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调查报考之西北艺术

艺术设计调查报考之西北艺术

艺术设计调查报考之西北艺术
艺术设计调查报考之西北艺术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

专业:工业设计

班级:二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西安

报告日期:2011-11-6至2011-11-11

艺术设计学院考察任务书

艺术设计学院考察日记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

第三展览馆主要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隋唐时代典型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考察日记时间:2011年11月9 日地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旁边立的是武士俑:俗称铠甲武士俑。该俑头绾圆形发髻,上身穿长袍,外着披膊铠甲,下身穿短裤,腿缠裹腿。双臂下垂,右手作握兵器状。俑的发髻部位于头顶的右侧,反映了秦人尚有的习俗。交

中侧的是跪射俑: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均作蹲跪姿,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两眼紧盯着前方,随时待命把利箭发射出去,击毙敌人,其可见跪射俑个性与特性明显不同,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秦始皇被后人誉之称其为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谤之者则称其为专制独裁的“一代暴君”。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看完了兵马俑,深有感触。庄严的兵马俑伫立在我的眼前,它经

时间:2011 年11 月10日地点:甘肃今天离开西安,坐上前往甘肃的火车,

俑那气势磅礴,宏伟的场面中回到现实的世界,的一片土地上。

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在空中游弋的双燕。记得当时课本中有好几幅插图,但我只倾心于这幅“敦煌飞天”,竟烂熟于心。及至真的到了敦煌,就仿佛在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诗人赵朴初先生曾写过一首《莫高窟飞天赞》:擎盖技华绕上方,诸天喜跃拥空王。万古不停飞动意,人间至宝礼敦煌。

莫高窟确实是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它有着悠久而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史料记载,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在敦煌鸣沙山首开石窟;到唐朝,鸣沙山侧的悬崖上,已经出现了上千个石窟,号称千佛洞。这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石窟群。直到现在,仍有石窟492个,塑像2450尊,壁画45000余平方米,如按1.5米高计算,总长达30公里。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艺术、宗教的重要窗口。

到达目的地敦煌莫高窟,站在写有“莫高窟”三个大字的牌楼前,面对着檐廊栈桥相连的上下四层石崖洞窟,每个人都激动不已。在莫高窟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向游人开放的10个洞窟,在古代艺术画廊里游弋了多半天,眼中映满了美妙的造型,脑海里装满了神奇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除了321窟那飞姿优美的“敦煌飞天”之外,还有“藏经洞”、“九层楼”和“卧佛”。

我们的参观是从“藏经洞”开始的。藏经洞即莫高窟17号洞,位于是16

号大窟甬道的北侧,是座高约1.6米,宽约2.7米的小石屋。来到洞内,边看边听导游小姐的讲解。她那甜润而沉重的声音吸引住我:清光绪26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碌在清理洞窟的流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的北壁有个不知何时封闭小石屋,里面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因沙漠干燥,保存得非常完整。这是神话中的聚宝洞!它的神秘在于不知

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人将这批珍贵的文物放在里面,并将洞口封闭。从此,便无人知晓。当王道士用一双枯瘦的手打开洞门之后,一批批外国探险家、考古家接踵而来,有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俄国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等。他们想方设法、挖空心思从王道士的手中拿走了大批文物,分别收藏在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博物馆。从此,莫高窟的珍贵文物流散到国外,其辉煌的艺术也随之介绍到了国外,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吸引了不少学者对莫高窟的遗书和造型艺术进行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

听到导游小姐的祥细解说后,我想起散文家余秋雨在参观敦煌莫高窟时,曾写下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文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的民族伤口在滴血。”

从“藏经洞”出来,接着参观的是第96窟,这是莫高窟最大的佛窟,人们又称之为“大佛殿”、“九层楼”。大佛殿位于石窟群的正中间,窟檐依山崖峭壁建造,高达45米,共九层。第九层为八角顶,覆盖佛像窟顶。下面八层为依崖建造的五间六柱大型两角窟檐。檐角上翘,下垂风铎,是一座气势雄伟壮观的楼阁。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窟内的倚坐弥勒佛像,又称北大像,高34.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室内石胎泥塑佛像。“弥勒”,为梵文音译,汉文意译为“慈氏”,是佛教的“未来佛”。据《弥勒经》说,弥勒居净土世界,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弥勒将降生人间,引度世人进入弥勒净土极乐世界。据敦煌遗书记载,这尊大弥勒佛像修建于唐朝(公元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阴祖等共同建造。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公元684

