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

萨缪尔森曾将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划分为三代人,在第一代的三位瑞典学派的奠基人中,维克赛尔被认为是一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渊源是维克赛尔的经济学说。缪尔达尔曾经这样说过:“在瑞典,我们是在克努特·维克赛尔的传统中成长的,凯恩斯的著作是作为沿着熟悉的思想方法的有趣而重要的贡献被阅读,而不是作为革命的突破而被阅读”,“……维克赛尔理论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稍先于我们的英美同僚们提出新的理论和制定政策的指导方针。”1维克赛尔(1851—1926年)是—位在近代西方经济学发展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将维克赛尔与瓦尔拉和马歇尔并列称为1870年到1914年时期内在经济学纯理论上作出最大贡献的经济学家。维克赛尔生前已对斯堪的纳维亚、中欧等国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瑞典和挪威等国的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几乎都出于他的门下。维克赛尔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价值、资本和地租》(1893年)、《利息与价格》(1898年)和《国民经济学讲义》(上、下卷,1901-1906)。维克赛尔的经济学理论可分为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与货币利息理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理论的特点是高度娴熟而精炼的综合,后一部分理论以独辟蹊径的创新而见长。西方经济学界认为,维克赛尔在货币利息理论上的独创性贡献在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主义过渡时期的现代西方

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维克赛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所谓维克赛尔累积过程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了他的货币利息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它是维克赛尔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提出来的。

在1898年维克赛尔的《利息与价格》这部著作问世之前,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是彼此分离的、相互间没有逻辑顺应关系的两个独立部分,即所谓“二分法”。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价值理论是—种相对价格理论,是以边际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而货币理论是讨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理沦为基础的,与相对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缪尔达尔针对经济学史上的这种情形曾经指出:“所有关于正统派经济理论有系统的论文,都有一个共同的待点,就是认为货币理论和价格的中心理论之间,没有内部联系和完整的结合。”2以后凯恩斯也

明确地批评说:“我以为把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价值与分配论,另一部分是货币论,实在是错误的。”3

维克赛尔是—位较早地认识到“二分法”缺陷的经济学家,在《利息与价格》—书中,维克赛尔在下述基本假定、理论前提和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累积过程理论的分析。

(1)所考察的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一切生产资源的

数量均为固定的,并且已被全部加以利用,不存在任何闲置的生产资源。这样,维克赛尔是以一个静态均衡经济作为分析的起点。

(2)19世纪中叶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信用制度已相当发达,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渐加强、信用规模的变动对交易量和价格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维克赛尔假定所考察的经济是一个有组织的纯粹的信用经济,即全部支付都利用划汇和帐面转移进行。

1缪尔达尔:“经济学发展中的危机和循环”,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第481-482页。

2缪尔达尔:《货币均衡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页。

3凯恩斯:《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9页。

(3)维克赛尔将总供给和总需求都相应地划分为消费品的供求和投资品的供求,从而能够考察货币数量在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过程中,对生产结构、资源配置、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有何种影响,即把相对价格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结合起来加以考察。

(4)在维克赛尔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自然利率”。自然利率是与货币利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如果不使用货币、—切借贷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在这样情况下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称之为资本自然利率”。4由此可见,自然利率实际上是物质资本的收益率,或相当于庞巴维克所说的迂回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边际生产力。与此相对应的货币利率是指银行借贷活动中用货币支付的利息率,它是由资本市场上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维克赛尔认为,经济活动和价值水平的波动都与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的相互偏离有关。

(5)维克赛尔所考察的是一个抽象掉对外贸易的封闭经济体系,他假定在这一封闭经济个各生产单位完全从银行借入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刺激因素是利润动机;同时也假定各生产单位的生产时期是无差异的。这些假定都是为抽象理论分析所必需的,放弃这些假定并不会改变整个分析的主要结论。

按照维克赛尔的假定。分析的起点是一个静态均衡经济,投资与储蓄相等,经济资源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如果这时由于某种原因银行新增了一笔资金,增强了向企业发放新贷款的能力,由于处于静态均衡经济中,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是一致的,企业没有增加贷款、扩大投资和生产的要求,银行只有采取降低货币利率的方法,才能吸引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和生产。

