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_哈姆莱特_莎士比亚_哈姆莱特_的一个特殊译本_天仇记_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_哈姆莱特_莎士比亚_哈姆莱特_的一个特殊译本_天仇记_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_哈姆莱特_莎士比亚_哈姆莱特_的一个特殊译本_天仇记_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_哈姆莱特_莎士比亚_哈姆莱特_的一个特殊译本_天仇记_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的一个特殊译本 天仇记

李伟民

!!内容提要!邵挺所译 天仇记 是早期 哈姆莱特 ?三大文言文译本#中真正以?诗剧#形式翻译的译本。 天仇记 特色明显,在莎士比亚翻译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在莎士比亚翻译研究中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译本,在中国莎士比亚传播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位置。

关键词! 天仇记 !邵挺!翻译研究!莎士比亚!中国

!!中国最初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都是根据英国散文家查理士?兰姆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改写的 莎士比亚故事集 ( 莎氏乐府本事 )以复述的形式翻译过来的。光绪29年(1903),上海达文社首先用文言文翻译出版了名为英国索士比亚著 外奇谭 ,其中的第十章为 哈姆莱特 ,译者翻译为 报大仇韩利德杀叔 。紧接着1904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 莎士比亚故事集 的全译本 英国诗人吟边燕语 ,其中 哈姆莱特 被译为 鬼沼 。%而第三种用文言文翻译的 哈姆莱特 是商务印书馆在民国13年5月初版(1924)、列为?说部丛书第四集第二十编#的邵挺&译 天仇记 。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又在?万有文库#中,出版了邵挺翻译的 天仇记 。?由此,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中, 哈姆莱特 共有三个文言文译本,这?三大文言文译本#是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早期翻译的特殊成果,值得人们特别予以重视,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早期中国文人在翻译莎士比亚的 哈姆莱特 时翻译观的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显然也是翻译史研究中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 天仇记 以及其他文言文译本构成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

一个有机链条

!!林纾翻译外国作品前后,用文言文翻译外国文艺作品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当时?翻译语言多用古文,甚至是桐城古文#。(但在?五四#新文化思想的冲决下,虽然新文学的建设还没有被放到议事日程上,?五四#先贤们已经把眼光投向了外国文学,用大量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新文学提供借鉴。新文学家们在这种借鉴和接受中对民族传统文学,包括莎士比亚戏剧的文言译本,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这与他们在对待外来文学的态度上显示出的强烈的主体精神、开放气度和宽容心态形成鲜明对照。胡适强调:?萧士比亚和)伊里沙白时代?的无数文学大家,都用国语创造文学。从此以后,这一部分的)中部土话?不但

35

成了英国的标准国语,几乎竟成了全世界的世界语。#+胡适认为:?现在中国所译的西洋文学书,大概都不得其法,所以收效甚少。#,他主张:?全用白话韵文之戏曲,也都译为白话散文??林琴南把萧士比亚的戏曲,译成了记叙体的古文!这真是萧士比亚的大罪人。#.陈独秀、胡适认为,用文言文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不但对中国的新文学建设毫无用处,而且是对提倡白话文学的一种反动,对于传播莎士比亚来说,其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他们看来,莎士比亚戏剧的文言文译本,全译也好,节译也罢,译述也好,翻译也罢,都是他们一概反对的。只不过林纾等人的主张和译品正好成为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靶子,而邵挺在1924年出版文言文的 天仇记 时,新文学运动已近尾声,其译本已经难以引起新文学批评家们的注意了。但是,从新文学家对林纾等人翻译外国小说的批判态度来看,我们不难推测出新文学家对所有以文言文形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包括对邵挺翻译的 天仇记 ,的激烈的批判态度。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对文言文发动了总攻,其中包括对用文言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批判。在这场批判后,以白话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逐渐成为主导形式,白话文不但取代了文言文在创作领域的地位,而且,白话文也一举取代了文言文在翻译文学领域的地位。但是,即使在这种形式下,我们仍然看到,就是在?五四#运动的十多年后,以文言文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作品也没有就此退出文学翻译的历史舞台。这类翻译作品不但受到了当时研习西洋文学的学生的喜爱,而且多年以后,阅读者仍然念念不忘阅读 天仇记 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尽管邵挺?尽力播放传统道地的文体和戏剧形式,不惜歪曲原著的面貌#,/但毕竟契合了当时某些语境特点和部分人的阅读习惯。因为?莎氏剧本在文学史和诗歌史上的地位应和中国元杂剧和明传奇等量齐观,译本如只是照样译成白话文,便难使沉醉在中国古典文学光芒里的读者和诗人佩服,也降低了 哈姆莱特 自身的崇高文艺地位。#0采用 天仇记 而不是用 哈姆莱特 这个译名,?径取 礼记 )父母之仇,不与共戴天?一句成语作为剧名。这就使得它像中国旧有小说和戏曲同样典雅,很像一本古典作品了。其中文字,译者尽量用古文、旧诗曲词形式翻译,不少地方是有音节的#。1不但剧名类似中国古典戏曲、院本的名称,同时在表现戏剧内容的形式上也颇得古典文学作品之妙,甚至在尊重原著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其?归化#的翻译策略也使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在翻译莎剧(诗剧)的过程中的消解减少到最小程度。

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后,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就以白话文和完整的剧本形式介绍到中国。田汉1921年在 少年中国 杂志上翻译出版了 哈孟雷特 ,一直到30年代,有多种莎士比亚的戏剧被翻译过来,其中既有文言文译本,也有白话译本,但以白话译本为主。这与莎士比亚剧作在世界各国和不同时代都有许多?变体译本#的情况是一致的。这同时也表明莎士比亚戏剧的文言文译本正在逐渐淡出读者的视野,?表明旧有的译介观念受到新文学思潮的冲击和消解,新的译介观念至此开始成形并很快成为主导#。 到了梁实秋、曹未风、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不断出版的时期,文言文译本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就在出版界绝迹了。

但是,邵挺翻译的 天仇记 又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 外奇谭 和 吟边燕语 中的 哈姆莱特 。前两种译本都是根据兰姆姐弟改写的 莎士比亚故事集 翻译的,所以少了原本的原汁原味,在内容上已经打了不少折扣,在形式上也不是以诗剧的形式来翻译,而是以故事或者是?神怪小说#的形式介绍给国内读者。所以,胡适说:?用古文译小说,也是一

36

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总第111期)

样劳而无功的死路,因为能读古文小说的人实在太少了。至于古文不能翻译外国近代文学的复杂文句和细致描写,也是能读外国原书的人都知道的,更不用说了。# 同样是用文言文翻译 哈姆莱特 ,邵挺翻译的 天仇记 则比前两种翻译前进了一步,虽然仍然采用文言文形式,但是把 哈姆莱特 翻译为剧本,而不是说书性质的?故事#或充满神秘、荒诞、惊险、离奇色彩?神怪小说#,从中我们自然可以看到翻译观的进步。这种情况表明,随着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介绍,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译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以故事或小说的形式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而需要以更加接近原作的形式来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和 哈姆莱特 了。此时,邵挺采用文言文形式翻译的 天仇记 正好应运而生。但是,译者翻译时有意采用旧有的文言文形式,以抗拒五四文学革命之风,在它稍前或稍后出版的白话本莎士比亚戏剧和 哈姆莱特 译本很快取代了它。因此 天仇记 的翻译又成为文言文 哈姆莱特 译本之余绪。

