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数据传输方式

101规约报文分析与101规约_报文传输过程

?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

?非平衡传输(Unbalanced tranmission)

主站采用顺序地查询(召唤)子站来控制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主站是请求站,它触发所有报文的传输,子站是从动站,只有当它们被查询(召唤)时才可能传输。

?平衡传输(Balanced tranmission)

采用平衡传输,每一个站可能启动报文传输。因为这些站可以同时既作为启动站又可以作为从动站,它们被称为综合站。

初始化过程

?控制站初始化

?被控站初始化

?被控站被远方初始化

过程

?召唤链路状态

?复位RTU

?召唤链路状态

?召唤一级数据。

初始化过程报文分析:

1)当通信中断后,主站发“请求链路状态”,等待与子站建立通信联系

M->R :10 49 01 4A 16

M->R :10 49 01 4A 16

报文解析:请求链路状态,固定帧。

启动字符(1个字节):10;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1个字节):1

校验码(1个字节):4A

结束字符(1个字节):16

2)通信建立,开始初始化过程,共四个报文。

初始化过程-1 请求链路状态

M->R :10 49 01 4A 16

R->M :10 0B 01 0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9(4:主->子站。FCB位无效,9:请求链路状态)

0B(0:子->主站。FCB位无效,B:响应链路状态)初始化过程-2 复位远方链路

M->R :10 40 01 41 16

R->M :10 20 01 21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40(4:主->子站FCB位无效,0:复位远方链路)

20(2:子->主站FCB位无效,ACD=1, 0:确认)初始化过程-3 请求1级数据

M->R :10 7A 01 7B 16

R->M :68 09 09 68 08 01 46 01 04 01 00 00 02 CRC 16

报文解析:

控制域(1个字节):7A(7:主->子站FCB位有效,A:召唤一级数据)

回答报文:有单字节报文,有子站初始化结束的可变帧报文,有无所回答的固定帧报文。?总召唤命令

初始化报文报文结束后进行全数据召唤命令。

全数据召唤后,子站需回答确认命令,然后等待主站召唤一级数据,

将全数据上传。

?总召唤命令报文分析

-> 68 09 09 68 53 64 64 01 06 64 00 00 14 9A 16

报文解析:召唤全数据,可变帧。

启动字符(1个字节):68;

长度(1个字节)重复:09;

启动字符(1个字节):68;

控制域(1个字节):53(FCB位有效,请求数据)

链路地址(1个字节):64

报文类型(1个字节):64 召唤全数据

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1

传送原因(1个字节):06 (激活)07 (激活确认)0A(激活结束)

信息元素(2个字节):00 00

信息单元公共地址:64

召唤限定词(QOI) (1个字节):14 响应站召唤

校验码(1个字节):9A

结束字符:16

?总召唤命令报文分析

-> 68 09 09 68 53 64 64 01 06 64 00 00 14 9A 16

<- 10 00 64 64 16 (10 20 64 84 16 )

-> 10 7B 64 DF 16

<- 10 29 64 8D 16

-> 10 5A 64 BE 16

<- 68 09 09 68 28 64 64 01 07 64 00 00 14 70 16

-> 10 7A 64 DE 16 (遥信)

<- 68 0C 0C 68 28 64 01 02 14 64 02 02 00 01 02 00 0E 16

-> 10 5A 64 BE 16 (遥测)

<- 68 F3 F3 68 28 64 03 4F 14 64 68 00 02 67 00 02 66 00 02 62 00 02 61 00 02 5D 00 02 5C 00 02 5B 00 02 68 00 02 67 00 02 66 00 02 62 00 02 61 00 02 5D 00 02 5C 00 02 5B 00 02 55 00 02 54 00 02 53 00 02 4F 00 02 4E 00 02 4A 00 02 49 00 02 48 00 02 55 00 02 54 00 02 53 00 02 4F 00 02 4E 00 02 4A 00 02 49 00 02 48 00 02 44 00 02 43 00 02 42 00 02 3E 00 02 3D 00 02 39 00 02 38 00 02 37 00 02 44 00 02 43 00 02 42 00 02 3E 00 02 3D 00 02 39 00 02 38 00 02 37 00 02 33 00 02 32 00 02 31 00 02 2D 00 02 2C 00 02 28 00 02 27 00 02 26 00 02 33 00 02 32 00 02 31 00 02 2D 00 02 2C 00 02 28 00 02 27 00 02 26 00 02 22 00 02 21 00 02 20 00 02 1C 00 02 1B 00 02 17 00 02 16 00 02 15 00 02 22 00 02 21 00 02 20 00 01 1C 00 02 1B 00 02 17 00 02 16 00 02 36 16

?总召唤命令报文分析(被突发事件打断)

