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基本要素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本章要点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

?掌握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对构成思维形成基本认识

?学习造型形态基础知识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形态构成学”是一种现代造型艺术学派,它区别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态构成学”主要通过研究艺术造型的内在组织机构及其相应的内在关系,寻求艺术创作中偶然性中的必然成分(如图l一1一1)。可以这样说,构成学的分析方法更加具有自然科学中的理性成分。当然,我们看到的“形态构成学”也具有它本身的独特性,它是一种依赖于人类观察而得到的视觉体验,所以“形态构成学”研究的展开必须立足于以人为主体的研究方式,这也是本书着重阐述的主要观点之一。

引入了“构成”这一概念,不论我们以平面、色彩、立体等等任何一个角度来论述都必须了解构成对这一学科的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构成”解释为“形成”和“造成”,也就是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对视觉造型要素的提取与重组。这样解释更为简单一些: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观察、分析、整理、理解、记忆等一系列过程中的,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得到我们充分的认识,人们往往选择感兴趣的、利于情感宣泄的事物来倾注更为详尽的认知。那么这就是一种提取。而重组就更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人类思维活动,在重组活动中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模仿,其次是拆解,最后是重构。模仿是人们对已有事物的一种信赖与崇拜;拆

解是人们对已有事物组成样式的好奇与不满足;重构是人对新空间的探索,同时重构也是为了消除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而创造出来的新法则,人们可以在创造中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与愉悦。以上三者均为人类的创作形式,是很难将其截然分开的。所以设计中的构成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它从思维方法到表现都是以自然与生活为依据,只是在创作过程中更强调人类的主观意志,更强调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和作用而已。在其他的科学研究领域我们可以看到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法,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如物理研究中的分子、质子、中子、电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到生物组团等等,都揭示了不同事物构成的神奇之处。所以形态构成学同样也是以分解与重构的原则来研究人们对视觉形态的认识,与之不同的是形态构成的研究范围中加入人的视觉因素,使这种构成产生了更多的人文特征,它是一类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边缘学科,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艺术形态学多门学科。形态构成学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产物。平面构成虽然是形态构成教学的初始阶段,但它介绍的却是形态构成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不但适用干平面构成,同样也适用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等,本书对平面构成的讲解着重体现在对构成要素的提炼及对构成规律的感性理解与灵活运用上(如图l一1—2)。

作为平面构成,我们给出的研究范围只界定在二维空间中,也就是几何学中的只具有X和Y轴空间数量的界面。平面构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点、线、面为构成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成的规律和基本法则。

返回顶部第二节如何认识、学习平面构成

对于“平面构成”这种称谓,我们只能够把它理解成为了对设计课程进行阶段性学习的一种分类,在以往的设计课程中,我们习惯将构成课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误导了一些学生,使他们错误地认为构成就是平面、色彩、立体的单项训练,从而在以后的设计中不能很好的应用构成学中的有效因素,使构成学成为大学一年级的阶段性课程。其实,在真实的设计中我们很难区分设计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平面构成因素,哪一个是色彩构成因素,哪一个又是立体构成因素。往往设计中的某一因素具有多重作用,最终的一个设计作品也是由多种设计要素共同完成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注意学习每一个构成阶段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的部分,比如视觉效果、力学、心理或物理学的原理等等,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单项练习。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平面构成是一门介绍二维空间的构成法则,它从点、线、面基础要素开始,讲解在二维空间的设计构成中的法则与应用。平面构成将构成学中基础概念逐一介绍给学习者,在学习者的思维中首先建立一个构成学的框架。但是平面构成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概念,我们只是选择从简单的,但却是有决定性的理论出发来研究平面构成中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平面构成中的原理就像计算机程序中的源代码,它是将学习者引入构成学的阶梯。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主要教授学习者如何认识二维空间的事物。这种认识是一种全面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创作方式和校正误区等等。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逐渐培养学习者的创作能力,这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想要设计作品,首先要有正确、客观的观察方法,以便发现问题,整体分析和梳理脉络、展开想象。因此,突破一点的观察方式,建立宏观的、全面的观察方法是一切设计活动的关键。我们创造的是全新的设计形象,而绝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简单复制,所以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去观察世界,并按照心理学的规律总结出创作的内在思想,在此基础上利用形态构成要素去创造设计的表象(如图l一2一l、l一2—2)。对于客观的观察在设计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机械性强化训练将它与直观感受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设计习惯,这种习惯的培养不仅仅对于平面构成设计是基本素质,而且对于其他设计的顺利开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培养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虽然在自然界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的具有美感的形态,但对世界不断的认识与创作本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所以培养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平面构成能不断焕发生命力的源泉。对于学习中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学习以往的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积累有益的设计手法;其二,向大自然学习,突破现有的设计主题,发现新的设计闪光点;其三,借用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开辟新的思维领域。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创新思维就会拥有丰润的生长土壤。当然,创新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其中体味到快乐与痛苦,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习者最应重视的部分。