天仇记 这样的译本出版83年以来,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到它, !也不会有多少读者有兴趣或耐心阅读它,但是 天仇记 的翻译出版却构成了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链条,在研究中国莎士比亚传播史的时候是不应该忽视的。例如就有相当多的论者认为,?经历了文言译述莎剧故事梗概#后,接下来就?进入用白话翻译散文译本阶段#, ??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直接根据莎剧用白话翻译、保持戏剧形式的散文译本。 #他们忽视了其中还有用文言文翻译?莎士比亚诗剧#这样一种翻译形式,在已经出版的翻译史、翻译与翻译家词典中,也没有邵挺和 天仇记 辞条,这不能不说是翻译史特别是莎士比亚翻译批评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失。显然,这方面的研究是一个空白,亟待改变。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用文言文翻译的 天仇记 这样的译本也不是没有读者,阅读这样的译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的语境中了解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悲剧的精神,也可谓中西融合,相得益彰,别有一种境界。试想如果在中国有一部全用文言文翻译出来的 莎士比亚全集 ,我们对世界文学和莎士比亚的研究所作出的特殊的贡献,也是别人难以企及的,留存到今天,其文化、文学价值自然也是不可估量的。

二、 天仇记 :归化基础上的

翻译与评点

!!1. 天仇记 对 哈姆莱特 原剧本进行了一些删节、合并。由于文言文所特有的涵盖性和信息量,用文言文翻译能够将莎士比亚原文中多词、多句的意思,在一词、一句中表现出来。

2.邵挺的 天仇记 用大量的中国成语、熟语、典故、中国诗歌语言翻译剧文,如凤毛麟角、四面楚歌、险象环生、野老村夫、草莽匹夫、击缶吹笳、杨柳横溪、叶白水镜、泪失荒坟、雨淋漓、雎鸠、窈窕淑女、三军可夺帅也而予志不可夺、埋香葬玉、情真泪雨、碧落、黄泉、蚩蚩者氓、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部史记、衣香鬓影、高悬秦镜、雍容若儒生等等,译文使用四字句泛滥,形成骈文韵味,有?自然的规律和内在节奏#, ?排偶句,形成整齐的格律形式,体现了用文言文翻译的特点。

3.对人物、剧情分析评论,解释剧中环境,渲染、营造戏剧气氛,帮助读者阅读。例如:开场时两个卫兵在平台上对话时,译者点出:?守卫森严2若细柳营#, %?未言鬼。戛然中断。而鬼果见矣。惝恍离奇。凄凉簌悚。#?何君既惊奇。鼓勇发问语气故喘促。#当王后劝黑蒙勒时,译者评点:?已不能贞。亦子不必孝。#对今王口口声声说痛爱黑蒙勒则说:?口中有蜜。腹里藏刀。#?荒淫之君。

37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哈姆莱特

但知酒色。#莎士比亚时代用儿童扮演女角,邵挺也加以解释:?索氏时代。英国重童子班戏。女人乃童子所扮装。# &?索士比同辈曰William Kemp改隶他帮戏子。与(索)为敌。此段有感而发。非黑太子言也。#当黑蒙勒改了书信则是?当时名人书法皆劣。而佳者皆胥役也。#

4.提醒读者注意,自己也发出感慨,抒发译者感想。例如:对两个卫兵的对话的评点?谈时务,不复说鬼。有虚实相间之妙#。对黑蒙勒评点:?悲哀恻悼之余。能作镇静寻常之语。喜怒忧乐。不形于色。是黑之大过人处。#?仇宜最怨恨。而曰最亲爱。怨恨不能名之意。#?本来何礼初等人告见鬼事。而转由黑蒙勒先告之。行文奇妙。#?黑蒙勒蹇运艰屯。即钟爱一廷臣名媛。尚多磨折可叹。#?黑每有感触。思潮泉。辄发一篇伟论。#对卜诺纳,译者说:?卜诺纳一老奸大滑耳。而又老悖恬言。令人生厌。而戒子一节。转是字字格言。真不可以人废言。#对王后的自语则评曰:?一语道破。良心不昧。#对掘墓人的话则有感而发:?败德者。酒色荒沉。未盖棺而已烂。故云。#

5.对自己的翻译方法加以说明。黑蒙勒对鹤飞莱说:?女士。我得居卿内否。#译者注明?原文得卧君袒服中否#。现代的译文多作?腿上#、?两腿中间#,独邵挺大胆译为?内#。可见,译者并不一味求?雅#。在第四幕第三景国王和黑蒙勒的对话中,译者注?原文为爱。在华文为敬#。在第五幕第一景中,针对掘墓人的话,译者注:?原文系自戕。系丑夸示渊博。用字转误。兹译其正义。易于索解。#对黑蒙勒的话注:?原文卧与说谎同音。兹以讹译说谎。#?原文无此句。补足其意。#在第一幕第一景何礼初与卫兵的对话中,邵挺告诉读者:?原文无此两句。意味。论者谓有脱漏。故擅补之。以完其义。未知当否。#在译文中征求读者对自己译文的意见,说明补充了两个句子,恐怕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史中也是不多见的。

6.对西方风俗、神话、宗教给以解释,使读者不致茫然。例如:点明有些词语是?西方谐语#、?西方古说鬼操拉丁语#、?西俗君父及尊者之名均不讳#、?西妇不言节。每见易思迁。几个有松贞柏操。此语在欧西。故称名言。语文常引用之#、?宗教话#、?欧西婚姻自由。特平民间行之耳。天家儿女婚姻。率皆择定。即今犹然#、?西人言不知两字。即是曰否。特婉言以不触怒耳#、?耶稣之说。开关之夫亚当割肋而成夏娃。故云#。

7.以中国历史事件、中国古典诗词对人物行为、语言进行抨击或赞扬。例如:评点今王:?丹王可比唐太宗。盖太宗元吉而娶其妃。灭理乱伦。正相伯仲??#?即荀子所谓。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郗穴而不。#在第三幕第一景黑蒙勒和鹤飞莱对话中,邵挺评曰:?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四幕第五景,赖一德提剑冲进屋里,邵挺评曰:?有如陈涉揭竿一呼。响者四应。丹王不获人心可知。#对今王评曰:?俨若王莽所谓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三、形式美的文言魅力能使我们对

哈姆莱特形象获得新理解

!!自莎士比亚创造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形象哈姆莱特以来的几百年,人们对这个人物形象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毋庸讳言的是翻译者的不同,译作的不同,对原作某些关键性的字、词、句或总体认识的差异,是造成人们认识不相同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从邵挺所译 天仇记 的译本中抽出几个关键性的地方,揣摩译者的用心,我们就会对文言文译本 天仇记 那带着镣铐跳舞的优美舞姿有一个新的认识。

身世飘零、命运多舛的哈姆莱特在第一幕第二景中的首次亮相,就相当明确地表现出来遭受父死母嫁失掉应得王位打击后的内心世

38

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总第111期)

界,并且极力掩饰自己悲哀的心绪。邵挺在翻译的同时,对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对话以及人物形象进行了评析,并对自己的译文作了说明。黑蒙勒第一次出场,今王和他有一段对话,邵挺译为:

!!王:?胡为浊云尚医障汝#,黑蒙勒:

?否。我主。某光明如太阳。# ?