货币利率一经由银行降低,立刻从两个方面影响到社会总需求: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现在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两者的差额作为超额利润刺激了企业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的愿望,但是,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由银行增发给企业的新贷款所引起的对生产要素(各种资源)的需求就超过了生产要素的可供数量,生产要素的价格必定趋于上涨。从消费者角度看,货币利率的降低,使作为利率函数的居民储蓄减少,消费开支增加,但由于消费品生产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无法扩大消费品价格也就上涨了。乍一看,银行货币利率的降低,货币数量的增加,总需求的过度膨胀,一般物价的上涨,这个以货币利率变化为起因的经济变动过程,似乎由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吸收了增发的货币量而走到了终点,其实不然。维克赛尔明确地指出:“有些人以为利率的一次单独的、但是持久的变动,其影响只能限于眼前的冲击。事实是经仔细考虑后,情况往往会显得完全不同。可以假定,低利率的维持,如其他情况无变化,其影响不但是恒久的,而且是累积的。”5

银行通过降低货币利率增加的贷款,首先是流入企业,企业利用贷款扩大投资引起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由于不存在闲置资源,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必然会造成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原有生产部门转移到有能力支付高价的生产部门。由于货币利率下降,资本的预期收益按市场利率计算的折现值提高了,资本品生产部门对生产要素更为强烈,如果这时生产要素是从消费品生产部门转移到资本品生产部门,就会导致消费品生产部门的萎缩。但是,同时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居民收入增加了(如工资、地租等),在货币利率保持低水平时,消费开支会进一步增加,但由于消费品产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消费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消费品价格上涨后,企业增产又会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这又促使资本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因此,通过货币利率降低信用膨胀投资增加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货币收入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投资进一步增加资本品价格上涨,……这种循环,会形成一个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在这个累积过程的发展中,社会生产并不会有实际的扩大,但是,原有的社会生产结构(资本品与消费品的生产比例)不断遭受破坏,相对价格体

4维克赛尔:《利息与价格》,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3页。

5维克赛尔:《利息与价格》,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6-77页。

系不断变化,一般物价水平持续高涨,一切处于不稳定状况中的因素都在相互影响,加剧了整个累积过程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这时,只有银行采取提高货币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办法,才能制止这—累积过程的发展。同样,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自然利率高于货币利率,也可能发生这种累积过程。此外,与上述向上扩张的累积过程相反,假定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则会发生向下萎缩的累积过程——经济危机和萧条。

总之,根据维克赛尔的看法,任何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偏离,都会造成累积形式的经济失衡。这时,货币数量不只是影响一般物价水平,还会影响到收入、储蓄、投资、消费、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及社会生产结构。当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投资等于储蓄,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都是出实际生产领域决定的,货币只作为流通手段和计价单位,不影响除一般物价水平外的其他经济变量,即货币是“中性的”。因此,根据维克赛尔的看法,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②储蓄等于投资;③物价水下稳定不变。

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纠正了l9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二分法”,第一次把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哈耶克曾说过:“只是由于这位伟大的瑞典经济学家,才使得直到这一世纪末叶仍然隔离的两股思潮,终于确定地溶而为一。”6除此之外,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实际上已经公开地对“萨伊定律”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对于瑞典学派的形成,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和危机理论,以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哈耶克:《物价与生产》,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6页。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供给学派理论的差异

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学派理论的差异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 自动化类1502班 20153996 刘天翼

最 近在新闻中经常听到供给侧改革这个字眼,好奇心大起,习大 大老是挂在嘴边的供给侧改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开始查阅相关的资料细致的了解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供给侧改革与国家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推动关系,查阅资料的同时发现西方的一种理论学派供给学派与中国的新政策存在着共同性和差异性。 要想叙述两者之间的差异首先得明白两者的定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

