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

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

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
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

《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

邱云龙

摘要:《琼斯皇》是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表现主义杰作,作家通过琼斯这个因文化冲突而人格分裂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向我们展示了在人类社会的大文化圈内,各文化分支的差异及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使人类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文化受先进地区统治、支配的现象,并进而呈示了在这种语境下受支配人群心理上的烙印。

关键词:琼斯皇;后殖民主义;身份;他者;文化语境;文化认知;文化冲突On The Emperor Jones by Post-colonialism

Qiu Yun-long

Abstract:The Emperor Jones is an expressionism book which is written by an American writer-- Eugene Aonier . He images the Jones who has the disassociation of personality which is caused by the conflicted culture. The character display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ranches culture and the exist of cultural hegemonies which lead to the culture in the relative backward areas was controlled by the developed areas. Furthermore, the character also displays the brand mark in the controlled people’s Psychology which is happened in this Linguistic environment.

Keywords: The Emperor Jones; post-colonialism; identity; other; culture context; culture cognition; culture conflict.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奠基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他终生致力于悲剧创作,总共完成了50部悲剧作品,获得四次普利策奖和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因《天边外》而获奖),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琼斯皇》是奥尼尔在1920年创作的,这是作家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奥尼尔的创作手法多变,他尝试运用了几乎所有的戏剧创作手法,《琼斯皇》作为表现主义戏剧,在这一时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琼斯皇》全剧分八场,每一场的情节内容都非常简单,奥尼尔去掉了传统戏剧中影响欣赏者直接接

受戏剧思想内容的许多无关具体物象,以象征的手法直接表现琼斯的心理变化和冲突等种种心理现象。

第一场琼斯带一把只有六发子弹的手枪逃向神秘的森林;第二场里琼斯用子弹击碎幻觉里小而无形的恐惧;第三场射杀黑人泽夫;第四场里打死歧视他的白人看守;第五场及后来的第六、第七场的幻觉则是他回忆自己及祖先走向西方的历程;最后一场则是琼斯现实中的被杀[1]。整部剧作运用幻觉的再现,以及幻觉和现实的交叉,用动作将琼斯的心理外化,使观众清晰地看到他的心理活动,为我们分析琼斯的人格分裂和其文化认知下的人性回归找到了证据,同时也为我们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来解析琼斯,并继而解析文化殖民下的被殖民者价值认知上的尴尬提供了凭据。

一、文化冲突下的人格分裂

琼斯的人格分裂应该从其黑人身份这一事实上开始分析。他原来是刚果的黑人,被白人殖民者的贩奴船运送到美国成为奴隶,在美国做奴隶期间在火车上当差役,因为无意打死黑人泽夫而入狱,在狱中又因不堪受辱打死白人看守,为逃避抓捕而逃到一个有土著黑人部落和白人殖民者的小岛上,这是琼斯性格转变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岛上琼斯结识以蒙骗黑人为生的白人骗子史密瑟,琼斯投靠史密瑟成为他的助手。但是由于琼斯的干练、聪明、刚强,他反客为主,史密瑟反而成为他的助手。在一次冲突中琼斯被土著黑人枪击,但由于枪走火而没打死他。琼斯谎称自己会魔法,铅制子弹打不死他,只有银制子弹才能打死他。土人迷信琼斯而把他推上皇帝的宝座,这又是琼斯的一个性格转折的契机。

琼斯当上土著黑人部落的皇帝,开始以统治者的身份自居,自觉成为白人,建皇宫作威作福而惹恼了土人,土人暴动,而白人对此不管不顾,琼斯这位内心优越而鄙视黑人外表的黑人皇帝陷入了被黑白两方抛弃的境地。最终,土著黑人在山上大量制造银制枪弹,抓住琼斯并打死了他。

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琼斯,性格是各不相同的,作者通过写实的土人皇宫,幻觉中的刚果河、奴隶船、奴隶市场,用琼斯的心理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不同的琼斯。而琼斯的三种不同身份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作为一个被美国损害的黑人,他虽然受歧视、没有文化、愚蠢、迷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琼斯善良、温顺

的一面以及他受到压迫时的刚强和反抗心理;作为一个不用计较皮肤颜色的骗子,琼斯机智灵活、狡诈勇敢甚至铤而走险;当他成为土著黑人的皇帝时,他高傲贪婪,自信而又狂妄,欺骗当地迷信的黑人,似乎脱去他的黑人皮肤,他就完全是一个白人殖民者。

三个不同性格的琼斯,表面上看是不能统一的,而实际上这三种性格并不是单纯的独立的存在的,而是融会于他的内心,或者说是基于一种心理基础的复合体。这一心理复合体既单纯又复杂;既虚弱又顽强;既恐慌又大胆;既刚毅如铁又多疑善变;在求生欲的支配下践踏善的本性又时时升起罪恶感。在此基础上形成琼斯的矛盾心理并进而造成心理分裂,这又被称为双重人格,究其原因是因为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本原的群体原始意识和现实中意识的冲突造成的,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意识错位造成的。

正如弗洛依德所说:“现在作家很多时候通过自我观察,特别倾向于性格的自我分裂,将自我分裂成几个角色,从而使自己精神生活中相互矛盾的倾向,在几个主人公里塑造出来[2]。在奥尼尔这里却是通过把一个人物精神生活中相互矛盾的几个倾向在主人公的几个不同时期表现出来。这种手法是独特的却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这里所要着重探讨的是为什么琼斯会人格分裂?他为什么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格。

毫无疑问,琼斯的人格分裂可以从其性格变化的历程中被总结出来。另外,我们在分析《琼斯皇》的其他戏剧成分时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下面我们就从戏剧的一些侧面来分析这种由经由表现主义手段展示而能够被我们感知的后殖民因素。

(一)土人皇宫

“琼斯的皇宫基调是白色的。一个宽敞,高大的房间,墙壁洁白,一无饰物,地面是用白瓷砖铺砌成的。大殿后面左侧有一个宽大的拱门,连着白圆柱支撑着走廊”[3]。白色的基调是因为琼斯内心对白人身份的渴望,或者内心中以为自己已经是白人,是有着比黑人优越的白人灵魂的。但是皇宫的宽大空旷又显现了他内心的空虚,他始终是有着去不掉的黑人皮肤和一种难以磨灭的黑人自卑情结,这种内心的白和外表的黑造成的空虚,正是黑人本原文化和白人殖民文化双重影响的结果。