->10 7A 64 DE 16

<- 68 09 09 68 28 64 03 01 03 64 0E 00 01 06 16

-> 10 5A 64 BE 16

<- 68 0C 0C 68 28 64 04 01 03 64 0E 00 01 E3 C7 19 CA 16

?总召唤命令报文分析

-> 10 7B 64 DF 16

<- 68 F1 F1 68 08 64 0B 2F 14 64 02 07 B5 FD 00 01 07 4A 02 00 4E 07 E0 FD 00 4D 07 1F 02

00 42 07 16 FE 00 41 07 E9 01 00 40 07 18 FE 00 3F 07 E7 01 00 3E 07 1A FE 00 3D 07 E5 01 00 3C 07 1C FE 00 3B 07 E3 01 00 3A 07 1E FE 00 39 07 E1 01 00 38 07 20 FE 00 84 07 49 02 00 83 07 B8 FD 00 82 07 47 02 00 81 07 BA FD 00 80 07 45 02 00 7F 07 BC FD 00 7E 07 43 02 00 7D 07 BE FD 00 7C 07 41 02 00 7B 07 C0 FD 00 7A 07 3F 02 00 79 07 C2 FD 00 78 07 3D 02 00 77 07 C4 FD 00 76 07 3B 02 00 75 07 C6 FD 00 74 07 8C FF 00 73 07 39 02 00 72 07 C8 FD 00 71 07 37 02 00 70 07 CA FD 00 6F 07 35 02 00 6E 07 CC FD 00 6D 07 33 02 00 6C 07 CE FD 00 6B 07 31 02 00 6A 07 D0 FD 00 69 07 2F 02 00 68 07 D2 FD 00 67 07 2D 02 00 66 07 D4 FD 00 65 07 2B 02 00 FC 16

?总召唤命令报文分析

-> 10 7A 64 DE 16

<- 68 09 09 68 08 64 64 01 0A 64 00 00 14 53 16

n报文解析:总召唤报文结束

传送原因:0A(激活结束)

-> 10 5B 64 BF 16

-> E5

n召唤二级数据命令

5 控制域(C)、地址域(A)、超时时间和传输过程

5.1 控制域(C)的定义(见图5)

图 5 控制域的定义

5.1.1 主站向子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C)各位的定义:

5.1.1.1 传输方向位DIR。DIR=0,表示报文是由主站向子站传输。

5.1.1.2 启动报文位PRM。PRM=1,表示主站向子站传输,主站为启动站。

5.1.1.3 帧计数位FCB。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传输服务时,将FCB 位取相反值,主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 3 次。若主站正确收到子站报文,则该一轮的发送/确认(SEND/CONFIRM)或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D)传输服务结束。复位命令的帧计数位常为0,帧计数有效位FCV=0。

5.1.1.4 帧计数有效位FCV。FCV=0 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

FCV=1 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有效。发送/无回答服务、重传次数为0 的报文、广播报文时不需考虑报文丢失和重复传输,无需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因此这些帧的计数有效位常为0。

5.1.1.5 功能码。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定义如表2。

表 2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

* 1 级数据包括事件和高优先级报文。

** 2 级数据包括循环传送或低优先级报文。

5.1.2 子站向主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C)各位的定义见图5。

5.1.2.1 传输方向位DIR。DIR=1 表示报文是由子站向主站传输。

5.1.2.2 启动报文位PRM。PRM=0 表示子站向主站传输,子站为从动站。

5.1.2.3 要求访问位ACD。ACD=1 表示子站希望向主站传输 1 级数据。

5.1.2.4 数据流控制(DFC):

DFC=0 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DFC=1 表示子站数据区已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5.1.2.5 功能码。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定义见表3。

表 3 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

a)主站召唤1 级数据(遥信变位等),子站如有数据变化以响应帧回答。

如响应帧1 帧传不完这类变化数据,ACD=1。

b)主站召唤2 级数据(如事件顺序记录),子站以事件顺序记录的响应帧回答。

如响应帧1 帧传不完全部事件顺序纪录,继续用召唤2级数据报文召唤;如无事件顺序

记录,以无所要求数据报文回答。

c)主站召唤遥测、遥信全数据等,子站以相应报文作为响应帧回答。

5.2 地址域(A)(见图6)

地址域(A)的含义是当由主站触发一次传输服务,主站向子站传送的帧中表示报文所要传送到的目的站址,即子站站址;当由子站向主站传送帧时,表示该报文发送的源站址,即表示该子站站址。地址域是指链路层而言。

MSBLSB87654321

地址域的值为0 至255,其中FFH=255 为广播站地址,即向所有站传送报文。

5.4 传输过程

5.4.1 发送/确认帧过程:

5.4.1.1 正常发送/确认帧传输过程见图10。

图中1 主站向站址n 传送发送帧被子站n 收到,即回送确认帧。

图中2 主站向站址m传送发送帧,被子站m接收到,向主站回送一个带ACD=1的确

认帧,请求传送遥信变化的 1 级数据。

图中3 主站向子站m召唤1级数据,子站回送一个响应帧,一帧即将数据传完,ACD=0

无新的数据需要报告。

图中 4 主站即转向站址1 发送数据。

101规约报文分析

①主站链路请求报文:10 49 01 4A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49H --> 0100 100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0(无效)

功能码=9 召唤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4A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②从站链路请求响应报文:10 8B 01 8C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BH --> 1000 1011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11 以链路状态或访问请求回答请求帧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8C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③主站链路复位请求报文:10 40 01 41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40H --> 0100 0000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0(无效)

功能码=0 复位远方链路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41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④从站链路复位响应报文:10 80 01 81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0H --> 1000 0000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0 确认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81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⑤主站召唤2级数据报文:10 7B 01 7C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7BH --> 0111 101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1 FCV(帧计数有效位)=1(有效)

功能码=11 召唤用户2级数据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7CH

结束字符:16H

⑥从站无所召唤数据响应报文:10 89 01 8A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9H --> 1000 1001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9 无所召唤的数据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8AH

结束字符:16H

⑦主站总召报文:68 09 09 68 73 01 64 01 06 01 00 00 14 F4 16

启动字符:68H

ASDU长度:09H(9个字节,即73 01 64 01 06 01 00 00 14)

重复长度:09H

启动字符:68H

控制域: 73H --> 0111 001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1 FCV(帧计数有效位)=1(有效)

功能码=3 传送数据

链路地址域: 01H

数据类型标识: 64H(CON<100>:=总召唤命令)

