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整理笔记

古代汉语整理笔记

古代汉语理论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汉语定义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2、古汉语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3、古代汉语书面系统

?书面语:①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世仿古作品的语言。特点:稳固性、保守性。②古白话:唐宋以来产生的为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伍子胥变文》(唐五代)。

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

?口语:已消失

二、为什么学习古汉语

㈠、总说

1、古汉语是桥梁

2、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3、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

4、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5、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㈡、详解

1、古汉语是桥梁

①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③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④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2、语言具有传承性

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

1)、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2)、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继承关系係

词汇意义的直接继承和领域补偿

①“类”的“种类”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类似”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类似”、“类风湿”、“类人猿”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类似”义,现代汉语改用“象”。

直接继承用◇表示:类◇/种类/

领域转移用△表示:类△/类似/ 类似、类风湿、类人猿

替代用~表示:类~像、似

②“促”的“催促”、“促进”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短促”、“迫促”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急促”、“匆促”、“短促”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短促”义,现代汉语说空间改用“窄”、“挤”等,说时间改用“急”、“紧”等。

促◇/催促//促进/

⊿/时间短/“急促”、“匆促”、“短促”单用~急、紧

⊿/空间窄/“狭促”单用~窄、挤

③介绍

周代贵族相见的礼节,主方设上傧、承傧、绍傧负责传话,宾方设上介、次介、末介负责通报,主宾双方沟通的第一环节是绍傧与末介的结交。因而有“介绍”的结合,《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这里的“介绍”还是词组,以后引申出“为两者接通关系”的意思,“介绍”的构词理据——“介”与“绍”凝结的文化原因,反而不再有人领会了。

④寻常:“寻”与“常”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古8尺为寻,两寻——即1丈6尺为常。《庄子·庚桑》:“夫寻常之沟“,《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都已将“寻常”连用,但都还有长度的意思。唐诗中的“寻常”已脱离长度之义。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已不再有长度之义,而当“平常”讲。现代汉语承袭中古而与原初词组义偏离。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无论阅读现代和现代书刊,都需要古代汉语的知识。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同时现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古代汉语中的典故、成语,甚至一些现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本的翻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些典故、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教材注: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哪个是雄兔,哪是雌兔呢?傍地走,贴着地面跑。(互文)

4、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需要

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补充和订正。例如诸葛亮的《出

师表》中有一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教学中,“不毛”往往被讲成“不生草木”,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公羊传》:“锡之不毛之地。”何休注:“不生五谷曰不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 由此看来,“不毛”应该讲成“不长庄稼”。

三、古汉语课程的性质

1、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2、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

四、古汉语的学习内容—理论知识、文选

1、理论知识:

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通假字、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汉字结构、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语言中的意义的单位。它代表一定概念,表示一定的意义。词的意义称为词义。

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词类活用、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名词作状语等和现代汉语有不同的地方。

古书译注:古书翻译和古书注解的知识。古书有悠久的历史,古人在翻译古书和注释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了解古人注解古书的方式和术语,来帮助我们阅读古书。

2、文选:先秦散文和唐宋仿古散文

3、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工具课,也是历史语言的基础理论课;必须摆正语理与语感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终身阅读古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读注;提倡熟读和背诵;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

?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

①“质”的引申义列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质”多次出现,具有以下7个义项,只有第8个义项是课本以外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由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负斧质请罪”

《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礼,俯身倾耳以请。”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屈原列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墨子》:“两柱同质。”

用本义、引申义的系联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古今词义系联为一个有序的义列:

本有的(本质)——通指

垫底的(斧质、质地)先天的(素质、体质)——指人

柱质原生的(地质、物质)——指物

相对的(对质、质问)——互换的(人质)

将以下文言词义置入义列,找到位置,即可由难变易。

《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

《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

《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三峡》:“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陈涉世家》:“二世元年十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发”的引申义列

发射(枪炮)量词

打开

发頻(射箭)首次公开(发现)兴起(发生)扩展

开花

出发使出发(派遣)

30

?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

在阅读中注意古今汉语的联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巴山夜雨》)《诗词曲语词汇释》:“却,回、返”。退却、望而却步、却之不恭

