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积累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基本知识;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明确本考点的的几个考查目标:

(1)对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的判断。

(2)对表达技巧的运用的分析。

(3)对表达技巧效果的分析。

(4)对表达技巧的比较考查。

二、了解提问方式:参看2011年至2016年高考真题涉及本考点的题目集结

三、知识储备(课前预习):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简而言之,一切用以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要准确答题,提高得分率,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四大类。

四、鉴赏方法指导:

招式一:

明确题目所问诗句内容:是写景方面的,还是咏物方面的;是写人方面的,还是抒情方面的。缩小分析范围。

例1:(2014年1卷)阮郎归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提问: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分析:本题所问诗句属于人物描写

答案参考: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当堂练习:(2016年天津卷)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招式二:锁定题材,判断手法,可以事半功倍。例如:

(1)思乡怀远诗、送别诗等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抒情角度从自己入笔或从对方入笔(悬想),等等。

例如: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当堂练习: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试分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2)咏物诗

常用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物喻理、侧面烘托、对比映衬、比喻拟人等。

例如:裴给事宅白牡丹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这跟写白牡丹有什么关系?

(2)第三句中诗人用一“别”字引出盛开的白牡丹,这样写好在哪里?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练习:少年游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①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提问:词作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招式三:掌握一般的答题模板,按题目要求灵活答题。

一般的答题模板:

第一步,准确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

第二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第三步,梳理手法运用的效果

当堂练习:绝句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提问: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附表2

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一)、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2)托物言志(又叫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借以表达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借以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和高洁情操的决心。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一般是哲理诗。

(4)叙事抒情(即事感怀):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5)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6)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的《石头城》)。(7)反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如“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含山店梦觉作》韦庄)

(二)、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动静结合就是指对事物或景物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静一动,意境雄浑开阔。

4、正侧面结合就是对描写的事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陌上桑》中的罗敷的形象,就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来把罗敷的美丽展示了出来,这比直接的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描写手法还有:

色结合、烘托、渲染、赋、比、兴、象征等。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三)、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

气氛。“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反问加强语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双关意在言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9.对比让事物、形象突出,情感表现更鲜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0.比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诗经》)

11、叠词:营造氛围音韵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四)结构手法(谋篇布局)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起句以景结句、起句设问、议论收尾、问句收束等。

(五)狭义的表现手法:象征、联想与想象、曲笔(从对方入笔)、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虚实结合等。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 (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

2016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一、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 1、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夸张)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夸张) 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反问)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叠词)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拟人) 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拟人) 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对比)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比)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设问) 1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1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拟人) 14、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对比) 1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设问、借代) 16、“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 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双关) 18、“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拟人) 2、慧眼识“珠”——修辞(指出下列各首诗歌中用了哪些修辞) 江上看山(宋·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二、真题展示,把脉高考 1、(2014辽宁卷)“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刘碧海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考纲要求 2、明确考题方向和规律 3、掌握诗歌鉴赏方法之看懂题目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鉴赏考纲要求 2、掌握是个鉴赏方法之看懂题目 三、预习: 1、品析:朱庆余诗歌《近试上张水部》 2、赏析朱熹的《观书有感》 3、赏析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4、赏析孟浩然《春晓》 5、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赏析刘辰翁的《忆秦娥》 7、赏析郑域的《昭君怨》 四、教学过程: 考纲要求 1、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鉴赏评价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怎么考 研透全国卷,明确方向,少走弯路 1、研读P95 第1---6题2013----2015全国卷 2、讨论探究: (1)、都问什么?涉及什么考点? (2)、考什么体裁? (3)考什么题材? (4)、命题形式有何特点? 诗歌怎么研读赏析? 《一》、看题目 1、题目内容似乎无关联,不看题目,猜不出诗歌内容: 试读品析:诗歌赏析,从一首诗开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诗歌《近试上张水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酬朱庆馀》:猜猜他告诉朱庆馀什么信息?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2、试赏析朱熹的《观书有感》------由题目入手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méng chōng)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是写景的吗?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 朱熹在这两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似乎没怎么写读书,他是用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 2、题目能反映诗歌情感内容 (1)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赤壁因什么出名?怀古怀的是谁?什么事情? (2)、赏析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猜猜看,题目内涵。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赏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题目无法看出内容情感—看内容 (1)、以《无题》为名的: 例如李商隐的系列《无题》诗。 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二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只有词牌名的-怎么办? 格式:词牌名·题目无题目时,只有词牌名。 例1、去年期中考试题:刘辰翁的《忆秦娥》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例2、今年期中考试题:郑域的《昭君怨》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五、作业 用本节所学方法,试着鉴赏P95 第1---6题(2013----2015全国卷)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一般答题模板(2)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一般答题模板 修辞方法 【设问示例】 1、本诗歌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方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 赏析。 2、诗歌的x句或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方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 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1)先答出具体运用的修辞方法; (2)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 (3)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板】 本诗歌(x句或x联)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 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描写手法 【设问示例】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得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1)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 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2)再对相关诗句作简要解说; (3)最后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答题模板】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 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抒情方式 【设问示例】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这首诗中的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1)首先确定诗歌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接抒情,再确定具体又是 哪一种;

