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65从秦简里的“赀”字看秦社会

0065从秦简里的“赀”字看秦社会

0065从秦简里的“赀”字看秦社会
0065从秦简里的“赀”字看秦社会

从秦简里的“赀”字看秦社会

(首发)

金岷彬

内容提要

本文从出土秦简里的一个频繁用字“赀”,分析战国末期和秦初的某种法律现象,这就是大量地赀罚老百姓,为了战争和宫陵工程而榨取物资与劳动力。

关键词:秦简、赀,甲,盾

提纲:

1. 《说文解字》里的“赀”字

2.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赀”是个专题高频字

3. 秦国货币与劳役工量的等价数据探求

4. 秦陵近年出土的石铠甲

5. 秦简以外的秦国“赀”字

1. 《说文解字》里的“赀”字

2005-06笔者对汉字集里的“贝”部汉字作专题讨论时,读到了《说文解字·貝部》里有个

“赀”字,《说文》解释为:“小罚,以财自赎也,从贝此声。汉律:民不繇赀钱二十二。”这个字在现代汉语里使用较少,《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字集里未收录。《新华字典》里列了两个义项,①(作为动词字)计量,多用在否定场合:所费不赀,不可赀计;②同“资”字的财物、钱财之意。

为了某种特定的究竟的目的,促使着笔者要搞清楚这个“赀”字在汉语历史里的使用(演变)情况,于是求教于《汉语大字典》。在这部经典里,“赀”字一共罗列了六个义项:①罚缴(财物)。引用了云梦秦简里的两条例文(详见后文讨论)。②汉代指对未成年人所征的口户钱,魏晋南北朝时指按户征收绢绵等实物的户调。引用了《说文》“赀”字下的汉律条文。③通“资”,财货。《玉

篇·貝部》对“赀”字的解释已更变为:“赀,财也,货也。”……《明史·徐光启传》:“盖棺之

日,囊无余赀。”④计算物品的价格或数量。《管子·山权数》:“之龟为无赀”。……⑤价,价格。《管子·乘马数》:“布织财物,皆立其赀。”《晏子春秋·外篇二十五》:“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⑥匈奴对奴婢的称呼。《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论》注:“匈奴名奴婢为赀。”

由此看来,把“赀”字当作“责罚”、“处罚”的意识,在先秦古代以及秦之后,都不是这个字的主要义项,除了秦律之外,其它先秦古文献里没有把“赀”首先当作“处罚“的字义。(当然,不排除《汉语大字典》的编者们在找到了秦律古文献里的例句后,就不再搜寻其它例证。虽然《汉语大字典》对字的初形努力上溯到最远,然而对字的每一义项的使用例证,不一定负有追根溯源找到最先的“辞源”学责。)

2.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赀”是个专题高频字

近日查阅秦代资料,却在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法律条文里反复地见到这个“赀”字。秦律里,

有好些地方使用着“赀”的处罚手段,兹摘录一些如下,希冀借纷斑而窥全豹。

①对于职务失职给予“赀”的处罚。《除吏律》:“任废官者为吏,赀二甲。”所谓“废官”,就是因犯事而革除了官爵的人,任用废官,被认为是失职,要受处罚。《秦律杂抄》:“禀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吏赀二甲,法(废)。”《效律》:“官府臧(藏)皮革,数炀风之。有蠹突者,赀官啬夫一甲。”

②对于干活加工质量超限不合要求的,赀罚。《效律》规定:“衡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秦律杂抄》:“除士吏,发弩啬夫不如律,及发弩射不中,尉赀二甲。发弩啬夫射不中,赀二甲。免啬夫任之。”

③对于规定的“物勒工名”,没有作好的处罚。《效律》:“公器不久(记)刻者,官啬夫赀一盾。”上交政府的制成品,没有标刻施工记号的,啬夫这一级的吏员要受罚;标错了,也要挨罚。《效律》:“器职(识)耳不当籍者,大者赀官啬夫一盾,小者除。”

④对行为过失的处罚。《秦律杂抄》:“伤乘舆马,夬(决,《汉语大字典》释:损伤、损坏。)革一寸,赀一盾;二寸,赀二盾;过二寸,赀二甲。”这一条律,把马皮看得很重要,伤了马皮,重罚。

⑤对于学习技术不及格的处罚。《除吏律》:“驾驺除四岁,不能驾御,赀教者一盾,

马役不胜,赀罚养马吏。《秦律杂抄》:“马劳课殿赀厩啬夫一甲,令、丞、佐、史各一盾。马劳课殿,赀皂啬夫一盾。”还有:“蓦马五尺八寸以上,不胜任,奔挚不如令,县司马赀二甲,令、丞各一甲。先赋蓦马,马备,乃粼从军者,到军课之,马殿,令、丞二甲;司马赀二甲,法(废)。”

⑥母牛不生育,赀罚畜牧吏。《秦律杂抄》里有一条名为《牛羊课》的规定:“牛大牝十,其六毋(无)子,赀啬夫、佐各一盾。羊牝十,其四毋(无)子,赀啬夫、佐各一盾。”

⑦对于工作评比(秦简文里的“省”)里的落后(“殿”)者的处罚。《秦律杂抄》:“省殿,工师一甲,丞及曹长一盾,徒络组廿给。省三岁比殿,赀工师二甲,丞、曹长一甲,徒络组五十给。”

⑧对于冒领军粮和私卖军粮的处罚。《秦律杂抄》:“不当禀(廪)军中而禀者,皆赀二甲,法(废)。非吏殹(也),戍二岁。徒食,敦(屯)长、仆射弗告,赀戍一岁;令尉、士吏弗得,赀一甲。军人买(卖)禀,禀所及过县,赀戍二岁;同车食,敦长、仆射弗告,戍一岁。……”

⑨对于没有接到工作命令安排而擅自干活的赀罚。《秦律杂抄》:“非岁红(工)及毋(无)命书,敢为它器,工匠及丞赀二甲。”

⑩对于轻度犯法的处罚。《法律答问》:“或盗采人桑叶,臧(赃)不盈一钱,可(何)论?赀徭三旬。”

⑾在连坐法里被他人牵连而受罚。《秦律杂抄·敦表律》:“敦(屯)长、什伍智(知)弗告,赀一甲,伍二甲。”

⑿对于在刑者的加刑。《法律答问》:“司寇盗百一十钱,先自告,可(何)论?当耐为隶臣,或曰赀二甲。”

……

从上列秦简里关于赀罚的律令规定来看,“赀”包括了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两方面,是律令文书里的专题高频字。该字的首要意义,就是一种经济处罚,这为《说文》的解释所证明。然而,赀字在社会使用里字义发生了演化,从《汉语大字典》所举的先秦文献里句例来看,在战国时期已有了别的含义。或许,还有另一种情况的可能,即字的地域方言意义。《管子》里的例句,齐地没有把“赀”当作责罚,但在秦方言里,这个字却偏重于责罚的意思。许慎在《说文》里添加了汉律的规定,对于不服徭役者处以罚款,这是继承了秦“赀”字的字义和法律实践。在上面关于贪污军粮的处罚例子里,秦也赀犯事者以徭役“赀戍二岁”。罚钱和罚作苦力顶替罚款,可能自古以来都有相通之说。

