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一(无机非金属篇)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一(无机非金属篇)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一(无机非金属篇)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一(无机非金属篇)

一、碳和硅

1.C 、Si 的化学性质

(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在高温条件下有强 。 ①可燃性: 。

②还原性:a .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 .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 .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d .与浓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硅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能与 、 、 反应。 ①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工业制法:制粗硅与提纯粗硅的反应:

3.硅的用途:①作为 材料;②生产 ;③制造 。 【每日一问】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是否可用于解释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1)还原性。①2C +O 2=====点燃2CO 、C +O 2=====点燃

CO 2。 ②a.3C +2Fe 2O 3=====高温4Fe +3CO 2↑;b . C +CO 2=====高温

2CO ; c .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H 2O(g)=====高温

CO +H 2;

d .与浓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 (2) F 2、氢氟酸、强碱。①Si +4HF===SiF 4↑+2H 2↑。②Si +2OH -

+H 2O===SiO 2-

3+2H 2↑。

2.

3.①作为半导体材料;②生产硅合金;③制造太阳能电池。

【每日一问】 可以,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性质上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即有金属的性质又有非金属的性质。

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O

【每日一问】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氢氟酸为什么不能用玻璃瓶?

③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CO 2少量:CO 2+2NaOH===Na 2CO 3+H 2O ;CO 2过量:CO 2+NaOH===NaHCO 3

④SiO 2+Na 2CO 3=====高温

Na 2SiO 3+CO 2↑;Na 2SiO 3+H 2O +CO 2(不足)===H 2SiO 3↓+Na 2CO 3; 或Na 2SiO 3+H 2O +2CO 2(足量)===H 2SiO 3↓+2NaHCO 3 ⑤SiO 2+CaO=====高温CaSiO 3 ;Na 2O +CO 2===Na 2CO 3

⑥SiO 2+2C=====高温

Si +2CO ↑CO 2+C=====高温

2CO

【每日一问】提示 玻璃中含有SiO 2,SiO 2能够与碱液缓慢反应,带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一般都是磨砂口的,接触非常严密,接触碱液时间长了会生成具有黏合性的Na 2SiO 3水溶液,从而使瓶塞与瓶颈黏在一起,不易分开。氢氟酸会与二氧化硅反应,只能用塑料瓶。

三、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酸:固体不溶于水。

2.硅酸盐组成的表示: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 2SiO 3)可表示为Na 2O·SiO 2,石棉(CaMg 3Si 4O 12)可表示为:CaO·3MgO·4SiO 2。

3.硅酸钠(Na 2SiO 3):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黏性,水溶液显碱性。与CO 2水溶液反应:Na 2SiO 3+CO 2+H 2O===H 2SiO 3↓+Na 2CO 3。用途:黏合剂(矿物胶),耐火阻燃材料。

4.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温结构陶瓷:如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较强的抗化学浸蚀性和电绝缘性等。

(2)生物陶瓷:对机体无排异反应,不会引起代谢作用异常。 (3)压电陶瓷:具有压电效应。

【每日一问】能否依据Na 2CO 3+SiO 2=====高温

Na 2SiO 3+CO 2↑说明H 2SiO 3的酸性比H 2CO 3强?

SiO 2+Na 2CO 3=====高温

Na 2SiO 3+CO 2↑,CaCO 3+SiO 2=====高温

CaSiO 3+CO 2↑

提示 不能。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强酸+弱酸盐===强酸盐+弱酸,仅适用于常温下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该反应是在高温且干态下进行,只能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去解释反应发生的原因,因CO 2为气体,能及时离开反应体系,使化学反应得以向右进行。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四(无机非金属篇)

四、五种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仍浑浊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1.Na 2SiO 3溶液: 2.NaAlO 2溶液: 3.

溶液:

4.饱和的Na 2CO 3溶液:

5.饱和NaCl 的氨溶液(侯氏制碱原理):

A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2制取粗硅(2013·广东理综,11改编)

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2013·江苏,4)

C .从铝土矿中提取三氧化二铝通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6(1))

D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A)

1.SiO 32-

+CO 2+H 2O=H 2SiO 3+HCO 3-

;2.AlO 2-

+CO 2+H 2O=Al(OH)3+HCO 3-

;

3. -+CO 2+H 2O==H +HCO 3

- 4. 2Na ++CO 32-+CO 2+H 2O=2NaHCO 3;5. Na +

+NH 3·H 2O+CO 2== NaHCO 3+NH 4+

1.答案 B

2.答案 AD 解析 石英器主要是二氧化硅,会与氢氟酸反应,应该用塑料试剂瓶,B 错误;提取Al 2O 3有两种方案,可以加碱溶解,过滤得偏铝酸钠,然后通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然后得Al 2O 3,也可以加稀硫酸溶解,过滤得硫酸铝,通氨气也可,C 错误; NaHCO 3的溶解度比NaCl 小,从而析出NaHCO 3晶体,D 正确。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五(无机非金属篇)

五、氯气的性质

1.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部分反应现象,指出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

??

