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学目的

掌握系统建立的方案:

?传统系统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

?应用软件包

?终端用户开发和资源外包。

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评价解决由这些方法所引发的管理问题的方案。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内容

?传统的系统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

?应用软件包

?终端用户开发

?资源外包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1传统的系统生命周期法

系统生命周期法(System Lifecycle)是一种最传统的建立信息系统的方法,特别是一些复杂或大型系统项目的开发至今仍在运用这一方法。

任务3-1:描述传统的系统生命周期法的各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各阶段的阶段成果。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该方法把一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看成像产品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一个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1.立项

2.系统分析

3.系统设计

4.编程

5.安装

6.实施

各阶段紧密衔接,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具有特别转折点和阶段性成果。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阶段性成果 系统分析报告 立项申请报告 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性能测试 后期运行评估

后期运行 安装

系统分析

立项需求

系统设计

程序编制

阶段

操作

阶段性标志1 项目开始 阶段性标志2 确定设计方案 阶段性标志3 设计说明书 阶段性标志4

运行决策

第1年

第2年 3-5年生命周期 程序设计说明及代码说明 图3.1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1.1系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立项阶段(Project Definition)

该阶段主要是确定组织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能否通过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或修改现行系统得以解决。如果要建立一个系统项目,那么该阶段就要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界定项目的范围,并向管理层提交一份项目计划报告。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System Analysis)

该阶段任务是详细分析现行系统(人工的或者自动的)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说明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系统分析阶段还要分析各种可选方案的可行性。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系统设计阶段(System Design)

该阶段生成解决方案的逻辑和物理设计说明书。

编程阶段(Programming)

该阶段按设计阶段形成的设计说明书来编制软件程序代码。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安装阶段(Installation)

该阶段的任务包括系统测试、人员培训和系统转换。后期运行阶段(Postimplementation)

该阶段包括系统安装投入使用后对系统的使用和评审,还包括为完善系统所进行的系统修改。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1.2生命周期法的局限性

1.生命周期法需要大量的资源.

2.生命周期法缺乏灵活性,不适合需求的多变.

3.生命周期法不适合面向决策的应用.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2原型法

原型法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原理:先按照用户提出的需求快速、低成本地建立一个系统原型,然后提供给用户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不断完善。通过用户与系统原型的交互作用,用户能够不断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被用户最终认可的原型,即可作为系统的最终开发结果。

任务3-2:简述原型法过程的具体步骤,并说明其优点和局限性。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2.1原型法的步骤

?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建立一个系统的初步原型

?使用原型,精练用户需求

?修改并提高原型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步骤

4 步骤2 步骤1 步骤3 是 开发一个

原型系统

用户使用

原型系统

完成系统开发 并交付使用 修改并提

高原型

用户

满意?

调查用户

基本需求

图3.2 原型法的四个步骤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2.2原型法的优缺点

适用性

?当需求不能完全确定时,原型法更为实用;

?原型法对信息系统终端用户界面(End-user

Interface)的设计尤其有用;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案例 3.1】用原型法开发一个公事包管理程序。

原型法鼓励用户参与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去,更容易满足用户需求,并且提高用户满意度。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局限性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

?掩盖系统开发中的一些基本步骤,基本的系统分析

和需求分析被削弱,单纯为工作原型而仓促行动。

?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

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3利用软件包开发信息系统

通过购买应用软件包建立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包(Application Software Package)是指可从开发商那里买到的预先编写好的应用软件程序。对于企业而言,当有合适的软件包可选用时,建立信息系统就无需再为那些固定的功能编写自己的软件程序了,从而也减少了设计、测试、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下述情况适于选择购买软件包的开发战略:

?具有与其他很多企业相同的职能时;

?自行开发信息系统的资源不足时;

?最终用户采用微机作为开发平台时;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3.1利用软件包的优缺点

