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作为案例

不作为案例

不作为案例
不作为案例

简单案例:

一、邱某,女,31岁,幼儿园教师。

邱某于2000年5月25日上午10时,带领幼儿4名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王某(男,5岁)失足坠入路旁粪池。邱某见状惊慌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个中学生王某(男,16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邱某在附近找一个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测得粪池约75厘米,半人深,但邱某、王某均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齐高声呼救。最后有一个农民张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时间已晚,幼儿被救上来后,已经停止呼吸。

讨论:邱某和王某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邱某构成,王某不构成

二、王某,女,18岁,某中学学生;刘某,男,18岁,系王某同班同学。1998年5月8日下午,被告人王某带领邻居的两名幼儿外出玩耍,途中,幼儿李某(女,3岁)不慎失足跌入路旁一个未加盖的下水道中,该窨井中的污水深约2米左右。这时王某没有跳入井中救人,只是高声呼救。王某的同学刘某路过此地,见状在旁观看,也没有跳入井中救人,待到李某家人闻讯赶来,将李某打捞上来时,李某已溺水身亡。

讨论:王某和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王某构成,刘某不构成

三、被告人:吴某,男,51岁,原在某旅游风景区经营水上脚

踏船旅游业。

1998年5月30日早6时,吴的女儿将3条双人脚踏船租给了6位游客。7时许,因风速超过警戒线,当地旅游部门通知吴某停业。后吴发现6名游客驶出警戒线,便乘4人脚踏船追上他们。之后,他与其中4人换船,驶回岸边。但由于风力太大,只有4人脱险。脱险的游客找到吴,要求救同伴,但吴没有采取营救措施。当晚7时,两名游客的尸体被发现。

讨论:吴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构成

四、2003年6月30日晚7时许,被告人曾某(女,40岁)因胞妹与钟某发生口角,率领两个妹妹和妹夫前往钟家理论。双方在钟家铁门外发生激烈争吵。之后,身材矮小又怕事的钟某打开铁门欲邀曾某等人找管理人员评理,遭曾某及其妹殴打。钟某为逃脱殴打,遂往楼下狂奔,当跑至四楼与五楼拐弯处,曾某即将追上时,内心极度恐惧的钟某慌不择路,被迫爬上四楼半平台,双手抓住护墙欲躲避曾某等人的纠缠,扒在墙上故意大喊“杀人啦。”曾某见状恶狠狠地说:“你要死就去死,不要害我们”。双方对峙数分钟后,钟某因双手吊在护墙上,体力渐渐不支苦苦哀求救命,曾某等人明知钟某处境危险,却视而不见,扬长而去。钟某终因体力耗尽无法爬入楼内,从四楼半坠下,造成粉碎性骨折,法医鉴定为重伤。

讨论:曾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

构成

五、1999年8月6日,甲持猎枪到农村打鸟,见一只喜鹊站在电杆瓷壶上,遂开枪射击,裸露的输电线被击断,横于乡村小道上,他却扬长而去。此乃农村小学生上学必经之路,半小时后,5个未满10岁的小学生放学结伴回家,路过此处,造成两人触电死亡。

讨论:甲是否构成不作为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六、被告人刘某某,男,48岁,汉族,原系某看守所干警。

1996年1月13日晚,刘某某在值班期间,因值班前饮酒,在值班岗位上睡觉,致使监区7号监舍杨某某、范某某等9名重大犯罪嫌疑人,将监控电视天窗锁头抠开,于1996年1月14日凌晨2点15分逃出监室。将正在熟睡的干警刘某某用事先准备好的床单撕成的布条捆绑起来,并抢走其佩戴的六四式手枪一支,还将闻讯赶来的看守干警刘某长捆绑起来,后冲出监房,搭人梯越墙出逃。

讨论:刘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玩忽职守罪?

讨论案例:

一、被告人黄某某(男,37岁),1991年与李某结婚,婚后双方经常因家务事发生争吵、撕打。1995年6月12日晚8时,黄某某与朋友聚会喝酒后回家,又与李某发生争吵。李某说:“结婚后老打架,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说完便在屋里找农药欲服毒自杀。黄某某马上找来邻居王某。王某劝说李某后,将农药瓶拿走。此后,黄某某便自己在家喝酒。不久,黄某某又与李某发生争吵,李某又讲要自杀,并在屋内找绳子。黄某某对李某说:“你要死,就去死吧。”然后继续喝酒。李某找到绳子后,将绳子系在屋中的房梁上,踩着凳

子自缢。黄某某一直在场喝酒,当看到李某自缢并将凳子踢倒,便起身到离其住处一里远的李某父母家,告诉李某自杀。李某父母赶到时,将李某救下,李某已经死亡。经法医检验李某系机械性窒息死亡(自缢)。

讨论:黄某某和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黄某某构成,王某不构成

二、1996年春,被告人李某某带子与某村农民娄某某结婚。同年冬,李某某与同村村民、娄某某的表弟高某某通奸被娄发觉,夫妻间即经常发生争吵。1997年5月16日下午,李某某给高某某家帮忙耕地,娄某某得知后,便到高家地里找李,与高某某发生争吵,并厮打在一起。被人拉开后,娄、李二人回家。当日傍晚,娄谎称服了农药吓唬李。17日上午,娄、李二人再次发生争吵,李带子要走。娄说:“我喝农药了”,李说:“喝药了你怎么不去医院”?遂带子出走,娄在后面跟随。行至村西时,娄曾倒在路边,李为将娄甩掉,说:“你再跟着,我踢死你”。李带其子躲到西山下的一个废炸药库内,娄仍继续跟随。当娄跟随到最西边的废炸药库时,李甩掉娄,返回家中取衣物,嗅到了农药味儿,发现屋内地上放着的农药瓶。但她仍置之不理,并与高某某一起离家出走。途中,李对高说:“你庆哥(指娄某某)

喝药了”。5月18日上午,村民发现娄某某死在炸药库里,经法医鉴定,“娄某某为氧化乐果中毒死亡”。

其辩护人提出,娄某某是自服农药中毒,被告人李某某没有刑法规定的特定义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宣告无罪。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在明知其丈夫娄某某服农药的情况下,不采取措施积极抢救而与情夫离家出走,以致娄某某中毒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李某某上诉。

讨论: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构成

三、自1985年起,被告人张某某与郭某某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2001年5、6月间,被告人张某某与被告人戴某某勾搭成奸。2002年6月下旬,被告人张某某将被告人戴某某带到其与郭某某共同生活、生产的渔船上,三人一起居住。当月29日凌晨2时左右,三人共同捕捞螺蛳后将该船停泊在喻剩河施庄段境内,被告人张某某提出和被告人戴某某同宿,郭某某听后很生气,走出船舱舀水拌呋喃丹农药,欲行自杀,被二被告人阻止。后郭某某又进入船舱,将拌有呋喃丹农药的茶水喝下。二被告人发觉后,即用洗衣粉和水灌郭某某,因其拒绝而抢救未成。随后二被告人即开船送郭某某到医院抢救。途中被告人戴某某一直将郭某某抱在怀中。途中,,被告人张某某产生不再将郭某某送医院抢救的念头,将船停下。此时,被告人戴某某告诉被告人张某某“郭某某仍活着”,并问:“送不送医院?”被告人张某某讲:“不送,上医院没钱看,死掉算了。”被告人戴某某遂不再坚持送郭某某去医院。时隔不久,被告人张某某提出将郭某某埋到河堆上,被告人戴某某未同意。被告人张某某又提出将郭某某沉入河中,被告人戴某某未置可否。后被告人张某某将电瓶绑附在郭某某身上。被告人戴某某问:“张是否绑紧,是否会滑掉?”被告人张某某告诉戴已绑紧,电瓶有扣