?重视探讨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

现代汉语双音词结构的原由,语素与语素结合的可解释性,叫做构词理据。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一般要在古代汉语中去探求。特别是那些结合后又总体引申的词,更是如此。

①责备:先秦汉语“责”有“要求”义,“责备”本当“求其完备”讲,所谓“求全责备”,即是它的原始意义。《淮南子·泛论训》:“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伯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现代汉语的“责备”转为“谴责”之义,与构词意图偏离。

②要领:“要”是“腰”的古字,“领”有“颈领”义,古代行刑有“腰斩” 与“斩首”两类。《礼记.檀弓》:“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泉也。”《管子.小匡》:“斧钺之人,幸以获生,以属其要领,臣之获也。”这两处的“要领”,都是因刑法而结合的词组。因为“腰”和“颈”都是人体转动的枢纽,因而“要领”引申为“主旨”、“要旨”义,遂使使用义与原初词组的意义偏离。

③交情:《史记·汲郑列传》有“门可罗雀”的典故,其文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置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贫一贱,交情乃见。”后以“交情”为这一典故的典面。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现代汉语袭用“交情”为词,淡化了其中的“贫贱交情”的内涵。

④物色:“物”字在古代有“颜色”的意思,《周礼·春官》:“以五云之物辨吉凶。”这个“物”就是“颜色”。古代还有一种旗子,是由杂色的帛缝制的,叫作“物”,也与“颜色”之意有关。现代汉语双音词“物色”的“物”采用的仍是“物”的古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古;地位底下,见识浅陋。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有志要做一番大事业的人。今;为正义事

业而死的人。

交通王侯。交通:古;勾结,今;运输总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交错,贯通;

行李往来。行李:古,外交使节的称呼;今,出门所带的物品。

4、用古汉语解释现代汉语现象

?为什么“救生”与“救死”同义?

答:“救”在古汉语里有“止”与“助”两个意义:庾信《哀江南赋》:“弊箪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马融注:“救犹止。”

“救”可以带两方面的宾语:一是带有关灾难的宾语,如“救火”、“救死”、“救亡”、“救灾”……这是用“救”的“止”义;二是带遇难对象为宾语,如“救命”、“救民”、“救人”、“救某人”……这是用“救”的“助”义。

第二章汉字结构和六书

第一节文字发展的初始阶段

—文字的产生、实物记事、图画记事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后于语言而产生。

在旧石器时代,仅有语言已足以满足人们之间的交际需要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来了一次“产业革命”,人口大量的增加,社会组织复杂,,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口耳相传的语言已经不能完全敷用了.

许多事情需要记录下来,需要传达到异域、远方去了。

如财赋征收需要登记;交换发生后,作记录以备查考;迫踪兽群或放牧牲畜的人要使别人知道去向要留下路线…

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在语言上的障碍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尝试的。为了远距离地传送信息,他们试用过点篝火、燃烽火、吹号角、击鼓……;.为了帮助记忆和把记忆的事传于后代,他们也进行过广泛的探索。普遍经历了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的阶段。

二、实物记事:结绳记事、结珠记事、讯木记事,积石记事.结绳记事最为普遍。

1、结绳记事

《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说文解字·序》“……及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

《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义》说: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古代各地都有结绳官。

古代秘鲁人在一根主绳上系上各种颜色的绳子,用来代表各种不同的事件。

如:红绳代表战争和兵卒。黄绳代表黄金和丰收。

白绳代表白银和和平。绿绳代表禾谷。

还在绳子上打结表示数字,一个单结代表十;双结代表一个百。每个市镇还设有结绳官,专管结绳和解绳。

2、结珠记事:结珠是用绳子把贝壳串起来,以不同颜色来代表和区别不同的事物。讯木是在一根木棒上刻出各种花纹和符号,用来记事和传达命令。比如古代广泛流行的刻契记事。我国古代的兵符和令箭也带有这样的性质。

3、图画记事:原始的图画是古人记事和表达思想的另一种方法,和一般的图画专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不同。

4、图画文字和图画之不同:

图画是以描绘事物为目的的(虽然描绘的动机各有不同,或出于功利,或出于巫术……),而图画文字则是以描绘事物为手段来助传达,助记忆的。图画要求逼真、维妙维肖;图画文字则只要求能够画出此一事物区别于彼一事物的特征、轮廓就可以了。

