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浙江版科学九年级全册总复习,推荐文档.docx

(完整)浙江版科学九年级全册总复习,推荐文档.docx

(完整)浙江版科学九年级全册总复习,推荐文档.docx
(完整)浙江版科学九年级全册总复习,推荐文档.docx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酸碱性

气味

可燃性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 PH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取 1 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

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

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4= Na2SO4 +Cu(OH)2↓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

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4·5H2O = CuSO4 + 5H 2O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

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4 + 5H2O = CuSO4·5H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 原因是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 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 , 是认

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

――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

分的吸收剂。

【小结】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四、应用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

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 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

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

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 含硫酸铜 ) 来消灭病菌?

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1-2 探索酸的性质

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 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

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 H +

二、酸碱指示剂

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作用 :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

隆(最后的独立)

结论:① 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三、盐酸的性质:

【实验探究 1:】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 2 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蓝色;

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

HCl + NaOH = NaCl + H 2O

【思考】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疗,药片的主要成份是氢氧

化铝,为什么能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呢?

3 HCl +

Al(OH) 3

=

AlCl 3 + 3H 2O

【实验探究 2:】a 、把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火柴伸入试管口,你看到

什么现象? 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

2HCl + CaCO 3

= CaCl 2 + H 2O + CO 2↑

b 、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2HCl + Na CO 3= 2NaCl + H 2 O + CO 2↑

2

CO 32-

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 2 + CO 2 =

CaCO 3 ↓ +

H 2O

【实验探究 3:】a 、向盛有一枚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过会儿观察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6HCl

+ Fe 2O 3 =

2FeCl 3+ 3H 2O

b 、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2HCl + CuO= CuCl 2+ H O

2

【实验探究 4:】 A 、情景和问题的提出

稀盐酸可以用于除铁锈,可观察到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O 3 + 6HCl = 2FeCl 3 + 3 H 2O 。可是,后来看到铁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铁锈中的

2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时却没有气体产生,

那么这气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是否是铁与稀盐

酸反应产生的呢?

B 、你的假设是:铁等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C 、设计实验:

D 实验结论: 铁等金属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也说明了酸溶液能跟许多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 2HCl === FeCl 2 + H 2 ↑

Zn

+ 2HCl === ZnCl

2

+ H ↑

2

E 、应用:

1、除锈 :在用稀盐酸除铁锈时,酸不能太多,且放置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稀盐酸会继续跟铁反应。

2、制取氢气 :实验室中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四、稀硫酸酸性实验:

[ 实验 1]:在盛锌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 隆(最后的独立)

化学方程式: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 实验 2]: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 实验 3]在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 蓝色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 Cu ( OH ) 2 + H 2SO 4 = CuSO 4 +2 H 2O

[ 实验 4]:在盛有无色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BaCl 2 +

H 2SO 4 = BaSO 4 ↓ + 2HCl

2—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SO 4

检验 Cl -

和 SO 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 除去 CO 32— 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 CO 32— 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

硝酸。如

BaCO +2HNO 3 =Ba(NO ) +CO ↑+H O

3

3 2

2

2

Ag CO +2HNO =2AgNO

3+CO ↑ +H O

2

3 3

2 2

而 AgCl 和 BaSO 4 则不溶于稀硝酸, 所以在检验时一定要加些稀硝酸,

如果白色沉淀不

溶解,才能确认有 Cl -

或 SO 4

2-

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42-

时,先检验哪种离子?

应该先检验 SO 4 2-

,而且用 Ba ( NO 3) 2 溶液和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

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 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

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若先检验 Cl -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24

Ag SO (微溶 )沉淀, 而干扰 Cl -

的检验。 酸的共性 (通性 ).

①、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

= 盐

氢气

③、 酸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④、 酸 + 碱

〓 盐 + 水

⑤、酸

盐 =

新盐 +

新酸

§ 1-3 探索碱的性质

一.什么是碱

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 。

1.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实验 1]在四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

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取两片 PH 试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在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观察颜色变化,现象填入下表中。

结论: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而不直接说成“碱”?