子,不会滑掉。嗣后,被告人张某某将郭某某的尸体推入河中。7月3日,郭某某的尸体被发现。经法医鉴定,郭某某系呋喃丹中毒死亡。

讨论:张某某、戴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构成

四、被告人胡某某于2004年3月上旬至上海看望在此打工的妻子胡某,得知胡某与被害人陈某某同居在一起,遂劝胡回家,胡某拒绝并在陈的帮助下躲藏。3月15日上午11时许,被告人胡某某在陈某某打工的单位找到陈进行交涉,两人在单位旁边的机耕道上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致陈跌入机耕道旁的百曲河中,被告人胡某某轻信陈某某会游泳并能自行爬上岸,即离开现场。后因不放心,又返回现场,未发现陈某某,遂于当日12时30分左右至派出所投案自首,经公安机关及时打捞未果,将胡教育后放回。同月28日,陈某某的尸体在该河被发现,经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鉴定,陈系生前溺水死亡。次日,公安机关至被告人胡某某的家乡将其抓获。

讨论:胡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罪。

构成

五、被告人姚某与女友李某自由恋爱遭到女方父母反对后遂生轻生之念。2003年12月6日晚达成共同自杀的协议。同居一夜后,姚某改变了主意,但碍于情面未向女友说明。次日早,李某从市场买回毒药后配置成药水,性情刚烈的李某仍以为男友会同她一起自杀,毫不犹豫地喝下毒药。此时姚某虽早生“违约”之意,但对女友的自杀却不加劝阻,当目睹恋人中毒并露出痛苦的表情时,才如梦方醒,急忙

召唤路人将李某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李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姚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

构成

六、2008年初,林某与丈夫顾某闹离婚期间结识了外籍男子约翰,并很快带着女儿搬进了约翰租赁的房屋。此后的某天,林某与约翰在该住所内发生口角,林某赌气坐上窗台,不慎失去重心从5楼坠落。目睹这一切的约翰在震惊之余不知所措地离开了现场。邻居拨打110报警,林某由民警送往医院救治,终因伤势过重而身亡。事后,警方经勘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但林某的家属坚持认为约翰见死不救,他们联名将约翰告上了法院。

庭审中,顾某称,正是在约翰的引诱下,林某才离家搬入出租房内与其姘居。在与林某发生争吵后,约翰未及时抚慰,导致其爬上窗台坠楼。事发后,约翰不但没及时施援反而离开现场,使警方和医院无法确定林某的身份,未及时联系家属签字手术而延误治疗,导致了林某的死亡。

约翰则表示,他与林某是在酒吧相识的,当时林某向其哭诉遭家庭暴力,继而向他求助。为鼓励林某继续生活,他为林某租了一套房屋供其和女儿居住,并常去探望。事发当天,他拒绝了林某与自己建立恋爱关系的要求,当时双方并未发生争吵,就在他打算出门时才看到林某已掉出窗外,当时,他吓呆了。由于不通中文,也不知道求救电话,只得离开现场。之后,才在一名中国朋友的陪同下向警方说明情况。

讨论:约翰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不构成

七、王某(男,17岁)与任某(女,17岁)系某县卫校学生,2001年3月二人确立恋爱关系,后多次发生性关系。2001年9月3日,王某因遇见初中同学张某,见异思迁产生同张某谈恋爱的想法,向任某提出分手,任不同意,二人发生争吵。9月5日夜12时许任找到王并与王一起来到该县洛北大渠边的一石桌处,任苦苦哀求王与其保持恋爱关系,王不同意。凌晨1时许,任某感到与王保持关系无望,便翻越栏杆欲跳大渠,王某进行阻拦,二人又相谈半小时,仍无结果,王某转身离去,走出十余米听见落水声和任某的呼救声,王某因心中害怕而离去,任溺水死亡。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王某和任某系恋爱关系,且发生过性关系,任某跳水自杀也起因于王提出断绝恋爱关系,在夜深人静之时、大渠边的危险之地、任已有过一次轻生举动尚存轻生念头的情况下,王独自离去,基于二人的恋爱关系及上述王某的一系列先行行为,使得王某产生特定的救助义务。王某在知道任某跳入大渠中并呼喊他救助且其有救助能力的情况下而不实施救助,放任了任某死亡结果的发生,其行为是不作为犯罪,因而王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导致任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其自杀行为,虽然王某有和任某谈恋爱、发生性关系的先行行为,但这些先行行为能否产生特定的救助义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因此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不构成

八、2002年,当时20岁的耿某经人介绍认识了19岁的女青年肖某,因性格不合,双方相处一段时间后分手。不久,耿某与他人组建家庭。2004年7月13日,上街闲逛的耿某恰巧遇到肖某。得知肖某要租房做生意,心怀不轨的耿某主动要了肖某的手机号码,说是可以帮忙。7月14日晚,肖某给耿某打电话说到县城保险公司门口一起找房,并说好骑耿的摩托先去吃饭。车行至某收费站附近时,耿某提出吃饭后就在附近开房歇息,遭到肖某拒绝。到收费站后,满脸恼怒的肖某大喊停车并自称要跳车,不以为然的耿某依然急速行驶。肖某强行跳车摔昏后,耿某将昏迷不醒的肖某抱在路边的玉米草堆上强奸。事后,耿某摸摸肖某尚有余气,跑回家告诉妻子自己撞了人,不知死活。过了两个多小时,耿某再次到现场,却发现肖某已经死亡。

讨论:耿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构成

九、2002年3月30日上午7时许,被害人王某来到被告人苏某家中,向苏索要1994年所欠的借款2000元钱,二人因言语不和而争吵。在撕扯中,王某用头在苏某家院墙及上房门上自碰,并声称要死在苏家。苏某见状,未加制止,而是独自出了家门。后苏某家人回来见状用枕头让王某躺下休息。王某的儿子得知情况后即赶到苏家,将其父王某搀扶着回到了家,经治疗无效后于3月31日死亡,经法医鉴定系颅脑死亡。

讨论:苏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构成

十、王某某与吴某某于2001年12月登记结婚。2003年上半年,吴身患红斑狼疮病,经治疗好转。2005年1月,吴生育一女后病情加重,王某某带其就治于某县人民医院,经确诊为系统性红班狼疮和肾脏病。王某某见吴病情严重,且难以治愈,产生逃避心理,遂以外出打工为名于同年4月离开吴某某。2005年7月,王的父母与吴的父母为支付医疗费发生争执,王的父母亦离开吴某某离家外出。至此,吴某某家人无法与王某某及其家人取得联系。2005年10月1日,吴某某病逝于医院。

讨论:王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遗弃罪?

构成

十一、2003年7月28日16时许,被告人王某某驾驶机动渔船至该航标船附近时,见本村渔民王某等人从渔船上撒网致使“网爬子”(浮于水面的网上浮标)挂住了固定该航标船的钢缆绳,即驾船前往帮助摘取。当王某某驾驶的渔船靠近航标船时,其渔船的螺旋桨被该航标船的钢缆绳缠住。在渔船存在翻沉危险的情况下,王某某为使渔船及本人摆脱困境,持刀砍钢缆绳未果,又登上该航标船将钢缆绳解开后驾

船驶离现场,致使脱离钢缆绳的“某2号”航标船(标示出该处的水下深度和暗碛的概貌及船只航行的侧面界限,系国家交通部门为保障过往船只的航行安全而设置的交通设施)顺江漂流至下游两公里的锦滩回水沱。17时许,某航标站接到群众报案后,巡查到漂流的航标船,

并于当日18时许将航标船复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555.50元。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某为自身利益,竟不顾公共航行安全,故意破坏交通设施航标船,致其漂离原定位置,其行为已构成破坏交

通设施罪。鉴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未造成严重后果,可从轻处罚。以破坏交通设施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一审宣判后,王某某以其行为属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为由,提出上诉。

讨论:王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破坏交通设施罪?

