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崔小春: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崔小春: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崔小春: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一、从教经历

1990年7月毕业于东台师范,同年分配到东台市新农乡兰路址联办初中。1995年8月调至三仓镇小学,2007年8月调到东台实验小学。2002年被评定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1999-2001,参加苏州大学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获优秀学员称号。先后被评为盐城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盐城市德育学科带头人。

工作18年来,他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逐步形成了“深度阅读、理性思辨、快乐交流,文化引领”的语文教学风格。

在教学的同时,他手不释卷,广阅读,深思考,笔耕不辍,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200篇,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两项、盐城市级一项,独立承担盐城市“十一五”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文化自觉的研究》,正在研究中。

二、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发表情况(论文:176篇)

(一)2003年及以前(16)

(1)1996.4《小学低年级生字教学新探》《东台教育报》

(2)1996.10《“图书箱”与“分类卡”》《语文之友》

(3)1998.9《用“还原法”教翠鸟》《小学教学参考》

(4)1998.12《“问题少年”的成因及对策》《小学德育》

(5)1998.10.23《请别为难人生起跑线上的孩子》《江苏工人报》

(6)1999.2《朗读课文的几种语气》《湖南教育》

(7)1998.10.13《六十四位小老师》《盐阜大众报》

(8)1999.6.1《爱护“勇敢”的小树》《盐阜大众报》

(9)1999.1.5《一次有趣的教学试验》《盐阜大众报》

(10)2002.2.8《过年》《盐阜大众报》

(11)1999.8.31《优化评价机制之我见》《东台日报》

(12)2001.1《精心设计好导入语》《东台师范》

(13)2002.9.4《学会宽容》《成才导报》

(14)2002.4.10《请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远离课堂》《成才导报》

(15)2003.12.10《事故易发点。安全帽。问题学生》《成才导报》

(16)2003.12《怎样写日记》《家教周刊》

(二)2004年(38)

(1)2004.5.28《教学日记中的留守儿童》《人民日报》

(2)2004.13《心灵之窗的保护伞》《半月谈》

(3)2004.4.24《警惕教育领域的假科研》《中国教育报》

(4)2004.5.3《那节课,我装成哑巴》《中国教育报》

(5)2004.5.24《信息技术教育不妨区域推进》《中国教育报》

(6)2004.5.20《读书,家长就要陪着》《中国教育报》

(7)2004.6.22《权力大小存乎于心》《中国教育报》

(8)2004.7.6《校园拒绝“炒作”风》《中国教育报》

(9)2004.7.8《我和学生一起读》《中国教育报》

(10)2004.7.20《教师培训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中国教育报》

(11)2004.7.23《带着爱上路》《中国教育报》

(12)2004.8.17《上课,校长不堪承受之重》《中国教育报》(13)2004.8.21《公开课,你大胆地往前走》《中国教育报》(14)2004.9.7《走过教师节》《中国教育报》

(15)2004.10.19《校长轮岗制该与不该》《中国教育报》

(16)2004.12.11《民教老陈》《中国教育报》

(17)2004.7《走进新课程我们需要振超精神》《江苏教工》(18)2004.9《我行走我思考》《江苏教工》

(19)2004.11《校长轮岗制的实践与思考》《江苏教工》

(20)2004.6《天籁》《教书育人》

(21)2004.8《我的暑期生活“K”计划》《教书育人》

(22)2004.9《胸次全无一点尘》《教书育人》

(23)2004.10《是谁偷走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教书育人》(24)2004.9《重要的是心灵和未来》《教书育人》

(25)2004.12《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教书育人》

(26)2004.2A《让公鸡报晓》《江苏教育》

(27)2004.8A《开展区域培训,发展农村学校》《江苏教育》(28)2004.8B《我和春天有个约定》《江苏教育》

(29)2004.3.10《老师,你因何而痛》《成才导报》

(30)2004.3.17《戏说孔雀东南飞》《成才导报》

(31)2004.3.24《区域性整合资源:乡村课改的快车道》《成才导报》

(32)2004.3.19《学校后勤运作不能违背教育原则》《成才导报》

(33)2004.9.22《收录机进行曲》《成才导报》

(34)2004.9.29《对校长轮岗制争论的思考》《成才导报》(35)2004.12.22《又到期末评“先”时》《成才导报》

(36)2004.10.6《重要的是心灵和未来》《教师报》

(37)2004.3《是谁偷走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中小学班主任谋略》

(38)2004.3.31《老师,请栽棵烦恼树》《中国教师报》

(三)2005年(51)

(1)2005.4《“说课”断想》《人民教育》第8期

(2)2005.11《没有理由不爱你们》《人民教育》第21期

(3)2005.12《谁还在唱着那首动听的歌谣》《人民教育》第23期

(4)2005.1.11《论文何罪之有》《中国教育报》

(5)2005.1.13《我学会了用童心行走》《中国教育报》

(6)2005.3.1《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中国教育报》

(7)2005.3.15《给迷路的飞虫一丝亮光》《中国教育报》(8)2005.4.21《教育研究不能缺少诗意》《中国教育报》(9)2005.6.7《山还是那座山,水不再是那溪水》《中国教育报》

(10)2005.7.14《把教育科研的“根”留住》《中国教育报》(11)2005.7.21《今天的小男子汉需要什么样的童年》《中国教育报》

(12)2005.7.26《学会欣赏别人》《中国教育报》

(13)2005.8.2《都是“官”念惹的祸》《中国教育报》

(14)2005.9.6《农村小学不妨开展区域性集体备课》《中国教育报》

(15)2005.10.25《“中心小学”不妨试行“一校制”》《中国教育报》

(16)2005.12.6《欣赏与惩罚宜交融并用》《中国教育报》(17)2005.12.27《“对口交流”更为适用》《中国教育报》

(18)2005.1.26《都是忧虑惹的祸》《教育时报》

(19)2005.1.26《“一校制”管理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成才导报》

(20)2005.5.13《伤痕谁也不能抹掉》《成才导报》

(21)2005.6.22《请别绑住老师飞翔的翅膀》《成才导报》(22)2005.9.7《给高贵的灵魂一个美丽的住所》《成才导报》(23)2005.11.23《寻找教师“反思力”的源头》《成才导报》(24)2005.3.23《给迷路的飞虫一丝亮光》《中国教师报》(25)2005.1.26《又到期末“评先”时》《中国教师报》

(26)2005.1《上课,校长不堪承受之重》《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7)2005.3《课间活动时空:不得不说的话题》《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8)2005.7《校长培训:都是“官”念惹的祸》《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9)2005.4《我是80后,我怕谁》《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30)2005.7《惩罚是为了唤醒》《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31)2005.9《有什么爱不可以重来》《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32)2005.12《你不是狗熊》《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33)2005.4.4《用集体的阳光融化寒冰》《现代教育报》

(34)2005.3.16《校长你敢爬着去上班吗》《现代教育报》(35)2005.5.25《校长该扮演什么角色》《现代教育报》

(36)2005.1《办公室物语》《学校管理》

(37)2005.1-2《等待花开》《吉宁教育》

(38)2005.1-2《一笑数读,其意自现》《辽宁教育》

(39)2005.9《不妨尝试另类教育方式》《辽宁教育》

(40)2005.4B《农村小学不妨开展区域性集体备课》《江苏教育》

(41)2005.5A《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初探》《江苏教育》

(42)2005.6B《请为你的冷漠受罚》《江苏教育》

(43)2005.11B《欣赏的力量毋庸置疑》《江苏教育》

(44)2005.7A《不要让“官”念误了孩子》《上海教育》

(45)2005.7《农村小学不妨开展区域性集体备课》《中小学学校管理》(人大复印资料)

