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普通中学2016年初升高分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普通中学2016年初升高分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普通中学2016年初升高分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普通中学2016年初升高分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普通中学2016年初升高分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5分.1~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10题每小题2分,共计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聚乙烯、合成橡胶和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2.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格: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

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A.①②④⑦B.⑤⑥⑦⑧C.②④⑥ D.①③⑤⑧

3.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乙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下列推断:①甲一定是氢氧化钠;②乙一定是硫酸钠;③丙可能是硫酸;④丁一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样品,经分析测知其含水7.62%,含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加入10g20%的盐酸中,再用10.2%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约为()

A .3.4g

B .4.1g

C .4.5g

D .无法计算

6.下表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排空气法收集CO 2气体

B .

证明Na 2CO 3的热稳定性比NaHCO 3强

C .

验证减小压强物质沸点降低

D .

制取并吸收多余的HCl

8.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或用品合理的是( ) A .用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为5.75

B.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5.20毫升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克氯化钠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9.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时向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的实验数据:当4.6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2.56g B.3.42g C.3.88g D.6.82g

10.已知:C+H2O CO+H2,120℃、101kPa时,将2L H2O (气)、2L CO、1L CO2、0.5L O2和1L H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分别盛有足量铜粉、炭粉和氧化铜粉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则()

A.尾气中不可能存在O2B.尾气不可能是CO、H2

C.尾气中肯定存在H2O (气)、CO2D.尾气不可能是单一气体

二、填空题(共8分)

11.有X、Y、Z、W四种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核电荷总数为38.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其核外电子总数的,W元素与Z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且W元素的原子比Z元素的原子多5个电子,W和Y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1)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___ Z_________

(2)写出由Y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3)画出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7分)

12.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实验原理】Na2CO3与酸反应生成的CO2被吸收剂吸收,通过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U形干燥管E 的总质量,求出Na2CO3的含量.

【实验装置】

【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

①NaOH溶液②饱和石灰水③碱石灰(主要成分CaO和NaOH)④无水氯化钙⑤无水硫酸铜⑥浓盐酸⑦稀盐酸⑧浓硫酸⑨稀硫酸⑩试样(工业纯碱)

【实验步骤】

①称量试样及装有吸收剂的E的质量,记录数据;

②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有关仪器中装入适当试剂;

④打开甲、乙弹簧夹,鼓入空气,然后接上已称量过的E;

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

⑦称量E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回答问题:

(1)在仪器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填试剂序号)

(2)补充⑤、⑥两步实验步骤

(3)实验步骤中,第④步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在E装置后应再连接F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_________.(选填“必要”或“不必要”)

13.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其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其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还原剂则必有氧化剂.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SiO2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主要成分Fe2O3)等产品的流程如下,其中SiO2与还原剂、硫酸均无反应.

(1)酸浸、过滤后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反应Ⅰ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

(3)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空气中煅烧FeCO3生成产品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0分)

14.工业生产粗硅的反应有:

SiO2+2C Si(粗)+2CO↑;SiO2+3C SiC+2CO↑.

(1)若产品中粗硅与碳化硅的质量之比为28:40,则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2)粗硅进一步制备纯硅的原理如下:

Si (粗)+2Cl2(气体)SiCl4(液体);SiCl4+2H2Si (纯)+4HCl.

若上述反应中Si(粗)和SiCl4的利用率均为80%,制粗硅时有10%的SiO2转化为SiC,则生产25.2吨纯硅需含SiO2 75%的石英砂(杂质不参与反应)_________吨.

15.某固体物质主要含MgSO4和NaOH,其余为杂质,取50.0g该固体混合物充分溶于水后,向所得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g?mL﹣1),加入的稀H2SO4的体积x(单位:mL)与所得沉淀质量y(单位:g),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求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MgSO4的质量各为多少克?(设杂质与MgSO4、NaOH、硫酸均无反应.书写详细的解题过程.)

北京市普通中学2016年初升高分班考试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5分.1~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10题每小题2分,共计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聚乙烯、合成橡胶和玻璃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根据材料的类别解答;

B、根据能源的利用解答;

C、根据低碳理念解答;

D、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解答.

【解答】解:A、玻璃属于无机材料,错误;

B、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正确;

C、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正确;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格: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

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A.①②④⑦B.⑤⑥⑦⑧C.②④⑥ D.①③⑤⑧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有气体、沉淀、水等物质产生.

