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外语学习历程(如何学会十门外语)神人太多~~~

我的外语学习历程(如何学会十门外语)神人太多~~~

我的外语学习历程(如何学会十门外语)神人太多~~~
我的外语学习历程(如何学会十门外语)神人太多~~~

我的外语学习历程(如何学会十门外语)神人太多~~~

2012年03月30日22:20:03

如果现在要问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肯定最先会说“学外语”。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仔细反思了下缘由也许有以下几点。第一点也许是因为一直有听不懂的经历。从小家里人对我就说普通话,过年时听亲戚们用上海话聊天我总是一头雾水,上小学以后还有很多词汇不知道什么意思。此外到我外婆家也是整天听直到现在都听不懂的福州话。正因为如此,我非常享受从听不懂到听懂的过程。第二点是因为我对文化的差异一直都有兴趣。

于是从初二暑假点开阿木日语的网页到昨天用rosetta stone解决了计划中的最后一门语言,一晃就是八年了。在这八年中,走过不少弯路,也会领悟到了一些捷径。这篇文章就是想对自己八年的学习做个总结,并将学外语的经验教训分享给所有正在学外语,要学外语,以及想学外语的人。

从日语开始

英语什么的都是从小按步就班学的,没什么好说的,还是直接从日语入门开始吧。那是又一个在家上网的日子,不知道又搜到了什么

东西,我又开始关键词联想了。这一次的关键词是“日语入门”,我点进了搜索结果首页比较醒目的“阿木日语入门”,看着通俗易懂的说明,学会了desu这个词,并发现学日语还是一件挺简单的事,便来了兴致,从当时资源并不丰富的互联网上下了老版标准日本语的电子书和mp3,便开始按步就搬的学起来了,之后也找到了教学视频,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不过这也是多亏了日语是笑着进哭着出的语言,也许如果当时进的是法语入门的话,现在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吧。。

下完电子书便开始学五十音图了,由于以前看动画片看主题曲经常会注意下面的日文字幕,所以很多假名都很眼熟,一天学平假名,一天学片假名,第三天便开始第一课了。其实一开始学日语不必纠结假名的,把几个区分度的看熟后,就可以猛看单词,在频繁的练习中自然就会了,字母这种基础的东西也不必靠联想法。

很认真地开始一课一课地学,刚开始还采用中国式的老办法——抄单词,这后来再回想就感觉完全没必要了。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听懂,然后是看懂,接着才是说和写。一开始几课的课文也学得很认真,几乎都听得烂熟,也都背下来了,平时没事干嘴里就无意识地冒出几句来。后来学别的语言急于求成,走了弯路,发现还是狂听课文的办法最好。

日语一开始的单词并不是很好背,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一篇讲日语

单词背诵方法的文章(就是右脑记忆法加17天背gre法),便把后面附着的16页单词表下载,打印。背着背着猛然发现大多数竟然全是音读汉字词,也就是类似汉语方言的词,每个汉字在日语中都有特定的映射关系。于是背到sa行就不用怎么背了,因为大多数汉字只是重复出现,只要看到汉字就知道读音。同理,在家看nhk的时候,一些词听发音就能猜到汉字了,比如听新闻的时候经常听到kei satsu,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意思,仔细和其他已知的单词比对便猜出是警察这个词了。这也就是我学外语悟出的其中一个方法——高级词汇映射法。

高级词汇映射法——汉字文化圈

世界上的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随着民族之间的交流而充满联系的。有的语言比较强势,一直在输出词汇,比如古代的汉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希腊语,现代的英语,日语。有的语言也会输出特定领域的词汇,比如许多欧洲语言中食物,餐具,化妆品和衣物的单词就全是法语。每种语言的基础词汇基本都是不一样的,除非是同一语族的。比如德语的lieben,sprechen,sagen对应英语的love,speak,say,西班牙语的comprar,correr,leer对应意大利语的comprare,correre,leggere。但是语言的高级词汇基本上来源都比较固定,欧洲语言的高

级词汇都是拉丁语和希腊语,伊斯兰教国家的高级词汇大多是阿拉伯语,东亚国家的高级词汇基本上是汉语。汉语在古代向日本,朝鲜和越南输出了大量词汇,而近代日本又通过汉字的重新组合把科技政经词汇传到其他用汉字的国家。所以说如果要学日语,韩语或是越南语,一种比较方便的办法就是先掌握汉字词的读音映射关系,然后就可以掌握大量的汉字词。

发音不能只学一次

初三时过得很忙,但不知道为什么又用了很多时间学外语。那时觉得光学日语不过瘾,便开始染指其他外语了。那时没有沪江网,小的语种也没有教材下,只能到处找找在线学习的网站,于是便找到了一个韩语入门的网站。点着图片学习方块圈圈的字母,先学后忘,外加发音模糊,便感觉学韩语比日语困难多了。总算把字母学得差不多了,也没东西学了。

之后一次学韩语就是高一暑假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发音不能只学一次。初三学韩语字母的时候,就想着找汉语或是英语的对应发音,有个oe的音就直接发o了。谁知道高一再学时看了几集韩剧,发现明明oe是更接近“额”的读音,此外n的读音也是接近d

的。在纠结听到的和自己说的不一样时,我突然意识到,既然我已经知道说韩语的人是怎么说的,我又为什么要坚持原来的念法呢?这就好像学英语的时候一直把run读作“润”,后来一直听到“软”的读法,但还是坚持原来的“润”。

也许这就是每个地方学英语的人口音各异的缘故吧,或是受到母语影响,或是受到老师误导,或是执着与音标,一旦形成错误的发音就改不过来了。然而正确的发音却是应该靠纯粹模仿当地人才能学到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的a在书上都有不同的描述文字,但没有谁会看着文字学发音,最终只能发出英语或是汉语的a,但是仔细听的话的确是有明显的区别,这时如果只是坚持初学时自以为正确的发音,就一直是那样了。不过如果听不出区别的话,也只能作罢。