(二)服饰、自我称谓

琼斯在皇宫时的打扮是富丽堂皇的:“他上身穿淡蓝色的衣服,铜纽扣闪闪发光,肩上佩着沉重的肩章,他的下身穿着鲜红的裤子,裤腿上嵌着淡蓝色线条,腰上挂着把长柄手枪,枪柄上镶着钻石,手枪装在皮套里。”这是一身典型的白人殖民者的打扮。他自称“圣上”、“首领”。琼斯的逃亡正是穿着这身衣服、扛着唬人的头衔开始的。在逃亡的过程中琼斯的衣服不断减少,对自己的称谓也不断的变化,这些都伴随展示于他所经历的几场幻象里。在第二场里他称自己为“你这傻黑人”。第三场里他叫自己是“黑人”,而且巴拿马草帽已经丢失,漂亮的制服已经破了几个大洞。第四场时他的制服已经是破破烂烂的了,而且上身已经一丝不挂。他怀疑自己的身份:“你是文明开化的人呢,还是这里无知的黑人呢?”第五场里他的裤子已经撕成条条,鞋子也破的不成样子了。他称自己是“自由的黑人”。到第六场时他的裤子全烂了,只剩下一点腰布,和其他黑人一样了。但最后他身上趋向白人的意识觉醒,开枪打死了象征黑人身份的鳄鱼神。所以,这是一个找不到自己的琼斯,意识到自己是黑人而又无法接受现实的琼斯,痛苦寻找自己身份的琼斯。这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称谓上那些怀疑不确定的称呼,将琼斯心理的焦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个人对自身的价值和文化本源认知的见证,宗教是一个种族文化内容的重要方面。在剧中琼斯有着混乱的宗教信仰,黑人宗教和白人宗教错综复杂交织互搏,撕扯着琼斯向不同的身份认知靠拢。

琼斯自称信仰浸礼会①,是模范教徒,这是因为他认为这样会使他获得和白人平等的地位,比黑人高贵,得到白人的庇护和认可,而实际上白人始终把他看作肮脏低下的黑人。琼斯在森林里仍不悔悟,试图借皈依上帝求得上帝的解救,“可怜我吧,主啊!可怜我这有罪的人吧!”但精神几尽崩溃的琼斯始终得不到上帝的拯救,得不到白人的认可。琼斯信奉的另一个宗教是黑人的原始泛神论宗教,琼斯在最后的幻象中出现的巫师、魔鬼、鳄鱼,是关于这种宗教的原始记忆。但是他再次被这种宗教抛弃,得不到黑人的原谅和认可而被作为异教徒当做祭品送向死亡。

琼斯想得到白人的宗教庇护,但是最终被白人抛弃;想皈依本族的黑人宗教

却不被认可。两种文化都不接纳琼斯。琼斯成为了一个找不到灵魂归宿的精神漂泊者,这隐喻了他的尴尬处境,也成为造成他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

(四)森林、鼓声

森林在《琼斯皇》里是一种神秘力量的表现,这股力量伴随贯穿全剧的鼓声紧紧跟随着琼斯,鼓声伴随着他的心理变化而有节奏变化。琼斯在森林中相信自己不会走错路,但是走进森林后才发现找不到作过标记的石头,也找不到埋藏粮食的地点。这种奇特的事使他思维混乱,说道:“嗯——我这是干啥?这是什么地方?好像……好像我认识这棵树,这块石头,这条河,我记得好像以前来过这里。”他最后回到自己原来的起点,实际上土人并没有追赶就抓住了他。在森林里,琼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模糊而不确定的,而他在森林里的逃亡最终回到起点隐喻了他的灵魂挣扎是毫无意义的,既改变不了现实,也改变不了他被抛弃的地位。

(五)运奴船、军舰

琼斯在运奴船上的经历和所有黑人奴隶一样,从非洲被强行卖往美国,他对运奴船是一种恐惧和绝望的心理。黑人在船上唱着哀歌,琼斯也不例外。而对法国军舰的态度,琼斯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始终盼望着这艘白色军舰的出现,带他离开这个黑人世界,重返他梦中的白人社会[4]。对于两种船只的不同态度隐约透露出殖民文化对这个黑人的心理造成的扭曲。

以上的这些方面既有琼斯的心理焦虑、身份认知困难的表现,也有这种现象的原因。但是这些表现和原因后面的根源是什么呢?琼斯人格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琼斯究竟为什么向往白人社会而鄙弃黑人社会呢?这就要从殖民主义的根源找起。

在十八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资本主义势力为获得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把手伸向黑人的故乡——非洲,掠夺资源,抢夺黑人贩卖到西方做奴隶,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侵略,对这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政策就是殖民主义侵略内容的体现[5]。而在《琼斯皇》剧作中反映的则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思想控制,作为一种新的殖民方式,它不同于以往殖民统治的以武力征服为主,这就是后殖民主义的起源。

后殖民主义主要着眼于宗主国(文化输出国)与前殖民地之间的话语。这一

理论或学科的奠基人主要有二十世纪前叶的黑人思想家赛萨尔、詹姆斯、法侬等

[6],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以及其后来的一系列关于后殖民主义的著作则将后殖民主义的大旗竖起,确立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地位,是后殖民理论“里程碑式的论著”。在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及后来的著作中,赛义德坚持他对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即:坚持西方知识和西方知识以意志与权利控制世界其余地区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7],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揭示出:东方主义是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关于东方话语的方式,服务于西方对东方的霸权统治,在东方主义话语背后体现出来的是西方话语霸权,一种不断变化但始终处于支配地位的霸权。赛义德利用霸权理论和“话语”理论为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分析琼斯的身份认知焦虑和人格分裂有重要的意义,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是相对西方的东方,包括琼斯在内的本源文化区——黑人的非洲。琼斯本来的文化源地是非洲,但是后来他接受的是西方殖民文化,而他接受这个文化系统的语境是西方文化霸权控制下的语境。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琼斯皇》剧中的人从皮肤颜色上分为白种人/黑种人;把文化分为白人殖民文化/黑人文化(分别以基督教文化和黑人泛神论异教为代表)。而琼斯处在这一系列对立范畴的中间,成为黑人与白人、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交汇点,成为一个把自己想象成白人并追求白人身份的黑人,一个这两种文化交织影响下产生的怪胎。

根据雅克布逊关于人类交流过程中的关系来看这些交织的关系:

这个正常的交流模式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而在《琼斯皇》里琼斯只是文化的接受者,并没有对发送者产生影响。同时,琼斯对原有文化的态度

是压抑、鄙视的,而对西方文化是不加辨别地接受的。

在这一交流模式中,我们更应该看到语境的重要性,这里的文化语境是复杂的,主要包括文化传播的时代和背景等能够影响文化的非文化因素,它们对文化传播具有约束性的作用。而在《琼斯皇》里语境并不是双方平等的语境,而是受发送者(西方白人)控制的语境,所发出信息是西方殖民文化的单向传播。显然这种传播模式是不正常的:

