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第五章文化课外阅读:

韦政通先生: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

讲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是为了使读者,从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各种特点,有一概括性的认识。这些特征,是就文化的各方面来说的,所以相当具有代表性。自然提出这些特征的时候,多少是对应着其他的文化系统来说的,尤其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在,往往也就是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虽然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

一、独创性

中国自春秋以来,即有道统之说,使中国上古的文化起源和文化演进,其间的线索似乎很清楚,所以中国古人,对中国文化是否属于中国人所独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类疑问,甚至可以说,这类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直到近代,才由西方汉学家,首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法人拉克伯裏(Lacouperie)发表中國太古文明西元論,倡中國文明西來之說。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法人拉克伯里( Lacouperie )发表中国太古文明西元论,倡中国文明西来之说。前十二年一八八二),他就已提出八卦发源于巴比伦之说。他的说法,对中国的学术界,曾产生过一些影响,例如刘光汉的华夏篇、思故国篇;黄节的立国篇;章太炎的种姓篇;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大致都是同意拉克伯里之说的。这种风气一开以后,后来连老子和墨子是不是中国人都成了问题。

拉克伯里的中国文明西来说对不对?今天已经可以确定地回答:不全对,也不全错。因为根据考古人类学家研究所得的资料,说中国文化完全来自西方,和说中国文化完全由中国人所独创,都是没有根据的话。由于中国文化并非完全由中国人所独创,所以拉克伯里的问题,仍有其意义;由于中国文化并非完全来自西方,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讲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现在,有些道统的信徒,对这一个问题,仍保持着与中国古人一贯的信念,认为中国文化是自本自根的;并以中国文化来源之为一元,与西方文化来源之为多元,视为中西文化的重大差异之一[1]。

凡是采取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士,由于考古学知识所显示的,已知道,中国文化自本自根的传统信念,并不完全正确。考古学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的上古文化中,究竟有多少是接受外来的?有多少是由自己创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有许多还要等待将来田野工作的继续发掘。就已有的资料看,能被安全确定的事实还不多。外来的一面,比较确定的,头一件事实,是中国在上古时代所食的麦子是外来的,最直接的一个证据,是甲骨文中的“麦”字就是“来”字。此外,中国早期的车,有若干部分和西方相似,矛和空头斧,也的确和西方有关。考古学家并指出,在西元前二千年,或更早的时期,中国和西方文明就有接触,这方面的证据,是从陶器的形制上得到的 [2]。中西文明既有接解,则互相之间 ? 生一些影响,是极自然的事。除了和西方文明有接触外,考古学上也确已知道,商代的艺术,曾受到“东夷”(东部滨海的土著,居住在较早黑陶文化区域的居民,历史家称之为东夷。)装饰艺术的影响 [3]。

中国是一个曾有高度发展过的文化因此它的独创的部分,必定大过因袭的部分。根据中国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已可以确定指出,在中国本土以内发明及发展的事物,有骨卜、丝蚕,和装饰艺术。骨卜代表古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春丝代表古时物质生活的一部分,而装饰艺术则代表他们的艺术生活[4] 。这都是真正自本自根的,中国古人也就在这一个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

此外,能证明中国文化富有独创性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的文字。中国有一套独立发展的文字系统,是绵延达数千年的事实。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已使我们确知,中国文字在殷代,即已由原始的绘画,进步到用线条作为符号。如果用六书来加以分类,可以说六种都有。据甲骨文专家的研究,其中象形字占大部分,会意和指事字也不少,形声字正在孳乳中,转注字还没有严格的界说[5]。在殷商的文化中,除文字外,还有熟练的铸铜技术,有效率的军事和政治组织。这个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

二、悠久性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这是事实。自从商朝的遗址被发现后,不但证明中国人自称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夸张,假如将来的田野工作能有计划进行,很可能把中国的历史追溯的更远。因商朝的年代约当纪元前二千年的中期至晚期,而这个文化且已经相当进步,它的形成时期,绝不止两千年。许多古老的文化,有的早已夭折,有的已消融在其他文化中,被其他文化所代替。中国文化为少数特例之一,其中有些部分,从殷代一直延续到现代,仍未有多少改变。崇拜祖先,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便是中国文化悠久的确证。

中国文化的悠久,可谓尽人皆知。但中国文化何以能悠久?这问题不简单,却是值得追究的一个问题。一般的看法,认为是因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和重保守,以及重多子多孙的原故。由于重视现实生活的维持,所以不像西方人喜欢从事超现实生活的理想,或神境的追求,而使民族的现实生命能长久保存下去。由于重保守,所以一切生活皆习故蹈常,不要多耗力气,于是使民族生命力得因节约而长久不弊。由于重多子多孙,所以历代虽 ? 遭天灾人祸,因生殖繁多,人口旋即恢复,民族遂不致绝灭 [6]。

这些看法,都有些道理,但也都不充分。至少,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 1 )地理环境的特殊中国的地理环境,东南面海,西北则多高山。近代以来,由于海上航行工具日有进步,中国的外患才来自海上。近代以前,中国的外患,十九来自北方。,北方的许多民族,在武力方面,有时会越过我们汉族,在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哲学、文学、政治、经济)能超过我们的,从来没有过。所以这些外来民族,偶然入侵中原,使汉族文化遭到些损害,不久便被汉族所同化。如此之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所起的冲击,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可以说一直是孕育在一个广大的避风港里,一直未曾经过巨大的破坏。这是中国文化得天独厚的地方。这一优势,等到近代海运大开以后,才逐渐丧失。

( 2 )农业生活的影响中国在纪元前二千年时,就已有定居农村[7],这样的社群形态,一直到近代,都没有大变化。我们知道,农业生活是静态的,它的内容,很少变动。这样的环境,一最容易培养人的永恒意识。再加上,自秦汉以降,农业技术、几乎没有改进[8],使传统中国的社群形态,缺乏变迁的动力,因此一切都使人感到是静定的、悠久的。这方面的影响,从代表民间文化的谚语里,也清楚地反映出来。如:“只有百年庄农,没有百年官宦。”“衙门财主一蓬烟,种田财主万万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细水长流,细吃长有 [9]。”这些普遍流行在传统农业社会的谚语,的的确确蕴藏着悠久的意识,而这悠久的意识,也曾经促成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悠久。

( 3 )世故深在一般外国人的印象中,总觉得中国人的世故太深。说中国人世故深,可以是褒词,也可以是贬词。通情达理,智慧高,有耐力,属于前者;狡猾、和善,只求圆到,不顾是非,属于后者。造成中国人世故深性格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因为阅历深、忧患多,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视礼节、重视中庸。由于阅历深,所以凡事沉着、稳重,不流于过火。由于忧患多,所以锐气易消,遇事多慎思熟虑。陆游诗:“平生忧患若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圆。”可见忧患人生与圆到世故之间的关系。由于重礼节,所以主张与人无争,主张待人接物,中规中矩。由于重视中庸,所以不尚偏激、不走极端。这些为人的特色,普遍存在于中国民间,可以谚语为证:“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退一步,天高地阔。”“曾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凡事留一线,久后好再见。”“凡事肯认一句错,了却平生多少祸。”“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三条大道走中间 [10]。”一个人如此,可以超脱、潇洒、耐久、耐磨;一个民族文化如此,也必是具有深厚的适应力 -- 自然这种适应的方式多半是消极的。