【解答】解:①金属M在铁的前边,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氢气,可以发生;

②M(NO3)2与BaCl2不能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不能发生;

③根据酸的性质可以知道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可以发生;

④M(OH)2属于沉淀,碱与盐反应时必须都是可溶物,不能反应;

⑤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M(OH)2与HCl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发生;

⑥M(NO3)2与HCl不能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不能反应;

⑦MCO3与HCl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可以发生;

⑧MSO4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物,没有水生成,可以发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综合拓展及盐酸的有关性质.

3.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乙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下列推断:①甲一定是氢氧化钠;②乙一定是硫酸钠;③丙可能是硫酸;④丁一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甲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甲是氢氧化钠或氧化钠;乙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那么甲一定是盐,即乙是硫酸钠;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是硫酸、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丁呈中性,且可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那么丁一定是水;据此判断.

【解答】解:①甲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甲是氢氧化钠或氧化钠,故①错误;

②乙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那么乙一定是盐,即是硫酸钠,故②正确;

③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是硫酸、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故③正确;

④丁呈中性,且可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那么丁一定是水.故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多方面的知识,要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得心应手的做题.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铵、氯化铁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样品,经分析测知其含水7.62%,含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加入10g20%的盐酸中,再用10.2%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约为()

A.3.4g B.4.1g C.4.5g D.无法计算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样品中的成分可知碳酸钾和氢氧化钾能与盐酸反应,将过量酸再用氢氧化钾中和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钾,则可利用氯原子守恒来计算氯化钾的质量.

【解答】解:因样品中碳酸钾和氢氧化钾能与盐酸反应,过量酸用KOH溶液中和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钾,

即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氯化钾的质量,设氯化钾的质量为x,

由Cl原子守恒可得,

HCl~KCl

36.5 74.5

10g×20% x

解得x=4.08g≈4.1g,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样品的成分来判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并计算其质量,原子守恒是解答的简便方法,学生应学会利用习题中的信息寻找守恒的量来快速解决问题.

6.下表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科学探究.

【分析】A、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不能反应;

B、碳酸钠不能够生成硫酸;

C、根据四种物质的反应和转化分析;

D、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解:A、四种物质中,丙物质氧化铜与丁物质二氧化碳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所给转化关系,故A不正确;

B、四种物质中,甲物质碳酸钠不能直接转化成丁物质硫酸,不符合所给转化关系,故B不正确;

C、甲物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乙物质碳酸钙;丁碳酸钠可以氢氧化钙或者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此四种物质的关系符合所给的转化关系,故C正确;

D、甲物质铁可与乙物质盐酸、丙物质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丁物质氢氧化钠可与乙物质盐酸、丙物质氯化铜发生复分解反应,且乙物质盐酸与氧化铜等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铜,但甲物质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四种物质不符合所给的转化关系,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课本所学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够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来判断各物质之间的两两反应,同时能够选择合适的物质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

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B.

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

C.

验证减小压强物质沸点降低

D.

制取并吸收多余的HCl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碳酸钠受热不能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物质的沸点和压强大小有关;

浓盐酸易挥发,极易溶于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解答】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该从左边导管导入,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时,应该是大试管中盛放碳酸钠,小试管中盛放碳酸氢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打开夹子时,试管中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减小,能够沸腾起来,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制取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并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能够导致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集气瓶中,导致收集不到氯化氢气体,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8.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或用品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5.75

B.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5.20毫升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克氯化钠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B、根据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

D、根据氨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不可能精确为5.75,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10mL量筒量取5.20毫升盐酸,不符合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无法量取,故选项说法错误.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克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若变蓝色,说明是氨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时向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质量的实验数据:当4.6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2.56g B.3.42g C.3.88g D.6.82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图表可看出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每增加2g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就增加3.6g,可求出增加0.6g无水硫酸铜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解答】解:设0.6g无水硫酸铜可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x

x=1.08g

4.6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2.8g+1.08g=3.88g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图表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已知:C+H2O CO+H2,120℃、101kPa时,将2L H2O (气)、2L CO、1L CO2、0.5L O2和1L H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分别盛有足量铜粉、炭粉和氧化铜粉的三个灼热的反应管.假设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都充分反应,且不论三个反应管以何种顺序排列,则()

A.尾气中不可能存在O2B.尾气不可能是CO、H2

C.尾气中肯定存在H2O (气)、CO2D.尾气不可能是单一气体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混合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时,能被吸收的气体及其产生的气体如下表所示:

【解答】解:混合气体通过每个反应管时,能被吸收的气体及其产生的气体如下表所示:

A、高温条件下,氧气能和铜、碳反应,并且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时一氧化碳过量,因此尾气中不存在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粉放在最后时,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生成物中不会同时存在氢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或者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尾气不可能是单一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分情况讨论,通过的顺序不同,可能会导致产物不同.

