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它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 14001是由ISO/TC 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SC 1)制定的﹒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它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或“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它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并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的有效性﹒本标准的是支持环境保护的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规范提出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展示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关于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见其它标准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应当说明的是﹐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行为)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要求的﹒

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手段﹐有助于得到对所有相关方的最优化结果﹒然而﹐采用

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取得最优化环境结果。为了实现环境目标﹐环境管理体系应能促进组织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考虑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同时充分考虑到采用该技术的成本效益﹒

本标准不拟涉及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因素﹐因而不包含与之有关的要求﹐尽管它的认证/注册过程仅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内容﹒但它并不刻意限制一个组织将这方面要素纳入整个管理体系.

本标准与GB/T 1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遵循共同的管理体系原则﹐组织可选取一个与GB/T 19000 系列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但应当看到﹐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应用会因不同目的和不同相关方而异﹒质量管理体系针对的是顾客需要﹐而环境管理体系则针对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中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体系要素﹒在一些情况下﹐可对现行管理体系要素加以修改﹐使之适合本标准的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重大环境影响信息﹐制定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可能组织希望对环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向外界展示符合性﹔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本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适用于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条件等因素﹒

对于本标准的任何应用﹐都应明确界定其范围﹒

2. 引用标准

目前尚无引用标准﹒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2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外部存在的全球系统﹒

3.3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化支持的审核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3.7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8环境表现(行为)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针﹐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

管理体系结果﹒

3.9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声明﹐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针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3.10环境指针 environmental 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

3.11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于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2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元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3污染预防Prevention of Pollution

指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针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4.3.2法律与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4.3.3目标和指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

指针。环境目标和指针应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它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和指针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4.3.4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针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针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针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

提供依据﹒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应建立并维护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个有

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

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

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4.4.3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4.4.5文件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文件便于查找﹔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

本﹔

d.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误用;

e.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4.4.6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针﹐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针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一

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

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和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4.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其中应包括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针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进行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4.5.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完成﹒

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潜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的相适应﹒

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所引起的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组织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

4.5.3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的记录﹒这些记录中还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对环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使之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

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用于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和一些程序﹐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的制定,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4.6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对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它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

规范的使用指南

本附录对要求作了进一步说明,以避免对规范的误解。本附录仅涉及条款4中所包含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A.1总体要求

实施规范所述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改进环境表现。规范基于这样一个概念,即组织将定期评审与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录求对它进行改进的可能性并予以实施。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为了实现环境表现的进一步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为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过程,改进的程度和范围由组织根据其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尽管可以期望通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实现环境表现上的某些改进,但应当明白,环境管理体系是能够使组织实现并系统地控制自己所设定环境表现水准的工具。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本身并不必然地导致立即降低有害环境影响的结果。

组织可自由灵活地确定界限,是在整个组织内,还是在组织一些特定工作部门或活动中选择实施本国际标准。如果本国际标准在特定的工作部门或活动中实施,可以采用组织内其他部分业已建立的方针和程序,用来满足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只要它们适用于行将采用本国际标准的这些特定部门或活动。环境管理体系的详尽与复杂程度,文件化的程度以及支持体系运行的资源,都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及其所从事活动的性质,对于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把环境事务纳入整个管理体系,可以有助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同时有助于提高效能,明确责任。

本国际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是建立在一个由“策划、实施、检查、评审”

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基础上。

该体系应使组织能够:

a)制定适合自身的环境方针;

b)为确定重大环境影响识别组织过去、现在和计划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

环境因素;

c)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示;

d)识别优先事项,建立适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e)建立组织机构并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f)促进策划、控制、监视、纠正措施、审核与评审活动,以确保环境方针得

以遵循,环境管理体系保持适宜;

g)有能力根据变化着的客观条件作出修正。

A.2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实施与改进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动力,从而具有保持和潜在地改进环境表现的作用。因此,环境方针须反映最高管理者对遵循适用的法规和保证持续改进的承诺。环境方针是组织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基础。方针应足够明确,以使内部及外部个关各方都理解,并应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

与修订,以反映变化着的条件和信息。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可以明确界定。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当规定其环境方针并予以文件化。如果组织从属一个更大的组织,其环境方针还应符合后者的方针,并得到后者的认可。

