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

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

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
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

应用研究

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

罗建泉1,2,杭晓风1,2,陈向荣1,苏 仪1,万印华13

(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 要:分别对NF270,NF ,NF90,Desal -5DL 4种纳滤膜的酱油脱盐性能进行了考查,并选择脱盐效果较好的NF270进一步研究了操作条件,包括稀释倍数、通量、温度和p H 值等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酱油原液稀释倍数的增加,盐和氨基酸态氮的透过率都呈上升趋势,酱油原液先稀释一倍再浓缩至原体积后的脱盐率约为53%,氨基酸态氮损失率约为19%,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损失率约为5%;随着过膜通量的增加,跨膜压力升高,脱盐率基本不变而氨基酸态氮损失率减小;温度上升对脱盐率无明显影响,但大大增加了氨基酸态氮的损失率,且膜污染加剧;p H 值上升可以减小跨膜压力,但使得氨基酸态氮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损失率明显上升,而脱盐率变化不大.

关键词:纳滤;酱油;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脱盐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924(2009)04-0085-06 在酱油发酵酿造过程中,为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需要添加大量食盐,从而使得高盐固态发酵酱油产品中含盐为16%~18%,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含盐为12%左右,两者含盐量都偏高.现代医学表明,高钠膳食易导致高血压、肾脏病等疾病发生,也有研究表明酱油中食盐在9%左右对食盐摄入量受限制的病人最合适[1].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低钠膳食的需求,需要对普通酱油进行脱盐处理.在酱油酿造业发达的日本,研究开发了多种方法生产低盐酱油,包括减压浓缩法、低盐水拌曲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1,2],而我国目前尚未有国产低盐酱油供应市场,相关技术文献报道也很少.刘贤杰等[3]研究了电渗析法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但电渗析法能耗较高、设备投入大、产量低,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上述其它方法也存在产品风味损失大、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生产等不足.

纳滤是在反渗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由于大多数纳滤膜具有荷电的表面分离层,因此

其分离机制除了筛分作用外,还取决于溶质与膜表

面的静电相互作用[4],其相对截留分子量(MWCO )介于200~2000之间,适合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分离.纳滤分离过程操作条件温和,不影响分离物质的生物活性,并具有能耗低、选择性高等优势,目前愈来愈广泛应用于生物产品的脱盐、浓缩和分离.

氨基酸态氮(amino nitrogen ,AN )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s oluble s olids excluding s odium chloride ,SS 2ESC )是评价酱油的主要指标.酱油脱盐主要是实现盐与氨基酸、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有效分离.有研究表明,在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纳滤膜对一价盐的截留率较低[5],利用纳滤技术可在高盐浓度下实现谷氨酸和盐的高效分离[6],表明利用纳滤技术有可能实现酱油的脱盐.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利用纳滤技术进行酱油脱盐生产低盐酱油的可行性,重点进行了适合酱油脱盐纳滤膜的筛选、脱盐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以期为生产低盐酱油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纳滤分离高盐复杂物料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收稿日期:2008-01-30;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02-26基金项目:“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2Z202)

作者简介:罗建泉(1983-),男,湖南湘潭市人,硕士,从事纳滤分离过程研究.3通讯联系人〈yhwan @https://www.doczj.com/doc/1e6679565.html, 〉

第29卷 第4期膜 科 学 与 技 术

Vol.29 No.4

2009年8月MEMBRAN E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Aug.2009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的4种纳滤膜分别为: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rporation)的NF270,NF,NF90和通用电气(GE)的Desal-5DL.

所用的这4种纳滤膜的基本性能参数列于表1[7,8].

表1 所用膜的基本性能参数

Table1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tested

纳滤膜型号制造厂商膜分离层材质截留分子量最高操作压力/MPa最高操作温度/℃NF270DOW-Filmtec聚酰胺150 4.145

NF DOW-Filmtec聚哌嗪酰胺150 4.145

NF90DOW-Filmtec聚酰胺90 4.145 Desal-5DL GE-Osmonics聚酰胺150~300 4.050

实验所用酱油原液由国内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提供,AN含量约为1g/100mL,SSESC含量约为16

g/100mL,食盐NaCl浓度约为17.7%.实验用试剂

氢氧化纳、硝酸钾,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甲醛购

自西陇化工厂,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溶液均用去离子水配制,所有溶液在进

行纳滤实验前先经过0.45μm的微滤膜预过滤.

1.2 分析方法及仪器

氨基酸态氮(AN)的测定采用甲醛滴定法[9];氯

化钠浓度采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10],上海精科雷

磁仪器厂生产的p HS-2F型p H计以及电极插口

转换器、pCl-1型氯离子选择电极、参比电极;可溶

性无盐固形物(SSESC)采用电热恒温干燥箱直接烘

干测定[9].

1.3 酱油原液的预处理

酱油原液先用J6-MC离心机(B EC KMAN,美

国)(4000r/min,4600×g)离心30min,然后经

011μm中空纤维微滤膜(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

司)过滤,得到透过液用作实验料液.

1.4 纳滤实验

纳滤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带磁力搅拌的终端

膜过滤装置为实验室自制,容积为8.12mL,有效膜

面积为4.52×10-4m2.实验温度通过水浴控制,所

有的实验都在恒定通量(Constant permeate flux)条

件下操作,跨膜压力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自动

记录.

纳滤膜的透水性能用纯水透过系数(L p)来表

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L p=

J Δp

式中,J为透过通量,Δp为压力差.

在酱油脱盐实验中,将预处理后的酱油原液

1.料液罐;

2.高压泵;

3.进样阀;

4.进样柱;

5.压力传感器;

6.带磁力搅拌的终端膜过滤装置;

7.水浴;8.恒温磁力搅拌器;9.渗透液收集槽;

10.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图1 纳滤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1 Experimental set-up for nanofiltration experiments 稀释液浓缩至原体积,分别测定透过液和截留液中NaCl,AN,SSESC的浓度,它们的脱除率(或损失率)用下式计算:

损失率=

C P?V P

C R?V R+C P?V P

×100%

式中,C P和C R分别为透过液和截留液中溶质浓度,mol/L;V P和V R分别为透过液和截留液的体积.

酱油原液稀释倍数(Dilution factor,DF)由下式定义:

D F=

V d-V0

V0

式中,V d表示酱油稀释后体积,mL;V0表示稀释前酱油原液体积,mL.

不可逆膜污染(Irreversible fouling,IF)用下式计算[11]:

I F=

L pi-L pf

L pi

×100%

式中,L pi表示新膜的纯水透过系数;L pf表示污染后膜的纯水透过系数.