因此,《汉语大字典》里“赀”的第六义项,匈奴视奴婢为“赀”,也反映了边远民族的意识里,奴婢就是卖身卖工抵罚抵债的人。

“赀”字在睡虎地秦简里大量出现,正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的专家指出的,这批竹简不是秦律的全貌,而是抄写者因为自己事务的需要从秦律里摘抄的汇集。据此推测,拥有这批竹简的墓主人,生前可能就是一个按律例办事的官府小吏,抄写这些法律规定,便于他日常依法办事。故尔,在竹简里大量出现的“赀”字,也反映了官府衙门日常事务的一个方面。同时,“赀”这个专题高频字在睡虎地秦简里,就相似于今天一本比如说是研究蚯蚓的书,在社会生活里使用频度很低的“蚯蚓”两个字,在这本书里,却是一个大量出现的高频专题词。

在秦简里还可以看到,对于军人的处罚,更重一些。如《秦律杂抄》:“徒卒不上宿,署君子、敦(屯)长、仆射不告,赀各一盾。宿者已上守除,擅下,人赀二甲。”徒卒不值更,要赀罚;私自离岗,罚得特重。

3. 秦国货币与劳役工量的等价数据探求

上面的叙述,都是泛泛之谈,因为历朝历代都有罚款和以役抵罚的情况。

本文想要探求究竟的东西是,为什么秦律里,规定的赀罚,很多条例是赀甲或赀盾而不是直接赀钱——不像许慎在《说文》里引用的汉律那样赀钱。

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里所见到的赀罚,最重为赀二甲,次为赀一甲,再次为赀一盾,再次为赀络组(穿连甲札的绦带)若干,没见到甲或盾的直接价值数据。那么,一副兵甲或一张盾牌究竟在客观上按多少钱来计算呢。

《司空律》载:“有罪以赀赎及有责(债)于公,以其令日问之,其弗能入及赏(偿),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钱;公食者,日居六钱。”即服苦力役抵债,一日的劳动只能抵偿八钱,由官府给予饭食的,一日只抵六钱。《徭律》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从《徭律》看,被征发服劳役的人迟到超过十天的要赀罚一甲,若比照劳役抵罚的计值每天八钱,则十天计值八十钱。这个推算数字可能不对,从秦兵俑身上所看到的即使是最简单的兵甲,其制造加工的工作量也可能不只十个工作日;况且兵甲制造,是技术性很强的活,不会是普通徭役苦力活的工价每天八钱,此外还得把兵甲的材料成本计算进去。在睡虎地秦简的资料里,没有关于甲和盾的直接价值数据,也不便从简文里直接推算出甲和盾的官方计值数据。

把赀罚直接规定为甲和盾,是否因为战争大量需要甲和盾以及军用被服?

为这个设问而寻找的一些线索分列如下:

(1)《秦律十八种·厩苑律》里规定,如果乘服公家的牛马,畜死,肉卖掉钱上交,而筋、革、角却要专门上交,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造兵器的材料,是重要的军需物资。同样,在《田律》里规定,百姓的狗跑到禁苑里,被打杀后,肉可以吃掉,皮要上交。《效律》里规定,官府收藏的皮革要经常通风晾晒,若有虫蛀霉变要赀罚库吏一甲。《秦律杂抄》里,对役马时过失破伤了马皮的,赀罚也很苛重,伤口长度在二寸以上,要赀一甲。查资料,秦商鞅尺,一尺相当今0.23cm,则二寸为4.6cm(据《中国历代尺之长度标准变迁表》——张传玺《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07)。皮革,正是制造铠甲和盾的重要原材料。

(2)秦律规定,可以用壮年的男子来赎换正在服苦役的奴隶和刑徒,但是,从事文绣女红和制作衣服的女子,不准赎(《秦律十八种·仓律》)。毕竟,女囚犯刑徒的绝对人数比男性少,而且秦律里重罪的女子要罚作“舂”役,罪等适当又擅长针线女红的女子更少,仅靠这些女子无法满足被服军需生产的要求。

(3)也是在出土秦简的睡虎地,另一座4#秦墓里出土了两件木牍,是两个分别名叫黑夫和惊的士兵写的家信。巧合的是,黑夫和惊是两兄弟,都是征发到秦并兼六国的战争前线去打仗的故楚地安陆(今云梦)籍士兵。他们分别写信给留守家里的另一个兄弟“中”,向母亲要钱和要夏天穿的衣服,特别希望给钱,由他们自己在前线买布做衣;催要得很急迫。从这两件木牍信札可解读出,作为一支军队的军装,需要统一的制式,由国家统一配给(谁掏钱?),但是士兵的常服

和内衣还需要自己料理,天气炎热了,两人还没有夏衣,这确实是急迫的事情。庞大的战争经费,秦国的官方要把军队服装的一部分负担,压到老百姓的身上去。那么,甲组和盾,也会让老百姓来分担,这就大量使用了法罚的手段。

(4)如果睡虎地秦简的抄写,是为了日常事务有法律依据,那么竹简持有者的日常工作可能就是依律执判各种处分,其中之一,就是催收、取得需要百姓按照规定作预先加工的甲和盾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再送军需工场最后加工成标准的制式军品。设想,甲盾的加工如果不是这样分散到民间去的流转,律令里只需规定罚钱就行了。

上述的一些资料支持笔者作出推测,秦与六国的战争,需要庞大的军队,需要数量庞大的武器装备和后勤军需物资来支持战争。于是,国家把军队被服和兵甲的生产制造,一部分负担直接转嫁到民间,通过赀甲赀盾赀络组的法律形式,由民间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以及费用,用这种方式增加兵甲盾牌的产量。秦国的国民经济为战争的需要而军事化了。

4.秦陵近年出土的石铠甲

1999年在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附近,发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石头铠甲坑,这是秦陵考古继兵马俑发现和铜车马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石铠甲坑的面积很大,东西长约120m,南北宽约128m,面积仅略小于1#兵马俑坑。初步试掘的五个探方里就出土了石质铠甲78领、头盔43顶,石马缰3组。

