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朝阳中学林燕

2011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

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

田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田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田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田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

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田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以上是我认为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 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2. 在学生自学时,田老师进行了自学督查,行间巡视,但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认为老师应该全身心的融入师生自学合作这一环节。

3. 学生活动面还不够广。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学语言显得略多,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还留有传统教学的影子。

5.还不能完全与学生实现换位思考,提出适切的问题;

6. 板书设计不够严谨。

篇二:初中思品课评课稿

初中思品课评课稿

本次90学时培训观摩了绣山中学开设的几堂公开课,其中欧淑央老师《维护受教育权一

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借鉴作用,本课老师希望通过情景教学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我认为本堂课上得比较成功,她能够贯彻生本教育的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了轻松、愉悦,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教学目标:欧淑央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学校手机报里赴文成结对助学报道,大学生杨芳的案例,身边人物金昌建木工学徒的案例等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课标给出的重点是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难点是如何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欧淑央老师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处理,注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这类实际问题是如何进行处理的训练,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

欧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融为一体,通过了情景、案例分析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更多的社会实际问题。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老师很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手机报关于赴文成结对助学的报道,实现贫困地区的儿童受教育权利,引出主题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2、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深入浅出,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观点对对碰栏目,大学生杨芳的案例,促进学生去思考当前教育面临的认识误区问题,从而为学生及家长对教育权利实现提高思想认识,从而为下面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作了铺垫。

3、在师生研讨共同交流这一环节上,老师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感受和疑惑,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诱导并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且能适时精讲,注意讲练结合。

以上是我认为该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下面还有几点是关于本人的粗浅的建议:

1、整堂课结构设计不甚合理,思路清晰度不够,前后过度契合度有待提高。

2、个别案例的引用,去课堂要阐明的观点的适合度值得斟酌。

3、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评课人:

篇三:政治课评课稿

一堂任务明确自主性强的政治课

七星一中张峰兰

听了小魏老师上的九年级政治课《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节复习课感受最深的是:

一、系统性强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老师以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保护环境?这两个基本国策开课,让学生在人-从-众(人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少引入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味到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课主要复习的内容,接着用大屏幕出示了七个问题,让学生自学并合作完成复习的内容,教师再加以点拔,自然的把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整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二、时代性强,热点把握准确,恰当的选用情境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十八大的新提法引出问题:我国除了我们教材中的四个基本国策还有没有其他的国策以时政的形式完成了本节课的拓展联接问答部分,学生答不上的教师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加以适当的提示。

三、自主性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把教材内容浓缩成几个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去总结,在自主合作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中考复习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比如:挑战赛让学生自己挑战各个小组把没意思的背诵让学生在挑战中提高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留时间让学生去回忆、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有合作

交流、探讨研究的时间。四、教学建议:

1、个别环节教师的启发调动不到位,致使学生课堂气氛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2、教师的语言过多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坚决不说。比如典题精炼各种类型的题,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不用过多重复。

3、教师的板书过于随便。

以上就是我个人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篇四:政治课评课稿

实效、高效课堂教学评价

上课教师:科目:思想政治课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堂任务明确自主性强的政治课

听了老师上的九年级政治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节课感受最深的是:

一、系统性强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老师以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2、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两个问题开课,让学生复习一下之后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达到了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目的。接着用电脑出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去阅读教材,在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逐一的谈自己对所给出的问题的看法,教师再加以点拔,自然的把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整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二、时代性强,热点把握准确,恰当的选用情境材料。

由四张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引出问题:我们国家有多少个了族?你能说出上面是哪个民族吗?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以问答的形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问答部分,学生答不上的教师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加以适当的提示。

三、自主性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把教材内容浓缩成几个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去总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中考复习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留时间让学生去回忆、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有合作交流、探讨研

究的时间。四、教学建议:

1、本节课学生的活跃度不够,如果能搞一些小组竞赛式的背诵比赛就更好了。

2、了解一下本班的少数了族,比一比看谁说的少数民族多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五:小学品德获奖评课稿

小学品德获奖评课稿

让品德教学流光溢彩

——《天生我材必有用》评课稿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营造开放式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就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堂局限,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如何让这一新的理念在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新课标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应如何凸现课堂的开放性,实施的活动性,让学生个性展现,灵性飞扬呢?今天就柳娟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社会》中的一文《天生我材必有用》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从柳娟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寻找身上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珍视自己,热爱自己,培养自己的自信。一、精心设计活动,绽放生命活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和交往的多维活动,教学设计重在设计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突出儿童的个性,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品德与社会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本课教学设计,教师将活动巧妙引入课堂。

1、形式多样,活动有效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有效、高质量的多项活动,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活动、情境,刺激维持学生的有效活动,生活贴近儿童,深受学生喜欢。如一开始的“超级猜猜猜”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打开抽屉里神密(秘)的信封”更是让同学兴奋不已;“寻宝摘星”让每个同学非常专注地、投入地、努力地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尤其是在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自己闪光点时更是心情激动,情绪非常热烈。有一位同学激动地(得)还上去和柳老师拥抱;从这一情景我们就已看到学生的情感通过活动得到了激发,赏识了自己;为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而感到自豪。到最后的一个活动,“给福利

院的孩子带(送)温暖”,柳老师要求学生上台展示,同学们的特长得到了更好地(的)发挥,纷纷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有表演越剧,歌舞组合,手工闪亮登场。台下的同学则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同学。由学生喜爱的活动作引领,课堂成了师生交往的舞台。

2、尊重学生,把每个活动做实做透

课堂教学活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发展,具有成效的发展目标呢?关键在把每个课堂教学活动做足,做透。如学生活动第四关“给福利院小朋友送温暖”的才艺展示时,第一组上台表演越剧的同学,在第二次表演时,不成功,柳老师鼓励他们,用微笑的眼神欣赏着他们,直到同学认为满意,再如“手工组闪亮登场”的几位同学,开始一上前表示胆怯,还有一个同学说“不敢”时,柳老师没有像某些老师那样让他们再下去准备,而是非常热情地引导、鼓励,并问他们为什么是手工组?让每位同学感到他们手工组的了不起,最后也大胆地在同学面前展示了自己。

3、教师融入活动,成为活动的一员

活动过程中,柳老师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教师在课堂上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观者,活动因有教师的参与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如课堂上,学生在忙着好奇地看抽屉里的信纸时,老师也微笑得走过去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悦,当同学们把信中的内容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时,老师也参与到其中的某些小组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有一位女同学还当场抱住柳老师,这足以说明同学为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已感到激动万分,再如,同学们在进行“寻宝摘

星”的活动时,某些同学可能有点疑惑,这时柳老师会蹲下身子及时引导点拨。这样的品德课,才是师生共同上演的生动的“人生”戏,更应是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二、有效运用资源,演绎课堂精彩

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品德教材中却只选取了儿童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等“范例”简单呈现,因此资料的整合运用这一教学环节在品德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上柳老师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首先是善用生活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因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生活即课堂”,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入手,读妈妈、爸爸、老师和同学写给自己

的信,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寻找自己被别人发现的优点,再把学校附近的福利院引进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特长,优点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分享快乐。其次是巧用其他学科资源,如媒体资源——音乐,当同学们在认真地寻宝摘星时,配上了和情的音乐,渲染氛围,最后以同学们兴趣、易懂的一首小诗入手,并大声喊“我能行”,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三、重视课堂孩子的点滴亮点,精彩评价让课堂生辉

评价本身也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形成技能,提高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首先柳老师评价角度是多元,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感受。其次教师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如“同学们,表演得怎么样,再看一遍”,“老师特别感到自豪”,“把自己的优点大声地读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再次评价具有启发性,如当最后一组上台的同学说没有什么特长,但会打扫卫生,为了避免其他同学的轻视,柳老师马上提问“你们为什么会想到打扫卫生?”同学们马上说扫地和其他才艺展示一样都是为大家服务。柳老师马上鼓掌,并为他们感到自豪,让每位同学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天生我才(材)必有用。

四、商榷之处

在“以人为本”的品德课程(堂),教师要贯彻这一理念,活动时一定要求学生全面参与,更应关注“弱势群体”,在同学们大声读自己优点时,能否刻意或故意指名几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特长,让其他学生引起重视、关注,让天下人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

纵观品德课程,让我们明白品德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应该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动另一个灵魂”,只有当我们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和灿烂时,儿童的德性才会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我们的品德教学才会流光溢彩!

