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考试要点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考试要点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考试要点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考试要点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1、节肢动物的特征:⑴体躯分节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⑵整个体躯被有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⑶大多数体节上有成对的分节附肢⑷血充满了整个体腔,即血腔就是体腔,心脏在消化道的背面,开放式血液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头部的脑和腹神经索,分别位于消化道的背面和腹面

2、六足总纲的基本特征:六足总纲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包括节肢动物门中的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狭义)六足总纲既具有节肢动物所共有的特征,又区别于其他节肢动物类群的特征:⑴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⑵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中心,成虫期具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无行走用的附肢⑸昆虫由卵发育到成虫要经过变态

3、昆虫纲繁盛的特点: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4、昆虫纲繁盛的原因:有翅能飞、繁殖能力强、体小势优、取食器官多样化、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性、适应力强

5、昆虫的有害方面:农林牧害虫、医学害虫

6、昆虫的有益方面:传粉昆虫、工业原料昆虫、天敌昆虫、实用、饲用、药用昆虫、腐生昆虫

7、昆虫的体向:前方或头向:沿着身体纵轴向着头部。后方或尾向:向着腹部末端。背向:向着虫体背面或背面朝上。腹面:向着虫体腹面为腹向朝下。中向:向着体躯中轴为中心与体躯纵轴相垂直。侧向:

向着体躯侧面为侧向,分为左和右向或内侧和外侧。

8、昆虫的体躯体躯的分节与分段昆虫的体躯由8--23个环节即体节组成,在幼体中,体节与体节之间是以节间褶相连,在若虫和成虫中,体节间是以节间膜相连,这些体节分别集合成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三个体段,一般认为昆虫的头部是由头前叶和6个体节高度愈合而成,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腹部由9--11个体节和1个尾节组成。体躯的分节方式:有初生分节和次生分节。初生分节是指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相邻体节间以环形凹陷-------节间褶相连,纵肌着生在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时期的体节,故称为初生分节,其体节称初生体节。这类昆虫的体躯可上下左右前后自如活动。次生分节是指昆虫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的若虫或稚虫,其体壁大部分骨化,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里面形成着生肌肉的內脊,內脊前一窄条未经骨化膜的膜质区——节间膜成为体节的分界。骨板按其所在的体面被分别命名为背板、腹板和侧板。这些骨板又可被缝、沟分割为若干个小片,分别叫背片、腹片和侧片。缝是两骨片之间狭细的膜质部分,里面无脊突。

9、胸足的基本构造:胸足着生在各胸节的侧腹面,是胸部的行动肤质。成虫的胸足自基部向端部常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共六节。胸足的基本类型:步行足、开掘足、跳跃足、携粉足、游泳足、捕捉足、攀悬足和抱握足。

10、具翅胸节背板的构造相似,常被前脊沟、前盾沟和盾间沟共三条次生沟分为几块骨片。上述三条横沟将具翅胸节的背板分成四块骨

片,即端背片、前盾片、盾片和小盾片。

11、昆虫的体壁是由表皮、底膜、体细胞层构成。体壁衍生物,非细胞性外突:完全为表皮突起,没有细胞参与如小刺、微毛、脊纹等。细胞性外突:突起部分有细胞参与,可分为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种外突。单细胞外突:一个皮细胞成的突起,如刚毛、鳞片、毒毛和感觉毛等。多细胞外突:一部分体壁向外突起而成,突起中含有一层皮细胞。基本不能活动的称刺,有一层质膜能活动的称距。体壁的色彩分类:⑴色素色(化学色):昆虫着色的基本形式,这类特色是虫体一定部位有些色素吸收一定长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形成的。⑵结构色(物理色):体壁上有极薄的腊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散射,衍射或干射而产生的各种颜色。如,甲虫体壁表面的金属光泽和闪光灯是典型的结构色。⑶结合色(合成色):是一种普遍具有的色彩,是色素色和结构色混合而成的。如,紫闪蛱蝶的翅呈黄褐色(色素色)同时也有紫色(结构色)的闪光。

12、消化系统:包括一根从忙口到肛门的消化道及消化有关的腺体。与消化道有关的腺体主要是唾液腺包括,上颚腺、下颚腺和下唇腺三类。鳞翅目和膜翅目叶峰幼虫的下唇腺特化为丝腺,上颚则代替唾液腺作用。消化道分三段: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的组织结构来源于外胚层内陷。中肠是昆虫消化道分泌、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中肠组织来源于中胚层。后肠来源于外胚层内陷,其结构与前肠近似,但环肌在内,纵肌在外,而且内膜较薄。

13、排泄系统: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移除体内新陈代谢废物,调节体

液中无机盐和水分的平衡,保持血液的一定渗透压和化学成分,使各器官能进行正常生理活动。马氏管一般位于后肠前端,顶端盲状,多游离于血腔,基端与后肠想通,来源于外胚层。马氏管是最重要的拍戏器官。脂肪体:营养细胞:充满脂肪,糖原和蛋白质,贮存养分。含菌细胞:含共生的杆状细菌,为虫体提供维生素,还能利用尿酸。尿盐细胞:沉积尿酸盐,起贮藏排泄作用。其他排泄器官:直肠、围心细胞、体壁、消化道、下唇肾。

14、循环系统: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主要波动器官,位于背血窦内,由动脉和心脏两部分组成。A动脉:开口与头腔,后连第一心室,引导血液前流的管道。B心脏:背血管后段连续膨大的部分,1——11个(蜚蠊11个,虱目1个),一般小于9个。辅搏器:是以心脏以外具有搏动功能的结构,一般为囊状构造,其功能是推动血淋巴在部分血腔、附肢、翅等附器官内循环。隔膜:背隔,腹部有节奏收缩,也可推动血液咋体腔内按一定方向运行。

15、呼吸系统:基本构造与呼吸作用:主要有总管身体两侧的侧奇观主干,即侧纵干,向外经气门气管与外界相通,向内分出3条横走气管,即背气管、腹气管和内脏气管,这些气管再分支形成支气管、微气管、通至各组织细胞间。气管管壁组织结构包括底膜、内表皮、管壁细胞、外表皮、螺旋丝。

16、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缘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三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纵贯消化道腹面的腹神经索,两者由周咽神经节索相连。交感神经系统是中枢圣经系统通向内脏的神经

系统。周缘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通向表皮下连接各感觉器官的神经系统。

17、分泌系统:内分泌器官有脑、咽侧体、前胸腺、食道下神经节等。由昆虫内分泌器官分泌并在体内起作用的微量活性物质称为激素。由外激素腺体分泌的活性物质称为信息激素。昆虫的内激素种类很多,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其中对昆虫生长发育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有3种激素:即由脑神经细胞分泌的脑激素,或称促前胸腺激素;由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和由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

