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巢文化概念的确立与皖中经济发展_杨福生

巢文化概念的确立与皖中经济发展_杨福生

巢文化概念的确立与皖中经济发展_杨福生
巢文化概念的确立与皖中经济发展_杨福生

环巢湖地域在文化上的深厚底蕴和独立个性已经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确立巢文化的概念,探讨巢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巢文化与皖中经济建设的关系。下面对这三个问题分别展开论述,以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巢文化概念的确立

一般说来,一种区域文化的确立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即:一定的地域范围;独立的文化个性;持久稳定的文化传统。从已经发表的文章来看,大家对巢文化的地域范围没有太大的分歧,即包括合肥、巢湖二市辖区、舒城和六安东部地区,大致不出环巢湖范围。

目前学界一般将这一区域文化称为“巢湖流域文化”、“巢湖区域文化”,另外,也有学者在讨论时使用“巢湖文化”或“环巢湖文化”这样的概念。我们认为但随着探讨的深入,上述概念已经不能很好的涵盖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上述命名没有很好的反映这一区域文化在历史上的久远性。无论是“巢湖流域文化”、“巢湖区域文化”,还是“巢湖文化”、“环巢湖文化”,其立足点都在“巢湖”。毫无疑问,几千年来,巢湖作为这一区域文化存在的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直接决定了地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这一区域文化的性格特征。但是,当我们对该地区先秦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探索的时候,就会发现,以“巢湖”为核心词语概括这一文化是不够妥当的。根据史书记载,“

巢湖”称谓最早出现在《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至于巢湖的其它别称,如焦湖、居巢湖、邕湖、樵湖、级湖等,都是魏晋以后的说法,可信度不强。这样一来,就产生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汉代才出现的巢湖一词去涵盖这一地区此前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呢?笔者的意见是明确的,在“巢湖”一词出现以前,有巢氏———南巢古国———古巢国作为一个连续的政治实体就已经在这块

巢文化概念的确立与皖中经济发展

杨福生

李忠林

(巢湖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巢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个性的区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义不朝商”的忠义品格;安土重迁的内敛与聪慧;兼容并蓄中的宽纳与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巢文化,有助于构建皖中地区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有助于增强人们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凝心聚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还有利于当地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词:巢文化;区域文化特征;皖中经济中图分类号:G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08)02-0110-06

2008年第10卷第2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2.,Vol.10.2008总第89期

JournalofChaohuCollege

GeneralSerialNo.89

收稿日期:2008-01-12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联项目“巢文化概念的确立与皖中经济的发展”(项目编号:A2007006).作者简介:杨福生(1946-),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教授。

土地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因此用“巢湖”做为核心词语来概括这一区域文化至少是不全面的,它不能很好的反映这一文化悠久的历史。

其次,上述命名没有很好的反映这一区域文化产生之初的本质特征。巢文化从时间上来说,可以巢湖开始进入人们的文化视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①我们姑且称之为前巢湖时期和巢湖时期,对于后一个阶段,由于历朝志乘记载较为详细,也可进一步细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诚然,巢湖时期的巢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但是前巢湖时期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才是巢文化得以确立的发轫阶段。两千多年来,这一地区在政治上保持高度的独立,在文化上远离中土,其与中原主流文化相比,迥异的个性是可以推想的。比如,强调忠义、礼仪等。而这些特征应该是早期巢文化的本质特征,甚至贯穿其始末,这一点是用后起的“巢湖”一词作为载体所无法包涵的。

基于上面的粗浅认识,笔者以为,今巢湖流域一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其源头可以追述到上古的有巢氏时代,而且这一追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巢湖市含山县凌家滩文化遗存发现的支持,因此,将这一文化应该命名为“巢文化”。杨福生、李忠林在《“巢文化”说》中已有详细的探讨,可以参阅。[1]2巢文化的基本特征

2.1“义不朝商”的忠义品格

巢文化真正形成,是在巢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之后逐渐实现的。《殷祝篇》云:“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这是南巢古国的立国之始。夏桀所立的南巢古国与殷商之际之巢伯国及春秋时期的巢国一脉相承,直到公元前509年为吴国所灭。在这漫长的一千五百多年间,巢文化积淀出鲜明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个性,其“义不朝商”之“义”,是其文化性格之首要特征。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义不朝商,商亡而周兴,于是巢伯来巢。”《书序》云:“巢伯来巢,芮伯作旅巢命。”郑玄注:“殷之诸侯。伯爵也。南方远国。武王克商,慕义来朝。”“义不朝商”,因纣王不义,故巢伯不臣,这说明,古巢国君重义轻利。而周武王德行天下,故巢伯朝之,说明古巢国重礼义。这一文化精神代代相传,积淀于巢人血脉之中,生活在这一带的人,自古以来就多耿介忠直之士,勇于献身,敢于舍身求法。西楚时历阳侯范增,西汉时蜀郡守文翁,三国时东吴建威中郎将周瑜、东吴尚书郎王蕃,南朝永丰县侯昌义之,唐代诗人张籍,宋代包拯,南宋词人张孝祥,明代楚国公廖永安、虢国公俞通海、清代淮军将领吴长庆、刘秉璋、海军将领丁汝昌,近代有抗日英雄江惟仁、戴安澜、吕惠生、徐庭瑶,还有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等等,这些人光辉的一生,体现的正是“义不朝商”的巢文化的忠义品格。