可变结构限定词:01H(SQ=0,number=1)

传送原因: 06H(Cause=6,激活)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地址:01H

信息体地址:00H 00H

信息体数据(元素):14H(召唤限定词QOI=20,站召唤全局)

帧校验和:F4H

结束字符:16H

⑧从站总召响应报文:68 09 09 68 A8 01 64 01 07 01 00 00 14 2A 16

启动字符:68H(可变帧)

ASDU长度:09H(9个字节,即A8 01 64 01 07 01 00 00 14)

重复长度:09H

启动字符:68H

控制域: A8H --> 1010 1000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1(有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8 以数据响应请求帧

链路地址域:01H

类型标识: 64H(CON<100>:=总召唤命令)

可变结构限定词:01H(SQ=0,number=1)

传送原因: 07H(Cause=7,激活确认)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地址:01H

信息体地址:00H 00H

信息体数据(元素):14H(召唤限定词QOI=20,站召唤全局)

帧校验和:2AH

结束字符:16H

⑨主站召唤1级数据报文:10 5A 01 5B 16

启动字符:10H(固定帧)

控制域: 5AH --> 0101 1010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1(有效)

功能码=10 召唤用户1级数据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5BH

结束字符:16H

⑩从站返回1级数据报文:68 A0 A0 68 A8 01 01 82 14 01 01 00 01 01 55 16

启动字符:68H

ASDU长度:A0H(10个字节,即A8 01 01 82 14 01 01 00 01 01)

重复长度:A0H

启动字符:68H

控制域: A8H --> 1010 1000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1(有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8 以数据响应请求帧

链路地址域:01H

类型标识: 01H(CON<1>:=单点信息)

可变结构限定词:82H(SQ=1,number=2,表示有两个连续的单点信息)

传送原因: 14H(Cause=20,响应站召唤)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地址:01H

信息体地址:01H 00H(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信息体数据:01H 01H(两个单点信息,1表示合)

帧校验和:55H

结束字符:16H

11.主站对时(时钟同步)报文:68 0F 0F 68 53 01 67 01 06 01 00 00 E4 28 23 0F 01 02 09 0D 16

启动字符:68H

ASDU长度:0FH

控制域: 53H --> 0101 001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1(有效)

功能码=3 传送数据

链路地址域:01H

类型标识: 67H(CON<103>:=时钟同步命令)

可变限定词:01H(SQ=0,number=1)

传送原因: 06H(Cause=6,激活)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地址:01H

信息体地址:00H 00H(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信息体数据:E4H 28H 23H 0FH 01H 02H 09H(CP56Time2a,七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帧校验和:0DH

结束字符:16H

12.从站对时响应报文:68 0F 0F 68 88 01 67 01 07 01 00 00 7C 3C 11 0F 01 02 09 DD 16

启动字符:68H

ASDU长度:0FH

控制域: 88H --> 1000 1000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有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8 以数据响应请求帧

链路地址域:01H

类型标识: 67H(CON<103>:=时钟同步命令)

可变限定词:01H(SQ=0,number=1)

传送原因: 07H(Cause=7,激活确认)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地址:01H

信息体地址:00H 00H(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信息体数据:7CH 3CH 11H 0FH 01H 02H 09H (CP56Time2a,七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

帧校验和:DDH

结束字符:16H

传送方式:

2、电路交换的优点

(1) 连接建立后, 数据以固定的传输率传输, 传输延迟小。

(2) 由于物理线路被单独占用,故不可能发生冲突;

(3) 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3、电路交换的缺点

(1) 建立连接将跨多个设备或线缆,则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 连接建立后,由于线路是专用的,即使空闲,也不能被其它设备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3) 对通信双方而言,必须做到双方的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和传输控制等一致才能完成通信。

报文分组交换是在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并且有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1、数据报方式

在数据报方式中子网接收主机A发送的报文经编址、拆卸后分成若干分组, 设有3个分组P1、P2、P3。CA将根据子网当前的通路情况及通信量情况,将分组P1、P2、P3沿不同的子网路径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的分组重新组装成报文。这类服务没有建立链路和拆除链路的过程,如图2-42所示。

2、虚电路方式虚电路方式是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电

路交换方式结合起来,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达到最佳的数据交换效果。与电路交换方式类似,虚电路方式在数据传输前也要建立一条传输通路,但这条通络是逻辑的而非物理的。

虚电路方式两个用户的终端设备在开始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前需要通过通信网络建立逻辑上的连接,用户不需要在发送和接收时清除连接。虚电路可以通过呼叫请求建立,并要赋予虚电路号。子网中的结点之间就是通过虚电路号将分组沿子网中的结点逐站传递。虚电路的工作方式如图2-43所示。

由于虚电路方式具有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图2-47 ATM

信元结构

1、帧中继交换的特点

帧中继使用分组交换协议,该协议采用统计复用技术,从单条线路上的用户站点多个信息源处装载数据到帧中继网络。帧中继是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字系统低误码率的特点和虚电路交换的优点,简化了可靠性传输和差错控制机制,从而获得良好性能的革新技术。

ATM 是异步传输模式的简称,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具有从实时的话音信号到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等各种高速综合业务的传输能力。它采用定长分组做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这种分组被称为信元。 1、A TM 信元结构

分组交换的基本数据传输单元是分组,为了与X.25协议的分组(Packet)相区分,所以在A TM 中称为信元(Cell)。

ATM 由一个长度为5字节的信元头和一个长度为48字节的用户数据组成

2、A TM 信元通道

A TM 信元交换是通过物理链路(PL)来实现的,PL 是连接A TM 交换机─A TM 交换机、A TM 交换机─A TM 主机的物理线路。每条物理链路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虚通路(VP),虚通路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交换式的。每条虚通路中可以有单向或双向的数据流,A TM 支持不对称的数据速率,即允许两个方向的数据速率可以是不同的。每条虚通路可包含一条或多条虚通道(VC)。PL 、VP 、VC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48所示。

