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

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前儿

童社会性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发展

道德认知的发展

心理理论的发展

社会行为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获得

性别角色的差异

道德认知的

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特点

心理理论的作用

心理理论的特点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问题导入:

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

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

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一) 性别同一性的获得

性别同一性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学前儿童的性别同一性出现的时间是1.5~2岁,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及测验方法的不同,不同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性别同一性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性别角色刻板化”(或“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即除了自己严格按照某一性别角色规定去行动,还常以性别角色标准为依

据去评价和要求同伴的行为,对同伴或他人不符合性别化规定的行为常常表现出拒绝和轻视的态度。

儿童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行为,是其本身对性别差异认知和理解水平不高导致的。

(二)性别稳定性的获得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一般在儿童3一4岁获得。性别稳定性的发展依赖于儿童对其心理方面特征的感知。由于人的心理、个性方面的特点变化较小,这使儿童对心理这方面的性别信息(如女性的温柔、男性的攻击性等)刺激的判断相对简单,而活动、外表或身体方面的特点是可见的,变化较大,使儿童对这些方面反映的性别信息的判断复杂化,这导致性别稳定性的出现早于性别恒常性。

性别稳定性的理解程度会影响学前儿童对同性榜样的模仿,

(三)性别恒常性的获得

性别恒常性指一个人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儿童对其性别始终保持不变的认识。科伯格认为,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学前儿童一般在6一7岁获得性别恒常性。

对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理解水平不仅限制学前儿童性别化行为的灵活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同伴的选择。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差异

(一) 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

1、玩具偏好的差异

男女儿童都偏爱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但这种偏爱发展的趋势不同,随年龄的增长,男孩对适合其性别的玩具的偏爱更为明显,而女孩对玩具的偏爱程度变化不大,与男孩对待女孩的玩具相比,她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更多地选择适合男孩的玩具。由于性别化的玩具可能促进儿童性别行为的某些重要成分的发展,如支配性、独立性及观察力等,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儿童选择玩具方面的差异作为其性别行为的早期表现。

2、游戏和玩伴选择的差异

3、抚育性方面的差异

从古至今,几乎在所有的历史文化形态中,抚育婴儿的任务几乎都是由女性来完成的。这与女性的生物学特点和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与两性对待婴儿的态度或抚育性方面的差异有关,即女性对待婴儿的反应高于男性。这种差异在学前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出来。3一6岁的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对婴儿表现出兴趣,同时也更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对他们的感情表达更多,而多数男孩则不会倾向于接近婴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从总体上说,女孩对婴儿的反应性高于男孩,但是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高反应性也不稳定。

(二)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1、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理论由莫尼等人((Money&Ehrhardt,1972)提出,认为人出生之前的生理发展以及这种生理因素(性激素)对儿童性别化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观点指出,性激素可以影响人类的游戏风格,导致男孩的粗糙、吵闹的活动以及女孩的平静、温柔的活动。女孩表现出对共同的安静活动(包括合作游戏)的偏爱,所以越来越多地寻找其他女孩一起玩,并喜欢结伴;而男孩更喜欢与大群的男孩一起玩,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如奔跑、攀爬、打架、竞技性游戏等。在4岁时,儿童与异性同伴和同性同伴一起玩的时间比例为3:6,到了6岁时,这个比例会升高到1:11。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途径是对成人的模仿,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行为的模仿。儿童通过观察以及直接或间接的强化,形成了最初的对性别类型玩具和活动的偏爱。在学前儿童对两种性别的“榜样”都给予关注并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后,在此其间观察学习促进了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儿童会通过选择性观察和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完成性别社会化。例如,男孩可能选择模仿影视作品中男主人公的攻击等行为方式,而女孩则会选择模仿幼儿园的女老师或童话剧中的公主。在教育儿童时,成人会鼓励男孩玩棍

棒、积木、卡车,不鼓励他们玩洋娃娃;而对女孩则会赞同她们跳舞、打扮、玩娃娃过家家,不鼓励她们爬高。成人鼓励儿童的同伴也会强化儿童符合性别的行为,抑制他们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3、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理论源于科尔伯格(Kohlberg,1969)的观点,他认为儿童性别的社会化必须建立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即儿童己经获得了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儿童的认知水平越高,与之相适宜的性别类型化行为就越多。