三、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从设计开始的那一天起,它就紧密的联系着生活与生产技术,将设计构思表现为设计形象的手段也是技术,技术为个人所掌握就成为技能。对于技术的把握,除正确性之外,还必须考虑使用技术的综合成本。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的出现不但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创作构思,而且也可以改进原有设计方式,降低成本,因此,不断学习新技术、认识新材料也是发展构成设计的主要途径。

返回顶部第三节构成的思维

人的思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它是对外界信息加工创作的过程,思维集中了对以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捕捉。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提供创新的基础,而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将事物不断发展向前。构成的思维同样也是围绕着以上的内容展开的。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两大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带有鲜明的特点。总的来讲,直觉思维更接近感性,更接近现实的世界,它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感性习惯,它并没有严格的合理性,可以萌生出丰富多彩的想象

力与创作力。而逻辑思维却截然不同,它更多的注重事物的现实和理性,有着严格的构架体系,求证原因与结果的必然性,逻辑思维是人类知识与经验积累的结果。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有机整合才是产生人类灿烂文明的源泉。在平面构成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平面构成中的组成要素与形式规律是带鲜明的逻辑思维色彩的,它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与经验。如果我们的设计仅仅只依靠以上的逻辑因素,那么,我们的设计将会是刻板的、僵化的、没有生气的。另一方面,我们的直觉引领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但这种联想常常以分散的点状出现,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律加以组织,那么,联想的内容也很难组织成为一幅完整的设计。虽然平面构成对于设计本身已经是一种规律性的提炼,但如果想要充分的理解掌握平面构成,那也必须从理解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相互作用开始(如图l一3—1 ~ l一3—3)。

第四节平面构成与抽象形态

一、关于形态

形态,一般是指事物的形状与表现。形态既是外部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我们把形态分为三大部分:概念形态、现实形态和抽象形态。

通常将空间所规定的形态归结为概念形态。它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质的方面,有点、线、面、体之分;二是量的方面,有大小、宽窄之别。它不能被直接感知,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想使这种形态被感知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纯粹形态来体现。

形态中还包括现实形态。现实形态是实际存在的形态,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但总的来说它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这部分内容较为直观,所以较为容易理解,不论是自然的花草树木还是人为的汽车楼房都属于这一范畴。

从以上的分类中还可以派生出另外一种形态概念——抽象形态。所谓抽象,原是指抽取并掌握事物及其表象的最基础、最本质的组成部分或性质的一种理性活动。抽象形态有两种类型:一是现实形态抽象后的再现形态,这部分形态往往是单纯的几何形态;二是概念形态的直观化,即纯粹形态。

在平面构成设计中我们会大量的运用抽象形态。在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抽象形态联系到形态中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所以在使用抽象形态之前充分地认识理解形态的构成是必要的。

二、抽象形态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人类了简单的模仿,更多的是在充分认识事物属性以后其进行加工和创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常常看人类的这种特殊的能力,比如:2~3岁的儿童在熟悉认识自己的父母以后会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代表爸或妈妈。虽然图面上的图形与父母的真实相貌相很远,但是这表明儿童在这一时期已经具备的一定抽象能力。我们还可以惊喜地发现,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抽象能力是非常具有创作力的,它不但可以在较为突出的特征描述上具有夸张的表现力,而且他们对父母神态的把握也有着惊人的领悟力。当然,我们不可以把这种抽象能力简单地认为仅仅是这一时期的行为能力,这种抽象能力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复杂世界的开始。这一过程很像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它的每一层认识过程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不断循环着:发现——观察——思考一一总结——概括,进而将这一阶段的认识成果插接到新的认识过程中。构成同样也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但构成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我们这里的抽象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是指从诸多事物中舍弃个性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性的属性;二是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平面构成表达与承载的并不完全是这种概念,平面构成只是利用了抽象作为研究形态组成的方法,并没有放弃平面形态所要表达的情绪与个性,平面构成充满创造力、具有丰富内涵的。让我们回顾艺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艺术总是徘徊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比如像明代家具的清新婉约、清代家具的华丽妖娆。其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具象与抽象的变化多是相互交替的(如图l一4—1),这两种表现方法都在交替中不断总结与进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正确地看待抽象形体对平面构成的作用,养成用分解整合的观点来观察、认识和创造形态,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同样要追求达意。当然我们在学习平面构成之初根据课程的需要,我们可以有针对性进行一些规律性的训练,其间我们会为了实现某种视觉效果而大量采用抽象的形态,但这并不是我们学习平面构成的的,也不是平面构成的全部内容。我们要充分了解抽象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它有利也有弊,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学习理解形态构成的内在联系(如图1—4—2)。