黑蒙勒一开口,邵挺就赞美道:?黑极富哲学理想。思虑极灵敏。言多深思奇妙而妥帖。此即一端。案英文太阳与子同音。意本双关。兹仅能译其一。不能译其二。读者谅之。# ()在这一句中,克劳狄斯主要是在试探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仇恨隐藏起来。邵挺在译文中带给我们的理解是,面色不好,是不是有心事,?浊云#一词使我们体会到?汉语的音象与汉诗词曲本身要求的情韵味之间#的?先天性契合贯通#, ( 何况,莎剧原来就是诗剧,译者采用长于诗歌的文言翻译,形式与形式、形式内容契合,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愉悦。而对于黑蒙勒回答我光明正大就像太阳一样,邵挺老实承认,对于双关语只能译出一种意思?太阳#,并请读者原谅。?医#通?翳#,?翳障#即障蔽。 西京杂记 卷四:?茂陵轻薄者化之,皆以杂错翳障,以青州芦苇为弩矢??#在此,读者也可悟出,王子是被今王的卑鄙?障蔽#了。

再看克劳狄斯挽着王后在喇叭声中出现在丹麦宫廷上,为了掩盖自己,?先将娶嫂事。掩2一番。大奸似信。可惧可怕。# ( (!所以,克劳狄斯假惺惺地称哈姆莱特为?侄子#、?儿子#,邵挺提示:?十分亲密。自作多情。# (?哈姆莱特却自言自语:?亲则有余。仁则不足。# (#邵挺?谓以相称。今吾母嫁汝。吾为半子。(西俗如此)则比更亲一层。#?若呼为子。则父子相爱之仁。实属未有。黑憾其母新寡即醮。因并憾其叔。# (?邵挺用儒家的?仁#来解释?王#的行为,体现了用孔子?仁者爱人#以及孟子的?仁爱#衡量人的行为思想,?不仁者#就是?恶人#,此译文属于早期翻译特有的归化翻译。?情#、?亲人#、?亲情#、?仁慈#、?陌路人#等翻译,都更能使中国读者易于理解,强化了译文的认知功能,但却误导了读者对原作精神的理解。哈姆莱特从心里来说根本不承认这个?亲上加亲#的现实,相反,由于这种残酷的现实,与克劳狄斯离得更远了。大量含有中国古典文化信息的词语被用在 天仇记 的译文中。这样的译本,在莎士比亚译本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在 哈姆莱特 研究中,?生存还是死亡#一句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当多的研究者也对它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有的人从这句话中看到了哈姆莱特对充满欺骗、暗杀的封建腐朽社会的绝望;有的人从中看到了哈姆莱特对人和人世的极端厌倦,乐观的人生态度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由享受生活的淳酒变成了厌恶人世。 (&这一段邵挺译文为:

!![黑蒙勒]噫此躯壳太太坚?悲

愤交集。出辞不相接#不能融化露水也。

上帝未尝立法。禁人自戕也。唉、天呼。

斯世于予。何其倦惫平淡也。世其无福

哉。吁。无福哉。荆天棘地。满目蓬蒿。

竟至若斯。?痛其父之死。恨其母之婚。

百感萦怀。觉此世之无味。故一切乐观。

尽成悲观。然谁可告语者。号泣于天而

已。# (?

?汉语言文字它是一种综合性很高的语文??它那个信息量负载量很大。# ?)汉语言文字的诗歌性质,可以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莎氏诗剧译文中,而文言文又把这种信息量、负载量发挥到了极至,邵挺的这段译文在所有译文中是最经济的,从哈姆莱特呼天抢地的呼喊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绝望了。

39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哈姆莱特

从邵挺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戕#、?自杀#、?自戮#都是一个意思,准确地体现出了哈姆莱特在看透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准备与这个世界同归于尽。邵挺译?倦惫平淡#语气不够强烈,两个?无福哉#的?福#为幸福的意思,对于黑蒙勒来说?无福#就是?没有幸福#。文学语言要充分体现其美学效果,诗歌的语言美在于承载它的言词,尽管是文言文,邵译文不但在审美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而且较好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而且,他在译文中的评点也一针见血地点出黑蒙勒由于?悲愤交集#,上句不接下句,面对父死母嫁的现实,已经由一个开朗乐观的王子,变成了一个悲观的厌世者。邵译文的?躯壳太坚#也较好地体现了第一对开本中的这个意思。此外,邵译文在评点中用?天#泛指?天#,?帝(舜)出于历山,往于田,日月号泣于天。#( 书?大禹漠 )?尔邀遗多是士,弗天,大降丧于殷。#( 书?多士 )孔颖达疏:?天有多名,独言天者,#又特指秋天,?秋为天#。( 尔雅?释天 这是一句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解释,邵挺用中国语言中的特指事物,?悲#秋加深了读者对黑蒙勒呼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局面的理解,真乃别具机杼。

四、译文没有掺入?人文主义者#

先入为主的观念

!!1949年以后的中国哈姆莱特研究由于受到苏联莎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一般都将哈姆莱特的一段所谓赞美人类的话视为他是人文主义者的证据。而且,这种认识根深蒂固,在哈姆莱特研究中有持久的影响,尽管近年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但直到现在仍然在哈姆莱特研究中占据了很大的地盘。 ? 哈姆莱特是不是一个人文主义的战士呢?

哈姆莱特颓丧地把自己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 ?是继续活下去还是不活了,也成了一个令自己感到极度困惑的问题,邵挺译文为:

!!黑蒙勒:吾将自戕乎。抑不自戕乎。

成一问题矣。脑海烦苦。如矢石交加。将

忍忍受之乎。抑将拔剑而起。蹈海而终

乎。二者孰为磊落光明。 ?! ??

有人说:?英语在修饰语的丰富性和排列形式的简洁性方面根本没法跟汉语言文字相比#, ?#浅文言自有其韵味。邵挺译文简洁,修饰味道浓,关键是?自戕#、?不自戕#紧扣了黑蒙勒此时激烈的思想斗争,所以才有如矢石交加般的烦苦,是拔剑而起呢?还是跳进海里(自杀)呢?哪一样更光明磊落?跳海是躲避耻辱,逃避责任;拔剑而起则是勇敢地挑起了无可回避的重任,相比之下,后者是光明磊落的。邵译简洁、连贯、凝重,审美效果明显、前后照应,?自戕#、?不自戕#较好地传达出黑蒙勒的矛盾心情。据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哈姆莱特是悲观失望的,而绝不能给他戴上一顶人文主义者的大帽子。黑蒙勒宁可避灾而不愿求生,可见他自杀、厌世的情绪已经快要到达顶点,冲破极限了。 ??每当遇到险情恶境的时候,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哈姆莱特毫无例外想到死,透露出他骨子里的懦夫本色,想早点脱身,即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他毕竟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哈姆莱特明显地对人生的固有价值产生了深刻怀疑。死亡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种不想摆脱也难以摆脱的诱惑了。历来的研究者将哈姆莱特的这段话视为其为人文主义者的证据,然而,却忽视这段话前后之间的联系。

请看邵挺的译文:

!!黑蒙勒:夫人何尊。理性何宝。智能

何垠。容止何温雅。动作何神明。觉悟何

高杳。天地之美也。蜾虫之灵也。然此不

可思议之神灵。于我皆尘埃耳。人不能我

40

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总第111期)

欢。不能即女人亦不能虽有莞尔。若为其

能。 ?%

与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林同济、卞之琳、杨烈、方平译本比较,邵译本在翻译这段话时所用文字最少,?天地之美也。蜾虫之灵也#,但?蜾虫#显系译者的用典,即 诗经?小雅?小宛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毛传:?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汉代杨雄 法言?学行 :?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蜾蠃这种绿色的小虫是轻盈的,生命是有灵气的,比较各家的译文,邵挺虽然不自觉地归化了原文,但也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意思。联系邵挺的译文,我们就会发现,天地的壮美,蜾虫的性灵都敌不过绝望心境,单取这段话的前面部分,无疑是犯了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任意拼凑的错误。因为,在这段话开始,黑蒙勒可以说是彻底绝望了,他说:?予尔来然不自知何故。顿失欢乐。抛弃游戏。甚且大变我性情。# ?&这个世界在他看来?亦无异一团混浊之凝气#, ??世界和人生在他的眼里顿时都失去了光彩,暗淡了,精彩的世界、曾经眷恋的人生甚至女人,也不能使黑蒙勒发生兴趣了。黑蒙勒已经看不到人生的任何意义了,生命也根本不值得留念了。所以,黑蒙勒说:?(丹麦)是黑狱,#?恰是。世上之监狱多矣(丹麦)其最坏者。# +)而?我生不辰。脑际紊乱。予之生。兹事掌判。)黑脑筋过敏。一转念。恐鬼非真而生疑惑。行事不断。种种悲剧。即缘之发生。?# + 黑蒙勒要重整的乾坤,无非是?颠倒、混乱#的局面,是?黑狱#,但?重整#说穿了就是要想尽办法恢复过去的、失去的王位和由于抢班夺权造成的颠倒混乱的秩序,运用的手段是复仇,而根本不是什么拯救世界的具体行动。从邵挺简洁、蕴涵丰富的用典的译文中,我们能够感到一种准确的诗意美、节奏美,同时译文也丝毫没有掺杂?人文主义者#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莎士比亚塑造哈姆莱特的初衷。