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

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碱能与酸反应

[实验 2]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

1)、在 2 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分别向 2 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消失。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白色的晶体。

化学方程式: NaOH + HCl=NaCl +H 2O

2NaOH +H 2SO4 = Na2SO4 + 2H 2O

中和反应:

1)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 )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

氧化钠 [NaOH] 中和过量的硫酸3)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是酸电离的H+ 与碱电离的3、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H 2SO4] ;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 3]中和过多的胃酸OH- 结合成中性的水

[实验]: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反应方程式:

CO

2+ Ca(OH)

2

= CaCO

3

↓ + H O

2

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思考】:

1) .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是它的反应方程式该如何写?CO 2+ 2NaOH= Na 2CO 3 +H 2O

2) .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

能污染大气,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里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呢?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

SO

2+ 2NaOH= Na SO+H O

232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 H2S、 SO2、 HCl.

【思考】:

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

SiO 2+ 2NaOH = Na 2SiO 3+ H 2O

2)、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

CO 2+ 2NaOH = Na 2CO 3+ H2O

4、碱能跟某些盐反应

[实验]:1、在 2 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2- 3 毫升氯化铜 (CuCl2) 溶液和氯化铁 (FeCl3) 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氯化铜显蓝绿色,氯化铁显黄色。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CuCl 2 + 2NaOH = Cu(OH) 2↓ + 2NaCl

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Cl 3 + 3NaOH = Fe(OH) 3↓ + 3NaCl 碱的通性

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3)、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哪些事项?

⑴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 2 条

⑵第 4 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

三、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实验 1]:①阅读氢氧化钠试剂瓶的标签。

用镊子取出一小块NaOH 固体放在表面皿上。

②让学生观察刚取出的 NaOH 颜色、状态、表面干燥情况,放置几分钟后表面状态有什么变化?白色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可见:氢氧化钠固体也可以作某些气体(如氢气、氧气)的干燥剂。通过

上述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氢氧化钠有哪些个性了吗?

③将玻璃皿中的 NaOH 移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 3 毫升左右),用手触摸试管底部,注意温度有什么变化。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1) 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

2)将得到的溶液抹在纸上,过一会儿观察到什么现象?具有强烈的腐蚀性⑤把

一小撮兔毛放入盛有烧碱溶液的试管中,加热煮沸后观察现象:

兔毛溶解,羊毛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即不耐碱。

氢氧化钠个性:

①N aOH 是一种白色固体,

②N aOH 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③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④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⑤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

【思考】:

1、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

实验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

分而潮解,而且还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易潮解的性质,你觉得在这方面应有什么用途?而在使用时又应注意

什么?

实验室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常用它来作干燥剂。但它不能干燥酸性类气体,如:

CO 2、 SO2、 H 2S、 HCl.

二、氢氧化钙:[ 化学式:Ca(OH) 2]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

隆(最后的独立)

Ca(OH ) 2 + 2HCl = Ca Cl 2+ 2H 2O Ca(OH ) 2 + H 2SO 4= Ca SO 4+ 2H 2 O

(2)在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何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和红褐色沉淀

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 ) 2 + Na 2CO 3 = CaCO 3 ↓ +2NaOH

3Ca(OH ) 2+ 2FeCl 3=2Fe(OH) ↓ +3CaCl 2

3

氢氧化钙个性:

1)Ca(OH) 2 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 ,微溶于水 ,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 2) Ca(OH) 2 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

3) Ca(OH) 2 具有碱的共性

§ 1-4 几种重要的盐

一、 什么是盐?

