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

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人性论》(1739)、《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1大卫·休谟以‘人性’或人的求知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探索和解答人心活动的本质、种类、起源、内容、原则、因果问题作为内容,以实验推理作为方法,以贡献出一幅人类心理的地图,贯通秉持真确事理和新奇说法的各派哲学、摧毁保护迷信的荒谬哲学的基础作为梦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哲学活动,在约翰·洛克和乔治·巴克莱创立的经验论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怀疑主义的哲学理论大厦。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休谟把洛克和巴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比休谟所给与的打击更为致命。○3我通过阅读和研究休谟的哲学著作发现,休谟哲学具有内容全面、思想深刻、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优点,也具有概念模糊不清、观点自相矛盾、理论不能自洽的缺陷。康德和罗素对休谟哲学的评判不符合休谟哲学的实际。

一、休谟哲学著作中的重要概念

1、人性(humanity)

休谟哲学著作中的‘人性’概念是指什么?休谟哲学著作中的‘人性’概念是指同各门科学和哲学具有种属关系、分为知性和情感两个种类、具有彰显事物和产生知识的能力、被称为一切事物和知识的原因、来源或本体的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

休谟在《人性论》中说:“人性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研究人性是哲学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任何重要问题的解决关键,无不包括在关于人性的科学中间,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地解决。”○4哲学是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科学是以分科的事物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学’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包含的内容、元素、属性或性质,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分有的一般性实体,是作为各种知识共同来源的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休谟著作中的‘人性’概念是指人心的‘求知’活动,是指同各门科学和哲学具有种属关系的‘学’,是指哲学和各门科学共同包含或分有的一般性实体——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

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说:“对人心的各种活动进行分类和识别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好的哲学可以发现人心的活动是受什么秘密的机栝或原则所促动的。我们纵然只能贡献出一幅心理的地图来,只能把人心的个别部分和能力描绘出来而不能再前进一步,那至少也有几分使我们满意了。这种科学愈明了,而一切自命为有学问懂哲学的人们如果不知道它,那他们就俞可鄙了。我们猜想人心的各种动作和原则是相互依靠的,而且这些原则又可以还源于一种更概括更普遍的原则。我们知道要以充分的细心和注意来从事这种研究,乃是一种必要的事情。这种目的如果是人类理解所能达到的,则它终究会幸运地被我们获得。”○5休谟在《人性论》第一卷的通告中说:论知性和情感这两卷是单独构成一系列完整推理连锁的,我欣然利用这种自然地划分来试一试一般读者的

趣味。如果幸而成功的话,我将进而对道德、政治和批评等题目进行考究,从而完成《人性论》的全部著作。○6

《人性论》第一卷的名称是‘论知性’。‘论知性’主要研究‘认识’问题,休谟的知性论是哲学认识论。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是《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的改编版本,它同约翰·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具有亲缘关系。洛克著作中的‘理解’概念是指一般的人类认识思维活动。休谟著作中的‘理解’概念是指‘知性’这个特殊的人类认识思维活动,是指人类获取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认识。在休谟的著作中,表述一般认识思维活动的概念不是‘理解’而是‘人性’。《人性论》第二卷的名称是‘论情感’,‘论情感’主要研究‘思维’问题。休谟的情感论是哲学思维论。‘情感’这个汉语复合词具有‘生情之感’的含义,它有别于‘感情’这个具有‘由感而生之情’或‘缘感而起之情’含义的汉语复合词。休谟著作中的‘情感’概念不是单指人的生情之感或思维,而是指人的生情之感和由感而生之情两个事物的混合体。

‘认识’和‘思维’都从属于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把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称为‘知’,把‘知’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两种。见闻之知是个人获取观念知识的‘认识’,德性之知是个人获得意识知识的‘思维’。休谟哲学中的‘知性’概念是指个人获取观念知识的认识或见闻之知,休谟哲学中的‘情感’是指个人获得意识知识的思维或德性之知。休谟哲学中划分为知性和情感两个种类的‘人性’就是指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

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可以简称为‘认思’。‘认思’概念是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认识’和‘思维’这两个概念的上级概念或属概念,‘认识’和‘思维’是‘认思’概念的下级概念或种概念。

‘认思’的哲学定义:认思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和彰显出来的,具有发现、界定和彰显对象和实体事物、产生观念知识和意识知识的创造能力,有别于被造之物或末体事物的本体事物。

哲学是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个人认识思维活动。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本体’、‘存在’和‘求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和‘知’,英国经验论哲学中的‘经验’、‘理解’、‘感知’和‘人性’,这些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它们表述和界定的对象事物都是人类的一般认识思维活动。

现代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人性’概念是指什么?(什么是人性?)

人性的哲学定义:人性是个人生来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意志或本性,是哲学从人脑的活动和人体的行为中发现、彰显、抽象和产生出来的,具有发动和统帅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能力,同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或本体事物具有密切关系的主体事物。

人性是人脑的活动和人体的行为所包含的内容规定或组成部分,是人脑认识思维活动和人体行为得以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主宰或统帅,是哲学在研究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这个‘本体’事物时必须研究的‘主体’事物。人脑的认识思维活动和人体的行为是人、人性、心灵或主体的两种存在或表现形式,心灵、灵魂、奴斯、自我、精神是哲学家们称谓统帅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主体或人的不同名称。在现代哲学或公众语言中,人性同心灵是两个内涵和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人性,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作为万物原因的心灵或灵魂,就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巴克莱所说的具有能感知的能动性质的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

休谟《人性论》中的‘人性’概念同现代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人性’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们分别表述和界定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休谟哲学著作中的‘人性’概念是指作为观念知识和意识知识共同来源的本体事物,现代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人性’概念是指作为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统帅者或指挥者的主体事物。在休谟哲学中,表示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统帅者或主体事物的词语有意志、心理倾向、思想规则、联想习惯和道德原则。

休谟说:“心灵或自我是超验的东西,我们只能感知到时刻变化着的、各种各样的特殊知觉,根本感知不到一个抽象的、一般的心灵或自我。所谓心灵或自我不过是以不能想象的速度互相连接着,并处于永远流动和运动之中的知觉集合体,或一束知觉。”○7休谟的以上话语不符合心灵或自我的实际,抹杀了心灵和知觉的差别,混淆了主体、本体、客体三种不同的事物,包含着明显的思想和语言错误。

2、知性(intellectual)

休谟哲学著作中的‘知性’概念是指什么?休谟哲学著作中的‘知性’概念是指个人凭借思想能力和语言概念工具,从混沌中发现、区分和彰显各种事物,获取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认识。

‘知性’一词在《人性论》中总共出现了七十八次,其中有七十三次被休谟用来表示人脑生产对象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认识活动,有五次被用来表示主导人心活动的主体或心灵。休谟在《人性论》的导论中说:如果人们彻底地认识了人类知性的范围和能力,能够说明我们所运用的观念的性质,以及我们在作推理时的心理作用的性质,那么我们就无法断言,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做出多么大的变化和改进。○8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用‘理解’一词完全取消和代替了《人性论》中大量使用的‘知性’一词,这说明休谟认为‘知性’和‘理解’这两个语词都具有‘认识’的含义,用‘理解’代替‘知性’这个词能够更加通俗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中的‘理解’概念是指一般的认识思维活动,它的外延或适用范围不仅包含认识,而且还包含思维。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的引论中说:对理解的研究是愉快而且有用的,理解既然使人高出于其余一切有感觉的生物,并且使人对这些生物占到上风,加以统治,因此,理解这个题目确乎是值得研究的。只就理解的高贵性讲,我们亦可以研究它。理解就同眼睛似的,它一面虽然可以使我们观察并知觉别的一切事物,可是它却不注意自己。因此,它如果想抽身旁观,把它做成自己的研究对象,那是需要一些艺术和辛苦的。但是在这个研究的道路上不论有什么困难,而且不不论有什么东西使我们陷于暗中摸索,不得究竟,可是我确乎相信,我们对自己心灵所能采取的任何看法以及我们对理解所能看到的全部知识,不但会使人愉快,而且在探求别的事物时,也会在指导自己的思想方面给我们很大方便。

《人性论》第一卷的标题名称是‘论知性’,但是在‘论知性’这个大标题下面的四个篇章标题中却没有‘知性’这个应该有的词语概念。我通过研究‘论知性’的思想内容后发现,‘论知性’第一章标题中的‘观念’、第三章标题中的‘知识’和‘推断’这三个词语概念同第一卷标题名称中的‘知性’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它们都是指个人获取对象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认识活动。‘观念的起源’是指知性、理解或认识发生的原因;‘观念的组合和抽象’是指知性、理解或认识的两个基本内容;‘观念的联系’是指知性、理解、推断或认识遵循的规则。处在‘论知性’第二章‘论空间和时间观念’这个标题中的‘观念’不是指个人获取对象事物影像或意象的认识,而是指认识所获取

的对象事物的影像或意象。处在休谟哲学著作不同篇章中的‘观念’一词具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含义是指人的知性、理解或认识活动,另一个含义是指人的知性、理解或认识活动所产生的事物的影像或意象。

休谟在《人性论》第一卷的第一章中说:人类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可以分为显然不同的两种,我称它们为印象和观念。充分考察哪些印象或观念是原因、哪些是结果这个问题是本书的主题,因此我们在这里只限于确立一个概括的命题,即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次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对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印象先于观念而存在,印象是观念的原因或起源,这是我在人性科学中建立的第一条原则。○9休谟这句话中的‘知觉’同他所说的‘人性’都是指人心的求知活动。这句话中的‘观念’同他所说的‘知性’和‘理解’都是指人类获取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认识,这句话中的‘印象’同他所说的‘感觉’和‘情感’都是指人脑产生处置对象事物的意向、态度、感情或意识知识的思维。

休谟认为‘知性’或‘理解是心灵获取和加工感觉材料生产观念知识的认识或观念活动。知性或理解具有自己的范围、能力、原因、对象和结果。知性、理解或观念活动具有发现对象事物、产生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的能力,是观念知识得以产生的原因或来源。休谟说:“虽然我们的思想似乎具有这样无边无际的自由,如果我们加以比较切实的考察,则将发现它实际上是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人的精神所具有的创造力量,不外乎是将感官和经验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加以联系、置换、扩大或缩小而已。”○10

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认识’概念是指什么?(什么是认识?)