(46)2005.9《用阅读打开思维的门》《江西教育》

(47)2005.10《阅读当悠然》《江西教育》

(48)2005.5《师爱究竟有多重》《教育策划》

(49)2005.6《对“绩效工资”制的冷思考》《教育策划》

(50)2005.6《侃“说课”》《青年教师》

(51)2005.5《巧解“狼来了”》《现代教育导报》

(四)2006年(43)

(1)2006.1.3《莫被投票选举晃了眼》《中国教育报》

(2)2006.1.18《“抄袭”等于慢性自杀》《中国教育报》

(3)2006.2.21《寻找校长的“真经”》《中国教育报》

(4)2006.2.23《板子不能只打在教辅身上》《中国教育报》(5)2006.3.9《因人而宜选教辅我给学生开“处方”》《中国教育报》

(6)2006.3.28《专家:请不要“口事生非”》《中国教育报》(7)2006.4.13《有缺点的孩子也是“天使”》《中国教育报》(8)2006.7.18《不要给教师“研热”泼冷水》《中国教育报》(9)2006.8.14《重压之下教师成长有隐忧》《中国教育报》(10)2006.10.30《你的“狡猾”逃不过我的眼睛》《中国教育报》

(11)2006.11.24《爱插嘴的孩子,你现在还好吗》《中国教育报》

(12)2006.12.19《让冰冷的数字绽放温柔的笑脸》《中国教育报》

(13)2006.1.4《莫被投票选举晃了眼》《成才导报》

(14)2006.1.25《戏说校长角色》《成才导报》

(15)2006.3.22《较量》《成才导报》

(16)2006.5.10《这样的“精彩”非常可怕》《成才导报》

(17)2006.9.27《当“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之后》《成才导报》(18)2006.11.1《你必须说声谢谢》〈〈成才导报〉〉

(19)2006.2.22《绿化区管护:从“摊派”到“认领”》《现代教育报》

(20)2006.3.20《招领启事》《现代教育报》

(21)2006.3.22《让教师按自己的节拍起舞》《现代教育报》(22)2006.4.19《校长要学会经营细节》《现代教育报》

(23)2006.1-2《关注农村数学课改,奠定和谐教育基石》《小学数学教学》

(24)2006.2《恋爱教科研》《东台教育》

(25)2006.3《由“老教师垃圾桶中拣饼”说开去》《思想理论教育》

(26)2006.3《综合考核定等:被动抄变为主动思》《福建教育》(27)2006.4A《推进素质教育,校长要站在“风口浪尖”》《江苏教育》

(28)2006.5A《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江苏教育》

(29)2006.8B《“黑色档案”与“成功记录”》《江苏教育》

(30)2006.9《语文不能承载之重》《江苏教育》

(31)2006.10B《当心怨恨循环》《江苏教育》

(32)2006.12A《教师专业化成长,急不得》《江苏教育》(33)2006.4《阅读当悠然》《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34)2006.12《教育失乐园之痛》《教书育人(校长参考)》(35)2006.5.24《用活水清洗教育思维》《教育时报》

(36)2006.5《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教学随笔》

(37)2006.6《循着大师的足迹前行》《江西教育》

(38)2006.13《让读书的风来得更猛烈些》《江西教育》

(39)2006.12《原来班主任是如此美丽》《江西教育》

(40)2006.7-8《让教师“按自己的曲子跳舞”》《中小学校长》(41)2006.12.13《小学综合实践之病状》《中国教师报》

(42)2006.12《我的教研我做主》《广东教育》

(43)2006.12《金字塔式管理PK扁平式管理》《教学与管理》

(五)2007年(21)

(1)2007.1.24《学校管理:“他律”向“自律”的渐变》《成才导报》

(2)2007.4.25《母亲》《成才导报》

(3)2007.4《给校本教研变变脸》《教书育人》(校长参考)(4)2007.2.28《给校本教研变变脸》《教育时报》

(5)2007.4《给校本教研变变脸》《教学与管理》

(6)2007.2.12《让学生走进图书室》《中国教育报》

(7)2007.4.17《校园文化不是“张贴”出来的》《中国教育报》(8)2007.7.3《“公开课”,校长就该上》《中国教育报》

(9)2007.10.9《靠什么留住住宿生》《中国教育报》

(10)2007.10.16《“磨课”是厚积薄发的教学历练》《中国教育报》

(11)2007.3《当我们站在孩子的高度……》《江苏教育》

(12)2007.5《“一俊遮百丑”》《江苏教育》

(13)2007.5《警惕“一俊遮百丑”现象》《江苏教育》

(14)2007.6《我很重要需从“心”开始》《江苏教育》

(15)2007.12《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妨换种方式“资助”》《江苏教育》

(16)2007.10.24《奖牌可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成才导报》(17)2007.10.31《备课也要有效益意识》《成才导报》

(18)2007.11.28《还做教师的N条理由》《成才导报》

(19)2007.12.12《走在路上最重要》《成才导报》

(20)2007.6《做一个文化管理型校长》《学校管理》

(21)2007.11《“变味”的教研课》《广东教育》

(六)2008年(7)

(1)2008.1.15《“自下而上”的教研才叫过瘾》《中国教育报》

(2)2008.1《管理理念是关键》《江苏教育》

(3)2008.5《把准“亮剑”的火候》《江苏教育》

(4)2008.5《“是上帝叫我来爱你的!”》《江苏教育》

(5)2008.6《做一个文化管理型校长》《河北教育》

(6)2008.1.16《因校而宜定政策》《成才导报》

(7)2008.4《金字塔管理PK扁平式管理》《中小学校长》

三、理念精髓

语文不能承载之重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想谈谈个人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现状一:“万金油”式的语文职能,让语文步履蹒跚。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重要的地位。

那么现实世界要求语文课程承担什么功能呢?

首先是给学生一张外交家式的“嘴”。要通过学习语文课程,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言语交际工具。社会希望通过语文课程把学生培养成能随机应变、能说会道的社会人。如果在表达时前言不达后语、词不达意、胡言乱语,那是语文课程的“失职”。

其次是给学生一颗圣人的“脑”。凡是人类应该具有的美德,都能从语文课程中找到相应的篇目:《黄继光》要培养学生的国

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小青石》要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丰碑》要培养学生忠诚于革命事业、不怕牺牲、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的精神……把人类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都移植到学生头脑中去的任务,统统落到了语文课程身上。

第三是给学生植一株人类文化的“根”,特别是民族文化。秦砖汉瓦,唐诗宋词,一个都不能少。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的任务越来越重。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压得语文直不起腰,步履蹒跚,踟蹰而行。

思考:“墙头草式”的语文课程态度是造成“万金油式”语文职能的根源。从建国以来,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弹唱”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的“老调”,也没有真正搞清楚语文究竟该“姓”什么,该走什么样的语文路,语文教学就像“墙头草”一样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实在不行,就折中处理。就拿《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来说,其折中的态度就十分明显。比如其第一部分(前言),就是很明显的工具性前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用词的前后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前言部分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主次地位界定得很清楚,可以看出语文的工具性是被放在非常突出非常重要的位置,人文性只不过是语文课程的附着物,语文课程姓什么,该干什么,这里说得非常明显。可是到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又变成人文性的课程目标。总目标的1~4条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定位语文课程的,如:1、在语文学

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这样的总目标以外,在阶段目标中,也主要是以人文性要求打头。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等等。

把《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前言和课程目标两部分连起来学习,谁能准确地说出语文课程究竟姓什么,该做什么吗?模棱两可的定位,是实践模糊的祸根,是争执不下的根源,一线的语文老师又怎么能摸得着头脑呢?