有个变态叫法语

一直听说法语是最美的语言,在学完韩语字母后我便开始尝试了。然而对于那时候我的悟性和智商来说,法语就好像是因为游戏bug而提前登场的大boss一样,把我击败了。下好了某大学的教学视频,开始播放,开篇就说法语不像英语而是一门发音规则的语言,我心中窃喜。然而接下来就是整整两页的发音规则,什么开音节,闭音

节啊,夹在两个字母和一个字母之间又怎么样啊。勉强知道怎么发音了,一看句子,才知道有个东西叫联颂,又看到疑问句的三种问法云云,放弃了。

邂逅罗塞塔

初三忙碌地过去了,中考完了在家没事干,上电驴找资源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个神奇的软件——rosetta stone 罗塞塔石碑。这款软件号称不学语法不背单词就能学好外语,于是我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下载键。

顺利安装好,打开试了试,全是图片。每幅图片都配有对应的单词和句子,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沉浸式外语学习方法。几课学下来,一些基本事物的单词就已经终生记忆了,简单的语法也能在脑中形成形象的印象。这也多亏了西班牙语开始的语法简单,拼读也有规律。反观法语,court和courent的发音竟然一样,让人无法接受。不过罗塞塔的难度还是偏低,第二版的编排也不太好,前面全是实意动词,一开始说来说去就去就是“一个男孩在跑”,“男孩在桌子下”这种短句。没什么成就感,玩腻了也就不用了。

大舌和小舌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除了汉语和英语外,世界上的其他大部分语言都有大舌或小舌音。大舌音一直都觉得很酷,很想学,在学西班牙语的时候用发“德拉”的方法学会了。但是后来才发现,我那时学会的只是rr,真正难的是r,也就是舌头只弹一下,没有震动。这个音我最近才学会,从前都是以l代替的。日语中也有,最常见的就是kora,也就是混蛋,一般人说这个ra一般就弹一次,但是流氓就要korrrrrrra!了。

小舌音我也没学会多久。在学法语的时候,我用喉咙发出了比较响的“喝”,便以为那是小舌音。却不知真正的小舌音听起来跟大舌音是差不多的。后来在高中同学的示范下,我终于在高三某天洗澡时用漱口的办法学会了。

录了一小段发音示范https://www.doczj.com/doc/1a9344997.html,/programs/view/TKJga0yV8fI/。

この番組はご覧のスポンサーの提供でお送りします

进入高中,在英语班牛人林立之下完全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因为某种契机,我开始看起犬夜叉。第一次在电脑上看动画片,事实证明是会一发不可收拾的。没看几集就停不下来,于是花了5天便看了100集。看完后满脑子都是日语挥散不去,同步率最高的便是人名和短句,像什么shine!ushiro!matte!temee~~。这时候,我领悟到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外语学习方法——磨耳法。也就是这样一部部的动画看下来,从犬夜叉到火影到死神到海贼王到银魂到妖尾,我的日语听力时间已经超过英语了,现在做梦时也经常会冒出日语句子来。下面详细讲一下磨耳法。

磨耳法

磨耳法也就是泛听,讲究的是用数量胜过质量,高峰时期一天要听8小时以上。在没有数量,也就是没有像日语那样足够听力材料的时候,就只能用遍数来代替数量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日语是最方便的。因为动漫的集数多,语言简单,语速慢,内容主题明确。在一开始听的时候,最先辨别出的

是重复得最多的人名和专有名词的词汇。然后是命令式的短句以及感叹词,如ikuzo,hayaku,chikusyou,mattaku等。接下来是短句,再是部分长句,最后是完整长句。当然,这样学习是有条件的,就是要搭配高强度的背单词或课本学习。磨耳只是为了让学过的东西脱口而出,光凭磨耳的话是不可能学会复杂的句子的,只能学会短句词组,这点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否则还要学日语干什么。脱口而出是口语的必要条件,我们说汉语的时候会考虑“一”什么时候发第一声,什么时候发第二声吗?我现在说日语也不用考虑动词的未然形是什么,连体形是什么,只是应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而已。这一点在之后说到欧洲语言动词变位的时候也要讲。

韩语因为有韩剧,也是比较方便的。接下来要说的是一些听力材料比较少的语言,如法语和西班牙语。这些语言由于语速像机关枪,所以靠电影学是不明智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听歌。歌曲的语速慢,重复听不会腻,词汇固定,大部分的情歌都有表达情绪还有一些身体部位的词。

对了,还有一种方法,玩游戏学外语。日语就不说了,galgame 遍地都是,还有Square Enix的许多。韩语的游戏就看过格兰蒂亚。英语的也很多,什么gta啊,质量效应啊,上古卷轴啊,全是全语音的。法德西意的话有刺客信条。玩游戏学外语是比较方便的,但是也需要一定耐心。

说出口的,就忘不了了

高一想出去交流玩玩,报了日韩,日本没去成,就去韩国了。于是暑假开始重拾韩语,这次用的是标准韩国语加新东方韩语一月通。对韩剧没什么兴趣,所以也没什么听力材料,感觉效率很低。后来直接跟韩国学生对话了,抛出去一句想好的话,结果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那时也实在是没有语感。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我记忆深刻,就是凡是我说过的韩语单词或是句子,到现在都还记得。然而在英语课上说了那么多,却全忘光了。这也许是因为在陌生的外语的环境中,人会有一种类似求生欲的感觉,有一种紧张感。在外国想买东西,不知道那东西怎么说,于是十分不安,后来总算知道了,对这个单词产生了强烈想记住的愿望,便就记住了。这就像是沿着独木桥走,在课上桥下不远就是草地,而在真实语言环境中,桥下是悬崖。在那时有一次我遇到了个路口,想秀秀单词,说了“右”(olunjok)以后忘记“左”(wenjo)怎么说了,旁边一个韩国学生看我手指着左边呆着,就说出wenjo了,我恍然大悟,在那之后这两个词都没忘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高中的时候网上的外语学习资料已经很多了,有一套教程就是新东方外语一月通。有一次期末考试完闲在家里,就打开了好久没学的西班牙语教程,开始听起来。但是那一次我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凭着之前rosetta stone的底子,直接看语法,直接记动词的变位,时态什么的掌握个大概基本上就下一课了。由于这样学句子也都看得懂了,所以以为自己比以前更牛逼了。结果打开广播一听,除了hola 和介词,什么都听不懂。就这是只有语法没有语感的后果。可以自己造句,但是一说出去就再也说不了第二句了,因为不知道对方说什么。反观有语感却没有语法的人,可以听懂,就算自己造不出对的句子,对方也能明白个大概。