认识的哲学定义:认识是人或主体凭借思想能力和语言概念工具,从混沌中发现、区分和彰显个别对象和一般实体事物,获取或产生个别对象和一般实体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活动,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和彰显出来的,既有别于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也有别于思维的本体事物。

哲学把事物分为事情和物体两个大类,认识从属于事情,是事情集合体或事情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人、心灵、意志或意识是认识的主体,认识是在主体、心灵、意志或意识的统帅和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活动,是具有发现和彰显个别对象和一般实体事物、获取对象和实体的影像或观念知识能力的事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说:去认识的意思就是去获取知识。○11

对个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影响和价值的环境、事情和物体是认识的对象。个人生来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和经过思维产生的意念、意志或意识知识是认识活动发生的内因,外部事物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是认识活动发生的外因。收集和整理对象事物的感觉材料,产生对象和实体事物的观念知识是认识的内容。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是认识产生的结果。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不断进步是认识的形式。认识是人或主体收集、整理对象事物的信息材料,产生观念知识产品的生产活动。

认识具有自己的范围和限制。认识是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直接来源,而不是制约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意向、感情、意志或意识知识的直接来源。人们通过认识只能生产出反映个别对象和一般实体事物体貌的观念知识,而不能生产出发动和主导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意向、意志、态度、感情或意识知识。具有发动和统帅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能力的意向、意志、感情或意识,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够在人脑中形成和产生出来。理想、念头、意向、感情、意志或意识知识的生身母亲是思维而不是认识。

3、情感(emotion)

休谟哲学著作中的‘情感’概念是指什么?休谟哲学著作中的‘情感’概念是指人的生情之感(思维)和由感而生之情(思维结果)组成的混合体。

休谟著作中的‘情感’一词不仅具有思维的含义,而且还具有思维结果的含义。休谟著作中的‘情感’概念既指人脑对作用和影响自身的对象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形成和确定处置对象事物的态度、意向、感情或行为意识的思维,也指人脑思维所产生的统帅思维主体处置对象事物的态度、意向、感情或意志。

休谟著作中的‘情感’和‘印象’这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它们都是指有别于知性、理解、认识或观念的心理思维活动。休谟认为对象事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是情感或印象活动发生的原因,情感或印象活动具有产生统帅主体处置对象的骄傲、谦卑、爱、恨之类的感情或态度的能力,是思维主体处置思维对象的态度、感情、意向、意志得以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来源或本体。休谟把情感或产生感情的心理感觉分为两种:一种是使人感到快乐的情感,另一种是使人感到痛苦的情感。休谟还把心灵的印象活动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印象或感觉印象,另一种是次生的印象或反省印象。休谟所说的‘原始的印象’是指人脑受到对象事物的作用和影响后所发动的下意识思维和思维结果组成的混合体,休谟所说的‘次生的印象’是指人脑在下意识思维的基础上发生的有意识思维和思维结果组成的混合体。原始的印象产生主体处置对象事物的自然感情或自然态度,次生的印象产生主体处置对象事物的意志、理性感情或理性态度。

休谟没有严格区分‘情感’和‘感情’这两个不同概念,造成了概念不清和思想混乱。什么是感情?感情是由感而生之情或缘感而起之情,是人脑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处置对象事物的态度或意向。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人脑的生情之感或生情之思,是人脑产生如何对待和处置对象事物的感情、态度或意向的思维活动。感情不是眼看、手触、耳听、舌尝、鼻嗅这种感觉所收集到的对象事物的信息材料,也不是心灵感觉所产生的对象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而是人脑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刺激后所发动的应激反应、潜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产生的结果,是人脑在判断思维对象所具有的价值性质和价值数量后所产生的处置思维对象的态度、意向或意志。休谟指出骄傲和爱的感情是快乐的感觉产生的结果,谦卑和憎恨的感情是痛苦的感觉产生的结果。快乐的感觉具有产生骄傲、热爱、美好之类感情的能力,痛苦的感觉具有产生谦卑、憎恨和厌恶之类的感情的能力。

休谟认为关于“是与应该的转换”或“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转换”问题,不是在知性(认识)所关注的事实领域中被发现的,而是在情感(思维)所关注的价值领域中被发现的。道德可以分为‘人为之德’和‘自然之徳’两种,人为之德来源于人类的有意识地设计(有意识思维),自然之德来源于外部对象对人体或心灵的刺激作用所引起的苦乐感觉(潜意识思维)。正义不是自然之德,而是人为之德。在道德的具体产生问题上,休谟提出了“道德产生于理性辅助下的情感”的理论。休谟说: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生情之感、思维、心理活动)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它再不能有任何其它的职务。○12

哲学或公共语言中的‘思维’概念是指什么?(什么是思维?)

思维的哲学定义:思维是人脑分析处理所获得的关于对象事物的感觉材料和观念知识,判断对象事物所具有价值性质和价值数量,形成和产生如何对待或处置对象事物的态度、感情、意向、意志或意识知识的心理活动,是哲学从人脑的各种活动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既有别于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也有别于认识的本体事物。

思维是人在发现或感觉到外部环境或事物对自身的生存发展有所作用和影响后,大脑思维组织所作出的消除或扩大主体所受到的作用或影响,满足主体生存发展需要的应激反应。思维是在主体、心灵、意志或意识的统帅和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心理活动。思维可分为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思维两种。由可以察觉到的意识主宰或推动的思维是有意识思维。由没有被觉察到的意识主宰或推动的思维是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思维。有意识思维是人类和其它高级动物具有的思维方式之一。我估计,有意识思维在人类日常思维中大约占有百分之十以下的比例,无意识、潜意识或下意识思维在人们日常思维中占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人和其它动物的各种下意识动作和行为,害羞草和其它植物的应激反应都是在潜意识思维或下意识思维产生的行为命令的指挥下发生和进行的。

自然环境和各种事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是人类思维得以发生的外部原因,个人生来具有的生产发展意识和后天掌握的各种知识是人类思维得以发生的内部原因。当思维发生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都具备后,人脑的思维活动就发生了。不论是有意识思维还是无意识思维都具有产生意识知识的能力,都能够生产出统帅人体进行处置对象事物活动的意识知识或行为指令。人类的有意识思维是一种以认识所获得的观念知识为原料,以获得人类思想行为必需的意识知识为目的的心理活动。在意识知识的生产过程中,认识和思维交替进行,思维处于主要的地位,认识处于次要的地位。

4、知识(knowledge)

休谟哲学著作中的‘知识’概念是指什么?休谟哲学著作中的‘知识’概念是指人获取事物的影像或观念知识的认识和认识产生的事物影像或观念知识组成的混合体。

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的著作中,‘知识’是一个含糊不清的词语。在一些语句中,知识一词指具有对象和结果的认识,在另一些语句中,知识一词指认识产生的结果。弗朗西斯·培根说:知识是存在的影像。○13约翰·洛克说:知识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14培根话语中的‘知识’一词是名词,其含义是指一个具有来源的物体。洛克话语中的‘知识’一词是动词,其含义是指一种具有对象和结果的事情。“知识源于经验”是英国经验论哲学提出的思想原则。其中的‘知识’一词是名词,其含义是经验或认识产生的结果或物体。巴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正文的开头说:“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15。其中的‘知识’一词是动词,其含义是以观念作为对象的人类的认识。

休谟哲学著作中有两种不同的‘知识’概念,一种是具有对象和结果的知识概念,它指推论或经验观察这种事情,另一种是具有来源的知识概念,它指源于经验或推断的事物影像或观念知识这种物体。休谟把具有对象和结果的知识(推论、认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观念之间的关系为对象,以发现和解证思想在观念间的推移和接续规则为目的的知识;另一种是以心外的事实为对象,以获得对象事物的意象、信据或观念为目的的知识。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说:一切推论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推论是解证的,是涉及于各观念的关系的,另一种推论是或然的,是涉及于实际的事实或存在的。○16休谟还把具有原因或来源的知识(观念、慕本、心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来源于演绎推理的,具有可靠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另一种是来源于归纳推理的,不具有可靠性只有盖然性的知识。休谟认为逻辑学和数学的知识来源于观念的演绎论证,是具有完全可靠性质的必然性知识,关于外部事物的知识只能来源于经验观察或归纳推理,是不具有完全可靠性质的盖然性知识。休谟说:“所谓知识,我指的是经由观念的比较而得来的那种信据。”○17

休谟著作中的‘知识’概念同洛克著作中的‘知识’观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洛克和休谟著作中的‘知识’都是指包含着认识和认识的结果两个事物的混合物。休谟的以观念和事实两类事物为对象的‘知识’概念,其外延大于洛克的以观念一种事物为对象的‘知识’概念的外延。洛克把以观念为对象的知觉或认识称为‘知识’,把以存在物和心理活动为对象的知觉或认识分别称为感觉和反省。洛克的感觉、反省和知识三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他自己的‘经验’概念的外延,也等于休谟的具有两种对象和结果的‘知识’概念的外延。

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知识概念是指什么?(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哲学定义:知识是认识和思维产生的结果,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具有表现实体事物和制约人体行为的能力,具有观念和意识两种存在形式,既有别于本体事物和主体事物,也有别于实体事物的客体事物。

哲学把实体和知识都归属于客体。客体是实体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的上级概念或属概念,实体和知识是客体概念的下级概念或种概念。

客体的哲学定义:客体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包含实体和知识两种存在形式,既有别于本体事物、也有别于主体事物的末体事物。

实体的哲学定义:实体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具有可感个别实体和可知一般实体两种存在形式,既有别于本体、也有别于知识的客体事物。

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分为认识和思维两种,作为人类认识思维活动结果的知识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表达实体事物能力的观念,另一种是具有制约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能力的意识。观念(知识)是认识产生的结果。意识(知识)是思维产生的结果。人类所具有的趋利避害、爱美嫌丑、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应该和不应该等知识是思维产生的意识知识。人类所具有的天地万物、时间空间、大小多少等关于事物的知识是认识产生的观念知识。

观念的哲学定义:观念是认识所产生的具有表现个别对象和一般实体事物的能力、具有语言命题的表现形式、不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的知识,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既有别于主体事物和本体事物,也有别于意识知识的客体事物。

意识的哲学定义:意识是思维产生的具有发动和主导人脑活动或人体行为能力、能够主宰和制约人脑活动和人体行为的行动命令或行为知识,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既有别于主体事物和本体事物,也有别于观念的客体事物。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说:知识是对真实信念的解释或定义。亚里士多德在《大伦理学》中说:知识是关于可知东西的,而这要随着证明和原理才能获得。○18所谓科学知识,是指只要我们把握了它,就能据此知道事物的东西。○19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具有对象的认识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是人们实行“证明和原理”活动所获得的具有表现可知事物能力的认识结果。

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中回答说:我们知道,我们无论如何都是通过证明获得知识的。我所谓的证明是指产生科学知识的三段论。”○20“我们认为,知识并不都是可以证明的,直接前提的知识就不是通过证明获得的,这很显然并且是必然的。○21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第2卷中说:很显然我们必须通过归纳获得最初前提的知识,因为这也是我们通过感官知觉获得普遍概念的方法。○22

古希腊哲学没有把具有来源的知识和具有对象和结果的知识严格地区分开来。也没有把认识产生的观念知识和思维产生的意识知识严格地区分开来。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是随着证明和原理才能获得”的思想理论,仅仅是关于“观念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思想理论,而不是关于“意识知识是如何产生出来的”思想理论。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们关于“知识源于经验”的思想观点,同亚里士多德一千多年前提出的“知识要随着证明和原理才能获得”的思想观点相比,不是有所进步,而是有所倒退。