( 4 )重统绪有人说,西方文化重文化的类别,中国文化则重文化之统[11]。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学术文化的分类。西方有宗教、语言、哲学、文学、艺术、经济、政治等类;中国的分类,则不重学问的性质,而重学问的统绪,与历史的传承,如经、史、子、集的分法。孔子推尊先生,孟子言“创业垂统”,此为中国人在观念上重统绪的开始。由统绪的观念,衍生出道统的观念,再由道统的观念来统驭一切,这确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以古史为例,所有古代的帝王,莫不传此道统;所有古代的

礼制,莫非古帝王的道的表现;五经更是这个道统的记载。重统绪对中国文化自然有其不良影响,如妨碍了中国文化的分殊发展;但其中也涵有一智慧,即中国古人图透过统绪的观念,来弥补时间的疏远,使中国文化历久而常新。

( 5 )求久的思想中国文化所以悠久的第五个原因,是因中国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自觉地提出“久”的思想。如易传言“可久可大”,中庸言“悠久成物”,老子要人法“天长地久”。现在我们要问,中国人究以何道达到久的目的?回答是:在积德。孟子说:“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可见中国人是相信“积德”乃达到“久远”的根本方法。无论是一个人的长寿,一个家庭的历久不衰,甚至一个翰代的持久,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都可以视为有德之征。无疑的,传统的重德精神,曾是使中国文化悠久的一种动力。

上述使中国文化悠久的各种因素,到现在,有的已不存在,如地理环境的因素,如多子多孙的观念。有的已有改变,如统绪观念,农业生活和重德精神,在现代中国,绝对无法再保持像传统中国那个样子,事实上也早已不再是那个样子。究竟如何继续保持中国文化?答复是:只有创造新的中国文化,否则旧的也不容易守住。单讲复兴是不够的。

三、涵摄性

文化中的涵摄性,同于社会学中所说的同化( Assimilation ),这是用来解释两种以上文化接触时,所发生的吸收和合并的过程。[12] 這一過程是任何一支文化普遍存在的現象。[12]这一过程是任何一支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古代最重要的几支文化为例:希腊文化的形成,曾受埃及、巴比伦、亚西亚和爱琴海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希腊文化曾吸收并合并了,这几支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印度文化,曾受雅利安人的影响,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晚今考古的研究,又发现印度古代的文化曾与苏美连、米索不达米亚,以及易拉马有关[13]。至于中国,就现有的知识,已可确知,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文化,就已经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融合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溪流。[14]这些事实,足以证明,涵摄性是各文化的共同性能。这里把“涵摄性”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由于在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在中国这方面发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即中国自殷商起,直到近代,接触的文化虽很多,但始终是以自创的文化为主体,骈吸纳其他文化,这个主体,似乎从没有丧失过。所以虽经过数千年吸收、合并的艰巨过程,却始终有着一贯的统绪。这是其他文化中所没有的现象,而为中国所独有。这种现象的形成,文化的涵摄力强,显然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如果要对这一独有的文化现象,追究它的成因,一方面可以说是由于中国人的思想。尽管在事实上,中国的正统儒者们,也排斥异端,如孟子的斥杨、墨,宋明理学家的辟佛、老,但“道并行而不相悖”,始终是中国知识份子的一个理想。这一理想,使传统士人,虽然为了维护正统,攻击异端,仍能不失其宽容性。从历史上看,侵入中国地域的文化很多,但在近代以前从来没有造成严重冲突,亦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思想较有宽容性之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曾发生所谓“三武之祸”[15],其中政治的原因,远大于文化的原因。此外中国学术上的门派并不严,而主张相容并蓄。史学家称道一个有学问的人,往往说他总贯百家,或是集大成者。中国民间的寺院中、儒、释、道三教可以并祀于一堂,都同样可以获得人民的崇拜,这也可以说明宽容意识的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古代(汉代以前)所接触的异族文化,无论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没有一个能比中国文化更高。所以一经交接,迟早总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就容易保持主体,和一贯的统绪,东汉以后,佛教逐渐在中国社会发生影响,佛教是一高水准的文化(就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说。)它进入中国,后来竟能同我们的本土文化,相处得水乳交融,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极复杂,但主要的一点,是因佛教的基本精神,和中国的文化主流,并不相悖。佛教的基本精神是出世的,儒家自曾点(与孔子同时)起,到周濂溪(宋)、陈白沙(明),也保持了这一出世的趋向。而且隐遁山林,数千年来,早已被视为士人不得志时的正常生活。作为中国文化主流另一系的道家,其基本精神与佛教更接近,佛教开始侵入中国社会的时代,也正就是道家思想风行的魏晋时代,道家成为接引佛教的桥梁。除此以外,佛教能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里生根,

一是因佛教经典带来了较严格的思辨方法,一是因佛教具备较精密的心性工夫,这两种方面正可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到了近代,在中西文化的接触上,与心往的情形相比,显然有了极大的变化,数千年来,中国吸收其他的文化,没有一次不是成功的。但吸收西方文化,已有一百多年[16],不但未能成功,且引起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冲突,也发生了极严重的文化问题。中国文化的生命是否仍能延续下去,中国文化是否有很强的涵摄力,都面临到一次空前的考验。中国过去,从来没有过到过一支在各方面都超过我们的文化。而百年来所遭遇的西方文化,却有许多优点(如罗辑、科学方法、科学技术、民主制度、哲学里的知识论,甚至信仰一神的宗教。)为我们所不及,两相比较,也是相异性远大过相同性。这两支陌生的文化,就好像两个巨人在相博,如果以一百年作为一个回合来计算,中国在第一个回合中,是失败了的。失败的原因,无法在这里深论,有一点,是年青一代的人必须知道的:中国人因几千年来,没有遇到过像西方这样优异的文化,所以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总以为中国文化是最成熟最卓越的文化,因此对一切文化都不能平等相待。保持这种观念,最初与西方文化遭遇时,是一味的优越感。自中英战争以后,由于一连串的战事失利,又逐渐兴起普遍的自卑感。优越感和自卑感,都是不平衡不正常的心理。这种心理是造成近代中国文化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要解决中国文化问题,首先必须纠正这种心理。我们希望在下一个一百年中,能成功地吸收西方文化,用事实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涵摄力。不可存报复之心,也不必有求必胜之心,只期望中西议论经受彼此平等相待,宾主交欢。假如将来中西文化能像中国文化与佛教那样,达到融合无间的境地,将是全人类之福。

四、统一性

中国的广土平民,自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在人类的历史中,堪与中国一比的,只有西方的罗马,但罗马崩溃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出现。而在中国,虽也曾因外患内乱的原因,不断造成分裂,不过经过一段混乱之后,总仍能够恢复其广土平民的大一统之局。中国数千年来,所以能够维持统一之局而不垂,原因自然很多,最主要的显然是因中国文化的具有统一性。