整个课程标准最能体现折中精神的一句话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究竟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统一人文性,还是在人文性的基础上统一工具性?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这句话与讨论一个一只脚站在门内一只脚站在门外的人究竟是要进门还是出门一样,谁都不能说服谁。可最终“忽悠”的是语文教学、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我想,当我们从正面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反面去探寻事物的本源,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想:如果从现在起,我们不再开设语文课程,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出现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语文课程实际应该承担的职责,也就是语文的“姓”,也就是语文该做的事。考证一下咱们的祖先,他们在没有走进学堂专门学习语文的时候,也不见得就分不清真善美假丑恶,也不见得就不遵守做人的准则,也不见得就不服从集体的规定。倒是在交流方面存在不足。由此看来,学语文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交际,其次才是“教化”和“传承”,也就是说应该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统一人文性。

现状二:“两张皮式”的教学与考查,让语文变得深不可测。

也许是儒家“教化”思想的影响,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在思

想情感挖掘、体验、拓展上用的力气要比落实语文知识多得多,窦桂梅的《圆明园的毁灭》——深入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和辉煌,探究灭亡原因;《晏子使楚》——体会晏子的辩才神蕴、审时度势的指挥,体会外交官的能言善辩与国力、尊严之间的关系;周益民的《逆风的蝶》——追寻诗意的友情、生命;闫学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感受氤氲在文字中的丰富、唯美的情感内蕴,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包括早先时候支玉恒的《落花生》——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课例。这种的课型特征是: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词句的目的是为了体会人物身上蕴涵的真善美、假丑恶,人文性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些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线课堂的常态。

可现在的语文考查却没有沿着人文性的课堂教学的惯性走。以去年江苏的高考语文试卷为例,没有一题让学生去分析蕴含在语句、段落中的思想性、情感性,考查的都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如果实在要顾及人文性的脸面的话,要么就是最后一项,“人与路”为话题的作文多少有点人文性的影子。

思考:教学与考查“两张皮”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白天,学生在语文老师的牵引下,接受思想情感洗礼;晚上,抄写词语,完成试卷,进行语文知识训练。“两张皮”是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一节节语文课,并没有全部用于去做真正的语文的事。就拿闫学老师执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来说吧,用王晓春教授的话说:这堂课闫老师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是跟学生一起搞清作者写了一些什么;一是问学生通过这些你联想到了什么。(2006年第10期《人民教育》第34页《这堂语文课该教什么?》)这堂40分钟的语文课,学生确实没有接触多少实质性的语文知识,“闫

老师只是带着学生捋了一遍课文,联想多,分析少。”用这样的课堂教学去面对今年江苏的高考语文试卷,学生怎么会不“低效”呢?闫老师设计的课型,包括窦桂梅的《圆明园的毁灭》《晏子使楚》,周益民的《逆风的蝶》,应该属于文学鉴赏课、思想品德课,偏离了基础教育学段语文教学的轨道。这种常态的语文课堂,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还不好。

另外,借语文进行人文熏陶,也是一种不成功的思想道德教育,人的美德不是学出来的,不是说教就能使然的。一个法国人在法国餐厅吃饭,是不可能“滋溜、滋溜”地喝汤的,可前不久,我在苏州和一个法国人邻桌吃饭,他端着大碗喝汤的声音,比我们都响。为什么?在法国,大家都不这样,在苏州,周围人都用汤匙在汤碗里舀来舀去,然后“滋溜”一声喝下去,这就是个公众压束问题,美好品德的养成是在公众压束力下,由个体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步养成的,并非我们想当然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教有作用,但别指望起多大作用。

当然,应对考查并非语文教学的归宿,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是以去年的江苏的高考试卷为例,考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兼而有之,各有侧重。语文教学还是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变“硬人文”为“潜人文”。还语文课以语文面目,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道。

现状三:“激情燃烧”的演出,误导了语文之舟。

语文教学为什么一直走不出“人文性”为主的阴霾,除了受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还与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竞赛课中“激情燃烧”的演出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这些场合中经常看到台上台下“执手相看泪眼”的场面,特别是一些特级教

师,总是能把学生“煽”得时而激情飞扬,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泪眼挲挲,时而开怀大笑。较少有人如王晓春教授所言:“上成以林海音的文章为例子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辅导课”,“语文课上学语文知识,就像数学课上学习计算一样。”因为那样的课知识味太浓,过于严谨,训练显得枯燥,动不动就冷场,无波无澜,不容易吸引眼球。

思考:优秀的特级教师在推广新课程、新理念方面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一些个性化极强的课例过于吹捧,是对语文教学的不负责任,是对教育事业的不负责任,每则课例只是个人的个性化解读和呈现,不代表语文教学的应然之貌,作为教育报刊杂志要拿捏准尺度,及时予以正本清源,在这一点上,《人民教育》《小学教学设计》开了个好头。正如《人民教育》在一篇文章的编者按所言:严肃的争论是好事。因为这样的争论,不仅让教师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也将激发有抱负的教师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希望语文教师们能摒弃浮躁、功利、哗众取宠,多一份务实、求真,多一份责任心。希望教育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引领广大语文教师走向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之路,让语文的生命不再沉重,让语文的步伐矫健、轻盈。

(此文刊登在2006年第9期《江苏教育》上)四、课堂实录

“在语文课堂做语文的事情”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军神》是人教版第九册、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

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的刘伯承将军在1916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中,率领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不幸被子弹打伤右眼,《军神》一课就是记叙刘伯承将军受伤后到一家外国教会医院接受秘密治疗的这段经过。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保护大脑,他拒绝使用麻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文章对人物的语言、神态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字里行间表现出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通篇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紧扣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逐层深入地走进“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体会刘伯承将军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口吃、一声不吭、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等词语的意思。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是围绕“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中心句展开的。刘伯承将军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是一条明线,沃克医生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神态和语言的变化是衬托刘伯承将军形象的一条暗线,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中心句,将一明和一暗两条线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理解重点词句,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节课的教学就是以事情的发展顺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展开的,每一部分的教学都始于中心句最终落脚于中心句,在课文结束的时

候以中心句收尾,点明文章中心,激发学生情感,在听书读写训练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刘伯承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军神》,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刘伯承(多媒体出示刘伯承将军的画像),具体了解那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揭示中心句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2、读中心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个别读、齐读。

3、师: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

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生:为什么说刘伯承堪称军神?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男子汉钢板军神)

4、师:是呀,一个人究竟有什么能耐,竟然一下子赢得了这么多、这么高的赞誉?让我们循着语言的足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细读感悟,品味中心句

(一)手术前——一读中心句

1、师:(多媒体出示课文11-15自然段)这是手术前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一段对话,大家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该怎样读。

2、请学生说说该怎样读(引导学生体会抓住生气、平静、楞住、口吃等提示语读好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3、生读,学生评价。

4、师:我想请三个同学到前面来把当时的情景重放一下,谁来读一读沃克医生的话?谁来读刘伯承的话?谁来读旁白?