五、 天仇记 对我们的启示

!! 天仇记 自民国13年5月和民国19年4月作为?说部丛书#和?汉译世界名著#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到现在已经83年了。虽然 天仇记 缺陷不少,如莎剧味道不浓,译文缺漏,以文以载道思想解释原剧,但它?译文不算草率,谴词方面用了不少心思??利用古文修辞特点??有相当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历经一百多年,其间多种名家翻译的 莎士比亚全集 相继出版,而 哈姆莱特 的译本更多,但是,文言文的 天仇记 却是众多莎士比亚中文译本中最特殊的一个译本,它有自己的个性,在译文上有自己的特色,对莎士比亚翻译研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译本,它的意义在于:

1.邵挺翻译的 天仇记 是 哈姆莱特 文言文译本中的最后一个译本,它的出现标志着采用文言文翻译 哈姆莱特 的终结。

2. 天仇记 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译本,译者在译本中采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评点的方式对 哈姆莱特 中的人物、主题、艺术创作手法、环境、情节、西方文化风俗以及翻译方法、技巧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说明,其中蕴涵着译者对 哈姆莱特 及其人物较为简要、清晰、褒贬分明的评价。 +!在这个意义上, 天仇记 是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中不同于其他莎剧译本的一个相当特殊的译本。它既是一个译本,又不完全是一个译本,其特殊之处在于,译者还以一个评论者的身份帮助读者理解,并对 哈姆莱特 一剧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评点和阐释。

3.它又是 哈姆莱特 三大文言文译本中在形式上和译文上最接近原本的译本,它不是译述形式的散文、故事译本,而是真正以戏

41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哈姆莱特

剧(诗剧)的形式翻译的莎士比亚剧本。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填补翻译文学史、中外文学关系史、中国莎学史研究的空白。

注释:

%!戈宝权: 莎士比亚在中国 ,载 莎士比亚研究 (创刊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34-335页。

&!邵挺的身世不详,在所有的翻译类研究论著中几乎没有提到他,即便提到,也只说他以文言文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 天仇记 与 罗马大将该撒 。据我所知,作为一个翻译家,邵挺约翻译了11本书,包括: 纽丝伦归程 (出版年代不详,而且标明的是?著#,另外一些译本标明的也是?著#,但显然是邵挺翻译的)、 坎那大中华移民律 (1917)、 嘉士定侵略印度记 (马可尼,1922)、 天仇记 (1924)、 罗马大将该撒 (与许邵珊合译,1925)、 封锁政策 (柏穆著,1927)、 嘉士定 (1930)、 蔡公家训 (英汉对照)(译述,1935)、 中日纠纷与国联 (韦罗贝著,1937)、 南北极探险家勉纯传 (1948)。作为一个翻译家,邵挺译文的数量应该是相当可观了,我们理应在中国翻译史中写上邵挺的名字。

?!关于 天仇记 出版的时间,戈宝权先生提到的出版时间是1924年。 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19111949) (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50页上注明: 天仇记 (上、下),莎士比亚著,邵挺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5月初版,2册(68页,96页),32开(说部丛书第4集第21编)。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天仇记 ,标明的是?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初版#,并有1930字样,而且不分上下册,是一卷本,全书共152页。而按上下册页数计算,68页加96页,全书就为164页。出版于1924年的 天仇记 (上、下)较1930年版本字号大(四号字),印刷也比较清晰,由于字号大于1930年版,故上下册页码多出了12页,但经我核对内容完全一样。1924年版 天仇记 封面亦有特色,全书采用红色线条勾勒,封面中间为书名 天仇记 (上、下),右边有一只用红线勾勒的仙鹤单腿站在斜插进来的松树干上并以松针作为点缀,右上部注明?说部#字样,左下为出版者?商务印书馆#。陈汝衡提到的 天仇记 出版时间为1930年,所有的翻译史类书籍也都将 天仇记 初版的时间误为1930年。

(!陈玉刚: 中国翻译文学史稿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89页。

+,. !胡适: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卷理论建设集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132,139,140,4页。/ ? +!周兆祥: 汉译3哈姆雷特4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336-337,225,379-380页。周兆祥认为初版1924年版 天仇记 已不存,见该书19页,实际该版本今天仍存。

01!陈汝衡: 莎氏悲剧3哈姆莱特4及其中译本3天仇记4 ,载 莎士比亚研究 第4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64,264页。

!王建开: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 194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3页。

!! 天仇记 出版以来,仅在出版的最初几年对当时学习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的学生产生了影响。陈汝衡先生在 天仇记 出版64年后的1994年回忆在国立东南大学读书时曾阅读邵挺翻译的 天仇记 ,并认为这本书是值得推荐的较好的译本。见陈汝衡: 莎氏悲剧3哈姆莱特4及其中译本3天仇记4 ,载 莎士比亚研究 第4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62-269页。

?!范伯群、朱栋霖: 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126页。

#!林煌天: 中国翻译词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81页。

%!由于纸质和当时印刷技术的关系,?守卫森严2若细柳营#缺一字,以?2#代替。

&!邵挺在评点中多次提到?索氏#、?索氏比#,而全书又标明原著的作者为?莎士比亚#,可见,邵挺在评点时,仍然不自觉地受到了 外奇谭 译本的影响,因为 外奇谭 标明的著者为?索士比亚#。 外奇谭 书名,在相当多的翻译学著作中被误为 海外奇谈 或 解外奇谈 等等,如周兆祥: 汉译3哈姆雷特4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6页;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 (增订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416页;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70页;谢天振、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3页。

? () (! (? (# (? (? ?? ?% ?& ?? +) + !莎士比亚: 天仇记 ,邵挺译,商务印书馆1924、1930年版,10,10,9,10,10, 10,12,66,50,50,50,50,48,33页。

( ?) ?#!辜正坤: 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9,228,179页。

(!由于纸质和当时印刷技术的关系,?掩2一番#缺一字,以?2#代替。

(%!对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的翻译批评几乎成为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的一大奇观,可参见李伟民: 中国莎士比亚翻译研究五十年 ,载 中国翻译 2004年第5期,52页。

(&!李伟民: 何处是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哈姆莱特形

42

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总第111期)

象认识辨析 ,载 四川戏剧 2003年第6期,8-11页。

? !关于这一问题可以参见李伟民: 俄苏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戏剧?戏曲研究 ,1998年第一期,19-24页;李伟民: 阶级、阶级斗争与莎学研究莎士比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 ,载 四川戏剧 2000年第3期,7-11页;李伟民: 莎士比亚在中国政治环境中的变脸 ,载 国外文学 2004年第3期,35-40页;李伟民: 从人民性到人文主义再到对二者的否定 ,载 重庆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75-82页。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19页。