与单质?????

?????与Fe :2Fe +3Cl 2=====点燃

2FeCl 3,产生红棕色烟

与Cu :Cu +Cl 2

=====点燃

CuCl 2

,产生棕黄色烟与H 2:H 2+Cl 2

=====点燃

2HCl ,产生苍白色火焰Cl 2

均表现氧化性

?

???

?与

H 2O :Cl 2+H 2

O HCl +HClO 与碱NaOH :Cl 2+2NaOH===NaCl +NaClO +H 2

O Cl 2

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与还原剂??????

??

??与FeCl 2:2FeCl 2+Cl 2===2FeCl 3

与SO 2+H 2O :SO 2+2H 2O +Cl 2===H 2SO 4

+2HCl 与KI 溶液:2KI +Cl 2===2KCl

+I 2

Cl 2

表现

氧化性

2.漂白粉

【每日一问】氯水中的平衡体系有哪些?为什么在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白粉?

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体系。一是Cl 2+H 2O HCl +HClO 的化学平衡;

二是HClO H ++ClO -的电离平衡;三是H 2O H ++OH -

的电离平衡。

氯气用于杀菌消毒时,起作用的是HClO ,而HClO 不稳定,难以保存。所以在工业上用Cl 2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白粉,便于贮存和运输。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六(无机非金属篇)

六、氯气的制取和氯离子的检验

1.氯气的制取

(1)工业制法:化学方程式是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装置(如图所示),补充中间的收集装置

②反应原理: ; ③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 。

④尾气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Cl -

的检验: 。 【每日一问】 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包括哪几部分?

1.(1)2NaCl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 (2) ②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③排饱和食盐水法

④Cl 2+2OH -

===Cl -

+ClO -

+H 2O

2.无色溶液――→稀硝酸

无变化――→AgNO 3溶液

白色沉淀,含Cl -

【每日一问】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包括四个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或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七(无机非金属篇)

七、硫

1.硫的单质 (1)物理性质

俗名:硫黄;色态:黄色或淡黄色固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2)化学性质

【每日一问】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S 、Cl 2与Fe 、Cu 反应的产物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

硫黄

淡黄色固体

不 微 易

【每日一问】可用CS 2或热NaOH 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

硫是一种弱氧化剂,与变价金属(如Fe 、Cu)反应时,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而Cl 2的氧化性强于S ,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八(无机非金属篇)

八、硫的氧化物

1.SO 2的性质 (1)

(2)SO 2

?????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

?? 与H 2O 反应:SO 2+H 2O

H 2SO 3

与NaOH (足量)反应:2NaOH +SO 2

===Na 2SO 3+H 2

O 氧化性(如与H 2S 溶液反应):SO 2+2H 2S===3S ↓+2H 2

O 还原性?

????

O 2:2SO 2+O

2V 2O 5△

2SO 3

Cl 2+H 2O :Cl 2+SO 2+2H 2O===2HCl +H 2SO 4

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2.三氧化硫

(1)SO 3与水的反应:SO 3+H 2O===H 2SO 4,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3.酸雨及其防治

(1)形成酸雨的物质为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2)大气中SO 2主要来自 等燃料的燃烧, 的冶炼、 工业排放的废气。 (3)酸雨的防治措施:对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加以控制,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每日一问】有两瓶经过Cl 2和SO 2漂白的品红溶液,如何通过简单实验鉴别?将等量Cl 2

与SO 2通入品红溶液,漂白性是否增强?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

煤、石油 含硫矿石 硫酸

提示 加热,恢复红色的是经过SO 2漂白的品红溶液,否则是Cl 2漂白过的品红溶液。将等量Cl 2与SO 2通入品红溶液,漂白性会消失,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H 2SO 4和HCl 。