返回顶部

第五节平面构成形态与知觉心理

观察事物了解信息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常常强调被观察事物的主体特征对我们的作用,就像我们看见阳光下的花朵是红色,我们就将红色与花朵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当再次提到花朵的时候,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反映出与红色相关的视觉图形。如果这种观察方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观察方式的话,那么,只能说这是一种初级观察方式。人类之所以能够不局限于自然界所现有的事物而进行创新,就决定了人们在观察过程中充满了主观意识。相同的图形在不同人的眼中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得到的有效信息也是不同的,这往往与观察者的以往经验、注意程度、兴趣爱好相关。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人们的观察过程是一种互动效应,它与被观察物的主体特征和观察者的知觉心理两方面因素有关。

人的知觉心理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将多种视觉信息加以有机整合,强调各种属性之间的空间关系。它得到不仅仅是一些表象之和,而且包含表象内部承载的事物特征与性格。例如,我们到郊外旅行,车窗外的风景都是由树木、天空、草地、河流组成,但车窗左侧与右侧让我们产生的知觉心理感受却是不尽相同的,这是由于树木、天空、草地、河流每一处的细微空间变化都能对我们的知觉心理构成产生影响。根据知觉心理对象的性质,可以把知觉心理分为空间知觉心理、时间知觉心理和运动知觉心理。空间知觉心理,这部分知觉反映事物的大小、形状、远近、方位等空间特征;时间知觉心理,这部分知觉反映事物运动过程先后、长短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心理,这部分知觉反映事物自身和其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知觉心理是围绕人的思维展开的一个“力场”。平面构成就是研究以上诸多知觉心理的视觉部分的学科(如图l一5—1、1—5—2)。

课题思考:

1.平面构成介绍的是哪一部分的设计知识,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在学习平面构成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

3.谈一谈创造性思维设计的重要性。

4.通过实例列举形态的分类。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产生和发展本章要点

?了解平面构成发展史

?注意平面构成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

平面构成的产生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其他几种构成形式共同起源于造型艺术运动中的构成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这一时期构成主义的发展处于相对的独立阶段,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俄国的构成主义开始向西传人欧洲各国,并成为日后设计向现代主义转化的重要刺激因素。其中,捷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受其影响最为强烈。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1920年在波兰讲学,深刻地影响了波兰设计师亨利克·伯利维,而后亨利克·伯利维开创了称为“麦查诺—法可图拉理论”,他提倡摒弃虚无的传统三维绘画表现形式,而用基本的几何构成原理进行平面设计。亨利克·伯利维的设计带有明显的数学计算和几何构成的特点(如图2—1)。当然,在其他的东欧国家里同样产生许多构成主义的倡导者,他们都为构成主义向今后的形态构成学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到设计中的平面构成,我们就不能不介绍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由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的“国家包豪斯学院”,它是当时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欧洲很长一个阶段的对现代主义的探索最终在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包豪斯所奠定的设

计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也是决定性的。更为值得纪念的是包豪斯把这种总结制定成为现代主义设计教学体系(如图2—2),这时的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的目的,开始把想象丰富的设想同技术上的精通结合起来为生活中现实问题服务。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活动中,大量的启用了年轻的有激进思想的画家和雕塑家,他们为构成发展做出了许多有利的尝试,他们在设计中放弃了作品中的装饰因素,探求发挥结构本身的美感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构成设计原则,这时的平面构成已经初见规模了(如图2—3)。后来,平面构成设计适时加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迎合了人们在新工业化时代求新求异的情感需要,这使在很长一个阶段的构成主义平面设计成为一种风尚(如图2—4、2—5)。随着德国包豪斯的关闭以及设计中心的转移,平面构成设计与更多国家的设计师接触,同时平面构成设计也从其他的设计领域中汲取到营养,平面构成开始从设计的具体内容中分离出来,开始形成了指导设计形式展开的一种规律,这也是设计随着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现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改造现有自然状态的可能性,人们可以更加主观地创造设计形态,这时平面构成的成熟阶段已经到来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平面构成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补充,如: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于1935撰写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库尔特·勒温撰写的《拓扑心理学原理》以及在艺术史论方面凯伯斯的《视觉语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鲁道夫·阿恩海姆撰写的《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第一次将视觉艺术与心理学、哲学、数学等等其他门类的科学进行综合研究,为很多以往仅仅处在感觉的构成艺术形式找到了理性的科学依据。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引入了平面构成,并在全国高等艺术学校的教学中普及,使平面构成成为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活动,平面构成课程已经融入了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可以这样说,平面构成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总体认识,它是个开放的体系,可以随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不断充实完善,使之进一步趋于成熟(如图2—6~2—20)。

课题思考:

1.简述平面构成发展史,列举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上一章下一章返回顶部

第三章平面构成基本要素

本章要点

?学习平面构成基础要素“点”的基础知识

?学习平面构成基础要素“线”的基础知识

?学习平面构成基础要素“面”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分析设计实例

第一节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一点

一、几何学上的定义

在几何学上的点是无面积的,它只代表具体位置。

二、关于点的描述

对于点的描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切形态的开始,它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并具有矢量化的特性。点不具备方向性,人们常常利用它的这一特性表现中立或跨空间的定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到点的真实性与点的几何学定义之间的差别。生活中的点确实是能看能摸的实体,通常具有一定的面积,这时点也就具有面的成分。点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超过一定视觉比例的点,就转化为其他形态元素(如图3—1—1、3一l一2)。人们就是利用了点的这个特性在印刷品的印制中采用网点式印刷。

