到美国去了! 5、你笨,不是你的错,是你爸妈革命工作没做好。 6、傻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7、福利工厂的工人,口水流下来,钞票还算的清楚,你们呢,钱也算不清楚。 8、把你们教好那是一项科研成果,我马上可以调到中科院去。 9、教你们我至少要少活五年,如果我一年赚二十万的话,五年就是一百万,乖乖,你们以后可以去出一本书叫《我

是怎么谋杀一个百万富翁的》。 10、我也就想不通了,全国最笨的人也就这么100来个,怎么会有一半在这个学校,而且偏偏集中在一个班上,居然还碰到我这么一个班主任。缘分啊! 11、同学们, 黄浦江到现在都没装个盖子,这是上海市政建设者的失职。所以到时候你们考不上大学就可以去跳了,人家会负责把你捞上来的。 12、我跟你们说,公式背不出来啊,最简单了,请个民工很便宜的,五块钱一个钟头,背不出来就让他拿个棍子站在你后面,人家很开心的啊,有钱拿还能打人 s(“content_relate”);【数学老师的经典语录】

装饰集-卞之琳

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候鸟问题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你们去分吧。我要走。 让白鸽带铃在头顶上绕三圈——可是骆驼铃远了,你听。 抽陀螺挽你,放风筝牵你, 叫纸鹰、纸燕、纸雄鸡三只四只飞上天——上天可是迎南来雁?而且我可是哪些孩子们的玩具?

且上图书馆借一本《候鸟问题》。且说你赞成呢还是反对 飞机不得经市空得新禁令? 我的思绪像小蜘蛛骑的游丝 系我适足以飘我。我要走。 等到了别处以后再管吧: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我岂能长如绝望的无线电 空在屋顶上伸着双臂 抓不到想要的远方的音波! 泪 巷中人与墙内树, 彼此岂满不相干? 岂止霑衣肩掉一滴宿雨? 人并非无泪, 而明白露水因缘。 你来画一笔切线, 我为你珍惜这空虚的一点, 象珠象泪---- 人不妨有泪。 第一盏灯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半岛 半岛是大陆的纤手, 遥指海上的三神山。 小楼已有了三面水 可看而不可饮的。 一脉泉乃涌到庭心, 人迹仍描到门前。 昨夜里一点宝石 你望见的就是这里。 用窗帘藏却大海吧 怕来客又遥望出帆。 车站 抽出来,抽出来,从我的梦深处又一列夜行车。这是现实。 古人在江边叹潮来潮去; 却像广告纸贴在车站旁。 孩子,听蜜蜂在窗内着急。 活生生钉一只蝴蝶在墙上, 装点装点我这里的现实, 曾经弹响过脆弱的钢丝床, 曾经叫我梦到过小地震, 我这串心跳,我这串心跳, 如今莫非是火车的怔忡? 我何尝愿意做梦的车站!

隐芝先生文集

隐芝先生文集4.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我是学易的,相信大道至简 ——从善居士读隐芝先生之文 一、从养生角度,是有力的实证。 将来是否能成仙,暂且放下。单从养生角度,隐芝先生的容颜就是有力的实证。因为实际年龄与长相相差太大了。如果面相年轻十岁,这种情况的人也有不少。只要人生活无忧,对一些事情放得下,或者练功什么的,是可以达到的。隐芝先生送小辈上学,采玉药与其相遇,还有金击子与其相遇的情节,看起来还是令人相信的。如果有假,呵呵,那他们是一干人等了。不过,从后面的谈话看得出不是假的。 二、读了隐芝先生的文章,心得如下: 我把隐芝先生的文章全打印下来,进行了装订。对一些句子进行了勾划,细细品味。 (1)他是推崇古仙法的。我家有一本故事书《魏晋奇道》,是我买来的旧书,里面讲的是魏晋时代的仙鬼神卜之类的故事,里面所讲也是白日飞升。 (2)“阴功暗心修,善行常日积”几句,当然是叫人行善,功夫不间断,人人都在说,其实做起来难啊。阴功或许讲的就是阴鸷之功,阴鸷之功就是只做不说,不图报,平淡的付出。有的人做好事了,他不说且怪呢。 (3)“远离男女之色”,这一点也是很难的,家室先不算。就是喝酒、晚上娱乐,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与黄帝内经道理相同。我是很少喝酒,晚上也不愿和朋友出去,用世俗的观点来看我很孤僻,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反正我不去受罪。除非是知己,其余的都是通过喝