性别图式理论强调环境压力和儿童的认知共同塑造了性别角色发展。它帮助儿童根据同伴的性别来形成对其的评价,并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假设。在早期,儿童从他人那里获得了性别刻板印象和行为的经验,他们将经验组织到性别图式里,或者是男性类别、或者是女性类别,他们可以用这些经验来解释他们的世界·在此基础上,他们的自我性别概念逐渐变得性别类型化,并将此作为处理信息和指导行为的增加图式。

在学习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理论时,应当整合各家观点,综合考虑生物性因素、社会学习过程、认知发展和性别图式在性别角色认同中的作用。

第二节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指学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学前儿童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和学前儿童道德判断或评价能力的发展。

关于学前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有很多,其中皮亚杰、科尔柏格有关品德发展的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观点。

(一)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一3岁)、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一7岁)、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一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1、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儿童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岁)

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儿童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者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只是以是不是会受到惩罚以及是不是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为准则。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能取得成功,获得奖赏,满足相互间的需要,这种行为就是好的。它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

2、习俗水平

儿童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阶段。儿童以人际和谐为准则,他们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众的意见,或获得别人的赞赏。所以,他们判断道德行为好坏主要是根据是否符合社会和他人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儿童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准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应当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律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在这一水平上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帮助人们维持公正。他们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量决定的,也可以因大家商定而改变,因此对于某些错误的行为因动机良好而可以考虑减轻惩罚。

第六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以基于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普遍原则为导向。个体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行为完全自律。

二、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一)道德概念

1、具体形象性

2、表面性

3、片面性、笼统化和简单化

(二)道德判断或评价

1、以他律为主,开始向自律发展

2、以片面为主,开始向全面发展

3、以评价效果为主,开始关注评价动机

4、以评价别人为主,开始向评价自己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一、心理理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它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的发展。它是继皮亚杰的研究、元认知研究之后,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个主要的浪潮。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

心理理论是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及原因的一种认知,拥有了心理理沦,就可以解释人们己经做的事和将要做的事,就能够理解人们需要什么、相信什么、希望什么,等等,有了这种理解就际间相互交流,协调人际关系。

学前儿童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就可以促进其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发展是他们与同伴、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必需的。

(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

心理理论能力在儿童的理解及叙述的产生上很可能扮演一个中心的角色。

拥有了这一能力,学前儿童就可以理解儿童文艺作品中各个角色的愿望与信念等内容,提高了阅读和理解水平。

(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其元认知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主体的元认知能力表现在不同的认知活动中,如元记忆、元理解、元注意等。而心理理论与元表征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元表征是主体对自己和他人对现实表征的表征,是主体对表征过程的主动监控。

(四) 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

建构论的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儿童在学习中加入了自己的意义,他们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和经验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建构论的观点,使得儿童更需要获得相应的社会理解力,即儿童需要拥有理解信念的能力。把握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差异的认识。在建构论的学习观中,儿童被视为是建构知识的主体,因此,他们需要去思考到底想知道什么,自己如何懂得某个道理,而且儿童要学会反思。

二、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错误信念理解任务

关于儿童对“错误信念”理解,可以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给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讲故事:小明把巧克力放到碗橱里,然后出门玩了。妈妈回家后,看到碗橱里有巧克力,便把它放到一个抽屉里,然后出去买菜了。小明玩累了,回到家里,想吃巧克力。向小朋友提问:小明会到哪儿找巧克力?是碗橱里,还是抽屉里?