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2003年后,中国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行为主义理论整理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 1.行为主义 一.华生: 1913年约翰.B.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这眼中的心理学》;1924年约翰.B.华生出版了《行为主义》一书。 华生认为只有可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合理的、属于科学的研究课题。主观的内在感受不能被观察到,也不能取得一致的、精确的测量,所以这些主观感受在客观的科学中是没有地位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即那些可以被观察到的、可预见的、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这控制的行为。【华生认为思维只是言语行为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无声言语,伴随着轻微的声带振动。】 华生认为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而几个关键的条件反射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eg:塑造婴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二.斯金纳: B.F.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一个特殊分支:激进行为主义。斯金纳相较之华生提出了一 个这样的挑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观察到那些可以解释我们行为的内在原因。当我们引进一个内在原因来解释行为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已经懂得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但是我们错了,我们只是为这种行为加了一个标签,并没有说明这种行为来自何处。【斯金纳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一方面很接近: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 斯金纳说快乐是“操作性强化的副产品”。带来快乐的是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强化的强化物。 斯金纳在最富争议的一本书《超越自由与尊严》中认为,我们选择做什么并不依据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表现出高尚的行为,人就能赢得尊严,但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所以这种尊严也只是一个幻想。(!!) 2.条件反射(学习)的基本原理 传统行为主义者用学习经验或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原因。他们不否认遗传,但是认为和条件反射的力量相比遗传并不重要。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若想了解人格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行为的发展过程,必须先了解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条件反射有两种类型:一是经典条件反射(巴浦洛夫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条件反射(或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浦洛夫用实验证明了动物能够把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 的其他事件相联结,从而对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解答 2

考试专用版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

丹麦人文历史

学院:姓名:学号:

“丹”为“沙滩、森林”之意 “麦”为“土地、国家”之意 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国家,并与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组成丹麦联合王国。丹麦领土包括日德兰半岛、菲因岛和西兰岛及附近岛屿。丹麦三面环海,北部隔大西洋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南部与德国接壤。由于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丹麦、挪威和瑞典被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麦国旗是现今仍在使用的国旗之中最为古老、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面,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7∶28。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图案,稍偏左侧。 国徽为盾徽。金色的盾面上横置着三只头戴王冠的蓝色狮子,周围点缀着九颗红心。狮子和红心象征勇敢、忠诚、善良。盾上端是一顶华丽的王冠,象征丹麦是一个古老的王国。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东与俄罗斯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 自然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丹麦的气候介于北欧和中欧之间,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丹麦气候冬暖夏凉,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不过15度至17度,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夏季气温有所升高,高时也达到30度左右。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约在0度上下。全年大部分时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空气潮湿。全年有雨,夏、秋两季较多。 人口:535万(2001年)。丹麦人约占93.2%,外国移民约占6.8%。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英语为通用语。86.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0.6%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 Koebenhavn)是北欧最大的城市,原意为“商人港口”,有自由港和航空港,是世界交通的枢纽。由于统治欧洲时间最久的皇族玛格丽特女皇二世皇族居住于此,因此,它还有一个别称——“女皇之城”。人口49.9万(2001年)。这个城市因丰富的艺术与文化本质而在1996年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 行政区划:全国为14个郡、275个县和格陵兰、法罗群岛两个自治领。14个郡为:哥本哈根郡、菲特烈堡郡、罗斯基勒郡、西希兰郡、斯多斯特姆郡、

外国税收理论学派

外国税收理论学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和垄断统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出理了不同的税收理论学派: 1.重商主义税收理论: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税收理论。产生于15世纪,流行于16、17世纪,衰弱于18世纪下半叶,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托马斯·曼,法国的财政总监柯尔培尔,意大利的斯卡卢非等。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商业是致富之源。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把税收作为政府干预经济、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重农学派的税收理论: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时期的资产阶级税收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认为农业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农业才能使物质财富增加。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废除包税制的征收制度,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3.古典学派的税收理论:是17世纪中叶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税收理论。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弟,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最后由大卫·李嘉图完成。认为国家经费属于非生产性费用,要压缩经费,实行廉价政府。主张经济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的理论。 4.凯恩斯学派的税收理论:是流行于当代帝国主义时期的一种资产阶级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凯恩斯、萨谬尔逊、琼·罗宾逊等。认为社会失业和经济危机是由于人们心理作用引起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由政府运用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5.货币学派的税收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税收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引起物价和经济流动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应归结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主张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应与预期的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6.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学界出现的、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新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孟德尔、拉弗、弗尔德斯坦、罗伯茨、吉尔德等。认为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供给是主要方面,剌激经济发展应该是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主张恢复自由市场机制,反对凯恩斯学派的国家干预政策,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提出了著名的税收“拉弗曲线”。