再战法语

高考结束,在家闲着(怎么又是这句),用简明法语教程这套教材学法语,未果,发现高难度的语言自己看书学课文还是不大能坚持。

在同济学德语

大学了,学外语的条件也更好了,选课的时候直接就能选二外学。日语和法语忽略,俄语选的人太少,有点心虚,于是就选了同济特色的德语开始学习。虽然之前也学过发音和一些单词,但是毕竟图森破,还是需要提高姿势水平。

第一次上课就感觉进度奇慢,毕竟自学那么多年了,发音什么的就练了半天。终于进入正式课文了,又只是两周一课,学了一个学期也还没学名词第二格。不过在课堂上学习外语感觉还是有好处的。对于德语这样一种名词有各种不规则变化的语言,课堂的练习会让人学得更熟练。

没老师教了,又不想啃课本,我便想起了电脑里多年未动的第三版rosetta stone。学完了三级,语感不错,尝试泛听,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我的德语学习出现了瓶颈。第一是德语的语序,情态动词和动词离太远,可分动词分得太开,使得我根本听不出动词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德语喜欢造词,不喜欢照搬,别的语言直接用science,它却偏偏造了个wissenschaft,虽然大多数词都由基本词根合成,但意思都有新的变化,也没有拉丁词根来的词学起来方便。

日本语能力试験

这么多年来都是看着动画和日剧学日语,在别人的鼓动下,我突然意识到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实力也是一种不错选择。于是从大一暑假开始,我便开始了半年的备考,报名时直接报了二级。

先把标日中级看了一遍,囫囵吞枣般地学了下高级语法,过了下生词,便开始直接做题了。日语高级语法对于口语和听力来说不太实用,只是为了考试而学。有许多模棱两可且暧昧的表达法,让人郁闷。我自认为那就是日语唯一的难点。敬语什么的稍加练习就能掌握,日剧中也经常会出现。但是日语阅读倒是有一点让我比较困惑,就是看到汉字脑子里到底应该反映出什么?是中文读音,日文读音,还是只有意思?这也是日语比较独特的一点。

然后暑假过后便是大二上每周做一套题的备考生活。考试还算顺利,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考,考试时没有以往考英语时的压迫感,反倒是一种游戏的态度,最后分数还不错。唯一遗憾的一点是那种全是选择题的考试造成了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怎么会写日语。

法语与GRE

大一下开始的德语学习一直断断续续地持续到大二下暑假,那时候准备第二年考GRE,想早点准备起来,就开始背起红宝书来了。那段时候正好也在开始用rosetta stone学法语,过完三级,积累了语感,就想尝试听reflets。结果依然听不太懂,特别是pascal说的巴黎口音。。(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学完reflets的人,到底要什么水平才能听懂pascal找工作那一集黑人小孩说的法语???)于是改变策略,上沪江网每天听慢速新闻,听着听着,便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想学好法语,就先学好英语,。当然这只适用于两者都想学的人。

英语有两套词汇,日耳曼词汇和拉丁词汇,历史原因就不多讲了。日耳曼词汇比较不上台面,适合口语,拉丁词汇比较正式,适合书面语。begin的拉丁版是commence,get是obtain,understand是comprehend。这些拉丁词改一下都直接是法语的基本词汇。更不用说government,parliament,conciliation这种直接照搬的词了。所以如果把gre词汇都背了,法语学到后面基本都不用背什么单词。这也是高级词汇映射法的另一种形态。

推荐一本法语词汇书:《法语词汇揭秘》,可以和红宝书对照着看

高级词汇映射法——罗曼语族(法意西葡)

罗曼语族是一家,都是拉丁语演变来的。所以自然有相近的词汇,特别是高级词汇。information在这四种语言中的形态是:法information,意informazione,西informacion,葡informacao。如果英语的词汇量到托福水平了,差不多就可以用这种方法了。在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基本上对着广播听个一星期差不多就能掌握大多数常见的高级词汇。前一阵子眼睛不好,我便听rtve的西语广播,连续听了两星期,听力水平就追上法语了。这些发音规则的语言也适合一边听广播一边用google翻译反查。捕捉到发音,推出可能的字母组合,就算一两个字母没拼对,google也能自动纠错。此外,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差别太小,初级词汇也有映射关系,学其一即可学其二。

为什么要动词变位?因为他们就是那么说的。

学欧洲语言(英语,瑞典语等除外)有一个比较头疼的地方就是动词的变化,这在中国人看来也许是不可理解的。明明说nous aime

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要说成nous aimons?没有为什么,法国人就是这么说的。中学时英语老师就经常说:没有为什么,固定搭配,事实也就是这样。为什么是一辆车,为什么是一瓶水?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说的。所以学动词变位就只能不加思考地学,指着对方说you are,指着自己说I am,指着几个人说they are,就是这样。

不规则的动词也是如此,就算掌握了规则,说话的时候也不会去想我要说的是第一类动词还是第二类动词,是强变化还是弱变化?说话的时候只会想我接下来要怎么说,是说得直白一点还是委婉一点?这里又要提起rosetta stone了,我不是在为这个软件做广告,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的,用过之后才知道真的很好用。。rosetta stone对于训练动词变位来说就是直觉式的,脱口而出的。