3、 A TM 信元传送

在ATM 交换中,文本、语音、视频等所有数据被分解为长度固定的信元在网络中传递,在接收端恢复成所需的格式。信元在网络中传输期间出现的一切问题都由终端来处理,使得传送机制变得十分简单。正是由于A TM 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并将信道划分为时间片序列,每个时间片用来传输一个信元,时间片与信元一一对应,因而大大简化了对信元的传输控制和网内协议。信元方式的信息传送如图2-50所示。

101规约报文解析

101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速查 1、初始化 ●主站发: 10 49 4F 98 16 目的:给地址为4F的子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命令。 子站回答:10 0B 4F 5A 16 目的:子站向主站响应链路状态。 ●主站发: 10 40 4F 8F 16 目的:给地址为4F的子站发复位通信单元命令。 子站回答:10 20 4F 6F 16 目的:ACD位置1,表明子站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主站发: 10 7A 4F C9 16 目的:向地址为4F的子站发召唤1级数据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28 4F 46 01 04 4F 00 00 00 11 16 (ASDU70,CON=28,COT=4) 目的:子站以ASDU70(初始化结束)响应主站的召唤。并ACD位置1,表明子站继续 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后面跟随时间同步和总查询。 2、对时 ●主站发:68 0F 0F 68 73 00 67 01 06 00 00 00 CD 85 36 0D 1E 0C 04 A4 16 目的:给地址为0的子站发对时命令。 对时时间为:04年12月31日13时54分34秒253毫秒 报文解析:

子站发:68 0F 0F 68 80 00 67 01 07 00 00 00 F7 01 36 0D 1E 0C 04 58 16 目的:以ASDU67响应主站对时命令。 3、 总召唤 ● 主站发:68 09 09 68 53 4F 64 01 06 4F 00 00 14 70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答:10 20 4F 6F 16 目的:ACD 位置1,表明子站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 主站发:10 5A 4F A9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召唤1级数据的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28 4F 64 01 07 4F 00 00 14 46 16 目的:子站响应总召唤,ACD 位置1。 ● 主站发: 10 7A 4F C9 16 目的:主站向子站召唤1级数据。 子站回答:68 87 87 68 28 4F 01 7F 14 4F 01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E7 16

南网2002-101规约报文解释

101规约解读 一、101远动规约的基本对话过程 1)初始化过程(链路两端均已上电时):主站向子站询问链路状态,子站 以链路状态回答主站,主站复位远方链路,子站确认回答;子站向主 站询问链路状态,主站以链路状态回答子站,子站复位远方链路,主 站确认回答;主站发总召唤命令,子站以全数据回答,主站发送时钟 同步命令,子站以同步时钟事件回答。 2)基本问答过程:主站在初始化完毕,并召唤过全数据和时钟同步之后, 开始轮询二级数据;而子站如果存在二级数据或一级数据,直接以数 据回答,如不存在,则以否定报文回答(否定回答是单个字符“E5H”, 也可以“无所请求数据”确认帧回答)。 3)其他问答过程:遥控选择命令以遥控选择确认帧回答,遥控执行命令 以遥控执行确认帧回答,召唤电度命令以传送电度数据帧回答。 链路报文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固定长帧报文就是链路初始化报文 主站:10 49 06 4F 16 (召唤链路状态) 子站:10 0B 06 11 16 (状态正常) 主站:10 40 06 46 16 (复位远方链路) 子站:10 20 06 26 16 (确认) 主站:10 5A 06 60 16(召唤一级数据) 子站:ES(没有所召唤的数据) 二、总召 主站--子站 68 09 09 68 5 3 066401 060600 00 14 DE 16 68 09 09 68 73 01 64 01 06 01 00 00 14 F4 16 主 子:总召唤命令帧C_IC_NA_1

子站――主站 68 09 09 68 28 066401070600 00 14B4 16 遥测点号从16385开始

101、104通信规约测试大纲

检测规程、标准及验收标准 1)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 2)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3)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4)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5)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6)Q/GDW 37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7)Q/GDW 38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8)生配电[2009]196号《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9)GB/T 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0)GB/T 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11)GB/T 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12)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13)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4)GB/T 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5)Q/701-205.000-2010《质量手册》 16)Q/701-205.002-2010《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传输规约检验 1 101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2 104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101规约报文解释解析

IEC870-5-101规约报文解释 一、规约格式简介 1、祯格式 101规约的基本祯格式如下所示,具体的解释请参照规约手册,这里不再重复。固定祯长格式: 可变祯长格式: 规约中不同的命令,可能采用不同的祯格式。 2、控制域功能码说明 主站下发子站功能码 子站上送主站功能码 二、主站初始化RTU下发命令流程(以非平衡方式通信)