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 (或铵根 )离子结合而成。

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二、几种盐的性质

①碳酸钠晶体( Na 2CO 3· 10H 2O )

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 易风化 ,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

碳酸钠白色粉末 (化学式为:

Na 2CO 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 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

结晶水合物。

2、碳酸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

溶液变红

可见: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3、与酸反应:

Na 2CO 3+H 2SO 4= Na 2SO 4+ H 2O + CO 2↑ 4、与碱反应:

Na 2CO 3+ Ca(OH) 2 = CaCO 3↓ + 2NaOH ( 制造烧碱 )

应用:

碳酸钠可制造玻璃、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CO 32-的检验方法 :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 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 CO 32- 。 ②碳酸钙

(CaCO 3 )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

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 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 1、碳酸钙与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碳酸钙高温分解

高温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CaCO 3= H 2O+CO 2↑

用途: 1、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

2、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

【思考】: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取小块岩石,滴加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如有气泡不断产生,则岩石中有碳酸盐存在。

③食盐( NaCl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用途: 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制生理盐水(0.9% )

0.9% 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盐的性质:

1、酸+盐→ 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

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

三、盐的制取:

[实验]: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Na CO +CaCl

2=CaCO ↓ + 2NaCl

233

制取盐的可能途经

1、金属+酸——盐+氢气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酸+碱——盐+水

4、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5、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6、酸+盐→新酸+新盐

7、碱+盐→新碱+新盐8、盐+盐→新盐+新盐

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1.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2. 没有酸参加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无酸皆可溶)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硝溶,氯化银不溶。

再说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最后说碱类,只溶钾钠铵钙钡。

四、盐与化肥

1、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2、化肥的类型:氮肥: 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

磷肥 :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

钾肥 :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

3、复合肥 :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

4、氮肥: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

绿素的重要元素。

常用的氮肥:是含氮有机物即人的尿液。化肥:尿素CO(NH 2)2

制取:酸与氨气反应制得

氨与碳酸: NH 3+H 2O+CO 2=NH 4HCO 3

氨与硫酸: 2NH 3+ H 2SO4=(NH4) 2SO4

盐的组成中,所含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也可以是复杂阳离子(带电原子团)

[实验 1]: 1、向硫酸铵浓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NH

4) SO + 2NaOH=Na SO+2H O+2NH↑242423

[实验 2]: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 隆(最后的独立)

【总结】铵盐与碱(可溶性碱)反应,都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放出,此 法用于铵盐的检验。 铵根离子的检验:

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磷肥的作用: 促进农作物要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等。

钾肥的作用: 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使用注意: 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所以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 有利于该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1-5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一、 哪些物质是金属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各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2、金属用途: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农业生产。

3、金属物理性质:有光泽、比较硬,有延展性、有导电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跟氧气的反应

[实验 1]:将一根镁带、一根铜丝同时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到 : 银白色镁带很快燃烧起来,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红色铜丝不会燃烧,但表面变成黑色

2Cu +O 2

= 2CuO

2M g +O 2 点燃

2M g O

=

[实验 2]:将不燃烧的铜丝插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

溶液变成蓝色

CuO +2HCl= CuCl 2 + H O

2

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铁锈。 (主要成分是 Fe 2O 3)

[结论]: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

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

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

氧化铁、氧化铝。

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②金属跟酸的反应

将铝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 1]: 1、取少量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

3 支试管中,观察到:

镁条、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片却没气泡产生。

2、产生气体的试管口点燃,会发生

爆鸣声, 说明产生的是 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M g + 2HCl = M gCl 2+H 2↑

Zn+ 2HCl = ZnCl + H ↑

2

2

3、少量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

3 支试管中,观察现象 :

镁条、锌粒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没有气体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M g + H SO4 = M g SO +H ↑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Zn+ H 2SO 4= ZnSO 4+ H 2↑

[结论]: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

硫酸、稀盐酸反应。

【思考 1】:铝制容器在实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不可盛酸性或碱性物质,否则容器会被腐蚀。

【思考 2】: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被酸腐蚀?

