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学习指导电子版(单选多选判断部分)

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学习指导电子版(单选多选判断部分)

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学习指导电子版(单选多选判断部分)
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学习指导电子版(单选多选判断部分)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单选、多选、判断部分(2013年7月26日)提示:

1、此文档由我匆忙录入,如有出入,以指导书为准;

2、为节省篇幅,选择题我仅填入正确选项,选择题也只是正确的后面打了“√”,没打“√”表示“×”;

3、鉴于近两年考试很多原题发生改动,考试时务必看清题目,参考最相近似的题作答;

4、大家在打印时,可以选择多栏方式,由自己喜好所定;

5、认真复习,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第一部分:单选(考试共30题,30分)

《统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

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文化程度)。

5.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调查)。

6.统计的认识过程是(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7.一个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8.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数量标志)。

9.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10.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第二章

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3.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4.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5.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7、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8.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每个从业人员)。

9.我国的统计报表(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

10.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

11.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普查)。

12.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3.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14.统计调查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划分的根据是(调查的组织方式)。

15、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16.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17.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报告法的调查方法)。

18.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普查)。

19.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20.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的调查标志是(婚姻状况)。

21、下列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2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23.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是(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

24.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25.调查对象是指(所要调查的总体)。

26.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一个月)。27.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28.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抽样调查)。

29.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30.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31.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该市所有自行车)。

3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33.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34.为了了解职工的业余生活,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此项调查宜采用(抽样调查)。

35.市统计局对该市职工2006.08.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职工)。

36.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

调查时间是(8月15日至21日)。

37.一项调查,当数据需从总体每一单位中搜集时,称为(普查)。

38.一项调查,当数据仅从随机抽取的总体部分单位来获取时,称为(随机抽样调查)。

39.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的是(1%人口调查)。

40.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简单随机抽样)。

41.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组、类),再在层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此种方法为(分层

随机抽样)。

42.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系统随机抽

样)。

43.将某居民小区的4000户居民从1~4000编号,在1~100号中随机抽取1个号码为3,则3、103、203 (3903)

构成抽样调查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系统随机抽样)。

44.某校高三年级学生共1000人参加考试,将1000份试卷编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

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45.为了了解某地区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时,将职工家庭按居民委员会分组,并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

抽样,再对抽中的居委会所辖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

46.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

第三章

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3. 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列属于这一类的是(在校学生按性别分

组)。

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距)。

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简单分组)。

6. 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复合分组)。

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平行分组体系)。

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本组变量的最大值)。

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有反向关系)。

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11.用离散变量作分组标志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应(间断)。

12.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260)。

13.在组距数列中,对各组的上限与下限进行简单平均,得到的是(组中值)。

14.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15.将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组距式分组)。

16.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230)。

18.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原始调查资料)。

19.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

20.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分组和次数)。

21.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人下一组)。

22.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各组单位数)。

23.将某地区30个商店按零售额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分配数列,其变量值是(各组的零售额)。

第四章:

1.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2.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3、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5.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7.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动态相对指标)。

8.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4.9%)。

9.在不掌握各组单位数资料,只掌握各组标志值和各组标志总量的情况下,若计算平均指标宜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

10.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l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11.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若比较其标志变动度,不能直接用标准差,而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标准差系数)。

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

(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14.某企业有职工10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846,4万元,要研究该地区40个企业状况,则(1000人为总体标志总量、2846.4万元为总体标志总量、40个企业为总体单位总量)。

1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人均GDP)。

16.某工业公司所属三个企业某年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出分别为500万元、700万元、600万元,各企业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分别为110%、l 15%、l05%。则该公司工业总产出计划完成程度为( ) 17.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天就完成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超额9.37%完成了计划)。

以2000年作为基期,则历年投资的发展速度为(113.05% 132.15% 168.8%)。

第五章:

1.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时期数列)。

2.在时间数列中,作为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基础的是(发展水平)。

3.已知各时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累计法)。

4、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水平法)。

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7年比1997年增加了235%,则1997——2007年期间平均发展速度为:()。

6.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7.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二者无直接代数关系)。

8. 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7.1%)。【(1+5%)

×(1+2%)-1】

9. 总速度是:(定基发展速度)。

10. 以1980年为基期,2006年为报告期,若求平均发展速度须开方计算,应开几次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6)。

第六章:

1、反映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2、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总指数)。

3.公式称为(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

4.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20%)。

5.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降低)。

6.平均指数是通过某项指数加权平均而成的指数,该项指数是(个体指数)。

7.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8.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某项指标的总变动,该项指标是(各种商品销售量)。

9. 指数划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依据是:(按总指数计算方法不同)。

第七章:

1. 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对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

行反映、指导和(监督)。

2. 统计报告描述统计分析结果的工具主要是文字和(数据)。

3. 统计报告实用性的前提和条件是(真实)。

4. 在撰写统计报告时,要有机地结合统计数据和(统计语言)。

5. 统计报告分为一产、二产、三产,其划分标准是(所分析的部门)。

6. 利用企业发展现状的各项指标数据整理而成的数列称为(截面数列)。

7. 我们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时,研究企业的切入点是(企业同时期指标值)。

8. 每篇统计报告都应该有明确、新颖、独特的观点,统计报告的中心内容、基本思想、核心观点常常集中体现

于(标题)。

9. 副标题从范围、时间、内容等方面对正标题加以限制、补充或说明,前面一般会加上(破折号)。

10. 好的标题必须具备三点:贴切、简洁和(新颖)。

11. 初稿要成为定稿,需要经历(润色修改)。

12. 修改统计报告时,观点的审核在于审核观点的(正确性)。

第八章:

1. 统计制表制度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对同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调查工作

的综合要求,具有权威性和(法规约束性)。

2. 统计报表制度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和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别,这样分类是按照

(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

3. 周期性普查通常是为了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属于(全面调查)。

4.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组织者是(国务院)。

5.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进行的年份是(2010年)。

6. 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的部门是(政府综合统计机构)。

7. 统计调查项目制定必须贯彻的原则是精简效能和(成本核算)。

8. 地方普查机构要聘用或抽调具有相关专业和统计业务素质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负责进行业务

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普查指导员证或(普查员证)。

9. 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是(基本单位统计)。

10. 我国的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11. 企业一套表的报送单位是(法人单位)。

12. 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局数据中心报送原始数据时要求统一采取的方

式是(联网直报)。

13.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

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

14. GDP按照现价和不变价分别核算,现价核算采用的是当期的价格,不变价格核算采用的价格则是(固定基期的)。

15.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是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的表示方式为(百

分数)。

16. 现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统计和计算的组织实施单位是(国家统计局)。

1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18. 负责C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单位是(国家调查队系统)。

19. 全国CPI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对外发布,发布频率为(每月一次)。

20. 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的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21.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简称(PPI)。

22. 计算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时,确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调查方式是(随机抽样)。