“义”还有另一意,即“山居不营世利”的隐士精神。《通志?氏族》说:“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这位有巢氏之后的巢父与许由一起隐居于卧牛山,起因是帝尧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告之以巢父,巢父便对许由说:“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2](卷上《巢父传》)。可见,在“巢文化”中,义既是道德准则,也是知人论世的价值标的。“授而弗恶,予而弗取”,天下归仁,这就是巢文化的精髓所在。

2.2安土重迁的内敛与聪慧

人们常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但实际上,在考察区域文化时,不少地方文化在向上古追述时,都会出现断裂。而像巢文化这样能够追述到有巢氏,并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可以明显考索其递嬗关系的,则绝无仅有。巢文化传承的如此稳定,其原因何在?

从地理位置上看,秦汉以前,由于巢地远离中原,加上水网纵横,交通不便,一直被视为偏僻荒远之地。“巢湖”之名直到东汉时才见于文字记载,足见此地离当时主流文化之远。从古代交通角度看,今天巢湖这一带是汪洋大泽,水面应比今天大若干倍。刘向《列女传》云:“汤受命而伐之,战于鸣条,桀师不战,汤遂放桀,与末(妹)喜嬖妾同舟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祖保泉先生说:“夏桀由安邑之西,经河南

①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巢湖是典型的断陷构造湖,大约形成于距今10000年前,但从史籍来看,在秦汉以前漫长的历史时

期,巢湖似乎没有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太大的联系,以至于没有一个名称,在《尚书?禹贡》篇中也没有出现。

省乘舟而达‘南巢’,能不经过巢湖?因此,我怀疑此处的‘海’与‘巢湖’实指一个水域。”[3]直到唐宋时期,巢湖一带均没有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对外交通主要依赖水路。明清时期,巢县城对外交通是三等驿路,即“小路”,交通闭塞。但是,在以农业和自然经济为基本生活方式的区域里,上述弊端恰恰有利于政治统治和文化保存,因此居民安土重迁。对中原文明的隔膜和身处优越的耕渔环境中,巢民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这就是南巢古国立国乃至以前巢地居民的文化心态。这一心态和中华大家庭其他区域的文明一样,也养成了人的视土地为生命,安土重迁,保守内敛的文化特征。但进入巢伯国乃至战国时期以后,巢地的和平稳定渐被打破,在周边列强争夺挤压下,巢国最终灭亡,秦汉时只能以县的形制出现在中国政治版图上了。

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安土重迁的守成内敛特征依然保留了下来,巢文化区域自古多直道义士,但却少有大盗响马,也少闻邪教滋生,与山西、山东、淮北比较,民风淳厚。《嘉庆合肥志?风土志》引《图经》云:“风俗淳朴,崇俭重名。”又引余忠宣公语云:“其民质直而无二心,其俗勤生而无外慕之好,其材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康熙巢县志?风俗志》则云:“僻土民愚,素敦淳朴。淫巧不事,匪耕则读。”可见,从有巢氏开始的“文成天下治”的巢文化,养成了巢人的内敛守成知足保和的心性。

但另一方面,巢民又有另外一种文化性格。《康熙巢县志?风俗志》引《隋?地理志》云:“人性躁动,决战而贵诈。”《风俗志》辩驳道:“此或因五代之后,兵革数用,人竞武事,贵诈谋,故云。然今则与此相反矣。”“贵诈”即狡猾,正面说就是聪慧。但这种聪慧显然又不是用在科技发明上而是用在人事上,故“淫巧不事”。又引《翰墨大全》云:“土沃而饶,民富而惰。”《风俗志》辩解道:“独惰之一字,切中膏肓。田未百亩,便耻耰锄。家余斗筲,竞事华奢。野多袖手之夫,宴会求丰;室有颦娥之女,服饰竞丽。风习相沿,诚未易振。”如此看来,在“崇俭重名”的同时,还有“华侈竞丽”的另一面;在“风俗淳朴”的同时,还有“贵诈”、“躁动”的另一面,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真实的,因为这正是南北文化交汇处的移民文化的特征(详见下文)。《合肥县志》和《巢县志》都说巢民不会经商,倒是可注意的一个文化特点。《嘉庆合肥县志?风土志》引马廷用语云:“其俗勤于稼穑,不喜商旅,犹有往昔简古风。”《康熙巢县志?风俗志》则云:“巢民性惮远涉,无行货者。”由此可见,巢文化固有的特征是“风俗淳厚,士勤职业,民力耕桑,崇俭约,重名教”,“士尚气节,取与争讼,有横逆至,辄匿迹避之。”(《巢县志?风俗志?四民》)而在永嘉大移民后,巢地风俗又有“贵诈”、“惰”的另一面,这两种文化性格概括起来,不妨以内敛与聪慧当之,可理解为这是一种在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特有的生存智慧。