酒拉关系,套近乎罢了。 (4)简则妙。这一点,我在上面提到。但正如隐芝先生所言,越是简单的越没人相信,越没人能坚持。比如:养生里面有叩齿一说,恐怕没人能相信有好处。也没人能坚持每日锻炼。假设出了一个有神通的人,大家肯定都争先恐后的去拜访。 (5)吕仙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当然说的是日常去做,贵在坚持,从小就做。等牙齿都掉了再去叩齿也没有意义了。当然,我只是拿叩齿举例。隐芝先生并没讲叩齿的问题。黄庭经:闲暇无事修太平,故我见缝插针。也是讲日常去做吧。而不是等孙子结婚生了个重孙子之后再去做吧? (6)“免除九难,方能奉道”,一开始看这一句没细究。后来品了品,有内容。隐芝先生说第一难是衣食逼迫。这句话既简单又深刻。我们多少都在为衣食发愁。当然不仅指吃穿,住也是。多少人是贷款买房还高利贷?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吃穿住不愁,但为了享受,住的更好的点,贷款买房。这种情况在我们农村比较普遍,家里有房,也要到县城去买楼,没钱就去贷款或借钱。第一难就很少有人想的开,何况还有下面的八难呢。看了隐芝言,我决心不再跟风贷款买楼。有住的就行。 (7)“上善可开陈”一句,没太懂,但应该也是让人行善的。 (8)“若无超世之心……”一句,与壮烈之士,同一个意思吧。就是有绝对的勇气,放得下,才能称之为烈士。我估计很少有人做到,一时热血沸腾或许可以。 (9)隐芝先生对金击子曾提到《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我看了一下,确实很好,总结一下,无非就是效法日月和阴阳。写的很实际,比如:知暑要避,知寒要保暖。道理很简单,但是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按着去做。冬天美女们宁可冻着也要穿裙子,以后得风湿就知道什么是幸福了。里面提到:要有节制。可是我们晚上泡酒的有多少?还提到日落而息,可是众生为了多挣钱,没办法只能加班。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 《上古天真论》确实写得很好,实际,朴实,易懂。我随即写了几个字在上面:知阴阳,晓

宋代葛长庚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赏析DOC任意编辑版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赏析DOC任意编辑版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 葛长庚 宋代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原文: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 愁来长是朝朝醉。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__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拼音解读: shū yòu xī fēng qǐ。zhè yī nián guāng jǐng ,zǎo guò sān fèn zhīèr 。yàn qù h óng lái hé rì le ,duō shǎo shì jiān xīn shì。dài zé shèn 、gōng chéng míng su í。fēng yè dí huā dòng liáng sī,yòu xún sī、jiāng shàng pí pá lèi 。hái gǎn k ǎi ,láo mèng mèi 。 chóu lái zhǎng shì cháo cháo zuì。chǎn dì chéng 、sòng yù shāng gǎn ,sān lǘ qi áo cuì。kuàng shì qī liáng cùn xīn suì。mù duàn shuǐ cāng shān cuì。gèng sòng kè、zhǎng tíng fèn mèi 。__shān qián wú tóng yǔ,qǐ fēng qiáng 、lù bó wú qi óng yì。jun1 cǐ qù,chèn qiū j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

有相成之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的“相对”,还是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

宋代葛长庚满江红(别鹤林)赏析WORD文件格式

满江红(别鹤林)赏析WORD文件格式 满江红(别鹤林) 葛长庚 宋代 满江红(别鹤林)原文: 明日如今,我已是、天涯行客。相别后、麻姑山上,齐云亭侧。几个黄昏劳怅想,几宵皓月 遥思忆。与二仙、不但此今生,皆畴昔。 频到此,欢无极。今去也,来无的。念浪萍风絮,东西南北。七八年中想契密,三千里外 来将息。怅金丹、未就玉天辽,还_恻。 满江红(别鹤林)拼音解读: míng rì rú jīn ,wǒ yǐ shì、tiān yá háng kè。xiàng bié hòu 、má gū shān shàng ,qí yún tíng cè。jǐ gè huáng hūn láo chàng xiǎng ,jǐ xiāo hào yuè yáo sī yì。y ǔèr xiān 、bú dàn cǐ jīn shēng ,jiē chóu xī。 pín dào cǐ,huān wú jí。jīn qù yě,lái wú de 。niàn làng píng fēng xù,dōng xī nán běi 。qī bā nián zhōng xiǎng qì mì,sān qiān lǐ wài lái jiāng xī。chàng jīn dān 、wèi jiù yù tiān liáo ,hái _c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