不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后面的金属就不能与算溶液反应。

③金属跟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 2] 1、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

么变化 : 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 4 = FeSO 4+Cu

2.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进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

铜丝表面没变化。说明 : 铜与硫酸亚铁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在盛有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的试管中,分别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到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生成,而浸入硫酸锌溶液中的铜丝却没

有发生变化。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 3

= Cu(NO 3 2

) +2Ag

【思考】: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比较铜、银、锌的活动性大小的顺序为Zn> Cu > Ag 。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

① 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

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四、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湿法炼铜:Fe+CuSO 4 = FeSO 4+Cu

[实验]已知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最前几位的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推测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

①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放入 1 小杯滴有酚酞的水中。

有气体产生,滴有酚酞的水显红色

2Na+2H 2O=2NaOH+H 2↑

②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钾放入 1 小杯滴有硫酸铜溶液中。

有气体产生,硫酸铜溶液与K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篮色沉淀。

2K+2H 2 O=2KOH+H2↑

2KOH + CuSO 4= K 2 SO4+ Cu(OH) 2↓

§1-6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一、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

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 3)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 CH 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

烷[实验]:甲烷的可燃性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化学方程式为: CH 4+2O 2 === CO 2+2H 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除甲烷外,

(1)打火机中液体的主要成分 --- 丁烷( C4H10),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 4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O

(2)乙炔 C2H 2,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 3000 度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 H 2 + 5O 2 === 4CO 2 + 2H 2O

4.有机物的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5.有机物的用途。

(1)甲烷是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

(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

(5)乙酸用作食醋。

二、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

各种有机物的参与。

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单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 C6H 12O6)。(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

对分子量约在 1.2~100 万之间。蛋白质由 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

1.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同时看到黑烟。

2.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棉布气味。

【思考】点燃棉花纤维和羊毛,所闻到气味为什么不同?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

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皮下脂肪)。

3.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

、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

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

(1)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

(2)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

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

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金属非金属

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

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

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

碱酸性

盐和氢气自然环境中去。氧化物

氧化物

碱盐和水

碱和盐酸和盐

两种新盐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学习资料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 CuSO 4·5H 2 O====== CuSO 4 +5H 2 O ;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 (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第2节酸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 H 2SO 4 ====2 H++ SO 4 2— HNO 3 ===== H++ NO 3 — 3、常见的酸: 盐酸 HCI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 CO 3 磷酸H 3 PO 4 醋酸CH 3 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一)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剂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OH) 3 ==== AlCl 3 +3H 2 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 2SO 4 +2 NaOH==== Na 2 SO 4 + H 2 O 3、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 3====CaCl 2 + H 2 O + CO 2 ↑(实验室制取CO 2 )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用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 2HCl (用BaCI 2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Fe 2O 3 ====2 FeCl 3 +3 H 2 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 2SO 4 + CuO ==== CuSO 4 + H 2 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5、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Fe + 2HCl ==== FeCl 2 + H 2 ↑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实验室用于制H 2 ) (二)酸的个性 1、盐酸HCl: 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3+而显黄色。 2、硫酸H 2SO 4 : (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2)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漫漫流进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4)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 第2节碱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NaOH ==== Na++OH— Ca(OH) 2 ====Ca2++2OH— 2、四种可溶性碱:NaOH KOH Ca(OH) 2 Ba(OH) 2 (一)碱的通性 1、碱使指示剂变色; 2、碱 + 酸 ===== 盐 + 水 Ca(OH) 2 +2 HCl ===== CaCl 2 + 2H 2 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CO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 2 ) 2NaOH + SO 2 ==== Na 2 SO 3 + H 2 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 2 等有害气体) 4、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l 3 ==== Fe(OH) 3 ↓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 4 ====Cu(OH) 2 ↓+ Na 2 SO 4 (生成蓝色沉淀) Ca(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二)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NaOH : (1)俗称:烧碱、苛性钠。 (2)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 2 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3)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Ca(OH) 2 : (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区分NaOH和Ca(OH) 2 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 2 ,变浑浊的是Ca(OH) 2 溶液; Ca(OH) 2 + CO 2 ==== CaCO 3 ↓ + H 2 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 2 C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 2 溶液。 Ca(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2NaOH 第4节盐 1、盐:由金属离子(或NH 4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盐酸盐(氯化物) NaCI 、 CaCl 2 等 硫酸盐 Na 2 SO 4 、 CuSO 4 等碳酸盐 Na 2 CO 3 、 CaCO 3 、BaCO 3 等 硝酸盐 KNO 3 、 Ba(NO 3 ) 2 等铵盐 NH 4 Cl 、(NH 4 ) 2 SO 4 等 3、盐的溶解性: 钾、钠、硝、铵均可溶;盐酸只有Ag不溶; 硫酸只有Ba不溶;碳酸只溶钾、钠、铵可溶。 (一)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Na 2 CO 3 :俗称纯碱。晶体化学式为Na 2 CO 3 ·10H 2 O ,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 结晶水变成粉末。Na 2 CO 3 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 2、碳酸钙CaCO 3 :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3、氯化钠NaCI :俗称食盐。 (二)盐的通性 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 Na 2 CO 3 +2 HCI==== 2NaCI + H 2 O + CO 2 ↑ 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陆地水占 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绝大部分是人 类当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 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 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很大。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 水量不同。成年人因为通过排尿、呼吸、出汗会失去一定的 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 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 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 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 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所以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即使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很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升】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所以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 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的是(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