丹麦的土地和资源

丹麦的土地和资源 一、自然地理 丹麦王国,面积 4.31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 7314 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 30 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 1 月- 2.4 ℃, 8 月 14.6 ℃。年均降水量约 860 毫米。 二、耕地面积及主要农作物 【农业】麦王国地处北欧,国土面积4.3万km2,其中可耕地面积2.7万 km2,人口529万。丹麦属海洋性温带气候,特别适宜于农作物的生产;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3%,名列世界前茅。丹麦的农产品产量可供1500万人口的消费,有2/3农产品可供出口。长期以来,农牧业一直是丹麦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1963年以前,丹麦农产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50%以上,直到现在,该国仍有约25%的出口额来自农产品和食品。1996年,丹麦黄油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4%、奶酪占 8.1%、肉类占15.6%、猪肉占23.3%、薰肉/火腿占31.3%、草种占 31.3%、貂皮占44.1%。丹麦农业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除了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可耕土地有关外,其合理的农业产业体系更是功不可没。【渔业】世界第 15 、欧洲第 2 、欧盟最大渔业国,捕鱼量约占欧盟捕鱼总量的 36 %。 三、主要河流、湖泊、山简介; 丹麦境内多湖泊河流,最长河流为古曾河,最大湖泊阿里湖面积40.6平方公里。

四、重要资源及大型资源公司的简介; 【工业】 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003 年工业总产值达 5423.7 亿丹麦克朗,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8.9% 。从业人数 42.3 万,占就业总人数的 15.3 %。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造纸和印刷设备等。产品 60 %以上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 75 %。船用主机、水泥设备、助听器、酶制剂和人造胰岛素等产品享誉世界。 【资源】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估计为 2.9 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 2000 亿立方米。 1972 年起开采石油, 2000 年产油 1773 万吨,为欧洲第 3 大石油输出国。探明褐煤储量 900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 48.6 万公顷,覆盖率约10 %。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 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1)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2)《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北欧风格的渊源与特点

北欧风格的渊源与特点 其实提到北欧,我首先想到的是前几天听到的一个传说,和平之神balder 被邪恶之神Loki以槲寄生所制成的箭射死,Balder的母亲——爱神Freya得知后痛不欲生,和众神想尽办法挽救Balder的生命,终于将他救活。Freya非常感激,因此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便赐给那个人一个亲吻……传说在槲寄生下亲吻的情侣,会厮守到永远。不得不承认北欧的故事总是那么令人遐想万分,令人心动。 北欧风格,是指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等国的艺术设计风格主要指室内设计以及工业产品设计。欧式风格分北欧,简欧及传统欧式,总的来说起源与古希腊,雅典,兴起于罗马帝国,由于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使得意大利人在生意上从中渔翁得利,当然室内装饰方面也随之面传入了意大利。 随之而传入了地中海周边的一些国家。后由于西班牙人对欧洲其它各国的侵略,当然也包括了意大利。西班牙人对于意大利人的建筑相当的感兴趣,(只因当时欧式建筑在意大利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于是就在自己的国家仿造起了当时的欧式风格建筑。德国相继也出现了些北欧风格。而后法国有了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装饰风格,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流行,具有豪华、动感、多变的效果,空间上追求连续性,最求形体的变化和层次感。一般巴洛克风格的室内平面不会平竖直,各种墙体结构都喜欢带一些曲线,尽管房间还是方的,里面的装饰线却不是直线,二是华丽的大曲线。房间里面、走廊上喜欢放塑像和壁画,壁画雕塑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巴洛克装饰更个使用曲线,曲面,断檐,层叠的柱式,有去口或者叠套的山花等不规则的古典柱式的组合,不顾忌传统的构图特征和结构逻辑,敢于创新,善于运用透视原理。室内外色彩鲜艳,光影变化丰富风格。 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的最后阶段。路易十五时期,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的宫廷文化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此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洛可可风格。大多小巧、实用、不讲究气派、秩序,呈现女性气势。大量运用半抽象题材的装饰,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常使用复杂的曲线,难于发现节奏和规律,装