篇六: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2010年5月6日上午,我校举办了河东南片打造强势学科“初中思想品德”教研活动。我们共听了两节课——《财产属于谁》(楮冬艳老师)、

《让我们选择坚强》(郝陆杰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两节课的看法。

楮老师的课题是《财产属于谁》,她希望通过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借助学案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本课知识。让

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知识,使学生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从而达到对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我认为楮老师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她能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采用“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营

造出了轻松、愉快、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提高。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教学目标:

楮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动画《张老汉》的播放,活动

“分析王某的做法”、“分析小刘的案例”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课标给这一节制定的重点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难点是“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楮老师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

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处理,注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这类实际问题时如何进行处理的训练,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也符合教材内

容的合理安排,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不但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重难点

的突破,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

楮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动画、情景分

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运用了多媒体的

辅助教学手段,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

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楮老师创设情境,采用歌曲《越来越好》的片段,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

学活动中来。

2.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深入浅出,能引起学生共鸣。例如,“连连看”、“请你当法官”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

讲清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小文的文曲星借给他人使用出现的种种情况应如何维护”,确认了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的重要性和实现归

属问题的途径。尤其是通过动画《张老汉》明确财产所有权含义时,使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读书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

是必须处于教师有效的监控之下。楮老师在这方面也做的比较好。首先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其次又提出明确的自

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限制多少时间,使用怎样的自学方法等。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

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也可以随时在小范围内进行议论。第三,在学生自学时,楮老师认真进行了自学督查,一是监控学生自学的速度

和质量,二是要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

研讨做好准备。

4、在师生研讨,共同交流这一环节上,楮老师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疑惑,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诱导,

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其积极性。且能适时精讲,注意到了讲练结合。

以上是我认为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

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 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2. 在学生自学时,楮老师进行了自学督查,行间巡视、个别询问,但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认为老师应该全身心的融入学生自学合作这一环节

3. 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郝老师的课题是《让我们选择坚强》,我认为是一节值得学习,值得肯定的课。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真正克服过去枯燥而机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让学

生乐学,好学呢?郝老师这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

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首先,郝老师能从当前的热点“玉树地震”图片揭示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

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其次,郝老师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

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

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坚强意志的表现。

接着,郝老师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来畅谈,这样不仅调动积极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中更全面的认识自

我,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四,在突破重点方面,郝老师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再次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举例说出意志品质的作用。让学生在分析生活中的真实

事例,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然后出示

意志品质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郝教师的作课尽管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比如,教学语言显得略多,还留有传统教学的影子;

还不能完全与学生实现换位思考,提出适切的问题;

学生活动面还不够广;

对细节关注不够等。比如,从郝老师的板书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匠心独运,进行了精心设计。但最后的教学环节并没有板书,顾此失彼。创设

情境的材料,有的进行了处理,有的只是出示完之后,紧接着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没有对出示的材料和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忽视了

受众的感受。你设计的教学意图必须让所有的受众(学生和听课者)都知道,否则,只有前面的少部分人接收到信息,大部分人处于茫然之中

,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想是因为作课教师比较紧张。在学生归纳坚强意志的对立面时,如果能让学生举例来说,我想学生在正反事例的对比之下,会更容易对这一难点的理解与掌握了。

总之,今天这两位老师不管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力求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

为主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新理念,从学生经验和知识水平出

发,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能充分发挥直观

,生动的教学手段,注意运用好书中的资料和收集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七:品德评课

全市小学品德课程优质课评比评课稿

滕州市教研室齐国艳

品德课程课程改革已经进行近十余年的时间了。这期间,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中总结课改经验。从最初的盲目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忽视课堂教学实效;到现在,教师们慢慢沉淀积累,逐渐求真务实,回归课堂本真,中间经历了迷茫、困惑,也收获了喜悦和幸福。在本次全市品德课程优质课评选中有很多课,应该说是课改经验积淀的缩影,是非常朴实、去伪求真的品德常态课。学生受益很多,学生改变了很多,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共同努力的最真实的体现。下面,我就这23节品德课作一简要评课。需要说明一点,在下面的点评和总结中,会涉及一些课例,只是为了说明相关的问题,与比赛成绩无关,正例反例也都不能说明哪节课的优劣,请涉及到的老师理解、谅解,评比不是目的,通过研讨改进、提高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感受

1.课程标准深入教师之心。这23节课,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我们的老师明确了品德课程的实质,能够感受到教师注重孩子能力的提升,由单一的学习到多维的转化。通过课堂活动、学生问答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

2.课程意识深入教师之心。教师们已经确立了生成、整合、实践的课程观,品德课的味道浓了,本次活动中没有出现把品德课上成语文说话课、上成美术课等现象,课堂上贯穿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在孩子认知的基础上促进经验的提升。

3.信息价值深入教师之心。课堂上大量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弥补了教材的局限性、滞后性。

二、亮点

1、胸中有?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多数老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紧扣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教学设计思路清楚,准确把握目标,目标定实定细,追求三维目标和谐;围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师生双边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与转化。比如,陈锋执教《遇到困难的时候》将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自我努力、寻求帮助等,整节课自始自终围绕目标而设计实施。秦娜执教的《走进消防警察》了解消防警察、认识消防器材、选材消防常识三个目标开展学生的体验活动让道德教育成为自我教育。

2、眼中有?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与孩子的生活是紧紧相连的。老师们都能做到眼中有?学生?,关注教学细节,突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很好地体现了生活性、活动性、实践性,让孩子们在

亲身体验中培养道德认知。刘艳梅执教的《美丽的家乡》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为基础,积极创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汇报、展示家乡的物产,并通过分组收集资料的形式感悟家乡美的真正实质和内涵,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邵静执教《在邮局工作的人》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邮局工作人的辛苦,专费心思让学生体验分拣20封信件,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学中有?法?。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们发挥自身优势,灵活使用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灵活教法,追求教学环节的和谐。通过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关注生活,揭示课题;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媒体演示,升华体验的教学环节,采用填表法、表演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注重让学生人人参与,

让学生在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力求体现课堂教学是学生的生命的历程。

4、心中有?情?。品德教育是一种心灵交流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点上,蒋继斌老师执教的《交通安全每一天》做的非常好,自身的情感积淀更深,更加全情投入,他用自身的情感、语言来感染着学生,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老师,表现出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再者,他在放完司机闯红灯撞飞小学生扶老年人过马路的新闻报道后,问

学生?你的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给予了学生更多人文的关怀。学生在思考、交流、体验中得到了感情的升华,情理交融的教学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用心体验、真情表白之中,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

5、口中有?评?。这些课多数老师都能关注课堂评价,突出育人意识。品社课评价的核心是?帮助?,教师没有盲目地夸大其词的去评价,而是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以激励为主,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价,评价形式也有了较大改变,有老师一言评,变为多元评,恰如其分。例如刘艳梅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家乡》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全班学生共同评价,评出合作奖、倾听奖、表演奖、勇气奖,并且老师的亲和力也很强。

6、活动有?趣?。在活动中探究,在交流中感悟是品德与生活课堂的主体。这些课从教学设计上来看,老师们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置身现实生活中优化教学环境。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与同伴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提升生活经验,兴趣浓厚。

7、手中有?源?。这些课多数老师注重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无论是课本资源,还是一些收集的图片、视频的运用,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体现教学资源的和谐。闵庆英执

教的《交通安全每一天》收集了交警手势动画、交通安全歌、交通标志等视频,与本课教学目标十分相符。张莉执教的《网络带来了什么》收集的网络给生产、生活、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带来的方便和优越的视频,耳目一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有邵静老师大量补充了艰苦山区的邮政人员工作情况,特别对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事迹进行报道,丰富了学生知识储备量,这种设计依托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能够大胆超越,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问题

1.教学目标把握不准。老师们拿到教材后,盲目的选择三级主题教学,根本没有吃透课程标准的要求,恐怕设计的教学内容不够全面,不够具体,不能深挖教材和联系学生实际。不如老师在教学《网络带来什么》一课,老师竟然将目标定位在网络带来的危害上,本课应着重从网络的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快捷和方便,如收发邮件可以节省时间,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变化,通过远程医疗可在异地诊断病情,特别是通过网络找骨髓捐献者,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感觉到网络用处广。《交通安全每一天》老师一节课将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全部完成,教学密度不合理,目标处理不得当,没能正确把握知识的量、训练内容、能力的度,没有抓住关键知识点来设计教学活动。