?!!我开始怀疑其中的一个?忍#字为衍文,但对照1924和1930的两个版本,这一句中都有两个?忍#字,可能是邵挺在译文中所做的特殊的强调。 ??!蓝仁哲先生认为?自杀#论是由于脱离了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而产生的误解,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在思考与即将采取的行动有关的问题。可参见蓝仁哲: 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莱特独白?To be,or not to be...#的理解 ,载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六期,75-78页。但是,我认为,如此一来就拔高了哈姆莱特,面对强大的对手,特别是有至高威权的国王,他没有理由不想到死和自杀。这样更符合一个普通人的性格。对于哈姆莱特这句名言的梳理,可参见李伟民: 哈姆莱特的一句名言的翻译 ,载 书城杂志 1994年第9期,25页。

+!!后来出版的白话译本哈姆莱特一般附有少量的注释。孙大雨先生所译的 罕秣莱德 在每一幕的后面都附了大量的注释,但那主要是以?注释#的形式对罕秣莱德加以解释、说明,和邵挺采用中国文学批评特有的?评点#方式有根本的区别。邵挺在译文中均采用?圆圈#断句,故我在引文中也不加改动。

Hamlet in th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East and West: Tian Chou Ji,A Unique Chinese Version of Hamlet

LI Weimin

!!Abstract:Tian Chou Ji(The Hatred o f Patricide),a Chinese version of Hamlet,is translated by Shao Ting.It is the only verse drama among the?top three classical Chinese versions#of Hamlet.Because of 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Tian Chou Ji not only possesses unique valu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but also has a special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Shakespearean studies.

Key words:Tian Chou Ji,Shao Ting,translation studies,Shakespeare,China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编辑部)

责任编辑:何!卫

43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书笔记范文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书笔记范文 【--读后感范文】 编者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下面请欣赏《哈姆雷特》优秀范文。 俗话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剧得以展 开展开的关键条件就是王子哈姆莱特的装疯卖傻,所以我想迁徙一下。他的装疯卖傻可以有很多层面的分析。 在那个颠倒伦理的丹麦宫廷,王子的叔父毒死皇帝,继位后又 娶了嫂子,谁能忍受这样的事实?先王灵魂出现,让哈姆雷特复仇。 复仇,一个多么沉重的字眼!为了复仇,王子不惜装疯卖傻。 首先,他的装疯卖傻是为了迷惑众人。在哈姆雷特见到先王的 灵魂,鬼魂交代完离开后,哈姆雷特对迎上来的臣子说了些语无伦次的话,让臣子发誓不泄露他们之所见,并说:“以后无论我的举止多么的古怪,因为也许我要故意装疯。”哈姆雷特这时已经意识到他装疯的需要。宫廷里上上下下这么多号人,会有多少不同的想法。让自己成为一个疯子,就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不会被人当作正常人来审视,来猜测。人们也不会对一个又疯又傻的人有太多的兴趣。在常人眼里,疯子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就算有想法,也是乱七八糟

不合逻辑的。所以,一个疯子可以不被太多地猜度心理。哈姆雷特首先以装疯卖傻来迷惑众人,让众人以为,自己是真的疯了,并且,是因为得不到奥菲利亚的爱而发疯。 其次,他的装疯卖傻是进行复仇的需要。在皇室复仇是件很不 容易的事。一有差错,不但仇报不了,自己也保不住。哈姆雷特对如何报仇是必须做长远而周全的计划的。他的装疯卖傻,最重要就是为了复仇的成功。他要验证鬼魂的话是否真实,就要观察那些做了恶的人是否心怀鬼胎。他以一个疯子的身份,来完成了这一切。他进行仔细的观察,并设计了一出戏,让进宫戏班子演出,以考验那些人。当他确定了先王被害之事属实后,他就要进行最重要的复仇了。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了争执,误杀了躲在帷幕后偷听的首相。疯子拔剑杀人,并不会被认为是太过分的行为。他的装疯卖傻,也有利于他与先王鬼魂的沟通。因为鬼魂只有他一个人看得到,当他与鬼魂对话时,旁人仍以为他是在自顾自地胡言乱语。 再次,他的装疯卖傻是他情绪的发泄。复仇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在复仇者的心里必定充满了喷薄欲出的浓烈情绪。如果情绪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那是个痛苦的过程,并很可能落得糟糕的下场。所以哈姆雷特需要一个发泄他的情绪的途径。复仇是他的谋划,不能公开,所以他要发泄情绪,却也要保密,不能让旁人了解他的想法,不然所有努力将功亏一篑。哈姆雷特看似自言自语地说了许多疯言疯语,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讲课稿(有配套课件)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专题 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国谚语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看到莎士比亚这个名字,你脑中浮现的与之相关的词汇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评论区写下来。 一、莎士比亚 在西方,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十大伟大作家,莎士比亚无可争议地位列第一。这都可以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第一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莎士比亚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拓展提问:被誉为是“中国莎士比亚”的人是谁?——汤显祖(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人物,代表作是《牡丹亭》,《牡丹亭》的女主角杜丽娘和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都是可以“为情而死”的年轻女子,而且更为巧合的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在1616年去世。) 二、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传世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只介绍有应试价值的“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他还有一些经典的历史剧和传奇剧、十四行诗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自行去了解。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莎士比亚的喜剧有一个核心:“爱情和友谊”,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理想和观念,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象,而是表达他的生活理想。喜剧的主题可以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常被人引用的一句话来概括:“爱可以征服一切”。作者歌颂爱情和友谊,相信罪恶和矛盾是个别的、偶然的,而且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作品洋溢着欢快的气氛。除了上述特点外,莎氏作品中的爱情主人公全部遵循着一见钟情——好事多磨——终成眷属的轨迹。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哈姆雷特》。《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读后感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读后感 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我认为《哈姆雷特》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他是将世上所有的悲惨都聚集在了这位可怜的王子身上。 父亲被自己的叔叔杀害,母亲改嫁,居然还下嫁给自己的杀父仇人,爱人发疯后不幸死去,最后连同自己,朋友,母亲都在这场悲剧中被完全吞噬了。这一连串悲剧都是源自欲望和仇恨。叔叔的贪婪欲望使他作出了违背天理伦常之事,也招致了自己亲侄子的无法泯灭的仇恨,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埋下了无法避免的祸根,直至最后家破人亡。而小王子呢,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万分,又因父亲的鬼魂而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于是步步谋划,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替父亲报仇,却又要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却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断发生,母亲、爱人、朋友、自己都一并失去了。 莎士比亚仿佛在用这样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把锋利无比,还涂满了毒药的双刃剑。运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在失去理智再刺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是使自己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人类对仇恨的诅咒与排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无论是怎样的理由,举起仇恨就是一切罪恶与不幸的开端。虽然了结这个道理,人类却又不曾摆脱这个幽灵,不断有人为了仇恨害人害