由于甲骨文字的被发现和整理,已大致可以看出,在殷商时代就已有了分别大宗小宗的宗法社会,正式实行着封建制度。殷商以后的周代,已确知有一个具有相当权力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下面虽然也有许多国家,但这些国家,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体,像希腊的诸城邦那样;这些国家的成立,不是经由周王室所分封,便是为周王室所正式承认。所以在周代,就已经是一个封建的统一的国家。周室东迁以后,开始走向衰微,虽经过五霸七雄的对峙,这一个分裂的局面并不太久,就为新兴的秦所统一,是为郡县的统一[17]。秦的国祚虽不久,但继之以汉的统一。从此这一局面,在历史的治乱回圈中,维持了两千多年。这一历史现象,确为中国所独有。现在要追究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 1 )统一的文字至少从殷商时代起,中国的文字就有一贯的发展。史家记述秦已是 "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这一事实,必早在秦统一以前就逐渐形成。中国的语言极复杂,不要说南方与北方之间有差别,就是同属南方或同属北方,语音之间的差距,也同样很大。但中国却奇 ? 似的,很早就有一种共同的文字。这一事实,在种族的凝聚上,在文化的发展上,尤其在政局的统一上,曾不知发生了多大的功效。在历史上,南北朝时代,有过长期的分裂,元、清两代,且遭异族所统治,中国的文字,不但未遭排斥,且始终为外族所欢迎,而乐于模习。这可以证明中国文字的优异。中国人凭借着它,一方面同化了许多外来的民族,一方面也加强了内部的团结。

( 2 )思想的提倡当周末,贵族政治崩溃以后,亲折统一还无法预期的时候,思想的趋向,将是决定下一阶段历史现象的主因之一。当时五霸七雄各据一方,没有一个霸雄之主,真正愿意就一方之土而自安。毫无例外地,都极欲兼并其他的对手,成为天下之主。这虽可从政治人物的权力欲予以解释,而当时各家统一性思想的提倡,不能不说是一重要的原因。除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以外,默默子主尚同,儒家主大同,都是希望政治有一个统一的局面。儒家在那个时代,是最富有理想性的,有一次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可见政治的一统之局,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孟子又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预言,这王者就是能统一天下的有德之君。代表古代儒家晚期思想的礼记,更有“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的思想,这思想便可由孟子的“定于一”衍申出来。这种思想

一方面虽可以解释为有助于专制,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人民的向心力,并有助于统一局面的维持。事实上,如果不问政治内容,单从政治形式上看,历史上几个大的朝代(如汉、唐、元、明、清),“定于一”的理想是已经实现了的。

( 3 )没有强大的邻国这里所说的“强大的邻国”的涵义,是包括武功和文治两方面。宋亡于元,明亡于清,蒙古和满清,在武功上足以征服中国,在文治上却远为不及,所以在这两个时代,名虽亡而实不亡。假如蒙古和满清有高度的文化,则中国是否能再恢复一统之局,是颇有问题的。假如中国有强大的邻国,当中国衰弱时,趁机而入,即是不全亡,也很可能出现如欧洲般地持久的分裂局面。这个局面,在十九世纪末叶(一八九七 -- 一八九九),列强俄、日、德、英、法诸国,企图瓜分中国时,几乎出现。“九一八”以后,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极可能使中国陷于长期分裂。从这两点事实看,中国在过去,所以能够不断的保持一统之局,显然是因为没有强大的邻国。

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如中国的地理环境比之欧洲更适宜于统治;又如中国虽然很早就有贵民爱民等思想,但是广大的人民,却始终没有要求政权的自觉。传统中国的政治,只属于极少数人的事,人民除了纳粮和涉讼以外,根本可以和政府不发生任何接触。再加上中国的 ? 业不发达,社会上不易 ? 生政治以外的庞大势力。历史上的暴乱,多半起于粮食问题 -- 即所谓饥民,这问题一旦获得缓和,反叛的情绪也就稳定下去。这种种情形,也都是有利于中国统一性之维持的。

五、保守性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之间,最明显的一点差异,就是西方文化主进步,中国文化主保守。这一差异,也造成了中国现代史上,西方与传统两派的长期对抗。在西化派的心目中,保守的传统派,根本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大障,一天不清除,中国便一天不能现代化。反之,在传统派的心目中,激进的西化派,根本是崇洋、媚外,缺乏国家民族意识的洋奴。其实,彼此所要斥责的所谓西化派和传统派,多半属于各自脑袋中的主观构想,真正在支援这种“自我中心困境”( Eg-centric Predicament )并使之持久的,是深藏于内心,而又不大为双方所自觉的意气。意气大害事,四十多年来[18] 的传统西化之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在我们这社会,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不能每一方面都保守,也不能每一方面都进步。西化派在思想上主进步,往往在生活上却比传统派更保守。传统派在思想上虽然保守,但在生活上却一样喜欢用洋货,对子女也一样希望他们学科学,留洋。当双方在争吵时,如能跳出自己的观念圈子,环顾一下身边的事实,自然可以消除不少心中的意气,使彼此的观念逐渐接近,并承认进步与保守都不是绝对的。因此,中西文化之间,纵然有进步与保守的差异,我们只当视为一事实,不必再作善恶优劣的价值判断。盖西方文化中一样有保守主义,中国文化中也同样具备进步思想。社会、文化的演进,常须二者的相互为用。我们把保守性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也仅是就事实而如此指陈,没有褒贬的涵义。下面从三方面把这事实做一简单的考察。

(1)保守的现象( a )从学术方面看:中国的学术大宗在经、史。最早解释经的是传,解释传的有注,解释注的有疏。如周易有十传(又称十翼),有王弼的注,有孔颖达的疏。时代愈后,解释愈繁,内容也愈丰富。这些层层解释,并不必一一为经本文所涵。传、注、疏的作者,往往只是假借经义,发挥自己的思想。从经、传、注、疏文字的累积,不难看出中国思想的一种流变。中国古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这问题也许不易回答,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即由于中国文字富涵蓄性,结构又不严格,因此言多不能尽意。言既不能尽意,所以不能不经过一再的注释。这问题在此不必细究。要特别指出的是,应用注疏方式的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并成为学术的一个主流,持续达两千余年之久,是中国独有的保守现象。经学之外有史学,经、史学在传统的中国,不是独立的两个科目,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历史在中国发达很早,司马迁史记的创例,在人类的史学上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可是这些创例经一创造以后,就很少再有改变,陈陈相因,到近代,和西方的史学比较,就不免落伍。这也说明了中国学术保守的一另方面。 (b) 从社会方面看:如果把中西社会做一比较的研究,西方社会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之间,变动的阶段可以明显划分出来。中国社会变动的幅度就很小[19]。例如中国的家庭制度,主张累世同居,喜多子多孙,除了偶然受战乱的影响外,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又

如崇拜祖先的风俗,自殷商以来,一直维持到现在。其他如婚姻制度,也是一样。主张早婚,由父母作主,婚前男女不相面,嫁女要备嫁资等,在传统的中国,都一直风行不衰。直到“五四”以后,受西潮的影响,才逐渐起了变化。( c )从个人方面看:中国人的保守心习,是举世闻名的。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纵然经过几代,仍多能保住中国人的一些特色,便是确凿的证据。在传统中国,一个人活在世上,对“未业”不一定感兴趣,对“现在”也可马虎,但对“过去”,却有一种特别的光荣感。同时也相信古人的智慧、能力超越今人。因此圣贤的垂训,祖宗的家法,不仅视为一种不易的真理,且是个人崇拜的物件。从这一点上,中国人似乎对时间的流动感应不强,而生活在一种超时间的境界里。

