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当代建筑的_视觉化复制_现象

论中国当代建筑的_视觉化复制_现象

个案点击 Case Study

104

总第223期 2011 11

内容摘要:论文从时代背景和建筑学教育这两方面,以建筑学专业的视角,剖析中国当代建筑的“视觉化复制”现象,指出在消费时代形象建构的诉求下,“布扎”教育下的建筑简化使得透视图像成为建筑物的代替品,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因。

关键词:中国当代建筑、视觉化复制

在视觉文化主导的消费时代,图像传播速度和视觉技术的提高使古今中外所有的建筑风格都可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模仿对象。于是,建筑实践中的局部性借鉴,甚至整体性的克隆比比皆是:我们的城市正在不断视觉化地复制世界性的标志建筑——故宫、鸟巢、水立方、中国馆、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等。产生这一“视觉化复制”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以建筑学的视角,将这一主题置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建筑教育的学科背景之中展开论述。一、消费时代的形象诉求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闲阶级的出现、消费资源的丰富和多样化,我们正步入一个消费时代。在这个特征渐趋明显的

消费时代中,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趋向于高度的视觉化,经济活动越来越倾向于形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受制于视觉形象的控制和影响。历史地看,视觉文化和形象建构古已有之,但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外观形象如此关注。历史学家哈维在《后现代状况》中也强调形象在公司内部竞争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指出投资于形象建构与投资于新工厂和机器一样重要。

[1]

这种对形象的高度关注,其实就是美国经济

学巨匠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所发现的“炫耀性消费”。法国社会学家德波(Guy Debord)也曾指出当代人们与商品的关系从传统的“占有关系”转向“炫耀关系”,

[2]

使用价值让位于交换价值和象征价值,由此

可见,这种“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在于对商品的占有,而在于向他人显示或炫耀,被他人看见和关注。

“构筑建筑绝对不只是个视觉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力量问题” [3]。目前,整个社会对视觉形象的“炫耀性消费”无疑对建筑实践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建筑形象也受到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关注,自我展示和吸引眼球成为建筑决策的

关键,也是开拓市场的必需。雷姆·库哈斯在1989年做特米纳尔岛渡口枢纽站方案时就感觉到执业以来前所未有的对建筑形象的艺术诉求,他们在竞赛中做出的唯一决定是不再依靠功能,而是整个设计过程一直围绕建筑形象的视觉效果展开。[4]

以行政建筑为例,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行政建筑不仅代表了政府部门的形象,甚至还代表国家、城市、地区的形象。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虽然历经时代更替、技术手段和建筑材料的变化,但无论古代的王宫殿堂,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行政建筑形象的变迁都折射了其亘古未变的内在精神实质——持久性和权力性。在今天这个使用价值让位于交换价值和象征价值的消费时代,权力的象征作用更加凸显,于是,持久性和权力之形象的生产和营销就成为许多行政建筑表现自我的一个奇特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形象建构的诉求下,大量行政建筑——海关、公安局、法院、政府、电业局办公楼等不断视觉化地复制世界性的权力机构,甚至愈演愈烈,其中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上海市闵行区法院、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江苏省江阴法院等都整体性地模仿

周 术 Zhou Shu 温亚斌 Wen Yabin 任书斌 Ren Shubin

论中国当代建筑的“视觉化复制”现象

On the “Visually Duplicating” Phenomena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Buildings

1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 2上海市闵行区法院 3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

105个案点击 Case Study总第223期 2011 11

美国白宫式风格,被戏称作“山寨版白宫”。(图1-3)这种整体性的视觉化复制现象虽然违背了建筑的审美原则和理性主义精神,却符合了“贪图轰动”的当代倾向,以及在拥塞的视觉景观中“脱颖而出”的注意力经济法则,并由于吸引了人们的视觉注意力,创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得以大量繁殖。因此,可以说以形象建构为诉求的时代背景为当代中国建筑的“视觉化复制”现象提供了生存的肥沃土壤。

二、“布扎”教育下的建筑简化

自从19世纪,画法几何学的发展使三维物体向二维图像的系统化还原成为可能,透视主义便成为控制建筑实践的说明性科学,允许复杂的建筑形体在建造之前能够以“看”的方式再现。[5]自此,透视主义再现体系对建筑构思的“预设”功能便被视为理所当然,并作为“预言性”的工具一直塑造着西方建筑师的知识领域。1927年,随着第一个高等教育程度的建筑学课程在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开设,西方的透视主义再现体系便由一批留学海外的学生带入中国,并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实践。这种“布扎”(巴黎艺术学院的谐音)式的教育把建筑作为一种与绘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培养了一种“从外观形象入手”的设计方法。其训练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了过度“注重外观形象的形式主义和表现至上”的“图画建筑”,[6]建筑等同于透视图的现象在教学和实践中甚为严重。目前,在视觉主导的消费时代,透视图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更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霸权地位,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和消费市场的连接手段,甚至是给业主、政府良好印象并赢得项目或者竞赛的关键。