己,即使是无尽的鲜血也没能洗刷掉它的存在。 《哈姆雷特》不断的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演绎,电影一部又一部,人们却百看不厌,源于《哈姆雷特》紧凑的戏剧情节,高潮迭起,惊喜不断,所有的紧张气氛都要等到故事的最后才会得到缓解。 因为莎士比亚,因为这位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演绎都会让人对这一部经典再一次来一遍心灵对话,每一次的对话都是对人生新的体验,这就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 仇恨的双刃剑,舍弃它比拿起他来捍卫自己明智得多。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读 后感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读后感 世界名著的光辉好照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相信在这尘埃的世界里那可爱的光辉正洗涤着人们疲惫的身躯和复杂纠结的灵魂。21世纪的新人踏着前人的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看完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我感触甚多,希望在此能与大家分享我的心莎士比亚是为众人所知的世界文学巨匠,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之一。他1564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他的祖父理查德·莎士比亚是一个典型的农民,而他亲不安于农场的收入,青年就其弄经商,举家搬迁到斯特拉福镇,并在这里生下了成文世界文坛巨匠的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家族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平民,但当·莎士比亚成为著名剧作家后,莎士比亚家族成了英国声誉显赫的家族之一。威廉·比亚逝世于1616年,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故乡斯特拉福保留着关于莎士比亚切记忆,并把它取名为“莎士比亚城”。莎士比亚那辉煌而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共留下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两篇叙事长诗。悲剧《哈姆雷特》代表了莎士比亚的最剧成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 悲剧《哈姆雷特》写于1601年,它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一个悲故事。讲的是古丹麦的哈姆雷特王子在去德国留学期间,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为篡夺而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哈姆雷特的父亲老哈姆雷特。还用可怕地计谋骗娶了他的为新一任皇后。当哈姆雷特回国后,老国王的灵魂游荡在王宫之中,终于有一次,诉哈姆雷特他弟弟可怕的阴谋,叫哈姆雷特揭穿他的阴谋,为父报仇。知道真相的雷特渴望复仇,渴望亲手杀死毒害父亲的坏人。为了复仇他装疯卖傻,离开了自己爱的人,最后也献出了自己那年轻的生命。这部悲剧随着主人公的相继死去而告结但引人深思的情节却深深的映在了读者的心里,哈姆雷特的英雄形象也永远的活在们的心里,他将永垂不朽! 悲剧《哈姆雷特》是写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使先进于封建专制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当时的英国由于“王位继”问题政治斗争非常尖锐,人们的进步思想与社会腐朽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哈姆雷特》正式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以古丹麦国的政治斗争暗示英国社会现实作品最后以极其悲惨的结局—主人公哈姆雷特之死,终于实现了复仇目的。这部哈特的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哈姆雷特》因此也成为 魅力永存”的文学珍品,受世人喜爱。 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处:首先,是老国王的灵魂向哈姆雷特诉己被害的真相。他说,全丹麦人都被骗了,说他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了,是,我是被毒蛇咬死了,现在啊,那条毒蛇头上戴着王冠,还骗娶了我善良的王后呢!在幕里,首先是老国王的一番话让影响深刻,他用讽刺的语言暗示了整个阴谋的过用“头上带着王冠的毒蛇”形象的比喻出坏人的丑陋脸孔和篡位夺权的可怕阴谋。其我深深的被哈姆雷特的勇敢和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感动着,即使那是父亲的灵一个不再是和自己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也毫不迟疑的跟着鬼魂走,因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3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习题(2)

《哈姆莱特》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面词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鲁莽(mǎng)脚镣(liáo)诡(guǐ)计 B.破绽(zhàn)印玺(xǐ)嗣(sì)位 C.蟊(máo)贼恭聆(líng)戕(qiāng)害 D.阿谀(yú)山鹬(yù)繁文缛(rù)节 2.下列词语中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虔敬(恭敬) B.迁延(拖延)审慎(周密而谨慎) C.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陨落(死亡) D.瞩望(期望;期待)延宕(拖延) 3.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什么?还拿着火把来吗?——让我躲在一旁看看他的动静。 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 C.也许我的悲哀还要远远胜过你们呢?——把嫌疑犯带上来。 D.您不是不明白雷欧提斯有些什么特长——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其剧本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歌颂了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表达了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D.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还有意大利薄加丘的小说《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珂德》、英国乔叟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二、阅读提高 (一)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课文从“奥斯里克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到“哈姆莱特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这一部分,完成5~8题。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经典的悲剧作品,而《暴风雨》只是一个带有 想象色彩的悲喜剧。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来体现莎士比亚,是由于其完全不同的结局令人深思。《哈姆雷特》带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性结局,使得这部作品具有迷人的魅力和深刻的意义。而《暴风雨》以其“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表现剧作家美好的憧憬。明明是相同的残酷现实,但两者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从本质上看,两部作品都在揭示现实黑暗和追求人性美好,体现了莎士比亚无限的人文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哈姆雷特》《暴风雨》人文主义精神 一、关于选择《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台词来表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 从《哈姆雷特》到《暴风雨》的作品的阅读,带给人无限的唏嘘和对人生的感慨,有种哲理意味,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作品中人的观念差别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的走向,而人性更是令人难以琢磨,但与其用怀疑、忧郁的态度去度过宝贵的人生,不如心怀希望,即使现实无情,也可活的无愧于心。 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二、《哈姆雷特》的台词节选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照。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原句译文:“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引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此时的哈姆雷特感受到自身的所背负的使命,在这个让他人文理想破灭的现实世界中要去追求他存在的意义,为了找出真相而重整乾坤。这个世界已经脱节了,这是怎样一个被诅咒的因果啊,哈姆雷特竟是因为纠正它而生!莎士比亚关注着哈姆雷特的的寄托和抱负,看着他笔下的哈姆雷特如何由快乐单纯的王子变成忧郁的王子,一步步走向复仇的道路。正如关注满怀人文主义精神的人们一样,于人文的关照中体现人文主义者们整顿乾坤的重担。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原句译文:“霍拉旭,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引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此时的哈姆雷特是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学改编的差异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与文 学改编的差异 【摘要】《哈姆雷特》自诞生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其内涵都有着不同的 阐释。西方文化背景下对其改编在继承原著的基础上,体现了其特有的智性文化,而东方文化背景下对其的改编,以《夜宴》为例,主要侧重对人性和欲望的描写,背离了原著的基本精神,主题流于表面,过于肤浅。 【关键词】文学改编艺术特色人物性格的延宕 【引言】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及《麦克白》堪称为传世经典,是戏剧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莎士比亚悲剧中心作品的《哈姆雷特》,无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被改编搬上舞台和银幕,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他的作品在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得到了不同的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早已超出了文学评论的领域,拓展到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层面,这说明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更说明了这个作品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以及它的重要地位,这个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经典作品传到了世界各地,使得《哈姆雷特》具有了国际身份。 一渗透在《哈姆雷特》改编中的东西文化比较 (一)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哈姆雷特》改编 1、西方文化背景下对《哈姆雷特》的改编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写的一部舞台剧,对其的全剧改编最早应该是1900年法国拍摄的默片《哈姆雷特》开始的,不过这部作品并非在开始时就引起了轰动,浪漫主义的不少学者认为莎翁的剧本只适合作为文学作品类阅读,原因是他笔下足以激发读者以无限遐思的精妙绝伦的文字,很难再舞台和银幕上将这些臆想中的美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场景和人物。1994年是美国动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取材于《哈姆雷特》的《狮子王》堪称经典,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在生命力旺盛的非洲草原,围绕着一只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万兽之王的的小狮子辛巴的成长历程,对于辛巴与父亲间纯属男人似的情感、整个家族间的角力和归属感进行了精彩的刻画,但影片并不是着眼于这些软性的诉求方面,对于权力的斗争、罪恶感与生命中应承担起的责任等硬性主题同样做了完美的诠释。爱,成长,生命,自我救赎这类有深远意义的感性主题,在色彩耀眼的非洲缀锦上,如同金线般发出亮丽的光彩。 2、东方文化背景下《哈姆雷特》的改编 中国话剧虽然只有短短百年的历史,但是在这百年之中,对莎翁喜剧的探索与研究确是不容小觑的。《哈姆雷特》在中国的演出最早是由余上沅主持的国立戏剧学校毕业生公演的。而在2006年冯小刚导演拍摄的《夜宴》被称为东方的《哈姆雷特》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欲望的电影,厉帝为了权益谋害自己的哥哥,逼迫自己的嫂嫂屈服他的淫威,并用权利镇压反抗者,想方设法刺杀太子;殷太常为了生存,趋炎附势,同时也助纣为虐;婉后由当初的情欲上升到权欲...人性中有好有坏,《夜宴》主要揭露恶的地方。影片中的人物在欲望里迷失让事情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作者简介 威康·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英国戏剧家、诗人。他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市民家庭,13岁时,家道中落的莎士比亚被迫中途辍学。18岁结婚,迫于生活的压力,婚后不久他就只身去伦敦谋生,开始接触不同阶层的生活,加深了他对生活的认识。他先后干过杂役、清洁工和临时演员等职业。在掌握了戏剧创作和演出技巧之后,他开始着手改编旧戏,修改其他剧作家的剧本以供剧院排演。不久他开始进行独立创作。在之后的20多年里,莎士比亚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娴熟的舞台经验和勤奋的努力,连续创作出了