注:最高管理者可以是对组织负有执行职责的个人或集体。

A.3策划

A.3.1环境因素

条款4.3.1旨在提供一个组织识别应优先纳入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

应考虑到分析工作的费用和时间,以及可靠数据的可得性。出于法规或其他目的所取得的信息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组织还可以把他们对所关心环境因素的实际控制程度也纳入考虑范围。组织应当考虑其现行的,以及与此联的过去的活动、产品和/或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以确定自身的环境因素。

如果一个组织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环境状况。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组织所具有的一切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以此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已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不必进行这一评审。

评审范围应覆盖下列四个关键方面:

a)法律、法规要求;

b)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

c)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d)对来自以往事件调查的反馈意见的评价。

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应当考虑到组织内正常运行的异常运行的情况,以及潜在的紧急状态。

适宜的评审方案视活动性质可包括核查表、面谈、直接检验和测量、以往审核或其他评审的结果。

若适当,识别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应予考虑具有下列性质的工作部门的活动:

a)大气排放;

b)水体排放;

c)废物管理;

d)土地污染;

e)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f)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到正常运行条件、关闭与启动的条件,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

该过程的目的在于识别与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重大环境影响,而并不旨在要求作具体的寿命周期评审。组织无须对它的每一种产品、部件和原材料设入都作出评价。

他们可以从活动、产品或服务中选择出某些属类,以识别那些最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对产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组织市场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相对说来,组织的承包方或供方的控制作用较微弱,而由于组织负责产品的设计,它能通过如更换某种材料的投入明显地改变环境因素。考虑到组织在他们产品的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控制作用有限,在可行时,他们应考虑建立适当的控制与处置机制。但这一规定不意味着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A.3.2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举例如下:

a)产业实施规范;

b)与官方机构的协定;

c)非法规性指南。

A.3.3目标和指标

凡属可行,目标均应具体,指标均应可测量,必要时应将预防措施考虑在内。

对技术的选择,组织可以考虑使用经济性适当、具有成本效益且经鉴定适合的最佳实用技术。

正文中提及对组织的财务要求,不意味着组织必须采取环境成本核算。

A.3.4环境管理方案

制定与执行一个或多个方案是成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要素。方案中应说明如何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包括时间进度和负责实施组织环境方针的人员。方案可予细化,具体到组织运行的细节要素。方案中应包括对新活动的环境评审。

适合且可行时,方案可包括对策划、设计、生产、营销和处置的考虑。无论是针对现行的还是新增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此项目均可进行。对于产品,可从设计、材料、加工、使用及最终处置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安装工作或工艺上的重大修改,可考虑策划、设计、施工、试运行、运行,以及根据组织决定的适当时间停止运行等方面。

A.4实施与运行

A.4.1结构和职责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组织内全体员工的承诺。因此,不能认为环境上的职责仅限于环境职能部门,也可以包括组织的其他领域,如运行管理、人事等非环境职能部门。

该承诺应始于最高管理阶层。相应地,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环

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作为该承诺的一部分,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并赋予他(们)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对于大型或复杂的组织,可以指定不止一个管理者代表。对于中、小型企业,可由一个人承担这些职责。最高管理者还应确保提供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当资源。另一个重要事项是妥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职责,并传达到有关人员。

A.4.2培训、观念和能力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确定培训需求的程序。同时,它还应要求代表它工作的承包方能够证实其员工已接受了必要的培训。

管理者应确定所需的经验、能力和培训,以确保员工能够胜任,特别是那些行使特定环境管理职能的人员。

A.4.3交流

组织应实施对有关信息和相关各方要求的接受、成文与答复的程序。该程序可包括与相关各方的对话和对他们所关注问题的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对相关各方所关注事务的答复中,可包含有关组织运行所造成环境影响的内容。这些程序中,还应包含就应急计划和其他相在问题与官方机构的联络事宜。

A.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化

文件内容应足够详尽,以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同时,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具体部分的动作,应能指示出获取进一步信息的途径。这些文件可以并入组织实施的其他体系文件之中。不必搞成专门手册的形式。

有关文件可以包括:

a)过程信息;

b)组织机构图;

c)内部标准与运行程序;

d)现场应急计划。

A.4.5文件控制

4.4.5旨在确保组织对文件的建立与维护工作能够充分适应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不管怎样,组织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环境表现上,而不是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A.4.6运行控制