构成

疑难案例:

一、被告人张某某,男,31岁,原系某公安分局刑警队员二级警司。

1995年6月27日凌晨5时许,被告人张某某与队友王某某等人到海口疏港大道一带搜捕案犯,6时许,当张某某、王某某与谢某3人乘中巴车到某某新村时,上来3名歹徒。车开动后,站在车尾的歹徒张某军拔出一支“五四”式手枪威胁乘客要钱(车上有7名至8名乘客),站在车中间的列徒黄某某也抢去了坐在车门口售票员座位上的张某某

的手表、BP机和钱,当其抢到坐在车左侧第三排座位上的王某某时,发现王有枪便喊起来,张某军赶来用手枪指着王某某,王与张某军争夺枪支并把张的手枪往下压,枪响击中一歹徒关某某的左腿膝盖处,弹头又弹射击中黄某某的左腿,王某某仍在与张某军争抢手枪。此时,张某某距王某某约为一米,但张某某却视而不见,端坐不动。已受伤

的黄某某从张某某身边走到车前右侧座位下拿出灭火器,又拐回用灭火器猛砸王某某头部多次,被告人仍拒不相助。王某某倒下后,张某军向其腹部开了一枪,并抢走其佩戴的“七七”式手枪一支及子弹数发,然后与两名歹徒下车逃走。经法医鉴定,王某某已死亡。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六条的规定,被告人负有依法履行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的职责。

被告人张某某辩解:我认为有三个客观原因使我不能履行职责,一是我从未受过训练,不会擒拿格斗,二是我没有武器,三是我当时反应不过来。

讨论: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玩忽职守罪?

构成

二、被告人王某某,男,24岁,汉族,原系某派出所干警。

1999年12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某的朋友张某(已另案处理)委托王帮其找暂住处,王便把自己单位分给其的单间宿舍借给张单独居住。张入住后,即以该宿舍为窝点进行贩卖毒品海洛因的活动。嗣后,王某某亦闻知张某在从事贩毒活动,但因为是朋友,王对张的贩毒行为既不予追问和制止,也不向公安局报案,而是听之任之,任由张继续在其宿舍居住,直至2000年2月12日张某的贩毒行为被他人检举而案发。

讨论:王某某是否构成不作为的徇私枉法罪?

构成

三、被告人朱某某,男,1976年8月1日生,汉族,大专文化,

原系某宾馆保安,现系某市回民中学教师。

1998年6月4日23时许,被害人张某某及姚某某、谭某某酒后到某宾馆找人时,与下楼出门的马某某(已判刑)相遇,双方因出言不逊发生争执,三人殴打马某某,马某某向宾馆大厅里的保安朱某某呼救,朱某某听到喊声后跑出大厅,谭某某见马某某拿着一把刀子,便喊了一声“刀子”,姚某某、谭某某遂向南跑去,被害人张某某向西跑去。被告人朱某某追赶被害人张某某至宾馆西侧路上将张某某绊倒,并用脚踢了几下。此时被告人马某某赶到,持刀向倒地的被害人张某某胸、肩、腿、臀部连捅九刀,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张某某系被他人用刀捅伤后致左心室破裂,造成大量失血而死亡。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某某作为宾馆保安,主要职责是维护宾馆内部的秩序和安全,因听到呼救声跑出宾馆为制止张某某等人与马某某之间的厮打,在追赶张某某过程中将张某某绊倒后踢了几下,主观上不能预料马某某会实施持刀杀人的行为,且被告人朱玉龙与张某某、被告人马某某均不认识,没有杀害张某某的动机和故意,其将张某某绊倒的行为与马某某持刀杀人的行为不具有事前、事中的共谋、临时的合意和必然的因果关系,客观上在马某某持刀杀害张某某的过程中没有实施帮助行为,其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共同犯罪的主客观要件,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被告人朱某某在他人发生纠纷因听到呼救声跑出宾馆,不能正确判断情况,在张某某跑离时进行追赶并将张某某绊倒,致使马某某随后赶到将张某某杀害,有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双方已自愿达成赔偿协

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及其法定代理人张某兰对被告人朱某某表示予以谅解,不再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决被告人朱某某无罪;朱某某一次性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经济损失62000元(已交纳)。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及原审被告人朱某某均服判,不上诉。

某市人民检察院认为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朱某某无罪的判决

错误,提出抗诉。某市人民检察院提出:被告人朱某某在被害人等三人与马某某发生冲突时,不能正确判断情况,追赶被害人并用脚绊倒,致使被害人被马某某追赶将其杀害,其客观上有明显过错;且在马某某持刀对被害人连续捅刺九刀的情况下,既未进行制止,又没有进行抢救,也没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自己返回宾馆,其对马某某持刀杀人的行为持放任态度,理应属马某某故意杀人的共犯,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其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朱某某在故意杀人犯罪中,对马某某的杀人行为起辅助作用,属从犯的抗诉意见。

原审被告人朱某某在二审庭审中自行辩解:因听到呼救声后跑出宾馆大厅外,见张某某持刀追赶马某某,为见义勇为才将张某某绊倒,并无杀人的动机、故意和行为。事后给宾馆留下了家庭住址并让服务员打电话报案。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讨论:朱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不构成

四、被告人王某于2001年7月21日雇请王某南为他人拆除旧民房,

王某南在拆除旧民房过程中被砸死。王某南家属向王某索赔遭拒绝后向某县人民法院起诉,某县人民法院于2001年判决王某赔偿王某南家属陈某等50860元,并承担诉讼费2046元。判决生效后,王某未按判决履行义务。陈某便向某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某县人民法院于2002年1月23日立案,1月25日向王某邮寄送达执行通知书,被告人已签收,执行通知书要求被告人立即履行义务,但被告人仍未履行。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某县人民法院曾六次通知被告人履行义务,并曾两次对其住宅进行搜查,还曾对其两次拘留,但是被告人王某以无财产可供执行为由分文不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实际上,被告人王某于2001年4月28日向马某购买一块面积为105平方米的地皮,并分三次给付了马某人民币2.45万元,于2001年7月26日办理了该块地的土地使用权证。人身损害赔偿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被告人王某通过马某将该块地皮转让给林某,林某于2002年11月20日取得了该地的使用权,马某则将2.45万元如数退还给王某,但被告人王某收到地皮转让款后,仍拒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

讨论:王某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拒不执行判决罪?

构成

五、被告人:高某某,男,23岁,系某村月亮船幼儿园园长。

被告人:乔某某,男,19岁,系某村月亮船幼儿园司机。

2002年6月2日,被告人高某某接管某村月亮船幼儿园任园长,负责全面工作;被告人乔某某是该幼儿园雇用的司机。高某某明知该园用于接送幼儿的面包车车况差,油路不畅,急需检修,仍要求乔某某

驾驶该车接送幼儿。6月14日19时许,乔某某驾驶该车送第一批幼儿回家途中,车辆出现故障,打不着火,无法将车上儿童送回家,遂打电话将此事通知给高某某。高某某与孟某某骑摩托车赶到现场后,见车辆仍未修好,由于时间较晚,高某某就到附近租了一辆车,将留置在故障车内的儿童全部送走,要求乔某某和孟某某继续修车,修好后送园内其他幼儿。乔某某和孟某某对车进行简单维修后,又开车回到幼儿园接上第二批幼儿送回家。途中因油路不畅,乔某某让孟某某用手扶着一塑料油壶,采取用油壶直接向该车汽化器供油的违规操作方法继续行驶。车行途中,由于汽化器回火,引起汽车着火,将车上的王某某、杨某某、赵某某等三名儿童当场烧死,孟某某严重烧伤后经医治无效死亡,王某、谷某某等两名儿童被烧成重伤,面包车被烧毁。案发后,被告人乔某某逃离现场,后被群众扭送给赶到现场的公安人员;被告人高某某当晚逃往西安,后于2002年6月17日到公安机关投案。

一审宣判后,高某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理由是:其不懂驾驶,没有实际驾车,在得知汽车有故障后,叫司机去修车,没有强令其驾驶;发生事故,完全是司机违规操作引起的,与其无关,其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讨论: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构成