化学每日必背二十九(无机非金属篇) 九、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硫酸的物理性质

挥发性:难挥发;溶解性:浓H 2SO 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 2SO 4

稀释的方法是 。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H 2SO 4具有酸的通性。 (2)浓H 2SO 4的特性:

①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 ②脱水性:浓H 2SO 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2∶1的比例脱去,例如:

C 2H 5OH ――→浓H 2SO 4

170 ℃

CH 2===CH 2↑+H 2O 。 ③强氧化性: a .与金属的反应

浓H 2SO 4氧化Cu 的化学方程式为 。 b .与非金属的反应

加热条件下浓H 2SO 4氧化C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SO 2-

4的检验:

【每日一问】实验需要用浓H 2SO 4,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确定一瓶H 2SO 4是否是浓H 2SO 4:

将浓H 2SO 4沿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碱性气体,如NH 3;还原性气体,如H 2S 、HI 等 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检验SO 2-

4的正确操作是:待测液――→盐酸酸化取清液――→BaCl 2溶液

有无白色沉淀,即可确定是否存在SO 2-

4。

【每日一问】方法一 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则为稀H 2SO 4。

方法二 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体则为稀H 2SO 4,Fe +2H +===Fe 2+

+H 2↑;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H 2SO 4。

方法三 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浓H 2SO 4的脱水性)者为浓H 2SO 4,否则为稀H 2SO 4。

方法四 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为浓H 2SO 4(浓H 2SO 4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无变化的是稀H 2SO 4。

化学每日必背三十(无机非金属篇)

十、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提示 1.

2.NO2和溴蒸气的比较

(1)相同点

①均为红棕色气体;②均有氧化性;③溶于水后均有酸生成;④能与碱反应。

(2)鉴别溴蒸气和NO2不能用淀粉KI试纸、碱溶液等,但可以利用它们性质上的差异性来鉴别。

①通入水中,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而溴蒸气溶于水后溶液呈橙色;②通入AgNO3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的为溴蒸气(Br2+

H2O HBr+HBrO,HBr+AgNO3===AgBr↓+HNO3),无此现象的为NO2;③通入CCl4有机溶剂中,易溶于CCl4且CCl4溶液呈橙红色的为Br2(g),无此现象的为NO2。

化学每日必背三十一(无机非金属篇)

十一、氨

(1)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 。 NH 3·H 2O 为可溶性一元弱碱,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

NH 3↑+H 2O 。 ②与酸反应

a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 生成,将浓盐酸改为 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

b .与CO 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 。 ③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为: 。 (4)主要用途: 。

【每日一问】干燥NH 3能用浓硫酸、P 2O 5、无水氯化钙吗?如果不能可选用什么干燥剂?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NH 3·H 2O 、NH 3、H 2O 、NH +

4、OH -

、H +

有白烟生成

HCl +NH 3===NH 4Cl ,NH 3+HNO 3===NH 4NO 3

NH 3+CO 2+H 2O===NH 4HCO 3或2NH 3+CO 2+H 2O===(NH 4)2CO 3 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提示 不能,因为浓H 2SO 4与NH 3反应,P 2O 5吸水后生成磷酸也能与NH 3反应,无水氯化钙也能与NH 3反应,可以选用固体NaOH 或碱石灰。

化学每日必背三十二(无机非金属篇)

十二.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 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非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

a .NH 4Cl 受热分解:

b .NH 4HCO 3受热分解: ②与碱反应: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b .加热时或浓溶液: (3)NH +

4的检验:

【每日一问】制氨气时,选用的铵盐及碱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为什么不用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碱一般不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无色或白色

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

NH 3↑+CO 2↑+H 2O NH +

4+OH -

===NH 3·H 2O

NH +

4+OH -

=====△

NH 3↑+H 2O

铵盐(NH +

4)――→强碱△

无色气体(NH 3)――→【每日一问】制氨气时,选用的铵盐及碱都有一定的要求。选铵盐时,不选(NH 4)2CO 3、NH 4HCO 3、NH 4NO 3等,因它们受热易分解,使产生的NH 3中混有较多的杂质气体,另外NH 4NO 3易爆炸;选碱时,用消石灰而不用NaOH 或KOH ,因NaOH 、KOH 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氨气,且在高温下均能腐蚀玻璃。

化学每日必背三十三(无机非金属篇)