所以当琼斯当上土人皇帝时,大权在握的他头脑中“上等白人”的虚幻想象就展现出来,这源于他在西方话语霸权操纵下的语境中接受的西方殖民文化。作为皇帝的他,把自己完全置于和黑人群体对立的位置上,置于拥有西方话语霸权的位置上,这时他将黑人群体看作他者。但可悲的是,他的黑人身份是无法改变的,他受人歧视、最终遭受白人遗弃的现实是必然的,这时的琼斯无法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知。

而另一方面,相对于黑人团体来说,琼斯是个类似白人殖民者的黑人统治者。琼斯抛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失去了黑人的文化根基,他把黑人视为低下的他者,这与他幻想成为白人却始终是黑人的身份背离。可以说,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琼斯的身份认知困难和性格分裂。

我们根据以上可以总结出:琼斯的人格分裂是黑人文化和白人殖民文化的冲突造成的,是后殖民时代西方殖民者操纵文化传输语境及其传播的信息造成的。

二、本源文化认同中的人性回归

我们看到琼斯由于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冲突和人格分裂,

这是我们基于赛义

德的东方主义来对其进行解析的。但在后殖民批评的领域里,是不能够只有这一种批评方式的,我们不能把后殖民主义看作铁板一块,一成不变的教条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一概念时常变动不居。另一方面,也不能够把他刻意看成任意分割的分析结构。因为显然,围绕着后殖民主义展开的理论讨论和批评实践并没有真正地分裂为一系列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分裂的活动。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他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者“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在这个领域里,除东方主义外还存在着其他的批评理论,如以汉莫蒂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流派,以詹·穆罕默德为代表的“少数派话语”以及“内部殖民主义”和以阿罕默德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而中国国内最近有人提出了建立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后殖民主义。如杨乃乔先生所说的:“我们的后殖民讨论及后殖民文化批评所依据的学理背景应该是以儒释道文化传统为宗教血脉的华夏东方,而不是赛义德们伊斯兰情结之东方”[8]。

在《琼斯皇》里,经由对于另外两个群体的认识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与赛义德不尽相同的答案。

(一)白人群体

这个群体是文化传播及文化语境的操纵者,这在剧中以史密瑟为代表,他狡诈善变。了解黑人愚昧迷信,更懂得如何榨取他们,他以行骗于黑人世界为生,他是白人殖民者对黑人世界殖民话语的象征,而他之所以能顺利行骗是因为他操纵着殖民话语的霸权。他对琼斯的态度是十分奇特的,当干练的琼斯使得史密瑟成为其助手时,他并没有真的恼怒,甚至安然地接受了副手的位置。这是和他的白人身份相契合的,他把琼斯在内的黑人视为他者。他知道无论位置是副手还是别的,作为白人他永远都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他以白人的身份操纵着白人文化,所以他可以鄙视包括琼斯在内的所有黑人。当黑人部落要推翻琼斯的时候,他对琼斯的生死是冷淡的,但是心里是高兴的,这和所有的白人的态度一样。他是一个外表和内心“和谐”的形象,是白人地位不可动摇的体现,即使沦为琼斯的助手。相反琼斯无论如何挣扎,黑皮肤决定了他的一切。

(二)黑人群体

这里的黑人群体代表着一切落后地区受文化侵略而不自知的群体,他们是相

对于殖民者而言的,是受殖民文化的代表,他们受琼斯欺骗而误以为琼斯是神,相信只有银弹才能够打死他,即使反抗琼斯也不敢违抗神的旨意,而是遵照所谓神旨去制造银弹。这些荒谬的情节隐喻了黑人受殖民的处境。他们保有原来文化,心理上对外来文化是封闭的,没有像琼斯那样接受白人文化,也没有意识到造成他们受压迫的根源,而是将一切归罪于琼斯;他们甘愿接受白人的欺骗和愚弄,以为白人的统治是正常的,而把琼斯看作邪恶的他者。他们是单纯的,是受西方精神奴役的群体,是奴仆/黑人这一对概念的和谐体现。而实际上琼斯对白人的反抗比他们要早,而且更加强烈,可以说他们比琼斯更加愚昧无知。

以上这两个群体都是和谐的,对自己的地位不产生怀疑的,对自身的认知是正常的。而琼斯则是一个不正常的他者,同时被两个世界抛弃而众叛亲离,被迫逃亡,他是殖民文化侵略下的怪胎。但是黑人对于本源文化的记忆却始终存在着,实际上琼斯在剧中也经历着一个向本源文化认知的过程。

琼斯在人性回归的冲突中,依次呈现的幻觉中,贯穿着一条从冲突走向和谐的主线,一种逆时针方式的回归文化本源的过程:

在《琼斯皇》剧中有六场是以琼斯的幻象回忆来作为主要内容的,这六场可以视作琼斯人格分裂分析的范本,又是琼斯人性寻找的过程。

第三场表现的是琼斯在森林中迷路,在幻觉中隐约看见以前被他杀死的泽夫。琼斯大喊:“黑人,我杀死你一次,我还要杀死你一次。”然后开枪打向幻象

中的黑人。在这里琼斯对泽夫的称谓是黑人,是他所鄙视的黑人,他内心则是与黑人身份对立的自认的白人身份,而他敢于再一次杀死并骄傲的大喊是他这种心理认知的又一证明。此时他的灵魂仍然属于白人世界。

第四场是琼斯幻觉中重现的他杀死白人看守的事,舞台的右上方走进一小队黑人奴隶,穿着囚犯的衣服,后面是一个白人看守押着。白人看守做了一个手势让犯人停在琼斯对面。白人看守挥舞着皮鞭让黑人们做工,然后转身面向琼斯。琼斯恍惚地加入了黑人的行列,拿着铁铲(其实什么都没有)开始机械地做挖泥动作。白人看守鞭打琼斯,琼斯开始的时候忍受并蹲下,但是当白人看守走开并转身之后,琼斯挺腰并双手举铲准备袭击看守,但正当琼斯把铲举到头顶时,却发现自己手里其实什么都没有,其他黑人注视着他毫无表情,白人看守背对着他一动不动,琼斯又惊又怕,向幻象开了一枪。

琼斯此时的身份是白人社会里受奴役的黑人。在一系列的动作里我们可以看到琼斯心理的痛苦,看到他内心的矛盾冲突。他从忍受到反抗,不同于其他内心麻木的黑人,此时他表现为一个黑人的先觉者的形象,是一个有着反抗意识并反对白人压迫的先觉者。但是琼斯的反抗源于他潜意识里求生的欲望,最后琼斯意识里白人至上的观念浮现出来。他要杀死白人和他白人至上的观念冲突,造成了他此时的忧郁痛苦。