对3岁多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很难区分自己所知与他人所知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典型反应是:小明将到抽屉里找巧克力,因为巧克力现在就放在里面(这是他们所知的)。然而,对4岁左右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已经可以将自己所知与他人所知区分开来,他们可以正确地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是依赖该人所想或所知的,因而大多可以正确地预测到,小明将到碗橱里找巧克力,因为小明以为巧克力还在里面(小明有了错误信念)。许多研究认为,由于儿童在4岁左右理解了错误信念,因此该年龄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但是,也有一些研究通过改

变提问内容和形式、让儿童参与活动、研究儿童的欺骗行为等,发现3岁前的儿童也能理解错误信念。目前,研究者们正从多种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甚至从脑神经机制的角度)来进一步探究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4岁以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能力的发展

3岁儿童已能自发地把现实和对现实的信念进行对比,表明他们己经能够区分心理状态和外部现实。

2、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将阿曼

从2岁起,儿童对“看见”(seeing)和“知道”(knowing)之间的关系就有一些理解。到3岁时,儿童能够明白,如果他把什么东西藏了起来,那么另外一个人就看不到这个东西了。换言之,3岁儿童对看见一个物体和知道这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己经有所了解。3岁左右的儿童不仅能够区分“看见”和“知道”,而且还能够认识到,对于同一物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或视角。不仅如此3岁儿童还能意识到,如果人们看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反之,如果他们看不到这些东西,就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直到4岁时,儿童才能认识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物体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观点。

3、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能力的发展

对于成人而言,把物体的外在形象和物体的本质属性区分开来不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对于4岁以前的儿童,他们通常难以正确区分物体的外表和本质。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儿童只能考虑对事物的一种解释或表征。只有到4岁以后,儿童才能明白,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样子来表征,也可以用实质来表征。

4、对他人行为预测能力的发展

2岁儿童已经能够知道他人是有欲望的,而且这种欲望会影响他人的行为方式。到了3岁时,儿童认识到他人不仅有欲望,而且还有对世界的信念,这个时候的儿童己经能够初步知道信念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人们的行为是由对事物的信念引起的。由此,儿童就可以依据对他人的欲望的了解来预测他人的行为。

(二)4岁以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

所谓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即上文提到的儿童正确地理解他人拥有错误信念,而

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是指,儿童认识到他人具有关于另一个人的信念的信念。

研究者发现(Perner, 1985 ),儿童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比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2年左右。我国学者张文新(2004)采用“新故事”任务考察了儿童二级错误信念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4岁左右可能是我国儿童掌握二级未知知识的关键年龄,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

2、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到解释性心理理论

3、行为解释从仅包含信念和愿望向具有稳定性的人格特质的转变。

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物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人们通过社会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社会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它们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援助等。它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一)个体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分享与主人

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利他行为,并逐渐确立利他规范。20个月以后的儿童已经逐渐意识到别人的痛苦,并且会表现出更多适当的行为;在儿童出生的第2年开始就出现了关心的行为人,如对他人痛苦的情感反映(移情)和试图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半数以上的18个月儿童和所有30个月的儿童帮助成人做了大部分的家务,这些儿童表现得很愉快。

2、合作

儿童在18一24个月时就开始迅速发展和分化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助人、合作等。在出生后的第2年,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儿童合作行为是随

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

3、安慰与保护

年幼儿童不仅能够区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进而对他人表现出分享和帮助行为,而且还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悲伤表现出亲社会的反映。儿童早期对他人悲伤情感的反映形式主要包括注视悲伤者、哭泣呜咽、大笑和微笑。这些反映随年龄而增加,这些亲社会性干预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20 世纪80年代,艾森伯格提出一种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将亲社会性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

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

这是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艾森伯格认为,在一个人帮助他人之前,他一定确认他人有某种需要或愿望。因此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来看,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发端。

2、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一个潜在的助人者一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便要决定是否要助人,从而进入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这个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在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助人角色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其二,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可能起主要作用。

3、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个体仅仅具有助人意图,并不意味着他将作出亲社会行为,助人意图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受个人的有关能力、人与情境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亲社会行为的实施本身也会强化以后的亲社会行为。

(三)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性及相对稳定性

不同儿童表达同情和提供帮助的具体做法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某种情况下愿意助人或与人分享的儿童,在相似情境下也更愿意助人或与人分享。

(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认知

2、移情

3、社会学习

二、学前儿童的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也叫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其主要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攻击险行为的极端表现一儿童的欺负性行为,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因此被人类社会所反对和抵制。

(一)儿童的攻击

所谓攻击,是指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1、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变化