六、2002年4月22日零时30分许,被告人丁某驾驶出租车,沿一座小拱桥下坡时,由于小拱桥桥面的自然拱起遮挡视线,加之天黑,

丁某未发现醉倒在拱桥另一侧下坡桥面的被害人李某,将李碾压于车下。事后,被告人丁某下车查看,发现有一人躺在其车下,想将被害人从车底下拉出来,但没有拉动,被告人即用车上的千斤顶将车顶起,将被害人从车底拉出来丢弃在旁边,李某被拖出车后还“哼哼”了两声,被告人随后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李某后被他人送至医院,医院病历证明,被害人被撞昏迷有45分钟,在送至医院后约1分钟左右死亡。经法医鉴定系内脏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经交警大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认定,死者李某是趴在桥下坡约5米(桥全长14米)处偏右位置,经开车实验,该位置在汽车上桥是不能发现的,而在汽车从桥顶下坡,如果是夜里,就较难发现,但即便发现肯定是近距离的,根本来不及采取措施。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丁某主观上不可能预见桥下坡处躺着一个人,而且客观上也不可能看见李某,因此事故的发生是意外事件。被害人的死亡与被告人的逃逸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能确定,因此被告人丁某不构成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丁某犯交通肇事罪,且属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

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丁某将李某碾压后没有履行保护现场,抢救伤者的义务,而是将被害人从车底拖出,弃在路边,驾车逃离现场,被告人丁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却不采取任何措施,对这一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属间接故意杀人,故被告人丁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执勤交通警察,听候处理。

讨论:丁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构成

七、被告人:唐某,男,29岁,司机;尹某,男,40岁,车主。

2002年5月24日晚8时许,被告人唐某驾驶解放牌双排货车,行驶至一路口时,见前方有交警在检查,在同车的被告人车主尹某的指使下欲掉头逃避检查,被正在执勤检查的交警刘某发现,并要求被告人唐某出示两证接受检查。被告人尹某又指使被告人唐某驾车逃跑,刘某见状即上前抓住该车左前门,要被告人唐某停车接受检查,被告人唐某仍加速向前行驶,当该车逃跑出150余米时,与停在路边的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拖吊在车门外的刘某被撞跌倒地后遭碾压当场死亡,两被告人驾车逃跑。被告人唐某、尹某在逃跑后,拆下汽车牌照、擦去汽车上遗留的血迹,用油漆喷涂汽车,企图掩盖事实,毁灭罪证。

第一种意见:尹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检察机关的指控不能成立,仅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尹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构成包庇罪。理由如下:公诉机关指控尹某间接故意杀人,是基于尹某明知交警吊在车门外而未阻止唐停车的不作为行为引起的。那么,必须考究尹某是否有作为的义务。被告人尹生才对唐伟华讲“走啥,走啥”时,被害人刘伟站在离车门l-2米处,险情并未发生,法律上不能要求尹某事

先就必须预料到交警会吊在汽车上,交警被吊在车门上和尹某讲“走啥,走啥”之间没有合乎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因果联系。所以,对尹某而言仅有道德上的义务,而无法律上的义务。故尹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构成包庇罪,因为尹某和唐某逃离现场后,为唐某掩盖罪证。

第三种意见:被告人尹某的行为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的作为义务。本案中,被告人尹某两次指使(尹某讲“走啥,走啥”)唐某开车逃走,其中第二次当交警要求驾驶员接受检查,其又指使唐某驾车逃跑,特别是当交警吊在左侧车门外面,唐某加速行使,被害人生命健康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时,被告人尹某由于特定的事实(先前指使行为),就产生了特定条件下的作为义务,即通过积极的身体动作消除危险的义务,或者说阻止危害后果发生的义务。这种在被害人生命健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急之下,先行行为者所承担的阻止义务,绝非道德上的义务,这种排除危险义务或阻止义务来自于行为人的先行行为。

(2)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被告人尹某与唐某同坐一个驾驶室,完全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语言或者动作)消除危险状态,但是尹某听之任之,放任唐某继续加速驱车逃跑,最终导致危害后果的发生,符合故意杀人(间接故意)的主观要件。

讨论: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构成

八、2004年4月9日晚8时30分许,被告人倪某某在其女儿家饮酒

后,与妻子施某某各骑一辆自行车回家。途经一乡间道路路口时,倪某某与相向骑自行车的袁某某发生碰撞,两人同时跌地。倪某某为此骂了袁某某,而袁则照倪的脸部打了一拳。随即两人发生纠扭,一起倒在地上打滚,后共同滚入河中,在水中两人继续扭打。倪妻见两人落水,即喊救命。倪在继续纠扭10余分钟后推开袁某,在妻子的帮助下上了岸。对岸蔡某某听到呼救后,赶到了现场,得悉情况后问倪某另一人的下落,倪答仍在水中。蔡等人即行寻找并报警。次日凌晨1时许,在事发地南侧12米河段发现了被害人尸体。经法医鉴定,死者系生前溺水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尸检显示,死者胃容物内含酒精。经查,死者袁某某事发当日晚饮用白酒约200-250克。

讨论:倪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构成

由“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公司起诉财政部行政不作为案”谈我国的政府采购中供应商的权利救济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由“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公司起诉财政部行政不作为案 ——政府采 购第一案”谈我国的 政府采购中供应商的权利救济

课程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任课教师:常亮 班 级:公管082 学 号:0840450237 姓 名:李华鲁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 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 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 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 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由“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公司起诉财政部行政不作为案——政府采购第一案”谈我国的政府采购中供应商的 权利救济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政府采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手段实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是为公共谋福利以实现政府的职能和社会公共利益。近几年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关于政府采购的“丑闻”层出不穷,社会民众上对于政府采购的公正性有很多怀疑,特别是供应商在政府采购中供应商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经常“有苦难诉”,相关法律中对其权利救济的规定也不尽完善,而且04年发生了被称为是“政府采购第一案”的“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公司起诉财政部行政不作为案”,在本案中财政部作为被告上法庭,引起了社会上关于政府采购的强烈争议和对政府采购中供应商的权利救济制度的关注。本论文将在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权利救济制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以“政府采购第一案”探讨我国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救济制度的现状及相关法律的完善。

行政不作为十大案例

行政不作为十大案例 一、张恩琪诉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行政不作为案 (一)基本案情 张恩琪于2013年3月13日、10月16日向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社保局),9月25日向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社保基金中心)邮寄信函,主要内容为要求履行法定职责,对其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偏低和少缴、漏缴问题进行强制征缴。市社保局于2013年10月26日收到信函后,认为其所述问题不属于该局职责,属于市社保基金中心职责,遂将信件转至该中心办理。该中心于2013年11月29日向张恩琪出具《关于张恩琪信访反映问题的答复》,主要内容为其已经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待遇均由其参保所在区的社保局审批确定,且在审批之前已经本人对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事项进行了确认,该中心作为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依据区县社保局审批结果及有关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退休待遇。张思琪先是针对市社保局、市社保基金中心分别提起诉讼,因各自答辩不具备相应职责而申请撤诉,后将两单位作为共同被告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市社保局向市社保基金中心转交信件行为违法,撤销市社保基金中心上述答复,判令二被告履行法定职责,对其诉求予以答复。 (二)裁判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市社保局具有负责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行政职能,其于2011年10月19日向与其存在隶属关系的市社保基金中心下达文件《关于社会保险举报投诉案件受理查处职责分工的通知》,第二项明确规定“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举报、投诉,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查处,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请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具体程序由市劳动监察机构与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制定”。故市社保局将信件转至市社保基金中心办理并无不当。市社保基金中心应对原告信函要求事宜作出明确处理,但其未在60天内作出答复,且在此前原告起诉该中心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案中,隐瞒了市社保局下达上述文件的情况,在答辩状中否认其具备相应职责,导致原告认为起诉被告主体有误而申请撤诉,系未履行法定职责并进行推诿。其给原告出具的《关于张恩琪信访反映问题的答复》,在未对原告提出的请求作出明确处理的情况下,直接以信访形式答复显系不妥。遂判决:一、市社保基金中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原告请求作出处理并将结果书面告知原告,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按日处70元罚款;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三)典型意义 本案典型意义在于:人民法院以行政裁判方式明确了行政主体在社保管理方面的相关职责。基于行政管理复杂性和法律规定不明确,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所谓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可分为纯正不作为和不纯正不作为,相应的不作为犯罪可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纯正不作为犯罪是指唯有不作为的方式才能构成的犯罪。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是指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也可由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构成,理论界有分歧,大致有:(1)二条件说:“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一是行为人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作为义务,二是行为人能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 。(2)三条件说:“一是只有具有特定作为义务的人才能构成不作为犯罪;二是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3)行为义务之不 履行与危害结果之发生有因果关系” 。(3)四条件说:“一是行为人依法具有特定的作为义务;二是具有作为可能性;三是不履行;四是不作为与作为等价。” (4)五条件说:“一是作为义务;二是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三是没有履行义务;四是发生了危害结果,五是不作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笔者倾向于三条件说,以下就围绕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三个构成要件详细论述。 (一)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作为义务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反映了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素之本质特征。因此,无论是纯正不作为犯还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犯罪构成,莫不以之为首要条件。所不同的是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仅由法律明文规定,而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除此之外,还有更广的来源,性质要比前者复杂得多。 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斯蒂芬(stephen)认为:“任何由不作为,甚至是故意地导致他人死亡或身体伤害,都不构成犯罪……”如果法律规定有作为的义务,则是例外。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否仅为刑法规定的义务?一种观点认为,法律明文规定即是刑法明文规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除刑法明文规定外,民法等非刑事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也属作为义务。前一观点为马克昌所主张:“法律上规定的义务很多,并非一切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都是不作为犯罪,必须以刑法有相应规定为限;因为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只有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结果,刑法才将它规定为犯罪。陈兴良也指出:违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并非都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根据,只有经刑法认可或要求的,才能视为其作为义务的根据。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所谓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并不限于刑法(包括单行刑法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明文规定的义务,而