二、填空题(共8分)

11.有X、Y、Z、W四种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核电荷总数为38.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其核外电子总数的,W元素与Z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且W元素的原子比Z元素的原子多5个电子,W和Y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1)写出元素符号:XH ZMg

(2)写出由Y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KMnO4

K2MnO4+MnO2+O2↑.

(3)画出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元素推断题.

【分析】根据X、Y、Z、W四种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核电荷总数为

38,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其核外电子总数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且为4的倍数,核外电子总数为8合适,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元素是氧元素,W和Y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W元素与Z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且W元素的原子比Z元素的原子多5个电子,所以W是氯元素,Z是镁元素,X是氢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X、Y、Z、W四种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核电荷总

数为38,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占其核外电子总数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且为4的倍数,核外电子总数为8合适,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Y元素是氧元素,W和Y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W元素与Z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且W元素的原子比Z元素的原子多5个电子,所以W是氯元素,Z是镁元素,X是氢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H,Z是Mg;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3)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给答案为:(1)H,Mg;

(2)2KMnO4K2MnO4+MnO2+O2↑;

(3).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题(共17分)

12.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实验原理】Na2CO3与酸反应生成的CO2被吸收剂吸收,通过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U形干燥管E 的总质量,求出Na2CO3的含量.

【实验装置】

【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

①NaOH溶液②饱和石灰水③碱石灰(主要成分CaO和NaOH)④无水氯化钙⑤无水硫酸铜⑥浓盐酸⑦稀盐酸⑧浓硫酸⑨稀硫酸⑩试样(工业纯碱)

【实验步骤】

①称量试样及装有吸收剂的E的质量,记录数据;

②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有关仪器中装入适当试剂;

④打开甲、乙弹簧夹,鼓入空气,然后接上已称量过的E;

⑤关闭弹簧夹甲,将稀H2SO4滴加到装有试样的试剂瓶中;

⑥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甲,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⑦称量E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回答问题:

(1)在仪器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⑨(填试剂序号)

(2)补充⑤、⑥两步实验步骤

(3)实验步骤中,第④步鼓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装置中的CO2,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4)某同学认为在E装置后应再连接F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必要.(选填“必要”或“不必要”)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依据实验步骤⑤是需要关闭甲打开乙B中稀硫酸和样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⑥反应完全后,需要打开甲乙,把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E装置吸收;

(1)装置D中需要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实验误差,装置C是稀硫酸,目的是和样品中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实验过程中,先、后共两次鼓入空气,第二次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出吸收减少实验误差;

(3)E装置连接F可以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被E吸收产生误差;

【解答】解:⑤依据实验步骤⑤是需要关闭甲打开乙B中稀硫酸和样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关闭弹簧夹甲,打开乙,将稀H2SO4滴加到装有试样的试剂瓶中;

⑥反应完全后,需要打开甲乙,把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E装置吸收;

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甲和乙,用气卿鼓气一段时间;

(1)装置D中需要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实验误差,装置C是稀硫酸,目的是和样品中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吸收CO2中的H2O,⑨;

(2)实验过程中,先、后共两次鼓入空气,第二次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出吸收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驱赶残留在装置中的CO2,以使其完全被吸收;

(3)在E装置后应再连接F装置,可以利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E吸收产生误差;

故答案为:

(1)⑨;

(2)⑤关闭弹簧夹甲,将稀H2SO4滴加到装有试样的试剂瓶中;

⑥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甲,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3)驱赶装置中的CO2,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4)必要.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方法的分析判断,掌握实验基础和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3.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其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其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还原剂则必有氧化剂.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FeO、SiO2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主要成分Fe2O3)等产品的流程如下,其中SiO2与还原剂、硫酸均无反应.

(1)酸浸、过滤后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FeSO4.

(2)反应Ⅰ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NH4HCO3分解.

(3)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2NH4HCO3+H2SO4=(NH4)2SO4+2CO2↑+2H2O.

