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原题库(按章整理附答案)

通原题库(按章整理附答案)

通原题库(按章整理附答案)
通原题库(按章整理附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01-1] 通信是指__________。 答案:信息的传输与交换,P1

[01-2] 十六进制符号的码速率为1200波特 , 则其信息速率为__________b/s 。 答案:4800,P13

[02-1] 信息是指__________。 答案:消息中所包含的有效内容,P10

[02-2] N 进制的信息速率b R 与传码率B R 的关系是__________。 答案:2log b B R R N =?,P13

[03-1]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用__________来度量,而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__________来度量。

答案:差错率,输出信噪比,P13,P12

[03-2] A 、B 、C 、D 以概率1/4、1/8、1/8、1/2独立出现,则平均信息量是__________,最大可能平均信息量是__________。 答案:7/4,2,P11

[04-1] 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答案: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P8

[04-3] 数字通信系统的差错率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答案:误码率、误信率,P13

[05-1] 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寻呼机(call 机)属于__________通信方式。 答案:单工,P8

[05-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可靠性、有效性,P12

[07-1] 信源的作用是把_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 答案:消息、电信号,P2

[08-1]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__________和__________匹配起来。

答案:发送信号、信道,P2

[09-1] 同步是使__________的信号在__________上保持步调一致。

答案:收发两端、时间,P5

[11-1]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放大信号、反变换,P2

[12-1] 受信者是传送信息的__________,其功能与__________相反。

答案:目的地、信源,P3

[13-1] 基带的含义是指信号的频谱从__________附近开始,如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零频,300~3400Hz

[15-1] 同步是使__________两端的信号在__________上保持步调一致。

答案:收发两端、时间,P5

[16-1] 在数据通信中,按数据代码排列的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1] 一个二进制码元的信息量为__________bit,一个M进制码元的信息量为__________bit。

答案:1,log2M

二、简答题

[02-1]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答案:P5-P6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比模拟通信占据更宽的系统频带,系统设备复杂对同步要求高。

[04-1] 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同上,P5-P6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其特点是: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ii. 差错可控。

iii. 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

iv. 易于集成化。

v. 易于加密处理。

但是,数字通信的许多优点都是用比模拟通信占据更宽的系统频带为代价而换取的。另外,由于数字通信对同步要求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不过,随着新的宽带传输信道(如光导纤维)的采用、窄带调制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通信的这些缺点已经弱化,数字通信必将逐步取代模拟通信而占主导地位。

[05-1] 画出通信系统模型图,并说明模型中各部分的具体作用。

答案:P2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下所示:

信息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使发送信号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

信道——用于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受信者——将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噪声源——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它各处的噪声集中表示。干扰信号的正常传输。

[06-1] 什么是误码率?什么是误信率?

答案:P13

[11-1]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答案:P8

[12-1] 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P10

信息量的多少与接收者收到消息时感到的惊讶程度有关

三、计算题

[01-1] 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14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28个出现的概率为1/256。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试计算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答案:参照P15,1-6 解: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221116log 32128log 256 2.54 6.532256

H =?

+?=+= (bit/symbol) 已知符号速率1000B R =B ,故平均信息速率

1000 6.56500b B R R H =?=?= (bit/s)

[04-1]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答案:P15,1-2

[05-1] 已知八进制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1600波特,试问变换为2进制数字信号时的传输速率为多少? 答案:P13

[06-1] 设有四个消息A 、B 、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1/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答案:P15,1-3

[07-1]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连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的概率的1/3,求点和划的信息量及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答案:P15,1-5,(1.4-2),(1.4-6) [08-1] 某离散信息源输出128,,

x x x 8个不同的符号,符号速率为2400B ,其中4

个符号出现概率为1234()()1/16,()1/8,()1/4P x P x P x P x ====,其余符号等概出现。(1)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2)求传送1h 的信息量。 答案:参照P16,1-8,(1.4-6)