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不断进步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是观念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观念知识都是通过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认识活动产生的,都是具有阶段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知识。作为认识结果的观念知识不仅同从一般到个别的观念演绎论证具有关联,而且同从个别到一般的经验归纳推理也有关联。因为演绎推理必需的大小前提或一般观念都来源于经验归纳推理。因为个人经验归纳推理所获得的观念知识不经过观念演绎推理就不具有普遍的主观形式和约定的名称。

5、原因(cause)

休谟哲学著作中的‘原因’概念是指什么?休谟‘知性论’中的‘原因’概念是指人脑或心灵的活动所具有的思想原则、心理倾向或联想习惯,而不是指对象事物或寓存于对象事物中的抽象实体或性质。休谟‘情感论’中‘原因’概念是指引发情感活动的对象事物或寓存于对象事物之中的某种性质或一般性实体。

在《人性论》第一卷第三章中讨论原因问题的章节有四个: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论信念的原因、论原因的盖然性、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规则。休谟说:哲学中有一条一般原理: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在一切推理中,人们不需举出任何证据,也不要求任何证明,通常总是把这一点视为当然的。这点被假设为是建立在直观上面的,并且是人们虽然会在口头上否定,而心中却实际上从未怀疑过的那些原理之一。但是如果我们根据前面所说的知识观念来考察这条原理,那么我们在这条原理中将发现不出来这类直观确实性的任何标记来,相反,我们会发现这条原理的本性与那一类信念的本性是完全不合的。○23

休谟说:整个说来,必然性是存在于心中,而不是存在于对象中的一种东西;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对它形成任何哪怕是极其渺茫的观念,如果它被看作是物体中的一种性质的话。或者我们根本没有必然性观念,或者必然性只是依照经验过的结合而由因及果和由果及因进行推移的那种思想倾向。○24

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原因’概念是指什么?(什么是原因?)

原因的哲学定义:原因是个体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影响和改变其它事物的性质和能力,是哲学从众多具有结果的原因事物中发现、彰显、抽象和产生出来的,寓居在原因事物中、被每个原因事物所分有的一般实体事物。

原因是各种原因事物共同具有或分有的内容、规定或组成部分,是存在于部分个体事物或全部原因事物之中的,具有质量、数量、时间、空间等多种具体规定和限制,具有对立统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客观实体事物。

美国的哲学家‘梯利’指出:原因可以被定义为由别的东西所跟随的东西,它的出现总是使人想到另一个东西。某些形而上学家不满意这一定义,认为它没有指出其中的某种东西。在他们看来,原因是能够产生另一个东西的某种东西。原因(应为原因事物)中有一种东西,即结果之所以能产生的秘密、效力或能力。○25梯利没有把原因和原因事

物区分开来,混淆了原因和原因事物的概念,所以他不能够理解某些形而上学家给‘原因’制定的正确定义。

在《柏拉图全集》的裴多篇中,记录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同拉贝、裴多等人讨论原因和灵魂不死问题的情景。苏格拉底说:由于我将向你们解释我自己得出来的关于原因的理论,我建议从我的原则开始,这些原则是你们熟知的。我假定绝对的美、绝对的善、绝对的大等一类事物的存在,如果你们承认我的假设,承认这些事物是存在的,那么我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能够向你们解释什么是原因,并且为灵魂不朽找到一条证据。在我看来,绝对的美之外的任何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那是因为它们分有绝对的美,而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裴多说:苏格拉底使大家接受了他的这个看法,大家也都同意存在着各种型,与这些型同名的其它事物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在于它们分有型。

什么是美?有的人会说,某个特定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有绚丽的色彩、因为它有特定的形态。但是苏格拉底说:对于这些回答“我都将置之不理”,因为它们只会令人混乱不堪。某事物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绝对的美出现于它之上或者该事物与绝对的美有某种联系,而无论这种联系的方式是什么。苏格拉底的结论是,对于任何事物,“你不知道有其它任何方式解释某个具体事物得以产生的原因,除非说该事物分有了某个具体的实体,而这个实体的属性是普遍的。”○26

原因事物是包含着‘原因’或分有‘原因’这个普遍性实体的个别事物,是具有作用、影响和改变结果事物的性质和能力的具体事物。原因与原因事物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原因是众多原因事物共同具有的内容、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原因事物是原因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原因事物从属于原因,原因事物是原因且不等于原因。例如,刮风、下雨、思考这些事物都具有影响其它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性质和能力,都是能够作用和影响其它事物,使其它事物发生某些变化的原因事物。

6、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ship)

休谟哲学著作中的‘因果关系’概念是指什么?休谟哲学著作中的‘因果关系’概念是指一种主导或制约个人认识思维活动的,从原因推断结果或从结果推断原因的心理倾向、思想原则、联想习惯或主观认识形式。

在西方经院哲学和笛卡尔哲学中,因果关系被认为是一种存在于心外的对象事物,人们的心中具有反映心外因果关系的观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被认为正如逻辑关联或根据和论断的关联一样是必然的关系。休谟对这种见解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因果关系不是在人们心灵中存在的一个观念,在现实中我们也没有关于因果关系的印象或知觉,不论是通过演绎推理还是通过任何一次观察我们都不能获得因果关系的观念。人们所以说存在着因果关系,那是因为人们在多次经验观察到乙事物伴随着甲事物出现后所产生的一种习惯性。

休谟认为现实中根本没有名为原因、必然性和因果关系的存在物。单凭观察甲和乙,我们能感知‘甲’在‘乙’上方或在乙下方,但是不能感知到甲乙之间存在的关系,凡发生的事物必有原因这句话,并不是像逻辑中的命题那样具有直观确实性的话,如果就对象本身考察各对象,绝不超越关于这些对象我们所形成的观念去看,那么并没有意味着其它对象存在的对象。

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因果关系’概念是指什么?(什么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哲学定义:因果关系是人类通过认识思维活动从各种具体事情和现象中发现、彰显和抽象出来的一般性实体,是一个寓存于个别具体的事情或物体之中的,可以被分为解为具有时间先后规定的原因和结果两个组成部分的具体事情、现象、物体或事物。

例如,狂风掀起了巨浪。就是一个可以被分为解为具有时间先后规定的狂风原因和巨浪结果两个组成部分的一般的自然现象,就是一个可以被我们称为因果关系的个别具体事物。狂风具有主动作用其它事物、促使其它事物发生变化的性质和能力,狂风在时间上先于巨浪。我们根据这个客观事实可以说,狂风是原因事物,巨浪是结果事物。狂风和巨浪两者水乳交融、对立统一、密切难分。当我们把狂风和巨浪这两个相对立的事物综合在一起当作一个事情或事物看待时,一个鲜活的因果关系事物就从混沌中向我们彰显出来了。

休谟哲学中的‘因果关系’概念同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因果关系’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休谟哲学中的‘因果关系’概念是指具有主导和制约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能力的主体事物,是人类通过心理思维活动产生的意识知识。哲学或公众语言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类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和彰显出来的客体事物或认识产生的观念实体。在公众语言中,因果规律同因果关系这两个词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果规律’是指人类从各种事情和现象中发现和彰显出来的、具有能动性或主体性的事物。因果关系是指认识从混沌中发现和彰显出来的、由原因和结果两个部分组成的自然事情或现象。

二、休谟的哲学思想理论——人性论

休谟的人性论是关于人类认识思维活动的哲学思想理论。休谟把人性划分为知性和情感两个种类,在人性、知性和情感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知性认识论和情感思维论两大理论内容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

1、休谟的知性认识论

《人性论》第一卷‘论知性’主要研究‘认识’问题。休谟的知性论是哲学认识论,它包含两个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主要理论内容,一个是认识本体论,另一个是主体和客体末体论。

什么是休谟的认识本体论?休谟关于“人的知性、理解、感觉、想象或观念活动具有发现和彰显各种对象事物和认识规则,产生事物的影像、意象或观念知识的能力,是各种事物、认识规则和观念知识得以彰显和产生的原因、来源或本体。”的思想理论,就是休谟的认识本体论。

休谟在‘论知性’中表述了‘认识本体论’的思想观点:心灵的知觉活动可以划分为观念和印象两个种类。印象活动先于观念活动而存在,是观念活动的起源。观念活动的内容是对感官获得的材料进行组合和抽象,生产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观念活动的推移、联系和接续受类似、接近和因果三种关系的统帅和制约。人的感觉、想象或观念活动是对象、意象、简单观念、复杂观念得以产生的原因或来源;推理是观念知识的来源,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必然性知识来源于观念的演绎推理,关于外部事实的概然性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归纳推理。人类理性能够解释观念活动发生的原因,但是永远也不能解释印象活动发生的最终原因。人心的活动同人心活动的原则相互依靠。感觉、想象或观念活动起源于意志和印象活动,判断一个感觉、想象或观念活动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只要找到同它的发生具有关联的意志或印象活动就可以实现。

休谟说:“我相信,我们可以放心不移地确立一个一般原理,凡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任何对象和想象所形成的任何意象,都伴有某种与之成比例的情绪或精神的(感觉)活动;不论习惯怎样使我们觉察不到这个感觉,并使我们把它和对象和观念(意象)混淆起来,但我们经过仔细而精确的实验仍然可以很容易地把它们加以分离和区别。”○27

约翰·洛克认为感觉或经验得以发生的原因在于外部事物对心灵的作用、影响或刺激。乔治·巴克莱认为感知得以发生的原因在于具有能动性质的心灵、精神或自我的推动。休谟认为知性、理解或观念活动的发生,是外部的对象和内部的意志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人类理性能够解释观念活动的发生原因,但是不能解释印象活动的发生原因。休谟说:至于由感官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28

休谟依据自己认定的‘激烈程度’标准对人心的求知和心灵的知觉进行分类,把人性划分为知性和情感、把知觉划分为观念和印象,这既没有划清不同种类的人心活动的边界,也没有完成区分和识别人心活动和人心活动结果的工作。有许多哲学家把人心活动产生的不同结果作为划分人心活动种类的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把人心的活动划分为产生观念知识的认识和产生意识知识的思维两个种类,为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休谟对人心的活动进行分类时选择了不当的分类标准,没有严格区分人心活动和人心活动的结果这两种不同的事物,造成了概念不清、观点混乱、理论自相矛盾的困局,使自己滑进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泥坑。休谟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是休谟对人心活动的错误分类和错误分解产生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经验主义哲学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休谟哲学并没有使经验论哲学走到它的逻辑终局。

什么是休谟的主体和客体末体论?休谟关于“意志、思想原则、心理倾向、联想习惯和因果规律这些具有主导和制约人心活动能力的(主体)事物,和对象、意象、实体、观念知识这些人心活动所发现和彰显的(客体)事物,都是人心的活动(本体事物)产生或创造的结果(末体)事物”的思想理论,就是休谟的主体和客体末体论。