(4)空气中煅烧FeCO3生成产品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酸浸后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硫酸亚铁;故填:FeSO4;

(2)因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所以反应I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故填:防止NH4HCO3分解;

(3)反应Ⅱ是碳酸氢铵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故填:2NH4HCO3+H2SO4=(NH4)2SO4+2CO2↑+2H2O;

(4)空气中煅烧FeCO3,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故填:4FeCO3+O2

2Fe2O3+4CO2.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四、计算题(共10分)

14.工业生产粗硅的反应有:

SiO2+2C Si(粗)+2CO↑;SiO2+3C SiC+2CO↑.

(1)若产品中粗硅与碳化硅的质量之比为28:40,则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1:2.(2)粗硅进一步制备纯硅的原理如下:

Si (粗)+2Cl2(气体)SiCl4(液体);SiCl4+2H2Si (纯)+4HCl.

若上述反应中Si(粗)和SiCl4的利用率均为80%,制粗硅时有10%的SiO2转化为SiC,则生产25.2吨纯硅需含SiO2 75%的石英砂(杂质不参与反应)125吨.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方程式中碳和二氧化硅、硅、碳化硅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2)根据石英砂和硅之间关系式计算;

【解答】解:(1)设硅、碳化硅的物质的量都是xmol,根据方程式知,生成xmol硅、xmol碳化硅需要的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是2xmol、碳的物质的量是5xmol,所以参加反应的C 和SiO2的质量比=(5x×12)g:(2x×60)g=1:2,

故答案为:1:2;

(2)设需要生产25.2吨纯硅需纯度为75%石英砂的质量为m,则:

SiO2~SiCl4~Si(纯)

60 28

m×75%×(1﹣10%)×80%×80% 25.2t

解得m=125t

答案:(1)1:2;(2)125.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物质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15.某固体物质主要含MgSO4和NaOH,其余为杂质,取50.0g该固体混合物充分溶于水后,向所得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g?mL﹣1),加入的稀H2SO4的体积x(单位:mL)与所得沉淀质量y(单位:g),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求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MgSO4的质量各为多少克?(设杂质与MgSO4、NaOH、硫酸均无反应.书写详细的解题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物质之间的反应有2NaOH+H2SO4=Na2SO4+H2O,MgSO4+2NaOH=Na2SO4+Mg(OH)2↓,Mg(OH)2+H2SO4═MgSO4+2H2O;由图示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硫酸至59.4mL时,沉淀没有减少,是因为硫酸在与氢氧化钠反应,A~B段才是硫酸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体积.利用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MgSO4和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然后再利用MgSO4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计算出固体物质中MgSO4的质量;然后NaOH 的质量即可求出.

【解答】解:①由图示数据可知,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硫酸溶液的体积为:178.2mL﹣

59.4mL=118.8mL,则H2SO4质量为:118.8mL×1.1g/mL×15%≈19.6g,

设参与反应的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Mg(OH)2+H2SO4═MgSO4+2H2O

58 98

x 19.6g

解之得:x=11.6g;

②设参与反应的MgSO4的质量为y,

MgSO4+2NaOH=Na2SO4+Mg(OH)2↓,

120 58

y 11.6g

解之得:y≈24g;

所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24g=26g,

答:该固体中MgSO4的质量为24g;NaOH的质量为26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本题所涉化学反应较多,解答时需认真分析图示数据和已知条件以及物质间反应的情况,才能正确解答.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9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20XX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Al-27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分子的电子式:Cl:Cl B.氯离子的电子式:Cl—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 2、短周期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属于 A.IV A族B.V A族C.VI A族D.VII A族3、与KOH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H4Cl B.CaCl2C.H2SO4D.SiO2 4、能促进水的电离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Al2 (SO4)3B.Na2CO3C.HNO3D.NaCl 5、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强电解质是 A.NaOH B.SO2C.HCl D.CH3COOH 6、实验室制硝基苯应选用的装置是 7、下列物质与溴水混合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且上层呈红棕色的是 A.苯B.酒精C.四氯化碳D.碘化钾溶液8、铁与下列物质反应的产物,能使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硫磺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氯气 9、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A.a为负极B.b为阳极 C.c电极上有氯气产生D.d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0、下列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A .3NO 2 +H 2O → 2HNO 3+NO B .2H 2O → 2H 2↑+O 2↑ C .3Fe+4H 2O → Fe 3O 4+4H 2 D .2F 2+2H 2O →4HF+O 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 + → 2Fe 3++3H 2↑ B .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Cl 2+2Br - → 2Cl -+Br 2 C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SO 42-+Ba 2+ → BaSO 4↓ D .醋酸和碳酸钙反应:2H ++CaCO 3 → Ca 2++CO 2↑+ H 2O 12、下表中X 与Y 的关系与右图不符合的是 13、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 4+、SO 42-、Cl - B .Al 3+、NO 3-、Cl - C .K +、MnO 4-、SO 42- D .Na +、CO 32-、NO 3- 14、 的一氯代物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5、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使用铁触媒,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 B .过量空气有利于SO 2转化为SO 3 C .打开汽水瓶盖,即有大量气泡逸出 D .配置FeCl 3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 16、右图是SO 2(g)和O 2(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 A .2SO 2(g)+ O 2 (g) 2SO 3 (g)-197.8kJ B .2SO 2 (g)+ O 2 (g) 2SO 3 (g)+197.8kJ C .2SO 2 (g)+ O 2 (g) 2SO 3 (g)+98.9kJ D .2SO 2 (g)+ O 2 (g) 2SO 3 (g)-98.9kJ