 ?86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9卷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滤膜的评测与筛选2.1.1 纯水透过系数的测定

膜的纯水透过系数(L p )是反映膜性能的一个基本参数.图2为4种纳滤膜L p 随水通量的变化关系.由图2可见,NF270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能,纯水透过系数远高于其它3种膜,这可能是其孔隙率较高所致;并且这4种纳滤膜的L p 在实验条件下几乎不随水通量变化,表明在实验操作条件下,这4种膜的透水性能均非常稳定

.

图2 4种纳滤膜的纯水透过系数

Fig.2 Pure water permeabilities (L p )of fou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against flux

2.1.2 纳滤膜的筛选

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纳滤膜应当具有除盐效果好、AN 和SSESC 损失率低、跨膜压力(Transmem 2brane pressure ,TMP )小、抗污染性强等特点.为了筛选合适的纳滤膜,本文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上述

4种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考查.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纳滤膜对酱油脱盐的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soy sauce desalination using

different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纳滤膜型号

NaCl 脱除率/%AN 损失率/%SSESC 损失率/%透过液的吸光度(530nm )NF2705318.81 4.870.061NF 53

18.57

3.98

0.077

NF90————Desal -5DL

5227.0015.950.107

实验料液为D F =1的稀释液;过膜通量6.64L/(m 2?

h );操作温度22℃;p H 值5.1;搅拌速率1200r/min.

表2列出了在相同条件下4种纳滤膜对酱油脱盐的结果.其中NF90由于截留分子量小,且对氯化钠的截留率高,高的盐浓度使得膜两侧渗透压过大,料液在实验操作的最大压力下(4.1MPa )无法透过膜,因此NF90不适合处理这种高盐复杂物料.其他3种纳滤膜对氯化钠的透过率相近,对AN ,SSESC 的损失率排序为:NF

Desal -5DL 由于损失有效成分过多而不适合酱油脱盐,而NF 尽管在有效成分损失率上略低于

NF270,但从图3~图5中可以发现,NF270透过液

的颜色要比NF 的浅,表明在同样脱盐率的情况下,

用NF270处理时酱油色度损失更小;TM P NF270

2.2 工艺条件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2.2.1 稀释倍数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

酱油原液中成分复杂且盐浓度高(约3mol/L ),如果直接采用原液进行膜过滤会使得操作压力过大,因此采用先对原液进行稀释,然后再经膜浓缩到原体积.实验采用的过膜通量为6.64L/(m 2?h ),温

 第4期罗建泉等: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87 ? 

度22℃,p H 值5.1.图6为不同稀释倍数对各成分损失率的影响,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耗水量增多,操作时间增长,酱油各成分损失率上升,脱盐率变化趋势尤为明显,跨膜压力随料液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减小,见图7.当稀释倍数D F =0.5时,尽管有效成分损失最小,但跨膜压力过大,且脱盐率未能达到日本所制定的低盐酱油行业标准[1].当D F =1时,脱盐率达52%,使酱油中盐浓度降到9%以下,达到低盐酱油标准,且跨膜压力在1.5~3.5MPa 之间;尽管AN 和SSESC 损失率均较D F =0.5时高,但从

工业化角度(如加工时间、压力控制等)考虑,D F =1较合适,浓缩液中AN 和SSESC 浓度分别为0.8g/100mL 和15g/100mL ,达到了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 B 18186—2000)中特级酱油标准[9].2.2.2 膜通量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

在实验料液D F =1,实验温度为22℃,p H 值为5.1相同的条件下,考查了不同膜通量条件下完成一次稀释-浓缩过程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见图8.由图8可见,AN 和SSESC 的损失率随膜通量的增加而减小,而脱盐率却保持不变.

这是由

图6 稀释倍数对酱油各成分

分离效果的影响

Fig.6 E ffect of DF on the loss of

soy sauce components

图7 稀释倍数对跨膜

压力的影响

Fig.7 E ffect of DF on TMP profile

 图8 通量对酱油各成分分离效果的影响

Fig.8 E ffect of permeate flux on the loss of soy sauce components

 

于实验所用的膜通量较小,溶质的传递由扩散作用控制,溶质的透过随料液通量的增加变化不大,但溶剂通量变大,从而使得溶质截留率上升[12,13],特别是主要以筛分作用分离的SSESC 变化较为明显.由于氯化钠为负截留,而且因其扩散系数大,从而导致膜通量增加时,膜表面氯化钠浓度变化不大,因此氯化钠的损失率不随膜通量增加而变化.图9为不同通量下跨膜压力的变化趋势,通量增加跨膜压力显著上升,但所需处理时间减少.

2.2.3 温度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

据报道,温度对NF270的通量、截留率和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13].图10,11考察了温度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及跨膜压力的影响.实验料液D F =1,过膜通量为6.64L/(m 2?h ),p H 值为5.1.由图10,11可知,随着温度上升,AN 和SSESC 损失率明显升高,跨膜压力下降,这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原因有关[13]:1)溶质的扩散作用随温度上升而增强,透过率上升;2)随着温度上升,

纳滤膜有效孔径因孔壁水

图9 膜通量对跨膜压力的影响

Fig.9 E ffect of permeate flux on TMP profile

图10 温度对酱油各成分分离效果的影响

Fig.10 E 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oss of soy sauce components

图11 温度对跨膜压力的影响

Fig.11 E ffec of temperature

on TMP profile

 ?88 ?膜 科 学 与 技 术第29卷 

化层变薄而增大,使得溶质截留率下降.由图10还可以看出,脱盐率随温度变化不大,只在45℃时降到51%,这可能是高温时,盐的扩散作用增强,浓差极化现象有所减轻,弱化了NaCl 的负截留效应所致.实验还发现,温度的上升还会带来膜污染的加剧(图12),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酱油中少量活性物质(如多肽,蛋白质等)变性或失活所致.因此,NF270不适合在高温下操作,M ntt ri 等[14]也得出

了类似的结论.2.2.4 p H 值对酱油纳滤脱盐效果的影响

为了探讨p H 条件对高盐复杂物料体系纳滤性能的影响,本文用0.1mol/L HCl 或NaOH 溶液对酱油稀释液的p H 值进行调节,研究了不同p H 值下的酱油纳滤脱盐效果.实验发现酱油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严重破坏酱油风味,因此选定p H4,5,6,7四个值进行实验.实验料液D F =1,过膜通量为6.64L/(m 2?h ),温度22℃.图13,14分别给出了不同p H

值下酱油各成分的损失率和跨膜

压力的变化趋势

.随着p H 值的上升,AN 和SSESC 的损失率升高,跨膜压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p H 值

影响纳滤膜的性能(表面电荷、亲水性、孔径)和料液的物化性质[15,16].据文献报道[12],p H 值上升有可能导致膜孔扩张或膜溶胀,溶质截留率下降,跨膜压力降低,并且这种溶胀作用在高盐物料体系下更为显著.p H 值对溶质截留率的影响可能还与膜污染有关,p H