将来修订时可能会增添这方面的内容。

A.4.7应急准备和响应

将来修订时可能会增添这方面的内容。

A.5检查与纠正措施

A.5.1监视和测量

将来修订时可能会增添这方面的内容。

A.5.2不符合面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

在制定并保持调查和纠正不符合项的程序时,组织应使之包含下列基本要素:

a)识虽引起不符合的原因;

b)识别并实行必要的纠正措施;

c)实施或修改必要的控制,以防不符合项再度发生;

d)记录纠正措施所导致书面程序的任何更改。

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纠正措施可能只需略作计划,即能迅速生效,但也有时可能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活动。相应的文件应与纠正措施的规模相适应。

A.5.3记录

对记录进行标识、保持与处置的程序,应针对那些实施与运行环境管理体体系以及记录既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实现程度所需的记录。

环境记录可以包含:

a)关于适用的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的信息;

b)投诉记录;

c)培训记录;

d)过程信息;

e)产品信息;

f)检查、维护与校准记录;

g)有关承包方与供应商的信息;

h)意外事件报告;

i)应急准备与晌应信息;

j)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k)审核结果;

l)管理评审。

对机密业务信息应加以适当管理。

A.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审核方案与程序应含盖:

a)审核中将涉及的活动与区域;

b)审核的频次;

c)管理与实施审核的职责;

d)审核结果的通报;

e)审核员的能力;

f)如何实施审核。

审核工作可由组织内部人员和/或组织选聘的外部人员承担。无论哪种情况,从事审核的人员都应做到公正、客观。

A..6管理评审

为了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的改进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而保持其表现,组织的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与评价。评审范围应当全面,但不必在一次评审中涉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评审过程可以延续一段时间。

对方针、目标与程序的评审,应由制定它们的相应管理层承担。

评审应包括:

a)审核结果;

b)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c)面对变化的条件与信息,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d)相关各方关注的问题。

观察事项、结论与建议应写成文件,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 文章来源:文章作者:发布时间:2006-06-16 字体: [大中小] A 质量认证的主要类型 ISO出版的《认证的原则与实践》一书,将国际上通用的认证型式归纳为以下八种: 第一种:型式试验。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试验,来检验样品是否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这种认证只发证书,不允许使用合格标志,只能证明现在的产品符合标准,不能保证今后的产品符 合标准。 第二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这是一种带监督措施的型式检验。监督的办法 是从市场上购买样品或从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中抽样进行检验,以证明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标准 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三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与第二种认证型式的区别在于,以工厂样品随 机检验或成品库抽样检验代替市场样品的核查试验。 第四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是第二、三两种认证制的综合。从产品样品核查试验来看,样品来自市场和工厂两个方面,因而要求更加严格。 第五种:型式检验加工厂质量体系评定加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加工厂和市场抽样检验。这一 型式的认证,既对产品作型式试验,又对与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供方的质 量体系对其生产设备、材料采购、检验方法等能否进行恰当的控制,能否使产品始终符合技术规范。第 五种型式试验的认证通过后,可证实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供方,确能控制其生产活动,确能在标上合格 标志前明确鉴别出不合格产品,将它们从合格产品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纠正。 第六种:评定供方的质量体系。这一认证型式已逐渐被国际上所接受。ISO导则48 《供方质量体 系的第三方评定和注册导则》规定,对供方质量体系作评定的依据是ISO9000标准系列,但对供方质量 体系的评定不能代替对产品的认证,因此通过质量体系评定的企业的产品不能使用合格标志,认证机构 只给予与该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注册登记,发给注册号和注册证书,表明该体系是根据ISO9000标 准系列中某一个质量保证模式作过评定,取得注册的权力。 第七种:批量试验。这是依据统计抽样试验的方法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试验的认证。其目的在于帮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什么是ISO质量管理体系