5、师问读旁白的学生: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是什么表情?(生气) 当病人解释自己不使用麻药的原因后,沃克医生又是什么表情?(愣住、口吃)

师问读沃克医生:您听说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时为什么很生气?

生:这么大的手术如果不打麻醉,可能会出人命的。

生:这个年轻人真是逞能。

师问读刘伯承的话的学生:沃克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也是个实事求是的人,再说,你这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还要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一刀地割掉,我看,你还是听医生的话,用麻醉吧!生:不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师:沃克医生,您听到这样的回答为什么愣住了,连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的?

生:这个年轻人真是不可理喻。

生:这个年轻人真让人捉摸不透。

6、让学生再读这几段话,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读。

7、师:谁知道刘伯承的生平事迹?(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8、师:我也从网上搜集了有关刘伯承将军生平的部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师配音乐读展示的刘伯承生平的资料)

[〃1916年3月,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右眼致残。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时,屡打胜仗,被誉为川中名将。

〃1932年10月,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

〃1935年5月,指挥干部团强占皖平渡,巧渡金沙江。

〃1937-1945年,参加大小战斗五百余次。

〃1946年6月,在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九大战役,歼敌十二万余人。

〃1947年6月,与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像钢刀一样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令

蒋介石心惊胆寒。

〃1948年11月,与邓小平等人组织发动淮海战役,获得巨大胜利。

〃1949年4月,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师下江南的一幕。

〃1950年冬,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9、师:看看这些资料,再想一想刘伯承将军不打麻醉的原因,你知道了什么?

10、师小结: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清醒的大脑,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才写下了这辉煌的篇章,刘伯承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幸福才拒绝使用麻醉的。我想,现在大家再读这句话应该有更深的体会。(多媒体再次出示中心句,学生读)

(二)手术中——二读中心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手术室,去看看手术中的刘伯承。(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以及课文的16、17自然段)

2、师:这是手术在进行时的一个画面,旁边是解说词,如果请大家来当现场解说员,你想怎样向全世界现场解说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大家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3、师:如果让你来解说,你觉得这段解说词中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一声不吭”“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等词语,并让学生说说怎样读好这些句子,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反复读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在读书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4、学生解说。

5、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疼痛的经历吗?当时是什么感觉?(学生交流)

6、师:同学们,沃克医生是在没有打麻醉的情况下,摘除刘伯承右眼坏死的眼珠,在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一刀地割掉,七十二刀啊,三个多小时的手术,那是何等的剧痛啊!我想大家再读这两段体会一定不一样。

7、生读16、17自然段。

8、师:这是怎样的一个军人啊!让我们亲临手术现场去看看。(多媒体演示电影《青年刘伯承》中做手术的片段)

9、学生齐读16、17自然段。

10、师:在看这段电影,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说自己的心情。(学生交流)

11、师:难怪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在手术后这样称赞刘伯承(再次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

(三)手术后——三读中心句

1、师:手术前,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让沃克医生愣住了,手术中,他强忍剧痛,一声不吭,让沃克医生双手颤抖,更让沃克医生吃惊的是,手术后,刘伯承竟然能说出他一共割了多少刀。

2、师:这是手术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一段对话,大家先练习一下,想一想该怎样读。

3、生读。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落花生》教学例谈 作者周乐 阅读一篇文章,在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如果我们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努力解幵这些问号,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就会更深一层。 教学活动同样如此,适时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思考辨析,能使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 《落花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 许地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回忆了小时候他们姐弟几个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事情,阐述了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道理。 学习这篇课文,五年级学生在预习时读上几遍,已能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 甚至还能简单说说文章阐述的道理。 那么,对这篇明白如话说理清楚的文章,我们该教些什么,以让学生获得更 进一步的发展呢? 一辨观点,因时而异 《落花生》一文中,父亲赞扬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爱炫耀 自己的果实,而是矮矮地长在地上,’以此教育我们姐弟几个做一个低调内 敛的人 文中我也曾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 是否应该认同父亲的观点,历来便有争论。 这个争论点,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朗读这句话时,哪个字眼儿特别惹你注意,应该提醒大家关注? 请生试读 生我觉得只应该强调一下。 师这个只字能少吗? 生不能少。 少了意思就不一样了。 有只字,说明可以讲体面,也可以不讲体面。 生没有只字的话,意思就变成了绝对不能讲体面了。 有只字,说明可以讲体面,但关键还是要对别人有好处。 师你分析得真清楚!父亲就是这样说的一一 生齐读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师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往往用来表示意思的转折,显然父亲在这里强调的是花生的有用,而淡化了它是否好看。 那么,你认为能不能讲体面,能不能追求好看呢? 生我觉得可以讲体面。 比如,我们穿得漂漂亮亮的,没有什么不好的。 师是的,追求外在的形象美,并没错。 生我也认为应该讲体面,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应该像苹果那样,敢于表现自己,这样别人才会了解你。 平时,我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巧手拈来皆练笔,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巧手拈来皆练笔,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小学语文课程随文小练笔实施策略与方法浅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果我们能够以课程文本本身为突破口,及时地把练笔训练渗入到阅读教学中,让文本语言得到增值,表达方法得到迁移,语言表达技能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就能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文本读与写的结合。然而教师如何去抓住课程随文小练笔的训练点,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进行小练笔,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找准练笔“点”,搭好练笔“台” 小学语文课程随文小练笔有“形式活,出手快”等便于学生实践操作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空白点、悬念点、矛盾点把练笔与学文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用心去与文本及作者对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怎么样去找准这样的训练“点”是随文小练笔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一)动情之处促表达 语文课程中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之处,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最严厉的惩罚”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随文小练笔:面对宙斯的惩罚,普罗米修斯始终没有屈服,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最终用正义战胜了邪恶。此时此刻,你们的心中一定涌动着不一样的情感,能不能让我们用笔来抒发一下呢?通过小练笔,让学生心中不一样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得以释放和呈现。在教学中把握好这样的动情之处及时开展随文练笔,往往能让课堂的语言训练增色不少。 (二)典型之处知方法 所谓典型,是指文本散发出的一种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教学中要注意这种特别的典型之处并付之于练笔,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二、四、六自然段的构段方式特点很明显,都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写具体的表达形式。教学时可以第四段为例,首先让学生明白作者抓住了鱼的多、鱼的美来写,随机积累夸张、排比的表达方法。其次,让学生懂得这一段是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然后可以抓住时机随文小练笔,列举了一些中心句,让学生选择完成,如我们的学校真美啊;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等句式,还可以自己确定想要写的中心句来展开写完整。 二、文本无痕渗透,非文本有机补充 (一)紧紧依托文本资源,实现模仿到迁移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的进行经典句、段、篇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就会不自觉地掌握一些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 1、句的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文本中有许多精美典型句式,教师可以在读写训练中精心选择某些精彩片断进行仿句小练笔。如《秋天的雨》,文中有两句非常有画面感的句式:“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可以先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秋天的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呢?”抓住其中的颜色、动词运用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句子的样式也来写几个句子,这样就会让孩子们对秋天的雨的特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2、段的训练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品味外,也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训练点进行仿写。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明白这段话围绕中心句,运用排比、拟人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热情地与山中的一切朋友打招呼,表达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后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培养继续想象:“山中的朋友还有哪些?他们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也来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与