23. 在获得农村居民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数据时,应结合访问调查和(日记账)。

24. 在计算粮食产量时,薯类折算粮食的比例为(5:1)。

25. 能源消费总量核算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别是供应和(消费)。

26. 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季一次,其中限额以上部分(每月一次)。

第九章:

1. 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一般发布形式是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

2. 统计分类标准是由专家起草,经有关部门反复协商一致后,由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其依据的基础是科学理

论和(社会实践)。

3. 统计分类标准由主管部门发布后应保持稳定,尽可能使用较长的时期,避免由于频繁地修订而影响统计资料

的(可比性)。

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本体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其中本体代码有八位,校检码有(一位)。

5. 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

国组织机构代码证》,该证书的制订部门是(技术监督部门)。

6.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门类为(20)。

7.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位数为(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发布单位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9. 为了全面完整地反映我国区划情况,以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国家统计局规定了村级区域的编码规则,用统

计用区划代码的10~12位表示(居委会、村委会)。

10. 在餐饮业中,从业人员在10~100人、营业收入在100~2000万元间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

11. 对于企业划分指标中的营业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的代替指标是(商品销售额)。

12. 对于企业划分指标中的营业收入,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企业采用的代替指标是(营业额)。

1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个门类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房地产业)。

第十章:

1. 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方法是(全面调查)。

2. 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本单位统计的统计方法未作统一规定,一般采用(重点调查)。

3. 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8位,第9位校检码填(B)。

4. 单位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又称(法定代表人)。

5. 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最早成立时间)。

6. 登记注册(或批准)机关级别划分的级别数为(4)。

7.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是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属于

(时点指标)。

8. 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的填报单位均为(实际用工单位)。

9. 在计算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时,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10. 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11. 工资总额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

缴纳部分等,是(税前工资)。

12. 财务统计是桥梁,连接着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

13. 固定资产合计表示固定资产经过扣减折旧、减值准备等后的期末余额,属于(时点指标)。

14. 负责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依据是(偿还期长短)。

15. 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称为(销项税额)。

16. 生活活动统计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调查、整理和提供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生产活动成果流量,

或一定时点上的存量,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基本条件)。

17. 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体统计一般称为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18. 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

19. 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20. 在计算货物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时,按照(离岸价格)。

2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产品法)。

22. 工业总产值计算的依据是(现行价格)。

23.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表现为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所得

的差额,即(毛利)。

24. 为了避免流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需要扣除外购的运费和装卸搬运费,这样可以保持商品购进价格的?(一

致性)。

25. 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值即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不包括(商品宣传收入)。

第二部分:多选(考试共10题,20分)

《统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

1. 下列属于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指标)。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商品零售额)(工龄)(计划完成百分数)(合同履约率)。

3. 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全国总人口)(某市三资企业个数)。

4.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5. 总体的基本特征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6.统计设计阶段的结果有(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分类目录)(统计指标体系)。

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第二章:

1.非全面调查是仅对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种类,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重点调查)(抽祥调查)(典型调查)。

2.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项目)。

3.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全面调查方法)(报告法调查)(经常性调查方法)。

4.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

5.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就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的调查方法)(能够大致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调查方法)。

6.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重点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调查目的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只须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少数重点单位能满足需要)。

7.关于概率抽样调查的的叙述,正确的是(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8.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专门调查)(统计报表)。

9.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确定调在单位、调查对象和报告单位)(确定调查项日和调查表)(确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10.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的优势有(能够建立良好的跳问模式)(能够当场对数据进行审核)(支持程序问卷的再使用)。

11.在全国经济普查中,涉及到企业调查时(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全国每一个企业是报告单位)(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变量)。

12.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13.下列统计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4.下列哪种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人户调查)(街上拦截访问)。

15.原始记录必须具备的特点是(最初性)(直接性)。

16.统计台账的特点是(按时间的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登记)(是一种账册)(随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地汇总或积累资料)。

17. 概率抽样的特点包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值)。

18. 下列有关概率抽样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有(样本单位数目越多,误差越小)(总体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

越小)(误差大小受抽样方法影响)。

第三章:

1.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它(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2、统计分组有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两种,下列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组的是:(按年龄分组)

(按收入水平分组)。

3.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的类型(变量数列)(组距数列)(不等距数列)

4.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一l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会(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

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l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

5.某地区2005—2007年粮食产量如表所示:该表属于(简单表)(分析表)(时间数列表)

6.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企业按产值分组)(企业按工人数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7.统计分组是(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9.下面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企业按所有制分组)(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10.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编制统汁表与分析表)(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11.选择分组标志应考虑(研究目的与任务)(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现象所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

12.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2)(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

13.将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共5个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一组的假定下限是50)(相邻组组限是重叠的)(第三组组中值为75)(它属于等距分组)。

14、在某工厂工人按日产量(件)分组的变量数列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日产量”是分组的数列标志)(各组

工人的日产量数值是变量值或标志值)(各组的工人数是次数或频数)(各组工人数的比重是频率)(分组变量是离散变量)。

15、按所起作用不同,统计表可分为:(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

16.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分组)(汇总)(编制统计图表)。

第四章:

1.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工资总额)(钢材消耗量)(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2.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2001--2005年原煤产量87.4亿吨)(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年末增加l.8亿千瓦)。

3.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百分数)(千分数)(系数或倍数)(成数)(复名数)。

4、时期指标的特点是:(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某时期的指标数值与该期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更长

时期的指标数值可通过连续相加得到)。

5.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原值)(工资总额)。

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设备台数)(库存)。

7.下列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资产库存)(耕地面积)(年末人口数)。

9.下列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

10.相对指标数值的计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复名数,另一种是无名数)(一种是以百分数、千分数、系数或倍数、成数等表示,另一种是复名数)(一种是无名数,另一种是以分子分母的复合单位计量)。

11.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的有(200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万人)(2008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个)。

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有(2008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2008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亿元)。

1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200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695万人)(2008年末北京市共有卫生机构6590个)。

14.下列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2008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2007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14%)

15.下列指标中,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有(2005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l04680元/人年)(我国2007年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26.3张)

16.统计指标的特点主要有(同质事物的可量性)(量的综合性)。

17. 按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划分,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8.标准差系数是(可衡量平均指标不同的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大小)(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用相对数表现的标志变动度指标)(离散系数)

19.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是:(数量指标)(时期指标)。

2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产品库存量)(职工人数)。

21.数量指标:(与总体规模大小有关)(它是总体中单位的数目)。

2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物资库存量)(企业固定资产数)(职工人数)(储蓄存款余额)。

23.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总体单位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钢材利用率87.5%)。

(职工平均工资9464元)(我国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2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25.2006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为80120.5亿元,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21114.9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59005.6亿元。若求比例相对指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26.某城市人口数为20万人,零售商业机构600个,求该城市零售商业网密度,指出此概念的定义。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商业网密度为强度相对指标)(商业网密度正指标为3个/千人,逆指标为333人/个)。