行政不作为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行政不作为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审判经验,制定本处理意见。 二、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不同认识,会影响人民法院对该类案件的立案与审理。在行政审判实践中,法官必须对行政不作为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 三、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明确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一定的行政行为,或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答复,或实施与行政相对人主观愿望相违背的行为。 四、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相对人的主观愿望来说的,实现了行政相对人的主观愿望,就是作为;没有实现行政相对人的主观愿望,就是不作为。 五、考察行政不作为,应当将行政不作为与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区别开来,行政不作为不一定就是违法行为,是否合法是对行政不作为的主观评价。 六、对行政不作为的认识,首先应当明确行政不作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行政机关没有实现行政相对人的主观愿望;其次,才是对行政不作为是否合法进行主观评价。 七、行政审判对行政不作为的审查,重点是审查其合法性。行政不作为违法有一定的构成要件,符合构成要件规定的,就是违法的行政不作为。 八、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一)行政机关负有法定职责;(二)行政机关没有履行法定职责;(三)行政机关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四)行政机关超过了法定的或合理的履行期限;(五)行政相对人提出的申请(限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九、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不仅是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而且包括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对外承诺的义务、行政合同约定的义务及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十、行政机关能够履行是指行政机关主观上有作为的意思表示,客观上只要去做就能实施一定的行为。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或合理的履行期限内,无法完成自己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行政机关能够履行。 十一、关于履行期限问题,对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期限,法律有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认定;对法律没有规定的,按合理期限来认定。 十二、合理期限一般为60日,行政机关只要没有在60日内作为,就应当认为超出了合理期限。十三、司法实践中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受案范围已突破了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行政机关在颁发许可证和执照、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发抚恤金等方面的不作为范围。凡是行政作为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其相应的不作为也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十四、行政机关终局裁决的行政作为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行政机关对终局裁决的事项不裁决,则构成行政不作为,可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十五、只要当事人诉讼请求是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行政机关作出某一行为的,人民法院就应当将其作为行政不作为案件受理。如果其相应的作为是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刑事司法行为,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十六、涉及不动产的行政不作为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十七、行政不作为案件应当坚持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但也不排除原告的举证义务,原告应当对其已向被告提出作为的申请负举证义务。 十八、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诉讼期限,适用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作为案件诉讼期限的规定,一般情况为二年,超过二年,应当视为已过诉讼期限。 十九、行政不作为案件二年诉讼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不作为时起算。行政机关作为的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届满之日视为当事人知道行政机关不作为之日。 二十、行政不作为案件受理后,经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属于被诉行政机关法定职责的,应当直接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十一、直接因果关系是确定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

最高院公布十大不作为案例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关于行政不作为十大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15日下午举行新闻通气会,首次通报人民法院关于行政不作为十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李广宇表示,此次通报的案例旨在通过法院行政审判提供司法监督和司法审查,治理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现象。十大案例具体如下: 1.张恩琪诉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行政不作为案 2.张风竹诉濮阳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案 3.彭某诉深圳市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行政不作为案 4.钟华诉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州分局行政不作为案 5.王顺升诉寿光市人民政府行政不作为案 6.沈某、蔡某诉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行政不作为案 7.兰州宏光驾驶员培训服务有限公司诉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不作为案 8.赵永天诉凤阳县武店镇人民政府行政不作为案 9.艾立仁诉沈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不作为案 10.张美华等五人诉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行政不作为赔偿案 一、张恩琪诉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行政不作为案 (一)基本案情 张恩琪于2013年3月13日、10月16日向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社保局),9月25日向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社保基金中心)邮寄信函,主要内容为要求履行法定职责,对其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偏低和少缴、漏缴问题进行强制征缴。市社保局于2013年10月26日收到信函后,认为其所述问题不属于该局职责,属于市社保基金中心职责,遂将信件转至该中心办理。该中心于2013年11月29日向张恩琪出具《关于张恩琪信访反映问题的答复》,主要内容为其已经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待遇均由其参保所在区的社保局审批确定,且在审批之前已经本人对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事项进行了确认,该中心作为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依据区县社保局审批结果及有关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退休待遇。张思琪先是针对市社保局、市社保基金中心分别提起诉讼,因各自答辩不具备相应职责而申请撤诉,后将两单位作为共同被告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市社保局向市社保基金中心转交信件行为违法,撤销市社保基金中心上述答复,判令二被告履行法定职责,对其诉求予以答复。 (二)裁判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市社保局具有负责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行政职能,其于2011年10月19日向与其存在隶属关系的市社保基金中心下达文件《关于社会保险举报投诉案件受理查处职责分工的通知》,第二项明确规定“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举报、投诉,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查处,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请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具体程序由市劳动监察机构与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制定”。故市社保局将信件转至市社保基金中心办理并无不当。市社保基金中心应对原告信函要求事宜作出明确处理,但其未在60天内作出答复,且在此前原告起诉该中心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案中,隐瞒了市社保局下达上述文件的情况,在答辩状中否认其具备相

行政不作为案例分析

行政不作为案例分析

行政不作为案例分析

行政不作为案例分析 一、本专题重点研讨的问题1.起诉和复议关系的理论2.起诉条件和受理关系的理论和实践3.起诉和受理的效果4.起诉和受理的救济二、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1.起诉和复议的关系理论的观点(1)代表性观点复议和起诉由相对人自由选择,不硬性规定复议前置为必经程序(罗豪才) (2)笔者观点严格限制复议前置,建议取消复议终局性裁决。2.起诉条件和受理的关系理论和实践(1)代表性观点起诉需满足法定条件,法院对该条件只做形式上的审查,我国的行政诉讼是主观诉讼(姜明安) (2)笔者观点起诉条件作为程序要求解释,但对明显不成立的起诉单独分析3.起诉和受理的效果(1)代表性观点起诉引起诉讼失效中断,法院受理后诉讼程序正式启动(姜明安),对“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反思(杨振) (2)笔者观点受理后的效果是对诉讼要件和本案要件同时审理,重构起诉和执行的关系4.起诉和受理的救济(1)代表性观点建立立案检查监督制度(伍贤华) (2)笔者观点对起诉条件进行审理后再作裁定,明显不能成立的起诉除外三、参考文献1.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十一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十二条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受诉人民法院在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也可以自行审理。 前三款规定的期限,从受诉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之日起计算;因起诉状内