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时光,在眼角兀自老去。行于时光的蹊径,我与《小学语文教师》结缘已久。从素不相识到初次相见,从泛泛之交到亲密无间,《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她是一位良师,谆谆教导,带给我希望;她是一位益友,时时相伴,送给我温暖;她如一盏明灯,熠熠生辉,指引我前行;她若一杯清茶,甜甜入口,滋润我心间。捧读此刊,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现采撷心香几瓣,和大家分享。 一、“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初次相见 初为人师时,我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憧憬,只想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大干一场。可事与愿违,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从师范学校中学到的理论并不能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我不是游刃有余,而是“江郎才尽”,真正领略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丰富内涵。面对此种状况,我迷惘过,惆怅过,在一筹莫展之时,同事推荐我读《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听名字就倍感亲切,加之封面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实用,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迫不及待地翻开散发着墨香的书页,一篇篇文章如磁石般吸引着我,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荫,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心头的疑云徐徐飘散,困扰已久的难题迎刃而解,是《小学语文教师》带我进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天地。我感谢《小学语文教师》,思念她朝朝暮暮。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知相伴

结识《小学语文教师》后,我每期必读,不惧工作劳累,不怕家务缠身,只为与她相知相伴。在近20年的执教生涯中,我经历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般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是国内最具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语文教学类杂志之一,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教育案例,有短小精悍、适用性强的文章,它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无论是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还是教学随笔,园丁故事无一不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徜徉其间,聆听智者的教导,与同行对话,总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每次总被经典的课堂、前瞻的理念、精彩的设计、新颖的观点所感染,总会把自己已经休眠了的经验唤醒、激活。2010年的时候,我参加邹城市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我抽到的说课文章是三年级的课文《女娲补天》,看到这个题目,我一下子想起刚读过的新一期《小学语文教师》上,有一篇《女娲补天》的教学设计,设计很新颖,结合自己的特点,借用了文中处理课文的方法,我的说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由此我获得了那次基本功大赛的一等奖。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春天,我衣带渐宽,无怨无悔。 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初步尝试 《小学语文教师》激励了我,培养了我,塑造了我,使我不断成长。一路走来,欣赏了无数美景,闻到了一路芬芳。《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

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 漫溯 语文组全员汇报课总结:向语文更深处漫溯 为了全面深入推行“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 学效益,同时深入探究“散文”类文体的教育教学艺术,提 高课堂教学水平,使本组教师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得到收益,得到提高,我们全组教师参加了由教导处统一部署,语文组 组织实施的以“散文”教学为专题的全员汇报课听评课活动。 一、本次活动的特点: 第一,充分展示了“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学生参与面广。有些老师的课很精彩,显示了丰厚的教学功 底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知识底蕴丰厚,容易与学生沟通,且虚心好学,在课堂上展示了青年教 师的风采。 第二,显示了各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为了上好公 开课,各备课组认真组织备课、听课、评课,有些老师宁愿 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 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 帮助。 第三,全员参与,研究“散文”教学艺术。三个年级的语文

老师共20xx年级,再七年级,最后八年级。 第四,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 学是难以提高的。我组教师张甲芳、王吉东、王孝珍等在评 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 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显示了我组教师主动成长、积极进取的精神。张厚霞、梁伟等老师在听课研讨后,主动反思之外,积极探索,授课水平不断提高,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二、公开课的优点: 1、坚持运用“4+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授课。二十名语文教师都能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标准上好课,环节 齐全,备课认真,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展示精彩! 2、目的明确、胸怀全局。 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从这节课掌握什么知识、本节课的知识难易程度如何、那些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反复强调、哪些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自 己读书就可以掌握;课堂上要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起 学生的思维,什么样的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教学方 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课上能掌握多少,课下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授课老师对这些应该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要数陈法国、

高三语文时评类作文评议方法指导

高三语文时评类作文评议方法指导 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将时评类材料作文的议论引向深刻 一、何为“思想深刻” 对社会现状深入透彻的洞察,对人生百态细致入微的体悟,使读者朋友受益匪浅的启发。-----作家的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大纲》 二、时评的结构模式:引----议----联----结 (一)引用材料(开篇引用材料的新闻报道内容,选准切入点,简明扼要,1自然段,约100字) (二)分析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2-3自然段,约400字) (三)联系实际说道理(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搜集典型论据,适当发挥,约200字) (四)结论(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约100字) “时评”也属于议论文,那么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时评写作的构思角度 1、探究对错法:先判断事件的对错,如果事件是对的,重点写意义、影响等;如果事件是错的,重点写错因、后果等。 2、探究实质法——主要从“是什么”角度构思,一般是先概括新闻的主体事件,探究其实质,然后分析说理,阐明其影响、意义或危害、教训,发表自己的看法。 3、探究原因法——主要从“为什么”角度构思,从新闻事件的行为或结果本身出发,探究事件发生的主、客观的原因,溯本追源,发表自己看法。 4、解决问题法——主要从“怎么办”角度构思,在探究事件的实质和探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等。 四、思想深刻的分析方法 时评类文章能不能做到思想深刻,关键在于议、联两部分的分析评论是否深刻,怎样才能做到思想的深入和深刻,下面我们学习以下分析方法。 方法一:追根溯源,探究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挖掘其深层原因)新闻事件:游乐场大办水下接吻大赛,电商超商高唱“浪漫情歌”,五星酒店重磅推出百万情侣套餐……七夕来了!这个传统节日催生了“浪漫经济”,一系列贴有“中国情人节”标签的商业活动正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展开。对此,专家表示,七夕节并非“中国情人节”,像许多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七夕节文化也正在被“庸俗化”,如何结合时代特点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引人深思。 (8月20日新华网) 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庸俗化、商业化,表层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商家的极力鼓吹和宣传,营造了一种这个节日就该这么过的假象;二是年轻人的互相攀比、跟风。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热恋阶段的年轻人来说,别人过自己不过,会担心自己的另一半有意见,觉得自己对爱情没有诚意,于是你过我过大家过,“中国情人节”也就蔚然成风了。但是要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人当中的日渐式微和缺失。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既不知道,也无暇关心这些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节日内涵、文化基因,结果就只能是跟着别人走,乃至是被商家牵着鼻子走。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既是这些传统节日庸俗化、商业化的推动者,但实际上也是受害者。当他们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时候,真正失去的却是附着在这些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熏陶、滋养的机会。所以,对于年