第五章:

1.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某商场1990——2006年商品销售额)。

2.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3. 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

之比)(总速度)。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定基发展速度减1)。

5. 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包括:(指标数值所属的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的经济涵义应该相同)(指标数

值的计算方法应该一致)(指标数值的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或时间间隔应该一致)。

6.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程度采用的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第六章:

1.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可变形为平均指数)(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

2、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可作

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3、三种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为105%,其绝对影响为68万元,这表明:(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由于价

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多支出68万元)(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在一定销售量条件下多收入68万元)。

4.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在计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产品销售量指数)(工业总产值指数)(职工人数指数)。

6、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平均指数法)(数量指标指数法)(质量指标指数法)。

7.编制综合指数首先必须明确的概念有(指数化指标)(同度量因素)。

8、指数的作用:(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分析经济

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

9、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产品成本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10.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5.4%,则说明(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15.4%)(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15.4%)(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5.4%)

第七章:

1.统计报告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下列属于其自身的一些文体特点是(科学性)(实用性)(专业性)(时效

性)。

2.统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推算方法)(数据的预测

方法)。

3.统计报告按其所分析的范围来分,可分为宏观统计报告和微观统计报告,下列属于微观统计报告的有(生产统

计报告)(劳工统计报告)(销售统计报告)。

4.撰写统计报告需要每个作者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包括(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了解现行法律、政策和

客观环境)(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熟知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具备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源于(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

6.写好统计报告的前提是熟悉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

7.要写好统计报告,就要苦练基本功,具体练习的方面包括(从报表数字写起)(从结构简单的写起)(从描述

写起)(从模仿写起)。

8.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包括选题定向、收集资料、标明观点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润色修改)。

9.选择适合自己撰写的题目是指(有条件撰写)(有能力撰写)(有兴趣撰写)。

10.资料在统计报告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字)(数字)(图表)。

11.在统计报告中,从内容上看,资料主要有(政策型资料)(情况型资料)(统计型资料)。

12.资料的使用需要进行选择,选择要求包括(选择最能说明情况、阐明观点的资料)(选择真实可靠的资料)(选

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资料)。

13.统计报告的题目类型有(主题式)(观点式)(提问式)(正副标题合用)。

14.统计报告文章的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所需资料的名称、来源以及加工整理的方法)。

15.要改好一篇统计报告,需要掌握修改的方法。一般,统计报告的修改方法包括(征求意见法)(自我推敲法)(对

比衡量法)。

16.下列属于资料的核实内容的是(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

16.下列不属于资料的核实内容的是(贴切性)

17.统计报告有其特有的论证方法,包括(提问和定义)(分类和举例)(比较和引用)(假设和推断)(数字和

图表)。

第八章:

1.统计报表制度关于统计制度方法要素作出了规范性表述和一般规定,主要包括统计指标、统计表式、统计对象

和(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

2.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3.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和(经常性调查制度)(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4.2003年,我国对国家普查项目及其周期性安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普查项目包括(农业普查)(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

5.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凡通过一些调查方法能满足需要的,不得组织开展全面调查。这些调查方法包括(抽样调

查)(行政记录)(重点调查)。

6.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经法宝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

7.企业一套表在组织实施上实行的方式是(统一布置)(集中采集)。

8.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要求包括(统一设计报表制度)(统一管理调查单位)(统一数据采集处理方式)(规范统计

工作流程)(统一布置与分专业负责相结合)。

9.以下属于纳入一套表制度的企业调查表有(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科技活动)(信息化

情况)。

10.企业统计指标元数据标准规定和定义了统计指标的(基本属性)(管理属性)(数据属性)。

11.统计分组和目录元数据标准规定和定义了(基本属性)(管理属性)。

1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3.年度GDP生产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有(统计资料)(行政管理资料)(会计决算资料)。

14.由于工业统计调查的范围和频率不同,工业增长速度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

15.中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组成部分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16.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17.计算单位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时,要使用的指标是(能源消费总量)(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发布口径,构成部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农户固定资产投资)。

19.在城镇单位在岗工平均工资的统计中,统计范围涵盖了160万家城镇单位,包括全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

位)(联营经济单位)(股份制经济单位)(外商投资经济单位)(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

第九章:

1.随着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包括统计信息的(质量)(类型)(传递方式)(加工深度)(速度)。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基本概念和(统计分类标准)(核算原则和方法)(基本表式和账户)。

3.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强制性)(稳定性)(通用性)。

4.统计分类标准对每个分类对象都做出了统一规定,包括分类对象的名称、定义和(计量单位)(计算方法)(代

码)。

5.《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以我国的行政区域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

对象,以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乡村)。

6.《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7.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控股情况,2005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

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将企业控股情况分为国有控股、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

股)(其他)。

8.根据最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农、林、牧、渔服务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

第十章:

1.单位详细名称按照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的单位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基

层群体自治组织)。

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办法的规定,将单位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的依据指标包

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3.基本单位统计中,联系方式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邮政编码)(网站地址)。

4.营业状态是指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状态,包括营业、停业和(筹建)(当年关闭)(当年破产)(其他)。

5.执行会计标准类别分为(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

度)(其他)。

6.从业人员统计包括(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7.从业人员统计的指标包括(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8.其他从业人员是指本单位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

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从构成角度分解为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

10.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中的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

11.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岗位性津贴、保健性津贴及(技术性津贴)(地

区津贴)(其他津贴)。

12.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资产负债统计)(损益及分配统计)(人工成本及增值税统计)(土地和

固定资产支出统计)。

13.企业的资产总计中,非流动资产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14.资产归为流动资产的条件可以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的变现、出售或耗用)

(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预计在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自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15.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6.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缴纳的税金,其中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包括

(货物销售)(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17.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是指用于土地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包括的方面有(土地购置)(房

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

18.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其计算方

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9.收入法增加值的组成部分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0.营业盈余是指企事业单位从生产经营总收入中扣除部分项后的剩余,其中部分项包括

(成本)(费用)(税金)。

21.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

(住房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22.目前我国开展的生活活动统计范围主要包括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有(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

(物流业)。

23.工业总产值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24.工业总产值计算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工业生产的原则)(最终产品的原则)(“工厂法”原则)。

25.建筑业总产值包括的内容有(建筑工程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其他产值)。

第三部分:判断(考试共18题,18分)

《统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

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2、统计学是先于统计工作而发展起来的。()

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4、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5、总体的同质性和总体单位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

6、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

7、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8、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9、有限总体是指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

10、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

统计指标。(√)

11、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指标的划分都具有相对性。(√)

第二章:

1、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2、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4、调查时间是指开始调查工作的时间。()

5、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花费较大。(√)

6、各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7、要想通过非全面调查来取得全面资料,应选用典型调查方法。()

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不一致的。()

9、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法规颁布的,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都可以通过颁布统

计报表来收集。()