此外,基本上多数的语言中的不规则变化都只有有限的几套,有的变化还是为了发音一致而变的。这也是许多不规则的本质——为了口语。汉语的字是不会随着口语变化而变化的。普通话的wo,上海话的ngu,闽南话的wa,广东话的ngo,它们的汉字都是“我”。而欧洲语言则是根据发音来拼写。法语中manger的第一人称复数为什么是mangeons?因为如果是mangons的话g的发音就变了。拼写不规则了,但是发音规则了。

另外一种不规则是因为历史原因。madame的复数为什么是

mesdames?因为这个词来源于法语,在法语中ma是物主形容词,需要根据dame的性数进行变化。传进来的时候就这样的,大家都习惯那么说,总不能为了规则再改成madames吧。

小谈联颂

说到法语不得不说下联颂。这个纠结的东西我是在前不久读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时才弄懂的。大体就是法国人的发音总是一直在变,但是又想保持文字的纯洁性,于是造成了文言不一致。croix 这个词在原来并不是“刻画”,而是“克洛伊克斯”。于是我猜想联颂是这样来的。Il est professeur中原来st都是发音的,但是法国人太懒,说着说着就把st省略了。但是Il est un garcon中t和元音u连读发音不费力,法国人就一直这样读了,于是就有了联颂这个东西。法国人才不管外国人学法语有多痛苦,只要自己说法语说着爽就好了。同理,韩语的音变,英语的a变an,汉语方言的连续变调也都是这样为了说起来方便才有的。

欧洲语言的思维

我的日语口语比英语好的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日语和汉语的思维是一个系统的,以英语为首的欧洲语言的思维是一个系统的。日语的naruhodo可以轻易地翻成汉语的原来如此,但是要用英语说呢?that?s it?I see?是不是感觉语气中有种违和感?日语的sokka和汉语的“这样啊”感觉是一样的,但是英语中表示自己在听是yes,表示自己若有所思却只是hmm,根本没有东方语言那种模棱两可的暧昧表达。所以许多时候音译外国电影的台词会觉得可笑,而学不好英语也正是因为没有学到那一套思想。学好英语的冠词用法,复数用法,从句思维,虚拟语气,其他欧洲语言也许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软绵绵的蝌蚪文

关于泰语的段落真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因为一直都怎么坚持学习过。每次心血来潮般的学习都不会超过两星期,教材也比较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https://www.doczj.com/doc/1a9344997.html,。泰语那蝌蚪一般的字母太小,太多,太难记。辅音有44个,元音有32个,还有5个音调。但是语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动词变位,没有阴阳性,没有变格。所以可以只学听说,不学字母。也许许多人都觉得泰语难听,但其实习惯了的话,大脑就同步了。相比较语言本身而言,我其实更喜欢不同的文字,

因为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是经过时间沉淀的。阿拉伯人说,改动一个字母,就会天崩地裂,因此也把语法传了下来,千年不变。扯远了。

17天搞定GRE单词

最终决定考GT了,发现自己的GRE进度有些慢,于是上网寻找方法,发现了杨鹏的17天搞定GRE单词这篇奇文。查了下日期,狠下心,开始执行计划,也把电脑的桌面改成17天计划表。实际背起来才发现十分痛苦。

时值期末考试外加项目答辩降至,早上起来去图书馆背个2小时,不一会儿就吃中饭了。下午对着电脑编程,晚上再是复习,到10点一看时间不对,便赶忙抄起红宝书复习起今天,昨天和大前天的n个list。还算撑得过去,于是没有放弃的念头。但是不巧的是在17天里肠胃发病了,又是捂着肚子编程过红宝。不知道怎么过的17天,最终还是结束了,那些单词因此也常住在我的大脑内了。然而自那以后,好几次想再试一次17天大法,却都没有动力了。详细记录:https://www.doczj.com/doc/1a9344997.html,/blog/247173710/707381205?frommyblog。

My~~ precioussss~~~~

一直在新闻里听到某某读了n本原版书,然后托福sat考了几几分。我只是羡慕,因为我下了哈利波特,看了10页放弃了,买了廉价原版书,看了10几页满屏的生词又放弃了,只有计算机专业书还算轻松,都是常见的术语,却也没有坚持啃完。大三的寒假我刚完成了17天的计划,对词汇量有点信心了,心想再不读原版书,大学都毕业了,下学期还要面对gre的长难句呢。于是掏出暑假去福州路买的魔戒三部曲,写好计划,开啃。

刚开始读我就想诅咒托老头。这tmd电影都不拍的剧情写那么多干什么?环境描写那么多干什么?我管你是vale,barrow还是jutted cliff,反正就是到了一个地方就对了。现代英语不好用,用什么thou arst fair,查了下字典竟然就是you are beautiful。。就这样硬着头皮一个小时看20页,每天坐在空调房坐三个小时,坚持了20天,总算是把这套巨著啃完了。学到了不少新词,ale,puff,stoop,sniff这些词在小说中都比较常见。