管理学案例分析步骤与方法案例

管理学案例分析步骤: 1、分析问题是什么。 认真看原文!从原文上寻求答案! 2、理论是应该是什么。 理论对照题目的问题,复述相关的理论是必要的步骤! 3、解决方式。 从理论上分析有什么方式可以解决问题。 可以用案例分析题的问题作为分析的线索。 1、航空公司案例 案例描述 某航空公司飞机维护部的考评标准以维修费用预算完成情况作为考评依据,年维修费用预算80万,年维修费用少于80万给予奖励,超过80万,给予扣奖金的处罚。这种考核方式是否合理?某一次飞机降落在武汉后,维修部人员检查飞机有故障,武汉现有人员无法解决该故障,维修部能排除该故障的人员被派往江西,经理有权命令江西的维修人员返回武汉,但如果江西的维修人员返回武汉机场排除故障,当晚就来不及返回江西,面临的问题是:在江西一晚的费用是500元(500元从维修预算内扣除),武汉飞机不能正常起飞一天的费用是2-3万(费用由航空公司支付),如何解决该问题? 航空公司问题分析 维修部为了节约500元,使航空公司蒙受2-3万的损失, 问题的原因是: 1.职业道德 2.考核指标不健全

3.激励政策 4.信息非对称性 航空公司问题解决方法 1.收权 2.速度、质量和数量作为考评的标准 3.激励政策与考评标准挂钩 2、广告公司案例 案例描述 一家广告公司,92年建立,初期为有机式结构,广告创意人员以结果作为考核标准,97年发现公司内部问题: 1.广告创意人员过去完成任务需5天左右,现在7-8天还没有完成,进一步了解到创意人员为其他公司做, 2.广告公司业务人员的谈判价格有问题。 如何控制道德风险,解决现有问题? 广告公司案例分析 过程不可观察外在监督机制效果不好 结果不可观察外在激励机制效果不好 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股权分配 制度上:疑人 心态上:信人 3、领导: 案例介绍:

试分析当前行政诉讼的缺失与不足

试分析当前行政诉讼的缺失与不足 答:我国《行政诉讼法》并未规定诉讼的类型,司法实践中也没有诉讼类型的应用。原告在起诉时只需以一定的方式表示对行政行为不服即可,而不用考虑诉讼类型问题,由此在司法实践中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 1、就当事人而言,权利救济途径受限。“行政诉讼之理念之一,乃是对于违法行政处分,给予人民权利救济”。行政纠纷的特殊性,使得行政诉讼种类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公民权利能否获得全面、有效和及时的保护。而行政诉讼的非类型化,则使许多行政相对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无法选择合适的诉讼类型要求司法救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既要保护其受到侵犯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救济,更要事前防止其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但我国现在的行政诉讼是一种事后救济,没有防卫性即阻止性诉讼,无法对明知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政行为予以阻止。如城市拆迁,由于执法人员的违法或粗暴拆迁,导致与公民的矛盾激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拆迁人只有在利益受到侵害后寻求司法救济,弥补损失,却无法在非法拆迁行为发生前对拆迁行为请求司法阻止。这些都说明了行政诉讼类型的缺失使得司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明显受限。 2、就行政机关而言,依法行政手段受限。行政诉讼中,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是其重要目的,但不可忽略的是,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是行政诉讼的重要目的。根据两者的性质和特点,在行政诉讼类型的设计上应有所区别。但我国目前状况是,不管是何种行政诉讼争议,都必须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公民出于对行政机关的畏惧,不敢提起行政诉讼,使行政机关误以为自己的职能是得到了合法、有效行使,从而使执法上的偏差得不到纠正,这种现象在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今天仍然比较普遍;二是行政机关为避免做被告,被动或消极的行使职权,这在行政裁决争议中表现尤为明显。在行政裁决案件中,由于行政调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随意毁约,行政机关因此对大部分民事案件只调不裁或者不作处理,致使纠纷迟迟得不到解决。实际上此类案件当事人关心的是民事争议,而非行政机关的行为。如果诉讼类型划分中,将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为诉讼主体,行政机关为第三人,这就不仅使民事争议得到及时解决,而且也会使行政机关脱离尴尬境遇,积极、公正地解决争议。 3、就公众而言,合法利益的维护受限。行政机关违法行政时造成利益受损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另一类是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即公共利益。对于第一类,公民的法律救济途径比较完善,而对受损的公共利益,其权益维护的法律手段缺失是我国立法的一大漏洞,以致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公民都在极力提倡公益诉讼。相对于行政诉讼而言,许多公共利益的受损与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有很大关联。如环境侵权纠纷,这类诉讼涉及的是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环境污染多是因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甚至违法行为造成的。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相应的诉讼类型,利益受损当事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寻求权利救济,但民事诉讼只能要求造成污染的个人或单位赔偿,而对负有环境保护监督责任的行政机关的过失不能作出任何处理,这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公共利益得不到完全司法保护。如果有公益诉讼,并以行政机关为被告,诸如环境污染等侵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将大为减少。 4、就法院而言,行政审判模式受限。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既要对行政权行使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要尊重和保护行政权的正当行使,避免司法不当介入。这就要求法院要针对行政案件的不同性质作出不同的处理,但由于行政诉讼类型化的缺失,法院无法对不同性质的诉讼作出灵活处理,一般只能在有限的裁判中取舍。此外,不同行政诉讼案件其主体资格,起诉条件,审理程序,判决形式等有所不同,因此行政审判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具体的诉讼类型而设计才能体现审判规则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但是,由于诉讼类型的缺乏,致使行政审判中的有关制度要么成为摆设,要么过于简单,如我国行政诉讼不适用

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

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 摘要: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中心问题,它决定了是否成立不作为犯罪以及成立何种性质的犯罪。但我国理论上通常认为的四种作为义务来源,有时并不能满足实践中的需要。鉴于此,笔者提出补充“特定的密切社会关系所要求履行的义务”为作为义务的来源,以解此理论之窘境。 关键词:义务来源;四来源说;特定的密切社会关系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不作为犯罪,必须以存在某种特定的义务为前提,是否存在作为义务,是能否构成不作为犯罪的重要判断条件。“可以说,在刑法理论中,所有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素,是决定不作为犯罪能否成立,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的主要依据”[1],因此,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的研究,对于丰富刑法理论和指导司法实践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来源概述 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也称不作为犯罪的依据,是指行为人在何种情况下负有应当作为的义务,它是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的一个中心问题。不作为犯罪可分为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或称为真正的不作为犯罪和不真正的不作为犯罪),凡是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的犯罪,就是纯正的不作为犯罪,而既可由不作为的方式构成又可以用作为的方式构成的犯罪,就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对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其作为义务及范围有法律

上的明确规定,所以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一向是作为义务来源中的讨论重点,这里所讨论的作为义务来源,主要是指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 (一)我国的形式作为义务来源理论 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也经过了长期的讨论。我国对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主要采取的是形式来源分类法,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见解: (1)三来源说。该学说认为,作为义务的来源有三种:法律明文规定;行为人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此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包括两种情况:其一,行为人的先行法律行为产生的行为义务(包括合同行为及自愿行为);其二,行为人有造成某种危险结果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2]另有学者认为,作为义务的来源包括: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职务上或业务上所要求履行的义务;法律行为。关于法律行为的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包括合同行为与先行行为[3],有的学者认为包括合同行为、自愿行为和先行行为。[4] (2)四来源说。该学说认为,作为义务的来源有四种: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包括合同行为、自愿行为)引起的义务;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5] (3)五来源说。该学说认为,作为义务的来源可归纳为五个方面: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职务上和业务上的要求;行为人的先行行

行政不作为的几种形式

当前行政执法领域“为官不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比较普遍的违法行为制止不力。如,行人集体闯红灯、机动车在道路出入口强行加塞并线等等。这部分人出于自身方便的考虑,无视交通规则,在造成潜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同时,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秩序。由于这些违法人员众多,一些地方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能长期地加强管理,搞运动式的执法,紧一阵松一阵,甚至是以罚代管,违法成本低廉,致使违法现象屡禁不绝,甚至于造成无法治理的混乱局面。 2、对危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城市轨道交通附近居民反映的的噪音污染问题,一些负有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不作为,在行使管理职权时,不是以妥善处理噪音污染为主,而是以罚代法,一罚了之,致使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3、对涉及自己管理权限范围内的事务不尽职责,致使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如,法院执行难等。如,部分城市商品房建设中出现的楼脆脆、楼歪歪等,入住业主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中,受害业主上访要求有关政府部门责令开发商妥善解决,但部分政府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却不管不