(1)攻击性行为起因的发展变化

婴儿和学前早期儿童的攻击性与冲突主要是由物品或空间争夺引起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引发的攻击所占的比例很小;进入学前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儿童之间的攻击行为逐渐增多。

(2)攻击类型的发展变化

2~4岁儿童,攻击形式的发展总趋势是: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3岁左右,儿童的踢打踩等身体攻击逐渐增多,3岁以后,身体攻击的频率降低,但同时言语攻击却增多了。

2、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挫折

(2)父母的惩罚

(3)模仿

(4)强化

(二)儿童的欺负行为

欺负是儿童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与一般意义上的攻

击性行为一样,欺负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身体或心理的伤害。

欺负与一般的攻击性行为相比具有三个特征:未受激惹性(有意性)、重复发生性、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欺负对被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经常被欺负通常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欺负者来讲,欺负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

1、儿童欺负发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

儿童在1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欺负行为;2岁左右,儿童之间就开始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扔东西等。幼儿的欺负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幼儿在欺负角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任何类型的欺负者中,男孩都显著多余女孩;

在欺负行为的实施方式上夜存在性别差异,男孩较多采用直接的身体欺负,女孩较多采用言语欺负;

在欺负行为的应对凡方式上,男孩能够尝试独自解决问题,女孩则更多采用向同伴求助或向教师告状的方式。

2、影响欺负行为的因素

(1)家庭

(2)学校

学校是否有反欺负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欺负的普遍性;

不同学校准则和学校风气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欺负发生的情况;

在欺负情境中,教师对欺负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欺负行为的发生。

(3)同伴群体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和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对孤独 2、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A临床法B访谈法 C 实验法 D 问卷法 3、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 最近发展区B关键期 C 印刻期 D 潜伏期 4、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A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C 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D 社会攻击和关系攻击 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A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 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C 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 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6、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 前道德阶段 B 自律道德阶段C他律道德阶段 D 后道德阶段 7、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A 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 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 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 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8、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A 性别化 B 性别认同 C 性别稳定性D性别恒常性 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印刻期 B 潜伏期 C 最近发展区 D 关键期 10、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 A 工具性攻击增多,敌意性攻击减少 B 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 C 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D 身体攻击增多,言语攻击减少 11、中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的过程。 A 个性化B道德化C社会化 D 学习化 12、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亲密对孤独 B 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信任对不信任 13、()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华生B班杜拉 C 劳伦茨 D 斯金纳 14、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这是()研究。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序列设计 15、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是躲避母亲的拥抱。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 A 混乱型依恋B反抗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 D 安全型依恋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2、什么叫做父母教养观念?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秋《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在线作业

1.第1题 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2.第2题

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__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3.第3题 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4.第4题 儿童用一个在碗的上方搅动的动作代替一把汤匙,或者把胳膊绕道头上象征绞人的绳索,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5.第5题 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末时,就已经能够运用感官去使用客体,例如,用一只杯子做喝水的动作。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6.第6题 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B.私密空间 C.轴向空间 D.末梢空间 答案:A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7.第7题 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 A.这些水果中的桃子,你喜欢么? B.今天是谁送你来的? C.你今天是怎么来的?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在线作业

触觉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很敏感了,尤其是用舌头和嘴等敏感器官来杰出外物。_____个月大的婴儿会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 A.3 B.6 C.10 D.12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__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第3题 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婴儿会用汤匙在杯子里搅动,喂一个玩具娃娃,给她梳头,哄她睡觉。 A.3 B.2 C.1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4.第4题 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 A.做得不错,你太棒啦 B.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C.上次你爬到第一层,这次已经爬到最高层了。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B.私密空间 C.轴向空间 D.末梢空间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6.第6题 人在出生前就有了听觉,______个月时婴儿仅凭声音就能辨认出他们的父母或照看者。 A.3 B.6 C.10 D.12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7.第7题 妈妈对孩子说:“小孩不能烫衣服,否则会烫伤”,孩子说:“长大、长大、长大,我现在是大姐姐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8.第8题 _________的儿童很容易大声地、时间地笑、要么就发脾气。 A.容易型 B.迟缓型 C.困难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 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 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 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 个月出现的其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2 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 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是当父母在旁边时,他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看,我高不高! ”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他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和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1. 幼儿的自我情绪调节 初生婴儿的情绪调节比较困难。他们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2—3 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父母在逗宝宝时,宝宝乐不可支,但是突然会把视线移开几秒钟,宝宝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休息,调节一下情绪,然后还想继续玩下去。 当婴儿够爬行或走路时,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如当看到一个发出较大声响的电动机器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警觉,并爬到一边远远地看着 2—3 岁的幼儿通常采取独自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因为在独自玩物游戏的过程