5、图画文字和实物记事之不同:

图画文字比实物记事大大的前进了一步,实物记事,它离不开当事人的参与和说明。图画文字则不然,它能够以各种图形和线条形象地再现事物,因而它可以唤起有共同生活基础的同族人的共同的观念,使他们产生大体相同的认识。因而比实物记事更简便和更实用。

“图腾”信仰和氏族对氏族祖先的信仰有很大关系。往往在许多神话传说中讲述本氏族祖先是某种

动物或与该动物近缘。彝族:虎族,把虎称为父亲。怒族:鸟人。傈僳族:蜂氏族。鄂伦春族:把公熊称为“雅亚”——祖父;母熊称为“太帖”——祖母。鄂温克族:把熊称为“合克”—曾祖、太祖。

还有大量的异物感生的祖先诞生故事,以解释古代对孕育知识的无知。既定了某种物种之后便形成了对这种“图腾”标记的信仰、崇拜和一些禁忌仪式。

6、原始记事方法(实物和图画)与文字尽管有着如此重大的区别,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们却有着一种血缘关系──早期的象形表意文字是由原始记事方法蜕变而来的。原始记事方法在“寓意于形”这点上给象形表意文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形体上、线条上的素材。在契刻和图画的基础上,经过简化、抽象化和系统化,使之代表一定的话音和语义,便成为早期的文字。早期文字的形体与图画契刻的确相当接近,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文字,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克里特岛的象形字,中国的汉字等都导源史前的图画文字。

文字是图画符号的进一步发展,是文字演变的最终结果。是世界各种文字的共同的源头。图画文字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助记忆记号的范畴,正在成为社会成员会用、会识的社会性的工具。要比结绳、刻契的提示作用清楚,而且能缩小搜索记忆的范围。所以图画文字可以称作“图画提示文字”,它是从助记忆记号到记录语言记号之间的过渡阶段。汉字和其他文字一样也应该经历了他的初始阶段,而进入象形文字阶段。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一、六书说

汉字是表示汉语的符号.汉字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因此汉字的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从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汉字的分析研究。古人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造字,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也。分析字型有助于了解字义。字形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我国对汉字形体分析传统上普遍承认“六书”说。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和研究汉字的一种理论,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和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出处: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地官·保氏》

汉代的学者对六书进一步加以阐释。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东汉的郑众也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有另一种说法:“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许慎对六书还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六书-许慎定义2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注:诘诎:jiéqū,弯曲。撝:huī,指向。

这三个学者的称法和排列次序各有不同。后代学者研究和诠释六书,在次序上一般采用班固的称法,在名称上一般采用许慎的叫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采用班固的次序是符合汉字发生发展的规律的。表意文字最初的构字原则是用图画图解词义,把词的内容图形化。因而把象形、指事、会意放在前面是最适宜的。

形声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了即表意又表音的构形法。这是符合汉字由表意到

标音的发展规律的,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

1、象形-定义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六书之一。是一种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但这种描摹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抓住对象的形态特征,经过取舍加工,用最简单的图画性的线条按事物的外形描记成一种近似于写意画的符号,予以特征化。其书写特点是随事物形体不同而曲折变化。

习惯上把象形分为两种:独体象形和依附象形(合体象形)。

?单体象形: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象一个事物,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是单独的字,不能拆开分析。直接描画客观实物,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例:

象形-车

象形-耳

返回本章目录象形-禾

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本章目录

象形-爵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

酒器

象形-象

返回本章目录

象形-马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人头

本义:

道路

象形-女

返回本章目录

象形-舟

返回本章目录象形-身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怀孕

象形-月

返回本章目录

象形-自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斧子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

简策,编串的竹简

象形-文

本义:

图形,花纹。象形-雨

返回本章目录甲骨文

返回本章目录? 合体象形

有些事物孤立地画出,难以辨认或容易和其他事物相混。因此描画时需要把相关的事物一并画出来,以衬托需要表明的事物的形状。例如:

返回本章目录

象形-须、

返回本章目录

象形——眉

象形—石

象形—牢

2、指事-定义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六书之一。是一种以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纯指事字和加体指事字。另外,有人把改造已有的汉字也看成是指事字。 纯指事字