( 2 )保守的原因( a )思想上的好常恶变:中国文化里的一些原理来自“经”,古人训“经”为“常”,也就是把经里面所讲的道理,视为“常道”。另外也以“经”与“权”为对立的观念,经为正常,权为变通。正常是合理的,变通是不得已。董仲舒曾说过一句名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氏的话,真说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所以说它一种“信念”,不是一种“真理”,因为这话并没有知识上的根据,只是相信其如此。如此知识的观点看,天固然有变,道亦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在变。中国古人既如此喜欢不变,所以一提到变,常常和坏的意思连在一起:如“变乱”,是指“治”之反;如“人心大变”,是指人心的反常和堕落。事实上,变,可好也可坏。在汉以前,古人对“变”这个概念也很重视,周易的“易”就包括“变易”之理,而主张“穷则变,变则通”。系辞传更言“变而通之以尽利”,“功业见乎变”,这些话就比较接近近代西方人的精神。汉以后,为什么这方面的智慧未能发生作用,可能与道统的观念有关。 (b) 维护道统:中国文化的核心在道统,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先了解道统问题。有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认为其中存有四种偶像:一、帝系所代表的种族偶像。二、王制为政治的偶像。三、道统为伦理的偶像。四、经学为学术的偶像。又以道统统一一切[20]。古代文化的问题,自然不能如此简单,但指出道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点是不错的。道统代表中国人的理想,也是行事的最高原理所在,并且相信这种理想、原理是万古常新的。由于道统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坚强的“定常性”,于是对思想、信念都 ? 生普遍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好恶 -- 好常恶变。中国的道统中,也许包括一些真理,但绝不包括所有的真理。因此在道统的坚强信念下,一旦遭遇到外来文化强大的挑战时,往往就难以适应。中国近代史的中的文化问题,有一部分就是由于心理的适应不良而 ? 生的。( c )农业生活的影响:这一点是许多人讨论中国的保守问题时所忽略的。中国自有记载的历史起,就有农业,几千年来以农立国的情形,一直未变。农业对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真是既深且巨。凡是农业的社会,都比较保守。因为农业社会必须有定居,世世代代定居在同一个地方,环境上所遭遇到的变化是极小的,大家的行为,都有成规成矩可循,只要熟习了这一套,便可生活。人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是感觉不出创新有何必须的。农家的生活,主要依赖耕种,耕种所依赖的种子、气候、土壤等条件,都是循环往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在靠天吃饭的时代里,人们创造的动机是激发不起的。传统的农业,还没有发展出一套农学,耕种技术,悉依赖先人的技经验,生活最重要的部分既先人所赐,于是对先人容易兴起报恩意识,和追慕祖先的意识。这一些实际的情形,都曾直攘培养了中国古人的保守心习。

(3) 保守的功能 (a) 加强同化促进统一:前面第三节讲中国文化的涵摄性,曾指出中国文化有强大的同化力。这里要再指出,中国传统的保守精神,曾加强同化力。颜氏家训,中提到南北朝之北齐,有士大夫曾教他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和弹琵琶(胡人乐器),颜之推对这件事深表不满。顾亭林在日知录中,对颜氏大加赞扬。这说明中国士大夫始终固守着传统的信念,这信念是:自古只有以夏变夷,未闻以夷变夏。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成份中,以夷变夏的部份也不少,只是古人在心理上总是不愿。为什么不愿?由于保守心习太深。这种心习使中国文化在遭受异族文化冲击时,能坚守壁垒,不轻易被同化。凡是不轻易被同化的,往往能尽同化之功,至少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其次,中国历史上一代一代由分裂而复统一,每次的统一,仍只是恢复原来的形式,原来的规模,重建的理想,往往就在“恢复旧观”。当每一朝的末期,天下大乱,群雄逢起时,也往往以此为号召。新的号召,新的理想,反而不能得到拥护。从这方面看,可知历代的统一,实有保守精神运作于其中。( b )维持社会的稳定:保守的趋向,地不分东西,时不分古今,都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总多少有畏变的心理。习故蹈常,人可以顺顺当当地生活,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带来不方便、不舒服。进步主义者,

认为这种心理是妨碍社会进步的,诚然。但常常忽略了这种心理也有其不可磨来的功能,此即维持社会的稳定。历史家讲中国历史,认为是一治一乱的回圈,事际上乱的时间数倍于治 [21]。在这样长时期的变乱中,社会虽骚动,而未彻底崩溃,保守之功实不可没。传统的家训中,对子弟的要求,常常守重于创。他业,总经冒几分风险;守成,则可以稳定家业。稳定家业,也就我少稳定了社会。保守精神,永远不会被消灭,因为社会有此需要。没有保守精神,就难望有一个安定平衡的社会。( c )寓创新于保守:这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现象,也是保守精神的特殊妙用。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汉武帝的“复古更化”运动。“复古”是承继尧舜三代的道统,“更化”是要以儒家的道理改变秦代遗留下来的恶俗。复古是保守,更化是创新,汉武帝把创新的基础建立在保守上,这就是寓创新于保守。后来历史上的几次中兴运动,也有类似处。光武中兴是成功的,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他功业的基础,却建立在儒术上。光武打天下的集团中,固不乏亡命之徒,然多数均属通儒之士。他的功臣,更多习儒术。为近人所熟悉的同治中兴,曾国藩等人也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他们所凭借的也是传统文化。这种复古变今,正所以创新的保守主义的妙用,很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六、崇尚和平

把“崇尚和平”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是很容易发生争论的。从中国历史观察、崇尚和平的事实,固然可以列举许多,相反的事实可能更多。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西方学习,他们可以赞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自重自尊、好学、服从礼法,与当仁不让等美德 [22],似乎还很少承认中国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这因为自中英战争以来,中西双方的接触,常常是透过战争在进行,尤其经过义和团之乱以后,十八、九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所得一点好感,一扫而空,几乎多数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残忍的民族。这次排外的变乱,影响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声望很大。西方人根据他们一时的亲身经验,遂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作不正确的判断,是情有可原的。一个心智正常的中国人,对义和团的残暴,一定也同样认为是可耻的行为。这种失常的行为,绝非中华民族的特性。相反以的,尽管暴乱的事件,史不绝书,中国文化之崇尚和平,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里简单地举几个例证:( a )在中国与异族的战争史中,我方极少主动发动攻击,多半是因异族入寇,才起而抗战。抗战胜利,亦能知适可而止,以穷兵黩式为戒。西汉时,有个叫陈汤的,他以单车之使,攻克了西域匈奴遗族郅支强敌,回到国内不但得不到英雄式的欢迎,反受到种种责难。这因为中国有“兴灭国,继绝世”的理想,他们就本于这理想对陈汤加以责难。这理想代表崇高的和平精神 [23]。(b) 中国人 -- 至少在士人阶级,是向不崇拜英雄的。成吉思汗,曾横扫欧亚两洲,英雄气概,史无前例,然中国人很少崇拜他的。英雄好战,以百姓为刍狗,故孟子言好战者宜服上刑。中国人所响往或崇敬的帝王,总希望其能开百年之太平。( c )中国历史上代代都有名将,立大功、建大业,但重文轻武的传统始终不变。在历史上能不朽的军事人物,也往往因其有儒将之风;国人视班超高于李广、卫青,其故在此。重文轻武的传统,虽曾使中国流于文弱,也可以说,中国人的文弱,正因为中国人的崇尚和平。