值下降造成膜污染加剧(图15),从而导致溶质截留率上升[17],跨膜压力增大.由图15还可以发现,在p H =5上升到p H =6,7时,不可逆膜污染急剧下降,这可能与NF270膜(其等电点约为p H 5)带负电后,膜与溶液中不同溶质的相互作用及溶液中各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化有关.由于酱油是十分复杂的体系,不但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基酸、多糖类化合物,还有少量多肽及未水解的蛋白质,这些化合物性能各异,都是潜在的膜污染物质.因此,要确切解释不同p H 下膜污染的变化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12 温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Fig.12 E ffect of temperature on

irreversible fouling

图13 p H 对酱油各成分分离效果的影响

Fig.13 E ffect of p H on loss of

soy sauce components

图14 p H 对跨膜压力的影响

Fig.14 E ffect of p H on TMP profile

 

图15 p H 值对膜污染的影响

Fig.15 E ffect of p H on irreversible fouling

氯化钠的脱除率在不同p H 值条件下变化不大,只是在靠近p H =5时稍大,这与杭晓风等[6]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这是由于当p H 值接近膜的等电点时,纳滤膜的电荷排斥作用消失,盐离子的截留率最小[15].

3 结论

1)在实验所用的4种纳滤膜中,NF270的脱盐

效果最好,膜通量最大,适合用于酱油的脱盐.

2)随着酱油稀释倍数的增加,浓缩至原体积后脱盐率、AN 和SSESC 损失率都明显上升;过膜通量的上升可以降低有效成分的损失率,并且缩短了

操作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带来跨膜压力高、能耗大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须综合考虑.

3)温度、p H 值影响NF270膜对酱油稀释液的分离性能.随着温度、p H 值升高,AN 和SSESC 损失率明显上升,跨膜压力降低,而脱盐率变化不大.温度上升会导致膜污染加剧.

4)将酱油原液稀释一倍再浓缩至原体积后,脱

 第4期罗建泉等:纳滤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89 ? 

盐率可达53%,浓缩液中盐浓度可降至9%以下,AN 含量约为0.8g/100mL ,SSESC 含量约为15g/100mL ,达到了酿造酱油国家标准规定的特级产品标准,表明采用纳滤技术进行酱油脱盐技术上是可行的.

[1]马玉梅.低盐酱油在日本的研究利用状况[J ].中国调

味品,1997(10):11-12.

[2]毋瑾超,朱碧英.亚洲酱油的发展及现状[J ].食品科

技,2001(1):41-42.

[3]刘贤杰,陈福明.电渗析技术在酱油脱盐中的应用[J ].

中国调味品,2004(4):17-21.

[4]王学松.现代膜技术及其应用指南[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69.

[5]Wang X L ,Wang W N ,Wang D X..Experimental in 2

vestigation 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inorganic electrolyte solutions[J ].Desalina 2tion ,2002,145(1-3):115-122.

[6]杭晓风,陈向荣,万印华,等.纳滤技术分离谷氨酸和盐

混合液的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2008,28(2):63-68.

[7]李鑫玮,祝万鹏,朱安娜.纳滤膜对水中酚类物质的截

留率及其定量结构关系的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06,26(4):14-19.

[8]Bruggen B V ,K im J H ,Di G iano F A ,et al .Influence of

MF Pretreatment on NF performance for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particles and an organic foulant [J ].Sep Purif

Technol ,2004,36:203-213.

[9]G B18186-2000.酿造酱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10]贾玉平.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酱油中的氯化钠[J ].大

众标准化,2005(12):11-13.

[11]M ntt ri M ,Nystrom M.Critical flux in NF of high mo 2

lar mass polysaccharides and effluents from the paper in 2dustry[J ].J Membr Sci ,2000,170:257-273.[12]Freger V ,Arnot T C ,Howell J A.Separation of concen 2

trated organic/inorganic salt mixtures by nanofiltration [J ].J Membr Sci ,2000,178:185-193.

[13]G oulas A K ,K apasakalidis P C ,Sinclair H R ,et al .Pu 2

rification of oligosaccharides by nanofiltration [J ].J Membr Sci ,2002,209:321-335.

[14]M ntt ri M ,Pekuri T ,Nystrom M.NF270,a new

membrane having promi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being suitable for treatment of dilute effluents from the paper industry[J ].J Membr Sci ,2004,242:107-116.[15]M ntt ri M ,Pihlajamaki A ,Nystrom M.E ffect of p H

on hydrophilicity and charge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filtra 2tion efficiency of NF membranes at different p H [J ].J Membr Sci ,2006,280:311-320.

[16]Ballet G T ,Hafiane A ,Dhahbi M.Influence of operat 2

ing conditions on the retention of phosphate in water by nanofiltration[J ].J Membr Sci ,2007,290:164-172.[17]Butylina S ,Luque S ,Nystrom M.Fractionation of whey -derived peptid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and nanofiltration[J ].J Membr Sci ,2006,280:418-426.

Application of nanof iltration technology in desalination of soy sauce

L U O Jianquan

1,2

,HA N G Xiaof eng

1,2

,CH EN Xiangrong 1

,

S U Yi 1

,W A N Yi nhua

13

(1.National K 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China ;2.G 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Desalination of soy sauce was investigated with fou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including NF270,NF ,NF90and Desal -5DL.NF270was chosen to further study the effect of dilution factor (DF ),permeate flux ,temperature and p H value on the desalting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ratios (or loss ra 2tios )of NaCl and amino nitrogen (A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DF.When the diluted soy sauce (DF =1)was concentrated to its original volume ,the loss ratios of NaCl ,AN and soluble solids excluding sodium chloride (SSESC )were about 53%,19%and 5%,respectively.Moreover ,the increase in permeate flux resulted in the

reduction of AN loss and the ascend of trans -membrane pressure (TMP ).When temperature rose ,the loss ra 2tio of 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membrane fouling became much severer.With increasing p H ,TMP de 2creased while the loss ratios of AN and SSESC increased obviously.However ,temperature ,p H and permeate flux showed little effect on NaCl removal.