2.3兼容并蓄中的宽纳与包容

巢文化区域在秦代以后,合肥和巢县(尤其是巢县)长期沦为县级行政区划。合肥后来虽作为郡治所在地,但政治经济地位均无法抗衡扬州与荆襄,因为自战国以后,巢文化区域一直是南北交兵的战场,南北移民的集散地,南北文化的交汇处。这一历史事实改变了巢地原有的文化结构,也丰富发展了巢文化的内涵。

公元前740年至690年间,春秋时楚武王将楚国疆土扩大到长江中游,西北到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东到昭关(今含山县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都是楚国疆土。在扩疆过程中,为了增加被占领地人口,原楚地人口也随之扩散到这些新区[4](第二卷,P24)。昭关本属于巢文化区域,离凌家滩遗存仅20公里。在楚国扩疆过程中,巢地人口当然有自发外迁或被楚国征调外迁的情况。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地居民被大量外迁。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5](《秦始皇本纪》)。秦代的大移民,或为“实边”,或为建驰道,营宫殿,修陵墓,筑长城,环巢湖区域的人口又被大量征迁。唐代以前,江淮之间的吴楚之地基本上一派原始自然景象,经济落后。

唐代后期,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时期,文化重心南移。这两大南移,均来源于三次移民浪潮。第一次移民浪潮发生在西晋末年的永嘉年间(307-312年),以后持续一百多年。迁入今江淮之间的人口达17万,且多是中原地区的“衣冠士族”,[6]第二次移民浪潮发生在安史之乱前后,又有大批文化人南逃至江淮

间,第三次移民浪潮发生于北宋靖康年间,这次移民持续150年之久。江淮地区接纳的移民集中在巢文化区域即今天的环巢湖平原。南宋时期,江淮地区是宋金拉锯战场,受害尤重,十室九空,人烟稀少。绍兴和约签订后,无为军“流徙之民渐复归业”[7](《食货六九》),而“巢县因人口锐减废为镇”[8](《地理志》)。不久,在元灭南宋战争中,江淮地区又遭劫难。明代初年,洪武大移民,今巢湖地区迁入大量氏族,从江西瓦屑坝迁入的有12个氏族,从徽州迁入的有11个氏族,从宁国迁入的有8个氏族,从句容(今属江苏)迁入的有6个氏族,从安庆迁入的1个氏族,从北方省区迁入的2个氏族,其他地区迁入的1个氏族,共计41个氏族。“与安庆、池州两府相比,巢湖平原的移民来源更为分散,更加多样化。”[4]在巢湖周围,“南宋时代这里没有规模性的南方人口的迁入,或许即使有迁入,迁入的人口在以后的战乱中也被荡涤一空,所以这一带土著家族人口数量一般要比元末明初移民家族少得多。”“巢湖地区占11%左右的土著氏族人口比重不可能超过20%”,[6]今含山、和县居巢区移民也多有从湖广、江西迁入,而无为则多徽州移民。[4]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庐州府人口为36720人,其中70%是外来移民。由此可见,到明代初年,今巢湖流域一带人口大多都是移民,当年的凌家滩土著人今在何处,已经很难查考了。

从上面人口迁移的简单勾勒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今天环巢湖区域的文化早就成了移民文化,北连中原,南接吴域,成了南北文化的交汇交融区。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原有的巢文化基因已经荡然无存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某种区域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有稳定的结构,神话(传说)就是这一结构的深层次反映。巢文化是有“有巢氏”这一“古皇”为其神话(传说)作表征的,因此,无论移民来自那里,来了多少,一旦落脚于斯,就必然会受到这一文化的“召唤”,产生归附的文化心理,并用民俗保留下来。法国哲学家丹纳说文学创作根源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素,其实文化的产生形成也是如此。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与其说环巢湖区域呈现的是移民文化,倒不如说实质上体现的是巢文化对各种文化的兼容并包,因而,至此我们可以给巢文化的个性特征作出第三个概括,那就是宽纳包容性。

重礼义,倡文教,宽纳包容又安土重迁,这就是巢文化的个性特征。《康熙巢县志?风俗志》云:“五方风气,刚柔异族。僻土民愚,素敦淳朴。淫巧不事,匪耕则读。农服先畴,士思彬郁。输公尽瘁,瞻蒲烹菽。”这一概括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了解这一特征,对我们今天制定巢湖区域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策略,无疑有积极意义。因为所谓“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塑”,是必须以历史为基础的。了解历史才能掌握未来,这就是我们要了解巢文化的根本原因。