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初三 化学试卷 (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相应位置上。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 放热、发光 C. 有气体放出 D. 有新物质生成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空气液化 B. 米酿成醋 C. 矿石粉碎 D. 酒精挥发 3.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 B. 做饭用的酱油 C. 餐饮用的可口可乐 D. 消毒用的碘酒 4. 可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下列哪项性质,将它们区分 A. 颜色 B. 气味 C. 能否使火焰熄灭 D. 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点燃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C. 镁在空气中燃烧 D.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6.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7.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8. 氮气的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不易溶于水 B. 密度比空气略小 C.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9.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 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C. 氧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0. 对于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碳在氧气中燃烧,有红色的火焰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11.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C. 化学不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12.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铁生锈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 呼吸作用 D. 食物腐烂 13.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 ...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D.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

初一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在比例尽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D)。 A、15点 B、17点 C、19点 D、21点 2、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需要(B)分钟。 A、10 B、12 C、14 D、16 3、一个车间改革后,人员减少了20%,产量比原来增加了20%,则工作效率(A)。 A、提高了50% B、提高40% C、提高了30% D、与原来一样 4、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结果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就分(D)元。 A、18 B、19.2 C、20 D、32 三、计算题 四、列式计算(4分) 10.2减去2.5的差除以20%与2的积,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共38分) 1、(6分)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35米,从小洪家到学校门口有36根电线杆,再往前595米,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2、(6分)工程队用3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的是第二天的9/10,第三天修的是第二天的6/5倍,已知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27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3、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骑摩托车训练,速度为90千米,出发时有一辆公共汽车和摩托车同时出发并同向行驶。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60千米,摩托车跑完80千米掉头返回,途中和公共汽车相遇,这次相遇是在出发后多长时间? 4、某商店到苹果产地收购了2吨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为10%,那么商店要实现的15%的利润率,零售价就是每千克多少元? 5、同学在A、B两家超市发现他看中的随身听的单价相同,书包单价也相同,随身听和书包单价之和是452元,且随身听的单价比书包单价的4倍少8元。某天该同学上街,恰好赶上商家促销,超市A所有的商品打八折销售,超市B全场购物满100元返30元购物券(不足100不返券,购物券全场通用),但他只带了400元钱,若两家都可以选择,在哪一家购买现省钱?为什么? 答案:三、1、1/2;2、6.3。四、9又5/8 五、1、53根;2、2790米;3、64千米;4、2.3元;5、360元;在A超市 6、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是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是5。

(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 2019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押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C-12 Si-28 N-14 P-31 O-16 S-32 Cl-35.5 Mn-55 Cu-64 Fe-56 Cr-52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报告中为环境部门提出的下列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 .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C .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D .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A .126C 和146C B .氧气和臭氧 C .甲烷和乙烷 D .正丁烷和异丁烷 3.刘伟同学在给危险化学品包装贴警示标签,浓硫酸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4.下列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会.. 造成污染的是 A .Cl 2 B .N 2 C .NO 2 D .SO 2 5.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 .Br 2 B .CO 2 C .KCl D .H 2O 6.下列反应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OH+HCl==NaCl+H 2O B .3Fe+4H 2O(g)==Fe 3O 4+4H 2 C .3NO 2+H 2O == 2HNO 3+NO D .Cl 2+H 2 O==HCl+HClO 7.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氯水 B .干冰 C .盐酸 D .石油 8.下列物质能用无色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A .浓硝酸 B .氯水