之后又花了大把的时间啃完了A dance with dragons,知道了什么是doublet,jerkin,velvet,gaunlet。。此是后话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重复:重复某个研究以检验或者证实或者质疑早前的研究发现。 2.理论:对与某特定生活方面相关的观察的系统解释如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社会分层、 政治革命等。 3.变量:属性在逻辑上的归类。“性别”这个变量就由男性和女性两个属性组成。 4.属性:人或物的特性。 5.自变量:该变量的值在分析中是不受质疑的而且被当作给定的。自变量被看作是原因 或是决定变量的因素。 6.因变量:该变量被假定是依赖于或是由其他变量也就是自变量引起的。 7.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 的所有原因。 8.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 或者事件的原因。 9.归纳:在这种逻辑模型中普遍性的原理是从特定的观察中发展起来的。 10.演绎:在这种逻辑模型中特定的命题来自普遍性的原理。 11.范式:用以指导观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它不仅形塑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些事物。冲突范式指引我们以某种方式来看待社会行为,而互动主义范式则指引我们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社会行为。 【宏观理论、微观理论、早期实证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冲突范式、符号互动主义、常人方法论、结构功能主义、女性主义范式、批判种族理论、再论理性的客观性】 12.宏观理论:一种试图理解制度、整个社会和社会之间的互动等“大图景”的理论。 13.微观理论:处理个人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议题。 14.假设:关于经验事实的可检验的特定期望它遵从更为一般性地命题更为一般地说 它是关于来自理论的事物的本质的期望。 15.操作化:走出概念化的一步。操作化是发展操作定义的过程,或是对在测量变量时所用到的精确操作的说明。操作化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变异的范围,自己的研究是否需要测量变量的全部变异;(2)变异的两极 16.操作定义:根据对观察进行分类的操作而做出的具体的、特定的定义。 17.零假设:与假设检验和统计显著度检验相关的假设,该假设认为正在被研究的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18.利益收敛:大多数成员会支持少数人的利益,只有当这些行为也会对多数成员有利时。 19.知情同意:这种规范要求,基于自愿参与的原则而进入研究的对象,必须完全了解他们可能受到的危害。 20.匿名:当研究者和读者都不可能将回答和回答者对应起来时这个研究就可以说达到了匿名的要求。

教育研究方法之名词解释

中学物理课程:是根据物理教学的性质,内容,特点,方法,学生的认识规律,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及教学设备和教学而设计的。 1.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内容。 2.思维: 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想性认识的过程 3.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点分析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 4.抽象: 是在头脑中将事物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抽出来。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活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且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5.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活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且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6.科学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的事实活结论,推出另一个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1归纳推理,由个别结论—规律方法2演绎推理由一般—个别 3 类比推理个别—个别 7.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景中,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只是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过程。 8.教学: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 10,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 11,讲授法:是教师主要用语言,辅以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发张能力的方法。 12,讨论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促使学生获得只是、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 13,谈话法:是介于讲授法和讨论法之间,是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14,实验法:把观察、实验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15,概念转变:即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实现对原有的错误认识的纠正会对原有低层次认识的发展。 16,同化: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基本一致,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始原有知识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17,顺应: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矛盾,学生进行艰苦的比较、辨别、承认新知识的合理性,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 18,图示策略:将头脑的思维状态或思维过程用直观的图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情系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策略。 19,物理教学资源: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0,物理教学资源,特点多样性,独特性:物理教学资源因地域;文化、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价值潜在性。

解释词语的方法图文稿

解释词语的方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解释词语的方法 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对词的意义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扩充解释法 扩充解释法就是将需要解释的词进行适当扩充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其中组词法是常用方法,如: 欢乐——欢喜、快乐宽阔——宽敞、辽阔 幽香——清幽的香味电灯——用电发光的灯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二、近义解释法

近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语的近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增添——增加关怀——关心美丽——漂亮 三、反义解释法 反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的反义词或相反意思的词组短语等前面加否定副词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缓慢——不快速 四、归类解释法 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可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如: 苹果——一种水果机枪——一种现代兵器 玫瑰——一种花朵火车——一种交通工具 五、比喻解释法 比喻解释法是将需要解释的词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六、功能解释法

功能解释法就是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其中“形容***”是一种常见形式,如: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传统方法不能都否定,任何新的教学方法都是传统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以上方法只是个人的一点粗浅见解,肯定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词语解释问题,但愿能抛砖引玉,为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教学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在语文学习中,词意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在中国的语言中,有很多精炼简洁却含义丰富的词语,成语就是最好的例子,往往四个字就能表达深刻、多层次的意义。要掌握这些词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巧记。现在,给大家介绍几种巧记词义的方法。 一、串字成句法 有些词语,只要将组成这一次的几个字中间再加入几个字,串字成句,就是他的词义。如“争先恐后”便可解释成“争着抢先唯恐落后”;“舍己为人”便可解释成“舍弃自己为了别人”。 二、突破难字法 有些词义中,有一两个字较难理解,只要突破这一两个难字,其次一边一目了然。如“心急如焚”,期中“焚”字较难理解,通过查字典得知

社会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手打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3.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4.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即实证研究,是指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或者说针对某一种看法和观点,需要透过实地的经验来验证或检验。 5.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相对于人文主义方法论而言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互相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的特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的,实证一词意味着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这五层含义。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

7.定性研究:是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是非实验性的,即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的表达。 8、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几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字,或求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定量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侧重于且较多的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②. 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在范式上更接近科学的范式 ③. 定量研究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 景中去 ④. 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 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⑤. 定量研究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验证的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必考章节 1.理论:社会研究中的理论常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是指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命题。 理论及其构成因素只是人们认识活动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想像和思考的产物。构成理论的这些假设或命题可能属于同一层次,也可能属于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正确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研究是一种自觉的科学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教育工作中的认识。2.教育科学研究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创造。) 2、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3、应用研究:是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研究活动。 4、定量研究: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5、定性研究:也称为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类研究活动。 6、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7、外在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 8、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9、内容分析法: 是对教育文献所承载的内容、信息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方法。内容分析是把文献作为直接的分析对象的,是对文献的定量研究。 10、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11、观察研究法: 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程序,在自然情景条件下,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辅助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系统的关于教育教学现象的资料,进而进行分析整理,深