向小班更深处漫溯杨海红

向小班更深处漫溯 ——赴南京汉口路小学学习感受 起凤街小学杨海红2014年3月底,起凤街小学连同海边街小学一行18人,前往六朝古都南京,进驻与百年名校南京大学一墙之隔的汉口路小学与该校老师们一起学习研究小班化教学。 本次学习历时3天,老师们参观了南京市汉口路小学的校园环境,感受了环境育人的理念,同时,通过观课议课活动,亲历了近30节课的教学展示,全方位地感受了以“红黄蓝加绿四色学习单”为载体的小班化教学特色。 活动开始,汉口路小学副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对我们的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然后向与会的老师介绍了汉口路小学校的办学特色:“四色学习单”在此基础上引申、拓展的“四色教育”,并对小班化课堂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设想,即:1.教学具有实效性,老师能充分关注到每一个,2.教学充分彰显学科特点,3.教学过程丰厚、灵动。 随后几天是四色课堂汇报课,汉口路小学的周婷校长不仅亲自上阵,带来一节《许下小心愿》的展示课,还有王研老师带来的二年级数学课——《认识分数》,这节课活动多,交流多,扎实、丰厚,有由王曦老师带来的三年级语文课——《细细的沙粒》,课堂充满文化底蕴,师生的默契更是让人难忘。公开课都很精彩,四色学习单的使用及四色小组活动给在座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汉口路校长周婷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概括表达了汉小

人的热情,汉小深厚的文化底蕴,汉小人对四色教育的研究、反思和梦想。同时以座谈的方式对“红黄蓝加绿四色学习”的由来和内涵做了解读,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感受颇深。 本次活动,带动了起凤街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纵深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让问题引领学生向语言更深处漫溯

让问题引领学生向语言更深处漫溯 发表时间:2013-08-09T11:49:06.0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53期供稿作者:包爱丽[导读] 课尾,让问题成为精神成长的助推器 包爱丽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实验学校467299 摘要: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会文、获得独特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老师要充分钻研文本,挖掘出文本所蕴含的智慧,设计出富有张力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领、指导和点拨,让问题引领学生去读书、思考、感悟,走进语言深处,去获得智慧和精神的滋养。关键词:问题引领触发器体味涵咏助推器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会文,获得独特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老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领、指导和点拨?笔者认为,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潜行在文字间,进而入境、知事、明理、通情。 一、课始,让问题成为学习的触发器 有一位老师在讲《桂花雨》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积极深入地读书,抓住课题中“桂花”和“雨”的关系,设置问题进行引导: “能说说你所知道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有下雨时下桂花的吗?” “既然下雨时不会下桂花,那么我认为课文题目不对,哪来的桂花雨啊?” 老师的问题犹如触发器,引发个个学生都认真读书、用心体会,为说服、打动老师而跃跃欲试。 二、课中,让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荡漾开去 “学生疑,疑生思,思生悟,悟生进。”课堂上,利用好问题能使学生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自身精神的成长。 1.用问题引发问题 我在教学《最佳的路径》一课时,是用“以问题引发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我先让学生理解“路径”的意思,找出文中具体指什么,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是什么样子。学生说出了“有宽有窄,优雅自然,新颖别致……”,我紧接着问:“面对这样的路径,你心中会产生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为一个中心问题:“格罗培斯为什么能设计出这样的路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问题意识,又唤起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度思考。 2.问题使学生多次穿行于语言间 孔子和弟子“论水”部分是《孔子游春》一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位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品味文本语言、感受孔子的智慧,教学中,当学生在交流水的德行时,相机追问:“文章有一个地方已经把水的这种德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这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读前文描写春天景色的语段。当学生体会到孔子富有善施教化的智慧后,老师再次问:“同学们,其实,这篇文章到处都闪现着孔子善施教化的智慧。下面我们再从文章里找一找,看看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孔子善施教化的智慧。”这样自然地引导学生再读全文,审视全文,关注孔子的言行举止,从字里行间体会孔子的教育智慧,使孔子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立体和丰满起来。 3.问题使学生涵泳体味文字意蕴 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这句话时,是这样设问引导的:让学生慢读这句话后说:“作者这么慢是让你们仔仔细细地看看母亲的脸。” 接着让学生闭上眼,老师深情地读着问着:“你们看到了什么?”“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 “你们看到母亲怎样的脸?”“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脸应该是怎样的?” “孩子们,这不是我印象中母亲的眼,我母亲的眼应该是——?”“然而这样的脸,这样的背,这样的眼,我再也没有看到,作为儿子,不禁要问:母亲呀,你那挺拔的背、炯炯有神的眼、光彩照人的脸到哪里去了?” 王老师用一个个问题造境,将记忆与现实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比对,使慈母形象凸显了出来,也使学生看到了一位为生活操劳、奔波的伟大母亲。短短一句话,通过老师巧妙处理,变得有了味道、有了温度,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三、课尾,让问题成为精神成长的助推器 有位老师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通过谈话、体验、对比、追溯等环节,让学生感知海伦·凯勒的“奇”、感受其“弱”、感叹其“变”、感悟其“强”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味:“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明白,究竟是什么在打动着你的心灵?”“此时,你觉得海伦·凯勒还仅仅是一个人名吗?”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感悟到:海伦·凯勒不仅仅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奇女子,更是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此时,对学生精神的滋养自然而生。这种体会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感悟出来的,因此比老师贴标签式的说教更加铭刻于心。小学语文教学专家袁微子先生曾说过:语文备课主要是备提问。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凭借,老师要充分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的精髓,挖掘出文本所蕴含的智慧,设计出富有张力的、能够探究文本蕴藉、获得文本智慧、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让问题引领着学生去读书、思考、感悟,走进语言深处,去获得智慧和精神的滋养。

撑一支长篙,向阅读更深处漫溯-精选文档

撑一支长篙,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阅读,是学生最根本的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要注重情感体验, 学生的积累等。目前的语文课堂我们都能听到书声朗朗, 得失,探究解决策略。 、现象 随之是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第一教时,学生的感悟让人惊讶而忐 忑。不踏实中我又问:“读了课文,你们想说些什么?”期待很 久,无人应答,情绪便落入谷底。课后,我找到已学过课文让多 个学生读。在结结巴巴的读书声中,我看到他们机械而苍白的感 情。长此以往,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会影响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的养成。 二、原因 带着这些现象与困惑,笔者请教了多位资深名师,总结出以 下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题海的包围中。 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搁浅, 而家长只关注分数,极少 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 二)自由时间太少 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偏颇的人才观以及家长的急功近利, 造成学生课外负担重。 部分家长课余给孩子报各种提高班, 学生 读书的时间基本没有。 丰富 但这往 往会掩盖学生思维的肤浅和贫乏。 笔者尝试透过现象, 深究原因 笔者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形: 在一个新班级,教学第一篇课文 时,笔者问:“谁愿意读课文?” 话未落音,小手都举了起来,

三)好习惯未能养成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的目的是好词好句的积累,总是与词句的摘抄挂钩。学生为应付检查,阅读浅尝辄止,随便抄上几个词句应对。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挫伤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 四)方法失当是主因 虽然教师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评价,还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等,都没有完整的方法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的阅读效率自然难以提高。 三、解决策略 一)朗读是载体,重心在理解 阅读,“阅”是用眼看,用心想,是心脑结合的过程,也是揣摩、理解、消化的过程,就像王国维所说的“悬思、苦索、顿悟”。“读”,只 是一种外在形式;看f想f消化是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一切都是“伪阅读”。因此,抑扬顿挫仅是 读”的外衣与技巧。真正的读,是在“阅”的基础上。这要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自身实际,读出画面、读出