K ey w ords :nanofiltration ;soy sauce ;amino nitrogen ;soluble solids excluding sodium chloride ;desalination

 ?90 ?膜 科 学 与 技 术

第29卷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1、系统图 图1:纳滤系统流程图 2、操作规程 2.1 原水调节 测定原水(超滤产水)pH值,碱度,硬度,余氯,电导,含盐量。按照余氯值(摩尔数)的3倍量加入NaHSO3,再加H2SO4调节pH至4~6,试验加酸量。计算碳酸钙饱和指数(L.S.I),得到极限浓缩倍率。准备药品:5%的HCl和NaHSO3,计量泵流量调节到预定值。 2.2 设备启动 开启纳滤系统电源,开启V1,给水泵旋钮位于停止位置;开启给水泵(清水泵)供水,调节流量为2T/h,调节加药开始加药,直到中间水箱水位超过低水位警戒线。 开启V3,打开循环水泵的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再开启V4,打开保安过滤器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开启阀门V6,V7和V9,关闭V5,V12,V8,V13,V10,V11。再将原水泵旋钮打到手动位置,启动原水泵,打开高压泵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将系统冲洗10~15min。 关闭V6,开启V10,将原水泵旋钮打到自动位置,系统自动同时启动原水泵和高压泵,渐渐开启V6,直到高压泵运行正常,浓水流量达到预定值2T/h,渐渐关闭V7,直到进水压力上升为0.6MPa,或产水到达5L/min。注意产水箱排水。 2.3 参数调节 根据碳酸钙极限浓度,设置安全系数为1.2,同时调节V8和V9,以调节纳滤膜平均回收率,约为70~80%。同时根据流量平衡需要调节进水流量和加药流量。密切关注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 2.4 设备停运、膜组件保护 设备停运时,关闭清水泵和进水阀,关闭加药装置。缓慢开启V9和V7,关闭V8和V10,将电源旋钮调到停止位。再开启V3,将电源旋钮调到手动位,开始清洗15~30min。 保护液灌注,先用原水冲洗干净,在循环水箱中配一定量的保护液(亚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开启V3,将电源旋钮调到手动位,循环1min后关闭进出口阀门和原水泵。

纳滤设备

纳滤设备介绍: 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一种薄层复合膜,它能使90%的NaCl透析,而99%的蔗糖被截留。显然,这种膜既不能称之为反渗透膜(因为不能截留无机盐),也不属于超滤膜的范畴(因为不能透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由于这种膜在渗透过程中截留率大于95%的分子约为1纳米,因而它被命名为“纳滤膜(Nanofiltration)”。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了商品纳滤膜的生产,并且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纳滤设备简介 纳滤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1纳米(0.001微米)而得名,纳滤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为20—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除率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如氯化钠及氯化钙的脱除率为20-80%,而硫酸镁及硫酸钠的脱除率为90—98%。纳滤膜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镭,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食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纳滤膜两侧运行压差一般为3.5-16bar。纳滤纯水设备系统的优点 核心的膜元件采用进口有机膜,结合公司的技术要求和用户的特定需求的不同配置的电影形式,保证不同的系统组件,内膜保留性能的膜通量和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奥地利特纳膜系统可在较低的操作压力,同步实现材料的脱盐和浓度,生产周期短,海水淡化是完整的,所得产品纯度高,质量稳定。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可以通过纳滤膜透过液回收,和膜元件通过专业清洗可以恢复到膜元件的最佳性能,全面实现该膜设备经济。过程始终处于常温,无相变材料,

对有效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特别适用于有mosensitive材料加工,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根据工艺要求可继续到下一节或直接干燥。系统采用全封闭操作,卫生级不锈钢生产,劳动安全卫生,能满足要求的鸟苷酸或美国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由于系统加工过程无相变,总是在室温下,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纳滤设备应用范围: ▲香精的脱色、浓缩 ▲植物、天然产物提取液脱色、浓缩 ▲及各类水溶性目标产物的脱色、脱盐。 ▲废水处理与回收 ▲抗生素低温脱盐、浓缩 ▲染料脱盐、浓缩 ▲有机酸、氨基酸的分离纯化 ▲单糖与多糖分离精制 ▲生物农药的净化 ▲果汁的高浓度浓缩 ▲细化工产品的脱盐、浓缩 纳滤设备的应用 (1)软化水处理 (2)饮用水中有害物质的脱除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主要通过絮凝、沉降、砂滤和加氯消毒来去除水中的悬浊物和细菌,而对各种溶解性化学物质的脱除作用很低。随着水源的环境污染加剧和各国饮水标准的提高,可脱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酱油生产技术

目录 摘要 0 关键词 (1) 前言 (1) 1 酱油的生产历史 (1) 2 酱油的分类 (1) 2.1按标准划分 (1) 2.2按酱油产品的特性及用途划分 (2) 2.3按酱油产品的体态划分 (2) 3 酱油生产发酵工艺 (2) 3.1工艺流程 (3) 3.2工艺操作要点 (3) 3.3低盐固态发酵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3.4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成熟酱醅的质量标准 (5) 4 酱油的浸出 (5) 5 酱油的加热及配制 (6) 5.1酱油的加热 (6) 5.2成品酱油的配制 (6) 6 成品检验 (7) 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7) 致谢 (9)

摘要:酱油是人民生活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调味品,其营养丰富,含有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能够有效地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本文对酱油的生产技术做一综合论述。 关键词:酱油低盐固态发酵生产技术 前言 1 酱油的生产历史 酱油生产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礼·天官篇》中记载:“善夫掌王馈,食酱百有二十饔。”在经过北魏、唐朝的发展,到明朝时豆酱制造业已经相当发达。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现在酱油生产无论从原料的合理使用,生产工艺的改革,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周期的缩短,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原材料和煤电节约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可喜的成绩。 2 酱油的分类 2.1 按标准划分 根据GB18186--2000“酿造酱油”标准及SB10336--2000“配制酱油”标准的规定,我国酱油产品,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划分为“酿造酱油”及“配制酱油”两大类。 (1)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系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料。“酿造酱油”再依据工艺条件又可细分为:高盐发酵(传统工艺)包括: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高盐固态发酵酱油;高盐固、稀发酵酱油。低盐发酵(速酿工艺)包括: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广泛采用);低盐稀态发酵酱油;低盐固稀发酵酱油。无盐发酵(速酿工艺) 包括:无盐固态发酵酱油。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XXX 摘要: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的本性驱使着战争的不断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战争,它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几次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和战争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战争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科学技术又在改变着战争的进程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科学技术,战争,武器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看,人类没有战争的年代只有那么几年,大部分年代,世界上都伴随着战火和硝烟的蔓延。虽然,人类早已经厌倦了战争,一直在提倡和平,但是,几乎没有真正的和平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本性的驱使所致。当人们的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者想去掠夺利益的时候,就会发动战争,因此,即使是处在科技、生活水平较高的现代社会,世界的不同角落里依然存在着战争,战火和硝烟依旧在人们生活中弥散。 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战争,我们会对战争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运行过程中看,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区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世界的科技活动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中心也会随之不断改变、转移,这种中心的转移又会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结合历史中著名的战争来看,会发现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日本汤浅光朝提出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分析,进入近代以来的400多年里,曾经有五个国家先后充当着世界科技活动中心。这五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和美国(1920年至今)。 科技与战争的大规模接触出现在近代的科技发源地欧洲。因为十七世纪欧洲