三、点的形态特征与心理特征

1.点的相对性

对于点的描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切形态的开始,它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并具有矢量化的特性。点不具备方向性,人们常常利用它的这一特性表现中立或跨空间的定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到点的真实性与点的几何学定义之间的差别。生活中的点确实是能看能摸的实体,通常具有一定的面积,这时点也就具有面的成分。点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超过一定视觉比例的点,就转化为其他形态元素(如图3—1—1、3一l一2)。人们就是利用了点的这个特性在印刷品的印制中采用网点式印刷。

2.不同点的心理特征

(1)单点。单点有着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面环境中,单点的位置暗示出多种心理内应力。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编著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对点的这种特性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在图面与单独的点之间存在一种心理内应‘力’,它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由眼睛感知到的,并且这种‘力’遵循着一种特定的规律。”对于这种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发现它的存在。当点居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受到平静、集中的视觉感受。如果点的位置偏上、偏下,或偏右、偏左,都会给人们一种不安定的视觉感觉,同时点又好像开始被图面的边沿所吸引,形成了多种丰富而多变的视觉力。图面对于单点的视觉作用力是受图面两条对角线以及由垂直中心轴与水平中心轴相交而成的十字的影响的。不论单点处于哪一个位置上,那些构成这个隐蔽结构的所有要素所具有的力,都会同时作用于它(如图3—1—3)。

(2)两点。对于两个点,在原有单点的基础上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视觉张力。这种视觉张力会引导视觉移动,形成视觉流程。依据三维空间的视觉习惯,依据大小、近远的顺序,从大到小、从实到虚,视线在两点间移动。面对具有相等力度的两点时,我们的视线就会反复于两点之间,同时出现线的感觉。两个圆点相连,就可以具有方向性(如图3一l一4)。

(3)多点。三点以上就可以称为多点。同样,多点间存在着更加丰富的视觉作用力。首先,我们先不考虑多点之间的大小,如果图面上出现了三个点(如图3—1—5),视觉流程同样会引导我们在三个点中发现暗含联系,于是图面上就会出现一个隐约可见的面,当图面上的点越多,这个暗含的面的轮廓就越清晰。如果在面的轮廓之中又出现了其他更多的点,那么,这个面就从暗含走向“灰空间”,进而就离真实可见的面越来越接近了(如图3一l一6)。我们平时看见的印刷品业就是利用了多点的这个性质,可以这样说,多点是形象产生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引入点的大小和方向,大小点的并置,可以形成空间感。距离较近的点,相互的吸引力要比距离较远的点来得强烈。其引力与点的强度(由面积、形态所决定)成正比。在大小之间,小点会被大点拉过去。点的大小或配置上的疏密,为面带来凹凸之感,形成曲面、阴影及其他复杂的立体感。带有方向性的点可以充当线的作用,它们可以灵活地表现方向的多样性,同时这种表现比真实可见的线更加含蓄。很多设计大师十分欣赏多点的这种性质,并把它们应用到表现复杂情感与空间的设计中。多点可以设计出特别复杂的表现形式,利用点的大小来表现线,会形成强烈的方向感。最后我们来谈谈点的叠加。将点叠加,就会产生条纹般的纹理。叠加整齐并列的细点,会由于少许的错开而形成空间性的叠纹。这种具有空间性的叠纹,经过设计者的构成安排,使视线的移动造成具有动感和光感的变化。

3.点的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感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点所处的位置,随着其色彩、明度和环境条件等等变化,便会产生远近、大小等变化的错觉。

(1)一般明亮的暖色会接近眼睛,而有前进和膨胀的感觉。因此,在黑地上的白点,较同等大在白底上的黑点感觉为大。白点有扩张感,黑点有收缩感。桔黄色的点要比蓝色的点感觉大,道理与上例相同。按照这一原理,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环卫工人的衣服要设计成桔黄色,这是为了以最醒目的形式提醒路上的司机注意环卫工人的安全。同样在设计中我们可以用明亮的色彩,突出商标或主题文字;同时使用较暗或较冷的色彩,便会适当减弱次要部分的文字或图形(如图3—1—7)。

(2)同一大小的点,由于周围点大小的不同,就使中间两个点也产生有不同大小的错觉。左右两图中间的圆点是等大的,由于图左周围的点大产生对比作用,而感觉中间的点小;相反,图右中间的点则感觉大(如图3一l一8)。