这些石铠甲是真正的军用品还是仅仅作为陪葬的明器,笔者没有搜寻到有关学者的研究资料。仅从徐卫民先生书里[3]看到的简单介绍,出土后修复的一顶石头盔重量是 3.168kg,按这样的重量去推测铠甲,其重量一定大得让穿铠甲的人不堪重负,动作迟笨,那么这样的铠甲可能不是实战用的军备。并且,在1#~3#俑坑的表现实战的军阵里,拿着实战兵器的军俑们都没有发现戴头盔的,无论是官佐还是士兵。与1#坑里的兵俑着装相对照,让人更倾向于认为石质铠甲是陪葬的明器。特别是出土的三组石马缰,显然只能是明器而不能实用。据文献[3]介绍,在开掘的五个探方里还有半截陶俑手指,和一些青铜箭头。目前关于石铠甲可供讨论的资料还公开发表得不多,以致不便于讨论,有待于将来的进一步发掘和发表,特别是能否得到陶俑与石铠甲配合的实例——烧制的陶俑能否承受石铠甲的重荷,并且在附加石铠甲披挂上去的重量后还能保持各自的造型姿势,特别是造型的合成重心稳定吗——这一点,陶俑身上的塑甲与披挂上去的石甲对于陶俑基体的加力状态完全不一样;再者,烧制完成了的僵硬的陶俑能否顺利穿好铠甲。如果将来大规模的发掘,就如现在已知道那样,只是单纯的石头铠甲的陈列(很有这种可能,因为对铠甲坑的范围探查,是以有无石甲为标志,如果在石甲的掩埋范围里还有还探得有陶器,相关的考古学家们不会不介绍。再者,已发掘的五个探方出土了78领铠甲和43顶头盔,却都是没有陶俑的空甲胄。)那么,石头铠甲的实用价值就更得打上问号。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就是从考虑石头铠甲的制作工艺流程入手。由五个探方所得大量石铠甲推测整个甲坑,巨大数量的石铠甲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动工日。在石铠甲的造型方案确定后,就要准备石材,那是一种特殊的层片状纹理的青石,只能出自某些特定的采石场;石材采得后需要开片、单片放样裁截、钻孔、修磨成形、缀联成甲衣;按照出土石甲的情况看,石甲片是用扁铜线来缀联;这些铠甲的制作,特别是单片甲片的磨制,工量大而技术相对简单,是否作为工役,分散摊派到民间去加工。石头铠甲是否也纳进了秦律的赀罚范围,不得而知;能否猜想,赀罚一甲的工役量,在某一时期和某些地域内就是磨制一副石铠甲。笔者以为,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石头铠甲的自身重量究竟有多大,是否人穿上后还处在能灵活作战的负荷范围里——而着手这个问题的解答,其一,相关的考古学者称量一下石甲重量;其二,公布一下石甲片的厚度数据,有了厚度数据,也能估计石甲的实用性——太厚,沉重得使人受不了;过薄,甲片容易脆裂。不管石铠甲是否能实战使用,那个巨大甲坑里的巨量铠甲和头盔,却是消耗了巨量的社会劳动才制成的客观实在的东西。

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石头的甲胄都是陪葬的明器,那么为什么始皇陵里要陪葬那样巨大数量的石头甲胄,特别是石头的头盔。头盔是连正规的作战部队(俑)都没有装备的,却在陵墓里大量出现,并且是单独掩埋,这是为什么?

笔者不昧揣测,这些石头甲胄的初衷,就是想用来装备军队,但是甲胄沉重了,多数的官兵穿戴后动作迟钝无法实战,不得已只好弃之不用。石头甲胄装备军队的这种猜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里看到,苏秦描述过韩国的铁兵刃和铁铠甲:韩国的剑戟“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咙(将“匕”换为“人”,fa)芮,无不毕具。”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是在秦惠王时代,其时,韩国已有了铁剑铁甲。秦国境内铁矿缺乏,不能拥有铁制兵器甲胄,自然要设法努力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寻找铁甲的等效功能物可能就是努力之一,于是有了石头甲胄的出现。

秦始皇从BC246年就开始营造其陵墓,直到BC210年死了下葬,一共37年;下葬后二世皇帝还继续作收尾工程,巨大的工程量可能会把一些工役分解拆零之后摊派到民间。

5. 秦简以外的秦国“赀”字

在徐卫民先生《秦公帝王陵》一书里,载有秦律文书之外的另一类难得的关于“赀”的文字史料。

在秦陵园西侧的赵背户村,发现了一批修陵人的墓地。同时,在姚池头村北,也发现了一处修陵人墓地,两处墓区相距仅500m左右。赵背户村西的墓地,探出了103座,对其中的32座墓作了清理,挖出了100具人骨架。对100具人骨的鉴定,女性3人,其余男性;6-12岁儿童2人,其余均20-30的青壮年。在这些尸骨上收集了刻有文字的残瓦片,共18件,可见19人名。

这18片残瓦的刑徒墓志,文字非常简单,说明了死者的籍贯姓名,有的还注明了爵位和服劳役的名称——居赀,却使今人读后震惊,脊贴冰凌。兹抄录如次:

(1)东武(遂)(笔者注,“遂”去“辶”+左“彳”)

(2)东武遂(字同上条)赣榆距

(3)东武居赀上造庆忌

(4)东武不更所

(5)东武东闲居赀不更

(6)东武宿契

(7)搏昌去疾

(8)搏昌居此(赀)用里不更余

(9)杨居居赀大(教)

(10)(杨)民居赀公士富

(11)杨民居赀武德公士契必

(12)平阴居赀北游公士滕

(13)平阳驿

(14)赣榆得

(15)闌陵居赀便里不更牙

(16)(邹)上造姜

(17)……居赀■■不更■必

(18)觜……(不)更滕(筒瓦正面);(业/由,(业上由下))(筒瓦背面)

100人葬,只有19人有刻文瓦志,而19人里10人是居赀劳役,10%——这能否看作是偶然随机抽样得到的一组统计数据。其中,好些居赀的劳役者还有爵位——四级爵“不更”,二级爵“上造”,一级爵位“公士”(最底级,相当于今日的下士吧?),这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立功受爵的人,又因犯了秦的律例而居赀受罚苦役,最后惨死草葬。没有爵位的普通百姓和沦为罪囚刑徒的人,

其命运悲惨更可推想而知。

这就是秦始皇的另一方很重要的面,这就是秦王朝的苛刑峻法之一斑。

2006-05-15 西安2008-01-20修改美国SECAUCUS小镇

参考文献:

1. 睡虎地秦墓竹简.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1

2. 云梦秦简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981-07

3. 徐卫民. 秦公帝王陵.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

下载word版:

从字体的倾斜看性格

从字体的倾斜看性格 字体的所谓倾斜,是指字体的偏斜角度。通常字体有端正、倾左、倾右三种。 (1)字体端正 (A)表示执笔者为人正直,有正义感。 (B)其人心地光明,行为正大,惟恐失之拘泥。 (C)做事积极,负责任,守纪律。 (D)自尊心很强,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E)重名誉,为了名誉着想,可以牺牲一切。 (2)倾左的字体 (A)表示执笔者有进取心,肯奋斗向上。 (B)有反杭的个性,包括有反传统的思想。 (C)如果太过倾左,则表示其人为人欺诈,诡计多端。 (3)倾右的字体 (A表示执笔者富有好奇心。 (B)性格外向,热心肠,有服务精神。 (C)其人理智重于情感。 (D)如果过于倾右,则表示其妒忌心弧,心狠手辣。 从行向看性格 一、行向愈写愈高 (A)其人的野心勃勃,富有进取精神. (B)做事疏忽,谈吐随便,有时会漫不经心。 (C)为人崇尚“惯性主义,,习惯成自然以后,难以改变,如果一旦养成坏习惯,便很难改掉。