2. 教学设计不够精细。有些课教学过程思路不够清晰,

课堂结构不严谨。照搬教参,灌输式告知。《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一位老师揭示了遇到困难要坚持的秘诀后,她话锋一转,问学生谁有过遇到困难放弃的经历,学生抢着回答后,她说你们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前后矛盾。《交通安全每一天》一课,一位老师播放了动画演示交警的手势信号,师生共同模仿,老师面对学生,学生面对镜头,整个模仿交警手势完全错误,随后老师设计游戏,争做优秀交警,没有讲清规则,让学生怎么游戏,活动杂乱无章,看似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了,其实盲目活动,没能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尝试运用所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交通问题。

3.活动的实效性研究不够。如课堂上有不少教师都设计了学生活动,让学生制定活动方案。但是具体能不能实施,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应如何安排。这些都是教师需

要考虑的。《在邮件工作的人》一位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提前设计完整的信封封面,然后发给学生一份信封让学生给她寄信,屏幕展示的就是一幅正确的信封填写内容,让学生照抄一遍实效性强吗。

4.导入不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美丽的家乡》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首先出示一小女孩解说自己的家乡—北京,随后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乡—济宁,绕了一圈。《走进网络时代》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先让学生介绍滕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随后播放了其他地区的山水风景视频,给学生介绍

是从网上下载的。这里我们可以质疑,录像机不能拍摄山水风景视频吗?引入课题跑偏了。

5.评价语言匮乏。多数老师课堂评价语言单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品德课学习能力的评价,不能使用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教学评价不精当,甚至评价起到相反的效果。《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位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的:学生回答我把书包丢在学校了,老师接着评价,丢书包真是丢三落四。课中,每个组都介绍了战胜困难的人物,老师让学生评价哪个小组收集的全面就获胜,最后有一组没评上获胜小组,老师紧接着说获胜的三个小组把大拇指送给自己,另一组哎了一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伤了学生的自尊。再者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太过于随意,不规范不准确,举个例子,一位老师讲到沉迷网络游戏时,随口说了句,我家那口子就打游戏。学生茫然。还有语言不够生动形象,逻辑不严谨,等等。

6.小组合作效果不明显。教师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适合这种教学方式,有些简单的知识,小组也讨论,像合作学习就行。老师们应把握好合作学习指导的作用,一般来说应该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或一个开放的问题,讨论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同时讨论前要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和倾听,真正让合作学习发挥作用。

四、建议

1.课件应成为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变成孩子学习的工具。让课件不仅仅是资源,而成为一种动态的活动。

2.合理取舍教材。发现不当的地方要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

3.板书不可过于简单。板书是教师回顾文本内容的线索。

4.要注意相关知识的连贯性。要有回顾与总结。

五、方向

1、四个不适宜

不宜目标过大和偏离;不宜教学内容杂糅;不宜过于看重教学形式;不宜机械操作和做课表演的倾向。

2、倡导三个原则

学习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应体现这样三条原则: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不能由老师包办,要把活动的权力和时间大胆地还给学生。要突出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体会认识形成的过程,探求事物本末,总结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付出劳动,花费周折而获得的知识会使他终身受用。要追求“期待之中和预料之外”境界。期待之中就是要有良好的预设,(但不是预演)即优化的教学思路;预料之外即动态生成,教学是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历程,这是十分重要的价值。动态生成是挖掘生活经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契机。

3、做到六个引导

?要使品德教学有效,关键是教学过程的有效。要使教学过程有效,关键是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在品德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什么呢?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引导学生去感知。教师要引导学去感知教材、感知图片、感知视频材料等等。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体验。引导学生去参与。

引导学生去活动。引导学生去交流。引导学生去倾听。引导学生去践行。

老师们,品德课要从目标上进一步理清传授知识与提升生活智慧的关系;在内容上还要进一步关注和引领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在评价与调控中,更要关注鲜活的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向同伴学习,使课堂滋养学生的?德性?习得;要以思学生的生活成长需要为出发点,为落实学生回归生活的应用而设计教学,那么?教的高效?与?学的高效?并不遥远。老师们,今后的品德教学要在?精?字上做文章,在?情?上下功夫,多钻研、多学习、多交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探讨,使我市品德教学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气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二0一一年十月

篇八:新教师政治课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晚上好。学校安排我点评一下王老师的课,谈不上点评,仅仅谈谈看法。我命了一个题目:

一节精彩的政治课

听了王老师的《政治权利与义务》这一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他很好的运用了“三步五环节”课堂理念来统领整节课,讲的很精彩,展示了一位优秀政治教师的风范和优点,需要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第一、整节课系统性强,自学目标定位准确。

王老师以播放正在进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视频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结合学案的自学部分去阅读教材,大约用了(5分钟)时间,在学生阅读之后,通过设计几个重要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来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再加以点拔,自然的把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在这里很好的处理了这么多自学内容与检查落实的矛盾,讲与不讲的矛盾。整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第二、自主性、合作性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列,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把教材内容浓缩成几个探究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总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思维。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留时间让学生去回忆、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有合作交流、探讨研究的时间。比如:突破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基本原则,采用了情景模拟,“贿选”自编情景剧,通过人物对话反映了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从中体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强,深刻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第三、精讲、点拨,突破疑难点。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但王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化繁为简,精讲点拨,通过设计易混点、易错点,如1.在我国,所有的公民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选举权是选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监督权几个方面的区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立法不平等的理解)等等,很好的突破了疑难点,再加上有激情的语言,震撼了课堂,提高了效率。显示出王老师很高的课程理念,再比如课堂小结,用了一般思维(是什么---政治性权利义务有哪些、为什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怎么办--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很好的统领了本节课的知识,呈现了知识的立体感觉,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第四、时代性强,热点把握准确,恰当的选用情境材料。

从开始的全国人代会的视频,到我市的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再到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

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如食堂标语等等,无不显示出王老师善于观察、善于扑捉当时当地的时政材料,再设计上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示了一名优秀政治教师的所应有的善于扑捉时代信息的优秀品质。

第五.整节课注意了知识把握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从自由与法律关系处理,到“贿选”情景模拟;从打油诗学法律到食堂标语厉行节约;从每小结的精彩语言的诵读到以“切实履行义务,厉行勤俭节约”为主题课后实践作业无不渗透了这一德育思想。发挥了政治课德育的主阵地。

第六、课堂评价、共同体的利用、课堂留白、作业布置等其他环节都很好的贯彻了“三步五环节”课堂理念,成立评价团队,老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展示从不吝啬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并让评价团队做好记录,不仅有老师的评价,还有生生之间的评价,课程结束评出最佳共同体。予以表扬鼓励。

其它:课件的设计,从形式到内容都下了一番功夫,很好的体现了“三步五环节”课堂理念,有一张图片直接设计了自学---对话---评价,用它来统领全课。值得学习借鉴。

很多优点不一一阐述了。需要商榷的地方:

1. 学习目标的确立:能否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

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先

看看课标,可能把握的更准。

2. 基础知识的把握应如何系统化?讲与不讲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全面系统的

把握?

3. 一些模糊点的处理上应再加强说明。(立法权,谁立法,是否是全国人

大代表去立法,还是他们去行使了表决权、当然这一部分还要在后面讲,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的方式区别用了一个例子很好,但是否是一一对应,对同一现象可能采取多种方式监督。

4. 形式的多样性与知识内容的把握应如何做到统一?一节课中政治理论如

何转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并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问题,需要渗透一些解题方法的分析。准确的答案展示,毕竟要考试的高分。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请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再次感谢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节精彩的课。

篇九: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思想品德优质课评课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改革以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政治学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授课部分已于昨天下午全部展示完毕。下面,我代表初中学科组对参赛的32节思想品德课予以评析并向大家进行汇报。评析汇报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本届优质课总体水平高于往届,思品课改成效斐然,硕果累累。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四个进一步:

1.以学生为本,使每位学生获得发展等课改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贯彻。

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最高追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从思品课的角度剖析,它要求“千教万教教人做人”是根本,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环境意识等等,这些理念在本次参评可中得到了进一

步贯彻,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共建生机勃勃的课堂。第二,研究的教学内容着力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弥补学生的薄弱点,满足学生的需求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进步,关注自身成长。第三,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实施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手段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例如宁夏银川24中的孟杰老师在讲解“网络的人际关系”时围绕“朋友”一词,采用“点兵点将123”的方式引出“网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努力将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走向的学习,使教书育人落实到实处。