第五场是琼斯回忆自己在奴隶市场被当作牲口一样拍卖的场景。此时的奴隶市场上主要有两个相对的群体存在着。一个是黑人(包括琼斯)组成的被拍卖的“物”的行列,另一个是主要由白人组成的买者或卖者群体。琼斯在开始时想逃,但是逃不了,拍卖继续进行,奴隶主继续看着琼斯的手和脚以及其他部位。琼斯无法忍受被当作黑人拍卖的现实,向幻象连开两枪。这两枪较之原来每场幻景只开一枪显得更加强烈,这两枪将琼斯对白人世界的憎恶推向了顶峰。可以说,对白人地位的彻底失望使琼斯心灵深处的黑人灵魂复活,但是这种回归又是不情愿的,是被白人抛弃的结果。

继而的第六场是琼斯在奴隶船上的遭遇。船是开往美国的,琼斯看见动作前后一致、摇摆着的黑奴被铁链锁着,但是他们在船上整齐地歌唱。琼斯抬起头来,看见人形,像受了催眠术,也跟着这群奴隶歌唱,同时慢慢地坐起来,跟他们一样的摇摆。这时的琼斯正向黑人身份回归,成为黑人的一分子。戏剧好像要走向

终结,但是紧随的第七场却出现了另一场景。

第七场里琼斯因为面前的河而想到家乡的刚果河,进一步联想到巫师正在向鳄鱼举行献祭仪式。这是琼斯对黑人身份的进一步认识,但是琼斯恐惧地看到巫师正要将自己献给鳄鱼。因极度恐惧,他将最后一发银制的子弹射向鳄鱼,打碎幻景,也打碎了他正在回归的灵魂,杀死了自己。最后他在现实中伏地而鸣,这正是琼斯自身文化认知最惨烈的一场,他得不到白人的身份地位,回归黑人文化却又被当作异端处决。他追求双重的身份却是什么身份都得不到,心理冲突达到了极点,由此可见西方殖民文化和黑人文化冲突的惨烈。

无论是在剧中的服饰、称谓上还是在幻觉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中,琼斯在六场以幻景为主的戏剧中,经历了一个由起点走过一个圆后又回到起点的轨迹。而本源的群体原始无意识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这正如中国文化里对于“元”的认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承顺天[9]。本源文化就是琼斯的“元”,后来琼斯的认识因接受殖民文化而和这一本源文化相互抵触,但是最后他还是要向这个本源文化回归。琼斯在经历过这些幻象后,返璞归真,他的人性回归了。

但是我们最终看到戏剧的结果,琼斯悲怆地伏地而鸣,土人在起点抓到并枪杀了琼斯。原来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在殖民文化统治下的黑人的人性寻找最终以彻底的失败告终。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琼斯的形象隐喻了现代人在文化压抑与撕扯下的悲剧性处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本源文化和殖民文化双向撕扯的灵魂,一场因文化不能和谐共存而导致的悲剧。

亨廷顿曾经预言西方与非西方的文明冲突将引发世界大战。在今天的现实中,文化的冲突更加激烈,而文化作为文明的重要部分显得十分重要[10]。文化冲突首先起源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压制。随着殖民制度的崩溃,各民族文化都在重新发现自己,并正在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11]。我们从《琼斯皇》里看到琼斯的人格分裂和人性回归,启示我们应该正视和妥善处理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为本民族在世界文化圈内找个合适的位置,并为建立当前世界平等和谐的文化关系做出积极的努力。

注释:

①浸礼会: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十七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英国以及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

中。当时属清教徒中的独立派。反对给儿童行洗礼,主张教徒成年后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须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故名。并主张独立自主,反对英国国教和政府对地方教会的干涉。后由清教徒在美国传播,笔者认为琼斯信仰浸礼会是由于这个基督教的分支可以成年之后受洗,这正和他在成年之后接受的殖民文化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奥尼尔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8.

[2]弗洛依德.梦的解析[M].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4-1.

[3]博客网:https://www.doczj.com/doc/128937236.html,/.

[4]尚玉峰.琼斯皇的后殖民解读[J].戏剧丛刊,2004-4-16(2).

[5]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2.

[6]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A]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

[7]赛义德.东方主义再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8]杨乃乔.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学缘谱系追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9]周文王.周易[Z]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10]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1]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谢辞

论文的写作与最后定稿,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尚玉峰老师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给予了悉心的指导,以严谨的态度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且给我以鼓励,此外,我还应感谢我的同学李君韬、朱华龙、顾晓伟、张庆勇及其他舍友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他们帮我一起搜集整理资料,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还有我的亲人,在我遇挫的时候坚定的支持我……我会以一种感恩的心情,以加倍的努力和更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和亲友们的关心,并时时鞭策自己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邱云龙

2007年2月1日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形象浅析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Gatsby in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形象浅析 Major: English 专业:英语 Author: 作者: 指导教师:曹晓玲 University: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学位授予单位:辽东学院 Time: June, 2014 完成时间:2014年6月 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本科毕业论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辽东学院外语学院学习期间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与导师无关,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辽东学院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辽东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辽东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毕业论文。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年月

ACKNOWLEDGEMENTS Upon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aper,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Gatsby in The Great Gatsby, I am grateful to the professor who offers my sincere encouragement and generous support during the course of my study for the Bachelor’s degree. First and foremost I am deeply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Mrs. Cao Xiaoling, who guided me with academic expertise, critical insights throughout each stage of my study and initiated me into my research. Her instruction enabled me to express my idea in a better way. Without her patient and insightful supervision, this paper would not be possible. What’s more, I also extend my heart-felt thanks to my classmates and friends, for their valuable guidance and sincere help.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thanks to my parents, for their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后殖民主义