18、昆虫生物学:5种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胎生、幼体生殖。两性生殖又叫有性生殖,即通过雌雄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又叫单性生殖,是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有些昆虫完全或基本上以孤雌生殖进行繁殖。这类昆虫一般无雄虫或雄虫极少,常见于某些粉虱、介壳虫、蓟马等。多胚生殖指一粒卵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这种现象仅见于膜翅目的姬蜂科、小蜂科、跳小蜂科、细蜂科、缘腹细蜂科和螯蜂科以及捻翅目等极少数寄生性种类中。胎生:雌虫产生的后代个体虫态不是卵,而是幼体。幼体生殖:少数昆虫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又重拾起,卵巢就已成熟,并能进行生殖的生殖方式。昆虫生殖方式的进化及生物学意义:两性生殖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孤雌生殖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后代,多胚生殖是对活体寄生的一种适应,胎生是保护卵而产生的适应性生殖方式,幼体生殖兼有孤雌生殖及胎生的有点。

19、昆虫个体发育:第一阶段是胚胎发育,即依靠母体留给营养(或由卵黄供给营养)在卵内进行的发育阶段。第二阶段是胚后发育,即从卵孵化开始发育成长到性成熟为止,这是昆虫在自然环境中自行取食获得营养和适应环境条件的独立生活阶段。卵期:卵自产下后到孵化出幼虫(若虫)锁经过的时间。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或若虫即破卵壳而孵出。孵化期:一批卵(卵块)从开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结束。幼期:若虫期:不完全变态类昆虫自卵孵化到变为成虫时所经过的时间。幼虫期:完全变态类昆虫自卵孵化到变为蛹时所经过的时间。蜕皮:蜕去旧表皮,代之以新表皮的现象。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龄期:幼虫和若虫从孵化到第一次蜕皮及前后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从孵化后到第一次蜕皮前称为第一龄期,这时的虫态即为1龄,第一次与第2次蜕皮之间的时期称为第2龄期,这时的虫态即为2龄。

20、完全变态的昆虫:完全变态的昆虫的幼虫期随种类不同,其幼虫形态也不相同。昆虫幼虫主要有4种类型:原足型:在胚胎发育的原足期孵化,腹部尚未完成分节,胸足近为突起状芽体。多足型:除具有发达的胸足外,还具有腹足或其他腹部附肢。根据腹部的结构分成:蛃型幼虫:形似石蛃,体略扁,胸足及腹足较长。孎型幼虫:体圆筒形,胸足及腹足较短。寡足型:具有发达的胸足,但无腹足和其他腹部附肢。根据体形分为:步甲型:口器前口式,胸足很发达。蛴螬型:体肥胖,常弯曲成C形,胸足较短。叩甲型:体细长,略扁,胸足较短。扁形:体扁平,胸足有或退化。无足型:无胸足和腹足行动器官,

有时甚至头部也都退化。按头部的发达程度,分为:显头型:头部正常外露出。半头型:头部后半部缩入胸部。无头型:头部退化,仅留某些痕迹(如上颚口沟)且全部缩入胸部。蛹期:幼虫老熟以后,即停止取食,进入化蛹前的准备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即为预蛹期。化蛹:幼虫蜕去皮变成蛹的过程。蛹期:从化蛹时起发育到成虫所经历的时间。根据蛹壳、附肢、翅与躯体的接触情况,蛹分为3种类型:离蛹、被蛹、围蛹。成虫期:成虫从羽化开始知道死亡所经历的时间。羽化:不完全变态昆虫末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或全变态昆虫的蛹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都称为羽化。羽化为成虫后必须继续取食一段时间,获得完成性腺和卵发育的营养物质,称为补充营养。交配前期:雌雄成虫从羽化到性成熟开始交配所经历的时间。产卵前期:雌成虫从羽化到第次产卵所经历的时间。产卵期:雌虫由开始产卵到产完卵所经历的时间。

21、性二型和多型现象:性二型现象:同一种昆虫的雌雄成虫除了第一性征(生殖器官)不同外,有些昆虫雌雄两性在触角、身体大小、体色及其他形态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多型现象:在同一种昆虫中,除雌雄异型外,在相同的性别中,还具有2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个体。

22、变态类型:昆虫在从卵发育到成崇德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的阶段性变化,即经过若干次由量变到质变的几个不通发育阶段,这种变化叫做变态。不完全变态:有翅亚纲外翅部中除蜉蝣目以外的昆虫个体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半变态:不全变态昆虫,其幼期是水生的,成虫是陆生的,以致成虫期和

幼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具有明显的分化,它们的幼体通称为稚虫。渐变态:由于若虫除翅和生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外,其他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均与成虫基本相同。过渐变态或过渡变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虫态,翅也在若虫体外发育,但从若虫转变为成虫前有一个不食又不大活动的类似完全变态蛹期的虫龄。完全变态:有翅亚纲内翅部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复变态:在某些完全变态昆虫中,幼虫阶段因形态、生活方式等明显不同。

23、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世代:昆虫由卵(或若虫和幼虫)发育至性成熟成虫并开始繁殖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世代历期。昆虫卵(或幼体)产离母体通常视作世代的起点。昆虫从卵(或幼体)发育到成虫所经历的虫期为同一世代的不同虫态,成虫所产的卵为下一代,不与上一代的成虫属同一代。害虫中,凡是以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于次年继续发育的世代,都不能算作当年的第一代,而是前一年的最后一个世代,称之为越冬代。越冬代成虫产下的卵发育到成虫为当年的第一代,往后依次类推。年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在一年内的发生过程,包括发生的世代数,各世代的发生时期及与寄主植物发育阶段的配合情况,各虫态的历期以及越冬的虫态和场所等。昆虫因种类和环境条件不同,每个世代历期的长短和一年发生的代数也不同。一年只发生一代,则称为一化性害虫。一年发生2代的则称为二化性害虫。一年发生3代以上的则称多化性害虫。所谓化性是指昆虫在一

年内发生固定代数或完成一代需要固定时间的特性。在多化性害虫中,往往因各虫态发育进度参差不齐,造成田间发生的世代难以划分界限,即在同一时间内出现不同世代的相同虫态,这种现象叫做世代重叠。同种昆虫在同一地区具有不同化性的现象称局部世代,如,桃食心虫第1代幼虫蜕皮后大多数在图面做“蛹化茧”继续发生第2代,但另一部分幼虫入土做“越冬茧”进入越冬状态。有些昆虫在一年中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这种现象称世代交替。这种现象在蚜虫、瘿蚊和瘿蜂中最常见。