休谟在‘论知性’中指出,意志具有发动人体行为和心灵感觉活动的能力,是人体行为和心灵感觉得以发生的原因或主体。心理倾向、思想原则、联想习惯和因果关系具有统帅心灵的理解、想象或观念活动发展变化的能力,是主导或制约思想活动从一个观念推移到另一个观念,从一个印象推移到另一个相类似的印象的统帅或主体。心理倾向、思想原则和因果规律既不是来源于任何一次经验观察也不是来源于观念的演绎推理,而是来源于人们在经过多次观察到两种事物前后相继出现的事实后所形成的联想习惯或习惯性。心理倾向、思想原则、必然性和因果规律不是寓存在对象中的一般性实体或性质,而是人或主体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认识形式。认识原则和认识活动是相互依靠的。

休谟认为意志是观念活动的发生原因,是苦乐感觉的直接结果。休谟说:“在苦乐的一切直接结果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意志。严格地说,意志虽然并不包含在情感之列,可是为了说明这些情感起见,必须对意志的本性和特性要有充分的理解,所以我在这里把意志作为研究的主题。我所要说的就是:我所谓的意志是指我们自觉地发动自己身体的任何一种新的运动、或自己心灵的任何一次知觉时,所感觉到和意识到的那个内在印象。”○29

因果关系论是休谟哲学认识论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休谟说:“唯一能够推溯到我们的感官以外,并把我们看不见、触不到的存在或对象报告给我们的就是因果关系”。在

十七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因果关系被看作是客观规律,甚至被看作是社会和人性的必然法则,休谟对这种社会主流思想提出了怀疑。休谟以“我们看不到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着任何关系”的说辞作为根据,证明自己关于‘因果关系’不是呈现于感官前面的对象,也不是寓存在对象中的一般实体或性质的观点。他还通过分析向大家表述‘因果关系’观念是人或心灵自身具有的,它是与具有相应的外部对象、源于经验观察和推断的其它观念有不同来源的东西的观点。休谟的结论是: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知识不是来源于经验认识,而是来源于习惯。休谟关于因果关系观念的思想观点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因果关系是一种被人的思维划分为原因和结果两个组成部分的事情或现象,我们关于因果关系这种事情或现象的观念来源于人类的认识活动。因果关系作为我们心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思想倾向、认识规律或主观认识形式,它产生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彰显于人类的哲学认识活动。

休谟为了从“一切观念知识都源于经验认识、因果观念不是源于经验认识”这个自相矛盾的要命泥坑中爬出来,用力抓住‘习惯’这根救命的稻草稻草。休谟说“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以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不过我们虽然应用了习惯一词,却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将这种倾向的最后原因揭示了出来。我们只是指出了一种大家普遍承认的人性原则,这个原则是因为他的结果而为人们所熟知的。也许我们并不能把我们的研究更推进一步,或者将这个原因的原因解释出来,然而我们必须满足这个人性原则,把它当作我们所能认定的、一切有经验得来的结论的最后原则。○30

休谟认为心外的对象和寓存于对象中的实体同心中的意象或观念知识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意象或观念是对象和实体的影像,对象是意象或观念的根据;对象、意象、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是理解、想象、观念活动产生的结果;观念知识源于经验,必然性知识是演绎推理产生的结果,概然性知识是归纳推理产生的结果。观念之间的关系(人心活动的规律)和外部的事实是知识(认识)的对象。心外的个别对象和一般实体都是人类的知觉,心灵、精神或自我是一束知觉或知觉的集合体。

休谟的主体和客体末体论提出了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有别于人心的活动(本体事物),它们来源于人心的活动或本体事物的正确思想观点,但是却没有清楚地说明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从人心的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一般过程和具体情景,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休谟的主体和客体末体论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观点自相矛盾的缺陷。

休谟关于“一切观念都源于经验知觉活动”的观点同他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不是来源于经验观察活动、而是来源于习惯。”的观点是含糊不清、自相矛盾、不合乎事实的观点。休谟虽然发现了反映对象事物体貌的观念同制约心灵活动的因果观念之间的差别,但是他没有用不同的名称把它们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从而造成了观念源于经验和因果关系观念源于习惯这两个思想观点之间的相互矛盾。休谟所说的产生因果关系观念的‘习惯’或‘习惯性’并不是人们从混沌中发现事物、彰显运动规律、思想倾向和认识原则的认识或思维活动,而是统帅或主导人类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没有产生或创造能力的认识规则或心理倾向。习惯或习惯性仅仅是具有制约认识和思维活动能力的主体事物,而不是具有创造事物和知识性能的本体事物。

休谟关于“观念(人心活动)之间存在着类似、接近和因果三种联系(关系)”的观点,同他关于“观念之间存在着类似、同一、时间和空间、数量、性质、相反、因果七中哲学关系”的观点,是含糊不清或相互矛盾的思想观点。休谟没有把‘作为人心活动的观念’同‘作为人心活动结果的观念’严格区分开来,这造成了‘观念活动之间的关系’同‘观念物体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有不同的关系概念的混淆。观念活动之间的关系是指观念活动的规律或规则,观念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指不同观念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状态或现象。

休谟关于“观念之间存在着七种关系”的观点,同他关于“两个事物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我们完全观察不到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观点,也是含糊不清或自相矛盾的思想观点。休谟不知道观念是事物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不知道观念和事物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相容的种属关系。从而造成了思想和语言的混乱。

2、休谟的情感思维论

《人性论》第二卷‘论情感’主要研究‘思维’问题。休谟的情感论是哲学思维论,它包含情感思维本体论和感情和道德末体论两个相互支撑的分支理论。

什么是休谟的情感思维本体论?休谟关于“情感是具有对象、原因和结果的心理活动,情感活动具有产生骄傲、谦卑、爱、恨、同情之类的感情、态度或意识知识的能力,是骄傲、谦卑、热爱、憎恨、同情之类的感情、态度或意识知识得以产生的原因、来源或本体。”的思想理论,就是休谟的情感思维本体论。

休谟在‘论情感’中表述了‘情感本体论’的内容和思想观点。休谟说:“原始印象或感觉印象就是不经过任何先前的知觉,而由身体的组织、精力或由对象接触外部感官而发生于心灵中的那些印象。次生印象或反省印象是直接地或由原始印象的观念作为媒介,而由原始印象发生的那种印象。第一类印象包括全部感官印象和人体的一切苦乐的感觉,第二类印象包括情感和类似情感的其它情绪。”○31原始的印象或感觉印象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次生的印象或反省印象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身体的苦乐是心灵所感觉和考虑的许多情感的来源,但这些苦乐是不经过先前的思想或知觉而发生于灵魂中或身体中的。”○32“我们必须区别刺激起情感的那个观念和那个情感一经刺激起来被我们观察时所参照的那个观念。呈现于心灵的第一个观念就是一个原因(或产生原则)的观念。这个观念刺激起与之相关的情感来,那种情感一经刺激起来就把我们的观念转到另一个观念,即自我观念。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情感处在两个观念之间,其中一个是产生情感的,另一个是被情感所产生的。因此,第一个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原因,第二个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对象。”○33休谟著作中的‘印象’同‘情感’这两个词语都包含有‘思维’的含义。休谟所说的‘原始的印象’是指人脑在对象事物的刺激下所发生的无意识思维或潜意识思维,休谟所说的‘次生的印象’是指人脑在下意识思维的基础上所发生的有意识思维或显意识思维。

休谟认为情感活动发生的原因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同我们有某种关系的个体事物,另一个是寓存于这个事物中的某种性质。休谟说,美如果不寓存于和我们有关系的某种东西中,而单就其自身来考虑,永不能产生任何骄傲或虚荣。但如果没有美或可以代替美的其它某种事物,单靠最强的关系也很少影响到那种情感的。这两个项目既然很容易分开。而且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那种情感,所以我们应该把两者看作那个原因的组成部分,并在自己心中确定一个这种区别的精确观念。○34

休谟认为‘情感’和‘情感’所产生的‘感情’具有相同的对象。名为骄傲和自卑的情感和感情的对象是自我,名为爱和恨的情感和感情的对象是‘非我’。能够引起主体情感心理活动的对象事物必定是与主体或自我具有某种关联或关系的事物,情感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对立的态度、感情或意向必定是关于如何处置具体对象的态度、感情或行为意向。我认为休谟关于骄傲和谦卑这两种情感的对象是自我、爱和恨这两种情感的对象是非我的思想观点具有片面性。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进行反思后就会产生出对自我或者爱、或者恨的感情或态度。这个事实说明爱和恨这两种情感的对象不仅包括非我,而且还包括自我。

什么是休谟的感情和道德末体论?休谟关于“骄傲、谦卑、热爱、憎恨、同情、正义之类的感情是情感、想象或印象活动产生的结果事物或末体事物。各种感情、道德感、同情心、正义感具有制约或主导人体社会行为的能力,是人体社会活动或情感行为所包含的内容或组成元素,是人体行为的原因或主导者。日常发生的道德区别和判断活动不是来源于理性,而是来源于道德感。道德评价的依据在于行为者的动机,有用性和愉悦性构成的道德判断标准。”的思想理论,就是休谟的感情和道德末体论。

休谟说:我们的感情比起其它任何印象更为依靠于我们自己和心灵的内部活动,因为这些缘故,这些感情就更为自然的由想象发生,由我们的这些感情上形成的每个生动的观念发生。这就是同情的本性和原因,每当我们发现其他人的意见或感情后,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深入到这些意见和感情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最可注目的是,这些现象强有力的证实了前面关于知性的理论体系,因而也证实了现在这个关于情感的理论体系,因为这两个体系是互相类似的。○35

道德来源于情感,是情感心理活动产生的结果。情感心理活动起源于苦乐感觉所产生的意志印象。情感心理活动是道德的直接原因或直接来源,苦乐的感觉和意志印象是情感心理活动的直接原因或来源,是道德的间接原因或间接来源。道德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人为之德源于心灵的有意识设计,自然之德源于感官的感觉。理性(想象、认识)和情感(思维)具有密切的关联,理性是情感的奴隶,道德产生于理性辅助下的情感心理活动。“是与应该的转换”或“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转换”问题,不是在理性(认识)所关注的事实领域中被发现的,而是在情感(思维、心理作用)所关注的价值领域中被发现的。休谟认为‘道德’并不能从理性推演中找到,道德基于我们不可进一步还原的苦乐感。他运用‘情感’类推的实验推理方法,以个人价值构成的社会化,情感类推的功利机制来阐明道德的形成,并以此消解个人与社会及阶级的矛盾。这就是休谟的道德来源论。

三、休谟问题

四、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最先把休谟在《人性论》的第一卷和《人类理智研究》中提出的因果关系问题、归纳推理问题、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跃迁问题或是与应该的语词转变问题统一称为休谟问题。

1 休谟提出的因果关系问题、归纳推理问题和给出的问题答案

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关系、因果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观念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知识是否具有真实性或正当性?这就是休谟提出的因果关系问题。