以下adrs 表示链路地址(一般为rtu 站址),comadr 表示公共地址(一般为rtu 站址),infadr_l 表示信息体地址低位,infadr_h 表示信息体地址高位,CS 表示祯校验和。对时祯为长时标方式。 1、 询问链路状态 10 49 adrs CS 16 子站回答 10 80 adrs CS 2、 复位远方链路 10 40 adrs CS 子站回答 10 89 adrs CS 3、 总召唤 68 10 10 68 16 子站确认 68 09 09 68 80 adrs 64 01 07 comadr 00 00 14 CS 16 子站发送遥测遥信祯(下面将详细解释) 子站发送总召唤结束祯 68 09 09 68 88 adrs 64 01 0a comadr 00 00 14 CS 16 4、 如果没有召唤全则进行分组召唤 下发命令码: 68 09 09 68 7b adrs 64 01 05 comadr 子站发送遥测遥信祯(和总召唤的一样,只是信息体地址会有所区别) 5、 发对时令 68 0f 0f 68 53 adrs 67 01 06 comadr 00 00 milliseconds_l milliseconds_h minutes hours day month year CS 16 子站确认祯 68 0f 0f 68 80 adrs 67 01 07 comadr 00 00 milliseconds_l milliseconds_h minutes hours day month year CS 16 6、 召唤全电度 68 09 09 68 73 adrs 65 01 06 comadr 00 00 45 CS 16 子站发送电度总召唤确认祯 68 09 09 68 80 adrs 65 01 07 comadr 00 00 45 CS 16 子站发送电度祯(下面将详细讲述) 子站发送电度结束祯 68 09 09 68 80 adrs 65 01 0a comadr 00 00 45 CS 16 7、 如果电度没有召唤全则进行分组召唤电度 68 09 09 68 7b adrs 65 01 05 comadr

101规约(1997版)报文解析汇总

101规约(1997版)报文解析速查 1、 初始化 ● 主站发: 10 69 01 6A 16 目的:给地址为1的子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命令。 子站回答:10 8B 01 8C 16 目的:子站向主站响应链路状态。 ● 主站发: 10 40 01 41 16 目的:给地址为1的子站发复位通信单元命令。 子站回答:10 80 01 81 16 目的:确认,响应主站初始化结束。 后面跟随时间同步和总查询。 2、 对时 ● 主站发:68 0F 0F 68 53 00 67 01 06 00 00 00 CD 85 36 0D 1E 0C 04 A4 16 目的:给地址为0的子站发对时命令。 对时时间为:04年12月31日 13时54分34秒253毫秒 报文解析: 子站发:68 0F 0F 68 80 00 67 01 07 00 00 00 F7 01 36 0D 1E 0C 04 58 16 目的:以ASDU67响应主站对时命令。

3、 总召唤 主站发:68 09 09 68 53 4F 64 01 06 4F 00 00 14 70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80 4F 64 01 07 4F 00 00 14 46 16 目的:子站响应总召唤。 子站回答:68 87 87 68 88 4F 01 FF 14 4F 01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E7 16 目的:子站向主站以ASDU1方式上送全遥信第一帧。 报文解析: 子站回答:68 87 87 68 88 4F 01 FF 14 4F 8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61 16

104规约简介

104 规约简介 一 . 概述: 101、104规约属于问答式异步通信方式。104必须与101规约同时配套使用。2002年国家经贸委正式发布,104规约的核心部分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101规约的定义,结合超高压公司的使用范围,对104规约的报文格式做一说明以便大家理解。更详细的请看104和101的2002年正式版本。104应用在tcp/lp 的1、2、3、4、7、层。 二 . 104报文格式 1.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它是所有发送/接收的报文头并可以单独发送。 APDU长度最大253,要除去启动符 68H和其本身 APDU是全报文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2.控制域分类: 控制域八位位组分为3种格式,每种格式的定义内容不一样。 a. 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 b.U格式: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格式

TEST.SPOPDT STARTDT 确认/生效只有一个是“1”之可能出03/13/23/43/83/07/0B 不可能出现其他码 c. S 格式 带编号的监视功能 例如: 发/收一组码: 68 04 01 00 96 77 这就S 格式,这是确认报文,在收报文经常出现。刚开机时用于链路连接,收发两端都收到这个报文说明链路通了,可以发其它命令报文。如果链路不通,主站会连发此报文 2. ASDU 格式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即信息区传输格式 传送原因: 1字节/2字节 各系统自定义,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101定义1个字节。 公共地址: 1字节/2字 各系统自定义 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101定义1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1字/2字节/3字节 我们系统定义3个字节,可以转16777215个信息,实际上2个字节就够65535。101定义2个字节。 可变帧结构限定词: 7位定义长度,最大127个信息。 SQ=0 每个信息都带地址。 SQ=1 只有带一个有起始地址,其他信息不带地址,按顺序排列,全YX 、全YC 时SQ 都为1. 信息:最少一个字节,例如一个遥信,最多的可达9个字节,SOE8个字节。 3. 主站的发送报格式 这里仅介绍三种格式 总召唤 召唤电量 YK (双点YK,现场都双点YK )下面于 分别介绍 a. 总召唤报文格式

IEC60870-5-101规约说明资料

第一章.IEC870-5-101规约说明 规约标准原文请参照国内1998-05-01实施的等同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参考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参考模型是源于开放式系统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带宽下要求特别短的反应时间,故改进采用增强性能结构(EPA),见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参考模型下,各层次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帧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2.可变帧长帧格式 FT1.2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需不小于33位;每个字符包括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长度L=C+A+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C的定义如下: 主站向子站传输时:DIR=0, PRM=1; 子站向主站传输时:DIR=1, PRM=0。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位取反;主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次。 FCV若等于0,FCB的变化无效。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1)链路地址域的内容指的是子站即RTU的站号,通常由调度与变电站协商确定。 2)链路用户数据(即前文所提到的ASDU)的结构如下:

其中,各部分的解释如下: a.类型标识 常用的有: 子站-->主站过程信息 1――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2――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3――不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4――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5――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 6――带时标的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未用) 7――子站远动终端状态(未用) 9――测量值 10――带时标的测量值(未用) 15――电能脉冲计数量 16――带时标的电能脉冲计数量(未用) 17――带时标的继电保护或重合闸设备单个事件 18――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未用) 19――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事件(未用) 20――具有状态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21――不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 22~24――为配套标准保留 232――BCD码(水位值) 主站 子站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

101报文解析

101规约报文分析 ①主站链路请求报文:10 49 01 4A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49H --> 0100 100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0(无效) 功能码=9 召唤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4A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②从站链路请求响应报文:10 8B 01 8C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BH --> 1000 1011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11 以链路状态或访问请求回答请求帧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8C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结束字符:16H ③主站链路复位请求报文:10 40 01 41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40H --> 0100 0000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0(无效) 功能码=0 复位远方链路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41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结束字符:16H ④从站链路复位响应报文:10 80 01 81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0H --> 1000 0000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0 确认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81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⑤主站召唤2级数据报文:10 7B 01 7C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7BH --> 0111 101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1 FCV(帧计数有效位)=1(有效) 功能码=11 召唤用户2级数据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7CH 结束字符:16H ⑥从站无所召唤数据响应报文:10 89 01 8A 16 启动字符:10H

101规约和104规约介绍

101.104子站端通讯规约 101规约和104规约常用于调度中心和子站之间通讯。 101规约一般用于串口通讯,也可用UDP方式; 104规约则用于网络通讯,采用TCP/IP方式。 目前公司在eComm和DCAP系统中只有101规约和104规约发送端(即子站端/从站端)软件,没有接收端(即主站端)软件;而PDS 系统中,有101规约和104规约接收端(即主站端)软件,以及104规约发送端(即子站端)软件。 步骤 1确认信息 (1)101串口UDP 104 网口TCP/TIP 提供本机和对方IP 和端口 (2)配置文件公共地址链路地址域长度单点遥还是双点遥 信信息对象地址长度等

主站-〉子站总召报文:68 09 09 68 73 1F 64 01 061F0000 14 30 16 链路地址传送原因公共地址信息对象地址 (3) 点表数据对照表 2新建通讯设备 ※DCAP 参数数据管理工具 ※ECOMM 新建通讯设备 新建通讯设备类型为TCPSERVER 查看安装盘中是否有101.104规约 Config104.exe 必须和数据库ecomm.mdb 在同一个 文件目录下

3修改配置 DCAP 在Comm101Rtu.ini 中修改其相关配置 ECOMM 进入Config104XML.exe 新建配置,另存一个文件如 104xml 4生成数据对照表 ※DCAP 用CTMfor104.exe根据已给点表生成数据对照表ECOMM 在进入Config104XML.exe 新建配置,另存一个文件如 104xml 后修改其配置 5启动通讯程序 DCAP 启动Comm101Rtu.exe ECOMM 新建通道在Root (ecomm节点)上新建通道把已另存的104xml文件上传到通道启动Ecommserver =调试诊断

101规约报文分析(适用初学者)

101规约报文分析 ①站链路请求报文:10 49 01 4A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49H --> 0100 100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0(无效) 功能码=9 召唤链路状态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4A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②从站链路请求响应报文:10 8B 01 8C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BH --> 1000 1011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功能码=11 以链路状态或访问请求回答请求帧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8C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③主站链路复位请求报文:10 40 01 41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40H --> 0100 0000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0 FCV(帧计数有效位)=0(无效) 功能码=0 复位远方链路 链路地址域:01H 帧校验和:41H (前面除启动字符外的所有字节的累加) 结束字符:16H ④从站链路复位响应报文:10 80 01 81 16 启动字符:10H 控制域: 80H --> 1000 0000 DIR(传输方向位)=1 PRM(启动报文位)=0 从站-->主站 ACD(要求访问位)=0(无一级数据) DFC(数据位)=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101规约

IEC870-5-101规约 1.概述 本篇介绍主站和RTU之间通讯的IEC870-5-101规约,该规约有两种传输方式: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在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全双工通道结构中采用平衡式传输方式,在其它通道结构中只采用非平衡式传输方式。平衡式传输方式中101规约是一种“问答+循环”式规约,即主站端和子站端都可以作为启动站;而当其用于非平衡式传输方式时101规约是问答式规约,只有主站端可以作为起动站。 2.帧格式简单说明 2.1 2.2 2.3长度L 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区的字节数,为二进制数。 2.4 DIR:传输方向位 =0:表示报文是主站向子站传输。 =1:表示报文是子站向主站传输(部版101有用)。 PRM:启动报文位 =0:从动站,报文为确认报文或响应报文。 =1:启动站,报文为发送或请求报文。

FCB:帧计数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请求/响应服务 时,将前一轮FCB取相反值。 FCV:帧计数有效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0:表示FCB变化无效。 =1:表示FCB变化有效。 ACD:要求访问位:主站做从动站时ACD位无实际意义,ACD=0。 子站做从动站时ACD=0:表示子站无1级用户数据; ACD=1:表示子站有1级用户数据,希望向主站传输。 DCF:数据流控制位:从动站向启动站传输 =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1:表示子站数据区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功能码(D3—D0):功能码范围为0—15(00H—0FH);功能码代表的意义较为烦 琐,参考《关于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的说明》(远动设备及 系统传输规约)。 2.5链路地址域 链路地址域为子站站址。 2.6帧检验和 帧检验和是控制、地址、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 3.非平衡式传输—即主站作为启动站的各种报文 3.1 主站的询问顺序 对于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通道结构,主站或子站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总召唤和时钟同步后系统转入正常,然后在循环召唤2级用户数据的序列中定期插入按照分组召唤方式和按顺序收集各组数据进行召唤。在子站回送的报文中如果ACD=1,则立即收集1级用户数据,1级用户数据收集完后,转向上述循环询问过程,此种循环召唤过程可以被中断,如被召唤电度、遥控等。 3.2复位远方链路报文 子站确认帧(M_RL_NA_1 CON) 3.3