2017年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名录(公示) 重点课题40项 立项编号申报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单位 Z17001 01105 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儿童认知与表达研究黄蓉蓉杭州市闻裕顺学前教育集团(总园) Z17002 01106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路径设计与实施蒋蓓杭州市西湖区枫华府第幼儿园 Z17003 01121 基于核心素养的随班就读学科课程群的设计与实践邵立锋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 Z17004 01236 农村小学自然小班乡野童玩主题实践学习的内容架构和指导赵晓云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 Z17005 01242 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邵虹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Z17006 01357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王伟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Z17007 01492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匹配性研究陈进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Z17008 01593 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与实践李燕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Z17009 02225 APT儿童美术课程校企融通开发与应用研究陶育义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Z17010 02239 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拓展性课程研究陈燕宁波市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Z17011 02249 运用SPARK课程原理改进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实线研究蒋新成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 Z17012 02470 地理图式的创建与实践郑宇醒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Z17013 03354 初小科学核心概念衔接教学的课例研究杨向群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Z17014 03355 初中科学测量高级思维试题的命题技术与应用研究黄鹏飞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Z17015 03586 基于“学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行为指导纲要建构实践研究边楚女浙江省瑞安中学 Z17016 04109 同质分享?差异互补:区域“教研共同体”建构的实践研究包亚燕平湖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Z17017 04329 素养立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素材开发与应用研究陈海旺嘉兴教育学院 Z17018 04440 STEM教育视野下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的整合实施研究马中江嘉兴教育学院 Z17019 04560 小学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的研究史金根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Z17020 04565 构建“四叶草”童心课程群的实践研究蒋国林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 Z17021 05112 培智学校学前班课程主导运营模式的实践探究黄伟德清县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完整)浙江版科学九年级全册总复习,推荐文档.docx