纯符号性指事字,不以象形为基础,而用一个纯粹记号式的形体来表示词的意义。 ? 纯指事字

纯符号性指事字,不以象形为基础,而用一个纯粹记号式的形体来表示词的意义。

指事-纯符号

二四围纠缀私

返回本章目录

?加体指事字

在象形的基础上附加一些记号

特别突出象形字的某一分引起人们的注意,提示所要表示的意思的重点所在。

指事-象形字加符号

牟:甘:

曰:指事-改造汉字(变体)

正-乏

后-司

予-幻

可-叵

月-夕

木-

片返回本章目录

木的一半

月半见,省去月中一画

指事指事-夫

本义:成年男子

3、指事-与象形的区别

象形字都是具体的形象描写,而指事字却包含了抽象的指事符号,甚至全由抽象符号构成。 4、会意-定义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六书之一。会是会合的意思。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的造字方法。

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种。

? 同体会

意:所

会的

符号相同。

例如

会意-

鬥、鬥閗鬭

返回本章目录

会意——北:背的本字

会意——比

会意——林

会意——竞(競)

会意-友

本义:朋友

?异体会意:会合的符号不同

会意-安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安稳,安定

会意-保

本义:抚养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兵器

会意-秉

本义:一把庄稼

f

本义:行走

会意-采

本义:采摘

会意-旦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早晨

会意-典

会意-伐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砍杀

会意-获

本义:

猎获,捕获

会意-即本义:走近,靠近

返回本章目录

会意——既

本义:尽,完结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追及

本义:

群鸟落在树上

会意-家

返回本章目录

百姓在屋廊下摆豕祭祀

会意-夹

本义:辅佐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照影子

本义:分割动物

会意—戒(诫)

本义——防备、警戒

会意-牧

本义:放牧牲畜

莫——本义:日落时候

会意-年

本义:收成,年成

会意-取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获取,拿

会意-射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奉养和服从父母

会意-益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水漫出

来,

后作“溢”以上甲骨文

返回本章目录

本义:追赶,追逐

本义——防卫边疆

本义:与象形的区别

?象形字由具体形象来表意,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体的物体,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

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会意字则由若干个意符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意义,所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

?.象形字是独体字;会意字是合体字。

5、会意-与指事的区别

?象形字由具体形象来表意,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体的物体,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会意字则由若干个意符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意义,所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

?.象形字是独体字;会意字是合体字。

?会意字由若干个意符构成,每个意符基本上由它的形象来会意。指事字则包含了抽象的指事符号,甚至全由抽象符号构成。

6、形声-定义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注: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

六书之一。用形符(也叫意符或义符)和声符(也叫音符)造出新字叫形声字。形声字中的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形声字中的声符表明字的读音。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形声字的产生使汉字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汉字由表意文字过渡到表意兼标音的文字。

返回本章目录

形声-省形、省声

省形:喬-从高省,夭声。

屦-从履省,娄声。

星-从晶省,生声。

省声:恬-从心,甜省声。

疫-从疒,役省声。

梓-从木,宰省声。

返回本章目录

形声-声符不统一

di

fu

ji

滴抵缔荻递棣涤

浮赋辅赴府斧祓(fu2)

肌级绩技基忌冀

返回本章目录

形声-读音的变异

b ēi p ī

p ō

pò b ōb ǒb ǐbèi

g ē

hélùluò lào lüèkè

t āi tái dài zhì

y ě

sh ǐ

hég ē

dág ěi shí

qià

返回本章目录

坡破波跛彼被

格恪貉路

酪略

冶怡

盒鸽答给拾

7、形声-与会意的区别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形符表示字义的类属,声符表示字的读音。会意字由若干个意符互相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意义,会意字的构成一般没有表音成分。形符——不能表具体意义

形声字有表意的形符,因此常常可以因形符而知道古义。但应该注意形符只能了解到词义的

大类而不代表具体含义。

例;从马的字大多与马有关,如:

骄:本义,马高六尺,引申高傲。

驚:本义,马因害怕而狂奔。引申受惊。 笃:古义,马行迟钝,引申笃实、敦厚。 冯:古义,马行疾也。

那么形声字的具体意义到底在那里?有人提出了右文说。

右文说-王圣美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 jiàn ),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è)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沈括《梦溪笔谈》 右文说——青