0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步骤与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学 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意识、社会规范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如图所示,个体与社会生 活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情境教学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儿童社会性发展知识讲解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名词解释 1. 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每小题3分) 2.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每小题3分) 3. 合作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每小题3分) 4. 镜像自我:儿童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等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每小题3分) 5.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 1. 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每小题3分) 2.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每小题3分) 3. 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每小题3分) 4.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每小题3分) 5. 挫折-攻击假说:多拉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由挫折所致。60年代贝科威茨修正后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和准备状态。(每小题3分) 四、简答题 1. 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共5分) 答: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 (1)微系统,是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环境。 (2)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如家庭环境质量。 (3)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 (4)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如政府的就业政策。 2. 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共5分)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往和娱乐的机会。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以及意义: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及个人性格。在儿童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交友困难的儿童, 他们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要尽量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及移情。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依靠身体上的攻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及挫折的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确实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为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doc

0137《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通过教育活动,可以改变儿童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 3、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相对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而言,人在社会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社会性可以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称为后成社会性。与个性不同,社会性揭示的是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强调的是人的共性。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三我)。本我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由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它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本我表达最基本需要。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并寻找适合现实的方法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来决定自我采取的方法是否为道德规范所接受。自我处于人格的中层部分,服务于本我和超我,并竭力在二者之间实现平衡。 比如:一名儿童在课堂上感到饥饿难耐,但是他没有拿出饼干充饥,而是依靠转移注意力来减轻饥饿感,直到下课。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儿童的自我在起作用。 (1)口唇期 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的大部分活动在口腔,其性感区是口腔。 这时的活动会影响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如喜欢撕咬的儿童日后可能成为喜欢进行言语攻击的人。 (2)肛门期 自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父母必须训练儿童正确的排便行为,儿童要学会在到达厕所之前忍耐排便的冲动。这时候儿童会体验到本能冲动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3)性器期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1.触觉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很敏感了,尤其是用舌头和嘴等敏感器官来杰出外物。_____个月大 的婴儿会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C.10 2.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 _________A.客体代替 3.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婴儿会用汤匙在杯子里搅动,喂一个玩具娃娃, 给她梳头,哄她睡觉。B.2 4.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C.上次你爬到第一层,这次已经爬到最高层了。 5._________的儿童很容易大声地、时间地笑、要么就发脾气。C.困难型 6._____方位是最直接的身体朝向,这是表示问候、安慰、打斗和亲密对话的方位。C.面对面 7.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8.人在出生前就有了听觉,______个月时婴儿仅凭声音就能辨认出他们的父母或照看者。B.6 9.妈妈对孩子说:“小孩不能烫衣服,否则会烫伤”,孩子说:“长大、长大、长大,我现在是 大姐姐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C.时空转换 10.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末时,就已经能够运用感官去使用客体,例如,用 一只杯子做喝水的动作。C.1 11.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时,他或她能给玩具指派角色,换句话说,玩具娃 娃要去“拿起汤匙”,然后“吃东西”。A.3 12.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B.6 13.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C.你今天是怎么来的? 14.埃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言语行为的一些作用。就像握手、点头或挥手这样的姿势通常被作为 ________来使用。B.象征 15.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_______个月时在具备完善的视力。D.12 16.探究性游戏一包包括了三个步骤:_________、动手研究、提出问题。A.客体获得 17.__________是指身体和衣服、头发或饰物之间的区域。B.私密空间 18.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婴儿意识到另一个人不是自我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是逐渐获 得的。这种能力是学习其他东西的基础。B.4 19._________方位常常表示逃避或有隐瞒的意图。A.回避 20.作为一名专业儿童工作者,需要A.有爱心B.有耐心C.愿意努力工作D.思想开放E.有幽默感 21.社会经验的习得遵循的原则A.儿童是积极的社会学习者B.儿童社会习得方式多样化C.儿童喜 欢适度挑战性学习D.儿童社会习得是渐进过程 22.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儿童不能区分自己和父母。A.1 23.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24.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 因素 25.()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班杜拉 26.考察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这是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的研究。A.微观 27.儿童用一个在碗的上方搅动的动作代替一把汤匙,或者把胳膊绕道头上象征绞人的绳索,这种 现象属于_______.B.客体虚构 28.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C.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9.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其他人用语言表达出得想 法。D.6 30.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2岁末,儿童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认识自己。C.5 31.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C.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32.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D.性别恒 常性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简介 当一个人独处时,是谈不上"社会"的,但身边只要再有一个人,"社会"就构成了。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的生存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人每天都在各种小的、中型的、大的社会群体中,充当 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 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社会性的表现以及表现自己的社 会性的场合。 (一)社会性的产生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学者实质上都是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 即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 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动物 也有这类需要,所以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 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社会性需 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 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 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比如,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从婴幼儿 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 支持和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但没有因为自身力量的壮大而削弱这种需求,反而还 增加了这种需求。有人对绝对孤立状态下的人(如一些宗教团体成员、遇难船上的人、隔离实验的志愿参加者)的个案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生 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沙赫特也曾做实验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所以,社会性需要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一个根本特征。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就是源于人类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 首先,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性。当人一出生时, 由于他的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他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人"。但是,由于这个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变为自己的行 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假如一个人远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人际交往, 那他只能是个自然人,而永远不具有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性。 其次,社会性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获得的特征, 社会性几乎涉及了人自身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涉及社会生活 中的各种个人属性,如情感、性格、交往、社会适应等等。 (二)社会性的内容 关于社会性的内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在关注,但关注的角 度有所不同。 心理学家重视个体在社会性发展和演变中的那些心理规律,试图发现人的遗传因素、情 绪、气质、智力特征等怎样在其中发挥功能,以及个体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教育学 家重视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作用,试图寻找有效的措施和训练、组织方法,因此他