( 1 )思想方面的提倡人类所以不能和平,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在权力之争。权力欲也是人类最深沉最具潜力的动机。古人似乎很早就看到这一点,而以能让为政治的崇高道德。尧舜禅让,不管古史上是否曾有其事,然而数千年来传诵不绝,奉为政治的圭臬,则是事实。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孟、荀都主张“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些话从现实的观点看,未免太迂阔,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然悬为一个民族的理想,使政治人物在从事权力斗争时,多少知所警惕,总是一种有助于和平的思想。到了宋明理学的时代,更主张通过心性的功夫,彻底超化权力欲,这种主张,落在权力人物的身上,也许根本无效,但他们确曾向这方面用过心。张横渠有两句名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一句代表内圣工夫,后一句代表外王理想。内圣、外王是传统知识份子人生两大目标。开太平这一目标,历史上虽实现很少,思想方面曾自觉地不断提倡,则是事实。

( 2 )农业生活的影响农业民族和商业民族、游牧民族的不同,是商业民族好竞争,游牧民族好战斗,农业民族赖自耕自食,既无须争,也无须斗。农业民族不但要居有定所,耕种也需要有定时,因此最怕骚动,最怕变乱。一旦战事兴起,不独征兵征粮,往往流离失所,不得耕种,影响民生。所以中

国农民最高的要求,就是能过太平日子。此外,在技术不进步的时代,农民是靠天吃饭的,每遇丰年,农民对天老爷真是感恩报德之不暇。感恩报德的意识,正是有助于培养和不平精神的[24]。

( 3 )佛教的影响佛教戒杀生,慈悲为怀,在崇尚和平这一点上,较之中国正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便逐渐渗透入中国民间,至隋唐曾盛极一时。佛教的基本精神,于是为正统文化所吸纳,成为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在隋唐以后的一千多年,佛教对传统社会影响,虽无法做确定估计,但从佛寺的数目和孔庙数目的比较看,至少不在本土文化之下。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暂不讨论,但它曾有效地培养了和平精神,是绝无可疑的。佛教在人类文化中,的确人表促进和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方式,在印度甘地的复国运动中,曾证明其是有效的[25]。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教)中,富有和平精神,中国的传统社会,也足以培养和平精神。但自中英战争以来,因内外的战争,连年不绝,这种精神早已消失了。同时,因工业技术的发达,农业社会的固有精神,已被冲淡。佛教也因西方宗教在中国的普及,对社会的影响,远不能与昔日相比。至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平思想,实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则,并未曾提出有效的实施方法。这种变化,和这方面的限制,是现代中国知识份子不可不知的。昔日的和平精神,绝不能保证将来仍会是一个和平的民族。中国人要对未来的世界和平有贡献,必须先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统一、富强,完全现代化的国家,否则对世界和平就谈不上会有什么贡献。

七、乡土情谊

南宋时有个遗臣郑所南,是个画家。宋亡以后,他画兰花,总是让它露着根,有人问道:“为何无土?”“汝岂不知大宋已亡乎?”所南回答着。以“无土”象征国亡,不但表达了他对亡国的惨痛,也透露了他对“土”的情谊。土,对古人是代表生命之根的,没有土,生命就无所依了。

类似的例子,在西方历史上也可以找到。普法之战后,阿尔塞斯和洛林两省的地图变了色,失败者在课堂里,拿来了一撮土,向课堂里的学生发问:

“这是什么?”

“是土!”学生回答说。

“这是哪里的土?”

“这是阿尔塞斯洛林的土。 "

“这是谁的土?”

“是我们的土!”

于是全体学生黯然流泪了。

另一个例子,是波兰的大音乐家萧邦,他曾从事波兰的解救工作。但巴黎,不幸竟和一位元贵妇人发生了恋情,于是便松懈了他的解救工作。有一个波兰的孩子,跑去见萧邦,并送给他一撮土,说是从波兰带来的,说罢,便把土放在钢琴上走了。萧邦被孩子的举动感动得波了泪,终于离开了贵妇,继续他的解救工作。

这两个例子,说明西方人一样有乡土的情谊。不过比较起来,不如中国人的普遍深厚罢了。乡土情谊和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都分不开。并不是要亡了国,才能乡土发生特殊的情谊。

周易襄说:“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礼记的作者又根据这话加以发挥:“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这说明土和道德修养发生了关系。在宗教信仰上,与土的关系更深,中国人不但崇拜天,也崇拜地,与君(或国)、亲、师合成“天、地、君、亲、师”。中国人的信仰是多神的,但在数量上估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 " 土地”,神与人之间距离最近的,也是“土地”。“土地”的亲切、慈祥,管着乡间的一切闲事,已是十足人性化的神。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中国人对乡土的深厚情谊。此外,中国第一流诗人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他的诗,充满着乡土气息;这似乎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

最足以反映民间意识的谚语里,更处处流露着乡土的情谊。如“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乡亲遇乡亲,说话也好听。”“宁给挑葱卖蒜的,不给出门在外的(陕西)。”“官大一品,不压乡党(陕西)”“湖广四川的做客,不及在乡间撩削麦(江苏)。[26]”

由于中国人乡土情谊重,所以当子女出远门时,父母常常给他一包故乡泥土随身携带,遇到水土不服时,就用泥土冲水喝,以慰思乡之情。

由于中国人乡土情谊太深,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在现代都市里长大的知识份子,已绝难想像传统农村生活的实情。古人描写民间的生活,是“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不是理想,是写实。在同一村子生活的人,不但熟悉,而且亲密。在熟悉与亲密的关系中,彼此之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这使中国人对离乡背井,感到是人生一大苦事。读书人有时因出仕,不得不离乡,蛤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最后的愿望,也不过是衣锦还乡。据一位曾旅行过内蒙古的美国人的报导,由中国中原移居内蒙的人,到了这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乡土的情谊,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凝固,不能适应,甚至不能体认其他生活方式的价值。

由乡土情谊,构成了传统的乡土社会,这种社会的特色是:

( 1 )没有陌生人传统的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他们生于斯食于斯,工作亦于斯,除了极少数因从商或出仕在外的人以外,同一村庄里的人,差不多个个小孩都是在大人们的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们的眼里,也差不多个个都是熟悉的面孔。真是所谓“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任何一家出了点什么事,很快就传遍全村。这样的环境,对每个人的行为,具有自然的拘束力,和现代都市社区里的生活,是有很大不同的。

( 2 )生活有地方性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就一个个村落内部说,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就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真有点像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他们所以少往来,是因他们的生活乃自织、自耕、自食,没有这种往来的需要。就因为他们生活往来少,使大家都守着一个孤立的小圈子,于是使中国人的生活涂上了很浓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使圈内的人彼此熟悉,对圈子外的人,却是格外陌生,陌生得不能互助,不能合作。