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践和简要评价

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践和简要评价 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早已成为美国里根政府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1981年,里根上任不久,就向国会提出了具体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些计划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率,其中个人所得税率自l981年7月1日开始每年削减10%,三年削减30%; ②削减联邦开支,减少预算赤字,逐年平衡预算; ③放宽和取消政府对企业的一些限制性规章条例; ④控制货币信贷,推行有节制的稳健的货币供给政策。里根“经济复兴计划”是根据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地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制定的。因此,尽管供给学派形成的时间还不算长,然而它在美国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里根经济学”和“经济复兴计划” 里根早在1980年的总统大选中,就全盘接受了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能更好地反映和体现里根所代表的美国部分政治集团和收入阶层的利益。 在总统竞选之前,里根就是美国大多数所谓“平等保守主义分子”的支持者和利益代表入。这部分人大多是西部的中小企业主、农场主、房地产主等等。他们的经营规模小,主要立足在国内市场,因此,他们不仅要受到国内政府有关企业规章条例法规的严格限制,而且没有如大垄断跨国公司逃税避税的便利条件,税负沉重,储蓄和投资的能力日益枯竭。为此他们竭力反对国家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干预,主张恢复自由企业制度,反对大规模的社会福利开支和所得税政策。他们之中很多人还是1978年加利福尼亚州“第13号提案”抗税运动的参加者和肯普—罗斯税法案的拥护者,供给学派中的著名经济学家例如:肯普、拉弗、万尼斯基等就是“平民保守主义分子”的主要代表和理论家,而里根的政治基础正是根植于这批“平民保守主义”极端保守派的。里根也曾是“第13号提案”和肯普—罗斯减税提案的积极支持者。在那时,他就和—些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来往,他早就对重视宏观经济、注意微观分析,并主张财政、金融措施并重的供给学派寄有很大希望。早在1980年的竞选总统纲领中,里根就提出了在头三年中每年减税10%,争取削减财政开支,逐年平衡预算,控制货币信贷,控制通货膨胀等供给学派的主张。 当然,里根当选总统以后所提出的更具体的“经济复兴计划”的思想基础,并不全部属于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因为里根政府看到,凯恩斯当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提供了被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的、解决需求不足的短期有效的药方。但是,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个仅出现了与凯恩斯所面临的完全不问的新现象,即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已经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经济衰退;而且由于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结果反而导致“停滞膨胀”局面。同此,对里根来说,一方面要努力刺激供给,另一方面必须控制需求,这就成了当前保守主义经济思潮在美国由里根政府实验的基本内容。从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理论基础看,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是以供给学派的政策对付经济停滞,用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关于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的理论来抑制通货膨胀,也吸收了代表东部财团利益的经济学家如乔治·舒尔茨、

经济思想史单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者是(分数:1分) A. 坎梯隆 B. 布阿吉尔贝尔 C. 杜尔哥 D. 魁奈 标准答案是:C。 2、亨利·乔治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分数:1分) A. 土地垄断和投机 B. 消费不足 C. 生产过剩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标准答案是:A。 3、杰文斯提出的作为主观价值衡量标准的“最后效用程度”指的是(分数:1分) A. 总效用 B. 平均效用 C. 边际效用 D. 序数效用 标准答案是:C。 4、约翰·洛克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分数:1分) A. 《贸易论》 B. 《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C. 《赋税论》 D. 《政治经济学概论》 标准答案是:B。 5、提出“经济”和“货殖”区别的古希腊思想家是(分数:1分)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色诺芬 D. 亚里斯多德 标准答案是:D。 6、斯密思想来源的三个主要部分是(分数:1分) A. 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B.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C.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重农主义 D. 唯心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学派 标准答案是:C。 7、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的是(分数:1分) A. 范德林特 B. 洛克