3弘扬巢文化,推动皖中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环境建设这一前提,后者对前者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文化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了其经济水平,不能想象一个文化的荒漠会有发达的经济。文化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它可以展示一个地区的人文风貌,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就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一些重要的经济体总是出现在文化内涵丰富,社会人文环境和谐的地域。就我国来看,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情趣各异的地域文化,比较大的有东南的吴越文化、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南方的闽越文化等,而这些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都是出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的,这正活生生的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推动的关系。

巢文化与皖中经济发展也符合这一基本规律,弘扬巢文化对皖中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弘扬巢文化,有助于构建皖中地区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环巢湖地区处于江北淮南,是北方文化南下的栖息地。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大批北方士人南下,迁居今皖中地区,带来了北方先进的文化。此后这样大规模的南迁还有过两次,一次是唐天宝年间,一次是南宋时期。这些北方“衣冠士族”的南迁带来的是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这些文化很快就被吸收,一些糟粕也逐渐被历史的浪涛荡涤,能够传承下来的精华构成了巢文化的主流意识,比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忠

义、宽容包纳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体现在主流文化,也浸润在草根文化(grassrootsculture)之中,对于整合各种文化样式,构建统一和谐的人文环境很有裨益。当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地域文化,难免带有一些时代的烙印,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忠义品格。这就需要在传承和弘扬的同时,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为皖中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弘扬巢文化,有助于增强人们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凝心聚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认同感主要来自于共同的文化,对于某一区域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人们的职业、年龄等自然社会特征千差万别,但是生活在环巢湖地区的人们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可以表现为信仰、习俗,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等,这些文化因素都会把这一地区的居民和相邻地区的居民区别开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认同感。不止于此,那些在环巢湖地区以外工作和创业的居民,只要其与该地区存在文化上的联系,也同样会受到巢文化的感召,会不自觉的寻找文化上的归属,并以自己特定的方式为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巢文化涵盖的地域跨合肥、巢湖、二市辖县,①这些县市本来在经济上具有互补和联动效应,但由于行政归属不同,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政策性障碍,这就需要用文化这种软资源来协调。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研究会,为整合弘扬区域文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也不同程度的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环巢湖地区的区域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丰富的内涵,值得挖掘。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政府重视不够,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统领,其研究规模和深度都很不够。现在随着巢文化概念的确立,巢文化研究的热潮会不断掀起,我们应该通过大力弘扬巢文化,整合区位优势,凝心聚力,推动皖中经济又快又好的向前发展。[9]

弘扬巢文化,还有利于当地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胡文海先生把巢湖旅游产业的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温泉水浴祛病延年;历史古迹点缀其间;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而在这四点中,有两点就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而湖光山色这种自然景观也同样需要历史文化的诠释才会魅力无穷。巢湖地区濒临长江,环抱大湖,自然风光旖旎,其人文底蕴和文化传统更是值得发扬,在2007年,巢湖市政府就举办了巢湖旅游节,适时推出了“温泉、山水、古文化”三大旅游品牌,但是由于缺乏巢文化圈的大视野,仅仅局限于一市一地的发展,没有展现出与周边兄弟地市在巢文化的大概念下开辟巢湖旅游新局面的魄力,其收效不很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对巢文化的发掘不够,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正在逐步丧失,比如前段时间关于“项羽死地”的论争就是很明显的例子。②这一切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相信,随着巢文化概念的确立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会进一步丰富,这将为发展环巢湖地区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总之,巢文化概念的确立,可以有效的整合环巢湖地区的文化资源,凝心聚力,增强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后劲。

①有些学者主张加上六安和舒城,参看首届江淮文化暨巢文化研讨会在我院召开[J].巢湖学院学报,2006,(1).

②参看冯其庸.项羽不死乌江考[J].中华文史论丛,2007,(2).杨福生.何处是东城[N].都市晨刊,2007-10-16.

参考文献:

[1]杨福生,李忠林.“巢文化”说[N].巢湖?都市晨刊,2007.

[2]皇甫谧(晋).高士传[M].

[3]童阳和.古籍上的南巢、居鄛、漅湖资料辑要[J].巢湖学院学报,2006,(2).

[4]葛剑雄.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5]司马迁(西汉).史记[M].

[6]晏昌贵.中国古代地域文明纵横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7]徐松(清).宋会要辑稿[M].

[8]脱脱(元).宋史[M].

[9]杨福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因霸王之旅引起的对巢湖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N].都市晨刊,2007-11-20.

[10]胡文海.巢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2).