(3)在一个两直线的夹角中,同一大小的两个点,由于其位置不同,距角尖端的远近不同,便产生靠近角尖之点有大的感觉(如图3一l一9)。

(4)同一大小的两点,由于空间对比关系的作用,紧贴外框之点,较离外框远之点感觉大,而且具有面的感觉。其原理主要是周围空间对比所产生的错觉(如图3一l一10)。

(5)在两个完全对称的图形(如图3一l—11)中,图形上点的位置,是由水平和垂直两方向的直线相交而成。由于圆点的大小不同,点与点的间隔也起了变化。同时,有的点因所处的位置不同,给予人们的视觉效果也有差异。如:该图右上角黑地上的白色圆点,因接近正方形外框的边线,受到来自边线所产生引力的影响,故呈现一种被拉过去的感觉。相反,在白地图中左上角的黑色圆点,因不存在边框的影响,便不会发生吸引的作用。从这里可使我们了解,图形与边框的关系,在设计时应妥善加以处理。

平面构成三要素是 点

平面构成三要素是点、线、面(对于色彩构成来说就是色相、明度、彩度), 所有平面的构成最终归纳都是点、线、面的问题。 一。先讲讲形态。 对于做平面设计来说,接触的多是抽象形态,其他形态就不讲了, 偶然形是什么?就是偶然形成的形态,比如泼墨,碎玻璃。。。 偶然抽象形用的好可以可以制作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推荐。 品牌策划商标注册包装公司广告摄影建站模板婚纱摄影展示公司专卖店设计几何抽象形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商标,很少看到复杂的形吧?就这个理 有机抽象形主要是流线型这类形态,简单、单纯、合理,产品设计采用较多。 -几何抽象形 抽象形态--有机抽象形 -偶然抽象形 二。点 点的最大作用是凝聚视线,多点可创造生动感。大家多多注意。 1。点的视觉特性 点:单一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作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 多点会有生动感,如果大小也不同,就具有一些个性了。 点的连续会产生节奏,韵律和方向,疏密的点阵会产生空间感。 网站设计门面设计婚纱摄影广告摄影标识设计电视广告片广告公司室内设计2。点的构成方法 1)等间隔2)规律间隔3)不规律间隔4)点的线化5)点的面化 三线 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点应用很广,大家多多注意。 画面工整感、速度感也是靠线形来表现的。优雅的形往往是曲线形的。 1。线的特性 线:垂直线阳刚有升降感,水平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间接优雅动感,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前进感, 细线锐利、纤弱、后退、速度感。

2。线的构成 包装印刷标牌设计设计签名影视广告片影视创作包装袋设计SEO优化产品摄影几何曲线工整冷淡。自由曲线自由有个性。四面 1。面的分类 1)积极的面:点、线移动、放大产生的面 2)消极的面:点、线密集、环绕产生的面 其他分类方法:1)几何形面2)非几何形面 2。面的分割 这就是在做构成练习了。 五图与底关系 图:简单说,就是你要表现的物体,处于画面前方 底:就是背景、处于画面后方。 海报设计建筑摄影SI设计标徽设计注册公司网页设计名片设计动画培训生动的作品肯定是图、底分明的,这样才有层次。 当然也有矛盾图形,比如太极图,无法分辨图与底, 一般来说要求图底分明,当然也可以利用图底来创作有个性的作品。 六基本形与骨架 基本形就是构成图案的最基本的要素,基本型间的关系: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骨架就是如坐标一样的dd,用来吧感性的想法理性化。。。 做图案先画骨架来作图可以搞的很工整,推荐。 七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段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立体空间、肌理、韵律。 就这么多方法,一定要多多体会这几个词。。。 品牌加盟公交车广告动画培训品牌策划产品设计包装公司展览公司品牌战略特异解释一下,万花丛中一点红,这个红就是特异, 特异有形,大小,色彩的变化,用的好很有个性的哦。 平面构成就这么多,少吧,多体会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按照光照射在物体的亮面、暗面来分布,将会出现凹凸的立体感。 二、线 点移动的轨迹形成了线。线在空间里是具有长度和位置的细长物体。在数学上来说,线不具有面积只有形态和位置,在构成中线是有长短、宽度和面积的,当长度和宽度比例到了极限程度的时候就形成了线。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具有长短、宽度的线,随着线的宽度的增加就会使人感觉到面的感觉,但如它周围的都是类似线的群体,那么宽度较大的线也会认为是粗线。线的长短形状不同,我们把它分成各种不同的线。由于各种线的形态不同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1、线的分类: 直线、曲线、虚线、锯齿线…… 2、线的特性 直线的特性:一般从直线得到的感觉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 曲线的特性: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节奏感强。 曲线可分为圆和圆弧形态的几何曲线,圆规画出的曲线,用手工画出的自由曲线和用曲线规画出的曲线。 几何曲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 自由曲线具有柔和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 细线的特性:纤细、锐利、微弱、有直线的紧张感。 粗线的特性:厚重、锐利、粗犷、严密中有强烈的紧张感。 长线的特性:具有持续的连续性、速度性的运动感。 短线的特性:具有停顿性、刺激性、较迟缓的运动感。 绘图直线的特性:干净、单纯、明快、整齐。 铅笔线和毛笔线的特性:自如、随意、舒展。 水平线的特性:安定、左右延续、平静、稳重、广阔、无限。 垂直线的特性:下落、上升的强烈运动力,明确、直接、紧张、干脆的印象。 斜线的特性:倾斜、不安定、动势、上升下降运动感,有朝气。斜线与水平线、垂直线相比,在不安定感中表现出生动的视觉效果。 3、线的不同方向运动在视觉上得到的印象线在构成中,由于运动的方向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印象。左右方向流动的水平线,表现出流畅的形势和自然持续的空间。上下垂流动给人产生力学自由落体感,它和积极的上升形成对照,可产生强烈的向下降落的印象,由左向右上升的斜线,给人产生明快飞跃的一种轻松的运动感。 由左向右下落的斜线,使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度及动势,产生强烈的刺激感。 由于焦点透视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线的疏密排列,前疏后密产生深度,前边的愈疏愈近,后边愈密愈远,这样就形成了远近空间。 4、线的紧密排列产生的视觉印象。 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灰面的感觉。 线如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的粗线变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线的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将会产生凹凸效果。 线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点的视觉效果。 5、线的组合 (1)规则的组合