C. 配第 D. 马西 标准答案是:D。 8、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分数:1分) A. 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B. 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 C. 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标准答案是:C。 9、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理论基础是(分数:1分) A. 效用价值论 B. 劳动价值论 C. 服务价值论 D. 生产三要素论 标准答案是:C。 10、以阶级利益调和论为资本主义辨护的美国早期经济学家是(分数:1分) A. 富兰克林 B. 汉密尔顿 C. 凡勃仑 D. 凯里 标准答案是:D。 1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产生于(分数:1分) A.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早期 B.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早期 C.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末期 D.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末期 标准答案是:B。 12、亨利·乔治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分数:1分) A. 土地问题 B. 工资问题 C. 价值问题 D. 就业问题 标准答案是:A。 13、法国重农学派产生于(分数:1分) A. 17世纪50 – 70年代 B. 17世纪70 – 90年代 C. 18世纪50 – 70年代 D. 18世纪70 – 90年代 标准答案是:C。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摘要 1、西方税收理论综述 2、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3、亚当斯密税收理论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方税收思想》许建国中国经济出版社 2、西方理论的发展《湖北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3、亚当斯密与傅玄思想的分析比较《产业科技论坛》2006年 4、亚当斯密税收原则的重新解读《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5、《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商务印书馆 6、《中国经济问题》1990年第一期

西方税收理论的综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和垄断统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出理了不同的税收理论学派 1重商主义税收理论 这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税收理论。产生于15世纪,流行于16、17世纪,衰弱于18世纪下半叶,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托马斯?曼,法国的财政总监柯尔培尔,意大利的斯卡卢非等。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商业是致富之源。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把税收作为政府干预经济、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 重农学派的税收理论

这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时期的资产阶级税收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认为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农业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只有农业才能使物质财富增加。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废除包税制的征收制度,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3 古典学派的税收理论 这是17世纪中叶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税收理论。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弟,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最后由大卫?李嘉图完成。认为国家经费属于非生产性费用,要压缩经费,实行廉价政府。主张经济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的理论。 4 庸俗经济学派 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将政治经济学看作是一门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他们认为属于财富分配范畴的赋税的影响范围自然而然不会仅仅局限于财富的分配领域,而是同时影响到生产和消费。因而,萨伊对赋税原则的讨论融合了赋税对生产、分配、消费的广泛影响.他认为税收基本上是有害的,都会妨碍社会的再生产。但同时税收又是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的。所以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是,他着重强调税率要低,以将其对再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