PROMOTINGCHAOCULTUREANDIMPELLINGTHEDEVELOPMENTOFECONOMY

INTHEMIDDLEOFANHUIPROVINCE

YANGFu-shengLIZhong-lin

(ChaohuCollege,ChaohuAnhui238000)

Abstract:Asakindofareaculturewithuniquepersonality,Chaoculturehascomeintobeinginalonghistoricalperiod,anditschiefcharacterincludesthreeaspects:loyalismofrefusingtopilgrimageShangdynasty;intelligenceandconservationoflovinghometown;toleranceandcontaining.Inthenewhistoricalperiod,researchinganddevelopingChaoculturedeeplyandactivelywillbeveryusefulofconstructinghealthyandsimpaticohumanitycircumstanceinthemiddleofAnhuiprovince,boostinguptheculturalself-identityandascriptionsenseofindigene,andbehelpfultothedevelopingofthethirdindustry,suchastravelindustry.

Keywords:Chaoculture;theareaculturecharacter;theeconomyofthemiddleofAnhuiprovince

责任编辑:陈凤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与包含行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与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就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就是人的知识、智慧与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就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与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与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与服务。 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就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与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她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九大行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建造模式

(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的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就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的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的束缚,激活新生的创意能量。但就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 (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的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的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的建筑风貌,老城的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的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 (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的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 (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的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的移步怡情之美。 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北京昌平区: 1、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项目的认定,协调政策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细则与具体配套政策意见。 2、设立两个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任锋: 学术频道> 学术讲堂 任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观 2014-04-08 11:01来源:中国文化报我有话说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锋 中华文明拥有自身悠久的正义传统,自先民以来就形成了伟大庄严的正义精神。这个精神传统的源头,就在先民圣贤仰天俯地,从天地宇宙之运行、万物人我之共生中汲取到的大智慧。《诗》中咏叹:“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所谓“物则”“秉彝”“彝伦”,都源出于天,体现于人。就像千百年来的耕耘、收获、交换、流通、恤助一样,里面有深刻的道理和伦常。 有了这层维系,先民才懂得了在天道、万物面前的谦逊,才认识到人类理性的边界、德行的藩篱,才领悟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维齐非齐”的洞见。中华文明的正义视界,才会在天、人、物之间生发出“仁民爱物”的大德境界。 这个正义传统的经典表达,在尧、舜、禹、汤、周文王二帝三王的时代最早确立起来。《尚书》记述尧的功绩,“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你看尧帝自治而治人,正义始于个体的诚敬文明,贯穿于各层次治理社群的各得其序,最终弥散为一种普遍、雍和的风俗民情。对于个体与各社群内在秩序的体贴,分别由安安、亲睦、平章昭明、协和传达出来。其间的正义感是如此精微、高明而广远,层层衍托,既无利维坦式的傲慢,也超越部族主义的朴野。 天下的协和如何实现,如沐春风的雍和如何维系,三代经典为后人理解正义标识出了定向、范围与通道。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正是基于这个文明根基,继续阐发各自的领悟。其间,孔孟荀代表的儒家与申韩等法家成为影响后世至深的两个力量。 儒家述而不作,最为谦逊地继承了先民的正义智慧,也最为出色地发明了其中的精神骨髓。透过义,他们塑造了我们对善恶是非的感知和信念,让我们窥见了人性深处对于人伦情感、公共权威与卓越品质的复杂热望,也指示出人们在面对这些热望纠结时的情境化智慧。 如《孟子》中的一个著名寓言所言,“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 乐而忘天下。’” 舜作为人子与天子,父亲杀人犯法,该如何处置?这里,圣王舜并没有大义灭亲,也没有枉法佞法。面对公职与私恩的冲突,他承认父子亲情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承认皋陶代表的司法权威的合法性(“有所受之”)。因此,他才会“执之”法办,也才会进一步放弃掉天子的职位,“窃负而逃”,背着父亲躲藏到偏僻的海滨。在人伦之义与司法公正之义发生严重冲突时,舜不得已以这样的办法尽量兼顾亲亲与尊尊的价值需求。这里,有孔子所言“父为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微观文化。任何由人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结构的集合体,都有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主要表现领域,最受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的课题 二、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1、组织文化的内容 组织的最高目标或宗旨 共同的价值观 ,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作风及传统习惯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组织价值观的物质载体。诸如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这是组织文化硬件的 优秀企业价值观的大致内容 顾客至上,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以人为中心,尊重和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调加强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 提倡和鼓励创新来谋求组织发展 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一流产品、一流服务的价值观基础 诚实和守信,企业经营的道德观念 2、组织文化的结构 (1)物质层 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折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企业面貌。自然环境,建筑风格,车间和办公室的设计及布置方式,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绿化、美化,污染的治理等 产品的外观和包装 技术工艺设备特性 纪念物:纪念建筑;公共关系活动中送的纪念画册、纪念品、礼品等。 (2)制度层 中间层次(里层):对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集中体现组织