十三、硝酸

1.物理性质:色味态: ;挥发性: ;水溶性: ;发烟硝酸: 的硝酸。 2.化学性质

(1)强酸性: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微热后褪色。

(2)不稳定性: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 ,说明浓硝酸具有 性,化学方程式为 。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a .除Pt 、Au 、Ti 外,大部分金属均能与HNO 3反应。

b .Cu 与浓、稀HNO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c .Fe 、Al 遇冷的浓HNO 3或浓H 2SO 4能发生钝化,故可以用铁质、铝质容器贮存冷的浓HNO 3、浓H 2SO 4。

②与非金属反应

与浓HNO 3反应时,非金属单质一般被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如碳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或离子的反应,例如:H 2S 、SO 2、HBr 、HI 、FeCl 2等。

④王水:由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所得,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能使Au 、Pt 溶解。 3.主要用途

【每日一问】久置的硝酸呈黄色,如何除去?怎样保存硝酸?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易挥发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硝酸 HNO 3分解产生的NO 2溶解在硝酸中 不稳定 4HNO 3=====△或见光

4NO 2↑+O 2↑+2H 2O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C +4HNO 3(浓)=====△

CO 2↑+4NO 2↑+2H 2O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盐、染料、炸药等。

提示 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溶解于浓硝酸显黄色,除去的方法是通入足量的氧气。 硝酸通常用棕色细口瓶密封保存,置于冷暗处。

化学每日必背三十四(无机非金属总结篇)

总结对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掌握情况

1.C 、N 、O 、Si 、S 、Cl 等元素形成的单质中:

①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常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________,它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__,其工业制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O、CO2、SO2、NO、NO2、SiO2等氧化物中:

①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

④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与氢氟酸、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浓(稀)硝酸、浓(稀)硫酸中:

①常温下能使Fe、Al钝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中学常见气体中不能用其干燥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常用于清洗试管内壁上银镜的是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见光易分解的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H2O2、NH3、HCl中:

①被称作绿色氧化剂的是________,它与FeSO4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列举两种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常温时能相互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H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无机化学 上册

目录绪论第一篇物质结构基础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 道尔顿原子论1-2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2-1 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1-2-3 原子的质量1-2-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3 原子的起源和演化1-4 原子结构的玻尔行星模型1-4-1 氢原子光谱1-4-2 玻尔理论1-5 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1-5-1 波粒二象性1-5-2 德布罗意关系式1-5-3 海森堡不确定原理1-5-4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6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6-1 构造原理1-6-2 基态原予电子组态1-7 元素周期系1-7-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1-7-2 元素周期表1-8 元素周期性1-8-1 原子半径1-8-2 电离能1-8-3 电子亲和能1-8-4 电负性1-8-5 氧化态习题第2章分子结构2-1 路易斯结构式2-2 单键、双键和叁键——σ键和π键——价键理论(一)2-3 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2-4 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二)2-4-1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2-4-2 sp3杂化2-4-3 sp2杂化2-4-4 sp杂化2-5 共轭大π键2-6 等电子体原理2-7 分子轨道理论2-8 共价分子的性质2-8-1 键长2-8-2 共价半径2-8-3 键能2-8-4 键角2-8-5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2-9 分子间力2-9-1 范德华力2-9-2 氢键2-9-3 分子间作用力的其他类型2-9-4 范德华半径2-10 分子对称性(选学材料)2-10-1 对称性2-10-2 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2-10-3 分子的对称类型2-10-4 分子的性质与对称性的关系习题第3章晶体结构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平移对称性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3-2-2 布拉维系3-2-3 晶胞中原子的坐标与计数3-2-4 素晶胞与复晶胞-体心晶胞、面心晶胞和底心晶胞3-2-5 14种布拉维点阵型式……第4章配合物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第5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第7章化学动力学基础第三篇水溶液化学原理第8章水溶液第9章酸碱平衡第10章沉淀平衡第11章电化学基础第12章配位平衡习题答案(选)附表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日期:2003-1-1开本:16 版次:2010年5月第18次印刷页数:556页装帧:平装ISBN:9787040115833定价:47.50元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分三篇: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水溶液化学原理;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化学,配合物,热力学函数,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合四大平衡等化学原理内容。编者认为,化学原理应该成为大一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不能跟中学课程或后续课程在同一层次上重复,力争使第四版教材具有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等特点。下册含4、5、6篇非金属元素化学、金属元素化学和无机化学选论。本版书大大加强了元素化学的实用性知识,并增加了部分研究性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目录第四篇元素化学(一)非金篇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13.2 稀有气习题第14章卤素14.1 卤素的通性14.2 卤素单质14.3 氟氯溴碘的化合物14.4 砹的化学习题第15章氧族元素15.1 氧族元素的通性15.2 氧及其化合物15.3 硫及其化合物15.4 硒和碲习题第16章氮磷砷16.1 元素的基本性质16.2 氮和氮的化合物16.3 磷及其化合物16.4 砷习题第17章碳硅硼17.1 透性17.2 碳17.3 硅17.4 硼17.5 碳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习题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第五篇元素化学(二)金属第19章金属通论第20章S区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第21章P区金属第22章ds区金属第23章d区金属(一)第四周期d金属第24章d区金属(二)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第25章f区金属镧系与锏系金第六篇无机化学选论第26章无机合成化学简介第27章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第28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第29章无机固体化学简介第30章核化学习题答案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后记