2.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教学主线,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本次课改倡导的德育要回归生活,要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教学主线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本次参评课表明:许多教师注重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注重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成生活化的思品课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凸显,用生活来教育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思品课教学生活化具体表现在:新课导入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置的生活化等等各个环节。例如厦门双十中学的闫晓老师选用自己学校的学生的资源讲解平等尊重的做法,浙江江城中学的查李老师在讲诚信是金的问题时将双十中学的校训:“勤毅信实”作为教学元素纳入教学过程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变化,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从本届参赛课中不难发现,教师的角色地位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与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教学活动重要成员

的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感悟,共同探索,共同理解,共同建构。与此同时,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主动探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们共同看到,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多次听到发自内心的阵阵笑声和情不自禁的热烈的掌声,对于呈现出的这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难道我们不感到由衷的欣慰,不感到由衷的喜悦吗?这就是我们期盼的充满活力生机的共同成长的思品课堂。

4.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在参赛课中的各位选手中,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使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创新、情境设置创新、板书设计创新、课件制作和使用创新等各个环节。例如:天津九中的张然老师在讲解《对不良诱惑说不》这一课中的教学设计中,将全班分成6个组,每个小组分别领取一份任务卡,每组一卡,共闯六关的方式,十分新颖,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四川的老师在讲解《感悟青春》这一框题时采用了蝴蝶型的板书进行了课堂小结,记录下了青春的美丽以及教师对学生放飞青春的殷切希望。这是板书创新的一种尝试。而课件的制作和创新可以概括为构思新颖、内涵丰富、使用有效这三句话。

第二部分

符合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六项标准的思品课,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思品课。

1.有魂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正确,切实较具体务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目标之首,并真正予以落实。

老师们,从课堂功能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思品课,它具有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引领三种功能,前两种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三种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导目标。我举个例子,比如有很多选手都上《感悟青春》一课,这一课的魂不在于青春期的特点,而在于使学生通过感悟青春,要感悟到青春对于人的珍贵。青春在生理角度,它是短暂的,但它对于人的一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要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我们在教学时要暂时抛开生理的特征,青春是既短暂的,又是永存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魂”哪!我们有的老师能够抓住这个“魂”,课上讲的富有生机和活力,但遗憾的是,也有的老师对这个“魂”把握得不够到位,因此我说一句话:这样的课只是围绕教材进行了表面的推移。所以,我们要审视一节课到底有没有“魂”,这是核心的标准。为什么要把这个作为标准?这是由我们思品课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人性养育的需求决定的。

2.有神,就是课堂特别有“精、气、神”,不是特别不沉闷。如果用语言来表述的话,那就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有神是有两个方面来构成的,我们首先来谈教师。

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满怀深情地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开展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西藏的这位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时,他用情来感动学生,这节课的效果特别好,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感,激发了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义务感。我们如果把它进一步提升的话,我们不仅要热爱中华文化,更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老师们,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在情感上充分去备好课,这样我们的课才有实效性。千万注意我们课的性质,这是万万不能离开一个宗旨。

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谈,就是“全员参与”。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3.有序是指,能够采用板块方式进行教学,板块之间的过渡紧凑、自然。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建构合理。

我举个例子,河北的王静老师就具有这个特色。她在讲解中华文化时,设置了三个非常清晰的板块:第一个板块,品赏中华文化,体味文化的魅力,名字起得非常富有柔情,富有吸引力。第二个板块,探寻中华文化,感受文化的力量。学生认识到了我们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源远流长的。了解了这些之后,同学们就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在文化丰富的内容中,就把孔夫子收进来了,联系到我们现今,把课收在“和”字上,用“和”字来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对我们治国理念的影响,对世界进步的推移,因此,我们自然就想到了人和人之间要和睦相处,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我们要建立和谐世界。这节课放得开,收得拢。虽然他讲的是文化,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治国理念。第三板块,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进一步把文化问题和学生紧密的衔接起来。板块的设计很好,每一板块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思路清晰,结构建构合理;而有的老师的设计思路很乱,一会儿再这里放了一个课件,让学生回答,也不知道要回答到什么样的深度,过一会又换了另一个课件,换了一个新问题,零敲碎打,非常繁琐,自己把自己的教学的顺序给搅乱了。学生听起来也很费劲,我们也摸不着脉,只有你自己清楚。说实话,有句话叫“旁观者清”,但现在是连旁观者也糊涂了!为什么啊?这就是在“有序”上出了问题。

设计的活动精而适量。老师们,我们看到这次参赛的老师的确很辛苦,设计了很多活动,但有的形式冲淡了内容,冲淡了学生的思维,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设计的情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特别是情境的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三句话是永不会过时的真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王静老师的课面对初三的学生,在探究第三个问题时用了一个感人的事例,使学生悟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三的大小伙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当时也流泪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渗透,去晓之以

理,再导之以行,我们的课就会有很高的实效性。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材料的使用我们要认真筛选,王静老师在使用素材时经过了认真的筛选才选择了这个内容,她说只有让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有把握去感动学生;如果连自己都无法被感动,何来感动学生?情境设计得离我们的情感太远,就无法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生就会无动于衷,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课程的性质。“千教万教教人做人”,这是我们思品课的根本,我们课的魂。

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高,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整个教学过程优化顺畅。我们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积极思维。有的老师的课让我们听得着急,他形成了“满堂问”的局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满堂问,他的课就没法推移了。但是他的“满堂问”的问题非常肤浅,而且是一对一的对话,而且有时老师问了什么,麦克效果再不好,学生又听不清,老师问的问题没有思维含量,又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下,往往是问题刚提出来就马上要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了,老师不管内容如何,就直接说:“好,请坐!”“真好!”好吗?其实,我觉得不好,现在“好”、“你真好”、“好极了”,成

了一种通病式的评价。要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提升,比如有个老师在讲解尊重环境时,有个学生说:“我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了”。如果还是说:“很好,请坐”,此时就很不合适了。好在这位老师提升了,“,对,我们以后一定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具体的不丢垃圾到增强环保意识,过渡了,也提升了,提升的非常自然、非常融洽。我们思品课虽然强调魂,但不是穿鞋带帽那么随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零星的教育,而是人的心灵的教育。这种教育不能硬性灌输,也是不能独立进行的,必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予以熏陶,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渗透,“润物无声”。

4.有生是指,有生成。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遗憾的是,这次我们的初中思品课评选活动中,生成的成分很少。老师们一定要注意,预设与生成是我们思品课的根本属性。互动就必然产生生成,如果互动不产生生成,那么互动就是形式。生成该生成什么呢?固然,我们希望生成一些有利于教学的资源,但也可能生成出一些糊涂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生成的资源,我们应在课堂上予以及时澄清。生成的外延,不仅是知识的生成,还包括情感生成。一旦学生动情,就很容易润物无声了,学生就会和老师互动配合,产生新的情感。如有次我听了一节昆明的老师上的初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课,这节课本来是很难上的课,干巴巴的,没什么能吸引住学生的,但这位老师用了很多图文资源,生动地讲解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等经济成分,并在讲到维护公有财产时用一个感人的录像予以升华,学生们纷纷为之动容。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父母都是国家干部,我回家后一定会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贪污国家的财产!”老师们,我在听到此处很是感动!这种话说的何等的好!这种课体现了我们思品课的生命力,这就是一种宝贵的生成啊!因为它生成了最难得的情感。所以,有人把预设与生成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所以我们思品课既要考虑预设,又要考虑生成。预设为生成起铺垫作用,为生成创造条件。如果我们对教材还理解不清的时候,光是从表面推移教材的话,课的实效性就大大降低,所以我今天要大声疾呼: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成。

5.有色是指,有比较鲜明的教学特色。我们现在不强调什么模式,要强调每一节好课都是一种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他的成功模式,对你来讲就不一定成功。所以我们强调每一节课都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既有内容的创造,也有艺术上的创新。

教师彰显个人魅力和教学风采,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语言、姿态、声音、幽默感,每个教师都是独立的、活灵活现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要进行生命的对话,要产生自己的特性。

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彰显个人的魅力和教学风采。我们这一次为什么要设立风采奖,就是要提供一种方向,我们还要制作光盘,供大家观摩。面对好课,你可以吸纳他的魂,吸纳它的设计理念,有一些做法是可以学习的,但有一些做法

是不能模仿的。所以,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举两个例子。比如说b组的朱翠华老师,她的教学风格是十分亲和、亲切,一点一点地引导学生进入到知识和情感的殿堂。而东北师大的李忠强老师,他的风格是非常潇洒,非常自信。我们看到,讲课教师各有各的风格,女教师的亲切亲和,男教师的潇洒自信,各有各的特色。老师们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6.有效是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即三维目标达成,学生学有收获。而有的老师的课上的特别累,一个劲的满堂问,一个劲的在那里卖力地讲,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也很乏味,一个劲的看手表,“啊,还有5分钟,再坚持5分钟吧!”“该下课了”??可想而知,我们都有这样的心态,学生呢?这样的课就丝毫没有吸引人的特色了,更谈不上什么艺术风格。而好课往往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下课了还听得意犹未尽,方兴未艾。

具体地说,知识、方法获得有效,学习能力提高有效,情感道德得到提升。从长远上看,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或较长时间的思品课教学,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加快了良好的品德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这块阵地其实在与社会上的阴暗面和各种负面的东西在博弈,我们是博弈的主攻手啊!我们不能放弃这块阵地、这块净土啊!