软件包的优点

?系统设计工作主要由软件开发商承担,大大减轻企业

建设信息系统的工作量。

?软件包程序在投放市场前已经过充分地测试,大大减

轻了安装过程的测试工作。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在系统开发的早期,由于缺乏系统开发思想,没能形成工程的概念,以至于60年代出现了所谓“软件危机”,也促使了一门新科学——“软件工程”的诞生。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者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开发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结构化法(Structured Development),原型法(Prototyping Development),面向对象法(Object_Oriented Development)三种。1.结构化法 结构化法体现了自顶向下、结构化、生命周期思想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 1) 结构化分析设计技术(structured analysis design technique); 2) 约当(E. Yourdon)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 提出的战略数据规划法;IEM 5) 我国专家提出的映射模型设计法(RMDM)和信息系统设计工程综合分析法(IDEA); 6) 杰克逊提出的JSP(Jackson structured program)和JSD(Jackson system development); 7) 哈兰.米尔斯(Harlan D. Mills)提出的系统开发的黑箱(black box)理论及其相应的分析设计方法等。 结构化法是基于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以用户至上为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等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应于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见图1),主要应用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有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结构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 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采用结构化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分解”和“抽象”两种方式。在这一阶段采用了诸如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处理逻辑表达(PL)、数据存储规范化(NF)及数据立即存取图(DIAD)等工具或理论。通过SA过程就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抽象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设计(SD)是对SA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进行计划性的设计。通过SD工作过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变性、可控性和工作质量。SD的工作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文件/数据库设计、I/O设计、模块功能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SD提供了一整套设计工具、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采用影射思想由DFD图得到SC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可实施的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程序设计(SP)是采用一些基本的控制结构(IF…ELSE…ENDIF、DO WHILE…ENDDO、DO CASE…CASE…ENDDO等)工具,采用自顶向下地扩展、模块化、逐步求精原则从事程序代码设计,以得到一个现实的物理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基于新一代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快速开发方法, 主要包括: 1)原型方法及其分支(如瀑布型和快速型方法); 2)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方法); 3)为建立专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生成工具的环境,用于定义和生成实际系统的方法。 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LC相比摈弃了一步步周密细致地调查、分析、整理文档、再进行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繁琐过程而快速构造系统的物理原型。但是,并不能说开发人员用原型法就没有一个分析、设计、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开发人员在运用原型法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分析、设计、比较的过程,才能快速构造一个原型系统,这个原型系统蕴含着开发人员分析、设计、比较的思路,只不过开发人员直接用物理模型表达了对系统的理解,而省却了结构化法中的大量的文档资料。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O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它与原型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有一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1.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有偏差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评价侧重计算机硬件配置.而不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深度.这种误读给国内外许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带来惨重损失。 2.目标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调研不够充分,分析不够清楚明了,就比如开发的工作人员中,对整个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基本的,明确的、全面的的概念,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下去,进行设计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设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使得系统开发失败,重新开发设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 3.开发时忽视了高层领导者的态度 有时候开发人员本着自己的意愿设计并开发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尽管系统很好,但领导不满意属下擅自动手,不听指挥,从而浪费了时间,资源和心血,还加剧了与领导之间的隔阂。并且在没有领导的授权和支持下,能开发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很是艰难。 4.开发时缺乏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 “只要熟练掌握几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编码只不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多人群体性的任务,需要很好的合作与协调,没有这些很难开发出所需要的系统,并且会使系统开发周期变长,无针对性。 5.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落后 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脱离实践,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编程技巧能力培养,而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系统开发本身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理论基础以及缺少一套简单有力的开发工具。 6.开发后缺乏软件测试,并且安全性有待提高 软件测试是开发过程的必要过程,不进行的话,很难知道是否达到预先的要求,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安全性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山寨,盗版比较猖獗,这增加了开发的成本并严重影响了更新的速度。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懂得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开发的组织工作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理解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基本内容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核心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系统开发的特点:复杂性、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一把手工程、产品是无形的。 3.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规范发展的原则。 4.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投入超计划、系统性能比预期差、没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导致完全失败。 二、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提出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到系统完全建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和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区间、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工具落后、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类型:丢弃式原型法、演化式原型法、递增式原型法。 优点: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用户满意程度高、应变能力强。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管理水平要求高。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面向对象方法的技术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面向对象法的术语: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 优点: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对象客体的描述与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不一致的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多次转换的繁杂过程。 缺点:需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大型的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是组织(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同企业有关的各种事件和对象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的系统用户。为了达到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系统内必须实现某些过程,特别是信息联系过程和变换过程。系统接收各种数据,将它们转变为信息,将数据和信息加以存贮并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管理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它的任务主要是提供信息作为决策过程中的参考。但是,就象有些日常事务的决定可以由电子计算机做出一样,信息系统也可参与决策。这就使信息系统和决策过程之间失去明确的界限。 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信息系统的功能。此外,它还具备其特有的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 (1)计划功能。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2)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加以控制。 (3)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 (4)辅助决策功能。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简言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模式 (1)执行控制子系统(下层) MIS中的执行控制子系统与企业中管理机构的基层管理相对应。该子系统一般包括: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事劳资管理、设备管理等子系统。执行控制子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大,但数据都是规范的,处理过程和规则都是程序化的。该子系统常用的处理有:事务处理、报表处理、查询处理。常用的输出形式有账簿、表格、图形。 执行控制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理解并执行中层下达的指令。 处理(录入、存贮、计算、分类、汇总等)原始业务数据。 将汇总信息及执行中层指令的结果传至中层。 提供查询功能。 (2)管理控制子系统(中层) 管理控制子系统是为企业中层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资源分配方案、评价企业效益等项战术级管理所需的信息。该子系统在整个MIS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 汇集下层传来的信息并结合环境信息,监督、控制低层的运行。 处理中层信息上传给高层,理解并执行高层下达的指令,必要时把高层指令分解并下达给低层执行。 提供查询功能。 (3)战略决策和计划子系统(高层)