(D)喜欢自由自在,不爱受任何束缚。 二、行向愈写愈低 (A)其人缺乏自信心,意志消沉。 (B)情绪低落,心境冷钱,对生活失去兴趣。 (C)发生心理矛盾现象,一方面有自卑感,一方面鄙视他人。 (D)生性孤僻,有点怪脾气。 三、行向的排列整齐 (A)其人重视秩序,遵守纪律,有服从性。 (B)做事认真负责,尽力而为。 (C)执笔者是个有教养的人,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D)另一方面,亦可表示执笔者是个拘于形式的人,注重外表,有点世俗的眼光。 四、行向参差不齐 (A)其人性情爽直、坦白、喜欢结交朋友。 (B)脾气急躁,说话时漫不经心,多言,但胸无城府。 (C)做事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D)不喜欢跟随世俗,但善于适应潮流。 从布局看性格 一、画框式: (A)其人有审美眼光,由于赋有艺术气质,故处处喜欢独创一格。 (B)为人注重外表,忽视内在的东西(内容)。 (C)有幽默感,谈吐风趣,但表现欲太强。 (D)善于词令,手段圆滑,是社交上的成功者。 二、锯齿状:

浅谈横县民歌之历史、现状与发展

学院:商学院 班级:财管081班 浅谈横县民歌之历史、现状与发展 引言:茉莉花茶是我国的特有茶叶品种,有着千年独特的茉莉花茶文化。

我的家乡,享有"中国茉莉之乡"美誉的千年古县横县,自200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茉莉花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为提高节日气氛和群众参与度,横县推陈出新、创新办会,在举行花茶交易会将同时举办广西横县茉莉花节,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努力形成"一会"、"一节"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广泛凝聚各界共识,汇聚各方力量,致力把茉莉花产业和茉莉花文化推向更高更新的台阶。而以茉莉花文化为基础的横县民歌也正书写和演绎着横县人民的精彩纷扬的生活…… 摘要:首先从大体上介绍了横县民歌的历史和现状,进而分析横县民歌和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然后写出针对这横县举办民歌艺术节以把横县民歌发扬光大的这一重要体现。保留优秀艺术的文化传统,最重要措施就是要传承和创新,并提出对横县民歌传承和创新应该持有的态度。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社会的重要体现,也道出横县民歌对茉莉花文化和茉莉花产业的作用。 关键词:横县民歌茉莉文化历史现状传承创新发展 一、横县民歌的发展历史 广西南宁市横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邑名县。特别是浩浩江涛、烟波浩渺、九曲龙弯舞腾龙的郁江和美丽的西津湖以及雄伟壮丽的宝华山沉淀横县劳动人民的精神。棠桥、海棠亭、秦观像等古迹,民族歌曲文化大型歌剧《海棠亭》讴歌北宋大词人秦观而更令横县民歌闻名遐迩、风靡传颂。 《海棠亭》以北宋大词人秦观在南宁横州任编管,创办“淮海书院”的史实为依据,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揉进了浪漫温情的爱情元素,讲述了一代词人秦观被贬横州后,在当地百姓的鼓舞与激励下,挥愁明志,创办“淮海书院”,广育桃李,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与拥护,并与壮家女子茉莉相遇相识,结下了一段浪漫的情缘,度过了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日子,展示了“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记得住你”的主题。 《海棠亭》注重本土元素的撷取:舞台上秀丽的山水、茂密的竹林、古朴的亭子、怒放的海棠与如梦如幻的灯光相互勾连,共同营造出《海棠亭》诗意唯美的氛围。音乐曲牌中的山歌元素,戏剧场景中的对歌、舞蹈等也使《海棠亭》在精致唯美之余,具有一股强劲的本土气息,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到十分亲切。 历史上横县人民田间劳作,家庭对语,出口是歌,喜、怒、笑、骂皆是歌。民间歌瑶在横县比较流行,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歌瑶来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兴趣,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唱,这些歌瑶可分为:劳动歌、堂歌、儿歌、尼度歌、船歌、丧歌、情歌。其中以甘棠戏在原永淳境内最广为流行,深受人民喜

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基础知识一词多义 1.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 ③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稍微,略微 ④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低贱,卑下 ⑤微风鼓浪 微小,轻微 2.若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好像 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④若入前为寿 第二人称代词,你 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貌”“……的样子” 3.许 ①许君焦、瑕 答应,允许

赞许,赞同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 这样,这般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示大约的数量 ⑤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答案 4.鄙 ①越国以鄙远 把……当做边邑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④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⑤孔子鄙其小器 轻视 5.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用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顺承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⑤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借 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连词,表并列 ⑦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连词,表目的,来 ⑧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⑨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指秦穆公。 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词类活用

秦观“词心”析论(一)

秦观“词心”析论(一) 【内容提要】 在所有对秦观的评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冯煦“词心”之评。冯煦称其为“古之伤心人”,是因为他不同于同遭党祸的苏轼、黄庭坚,不能像他们那样以庄禅修养化解烦恼,而正是这种不够豁达的人生态度,使之成为“情种”,具备他人所难有的“词心”,他的迁贬之词多系“万不得已”的失意之情的倾诉。秦观有不少寄迹青楼的“艳迹”。他的爱情词有不少是“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二者酝酿交融,感人尤深。 【关键词】秦观词心艳情身世感 据《宋史》本传载,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但是,正如传中所言,“见苏轼于徐,为赋《黄楼》。轼以为有屈、宋之才。又介其诗于王安石,安石亦谓清新似鲍、谢”。著名的前辈欣赏的还是他的文学才能。苏轼赏其赋,王安石赏其诗,而秦观最擅者还是词。《四库全书总目·淮海词提要》认为:“观诗格不及苏黄,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以秦词胜于苏词,虽未必皆得人人首肯,但秦本人的词胜于诗文,则并无争议。 秦观的词,颇负时誉。陈师道《后山诗话》在认为韩愈以文为诗、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的同时,论定“当今词手,惟秦七黄九”。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曾对秦词的“本色”有所阐发,即“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因此能“元丰间盛行于淮楚”。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三十三更进而引晁补之语:“鲁直词不是当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并为之判断:“二公在当时,品题不同如此。”而《能改斋漫录》更引晁氏语:“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明确分出了秦、黄的高下。晁与陈师道同出苏门,有词集《晁氏琴趣外篇》,在作词上较陈氏内行,所说也更为“到位”。所以,秦观的词是真正“当行”“本色”之作。苏轼尽管以秦观词的气格为病,用“山抹微云秦学士”戏之,但从《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直方诗话》看,东坡以所作词示晁补之、张耒,曰:“何如少游?”就可以看出,在他心目中,秦观词的地位究竟如何了。 如果说苏门文士及宋代其他论家对秦观词的评价,还只是着眼于词的体性特点而肯定秦词;至清人所论,在充分肯定其词本色、婉美、辞情相称、含蓄、以韵胜,并以之为婉约词主要代表的同时,又有以寄托、沉郁言之者,且评价颇高。而在近代的评价中,有一说别具深意,但未见深入探讨者,此即对少游“词心”的独到发现。鉴于此,特为拈出并作阐发,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一 在所有对秦观词的评论中,我认为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的“词心”说最为重要,最能发秦词之秘。《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 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隽,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①《白雨斋词话》卷六引冯煦所论: 乔笙巢云:“少游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诽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俊,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此与庄中白之言颇相合,淮海何幸,有此知己。② 卷八曰: 东坡、稼轩、白石、玉田,高者易见,少游、美成、梅溪、碧山,高者难见。而少游、美成尤难见。美成意余言外,而痕迹消融,人苦不能领略。少游则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得其貌