浅谈如何在生活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浅谈如何在生活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体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把社会领域列为五大领域之一,足以看出社会领域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当中,受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条件、社会活动教材内容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领域的活动竟成为不少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鸡肋”。其实,幼儿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指南》中写道:“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由此,社会领域的学习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此,我觉得除了积极实施社会科计划中各种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也是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在生活中见缝插针地引导幼儿运用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巩固经验,这比起以生硬的说教方式来对幼儿进行人格和品行的影响效果更好。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记得刚认识晶晶时,我曾误会晶晶是个木讷的小男孩。她的头发,服饰甚至样貌都是偏男孩子风格的,而且她老不愿意和我说话。有一天,她破天荒地穿了一条宽松的长裙!于是我赶紧抓住机会,边摸着她的裙边,边带着惊奇的口吻夸赞道:“哇!晶晶今天穿了裙子!你穿裙子真好看啊!”同时引导着其他小朋友赞美她今天的打扮。(幸亏孩子们也很配合。)晶晶听后只是望向别处,微微一笑,然后走开了。但接着几天她都穿着不同的裙子回来,然后笑眯眯地站在我面前,意思是“老师,我今天好看吗?”自此,晶晶每次看见我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或者交谈。我觉得教师都应该树立“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这样的教育观念,这样会使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利于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大胆进行交往。同时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让他们明白到不能只享受着赞美,却忽视了如何去赞美别人。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1-40-(1)