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1610年前后,他退出伦敦戏剧界,返回家乡,1616在家乡因病逝世。 较之诗歌创作,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戏剧作品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早期是历史剧和喜剧,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和《亨利五世》(1599)等9部,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和《皆大欢喜》(1600)等10部,此外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3部悲剧;中期以悲剧为主,包括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595)、《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和《麦克白》(1606)以及其他3部作品,此外还有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终成眷属》等5部作品;后期为传奇剧时期,代表作为《暴风雨》(1611)等5部和1部历史剧《亨利八世》 背景链接 《哈姆雷特》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601年,它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并称为欧洲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 该剧的题材取自1200年的丹麦历史,虽然相同的题材有过不同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但都没有超过莎士比亚对它的再现,原因在于莎士比亚赋予这段历史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哲理内涵:他通过对哈姆雷特复仇故事的描述,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晚期欧洲社会的历史生活。因为在文艺复兴后期,前期的人性张扬演变为后来的为所欲为,世风日下和泛滥的私欲令莎士比亚感到痛心疾首。这在《哈姆雷特》一剧中有较为集中而明显的展现。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赏析 你是坟墓以外的一座纪念碑, 你仍然活着,只要你的书还在, 只要我会读书,会说出赞词。 ······ 你诗人之星,照耀吧!用你的激情申斥, 或灵感之流鼓舞,衰落的剧坛; 自从你高飞而去,它就像黑夜般哀伤, 盼不到白昼,要不是有你这卷著作的光芒。——本·琼生吟赞莎翁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 就人物性格的内在表现来看,《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乱伦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卖傻等情节,均可见于古老的北欧传说,特别是丹麦历史学家所著的《丹麦史》中。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资料,本来只记载着一些粗略的情节和苍白的姓名,毫无性格于动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读者却发现自己生活在一群鲜活的人群中间,几乎和他们休憩相关,祸福与共。特别不可思议的是,其中出现了一个几百年来令世人叹为观止而有莫测高深的光辉典型。围绕这个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疯还是假疯?这个性格的典型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都不是单凭剧情就可以解决的。 要充分认识和正确评析本剧的中心人物,必须全面照顾他的性格和环境相矛盾的复杂性,认识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尴尬在于以一个纤弱而又明达的心灵肩负着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重任。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是这样,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哲学的基本命题。因为刚刚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而现在,突如其来的这场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可以说,哈姆雷特对人生中阴暗的那一面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过去他对这一切只是视而不见而已。如今残酷的现实迫使他面对这一切。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个悲剧的命运中。如果他父亲真是被害死的,那么为父报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敌人又是当今的国王,要想杀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多么困难,杀父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而他当前的任务是要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核实他的叔父是否杀害了他的父亲。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复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 1、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揣摩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3、通过配音和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教学设想] 1、安排课前预习,阅读全剧剧本,以了解本课在全剧中的作用。 2、课前反复阅读,体会作品诗化的语言和人物内心情感。 3、安排两课时(最好连堂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 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 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这是一部五幕剧,请同学

简要了解剧情。 二、明确: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 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逼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三、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请同学们根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一部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一部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一部 作为莎士比亚最闻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他可谓是将世上所有的悲惨都聚集在了这位可怜的王子身上。 父亲被自我的叔叔杀害,妈妈改嫁,居然还下嫁给自我的轼父仇人,爱人发疯后不幸死去,最后连同自我,朋友,妈妈都在这场悲剧中被完整吞噬了。这一连串悲剧也是源自欲望和仇恨。叔叔的贪婪欲望使他作出了违反天理伦常之事,也招致了自我亲侄子的无法泯灭的仇恨,另外也为自我的命运埋下了无法不用的祸根,直至最后家破人亡。而小王子呢,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万分,又因父亲的鬼魂而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于是步步谋划,想要以自我的力量替父亲报仇,却又要想尽方法爱护自我的妈妈,却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断产生,妈妈、爱人、朋友、自我都一并流失了。 莎士比亚仿佛在用那样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把锋利无比,还涂满了毒药的双刃剑。运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在流失理智再刺伤其他人的另外,也难免是使自我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人类对仇恨的诅咒与排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一样也向群众阐述仇恨比罪恶本身更罪恶。无论是怎样的缘故,举起仇恨也是一切罪恶与不幸的开端。即