非主流字体个性签名

非主流字体个性签名 导读:个性签名非主流字体个性签名 1、即使我百毒不侵,也敵不過你一句不愛。 2、感謝上天讓我遇見你,不管我們有沒有未來! 3、如果你沒有夢想,那麼你只能為別人的夢想打工。 4、有時候,我們明明原諒了那個人,卻無法真正快樂起來,那是因為,你忘了原諒自己。 5、留不住時光也留不住你,心死的很乾淨。 6、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 7、如果你無法忘掉昨天,就不會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8、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 9、我們就像兩條平行線,獨自向前,不再有交集。

10、因為我愛你,和你沒關係。 11、微風帶走的,是不堪回首的昨天,歲月帶不走的,卻是長久的依戀。 12、我這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什麼時候才能停下。 13、我們終究會有那麼一天,牽著別人的手遺忘對方。 14、心累了,害怕自己真的撐不住,每天的思念讓我越來越想你!我害怕有一天醒來,我忘記了你。 15、重疊著片刻的黎明,各自堅持站在原地,從此變成了兩個世界。 16、堅強的女人是會哭,但絕不會認輸。 17、思念是沒有翅膀的鳥,在心裏盲目的停留不前。 18、如果我放棄,不是因為我輸了,而是因為我懂了。 19、我一直坐在原地畫圈圈,等待著你不期而至的回眸。

content2(); 20、冷靜的像座墓碑,絕世俗閉眼安然呼吸。 21、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22、只有主動迎接的人,人生才會活得精彩。 23、煙熏裝很美,讓我成了眾人舉目的熊貓。 24、最窮苦的時候並不是靠借錢生活的時候,而是無處可借錢的時候。 25、如果我能回到從前,我會選擇不認識你。不是我後悔,是我不能面對現在的結局。 26、再漫長的愛也終究經不起這樣的消磨吧,那種心疲憊的已經不想再愛人了。 27、一個人要進來,另一個人不得不離開。 28、放開執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全都住在緣分的盡頭。何必太執著,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不

从写字看性格

从写字看性格 1、写字(包括签名)时字形向右倾斜的人,大都具有良好的创造精神。倾斜的程度越大,越说明分析和处理问题与一般人不同,有第六感觉(可能福尔摩斯就是这样签名的哦)。 冷静而又理智,富于推理。不论做任何事,总要研究出原因来,先考虑后果后采取行动,事业心强,有远大的理想,没有那种赚一笔钱来过豪华生活的念头,只想干出一番事业来,留名后世。志趣广泛,愿望强烈,行动坚决,按部就班的程序使其难以忍受,表达能力出色,幽默感强,理解能力好,反映敏捷。此类签名的人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如在行政部门、文化部门工作,能胜任一定的职务。但良好的愿望和新颖的设想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或者找不到付诸实现的机遇。尤其是青年时代,幼稚时期持续时间较长。? 在爱情上,有任其自然的思想倾向,夫妻关系往往会出现微妙的危机,生活的幸福与否,取决于双方的婚姻状况。 2、写字(包括签名时)向下斜的人进取心不强。 这些人大多内向,顺从,慎重,谦虚。在任何环境中,总是温顺地服从,即使芝麻小事也会有敏感的反应。有时宁愿改变自己的习惯来适应新环境。感情丰富,有同情心,并富有牺牲精神,肯合作,好静,动不动就自我反省。 内心清高而孤傲,既不愿别人注意自己,也不愿故意讨人喜欢。品格高尚,但有时过分的虚荣心会使其在阿谀奉承面前失去理智。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爱好艺术,并容易把成功和好感吸引到自己身上来。 3、排除用笔因素,书写(包括签名时)字迹粗大的人,头脑中经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有幽默感,常吸引别人的注目,才能和机遇能使其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直率,敢想敢干,凡事大胆坦白,渴望从事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对新事、新物、新朋友都格外感兴趣,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灵感和创造力,注重新知识,尤其是人际关系间的常识。锐气洋溢,谈笑风生。但有时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主见,比较散漫,不注意生活细节,性情易变,神经质,一旦遇到大阻碍,情绪不定,并会发牢骚、抱怨,心中闷气难消。有时对人过分热情,给对方以虚伪做作之感,会有人因此而生厌。 4、松散是指字的笔画松散,结构不紧凑,力度偏轻。它是书写者信手挥笔、毫不做作的结果。 这类人温文尔雅、比较诚实,又富有魅力,只知埋头工作,不会背后坑人。别人征询意见时,能坦诚相告。性情柔和,热爱和追求美的一切,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能宽恕别人的过失。 但碰到具体问题时缺乏坦率,优柔寡断。财产观念淡薄,开支心中无数,生活上得过 且过。意志比较薄弱,进取心不够强。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也怕别人妨碍自己。很在乎别人的批评,凡事总喜欢往坏处想。胆子小、顾虑多,担心新事物的出现会打乱原有的一切秩序。自信心不强,平时喜欢和异性来往,在婚姻上,容易见异思迁。 5、书写(包括签名)花哨的人,多半留心怕别人不注意,他们我行我素,又希望能吸引别人注意。 他们大多思想开放,热情洋溢,有宏伟的志向、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所向披靡的竞争力,思想中经常闪烁着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火花。想象力丰富,行动大胆,有美好的愿望和敏锐的直觉,善于赢得人们的钦佩、帮助和好感。 同时缺乏耐心,容易冲动,高傲,好吹毛求疵,对人难以取悦,并常以一种悠闲、漠不关心的神情去掩饰其内心的真实感觉。做事与考虑问题有时缺乏谨慎态度。平时总是闲不住,不是忙忙碌碌,就是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不知留有余地或过于简单化,容易被表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南唐词人李煜和南宋诗人陆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临安春雨初霁》中,都提到“小楼”一词,同为“小楼”,却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思念之楼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词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词中“小楼”与“月亮”、“子规”三者共同构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楼”本身也着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规”一样抽象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李煜在《相见欢》中还曾写道:“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同样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宋代词人秦观也曾凭借“小楼”这一意象,在其词作《浣

溪沙》中把一个女子的春愁刻画得惟妙惟肖: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正是因为有了“轻寒的小楼”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烦躁,才有了“梦似飞花”的飘零,才有了“愁如丝雨”的感伤,才有了“闲挂银钩”的无聊。 当然,在众多的宋词中,“小楼”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现了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歌楼、楼台等词语,但其所蕴涵的思念、别离、愁苦、感伤之情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晏殊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范仲淹认为“明月楼高休独倚”,否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清照为了等待夫君的归来,一直等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连“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也“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看来,一旦遇见了“楼”字,定会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闲适之楼 “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眠。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编年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写人简而精,人物形 象栩栩如生。因《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 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 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 2.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义:使……成为疆界;今义:密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12.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又令人欲肆其西封(表处所,在东边,在西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边界。名作意动,把……当作边界) ②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动词的活用