平面构成三要素

平面构成三要素 一:点。 特征:(1)单个的点凝聚视线:多个点分散视线,活跃气氛。 (2)画面中心的点使视线集中,边缘的点有逃逸倾向。 (3)很多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地排列,给人线化或面化的感觉。 (4)有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能产生韵律感;按一定的规律群集的点,能产生空间感。 二:线。 分类:(1)直线:平行线垂直线折线斜线等 (2)曲线:弧线漩涡线抛物线圆椭圆任意封闭曲线等。 性格:(1)细线:精致秀气锐利。 (2)粗线:壮实敦厚。 (3)锯状直线:焦虑不安。 (4)垂直线: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5)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 (6)斜线:运动感动向感方向感。 (7)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8)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规则美。

(9)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 特征:(1)等距离的线密集排列产生强烈的秩序感。 (2)疏密变化的线产生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的线产生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不规则的线产生杂乱的视觉效果。 三:面。 种类及性格:(1)直线形:如正方形等,表现简洁安定规则平稳,是一种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曲线形:指几何曲线形,如圆形等,表现柔软生机膨胀弹性的视觉效果。 (3)自由曲线形:没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能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表现优雅魅力和带有人情趣的视觉效果。 (4)偶然形:偶然方法或用特别手段获得的图形,这种面无论用什么方法制作,得到的结果都不会完全一样。这种面自由活跃而富有哲理性,具有一定的情态情趣,用得好可以制作出极具个性的作品。 三要素的运用 一:基本形的关系:(1)分离。(2)相接。(3)覆盖。(4)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线

基本元素—线 一、线的定义 几何学中线的定义,只有位置、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的。它是点的移动轨迹,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而与面的交界。 线的粗细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 从造型的含义来讲,线来源于点,线只能以一定的宽度表现出来,,线的粗细也是由的大小来决定的。 当然,线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线在一平面中,加粗到一定程度,我们往往把这个面看成是一个面或一个长方形。 线的排列营造不同的气氛。 水平排列垂直排列斜向排列曲线变化 二、线的分类特征: 线是点的移动而成的轨迹,所以线的本身就具无能运动的力量,基于它的形状方向位置等变化,也使得线具有一不同的感情特性,在这在造型设计中又是极为重要。在造型中,线具有较强的感情性格。重要性格主要表现在长度。长度是按点的移动量来决定。 除了移动量外,点的移动速度也支配着线的性格。 例如:速度大小,决定线的流畅程度,能表现出线的力量强弱。加速、减速或速度不规则的变化,以及移动方向的变化,都会有各自性格的产生。 线的性格:一般来讲,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曲折线有不安定的感觉。 1.直线:是男性的象征。具有简洁明了、直率的性格表现。一种力量美。 a)形态: i.粗直线:表现强力、钝重、粗笨; ii.细直线:表现秀气、锐敏、神经质; iii.锯状直线: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 b)方向 i.垂直线:严肃、庄严、高尚、强直等性格 ii.水平线: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等性格 iii.斜线:飞跃、向上和冲刺向前的感觉。 2.曲线:给人的印象是柔软、丰满、优雅、间接、轻快、节奏感强、跳跃的。曲线从生理 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具有强烈的女性特征。