文化的物质层及精神层对员工和组织行为的要求。规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 工作制度 责任制度。部门、人员的权力及责任制度 特殊制度:非程序化制度,如员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员工与干部对话制度、庆功会制度 特殊风俗。特有典礼、仪式、特色活动 (3)精神层 深层、核心和灵魂,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组织经营哲学: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整个组织活动中的基本信念,是对组织活动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 组织精神:组织有意识地在员工群体中提倡、培养的优秀价值观和良好精神风貌,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 组织风气:是组织及其成员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组织文化在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组织风气造成一定氛围,形成组织心理的定势----多数成员一致的态度和共同行为方式。组织风气氛围对一切外来信息有筛选作用。 组织目标 组织道德 组织内调整人与人、单位之间、个人与集体、社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是基础和前提,包括道德观念(善恶、荣辱、得失、苦乐等观念)、道德情感(基于一定道德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和评价行为时产生疾恶扬善、慕正厌邪的感情)、道德意志(人在道德观念、情感驱使下形成的实现一定道德理想的道德责任感的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信念(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基础上形成的对一定道德理想、目标的坚定信仰)。三.、组织文化的特性 无形性: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心理力量,通过有形载体表现出来的。 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个性 四、组织文化的类型 1、学院型:成长进步,指导,专业培训。IBM,GE

(完整版)文化产业的定义_百度文库.

文化产业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臵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 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 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概念的不同表述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由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1、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建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7、 (1)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 (2)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3)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4)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5)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 (6)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7)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8)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9)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得概念、特征与包含行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得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指依靠创意人得智慧、技能与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得开发与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潜力得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得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就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就是人得知识、智慧与灵感在特定行业得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得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得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得创作就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得。 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与研发等产业价值链得高端环节,就是一种高附加值得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与文化得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得产品与服务。 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得产业,它就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得产物,具有高度得融合性、较强得渗透性与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得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得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得文化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得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她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得生产与销售)等九大行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得主要建造模式

(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得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得改造,就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得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得束缚,激活新生得创意能量。但就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 (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得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得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得建筑风貌,老城得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得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得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得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 (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得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得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得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得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 (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得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得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得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得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得移步怡情之美. 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经验做法北京昌平区: 1、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项目得认定,协调政策执行中得具体问题,制定财政专项资金得使用细则与具体配套政策意见。 2、设立两个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

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可看作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具有多项积极功能,但它又是变革的障碍、多样化的障碍和并购的障碍。企业文化经营是适应人本管理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文化生态定义分类

一、文化生态概念 文化社会学,第一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化,1987:23-27

认为文化生态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有关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各种认识、经验和技能,它通常包含在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禁忌习俗、社会风尚、生产技能、生活方式之中。

StewardH.J.

斯图尔德认为, 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文化群落和环境的组成、结构、分布以及发育变化的情况。其中心概念是文化生态系统, 即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1①著名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对文化生态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分析方法等。认为“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说,主要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②顾卫国认为文化生态学关注的主要是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其根植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观点包括共生观、多样平衡观、动态开放观、层次结构观等。③秭归龙舟文化就是指‘湖北秭归地区的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龙舟文化,在各个时期所处的状态与相关的环境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总和”。 本文选取历史悠久的秭归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同时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融合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对秭归龙舟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了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地域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背景,并在此作用下分析了秭归龙舟文化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又对龙舟文化文化生态结构与内涵进行详细解析。 基于对文化生态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对秭归龙舟特征进行解读,深刻认识地区文化的根基与特质。独特的秭归龙舟文化特征拥有蕴藏着秭归民众对自己生活与经历的集体记忆和广阔的文化需求。从文化生态角度开拓地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对目前龙舟面临的危机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促进区域龙舟文化可持续发展。 1①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 ):2 ②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 155. ③顾卫国.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 (4) 第17 卷第 2 期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 , 文化~即文明演化。很显然~文化是个历史概念。文明又是什么呢,文明是反映人类认知自然、解放自身、改良社会、协谐环境的尺度。 从这里看出~文明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伴随着又衡量着人类历史演进过程的。企业又是什么呢,是个体的人的企望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分布与整合的利益组织。既然企业是人群组织~而文化又是因人而生发~因人而进步~因民族认识和习惯的不同而各异。而文化更是从深层次~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以民族而区分,乃至个体的人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气质和风格。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这便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这里~企业的内含是组织~因此也可以称作"组织文化"。文化修养从深 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就象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求极一样~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其形式也好~内容也好也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不是企业文化~而是企业组织精神空乏时附庸风雅借以掩怯的幌子。那样的文化不仅组织成员听了云里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九大行业。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建造模式 (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的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的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的束缚,激活新生的创意能量。但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 (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的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的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的建筑风貌,老城的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的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 (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的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 (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的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的移步怡情之美。 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 北京昌平区: — 2 —

管理学基础教案-组织文化(5.14)

天门职业学院教案(理论教学首页) 【讲授新课】 一、组织文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用途,理论界目前对组织文化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 艾莫瑞大学的杰弗里?桑南菲尔德提出了一套标签理论,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个体与文化的合理匹配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 1.学院型组织文化