IEC8705-101规约说明解析

IEC870-5-101规约说明 规约标准原文请参照国内1998-05-01实施的等同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一.参考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参考模型是源于开放式系统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带宽下要求特别短的反应时间,故改进采用增强性能结构(EPA),见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参考模型下,各层次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帧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2.可变帧长帧格式 FT1.2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需不小于33位;每个字符包括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长度L=C+A+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C的定义如下: 主站向子站传输时:DIR=0, PRM=1; 子站向主站传输时:DIR=1, PRM=0。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位取反;主

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次。 FCV若等于0,FCB的变化无效。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3)链路地址域的内容指的是子站即RTU的站号,通常由调度与变电站协商确定。 4)链路用户数据(即前文所提到的ASDU)的定义见下节。 其中,各部分的解释如下: a.类型标识 常用的有: 子站-->主站过程信息 1――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2――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3――不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4――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5――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 6――带时标的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未用) 7――子站远动终端状态(未用) 9――测量值 10――带时标的测量值(未用) 15――电能脉冲计数量 16――带时标的电能脉冲计数量(未用) 17――带时标的继电保护或重合闸设备单个事件 18――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未用) 19――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事件(未用) 20――具有状态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21――不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

101规约报文解析

<1 0 101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速查 1、 初始化 主站发:10 49 4F 98 16 目的:给地址为4F 的子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命令。 子站回答:10 0B 4F 5A 16 目的:子站向主站响应链路状态。 主站发:10 40 4F 8F 16 目的:给地址为4F 的子站发复位通信单元命令。 子站回答:10 20 4F 6F 16 目的:ACD 位置1,表明子站向主站请求 1级数据上送。 主站发:10 7A 4F C9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召唤1级数据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28 4F 46 01 04 4F 00 00 00 11 16 (ASDU70,CON=28 ,COT=4) 目的:子站以 ASDU70(初始化结束)响应主站的召唤。并 ACD 位置1,表明子站继续 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后面跟随时间同步和总查询。 2、 对时 主站发:68 0F 0F 68 73 00 67 01 06 00 00 00 CD 85 36 0D 1E 0C 04 A4 16 目的:给地址为0的子站发对时命令。 对时时间为:04年12月31日13时54分34秒253毫秒 报文解析: 101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 四方

子站发:68 OF OF 68 80 00 67 01 07 00 00 00 F7 01 36 0D 1E 0C 04 58 16 目的:以ASDU6刀向应主站对时命令。 3、总召唤 主站发:68 09 09 68 53 4F 64 01 06 4F 00 00 14 70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答:10 20 4F 6F 16 目的:ACD 位置1,表明子站向主站请求 1级数据上送。 主站发:10 5A 4F A9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召唤1级数据的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28 4F 64 01 07 4F 00 00 14 46 16 目的:子站响应总召唤, ACD 位置1。 主站发:10 7A 4F C9 16 目的:主站向子站召唤 1级数据。 子站回答:68 87 87 68 28 4F 01 7F 14 4F 01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101 0100 00 00 00 00 01 01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001 四方 101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

101规约

1101规约概述 1.1101规约的内容 IEC 870-5-101是针对IEC 870-5基本标准中的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大量具体的规定和定义。 1.2FT1.2帧格式 FT1.2帧格式有可变帧长及固定帧长两种,这两种格式如图1所示: FT1.2可变帧长格式用于主站向子站传输数据或由子站向主站传输数据;FT1.2固定帧长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模型源出于开放式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但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的传输带宽下要求短的反映时间,故本标准采用性能结构(EPA)———模型2。这种模型仅用三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其模型如图2所示。 1.3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 1.3.1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1层,其任务是使网络内两实体间的物理连接,按位串行传送比特流,将数据信息从一个实体经物理信道送经另一个实体,向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透明的比特流传送服务。因此,物理层接口和协议应考虑如下问题:a)机械方面,应考虑插接器的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 b)电气方面,要考虑信号的波形和参数,如多少伏电压代表“1”和“0”,一个bit占多少毫秒; c)功能方面,要考虑每一条线路的作用和操作要求,比如是数据电路、控制电路还是时钟电路; d)过程方面,主要考虑利用接口传送比特流的整个过程和执行的先后顺序,比如怎样建立和拆除物理线路的连接,是全双工还是半双工操作。 具体到101规约,对物理层的规定选自ISO和ITU-T标准,该标准支持下述网络结构,包括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多点环形等。电气特性方面,对于非平衡式转接电路采用V.24/V.28,而平衡式转接电路则采用X.24/X.27。 1.3.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的第2层,其主要任务是将一条原始传输线路转换为对网络来说是无错的传输线路。因此,它必须