[09-1] 如果二进制独立等概信号,码元宽度为0.5ms ,求B R 和b R ;如改为四进制信号,码元宽度为0.5ms ,求传码率B R 和独立等概时的传信率b R 。 答案:

[10-1] 设某信息源以每秒2000个符号的速率发送消息,信息源由A 、B 、C 、D 、E 五个信息符号组成,发送A 的概率为1/2,发送其余符号的概率相同,且设每一符号出现是相互独立的。求:(1)每一符号的平均信息量;(2)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3)可能的最大信息速率。 答案:P11,(1.4-6)

[11-1]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不同的字母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答案:P15,1-4

[12-1] 在强干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min 内共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it ,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it/s 。试问系统误信率是多少? 答案:

[13-1]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it/s ,接收端在0.5h 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统误码率是多少? 答案:P16,1-10

[14-1] 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二进制码元的速率为1200Baud ,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若该系统改为传送16进制信号码元,码元速率为2400Baud ,则这时的信息速率为多少? 答案:P13

[19-1]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所组成,各符号间彼此独立,若每个符号的时间宽度为TS=2ms ,计算:

(1)各符号等概出现时的符号速率和平均信息速率;

(2)各符号出现概率分别为1/16,3/16,5/16,7/16时的符号速率和平均信息速率。 答案:

[20-1]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的时间宽度为TS=5ms ,计算:

(1)各字母等概出现时平均信息速率;

(2)各符号出现概率分别为1/5,1/4,1/4,3/10时的平均信息速率。 答案:P15,1-4

第三章 随机过程

一、填空

[01-3] 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ξ(t),则其同相分量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0,σ2,P52

[02-3] 严平稳随机过程的__________与时间起点无关,其一维分布与__________无关,二维分布只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任意有限维分布函数,时间t ,时间间隔21t t τ=-,P39

[03-3] 如果平稳随机过程的各统计平均值等于它的任一样本的相应时间平均值,则称它具有__________性。 答案:各态历经,P40

[05-4] 广义平稳随机过程与狭义平稳随机过程的关系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__________狭义平稳随机过程,狭义平稳随机过程__________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答案:不一定是,是,P40

[06-2] 随机过程是__________;且随机过程在某一个时刻的取值是__________。 答案:,随机变量,P37

[07-2] 方差等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差。

答案:均方差,均值平方,P38

[08-2] 窄带随机过程指__________远远小于其_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频带范围Δf,中心频率f c,P50

[09-2] 白噪声是功率谱密度在__________内都是__________的噪声。

答案:所有频率,常数,P57

[10-2] 平稳随机过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傅立叶变换对。

答案: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P43

[11-2] 一个随机过程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无关,则称其为严平稳过程。答案:任意有限维分布函数,时间起点,P39

[12-2] 若一个过程是严平稳的,则它__________广义平稳的,反之__________。答案:是,不一定,P40

[13-2] 若一个过程的__________等于对应的__________,则该过程是各态历经的。

答案:统计平均值,时间平均值,P40

[14-2] 若一个过程是各态历经的,则它__________平稳的,反之__________。答案:是,不一定,P41

[17-1] 通信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可看作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

答案:信号,噪声,P36

[18-1] 随机过程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9-2] 高斯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只取决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均值,方差,P46,(3.3-5)

[20-1]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其输出过程为__________。

答案:平稳随机过程,P49

二、简答题

[02-2] 什么是宽平稳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时,输出随机过程和

输入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及功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P40,P48-P49

[04-2]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时,输出随机过程和输入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及功率谱密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P48-P49

[07-1] 什么是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答案:P38

[10-1] 何谓各态历经性? 答案:P40

[13-1] 何为严平稳,何为广义平稳? 答案:P39-P40

[14-1] 什么是窄带随机过程?它的表达式是什么?