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 化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i28 S32 K39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商代后期制作的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合金的组成、性质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钢架生锈是因为发生了化学腐蚀 B.后母戊鼎在自然界中不能被腐蚀 C.钛合金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是因为其比强度高、耐热性好、抗腐蚀等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涉及一种炼铜方法,其中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8.有机物()、n()、p()的分子式相同。下列有关m、n、p的说法错误的是 A.m、n、p均能与金属钠反应 B.p与互为同系物 C.n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10种 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5 g六氢吡啶()中含极性键数目为1.3N A

B.0.05 mol266 106 Sg原子中含中子数目为13.3N A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S与NaOH混合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2N A D.当反应K2CO3+2C 1473K 真空 2K↑+3CO↑生成78 g钾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10.化合物M()可填装在炮弹、火箭弹、地雷中使用,是迄今使用量最多的一种化学武器。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短周期,Z的质子数等于W与Y的质子数之和,Z在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W B.常温下,W与X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气体 C.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化合物M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2.卢怡君团队在国际著名能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型高能量密度的锌-碘溴液流电池的文章,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N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由电极M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N C.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为I2Br-+2e-=2I-+Br-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灵璧一中高一化学学科组 一、试卷结构 1、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6题为选择题,分值48分,Ⅱ卷17、18为填空题,19题为推断题,20题为实验题,21题为计算题,分值52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试卷分析 1、整体分析

满分有3人,90-99有92人,80-89有187人,70-79有260人,60-69有320人,不及格有1249人,从及格以上来看符合正态分布,数据合理。 从考试情况来看,第4、9、11、12、13和20题得分率较低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等。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知道溶液、胶体和浊液的 区别和联系,知道肢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还要了解胶体中胶粒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不了解胶粒 的概念,误以为1molNaCl中有1mol胶粒。 第9题和第11题: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相关概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审题不清,误把原子数看成分子数做题导致 错误较多。对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 很好掌握标准状况和气体与22.4的关系。 第12题和第13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解质的概念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判断离子方程式,以及运用离子共存条件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共存情况。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 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8题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溶液配制的填空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回答言语不够严谨,如在第(2)小题中很多学生都回答出了量筒,但没有指明量筒的规格,导致失分;2、第(4)小题得分情况很不好,不理解溶液配制的具体顺序;3、误差分析中仰视与俯视导致的误差容易颠倒。 相应措施:训练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化学用语要规范,不丢三拉四。 第19题 命题意图:本题为离子推断题。重点考察通过物质之间反应时的不同现象来 推断离子,特别突出常见反应的考察。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不会书写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镁不知道写沉 淀符号。2、离子共存条件不熟练,不会根据现象判断何种离子在反应。3、离子 检验不熟悉,检验氯离子时只知道加入硝酸银而不知道加入硝酸来检验。 相应措施: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应进行专题讲练,使学 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20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探究的过程与实验顺序。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对物质探究不熟悉,心生胆怯。对化学反应 实验装置看不懂,不知道各种装置的作用,不会从对比实验中得出结论,还有审 题不清,从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初三化学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二次阶段性化学练习卷2011-12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 =12 Ar(O)=l6 Ar(Fe)=56 Ar(Zn)=65 Ar(Mg)=24 Ar(S )=32 Ar(Cl )=35.5 Ar(K )=39 Ar(Na)=23 Ar(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百炼成钢 C .沙里淘金 D .花香四溢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铁锈 B 、天然气 C 、蔗糖 D 、石灰石 3、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 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 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为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人们正逐渐采用垃圾分类回收。在某些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 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的垃圾。以下能放入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 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餐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 5 .烟花爆竹专运车辆要悬挂或喷涂相关危险货物运输标志,该标志应是下列中的 6.下列课本中研究微粒特性的化学实验与其主要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主要实验目的 A 高锰酸钾溶于水的实验 证明物质是可分的且都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B 氨水挥发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实验 证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C 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证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D 酒精与水混合的体积变化的实验 证明不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②塑料 ③通风口 ①压电陶瓷 (产生电火花) ④铁皮 ⑤燃料(丁烷)