管理信息系统五种开发方法优缺点评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五种常见开发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把系统的建立瞧作就是一种生命物种的成长过程。由6个开发阶段组成:系统定义->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编写代码-> 安装调试-> 系统维护 优点: 这种开发方法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按其生存周期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然后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与结束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前一个阶段的结束标准就就是后—阶段开始的标准,而每个阶段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工程开发的困难程度。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采用科学管理与良好的技术方法,而且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都从技术与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严格审查,合格之后才开始下一阶段工作。这就使得软件开发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了软件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也会明显地提高。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 同时把文档资料作为每个阶段的产品之一,而且加以标准化,作为每个阶段结束的重要标准。它保证了在系统开发结束时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软件配置交付使用。文档资料就是通讯的工具,它清楚地说明了到这个时候为止关于该项工程已经知道或做了什么,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基础。文档资料也起着备忘录的作用,如果文档不完整或与上一阶段的文档不相衔接则一定在工作上有不完整的地方。文档资料另一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与用户交流,检查错误,用户评价。文档资料也就是系统维护的依据,通过每一阶段生成的文档资料,使得开发人员与用户易于使用维护。 不足: 这种开发方法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阶段回溯不可避免,延长系统开发的时间。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并没有解决软件开发研制时间过长的严重危机,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相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很容易使刚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迅速变得陈旧,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将导致系统运行时间变短。 第二,使用过程化语言,没有以根本上改变个体手工编程的工作方式。 第三,专业开发人员开发用户使用的系统开发模式,开发人员与用户都要化时间去掌握对方专业领域的知识以期产生共同语言,导致用户系统分析不充分,理解不透彻,或表达的二义性,造成软件生命周期中越早潜入的错误发现越晚,系统分析时引入的错误往往要到运行时才发现,其修正的代价就是相当昂贵的。 第四,用户热情没有自始至终调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让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问题。系统维护就十分困难。且文档资料缺乏实用价值,特别就是早期的系统规格说明——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用户难以理解文档的内容,文档资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延长了开发时间。2.快速原型法: 快速地创建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版(可用来演示与评估),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然后在此版本的基本上进修改、增强。由4个开发阶段组成: 确认基本需求-> 开发原型系统-> 使用原型系统<-> 修改增强原型 优点: 快速原型法突出一个“快”字,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作系统分析时要反复与用户讨论,这种讨论费时费力,而且终究就是“纸上谈兵”,原型法则就是“真枪实弹”,能够使用户立刻与想象中的目标系统作出比较。开发人员向用户提供一个“样品”,用户迅速向开发人员作出反馈,提高系统的质量,快速原型法要求在获得一组基本的用户需求后,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可以说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又不完全依赖于用户需求,它对用户需求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对系统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中作出响应,鼓励用户参与到系统的设定与开发中去,更加便于系统的维护与使用。 不足: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98740