( 3 )不需要法律西洋人都惯于批评中国人没有法律观念,他们不知道,中国几千年,都是在不需要法律的社会中过来的。现代社会重视法律,因这个社会是由陌生人组成,彼此不知底细,彼此也就不易信任,于是彼此打交道时,往往怕口说无凭,所以要请个公证人,立张字据,这时候才需要法律。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里,彼此有信任,什么事都可以凭一句话办到,而且绝对稳当,法律自然就无从 ? 生。[27]

自西潮冲击后,传统社会开始进入现代社会,这些乡土社会的特色,逐渐变成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障碍。传统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由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率的日增,已起很大变化,原有孤立隔阂的社会圈子,业已冲散。由同一个原因,使原来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生活习惯,发生了难以适应的问题。传统社会不重法律的习惯,在现代社会里也是处处 ? 生流弊。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有部分被克服。其他部分,如果现代教育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也将逐渐克服。唯一留下来的,是一文化上的问题,即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情谊这一特色,一方面又希望改善传统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疏远关系,能更重视客观的理想。其间有一矛盾。这矛盾如何解决,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八、有情的宇宙观

从文学的观点看,有情的宇宙观,可以说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现象。哲学这方面看,中国自原始的宗教起,一直到维系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哲学,始终保持有情的宇宙观不变,这是一独有的现象。

( 1 )以哲学文学为例 (a) 以哲学为例:中国传统的哲学,以儒家为主,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仁,仁的基本性质是感通,所以能感通者在有情。因此,由仁不但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心灵倾向,也决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仁,内在于人说,为人心;超越于人说,又是万物之性。仁周流于人与自然之间,促成人类自然的相感通,人与人的相感通,以及物与物的相感通。从需家的观点看,万物莫不相感通。万物莫不相感通,也就是万物莫不有情。把握了这一观念,然后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程明道“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一类的话,才能懂得。“万物皆备于我”所说的“万物”,并不指物质性的物,而是生机洋溢的生命体。因为万物是生机洋溢的生命体,所以才能说备于我;备于我者,就是说能与我相感通的意思。近人有把“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句话,解释为唯物论的,这是因为不了解儒家心目中的“天地万物”,和唯物论所说的“物”,根本不同。

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乃一生化的历程,是一有情的生命体。人一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就是说,人能由感通之道,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意思。了解这一类的玄思,必须了解它的基础是定在情字上:人与人之间的不隔,由于情;人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物与物之间的不隔,也由于情;人与天地万物,统被连系在情的交光纲中,此之谓有情的宇宙观。( b )以文学为例: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也不是纯粹抒情的浪漫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例如陶渊明被人千古传诵的一首诗:“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远;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离、南山、山气、飞鸟,都是常见的景色,陶渊明却体味到其中的“真意”,此处所言之真意,就是人的真性情。陶渊明所见的东篱、南山这些景色,与一般人所见的没有两样,他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他有真性情。他把他的真性情,投射到外界的景物以后,这些景物也就自然与一般所看到的不同。这便是诗的净化作用。诗的感染力就来自净化的作用。这首读者论坛,有冲淡、虚灵之美,也能使读者在一瞬间,达到自弃忘我之境。在这一瞬,东篱、南山、山气、飞鸟与我之间,已融合为一。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再举一个大家所熟悉的例子,马致远的曲:“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这首曲,如只止于“夕阳西下”句,还完全看不出有何特别动人处,这首曲子所以感人欲泣,力量全在最后这一句上。这一句代表作者真性情的流露。这一句点出以后,立刻赋予景物以生命,使枯滕、老树、昏鸦,都变成了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小桥、流水、平沙,曾令人联想到世道的艰难;古道、西风、瘦马,更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使外界的景物,都变成生动、有情的存在。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哲学与中国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学重想像、重直觉、重体会,哲学亦然。这使中国的哲学,与西方的哲学,大异其趣。[28]

(2) 形成的原因中国有情的宇宙观,无论在其形成,发展或保持上,与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都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思想并不是要通过严格的推理步骤去证明什么,它是由审美活动,和宗教情绪两相结合的结晶品。它建立的基础,在情不在智。这种思想模式,据学者们的研究,在初民的社会就很普遍[29]。这一思想模式,在孟子手里,使它与儒家的道德哲学结合,经结合以后,这一思想才获得很大的发展,但基本模式,以及感情的基础,始终未变。从这一意义上看,作为中国哲学基本架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仍保有很浓的原始意味。说它“原始”,是因在这种哲学里,宗教、审美、道德这三个成分,仍混同不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里所说的天,不是物质的纯自然意义的天,而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人格神变化出来的生命体。这一生命体是万德之本,也是万物之基,因此人要成德,必须法天。法天之道,是要通过尽心的工夫,达到知(感通)天。孟子的话,使人心与天道之间的关系打通,也是为天与人如何合一法,第一次提了一个理论基础。孟子以后,最能把这一思想做广泛发挥的,是周易的彖传[30],和礼记的中庸。孟子、彖传、中庸,为早期的天人合一哲学,树立了规模。由于这种哲学的基础,在情不在智,所以它并不提供我们知识,却充分发扬了有情的宇宙观。这种哲学,不但发扬了有情的宇宙观,也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重人情。如宗教的情操、文学、艺术的境界,在此都可以获得培养。

( 3 )价值及其限制二十世纪是一个以科学为主的世纪,人类文化的任何领域,无不为其笼罩或受其影响。科学的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许多方面都格格不入。从科学的观点,看中国的有情宇宙观,也觉得无一是处。本着研究的态度,虽深知这种宇宙观,在科学的冲击下,暴露出它的限制和缺陷,但要了解它、批评它,仍不能不从认识它的价值着手。有情的宇宙观,第一个价值,是为中国人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的诗人,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这中意境和精神,为每一个知识份子,在某种情境下,都可能具有。在今日技术发达的社会文化中,尤为一般知识份子所响往。因为这种意境和精神,多少可以使忙碌奔波不息追求的现实人生,停顿一下,清醒一下。从一方面说,这也是各种思想家 ? 生智慧所共具的心境。所以它的价值,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传统的有情宇宙观,也只有在这方面予以保留。在哲学的领域里,势必彻底改变。传统的哲学,因受有情宇宙观的影响,始终未能与文学厘清出一条界限。虽说文学式的哲学,可视为哲学中的一格,但终非正途。哲学的基础,必须建立在智上,才会有它的前途。哲学可以谈宗教,它本身

却不是宗教;哲学可以谈审美,它本身却不是审美;哲学可以谈道德,它本身却不是道德;这样哲学才有它独特的领域。这样的哲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的。

有情的宇宙观,第二个价值,是一般的中国学者都常讲到的,却有助于培养人的和平精神[31]。盖认自然万物皆有情,因此遂无与自然敌对的意识,亦无征服自然的要求。在古代儒家中,唯荀子表现了一点征服自然的思想[32]。而荀子在儒家的传统中,一直不被重视。人与自然既无敌对意识,又无征服要求,于是彼此相安复相忘,这种精神转移到人类自身,即有助于彼此的和平相处。问题是这种精神的培养与保持,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譬如农业社会,与技术不发达等。现在农业社会变形了,技术方面更是日新月异,中国人面临的是一种新的情境,是一套新的生活经验。在农业社会,与人无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工商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竞争,不竞争,便要落伍被淘汰。既竞争,人与人便不易相安,更不易相忘。你不能根据这一点,说现在的中国人,不如古代的中国人。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受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在现代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中,如何培养和平的精神,的确是一繁难的问题。这问题的解决,绝不在恢复旧有的社会形态,生活方式,那是绝不可能的事。传统的有情宇宙观,在科学的发展中,必然要遭到破坏,现在已不是该不该破坏,破坏早已是一事实。从这事实,不难理解到,有情宇宙观,始终保存在传统哲学中,曾是科学思想停在萌芽阶段,得不到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九、家庭本位