海天酱油品质严格把关

海天味业不懈追求品质如一,打造精品 300年淬炼美味 300年前的乾隆时期,我国南方的商业重镇佛山,手工业繁荣一时,涌现出大量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传统的酿造业也逐渐兴盛。以佛山“古酱园”为代表的调味品酿造作坊逾上百家,其中“海天酱园”出售的酱油、酱料等,因为用料讲究、滋味十足,在老百姓中积累了极佳的口碑,不仅遍布佛山的茶楼酒馆、普通人家,还出口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传统的酿造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1955年,佛山25家古酱园开始谋划合并重组。海天是其中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产品品类最为丰富、影响力最广泛的一家老字号酱园,因此大家一致同意将新组建的厂名命名为“海天酱油厂”,这便是“海天酱油”的前身。 经过十几代人的坚守和传承,海天建立了完整系统的“中国味”产品体系,经多年精心打造,现已拥有酱油、蚝油、醋、酱、料酒、鸡精、汁、腐乳、小调味等十几大品类,合计300余个规格品种,有着庞大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消费口碑。在国际市场上,海天起步早,产品质优价实,已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有人烟处,必有海天”。 海天产品 专注调味品,坚持品质决不妥协。 坚守主业,只做调味品,而不去参与各种风潮,不因短期的利益动摇主业。300多年来,海天一直深耕调味品领域,始终不懈追求品质如一和服务精进,坚持品质决不妥协,以品质如一的产品赢得赞誉,取得成功。 以酿造工艺为例,为了保持产品的独有的风味,海天依然坚持传统的生产工艺,坚持天然阳光晒制。海天酱油,酱等多个品类的产品都是通过传统的发酵技术酿造生产,对于已经拥有300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来说,海天并不贪图生产的快,反而坚守传统酿造工艺,使产品始终保持传统的风味,是其对消费者的承诺。 海天发酵大罐 尖端品控,打造海天精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海天始终把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原材料为例,海天严格按照检标准对每批原材料的各

纳滤运行管理手册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一、多介质过滤装置的操作 一)、启动前的检查 1、设备启动前要先看值班记录,了解设备的状况,记录启动设备的指令来源,操作人员签字。 2、向生产管理系统的上游和下游人员联系,确认具备启动条件。只有中水的质量指标合格时才能启动深加工系统,否则会损坏超滤和纳滤设备。 3、检查阀门是不是处于正确的开关状态,检查电气设备是不是处于安全状态。 二)、设备启动程序 1、打开过滤器进水及排气阀。 2、打开原水增压泵对应进口阀。 3、逐台开启原水增压泵,慢慢开启原水增压泵对应出口阀门. 4、看到排气阀出水后,逐一关闭排气阀。 5、打开排空阀等到出水清澈后,关闭上述4个阀门。 三)、设备停止运行程序 1、关闭原水增压泵对应出口阀。 2、停止原水增压泵。 3、关闭原水增压泵进水阀。 四)、多介质过滤器反冲洗操作程序 1、打开过滤器的排气阀反冲洗进水。

2、开启反冲洗水泵,慢慢开启反冲洗水泵出口阀门,排气阀有水出现时,关闭排气阀,打开排水阀进行反冲洗操作,同时观察出水浊度及悬浮物含量多少,如果出水浊度及悬浮物含量高时请延长反冲洗时间直至出水浊度及悬浮物含量较少。 3、在此过程中若排气阀出水后请关闭排气阀,反冲洗结束后,停止反冲洗水泵,关闭反冲洗水泵出口阀门。 五)、反冲洗注意事项: 1、反冲洗水泵和原水增压泵不能同时开启,即反冲洗和正洗必须分开单独运行,且反冲洗水泵只能作为反冲洗用,原水增压泵只能作为正洗或正常运行用。 2、由于一台原水增压泵可供两台多介质过滤用,所以正洗时原水增压泵出口阀门可调节到半开状态即可。不可全部打开。 二、精密过滤装置的操作要求 1、设备启动前,精密过滤器上的排气阀处于开启状态。 2、打开精密过滤器进出口阀。 3、当有水从排气阀流出时关闭排气阀 4、保证精密过滤器工作时进出口压差不大于0.02MPa。 注意事项:由于超滤膜的运行压力在0.18MPa~0.20MPa范围内,所以精密过滤装置的进水压力要控制在0.20MPa~0.22MPa范围内。 三、超滤滤装置的操作程序 1、打开排水电动阀排水调节阀和排气阀。 2、待排气阀出水后关闭排气阀。

酱油的制作工艺及改进方法

一、酱油简介: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老抽较咸,用于提色;生抽用于提鲜。 二、酱油的分类按照制作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其中配置酱油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稀醪发酵法是指在成曲后加入较多量的盐水,使酱醪成流动状态,有常温发酵和保温 发酵之分。酱油香气好,且滋味纯。可以室内大吃发酵,也可以室外罐式发酵。发酵周期扔较长,提取压榨出油!)分酿固稀发酵酱油(此工艺是一种速酿发酵型发酵工艺,利用不同温度、盐度和固稀发酵条件。把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分开制醪,先固态低盐后稀醪加盐 的发酵方法。发酵周期短,一般30天左右。酱油香气好,该工艺操作复杂)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低盐固态发酵法是根据酱醅中食盐含量较低,不会过分抑制酶活力的原理进行发酵的方法,酱油色泽较深。滋味鲜美。生产设备较简单,操作方便。原料全氮利用率较高,采用浸淋法提取成品。发酵周期30天左右)。 低盐稀醪保温法酱油,对于配置酱油,其基本步骤都是原料处理,接种,制曲,发酵,淋油。 三、酿造酱油的相关材料介绍 1原料:蛋白质原料有大豆,豆粕,豆饼或其他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有小麦,麸皮,米糠和米糠饼或是其它淀粉质原料。 2.食盐:食盐使酱油具有适当的咸味,并且与氨基酸共同给以鲜味、增加酱油的风味。食盐还有杀菌防腐作用,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杂菌的污染,在成品中有防止腐败的功能。生产酱油宜选用氯化钠含量高、颜色白、水分少及杂质少、卤汁少的食盐。 3.酿造用水:一吨酱油需用水6~7吨。水是最好的溶剂,发酵生成的全部调味成分都要溶于水才能成为酱油。酱油中水占70%左右,凡是符合卫生标准能供饮用的水如自来水、深井水、清洁的江水河水湖水等均可使用。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钙等物质,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影响酱油的香气和风味,一般来说在酱汁中含铁不宜超过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薛飞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其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劳动特点、评价标准和价值意义等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逻辑的分析、概括、总结。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学与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在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1]。所以,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历史与逻辑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2],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是科学与技术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具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性质,在许多问题上不能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科技”一词作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究其涵义,在学术界却未有定论。实质上科学与技术的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 科学,英文叫“SCIENCE”,据新华字典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一种社会