问,以商品房质量问题属合同纠纷为由,将业主推向强势开发商一边,要求自行协商解决,且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致发生打砸等恶性群体性事件。 4、故意规避法律规定,私设地方性限制条款,限制竞争。如律师在北京执业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的律师可在全国范围内执业,北京市司法局为规避该条规定,限制竞争,要求在京律所执业的律师个人档案必须存放在北京市的人才交流中心,才可办理北京市司法局颁发的律师证在京执业,而北京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只接收具有北京户籍的人员档案,至此,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同时,限制外地律师来京执业,以合法之名行违法之实。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2010年10月3日,朱某携带挎包酒后进某火车站候车室时,拒不接受过机安检,并与安检人员发生口角,期间,朱某情绪激动,辱骂安检职工,引起了进站旅客的围观和进站口拥堵、秩序混乱。民警听到吵闹后,随即赶到现场进行劝解、制止。朱某转而谩骂、撕扯民警,还脚踢安检仪。民警张某逐对朱某进行口头传唤,朱某拒不接受传唤,还抓伤了张某的颈部和脸部,咬伤了张某的手部,几分钟后,朱某被民警与职工合力制服,带至民警值班室依法接受询问。 问题一:对朱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问题二:相关的处罚如何执行? 答:问题一:朱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阻碍执行职务。朱某拒不接受安检,辱骂安检职工,引起旅客围观和进站口拥堵和秩序混乱,且不听民警劝解、制止,脚踢安检仪的行为符合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构成要件。朱某拒不接受传唤,抓伤民警的行为构成阻碍执行职务,符合阻碍执行职务的构成要件。 问题二:本案的处罚应遵循“数过并罚”原则,对朱某的两个违法行为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2010年7月8日,被告人王某、李某、张某在某火车站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趁旅客刘某埋头购票不备之际,拎走刘某放在脚边的旅行袋(内有衣物价值人民币3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刘某发现叫喊。某铁路派出所执勤民警胡某和几名群众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出200余米后,被民警胡某抓住,王某逐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逃

走。张某向西逃出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答:1、王某构成抢劫罪 2、根据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王某在盗窃后,为了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对民警使用暴力,因此构成抢劫罪。 3、当场使用暴力且情节严重的,即使暴力数额未达到较大,仍按抢劫罪论处,本案中,王某实施盗窃的行为虽然没有构成犯罪,但其暴力行为情节严重,所以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4、根据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按抢劫罪定罪处罚,不另外构成其他罪名。所以王某仅构成抢劫罪一罪。 5、李某和张某虽与王某共同盗窃,但因数额未达到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标准,未参与王某的抗拒抓捕致人死亡行为,所以均不构成犯罪。 2011年1月31日,张某(女,28岁,无业人员)在某火车站广场将二张上海至南京的车票,以每张高出原价二十元,倒卖给旅客石某时,被民警当场抓获。民警将张某带回某车站派出所进行询问,张某如实陈述了违法事实,称此举是为了给自己仅三个月大的女儿买营养品。经调查,张某所述属实,同时查明其曾在2010年8月底因倒卖假发票被地方公安机关拘留五天并执行。该铁路公安处综合张某的行为,认为应对张某从重处罚,逐对其处以十五日行政拘留并送拘留所执行。

行政不作为答辩状范本

易法通——法律大数据行业风控专家,10+年的沉淀,数百万的咨询和合同拟审服务数据 | 越沉淀,越专业 行政不作为答辩状范本 (文中蓝色字体有风险提示) 答辩人:XX 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张XX ,市长 住所地: 被答辩人: 住址: 现就原告XX 等人诉答辩人行政不作为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一、原告在诉状中编造、歪曲了事实 原告在诉状中称:“XX 区人民政府为了占用原告转正名额,虚构XX 铁矿被被告批准关闭的事实,擅自下文并动用公安强迫清退原告回乡”——答辩人注意到,原告的这一陈述内容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实际情况是,XX 铁矿早已于1982年被人民政府依法关闭,包括原告等人在内的铁矿工作人员均被作了妥善安置,原告等人作为该矿曾经的临时工,对此是知悉的、同意的,并且接受了安置条件。 二、原告的投诉请求已经得到人民政府的复核意见

1、原告的主要投诉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原告的请求主要有两项:第一,撤销历政发[19××]××号文件;第二,为自己办理退职手续(享受相关待遇)。 原告的事实和理由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计划内临时工不应被辞退;二是XX铁矿没有被关闭。 2、原告于2010年12月17日向答辩人邮寄《请求》之前,曾两次通过信访途径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有关问题,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均已作出了明确的答复、复查意见。 原告的第一次信访过程: 2008年,原告等人曾以“计划内临时工不应被辞退,XX县政府执行文件错误,XX铁矿没有被关闭,自己应当享受退休待遇”为由向XX市XX区经济贸易局提出信访请求。2008年12月19日,XX市XX区经济贸易局作出《关于原XXXX铁矿临时工韩作亮等反映问题的答复意见》,明确地答复原告等人:信访人(即本案原告等人)要求解决的信访事项无政策依据。 原告的第二次信访过程: 2010年,原告等人又以上述事实和理由向XX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提出请求,XX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依法作出了答复。 原告对XX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答复不服,向XX区人民政府请求复查。2010年7月21日,XX区人民政府作出了《XX区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 专业提醒:法律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仍有风险,最好找专业律师审查后使用

行政诉讼案例(4)

最高法院判例: 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起诉期限——杨秀明诉绿园区政府强制拆除行政行为违法及行政赔偿案 【裁判要旨】 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其起诉期限按照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执行”之规定,赔偿诉讼起诉期限应当与相应强制拆除行为违法诉讼的起诉期限一致。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2018)最高法行申11084号再审申请人(一审起诉人、二审上诉人):杨秀明,女,1967年8月14日出生,汉族,住吉林省长春市。 再审申请人杨秀明因诉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绿园区政府)强制拆除行政行为违法及行政赔偿一案, 1

不服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吉行终92号行政裁定,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由审判员张艳、审判员梁凤云、审判员余晓汉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杨秀明于2017年12月5日以绿园区政府强制拆除其房屋及大棚的行为违法,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由,向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确认绿园区政府非法强制拆除其房屋及大棚的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绿园区政府恢复原状或按照市场价格予以公平、合理的评估,依法赔偿财物损失53840元。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根据杨秀明提交的证据,涉案拆迁行为发生于2017年4月27日,距其起诉之日已经超过六个月,故其起诉不符合立案条件。据此,一审法院作出(2017)吉01行初245号行政裁定:对杨秀明的起诉,一审法院不予立案。 杨秀明不服一审裁定,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审法院)上诉,请求撤销一审裁定,指令一审法院审理。二审法院以与一审裁定基本相同的理由,作出(2018)吉行终92号行政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2

浅析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

浅析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 李雨濛宪行2班 1201010064 【摘要】本文结合一则案例探讨行政不作为的界定、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的相关立法现状以及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认为当前对行政不作为与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要件的学说以及当前立法对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的规定都非常片面,由此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因果关系 一、案情简介 2004年11月12日晚,在海南省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一场交通事故,事故中,韩某被一辆出事的大货车卡在货车与高速公路的护栏间,由于腿部受伤,该男子迅速报警,十五分钟之内该地区交警大队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救援行动。交警大队认为,为了对该男子进行抢救,必须先动用吊车将大货车移走方能救出该男子。于是交警大队不惜费尽周折找到一家公司的吊车,然而当该公司的吊车司机从睡梦中惊起驾驶着吊车赶到现场时,已经距离该男子报警时过去了近两个小时,当初只是腿部受伤、尚清醒的韩某此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据了解,当时的情况下,为救助该男子,可以采取若干种措施和手段:其一,可以直接向119报警,请求消防警的援助,借助消防车来移动大货车,从而迅速救出该男子并对其进行及时抢救;其二,韩某当时卡住的地方正处于高速公路护栏的接口处,完全可以通过暂时拆除护栏的方式将该男子救出进行抢救。 对此,韩某的家人认为是交警大队的行政不作为直接导致了的死亡,因此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而作为行政机关的交警大队,则认为他们已经对韩某采取了积极及时的救援,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针对本案一审法院作出判决,认为被告交警大队在事故发生后对受害人迅速采取了积极的救助,其行为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因而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重新审理,仍然认