供给学派税收理论简介

157 供给学派税收理论简介 Tax Policy Synopsis of Supply-side Economics 甘小军 王

158 科技广场 2008.4

0.8%)的情形相比,可以看出减税措施对于工人劳动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刺激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3.2储蓄和投资率有明显变化 虽然美国在80年代私人投资和私人储蓄的增长率都不如70年代高。但比较明显的是,1981年减税法和1986年减税法实行后,分别有1983年—1984年和1988年—1989年的私人投资和储蓄的较大增加。美国经济学家阿伦?思南和安德兽?罗斯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1981年减税使商业储蓄在1981年—1982年中增加了270亿美元,个人储蓄增加了480亿美元。如果没有1981年的减税,那么在1981年—1982年的衰退中,美国经济的情况将会更坏,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还将下降6%。(见表一)。 表一美国私人部门储蓄与投资(1971-1989) 资料来源: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91年》第3页 3.3对国民收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1984年的一份证词,1981年减税法将边际最高税率从70降到50后,占纳税人总数1.36%的高收入者的纳税额从1981年的580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605亿美元,其纳税额占税收总额比重由1981年的20.4%,上升到1982年的21.8%。这说明减税增加了这部分人的工作时间和收入。同时,减税对低收入纳税人的刺激较小,占纳税人总数50%的低收入者所纳税款从1981年的217亿美元降到1982年的195亿美元。1985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报告表明: 虽然1984年富有阶层收入增长速度远高于低收入阶层。占美国家庭5%的最富有者得到国民收入的16%,比上年多获得40亿美元; 占美国家庭40%的下层阶层只得到国民收入的15.7%。 3.4扩大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 减税对增加就业机会的作用十分明显。美国80年代的失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3年—1989年,就业增长率平均为2.45%,高于70年代水平。1988年哈佛大学的林含从数量经济模型得出,1981年的减税政策到1985年,共使GNP的实际增长率提高了2%以上,并创造了250万个就业机会。4供给学派减税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现在,在我国经济学界,希望国家实行减税政策的呼声不时出现。通过资料显示我国的总体税赋水平和国际上比较相对偏高。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折算成“消费型”的增值税,则税率高达23%。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税率水平低于20%。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高于发达国家的税率水平,比如德国为25%,澳大利亚为28%,英国、日本为30%。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的外资的需求,我国对外资企业所征收的所得税率仅为15%,远低于本国企业,另外我国个人工薪所得税最高档45%的边际税率也高于国外水平。而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除了正常的税收以外,在我国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民营经济而言,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权力寻租”等问题也非常严重。这些都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投资的回报率,打击了企业家投资的信心。因此,在今后,中国可以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税”政策,必定能达到供给学派所主张的减税政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维特?P?甘地等.供应学派的税收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2]马斯格雷夫等.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3]刘大平.从比较角度看世界减税浪潮[J].亚太经济,2003,(4). 作者简介 甘小军(1981—),男,仰恩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王 159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0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派别,虽然,现在它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广泛影响,在一定的范围里,它仍然就是具有使用价值。尤其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与行为矫治的领域中,仍被广泛使用。那么,什么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呢?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与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班杜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我们通常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经典行为主义,而把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称为新行为主义。那么,斯金纳"新"在哪里呢?学习完本部分的各小节之后,我们将会对斯金纳的各种观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行为主义的领袖---斯金纳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华生强调刺激对行为的重要性;斯金纳强调强化对行为的重要性;而班杜拉则认为,儿童获得一个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强化。事实上,人的许多行为只要经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习得。于就是,班杜拉很强调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四.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史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派别。"行为主义就是心理学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它的出现就是西方实验心理学内在矛盾的产物,它的发展构成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的一个环节。" (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把行为主义放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察,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价值与它的局限性。 出于这样的基本观点,教材对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的理论分别作出了评析。 (一) 行为主义的界定 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就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与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于就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就是华生所谓的行为呢? 华生认为,行为就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它的构成单位就是反射,而反射就就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S-R) 那么,什么就是刺激与反射呢? 华生认为,刺激指的就是外部环境与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反应就就是随着某种刺激而引起的肌肉与腺体的变化。 根据这样的定义,华生把心理学简化为研究S-R的科学,任何复杂的行为,都就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心理学就就是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于就是,心理学终于被纳入了自然科学的行列。 二) 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既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就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那么,研究行为的方法就在于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只要发现某一种刺激能引起哪一种反应,或发现某一种反应就是由哪一种刺激引起的,就能找到一种刺激与一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这正就是研究的目的。用公式来表示,就就是: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

人大版经济学史重点习题答案(2007-07-05 23:11:01) 一,简评从配第到休谟、马西在经济学史发展中的作用? 配第:(1)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就把政治经济学史以其他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其为现代经济学史的奠基者。(2)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价值论的基础,开创了探讨价值,剩余价值的正确道路。(3)进一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地租、利息和土地价格问题,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休谟: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马西:在政治经济学史说史上第一次系统的考察了利息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提出利润是利息的基础,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总是要由利润来决定。 二,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政治经济学史的方法:第一次为系统的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马克思称其为现代经济学史的奠基者。2.价值理论方面:A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价值论的基础。B他曾明确指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事实。C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提出了不少科学的见解,开创了探讨价值,剩余价值的正确道路。3.分配理论: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A关于工资,提出了最低限度工资理论B 关于地租,配第的地租理论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他还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C 关于利息和土地价格,配第把利息称为“货币的租金”,还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探讨了土地价格问题4.货币理论:在货币本质上;基本职能,货币流通量问题 5.经济增长理论 A 财富观念问题上,把对财富源泉的分析,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把劳动看作财富的主要源泉B还详细考察了影响一国财富增进的因素,他主要讨论了三种因素,即劳动生产率,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赋税政策 二.坎蒂隆的重农理论有哪些? 答: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初步阐述了土地所有者的支出与国民生活的关系;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一.简述魁奈《经济表》的成就和缺陷? 答:成就:1.运用抽象法;2.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3.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4.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缺陷:1.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一形态; 2.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不能科学地论证“纯产品”的真正来源; 3.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 4.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发展:1.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说,(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段,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2.对魁奈的“纯产品”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度。虽承认纯产品是自然的恩赐,但又强调这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劳动的赐予3.相当完备得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他对工商业利润和放债人获得的利息,不像魁那样仇视 一.评价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1.斯密最早地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于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斯密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缺点之一,是他不能用劳动价值论科学的阐明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怎样发生的,不能证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 二.评论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丹麦的早期历史和海盗时期