1.请叙述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及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这里主要介绍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阶段,因为这种方法是所有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核心。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信息系统开发看作是可以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工程项目,虽然各种信息系统处理的具体业务信息不同,但是所有系统的开发过程可以划分成5个主要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和维护评价阶段(1)调查研究阶段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对现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新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调查的内容、使用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中使用的图表工具等。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投资之前对项目建设的各种方案、新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的实施可能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计算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第一,分析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包括直接明显的必要性和可预见的必要性。第二,分析建立信息系统的可能性,包括技术方面的可能性、经济方面的可能性、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可能性。 (2)系统分析阶段也称为系统的逻辑设计阶段,它是新系统开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新系统的目标分析、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最后,完成系统分析说明书。目标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待开发的系统的组织目标分析和未来的新系统目标分析。需求分析:在调查研究阶段,已经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了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对新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需求,在这部分主要对这些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功能分析包括功能的层次结构分析和信息关联的分析。 (3)系统设计又称物理设计,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来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计算机系统设计、数据通信网络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界面设计等。最后,完成系统设计说明书。设计原则包括:系统性、可靠性、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灵活性和经济性。 (4)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就是具体实现新系统在系统设计阶段所设计的物理模型。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设备,所涉及的人员多、部门多,涉及面广,有时还要对组织机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工作方法进行必要的变革。工作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编写及调试、建立数据库、用户培训、原系统组织结构调整、编写新系统文档等工作。在系统实施的初期、要注意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软件的消化工作,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准备数据的录入,建立数据库。 (5)系统维护评价阶段,包括系统维护和评价两方面的内容。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和设备维护。过程:确定维护目标,建立维护人员组织;建立维护计划方案;修改程序及调试;修改文档。 系统评价:估计系统的技术能力、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利用率等。系统评价度量了系统当前的性能并为系统未来改善提供依据。 2.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员的素质是什么?你认为系统分析员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应具备的素质 1.必须理解和明确系统建议、建设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及战略发展方向。 2.要能与组织管理高层一起涉及确定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目标,并进行必要的分解。 3.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正确判断组织内部现状和外部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 4.能够根据现实条件确定组织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5.应具备选择适宜方法和工具并培训开发人员的能力。 6.善于沟通,妥善协调决策者、开发人员与业务人员的观点,达成共识。 7.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并能建立适合业务需求的技术模型。 8.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 1、创新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工程化、标准化原则 简述各种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有: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等。 A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是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方法,也叫做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基本思想]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以及最终用户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个过程,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 优点]: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结合,强调开发过程的整体性。[ 缺点]:开发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文档和图表。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型系统、复杂系统。 B 原型法与原型法概念原型是一个可以实际运行、反复修改,可以不断完善的系统。[ 基本思想]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在强有力的人、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MIS系统。[ 优点] 1)改进了用户和系统设计者的沟通方式,解决了结构化方法中最难于解决的一环。2)开发风险降低。 3)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摆脱了传统的方法,使系统开发的时间、费用大大地减少,效率、技术等方面都大大地提高[ 缺点] 1) 开发工具要求高2) 解决复杂系统和大系统困难[ 适用范围] 适合于: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系统;涉及面窄的小型系统。 C 面向对象方法(Object Oriented,简称OO方法)概念从面向对象的角度为人们认识事物和开发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基本思想]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 缺点]面向对象开发大的信息系统时,一开始就采用自底向上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容易造成系统结构的不合理,因此,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一般和生命周期法结合应用。 基本思想: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尽可能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优点]:1分析、设计中的对象和软件中的对象的一致性2实现软件复用,简化程序设计3系统易于维护4缩短开发周期[ 适用范围]:多媒体系统和复杂系统 三、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那些 1.自主开发方式:是组织依靠自身的力量独立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方式。 2.委托开发方式:是指使用单位(甲方)委托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乙方),按照用户的需求承担系统开发的任务。 3.合作开发方式:是指由使用单位(甲方)和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乙方)共同完成开发任务。 4.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软件的开发正在向专业化发展 5.信息系统外包