尽管较透视前的种种视觉媒介来说,透视图通过几何原理的运用有助于建筑师推敲各种建筑元素的静态比例关系,但它仅仅以一种机械论的角度去模仿视网膜成像,在其客观理性的演化过程中,建筑师思维的逻辑理性逐渐替代了人们用眼睛去感知环境的真实体验:首先,透视空间拒绝了非视觉因素。透视空间是通过数学法则建构的几何空间,这种稳定统一的几何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虽然符合我们看到的场景中近大远小的规律,并且有助于建筑师推敲建筑元素的比例,却是以牺牲体验的多样性为代价——在透视图中人们的视觉信息被保留下来,却放弃了材料、声音、光线、色彩和气息等一些需要体验的非视觉信息。透视

图丧失了建筑的物质性,透视主义的形式化操

作将一个感知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空间缩减为一

个经过理性建构的视觉空间,使得建筑的视觉

化复制现象成为可能。

其次,视知觉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

程。透视空间是建立在单眼基础上,根据几何

学原理来模仿固定视点所看到的图像,而真实

的视知觉则是建立在双眼视觉基础上的,人的

两只眼睛的水平配置方式和眼球运动的控制方

式,决定了对某一场景人脑所接收到的一般是

来自同一水平高度上两个相邻的位置的一对相

似的图像。著名的“月亮幻觉”试验中,照片

中客观记录的月亮大小和人们视知觉中的月亮

的大小差异,有力地证明了视知觉不是对客观现

实的简单记录,而具有一定的主观建构性。[7]斯

蒂芬·帕尔默(Stephen Palmer),在Vision

Science中强调,图像只能包含(contain)信息,

视知觉可以使人获得(acquire)关于环境的知

识,而正是这些知识可以使人们在既定的环境

中适当地活动。[8]

另外,透视的和真实的视觉经验有本质的

不同。在近处观察真实建筑时,由于人眼的生

理局限,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而

透视图就如同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

提到的“缩影”一样,观看时产生的视觉经验

是从整体到局部,翻转了我们实际“从局部到

整体”的感知过程,而这种感知顺序的颠倒可

以提升或改变我们理性的思维,为我们提供了

一个简约模式的现实世界。[9]

由此可见,“布扎”教育的重点——透视图

像是对建筑实体的还原简化,人们“读图”时

的视觉经验符合了“读图”时代新的接受经济

学原理——快感+节约原理,因此,从受众的

接受心理和接受偏爱的角度来说,人们不可避

免地趋向于接受那些最符合经济原理而又付出

较少但得到较多的图像。于是,开发商不再像

过去那样根据自身需要去选择相关建筑形式,

而是由设计方案的透视图像预先确定和塑造自

己的需求,并作为开发决策的依据。当透视图

像成为决策、评价的依据时,建筑形象的视觉

因素成为建筑创作的重点,非视觉因素和人的

知觉经验被忽略不计。发达的计算机绘图技术

更使建筑可以由业主提供的世界著名建筑的意

象图片快速、便捷地拼贴重组而成,甚至不再

需要提供基本的设计图纸。由于其拼贴复制过

程的经济性缓和了大多数业主对建筑形象的诉

求和经济实力之间的矛盾,于是,“视觉化复制”

便成为在时间紧迫情况下的一种建筑创作“捷

径”。

因此,如果说“高度关注视觉形象”的时

代背景为“视觉化复制”现象提供了生存的土

壤,那么“布扎”教育下的建筑简化便促使了“视

觉化复制”现象得以实现与普及。

结语

在以形象建构为诉求的消费时代,视觉化

地复制世界性的标志建筑既与当代的社会文化

背景有关,也与传统的“从外观形象入手”的“布

扎”式建筑教育方式有关。近年来,针对视觉

文化对建筑学科的冲击,虽然建筑学科愈来愈

重视空间和建构的教育,但整体来看,正如香

港中文大学顾大庆教授所言,“布扎”式教育对

我们的影响比想象的还要根深蒂固。因此,如

何从学科教育中寻找应对措施是我们今后的努

力方向。

注释:

[1」(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

馆,北京,2003,第360-361页。

[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1页。

[3] 转引自华霞虹:“当代中国的消费梦想与建筑狂欢”,《时代

建筑》,2010.1,第124页。

[4](美)莱斯大学建筑学院编:《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裴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第11页。

[5]阿尔伯托·佩雷兹-戈麦兹、路易斯·贝蕾蒂耶:“透视

主义之外的建筑再现”,吴洪德译,《时代建筑》,2008.6,第

73-75页。

[6]顾大庆:“中国‘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建筑师》,

2007.4。

[7]Palmer, Stephen E.,Vision Science: Photons to

Phenomenology,MIT Press,1999,pp5-8.

[8]同[7]。

[9]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人民

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第28-29页。

周 术 / 温亚斌 / 任书斌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