什么是I S O质量管理体 系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成立于1946年,当时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工业标准的统一。于是,ISO这一新组织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于1951年发布了第一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温度。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 ——ISO技术工作是高度分散的,分别由27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承担。在这些委员会中,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代表、研究机构、政府权威、消费团体和国际组织都作为对等合作者共同讨论全球的标准化问题。管理一个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责任由一个ISO成员团体(诸如AFNOR、ANSI、BSI、CSBTS、DIN、SIS等)担任,该成员团体负责日常秘书工作。与ISO 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都可参与工作。 ——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经过六个阶段形成:第一阶段:申请阶段;第二阶段:预备阶段;第三阶段:委员会阶段;第四阶段:审查阶段;第五阶段:批准阶段;第六阶段:发布阶段。 由上可以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就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工业标准的统一,按照一定程序发布的一系列工业标准的总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成立于1946年,当时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工业标准的统一。于是,ISO这一新组织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于1951年发布了第一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温度。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 ——ISO技术工作是高度分散的,分别由27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承担。在这些委员会中,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代表、研究机构、政府权威、消费团体和国际组织都作为对等合作者共同讨论全球的标准化问题。管理一个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责任由一个ISO成员团体(诸如AFNOR、ANSI、BSI、CSBTS、DIN、SIS等)担任,该成员团体负责日常秘书工作。与ISO 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都可参与工作。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过程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政府在采购军品时,不但提出了对产品特性的要求,还对供应厂商提出了质量保证的要求。50年代末,美国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 70年代初,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对供方质量体系的审核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需求。世界各国先后发布了一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审核的标准。但由于各国实施的标准不一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障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 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ISO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为了使之更完善,期间进行了修改,后来为了提高标准使用者的竞争力,促进组织内部工作的持续改进,并使标准适合于各种规模(尤其是中小企业)和类型(包括服务业和软件)组织的需要,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ISO/TC176对ISO9000族标准的修订工作进行了策划,成立了战略规划咨询组(SPAG),负责收集和分析对标准修订的战略性观点,并对《2000年展望》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提出了《关于ISO9000族标准的设想和战略规划》供ISO/TC176决策。1996年,在广泛征求世界各国标准使用者意见、了解顾客对标准修订的要求并比较修订方案后,ISO/TC176相继提出了《2000版ISO9001标准结构和内容的设计规范》和《ISO9001修订草案》,作为对1994版标准修订的依据。

ISO质量管理体系版标准新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 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采购管理程序

编制: 文件类别: 程序文件生效日期: 2004/01/01 审查: 文件号: QP-74-01 持有人: 核准: 版次: 2.2 管制状态: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采购合同资料编制、审批以及采购产品的验证安排,以保 证采购产品满足采购合同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采购资料的编制和采购产品验证的控制。 3.定义:无。 4.流程: 作业流程 权责 单位 相关说明 使用表单 采购部 采购部门依据《供应商管理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挑选出合格供应商登入名录 采购部 采购部接到物控开出的[请购单]后,从合格的供应商中挑选合适生产商,下采购订单;若涉及调用我司模具,则需签署[模具借用单]。采购订单签订后的修改,需订立采购订单修订单或重下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修订单] 模具借出单 物控部采购部 供应商用我公司格式的进货单填单,仓管员收货后在[进货单]上签收,并交采购员确认。 进货单 采购部 物控部 1、仓管员对货物贴检验标识卡,填质检/入库单交品管检验,并跟催进度。品管检验完成后 留下品管联 2、货物办理入库后,由仓管员分发质检/入库 单的财务联和采购联。 3、有质量问题的单据应交物控部,由物控员协 调、总经理决定最终的处理办法。 质检/入库单 采购部 当出现质量问题,需扣取工时损失费、进行折 让等与供应商交涉事宜,应填报异常联络单, 及时与供应商达成共识。 采购异常联络单 物控部 采购部 退货由物控填退货单,交采购联络供应商退货。退货单填写需特别留意将退货类别填写清楚。 退货单 采购部 每月月结时间到后5天内,由采购经办人员以进货单和质检/入库单为依据,将当月各供应商的 供货清单列出,与供应商对帐,吻合后交财务 审核,审核无误则双方签字,作为当月的结算 单。 采购结算单 5.内容: 5.1.选择合格供应商 5.1.2采购部依《供应商评审管理程序》对各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出合 格的供应商登入名册。 合格供应商 请 购 单 采购单 模具借出单 进货单 质检/入库单 采购异常联络单 退货单 月供货对帐单