大学无机化学第九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总目标: 1:牢固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的方法。 2: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能运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 3:会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讨论离子浓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1:掌握化合价、氧化数的概念,以及原电池的符号表示方法。 2: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会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可以配平电极反应式,书写电池反应方程式。 第二节:电池反应的热力学 1:可以判断原电池反应的自发性:r m G zEF θ ?=-,E>0反应以原电池的方式进行。 2:掌握 E θ 和电池反应的 K θ 的关系的计算; 2.303ln ln lg RT RT zE F RT K E K K zF zF θθθθθ=?= =. 3:掌握利用能斯特方程来求算电极电势:。0.059lg V E E z θ??? ?=+???? 氧化型还原型 第三节: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学会运用能斯特方程来从酸度、沉淀物生成和配位化合物生成三方面来讨论这些因素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第四节:化学电源与电解 1:认识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锌锰电池、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2:了解分解电压和超电压的概念。 第五节:图解法讨论电极电势 1:会看元素电势图。

《无机化学下》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 、He 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 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 (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

无机化学教案 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和期中、期末 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 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手段 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 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 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成。 四、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

五、目录 绪论 (4) 第1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

第2章分子结构 (9)

第3 章晶体结构 (13) 第4 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3) 第5 章化学平衡 (30) 第6 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 第7 章水溶液 (36) 第8 章酸碱平衡 (41) 第9 章沉淀平衡 (51) 第10 章电化学基础 (56) 第11 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 (66) 第12 章氢和稀有气体 (73) 第13 章卤素 (74) 第14 章氧族元素 (80) 第15 章氮磷砷 (87) 第16 章碳硅硼 (97) 第17 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18 章金属通论 (104) 第19章S区金属................................. 第20章P区金属................................. 第21 章ds 区金属............................... 第22章d 区金属(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任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103 105 109 114 121

高考必记的重要的有机化学方程式

高考必记的重要的有机化学方程式 一、烃 1.甲烷 ▲烷烃通式:C n H 2n+2 (n ≥1)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一氯甲烷呈气态,其余三种均为油状液体)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 +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甲烷:CHCl 3+Cl 2 CCl 4+HCl (CCl 4又叫四氯化碳,可作灭火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浓硫酸作催化剂、脱水剂) ▲单烯烃通式:C n H 2n (n ≥2), 单环烷烃通式:C n H 2n (n ≥3)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CH 2=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CH 2=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CH 2=CH 2 + 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CH 2=CH n n CH 2=CH —CH=CH CH 2—CH=CH —CH 2 n 3.乙炔 n 2n-2 2)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CH ≡CH ↑+ Ca (OH )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2CH ≡CH +5O 2 4CO 2+2H 2O 乙炔(炔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CH ≡CH+Br 2 HC=CH 1,2—二溴乙烯 Br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1,1,2,2 CH ≡CH+2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CH ≡CH+H 2 CH 2=CH 2 CH ≡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CH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CH ≡ n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点燃 Ni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2-CH 2 点燃 Br 2—CH Cl CH=CH Ni △ Ni △ 图1 乙烯的制取 图2 乙炔的制取