答:窄带随机过程是指其频带宽度f ?远小于中心频率c f 的随机过程。 窄带过程表达式

()()()[]

()0

≥?+ω=ξξξξt a t t t a t c c o s

()()均是随机过程

随机相位随机包络 ?

??

?ξξ~~t t a

上式利用三角函数和角公式,可写成

()()()(){}()()()()()()t

t t t t

t t a t t t a t t t t t a t c s c c c c c c ωξ-ωξ=ω?-ω?=ω?-ω?=ξξξξξξξξsin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的变化缓慢的多相对于载波

的正交分量的同相分量t t t t t c s c ω???

ξξξξc o s ~~

[15-1] 什么是白噪声,其频谱和自相关函数有什么特点?

答:所谓白噪声是指它的平均功率谱密度函数在整个频率域()+∞<<∞-ω内是常数,服从均匀分布。其功率谱: ()Hz

w

n P 2

=ωξ;

自相关函数:()()τδωπ

ωπτωτωτ2

12122210

00n d e n d e n R j j =

?==

?

?∞

-∞

∞-

[20-1] 什么是白噪声?它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有什么特点?

1.如果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在所有频率上均为一常数,则该噪声为白噪声。 它的功率谱密度可表示为()()()+∞<<∞-=

f n f P n ,Hz /W 2

,0n 为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自行关函数为()()τδτ2

n R =

,表明白噪声仅在0=τ时才相关,而在任意两个时刻的随机变量都是不相关的。白噪声的平均功率为()∞=0R ,所以白噪声是一种理想化的噪声形式,在实际中,只要噪声带宽大于系统带宽,就可把噪声视为白噪声。

三、计算题

[01-2] 设RC 低通滤波器如图所示,当输入均值为0、功率谱密度为n 0/2的白噪声时,求输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15分)

()C j C j R C

j H ωωωω+=+

=1111

()()()()

[

]

2

2

12CR n H P P i o ωωωω+=

=

()()?+∞

--==

RC j o

o e RC

n

d e

P R τ

ωτ

ωωπτ421

[03-1] 设某随机过程为()()2cos 2t t ξπθ=+,其中θ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且

()102P θ==

,122P πθ?

?== ???

,试求()1E ξ????及()0,1R ξ。(15分) ()()[]()()()1

|2cos 22|2cos 20|2cos 212

1

=+???? ??

=++?==+====πθθξθππθθπθθπP P t E E t

()()()[]2|2cos 22cos 21,01,02121=+?+===t t t t E R θπθπξ

[04-3] 当平稳过程x(t)通过如图所示的线性系统时,试求输出功率谱。

jwt

2

y(t)=x(t)+x(t-T) H(w)=1+e ()()()2(1cos )()

y x x P w H w P w wt P w ∴=?=+

[05-3] 一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

00//2/2

()0

n k P else

πωωωω?Ω

-Ω≤≤+Ω=?

?

试证明其自相关函数为()0/2cos kSa τωτΩ。

()()()()1

2j j P R e d R P e

d ωτωτ

ξξωτττωωπ

--∞

-∞

=

?=

??

?

因为//2/2

()0

n K w w w P w else

π?Ω

-Ω≤≤+Ω=?

?

()()0000/2/2/2/20121()2(/2)cos j w w j j w w R P e d K K e d e d KSa w ωτ

ξωτ

ωττωωπ

ππωωπττ

∞-∞-+Ω+Ω--Ω-Ω=?=?+?Ω

Ω=Ω???