丹麦的早期历史和海盗时期—管理思想史 简介:公元前1万年左右,日德兰半岛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狩猎为生。公元前4200~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这一地区的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垦土地,耕耘农作。公元前4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丹麦人善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往往亦商亦盗,在夏季纠众出海进行抢劫。公元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此以后,丹麦海盗对英格兰的侵扰规模越来越大。871年丹麦海盗占领伦敦。878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和丹麦海盗媾和,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并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这个帝国在1042年瓦解。 1、生长在蕞薾小国的北欧,应该是缺点,但因为人口少,本土市场小,愈能激发往外看的 动机。这使得北欧五小国都非常国际化。例如:人民学语言很快,采用新科技很快,融入其他文化也很快。北欧五国人民平均都会“三语”,除了自己国家的母语,还精通英语,再学习另一种欧洲语言作为第二外语。 这便是后来海盗在丹麦盛行之后它还能蓬勃发展一段时间的文化方面的因素。这也看出管理中除了传统的管理思想,也应该通过管理或者教化使得被管理者文化水平提高,这样可以提高被管理人员的是非观和沟通水平,对管理的绩效有很大的潜在影响。 2、而说起海盗文化在丹麦兴起的起源,则有历史文献记载如下。11世纪时的日耳曼人 历史学家不来梅的亚当曾在他的著作《汉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记载过:“海盗们在西兰岛聚集了大量的黄金,这些海盗被他们自己人称为维京,我们称他们为阿斯考曼尼,他们向丹麦国王纳贡”。至此海盗与丹麦结下了不解之缘。 斯凡八字胡子王靠着骚扰、入侵英格兰来获得钱财重建丹麦。他于1014年占领整个英格兰后,当上了丹、英两国国王。但没过多久,斯凡八字胡子王就去世了。斯凡八字胡子王有两个儿子,哈拉尔和克努特。斯凡死在英格兰后,哈拉尔在丹麦当了国王,克努特就在英格兰当国王。但是,英格兰人拒绝丹麦的克努特来当他们的国王。克努特被迫回到丹麦。第二年(1015年),他率领一支共有200艘海盗船的船队来到英格兰,双方展开了激战。由于丹麦海盗骁勇善战,十分勇猛,终于打败了英格兰人,征服了英格兰。这也是丹麦海盗的最后一次远征。克努特刚刚设法巩固了他在英格兰的统治,丹麦的哈拉尔国王突然去世。因此,克努特同时成了丹、英两国的国王,并自封为克努特大帝。 由此又可以看出但是的丹麦国王的管理思想。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克努特如果想要征服英格兰,在那个通讯不发达,不能及时表明自己管理才能志向的时代,只能通过武力征服。然而丹麦的国王虽然是自己的哥哥,但是也不能贸然借兵以免遭遇猜忌。于是他将目光转到了在当时战斗力很强的海盗身上。 3、这时,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他是如何做到的管理好了那么不受拘束的海盗的? 当然首先也要将原因之一归结为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其次,就是当时基督教文化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京海盗的思想。而我们从历史上种种可以得出,有宗教信仰的一个群体总是更加容易团结一致。况且,有欲望不管是文化上还是生活上,边有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