湖南理工学院2011年无机化学习题及标准答案第九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Lamber-Beer 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La mb er-Beer 定律:A=Kbc,它表明: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某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液层厚度b 和溶液浓度c 的乘积成正比。 2:何谓吸光度?何谓透光度?二者间有何关系? 答: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用A 表示;透光度也是用于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用T 表示。二者之间有以下关系: T T A lg 1lg -== 3: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摩尔吸光系数ε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是表征显色反应灵敏度的重要参数。ε越大,表示吸光物质对此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越大,显色反应越灵敏。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 ·L -1液层厚度为1cm 时,溶液的吸光度。ε和入射光源的波长以及溶液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因素都有关系。 4:什么是吸收曲线?有何实际意义? 答:若将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某浓度一定的有色溶液,测出相应波长下物质对光的吸光度A,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作图即为A-λ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可以看出以下关系:(1)被测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收曲线形状相似,最大波长不变,说明物质的吸收曲线是一种特征曲线,可以定性的判断物质;(3)在最大吸收峰附近,吸光度测量的灵敏度最高。这一特征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选择入射光波长的依据。 5:将下列透光度换算成吸光度 (1)10% (2)60% (3)100% 解:用A 表示吸光度,T 表示透光度,由公式T lg T lg A -==1可得: (1)11.0lg lg 11=-=-=T A ; (2)22.06.0lg lg 22=-=-=T A ; (3)01lg lg 33=-=-=T A 6:某试液用2cm 的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 或3c m比色皿,T%及A等于多少? 解:由公式Kc b A c K Kbc A ==均为常数时,和知,当。由T lg A -=,当T=60%时,A =0.22。故当b=1cm 时,%.T .A ,A ..A 67710101101 22201101111====--,=; 同理可得,当b=3cm 时, %8.46,33.022==T A 。 7: 3360035251005415.A cm .nm KMnO L mol .max =??--吸收皿测得吸光度处用=溶液,在λ

第四版 无机化学 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 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 (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 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 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 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 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 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 (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 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 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 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 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 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 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Xe] 4f126s2。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大学无机化学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总目标: 1:牢固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式配平的方法。 2: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能运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 3:会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讨论离子浓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1:掌握化合价、氧化数的概念,以及原电池的符号表示方法。 2: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会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可以配平电极反应式,书写电池反应方程式。 第二节:电池反应的热力学 1:可以判断原电池反应的自发性:r m G zEF θ ?=-,E>0反应以原电池的方式进行。 2:掌握 E θ 和电池反应的 K θ 的关系的计算; 2.303ln ln lg RT RT zE F RT K E K K zF zF θθθθθ=?= =. 3:掌握利用能斯特方程来求算电极电势:。0.059lg V E E z θ??? ?=+???? 氧化型还原型 第三节: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学会运用能斯特方程来从酸度、沉淀物生成和配位化合物生成三方面来讨论这些因素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第四节:化学电源与电解 1:认识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锌锰电池、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2:了解分解电压和超电压的概念。 第五节:图解法讨论电极电势 1:会看元素电势图。

2;可以根据元素电势图判断酸性的强弱、计算电对的电极电势 112212......n n n z E z E z E E z z z θθθθ +++= +++、判断某种氧化态的稳定性学会绘制和利用自由能-氧化数图。 习题 一 选择题 1.将反应K 2Cr 2O 7+HCl → KCl+CrCl 3+Cl 2+H 2O 完全配平后,方程式中Cl 2的系数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1l B.2 C.3 D.4 2.下列化合物中,氧呈现+2价氧化态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Cl 2 O 5 B.Br O 7 C.H Cl O 2 D.F 2O 3.将反应KMnO 4+ HCl → Cl 2+ Mn Cl 2+ KCl+H 2O 配平后方程式中HCl 的系数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8 B.16 C.18 D.32 4.某氧化剂YO(OH)2+中元素Y 的价态为+5,如果还原7.16×10-4mol YO(OH)2+溶液使Y 至较低价态,则需要用0.066 mol/L 的Na 2SO 3溶液26.98ml 。还原产物中Y 元素的氧化态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2 B.-1 C.0 D.+1 5.已知电极反应ClO 3-+6H+6e ═Cl -+3H 2O 的△rG θm =-839.6 kJ/ mol,则E 0 ClO3-/ Cl-值 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1.45V B.0.73V C.2.90V D.-1.45V 6.使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一半,而E 值增加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Cu 2+ + 2e - ═ Cu B. I 2 + 2e - ═ 2I - C.2H + + 2e - ═ H 2 D.Fe 3+ + e - ═ Fe 2+ 7.将有关离子浓度增大5倍,E 值保持不变的电极反应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Zn 2+ + 2e - ═ Zn B. MnO 4- + 8 H + + 5e - ═ Mn 2+ + 4H 2O C. Cl 2 + 2e - ═ 2Cl - D. Cr 3+ + e - ═ Cr 2+ 8.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 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 (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 (Z=33) 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 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 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 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 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 (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 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 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 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 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 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Xe] 4f126s2。 1-8某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为5s2,最高氧化态为+4,它位于周期表哪个去是第几周期第几族元素写出它的+4氧化态离子的电子构型。若用A代表它的元素符号,写出相应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Kr] 4d25s2,即第40号元素锆(Zr)。它位于d区,第五周期ⅣB族,+4氧化态离子的电子构型为[Kr],即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相应氧化物为AO2。 第二章分子结构 2-1用VSEPR模型讨论CO2、H2O、NH3、CO32-、PO33-、PO3-、PO43-的分子模型,画出他们的立体结构,用短横代表σ键骨架,标明分子构型的几何图形的名称。