曲线种类: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1.几何曲线:有规律,表现出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是尺规绘制而成的,它是女性化的象征。比直线较有温柔的感情性格;具有速度感。 常见的几何曲线:正圆形、椭圆形、涡线表、抛物线等。 2.自由曲线:更加具有曲线的特征,富有自由幽邪念的女性美。 主要表现在自然的伸展,并具有圆润性。 三、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语言,仔细考虑细的方向、宽窄、疏密、节奏韵律与均衡关系等问题。通过对线的处理,体现线性格中多样性。 线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上几种: 1.面化的线 2.粗细变化的线 3.疏密变化的线 4.不规则的线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对平面构成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三要素以及各自的特点。 2、通过对平面构成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如果应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三要素的性质去设计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 3、通过对平面构成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设计作品的鉴赏水平, 4、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以及形与形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1、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点、线、面、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 2、图与地的关系 3、基本形 4、图例 三、学时安排 总学时8学时 讲课 2学时 课堂讨论1学时 课题5学时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平面构成形态元素的形态、作用、性格、错视 2、图与地的关系,形与形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如何将点、线、面三要素的特点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充分利用其特点表现画面主题。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次课程内容(提问) 1、什么是构成 2、什么是平面构成? 3、如何运用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进行构成? 二)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教师首先出示一空白瓷盘,接着展示另一只装饰有图案的瓷盘,请同学们欣赏并加以比较哪一个更加美观,更具有艺术欣赏性,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后者。 教师引入:(手拿美丽的瓷盘工艺品)我对这普通的盘子只进行了简单地设计,就使它不仅只是一件日用品,同时也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除了要求我们有动手绘画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设计头脑,那么怎样才能在平面上设计出好的作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三)讲授本章内容 1、简介概念

提问学生:什么是“平面构成”,并举例。 总结学生发言:平面――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比如在黑板上,书面上设计都属于平面构成的应用;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把设计中所需要的各元素,象机器零件一样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应用平面构成的?(如:花布,壁画,海报,烟盒,书籍封面,日用品的包装袋等等。) 2、世界上一切纷繁复杂的,无论简单的或是复杂的平面构成,归纳起来最终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因此,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 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蝴蝶翅膀上有美丽的斑点;孔雀尾羽上长着色彩艳丽的圆点;万绿从中的一“点”红等;人们也模仿自然界中的点加以装饰,许多妈妈给孩子眉间点上红点,更加突出孩子的可爱,这也是对点的一种应用。 提问学生:在我们的印象中,点往往是很小的,但这个小是相对而言的,你能举出哪些实例?(如:夜晚星空闪烁的繁星;我们居住的地球相对浩瀚的宇宙等) A、点的种类 提问学生:点一定是圆的吗? 总结学生发言并讲述新知:由于点的相对性,点可以分为方点、圆点、长点、短点、不规则形点。(出示课件中的范画) B、点的性质 启发学生:(运用课件出示范画)在画面中点起到什么作用?总结学生发言并讲述:点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质,具有集中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的特征,根据点的这一重要性质,人们在设计中大量应用,(出示范画作品) C、点的视觉效果 人们都是通过视觉对作品进行观察欣赏,但在某种情况下,人的眼睛也会被画面所欺骗,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这就形成错觉。 提问学生:哪个点大?(出示下图课件,两个本是同等大小的两圆点) 总结学生发言:两个点的大小相等。因为亮色有扩张感,暗色有收缩感,所以同等大小情况下,亮颜色略显大些。按照这一原理,我们在设计中可用明亮的色彩,突出主题,同时使用较暗的色彩,便会适当减弱次要部分,达到主次分明的作用 4、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线 点的运动轨迹形成线,线也是相对而言的。 A、种类: 直线:水平线、斜线、垂直线;曲线 B、性质: 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的感觉;使人联想出风平浪静的湖面,或平卧休息的姿态。 垂直线,具有严肃、庄重、强直等性格; 斜线,则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前进的感觉,极容易与短跑运动员的起跑,飞机脱离地面腾空而起联想在一起,它将力的重心前移,有一种前冲的力量。 出示课件(是关于香烟的海报,画面将一根香烟采取斜线方向放置,突出说明香烟危害人类的健康,给人以动摇,不稳定之感,充分运用斜线的性质) 提问学生:怎样用直线和曲线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 式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 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 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 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 是欧洲 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 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 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 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 性主义。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 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 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 主义。 一.构成的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 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广泛应用到诸多的现代科技美学设计领域中. 二.构成与设计,绘画的区别 1.构成与绘画的区别 绘画讲概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 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位,然后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2.构成与设计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在技术性,事物性的同时,伴随着理性的直观探求. 不同点:构成不等于设计,构成去掉了时代性,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诸多发面的活动,因而被称为是纯粹的构成.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要素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要素分析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材料都被运用到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使各种结构形态关系形成和谐的美感。建筑物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是由许多形式要素所组成的,设计人员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灵活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的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建筑物。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要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构成;形式;设计;要素 一、建筑平面的形态构成 这里所说的“构成,有很多含义,比如“组织、重合、组装”等等,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同时也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一种方式。构成包含了两种,一种是平面构成,一种是立体构成,将不同形态、不同材料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和内容。同时也在其中赋予了视觉化以及力学的一些概念,而且它是现代造型设计中的一个用语。在建筑平面形态当中,主要由点、线、面等二维基本元素所组成,本文对其形态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基本几何形态 基本几何形态是建筑平面当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形态,但是它的逻辑性却非常强。它有几种形式,比如矩形形态、圆形形态、三角形态等等,在平常的建筑物中,福建、台湾、广东一带的客家土楼就是采用圆形形态。 在基本几何形态的建筑物中,都有墙体将其包围,仅仅留下可供通气透风的一扇小门和小窗,而且没有和外界联系的通道,所以感觉非常的封闭。但是,客家的土楼却体现出了团结一心、抵御外族的含义。 2.如何对基本几何进行变形 在应用各种基本几何的时候,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的组合,比如旋转、扭曲、倾斜等方式,对这些基本的几何原形进行组合可以体现出非常更加丰富视觉效果。国外很多建筑物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比如迪拜阿联酋的旋转塔,就采用的外翻和旋转的方法,这就将建筑物的含义所体现了出来。 3.对基本几何原形进行分割和重组 为了塑造出更多、更丰富的平面空间,可以充分的利用每一个几何原形的交错、平行、引力等关系。比如,瑞士特辛的斯塔比奥圆房子,在几何原形的平面之上,专门设计了一条裂缝,其目的是将光线引入圆房子的内部当中。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建筑物的特立独行,又不会使建筑物脱离实际。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将即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训练方法。(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它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平面构成在于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之建立,骨骼之组织、各种元素之构成规律与规律之突破,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第二章点、面、线三要素 形象在构成设计中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形象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见物。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 一、点 点在人们头脑中是一粒尘埃,一个分子。一个标记点在几何学中是不具有大小只具有位置的。但在构成中是有大小、形状、位置和面积的。如人站在辽阔的海滩上就会小得像一个点,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物体在他周围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1、点与位置 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有,都会产生动感和强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的中部以下,则给人一个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 两个大小相同的点,放在平面内与底边平行的位置上,两个点会相互吸引,由于张力的作用会产生线和形的感觉。 大小不同的两个点,放在平面内平行于底边的位置上,大的点吸引小的点,人们的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 多个点的近距离设置会有线的感觉,从而多点的不同安置相应会使人产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感觉。 2、点与周围环境 被周围密集的线包围或者被某些形所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点的密聚组合下,可以形成面,从中可利用挖空的空白来表现你所需要的形态和字体,并有一种精致的纤细感。点由于周围环境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如周围是小的点子,中间点就会显得大;如周围的点大,则中间的点就会显得小;上下两个同样大的点,上方的点显得大于下方的点。 3、点的密集 点的密集靠近,就形成了线的感觉,距离较近的点的吸引力比距离较远的点更强,点的间隔小,它的线化就十分明显。不具趋向性的点的集合也会形成线化现象,从大到小的线化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密集的距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按照光