论秦观词中的意象

论秦观词中的意象 【摘要】 诗言志,词抒情,在宋代时期,婉约派是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秦观,字少游,是北宋的文学家、词人,被推为婉约派的巨擘,学者称其淮海居士。秦观少游作的《淮海词》一卷,清丽凄婉,纵观秦观一生,他感情较为细腻,思想较悲观,也曾年少气盛,但在仕途上遇到挫折后,便灰心丧气,因此也造就了他错综复杂的世界观。秦观词现存八十首左右,其中大部分以闺思艳情入词,擅于将怀才不遇的苦衷写于艳情词中。而意象是情思的一个载体,秦观在他的词作中赋予了意象的生命力,更生动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关键词:意象分析;诗风;燕子;花 1 燕子意象 自古以来,鸟类意象常被用于诗词中,鸟类文化是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鸟儿也被人民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秦观词中多用鸟类意象,带有凄凉哀婉的色彩,而鸟也被少游寄予了丰富的情感。 在大自然中,燕子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总会激起人们想与恋人双宿双飞的情感,却也容易让人忆起离别的故事。秦观词中大量地用到了燕子这一意象,常用来写美好的春光美景,以衬托自己浓烈的愁绪,也常用来写女子的思念之苦,词句含蓄轻柔,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少游落寞之心的苦涩,可想而知,作者对燕子这一意象是有着独特情感的。 秦观词笑令中的《灼灼》和《盼盼》都用到了燕子的意象。从两首词的内容上看,都是写爱情中女子的相思之苦,抒发自己对爱人的无尽的思恋,和自己无尽的怨情。《灼灼》中写美女灼灼和御史裴质的爱情故事,一句“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而这一句化用了冯延已《长命女》中的“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长命女以燕子的双飞双栖为寓意,而秦观在这里从灼灼的角度,表达出想像燕子一样,常栖在裴质家的梁上,只求每天能看他一眼,灼灼却未提出愿与裴质永远在一起,从灼灼舞女和裴志御史的身份来说,灼灼在这段爱情里面是卑微的,却也是忠贞的,一句“愿为梁上燕”永远成了灼灼殷切的希望。《盼盼》中集中写了盼盼在尚书死后独居燕子楼的孤寂生活,有《永遇乐》词咏曰:“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盼盼生活在高高的燕子楼上,“只有年年旧燕归”,每年春天的时候,春燕再一次飞回,春色依旧,而所爱的人却未归来,物是人非,让盼盼的相思之苦愈加浓烈,也许是想到了曾经与爱人如同燕子般双栖双飞的场景,而如今燕子归来,却留盼盼只身一人,想来实在感伤。此时的燕子在《盼盼》这首诗中化作一种感伤的意象,表达出盼盼相思不已以及失望至极的心情,而《灼灼》中的燕子代表了灼灼内心一种在爱情里面殷切的希望和卑微的心理。 春愁是宋词中所常见地题材。在秦观词中,除了写相思会采用燕子的意象之外,也会将它用于写春愁的词作中,将春燕与落花结合而写,以表达内心触动的愁绪。 在《阮郎归》中,以春花写出美好春景,用春燕抒写春情。其中一句“帘半卷,燕双归”,用燕归与前文的花落相互映衬,花儿掉落,燕子归来,而作者孤身一人,引起作者的一腔愁绪。明人李攀龙在《草堂诗馀卷》中提到:以春花点春景,以春燕触春情。这里的春燕意象与落花意象相互作用,落花归燕,俱是抚景伤情之语。秦观将自己内心孤独的愁绪隐藏起来,

字如其人从字看一个人的性格

从字体地倾斜看性格 字体地所谓倾斜,是指字体地偏斜角度.通常字体有端正、倾左、倾右三种. ()字体端正 ()表示执笔者为人正直,有正义感. ()其人心地光明,行为正大,惟恐失之拘泥. ()做事积极,负责任,守纪律. ()自尊心很强,有自我克制地能力. ()重名誉,为了名誉着想,可以牺牲一切. ()倾左地字体 ()表示执笔者有进取心,肯奋斗向上. ()有反杭地个性,包括有反传统地思想. ()如果太过倾左,则表示其人为人欺诈,诡计多端. ()倾右地字体 (表示执笔者富有好奇心. ()性格外向,热心肠,有服务精神. ()其人理智重于情感. ()如果过于倾右,则表示其妒忌心弧,心狠手辣. 从行向看性格 一、行向愈写愈高 ()其人地野心勃勃,富有进取精神. ()做事疏忽,谈吐随便,有时会漫不经心. ()为人崇尚“惯性主义,,习惯成自然以后,难以改变,如果一旦养成坏习惯,便很难改掉. - ()喜欢自由自在,不爱受任何束缚. 二、行向愈写愈低 ()其人缺乏自信心,意志消沉. ()情绪低落,心境冷钱,对生活失去兴趣. ()发生心理矛盾现象,一方面有自卑感,一方面鄙视他人. ()生性孤僻,有点怪脾气. 三、行向地排列整齐 ()其人重视秩序,遵守纪律,有服从性. ()做事认真负责,尽力而为. ()执笔者是个有教养地人,有自我克制地能力. ()另一方面,亦可表示执笔者是个拘于形式地人,注重外表,有点世俗地眼光. 四、行向参差不齐 ()其人性情爽直、坦白、喜欢结交朋友. ()脾气急躁,说话时漫不经心,多言,但胸无城府. ()做事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不喜欢跟随世俗,但善于适应潮流. 从布局看性格 一、画框式: ()其人有审美眼光,由于赋有艺术气质,故处处喜欢独创一格. ()为人注重外表,忽视内在地东西(内容). ()有幽默感,谈吐风趣,但表现欲太强.

浅谈淮海戏《月牙楼》的人物塑造

2015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由瑶族传统婚恋观透视该民族之人性自… 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步骤 论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关于昂昂溪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教文化传播――以… 浅谈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趋势 迷途――浅析黑泽明《梦》的心理世界 《马语者》生态批评注视 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琐谈 威廉·琼斯的文学创作谈 海明威婚姻经历对《伊甸园》的影响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素质探微 浅析秦观诗歌中的酒意象 灵与肉的镜像、符号――卡夫卡《乡村…