初一分班考试试题精选

1.印度也像中国一样有着灿烂的文化,古代印度有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有一群蜜蜂,其中1/5落在牡丹花上,1/3落在栀子花上,这两者的差的三倍,飞向月季花,最后剩下一只小蜜蜂在芳香的茉莉花和玉兰花之间飞来飞去,共有__________只蜜蜂。 2.有一旅客带了30千克行李从西安乘飞机去北京,按民航的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的1.5%购买行李票,现在该旅客购买了135元的行李票,则她的飞机票价格是________元。 3. 把4:7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A .12 B .21 C .28 D .32 4.某班一次数学考试平均分数为70分,及格率为75%,及格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0分,那么不及格学生的平均分数为________分。 5.在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一句是( ) A.小于90度的角都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B.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成反比例。 C.一只热水瓶的容积是500毫升。 D.在c =πd 中,c 和π成正比例。 6.三个连续偶数,中间这个数是m ,则相邻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小丽发现:小表妹和读初三哥哥的岁数是互质数,积是144,小表妹和读初三哥哥的岁数分别是( 岁, 岁)。 8. 2010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8226200人,读作( ),改写成“亿“作单位,并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人。 9.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2、3、4、5、6、,有3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写出推理过程) 9.按规律填画。 如果 变成 那么 应变成 10.判断: 1.互质的两个数可以都不是质数。 ( ) 2.3+2n=5n ( ) 1 2 3 4 5 6 1 3 4 ?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反思中 -----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矿务局中学刘花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与难度: 1、试题的结构: 试题范围包括了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与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内容。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虽然都就是基本知识与实验,但就是比较灵活。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与激励作用。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第一大题选择题1—15题共45分。第二大题填空及简答题16—19题共31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性题20题共12分。第四题计算及分析题21题共8分。卷面分4分。本次试题总分为100分。 2.试卷特点 (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①试卷的结构及各知识块的赋分及试题难度比例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试卷长度适中,题量恰当,答案的书写量也较为合适,给学生留有较多分析与思考的时间。 ②化学能量与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提高了对化学学科内综合知识的考查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就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3.试题分析 1、单项选择题1、 2、 3、5、8做得相对好些。 4、7、10、12、14做得较好。 5、9、11、13、15做得较差。第5小题考查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学生算错的较多。第9题考察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的多少。11题考察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映的影响。13题同11题考察内容一样形式不同。15题图像的方式考察外界条件的改变可逆反应的影响。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比较差。

河南省十所名校2020届高三高考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卷(有答案)

河南省十所名校2019—2020学年高考阶段性测试(三)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Cu 64 Ag 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墨子·明鬼》“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后汉书》“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树肤、麻头等富含纤维 素 C.《十纸说》“川麻不浆,以胶(动物胶和明矾)作黄纸”。“胶”中的明矾作杀菌剂 D.《梦溪笔谈》“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雌黄涂盖,是利用雌黄与纸张颜色相近 2.向3 mL质量分数为25%的Na2SiO3溶液中加入20 mL 0.2 mol·L-1的盐酸,搅拌可得到硅酸胶体。 已知硅酸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酸胶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 B.每1 mol Na2SiO3可产生6.02×1023个硅酸胶粒 C.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Na2SiO3溶液与硅酸胶体 D.向硅酸胶体中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电时胶粒向阳极移动 3.下列关于无机物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ClO2湿法脱除烟气中的NO,是利用NaClO2的氧化性 B.半导体工业中可用氢氟酸除去硅片表面的SiO2层,是因为HF具有强酸性 C.Bio-SR法利用Fe2(SO4)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H2S,是利用Fe2(SO4)3溶液呈酸性 D.用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Cu2(OH)2CO3(转化为[Cu(NH3)4] 2+),是利用NH3的 还原性 4.乙烯四甲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 mol乙烯四甲酸可与4 mol NaOH反应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5.下列反应中,反应后液体质量增大的是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B.铜片插入AgNO3溶液中 C.炽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D.Pb极和PbO2极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质量分析 针对我校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本组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得分率及通过率 符合哈尔滨市试题题型和难度要求,试题既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又能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具备较好的层次与区分度。 二、答题中体现出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成就 1、基础知识扎实,知识掌握准确 从统计结果看第1、2、6、10题得分率和高超过了90%,第3、4、5、7、8、9、13、14题得分率比较高,超过了80%。这些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较为理想,反映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双基”的掌握情况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试题将双基的考察置于问题情境中。试题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新闻报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生成问题,图文并茂使学生感到亲切,增强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学生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例如:第34题B到C 过程中气球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图示信息提炼出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这个信息的获取,再结合理化知识来解释A到B过程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意审题、思路清晰,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第31题第(1)增大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供给燃烧充足的氧气,使煤粉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烟囱上安装净化过滤装置,建议有的同学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脱硫没技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第35提连接成一个五角星,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希望,实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现了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第29题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魔术中的奥秘,体现了学生具有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的思维的结合能力,并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一个化学变化发生的实质过程。 4、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逐渐提高 第36题:表格部分 5、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试卷中的第15题和37为计算题,第15题的难度不大,通过率为57%,第37题最后一问有一定的区分性,通过率为25.7%,体现了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的过程计算、综合司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三、答卷中发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在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