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本章总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 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 π???≥ )。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 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 第五节:元素周期表 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习题 一选择题 1.3d电子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有()(《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个峰 B.2个峰 C. 3个峰 D. 4个峰 2.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3.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s B .3p x C . 3p z D .3d z2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3,l=1,m l=+1,m s= +1/2 B .n=4,l=5,m l= -1,m s= +1/2 C .n=3,l=3,m l=+1,m s= -1/2

有机化学复习(人卫第八版).doc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立体化学 1、费歇尔投影式书写原则 连接原子或原子团的水平线代表伸向纸面前方的化学键,垂直线代表纸面后方。 2、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内消旋化合物概念(区别和联系) 3、R/S构型标记法 第四章烷烃和环烷烃 一、烷烃 1、构象异构(锯架式和纽曼投影式的书写) 2、化学性质①稳定性 ②卤代反应(自由基的反应)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二、环烷烃 1、化学性质取代、开环加成(一般为三元环或四元环)原则(连氢最多和连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 2、构象环己烷的构象:椅式和船式(书写<两种>椅式的顺式和反式以及取代反应的稳定性即优势构象) 第五章烯烃和炔烃 一、烯烃 1、顺反异构及其命名 2、化学性质①亲电加成反应 (1)与卤素加成(在四氯化碳中进行):反应机制烯烃与氯或溴的加成反应通常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2)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HI>HBr>HCl>HF 不对称加成(马氏规则)正碳离子的稳定性诱导效应 (3)与硫酸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烷基硫酸氢酯在水中加热可以水解生成醇稀硫酸下即可反应,硫酸越浓越不易加成不对称加成也遵循马氏规则