学院型组织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不断地成长、进步。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桑南菲尔德认为,学院型组织的例子有:IBM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等。 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 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组织中,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与学院型组织相反,它们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俱乐部型组织的例子有: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德尔塔航空公司等。 3.棒球队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这种组织鼓励冒险和革新。招聘时,从各种年龄和经验层次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由于这种组织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巨额奖酬和较大的自由度,员工一般都拼命工作。在会计、法律、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广告机构、软件开发、生物研究领域,这种组织比较普遍。 4.堡垒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公司重视创造发明,而堡垒型公司则着眼于公司的生存。这类公司以前多数是学院型、俱乐部型或棒球队型的,但在困难时期衰落了,现在尽力来保证企业的生存。这类公司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堡垒型组织包括大型零售店、林业产品公司、天然气探测公司等。 (二)按照组织文化所涵盖的范围 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各个子系统又是由单个的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个体组成。在一个组织中,除了整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外,各种正式的、有严格划分的子系统,或非正式群体,相对于组织来说也都能够作为一个小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文化又可以分化两类: 1.主文化 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当我们说组织文化时,一般就是指组织的主文化。正是这种宏观角度的文化,使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 2.亚文化 亚文化是某一社会主流文化中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在组织中,主文化虽然为大多数成员所接受,但是,它不能包含组织中所有的文化。组织中有各种小整体,在认同组织主文化的前提下,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亚文化。亚文化或者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 黄卧云 一 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儒学成了一门显学,为的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界忙碌地研究起来,据说要重新发现和开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以指导当下中国的现代化。今天,否定传统文化将不得人心,新文化运动也因为其彻底地反传统文化而受到质疑。但要问传统文化是什么,却各说纷纭,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个各不相同的概念纠结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变得含混不清。 “传统”和“文化”是两个内涵极为庞杂、外延十分宽广的词,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酒桌上正当人 们酒酣耳热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酒文化。有品茗之雅好的人视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喜欢舞文弄墨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哲学和玄学的角度,诸子百家,阴阳五行之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不在传统文化之列。但是当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时,文化一词便有了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一个社会特定的价值取向。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将西方文化归纳为民主

与科学,准确地抓住了西方文化的实质。今天,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是清晰和清楚的,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和法治。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历 史背景下产生的,它一开始就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一套与西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相对立的价值体系,第二,它专指儒家思想体系。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国外开办的几百所孔子学院,也同样表明把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同起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对立,统治阶级提倡它和维护它,有新知识的知识分子则否定它和批判它。这种对立在戊戌维新和袁世凯称帝两大政治事件前后达到 了顶峰:因为向往“西法”,才产生了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发动“尊孔读经”,才直接导致了陈独秀、 胡适等人领导的激烈反传统文化、高唱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的文化之争实质是制度之争,西学与中学的命运与国家政治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统治阶级执迷于传统,知识精英热心于西学。当国家遭遇巨大的外部挑战、统治权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政府就大倡西学或积极寻求西方支持,在甲午战争之后、联军攻进北京之后,日本发动九一三事变之后,抗日战争期间以及中苏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有遭受北方大国大规模攻击危险的时候都是如此,只要外部危机不甚严重,或者过去,或者缓和,政府日子比较好过的时

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

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开发 徐涛松 谷古 作者简介:徐涛松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谷古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摘要】首先阐述了文化设施的概念、分类和功用,然后对国外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历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结合淮南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对国内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艺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功能整合运营模式 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成为城市触媒的潜力,为所在区域的变化带来影响,并且引导城市形态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文化繁荣策略,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市县各级政府对当地文化设施建设重新重视起来,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开始建设或改造。本文认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通过综合性多用途开发的途径,建的好的同时也能用的好,通过一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开发建设,带动一片地区的发展,通过城市经营的手段,协调公益和利益的关系。 1、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 国内按文化设施的功能进行分类,文化设施包括以下八大类文化设施的内容:(1)博览文化类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陈列馆、纪念馆民俗馆等。(2)社会文化类主要包括: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宫、科技馆、群众文化广场、科学文化广场等。(3)艺术文化类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中心、戏剧文化

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

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开发 徐涛松 谷古 作者简介:徐涛松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谷古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摘要】首先阐述了文化设施的概念、分类和功用,然后对国外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历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结合淮南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对国内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艺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功能整合运营模式 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成为城市触媒的潜力,为所在区域的变化带来影响,并且引导城市形态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文化繁荣策略,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市县各级政府对当地文化设施建设重新重视起来,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开始建设或改造。本文认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通过综合性多用途开发的途径,建的好的同时也能用的好,通过一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开发建设,带动一片地区的发展,通过城市经营的手段,协调公益和利益的关系。 1、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 国内按文化设施的功能进行分类,文化设施包括以下八大类文化设施的内容:(1)博览文化类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陈列馆、纪念馆民俗馆等。(2)社会文化类主要包括: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宫、科技馆、群众文化广场、科学文化广场等。(3)艺术文化类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中心、戏剧文化展示中心、民间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影剧院(影视中心、电影城、巨幕影院、音乐厅)、汽车电影广场等。(4)文化市场类主要包括:图书城(图书、音像、电子出版批发、零售物流中心)、工艺品交易市场、花鸟市场、专业艺术学校等。(5)文化产业类:游乐场、网吧、歌