(2)然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3)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答题模板】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思想感情 【设问示例】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题步骤】 (1)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2)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3)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 【答题模板】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观点品评 【设问示例】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答题步骤】 (1)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或形式、整体或局部表现手法); (2)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3)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4)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的观点的依据。 【答题模板】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比较鉴赏 【设问示例】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答题步骤】 (1)首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2)然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 【答题模板】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师用

高考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之修辞手法导学案 杜春梅 一、学习目标: 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 、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3、学习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二、重难点:解读举例作品,掌握答题规律,有效组织答案,做到准确答题。 三、教学方法:练习、讨论、归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案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凝练、语意含蓄,所以常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修辞,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效果) 一、常见设问。 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二、请分析下列诗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雨及时和润泽万物的特点,含蓄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强调了不事权贵的心意,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把豪门奢侈浪费与贫民窘困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于百姓的同情和对于豪门奢靡的抨击 课堂学习案 一、交流讨论预习案第二题各诗句修辞手法的好处,初步感知修辞的妙用。 二、高考链接(总结归修辞手法题型的基本答题步骤)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从修辞角度考虑),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步骤一:借代,用典。 步骤二: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 步骤三:借代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总结归纳: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题型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的?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作者: ————————————————————————————————日期: ?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念奴娇 黄庭坚①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④醽醁(línglù):酒名。⑤老子:作者自指。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2分) (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导学案

33届语文导学诱思案编者:吕红云校审:樊学英编写时间:2月27日序号:50 鉴赏古代诗歌修辞手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 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真等。 { 二、明确设问方式: 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有何效果 3、某一句或某一联妙在何处 》 三、请分析下列诗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课堂学习案 一、检查预习案第三题,初步感知修辞的妙用。 二、依据示例,总结归纳修辞手法题型的基本答题步骤。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从修辞角度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 答:步骤一:借代,用典。 步骤二: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 步骤三:借代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总结归纳: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题型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三、真题演练: | 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2009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3分) :

学考复习——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学案)