以上六条标准,是我们根据课程理念和一线教师在课改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我在这里把它提出来加以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第三部分

今后教学需要注意或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这是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的。

1.要全面准确的理解新课改理念,把握好思品课改的方向,把握好度,确保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地进行。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引导行动,如果我们对理念理解的不全面不准确,片面,那就导致认识和做法的片面性。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有的老师认为就是弱化教师的作用,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就是自学,还有的地方硬性规定,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或12分钟,这是我们课改的一个尴尬。其实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相互探讨,相互感悟的这么一个过程,他绝对不是自个儿学习;再比如说合作学习,我们有的老师的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认为不就是课堂讨论嘛,讨论的场面越热闹合作的效果越好,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但很不全面,而实际上合作学习应当是一个团体内有明确的分工,有事先的计划,还有合作后呈现的方式等等,课堂讨论仅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不是全部;再比如,我们现在强调合作探究,现在出现了一种很滑稽的场面——教师成为局外人,老师不介入合作探究的过程。他提出问题后,他就请大家合作探究吧!然后老师就躲一边自己“凉快”去了,你们爱讨论就讨论,爱探究就探究,反正领导就是要求我只能讲10分钟的。凡是这样的课,绝对没有好效果。探究合作应该是包括教师在内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共同交流彼此的情感。我们思品课的合作探究就是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所谓共同成长,就是促进师生各自完整生命的成长,完整的生命就是包括我们的知识、技能、情感、眼界。在互动中,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头脑,相对于教师来讲,他是强者,你是弱者。我过去讲课的时候,我特怕电脑卡壳,他以卡壳,我的汗就下来了。后来我就采取了一个办法,让班里的管电脑的学生帮我使用电脑,人家干得比我好。没有知识的交流、感情的交流,探究是无效的。作为老师,课要上得好,感情的交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用自己的激情来激发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知识来传播学生的知识。一节课,我们要欣赏学生的闪光点,要弥补他们的薄弱点。如我们为什么要讲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学生还年轻,经不起网络的诱惑,他们可能就会和陌生的网友接触,甚至受到人身伤害。这就是他们的薄弱点。我们不仅要弥补他们的薄弱点,还要满足他们的需求点。这三个点,请老师一定要记

牢,在课堂上我们该欣赏的要欣赏,该弥补的要弥补,该满足的要满足,这是我们的为师之

道。度的问题很清楚,就是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方法要高效适量,不能出现满堂问、满堂看、满堂动的现象。这次参赛课中有的老师用的课件太多,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太多的课件容易打断教师正常的教学顺序和学生的思维。用课件,可用可不用的,不用;而且,一个课件,要反复的用,这样才能达到课件的作用。要关爱学生的视力啊!

3.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防止形式冲淡内容的现象发生。本届优质课活动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过于注重形式,活动太繁杂,冲淡了内容。你设计这个活动要干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我们教学设计要有两个内容,一要精心设计情景,二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和问题要有内在联系,情景不要多,问题要有四位含量。

4.要注意克服不同程度的四重四轻现象,不断增强思品课的品位和实效性。

5.要调控好课堂的教学节奏,务必要用足够的教学时间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这次优质课发现,不少老师的教学节奏调节的不好,有的没有把珍贵的分分秒秒的时间有效利用好,放在刀刃上。我举个例子:导入,要做游戏啦,介绍游戏的规则,用了将近15分钟,同学们听清楚了没,我再说一遍,等等,40分钟的课,用了25分钟用在游戏和导入上,课显得非常浮躁;有的思品课上把体育活动搬上了,为了合作拔腿绑在一起,比赛争第一,合作的好,很热闹,你想想学生获得了什么呢?在重点难点上,有的课安排的不好,前松后紧,有的课提前下课5分钟,有的课延时5分钟、10分钟甚至还多。我们要学会在课的节奏调控上下功夫,设置活动要注意“细节决定一切”这句话,如果每个活动得不充分,又拖延时间,那这节课的效果可能就达不到。预设是为生成服务的,预设也要有弹性,40分钟的课不能就预设为40分钟,而是要预设为30几分钟,一旦发现在互动中出现了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的因素,要及时吸纳过来,如果生成占时间多了,要掐掉一部分预设,如果有的生成要超出预设了,也有必要“踩刹车”,保证你的课堂不拖堂。这就是一种教学技能问题。

6.要深入、反复地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自我,不辱使命,为搞好课改做出更大的贡献。课程标准是我们思品课的总章程,我们老师在课改时不能手里没有课程标准啊!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真正关心我们的一线教师,让他们好好研究课程标准。希望我们老师们在课改的路上不断学习、永不止步、永不停息,为思品课的改革再添新功!谢谢!

篇十:滕州市2013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

滕州市2013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

刚刚结束的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犹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次盛宴,每位选手的优质课就像是为盛宴献上的一道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菜肴,大家在享受了美味,增加了营养之后,我的讲评是献给大家的一杯清茶,希望能有助于大家消化吸收,更希望它是对菜肴如何做得更加美味的一个菜谱,以唤起大家对下一场盛宴到来的期盼。

我感觉本次优质课有六大亮点:

1、参加赛课的各位老师教学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学科素养好。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满怀深情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充分发挥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率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大部分参赛选手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他们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上课前,各位选手都十分重视对借班上课班级的学情调查,都能根据新学情重新设计教案;课上能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系列化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育才中学郭德祥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表演“放学回到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加强

自我管理”;官桥中学的张发芹等老师通过由学生担任小记者在课堂进行的专题采访,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告诉我们,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老师只要真正转变教学思想,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一定会较好地体现出来。

3、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案,教学情景富有创新性。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次参赛的各位老师在如何创设教学情景上都下了较大的功夫,他们不是简单再现学生生活情景,而是精心设计围绕教学主题,具有系列性、发展性、典型性的学生生活问题情景。这种教学情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具有学生课堂活动的价值。例如:创设同一人物经历不同的事情,如滨湖中学朱军老师“乐乐的故事”、育才中学郭德祥小刚的故事、李程老师冬夏同学的故事等等。

4、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此,各位上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他通过观看学生小品表演、电视视频等现象、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件事等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认识生活道理。课堂展示的学生小组讨论是真交流、真讨论的热烈场景。从学生小组讨论的状态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该班学生比较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看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自己的言行有了反思,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告诉我们,老师只要真正转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伴随而来。

5、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也在发挥作用。参加本次优课竞赛的各位老师都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总体上说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比较精当,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制作的多媒体投影画面十分清晰。视频资料如张汪中学高老师“目标的故事”,有效激发了学生情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参赛老师在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孙艳老师白板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具有提高教学效果的价值,仍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必须从提高教学效果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6、教师十分重视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校本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文本课程转化为课堂现实课程的重要环节。在本次优课竞赛中,很多选手都运用了北辛中学的校园面貌学生的一些

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也体现了教师备课中真正在备学生,不只是备自己的学生,还备讲课学校的学生。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的重要体现。

在本次听课过程中,不少教学现象引发了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思考,针对本次教学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各位老师参考:

1、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在一堂课里,应该体现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而我们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必须搞清它们在一堂课中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应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知识目标应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我们看到有些目标仅仅是知识目标,是不完整的。

2、学习情境的创设。对教师而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是教学智慧的综合反映,是平时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的结果,是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反思的成果。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情境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2)情境一定要具体探究性,须经学生积极的思考过程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浅而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设置情境的目的。(3)情境应具有生活的真实性,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自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最好不能脱离生活而虚拟,拿一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的事件作为情境,这样学生没有切实的感受,谈不出真实感受。(4)情境应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这样的事件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又能产生冲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