高中化学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5页,65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1 27 C1 35.5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O 168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8 B .质子数为8 C .中子数为16 D .电子数为16 【解析:】明确Z m n 中m 、n 的意义,m 是质量数。n 是质子数,电子数:m-n , 【答案:】B 2.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解析:】了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答案:】C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HCl B .O 2 C.Br 2 D.Ar 【解析:】BCD 均为单质,只有HCl 是化合物。 【答案:】A 4.下列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A.H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l B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NaOH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Na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解析:】A 、C 、D 中O 为-2,B 中O 为0。 【答案:】D 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N 2 C .KNO 3 D .C 2H 5OH 【解析:】电解质研究的对象是化合物,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AB 为单质,D 的水溶液不导电。KNO 3是强电解质。 【答案:】C 6.S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6号元素,下列正确表示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2019届初三上化学阶段性测试卷试卷

第 1 页 2019届初三上化学阶段性测试卷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2.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饭菜变馊C.干冰升华D.车胎爆炸 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正确的是() 4.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正放 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D.先固定发生装置,再点燃酒精灯5.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B.干冰C.液氧D.冰水混合物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质量将增加D.某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7.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第 2 页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8.下列关于部分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硫磺燃烧的生成物有刺激性气味 9.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酿酒 C.天然气爆炸 D.人体呼吸作用 10.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O B.H2C.O D.O2 11.煮沸 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12.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远动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不能分子的构成不同 C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 D 物体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13.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14.已知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充分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氯酸钾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固体中MnO2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 第 3 页15.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知道: (1)空气中的三大污染性气体有SO2、和;稀有气体包括 He、、Ar等。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为:。 (3)实验室加热约4mL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 (1)“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有什么性 质:。 (2)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①教材实验(如图1):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新初一分班考试英语真题

--------------------------------------------------------------- 最新资料推荐------------------------------------------------------ 新初一分班考试英语真题 新初一分班真题卷第一部分客观题(0 60 分)Ⅰ.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20 分) 1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caught bad cold and had to stay in bed. A .a; / B.a; the C.a; a D.the; the 2 .The camel was blind the right eye and only ate the grass the left side. A.on; in B.in; on C.in; at D.at; on 3 .It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The flowers start to . A .come i n B.comeover C.comeout D.comeon 4 .Mymother doesnt like doing the housework at home. She usually much time shopping in the supermarkets. A .spends B.costs C.takes D.pays 5 .of the teachers in our school is about one hundred, and of them are women teachers. A.The number; two thirds B.The number; two third C .A number; half D .hear; listening to 6 .Can you make the students if you are not ? A .understand; listened B .understand; listened to C.hear; listening D .hear; listening to 7 .Yesterday morning I got up early be late for the exam. A.in order to B .in order to not C .so as not to D .so as to 1 / 11

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Cu-64,Ba-127,C1-35.5 ,Ca-40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而“PM 2.5”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霾不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PM 2.5”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C.雾霾天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 2.5”污染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A )。 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蒸馏过滤稀释浓硫酸 A B C D 4.“4G”手机出现后,以光导纤维为基础的高速信息通道尤显重要。下列物质中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 A.铜合金B.陶瓷C.聚乙烯D.二氧化硅5.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 转变为易吸收的Fe2+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 溶液和溴水的试剂是 ( ) 6.能用于区别两种棕黄色的液体FeCl 3 A.Fe粉 B. KSCN C.H O D. 淀粉KI溶液 2 7.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 Ir,则其 77

2012.3.1化学阶段性考试试卷

2012年初三化学阶段性考试试卷 2012.3 注意事项:①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在答题卷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1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石灰水 B .冰水混合物 C .不锈钢 D .碘酒 2.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A .台风 B .森林火灾 C .山体滑坡 D .雪灾 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 4.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烟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5 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 .②④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6.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 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 NaClO 3+4HCl =2 ClO 2↑+ Cl 2↑+2X +2 NaCl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HClO B. NaOH C. H 2O 7.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