24、休眠和滞育:昆虫在一年的发生过程中,为适应不良的环境条件,常会出现一段或长或短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滞的时期或虫态,通常称为越冬和越夏。休眠是由不良环境直接引起的生命活动暂时停滞现象,当环境条件变好时能立即恢复生长发育。昆虫的休眠有因冬季低温引起的冬眠,有因盛夏高温引起的夏眠,也有因食料缺乏而导致的饥饿休眠。但当环境条件适宜或一旦得到满足时,就不会出现休眠,或立即终止休眠而恢复生长发育。滞育:是昆虫在文都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犹豫光周期呈季节性变化,因此,滞育发生在一定的时期,并有固定的虫态,也是该虫必然出现的一种遗传属性。滞育可分为兼性滞育和专性滞育两种类型。前者为多化性昆虫,滞育不出现在固定的世代,而随地理环境、温度、食料等因素而变动。如三化螟在苏南地区可发生局部的四代,可以三代和四代的老熟幼虫滞育越冬。后者又叫绝对滞育,都

发生在一化性昆虫中,不论外界环境条件如何,昆虫只要发育到某一虫态所有个体都进入滞育,如大豆食心虫、小麦吸浆虫和大地老虎等,南北各地都发生1代,都以老熟幼虫滞育。昆虫滞育的形成除光周期起主导作用外,也受到温度和食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25、食性:食性就是取食的习性。不同昆虫对失误有不同的要求,按食物种类可分为:⑴植食性:以取食活体植物及其产品为食料,包括农作物害虫和吃植物性失误的仓库害虫。农作物害虫中按其寄主植物范围的广、窄,又可分为:①单食性:高度特化的食性,仅以1种或几近缘的少数几种植物为食,如三化螟、褐飞虱只为害水稻。②寡食性:只取食1个科或其近缘科内的若干种植物,如菜青虫只为害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萝卜、油菜等,及与十字花科亲缘关系相近的木樨科植物;小菜蛾只为害属于十字花科的39种植物。③多食性:取食范围广,涉及许多不同科的植物,如玉米螟可为害40科181属200种以上的植物;棉蚜能为害74科285种植物。⑵肉食性:捕食他种昆虫或以其组织为食的昆虫,包括捕食和寄生性两大类。如瓢虫捕食蚜虫,寄生蜂寄生寄主于体内获取营养等。这些以害虫为食料的昆虫,被称为益虫或天敌昆虫,常利用它们来控制害虫。⑶腐食性: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粪便等为食料。如取食腐败物质的蝇蛆及专食粪便的食粪金龟甲等。⑷杂食性:能以各种植物和(或)动物为食的昆虫。如蜚蠊、蚂蚁等。

26、趋性:趋性是对某种外部刺激源(光、温度、化学物质等)有定向反应的现象。按刺激物的性质,趋性可分为:趋光性、趋温性、趋

化性、趋湿性和趋地性等。其中以趋光性和趋化性为最重要和普遍。按反分正趋性和负趋性。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器官,都有一定的趋光性,虽然不同种类对光强度和光性质的反映不同。一般夜出昆虫对灯光表现出正的趋光性,而对日光则表现为避光性。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起的冲动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趋化性也有正负之分,对昆虫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均有重要意义。昆虫辨认寄主,主要是靠寄主所发出来的具有信号作用的某种气味。如菜粉蝶有趋向含有芥子油气味的十字花科蔬菜产卵的习性。

27、昆虫学名组成命名要求:学名由拉丁语单词或拉丁化的单词所构成,大多数名词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通常表示命名的动物或类群的某个特征,也可以用人名、地名等命名。学名通常采用双名法或三名法,在分类学著作中,学名后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氏,但命名者不是学名的组成部分。双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名。三名法:亚种的学名由3个词组成,属名、种名和亚种名。即在种名之后再加上一个亚种名。有时定名人的姓氏加上了括号,表示种的属级组合发生了变动。如果一个种只鉴定到属,暂时不知道其种级名称,则用SP.表示。优先律:是指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动物命名法规的核心是优先律。

28、等翅目:鉴别特征:俗称白蚂蚁。体乳白、灰黄或黑色;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有或无翅,前、后翅形状、翅脉相似。生物学:

渐变态,属多型性和社会性昆虫。

29、直翅目:鉴别特征:包括蝗虫、蝼蛄、蟋蟀等。口器咀嚼式,前胸大而明显,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足,前、中足步行或前足开掘式,产卵器多发达,常有听器和发音器。生物学:渐变态,多植食性。

30、缨翅目:鉴别特征:俗称蓟马,微小至小型,口器锉吸式,触角丝状,末端数节尖,缨翅,最多2——3条纵脉,跗节1——2节,末端有泡沫状中垫,产卵器管状或锯状。生物学:渐变态,分布广,多为植食性,生活在花丛草际间,少数菌食性及肉食性,取食菌类或捕食蚜虫、螨虫等。

31、同翅目:鉴别特征:包括蝉、蚜、蚧等重要类群。口器为典型刺吸式,前翅质地均一,膜质或革质,雄虫多具发音器,产卵器发达,多具蜡腺。生物学:多为渐变态,少数过渐变态,产卵于植表或组织内,多为农业害虫。

32、半翅目:鉴别特征:俗称蝽,体扁平状,坚硬,口器典型刺吸式,前翅半鞘质,触角丝状,体腹面常具臭腺。生物学:渐变态,分布极广,栖境较复杂,多数陆生、少数水生,多数植食性,少数捕食性。

33、脉翅目:鉴别特征:俗称草蜻蜓,蚁蛉等。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念珠状等,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翅脉网状,在翅缘多分叉,少数种类脉少而简单。生物学:完全变态,成、幼虫均为捕食性,多以蚜虫、蚧、叶蝉、叶螨为食,有的已用于生物防治。34、鞘翅目:鉴别特征:俗称甲虫,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类

型有丝状、栉齿状、鳃叶状、膝状等,前翅鞘翅,后翅膜质,前胸背板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生物学:全变态,分布甚广,幼虫蛃型、蛴螬型等,有植食性、肉食性、寄生性和腐食性。

35、双翅目:鉴别特征:主要包括蝇、虻、蚊类,复眼发达,触角有丝状、具芒状等,口器舐吸式或刺吸式,后翅特化成平衡棒。生物学:完全变态,行孤雌生殖、幼体生殖等,食性复杂,有植食性,寄生性和捕食性等。

36、鳞翅目:鉴别特征:通称蛾、蝶类,体小至大型,触角类型各异,丝状、栉齿状、球杆状等,口器虹吸式,鳞翅,前翅大,后翅小,颜色多变。生物学:全变态,分布广,多为陆生,多数植食性,以幼虫危害农、林作物和药材等。

37、膜翅目:鉴别特征:俗称蜂、蚁,复眼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翅膜质、前翅大后翅小,翅钩连锁,雌产卵器发达,通常锯状、针状等。生物学:完全变态。多为肉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少数植食性,其中不少种类为重要天敌资源。