Much valuable work has been done in terms of theme study.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given out insightful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 contrasts between love and hatred,humanity and inhumanity, the inevitable death, and anti-heroism proposed by Marek Vit; other themes such as anti-war, illogicality of human beings, fatalism, alienation and desolation, destructiveness of war, etc. have been carefully studied, presented by several literary websites such as https://www.doczj.com/doc/128937236.html, and https://www.doczj.com/doc/128937236.html,. Besides, in “Thoughts in Slaughterhouse-Five” written by Wu Congju, the author reveals one of the themes-war. Zhao Xiulan digs into the text and giv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to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erms of the novel?s structure, many efforts have been given to the fragmentary and circular structures represented by the scholars such as Jason Dowley and Wayne McGinnis. Except all these, the postmodern techniques employed in the novel also have been heavily explored. Black humor, de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novel 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a new one have been analyzed by many scholars, both internationally and domestically. Professor Yang Renjing and other Chinese scholars set us an good example in their book “ The American Postmodern Fiction”. However, I do not think they have covered all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s concentrating the study of Slaughterhouse-Five. And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explored. After a hard reading and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Slaughterhouse-Five, I have developed a position which enables me to approach the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tragedy. This thesis will try to dig into the text and find the tragic elements. Besides, the creation of those tragic elements will also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efore the argumentation, the views of modern tragedy are to be carefully analyzed. It is just according to the views of modern tragedy that we can prove that there do be tragic elements in the novel and gives a reasonable study of those tragic elements. Conclusion From the discussions above, we know that tragedies have gone through profound changes with the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Entering the modern period, thematically, the tragedies of lofty heroes are changed into the living tragedies of small figures; the expressions of the tragic meanings changes from internal conflict to the tragic feeling of the subject to the living alienation; irony is changed into the theme. The carrying of this modern concept of tragedies makes the whole western modern literature tragic. The tragic elements are aesthetic qualities in all literary forms. The tragic atmosphere can also permeate in novels. Vonnegut?s novel Slaughterhouse-Five is just a good example of modern tragedy. As a novel finished in 1960s, it deeply exposes the tragic essen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Vonnegut, a veteran from World War II, fully discloses the destructive forces of war caused by the inhumanity among human beings. He worries about man?s alienation and desolation. Moral decline and spiritual crisis are t he trag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western world. Man?s life is absurd. In order to expose all these, Vonnegut combines two kinds of nonlinear structures to stress the tragic elements. His use of two metaphors for death strengthens the tragic atmosphere. Besides, two analogies with The Children’s Crusade and The Pilgrim’s Progress deepen the tragic themes of the novel. As a postmodern fiction, Slaughterhouse-Five is not only an antiwar novel but also a tragedy in which moral decline, spiritual crises, inhumanity, destruction of the war, and destru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deeply revealed. 当代文化研究 1970年代之后,西方的“文化研究”从早期对工人阶级及其亚文化的关注扩展开来,把注意力集中到性别、种族、阶级等文化领域中复杂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等问题上,关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以及媒体在个人、国家、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意识中的文化生产和建构作用,运用社会学、文学理论、美学、影像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论来研究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 2.后殖民主义概述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特质可以归纳为: 3.帝国主义的话语霸权 西方特权视角下的世界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_读_翻译与帝国_后殖民理论解读_

语言文学 解读小说语言应用 ● 黄 滔 徐刚 赵婉彤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 ——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黄滔 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之下,这是近十几年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研究的新角度。道 格拉斯用独到的角度展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脱离其宗主国后面临的新问题—即在文化和翻译 上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的受前殖民者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 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 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 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 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或不自觉 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 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 “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文化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 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 (Douglas Robinson)于1997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 国内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两本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 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随着研究的深 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 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年第1 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 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等。 二、后殖民主义系统分析 道格拉斯(1997)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的解释》中对后殖民系统分析并归类为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在20 世纪下半叶殖民地怎样适应、抵抗和超 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因此,后殖民指殖民主义结束以后的文化状态; 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 治开始之后,从16世纪起到现在殖民地怎样适应、反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因此,后殖民指殖 民主义开始之后的文化状态;三是研究20 世纪末期所有的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 关系,主要指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应、冲突和抵抗,因此,后殖民也包含当代的政治和文化 的权利关系。罗宾逊认为翻译作为殖民的渠道到翻译作为避雷针为殖民主义崩溃后拯救文化 的不平等性,再到翻译作为非殖民化的渠道阶段,这些阶段在叙事上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 关:在过去,翻译被用来控制教育和塑造殖民地人,现在,翻译依然在后殖民性的政治和文 化的多样性中保持着急剧上升的趋势。罗宾逊认为翻译在目前阶段在殖民和非殖民化方面的 作用依然很明显。 三、理论局限性 本书堪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作者将着眼点放在翻译在帝国主义控制美国、印 度和菲律宾过程中的作用,所选论著也是以英国和印度后殖民关系为主要题材。关于亚洲其 他国家和非洲的后殖民翻译状况鲜有关注。对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及其对翻译68

文学理论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2014-03-28戴锦华滕威海螺社区 T:那么,您仍然认为《简·爱》具有女性主义的意义吗? D:当然。《简·爱》之为一个历史文本,它曾携带的颠覆性力量,是来自女性的颠覆。不是20世纪后半叶——女性主义风起云涌的年代,我们才在性别的、女性的意义上讨论《简·爱》,而是在《简·爱》出版后不久。你一定还记得,早在1855年,女作家玛格丽特·奥利方特关于简·爱所写下的、激情澎拜的文字:“这就是那个莽撞的小精灵,她闯进了我们这个井然有序的世界,打破了它的疆界,向它的原则挑战——随着简·爱的侵入,掀起了现时代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革命。……是的,那把法兰西推进混乱,在它的基础上创立一个新国家的政治大釜里的沸腾,不过是一场庸俗的沸腾。这里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法国不过是西欧强国之一,妇女则是世界的一半。……她是十足的斗士,不是天使。”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回到文本,我们反观故事的结局,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回归家庭的结论之畔,显而易见的是平等的代价:罗切斯特断臂、双目失明。似乎不需要引证弗洛伊德了吧,——没有比断肢和盲目更为直接的、在权力象征意义上的阉割隐喻。或已有太多的研究者曾指出,简·爱在婚礼之后,绝望地在自己内心寻找离开桑菲尔德的力量之时,引用了圣经式的语词——