(4)与水加成在酸催化下(如磷酸或硫酸)与水加成生成醇 ②催化加氢常用Pt、Pd、Ni等金属作催化剂主要生成顺式加成产物取代基增多空间位阻增大越不利于加成 ③自由基加成反应 (1)过氧化物存在下加溴化氢只有溴化氢反马氏规则 (2)烯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④氧化反应 (1)高锰酸钾氧化酸性条件下、稀冷条件下(顺式、褐色MnO2沉淀) (2)臭氧氧化最终生成醛或酮以及过氧化氢 (3)环氧化反应烯烃与过氧酸作用氧化为环氧化合物 二、共轭烯烃 1、共轭效应 2、性质何时1,2加成、何时1,4加成 三、炔烃 1、化学性质 ①酸性与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反应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无机化学: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解析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元素的氧化数(氧化值)(中学:化合价) ?定义:氧化数是某一个元素的荷电数,这种荷电数由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数指定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 ?本质:a、离子化合物中,即正、负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b、极性化合物中,即元素的一个原子提供参与共价键的电子数,其中电负性小,共用电子对离得较远的元素为正氧化数,电负性大、共用电子以离得较近的元素为负氧化数。『①单质的氧化数为0-1; ②在配合物中,当自由基或原子团作为配体时,其氧化数均看作 1; 2 ?定义: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发生的反应。 氧化——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相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还原——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接近的变化,相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氧化数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因此,凡元素氧化数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应用 (一)氧化数法:适用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 ?依据:还原剂氧化数的升高总值 = 氧化剂氧化数降低总值 例1:KMnO4 + FeSO4 + H2SO4 == ①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产物,注意介质酸碱性: KMnO4 + FeSO4 + H2SO4==MnSO4 +Fe2(SO4)3 + K2SO4 + H2O ②调整计量系数,使氧化数升高值 = 降低值: +7 +2 +2 +3 KMnO4 + 5 FeSO4 + H2SO4==MnSO4 + 5/2 Fe2(SO4)3 + K2SO4 + H2O ③若出现分数,可调整为最小正整数: 2 KMnO4 +10 FeSO4 + H2SO4==2 MnSO4 + 5 Fe2(SO4) 3 + K2SO 4 + H2O 法2:配平各元素原子数(观察法)——先配平非H、O原子,后配平H、O原子。 ①配平K+、SO42-数目 SO42-:左11,应+7;右18 2 KMnO4 + 10 FeSO4 + 8 H2SO4 ==2 MnSO4 + 5 Fe2(SO4) 3 + K2SO 4 + H2O ②配平H+数目 H+:左2,应 8 H2O 2 KMnO4 +10 FeSO4 + 8 H2SO4==2 MnSO4 +5 Fe2(SO4) 3 + K2SO 4 + 8 H2O ③配平(或核对)O原子数目:已平衡。 小结: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 3→KClO 4+KCl (2)Ca 5(PO 4)3F+C+SiO 2→CaSiO3+CaF 2+P 4+CO (3)NaNO 2+NH 4Cl →N 2+NaCl+H 2O (4)K 2Cr 2O 7+FeSO 4+H 2SO 4→Cr 2(SO 4)3+Fe 2(SO 4)3+K 2SO 4+H 2O (5)CsCl+Ca →CaCl 2+Cs 解:(((((11-2(1(2(3(4(5解:(2(3(4(511-3.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 2Cr 2O 7+H 2S+H 2SO 4——K 2SO 4+Cr 2(SO 4)3+H 2O (2)MnO 42-+H 2O 2———O 2+Mn 2+(酸性溶液) (3)Zn+NO 3-+OH -——NH 3+Zn (OH )42- (4)Cr (OH )4-+H 2O 2——CrO 42- (5)Hg+NO 3-+H +——Hg 22++NO 解:(1)K 2Cr 2O 7+3H 2S+4H 2SO 4==K 2SO 4+Cr 2(SO 4)3+7H 2O+3S (2)MnO 42-+2H 2O 2+4H +==2O 2+Mn 2++4H 2O (3)Zn+NO 3-+3H 2O+OH -==NH 3+Zn (OH )42-

(4)2Cr(OH)4-+3H2O2+2OH==-2CrO42-+8H2O (5)6Hg+2NO3-+8H+==3Hg22++2NO+4H2O 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态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Zn2++2Ag (2)2Fe3++Fe=3Fe2+ (3)Zn+2H+=Zn2++H2 (4)H2+Cl2=2HCl (5)3I2+6KOH=KIO3+5KI+3H2O 11-5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池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 (2)Cu2+ (3)Zn2+ (4)Cu2+ (5)O2 11-6 (氧 11-7 半反应 半反应 11—8 Fe3+]? 11-9用能斯特方程计算来说明,使Fe+Cu2+=Fe2++Cu的反应逆转是否有现实的可能性? 解:ΦΘ(Cu+/Cu)=0.345V,ΦΘ(Fe2+/Fe)=-0.4402V 要使反应逆转,就要使ΦΘ(Fe2+/Fe)>ΦΘ(Cu2+/Cu) 由能斯特方程得[Fe2+]/[Cu2+]>1026.5=3.2×1026 11-10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氯气的盐酸在热力学理论上的最低浓度解:设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氯气的盐酸在热力学理论上的最低浓度是X, 因: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2H2O+Cl2↑ 半反应为:MnO2+4H++2e-=Mn2++2H2O(正) Cl2+2e-=2Cl-(负) 要使反应顺利进行,须φ(MnO2/Mn2+)=φ(Cl2/Cl-)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目录更多期末考试资料加qq;1372324098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2) 第二章分子结构 (8) 第三章晶体结构 (11) 第四章配合物 (12)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9)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 第八章水溶液 (23) 第九章酸碱平衡 (24) 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 (26)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27)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30) 第十二章配位平衡 (31) 第十三章氢稀有气体 (32) 第十四章卤素 (34) 第十五章氧族元素 (37) 第十六章氮、磷、砷 (40) 第十七章碳、硅、硼 (42)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45) 第十九章金属通论 (47) 第二十章s区金属 (49) 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 (51) 第二十二章ds区金属 (54) 第二十三章d区金属(一) (57) 第二十四章d区金属(二) (59)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 ………………………………………(Χ)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 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Χ)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Χ)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Χ)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Χ)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Χ)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Χ)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D)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