iso9000质量体系

"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所谓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准。 tc176最早制定的一个标准是iso8402:1986,名为《品质-术语》,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发布合并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个国际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此后,tc176又于1990年发布了一个标准,1991年发布了三个标准,1992年发布了一个标准,1993年发布了五个标准;1994年没有另外发布标准,但是对前述"iso9000系列标准"统一作了修改,分别改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标准定义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发布了一个标准,编号是iso10013:1995。至今,iso9000族一共有24个标准。 对于上述标准,作为专家应该通晓,作为企业,只需选用如下三个标准之一: 1、iso9001:1994《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2、iso9002:1994《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试题答案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诞生哪一年,在哪个国家诞生?() A、1993年;诞生于美国 B、1992年;诞生于英国 C、1996年;诞生于中国 D、1994年;诞生于日本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作用?() A、通过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污染防治; B、对活动中的污染源,有效地进行控制,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C、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D、改进产品的环境性能,降低产品在制造或使用中对环境的影响。 3.环境因素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 A、对组织中非环境专业人员的理解; B、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C、对环境因素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则可能大不一样; D、组织本身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4.环境保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A、起步阶段; B、初步阶段; C、持续发展阶段; D、发展阶段。 5.实施ISO14000的作用是() A、有助于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B、有助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C、有助于冲破绿色壁垒; D、有助于环境管理现代化。 6.大气污染按其影响涉及范围可分为()。 A、局部污染 B、全球性污染 C、地区性污染 D、广域性污染 7.下列不属于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氧化物 B、光化学烟雾剂 C、碳氢化合物 D、有机有毒物 8.我公司的环境方针是() A、保护环境,责任重于泰山;以人为本,健康安全为天;强化监控,遵守法律法规;永不满足,改善与时俱进; B、共同为持续改进人类生存环境而努力; C、节能降耗,预防及控制污染,保护头上蓝天,脚下绿土; D、生产绿化产品,报答社会,让世界知道:地球有先锋!先锋爱地球! 二、判断提 1、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起步于1996年,到目前为止大体可分两个阶段;(√) 2、环境因素是ISO14000系列标准提到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指一个组织的概念;(×) 3、环境因素识别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法、过程分析法、调查法等识别方法;(√) 4、环境影响评分是风险值﹥30的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其计算方式是风险值=严重性C+可能性P;(×) 5、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和有机有毒物;(√)

最新最完整ISO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北京奥赛旗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XXX LTD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QM-01 版本: A 修改码: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09月05日发布 2017年09月05日实施 说明: 1.该套文件适用于ISO9001:2015以及各大欧美质量验厂,包括SQP,沃尔玛FCCA,家乐福,KMART,TARGET,利丰,COSTCO,TESCO,家得宝等客户的质量验厂。 2.前24个程序ISO9001:2015专用。 3.后26个程序为客户质量验厂的补充,不列入 ISO9001:2015的程序。 4.主要方便ISO9001:2015改版用,能省点辅导费; 以及应付客户验厂使用。搬砖的请绕道。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 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 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 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 件换版,发布了A版《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 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 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 贯彻执行。从2017年XX月XX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7年XX月XX日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知识 一、ISO9000 1.什么是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IEC 也比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 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ISO 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2.什么是认证 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

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3.ISO9000背景 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185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ISO的2856个技术机构技术活动的成果(产品)是“国际标准”。 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准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范。 ISO制定出来的国际标准除了有规范的名称之外,还有编号,编号的格式是:ISO+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的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分别是某一个标准的编号 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什么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的标准。TC176最早制定的一个标准是ISO8402:1986,名为《品质-术语》,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发布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个国际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4.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 5.ISO9000修订阶段

怎样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doc 49)

怎样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doc 49)

怎样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ISO/TC207)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它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一套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开展审核认证的根本准则。目前,国内外进行的ISO14000认证即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标准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1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并确保企业的环境行为持续改善。 ISO14000标准的特点 ?注意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 ?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 规定 ?强调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