[06-3] 设随机过程可表示为()()2cos 2x t t πθ=+,式中θ是一个离散随机参量,且()()01/2,/21/2P P θθπ====,试求()1x E 及()0,1x R 。

[07-4] 设1020()cos sin z t x t x t ωω=-是一随机过程,若1x 和2x 是彼此独立且具有均

值为0,方差为2σ的正态随机变量,试求:(1)()()2

,E z t E z t ????????;

(2)()z t 的一维分布密度函数;(3)()12,B t t 及()12,R t t

[09-3] 求乘积()()()z t x t y t =的自相关函数。已知()x t 与()y t 是统计独立的平稳随机过程,且它们的自相关函数分别()x R τ为()y R τ。

[10-4] 设随机过程()()()0cos z t m t t ωθ=+,其中()m t 是宽平稳随机过程,且自

相关函数为:()110

101m R τττττ+-<

()m t 彼此统计独立。(1)证明()z t 是宽平稳的;(2)绘出自相关函数的波形;(3)求功率谱密度及功率。

[11-2] 已知噪声()n t 的自相关函数()2

a n a R e τ

τ-=,a 为常数; (1)求()n P ω及S ;

(2)绘出()n R τ及()n P ω图形。

[12-2] ()t ξ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它的自相关函数是周期为2s 的周期函数。 在区间()1,1-(s )内,该自相关函数()1R ττ=-。试求()t ξ的功率谱密度()P ξω,并用图形表示。

[13-2] 将一个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为0/2n 的高斯白噪声加到一个中心角频率为C ω、带宽为B 的理想带通滤波器上,如图所示, (1)求滤波器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2)写出输出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14-2] 下图为单个输入,两个输出的线性滤波器,若输入过程()t η是平稳的,求

()1t ξ与()2t ξ的互功率谱密度的表示式。

[15-2] 证明平稳随机过程()x t 的自相关函数满足:()()0||x x R R τ≥

[16-2] 已知()1x t 和()2x t 为相互独立的平稳高斯随机过程,()1x t 的数学期望为

1a ,方差为21σ,()2x t 的数学期望为2a ,方差为2

2σ,设()()()12x t x t x t =+,

试求随机过程()x t 的数学期望a 和方差2σ; 试求随机过程()x t 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f x 。

[17-2] 将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为

0/2

n的高斯白噪声加到如图所示的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试求输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方差。

第四章信道

一、填空

[01-4] 调制信道按参数的变化规律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恒参信道,随参信道,P72

[02-4] 随参信道传输煤质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多径传播

[03-4] 信号在恒参信道中传输时产生的失真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幅频失真,相频失真

[04-2] 香农公式中C、B、S/N的单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bit/s、Hz、倍

[06-1]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通道,可以是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

有线、无线

[06-3] 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性干扰、乘性干扰

[07-3] 广义信道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调制信道、编码信道

[11-3] 调制信道模型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示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加性干扰、乘性干扰

[15-2] 无线信道按传输方式区分基本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视线传播三种。

地波, 天波

[16-2] 有线信道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有线电信道, 有线光信道

[17-2] 信道的数学模型分为__________模型和__________模型。

调制信道,编码信道

[18-2] 由连续信道容量的公式得知: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容量的决定因素。带宽, 信噪比

二、简答题

[01-1] 信道容量是如何定义的?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可由香农公式C=Blog2(1+S/N) 来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是什么?并指出提高C的有效方

法。

答案: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P78 P81-P82

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信息速率称为信道容量。公式中C 为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B 为信道带宽,S 为信道输出的信号功率,N 为信道输出加性带限高斯白噪声功率。要提高信道容量,可以提高信噪比S/N ,或者增加信道带宽,但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因为信道带宽无限大时,噪声功率也无穷大。

[08-1] 试作出编码信道模型。

答:编码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即把一种数字序列变成另一种数字序列。调制信道对信号影响使发生模拟性变化,称模拟信道。编码信道称数字信道,它将调制信道包含在内。乘性干扰、加性干扰越严重,输出的数字序列出错概率越大。编码信道可用信道转移概率(条件概率)来描述。下图wei 二进制无记忆信道模型

编码信道包含调制信道,且特性密切依赖于调制信道。

[16-1] 无线信道有哪些种?

答:可分为短波广播、短波、微波传输、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17-1] 信道模型有哪几种?