这里所讲的家庭本位,是要从社会方面指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

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是以家庭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在传统的中国,简直可以说,除了家庭外,就没有社会生活[33]。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庭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士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家族就像一个一个人为的保垒,变成每一个人最完全的避风港。中国的家族意识,是不断向外膨胀的,膨胀得使所有的人间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例如群不只称君,而称君父;臣不只称臣,而称臣子;地方行政首长被称为父母官;统治下的百姓被称为子民;老师可称师父;圣贤则提倡以孝治天下;用人则有举孝廉;国民则互称同胞;最高的理想是四海皆兄弟;和天下一家。在这样一个充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自然会以光宗耀祖,兴家立业,衣锦还乡为最高的荣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万一败坏门庭,成为败家之子,就是最大的罪恶。中国人相信,只有在家能做孝子的,出仕才能做忠臣,所以说:“国之本在家。”

“家”和“家族”,究竟有什么分别?为什么我们不称传统的“家庭”为“家”,而要称之为“家族”?

家在人类学上的界说,是由双亲和子女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也就是说:家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才存在的。近代西方人,和所有工商业发达的社会,绝大多数的家,就正是如此。家的形成,是由社会事业组织分化的结果。家庭所经营的事务,主要的是生儿育女,其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有专门的团体去负责,不在家庭的分内。在这样的家庭中,夫妇的关系,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维持夫妇关系靠感情,这与中国古时旧式家庭的情形,是大不相同的。家的存在,主要任务既是在生儿育女,所以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象征着双亲爱的结晶,地位也相当重要。

家族与家最大的一点不同,是家族所经营的事务,要比家复杂的多。它不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地方,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事务,都包括在其中。传统中国的家,就正是具有这复杂功能的一个社群。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经济事务必然的被包括在家庭的事务范围之内。法本是处理政治事务的,传统的家庭中却有家法。家庭中有任何纠纷,都是自了,家法就是解决纠纷的依据[34]。祖先崇拜,是中国的宗教,祖先崇拜的仪式,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现在工商社会的人,赚钱要出门工作,有纠纷要求法院解决,信教要去教堂。这些,在传统的中国,都可以在家庭的范围内解决。也就是因为家庭所包括的事务复杂,所以家的结构必须扩大,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面。如果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这在人类学中,称之为氏族,氏族在结构上同于传统的家族[35]。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族中,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父子的关系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维持父子关系靠尊卑之序。尊卑属礼,礼是有差距的,往往破坏了家庭间感情的凝合力量。夫妇关系主要靠情感的结合,在这样的家庭里,难免不流于矜持和保留。如果翁媳之间发生龃龉,做儿子的处在其间,就极为难;不得已时,可以出妻,但不能背父。在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里,要谈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

妨碍传统家庭间感情正常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因把现代社会中,由许多专门团体负责的事务,都纳入家族中。社会性的事务总是排斥私情的。在传统的家族中,公事就是私事,公私的界线很难分清。这一点可以说明,中国人到现在仍在许多方面保持着公私不分的习惯,是有其文化上的背景的。此外,古人讲内圣外王,最完整的一系思想,就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6]。为什么要把外王的理想,建立在内圣基础上?为什么外王与内圣之间,并没有任何界限的划分?如果光从思想史上,是无法了解这些问题的。如透过社会这一层看,就不难看出,这套思想是从传统复杂的家族社群中孕育出来的。

钱穆曾说过:“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37],”说“全部”也许未必,但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所以近代以来,家族意识,和家族组织,也变成社会文化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之一,这问题关联的方面很多,这里仅从春对个人的影响列举三点。

( 1 )重家族轻个人在一个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里,个人的意见是不被重视的,个人的荣辱也是不被重视的,必要时,可以为了家族牺牲个人。家族需要荣耀,你就得为他贡献才智;家族要维持门风,无论如何恶劣的婚姻关系,仍不允分离。家族为了维护表面和平的家风,每个组成份子,必须敛抑自己的个性,不可伸张。因此,理想单纯、自私、委屈、不合理的容忍诸病,就盛行在家族之中。这样的家族团体,在近代自由民主的新思潮的冲击下,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五四以后,我们的青年男女,就一个一个起来成为旧家庭的叛徒了[38]。

( 2 )个人未被发现在家族的生活中,人几乎从未被个别地被了解过。人都生活在种种关系的限制中,不是君,便是臣;不是父,便是子;不是夫,便是妇。尤有进者,这种关系的限制中,并不包涵平等的原则,而是上下隶属的。臣为君所属有,子女为父母所属有,妻子为太夫所属有。这显然妨碍个人理想的发展。个人理想不发展,就不易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何况人既生活在种种关系的严格限制中,就容易培养依赖性,对年轻人来说,常常养成他柔弱和缺乏进取的性格。这种性格,在现代的青年人身上,仍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 3 )缺乏公德观念在家族为中心的社会,人生的目的既为了光宗耀祖,那么人生的努力,为私不是为公,自无从培养公德观念。前文说过,除了家族,就没社会生活,这是不易培养客观社会意识的。如果有客观的社会意识则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观念,必将产生。有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观念,则公德观念必随之俱来。因为同样的原因中国人一向没有守纪律的习惯,也缺乏团体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人因重家族情谊,所以凡事重情不重理,这就是中国人人情味特重的来由。人情味重,好处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少几分暴戾之气,坏处是损坏了社会公理和公德的观念。一个处处讲人情的社会,往往是不公平的社会,因人情常常排斥是非。只有公理伸张,是非明辨的社会,才能慢慢培养起公德观念。

十、重德精神

中国文化的第十个特征,是重德精神,也是最根本,最有笼罩性的一个特征。重德的“重”字,是侧重,重视的意思。我们说中国文化富有重德精神,是和西方文化的重智精神对比着来说的[39]。重德精神,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儒家的道德中,仁与孝,是两个最基本的观念,孝又为仁之本[40]。儒家孝道,有其历史上的根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就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作为儒家思想基础的仁,是从周代礼乐的反思中悟得出。孔子的生长的时代,正值礼坏乐崩,礼乐已不足维系人的生活。孔子的一个理想,就是重要建礼乐,恢复礼乐对社会的功能。怎样重建法?孔子的看法是,礼坏乐崩,是由于人心的堕落 -- 失去了仁,要重建礼乐,必须先恢复仁心。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话,正证明孔子是以仁为礼乐之本的。所以孔子道德思想的重心,遂落在践仁这一点上。