人们根据观察到的乙类事物伴随着甲类事物的发生而发生的众多经验事实,每当看到甲类事物出现时就会推测或联想到甲类事物后面必然会有乙类事物跟随出现。这种在经验归纳基础上出现的推测或联想具有合理性吗?这就是休谟提出的归纳推理问题。

休谟对因果关系问题的回答: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关系”的思想观念既不是来源于观念的演绎论证,也不是来源于任何一次具体的经验观察,而是来源于人们在多次经验观察基础上产生的联想习惯或习惯性。根据经验论“知识源于经验”的思想原则,我们只能相信那些依据我们的观察经验所得到的观念知识,不能确定没有经验感觉作为来源的因果关系观念的真实性。

休谟认为:关于实际的事情或外部事物的观念知识只有通过经验观察才能够获得,因果关系是实际的事情或外部事物,所以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知识不能够通过理性直观或演绎推理产生出来。但是,我们只能观察到一个事物多次紧跟着另一个事物出现,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不能通过任何具体的一次经验观察或单一的例证产生出来。我们只有在多次经验到一个事件之后总有另一个事件相继发生或许多一律的例证的基础上,心灵才会留下关于这类事情的记忆。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到原因事物时就会对结果事物产生习惯性的联想。

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第七章中说: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一章推论的大意总述一遍。每一个观念都是由先前的一种印象或感觉摹拟来的;而且我们如果找不出某种印象,那我们可以确乎相信,也没有相应的观念。在物体或人心作用的单一例证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产生出‘能力’印象或‘必然联系’这个印象来,因而也不能揭示出这种观念来。但是许多一律的例证如果出现了,而且同一物象如果恒常被同一事情所伴随,那我们就开始有了原因和联系的意念。我们在这里就感觉到一种新的感觉或印象,感觉到一个物象和其恒常的伴随之间在我们的思想中或想象中有一种习惯性的联系。这个感觉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那个观念的来源。因为这个观念既然起源于许多相似的例证,而不是起源于任何单一的例证,所以它的生起一定是凭借于多数例证和单一例证所差异的地方。但是它们所差异的情节,也只有想象中这种习惯性的联系或转移。在别的一切特殊情节下,它们都是一样的。在两个弹子相冲击后,我们总常见有运动传出来,而且我们以前所见的第一个例证和现在呈现于我们的任何例证都是精确相似的。○36

休谟对归纳推理问题的回答: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以有限的经验事实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所以我们不能够从逻辑上证明根据过去多次发生从无例外的甲类事物在前乙类事物在后相继出现的事实,推测将来甲事物后面必然会有乙事物跟随出现的归纳推理完全符合理性的原则。

休谟在《人类理智研究》中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观念的连结,另一种是追求实际的真相。追求观念的连接所牵涉到的事物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思想原则,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追求实际的真相所牵涉到的事物是经验感知得到的观念材料,为了避免被我们所不知道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过去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归纳思考的原则在于假设我们过去的行动可以作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论证的或直觉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验的,我们不能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2、休谟关于因果关系问题的答案是正确答案吗?

休谟关于“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但是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话语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它是休谟扬起的遮蔽了

因果关系这个对象事物的漫天沙尘。休谟关于“我们心中的因果关系观念不是来源于任何一次具体的经验观察或单一例证,而是来源于许多次经验观察基础上形成的联想习惯”观点,否定了个别和一般、单一例证和许多例证具有的同一性质,是“一般事物可以脱离个别事物而存在”的错误思想观点。

什么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发生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相互改变对方的事情或现象,是哲学从混沌中发现和彰显出来的具有时间、空间等多种规定的实体事物。当我们明确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个词语所具有的确切含义,确定了关系概念的种加属差样式的定义,知道了关系这个概念所指的具体对象事物后就会发现,我们能够观察到两个事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或现象,能够经常观察到发生在因果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会知道休谟所说的“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两件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句话完全不符合经验实际。

休谟在《人性论》第一卷第一章的‘论关系’一节中说:“关系这个名词通常用于两个差别很大的意义。一个意义是指在想象中把两个观念连接起来,并按照前述方式使一个观念自然地引起另一个观念的那种性质而言;另一种意义是指我们在比较两个观念所依据的那种特殊情况,即使是这两个观念在想象中结合着的。○37休谟认为‘关系’的通常意义是人或主体的一种心理倾向、认识形式或思想原则。另一种意义是指一种特殊的对象事物。休谟关于“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话语,否定了‘关系’这个词所具有的表示一个对象事物的意义。

休谟关于“我们心中的因果关系观念不是来源于某一次具体的经验观察或单一例证,而是来源于许多次经验观察基础上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观点,否定了个别和一般、单一例证和许多例证具有的共性或普遍性,不符合一般事物依存于个别事物、一般事物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单独存在的客观事实,是包含着低级错误的思想观点。爱自己的老师,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批评了柏拉图老师关于“一般事物可以脱离个别事物单独存在”的错误观点。休谟对因果关系观念的来源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完全不符合一般事物不能脱离个别事物单独存在的客观事实,违背了普通人都应该知道的一般常识。

3、我对休谟提出的因果关系问题和归纳推理问题的回答

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和“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思想观点或因果观念是从哪里来的?

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和“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思想观点或因果观念来源于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人们关于因果关系或因果现象的观念知识来源于认识,人们关于统帅心理作用、思想认识或联想活动的因果原则、因果规律、因果倾向的意识知识来源于人类的思维。

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关系”和“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思想观点,是认识产生的关于因果关系这个可知实体事物的观念知识。观念知识是内容和形式组成的统一体,认识具有经验归纳和观念演绎两种具体的存在形式,经验归纳是观念知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的唯一来源,演绎推理是观念知识所包含的主观形式的唯一来源。我们通过一次经验观察就可以发现存在于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事情或现象。通过多次经验观察可以从中发现、归纳和抽取出每个涉及两个对象的事情或现象都包含或分有的因果关系这个一般性的实体事物。

人们根据过去多次发生从无例外的、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相继出现的事实,推测将来甲事物后面必然会有乙事物跟随出现是否合乎理性的原则?

因为人们根据过去多次发生从无例外的、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相继出现的事实,推测将来甲事物后面必然会有乙事物跟随出现的推理或联想活动,实际上是人们根据经验观察或归纳推理所获得的普遍性观念所进行的演绎推理活动。人们根据过去多次发生从无例外的、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相继出现的事实,推测将来甲事物后面必然会有乙事物跟随出现的推理认识活动,同数学和逻辑学的观念演绎推理活动是完全相同的认识活动,数学和逻辑学的推理活动合乎理性的原则,所以归纳推理也合乎理性的原则。

我们能够从逻辑上证明经验归纳基础上的演绎推理具有合理性。

首先,经验归纳基础上的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人们根据过去多次发生从无例外的、甲事物在前乙事物在后相继出现的事实,推测将来甲事物后面必然会有乙事物跟随出现的演绎推理活动,实际上是从一般的因果关系观念到特殊的因果关系事物的演绎推理认识活动,而不是从一个事物伴随着另一个事物多次相继出现的事实推导出未知事物的推理认识活动。因为我们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个事物伴随着另一个事物出现的事实,而且也能够观察到发生在原因事物和结果事物之间的事件、事情或关系,并且从这些众多的因果关系事件中抽取出它们共同具有的内容和规定,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关于众多的个别因果关系或因果事情的一般观念。

其次,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联系的必然性推理。作为演绎推理前提条件的一般因果关系概念和作为推理结论的个别因果关系概念是相互包容的。概念一般都包含着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或规定,都是内涵和外延组成的对立统一体。从概念的内涵方面看,个别的因果关系概念的内涵或内容多于一般的因果关系概念的内涵或内容,个别的因果关系概念包含一般的因果关系概念。从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方面来看,一般因果关系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大于个别因果关系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一般的因果关系概念包含个别的因果关系概念。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原因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条件限制的原因,结果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条件限制的结果,原因和结果具有一一对应的内容规定。原因必然隐藏着结果,结果必然隐藏着原因。所以我们通过演绎推理完全可以从原因事物中发现和彰显出结果事物,从结果事物中发现和彰显出原因事物。

4、休谟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变化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跃迁问题

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了道德学说中联系词‘是’与‘应当’的变化问题,他说:“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按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来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并使我们看到恶和德的区别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的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所察知的。”○38

休谟认为:道德活动的动力或指导者不是理性而是道德感,道德与知识不是同一个领域的东西,道德涉及到的是价值,知识涉及到的是事实。因此,道德上的善与恶的区别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的关系上,价值判断是与事实判断不同的另一种判断,它具有主观性的特征。从有关事实的判断或命题中不能推导出关于价值的判断或命题,如果谁持有反对意见就应当拿出证据来加以确证。这种认为事实陈述并不承担道德陈述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承担裂隙”或伦理学上的“休谟问题”。休莫认为在道德领域中由于经验性的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所以也不能得出必然性的结论。

休谟向人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什么不同之处?是否能够从事实判断或命题中推出价值判断或命题?

回答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判断、什么是事实判断、什么是价值判断,然后才能给这个问题一个完善的答案。

什么是判断?判断是认识主体在对判断对象和判断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使用判断动词、判断语句和界定判断对象的词语概念这些工具,对判断对象进行的分类、排序、界定和说明,使判断对象从混沌中彰显和产生出来,并获得判断对象的命题知识的思想认识活动。

判断一般包括判断的主体、判断的对象、判断的标准、判断的目的、判断的结果、判断的方法、判断的工具这些内容或规定。例如:柏拉图是一个哲学家。这个判断句就是认识主体在对柏拉图这个判断对象和自己记忆的哲学家的判断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使用判断系动词‘是’连接判断的主词和宾词组成判断语句,对柏拉图这个判断对象是否符合哲学家的标准所作出的说明或描述。

什么是事实判断?事实判断是人们为了确定认识产生的观念知识是否符合事实所进行的比较判断活动。

什么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人们为了确定思维所产生的意识知识和意识行为是否符合价值原则或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比较判断活动。

关于观念知识真、假的事实判断使用‘是’或‘非’这两个判断动词连接判断的对象和判断的事实标准。关于意识知识或人体行为对、错的价值判断使用‘应该’和‘不应该’这两个判断动词连接判断对象和判断的价值标准。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有五个不同之处:一、对象不同;二、标准不同;三、目的不同;四、结果不同;五、过程不同。

事实判断以主体未知其类属的对象事物和观念知识作为判断的对象,价值判断以主体未知其类属的人体行为和意识知识作为判断的对象。因为价值判断的对象只能是主体未知的人体的行为和人脑的思想活动,所以我们只能作出人们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什么事情的判断。不能作出其它动物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什么事情的判断。因为事实判断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大于价值判断概念的外延或适用范围;所以我们可以用表示事实判断的判断动词‘是’表示价值判断的内容。例如:依照人大制定和颁布的兵役法服兵役,是每个适龄青年应该履行的光荣义务和行为。