答:调制信道 —— 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调制器输出和解调器的输入

编码信道 —— 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编码和译码(数字通信系统)

三、计算题

[02-1] 具有6.5MHz 带宽的某高斯信道,若信道中信号功率与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MHz ,试求其信道容量。(10分) 根据香农公式得信道容量

s

bit B n S B C /1095.15.65.451log 105.61log 726

02?=?

?

? ??+??=?

??

? ??+= [03-2] 设某恒参信道的等效模型如图所示。试求该信道的群迟延特性及画出它的

群迟延曲线,并说明信号通过该信道时有无群迟延失真?(15分)

()RC

j H ωω+=

11

()RC ωω?tan arg -= ()()

2

1RC RC ωωτ+-

=

()ωτ为ω的非线性函数,所以信号经过该信道会产生群迟延失真,

[04-2] 在传输图片时,每帧约2.55*106个像素。为了接收端能良好的重现,需要12个亮度等级。假定所有的亮度等级等概率出现,信道中的信噪比为30dB 。 (a) 若传送一张图片所需时间为1分钟,试问这时所需的信道带宽为多少? (b) 若传送一张图片所需时间改为3分钟,试问这时所需的信道带宽又为多少?

622log 12 2.251013.560log 1001B kHz ??==

622log 12 2.2510 4.5360log 1001

B kHz ??==?

[05-2] 已知黑白电视图像大约由3*105个像素组成,假设每个像素有10个亮度等级,且它们出现概率是相等的。若要求每秒传送30帧图像,而满意的再现图像所需的信噪比为30dB ,试求传输此电视信号所需的最小带宽。

每个像素的信息量2

21

log log 10 3.321/10

bit ===

每帧图像信息量=Kbit 996323300000=?. 每秒(30帧/秒)信息量=Mb 92930996.=?

为了传输Mb 929.的电视图像,信道容量必须Mb C 929.≥ 已知 ()β=d N S 301000

(

)M M

B M B B N

S B C 395

99299299591000

12

2≈≥

≥==+

=....l o g l o g

图像通信系统的带宽M B 3>

[06-2] 具有6.5MHz 带宽的高斯信道,若信道中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MHz ,试求其信道容量。

[07-2]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传输数据,电话信道带宽为3.2kHz ,信道输出的信噪比为30dB 。该终端输出256个符号,且各符号相互独立,等概率出现。计算信道容量,并求出无误码传输的最高符号速率。

[08-2] 假设在一个信道中,采用二进制方式传送数据,码元传输速率为2000B ,信道带宽为4000Hz ,为了保证错误概率0e P ≤,要求信道输出信噪比/31S N ≥(约15dB ),试估计该系统的潜力。

马原思考题

2、任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跟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二因素是指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什么是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购买了劳动力商品后,由劳动力商品的剩余劳动来创造剩余价值时,才被称为资本。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发生价值增值;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有一定量的剩余,即剩余价值。这说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所以说,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从资本的本质上来说的。资本的一般性是指它通过物而体现的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资本的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它的服务对象、占有者、生产目的和体现的生产关系等具有不同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服务对象是资本家,是少数人,生产的 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辩证的、历史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

[标签:标题] 篇一:教师专业知识(通识部分) - 副本 教师专业试题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该 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 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 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中的倾听、分享、 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 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很巧妙。 5、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 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 展的理念。但也有个别处引导得不够巧妙。 6、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 段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事实上, 除了显性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体验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它虽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一旦得以唤醒、激活,它是相当可观、丰富的。在窦老师执教的这个片段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 读时,强调的是“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这无疑给学生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文本意思,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文本在孩子的体验与接受中 获得了意义。而学生则通过阅读、体验,提高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使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深。同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 能力。 7、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请你综合评述这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足的是:① 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 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 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 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8、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 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马原考题整理