张世南《游宦纪闻》 青:精明之意义。 晴:日之无遮蔽者。 清:水之无浑浊。 精:米之去粗皮者。 右文说——分

明代,黄生《字诂》

“物分则乱,故诸字从分皆有乱意。

纷;丝乱也。 棼棼:乱貌也。 衯:衣乱也。 鳻:鸟乱也。 雰:雨雪之乱也。 右文说-仑

仑 《集韵》: “叙也。” 有秩序。

沦 水的运动成纹理。 《说文》:水波也。 伦 人与人之间一定的关系。 《韵会》:常也。

论意见有条理。《说文》:议也。

轮辐的排列有一定次序。《说文》:有辐曰轮。

抡按次序选择。《说文》:择也。

把右文

右文说-总说

右文说是关于通过形声字的声符推求词义的一种主张。右文,指形声字的声符,因形声字多为左右结构,其声符大都居右,故名。此说最早由宋人王圣美提出。它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科学,只能作为分析形声字本义的一种辅助手段。

贡献:注意到了“义存乎声”的现象,对于探索音义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缺陷:1、陷入绝对化,其实有很多声符相同的字其义并无联系;2、它局限于“形”,而未认识到“声”,故不能解释字形不同而音近义通的字。

8、转注-定义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书之一。1、属于同一部首之下,2、意义相同,3、声音相近的一组字,是转注字。对转注的理解,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

孝-耆-

耋-耄

返回本章目录

吹:嘘也。嘘:吹也。桥:水梁也。梁:水中桥也。洒:涤也。涤:洒也。

9、假借-定义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便借用同音字来表示,这就是假借。有人称之为“造字的假借”或“六书的借” 。

返回本章目录

东:

口袋

假借—

西

本义

栖:鸟在巢上

假借—南

钟形乐器

假借—北

本义:相背、背的本字

莫:傍晚来:麦子

返回本章目录

萬:

蝎子假借-求

求:皮衣

其:簸箕

六书-局限1

1.六书以小篆形体为分析对象,它既不能解释全部古文字,也不能解释全部今文字。象形、指事只能用来解释小篆以前的古文字,今文字不再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了。

2.六书定义过于简略,界说不够严密。

①转注界定不明,成为后人争论的焦点。

②指事字的定义与象形、会意界限不清。

3.有的例字与定义抵触,如假借的例字。

六书-局限2

令:命令→县令

长:头发长→年纪大的

→首领

一. 指出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 伏( )行( )来( )乎( )丹( ) ? 攻( )州( )安( )豆( )矢( ) ? 甘( )血( )负( )牢( )果( ) ? 戍( )从( )末( )朱( )相( ) 二. 翻译下列各句,解释加点词的形体结构和意义

1.武安负贵而好权。

2.

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3.

小民方兴,相为敌仇。

4.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

5.既成礼,明日造朝。

6.

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7.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第三节

汉字形体演变、发展和异体字、繁简字

汉字的形体演变

1、演变阶段

2、结构变化 二、汉字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阶段: (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字。在可认识的汉字中,它是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了。金文又称为钟鼎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甲骨文和金文仍带有绘画的意味。如:

? ?到了秦代的篆书,形体上已经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如:

秦篆又叫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形成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画圆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存着象形的意味,但是它的符号性显然大大加强了。

?(2)从隶书到楷书

?从隶书到楷书是一次更大的变化。隶书把小篆不

规则的曲线和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并改变了少数的偏旁的形体,也是一次重要的简

化。如:

女月衣隹

汉字的象形的意味大部分已丧失了。可以说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也是由古文字向最后发展为楷书的一个过渡阶段。汉字发展到楷书,标志汉字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三、形体结构变化—笔势变化、结构变化

1、笔势变化:笔势是指笔画形态。从笔画形态上说古文字是曲折匀圆的线条,具有浓厚的象形意味。而楷书使用的是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其特点是平直方正。与日、月相比,我们能体会到古文字在笔画形态的变化。

2、结构变化:结构指笔画间如何组装的。如:明天的明在古文字中的写法是一个日加一个月,它的结构方式古今无什么差异。不同主要在笔画形态上。从结构上讲,古文字主要是从表意这个原则出发来安排字的结构。一般来讲笔画形态的变化是普遍的,而结构的变化却是因字而异,变化程度不同。