使了结这个道理,人类却又不曾摆脱这个幽灵,不断有人为了仇恨害人害己。 《哈姆雷特》不断的被群众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演绎,电影一部又一部,群众却百看不厌,源于《哈姆雷特》紧凑的戏剧情节,高潮迭起,惊喜不断,所有的绷紧气氛都要直到故事的最后才呈现得到缓冲。多种多样对大师作品的演绎不断给予我们新的惊喜和意外,对于仇恨的解释,对莎士比亚的解释。即使有某些并不太尽如人意,群众依旧对次布满好奇。因为莎士比亚,因为这位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哪1个角度演绎都会让人对这一部经典再一次来一遍心灵对话,每一次的对话也是对人生新的体验,这也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作家们用他们的文字时刻提行这群众这把剑的冷酷和恐怖。仇恨的双刃剑,舍弃它比拿起他来扞卫自我明智得多。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读书笔记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读书笔 记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 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 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 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 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 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 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 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 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 雷特为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 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 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 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 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 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沙克索。格 拉马提卡斯的《丹麦史》,16世纪末,曾被改编为戏剧,以复仇 为主题,流行一时。莎士比亚将这一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变 唯一出反映特定社会矛盾的杰出悲剧。股市讲述丹麦王子哈姆莱 特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中心威登堡大学求学,父死回国送葬,回 国后,他见到的是叔父篡夺王位并与母亲匆匆结婚,满朝文武向 新王谄媚,他深深感到抑郁和痛苦。这时,父亲鬼魂出现,告诉 他自己实际上是被自己的兄弟所谋杀。王子为了证实鬼魂的话和 逃避仇人的监视,假装精神失常。篡位者对 此十分怀疑,就派哈姆莱特的两个老同学和御前大臣的女儿 --他的情人去试探他的隐秘,这都被哈姆莱特一一识破了。为了 证实谋杀者的罪行,哈姆莱特安排了一嘲戏中戏“,剧情与其父 被谋杀的情形十分相似。这是谋杀者惊惶失措,因而暴露了自己。这时,王后受其夫指示,找王子谈话,谈话间,哈姆莱特发现帷 幕后有人偷听,就把剑将他刺死,原来是御前大臣,他情人的父亲。无辜的姑娘既失去了父亲,又失去了王子的爱情,应此疯癫,坠河而死。新王决心除掉哈姆莱特,设计派他出使英国,以便借 刀杀人。但这一阴谋也被王子识破,他中途折回丹麦。新王又生 一计,让御前大臣之子与王子比剑,暗中备下毒剑毒酒。比赛中,哈姆莱特被毒剑刺中,又用毒剑刺中了新王和御前大臣之子,王 后也因误饮毒酒身亡,四人同归于荆哈姆莱图临死前嘱咐好友继 续他未完成的事业。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_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_哈姆雷特 说起哈姆雷特,相信各位读者略有耳闻,接下来,请欣赏《哈姆雷特》里的精彩名言吧! ◆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世上之事物本无善恶之分,思想使然。 ◆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 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关的路人。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 This above all: to thine self be true.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 ◆ There’s a special providence in the fall of a sparrow. 一只麻雀的生死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 The rest is silence. 余下的只有沉默。 ◆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 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的睿智所无法想象的。 相关名言:莎士比亚名人名言:《一报还一报》莎士比亚名人名言:《威尼斯商人》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1576年一位法国作家把它写进他的故事集里;16世纪80年代中,伦敦舞台上曾多次上演过莎土比亚同时代剧作家据此改编的戏。1601年,莎士比亚又把它重新改编,把一段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哈姆菜特的形象也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这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哈姆莱特》不仅思想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它也是莎士比亚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恩格斯提到过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莎土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的爱情;写了哈姆莱特和霍拉旭之间的真诚的友谊 以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还写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其次,《哈姆莱特》情节的丰富性还表现在它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常常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之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称道的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 除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外,莎土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还充分利用“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全剧中主人公的重要独白共有六次之多,有的戏剧性强,有的富于哲理,但都有助于揭示性格。莎士比亚是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他的戏剧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又结合了散文、有韵诗句和抒情歌谣等,不同的文体在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莎士比亚按照人物的身分与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助于表现人物。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与奥斯里克,王后与奥菲利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所用的语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个哈姆莱特,装疯时的语言与平时的也各不同。此外,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莎士比亚的悲剧有三个特点:(一)它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人文主义者认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近代和现代悲剧就不是这样,重要的不仅在于悲剧主人公个人的遭遇,而在于悲剧表现的矛盾的深度,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莎翁悲剧的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二)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这是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使然。(三)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莎翁悲剧。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当时在德国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哈姆莱特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通过父亲的鬼魂,叙说自己致死的原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课件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一生共创有2首长诗、4首杂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7个剧本。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 地位 与荷马、但丁、歌德并称“世界四大诗人”。与莫里哀、易卜生并称“世界三大剧作家”。马克斯“人类最伟大的两位戏剧天才”。 第一个公开谈论莎士比亚的人是“大学才子派”的罗伯特格林(1558-1592):“因为有一个暴发户似的乌鸦,以我们的羽毛为装饰,将他那老虎的心隐藏在演员的皮毛之内,妄自认定他自己也能乱写一首素体诗,像你们中间最好的诗人一样,他是一个打杂的人,居然自信他是国内唯一的舞台震撼者(Shake-scene)”。 同时代剧作家“大学才子派”本·琼生(1572-1637)评论莎士比亚:“得意吧,我的不列颠。你拿得出一个人,他可以折服欧罗巴全部的人民”。“他是时代的灵魂,我们所击节称赏的戏剧元勋……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德国大诗人歌德(1749-1832)在莎士比亚的启发下摆脱了宫廷文学的影响,他在《莎士比亚的命名日》(1771)这篇演说中谈到学习莎氏是他创作的转折点:“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说我一生都属于他。” ,“我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天生双目失明的盲人,一双神奇的手在瞬间让我看到了光明。”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那神通的、伟大的、不可企及的莎士比亚,确实领悟了地狱、人间、天堂,他是宇宙的主宰。”“他的每一出戏剧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 生平 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沃里克郡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1565年他父亲约翰任斯特拉特福镇的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威廉是长子,曾被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修辞等。13、14岁时,家道中落,可能曾辍学帮助父亲料理生意。 1582年11月他18岁时,同邻乡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瑟维(26岁)结婚,次年5月生女苏珊娜。 1585年生孪生子女珠迪丝(女)和哈姆奈特(子),哈姆奈特11岁时夭折。 1585-1587年间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去到伦敦。莎士比亚在一个名叫理查的斯特拉福同乡介绍下,进入剧团。他起初作马夫,专在剧场门口伺候看戏的绅士,后来才当上了一名雇佣演员,他一面勤学苦练演戏的本领,一面又打打杂,他还利用余暇去观摩其他剧团的演出。1588年前后,莎士比亚开始为剧团改编旧剧本和修改其他剧作家的剧本。从这时起,莎士比亚开始了他的剧作家生涯。 1594年始,莎士比亚所在剧团受内侍大臣庇护称为“宫廷大臣剧团”。后同他人合建了环球剧场,以后他的戏剧作品主要在此公演。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艺术特色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 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1576年一位法国作家把它写进他的故事集里;16世纪80年代中,伦敦舞台上曾多次上演过莎土比亚同时代剧作家据此改编的戏。1601年,莎士比亚又把它重新改编,把一段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哈姆菜特的形象也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这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哈姆莱特》不仅思想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它也是莎士比亚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恩格斯提到过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莎土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的爱情;写了哈姆莱特和霍拉旭之间的真诚的友谊以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还写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其次,《哈姆莱特》情节的丰富性还表现在它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常常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之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称道的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除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外,莎土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还充分利用“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全剧中主人公的重要独白共有六次之多,有的戏剧性强,有的富于哲理,但都有助于揭示性格。莎士比亚是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他的戏剧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又结合了散文、有韵诗句和抒情歌谣等,不同的文体在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莎士比亚按照人物的身分与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助于表现人物。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与奥斯里克,王后与奥菲利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所用的语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个哈姆莱特,装疯时的语言与平时的也各不同。此外,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莎士比亚的悲剧有三个特点:(一)它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人文主义者认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近代和现代悲剧就不是这样,重要的不仅在于悲剧主人公个人的遭遇,而在于悲剧表现的矛盾的深度,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莎翁悲剧的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二)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这是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使然。(三)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莎翁悲剧。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当时在德国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哈姆莱特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通过父亲的鬼魂,叙说自己致死的原因。他遵照鬼魂嘱咐,决定为父报仇,这时叔父国王克劳狄斯,开始对哈姆莱特产生了怀疑。在大臣波洛涅斯的策划下,利用其女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莱特两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前去打探,都被哈姆莱特识破。哈姆莱特利用剧团在宫廷演

莎士比亚著作哈姆雷特读后感三篇

莎士比亚著作哈姆雷特读后感三篇 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这部经典名作相信大家都听过,那么它究竟有什么魅力呢?下面我们就通过读后感来了解一下吧。 篇一《哈姆雷特》,印象不深刻。后来看了电影,不知为何只对美丽的奥菲利亚感兴趣。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从鬓角两侧向上分别搅成两个麻花辫,垂在耳后,她长的美如天仙,有着一张最纯洁的脸,和最灿烂善良的笑容。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年轻的逃跑一直都是把长长的头发,在耳侧搅成两个麻花辫。 再后来,看了一幅油画,奥菲利亚落水时,她巨大的裙裾和着鲜花野草树枝托着她,像小船一样悠悠的飘向远方,飘向再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可爱的奥菲利亚,还张着她美丽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着歌,从容,从容的赴天国。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鲜明历历。甚至痴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奥菲利亚那样牵挂的人,让自己牵挂,让自己在乎,他也一样牵挂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会担心红颜消失,即便走尽红尘之路,也会如美丽的奥菲利亚一样,从容赴天国。奥菲利亚,给了我那么多美丽的联想,因为她的美丽和纯情。奥菲利亚甚至让我觉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丽动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对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奥菲利亚只能如一条自生自灭的小船,能让她从容美丽的香消玉损,已经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典型的环境里。 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王子身上!王子爱她,至少曾经爱过。她也确信王子爱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的重要!他在复仇的火海中挣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抗争,他在对母亲的失望中奋斗,他在对周围人的围追堵截中,像个猎豹一样左躲右闪,伺机反攻,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爱着她的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了来试探自己的爱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是受新国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疯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过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