T:马太福音——“不,你得自己挣脱,没有人帮助你。你自己得剜出你的右眼;砍下你的右手,把你的心作为祭品而且要由你这位祭司把它刺穿。” D:而情节中,名副其实地失去眼、手的却是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在多重意义上成了罗切斯特的荆棘地,这是他获得简·爱给予救赎的代价。用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说法,是《简·爱》开启了这个女性写作中不断复沓的“母题”:男主人公的致盲与致残成为他获救、获得幸福的前提事件。她认为这无疑出自某种女性的“敌意”或“复仇”,但我以为,她更有趣的描述则是“通过象征性的角色倒置实现情感教育的过程”:“男人必须懂得无助的滋味,不情愿却又不得已寄人篱下的滋味。只有这时他们才会明白,女人需要爱但讨厌做弱者。‘女人笔下的男人’想得到救赎,重拾人性的话,就必须找到做女人的感觉”。如果再度返回“帝国鹰”的意象,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故事的结局呢(程巍的文章中描述为“折翼乡间”)?事实上,也就在重返桑菲尔德/芬丁之后,夏洛蒂两次使用“笼中鹰”(对应中第二次夜谈中的“笼中鸟”?)和被缚之鹰的表述,那么我们是否一定要引申出简·爱的故事的寓意是捕获帝国鹰或驯顺帝国鹰?我感到有些过度阐释了(笑)。只是想再次重申:激情与蒙难的情感结构可能是帝国认同,也可能是帝国抵抗——一如宪章运动。 再引申一步,尽管也许只是社会潜意识的流露:在简·爱文本中,你所说的那类局限——“职业女性”身份,或许也包含了女性经验所推动的、自觉、不自觉的对自由、平等作为乌托邦理念和作为社会实践的不同意味。在社会现实或曰实践层面上,自由和平等有着如此赤裸而残酷的前提限定:为生存所必须接受的奴役;以及践行平等、自由所必须的物质、金钱基础。要知道,在夏洛蒂的时代,家庭女教师几乎是受过教育却没有嫁妆的女性唯一的职业选择,以致在彼时,英国注册为家庭教师的女性竟高达265万之众。此间,一个小小的关节耐人寻味:在《简爱》的表述中,“独立”意味着经济自主,但它却不等于“职业女性”。因为获取一个职业——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屈指可数的选择(婚姻应是其中最主流的一种),仍意味着依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人身隶属。构成独立的真正条件是拥有“财富”:资产或资本。所以简爱在于罗切斯特重逢之际才可以自豪地声称自己是“独立的女人”。这是局限、也是彻悟:资本主义世界许诺的自由只是出卖自己的自由,且一经出卖便不复自由。罗切斯特愤世嫉俗的表述:多数“生而自由”的人为了金钱无所不从。索性再做一点过度阐释:简·爱的确超前,因为它也可以读作一个萨特版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表述:所谓自由,不是自由地接受罗切斯特的爱,自由的给出自己(十余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便曾批评简·爱没有勇敢地为爱给出自己);自由的全部意义和可能,只不过是说“不”的权利;而实践自由便意味着自我放逐到荒原中去——简·爱的确如此,并几乎命丧于此(笑)。 T: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另外一个脉络上来,比如说《藻海无边》、《阁楼上的疯女人》,它将《简·爱》这个文本当中唯一一个特别清晰的携带着殖民地印记的

纪实的摄影概念特点及方法

纪实的摄影概念特点及方法 来源:摄影吧作者:发布时间:10-12-08浏览()纪实摄影的定义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依·斯特莱克(Roystryher)就提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定义。这其中较早的定义和最近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到纪实摄影许多特征。美国纪实摄影家罗西娅,兰格(Dorotherlange)的定义。纪实摄影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它的论点是: 1、人与人的关系,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的行为,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2、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 3、揭示人们的活动方法: a、接受生活的方式; b、表示虔诚的方式; c影响人类行为的方式。 4、纪实摄影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业余爱好者的参与。 她的定义指出了纪实摄影的特征,所要反映的题材,以及题材中需关注的焦点和摄影的参加者。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eAmRlein)在其论文《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

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的类型 1、图片故事: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之成为慑人心魄的一瞬。 2、图片系列: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 3、图片短评: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 a、成系列,都是由一组照片组成。 b、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 c、对主题的深入研究,且具社会性、哲理化。 决定瞬间理论对纪实摄影的影响 “决定瞬间”的理论是1952年法国的卡蒂埃·布勒松出版《决定瞬间》画册时,在前言中提出的。他指出:对于摄影来说“选择的环节是最重要的,在选择的空间中,把某一有意义的特定瞬间固定下来”。对于表现人,“要捕捉住被摄者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相互交融的典型瞬间。”“尊重被摄者周围的环境气氛。”“典型瞬间,虽然只是一个瞬间。却可能有过去的残留,映照着未来,蕴含着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充满着现场气氛,使人感到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理论“三巨子”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印度裔美国学者伽亚特里·斯皮瓦克的论文《殖民地民族也能讲话吗?》成为后殖民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其著作中,斯皮瓦克认为,在修辞和逻辑之间获得认知的条件和效应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为能动者构建世界的关系,如此能动者才可有伦理的行为、政治的行为并有可能在世界上以人的方式生存。不为另一种语言构建这样的一个模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翻译。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处理这种模式的方式在殖民者语言和前殖民地语言中是不同的,从英语到第三世界语言和从第三世界语言到英语的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活动,在前者的活动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接受殖民者的态度,而在后者的活动中民主法则往往会变为强权法则。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揭示了文学与权力的同谋关系。他在其著作《东方学》中指出“如果我们同意历史上的任何事物,像历史本身一样,都是人所创造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对许多物体、地点或时代而言,人们赋予它的角色和意义,为什么只有在其被赋予之后才可能获得客观有效性”。赛义德在一系列后殖民理论中坚持了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及对于文化霸权的揭露。意识形态总是与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意识形态之所以为“颠倒意识”、“虚假意识”,根本原因在于特殊利益被当做普遍的痛惜加以辩护。无疑,西方作家在描绘涉及东方的文学文本中存在着民族阶级意识的偏见。 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著有《民族和叙述》《文化的定位》和《全球的尺度》等后殖民主义研究著作。其后殖民主义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巴巴的批评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1)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糅为一体,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的研

狄更斯小说的后殖民解读

第17卷 第10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7 No.10 2008年10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O ct . 2008 24文章编号:1008-8717(2008)10-0024-03 狄更斯小说的后殖民解读 吴 桂 辉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从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大英帝国历史背景下的写作,挖掘其小说中蕴涵的殖民话语与帝国意识,这种解读不仅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好地欣赏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以往纯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与空间。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狄更斯;殖民话语;帝国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W ·萨义德(Edward W Said)在《世界、文本和批评家》中指出的,“文本拥有存在的方式,即便在其最纯正的形式中也总是陷入环境、时空和社会之中,简言之,文本位于世界之中,因而是世俗的。”(Said, 1983: 35)他坚持文本的世俗性,认为文学作品并非独立存在的文化产品,它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文化和表征系统的多重作用,而文化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将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与现实联系起来。然而,当代批评中让萨义德感到失望甚至不安的是,所有在批判理论、小说和新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中倾注的努力,都忽略了一个主要的或者照他看来是决定性的西方文化的方面,即,帝国主义。“这种普遍的忽略包括了一些东西,又排斥了一些东西:它包括了卢梭、尼采、华兹华斯、狄更斯或福楼拜式的作家,同时又忽略了他们与帝国主义的长期的、复杂的和不顺畅的发展的关系。”(萨义德,2003: 80)萨义德因此强调理论工作者有责任重新阐释现有文本的文化与帝国的关系,因为“这些文本并未充分地与欧洲的扩张相联系,没有在这个背景下被给予足够的评价”。(萨义德,2003: 81)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不但在形式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内容主题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更加深刻的内涵。马克思曾将狄更斯列在英国 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首位,并高度评价他对世界文学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这些评价一方面肯定了狄更斯及其小说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萨义德所说的批评意识中存在的严重的断裂,即忽略或回避了小说如何且怎样参与了帝国主义的活动。这样,“伟大的欧洲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几乎无人察觉地维持了社会对海外扩张的赞同”。(萨义德,2003: 14)鉴于此,本文将借助萨义德的有关理论与观点,对狄更斯小说中处于不同文化地位的伦敦与世界其它地方的进行分析,揭示其作品所体现的强烈的西欧中心主义,从而挖掘其中蕴涵的帝国意识与殖民话语,以摆脱传统纯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拓展对经典文学研究的新空间。 一、伦敦:世界的中心 狄更斯的创作处于英国海外扩张鼎盛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虽然是在远离英国本土的地方进行,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康拉德和吉普林这些殖民小说家的身上,也体现在19世纪的以国内为主要写作对象的小说家,如奥斯丁、狄更斯、勃琅特三姐妹,哈代等的作品中。毕竟,“作家的确生活在他们自己的社会中,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他们的历史和社会经验,也为他们的历史和经验所塑造。”(萨义德,2003: 17)在所有这些小说家的写作中,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了19世纪小 本文系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2007年度校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70104。 收稿日期:2007-11-25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