马原考题整理 一、简答题:4*3 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三对矛盾之间有何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指的是劳动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对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只有还原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而还原是否可行,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所以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简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区分的意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4.平均利润率和商品价格理论的关系P149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二、辨析题:6*2 1。相对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客观后果。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3、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

最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精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A 2、B 3、B 4C、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 A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37、√38.×39。√40.√41。√42.√43.√44、√45、× 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 (2 )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 (3)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 (4)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 47、①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②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③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 48、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马原题库 全

马原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D】 A.批判其错误观点B.吸收其合理思想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逻辑推理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空间是指【B】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6.规律是指【A】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B.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D.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12.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D】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 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14.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B】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B】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1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马原 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A.物质观 B.联系观 C.发展观 D.实践观 2.列宁同志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实践活动的目的是(B) A.改造主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 C.改造内心世界 D.改造精神世界 4.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出了(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D)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8.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的基础是(A) A.实践 B.理论 C.本质 D.人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指(B)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物质到精神 10.直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的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1.宋代诗人陆游在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马原思考题参考

马原复习参考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P10、P16) 答: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鲜明特征的集中体现: 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崇高的社会理想) 当代价值: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结合鲜明特征来答)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教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提供给我们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个人寻找,可以不考虑) 3.哲学是什么?世界观是什么?(P22) 答: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特征。(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是什么?)(P32)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 多样化的世界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5.物质的存在形态及其与意识的辩证关系。(P25、P28) 答: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物理学上物质有六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 / 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A 2、B 3、B 4C、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A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37、√38.×39。√40.√41。√42.√43.√44、√45、×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 (2 )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 (3)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 (4)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 47、①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②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③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

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 48、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2 / 4 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只要答出其中五项内容即可得满分;少于五项内容,答对几项得几分) 49.(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角度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赵老师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对于考试学科之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1.5分)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远期和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仅仅关注是否通过考试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不能全面关注。(1.5分)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刘勇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和满足。如果这种需求和应当的学习需求不同而不被认同,不仅使学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辨析题参考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参考答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与此相反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是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则是不可知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看法。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学科。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3、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功能,但它又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其错误在于抹杀物质与意识的本质区别,歪曲了意识的本质。 4、世界统一于存在 参考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物质是最根本性的存在,世界除了物质的存在,其他的什么也不存在。存在的本意是有,世界上存在着两者基本现象即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存在有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两种基本形式,但物质存在是基础。把世界的统一性笼统地表述为存在性,没有明确世界到底是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存在着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企图,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只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中存在才专门指物质存在,在其他哲学语境中存在既指物质存在也指精神存在。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参考答案: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本质问题特别是对意识能动性特征的科学论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利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它既表现在意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原思考题附答案(2)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 第一章 3、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哲学: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二者有无同一性(认识论上:可知论vs不可知论)。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内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小学教师通识培训心得体会【最新】

小学教师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通识培训的学习,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淫,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从“通识模块”到“小学数学”,巧妙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名师一步步引领,促我不断成长。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应付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 一、培训学习情况 在这次通识培训中,我观看了教师讲解视频,参与专家辅导答疑。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通识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因材施教,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看视频、做作业很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长的喜悦。在通识培训中,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充满机智,充满活力。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见识深广了,我的思想活跃了。 通识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通识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专家、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朴素、真实的交流与评论,让我感动,得到启发。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通识培训为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搭建了一条光明通道。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同时,通识培训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学员与专家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网上交流互动平台,进行了充分的