?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 ?与ISO9000标准有很强的兼容性 ?以消费者行为为根本动力:以往的环境保护工作是 由政府推动的,依靠制定法规、法令来强制企业执行。ISO14000标准强调的是非行政手段,用市场、用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共同认识来达到促进生产者 改进其环境行为的目的。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使消费已超过法律成为环境保护的第一动因; ?自愿性的标准,不带任何强制性:企业建立环境管 理体系、申请认证完全是自愿的。出于商业竞争、企业形象、市场份额的需要,在企业内部实施 ISO14000标准,并以此向外界展示其实力和对保护环境的态度; ?没有绝对量的设置,以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 准:整个标准没有对环境因素提出任何数据化要 求,强调了体系的运行以达到的目标、指标,并符合各国的法规要求; ?强调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 理,尽可能把污染消除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之中,并且要求企业注重进一步改进提高,环境行为持续改进; ?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 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追溯性,体现出整体优化的特色; ?标准强调了生命周期思想的应用:对产品进行从摇 蓝到坟墓的分析,较全面地覆盖了当代的环境问

ISO14001-2015中文版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 FDIS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15 FDIS 中文稿(节选) ——新旧版本管理体系模式的变化: 2004版本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04 EMS 运行模式PDCA 4.6管理评审 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4.5.4 记录控制4.5.5 内部审核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及其它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A P C D 4.2 环境方针 2015版本的管理体系模式 北京华夏健峰企业管理咨询 ISO14001:2015 --PDCA 领导力(5) 策划(6) 绩效评价(9) 改进(10) 支持与运作(7、8) 外部与内部的问题(4.1)) 相关方需求与期待(4.2)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果

3 术语定义(部分) 3.15 生命周期 从获取原材料,或者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的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注: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既可以包括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3.5 相关方 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12 绩效 可测量的结果。 注: ——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 3.22 合规性责任 组织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 注:责任可能来自于强制的要求,如适用的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的和工业标准,合同关系,良好管理 原则和社区及道德标准。 3.7 文件化的信息 组织需控制或维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或载体,并任何来源 ——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其相关的过程; - 用于组织运行的信息(文件); -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记录) 4 组织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意图相关的并影响其达成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事宜,这些事宜包括能影响或受组织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条件。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方;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源

ISO9000认证 ISO9000认证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延 伸自旧有BS5750 质量标准,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组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 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化机构,成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该组织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ISO组织制定的各项国际标准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该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质量保证标准,诞生于美国军品使用的军标。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防部吸取二次世界大战中军品质量优劣的经验和教训,决定在军火和军需品订货中实行质量保证,即供方在生产所订购的货品中,不但要按需方提出的技术要求保证产品实物质量,而且要按订货时提出的且已订入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条款要求去控制质量,并在提交货品时提交控制质量的证实文件。这种办法促使承包商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78年以后,质量保证标准被引用到民品订货中来,英国制订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即BS5750。随后欧美很多国家,为了适应供需双方实行质量保证标准并对质量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总结多年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相继 制订了各自的质量管理标准和实施细则。 ISO/TC176技术委员会是ISO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往来中民品订货采用质量保证作法的需要而成立的,该技术委员会在总结和参照世界有关国家标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协商,于1987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该标准的诞生是世界范围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新纪元,对推动世界各国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供需双方的质量保证,促进国际贸易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 IAF (国际认可论坛)于2008年8月20日发布联合公报,一致同意平稳转换全球应用最广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ISO9001:2008认证。 ISO9001:2008标准是根据世界上170个国家大约100万个通过ISO9001认证的组织的8年实践,更清晰、明确地表达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强与ISO14001:2004的兼容性。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内容

参考资料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 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4)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运行场所和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 2 规范引用文件 无规范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 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3.5 环境 environment

ISO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 S O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 意。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 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 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审核的依 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 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 意,不诱导.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和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1999年02月CD2—委员会草案(2版)