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般由五部分有机构成:实验事实、基本概念、原理及定律、演绎体系及理论体系应具备的逻辑和谐性、可预见性和可检验性。作为知识体系,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国界、阶级性、民族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从全局上体现着社会文明、国家利益,联系着国家目标。它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身没有阶级性。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它揭示的内容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学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永远没有止境。 技术,英文叫“TECHNOLOGY”,解释为:进行物质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能力,从事某项项目所具有的专门的技能。技术可分为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经验性技术主要是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而创造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是人工自然物及其创造过程的统一;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自然属性:指人们在运用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要符合科学。社会属性: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需要所推动的,同时也必然会受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根据同样科学原理转化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技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特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又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和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综合性和集成性,通用性和适用性,依存性和连锁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不是技术,但又关涉技术。从历史上看,技术先于科学,科学源于技术,技术是科学之母;从近代后期以来看,科学上先有重大发现,技术上才有重大突破,科学是技术之父,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延伸和应用。科学是“知”,技术

酱油品质鉴定实验

酱油品质的鉴定 实验目的: 了解酱油品质评定(感官)的方法、了解酱油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学习pH计的使用,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操作。 实验材料及仪器: 1、李锦记酱油(瓶装桶装均可) 2、海天金标生抽(瓶装桶装均可) 3、市售酿造厂特级酱油/特鲜酱油(袋装) 4、散装酱油采样,500mL(来自食堂、小饭馆等) 5、空矿泉水瓶(具盖),1个/组,共24个; 6、小号普通纸杯一包(约50个) 浓度95%的酒精600mL、记号笔5根、烧杯(50或100mL)50个、150mL烧杯24个、50mL/100mL 量筒12个、电磁搅拌器(配搅拌子)两台、酸度计(pH计)两台、0.1mol/L NaOH标准溶液1000mL(分装成12组)、硼砂(pH9.2)、酸碱缓冲液(pH6.86)(调节pH计用,每大组1份即可);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1、感官及性状评定实验:根据实验要求观察四种样品的各项指标(摇动实验等可直接在瓶中 观察,颜色、气味等实验需分装到小烧杯中进行,味觉实验分装到小纸杯中操作),按照表1中列出指标逐项进行评定并评定出样品1~样品4的各项目等级。 注:表中指标描述并非全部准确、详尽,试验中有其他发现或性状描述请在对应的样品项目栏中另行列出。 2、高浓度酒精实验 a)空矿泉水瓶要求洁净、无水; b)用记号笔在矿泉水瓶下部大致标出五个相等间距的刻度; c)取适量酱油倒入空矿泉水瓶中(倒满一个刻度),之后将酒精按照3:1比例倒入酱油中, 观察并记录现象,之后摇晃融合,观察并记录现象; d)摇晃片刻后,按照表1中指标评定酱油的等级,并做记录。 注:酒精试验每组做一个样品。每三组同学做同一个样品,每四组同学合并一组数据(共四个样品的数据,做完之后将结果比较、汇总。 3、酸度实验(参照《食品掺伪鉴别与检验》P308-309页酸度测定实验进行) 注:酸度实验每组做两个样品,两组同学(共测定四个样品)共用一组数据。 1、没有任何反应的即为勾兑劣质酱油; 2、如较多沉淀物的即为没有发酵完全的酱油; 3、颜色均匀并且有明显杯挂的即为优质酱油。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62380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编制依据 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24T/H纳滤主机 3、启动前准备工作 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纳滤进水条件不符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 水温:4℃-45℃ PH范围:4-9 硬度:300mg/l(CaCO3计) 浊度:SDT<5 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

游离氯:不得检出 锰:<0.05mg/L 有机物:<1mg/L 自来水水源 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 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 3.2.1保安过滤器及滤芯 保安过滤器是在原水进入膜之前最后一道过滤装置,去除前处理系统未去除干净的大于5um的物质,载流住由前处理系统未过滤的杂质,如活性炭粉末等,滤芯要经常冲洗,经冲洗无法达到正常使用条件时就更换。 3.2.2高压泵 使用中应保证不得空转,不得长期超负荷运行,经常按

超滤纳滤膜处理系统要点

技术协议 ****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超滤及纳滤设备 供货与安装 买方: 卖方: 2009年12月28日

综合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 超滤、纳滤设备技术规格书 买方: 卖方: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是将回用水中的一部分(2万吨/天)水进入膜过滤系统进一步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文化纸的用水标准的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根据综合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原水水质及产水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的中水处理经验,制定本方案。 二、设计依据 1)进水水质、水量 本中水回用标段的进水水质为: PH:7~8,COD≤100mg/L,BOD5≤30mg/L,色度≤50倍,SS≤10mg/L,电导率≤7000μs/cm,Cl-≤1200mg/L,Na≤800mg/L,硅酸根≤19.0mg/L,磷酸根≤11.9 mg/L,硬度≤20mmol/L, 碱度≤9.6mmol/L。 进水水量为:20000m3/d。 2)出水水质 本中水回用标段需要达到的水质标准为: PH:7~8,COD≤30mg/L,BOD5≤10mg/L,色度≤2倍,SS≤5mg/L,电导率≤2000μs/cm,Cl-≤300mg/L,硬度≤1mmol/L,碱度≤5mmol/L,3)回收率

本中水回用的回收率不低于60%。 三、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功能阐述 3.1工艺流程描述 工艺流程框架图 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废水经过处理后一部分达标排放,其余部分自流进入UF进水池。废水通过UF进水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去除较大尺寸悬浮固体后进入UF装置。UF 装置可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胶体、细菌、少量大分子有机物等,保证后续NF装置的正常运行。UF出水进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的水通过提升泵泵入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作为NF装置的保护措施。保安过滤器出水经过高压泵增压后进入NF组件,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无机盐、色度等,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水质标准。 由于原水的硬度较高,进过纳滤浓缩后,容易在纳滤膜表面结垢,故在系统中设有酸及阻垢剂添加系统,以确保纳滤系统的有效安全运行。纳滤产水的PH降低,采用添加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3.2设备主要功能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张三 授课教师:李四 学号:1234567 院系:中文系 年级:2004级本科 日期:2006年6月