幻灯片1 幻灯片2 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幻灯片3 第一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幻灯片4 关于儿童发展的基本问题: 天生与教养 主动与被动 连续性与阶段性 幻灯片5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观 弗洛伊德(S.Freud)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 他认为个体童年早期的经验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的儿童发展观的基础是其人格学说和弗洛伊德对成年期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由联想的解释。 幻灯片6 1、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这个系统的能量源泉均来自于本能。 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幻灯片7 2、人格结构 (1)本我 本我(id)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不断扩大和外界的交往,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发展出来。 幻灯片8 (2)自我 自我(ego)是意识结构部分。自我能够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即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并不妨碍本我,而是帮助本我最终获得快乐的满足。 9 (3)超我 超我(superego)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conscience),一个是自我理想(ego-ideal)。超我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 幻灯片10 一个成熟而健康的人格可以这样来描述:本我表达最基本需要。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并寻找适合现实的方法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来决定自我采取的方法是否为道德规范所接受。自我处于人格的中层部分,服务于本我和超我,并竭力在二者之间实现平衡。 幻灯片11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 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问题导入: 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 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 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一) 性别同一性的获得 性别同一性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即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学前儿童的性别同一性出现的时间是1.5~2岁,但是由于文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她人的内心世界。 3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与“生气” 4-5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与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就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就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 (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就是指幼儿瞧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她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与她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与幼儿的讨论有关。 二、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与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个月出现的其她基本情绪就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与恐惧。2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与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就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她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就是当父母在旁边时,她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瞧,我高不高!”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她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与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儿童社会性发展教(学)案教育作业

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 A.3 B.6 C.10 D.12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15题 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这是()研究。 A.横断研究 B.纵向研究 C.序列设计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婴儿在______岁末时,就已经能够运用感官去使用客体,例如,用一只杯子做喝水的动作。 A.3 B.2 C.1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23题 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 A.这些水果中的桃子,你喜欢么? B.今天是谁送你来的? C.你今天是怎么来的?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24题

_________方位是最直接的身体朝向,这是表示问候、安慰、打斗和亲密对话的方位。 A.回避 B.背靠背 C.面对面 D.肩并肩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31题 婴儿在______岁,婴儿会用汤匙在杯子里搅动,喂一个玩具娃娃,给她梳头,哄她睡觉。 A.3 B.2 C.1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32题

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儿童把自己和母亲看作一个整体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33题 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A.性别化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9.第36题

第六章幼儿社会性发展

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教案 学科心理学任课教师龚晓慧上课班级14 级3 班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了解同伴交往 的意义与方式, 2、过程与方法: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社会性行为的 培养和训练 【学习重、难点】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学法指导】讨论法,谈话法 【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节社会性概述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授课内容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交往又叫传播或沟通,它指人们利用一定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送给他人的过程。交往过程包括信息、信道、传送者、接受者四个要素。人类的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联系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 调相互间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社会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同伴之间关系的能力 上。 三、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 性

(三)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四、幼 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三)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四)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三、课后作业 1社会性概念 2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附:板书设计 一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3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2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3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4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教学反思】 第二节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导入新课 复习社会性概念,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哪些? 二授课内容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摘要 儿童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及其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关爱、平等的生活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下,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1]经过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成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体现自身的社会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概念界定不清楚并且存在分歧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在理论界定上存在不统一的现象,第一是人们对“社会性”的概念理解不统一,第二是人们对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内容的界定不全面。综观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有关概念的模糊与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内容的不确定,正是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们只知道社会性的含义十分广泛,却无法对之做出明确的定义。 2、对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的研究显得薄弱[2] 我们虽然不赞成“3岁定终生”这一观点,但是0—3岁阶段儿童的社会化经验将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总体上说,0—3岁婴儿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仍然是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3、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社会化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社会化问题应成为我国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综观我国已有的学前儿童社会化研究,社会性情绪情感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标上存在重理性灌输,轻情感体验的弊端。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0137《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012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选择题(可单选可多选)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论述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通过教育活动,可以改变儿童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 3、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相对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而言,人在社会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社会性可以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称为后成社会性。与个性不同,社会性揭示的是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强调的是人的共性。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1)口唇期 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的大部分活动在口腔,其性感区是口腔。 这时的活动会影响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如喜欢撕咬的儿童日后可能成为喜欢进行言语攻击的人。 (2)肛门期 自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父母必须训练儿童正确的排便行为,儿童要学会在到达厕所之前忍耐排便的冲动。这时候儿童会体验到本能冲动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3)性器期 约在3-6岁,儿童进入性器期。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由3岁起,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 3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表现为男孩的恋母情结,女孩也产生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 (4)潜伏期 发生在6岁至青春期。 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5)生殖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