脑科学与外语学习策略

由词来产生相应的概念。二、大脑两半球言语机能特点与外语 学习策略 语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活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84年以后的惯用提法是“心理——最终是大脑”,把心理称为心理/大脑。把语言学视为一种心理学,最终是生物学,是研究人类这一最高等生物大脑机制的科学。实验证明,人类的语言主要由大脑的左半球承担,它承担言语的接收、分析、理解、加工、储存、生成、表达等功能,是依靠语言为主的分析、判断和抽象概括的中枢,是科学脑,俗称“智能脑”。大脑右半球以形象思维为主,是直觉思维的中枢,是艺术脑,也称“情感脑”。相比之下,大脑右半球的言语功能薄弱,它们既具有各自相异的重要机能,又有互为补充的内在联系。但科学家们预言,两脑相比,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实际上,中国人在汉语学习时,右脑就积极地发挥着作用。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使中国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左右脑同时并用,产生双脑效应优势。外语教学的改革要设法开发右脑参与学习的巨大潜能。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发展和使用的神经学基础,力图构成大脑支配说和听过程的模式”(David Crystal,1983)。在了解学生如何学习外语,哪些因素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促进或阻碍学习,教师就可以从心理学上充分把握。调动学生两半球的某些行之有效的优势或侧重化的范畴, 培养学生对外语的逻辑思维理解和形象思维感知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外语学习策略试图在刺激或训练学生不同的神经言语传导径路反面有所突破。 1.在外语教学中探求开发右脑参与学习的巨大潜能。可试用以下方法:1)想像法:表象联想可使需要经过左脑才进入右 脑科学与外语学习策略 李春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450001 脑科学的研究进展与人类进步是紧密相连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人脑潜能的丰富性、无限性和可开发性,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坚实科学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运用脑科学的知识来探索学习方法,尤其是第二语言的学习。 一、脑神经工作原理与语言习得 高度综合性的脑科学研究将成为本世纪的主导科学。我们对大脑发育和活动规律等有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如今,脑的总体工作原理至少在以下几点是比较确切的:1脑的基本运作主要是在分立的脑区进行。2神经信息的处理兼有串行和平行方式。3在神经网络中,不同信号单元通过交互方式相联系,并进行相互作用。4 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是由广泛分布的神经元网络来实现的。语言信息的处理主要通过三群相互作用的神经结构进行。第一群包括左、右半球众多的脑区,对机体和环境的非语言性相互作用形成表象,脑对这些表象进行归类,在分类基础上形成另一水平的表象,直至形成概念。第二群主要在左半球,形成音素、音素组合和词的句法规则的表象。这些系统把词集合起来,并形成句子,或对听到、看到的语言信号作初始处理。第三是中介性的,主要位于左半球,它能由概念来激发词型的产生,或 脑的信息,从一开始就直接记忆在右脑里。2)大声法:对声音和韵律的加工主要是右脑的功能,大声的言语刺激可强化右脑对言语活动的参与。3)强化学习法:可使左脑里的信息变得重要而向右脑传递。4)音乐入静冥想法:利用轻音乐、心理暗示或冥想,可使身心入静,从而诱导右脑活跃。5)活动表演法:是左肢动觉法可使右脑兴奋。 2.发挥情感脑对智能脑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在保持原有智能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强化情感脑, 优化智能脑与情感脑的协同作业。通常所说的“智商”和“情商”就是对“智能脑”和“情感脑”水平高低的测量。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成分,如需要、兴趣、动机、情绪、情感等与情感脑密不可分。离开了情感脑参与的学习活动,会变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容易疲劳,记忆不牢。外语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脑对智能脑的积极促进作用, 使英语学习趣味化和游戏化。 3.在保持原有大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小脑潜能,优化大小脑协同作业。大脑(有人泛称大脑皮层)是人所具有的智能中心。研究发现,大脑是用映像、概念或观念之类的东西进行认识、思考的中枢,其最大特点是具有智能性和创造性。小脑是指本能脑,是用身体进行记忆的中枢,其最大特点是具有适应性,分管塑造大脑活动的模型、反射行为、动作调控、技能熟练、自动化、无意识化、类型化、控制误差、迁移等。最近研究发现,小脑在说话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小脑协调教育能有效地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减轻学习负担。外语教学过程中,激活小脑参与大脑学习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模拟交流及实地与外国人交流。在活动中学英语,不仅可激活右脑,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语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区群谬误】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性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PPT) 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它意味着从层次比较高的区群分析单位的到的结果似乎也可以在层次比较低的区群或个体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高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书本) 【中观理论】 【效度】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测出事物属性的程度。(PPT)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效度越高,即表明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器所要测量的特征。(书本)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归纳】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PPT)【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次级总体),然后用简单随即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没层中抽取样本元素。(书本) 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PPT) 【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他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在同一个因果关系链中,中介变量既是相对于自变量来说的因变量,又是相对于因变量来说的自变量。原来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中介变量相连接的。(书本) 【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书本) ·【抽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偏差,而偏差是由于样本与总体不一致造成的。(书本) 【结构访问法】又称标准化访问法,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化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操作规范,措施周密,程序严格的访问方法。(书本) 【总体】在抽样的专业化表述中,每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被称为与元素,全体研究对象被称为总体。(书本) 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更确切的说,它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的集合。(PPT) 【简化论】指的是研究者仅用十分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PPT) 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还原为构成事物的若干个元素,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和。可以把社会现象分割成各自独立的几个面,企图用其中一个方面的特征解释和说明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强调自己解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没有意识到社会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书本) 【实验研究】本质特征在于对研究的控制。是用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变量,然后观察其他变

203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外部信度:主要指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对同一课题能否进行重复研究,结果是否能保持前后一致。(侧重分析结果的可检测性和可重复性) 2、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3、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4、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被推而广之的范围。即指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5、中文报刊资料索引 6、比较性原则 7、可行性原则 8、全面性原则 9、创新性原则 10、摘要: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 11、原始文献:指未经证实正式发表或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 12、直接文献:以作者本人的时间为依据创作而成的原始材料,或直接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的主产分散不够系统。 13、写作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14、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 15、顺查法: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16、逆查法: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 17、引文索引法:也称为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特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 18、滚雪球法:是找一篇要查找的相关文献,然后根据这篇文献莫为提供的参考文献目录,还可以找到几篇有关的文献,再从这几篇文献的末尾查找新的文献,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献,如此线索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滚雪球法的先決条件是事先掌握一篇或数篇相关文章,利用这些相关文章寻找更多相关的文章,因此相关文章就像珍珠或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多)。 19、观察法: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0、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是对那些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揭示。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的体验,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21、腐损测量:腐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的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 22、累积物测量:对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进行的观察,以推测人们的行为和特征。 23、行为标志观察: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它的理论假设是: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和态度的间接反映。 24、问卷法: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利用这份问题表格,以测量教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态度等的研究方法。 25、访谈法: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26、稳定系数: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27、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8、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即变化的措施、条件。29、逆时性原则 30、明确性原则 31、无关变量: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一项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而言。如果对无关变量变化的影响不加以

