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某公司综合楼空调工程毕设说明书

厦门某公司综合楼空调工程毕设说明书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宾馆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33145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7.9米。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4.5米;二层至五层主要为商场、大堂、办公室及会议室;五至十六层主要为客房;一层层高3.9,二层层高4.5,三层层高5.1,四层4.2,其余层高3米。

2 设计依据

2.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规范(GB50019—2003)

2.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2.7 设计任务书

3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3.1 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设计计算干球温度33.4℃,夏季空调室外设计计算湿球温度27.6℃,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9.9℃,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1℃,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81 %,夏季平均风速3m/s,大气压力 99.9KPa帕。

3.2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表3-1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消控中心24~27

4 方案设计

4.1空调冷热负荷估算

估算如下表

表4-1 空调负荷估算表

包厢7

包厢8

包厢9

包厢10

110 21 2.29

27 4.26

27 4.26

27 4.26

27 4.26

房间估算指标

类型

130

130

120 17

13

321

房间估算指标

4.2空调系统

4.2.1空调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设备集中,运行和管理都比较容易,施工方便,初投资小,系统简单。全空气空调系统选用组合式空调器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所担负的空调面积也大,对空气过滤、消声及房间温湿度控制较容易处理。新风调节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新、回风比。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送风,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可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当当房间热湿负荷变化时全空气空调系统不能作出相应调节,并且当一部分房间不再需要空调时而整个系统还在继续运行,造成能源的浪费。

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即新风机组加辐射冷吊顶。辐射吊顶已被美国能源部列为二十一世纪15项最节能,最有前途的空调技术之一,其突出的优点——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加安静,使其成为目前欧美各国首选的空调末端装置,辐射吊顶、全热交换器和低温送风新风系统组成的独立新风系统,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空

调系统。

本工程空调设计根据不同空调房间的使用功能、使用特点、使用范围、负荷特点、分别采取全空气系统和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两种空调系统形式。

面积、空间较大的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如商场、大堂。同层空调房间多、面积小,有单独调节要求且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4.2.2冷热源

同时使用系数考虑取为0.8,安全系数为 1.2,冷损失95%,估算总负荷为1560KW,实际冷负荷为1576KW,进行冷水机组选型时考虑20%富余冷量。

选用2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单台额定工况制冷量为805KW,合计1610KW,夏季供空调系统冷量;

高效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性能参数如下表

表4-2螺杆式冷水机组选型

mm

mm

kg

热力膨胀阀

4.2.3空调风系统

全空气系统采用单风道、定风量、一次回风系统。单风道投资省,安装方便。定风量气流组织稳定。全空气系统采用自控装置通过调节送风状态参数来满足负荷变化。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每层划分空调区域后,独立设置新风机组,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不承担室内热湿负荷。

4.2.4空调水系统

冷源侧冷冻水采用单式泵定流量系统。共三个环路,一、二层一个回路,三、四层一个回路,五至十六层为一个回路。冷源侧由两台相同冷水机组和两台水泵并联运行,空调系统末端空气处理设备采用电动二通阀调节。

负荷侧冷冻水采用双管制、变流量、异程式,闭式系统供给。异层式系统较同程式容易布置且节省管材。

冷却水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采用低噪声逆流式玻璃钢圆形冷却塔。

选用两台冷却塔性能参数如下表

表4-3 DBNL3系列低噪声型逆流玻璃钢圆形冷却塔主要参数

自重

(mm) (kw) (kg)

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冷凝水就近排入卫生间。

全空气系统冷凝水排入就近排水管道。

4.3通风防排烟

4.3.1通风工程

客房卫生间单独设置排气扇,排入就近竖向排风道,在屋顶放。厨房单独设置竖向排风道,设置防火、防倒灌、防串味及均匀排气措施。地下室进行机械通风。

补风由车库进车道,楼梯间自然补风50%,机械送风50%。机械排风,在气流死角区要有导流措施。吸风口设置在上部区域

通风工程中各房间换气量见下表

表4-5 各房间通风换气次数及换气量

高压室

变配电室

4.3.2 防排烟

当排烟系统承担一个防烟分区,排烟量每平方米60m3/h;当排烟系统承担两个及以上防烟分区,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每平方米120m3/h确定。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应同时满足通风和排烟要求。

主要技术规范要求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且室内净高小于等于6m 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宜采用隔墙、顶棚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结构梁以及顶棚或吊顶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不燃烧体等进行分隔。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 15931 的有关规定。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小于10m。

各防烟分区排烟量如下表

表4-6 地下室设备房排烟量

说明:其余未尽之处详见施工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