38、种群的年龄组配:是指在昆虫中各年龄组(各虫期、各虫态)个体数的相对比率。性比:大多数昆虫种群内都包括有雌虫和雄虫两类。雌虫个体数量与雄虫个体数量的比值称为雌雄性比。也有用雌虫数量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来表示的,在昆虫生命表中称为雌性比率。昆虫的性比依种类不同而不同,同一种群的性比也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

39、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发育起

点温度以上的温度的积加值。有效脊纹的应用:推测昆虫在某一地区可能的发生代数(世代数=某地全年有效积温总和(日度)/某完成一个世代的有效积温(日度)=K1/K),预测昆虫地理分布的界限,预测昆虫的发育历期。公式:N(T—C)=K,N为生长发育所需要时间,T为该期的平均温度,K为常数。V=(T—C)/K、V=T/K—C/K→V=a+bT,a=C/K,b=1/K。积温和有效积温:Reaumer认为,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为常数。NT=K,N为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该期的平均温度,K为常数。

40、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及特点: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它是一种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不仅包括技术方面,而且包括组织管理、制定政策、经济收入、综防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这以定义是迄今最完美的定义,它与国外的IPM完全一致。IPM或IPC包括三个基本观点:1.生态学的观点。2.经济学的观点。3.环境保护的观点。害虫综合治理的特点:容忍哲学,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全盘考虑,提倡多学科的协作。有害生物防治方法: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化学防治。

41、化学防治:指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优点:收效

快,防治效果好;杀虫范围广,对某些害虫有特效;成本低;生产、运输、使用和贮藏方便。带来的问题:残留,害虫抗药性,害虫在猖獗。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1806课程大作业答案

[067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花境 花境是园林陆地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种植方式,一般沿着花园的边界线或路缘种植。 2、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般以1~4种为宜,应为本地区的适生树种。 3、对植 对植是指在构图轴线两侧对称栽植大致相等数量或体量的植物,使轴线左右能达到均衡稳定的艺术效果。 4、彩叶植物 彩叶植物是指在植物正常生长季节里,叶片呈现非常见的绿色,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蓝色及其由上述叶色组成的混合色(复色叶)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变色叶)的植物。 5、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二、简答题(共3题,15分/题,共45分) 1、行道树种选择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以乡土树种为丰。乡上树种话府当地环境,生长‘决速盯且比较易可省护。适当选 择经过长期引种驯化,观赏价值高而表现良好的外来材种,u阴加物种多样件, (2)选择抗性强、耐修剪的树种。选择适宜城市环境之树种,耐瘠薄、珍L、烟土, 对土壤、水分、5l料要求小严;选择生长存易、快速、抗病虫害、管理简担、耐修剪之 树种;选样寿命较长的树种,可使形成的景观保持多年。 (3)选择体现城巾特色的柯种?如南方城市多选择只有热带风光特色的树种: (4)多样件原则:树种多样uJ丰富城小景观、 (5)避免选择根要能入侵公白播能人妮的树种,减少对道路及景观的破坏。选择 深根性树种,避免暴风雨时例伏.影响文选文今。 (6)选择树十边直挺拔,树姿优美,树冠冠幅大的落叶树种,夏季绍阴匝地,冬季 叶落树下有阳光。 (7)巡择发芽展uJ早,落叶迟丽落叶朗整齐的树种.在早春可早显缘并保持较长 的绿色时间。 (8)行道树选择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或刺激性味道,落果少,无S絮,不污染 环境.不污染行人衣物,个影响行人安全的树种 2、根据季相的景观变化特点,植物群落可分为那几种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稳定植物群落、不稳定植物群落、半稳定植物群落 3、树冠为尖塔型的园林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主要用途? (1)树冠结构特征:顶端优势明显,主枝以中央主干为纵轴,以近水平斜生在主干上,树冠剖面基本以树干为中心,左右对称,整个形体从底部向上逐渐收缩,在顶部形成尖头状,整体树形呈金字塔型。如雪松,水杉等冲天树、连香树等。 (2)观赏特点:树冠由斜线和垂线构成,但以斜线为主,具有由静趋于动的意想,整体造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轮廓分明,形象生动,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的作用。(3)应用:在草坪、广场或其它园林构图中心孤植做主景;丛植做主景或背景;列植,包括对植做配景;与其它植物或园林要素配合成景。 三、论述题(仅1题,共30分)