10、普查可以取得被研究事物总体的全面情况,且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1、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12、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3、有些调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

14、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比全面调查使用经费要多。()

15、概率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但可以度量并控制。(√)

第三章

1、统计整理仅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一步。(√)

3、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的依据。(√)

4、根据数量标志下的各变量值,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现象性质上的差异。()

5、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值通常称为频数。()

5、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值通常称为频率。(√)

6、某一变量分为下述两组: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7、用组中值可近似地表示一组中各个体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8、用统计表表示次数分布,各组频数相加之和应等于100%。(√)

9、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10、统计分组实际上是通过分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组间统计资料的差异性。(√)

11、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分组。()

1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4、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

15、统计资料整理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分组,并按要求进行各种分析。()

16、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17、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18、平行分组体系是要按照主要标志和次要标志对总体进行多次分组。()

19、简单分组就是用简单标志进行的分组。()

20、对连续变量数列,既可以编成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成组距式变量数列。()

21、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关系。()

22、分布(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数列。(√)

23、在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果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本组。()

23、在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如果重叠,则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

24、统计表的内容可分为主词和宾词两部分,前者是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后者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25、在统计分组中,频数实际上是各组标志值的加权,用以权衡各组作用的大小。(√)

26、所谓统计分布,就是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和相应的频率。()

27、按品质标志分组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类型。(√)

28、统计汇总主要是计算标志总量。()

29、组距式分组中每组包含多个变量值。(√)

30、统计分布是指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31、在变量分布中,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小于1。(√)

32、目前,对于大量统计资料,一般使用计算机汇总。(√)

33、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34、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

第四章:

1、对于一个特定研究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有若干个。()

2、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3、平均指标代表了总体各单位某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抵消了标志数值的差异。(√)

4、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的总体具有可比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如分析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平均

工资水平的关系等。(√)

5、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上的区别在于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即权数的不同。(√)

6、在分组数列中,各组的次数fi有权衡各组变量值轻重的作用,某组的变量值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

7、在分组数列中,某一组的次数越大,则该组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权数的影响。(√)

9、只掌握各组的标志值和各组的标志总量,则用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平均指标。(√)

10、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和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11、标志变异指标能衡量平均指标对总体单位某个标志的代表性程度。平均差能够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

的离散程度。(√)

12、标准差愈大说明标志变动程度愈大,因而平均数代表性愈大。()

13、可以用标准差直接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标志变动的大小。()

14、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

15、人数、吨公里、米、台时、亿元为实物单位。()

16、马力/台、千瓦时、艘、工日为实物单位。()

17、不同的实物单位可以进行汇总,指标的综合性能较强。()

18、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同质总量之差的绝对数。(√)

19、在变量数列中,影响平均数大小的是次数本身。()

20、两个指标的统计方式、统计时间、统计手段、计算价格以及计算方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才能计算相对指标。

()

21、平均指标就是数值平均数。()

22、两个指标的经济内容、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以及计算单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才能计算相对指。

(√)

23、统计设计意义上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指标数值等三个要素。()

2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量,它是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

25、某个概念有了质的规定性,就能成为统计指标。()

26、数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的形式来表示。()

27、质量指标通常以绝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28、统计指标体系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29、“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是一个要素完整的统计指标。()

30、质量指标是反映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指标。()

3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3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不能转变为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33、时期指标的数值与时间的长短有关。()

34、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比较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35、相对指标必须是同类现象的指标相比。()

第五章:

1、发展水平是计算其他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它只能用总量指标来表示。()

2、保证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1。(√)

4、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点。()

5、若将某市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数序属于时期数列。()

6、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第六章:

1、个体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

2、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形式。()

3、同度量因素时期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4、如果基期或报告期的资料不全,就不能计算总指数。()

5、指数一般是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

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的指标。(√)

7、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2007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34.8%,这表明该企业2007年的产量是1990年

的1.348倍。(√)

8、指数体系可以测定各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进行因素分析。(√)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属于静态指数。()

第七章:

1、写好统计报告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要素,是统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也是其综合素质和水平的体

现。(√)

2、统计报告的时效性不是必要的,一些过时的统计报告能够反映过去的一些状况,从而能够被用于前后时段的

对比分析。()

3、专题统计报告是对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

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统计报告。()

4、统计报告撰写人员应从总体上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同时从局部进行观察。(√)

5、统计报告撰写者要选择适合自己撰写的题目和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6、撰写统计报告时要选择有待于研究的题目、选择可深入研究的题目、选择观点没有争议的题目。()

7、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只会在统计报告的撰写之前进行。()

8、提问式的题目是指以设问方式提出分析报告所要分析的问题,以引起注意和思考,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在这

种情况下,文章的题目就是整理文章所要回答和研究的问题。(√)

9、所谓遣词造句,就是要在观点明确的基础上,按照事先拟定的框架结构,把收集、整理好的文字、数字、图

形,根据说明问题或阐述观点的需要有机地组合起来。(√)

10、文字的斟酌要力求文章语言的通顺,不要求文章语言的简洁。()

第八章:

1、统计报表制度仅仅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依法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

2、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

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3、周期性普查主要用来收集某些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的全面调查报表收集的信息资料,以搞清重要的国情、

国力。(√)

4、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3的年份实施;农业普查

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

5、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

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6、统计调查项目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充分考虑基层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的承受能力,调查项目所需经费由各

方筹集解决。()

7、未办审批手续的统计调查项目,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统计调查,一律视为违法统计调查。(√)

8、全面调查的一种方式是政府统计部门按照一定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逐级布置,直到调查对象,再自下而

上逐级上报。(√)

9、重点调查是对一些特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等,其组织方式与抽样调查相类似。()

10、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11、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12、法人单位只能位于一个活动场所,并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13、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中,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14、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

位。()

15、全部工业增长速度的统计范围为全部工业,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17、国家统计局编制CPI的基本方法为:固定一篮子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在篮子中的权数,通

过对比报告期的权数与基期的权数金额反映价格变动情况。(√)

18、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当年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及缴纳各种税费后的收入总和。()

19、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及分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每月一次。()

20、核算能源消费总量时,可以重复计算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个体经营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

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2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批发单位、2000万元的零售单位、2000

万元的住宿和餐饮单位。()

第九章:

1、统计信息作为全社会共有的财富,只有实现了统计分类标准化后,才能借助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达到真

正的信息资源共享。(√)

2、统计分类标准由主管部门发布后应保持稳定,尽可能使用较长的时期,避免由于频繁地修订而影响统计资料

的可比性。(√)

3、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

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可以改变的代码标识。()

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行业分类标准共分为96个大类,96个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01到96表示。(√)

5、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8位代码组成,县以下区划代码由9~12位代码组成,按照国家标准《县以下行

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1988)和国家统计局制订的村级代码编制规则编写。()

6、行政区划代码是指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的代码,用6位阿拉伯数字分为3层,每层2位,分别代表我国的省(自