谈判与沟通案例分析(1)

谈判与沟通案例分析 一、情景理解 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 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是一件发生在中 国重庆市关于土地强制征用的拆迁事 件。开发商为迫使一不肯搬迁的住户 最终迁离,在住户宅房周围开挖基坑, 使之成为了高于地面十余米,像口大 钉子的“孤岛”。但自2007年2月26 日以来,一组以“史上最牛钉子户” 为题描绘该住户境遇的图帖在中国大 陆各大网络论坛传播,引起大陆网民 与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网民甚至以论 坛或个人主页和博客形式现场报道,在中国大陆甚为罕见。 同时由于此案涉及到同一个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刚通过的物权法中对于私有合法财产的平等保护,以及对“公共利益”边界的界定和解释等问题,引来众多法律界专家学者的讨论,也得到不少民众和中外新闻媒体的注目与对该拆迁户之同情;事件经过3月下旬的僵局后,至4月2日下午左右以业主接受易地实物安置解决并在当晚移平“孤岛”建筑,结束事件。 事件详细经过: 2004年起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鹤兴路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开始启动,重庆南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重庆智润置业有限公司确定联合对该片区实施商业开发,2005年重庆正升置业有限公司加入成为第三方开发商,该地区邻近杨家坪轻轨站,是当地的商业核心地段之一。自拆迁公告发布以来,该片区204住户和77非住宅户,除杨武、吴苹夫妇一户外,均陆续与开发商达成协议搬迁。 而杨武、吴苹夫妇的房屋则座落于鹤兴路17号,面积219平方米,是一座两层砖混结构,属营业用房,据吴苹所述,该地段在1944年由杨武父亲建成房子,1992年重建成现在的建筑,2004年8月31日公布拆迁公告,由于他们的房子最大,九龙坡区房管局以此为由放到最后来解决。2005年9月6日房管局与发展商达成裁决,但没有剩下九家拆迁户之参与和签字,吴苹作为代表与房管局理论后终止裁决,并对区内断水断电,2005年7月,其他八户拆迁户已跟发展商达成协议,只独事件主角夫妇仍在胶着。 洽商与僵局 2006年9月14日,吴苹与开发商第一次协商,吴苹称发现发展商之拆迁许可证已在2004年8月过期,但在开发商取得之谈话记录中只记载吴苹同开发商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案例题: ●某乡小学有学生2500名,教职员工40人。5月上旬,有30名学生出现发热、 食欲减退,部分病例有腹泻、表情淡漠,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下降,乡卫生院以疑似伤寒,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疾控中心达到现场后,核实诊断,认为确实存在疫情暴发可能,是否是伤寒暴发,需进一步开展实验室检测。 (1)为了诊断是否是伤寒,应采集什么标本? ①血(宜在病程的第1-2周采集);②粪便(宜在病程的第3-4周、抗生素治疗前或停药3天后);③尿;④骨髓(整个病程均可采集);⑤胆汁 ●对30例病例采集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病原学诊断阳性20例。学校有 一食堂,饮用井水,离水井约1米远,有一污水沟。4月中旬一场暴雨,水井曾被淹过。 (2)为确定暴发原因,还应采集哪些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 ①井水;②污水沟的水;③学校食堂厨师的粪便;④苍蝇 ●采集了井水、污水、苍蝇、食堂厨师的粪便进行检测,均未检出伤寒沙门菌, 但井水卫生学指标严重超标。分析本起疫情的发生可能与井水的污染有关。 (3)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还应该进一步怎样调查? 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病例-对照调查。 (4)如何治疗?

采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病例。 2.案例题: ●某乡中学9月7日-10日,发生30例以发热、头昏头痛、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为主的病例。首例病例9月7日发热、头昏、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脓血便。临床诊断为:菌痢。 (1)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分为哪几类? 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分为: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D群)。 (2)菌痢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报告标准是什么? ① 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例10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②一周内在一个县(市)区域内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水平超过以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疾控中心对部分病例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检测。 (3)菌例病例的粪便标本应如何采集? ①应在服用抗生素前采集。 ②采集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水样便或稀便部分,采集量1-2克,立即保存于Carry-Blair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③若患者不能自然排出大便,灭菌直肠棉拭子先在灭菌生理盐水中沾湿后,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剖析

犯罪客观要件案例 1、被告人张男与李女谈恋爱一年之久,多次发生关系,但因未到婚龄而未办理结婚登记。2002年8月,因家庭琐事,张某向李某提出分手。李伤心欲绝。手持一瓶毒药到张某宿舍,声称如果张某坚持分手,她就服毒自杀。张某说:“你想死就死吧,和我没有关系。”李某当即服下毒药,张某见状,拔腿离开了宿舍。后邻居发现李某死在张宿舍。张是否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 2、吴某与另外三人一道为其祖坟做清明,吴点火烧纸钱,其余三人也在场,风刮火星燃烧祖坟周边茅草,吴等四人也作了短暂扑救,但见火势越来越大,吴为逃避责任,提出尽快逃离现场。此时尚未引起森林大火。吴等四人在逃离途中遇见行人,行人问那里为何冒烟,吴等四人说是茅草烧着了。吴等四人在火情出现后完全可以采取呼救报警等措施。但不采取措施。吴等四人逃离现场20分钟后引发森林大火。是否不作为犯罪? 3、甲邀约乙到野外狩猎,其间,乙遭到猛兽袭击,身负重伤。但甲没有救助乙,而是立即跑回家,乙因无人救助而死亡。甲是否负有救助乙的义务?反之,如果是乙邀约甲狩猎,甲是否负有救助乙的义务? 4、行为与被害人的行为相结合的情况:(1)甲向乙食物投放毒药,乙中毒不至于死亡,但因中毒疼痛难忍,便上吊自杀身亡。(2)甲杀乙、乙仅受轻伤,但乙因迷信鬼神,而以香灰涂抹伤口,致毒菌侵入体内死亡。(3)甲欲

杀乙,在山崖边对乙砍了5刀,乙重伤昏迷,甲以为乙已经死亡,遂离去。但乙自己苏醒过来后,刚迈了两步跌下山崖摔死。 5、行为与被害人的特殊体质相结果的情况:(1)甲持刀杀乙,乙虽受伤,但其受伤部位与程度,不致发生死亡结果;可是乙是血友病患者,受伤后流血不止而死亡。(2)甲开枪射乙,虽未命中,但乙患有心脏病,因枪声所惊,致心脏病发作而死亡。(3)甲在与乙发生口角后,对准乙的胸脯打了一拳,乙倒地后抽搐,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查明,乙是因为受刺激,心脏病发作而死,乙的邻居都知道其疾病,但甲对此毫不知情。 6、行为与第三者的行为相结果的情况:(1)甲持刀杀乙,乙在负伤逃跑过程中被其仇人丙发现,丙认为复仇良机不可失,便拔枪射中乙,致乙死亡。(2)甲杀乙致乙受伤,乙在住院治疗中,丙故意放火烧毁医院,乙因伤避逃不及而葬身火海。(3)公务员甲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严重损害丙的利益,致丙产生持枪杀甲之念。公安人员乙极力制止丙的行为,丙开枪杀死乙(4)甲开车撞伤乙,乙因此而住院,因医生的严重过失致乙伤口恶性感染而死亡。(5)甲坐公共汽车时因汽车拥挤,一直站在车门口。汽车行驶过程中,售票员丁叫甲往车厢挤,甲坚决不从,二人发生激烈争吵。后司机丙大声斥责甲,甲觉得自己受了侮辱,用脚猛踢司机的后背,司机丙返身打甲,甲躲闪,在此过程中,汽车失控,导致骑自行车的行人乙被压死。 7、行为与自然事实相结合的情况:(1)甲开枪射击立于悬崖上之乙,乙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