园林树木修剪方法

园林树木修剪方法! 不同的树木,灌木,花丛有不同的修剪方法,请各位朋友详细列出哈,回答得好的话,我会追加分数的。小兔子谢谢各位了! 园林观赏树木修剪时期分为生长期(春季或夏季)修剪和休眠期(冬季)修剪。在园林观赏树林修剪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培养出优美的树形。通过修剪进一步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幼树提早开花结果,又能延长盛花期、盛果期,也能使老树复壮。树木的冬季修剪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可以概括为截、疏、除蘖。一、截又称短截,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根据短剪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轻短截:轻剪枝条的顶梢(剪去枝条全长的1/5-1/4),主要用于花果类树木强壮枝修剪。此种修剪方法在枝条在去掉顶梢后,刺激其下部多数半饱满芽的萌发,分散枝条养分,使来年园林观赏花果树类的枝条能产生更多中短枝,易形成花芽。2.中短截:剪到枝条中部或中上部饱满芽处(剪枝条长度1/3-1/2),主要用于某些弱枝复壮以及各种树木培养骨干枝和延长枝。 3.重短截:剪去枝条全长的2/3-3/4。此种修剪方法刺激作用大,主要用于弱树、老树、老弱枝的更新复壮。4.极重短截:在树条基条基部留1-2个瘪芽,其余全部剪去。园林中紫薇常采用此方法。5.回缩:是将多年生的枝条剪去一部分。因树木多年生长,离枝顶远,基部易光腿,为了降低顶端优势位置,促多年生枝条基部更新复壮,常采用回缩修剪方法。二、疏又称疏剪或疏删。将枝条自分生处剪去,疏剪可以调节枝条均匀分布,加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树冠内部枝条生长发育,有利于花芽分化。疏剪的对象主要是病虫枝、干枯枝、过密的交叉枝等。三、除蘖,除去树木主干基部及伤口附近当年长出的嫩枝或根部长出的根蘖。避免这些枝条和根蘖,有碍树形,分散树体养分。在树木修剪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修剪枝条的剪口要平滑,与剪口芽成45度角的斜面,从剪口的对侧下剪,斜面上方与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这样剪口伤面小,容易愈合,芽萌发后生长快。疏枝的剪口,于分枝点处剪去,与干平,不留残桩。丛生灌木疏枝与地面相平。剪口芽的方向、质量,决定新梢生长方向和枝条的生长方向。选择剪口芽的方向应从树冠内枝条的分布状况和期望新枝长势的强弱考虑,需向外扩张树冠时,剪口芽应留在枝条外侧,如欲填补内膛空虚,剪口芽方向应朝内,对生长过旺的枝条,为抑制枝条它生长,以弱芽当剪口芽,扶弱枝时选饱满的壮芽。2.在对较大的树枝和树干修剪时,可采用分步作业法。先在离要求锯口上方20厘米处,从枝条下方向上锯一切口,深度为枝干粗度的一半,从上方将枝干锯断,留下一条残桩,然后从锯口处锯除残桩,可避免枝干壁裂。3.在锯除较大的枝干,造成伤口面较大,常因雨淋或病菌侵入而腐烂。因此在锯除树木枝干时,锯口一定要平整,用20%的硫酸铜溶液来消毒,最后涂上保护剂(保护蜡、调和漆等)。起防腐防干和促进愈合的作用。4.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修剪时期应有区别。冬季落叶树停止生长,这时修剪养分损失少,伤口愈合快。而常绿树虽冬季为其休眠期,但剪去枝叶有冻害的危险。由于常绿树木的根与枝叶终年活动,新陈代谢不止,故叶内养分不完全用于贮藏,剪去枝叶时,其中养分损失,影响树木生长。常绿树修剪时期一般在冬季已过的晚春。5.在修剪中工具应保持锋利,上树机械和折梯,使用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灵活,有无松动,防止事故的发生。上树操作系好安全绳。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必要时请供电部门配合。行道树修剪时,有专人维护现场,以防锯落大枝砸伤过往行人和车辆。一、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整齐列植的树木,每条道路上树种相同。城市中,干道栽植的行道树,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增温降温、滞尘和遮荫。行道树要求枝条伸展,树冠开阔,枝叶浓密。冠形依栽植地点的架空线路及交通状况决定。主干道上及一般干道上,采用规则形树冠,修剪整形成杯状形、开心形等立体几何形状。在无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或狭窄的巷道内,可采用自然式树冠。行道树一般使用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主干高要求在2m-2.5m。城郊公路及街道、巷道的行道树,主干高可达4m-6m 或更高。定植后的行道树要每年修剪扩大树冠,调整枝条的伸出方向,增加遮荫保温效果,同时也应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与采光。二、杯状形行道树的修剪与整形杯状形行道树具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萌发后选3-5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与主干成45°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疏枝,冬季对主枝留80cm-10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并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年夏季再剥芽疏枝,幼年法桐顶端优势较强,

园林树木修剪整形技术要点(汇编)

园林树木修剪整形技术要点 1 修剪和整形的原则 在公园绿地中,对园林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修剪、整形可以调节树势,创建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姿,甚至构成有一定特色的园景。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由于地上、地下电缆和管道的关系,通常要通过修剪、整形措施来解决其与树木之间的矛盾。在有台风侵扰的地区,修剪、整形措施可以减少风害,防止倒伏。对有生产作用的树种,如果树、桑、茶、用材树种等,修剪、整形措施更具有促进丰产、优质的作用。 “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诸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位进行剪截或剪除的措施。“整形”是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使之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的管理技术。显而易见,整形是通过一定的修剪手段来完成的,而修剪又是在整形基础上,根据某种目的要求来实施的。因此,两者是紧密相关的,同属于一定栽培管理目的要求下的技术措施。 在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整形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1)园林绿化要求 不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别的修剪整形要求,因此,首先应明确某一具体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目的要求。例如,同是一种圆柏,它在草坪上独植用作观赏与培育用材林,就有完全不同的修剪整形要求,因而具体的整剪方法也各异,至于作绿篱用时则更是有大别了。 (2)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 明确目的要求后,具体整形修剪时还必须根据该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来实施,否则会步入事与愿违之窘境。一般地,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①树种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习性。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有很大差异,必须采用各不相同的修剪整形措施。例如,很多呈尖塔形、圆锥形树冠的乔木,如钻天杨、毛白杨、圆柏、银杏等,顶端优势特强,形成明显的主干与主侧枝的从属关系。对具有此类习性的树种就该采用保留中央主干的整形方式,使之呈成圆柱形、圆锥形。对一些顶端优势不很强,但发枝力很强,易于形成丛状树冠者,诸如桂花、栀子花、榆叶梅、毛樱桃等,可修剪整形成圆球形、半球形等形状。 对喜光的阳性树种,如梅、桃、樱、李等,如果目的是为了让它多结实,则宜采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整形方式。而像龙爪槐、垂枝梅等,则应采用盘扎主枝为水平圆盘状的方式,以使树冠呈开张的伞形。 各种树种所具有的萌芽发枝力和愈伤能力的强弱,与耐整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萌芽发枝力强的树种,大都能耐多次的修剪,例如水蜡、悬铃木、大叶黄杨、圆柏、女贞等等。相而应之,萌芽发枝力弱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如梧桐、桂花、玉兰、枸骨等,则应少修剪或轻修剪。 园林中要经常运用剪、整形技术来调节各部位枝条的生长状况,以保持均衡的树冠,这就必须根据植株上主枝和侧枝的生长关系来运作。 按照树木枝条间的生长规律而言,在同一植株上,主枝愈粗壮则新梢就愈多,新梢多则叶面积大,制造有机养分及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亦愈强,因而使该主枝生长粗壮。反之,相对较弱的主枝则因新梢少、营养条件差而生长愈渐衰弱。欲借修剪措施来使各主枝间的生长势近于均衡时,则应对强主枝加以抑制,使养分转至弱主枝上来。故整剪的原则是对强主枝强剪(即留得短些)、弱主枝弱剪(即留得长些),这样就可获得调节生长,使之逐渐趋于均衡的效果。 对调节侧枝的生长势而言,应掌握的原则是对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这是由于侧枝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亮点之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目前来说,生态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主要目标,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并不是简单为了美化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视觉欣赏。更重要的一点是,植物之间的更替与修复,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在循环中得到效益的兼顾。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带来最直接的精神享受,在生活、工作、旅游、交通4大生活组成部分中,园林绿化总能不知不觉带给人好心情,在环境破坏如此严重的今天,能够在休憩时间看到一抹绿色,呼吸最新鲜的一丝空气,却成为了上班族的奢求。 1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植物的配置中,不同地方的园林设计不一样,自然植物的配置也不一样,公园、小区、城市道路、房屋庭院这些地方随处可见。园林绿化的配置原则应坚持因地制宜,所以,这里不以地区进行原则性的讲解,而是通过一个大方向的整体进行探讨。