企业文化的概念、内容及功能

第九章企业文化建设 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危机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停滞和萎靡不振,经济最强的美国也未能幸免。然而,资源条件远不如不国的日本,经济却迅速地进展,这一现象引起西方国家特不是美国的关注。美国的治理学者在对日本进行调查研究后发觉,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是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美国企业不成功的缘故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局限性而造成治理不当所致,从而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热潮。 本章首先介绍企业文化的概念、内容、功能及不同国家企业 文化的特点,然后讨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与途经。 第一节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概念,当今世界上的学者给“文化”一词下了许多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多数资料对文化的定义有广义狭义之讲。所谓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历史进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狭义文化则仅指人类社会进展过程中制造的精神财宝。 尽管对文化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定论,但它的差不多特征依旧比较明确的:它是对人的描述,只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是对作为群体的人的描述,体现人的群体本质和现象;是人们群体之间相互区不的依据;文化现象包括人们活动的物质财宝、精神财宝和活动方式本身。因此,文化是以人群为载体的,而且是一个历史范畴。凡是有人群的地点,只要有一定的历史过程,就

有体现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法,以及通过他制造的物质财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一个国家有代表国家的民族文化,一个地区有反映地区风土人情的社区文化,一个单位或组织,也有体现单位成员和组织整体特点的单位文化。后者属于微观组织文化,企业文化也属于此类。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普遍同意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从这一定义看,企业文化是狭义文化的概念,是精神文化。然而,企业文化常常要通过企业制度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企业治理制度,表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相应地也制造出不同的物质财宝。这确实是企业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基础,是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实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在精神文化基础上表现出来或形成的形式和结果。 企业文化的本质要素是信条,即以企业全体职员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所信守的准则。人有各种信条,如信奉上帝、主张唯物、突出自我、注重团体、追求私利、报孝国家,等等。人们的这些信条都会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之中,并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形成了不同人的个性和特点。企业也是一样。只是企业的信条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信守的准则,表现出一致性的行为,从而形成一个企业区不于其它企业的某种风格。企业的这种信条一旦形成,它将对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交流产生巨大的阻碍,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生存与进展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企业文化的经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1)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1) 本文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文化创意产业各种定义方式、命名方法加以对比和分析,得出其中的异同。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发展脉络——从文化到文化产业、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从政府部门到私人部门——进行了详尽的表述。最后,阐明了创意产业与创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创意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脉络创意产业与创新经济理论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各机构组织以及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其概念一直没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直接导致了计量、比较和与文化创意产业同步的经济研究方面的困难,且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论探讨很少。因此笔者试图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方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一些探索。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体验产业”、“注意力经济”等,在宽泛的经济学研究中,普遍被视为同一概念,虽然每种定义所包含的产业部门不尽相同。在这里作为概念的回顾,姑且也认为它们是同一产业,对于其区别与联系则在下文的分析中给出。 (一)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回顾 一般认为,对产业进行定义有两种方法:分析式定义和枚举式定义。分析式定义是一种“产业特征属概念”的定义方法,枚举式定义则是例举出产业所包含的所有产业部门。分析式定义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式定义可以建立产业的精确界限,并可以根据该定义建立枚举式定义。枚举式定义一目了然,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且利于对产业的统计和计量。目前,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献中,使用最多的是枚举式定义或分析式枚举式定义。 凯夫斯(Caves)认为,“创意产业是提供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和玩具”。托斯(Towse)对创意产业的定义:“目前,文化产业也叫做‘创意产业’,是批量生产具有丰富创意和文化内容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重特征是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文化内容的结合。文化内容多数源于生产文化产品时雇佣的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人员(创意艺术家、表演家、匠人等),同时也来源于附着在消费品上的社会重性”。斯罗索比(Throsby)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1)在生产中融入某种形式的创意;(2)与象征意义的产生或传播有关;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们,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三个问题。 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炎黄文化 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炎帝、黄帝时代的文化或炎黄时代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本讲所说的炎黄文化,主要取狭义,有时也涉及广义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从雏形期(炎黄-夏、商、周时代),到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再到发展期(秦汉-鸦片战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 传统习俗包扩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元宵看花灯吃汤圆,端午划船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类型: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传统文艺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两部分。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主要有诗歌(唐诗、汉诗等等)词(宋词)曲(元曲)、赋一类教正式的文学形式。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 中国传统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正思想、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等。 为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即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我们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精髓,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怎么做——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