平面构成(形式要素)

平面构成是使形象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排列、组合、分解,因此它必须遵循一种原则和设计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形式: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 一、重复的概念 重复是指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重复构成这种形式来源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纺织的布料,室内装修的壁纸、地砖,建筑中的窗户等等。现代商业广告有很多也都是以重复为手段,比如在电视中反复的播出同一个广告,或者在写字楼内不断出现的楼宇广告,以及在公交车站台,重复出现的广告宣传画等等,这些都是以重复为手段来实现非常好的广告效应。 重复的结构和重复的排列由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由两个以上相同元素连续排列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人感到井然有序。我们选用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要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使设计的画面呈现出统一的、有节奏感的效果。同时,采用重复的构成形式使形象反复出现,这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加强对象的视觉记忆。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重复的平面构成可以分成四种形式:基本形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群化构成。下面逐一了解一下。 (一)基本形重复构成 在设计中连续不段的使用同一元素,成为重复基本形。重复基本形可以使设计产生绝对和谐统一的感觉。大的基本形重复,可以产生整体构成的力度;细小密集的基本形重复会产生形态机理的效果。 单体基本形重复:一个形体反复排列。 单元基本形的重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体一组反复排列。

(二)骨骼重复构成 骨骼重复构成中的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在有规律的骨骼中,重复骨骼是基本的骨骼形式。规律性骨骼有两个重要元素:水平线和垂直线(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求变化)。若将骨骼线在方向、宽窄、线质上加以变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骨骼排列形式。 骨骼也可以分为有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两种。规律性骨骼是按数学方式进行有秩序的排列,像重复、渐变、近似、发射等构成方法都属于规律性骨骼;非规律性骨骼是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像对比、变异、密集等都属于非规律性骨骼。 在规律性骨骼中可以分为作用性骨骼和无作用性骨骼两种。作用性骨骼,每个单元的基本形必须控制在骨骼线内,在固定的空间中,按整体形象的需要来安排基本形。无作用性骨骼是将基本形单位安排在骨骼线的交叉点上,骨骼线的交点就是基本形之间的中心距离,当形象构成完成后即可将骨骼线去掉。 重复的平面构成可以分成四种形式:基本形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群化构成。之前学习了基本形重复构成和骨骼重复构成,今天学习剩下的两种: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和群化构成。 (三)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