摘要: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关键词:科学;技术;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科学与技术互为依存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轮的使用中有力学。科学产生技术,如发现了相对论和核裂变,产生了原子弹和核电站。技术也产生科学,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单分子科学。 2、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 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需要促进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科学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出现了“科学技术化”的趋势。同时,技术也更加科学化。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应该说,科学与技术之间呈现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二者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就人类创造知识的过程而言,人类最先创造的不是科学,而是技术。新技术的发展又把科学推向新的领域。有了科学,就会有相应的技术、如数理逻辑和电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当技术碰到困难,不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便会要求并产生出新的科学加以研究,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比如人们在探索原子内部的奥秘时,由于当时技术所限陷入了困境,从而诱发了物理学危机,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深入研究,便有了当今的高能物理学。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构成要素不同 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2、根本职能不同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编制依据 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 2、适用范围 24T/H纳滤主机 3、启动前准备工作 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 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纳滤进水条件不符 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 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 水温:4℃-45℃ PH范围:4-9

硬度:300mg/l(CaCO3计) 浊度:SDT<5 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 游离氯:不得检出 锰:<0.05mg/L 有机物:<1mg/L 自来水水源 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 原水水温及产水量 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一般情况,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等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一)区别: 一.知识形态不同。科学一般表现为理论形态;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技术由单一到多样,它将某一种科学知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工艺手段,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二.任务不同。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功利性。 三.目的不同。科学的目的是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创造活动中,科学是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指南。而技术所承担的主要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存储知识、获取信息的手段. 四.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不是一回事。科学革命至今已经历了两次,目前正酝酿着第三次。第一次是哥白尼等科学家,研究了宏观低速运动规律。第二次是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发现了微观高速运动的规律。生命科学将是第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技术革命至今已经历了三次。一次是蒸汽机革命,一次是电机革命,再一次是控制论、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革命。现正面临着第四次产业革命。 五.选题方向不同。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科学理论自身的矛盾、多种科学假说争鸣等科学发展自身的逻辑中去寻找、发现和选择研究的课题。目的是从中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要求具有理论学术意义,但不能要求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立见成效。技术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需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实际需要中发现和选择所研究的课题,要求能付诸实施并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 开机运行流程: 1.阀门控制: 1#阀(全开)-11#阀(2圈)-12#阀(全开)-9#阀(1圈)-10#阀(全开) 2.电控柜控制: 接通电源选择自动运行模试,电控柜上指示灯: 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循环泵-高压泵。(在选择自动运行模试后对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循环泵进行排气)4.浓水和产水排放流量控制: 等到所有泵都打开运行后调节浓水排放阀及调节电控柜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每调节一点停留10秒观测流量),让浓水排放流量达到1.5m3/h,产水排放流量达到4.5m3/h。 注:如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100时,产水流量还没有达到4.5m3/h,则要开大11#阀(每次一圈),开大11#阀之前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50以下。 系统每次停机及停机后冲洗流程: 1.电控开关调到停 等待四台泵指示灯全灭,灯灭顺序: 高压泵-循环泵-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2.关闭原水箱进水阀门,打开产水箱进水阀(二个),浓水直排阀,浓水手动排放阀。 3.电控开关调节到手动,增压泵开关调节到手机。 4.冲洗10-15(分钟)或者产水箱内水剩2-3格。 5.关闭增压泵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6.关闭电源 清洗(化学)及化学药剂残留冲洗: 清洗时用NaOH及HCI各一次 1.打开2#阀、4#阀、6#阀、7#阀、13#阀,运行模试选择手动,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10-20分钟。 2.清洗浸泡循环:手动关闭增压泵,立即关上2#阀、6#阀

7#阀,浸泡1小时后。打开2#阀、6#阀7#阀,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共循环浸泡二次。 3.化学药剂残留清洗: 关闭4#阀,打开2#阀、3#阀、5#阀、6#阀,从产水箱清洗(产水或自来水都可),手动打开增压泵。清洗标准达到取样口出水PH值达和产水箱水样的PH值。 4.清洗完毕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长时间停机保护: 如果长时间停机保护需给纳滤系统注入保护液,注入方法可用化学清洗中的循环步骤来实现。 纳滤处理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在开泵前检查进水口阀门和出水口阀门是否有被打开。2.在运行过程中,一定时间后产水流量下降,首先调节电控柜旋钮,在调节到100时还是没有达到产水4.5m3/h明,先将旋钮调节到50以下,然后调节11号阀门,开大1圈左右,然后再调节旋钮,逐渐开大旋钮,看流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果还没有达到再执行以下操作,将11号阀门开大一点。 3.进水的PH值一定要为弱酸性,进膜前必须杀菌。 4.在运行时,注意泵和过滤器的排气。 5.运行期间记录一些数据: 1.进水PH值,电导率,COD,温度(进水为MBR出水) 2.产水电导率,COD,温度(其中,进水PH,产水电导率,COD,温度可以由设备上的表读出) 3.进水压力,浓水压力,产水流量,浓水流量(早中晚读数三次)(再调节后也要读数一次并记录) 6.冬天停机前必须作防冻操作,所有阀门必须是闭合状态(纳滤处理系统注入保护液),水箱里的水必须放空。 7.长期停机后第一次开机必须有冲洗操作(可用自来水)。8.原水箱无水停机后电控柜必须进行重启操作,就是将全部按钮打到关闭状态,(变频按钮可以不动),开机按开机操作即可。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摘要:传统上将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故本文研究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通过回顾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史,对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证分析。同时,本文对当今时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科学,技术,关系,发展史,趋势 一、科学和技术的含义 普通民众和媒体将那些他们搞不清楚的专业学科知识统称为科技。但在我们看来,科学与技术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汇。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正确的理解这二者的关系,对于预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是很重要的[1]。 《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科学的: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本文中的科学专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科学又可分为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两种[2]。纯粹科学又称为基础科学,其目的在于增加关于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知识,而事先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用科学政策的行话来讲,就是所谓“好奇取向”。应用科学的目的则是对某一明确认识到的实际事物进行研究,增加关于此事物的知识,有明确的应用目的,即所谓的“任务取向”。 而对于技术,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其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3]。这个定义包含了五个要点:①技术是为某一目的,有别于科学;②强调技术是通过“共同协作”完成的;③指明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工具、硬件”;④指出技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规则,即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知识;⑤技术和科学一样,落脚点是“体系”。 从上面关于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可以看出,科学主要类似于大学的理科,而技