高中语文学考复习——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学案) 学习要点: 1、了解诗歌中各主要表现手法的名称和内涵。 2、学会准确判断诗歌表现手法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考点分析 2009年学考试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抒怀的意象。这首词是“咏梅”的杰作,它意在言外,成功地运用了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品格。(4分) 2011年学考试题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问题:这首诗运用了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艺术手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B、修辞手法;C表现手法;D结构技巧(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意象组合等) 二、知识积累:表现手法的分类 (一)抒情方式:表达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所用的手法。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情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直接抒情,通过景物来抒发情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②托物言志:对一个物极力地描绘,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它来寄托作者的情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③怀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言志:借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来感慨个人遭遇、抒发志趣或抨击现实,感伤时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描写方式:对人物、事件、环境做具体描绘和刻画所用的手法。 1、正侧描写: (1)正面描写:就是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 (2)侧面描写:从侧面对对象进行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2、渲染:从多角度、多方面对环境或对象进行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前两联描绘所见所闻,多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3白描: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4、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1课长恨歌 一、整体把握 这首叙事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部探微 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2.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答案(1)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 (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 (3)诗的尾声,诗人借助想像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通过成仙之后的杨太真对唐玄宗的思念、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对“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表现了她对人间爱情的坚贞和延续,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长恨”情感迸发到顶点。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 答案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写法,让仙境中的杨贵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诗歌鉴赏答题方法点拨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得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教学博苑 07-29 1131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综合运用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国画的传统技法的具体情况; 2、结合上述三种情况来学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所用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学习: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古典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明确: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古典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排除“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二、古典诗词中表达方式例析。 1.记叙 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试举例言之。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卒章显志。 2.描写 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学案 一、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构建知识术语: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方法、结构技巧、其他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2)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 (3)写景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联想想象移步换景 绘形绘声绘色 高低远近俯仰 动静明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4)修辞手法 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比拟:拟人,赋予人的情感(使……人格化)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 双关:趣味含蓄委婉意味隽永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夸张:浪漫,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排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互文:言简意赅趣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反问:强调突出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设问:强调突出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反复:强调突出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叠词:营造氛围音韵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结构手法:照应(首尾照应照应诗题等)重章叠句总分(总领总结分写) 线索过渡铺垫伏笔 以景起句以景结句起句设问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议论收尾问句收束 (6)其他表现手法: 比兴、用典、对比 衬托:(正衬:哀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反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 联想和想象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渲染/烘托细节描写 象征/托物言志 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以景结情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附答案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 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 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 (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一、诗歌内容分类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 )、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 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 字)、长调(96 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 、“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从题材角度分 1、赠友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恋,胸中积愤 坦陈心志;别后情境想象、借以一吐 或表明心志。 2、咏史怀古诗:凭吊古人或事。或缅怀,或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或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较少,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比较多。 4、山水田园诗:把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4杜甫诗导学案(含解析)

专题04 杜甫诗 要点1:探究诗歌的细节。 【要点说明】 【典例分析】 1. 阅读《蜀相》,回答后面问题。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答案】(1)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2)“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三、四两句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 “空”二字的巧妙运用。(3)用这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十分准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般说来,人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4)“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典例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知识点整理 一、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二、表达技巧 1、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悲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怀古伤己 2、描写手法 正侧结合视听嗅结合虚实结合远近(俯仰)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3、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对比用典设问反问双关对偶4、表现手法 烘托反衬象征联想想象抑扬铺垫照应过度以小见大 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关于表达技巧部分设问的答题步骤 1、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翻译相关语句(分析该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3、作用: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抒情达意:抒发了……

2010——20XX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一、山水田园诗 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 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情逸致,表达自己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的高洁品质 二、边塞征战诗 1、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报效国家的激情 2、战争的惨烈,边地生活的艰辛,将士连年征战的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对百姓的同情 4、对战争的厌恶 5、抨击主降派,对当朝统治者无能的讽刺 6、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 7、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山河、惊异于塞外绝域的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三、咏史怀古诗 1、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 向怀古伤己 2、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怀古伤己 3、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借古讽今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借古讽今 四、别离贬谪诗 1、依依不舍的留恋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4、别后情景的想象 5、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五、思想怀远诗 1、羁旅愁思 2、思念亲友 3、征人思乡、游子思归 4、思妇怀远、闺中怀人 六、咏物诗 1、对该事物的赞美或者批判 2、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情操;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七、闺怨爱情诗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的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寂,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4、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注:在闺怨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