1.1颜色 植物的颜色配置要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在深浅绿色的搭配下,将植物的对比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突出植物的艺术美感,带给人们最亮眼的视觉享受。 1.2大小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颜色被称为色块,有大小、深浅的对比,主次关系的突出主要通过颜色、大小2个方面的配合,将园林中的吸睛植物通过视觉的引导呈现出来。 1.3质地 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姿势各异,所以,设计者在选择植物种类中,可能在上百种甚至上千种类别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十几种或几十种植物进行搭配。 1.4形态 一般在公众场合选择的植物都是笔直挺拔的,给人苍劲有力的精神面貌,而在社区植被中就应该选择与社区氛围相适应的树木,与周遭环境相适宜。 2配置过程中需要的注意点 2.1避免因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浪费 园林绿化植物是园林绿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也是设计的重要元素,通过绿化植物的大株、小株的形体对比,达到绿化配置的视觉要求,所以,在施工期间,设计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达到设计的重现,对于植物的种类、形态、大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要点分析 1、根据光、影及四季变化情况配置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自然的光影、声音等因子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从而达到自然和植物的共同利用,也能够展现出一种美态。景观园林中加强色彩搭配,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景象,令人遐想。叶、花和果的形状方面,目前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观赏开花和结果,它们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园林景观中对于四季的影响也要引起重视。 2、根据绿地性质进行植物配置 城市公园绿地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要多方面进行考虑,不仅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还要考虑观赏性需求。因此,在进行实际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需要配置一些可供观赏的花卉和植物,或者是一些特色植物景观。街头绿色植物配置,主要考虑的是供观赏性以及绿化功效,因此通常情况下是将城市的市花或者市树作为主要的对象,合理配置草、木、花,在进一步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色。 3、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植物多样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在此种情况下,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各大建筑商纷纷将城市高楼建筑与园林景观融合到一起,以期

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城市园林景观基本是由人设计的,这就导致城市园林具有一定的人工性。此外,由于占地面积有限,城市园林面积小、结构单一,因此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旦植物遭到破坏,就会对整个园林造成严重影响。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同时利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特性来使之彼此制约,使植物之间形成平衡和谐的生长关系。 4、利用自然山体和水体等进行造景 对于有水体的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曲折的轮廓,通常情况下会在山体上配置一些自然杉皮、园林道路等,以有效结合建筑和园林的特点。以某市住宅小区为例,进行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方法是点缀,其不仅能够有机配置植物,也能够体现出植物之间的特色。 5、利用其他元素形成互补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形、水等。整个设计过程需要有效结合植被和各种元素,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美感。在进行这些元素的利用时,需要合理地对整体空间和轮廓线进行设计,以体现出整个过程的空间层次感。如果园林周围有水体,能够考虑到水体中可映射植物的色彩,进行设计时整体考虑色彩,就能有效控制整体色调,更进一步达到一种美感。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和。2.变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 3.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4.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 雨水和昆虫传播. 5.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6.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7.昆虫的腹部是的中心,腹腔内有 等器官。 8.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三个阶段。 9.仙人掌的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10.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和两种。 11.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菌,病菌主要以 越夏和越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阂值: 2.侵染循环: 3.世代重叠: 4.食物链和食物网:

5.多胚生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为( )。 A.抱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厚垣孢子 2.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 A.植物幼嫩部位 B.自然孔口 C.植物根部 D.微伤口 3.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4.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 A.营养体为丝状体 B.具有细胞结构 C.以产生抱子的方式繁殖 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 5.属于病毒病的是( )。 A.黄瓜霜霉病 B.番茄早疫病 C.辣椒白绢病 D.黄瓜花叶病 6.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抱子在水中的游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7.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 )。 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 B.树体负载量过高是发病的关键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 玉棠富贵。 (a ) A 正确 B 错误 2、叶色多样性的原因是只要色素决定的。(b ) A 正确 B 错误 3、形态是植物形状、外形轮廓、体量、质地、结构等特征的综合体现。(a ) A 正确 B 错误 4、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特点是具虚实对比变化,方式灵活,分而不隔,隔而不死,自然活 泼。(a ) A 正确 B 错误 5、三基点是最底点,最高点,最进点。(b ) A 正确 B 错误 6、园林树木的观赏期比草本花卉的观赏期长。(a ) A 正确 B 错误 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空间更替现象就称为垂直分布。(a ) A 正确

B 错误 8、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 b) A 正确 B 错误 9、园林植物对植的形式有两株对植和多株对植。 (a ) A 正确 B 错误 10、落形成期是指自种子或根、茎等繁殖体开始萌发至开花前的时期。 ( a) A 正确 B 错误 二、多选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花色三大主色的是(abd )。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白色 2、花的花相包括 (abc ) A 外生花相 B 内生花相 C 均匀花相 D 线条花相 3、园林植物的色彩观赏效应有( ) A 轻重感 B 动静感 C 空间感 D 立体感

4、花坛的类型有 (abc ) A 独立花坛 B 模纹花坛 C 混合花坛 D 带状花坛 5、根据植物的稳定性将植物群落分为(abcd ) A 稳定性 B 不稳定性 C 半稳定性 D 全稳定性 三、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影响园林树木纬度分布与经度分布的主导因子分别为(热量)和(水分)。 2、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的重点树种通常是指(骨干树)和(基调树种)。 3、列举3种你熟悉的色彩为红色的秋色叶园林树(枫香、黄栌、火炬树) 4、被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的是(金钱松)(日本金松)(巨杉)南洋衫和雪松。 5、群落所具有的色彩形象称为(色相) 6、园林树木主要通过(防尘)(阻尘)(降尘)等方式来减轻环境中的粉尘污染。 7、举例说出3种外生花相的植植物(紫薇)(栾树)(蓝花楹)。 8、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常遵循(慢--快--慢)的节奏,其生长曲线呈(S)型。 9、树木的整体形态构造,依枝、干的生长方式可大致分为单干直立型,多干丛生型(腾蔓)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技术与应用

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技术与应用 摘要:整形与修剪是园林植物综合管理的重要技术措 施,通过整形修剪,可以保持植物特定的形状,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实的目的。从整形修剪的作用、时间、方法等介绍整形修剪的技术,为园林植物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园林植物;整形修剪;依据;时间;方法 1整形修剪的作用整形修剪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 主要作用有:美化树形,协调比例,调整树势;改善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更重要的是满足观赏要求。 2整形修剪的依据整形修剪时还要考虑树龄、树势、花量和结果枝量等来 确定。所以修剪时要全面综合考虑,以确定修剪方法、时期,修剪成合理树型。 2.1根据树木在园林中的功能园林中应用树木的目的不同,对 整形修剪要求也不同。 即使同种树木在不同应用中,修剪方法也不同。 2.2根据树种和品种特性不同树种,其生长、开花结果习性 (如发芽抽枝、分枝