他们情感共鸣。(5)情境宜精不宜多,要用得经济,用得有效益。防止情境的滥用。

3、处理好几种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节优质课应是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预设有三个要求: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二是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三是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课堂应是互动与生成相结合,不要只顾推进自己的流程,不能硬把学生拉回老师的思维套中。学生质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鼓励与培养。目前,各位参赛课堂中教学问题基本上都是老师预设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试图分析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往往对课程生成性的东西置之不理。比如,七年级《新生活新起点》一节,在制定目标时学生谈到到达目标时要物质奖励,对此如何认识,就要求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讲课教师却没有对此加以关注。一旦关注了这点,无疑将是一堂课的亮点。(2)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要防止两种片面性:即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和教师使命的淡化。一节优质课应是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成分调动的课。教师角色定位是五位一体的: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闪光点的发现者、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而这五个角色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后三者。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是要做到该点拨的点拨,该夯实的夯实,该纠正的纠正。更重要的是要做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教师应有敏锐性、适应性,及时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要积极的向学生学习,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形是相当常见的,一节好课应是促进师生双方完整生命成长的课。而学生的参与应是多方面的,是知识的参与、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互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应是思维的互动、情感的碰撞。(3)形式和实效的关系。有的老师过于看重课堂形式,整堂课“活动”不断,“问题”连篇,或者干脆来个问答式,学生回答完后,要么几句不疼不痒的总结,或根本没有评价,也没有总结,缺少鼓励,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要么就是一味地教师鼓励,学生鼓掌,比如:一个过于简单得没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不加思索随口答出来,教师还要说“非常好”,“太聪明”,“掌声鼓励”。于是造成鼓励贬值,掌声泛滥,把个课堂搞得热闹非常,一堂课下来,只不过是对教材活动内容的“炒作”。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在课堂上多次尝试着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探究、发言。除了一两节比较成功的课堂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取得实效的

少,流于形式的多。究其原因大至有以下几种:一是没有探究的素材或情景,二是活动时间不够,三是问题设计不合理,不是偏难就是偏易,四是活动目的不明确。我觉得讨论、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只是通过学生讨论、探究解决课堂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形式去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精神等等。也有些学生不明确,我回答了这些问题有什么感悟,要达到什么目标,只是觉得上课好玩,难以达到教材编者的真正意图。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的习惯。甚至一些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乱”。在这方面,我们很多老师都犯了同样一个认识上的错误:认为课堂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解决一个现成的问题,得出一个老师想要的答案。(4)个体和全体的关系。在教学中,部份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却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缺乏引导、鼓励或者设计的问题偏难,不切合学生实际,结果整堂课下来,真正参与活动的学生不多,能答得上的只是那几个成绩好又聪明的,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是七年级某班的一堂课上,有一位同学发言七次,有两位同学各发言三次,而更多的同学没有机会。长此以往,课堂成了少数优等生表演的舞台,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不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4、老师对现有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讲解挖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体上教师对教材难点和重点知识的精彩讲解较少。事实上,并不是没有什么可讲。学生对教材中一些基本观点理解并不全面,需要老师作必要的讲解。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基本观点的解析内容,决不可忽视文本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但决不能满足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再现,必须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如七年级课堂上对目标的定位,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认识上都有偏颇,不仅仅是学习目标,还有更多,不能太功利,比如很多学生把目标定位考上一中,就值得商榷。

5、增强教师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如何避免以课本为中心和偏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泛化两种片面性呢?结合本次优质课评比中的展示课,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实现教科书内部课程资源的相互整合。(2)实现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时事材料,以充实教材,又要适时介绍本学科最新的时事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此外,还要加强政治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人们习惯上说,“史地不分家”,政史同样不分家,政治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政治。(3)实现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整合。所谓多样整合,即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6、教师对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多研究,要把握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总体结构,从全册教材角度,从整个单元角度,设计某一节课的教学方案。也许是考虑竞赛课的完美,本次展示的课堂教学基本上看不到本课教学内容与上课内容的联系,存在孤立地教某一课教学内容的现象。只有柴胡店中学的张庆旭老师注意到了章节的前后联系。建议老师一定要通读初中思想品德各册教材,尤其要精读本年级教材,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7、教师的教学语言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在本次课堂教学中,还出现教学语言不规范,概念表述不准确的现象。老师偶尔的语言失误可以谅解,但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纠正自己的口误。要杜绝口头语,比如,“干嘛”、“是不是”等等。课堂教学确实需要有活跃的气氛,需要老师有幽默的语言,但是决不能为此而忽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8、点评的语言要精当。很佩服一些老师丰厚的语言功底,饱满的文学素养,尤其是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评各具特色,现摘录几条:“语言表达很到位”、“观察很仔细”、“你很善于发现”、“分析的多透彻呀”、“当一个班长不容易,当一个让全班同学认可的班长更不容易”、“请发散一下你的思维”、“她很勇敢”、“说的真棒,思维很开阔”、“用我手写我心,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叹吧”、“我很期待,想跟同学们分享这一时刻”、“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健康的种子”、“真好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合自己的不足,??你离成功更近一步了”。我认为点评与引导是否到位,主要取决于是否吃透了教材、教学智慧和应变能力是否过硬、自身知识面是否广泛、词汇储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足够。

9、要增强反思意识。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老师不断反思本校、本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希望各位老师在今后开设公开课教学活动中,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探究有效解决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策略,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我们相信未来滕州思想品德教育家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

10、课件制作再精些,大多都是ppt,制作水平一般,谈不上精美。有些视频资料没有做好链接,不是一个整体。有些老师的课件操作都有问题。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讨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很有借鉴意义:1、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2、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3、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4、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或优质课,往往追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评课稿 今天上午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研讨课,听后对本节课有如下思考: 一、教学目标方面 我认为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为: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2.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1小时、1分钟的时间。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1小时、1分钟的时间。明白1时=60分 3.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以上三维目标进行展开。 二、课前导入方面 王老师在课前让孩子们进行了开火车数数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对集中学生的思想很有意义。但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整5的数数游戏仿佛没有结合,直接借助了5的乘法口诀,就让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分钟数。 三、制作方面 王老师制作了色彩鲜艳的,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在课下的备课上也花了功夫,特别是相当多的PPT都以运动轨迹呈现,说明王老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具备了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值得称赞。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时间”作为数学知识尤为抽象,掌握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时,钱老师运用了

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图上认识时针与分针,用的动态形式呈现时针或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对教学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 四、学生合作方面 整节课的教学中,王老师虽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但合作不够深入,合作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安排的相对老师的讲解显得少了一些。 通过安排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这里王老师可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一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的时候,一分钟还能做什么事情,也可以组内交流。让学生们感到时间的珍贵,趁机进行德育的渗透。 五、练习延伸方面 课堂练习形式多样,符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如果练习的题目略微增加点就会更加有实效。 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引导、启发非常到位,的制作非常精美,有实效,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评课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灿烂的中华文化》评课稿 长汀进修学校涂联营 听了陈坤秀老师的课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 陈坤秀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陈坤秀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 陈坤秀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陈坤秀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陈坤秀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陈坤秀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郭玉娥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以上是我认为陈坤秀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2、在学生自学时,陈坤秀老师进行了自学督查,行间巡视,但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认为老师应该全身心的融入师生自学合作这一环节。 3、学生活动面还不够广。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学语言显得略多,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还留有传统教学的影子。 5、还不能完全与学生实现换位思考,提出适切的问题; 6、板书设计不够严谨。

教研活动评课稿

教研活动评课稿 今天,听了老师执教《》、《》我感触很深,我想分别用两个词语来概括。第一节课亮丽,惊奇。第二节课新颖、独特。下面我将从教学艺术,教学氛围,师生角色定位来对这两堂课进行简单的评析。 一、灵活自如的教学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两节堂课能够体现教师真正地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教师再教学中,适当地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创造、去实践。没有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幼儿的创造力,更没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例如《分一分》这节课,张霞老师的手工课始终是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探索,为幼儿提供一个启发性的学习模式,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来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再如《》这节课,吴晓玲老师让幼儿、、、、、、 二: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围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是的,幼儿需要研究学习,他们渴望开放与挑战,他们需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给幼儿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参与、去研究、去发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好!本教学案例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育活动,