【摘要】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表演的主要部分。在表演中,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的表演,精心刻画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可以达到揭示戏曲主题思想的目的。本文试以《月牙楼》为例,探讨淮海戏表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人物形象;塑造;体会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27-01 中国戏曲是一门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精心塑造人物形象是它的核心。作为地方戏曲的淮海戏亦是如此,它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塑造了千千万万个各具风采的动人形象,使戏剧艺术更加丰富多彩、熠熠生辉。 我从小痴迷戏曲,热爱淮海戏,在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我演了几十台戏,塑造了李贤明、李厚道、江子龙、鲁江柴、张玉田、孙士明、欧阳杰等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在艺术创造和实践中学到了很多。 《月牙楼》是国家一级编剧杨鹤高同志创作的一台大型现代淮海戏,主要剧情为:纺织女工金月亮与丈夫江子龙离婚后又不幸下岗,女儿江蓓蓓身患重病,母女生活极端困难。面对逆境,金月亮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从卖小笼包做起,一直做到经营月牙楼大酒店,生意兴隆。后来,金月亮的前夫江子龙与妻子林华玉也双双下岗,生活窘困,经女儿江蓓蓓牵线搭桥,他来到月牙楼打工。金月亮不仅顶住了群众的闲言碎语,而且还和林华玉消除了误会。几经周折,金月亮胸怀大度,把月牙楼交给女儿经营,把林华玉也安排到月牙楼上班,而她自己应朋友之邀前往南方去开创新的事业。 在《月牙楼》一剧中,我饰演男一号江子龙,这一角色对我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此前我演的大都是古装戏中的角色,古装戏是“程式化”的表演,用外化的形体动作加上优美的唱腔和精炼的道白塑造人物形象。而现代戏是不可能仅用“程式”和唱、做、念、打就能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现代戏要求演员必须有扎实的表演功底,全身心地体验生活,从生活的角度来塑造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熟读剧本和虚心向编剧、导演、作曲及老师和同事们请教,我对江子龙这个人物有了初步认识:他是一个能说会道、能写会画、注重外表的男性;他追求浪漫、崇尚自我、死要面子、办事畏缩、对家庭极端不负责任。当他在家里与情人幽会被妻子金月亮撞见时,是那么慌忙无措又死要面子,他不愿吵闹让邻居看笑话,也表现出他办事畏畏缩缩的特点。他对金月亮说,“要不咱俩就离婚吧……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更表现出他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然而江子龙又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林华玉已经怀了他的孩子,他毅然提出离婚是对林华玉的保护。同时他对金月亮也是充满愧疚的,金月亮把他推出家门,他是多么地舍不得呀,他想安慰金月亮,而金月亮已经把门狠狠地关上了,他怅然若失,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家。这就是江子龙在第一场中需要表演的戏。在实际演出中,我紧紧抓住江子龙的内心戏,使江子龙这个人物贴近自然,贴近生活。 《月牙楼》中江子龙的另一场重头戏是夫妻双双下岗,妻子不幸摔断了腿,生活窘困,妻子要他到单位找领导要钱,而江子龙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虽然家中生活困难,也不愿伸手向集体要钱。因为他明白,国家正处在改革时期,集体也有困难,于是任由妻子数落吵闹,他都忍气吞声。紧接着女儿蓓蓓提着蛋糕来给父亲过生日,诸事烦

论柳永词对对宋词的影响

论柳永词对宋词的影响 摘要 宋词在形成新脱圆倩、纤丽峭拔的语体风格的过程中,柳永词在宋代大文化背景的濡染下,由对传统辞章进行历史整合的书卷气、按词体的规定性组合渊雅博炼词汇的音乐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相当稳固的词体语言系统所构成的语体风格,对后世词体特别是宋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词宋词慢词 。 引言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 种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百十多个词调里,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质始备,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也许只能在小令的世界里横冲直撞,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一.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二.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

透过笔迹看性格

透过笔迹看性格 (一)压力过重 1.表示执笔者的主观很强,凡事独断独行,喜欢我行我素。 2.自尊心极重,好胜,有反抗的个性。 3.意志坚定,不轻易放弃初衷,也不易改变自己的主张。 4.性情固执,思想保守,同时带有几分凌人的傲气。 5.执笔者精力充沛,好动,酷爱热闹生活。 6.崇尚理论主义,善于雄辩。 (二)压力过轻 1.表示执笔者做事缺乏自信心,有谋无勇,因而进退无度。 2.独立性不强,处处喜欢依赖他人。 3.意志薄弱,拿不定主意。 4.喜欢作内心活劝,所以普于捉摸别人的心理。 5.执笔者精力不足,而且时常会无病呻吟。 6.性格内向,懦弱、畏羞、害怕惹事。 (三)压力均匀 1.表示执笔者为人沉稳,有自信心,处事胸有成竹。 2.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 3.头脑清醒,有组织的能力。 4.有自创力,能自我克制。 5.情绪稳定,不易发脾气。 (四)压力不均匀 1.表示执笔者的情绪不稳定,甚里会反复无常。 2.对艺术有特殊的爱好。 3.喜欢幻想,甚至胡思乱想。 4.其人健康欠佳,血液循环系统可能有点毛病,例如心脏病、贫血等。 5.决断力不够,处事不够基断。 (五)字体刚健 1.表示其人自尊心极重,自信心很强。富有进取的箱神。 2.执笔者精力充沛,健康良好。 3.理智胜于情感,喜欢凭推理来做事。 4.处事有决断力,一派斩钉截铁的作风。 5.头脑冷静,善于运用逻辑。 (六)字体软弱 1. 表示其人畏羞、害怕惹事,甚至有自卑感。 2. 着重自我,只知道有白己,而不知道有别人。 3. 个性温和,依赖性颇重。 4. 身体虚弱多病,通常以患有贫血症的为多。 5. 做事没有冲劲,但求得过且过。

写字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写字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一、握笔姿势与性格 (一)握笔很低的人,个性温柔,态度认真,但是偶尔有慌张失措的时候。 在人际关系上,对芝麻小事喜欢发牢骚。如能遇事冷静稳重,谨慎地处理,再配合认真的态度,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只要为人朴实诚恳,一步一步努力,便能有所发展。 (二)握笔在中间的人,为人和气好相处,但是偶尔显得小气,容易生气。 这一类型的人态度和气,精神充沛,唯一的缺点是有时候太小气,并且容易生气。野心大,能为目标奋斗不懈,但是往往对自己希冀过高。因此,应该注意爬得越高,跌得越重的教训。 (三)握笔比较高的人,对事情的理解力很强,但是偶尔会发脾气。 个性温柔,并且会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但是碰到大的问题或者困难,无法忍耐时,就会大发雷霆,缺乏耐性。这种人经常小题大作,把小问题看作是不可解决的难题而心烦意乱、自寻烦恼。应该学习冷细心,将问题分析清楚,然后不慌不忙的一个一个解决。 (四)用四根指头握笔的人,比较乐观且交友广,但容易因话多而惹上麻烦。 虽然乐观开朗、社交范围广泛,但是常因说话无忌而招惹对方生气,又常因好管闲事而背负重任,甚至蒙受误解和损失,当着手去做新事物时,会因知识不足而遇到失败。 (五)用二只手指握笔的人,研究心强烈,但是有时候难免太超过。 这一类型的人对新奇的事物很关心,也喜欢研究。因为研究心强烈,对开发新事物或新观念很有心得,有时候很受欢迎,但是有时候却因言行太过分而被讨厌。讲话时应该考虑时间、地点的不同,做恰当的调整。 二、书写工具的选择与性格 (一)喜欢使用圆珠笔写字的人;个性认真温柔,愿把烦恼深藏心中。 外表上看起来,温文有礼,体贴和气,但是心中常常被人际关系的处理困扰着,家庭也是造成烦恼的原因之一。即使心中非常闷闷不乐,在脸上依然强颜欢笑,假装快乐的样子,不愿意表白心事,更不愿意接受外人的安慰和关心。 (二)喜欢使用毛笔写字的人,为人亲切,态度认真,但是对涉足社交不太感兴趣。 外表表现出来的是个性坚强,甚至有些固执的人,但是内心却是温柔又亲切,一旦彼此有所默契,便很好相处。只不过不喜欢人际间的交际应酬,就连对长辈,有时也不怎么注重礼仪态度。许多事情的处理可能开始都不太顺,只要有保持耐心和热情,一切难题都会有转机。 (三)使用铅笔的人,脑子反应快,很有人缘,可是有些人有不够坚强的缺点。 脑筋很灵活,个性明朗,属于有能力领导别人的人。有时候略带倔强,有爱漂亮、写文章或画图等一