年当政,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直接利用佛教的宣传,声称自己是弥勒佛的化身,下降人间来拯救众生的苦难。并下令各州县建大云寺,造弥勒佛像供俸。这座大弥勒像,可能就是这次崇佛政治浪潮中修造的。

容纳大佛像的洞窟是一个高耸的室内空间,下大上小,由于塑像巨大而坐落的面积狭小,雕塑家便在造型上大大强调了佛像的头部体积,虽然大大超出了人体正常比例,但解决了由下仰视造成面部形象不完整的缺憾。观者在仰角视距30多米的情况下,仍然清晰地看到佛的面部表情。坐佛从头到脚,体形圆浑饱满,气度雍容,表情庄重,佛头微微下俯,眼光下视,人在窟底仰视,与佛目光相接,更觉得佛的庄严伟大而感到自身渺小,增加了佛教的感化作用。

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洞窟,是第158窟。在这个建于中唐时代的窟内,西壁前面的佛坛上横卧着长16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轮廓鲜明,头形长圆,面部表情极其自然,那半合半睁的双眼,显得那么安祥;那微微含嫣的嘴唇,又是那么欣慰;那枕手横卧的睡姿多么平静悠远;那密集的衣纹线有规律地起伏流动。整个人体浑然天成,富有韵律感,完全是一睡美人的神情姿态。佛经上讲,涅槃并非死亡,是指经过无数生死轮回后获得的新的精神境界,也是成佛的标志。因此,雕塑家塑造了释迦牟尼涅槃时从容不迫、心绪坦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的神情。

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敦煌艺术的显著特征是塑绘结合,相辅相存。你看,这身卧佛像周围画有举哀的弟子和帝王,由于还未觉悟,对佛的涅槃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悲伤,有的嚎啕大哭,有的痛不欲生,有的幸灾乐祸……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背后,又画了觉悟较高的菩萨,知道佛涅槃并非死亡,死是意味着再生,因此表现出坦然肃穆的表情。涅槃的佛、举哀的弟子和俗人与

艺术设计学院西北艺术考察报告书

一、考察主题

西北文化艺术考察

二、概述

(一)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考察,理解更过西北地区的历史、军事、雕塑、书法、绘画、工艺、地方风情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掌握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内容形式,开拓视野,在增加理论修养的同时,感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氛围,了解文化底蕴。收集西北地区珍贵的图像、文字等材料。为以后的毕业创作和学习作出良好的铺垫,激发创作激情和灵感来源。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调查内容:西安古城文化甘肃敦煌文化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6日——2011年11月11日

调查地点:西安甘肃敦煌

调查对象:西安钟楼、回民街—陕西历史文化博物馆—西安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甘肃敦煌

调查范围:西北地区的历史、军事、雕塑、书法、绘画、工艺、地方风情等方面

调查要点:文化历史雕塑绘画工艺地方文化风情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通过走访参观,了解所调查地方的的文化历史,地方文化风情,感受当地的文化艺术气息。通过文字记录、图片记录总结各地的文化艺术特点,独特的文化底蕴。

三、正文(文字不少于3000)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

第一站:西安钟楼、回民街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中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纹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许多古代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

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

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

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

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

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

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第二站: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

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刚刚迈入博物馆就被它古香古色的气魄深深地吸引着。踏着古朴的青砖,怀着敬仰与憧憬,走进这个祖国的史册、历史的舞台。疾步向前,青砖、碧瓦、朱门……一座虽不算气势恢宏,但依旧古香古色的建筑静默在那里。它犹如一幅历史的卷轴,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待我们细细品读。那远古的缕缕的沁人幽香,漫过千年的时光,将我们萦绕,久久不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