角度、枝条硬度、花芽形成难易及修剪的敏感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整形修剪的方法和轻重程度也不一样。修剪反应是合理修剪的依据,也是检验修剪是否适度的重要标准。 2.3根据栽培环境的需要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树木生长势不 一样,其修剪方法、 修剪程度就不一样,如自然条件中水、肥、光等差的,生长势弱的,就需轻剪,以保证其观赏效果。 3整形修剪的时期 3.1 冬季修剪 又叫休眠期休剪。落叶树一般在冬季落叶到第 2 年春季 芽萌发前进行。冬季修剪对观赏树木树冠的形成、枝梢生长、花果枝形成等有重要影响,且更新修剪必须在休眠期进行。 3.2 夏季修剪又叫生长期修剪(如摘心、剪梢、除芽)。夏季 修剪宜 从轻,如对花果树修剪,要剪除内膛枝、直立枝、无用徒长枝、过密交叉枝、衰弱下垂枝及病虫枝等,使营养集中于骨干枝,有利于开花坐果。而绿篱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齐美观。 其它园林树木的修剪,则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不同形体的整形修剪。 4修剪方法园林树木中修剪多用疏枝、短截和辅助性修剪。 4.1 疏枝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任玉军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任玉军 发表时间:2019-07-23T14:56:18.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任玉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城市自身的环境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 襄阳市襄投智行停车经营有限公司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城市自身的环境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而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自身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城市的观赏性。而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是提高园林观赏性的重要方法,所以必须要讲究配置的科学性、适应性等。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分析 1植物配置工作的主要作用 植物配置工作是园林绿化环节中的核心任务,设计者需要先选出能有效适应环境的植物,充分呈现植物具有的活力。经过合理排布设计植物的工作,可以获取植物景观,这种绿化景观与园林中的其他景观不同,除了美化作用之外,还能发挥出改善小范围生态环境的作用,有效调节园林内部的气候以及涵养园林中的水源。灵活运用植物,形成植物景观之后,园林中的环境也随之变得更加健康,空气净化程度高,园林内部还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游客可以到园林中放松身心,消除日常工作带来的疲劳感,以更佳的态度应对繁忙的都市生活。植物科学配置之后,可直接形成多样化的景观,还能帮助提升园林的人文性,给园林带来更多具有个性化的景观,提升园林在城市中的辨识度,一些植物景观还可彰显出城市主题文化。总之,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必要工作。 2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根据园林绿化施工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一些客观的自然条件,提前对植物做好调查,科学合理地选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种植的各种植物种类。从而避免因为成活率低而浪费社会资源。 2.2建设初期确定主题效果及所具备的功能特性 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的种植与建设工程不同,其具有相应的时效性,为了能够保证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不会出现死亡,必须要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体现园林绿化施工的效果,还能够体现出园林自身的文化内涵,真正地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精神面貌。 2.3保证园林的经济适用性 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表达城市自身的艺术之美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更应该以经济实用性来约束园林绿化建设,从而避免发生资金与资源的浪费现象。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的园林景观,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减少一些对水资源要求较高的草坪植物种植比例,多选用一些乔木与灌木植物。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还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生态效益。 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措施 3.1园林植物间的相互协调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植物配置要求,必须要讲究植物之间的协调,这样能够降低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影响,真正地发挥植物自身的生态价值。其中,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设计人员没有掌握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导致将一些不能够共生的植物进行配置,不仅降低了植物的生长能力,还会增加植物遭受病虫害的风险,最终影响了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例如,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配置时很多植物都会抑制另一种植物的生长,如刺柏、桉树、松树等,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植物种类与习性的研究,按照植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原则进行配置,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园林的建设效果。 3.2与景区类型及文化主题氛围相适应 对于不同的园林景观,其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也要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对园林景区内的植物景观进行配置搭配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景区的自身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同时从当地的环境氛围出发,这样能够使景观的自身空间结构、色彩搭配关系得到有效的保障。 3.3合理使用本地植物 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来说,其所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一些园林植物配置时,往往本地植物会比其他地区的植物生命力更顽强。所以,配置过程中需要合理地选用本地植物,从而提升园林内植物的成活率。对于当下比较热门的园林花境植物配置,需要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能够使景观更加自然、灵活,因此选择的植物种类也需要更加丰富,还要加强对整个景观的层次感与立体感,真正呈现出一种高低错落的感觉。 3.4针对季节条件合理配置植物 结合季节变化选择运用不同的配置方法,可在多个季节使用分层配置的手段,保持植物景观的层次性。园林设计者在配置植物时,必须要把控季节性变化,通过季节性配置工作来维持园林的美观化水平,在不同的季节发挥出不同的植物具有的差异化特点。 很多植物的开花期都在春季,如果在春季展开植物配置工作,必须要以花期为条件合理地配置能够开花的植物,保持春季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结合开花类植物的特点,设计者可采用分层法来配置植物,保持园林植物的层次性,除了根据植物的开花状态来配置植物,还可以参考植物的叶色进行配置,植物配置工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受到了配置主体的影响,植物在叶子形状以及花色方面存有显著差异,这也使得分层配置方法更具适用性,在这一季节展开植物配置活动时,应更多地考虑到植物具有的整体效果。 我国很多城市在夏季存在高温条件,园林内部的整体气温相对比较高,一些处于内陆位置的区域甚至还会形成干旱的情况,因此夏季园林绿化工作开展难度比较高,绿色人员配置植物时,需考虑植物的基本实用性,调整植物配置方式,使园林内部保持舒适与清凉的特性,使园林成为可以提供绿化服务的场所,植物也需兼备观赏性,游客在消暑时,能够观赏美好的植物景观,更好地在园林中放松身心。夏季园林配置工作的空间比较大,大部分绿化植物都可以在园林中呈现出最好的生长状态,能够支持各种景观设计需求,针对园林干旱的问题,需要及时给植物展开补水工作,避免植物配置的效果无法呈现。 根据各种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来看,秋季搭配园林植物,需要全面分析植物的种类、生长条件等,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是园林绿化实现环保目的的重要保障。因此,尽量选择生态习性比较接近、生存力较强和耐性较好的植物,尤其是本地植物的合理