101报文举例分析

101报文举例说明1.术语定义

2.报文举例并说明 (下行)对时命令 68 (启动字符)12 12 (长度)68(启动字符)73(控制域)01 00(链路地址01)67 (类型标识67对时)01(可变结构限定词sq=0,不连续,number=1个遥测值))06 00(激活)01 00(公共地址)00 00(空数据)f0 1c 0c 0a 3d 01 12(时间=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10时12分7秒408毫秒)55(校验和)16(结束字符) (上行)时钟上传 68(启动字符)12 12(长度)68 (启动字符)f3(控制域)01 00 (链路地址01)67(类型标识67对时)01(可变结构限定词sq=0,不连续,number=1个遥测值))07 00 (激活确认)01 00 (公共地址)00 00(空数据)ca dc 0c 0a 3d 01 12(时间=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10时12分56秒522毫秒)70 (校验和)16(结束字符) (下行)确认帧 10 00 01 00 01 16 (上行)请求链路状态 10 0b 01 00 0c 16 (下行)回复链路状态 10 80 68 80 68 80 (下行)请求链路状态 10 49 01 00 4a 16 (上行)回复链路状态 10 c9 01 00 ca 16 (下行)复位通道 10 40 01 00 41 16 (上行)确认帧 10 8b 01 00 8c 16 (下行)回复链路状态 10 0b 01 00 0c 16 (上行)请求链路状态

10 80 01 00 81 16 (下行)复位通道 10 00 01 00 01 16 (上行)复位通道 10 c9 01 00 ca 16 (上行)站端初始化成功 68 0c 0c 68 f3 01 00 46 01 04 00 01 00 00 00 02 42 16 (下行)确认帧 10 00 01 00 01 16 (下行)总召激活 68 0c 0c 68 73 01 00 64 01 06 00 01 00 00 00 14 f4 16 启动字符:68H ASDU长度:0CH(12个字节,即73 01 00 64 01 06 00 01 00 00 00 14) 重复长度:0CH 启动字符:68H 控制域:73H --> 0111 0011 DIR(传输方向位)=0 PRM(启动报文位)=1 主站-->从站 FCB(帧计数位)=1 FCV(帧计数有效位)=1(有效) 功能码=3 传送数据 链路地址域:01 00H 数据类型标识: 64H(CON<100>:=总召唤命令) 可变结构限定词:01H(SQ=0,number=1) 传送原因: 06 00H(Cause=6,激活)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地址:01 00H 信息元素00 00 信息体数据(元素):14H(召唤限定词QOI=20,站召唤全局) 帧校验和:F4H 结束字符:16H (上行)确认帧 10 a0 01 00 a1 16 (上行)确认总召唤 68 0c 0c 68 d3 01 00 64 01 07 00 01 00 00 00 14 55 16 (下行)确认帧 10 00 01 00 01 16 遥测数据-归一化值 68 47 47 68 f3 01 00 09 94 14 00 01 00 01 4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5 5f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88 13 00 ca 05 00 d0 02 00 97 16 正常

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一、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远动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6系列: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1850-7系列: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配套标准 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 IEC60870-5-102:电能累计量 IEC60870-5-103:继电保护 IEC60870-5-104:I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 其他规约类型;CDT、、MODBUS等。 二、远动传输规约IEC60870-5-104的解析方法 1)程序启动后,首先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帧,68 04 07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 (4个字节,即07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7H --> 0000 01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01可知是链路连接请求帧2)随后,接到模拟从站发送来的连接请求确认帧, 68 04 0B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 (4个字节,即0B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BH --> 0000 1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10可知是链路连接确认帧3)主站发送测试链路询问帧, 68 04 4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01可知是链路测试请求帧4)从站发送链路测试确认帧; 68 04 8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11可知是链路测试确认帧5)主站发送总召唤激活请求命令;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一、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远动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6系列: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1850-7系列: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配套标准 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 IEC60870-5-102:电能累计量 IEC60870-5-103:继电保护 IEC60870-5-104: I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 其他规约类型;CDT、DNP3.0、MODBUS等。 二、远动传输规约IEC60870-5-104的解析方法 1)程序启动后,首先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帧, 68 04 07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4个字节,即07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7H --> 0000 01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01可知是链路连接请求帧 2)随后,接到模拟从站发送来的连接请求确认帧, 68 04 0B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4个字节,即0B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BH --> 0000 1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10可知是链路连接确认帧 3)主站发送测试链路询问帧,68 04 4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01可知是链路测试请求帧 4)从站发送链路测试确认帧; 68 04 8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11可知是链路测试确认帧 5)主站发送总召唤激活请求命令; 召唤全数据格式 启动 68 字节数 OE 发序列 发序列 收序列 收序列 类型标识 64 信息数 01 原因 06

最新101通信规约V1-x

101通信规约V1-x

101通信规约 第一部分基本定义 一、适用范围 1、网络拓扑结构 本规约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为点对点、多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多点星形等,通道可以是全双工或半双工的情况。 2、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分为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传输两种。 非平衡方式传输:只有主站启动各种链路传输服务,子站只有当主站请求时才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对于所有网络结构都可适用。但是在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中,非平衡方式传输没有充分发挥这种网络的内在潜力。 平衡方式传输:主站和子站可以同时启动链路传输服务,所以必须有一对全双工的通道。 这里规定对于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采用平衡方式传输,对于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和多点星形的网络结构采用非平衡方式传输。 二、帧格式 本规约采用的帧格式为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 1、FT1.2可变帧长帧格式 其具体格式如下

传输规定: (1)线路空闲状态为1 (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5)帧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的字节总数,L最大为250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 (7)接收校验 ●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校验两个启动字符应一致、两个L值应一致,接收字符数L+6、帧校验 和、结束字符无差错则数据有效。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2、FT1.2固定帧长帧格式 具体格式如下:

传输规定: (1)线路空闲状态为1 (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5)无帧长度L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7)接收校验 ●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检查启动字符、结束字符以确定此帧长度是否正确 ●检查校验和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3、控制域(C)的定义 3.1主站作为启动站的传输过程中使用的控制域C1 1)主站向子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各位的定义 传输方向位DIR DIR=0,表示报文是由主站向子站传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