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的几种方法-模板

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的几种方法 [作者] 李晓红 [内容] 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效率,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前提下的方法指导,现以词的教学为例,谈几点我的做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词义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将理解饲义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 1、查字典法。在学骚习音序和部首查字法之后,让学生充分利用字典,及时查阅不理解的词,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同时还使学生清楚了词与句的关系。因为在学生查字典理解词时,往往一个词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这时就告诉学生,理解词语要放到特定的句子中去,要放到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例如:《翠鸟》一文中的一句“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灵活”一词在字典中有两种含义①敏捷、不呆板。②善于随机应便。引导学生理解,“灵活”在这一句中是对“眼睛”的描写,那么只能选第①种解释。使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让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2、拆拼法。所谓“拆讲法”,就是将一个词中的几个词素先分别解释,然后再将每个词素的含义结合起来,组成这个词的意思。这一方法适用于词素含义较简单的词。 如“深情”?一词,?“深”是深厚的意思。“情”是感情。将词义合并起来就是“深厚的感情”。这个词义的解释就完成了。 3、找词眼法。有些词从表面上看深奥难懂,学生会出现不安和急燥的情绪,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词中有的词素是我们常见的,因此我们只需借助字典找出那些既不易理解又是这个词里比较重要的词素的含义就行了。如“和蔼”一词的重点在“蔼”字上,它就是这个词的词眼,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和气、态度好”,因此,“和蔼”的含义就是“和气,态度好”。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找近、反义词法。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容易找出近、反义词的词语来说,可引导学生用找近、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如“钢强”?就是“坚强、顽强”的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的材料 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 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 3、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二阶段,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4、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 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 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 6、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类型 1、应用性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 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 2、理论性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长和丰富社会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 3、普查:也称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 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4、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 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6、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并通过这些单位的情况来 反映总体的情况。 7:个案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8、探索性调查研究: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考察的研究方 法。 9、描述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能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 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10、解释性调查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 的发展后果,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1、横剖研究:在某一时点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12、横断面:指由调查对象的各种类型在同一时点上所构成的全貌。 13、纵贯研究:在较长时期的不同时点收集资料,并对社会现象做纵向研究。 14、趋势研究:一般是对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象总体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5、同期群研究:对在某一时期具有同一特征的人群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6、追踪研究:对同一批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变化的研究。 17、回溯研究:一种与追踪研究相似,即要调查同一批人的态度或行为的变化,但又只作一 次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想他们过去的态度或行为是怎样的,而现在又起了那些变化的研究方法。 18、统计调查: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它是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 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做更深入的定量分析。19、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深入 到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少数单位的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对调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在梳理外语学习策略的成就和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语学习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1a9344997.html,ki.kjdkx.2016.06.011 0 前言 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期,研究学者对“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展开研究,拉开了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序幕。研究学者在分析成功学习者的特性和其运用策略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理论展开初步探讨。80年代和90年代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百花齐放的时期,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从各自的视角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共识。但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容纳了多种理论观点或视角,这些理论在学习策略领域不断繁荣发展,使得各种理论观点相互交错,形成一个交织混杂的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网络体系。进入21世纪,研究学者不再执着于建立统一的共识,认为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理论上的统一反而会降低研究其丰富性和预测性(griffith, 2014)。 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秋芳等(2004)将国内研究归纳为两个阶段,1984年至1992 年是外语学习策略的萌芽阶段,相关研究不多,成果较少。1993年至2003年为全面启动阶段,研究队伍迅速成长,研究方法逐步多样化和规范化。此后,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研究学者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者,如中学生、高职学生、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及各种学习条件和环境展开实证研究。 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 1.1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构建 外语学习策略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多个相关研究领域的“连锁理论网络体系” (griffith,2014)。首先,外语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认知心理学关于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探讨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的理论为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语言学习是一个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反应输出的过程。学习策略就是帮助学习者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控制学习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性知识。学习者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是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而控制信息加工的过程则是元认知策略。 1.2 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对学习策略展开有意义的研究,定义尤为关键。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技巧或行动。rubin 认为“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技巧或手段”(1975);oxford也表示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够更容易、快速、快乐并有效地学习,更好地自我调控,适应新的情境的具体行为”(1990)。二是把学习策略看做是抽象的行为或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griffiths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调控能力,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控制语言学习而有意识地采用的行动(2008)。三是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过程和程序。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习得、记忆、提取和语言表达的程序和步骤。 综合多方观点,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学习者为促进学习,有意识地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程序和规则、调控方式等均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语言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应用水平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制约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1.3 外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词语理解的十八种方法