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7、《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住宿和餐饮业。()

8、在仓储业中,从业人员在100~200人,营业收入在1000~30000万元间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

9、企业划分指标中,从业人员是指全年平均人员数。()

10、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

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集体相对控股,也属于集体控股。(√)

11、根据最新《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十章:

1、基本单位的统计方法在经济普查年份和非经济普查年份没有区别。()

2、已经领取了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可以使用法定代码,也可以使用临时代码。()

3、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

4、在基本单位统计中,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可以任意挑选一个名

称填写。()

5、在基本单位统计中,企业法定代表人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按照《事业单位

法人证书》填写。(√)

6、在基本单位统计中,中间因某种原因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其成立时间恢复设立的时间。()

7、在基本单位统计中,登记注册类型是指企业或企业产业活动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

8、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一律划分为中央属。()

9、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包括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

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10、从业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11、在岗职工不包括处于试用期的人员。()

12、教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属于其他从业人员中的非全日制人员。()

13、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

14、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

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15、以实物形式支付的报酬,不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1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中,基础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但包括补发

的上一季度或上一年度的基础工资。()

17、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购置的土地、尚未销售的商品房等均计入“存货”。(√)

18、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

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19、劳动者报酬从形态上看只包括货币形式的收入,不包括实物形式的收入。()

20、生产税净额是指各生产单位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各生产单位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21、最终消费包含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22、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

23、渔业产值是指从水域中捕捞的野生或养殖的水生动、植物产品的产值,只包括海水产品的产值,不包括内陆

水域水产品的产值。()

24、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

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25、如果自制半成品的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差额价值就为负值,此时应将该值作为零处理。()

组织行为6套单选与多选试卷与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试卷(A卷)(考试形式:开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 1. A 2.B 3.C 4.C 5.C 6.B 7.A 8.B 9.A 10.C 11. C 12.B 13.A 14.C 15.C 16.A 17.C 18.A 19.A 20.B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一个倾向于认为成功或失败受制于命运、机遇影响的人属于()。 A.外控型B.内控型 C.独立型D.依从型 2.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就是()。 A.角色同一性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D.角色扮演 3. 目标的设定是目标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目标应该如何设定,有以下四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你 认为哪个是最合理的?() A.由于目标代表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目标越高越好 B.为了不打击企业中业绩较差的员工的积极性,目标的制定应该低一些 C.目标要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完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 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 一种?() A.需要层次论B.成就需要论 C.ERG理论D.双因素理论 5. 按照领导情景理论,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年骨干职工,领导风格宜采取()。 A.命令型B.推销型C.参与型D.授权型 6. 外在的成就象征,比如职称、专用车位等可以满足以下()。 A.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 C.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 7. 哪种因素不利于群体凝聚力的形成? ()。 A.个人化的奖酬制度B.群体的规模 C.群体的绩效D.外界环境 8. 一般说来,传递重要的、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时,宜选用的沟通方式是()。 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 C.语言沟通D.非语言沟通 9.行为改造理论的提出是在()基础上? 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D.归因理论 10.根据群体形成的五阶段模型,群体的领导层次相对明确,形成于()。 A.形成阶段 B.震荡阶段 C.规范化阶段 D.有所作为阶段 11.期望理论指出,行为动机的决定因素是期望与效价的()。 A.相加之和 B.相减之差 C.相乘之积 D.相除之商 12.当组织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组织变革便成为一件必然之事。但我们常常看到组织中的老成员比年轻成员 更加反对变革。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年纪大的人一般比较保守 B.年纪大的人更担心失去既得利益 C.年纪大的人对原有的东西比较有感情 D.年纪大的人学习能力已逐渐下降,他们担心难以学会和掌握新东西 13. 一墙之隔的两家企业,甲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职工下岗回家;乙企业则因为其产品目前在市场上仍有一定 销路,所以职工并未都下岗,且每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这时职工们表现出了空前的工作积极性,令管理者大惑不解:“当初有奖金的时候也没这么积极,这是怎么了?”按照激励理论来解释,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

财务管理单选、多选和判断

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目 1.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 支付的购价是( A )。 A.958.20元 B.758.20元 C.1200元 D.354.32元 2.关于递延年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递延年金无终值,只有现值 B.递延年金终值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方法相同 C.递延年金终值大小与递延期无关 D.递延年金的第一次支付是发生在若干期以后的 3.已知(F/A,10%,5)=6.1051,那么,i=10%,n=5时的偿债基金系数为(D )。 A.1.6106 B.0.6209 C.0.2638 D.0.1638 4.有一项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500元,年利率为10%,则其现值为 ( B )元。 A.1994.59 B.1565.68 C.1813.48 D.1423.21 5.普通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 B )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 A.期初 B.期末 C.期中 D.期内 6.下列各项年金中,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是(C )。 A.普通年金 B.即付年金 C.永续年金 D.先付年金 7.已知(P/F,10%,5)=0.6209,(F/P,10%,5)=1.6106,(P/A,10%,5)=3.7908,(F/A,10%,5) =6.1051,那么,偿债基金系数为( D ) A.1.6106 B.0.6209 C.0.2638 D.0.1638 8.某校准备设立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36000元资金,若年复利率为12%,该校现 在应向银行存入( B )元本金。 A.450000 B.300000 C.350000 D.360000 9.长期借款筹资与长期债券筹资相比,其共同特点是(A )。 A、能节税,起到税收挡板作用 B、筹资弹性大 C、筹资费用大 D、债务利息高 10.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50000元,若年利率为10%,采用复利方式计息,该 奖学金的本金应为( B )元。 A、625000 B、500000 C、700000 D、725000 11.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 B )。 A、永续年金 B、预付年金 C、普通年金 D、递延年金 12.已知利率为10%的一期、两期、三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分别是0.9091、0.8264、0.7513, 则可以判断利率为10%,3年期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为(C)。 A.2.5436 B.2.4868 C.3.3101 D.3.6411 13.已知某投资项目的获利指数为1.8,该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200万元,且于建设起点 一次投入,则该项目的净现值为( B )。

毛概2练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练习科目:毛概第二章 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A、A封建社会 B、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C资本主义社会 D、D奴隶社会 正确答案为:B 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A、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B、B推翻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C、C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 D、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统治正确答案为:C 3、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 A、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D中华民族号封建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为:A 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B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C、C农民阶级民主革命 D、D城镇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为:A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914 B、1915

C、1916 D、1917 正确答案为:D 6、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A、A1918 B、B1919 C、C1920 D、D1917 正确答案为:B 7、()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A、A十月革命 B、B五四运动 C、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D、D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为:C 8、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理论。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正确答案为:B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综上全部 正确答案为:D 10、()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A、封建主义

……财务报告分析(单选-多选-判断题)