事实判断以主体已知的一般客观事物作为判断的标准,价值判断以主体已知的具有满足人类需要或利益能力的一般行为作为判断的标准。凡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观念或知识都是正确的,凡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观念或知识都是错误的。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和绝

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行为都是应该的行为,凡是有害于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不应该的行为。

事实判断的目是给主体未知的对象事物进行分类和排序,获得关于未知对象事物的类属知识或观念命题知识。价值判断的目的是给主体未知的人类行为和意识知识分类和排序,发现和彰显符合价值原则和人类生存需要的人体行为的意念知识。

事实判断的结果是关于未知对象事物的观念知识,价值判断产生的结果是关于未知人体行为的意念知识。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指挥和统帅的行为。人的行为意识、意念、愿望、道德原则和伦理思想都是价值判断产生的结果。各种关于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科学知识都是事实判断产生的结果。价值判断的结果是主体获得了人的社会行为规则、道德规范,建立了正确的社会理想,形成了合乎理性的社会意识,掌握了正确的思想和工作的方法。

事实判断是在认识的过程中作出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在思维的过程中作出的判断。

认识是主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认识对象的各种感觉材料,在大脑中形成和产生关于认识对象的一般观念知识,以满足主体的生存发展对事物知识需要的思想活动。思维是主体通过分析处理所获得的关于主体和客体的全部知识材料,在大脑中形成和产生正确处置外部事物以满足自身生产发展需要的行为意识、意念、路线或方法的思想活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主要区别是认识结果和思维结果的区别,认识的结果或事实判断的结果是关于对象事物的观念知识。思维的结果或价值判断的结果是制约人脑和人体行为的意识知识。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具有统一性。首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都是关于同一个认识对象或同一个客体的判断。事实判断是关于对象事物和对象事物的观念知识是否符合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关于对象事物和对象事物的意识知识是否符合的判断。其次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主体具有统一性,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所依据的标准具有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相同本质。

能否从事实判断或事实命题中推出价值判断或价值命题?

我认为能够从事实判断或事实命题中推出价值判断或价值命题。

首先,价值判断总是伴随着事实判断的发生而发生,在事实判断的后面总是有价值判断跟随着出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为事实判断产生的命题知识是价值判断得以进行的依据,没有事实判断获得的知识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任何价值判断都不能够发生或出现。

其次,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是由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个对立部分组成的一个统一的事情或现象,我们不仅能够观察到价值判断总是伴随着事实判断的发生而发生,而且也能够观察到可以划分为相继发生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个部分的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能够观察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因果关系。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一卷第一章

2、〔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下卷,第196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德〕康德著《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5-6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1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第一章第五页。

6、〔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2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282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引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页。

9、〔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一卷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18页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11、柏拉图著王朝阳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751页

12、〔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53 页。

13、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06页。

14、〔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一章。

15、巴克莱《人类知识原理》正文第二小节,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出版

16、〔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理智研究》商务印书馆 1957 年版第四章

17、〔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一卷,第三章第五十七页。

18、《柏拉图全集》第8卷,第288页。

19、《柏拉图全集》第8卷,第320页。

20、《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第247页。

2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第251页。

22、《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第348页。

23、〔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一卷第三章。

24、〔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一卷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3页。

25、〔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第161页,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6、《柏拉图全集》裴多篇王朝阳译

27、〔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二卷第二章商务印书馆,第154页

28、〔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知识原理》正文第35章。

29、〔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37 页

30、〔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第五章第一节第19页

31、〔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二卷第一章第116页。

32、〔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第二卷第一章第117页

休谟的宗教思想

收稿日期:2007-03-12 作者简介:刘厚田(1970-),男,重庆永川人,200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西方法哲学研究;阳渊源(1980-),男,重庆人,200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西方法哲学研究。 休谟的宗教思想 刘厚田,阳渊源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休谟用他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对西方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本体论证明及神迹说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对人性的考察来考察宗教的起源,褪其神圣之光环开宗教现代性的先河。 关键词:设计论证明;神迹说;崇拜;宗教与人性 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7)08-0032-03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英国著名哲学家。 “休谟生活在启蒙时代,在那个时代中思想的杂乱以及社会的动 力使18世纪成为现代事物中重要的部分。”〔1〕 (3)当时英国的宗教领域是新旧杂存、教派林立,宗教教义遭遇各方面的质疑,在这样的宗教氛围之中,注定了对宗教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批判特质。休谟对当时处于支配地位的宗教思想大加批判,甚至断然宣称:“我们如果在手里拿起一本书,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书,那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着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论么?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么?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他投在烈火里,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分别的, 只有诡辩和幻想。”〔2〕 (145)休谟宗教思想的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剥落了传统宗教的神圣光环;第二,开启了宗教的现代性先河,以至于有人这样评价他:“以后所有的哲学神 学,都不得不考虑休莫的研究。” 〔3〕 (101)休谟一开始哲学研究就把宗教问题联系进来,他对宗教问题的兴趣是贯穿在他的整个哲学生涯中的。他的目的不是证明宗教教义的权威性和正确性,而是要考察宗教原则和神学证明的哲学根据。他关于宗教的论述有较多的不协调和不一致之处,他不是无神论者,也不一概地反对宗教,他在批判各种宗教理论,抨击宗教迷信的危害的同时,仍承认上帝的存在。休谟关于宗教的理论著作主要有《人类理智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Hu 2man Understanding,1748)的第十章“论奇迹”,第十一章“论特殊的天意和来世”,《宗教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 istory of Reli 2 gion,1757),《自然宗教对话录》 (D 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 2ligion,1779),以及若干篇短论。一、关于本体论证明及“神迹说”(一)对上帝存在的设计论证明的批判 毫无疑问,在西方的宗教理论中,证明上帝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题目之一,是具有核心和主导性地位的问题。数 百年来无数的哲学家、神学家、宗教人士都不遗余力地证明着,安瑟伦、笛卡耳、托马斯?阿奎那……其中,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的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影响十分广泛,而休谟的批判就是针对其中的第五个证明“从自然界事物的合目的性,推出一个有理智的神圣设计者”来的,即所谓设计论的证明(the argument from design )。设计论的证明从自然现象的合目的性和与人工制品的类比推出上帝的存在,此为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是自然神学中的一个流行理论。休谟从经验论出发,认为“这种教条所根据的圣经和传说,我们如果只当他们是外部的证据看,而且我们如果不曾借圣灵的直接感动来心领神会它们,那它们的明验便没有感官的明验那样强烈,因此,那种教条是和我们的感官相冲突 的”〔2〕 (97)。一个聪明人,“即在最终他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以后, 那种明验也超不出我们所谓可然性(p robability )”〔2〕 (98)。休谟对设计论证明的批判可以归纳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人工作品有设计者并不能推出自然作品必然也有设计者。“假如我们看见一所房子,我们就可以极有把握的推断,他有过一个建筑师或营造者;因为我们所经验到的果与果所从出的恰是属于一类的。但你却决不能肯定宇宙与房子有这样的类似,使我们同样可靠地推出一个相似的因,或者说这样的类比是完全而又完善的。两者之间的差别如此显著,所以你在这里所推出的充其量也不过是关于一个相似因的一种猜想、一种揣 测、一种假设。”〔4〕 (17-18)。拿房子、家具、机器等与整个宇宙比较其实就是在用部分和全体作比,两者差别太大了,没有可比性,这就如同我们不可能从一根头发的生长推断出人全身的生长,无法从一片叶子的生长推出一棵大树的生长一样。在部分和全体相差很大的前提之下,“我不但决不承认自然的一部分能供给我们关于自然全体起源的正确结论,我并且不容许自然的一部 分作为另一部分的法则”〔4〕 (21)。 第二,归纳法并不适用于由自然作品到最高造物主神的推 2 3 第8期 NO.8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August .2007

大卫休谟的法律哲学和政治哲学.doc

大卫休谟的法律哲学和政治哲学- 用一个意指一套共同的思想体系主宰了一个时代的称谓去命名这个时代,始终会隐含有某种误导性。如果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去命名一个像18世纪那般混乱动荡的时代,那么毋庸置疑,我们一定会扭曲当时历史的本来面目。用“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or Aufklarung)这个称谓把下述两个脉络的学者──一方面是从伏尔泰(V oltaire)到孔多赛(Condorcet)的法国哲学家,另一方面则是从孟德维尔(Mandeville)、经由休谟和亚当·斯密、再到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的苏格兰和英格兰思想家──笼而统之地归在一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要掩盖他们之间的差异,因为从这些学者对19世纪的影响来看,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与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表面上的相似性相比要重要得多。尤其是就大卫·休谟而言,有论者在晚近表达了一个更加切实的观点,即休谟曾“运用启蒙运动自身造就的武器去反对启蒙运动”并开一代先河,“运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去削弱种种对理性的诉求”。[1] 人们在说及启蒙运动的时候,就好像它代表着一整套由同质性思想组成的思想体系;这种习惯可以说在德国最为根深蒂固,当然这也是有明确原因可考的。但是,导致人们对18世纪的思想产生这种看法的那个原因却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而且在我看来还是极为不幸的后果。这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德国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法国学者对英格兰人思想的阐述和解释而了解到英格兰人的思想的(当然,这些英格兰人的思想主要是由苏格兰人

阐明的──但是我有一个很难改掉的习惯,亦即当我说英国人的时候,我总是习惯用英格兰人这个术语来意指英国人);而我们知道,法国学者所做的那些阐述和解释往往是一些错误的解释。因此,在我看来,知识发展史和政治发展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欧州大陆几乎都是通过法国人而了解到那些伟大的政治自由思想的;然而我们知道,法国这个民族实际上在此前根本就不知道自由为何物,因而他们对那些产生于同法国有着天壤之别的思想和政治环境中的传统、制度和理念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解释,我们也是可以想见的。法国人乃是本着一种建构论的知识主义(constructivist intellectualism)精神来解释英国人的传统、制度和理念的;在本文的讨论中,我将把这种建构论的知识主义简称为唯理主义(rationalism);一如我们所知,这种唯理主义乃是与一个试图设计出一种新的中央集权政府结构的专制国家的氛围完全投合的,但是却与那种最终只在英国被保留下来的较为古老的传统完全背道而驰的。 事实上,17世纪对于英吉利海峡两岸来说,都是一个由这种建构论唯理主义所支配的时代。弗朗希斯·培根(Francis Bacon)和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同笛卡尔(Descartes)或莱布尼兹(Leibniz)一样都是这种唯理主义的倡导者-甚至连约翰·洛克(John Locke)都不能完全不受这种唯理主义的影响。这种唯理主义乃是当时产生的一种新现象,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它与那种在此前就已经存在的也被称之为rationalism(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混为一谈。对于唯理主义者来说,理性不再是一种当真理凸显出来的时候认识真理的能力,而变成了一种从明确的前提