幼儿们在教育活动上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诉说。只有将幼儿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还给幼儿,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教育活动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感悟、去研究、去实践、去创造、去表现,幼儿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才会学有所得。举例、、、、、、 三、平等和谐的角色定位 尊重、信任幼儿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与学的精彩就是归还儿童的真实生活。师幼平等关系的形成是教育活动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放下了架子,降低身子,尊重幼儿的意见,让幼儿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幼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教育活动氛围才能逐步形成。举例 另外,对两节课,我也有一点建议,参与度,兴趣不浓厚。举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年月日》听课反思随笔评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年月日》听课反思随笔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年月日》听课心得 听了范丽玲老师《年月日》一课后,我有好多话要说。 《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上课,范老师就用多媒体出示宇宙画面,说宇宙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让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地球自转的同时,月球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并说明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地球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并说明地球绕

太阳一周的大约时间是365天,也就是一年。然后,范老师让学生提数学问题:一年有几个月?一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一年有多少小时?并把有用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随即让学生利用年历卡,自主统计31天的月份有哪些?30天的月份有哪些?二月份有几天。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先让学生自己探究,然后小组交流,从而找到共同点:年份不同,但31天的月份和30天的月份完全一样,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 四、六、九、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拳头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兴趣,于是范老师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30天,平年二月28,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

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范老师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范老师让他们讨论,对于平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范老师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范老师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效果会很好。 在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时,范老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具体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也就是一年的实际时间,讲

八年级地理评课稿

一、八年级(上)地理教案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 厚德中学陈红梅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 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 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有多少人?居世界第几位? 生: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 师: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1页活动题1: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 生: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 (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结论: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高效课堂评课稿

黄陂区高效课堂赛课优质课展示评课稿 2012-02-27 09:35:00| 分类:教学教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尊敬的市教科院罗主任,区教研室闵主任,夏老师,刘老师,前川五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虽然是春寒料峭,但是黄陂前川五小却是暖意融融,我们新老朋友相逢在这里,共同学习探讨,真诚交流,倍感亲切。今天我们观摩欣赏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今 天的三节课有激情、有智慧、有特色、有实效,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三位老师的课立足于学 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真正让学生 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 利用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三节语文课,洋溢着个性,飞扬着激情,彰显了魅力,听来让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 纵观几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感受。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定位准。 三位老师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来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体现年段和教材训练重点。例如:李慧萍 老师的《壶口瀑布》是一篇语言优美,并有一定的难度与深度的课文,李老师能依据课标要求和学 生的认知实际设计明确合理的教学要求,有所偏重,而不面面俱到。在教学中,她十分投入并有感 染力。在教学中语言简练清晰,善于诱导,以学生的“读、思、悟、议、品”为主要手段,以学生的 感受为主线,重视情景的创设,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突破重点段,提高课堂实效。课时目标具体实在,准确、科学、实用。 二、体现阅读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训练过程实。 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例如:白红利老师老师 执教的《雪地贺卡》,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一中心”来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与 纯真。以“我”发现 雪人身上的贺卡及贺卡的内容为主线组织开展教学,教学流程清晰。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童真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 朱娟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进行意境想象与朗读训练。教师抓词眼多渠道引学生入境,并通过品读、赏读、引读、范读等多层次、多梯度的读,体现了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既让学生能 声情并茂地吟诵《渔歌子》,又能将《渔歌子》背后整个美轮美奂的诗词意象铭记在心,内化感悟,受到启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 围绕教学目标,几位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 的思维,升华了情感。不论是在认识生字、对文中不理解字词的质疑、理解、还是理解文本的内容 时都充分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感悟。另外,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训练。朗读的形式多样如

认识年月日评课稿

认识年月日评课稿 发表回复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听张茜老师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这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张老师首先提问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关于年月 日方面的知识然后再揭示课题,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活学生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

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张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问题数学化,把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朝阳中学林燕 2011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 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 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 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 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 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 田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 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田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田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 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田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 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田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以上是我认为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 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小学品德评课评语

小学品德评课评语 小学品德评课评语大全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以下是搜集的小学品德评课大全,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 你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只是课堂上自由散漫,从不完成作业,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老师知道你并不愚笨,只是对缺少信心。贪玩占用了你很多时间,爱玩虽不是缺点,可是贪玩却会影响你的进步。希望你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我相信你定能取得好成绩,你说对吗? 2) 你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工作负责,能够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爱阅读,兴趣广泛,希望你在不同的岗位上好好地锻炼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3) 你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积极锻炼,体育优秀,是班级的体育健将。工作认真,每项工作都能按时完成,但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希望你在班级里再活跃些,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阳光少年。

4) 文静的你是一个优秀的女生,负责班级的早读,实小第一个有琅琅书声的班级是六一班,那些都是你的功劳,平时学习认真,作业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希望你发言再大胆一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5) 你现在是个男子汉了,要学会承担责任,在学习上要认真学习,甩开大步往前走,不要畏畏缩缩,学习关键是要平时努力,短期效应偷空减料都不是学习的捷径。希望你好好总结,诚实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期待你的进步。 6) 你是六()班的核心,能够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工作是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学习认真踏实,成绩优秀。希望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再严格一点,做好同学们的表率。 7) 你,工作出色,学习认真,与同学友好相处,活泼开朗,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希望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8) 你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阅读面十分广泛;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代表班级参加冬季三项赛表现突出。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希望你继续努力。

认识年月日-评课稿

认识年月日评课稿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听张茜老师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这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张老师首先提问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关于年月日方面的知识然后再揭示课题,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张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走来,在生活中发展,为生活而服务的,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现象,去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能够结合生活实际,适当地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在情感、技能的学习上都有所提升。

八年级英语评课稿

篇一:初中英语评课稿 初中英语评课稿 20xx年3月 王云云老师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tpr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教师利用游戏引出新词教学,自然有效。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王云云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谜语,游戏,内容非常丰富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王云云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通过认真观摩了19节课,大家收益不少。19位老师各有所长,他们教学目标明确,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活动形式多样,三维目标的制定都非常具体,采用大量小组活动形式,使整堂课学生的活动面广,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在课堂中共同探索氛围,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征,训练方式有效,教学效果显著。下面就部分老师的授课作简短的点评。 课题名称:8a unit 1 friends 《 reading 》 学校:jdwqzxqzx 学科:英语 年级:八年级 w老师讲授的8aunit 1 reading 是一节新授阅读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版块围绕“friends”这一话题展开教学活动。 一、教学设计的评价 本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尽量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尽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并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贯彻落实。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1、新课的导入巧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docx评课

听课记录 执教人:杜润好科目:政治 年级:八年级 课题:《国家权力机关》 场景:观看视频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视频,杜润好老师整堂课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情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主动探究知识、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准确,重点突出,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既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双基训练又重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丰富、深刻、流畅。具体表现为: 1.教学理念体现新课改 整堂课教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积极创设合理、生动的生活化情境,设计驱动性的活动,营造和谐激情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既给学生搭建开放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与合作,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彰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意识较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老师目标意识强。这节课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对难点、重点、关键了如指掌。从课堂上看老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从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认识规律出发,确定科学具体的“三维”目标,以提高自己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 自觉热爱国家权力机关。增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崇敬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能够辨别区分人大的职权为能力目标。以知道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识记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识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为知识目标。老师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分别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位准确科学。整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围绕目标设计安排,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复习导入,为实现目标铺设了桥梁;新课开始前,提出目标,有的放矢;新课教学中,步步引导达到这个目标,教学评价科学民主,“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并达成。 3.教材处理精心合理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主张教师“用教材教”,反对“教教

教研活动《四季》听课评课稿(2020)

教研活动《四季》听课评课稿(2020) 今天有幸聆听了袁丹老师的《四季》,感受颇深,获益不少。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四季》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来,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郑宜晓老师这堂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

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接下来我谈谈对于这堂课的评价,希望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郑老师课前的导入幻灯片和带有春夏秋冬的汉字图片的结合可谓是入情入境,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四季图片,让孩子们分辨分别属于哪个季节,这一环节的设置增强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们获得了一种成功感。在让孩子充分了解了春夏秋冬之后,相机归纳总结,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四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郑老师做到了。

这首儿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读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并加强了对读书的指导训练。郑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形式是多样的,有指名读、教师范读、小组、开火车读等。在读中注意了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有梯度地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四季的美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我记忆最深的是郑老师指导学生写字部分,她结合学生的实际,首先指导了新笔画竖弯的学习,又细致到位的指导了“天”和“四”两个字,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了字的写法。