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学生学习心理与有效教学》讲述了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会,请选取你感受深刻的一两个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例说说学生学习心理与有效教学有的关系。要求:原创,拒绝网抄,紧扣课程内容进行阐述,字数在400字以上。 李亦非---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注入式教学只是授之以鱼,实行“满堂灌”、“填鸭式”,学生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严重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认为,学生是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不断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进而达到乐学的学习境界。 (一)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过去漫长的教育史上,许多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教法,我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也曾提出并试验过不少教法。随着头脑中思想的更新,我认识到光重教法还不行,必须研究学法,使教与学和谐统一,学习效率会不断提高。 我曾教过一个姓赵的学生。她说起话来一板一眼,背起诗来一套一套的,谁见了,都说她是个天性聪慧的孩子。 可是她上学以后,这种天生的智慧非但没有表现出来,反而越落越远了。 家长着急,老师补课,全无效。 此后,我天天都在琢磨。一天,我讲完课,让学生做练习。我一边在桌间巡视一边下意识地重复讲过的加法交换律,偶然一回头,发现她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立刻感到有些诧异。 “你在干什么?”我问她。 “我在听你讲加法交换律呢。” “怎么不做练习呢?” “刚才您讲的我没记住。” 我马上意识到她的学习方法有问题。

第二节课正好是数学练习课,我边讲课边观察,哦!我发现了她的眼睛总是盯着我。我叙述黑板上写的话,她也不看黑板。我初步认定她是不会听课,不会学习。 下课了,我把她叫到一边,师生进行了一番有趣的对话: “讲课时你为什么总不看黑板呢?” “我想把你讲的话都记住,不盯住您怕落下。” “当你背书上的法则时你是想方框里的黑字怎样写的还是想老师在课堂上怎样讲怎样算的呢?” “我想方框里的黑字是怎样写的,哪个字挨着哪个字。” 得了,不必再问,我完全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从此以后,我开始对她进行个别指导,这指导不是指导怎样做题,而是指导她怎样听课,怎样看书,怎样做作业,怎样预习……她渐渐地会学习了,成绩上来了。 我体会到,必须让孩子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在学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一道算式: 同学们都刷地举起小手。我叫起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口算得数,从右向左,一步一问,2乘3得6,是哪位?是个位;2乘1得2,是哪位?是十位,20;2乘2得4,是哪位?是百位,400。然后,我连续叫起许多学生,让大家反复说明运算过程,突出每次得数应写在哪位上。学生都脱口而出,无一错误。 我接着问:“如果在乘数2的前面填上个‘1’,怎样算呢?”说着,我随即用红色粉笔在乘数的十位上写了一个醒目的“1”,原算式变为: 学生在认真地看着、听着、思考着。 “继续乘。”另一个男生抢着回答。 “怎么乘?”我接着问道。 “像用2乘一样,一位一位地乘。” “对,你请坐。现在这道题已由一位数乘多位数变为两位数乘多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会做,两位数乘多位数,怎么乘呢?”我说:“乘数中十位上的数也和个位上的数一样,要分别与被乘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的顺序也是从个位开始,但1乘3的积往哪里写呢?”我讲到这里,稍加停顿,然后加重语气说:“如果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那么乘数是多位

马原课后思考题(附答案alpha版)教学提纲

思考与练习(一): 1.什么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关系的,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自然观到社会历史观的完备、彻底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关于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物质观的特点是什么? 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 1.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有何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1.怎样理解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1.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的两种特殊状态。(2)①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③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把事物区别开 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1.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何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小学教师专业考试通识训练试题(一)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训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2、我国从()年开始推行义务教育。 A 1983 B 1986 C 1987 D 1990 3、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B、普及性、基础性和探索性 C、适应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普及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省级课程 B、县级课程 C、地级课程 D、校本课程 5、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A、德育教育 B、智育教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教育 6、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7、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创造性 8、()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 A、了解学生 B、组织班集体 C、建立学生档案 D、班会活动 9、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和德育内容 B、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 C、教育者和教育方法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10、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以()为主。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二、判断题 1、教学工作是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 2、师生关心在人格上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5、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三、简答题 1、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哪两种? 2、新课程倡导了哪些学习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 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5、简述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作为小学教师你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五、案例分析题 一次公开课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在课堂上的踊跃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明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经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明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1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