园林植物的修剪和养护

园林植物的修剪和养护 一、园林树木修建的目的与作用 (一)调整树势,促进生长 树木通过修剪,可使水分、养分集中供应留下的枝芽,促使局部生长;若修剪过重,对树体又有消弱作用。因而可以通过修剪来恢复或调节均衡树势,即可使衰弱的部分壮起来,也可使过于旺盛的部分弱下来。对潜芽寿命长的衰弱树活古树,适当修剪,结合施肥、浇水,促使潜芽萌发,进行更新复壮。 (二)美化树形 中国园林属于自然园林范畴,树形也已自然为美,但因环境和认为的影响,使树形遭到破坏,通过整形修剪,使树木的自然美与人为干预后的艺术揉为一体。园林建筑的艺术美与整形修剪后的树木的自然美进一步发挥出来。 从树冠结构来说,经过人工整形修剪过的树木,各级枝序的分布和排列会更科学、更合理,使各层主枝上排列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各占一定位置和空间,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必然是很美的树形。 (三)协调比例 在园林景观的许多环境中,园林树木有时主要和某些景点或建筑小品相互烘托,起存托作用,因此不需要过于高大,所以就必须要进过整形修剪,及时调整树木与环境的比例,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树木本身来说,通过整修可以控制植株一定的形体与高度,协调树冠比例,确保其观赏需要。 (四)调节矛盾 城市中,由于市政建设设施复杂,常与树木发生矛盾,尤其是行道树上面架有电线,地面上人流车辆问题。为保证树木上下不摩擦架空电线,不妨碍交通,主要靠修剪解决,而且应做到及时、合理。 (五)改善通风透过条件 自然生长和通风不当的树木,往往枝条密生,树冠郁闭,内膛枝细弱老化、枯死,树冠顶部枝密、叶茂,下部光脱,而且冠内湿度相对较大,易发生病虫害。通过修剪树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促使下部枝条健壮生长,对开花、结果有利,可促使花粉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树木的观赏性。 (六)舒枝干,减轻自然灾害 通过疏密和缩冠修剪,可抵御台风,可减少冰雪危害。 (七)增加开花结果量,提高观赏性 对于观花、观果植物,正确修剪可使养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条,促使大部分短枝和辅养枝成为花果枝,形成较多花芽,从而达到着花繁密、增加结果量的目的。通过整形修剪,还可以调节树木生长节律,促控开花结果,达到提早或延迟开花、着花、着果时间延长、花色更艳、果实更大等观赏效果。 二、园林树木修剪的时期与作业内容 (一)冬季修剪 1、作业内容 冬季修剪又称休眠期修剪。自求及树木落叶至春季萌芽前,凡是修剪量大的乔灌木整形、截干、缩剪更新都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 2、作业顺序安排 冬季修剪可安排先修剪耐寒树,后修建一般耐寒树,最后进入2月底3月上旬再修剪耐

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园林绿化【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植物在景观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园林植物配置要以合理科学配置为前提,然后再讲究配置上的艺术手法,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将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艺术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及注意事项的从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正确处理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注意事项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植物配置也要适合时代的需求在配置时要注重视觉效果和生态效益。在园林建筑工程当中,园林植物是重要材料,园林植物配置要以合理科学配置为前提,然后再讲究配置上的艺术手法,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将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艺术效果。还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各得其所。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常见艺术手法,然后总结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常见事项,仅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借鉴、学习。 一、植物配置在具体应用中的艺术手法 1.1 植物配置中线型的处理手法 乔木和灌木的搭配要根据空间的线型来布局,如果中轴线明显,那么植物种植要遵循这种布局。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它将成排高大树木种植在林地小路两侧,四周不设围墙,用绿化来划定界限,既能分割空间又与周边田野融成一片。这种种植

方式加强了线性透视的感染力。倘若要减弱直线的力度可以用波浪线及曲线,如在大庭院前种大乔木,有柔化建筑僵硬线条的作用。设计中转折过渡点可以通过竖向强调,如瀑布状灌木或树篱结构变化来实现。如果设计中线条都是波浪状或不规则的,那么放入直线条的植物会令人感到不协调。 1.2 植物配置与面积的比例关系 植物配置要特别注意给其足够的面积。开放空间可以影响植物配置的数量与形态,如果在很小的空间内种植较多的植物,就会令人感到拥挤。在较大的空地上种植少量的树木,就会令人感到空旷,种植数量应与用地面积相平衡。 1.3 植物配置中光与影的关系 阳光与阴影的比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株的需要。在大范围的种植区群植可增加阴影的效果,开敞空旷的林中空地,可用植物群植的多样性来加大景深。 1.4 植物配置与地形的关系 植物配置还与地形的起伏有关。如果在一块面积较大的地方,地形是多起伏或山地,那么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有层次的配置就能看到林冠线此起彼伏。倘若地形比较平缓,可用乔木、灌木、地被的组合配置来丰富空间上的景观。假使想让林冠线比较,那可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种上比较矮小的植物,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种上比较高的植物。 1.5 植物配置中应用奇特造型的树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保护》实施性教学大纲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编写 完成时间2006年5月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植物病虫害诊断、调查与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的可持续控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掌握园林昆虫基础知识 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能 2、具有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能力 3、会拟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各种防治技术 具备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8学时,实训教学28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 综合实训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和任务。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一、园林植物保护的内容及任务。 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三、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 四、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 本章难点:无 【教学建议】 1、着重讲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利用电化教学、报告的手段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章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13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类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目、科鉴别技能,为害虫治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0672】考试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答题卷 学号: 姓名: 层次: 类别: 网教 专业: 园林 2015 年 12 月 课程名称【编号】: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0672】 A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简答题 1、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现代定义 答: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 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 能价值的技艺。功能:观赏、生态、适用;依据:自然科学、工程技 术;效果:综合组景;规模:大与小相结合。 2、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用的主要形式 答:树木的配置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 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自然式:1)、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2)、丛 植组成树丛的树木,通常为2-15株,若配入灌木,总数可以达到20株。3)、群植群植是将20 株以上乔、灌木按一定的生态要求和构图 方式栽植在一起。

规则式:1)、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2)、列植、环植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的种植方式或以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种植形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大。列植是规则式园林绿地应用最多的基本栽植形式。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环植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向心的效果。 3、竞争的概念及其种类 竞争:两个以上的个体,由于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生存空间、营养、水分、光照等生活必需条件,从而限制其它个体发展的现象和行为。竞争的种类:(1)种内竞争:同种内不同个体间的竞争;不改变种类组成,不导致种的消亡。(2)种间竞争:不同种个体间的竞争。改变种类组成,可能导致种的消亡。相同点:改变群落个体数量与群落结构和外貌; 4、孤植树的选择条件? 答: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貴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要形成孤植景观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求树形优美,姿态奇异或者花、叶颜色独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二是孤植树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地段,一般在距离树高的4-10 倍范围内不应有其它景物存在,或不能有高大的物体阻隔视线。 二、论述题 回答按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形态特征以及生态习性的分类及每类配置应用? 答:一、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可以欣赏其在水中的倒影。通过各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效果,创造园林意境。在以往的园林水景中,应用较多的有荷花、睡莲、黄菖蒲、菖蒲、香蒲、芦苇等,并不乏有以水生植物为主题的专类水景园,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就因其独特的荷花景观而闻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人水亲和的自然美景。在规则式水体设计中可以无需植物点缀,但越来越多的具自然风格的景观水体只有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