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湖中学高二政治月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关于哲学的起源问题,曾经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这一材料说明( ) A. 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 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 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 D. 哲学产生于有些人对一些无聊问题 的思考 2. 无独有偶,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是啊,人会思考,动物会思考吗?什么叫思考?为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这些起初不显眼的问题,一旦认真起来,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门“精神哲学”专门讨论这些问题。这说明( ) A.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 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 层次 C. 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D. 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 或动因 【答案】1. C 2. D 【解析】

休谟

休谟 休谟 概述 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休谟 外文名: David Hume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苏格兰爱丁堡 出生日期: 1711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 1776年8月25日 职业: 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 首倡近代不可知论 提出著名的―休谟机制‖ 最先讨论到了伦理学 目录[隐藏] 简历 哲学思想 学术思想 著作 历史地位和影响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休谟(David Hume 、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编辑本段] 简历 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12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继续哲学著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著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编辑本段] 哲学思想 虽然休谟属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讨论到的题材大多与现代哲学界的主要争论有密切关系,这与其它同时代的哲学家相较是相当罕见的。一些休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因果问题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休谟在这里提出了―经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

公债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债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082 课程名称:公债经济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public debt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 财税类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财政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公债活动是一个横跨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本课程试图对日益繁杂的公债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和全景式勾勒,讲授内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中国特征的公债问题,希望能为财经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思考公债经济学相关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平台。本课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公债活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与理论;第二部分分析、考察世界各国公债活动与公债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中外公债管理政策。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的选修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掌握公债经济学这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要求能获得对各种公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及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债思想演变、理论发展、管理改革、制度变迁等社会经济政治热点问题更加关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债经济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对国内外的各类公债问题与公债活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2.重点掌握公债的多重内涵、内在本质及其“三性”特征。

3.理解关注和重视公债经济学的主要理由。 4.掌握公债结构的划分标准、不同类别及其主要含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实世界中的公债问题 1.主要内容:(1)中国的公债活动扫描;(2)世界范围内的公债活动;(3) 公债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外公债活动发展概况;影响公债规模的经济条 件;现实世界公债活动的主要特点。 3.问题与应用:对国内外的各类公债问题与公债活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和理性思考。 第二节为什么要关注和重视公债问题 1.主要内容:(1)公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或命题;(2)关注和重视公债问题的几个理由。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债的基本功能。 3.问题与应用:理解公债活动与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公债的基本经济功能。 第三节公债:概念、本质、特征及其种类 1.主要内容:(1)公债的概念界定;(2)公债的本质之争;(3)公债的 “三性”特征;(4)公债的种类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债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种类。 3.问题与应用:重点掌握公债的多重内涵、内在本质及其“三性”特征。 第四节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1.主要内容:(1)公债经济学的学习目标;(2)公债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学习公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3.问题与应用:理解学习公债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 (三)思考与实践 1. 如何理解公债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2. 什么叫公债结构? 3. 理论联系实际,请您谈谈我们为什么关注和学习公债经济学? 4. 如何学好公债经济学?请谈谈您的想法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讨论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自考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 —— —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刘水静邓扬麒 英国近代三位道德哲学家霍布斯、哈奇森和休谟,均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寻求和追问道德的基础,并以 此来构建自己的道德学体系。霍布斯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爱或自保本性,这种理论却被哈奇森称为“自私 的道德体系”。哈奇森主张从人的仁爱本性出发来解释道德的基础,但哈奇森本人的道德体系因全面否定霍 布斯的理论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休谟在批判吸收霍布斯、哈奇森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中的“有 限同情心”的理论预设,并最终超越霍布斯和哈奇森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仁爱的道德体系”。 [关键词]霍布斯;哈奇森;休谟;自私;仁爱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0-0053-04 刘水静(1984—),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伦理学史;邓扬麒(1983—),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法制史。(湖北武汉430072) 与中世纪主流伦理学思想相比,英国近代道德哲学在考察道德起源时的理论视角实现了从神到人的转变:道德的基础根源于人或人性,而不再是根源于上帝或神启。于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再与神有关,而是直接与人相关。所以,考察近代伦理学家的道德起源理论,我们几乎都要从他们对人的本性的预设开始谈起。 一、霍布斯:道德起源于人的自保本性 霍布斯关于道德和道德起源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在考察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起源等政治学问题时,霍布斯从人的“自然状态”谈起。他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激情中追寻人的“自然权利”,并基于“自然权利”和人的理性推导出“自然法”。只是在霍布斯看来,在人的激情冲动面前,理性是软弱的。作为理性的命令即“自然法”本身也是软弱无力的。因此,在国家权力产生之前,理性法则根本无法约束人们的感性冲动。在“自然状态”中,虽然存在“自然法”,但人与人之间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也就是说,“自然法”仍然无力确保人的安全和生存。霍布斯进而认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人们唯有相互订立契约,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某个或某些人,从而组建一个强力国家,以此捍卫“自然法”的权威和效力。 这就是国家主权—— —“利维坦”—— —的诞生逻辑。然而,从《利维坦》一书的章节排列中,我们发现霍布斯并没有用任何一个与“道德”一词直接有关的标题来命名某个章节,以对道德问题展开专门的讨论。这并不是因为霍布斯在探讨自然法和国家起源时不重视道德,而是因为他把自然的理性法则本身看做了道德法则。在《利维坦》第十五章中讨论自然法时,霍布斯说:“我在前面所说的正义、感恩、谦谨、公道、仁慈以及其他自然法也是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美德,而其反面的恶行则是恶。”[1](P122)所以霍布斯宣称:“研究这些自然法的科学 是 53

对于休谟认识论哲学的思考探究

对于休谟认识论哲学的思考探究 ——读《人类理智研究》有感 牛牧晨2013202867 大卫·休谟是18 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 怀疑论者, 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休谟不是那类在哲学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他同柏拉图、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一样, 是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持久而深远影响的哲学家。当我们看到当代的许多哲学巨匠仍在深入研究休谟的思想、并把他奉为理论先驱的时候, 不能不感受到休谟哲学所具有一的种现实的力量。 首先,休谟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基本观点贯彻着经验主义的原则——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完全依赖于直接的感知觉经验。他的思路是洛克还有贝克莱的延续。因而我们有必要先从经验主义的起源处谈起,以便于更好的理解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脉络和休谟哲学的独创之处。 洛克的白板说奠定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根基,他从知识的来源出发,将知识分为对于外部事物的感觉和对于内心活动的反省。他认为知识就是人心对于两个观念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有关于观念的。而在洛克这里,观念就是人心在自身所直接观察到的任何东西,或知觉理解思想等任何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它将简单观念分为具有客观性和纯粹主观性的两类观念,再经过处理形成复杂观念。但是洛克这种单纯的认识论立场同样的主观抽象,由此分析得到的简单观念是实际上是一些抽象的感觉知觉经验,本身就是脱离实践的。一句话,洛克将知识彻底的经验化,知识也就完全的主观思维化。 而贝克莱的经验论思想则是对于洛克经验论的主观化发展,“存在即被感知”是沿着洛克的理论发展而来。本来在洛克那里,我们所经验到的存在,是具有着为意识存在的特性的,有些东西就不是自在的,比如颜色气味等纯粹主观性的观念,他们是为他物存在的。但是,洛克同样指出了广延这样一类具有客观性的观念,是具有自在性的。用黑格尔的话讲,洛克没有把纯粹主观的观念即为他物存在的东西当成概念,而是把它纳入到了自我意识的范围里;他所说的自我意识并不是普遍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精神,而是与自在相对立的东西。而贝克莱则不然,他把一切存在物和各种规定都当成是被感觉到且是自我意识造成的东西。它的存在就是它的被感知,如果主体感觉不到某物,那么可以说某物对这个主体而言就是不存在的。而实际上我们只能说它对于主体的感知觉不存在。 在洛克所认为的属于对象的基本性质即广延那里,贝克莱却根本否认了这一点,认为是矛盾的。洛克最后达到的抽象实体在他看来也是不可理解的,因而外部现实性也就在此消失了,存在就被作为一种完全主观感觉性质的事物揭露出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不能互相抽离。实质上是对于笛卡尔主义的极端发挥,一旦我们采取了单纯思维主体的立场,将人等同于思维存在进而等同于感知觉经验存在,存在也就仅仅成为思维的存在,而不成为其它。 近代西方哲学的共同主题是回答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和来源。休谟承袭洛克和贝克莱经验主义的传统,继续对以笛卡儿和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大陆唯理论进行彻底的攻击。休谟不仅要为知识的合法性清理地基,而且企图建立人的科学体系。而休谟首先要探讨的是,人类思维和语言如何能准确把握这个世界。 休谟和洛克一样,为了确定人类认识的性质和范围,他把洛克的观念分解为印象和观念,后者是对于印象的摹仿。同时对于贝克莱对“物质对象包含实体或

休谟

休谟 休谟问题,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首先提出的,是个未能很好解决的哲学问题,主要是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因果问题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休谟在这里提出了“经常连结”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事物在未来也不一定会一直“互相连结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而是因为我们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 归纳问题 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相”。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过去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归纳思考的原则在于假设我们过去的行动可以做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论证的或直觉的:这样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验的,我们不能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因为(在逻辑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显事实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 一、休谟问题的由来 以前的一些哲学家认为,道德可以像几何学或代数学那样论证其确定性,但是,休谟认为,对于道德问题,科学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问题。他在《人性论》中写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尽管休谟自己没有明确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但它的意思却是否定的,即从“是”中不能推出“应该”。 严格说来,休谟问题并非指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而是指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的关系问题,由于事实命题一般以“is”为系词,而价值命题一般以“ought”为系词,所以休谟问题又称“实然与应然问题”。 二、“是”如何推导出“应该” 由“是”推导出“应该”,必须分两步来完成。 1、由事实关系的“是”可以推导出价值关系的“是”。事实关系的“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状态、特性及其规律性;价值关系的“是”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的状态、特性及其规律性。显然,“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客观事物”,只是前者比后者更为复杂多样、更为变幻莫测,因为“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而且还取决于主体的品质特性和介体的品质特性等众多因素。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是由众多简单的“客观事物”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即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复合事物。由此可见,价值关系的“是”是由众多事实关系的“是”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即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复合而成,或者说,价值关系是事实关系的“函数”。实际上,价值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有序化能量,就是按照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有机地、有序地组合起来的能量,即价值是能量的“函数”。 2、由价值关系的“是”可以推导出价值关系的“应该”。当事物的状态与特征只是单一性的、确定性的和清晰的时,对于该事物的状态与特征就可以用“是”来描述;当事物的状态与特征是多值性的、概率性的、模糊性的时,对于该事物可以运用多值函数、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取其中具有最先出现的、最大概率的、最相似的状态与特征确定为“应该”来描述,即“应该”是具有最先出现的、最大概率的、最相似的“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都是为了追求可持续的利益最大化或