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

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用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在政治上,一方面

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或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这些国家实行掠夺;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

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实行变相的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它们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些被统称为新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7、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也即:原来西方国家的殖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主要内容 内容一: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理论) (1)将“东方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进行批判。 (2)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和方式是西方人在书写、研究、建构、控制和君临东方,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之间一种特殊的不平等关系。 (3)东方学中的“东方”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假定和幻想,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标准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而制作出来的非现实的东方。 (4)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 1: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 展到东方 2: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化论据。 3:这是西方人凭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权力而获得 的知识上的权力。 萨义德的三点补充说明: (1)这一说法并不否认现实东方的真实性, 不能由此得出东方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观念性存在的错误结论; (2)所谓东方是一种人为的建构, 强调的是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东方是被“制作”或者说是被“驯 化”成了所谓的“东方”; (3)东方学中的东方并非什么谎言或神话结构, 它不是西方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情异想, 而是一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并与西方的政治、经济及其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内容二:文化霸权和文化身份(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新形势) (1)三个主要的批判角度 1:文化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 没有纯粹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 而且是导致刀光剑影的那一种根源”。文化绝不是什么中性的东西文化必然受到其主体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的“污染”。 2: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3:文化参与帝国主义事业: 探讨帝国主义如何依赖文化、文化又是如何为帝国的殖民扩张服务, 以及文化与权力的“共谋”等问题。 “身份”的含义: 1:多种文化的“共同制造物” 2:想象的地理和历史有助于精神通过把附近和遥远地 区之间的差异加以戏剧化而强化对自身的感觉;它 也成为殖民地人民用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 在方式。 3:殖民机构对自身话语的不断宣传,实现了西方话语 的霸权地位。 ——《文化与帝国主义》

女权主义影响下当代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

女权主义影响下当代社会女性形象的变化 摘要女性的生存状况, 涉及女性的政治参与、就业、教育、家庭、健康、安 全、习俗与观念等多方面,本文主要从生理形象、教育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事迹形象五个方面来探讨女性形象的新变化。 关键词女权主义,女性形象,变化 一、女性形象的研究角度 (一)女性形象的表现 《中国妇女》杂志人物通讯专栏的文容大都涉及女性的年龄、学业程度、政治身份、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或者感人事迹,这些内容所相对应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生理形象、教育形象、政治形象、职业形象、事迹形象[1]。 生理形象:在社会学的研究里,女性生理形象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会折射出当时我国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女人不再只是为男性家族繁衍后代、作为生育的工具,女人有权利选择是否生育。中年妇女形象所占比例的变化最大。1995-2000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积极鼓励创业和招商引资,正值事业黄金年代的中年妇女在各个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全力拼搏,在各行各业的战斗一线取得了突出成就。因此,中年妇女成为了《中国妇女》塑造女性角色形象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快随前进的脚步,中年妇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形象代表。 教育形象:衡量一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这个社会总体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也是评定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当然,缩影到社会中的细胞一一人,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评定一个人形象的时候,受教育水平是不可缺少的参考系数。中学和中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女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成平稳下降的趋势;大专和本科教育程度的女性,呈现出快速上涨的状态;本科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形象总体在上升。可见,当代社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形象不断往好的方面发展,已经取代了传统和俗语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荒谬的说法,在时代不断变迁的情况下,不论谁都要提高自己的学历,为自己积累知识量,在女权主义的发展影响下,社会女性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才能和学历。进入到21世纪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时期的女性纷纷步入学堂,通过文化教育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也给予女性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广大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中国社会女性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也越来越高。 政治形象:女性参政议政被视为提高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发展潮流,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女性参政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妇女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全体妇女分享一个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女性走上政府机关领导岗位,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享有一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后所反映的女性形象中,由于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政治风云变换也体现在女性形象的变迁上。女性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满足,于是开始追求更加富足的经济生活。但目前的对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女性在高层领导职位中与男性的差异。 职业形象:女性职业角色是我们分析女性形象的重要方面,这对于了解女性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性人物在四个阶段是平缓上升的,在文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 陶东风 1、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虽然"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一个到本世纪晚期才被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术语,但是这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却必须联系此前的"殖民主义"(亦称旧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这两个相关概念才能得以把握。这三个概念分别是对殖民关系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特点所作出的理论概括。 殖民主义或旧殖民主义是指殖民关系的第一阶段,在时间上被限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特点是殖民宗主国在政治、军事上对于殖民地国家的赤裸裸的直接统治,殖民地国家或彻底或部分地丧失了自己的国家主权;而在理论上对于殖民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在源头上可以上溯至马克思,而其成熟形态则是本世纪初列宁、卢森堡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本世纪4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纷纷独立,取得了国家主权,并开始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控制。但是由于真正原因,它们在经济与政治上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对于原西方宗主国的依赖。冷战开始以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所谓第三世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落后,在政治与经济上都无法真正独立。这就是殖民关系的第二阶段──所谓的"新殖民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相应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拉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或称"新帝国主义"理论。它的宗旨是阐述新殖民主义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力图表明:在二战后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自己的技术与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掌握着第三世界的命运,使之依然处于半殖民地或准殖民地的状态,亦即世界体系的边缘,可以说是不叫殖民地的殖民地。 如果说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那么,后殖民主义理论则集中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上的关系。也就是说,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帝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特别强调文化问题,是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状况的一种理论概括。职是之故,后殖民主义又称"文化殖民主义"(cultural colonialism)。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看来,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成功都并不意味着它在文化上的自主或独立。由于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的努力常常是借助后者的所谓现代的方式、现代的语言与文化,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与富强的事业,常常是借助西方第一世界国家的思想与文化,从而无法摆脱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与制约。(1) 2、如何认识殖民主义的后果 后殖民主义理论首先否定殖民时代的结束必然意味着殖民状况的解除或原殖民地国家*本文在观点与材料上比较多地参考与引用了里拉·甘地(Leela Gandhi)的《后殖民理论:一个批评性的导引》 (Postcolon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llen & Unwin,1998),特此说明并致谢。(1)、参见刘康、金衡山:《后殖民批评:从西方到中国》,《中外文化与文论》第四辑,1997年。 的真正独立自主。如果说殖民时代的结束即标志着殖民地国家的完全独立与世界的真正平等,那么也就不可能出现后殖民理论了。这涉及对于殖民后果的认识问题。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殖民时代的结束给原殖民地国家所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二战以后的