《为智慧的地球提供智慧的搜索》隆(最后的独立)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酸碱性 气味 可燃性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 PH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取 1 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 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 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4= Na2SO4 +Cu(OH)2↓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 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4·5H2O = CuSO4 + 5H 2O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 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4 + 5H2O = CuSO4·5H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新)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 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 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 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第二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4、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5、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 (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一:练一练 1.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体能够更准确获得星 体的资料和信息;他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2.因为近视眼镜是凹面镜,度数越深。周围就比中间越厚。看镜片的边缘厚度,能够比较其 度数,越厚的度数越高。3.科学是需要从周围发现的,只有留心观察,对此现象实行一系列的探究,就能得到真理。4.略。5.米毫米,毫米 厘米,厘米 6.152250平方厘米 7.让一根无弹性的毛线与他重合,再 用刻度尺量毛线的长度。8.①将两个三角尺紧紧夹住一元硬币,将刻 度尺的一面紧贴一元硬币的下方。②量出一元硬币的直径d ③一元硬 币的周长l=π×d 10.(1)毫升 (2)升 (3)立方分米 11.8立方厘米 1ml 0~30ml 做一做:假设薄玻璃瓶是圆筒形的,用细线围绕一周,用刻度尺 测量。可得周长L,把尺子插入瓶中,测出高度H,因为L=2πR,所以底面积S=L×L÷4π,则V=Sh=L×L×H÷4π 二:练一练 1.热胀冷缩上升2.最小刻度 -22 零下22摄氏度 38 三十八摄氏度 3.D 4.体温计与温度计有两点不同:①.体温计量程- 20~100,分度值为1,体温计量程36~42,分度值0.1,②体温计用水 银来量温度,温度计则用别的,③.重点哦~体温计下方有一个东东使 水银膨胀,然后遇冷后不会下降,(所以用体温计时才要甩么~~)而温 度计木有那个东东,所以遇冷直接下降~~ 5. 38.2 38.5 6.125 7.0.2 0.0002 8.B 9.防止弄脏砝码或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在两个托盘上各加一张质量相等的白纸,或者用2个烧杯盛着腐蚀性 的化学药品。 10.水平右 78.4 11.2:30 12.1440 13.A 14.我做不来。看不懂。 三:略。 四.练一练 1.鸵鸟,蛋2.略 3.1细胞核2液泡3细胞壁叶绿体4略5.1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2.植物细胞有液泡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6. 略 7.1 4 2c 3 900 4 2 8 营养结缔做一做略五练一练1.b 2b 3c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概要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4.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5.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②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③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④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⑤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⑥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

2017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版

2017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2020学年七(下)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2020学年七(下)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人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2 . ①马铃薯块茎繁殖②草莓匍匐茎的繁殖③落地生根的种子繁殖④洋葱鳞茎的繁殖⑤枇杷种子的繁殖。以上生殖现象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 . 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上某一树梢,其实看到的是() A.变低了的树梢的虚像B.变高了的树梢的实像 C.变低了的树梢的实像D.变高了的树梢的虚像 4 .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5 . 下列四种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对镜狗成双B.水面折枝 C.水中月D.树影下的光斑 6 . 夏天“凉拌黄瓜”是温州人非常钟爱的一道菜,据科学论证,黄瓜加糖凉拌再加适量的醋的食用方法能把黄瓜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利用。小明发现:凉拌黄瓜时间稍微久一点,盘中就会有大量的水,你能告诉小明这些水来自() A.黄瓜的细胞壁 B.黄瓜的细胞核

C.糖熔化 D.黄瓜的液泡 7 . 下面图中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D. A.B.C. 8 . 在豌豆开花以前,用纸袋套住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的花粉,最终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A.豌豆花不需要传粉,就能结果 B.豌豆花不经传粉受精,就能结果 C.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光照营养不足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9 . “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1.2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飞船进一步减速;返回舱落地时,坚固的舱体发生了一些凹陷;落地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下列对返回舱着陆过程的一些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舱体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坚固的舱体发生凹陷,说明了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落地处形成的大坑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 10 . 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玻璃管口的水面上升 C.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11 . 工业上利用稻谷、小麦等粮食来酿酒时,用到的菌是() A.灵芝B.乳酸菌C.酵母菌D.醋酸菌 12 . 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2年5月5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