浅论陆游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

浅论陆游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词史上重要的词人之一。陆游以自己的诗歌闻名于中国文化史上。陆游在词上的作品数量远不如诗歌数量,《全宋词》共收录了他145首词作,但他的诗歌作品有九千多首。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很多作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卜算子·咏梅》以及《衩头凤》等,陆游的词在宋代词史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南宋词风的转变,对南宋中后期宋词的创作以及对后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陆游在宋词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陆游的词,后人经常与苏东坡,秦观,甚至辛弃疾作比较。杨慎曾经这样评论过陆游的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陆游的词风格多变,前后期的词作在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他后期的词作对宋词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陆游在他年轻的时候也就是他宋词创作的前期,陆游受当时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受此影响词坛偏爱绮丽轻浮的文风的熏陶,陆游创作出来以《钗头凤·红酥手》为代表的一类词作,在这首词中,陆游用了一些比较明亮的词语诸如“红酥手,黄藤酒,宫墙柳,鲛绡,桃花”等来感慨他和心爱妻子唐婉之间的那种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悲剧。其他的作品譬如“忆盈盈倩笑,芊芊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等许多婉约词风的词作。对于此类的词作,顺应了当时词坛文风的发展,在当时的词人中陆游的这种较为明快的词作代表了较高的水平,很大一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宋词最基本的那种格调,充分表现出秦观词作中的那种细腻与深入人心,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他和唐婉凄美而伤感的爱情故事。这是他前期的词作风格。 陆游对宋词意境的扩大有巨大的推进。进入南宋之后,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签订了合约,南宋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的发展,社会逐渐进入那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社会心理中。对于当时的统治者和普通大众来说,自“靖康之耻”以来,心理上有太大的压力,在当时的比较平稳的环境里人们都渴望去放松,在初期陆游也极大受此影响也创作许多此类的宋词。随着陆游年龄的增长和陆游进入仕途之后,他的生活和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陆游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对于国家未来前途的担忧也越来越大,他对于当时流行的绮丽的词作感到越来越不满,他希望改变这种风气,希望文坛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豪迈之风。在这个时期,他写了许多此类的词作,其中有《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为代表作。“当年”一词表明作者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身怀壮志、奔赴前线的场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运用了一个典故,表现因报国杀敌的理想破灭而感到悲愤。陆游一直对收复失土矢志不渝。他的词作的出现,对当时的那种奢靡绮丽的风气是一种打击,给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风。他的词作也是一种创新。他的词作鼓舞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与辛弃疾一起形成共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使宋词的意境扩大,对后世的发展有巨大的引导作用。 另外,陆游的词风很大一部分受到苏东坡“以诗入词”的影响。陆游词作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将诗歌所用的大量题材,雅词用到词的写作中去。例如《水调歌头·多景楼》,中,就出现原生词中不会出现的诸如“鼓角,烽火,戈甲”等豪迈大气,涉及军旅的有关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浑意象,使词的创作摆脱了

秦观词的时间意象与生命意识

第25卷第1期2010年2月柳 州 师 专 学 报Journa l of L i uzhou T eachers Co ll ege V ol 125N o 11F eb 12010 [收稿日期]2009-12-21 [作者简介]梁德林(1955)),男(壮),广西大新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秦观词的时间意象与生命意识 梁 德 林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 要:人称秦观为/古之伤心人0,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敏感是秦观成为/伤心人0的重要原因,秦观的/伤心0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此相适应,秦观词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斜阳0、/落花0、/东风0、/流水0等象征时间的意象。秦观虽有大志却性格脆弱,总是有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词中的感情显得分外沉痛。秦观词的生命意识,更注重生命的质量,而不在于绝对时间的长久。 关键词:秦观;词;时间意象;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020(2010)01-0052-04 人称秦观与晏几道为/古之伤心人0(冯煦5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6),此言不虚,但二者的/伤心0有着不同的内涵。叶嘉莹先生在5论秦观词6一文中说:/小山所写之伤心,原来只不过是对往昔歌舞爱情之欢乐生活的一种追忆而已,而秦观所写的-飞红万点愁如海.和-为谁流下潇湘去.一类的词,则所表现的便不仅是对往昔欢乐的追怀,而已是对整个人生之绝望的悲慨和对整个宇宙之无理的究诘。0[1]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敏感是秦观成为/伤心人0的一个重要原因,秦观的/伤心0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此相适应,秦观词中出现了不少诸如/斜阳0、/落花0、/东风0、/流水0等象征时间的意象。 一、几种主要的时间意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0(李商隐5乐游原6)夕阳西下,意味着白昼的结束。因此,在古代诗词中,/斜阳0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时间意象。秦观词中的/斜阳0意象多用以表现日暮的特定时刻。如:/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0(5浣溪沙6)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认为:/时间上的-日暮.与空间上的-路远.,是中国诗人最喜用的两个表象,从周代的屈原开始,早已用作生命与理想的象征。0/-日暮.象征生命的短促,-路远.象征理想的难成。0 [2] 汉代的扬雄曾写下/临汨罗而自陨 兮,恐日薄于西山0(5反离骚6)的名句,以/日薄西山0比喻屈原自沉汨罗,了结一生。在古代诗歌中,/夕阳0、/斜阳0、/落日0往往象征着人生到了暮年,生命即将结束。前人曾认为秦观5踏莎行6词中/杜 鹃声里斜阳暮0一句,/斜阳暮0语近重叠,或改为/帘栊暮0,或改为/斜阳度0,或称原本为/斜阳树0,或书之为/斜阳曙0,等等,不一而足(分别见张端义5贵耳集6卷下、沈雄5古今词话6、王楙5野客丛书6卷二十)。其实,/见斜阳而知日暮,非复也0(杨慎5词品6卷三),/于理无碍0(王楙5野客丛书6卷二十)。秦观的另一首5点绛唇6词中亦有/千里斜阳暮0之句,可见秦观并不回避/斜阳0与/暮0的连用。秦观词5迎春乐6:/更春共、斜阳俱老。0将/斜阳0与/老0字相接,其感叹人生之意,跃然纸上。5踏莎行6作于晚年远徙郴州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秦观对自己人生的总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0隐喻前途迷茫、理想破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0则暗寓着误入仕途的悔恨。/杜鹃声里斜阳暮0一句,显然不是单纯写景的句子,更是自己将在孤凄中度过余生的一种象征。 /落花0在古代诗词中往往象征着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的离去,秦观词中的/落花0意象也不例外,它寄托着作者浓重的伤春情怀:/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0(5画堂春6)/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0(5如梦令6)在古代诗词中,春花又常常象征着人的青春年华,花落则象征着青春的逝去。秦观5江城子6词曰:/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0登楼便添愁是因为看到/飞絮落花0,想到/韶华不为少年留0的缘故。又如5千秋岁6:/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0/飞红0象征着/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