酱油消费者评价

一、最初的酱油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百度百科) 酱油出现于汉代,自古以来,此物链接了华人的生活经验和集体记忆,我很难想象生活中缺少了酱油将多么发威。酱油能改变菜肴的口味和色泽,这种调味料的任务是生香、着色、增咸,美化平庸的食材。 酱油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国家的产品,非原始的盐可比。任何难吃的东西,有一点上等的酱油,都变成佳肴。但是,遇到巧手的主妇,根本不用点酱油,像妈妈这一类的人物做的,咸淡适中,酱油都失去了作用,不过当今能尝到不点酱油的菜,少之又少。(蔡澜《无酱不欢》) 资深美食家蔡澜说,他出门在外,一定会带一瓶私家豉油。别看它通体漆黑,毫不起眼,豉油可是粤菜中的永恒配角,几乎所有的菜品都离不开它。豉油除了能赋予菜肴咸味外,还带着经过发酵的独特豉香,令食材味道的层次得以提升。(《一滴豉香学问多》) 酱油鲜香配合葱姜激起的虾的甜美 让鱼生寿司吃起来口感更加细腻,味道更鲜美。 二、好酱油的味道描述/评价 有人说豉油是菜肴的香水,酱油浓郁的色泽、扑鼻的酱香以及鲜美的滋味与这道清蒸鳊鱼可谓天作之合。嗯,如此豉味鲜美的豉油,令笔者回味起孩童时代的“豉油捞饭”。……以前的豉油都采用传统生晒而成,豉味特别香。……酿造出来的豉油色泽鲜艳红润、味道鲜美和谐、豉香清醇浓郁、体态澄明,用来蒸鱼、炒菜样样皆可,而用来制作“豉油鸡”则色泽更靓、豉香味浓而回甘。(《西江边上豉味香》)

从评委们各抒己见而又充分肯定的评语中,御品头抽的绝佳口感和尊贵品质可见一斑。《金融时报》评论领袖CommoditiesGuru认为她“带来味觉上的平衡”,中华美食专栏作家FuchsiaDunlop欣赏她“仿佛秋天落叶般的醇厚”,美食权威GourmetCeleb被她“丝滑细腻的口感”所打动,饕餮专家GluttonousPig则喜欢她“和各类食物的完美搭配”。(“珠江桥牌”御品头抽获英国《金融时报》酱油盲评冠军) 酱油刚进口的时候还是挺咸的,但不到两三秒钟,就感觉醇和,豆豉的浓香也随之袭来;一点不呛喉,一点不觉得口味重,一切很舒服!(《港澳台最贵的酱油》) (螺王)酱油膏倒出来时,散发醇厚的鲜香味,汁稠味浓,色泽乌亮魅人,远非等闲酱油可比。 “太油”黑亮滋润的油状,芬芳柔和的香气,丰满醇厚的滋味,会让你恍然大悟——“酱油为什么被古人称为“油”;以前吃过的所谓“酱油”,原来都只是“酱水”。 始终惯用的是「九龙酱园」的产品,有金牌生抽皇和金牌头抽皇,尤其是后者,倒出来后香味扑鼻,又浓又稠。蘸东西吃,什么养殖后没味的,都变得可以吞得下去。(蔡澜《酱油怪》)怎么才叫一瓶靓豉油?美食达人鲍汁飞就说过,靓豉油要闻香,闻起来要有豉香味,豉味越浓郁,代表使用的黄豆分量越多。再是看浓稠度,既不能稀如水,又不能过分浓稠,入口浆喉。最后是味觉,入口要够纯正,不能过甜、过酸或过咸,要吃得出鲜香的味道。好的豉油如同红酒,会有余韵,它停留在口腔的时间越久,越是质量好。(《一滴豉香学问多》) 三、好的酱油能够改变食物什么?头道酱油最好的菜品搭配? 台湾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猪油加酱油膏拌饭是最朴素的美食,是穷人的奢华。酱油不妨用来烹制美馔,酱油膏则多当作蘸料,特别是白汆的食材。清代美食家李渔以吃笋为例,说最美的吃法是“白烹俟熟,略加酱油”。优质的酱油膏随便蘸什么都好吃,爽口、开胃,荤

纳滤操作手册

纳滤、反渗透系统 操作手册

目录 1.纳滤、反渗透膜简介 (1) 2.过滤机理 (1) 3.纳滤、反渗透系统介绍 (2) 3.1纳滤、反渗透膜元件 (2) 3.2纳滤、反渗透运行参数 (2) 4.纳滤、反渗透术语 (3) 5.纳滤、反渗透工艺介绍 (3) 5.1工艺流程图 (3) 5.2系统操作规程 (4) 5.3系统中主要部件介绍 (5) 6.纳滤、反渗透设备操作规程 (7) 6.1纳滤、反渗透系统的控制 (7) 6.2设备起动的准备 (7) 6.3设备开机运行 (7) 6.4关机 (8) 7.设备的维护 (9) 7.1保安过滤器的清洗 (9) 7.1.1精密过滤芯的更换 (9) 7.2纳滤膜、反渗透的清洗 (9) 7.2.1纳滤膜反渗透元件的污染物 (9) 7.2.2污染物的去除 (10) 7.2.3纳滤膜、反渗透的清洗方法 (10) 8.纳滤、反渗透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2)

1.纳滤、反渗透膜简介 纳滤NF:纳滤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150~1000道尔顿。此外,由于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故对不同价态的粒子存在Donnan效应,对无机盐有一定截留率,约40~90%。纳滤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比对一价的高,在渗滤液中优先脱色。 NF的作用:主要是去除超滤单元不能去除的不可降解有机物、部分总氮、色度、二价离子等。 反渗透 RO: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 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脱盐率一般大于98%。它们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 RO的作用:实际运行过程中若原水的C/N比不能满足去除总氮的要求,外加碳源有没有及时供给时,因硝酸盐氮的影响 NF出水总氮就不能达标,这时需要有一最后把关单元,一般采用 RO处理单元,RO单元可保证出水总氮、COD等全部指标达标 2. 过滤机理 纳滤、反渗透膜具有以下三种特别的机能。 (1)过滤机能:半透膜中有众多的微孔以便水分子通过。这些微孔的直径为0.0005微米,与水分子的直径相当。最小的细菌和病毒的直径分别是0.2和0.02微米。杀虫剂666的直径约为0.0015微米。因而,这些污染物和其它生物污染物以及众多的有机污染物均不能通过此半透膜,而与纯水分离。 盐类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的,而这些水合离子的体积一般比水分子大10-25倍,因此,除了以上提及的电排斥机能外,膜也可以通过滤机能除去溶解的盐类。 (2)自我清洗机能:一般的滤水器在除去污染物的同时,也将这些污染物留在了滤水器中。在此后过滤的水都要经过这些污染物,从而对水产生再次污染。同时,细菌也会在滤水器中繁殖,水产生微生物再污染。与此不同,半透膜在净水过程中将污染物全部留在被排除的浓水中,以实现自我清洗机能。因此,所得净水就更加可靠,净水器件的寿命也更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