财务报告分析 一.单选题 1、财务信息的生成主要是(B)。 A.财务 B.会计C.统计D.业务经营活动 2、投资人最关心的财务信息是(A)。 A.总资产收益率 B.销售利润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流动比率 3.采用共同比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的主要优点是(D)。 A.计算容易 B.可用于百分比表示 C.可用于纵向比较 D.能显示各个项目相对性,能用于不同时期相同项目的比较分析 4.在进行趋势分析时,通常采用的比较标准是(C)。 A.计划数 B.预定目标数 C.以往期间实际数 D.评估标准值 5. 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单位会计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A)。 A.财务报告 B.账簿 C.财产清查 D.会计凭证 6.根据及时性原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应当分别在年度终了和中期结束后(C)报出。A.2个月和30天 B.3个月和40天 C.4个月和60天 D.无规定 7.从企业债权者角度看,财务报告分析的最直接目的是看(C)。 A.企业的盈利能力 B.企业的营运能力 C.企业的偿债能力 D.企业的增长能力 8.企业资产经营的效率主要反映企业的(C)。 A.盈利能力 B.偿债能力 C.营运能力 D.增长能力 9.企业投资者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关心企业的(A )。 A.盈利能力 B.营运能力 C.偿债能力 D.增长能力 10.可提供企业变现能力信息的会计报表是(C )。 A.现金流量表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资产负债表 D.利润分配表 11.下列哪项不会影响速动比率?(B) A.应收账款 B.固定资产 C.短期借款 D.应收票据 12.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赊购原材料将会(C) A.增大流动比率 B.降低流动比率 C.降低营运资金 D.增大营运资金 13.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稳健的指标是(B)。 A.营运资金 B. 现金比率 C.速动比率 D.流动比率 14.某企业某年度末流动负债为50万元,年初存货为40万元,全年主营业务成本为120万元,年末流动比率为2.5,速动比率为1.3,则本年度存货周转次数为(C)次。 A.1.6 B.2.5 C.2.4 D.1.56 15.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平均应收账款”是指(B) A.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 B.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 C.“应收账款”账户的净额 D.“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与“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之间的差额 16.有形净值率中的“有形净值”是指(D) A.有形资产总额 B.所有者权益 C.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产之和 D.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 17.某企业全部资本为500万元,则企业获利40万元,其中借入资本300万元,利率10%。此时,举债经营对投资者(B)。 A.有利B不利 C.无变化 D.无法确定 18.计算已获利息倍数时,其利息费用(D)。 A.只包括经营利息费用,不包括资本化利息 B.只包括资本化利息,不包括经营利息费用

2013年专业技术人员考试——信息安全技术(单选,多选,判断)

专业技术人员考试——信息安全技术(单选) ____是在蜜罐技术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其中可以部署一个或者多个蜜罐,来构成一个黑客诱捕网络体系架构。A 蜜网 Backup 命令的功能是用于完成UNIX /Linux 文件的备份,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D Backup —d 命令当备份设备为磁带时使用此选项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简称FFP)服务、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简称SMTP)服务、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 ,简称HTTP)、HTTPS(加密并通过安全端口传输的另一种HTTP)服务分别对应的端口是____。B 21 25 80 443 iptables 中默认的表名是____。A filter UNIX /Linux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是____结构。B 树型 UNIX /Linux 系统中,下列命令可以将普通帐号变为root 帐号的是____。D /bin /su 命令 UNIX 工具(实用程序,utilities)在新建文件的时候,通常使用____作为缺省许可位,而在新建程序的时候,通常使用____作为缺省许可位。B 666 777 Windows 系统安装完后,默认隋况下系统将产生两个帐号,分别是管理员帐号和____。C 来宾帐号 Windows 系统的用户帐号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全局帐号和____。A 本地帐号 Window 系统中对所有事件进行审核是不现实的,下面不建议审核的事件是____。C 用户打开关闭应用程序 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OSI 网络参考模型的____。C 网络层 保障UNIX /Linux 系统帐号安全最为关键的措施是____。A 文件/etc /passwd 和/etc /group 必须有写保护 不能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措施是_____。A 定时备份重要文件 不需要经常维护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是____。B 简单DNS 测试 布置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的路由走向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____。A 可以随意弯折 采用“进程注入”可以____。C 以其他程序的名义连接网络 从系统结构上来看,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不包括____。C 审计 代表了当灾难发生后,数据的恢复程度的指标是____。A RPO 代表了当灾难发生后,数据的恢复时间的指标是____。B RTO 当您收到您认识的人发来的电子邮件并发现其中有意外附件,您应该____。C 用防病毒软件扫描以后再打开附件 对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简称EMC)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C 各个国家不相同 防火墙是____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B 访问控制技术 防火墙提供的接入模式不包括____。D 旁路接入模式 符合复杂性要求的WindowsXP 帐号密码的最短长度为____。B 6 关于NA T 说法错误的是____。D 动态NAT 又叫做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关于包过滤防火墙说法错误的是____。C 包过滤防火墙可以有效防止利用应用程序漏洞进行的攻击 关于网闸的工作原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 C 网闸工作在OSI 模型的二层以上 关于应用代理网关防火墙说法正确的是____。B 一种服务需要一种代理模块,扩展服务较难 关于用户角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B 角色与身份认证无关 会让一个用户的“删除”操作去警告其他许多用户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是____。D 分布式适应性黑名单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信息源是____。D 网络中的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组织结构中有两种基本结构,分别是域和____。B 工作组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CSEC)定义了____个等级。C 七 某病毒利用RPCDCOM 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传播,病毒运行后,在%System %文件夹下生成自身的拷贝nvchip4.exe ,添加注册表项,使得自身能够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判断这种病毒的类型为____。C 网络蠕虫病毒 某公司的工作时间是上午8点半至12点,下午1点555点半,每次系统备份需要一个半小时,下列适合作为系统数据备份的时间是____。D 凌晨l 点 目前对于大量数据存储来说,容量大、成本低、技术成熟、广泛使用的介质是____。B 磁带 内容过滤技术的含义不包括____。D 过滤用户的输入从而阻止用户传播非法内容 企业在选择防病毒产品时不应该考虑的指标为____。D 产品能够防止企业机密信息通过邮件被传出 容灾的目的和实质是____。C 保持信息系统的业务持续性 A B C D H G F J M N Q R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单选+多选+判断

一 1.政府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 答案:正确。见P1 2.政府审计的主体是财政部门。 答案:错误。解析:政府审计的主体是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 3.政府审计的客体是经济效益。 答案:错误。解析:政府审计的客体是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 4.在垂直的政府审计领导体制下,国家的地方政府审计机关与最高(上级)政府审计机关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当地立法机关或者行政部门的组成部分。 答案:错误。上述表述应属非垂直的政府审计领导体制。见教材P5 5.垂直的政府审计领导体制影响地方的政府审计工作与当地的立法或者行政工作的有机配合,在一定情况下会限制政府审计在当地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 答案:正确。见教材P5 6.强制性是政府审计的重要特征。 答案:正确。解析见P4 单选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对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B.下级审计机关只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C.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只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 D.政府审计机关接受财政部门的领导 答案:A。解析见教材P6 2.我国政府审计属于()体制模式 A.立法型 B.司法型 C.行政型 D.独立型 E.监审合一审计模式 答案:C。解析见P6 多选题 1.政府审计的特点包括() A.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B.审计监督的强制性 C.审计机关设置的系统性 D.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答案:ABCD。解析见P3 2.关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B.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C.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审计组织体系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审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答案:ABCD。解析见P6 判断 1.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是受托责任关系。 答案:正确。解析见P7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审计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公共安全管理多选单选判断整理