规范·创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必修3小说单元教学之我见+姜全德

规范·创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必修3小说单元教学之我见 姜全德 高中必修教材中共有两个小说单元,必修三中的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必修五中的“情节与语言”(小说二)。在必修三的小说单元概述中,编订者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据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规范。 第一、目标明确。 华中师范大学崔允漷说“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因此,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就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单元的小说,篇幅较长,我们就要长文短教,把握人物形象特征、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借助题目探究主旨。具体来说,《林黛玉进贾府》为“人物形象“,《祝福》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老人与海》探讨“硬汉子”精神。 第二、思路清晰,设置问题层层深入。 《林黛玉进贾府》根据“一理二看三听”(理行踪、看贾府、听对话)设置三个问题:一世让学生画出贾府平面示意图,并让学生结合文本叙述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通过这一图一线,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质疑,使学生初步了解贾府宏伟的外观,布局的讲究,显赫高贵的地位、等级森严的礼教等等。二是让学生再度随黛玉的脚步重游贾府,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使学生加深对贾府的印象。三是进一步追问,作者为什么不选别人而单单选择林黛玉作为引领读者去游贾府的“导游”,将课本引向深入。 《祝福》,从标题入手,赏析典型环境,品析祥林嫂的形象(优点-悲剧-主旨),明确作品的主旨。 《老人与海》,按照介绍作者、探究问题、总结提升、练习巩固等环节来设计和组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了三个问题:一是老人对大马林鱼和不同鲨鱼的表现如何,二是海明威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三是本文为何不用《老人与鱼》为标题,而用《老人与海》,从而探讨小说的主旨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落实双基,与高考接轨。 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清人物形象的特征,把握人物刻画的方法,以及总结小说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这些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仿写,或作文片段练习,或进行小说阅读练习(高考真题)。讲练结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四、板书设计合理。 二、创新 第一、充分挖掘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使之更丰满,更完美。 第二、以问题为切入点和线索,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第三、展现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要素。

向情感更深处漫溯

向情感更深处漫溯 ——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借助此次培训,教改理论于我,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教学实际密切关联的动态生长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这一激活学生审美情感、涵育主体心灵并进而转化为创造能力的过程正是体验式教学的内蕴所在。 然则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如何引领学生经由感知抵达创造,融合“诗与思”,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从文字的罅隙处进入文章的内核,获取“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思维训练”?研讨教学实践中鲜活的案例,我们以为,应贯彻落实以下教学策略。 一、置身情境,直观体察 托马斯·阿奎纳认为“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没有感受自然就无法“摇荡性情”,就无法因情入境,引导学生经历审美体验。教学中借助声色光影,精心设置情境,才能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热情,并进而带着直觉体察,兴趣盎然地走进文心,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自然,直观情境创设只是起点,教学应以此为起点,通过相关环节的有效构建,将其整合成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满足于情境的渲染氛围、表层吸睛功用。 如教学《沁园春·长沙》,不妨以毛泽东文稿与柳宗元书法对比导入,让学生从毛泽东天风海雨般纵横的笔势中,体察其迥无古文人枯瘦拙硬之态,从而激发学生去文本中感知毛泽东的独异秋景及独立秋景中的独异人物形象。 又如教学王鼎钧的《那树》,教师在导入环节播放濮存昕朗读的《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公益短片中的《声演红木》视频,先声夺人,让学生大受震撼。而教师抓住这个教学中的情感契机,自然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文本片段,配乐诵读。在朗读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后,语言品味、文本赏析就水到渠成了。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之得以顺利实施,正因教师精心营造情境,让学生在直观中即兴生成独特的生命体验,而这一生命感知正是引领学生点亮文字暧昧、体察文本意蕴的最初的智慧火花。 体验式教学要帮助学生唤醒和积淀审美体验,其中要触及原有的生活体验,激发新的阅读期待,教学伊始,教师就应做到以境激情,以情入境,使学生体会到:任何一篇文本都承载着作者独一的精神气质、个性风格和生活阅历,是“这一个“。进而语文阅读教学也就不再停留在冷冰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上,更是主体对话文本,对话作者,对话时代,反观自身,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生命体验过程。 二、体式教学,知识引路 诚然,借助直观情境的设置,学生初步构成了对教育媒介、教育环境及自身接受心理的体验,然而,学生对文本的体察依然只是停留在直觉思维层次。体验式教学还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体验感受学习内容,实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 而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就应明白真正的体验式教学并非一味的学生自我阅读,自我体验,而是应将自我体验的随意性、碎片化、课堂的肤浅热闹与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新知的体验区别开来。 我们深知,文本一旦进入教材便自然衍生出“原生价值”以外的“教学价值”,然则教学中教师如何据此优化教学设计并进而引领学生成为文本学习的最深入的体验者? 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认为,语文教学应重文体教学。确实如此,合理的体式知识渗透能

如何把时评类作文写深刻(思想深刻)

2016届高三语文时评类作文评议方法指导 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将时评类材料作文的议论引向深刻一、何为“思想深刻” 对社会现状深入透彻的洞察,对人生百态细致入微的体悟,使读者朋友受益匪浅的启发。 -----作家的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大纲》二、时评的结构模式:引----议----联----结 (一)引用材料(开篇引用材料的新闻报道内容,选准切入点,简明扼要,1自然段,约100字) (二)分析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2-3自然段,约400字) (三)联系实际说道理(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搜集典型论据,适当发挥,约200字) (四)结论(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约100字) “时评”也属于议论文,那么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时评写作的构思角度 1、探究对错法:先判断事件的对错,如果事件是对的,重点写意义、影响等;如果事件是错的,重点写错因、后果等。 2、探究实质法——主要从“是什么”角度构思,一般是先概括新闻的主体事件,探究其实质,然后分析说理,阐明其影响、意义或危害、教训,发表自己的看法。 3、探究原因法——主要从“为什么”角度构思,从新闻事件的行为或结果本身出发,探究事件发生的主、客观的原因,溯本追源,发表自己看法。 4、解决问题法——主要从“怎么办”角度构思,在探究事件的实质和探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等。 四、思想深刻的分析方法 时评类文章能不能做到思想深刻,关键在于议、联两部分的分析评论是否深刻,怎样才能做到思想的深入和深刻,下面我们学习以下分析方法。 方法一:追根溯源,探究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挖掘其深层原因)

从名家事例领悟写作真谛

从名家事例领悟写作真谛 现在的一些中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究其原因,要么是因为缺少生活经历,无写作材料;要么是因为感情和思想贫乏,没有写作冲动;要么是因为不能持之以恒,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而一些名家写作事例对这些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有一些启发作用。 一、深入生活,用心感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流浪各地,报童、工人、水手这些最底层的职业,他都干过,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创作材料,他广交朋友,工人、农民甚至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都是他家的座上客,请他们吃饭,和他们聊天,向他们请教,并及时将谈话的内容记录下来。为了创作一篇揭露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作品,他伪装成落魄的穷汉躲到贫民窟里,白天,他出没于工人家庭和难民收容所,和难民们一起排队领面包,和他们谈话。晚上,就躲在安静处,拿起笔将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一切都记下来。三个月后,他提着满满一箱的资料回到美国,由此诞生了著名的特写《深渊中的人们》,并轰动当时的欧美国家。据说,杰克伦敦所积累的大量创作素材,有些只要稍加整理,即可成为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短篇小说或特写,而且脍炙人口。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的课堂,孩子在这个课堂里,既能体验到快乐,又能接触到世间万物,并能直观地感受事物。这是仅依靠读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实践产生真知,要引导学生抓住实践的机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人们的喜怒哀乐。法国作家福楼拜是莫泊桑