性春书然

江益志恭

这几个字的变化主要是在笔画形态上,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比如象形字在小篆中,楷书“步”,已经不能显示从二止了。江的形符原来在右边后来移到了左边。是半包围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的“泰”,本是半包围结构,现在变成了上下结构的“宝”。

一般象形字、指事字大都是独体字,一般只在字形笔态上变化比较大,而形声字和会意字多是合体结构,因此通常在结构上的变化比较大,如:

?“衣”在左右结构里,初、补。

?在上下结构里,1、被断开,哀、衷。

?2、不断开,衾、裂。

?“心”在左右结构里,怅、快、怀。

?在上下结构里,念、怒、志。

?在下部半包围结构里,恭、慕、忝。

罗振鋆《碑别字》

1、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地域差异: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文字也是人们长期实践对客观事物约定俗成的看法。不同地域的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的差异造成了字的不同形体的差异。

时间差异:不同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因此,不同的时代产生的字也存在差异,特别是甲骨文、金文时代的字的异体字最多。因为这一时期,汉字没有定形,而象形、指事、会意的造字法,只要求把一个字的特征抓住了,就可以随意增减。因此出现异体字并不奇怪。到了大篆时期,汉字趋于定形,异体字渐少,小篆时期,由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的政策,汉字就基本确定下来。

灾-烖

剩-賸

异体字-非异体字(游逰)

游:水中活动

遊:

陆上行走

游≠遊

返回本章目录异体字-非异体字(修脩)

脩:干肉(本义)

修:修饰

(本义)修≠脩

返回本章目录

异体字-非异体字(沽酤)

沽:买卖玉或其它

酤:买酒

卖酒沽≠酤

返回本章目录异体字-非异体字(雕凋)

凶猛的鸟

刻、画

草木衰落

三古今字-定义

【古今字】

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叫做古今字。古字出现在前,即原字;今字出现

在后,即分化字,或称区别字。

古今字-产生原因1

1.由于词的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采-彩景-影辟-避责-债反-返奉-捧赴-讣昏-婚弟-悌竟-境田-畋取-娶益-溢知-智坐-座大-太臭-嗅说-悦古今字-产生原因2

2.由于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莫-暮须-鬚然-燃直-值孰-熟其-箕女-汝免-娩要-腰求-裘希-稀虚-墟皇-凰或-域与-欤

隐公元年》

赴-讣敛-殓

四通假字-定义

【通假字】与本字相对,也叫通借字,指用来代替本字的音同或音近字。通假字所表示的意义与字形无关。

上古典籍中通假字较多,后世渐少。辨别通假字应以上古音为标准。

通假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也有人称为假借。

同音通假

假字

临时借用

五繁简字

人们刻画图形,制作文字,本意是要用它记写语言,表达思想,成为书面上的社会交际工具,以便利于大家学习知识和日常生活使用,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汉字的工具性质决定了它的使用应该是简便、易用。方便民众学习和使用。鉴于此目的,汉字从产生那天起就开始它的简化历程。如汉字从象形的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再由小篆到隶书,到最后的楷书都是简化的过程。

有意识的提倡简体是在清末,如章太炎就提倡写草字和简笔字。“五四”运动后,钱玄同在1922年的国语统筹会上提出“减少汉字笔画案”。1935年拟“简体字谱”(324)。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表”

古代异体字

2.今天的简化字不一定都是古代的简体字。

3.今天的简化字都是由繁到简;古代的繁简字有的是由简到繁。

適:往,

恰好

繁简字-同形字1

臘là-国君在年终用腊品祭祀祖先鬼神腊xī-小动物的整体干肉

蠟là-蜂蜡蜡zhà-年终祭祀百神的仪式

葉yè-植物的叶;姓叶xié-同“协”,叶韵

蟲chóng-泛指动物虫huǐ-虺之初文,毒蛇

寜níng -安宁宁zhù-贮积

種zhǒng-种子种chóng-姓

臺tái-楼台檯tái-桌子颱tái-台风台yí-我

萬wàn-数词万mò-万俟(q í)

幹gàn-干事;主干乾gān-干燥榦gàn-树干干gān-盾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