【大卫-休谟简介】

【大卫-休谟简介】 他是一个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学家,这一点少有人知道。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生平 大卫-休姆(后来改名为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儒略历)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休谟在长大后偶而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是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像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

斯(两位当时著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著作。休谟对于大学里的教授都不抱好感,他曾在1735年告诉一名朋友说:你根本不能从教授身上学到任何东西,那些东西在书里都有了。 在十八岁时休谟的哲学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使他得以让自己彻底面对这个全新的思考领域,也使他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休谟并没有说明这个重大突破为何,但一般推测很可能是他在因果上的理论—亦即我们对于世上因果关系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在那个时代,一个贫穷的苏格兰人能选择的生涯途径相当少,休谟面对的是成为家庭教师或是成为商人的职员这两个选项,他最后选择了后者。1734年,在于布里斯托经商数个月之后,休谟前往了法国安茹的拉弗莱舍(La Flèche)旅游,在那里休谟经常与来自Prytanée军事学校的耶稣会学生进行哲学讨论,勒奈-笛卡尔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那里定居的四年中休谟替自己订下了生涯计划,决心要过著极其简朴的生活以应付我那有限的财产,以此确保我的独立自主性,并且不用考虑任何除了增进我的文学天分以外的事物。在法国定居时休谟也完成了《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一书,当时他年仅26岁。虽然现代的学者们大多将《人性论》一书视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哲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刚出版时并没有获得多少重视。休谟在记载到当时自己缺乏大众重视时这样写道:媒体对这本书的反应是一片死寂,甚至连对那些狂热的读者群都没有半点交代。不过我本来就养成乐观而开

大卫休谟读书笔记

大卫休谟论说文集卷二——论道德与文学 读书总结: 大卫.休谟(1711----1776): 是英国经验派哲学家和美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休谟主张用“哲学的精密性”来指导美学。休谟哲学的两大思想支柱是:“经验论”和“人性论”,主张:“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美学贡献主要是,在继承经验派传统的基础上,着重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美的本质”和“审美趣味标准”,因为这正是休谟最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考察休谟的美的本质论:休谟认为:“美不是对象的一种属性,而是某种形状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其效果的根源即“人心的特殊构造”。他的这个基本观点,在其《怀疑论者》和《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都做了阐述。另一方面,在美的本质方面,他的思想观念又确实存在着矛盾,在《怀疑论者》中,休谟进一步提出,快感是一种内外协调的结果,而“美”的评价又是“快感”的结果,那样,这种观点就不全同于美的主观论。 关于美的本质,休谟有两种重要的观点:一,效用说:产生美感的原因,除了对象的性质外,还在于对象与他的所有者以及它的效用。“美”分为来自感觉和来自想象两种,感觉的美是由感官直接接受的,只涉及对象的形式;想象的美则起源于对象形式所引起的对象的便利和效用观念的联想,这就必然涉及内容意义。此论点是对于苏格拉底“美的效用”说的进一步发展。二,同情说:所谓“同情”就是借助想象而产生的对那个对象的人情绪的一种体会,或者说同感,对象之

所以能引起快感,往往由于他满足人的同情心,不一定触及切身利益。 休谟关于审美趣味的观点,主要集中于《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企图通过分析审美趣味的差异去寻找普遍的原则,分析了正确的审美趣味需要的条件和造成趣味差异的原因。 休谟的美学思想是以她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是根据对人性的分析和研究来回答各种美学问题。他的名著《人性论》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第二三卷主要涉及美学及伦理学。个人十分欣赏休谟行文清晰的逻辑性,读书笔记遵循休谟的论述逻辑框架,加入个人理解。 分篇笔记: 一:论趣味的敏锐与激情的敏感 Ⅰ:1,某些人拥有,激情的敏感①:即对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极为敏感;即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虽然没有人能够完全具有稳重的性格而不受情绪的干扰,但是激情的敏感往往会造成更多冲动的错误 2,还有些人拥有,敏锐的趣味②:对于美丑十分敏感,理解为对于艺术的细节和品评具有更多的天赋,能在艺术中感受更多的趣味和更加强烈的痛苦。 Ⅱ:人们都更渴望拥有②敏锐的趣味,而抑制①敏感的激情→为了矫正激情的敏感:需要我们培养更高级,更雅致的趣味→培养趣味会提高对于温和的,令人愉悦的激情的感知力,而让我们的内心不为那些较粗野,较剧烈的情绪所动

休谟

休谟 一、人物简介和著作 大卫休谟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贝克莱等人的思想,将英国经验哲学发展到完成形态。他总结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哲学的成果,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做了准备。他的思想对后来包括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等在内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人性论》是休谟主要的哲学著作,该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伦情感”“伦道德”,其中第一卷是关于认识论的,分为四章:前两章主要讨论了观念的起源、性质、分类问题,第三章讨论或然性即因果关系问题,第四章对怀疑进行了论证。 二、印象、观念和知识 休谟的人性哲学首先讨论的是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即知识的起源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当时的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时人们将心中出现的一切东西都称为“观念”,因此,知识的起源问题也被称为观念的起源问题。 1、普遍命题的提出 ①休谟将心灵中出现的一切东西都称作“知觉” 印象:是强烈的生动的 知觉对两者的区分是休谟论知识起源的第一步观念:不那么强烈和生动 ②印象与观念的关系 A、所有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都是一一对应的。(如红色简单印象和红色简单观念) B、简单印象与相应的简单观念总是“恒常会合”在一起出现的。 C、简单印象总是出现在与相应的简单观念之前。 由此得出:简单观念一定是有简单印象引起的,即简单印象是原因,简单观念是结果。 于是,休谟提出了“普遍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复现”(他也称简单观念是简单印象的“摹本”,就像我们用复印机复印一样,复印件与原件精确相似,但又不是同一个东西。) 最后得出“第一原则”:人心中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简单印象发源的,这个简单印象是感觉。 ③结论:据上所述,休谟得出了和洛克一样的结论,一切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2、意义理论 ①语言在表达思想时往往是不准确的,不能确切表达说话者的真正意思,有的语言表达甚至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此,在理解一个思想之前,首先确定表达这个思想时所用的词、概念、乃至整个句子的意义成为关键。 ②由此形成意义理论:即确定意义的标准,确定语言表达中,什么样的词、概念和句子是有意义的。 ③接着,他提出了以感觉经验为依据的意义标准:一切词或概念都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一切观念都来自于感觉印象,而且感觉印象是清楚明白不容争议的,因此,感觉印象可以作为一个词或概念是否有意义的终极标准。 ④对于没有意义的语言表达该如何处理 一种办法是拒斥,另一种办法是给他们以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地位,比如将他们看做情感的表达,用于与情感活动相关的价值判断领域。休谟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题,所以他强调的是第一种办法。

《财政学原理》第五讲

《财政学原理》第五讲

财政收入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并对经济过程产生一系列影响。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主要有:税收、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公债收入。 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收入的定义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权力原则,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方式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主要是凭借其政治管理权、公共资产所有权、公共信用权等。 财政收入的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基金、公共收费、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按财政收入的来源: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部门结构(工农商部门收入等);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要求: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财政收入的规模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政府取得财政收入量的大小。 绝对量:适用于财政收入计划指标的确定,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及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纵向比较,是静态和个量分析。Eg:中央/地方本级收入、地方上缴中央收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收入。 相对量:适用于衡量财政收入水平、分析财政收入的动态变化以及对财政收入规模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是动态和总体分析。Eg:财政集中率。 财政集中率(K)反映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一般用GDP 衡量)。K=FR/GDP*100%。FR表示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入总额。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国民收入,从而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降低了物耗比例,提高了人均产出比率和社会剩余产品

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年旧历4月26日(注:新历是1711年5月7日:18世纪旧历比新历早11天)-1776年8月25日)首先提出的,是个未成很好解决的哲学问题,主要是指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 1 认知论的休谟问题 因果问题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休谟在这里提出了“经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事物在未来也不一定会一直“互相连结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而是因为我们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 归纳问题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13],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过去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归纳思考的原则在于假设我们过去的行动可以做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论证的或直觉的:这样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验的,我们不能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因为(在逻辑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显事实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 2 伦理学的休谟问题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认为,在以往的道德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的跃迁,即从"是"或"不是"为连系词的事实命题,向以"应该"或"不应该"为连系词的伦理命题(价值命题)的跃迁,而这种思想跃迁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既缺乏相应的说明,也缺乏逻辑上的根据和论证。这个有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以及价值判断不可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的主张,就构成了后世、特别是20世纪道德分析哲学讨论的一个主题。自然主义伦理学用自然(事实)的属性去规定或说明道德(或

休谟思想

休谟 休谟沿着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的路线继续发展经验论,在批判经院哲学、唯物论、笛卡尔主义和贝克莱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过程中,创立了西欧近代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大卫〃休谟(1711—1776)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十二岁入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学,后来转而研究哲学。1734—1737年,它在旅居发过期间写成了第一部、也是奠定它的哲学基础的重要著作《人性论》。该书于1740年在英国出版,但未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它当过家庭教师和辛克莱将军的秘书,出使过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在这期间,它将《人性论》的第一卷和第三卷分别改写为《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理研究》,先后于1748年和1751年发表,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752—1757年,在爱丁堡市图书馆馆长的职务期间,他博览群书,认真研究,撰写了巨著《英国史》。1763年,他又去巴黎,任英国使馆的秘书,并曾代理公使职务。在此期间,他和当时发过的许多知名人士交往,结识了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杜尔阁、达朗贝等人。休谟同卢梭过从甚密,当卢梭受到法国政府的迫害而无处安身的时候,1767年他邀请卢梭到英国居住。他万年在法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他最后一次去巴黎时,受到当时文化界和学术界的盛大欢迎。1769年辞去英国副国务大臣的职务,1776年卒于爱丁堡。 休谟生活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兴旺发达的景象使他兴高采烈。因此,他十分注重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他于1732年

出版的《经济论文集》一书,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贸易自由。他还提出过著名的?货币数量论?,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他是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老师和朋友。他的遗著《我的一生》就是由斯密整理出版的。由于休谟提出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治学说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晚年很享受英国政府的器重。休谟后期还写了专门论述宗教问题的著作,除1757年发表的《宗教的自然史》外,晚年还写了《自然宗教对话录》,死后才出版。 在政治上,休谟拥护在英国已经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政治统治,认为1688年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休谟反对任何形式的民主,认为民众的激动,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可怕的。 在哲学上,休谟从贝克莱出发,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认识开始于经验的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入发挥了经验主义的因果性学说,做出了不可知主义的结论。列宁说休谟是?和贝克莱走着不同道路的十八世纪的大哲学家?。 (一)除了知觉,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休谟经验论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坚持感觉经验不仅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而且是唯一的存在,除此之外,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存在与否,都是不可知的。这就是所谓的不可知论。 休谟发对天赋观念论,他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认识开始于经验。他写道: 思想中的一切材料都是有外部的或内部的感觉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