的老师,他曾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叫莫泊桑写出七篇不同的散文,莫泊桑开始感到很为难,福楼拜让他观察:早上和晚上拉车牛的神态是否一样?赶牛车的人酒足饭饱和饿着肚皮时对牛的态度是否一样?饿着肚子的牛上山岗和饱着肚子的牛上山岗的状态是否一样他举出许多细节,要求莫泊桑对这些细节加以观察,莫泊桑如醍醐灌顶,连声说着好写!好写! 由此可见,对写作人来说,生活的体验是何等的重要!只有亲身感受到的人、事、物,写到文章中才有血有肉,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美丽的花朵,根植于肥沃的土地;杰出的艺术,来源于丰富的生活。 二、边读边写,读有所悟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只要读书必动笔,或另外用稿纸、书签和笔记本作摘记,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在湖南师范学校求学时,从老师处借到《伦理学原理》,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在书上动笔墨做起记号,不仅对全书用毛笔逐字逐句地圈点,而且还打上了单杠、双杠、三角叉子等符号。这本约10万余字的书,读完后他写下的批语竟达12000字,整本书可以说被批注得面目全非。艾思奇所写的《哲学与生活》,毛泽东不仅读了多遍,还作了3000字的摘录。为了写《实践论》和《矛盾论》,他在延安找了所有能找到的马列哲学著作等相关读物,如果延安没有,他还请人在外地专门买来给他研读,边读边思边作详细的批注。 史学家司马光用苟有可取,随手记录的方法,写下了巨著《资

向着数学更深处漫溯

向着数学更深处漫溯

————————————————————————————————作者:————————————————————————————————日期:

向着数学更深处漫溯-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向着数学更深处漫溯 江苏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14500)陈树清 数学理解以知识的网络化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本质,以学生的生成与发展为特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前提,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尺。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向数学深处迈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向深处漫溯”需以数学本质为源点 教师首先要对数学本质有着通透的理解和把握,了解相关概念的背景和逻辑意义;参透数学知识所包含的方法、内容以及所体现的数学思想;能够正确区分数学中的核心和非核心知识;要能对“将学生引向何方”拥有自己的准确定位。1.创设主问题,促发思维全面运转 主问题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而言要能够触及知识点本质,能够以点出发带动整体,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走向深处,最终达成一问替代多问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时,不少教师常以曹冲称象的案例作为引导,但仅仅知道曹冲运用了替换的策略远远不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什么要替换成石头?为什么要刻画那道线?这两个问题直接指向了替换策略的本质:为什么要替换和怎么替换的问题。替换的目的是为了化难为易,原则是等量交换。 这样的问题引领着学生将思维触角伸向替换本质,让学生感知在变与不变的背后蕴藏着的是等量替换的原则,从而从本质上掌握替换的知识。 2.设计主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导学案

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将时评类材料作文的议论引向深刻 【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考纲中对作文“深刻”的要求,并明晰议论文中思想不深刻的表现。 2、通过分析探究典型语段,深入学习领会议论性文章分析说理的方法。 3、通过作文片段训练,灵活运用所学方法,提升议论性文章分析说理的能力。 课前预习案 一、漫溯第一站:明确概念 “深刻”属高考作文中对“发展等级”的要求,要求作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二、漫溯第二站:发现问题 1、比较印发的两篇学生习作,发现最大区别。 2、结合平时自身作文,找出议论文思想不深刻的常见表现。 课堂学习案 三、漫溯第三站:探寻方法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感觉委屈的女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 此事经华西都市报报道后,不少网友投票并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两万多个网友中,有不到500名网友觉得女生拒绝和老人挤着座有点不近人情。 更多的网友说座位主人没做错;动车不是公交,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动车坐票可是要花坐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坐票,让不让是自己的权利,不让无可指责;老人女儿有点道德绑架。 对材料中的这种现象和对这种现象的质疑,你有什么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维”分析法介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议论片段分析 1、一维:高度 片段一 动车上应该让座吗?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这些年,为了提倡“让座”,大家都是蛮拼的:上世纪的时候基本是道德说教,再不行就小喇叭广播;十多年前,发现了谴责的力量,鼓动着大爷大妈们“扇耳光”、“坐大腿”式强行索座;再然后,地方部门尝试以地方立法的姿态,罗列出“请”或“罚”的各种强制手段,于是让座这件事,似乎从“主动让”成了“必须让”。但其实,好像也没有任何一种调查或逻辑能证明,这些年在“让座”上的努力,果真就多大程度推进了让座美德的蔚然成风?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满分作文的审题技巧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满分作文的审题技巧技巧运动是由翻腾、抛接、平衡、舞蹈等动力性、静力性动作组成,是以徒手完成身体造型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下面是整理的满分作文的审题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满分作文的审题技巧】 随着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升温,在很多地区命题作文备受青睐,相对而言,考生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也明显增多。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将题目的外延和内涵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出现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审读题目呢?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xx年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

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xx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xx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xx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 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xx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撑一支长篙,向书海更深处漫溯

撑一支长篙,向书海更深处漫溯 长丰县埠里中学周盼盼 书是流动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在书中行走,你感受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释放,是温馨的宁静,是激烈的舞动。 ——题记我没有出生在书香门第,但爱书的情怀却不减他人;我不是个兴趣广泛的人,但对书却情有独钟;我不曾博览群书,但却能做到手不释卷。书是人类历代文明的结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读书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与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进行一次深远的对话,不仅让你领悟人生哲理,更可以让你感受先贤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态度。 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便是我闲时的最大乐趣。有人说,读书是一种艺术。是的,读书确实如此。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读书就好比隐身‘串门’”,阅读的确让我走到了不少人的家中。我与岳飞握着双手,一同喊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我轻拍着伤痛欲绝的柳永,和他一同走过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才在西域边塞见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又在青旗之下笑沽梨花酒。我与五湖四海的友人畅谈心声,共同举杯欢笑。渐渐的,我醉倒在了诗山词水之中,开始慢慢地与书化二为一。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壮丽的巨塔也会倾斜,不败的钢铁也会沉没;有人为了一个圆用身体挡住了利刃,也有人为了一袋铜币而将生命钉在了十字架上。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滑翔。思想的速度一旦被放开,就连光也跑得没有它快;但是阅读与书籍就像一个最完美的黑洞,总能把思维引向它,在它里面积蓄着,准备一次最壮丽的爆发。八千里路的云与月,全部在阅读中走进了我心灵的深处。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 有时你读着读着,好似拥抱了整个世界,你不仅仅是你,你可以旁观,像一个饱经沧桑的游吟诗人,看着一切在眼前发生。故事开始,起伏,辗转,最后落幕。你收集它们,将它写成或轻快或忧伤的歌,细细传唱。读着读着你就读到了生活,读到一种味道,读出一种境界。那时的你像一个豁达的老人,从容的看着生活悲喜交加的表情。当然有时你会纵情的投入其中,随着情节的波动而情绪起伏。你专注的读着,紧张得连呼吸都快要忘记,你被一种心情牵引着,盲目地向前跑,风在耳边呼啸,这一刻湮没了理智,你一下抛开了生活的面具。像个孩子一样率真地呐喊,冲撞,无所顾忌。 这就是阅读了,你从未功利地想从它那里获取什么,没有预谋,没有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