公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

公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 法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自主开发工作和外包软件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各部委室、各二级单位(子分公司)。 第三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以下简称系统软件)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四条系统软件开发是指新系统的研发和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重大改造。软件开发形式划分为自主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开发和合作软件开发,此类工作均以项目制管理。 第五条自主软件开发是指依赖公司内部自身的管理、业务和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一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平台。 第六条外包软件开发是指将信息系统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IT公司(承包商),由该公司负责项目的实施。 第七条合作软件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完成信息系统软件项目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一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架和需求,合作商提供技术服务,双方组成合作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实施,系统软件开发的日常管理由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承担。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八条系统软件开发和管理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管理体系。 (二)负责按公司的战略规划落实公司信息化目标,确保与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三)负责根据公司审批经过的信息系统软件需求开展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上线和同步修编设计文档等工作。 (四)负责制订软件开发费和软件维护费用标准。 (五)根据用户变更请求及管理部门审核意见,对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的进行变更处理。 (六)负责对信息系统用户进行操作培训和培训效果评估。 (七)对信息系统的业务操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负责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八)负责监督、检查系统软件外委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考核建议。 (九)负责系统软件及支撑系统的接口标准的运维与管理。 (十)负责系统软件之间的接口故障、接口数据故障等的处理和协同处理。 (十一)负责公司所有系统软件版本、用户权限管理。 第九条系统软件需求单位:公司各单位 (一)负责组织相关单位(部门)落实系统软件需求,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管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目前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有1)生命周期法2)原型法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4)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1 生命周期法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有三种策略: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自下而上”方法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但缺点是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由于这种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因而难度较大。“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是一种更重要的策略,是信息系统的发展走向集成和成熟的要求。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性,虽然一个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常,“自下而上”的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3)综合性开发策略由于自上而下的方法适宜于系统的总体规划,自下而上的方法适宜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所以实际使用时,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总体规划,将企业的管理目标转化为对信息系统的近期和长远目标,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是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方法。1)基本思想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和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目标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即组织人员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步地构成整个系统。2)开发过程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首尾相连的六个阶段,即一个生命周期(Life Cycle)。生命周期法采用结构化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观点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开发方法首先将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项目定义、系统研究、设计阶段与编程阶段、安装阶段与运行/维护阶段六个相对独立的开发阶段。其次,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各阶段,按照自顶向下的原则,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开始,直到最底层业务,以模块化的方法进行结构分解。项目定义阶段:决定组织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问题是否可以利用建设新系统或改造原有系统的方法加以解决。3)生命周期法的主要原则(1)用户参与原则(2)工作阶段严格区分原则(3)自顶而下的原则(3)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工作成果文档化、标准化原则4)特点自顶向下整体地进行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在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时,从整体全局考虑,自顶向下地工作;在系统实施阶段则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制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下逐步实现整个系统。用户至上是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开发过程中,要面向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