四年级评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例3评课稿 韦凤利 杨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平移》例3一课,我觉得这节 课突出了重难点,我就来谈谈几点感想。平移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 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这些 概念用文字概括告诉学生,可能相应的练习学生会掌握得很好,而 到实际生活中如何化抽象的概念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呢?课前杨老 师收集了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图(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如:游 览车、摩天轮、风车等,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 一、从动态的素材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本节课杨老师运用多媒体“动”的特性,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各种电教手段,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形象,更具趣味性,为 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如:在初步认识 平移时,课件先整体呈现一组画面,再逐一的放大,给学生提供了 丰富的表象认识。同时通过课件的演示,动态地呈现了平移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又如:当学生对“平移” 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又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让学生 观察、判断,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在操作验证时,课

件上的小树可以随机点身上的每一个点进行移动,解决了学生回答 随机性的困难,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在丰富的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正如著名心理学家 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这节课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平移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教师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 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教学平移的现象时,教师让学生用手势比 划平移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物体往垂直方向平移时,我让学生用身 体演示电梯上下运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 的运动方式。 三、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和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杨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机会,并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得到正确的结果,先让每个学生通过数一数、移一移,明确移格的方法,再让学生数一数,小组交流讨论,

初中政治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朝阳中学林燕 2011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 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 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 田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田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田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田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 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田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以上是我认为田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 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 2. 在学生自学时,田老师进行了自学督查,行间巡视,但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认为老师应该全身心的融入师生自学合作这一环节。 3. 学生活动面还不够广。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学语言显得略多,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还留有传统教学的影子。 5.还不能完全与学生实现换位思考,提出适切的问题; 6. 板书设计不够严谨。篇二:初中政治评课基本要领 (一)评教学思想 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能根据学生学学习的需要,合理运用课外资源,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同时和学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

四年级品德《我们的生命》评课稿

四年级品德《我们的生命》评课稿 四年级品德《我们的生命》评课稿 今天有幸能够学习xx市xx区松树小学赵xx老师的微课——我们的生命,这节微课所涉及的科目是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反复学习了两次让我领略了赵老师的风采与特色。可以说又是一次收获满满学习。从赵老师的这节微课,我再次体会了微课不微、微中见大。整体看赵老师的这节微课能够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教育。是一节有血有肉、有浓浓情感味的微课,总结起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以提问的方式直接切入主题。 在微课的开始赵老师就以他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引发提问——我们的生命属于谁?然后以小记者在行动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妈妈孕育宝宝的时候的不容易。从贴近生活的一些实例入手:“吃的、生病、出行、家人的付出”等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孕育生命的不容易,体会妈妈们的伟大付出是为了宝宝们健康的到这个世界。 二、以活动的形式体验准妈妈的辛苦。 在微课中赵老师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孕妇的生活,以小活动——反背书包的形式。让孩子们再次体会准妈妈们的辛苦,以及又是怎样的小心翼翼,同时家人也付出了很多,

才使我们健健康康的到这个世界。 三、观看成长相册,体会成长的快乐 微课中安排观看成长相册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再次强化我们的生命灿烂与伟大。赵老师在这一环节用了大量的课件展示小生命的成长的历程。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家人的爱、是家人的全部,我们的生命与家人的细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四、微课首位呼应、注重情感教育。 课的开始以问题切入,微课结束时同样以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生命属于自己,还属于谁呢?看似重复的问题,在微课的结尾提出。不但起到了全课的总结的作用,而且还让还孩子再次叩问自己的心灵,真正的体会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们的家人。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节微课的设计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如果赵老师的本节微课,再安排一个——“如何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彩?”这一环节。微课的内容就会更加的丰满。总之这节微课让我看后深受教育与鼓舞。是一节充满正能量的好课,为赵老师精彩讲解喝彩。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1

初中思想政治听课记录及评课 时间:XXXX年X月X日 地点:XXX 讲课人:XXX 班级:X年级(X)班 听课记录: 一、复习 教师复习上一单元知识(青春期要注意事项) 二、导入新课 1、看待问题的方法: (1)全面的看问题:包括二分法、正反、内外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师举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用塑料袋等。(优点)三、进行新课 (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 1、学生默读课文(看完后举手,好方法) 2、教师提问:用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评价一下优点、缺点。 学生:优点爱劳动、干家务活等,缺点市学习不好, 教师:学习不好不能说是缺点,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要挖掘自己的潜能(优点:随时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作点评,并鼓励女生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 3、回到课本第46页小故事并分析: 教师:我看她不是美女而是“霉女”(幽默的语言,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从而引出衡量“美”的标准:内在美和外在美,并举例自己认为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中的美女,大家可以猜猜是谁? 学生:于丹, 教师:她就是我心目中的美女,她外在虽然不是特别美,但内在、言谈学识等却非常美。(优点:举了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让学生从理性上懂得了这个问题) 教师提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上初中后的变化(行为习惯等) 学生:爱帮助人、学习认真、不断进步等 (在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优点的时候,其他同学嘲笑并发出“嘁”的声音,教师幽默的说,你们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就说“吧”了,这样婉转的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并使课堂气氛活跃,非常好) 点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在其他同学嘲笑的情况下也不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平时的课堂气氛一定更活跃。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 4、教师点名认识自己的方法,并通过课本故事逐个分析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评课稿

县第三校区区域教研活动评课稿 10月12日上午,四棚小学、寿张镇小学、十五里园镇小学教师齐聚一堂,进行了区域教研活动。三位青年教师的展示课亮点很多,近40分钟的课堂展示背后是团队老师们的辛勤打磨与完善,教师团队也在互相学习,互相成长,所以非常感谢寿张镇小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以评促教,以评促研,学习交流的机会。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它比语文课程更多地承担了育人功能。三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情感态度培养为目标,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有以下两个突出的优点: 1.目标定位准确 六年级上册是法律专册,目的在于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增强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本册第一单元有两课,第1课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每课分为三个板块。 宋老师执教的是第1课的,第一个板块《法律是什么》,这节课的目标是在于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内涵;李老师执教的是第二个板块《生活与法律》旨在认识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佟老师执教第2课的最后一个板块《树立宪法权威》,是承接前两个板块,让学生在感受宪法日、理解宪法后的一个行为落实。三位教师的课堂也是围绕目标组织学生活动的,目标定位非常准确。 2.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根据这一课程性质,三位老师课堂上都较好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以学生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展开交流。课堂上教师呈现的特点,不仅是简单教材知识的罗列更多的是教材知识的重组与整合。 如李老师通过“七嘴八舌”交流环节,设置问题:谈一谈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回答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贪污罪等,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也同时反映了学生在法律方面的知识储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从刑法到民法再到行政法,层层递进,促进学生了解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有效设计教学问题。巩固交流环节在采用连线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还让提高了学习效率。 宋老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排队上大巴和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切入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

品德与生活评课稿《相信我能行》 (2013-09-26 23:37:24) 转载▼ 标签: 教育 李娜老师执教的《相信我能行》一课,是三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本第一单元的第四个主题。教学中李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大胆尝试的良好品质。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相信我能行》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经历,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时刻给自己加油,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的道理。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等,再现生活情景,谈议结合,分析原因,追溯危害,让学生达到学文明理的目的,如:开课时,教师用两种方式问好,情境创设新颖独特;课尾舟舟指挥图片的启发、引诱,以及教师个人的亲行、亲历,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把学生引入生活中,使学生入情入景,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新课程理念。从时间观念来看,李老师能合理支配时间,开头简洁直奔主题,谈话精练,环节紧凑,其目的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动多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李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思维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议、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有意识地给自己加油,充满自信的话语和行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中,李老师善于“煽情”,能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情趣,鼓励学生体验情感,使学生情绪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不同状态之中。情境创设比较到位,“煽情”恰到好处,学生有了情感体验,自然就有话说,这是教师空洞说教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学生在朗诵诗歌《我能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拓展了“行”的内涵。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了深入,心理品质得到了拓展,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层层深入,由个体到集体,上升到社会,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二、努力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在教学中,李老师为学生提供话题和范例,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李老师的教学设计颇具匠心,能创造性地活用教材。《相信我能行》一课是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能力。课前教师用独特的问好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自信与自卑两种心理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接下来以教材中人物甜甜和丁丁的具体表现展开讨论,从讨论中使学生明白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不难看出,本课设计的思路很清晰,教师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要旨,洞悉和分析“学情”,从而制定出既新颖又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因此,显得课堂的实效性很强。在情感与认知的基础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