_百年孤独_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摘要:在《百年孤独》中,布伦蒂亚家族处于东西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的激烈冲突之中,所有成员均面临权力的监视并表现为自我禁闭。文章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作为后殖民社会缩影的马孔多人的社会关系特点与发展动态,阐释了他们的内心迷茫与命运的神秘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文化冲突与融合;权力的监视;自我禁闭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以犀利的笔触,全方位地描述了后殖民社会的缩影马孔多镇布伦蒂亚家族的百年起伏。小说中主要人物布伦蒂亚、奥雷连诺上校、乌苏娜、雷贝卡等人被卷入东西文化冲突的涡流中,饱受孤独与矛盾的心态和外界的双重折磨。勤劳朴实且野性十足的马孔多居民在后殖民社会的“全球化”趋势面前表现出独特的应对挑战的方式。 一、冲突与融合 布恩蒂亚的祖先是西班牙人,他小时候亲眼看见过很久以前西班牙人侵入马孔多时乘坐的旧帆船的遗骸。这艘船自小说伊始就成为历史沉淀与后殖民的独特意象。小说中依次出现的吉卜赛人、炼金术、教堂、铁路、电影、火车也反映了马孔多逐渐走向文明拥抱文明的百年历史进程。 布恩蒂亚的妻子乌苏娜的曾祖母在十六世纪的时候因为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变成残疾,终生不能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因此她一生中都憎恨英国人。乌苏娜家族与布伦蒂亚家族是近亲,他们的前辈们因相互通婚,其中的一员生下了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两个家族一直把此看作是不光彩的事,害怕它在后代中被复制,所以后来乌苏娜总是提心吊胆。然而,乌苏娜与布伦蒂亚的第六代人终于生下了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马孔多人无法摆脱野性与愚昧,尽管他们在曲折中逐渐融入文明。布恩蒂亚向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学会如何使用指南针和望远镜。他潜心钻研吉卜赛人引入的各种发明,感到越来越离不开外界了。 吉卜赛人为封闭落后的马孔多引入许多新奇的商品、迷信、发明,逐渐改变与马孔多居民的关系并开始融入马孔多人的生活。吉卜赛人皮拉.苔列娜与奥雷连诺的哥哥霍.阿卡蒂奥的恋情遭到乌苏娜的反对,因为她认为这种伤风败俗又可能会剩下一个猪尾巴。皮拉.苔列娜与霍.阿卡蒂奥只有私奔,这遭到奥雷连诺与母亲的嫉恨。唯一令马孔多人对苔列娜感兴趣的是她的占卜术。在封建习俗和家长的被迫下,她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她只有靠纸牌占卜未来的男人。布恩蒂亚一家渐渐习惯并接受了苔列娜。马孔多人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吉卜赛人了。布尔迪亚认为,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部族“用他多年的知识和奇异的发明大大促进了马孔多的发展,这里的人永远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他们。”(p30) 孤女雷贝卡背着父母的骨骸流浪到马孔多。在乌苏娜的皮鞭的调教下,她渐渐融入布恩蒂亚家族的生活。令人吃惊的是,每当寂寞与痛苦来袭时,她会习惯性地大把大把地吃土。她患有失眠症病传染给了所有的马孔多人。后来,马孔多人在乌苏娜的帮助下不仅病情痊愈而且习惯了雷贝卡的奇怪行为。 当阿.摩斯柯特被政府任命为马孔多镇镇长的时候,布恩蒂亚家族开始时反对,但后来改变了态度。布恩蒂亚家族长期在马孔多无拘无束地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当有人将要破坏他们的自由与平静时,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极力表示反对。他们抗议镇长命令他们把所有的房子涂成蓝色,抗议镇长的卫兵个个扛着枪。他们要求为并撤离,镇上的一切由他们负责。当奥雷连诺看见镇长的小女儿雷麦黛丝时,一见钟情。“这是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妨碍他走路,彷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p46)奥雷连诺与家人逐渐对镇长改变态度,两家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奥雷连诺如愿以偿地娶雷麦黛丝为妻,但两年后,雷麦黛丝因难产而死。 奥雷连诺与岳父都是自由党人,他们反对旧殖民地政府充当傀儡,独裁卖国。“奥雷连诺被新政府任命为上校,他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但一夜之间一一惨遭杀害,其中最大的还不到三十五岁。奥雷连诺上校经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埋伏和一次行刑队的枪决。他喝了一杯掺有士的宁的咖啡,剂量足以毒死一匹马,可他也幸免于难。他拒绝了共和国总统授予他的勋章,最终他当了革命军总司令,率军南征北战,成了最令政府畏惧的人物。”(p83) 后来,旧政府依托外国人把铁路修到了马孔多,加强对马孔多的政治、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马孔多建立香蕉公司后,很多当地居民受到雇佣。这对马孔多来说有利有弊,但是马孔多人一概不能接受。在奥雷连诺的带领下,种植园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这次罢工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阵亡士兵与工人的尸体装满了十几个火车车厢。这次战争是整个小说的高潮,是东西文化冲突的最激烈的体现。他给马孔多带来了灾难,但是同时预示了曙光的到来。 二、权力的监视 小说中的迷信、男权统治左右与制约着马孔多人的生活,令他们麻木,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1.宗教迷信 布恩蒂亚与乌苏娜婚后因惧怕生下长着猪尾巴的后代而迟迟不育,由此遭到周围人的议论。一次,一个叫普鲁登希奥.阿吉廖尔的村民因当众揭露布恩蒂亚的隐私而被他用标枪刺中咽喉。普鲁登希奥死后,布恩蒂亚夫妇常常在幻觉中看到他的鬼魂纠缠他们,结果他们在一阵惶恐中逃离世代祖居地,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建立了马孔多。数年后,乌苏娜因寻找大儿子而不知去向。布恩蒂亚从此生活在煎熬和预感 《百年孤独》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翁勋章 1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