B (政府组织)包括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它们是公共 安全管理的权力部门,也是主要的管理实施部门 C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于1863年,旨在不断爆发的武装冲突中,在绝对 中立和公正的基础上,为平民、伤员和俘虏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帮助 D (通讯和信息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和保持一种共同运行画面,确保可及 性和互通性 D (联邦应急管理总署)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具有专职机构、专职人员及从事专 职公共安全管理领域的新行业诞生。 D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规划)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城市道路、车辆现状及发展 规划的特点,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分类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D (安全管理文化)的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 到科学地制订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的执法行 D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城市生命线系统中存在 各种风险,制定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案,以保证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秩序的稳定 D (城市自然灾害安全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城市自然灾害种类、特点、 风险程度,以及存在严重自然灾害隐患的区域特征及防护现状提出不同种类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方案,以降低自然灾害给城市造成的巨大损失。

S (公共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得以正常运转的保障。 S (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实现目标,即所有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而服务。S (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与创新。 S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追求效率及效益。 S (管理的项目)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可能资源与活动,包括人、事、物等 S (管理学)是一门有理论、有方法及有系统地研究人类行为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与基本规则的一门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S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主要阐述社会各种组织内管理活动的规律。 S (安全)是指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或治安事件发生过程中,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状态。 S (“相对安全”)是指通过个人和社会力量,避免一切可以事先预防的各种灾难,降低或减少一切不可避免的灾难的影响,以及尽快从灾难影响中重建。 S (脆弱性)是指目标或事件的弱点、易受侵害性、易受攻击性等概念;是关于社区对危险的暴露程度或易感性和重建能力的描述或衡量 S (社会公众)是突发公共事件直接威胁的对象,他们既是受保护的对象,也是应急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S (灾害减除)是指任何可以减少、消除、避免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长期行动;通过减灾行动的实施,如相关政策的管理,调和人文与实质环境等,达到降低灾害发生的机会或有效减少其破坏程度。 S (风险评估)是对一个社区或地区存在的危险进行识别或确认和分析的过程,是确定和实施灾害减除措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S (危险识别)是指对一个社区或地区(包括城镇、城市、县等行政区域或一个地理区域)所存在的危险的认识与确定。 S (灾后重建)是对遭到突发事件破坏的服务设施和现场根据预案复原,对受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实施援助项目;换言之,是指对突发灾害的灾损状况,恢复至灾前或比灾前更好的状态。 S (灾后处理系统)是指在各种突发性事故与灾害发生后,迅速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对事发地点进行有效处理,以控制其进一步扩大与蔓延,对受伤人员及实施是讲究与治疗,保证财产的安全,并在结束后对事发现场进行局部修S (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Y (安全)一般泛指持续稳定、完善、不发生事故、不遭受威胁等没有任何危险或风险状况发生。 Z (重大灾难)指任何在美国任何地方发生的自然大灾祸(包括飓风、龙卷风、暴风雨、高潮、潮汐浪、海啸、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暴风雪或干旱等)Z (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安全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重大危险源及规划对象的治理及城市用地方面的安全规划两个方面的内容 Z (安全物态文化)主要是指决策者和大众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 Z (安全行为文化)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

判断题。单选多选财务管理分析

判断题 1合伙制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错 2公司制企业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制度设计,为此,其所有者只要承当有限的责任。对 经营者财务是保障资本的保值与增值。错 3在众多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合伙制是最主要的形式。错 4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企业现金流转的管理。错 5资本利润最大化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因素,因此,该指标与利润最大化有本质区别。错 6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对 7复利终值与现值成正比,与计息期数和利率成反比。错 8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期末发生的等额、定期收付款项。对 9一定时期内,期初发生的等额、定期收付款项是普通年金。错 10只要放弃货币的一段时间的使用,货币就自然产生时间价值。错系统性风险是可以分散的。错 11.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分散的。对 12.一般而言,风险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对 13.只要是你放弃的可获得的收入,就是你的机会成本。错 14 沉没成本是显性成本,但是它与项目决策无关。对 15.直接筹资的手续较为复杂,筹资效率较低,筹资费用较高,其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错 16.股票价值是指当期实际股利和资本利得之和所形成现金流入量的现值。错 17.由于借款融资必须支付利息,而发行股票并不必然要求支付股利,因此,债务资本成本相对要高于股票资本成本。错 18. 股票发行价格,既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发行。对 19. 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多买商品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每次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也就越便宜。错 10. 如果某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12%,且该债券半年计息一次,则该债券的实际年收益率将大于12%。对 11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果某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等于其票面值,则可以推断出该债券的票面利率应等于该债券的市场必要收益率。对 12.对融资企业来说,股权资本具有高风险、高成本的特点。错 13.企业提供优厚的信用条件,既可扩大销售,也可降低经营成本。错 14.企业债券可以采用折价发行的形式。对 15.由于债券利息是税后利润中支付,因此债券成本低于股权资本。错 16.长期借款合同中设置保护性条框,目的是保护债务人权利。错 17.融资租赁的设备残值归出租方所有。错 18.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有利于产权明晰。错 19.资本成本是资金的使用费用除以筹资规模。错 20.当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对 21.企业出现现金性筹资风险时,意味着出现整体风险。错 22.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应做好资产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匹配。错 23.由于负债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企业应该加大负债比率。错 24.财务杠杆大于1,表明公司基期的息税前利润不足以支付当期债息。错 25.资本成本中的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使用资本而必须支付的费用。错 26.资本成本中的使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使用资本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对 27.由于借款融资必须支付利息,而发行股票并不必然要求支付股利,因此,债务资本成本相对要高于股票资本成本。错 28.负债规模越小,企业的资本结构越合理。错 29.由于经营杠杆的作用,当销售额下降时,息税前利润下降的更快。对 30.如果项目净现值小于0,即表明该项目的预期利润小于零。错 31.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净现金流量是指在经营期内预期每年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与同期营业活动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量。错 32.在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时,如果投资回收期或会计收益率的评价结论与净现值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应当以净现值指标的结论为准。

经济法概论试卷单选多选判断(整理过)