ISO质量管理 体系

ISO/TS16949标准宣贯手册 ——————ISO/TS16949技术规范宣贯资料 1、什么是ISO9000标准: 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和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总结了当代世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以简单明确的标准的形式向世界推荐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 2、什么是ISO/TS16949技术规范: SO/TS16949技术规范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为适应汽车工业全球采购的需要,减少零部件及材料供应商为满足各国质量体系要求而多次认证的负担,减低采购成本,而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它的全名是“质量体系—汽车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TS16949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ISO/TS16949技术规范结合了各个国家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要求:QS-9000(美国)、VDA6.1(德国)、EAQF94(法国)、AVSQ95(意大利)等。它规定了汽车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适用于全球汽车行业,目的在建立一个美国、欧洲及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接受的单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认证注册方案,避免供方执行多重质量体系标准和重复认证注册的困扰。 4、ISO/TS16949的主要内容: ISO/TS16949是ISO9000标准在一个特定行业的深入,结合该行业的特点,整合了相关的多个标准,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它主要增加的内容有MSA(测量系统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SPC(统计过程控制)、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APQP&C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及控制计划)。 5、ISO/TS16949的目标: ●在企业和供应商中持续不断的改进,包括质量改进、生产力改进,从 而使成本降低; ●强调缺点的预防,采用SPC技术及防错措施,预防不合格的发生,“第 一次就做好”是最经济的质量成本;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包括哪些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包括哪些如何编写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描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因此,提出如下要求: (1)编制的文件化程序必须与本标准要素和质量方针相一致,并且与实际运作严格配合; (2)有效地实施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3)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应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进行全面策划和管理;作为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4)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每个文件,应是逻辑上独立,针对一个质量体系要素,或涉及一个以上质量体系要素,但这些要素必须是相互关联的; (5)程序文件都应回答"5W1H",即:做什么(What);什么时间或时机(When)去做;什么地点或什么场合(Where)去做;由谁(Who)做;为什么(Why)这样做;以及如何(How)做,确定地体现了"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6)每一个程序文件应有相同结构和统一格式,以便使用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7)程序文件着重对管理环节的描述不应涉及技术性的细节,后者通常用作业文件来规定,如有必要,在程序文件中可以提及关键技术或工艺的名称和与管理的衔接要求。 程序文件的编制方法: (1)从现行文件分析入手 现行的各种企业标准、制度和规定等文件中,很多均具有"程序"性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故须以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为前提,以程序文件的要求为准则,对这些文件进行检查和修改; (2)编制程序文件明细表 根据质量体系总体设计和对质量体系要素逐级展开的质量要求,拟定程序文件明细表。以此对照现行的各种文件,确保需新编、改造和完善的程序文件,制定计划按轻重缓急逐步编制。 (3)每个程序文件的结构和格式规范化 a.标题和文件编写:说明开展的活动及其特点; b.目的: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 c.适用范围:活动涉及哪些方面; d.职责:明确由谁负责实施,职权、接口及其相互关系; e.工作程序:按5W1H列出开展此项活动的细节;

iso质量管理体系学习心得

体系学习心得 通过两天半时间的体系学习、讨论,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如下的认识: 一、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目的应该是通过它的运行,致力于“使与公司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期望和要求,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里所说的“与公司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体现在公司的产品质量、产品服务等方面。 二、只要我们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到了真正满足或达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就能够向外界证实,我们公司有能力可以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三、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整个环节中,过程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所以理解、识别、管理过程,对我们有效运行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有很大益处。 例如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输入为: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相关资源,输出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而这其中的活动有:管带牵头负责的策划、编写文件工作及体系运行中各部门的测量(验证)、分析(建议)和改进活动。 对单个过程的管理,基本思路是采用PDCA的方法 1)过程的策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一级活动计划的制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和计划。 2)过程的实施。 实施就是具体运作,按照策划要求组织实施,使过程正常运转起来。在实施中,应当对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3)过程的检查。 对过程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过程进行确认。 所谓验证,就是对过程输出进行某种方式的测量,然后对照输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要求,说明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4)过程的改进。 过程经过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改进。也就是对过程的结构、输出、输入、活动、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导致对过程的重新策划。

ISO9000质量体系主要内容.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20 11:08 | 提问者: mlzq548 最佳答案ISO9001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实施ISO9001标准,可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实施ISO9001标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产品可信程度 按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无疑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也增加了消费者选购合格供应商产品的可信程度。 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ISO9001标准鼓励企业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以及对这些活动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连续的监视与控制,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此外,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持续改进的框架,增加顾客(消费者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程度。因此,ISO9001标准为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三、有效于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这就促使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恰恰为企业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四、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 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ISO9001标准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也在国际范围中得到互认,并纳入合格评定的程序之中。世界贸易组织/技术壁垒协定(WTO/TBT是WTO达成的一系列协定之一,它涉及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