词语理解的方法 一、近义词解释法:用找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增添:增加陌生:生疏。恬静:安静、宁静 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慷慨:大方。遨游:漫游,游历。 纯熟:(很)熟练。眷恋:(深切地)留恋。渺小:(非常)微小。 二、反义词解释法:用找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缓慢:不快速。崎岖:不平坦。 陌生:不熟悉。慷慨:不吝啬。朦胧:不清楚。隐藏:不暴露。 三、归类解释法: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采用把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苹果——一种水果机枪——一种现代兵器芬芳:一种香气。 玫瑰——一种花朵火车——一种交通工具喜鹊:一种飞鸟。 四、比喻解释法: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杀人。 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五、功能解释法:对词语的使用功能进行解释的方法。“形容……”是常见形式,如: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都快把耳朵震聋了)。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 六、扩词解释法:将词语所组成的字进行逐个扩词(组词)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如: 恳求:诚恳地请求。疾驰:飞快地奔跑。教导:教育指导。 幽香:清幽的香味。幽静:幽雅寂静。圣洁:神圣而纯洁。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轻捷:轻快敏捷。 七、串字解释法:有些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字)的意思的总和。例如: 肆虐:肆,任意地干;虐,残暴。肆虐: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肃立:肃,恭敬地,庄严地;立,站着。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不毛之地:毛,草木;之,的;地,地方。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致敬:致以敬意(表达敬意)。 遥望:遥,远处;望:看。遥望:向远处看。暴毙荒野:暴,突然;毙,死;荒野,荒郊野外。暴毙荒野:突然死在荒郊野外。 八、以旧带新法:有些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可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 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的。宝,宝贝。合起来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九、重新组合法:对互文词进行重新组合理解的方法。如: 心满意足:心意满足。翻山越岭:翻越山岭。风平浪静:风浪平静。 调兵遣将:调遣兵将。无忧无虑:无忧虑。没昼没夜:没昼夜。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十、描写法:对词语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常用“……的样子”的形式。如: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十一、下定义法:用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如: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十二、找词眼法。有些词从表面上看深奥难懂,但词中有的语素(字)是常见的,因此只需借助字典找出不易理解又是这个词里比较重要的语素的含义就行了。如: 和蔼:此词的重点在“蔼”字,它就是这个词的词眼,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和气、态度好”。因此,“和蔼”的含义就是“和气,态度好”。十三、联系上下文解释法:认真阅读文章,推断词语在文段中要表达的的意思。常用“文中指……”的形式。如: 真挚:本义指(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两位母亲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6课)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十四、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法。 恍然大悟:做一道数学题,各种办法都试过了,可就是做不出来。忽然想到了以前老师讲过的一种办法,试一试,一下子会做了这道题。十五、造句理解法。如: 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十六、表演理解法。 十七、搭配词语理解法。 十八、查字词典法。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题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归纳与演绎:科学要运用归纳和演绎两套逻辑体系。归纳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 量现象的观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也可以说,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结论,而演绎则相反。 2.假设检验逻辑:波普提出的假设检验法是由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构成的,它有助于克 服两者的局限性。假设检验法是从理论推导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观察来检验假设,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假设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理论、发展新理论。 3.横剖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所谓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 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在某一时间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和态度。) 4.纵贯研究:是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 型: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 5.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 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6.个案研究: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社区、 班组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它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貌。 7.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一般与实地研究相联系。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的观察,而 且多采取无结构观察的形式。 8.间接观察:是通过某些中介物来观测调查对象;这类似于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即 分别通过直线和折线来确定某一点的确切位置;并比较各种不同途径的结果来检验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包括两种类型:物质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 9.结构式访谈(标准化访问):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这种访谈的访问物件必 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机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的,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 10.深度访谈(临床式访问):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例如偷盗、吸毒、自杀)的过程及其 动机和情感资料所做的访问。后广泛运用于对一般人的个人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深入调查中。 11.信度与效度:信度是指测量数据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有稳定地测量到 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也就是说信度是对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而言的。 效度是正确性的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制的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效度是任何科学的测量工具必须具备的条件。 12.调查研究: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从调查对象收集资料, 并通过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13.问卷法: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 方法之一。 14.测量: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与测量。在社会 研究中,所谓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具体地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研究方法 2基础性课题 3文献综述 4常量 5日记描述法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 1研究三要素:一是目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二是____,是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三是____,研究是运用各种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为保证研究的质量,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具备:____、价值性、____、新颖性。 3确认文献的____即对文献进行鉴别,一般由两种方法____ 和内审两种方法。 4教育观察研究包括三个要素_____、_____和观察对象状态。 5时间取样法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以____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____的一种观察方法。 6根据访谈结构可将访谈分为_____访谈、非结构式访谈、___访谈。 7实验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___加以控制,有系统的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___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8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外部效度的四个要素有:___、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_____、多重处理干扰。 9确定问题的原则有:实践性、____、______。 10个案追踪法主要适用于三种研究情境:一是探索发展的___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三是探索____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响。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2选定教育研究课题要遵循哪些基本原理? 3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4简述教育研究的实施程序和实施要求。 5教育调查研究的步骤一般是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试述观察法的主要用途和主要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认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试图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强调研究的深刻性和系统性。 3研究者对某个时期或某个专题的若干文献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概括和评论。

英语学习策略及如何培养

英语学习策略及如何培养 初中英语学习策略及如何培养: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 同时明确指出: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 发展自主学能力的保证。学习策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人通过对学习策略概念, 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分析, 试着对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各种具体方式进行了探讨。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 同时明确指出: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学习策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那么何为英语学习策略呢? 关于这个概念, 有很多定义。英语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作出的各种选择和采取的各种措施, 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 也包括其具体行动。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管理与评价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的策略。管理与评价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调整和评价的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思维活动,以及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 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在新课改以前我们通常讲学习方法, 而现在都讲学习策略, 有不少教师认为其实现在讲的学习策略和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一回事, 只是换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名字而已。事实上,

二者有很大的区别。策略是广义上、宏观的和抽象的认识、决策或选择, 它通常表现为为实现更好的效果而选择一切可能手段的心理步骤。因而它更多地与个人有关。方法通常比较狭义、微观、具体, 它是一种演示性或显性的行为步骤, 更多地与整体有关。英语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 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通俗地讲, 学习方法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学习策略则是解决“何时如何做的问题”。而对于一个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的个体而言, 要决定“何时如何做”, 还涉及对具体学习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很显然, 个体只会选择他认为最佳的方法。比如记笔记, 这是学习方法, 学生们都了解, 而何时记, 记什么, 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这就是学习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这种分类既考虑了策略使用的目的, 又考虑了策略使用的心理和认知过程, 是学习策略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分类方法。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当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学习策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