试卷 一、单选: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应按照(C)。C、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2、一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必须认购公司股份的(D)。 D、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3、证券法的公开原则又称信息披露原则,其核心是实现证券市场(D)。 D、信息的公开化 4、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向被侵害人赔偿的赔偿额为(C)。 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5、我国《保险法》仅适用于(B)。 B、商业保险 6、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A)。 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 7、我国政府规定,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C)。 C、不得低于25% 8、公司提取法定公益金是用于(C)。 C、公司职工集体福利 9、在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检查监督的国家机关是(B)。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无效合同,自什么时候开始没有法律效力(D)。 D、订立时 11、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B)。 B、1年内不得转让 12、双务合同中履行抗辩权包括(D)。 D、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13、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是(C)。 C、代位权和撤销权 14、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D)的商品,应当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的方法以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D、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15、一般说来,消费者享有对(C)进行监督的权利。 C、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 16、上市终止是上市证券丧失了在证券交易所(B)。 B、继续挂牌的资格 17、下列(D)不属于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D、国务院 18、(C)属于增值税的纳税人。 C、加工玉器的某个人独资企业 19、依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含义指的是(C)。 C、占有票据即能行使票据权利,不问占有原因和资金关系20、《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界定为(A)。 A、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21、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C)。C、宪法 22、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民事代理行为(B)。 B、甲委托乙代理去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婚姻登记 23、企业由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该企业进行整顿的是被申请破产的(D)。 D、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 24、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是:(C)。 C、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 25、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A)。 A、按高出面额价格发行股票 二、多选: 1、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主要包括(ABC)。 A、第一审程序 B、第二审程序 C、审判 监督程序 2、对商标侵权人,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有权责令侵权人(ABD)。A、立即停止侵权 行为 B、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D、 销毁现存商品上的伪造商标标识 3、下列各项中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D)。 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4、《公司法》关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 别规定包括:(ABCD)。 A、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B、一次足额缴纳出资额,不能分期缴付出 资 C、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公司 D、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 5、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 (ABCD)。A、税收法律关系主体 B、 税收法律关系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 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 6、合同变更的条件(ABCD)。 A、变更前已有合同关系有效存在 B、合同变更须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定 C、合同变更须遵守法定形式 D、合同 内容须发生变化 7、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有(ABCDE)。A、 不可抗力 B、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 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C、当事人一方迟延 履行主债务,经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 履行 D、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致使合同目 的不能实现 E、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8、下列各项中,不得用作商标的是(ABC)。 A、本国的国旗 B、外国的国旗 C、“红 十字”标志 9、消费者在展销会期间或租赁柜台购买商 品或者接受服务,展销会结束或柜台租赁 期满后,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 谁要求赔偿?(AB) A、向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 B、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或租赁柜台的出租者 三、判断: (X)1、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V)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其民事权 利能力即归于消灭。 (X)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最低人 数限制,也有最高人数限制。 (X)4、商业秘密是指凡不为公众所知 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信 息和经营信息。 (V)5、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 责人、会计主管的任免应经过主管单位同 意,不得任意调动或撤换。 (V)6、公司债券表示的是投资者与发 行者之间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V)7、我国合同法把违约责任规定为 无过错责任原则。 (V)8、证券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的 主要中介机构。 (X)9、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 任公司,不允许采取其他形式。 (X)10、财产保险、人身保险都需指 定受益人。 (X)11、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 有一个自然人做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X)12、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是股 东会的常设执行机关。 (X)13、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 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V)14、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 其到期债权以致影响债权的实现,债权人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 权。 (V)15、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 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 便利条件的,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V)16、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 任何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等级、 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 务等情况。 (V)17、接受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的, 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X)18、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 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按行 政区划层层设立。 (X)19、票据法律关系的主体只可以 是法人。 (V)20、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粘 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四、问答: 不正当行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答: 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限购行为、限 制竞争行为、搭售行为、压价销售行为、 不当有奖销售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串标行为、毁誉行为。 五、案例分析: 1、2005年4月10日,永兴商厦向万 方服装厂订购一批服装。合同约定,永兴 商厦4月20日前支付全部货款100万元, 万方服装厂7月10日交货。双方未就合同 转让事宜进行约定。永兴商厦按照合同约 定支付了货款。 5月10日,永兴商厦因忙于改制,将 该合同转让给梅园商场,并通知了万方服 装厂。 7月10日,梅园商场要求万方服装厂按期 交货,万方服装厂予以拒绝,称合同是与 永兴商厦签订的,永兴商厦将合同转让给 梅园商场应经过万方服装厂同意,未经同 意,该转让行为无效。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的 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万方服装厂认为永兴商厦将合同 转让给梅园商场应经过万方服装厂同意的 观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毛概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B) A、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B、全面实现小康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4、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多选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在题首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 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 )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017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单选,多选,判断,部分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 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 2.“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的观点。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计划)的重要性。 4.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5.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8.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 9.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0.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 11.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12.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军队)。 13.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1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5.计划工作的前提是(预测)。 16.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 17.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规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18.制订作业计划的依据是(战略计划) 19.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20.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策略)。 21.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最满意)的方案。 22.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的数据资料时,进行(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 23.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德鲁克)。 24.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 25.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26.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满意利润)。 27.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8.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5个)以内。 29.目标管理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30.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为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全局性)特征。 31.下列关于战略愿景的描述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 32.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 33.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已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34.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公司层战略)

10级统计学判断单选多选题

10级统计学判断、单选、多选题 第一章 一、判断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4.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5.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7.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4.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7.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8.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9.离散变量可以(B)。

人力资源管理单选多选和判断复习题

第1章 一、判断题 1.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 2人力资源就是适龄劳动人口。(×) 3依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岁的人不能参加劳动,即使参加劳动也不能算作人力资源。(×)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 5与自然资源一样,人力资源也是用完就没有了。(×) 6人力资源具有共享性是指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使用某一个人力资源。(×) 二、单选题 1.确切地说,智力是人力资源的哪一部分(A) A.基础 B.总体 C.客体 D.载体 2.“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这句话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作(B) 成本资源工具物体 认为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是哪一种人性假设理论的观点?(B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为( B )A.人力资源 B.人才资源 C.人口资源 D.劳动力资源 3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B) A.为组织配置足量符合条件的人 B.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有效地完成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社会保障等工作任务 D.为组织的战略发展提供支持 4某人在甲单位是人才,到乙单位就不是人才了;某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是劳模,但到本世纪后就不一定是劳模了。这说明人力资源具有(D )的特点。 A.活动性 B.时效性 C.可控性 D.变化性与不稳定性 5李某总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并能主动地完成工作,承担责任。李某的管理方式在对人的态度方面认为人是(D ) A. “机器人” B. “经济人” C. “生活人” D. “社会人” 6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D) A.人口总量及其生产状况 B.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C.人口迁移 D.人口素质 7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就会降低,人力资源甚至会丧失作用,这是人力资源的哪种属性(C ) A.再生性 B.不稳定性 C.时效性 D.智力性 8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对人力资源的(B ) A.量的管理 B.质的管理 C.行为的管理 D.激励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