下面说一说儒家道德思想中的几个特色。

( 1 )发现先验的道德原理先验( a priori )一辞,借用自康得哲学。依康得的解释,先验,就是先乎经验的意思。凡是先验的原理,都是不必要经验来证明其为真。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属于这种先验的道德原理。要了解儒家的道德,这一点必须要先把握住。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只要我要求实现仁,那么仁就可以实现。实现仁的条件,既不依靠知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经验成分,唯赖人的意志。孟子说得更清楚,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我固有之”,就是先乎经验之意。仁、义、礼、智,是儒家的四大德目,也代表儒家所厘订的主要行为规范。这些德目,在具体的表现中,各有其特殊的内容,但根源上却为人心所固有。孟子著名的四端[41]之说,就建筑在这一基本信念上。而性善论,则又是通过四端之说来证明的。

孔孟既视道德原理为先验的,这一认定,也决定了道德工夫的主要方式。孔子的道德工夫主要在践仁,所以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孟子的主要工夫在扩充四端,所以说:“凡有四端玩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孔孟把道德工夫,是看得十分简易的,也无须借重知识。后来陆象山说,“我若不识一字,也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正是传统儒家一贯的想法。

( 2 )道德判断诉诸直觉人生活在现实中,总常常说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真,那个假;这就是判断。科学的判断,要根据观察、实验;历史的判断,要根据历史的事实,而诉诸本心直觉之一念。假如人内心清明,不被欲念所蔽,那末直觉的一念定是至当不易。这就是儒家重视正心、诚意工夫的原因。心正意诚,而后从事道德判断可以无误。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王阳明说:“良知为知是知非之心。”“智”和“良知”,就是直觉活动。良知为人的本心,根据人的本心,就能知道谁是谁非,这就是直觉的判断。这种判断的能力,照孟子说,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完全与生俱来,与知识是毫无关涉的。

( 3 )道德理性与本能相对反儒家看人,主要由两个成分组成。一个是道德理性(仁、善性、善心、诚、良知、天理皆属之。),一个是本能(欲,人欲属之。)人顺着道德理性的表现,可以成贤、成圣;人顺着本能滚下去,便同于禽兽。于是道德理性和本能完全变成互相对反的观念。论语:“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刚”代表坚强不屈的人格,欲是嗜欲,嗜欲的人说不得称刚,这证明孔子把道德理性表现的刚,与嗜欲的本能,视为不能相容。孟子在这方面发挥很多,如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还有大体小体,贵心贱身之论[42],都是把道德理性与本能视为对反的。到了宋儒,由于佛教禁欲主义的推波助澜,于是盛倡“存天理,去人欲”之说,使道德理性与本能完全推向两极端:多去了一分人欲,便多增一分天理。在这一点上,使儒家与佛教,精神的基本趋向,就很难分辨了。

( 4 )道德为一切文化的基础在西方文化中,文学、政治、经济等,很早就有各自独立的领域,在这些各个的领域之间,也再没有一个笼罩性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情形大不同。在近代以前,文学、政治、经济等,从来没有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文化中,有“一本万殊”的信念,于是坚信一切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基础就是道德。中国传统中讲道德,不像西方人讲道德只限制在人生的范围内,而是弥漫在文化的一切领域。因此,中国的政治理想是“德治”,文学理想是“文以载道”,经济的理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如教育、法律,也莫不以道德为基础。从这一面看,中国文化实由“重德”而流于“泛德”,这是任何其他文化传统中所少有的现象[43]。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最新版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一): 袁隆平,经过6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海南岛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然后 又因为十年动乱差点断送了他的全部实验成果,幸好他的助手帮他藏了4钵稻苗,还能够进 行研究,最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 旬的著名数学家:步履矫健,连小伙子有时都赶不上;思维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绪。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三):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早年为了支持抗日战争,把日本侵略者早日赶出去,他就将自己家 中积蓄的白银、首饰全都献给了祖国。1961年,当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钱财十分短 缺时,身在苏联的王淦昌就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十四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至3万元)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转赠给祖国和人民。1982年,王淦昌又将自己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的奖金三千元全部都捐赠给了小学。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四):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 鲍尔敦教授劝他留下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说: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年回国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为止。之后,一度出国,在国外仍坚持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下国外优厚条件,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从英国绕道回国,作为新中国的地质部长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卓 越功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 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仅 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 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 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下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 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 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 之地。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六):

四川七大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七大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数量仅次于江苏省、河南省. 1.成都市 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九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2004年当选《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会城 市中排名第一。 2.自贡 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史和71年建市史,1939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还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恐龙、井盐和灯会被称为自贡的“大三绝”,“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江姐故里” 等美誉而蜚声中外。

从清朝中叶以来,自贡一直是中国井盐生产的中心,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并以机械、化工、盐业、纺织、轻工、食品、灯饰、新型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级园林城市、 中国“文学之城”100强市。 3.宜宾 别称:“僰道” 、“戎州”、“叙州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宜宾—宜昌段亦称川江。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宜宾市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孔子名列第一,是中国人的骄傲。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不为景公所用,不久即归。晋定公时期,曾为司寇。后去鲁,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删修《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近十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就此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 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孔子的安贫乐道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谦虚好学闻名,对于各种知识都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看,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业剖析

我最想去的五个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个当然是首都北京。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最想旅游的地方:紫禁城、明十三陵、圆明园、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历史文化名域。最想见到的是紫禁城雄健、宏伟以及一些独特的景色。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

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圆明园的建造艺术(虽然经八国联军抢掠,保存无几。)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排行榜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排行榜 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一:泉州 泉州洛阳桥 泉州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与港澳东南亚联系密切,拥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誉称“花锦山川,人文荟萃”。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78处,其中国家级14处。泉州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创造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历史辉煌。誉称“东方第一大港”、“光明之城”、“世界宗教博物馆”,留下大量极为珍贵的“海丝”史迹。“海上丝绸之路&<2539;泉州史迹”和“中国泉州南音”已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的整治与保护项目荣获联合国“2001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总长28公里的内沟河整治及排洪排涝工程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40强之一。泉州还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金奖第一名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此外,泉州的“文化遗产管理项目”在25个国家城市评比中荣获唯一的金奖。 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二:大理 大理三塔 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大理,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土,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顶桂冠。 大理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大理就是白族先民的生息繁衍之地;秦王朝一统中国时,大理就已醒目于国家版图上;西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在大理设置郡县,

我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穿越大理,把四川的蜀锦、云南的普洱茶运到了印度和阿富汗。至今,大理仍是滇西第一大城市。 大理文化灿烂。永镇山川屹立千年的崇圣寺三塔,承载大理厚重历史文化的大理古城,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寺登街,以及分布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太和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佛图寺塔、喜洲白族名居等历史文化遗迹,贯穿了唐、宋、元、明、清,鲜活地见证着大理的发展史。 大理风光旖旎。相伴相生的下关风与上关花、交相辉映的苍山雪与洱海月,构成了大理最为浪漫迷人的“风、花、雪、月”四景。 大理民俗浓郁。白族的服饰、民居、婚嫁、信仰、习俗和庆典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古朴清幽;暗喻“风花雪月”的白族服饰明艳轻快…… 大理古有“妙香佛国”之称。佛教盛行于南诏国后期和大理国,被尊为国教。大理国传世二十二代皇帝中,就有九位禅位为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之三:三亚 阳光、海水、沙滩 三亚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建设中的国际热带海滨旅游城市。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92年考古学家在落笔洞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沿海一带还发现古波斯人的墓群。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 三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亚龙湾、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首批国家4A级景点景区。驰名中外。风景优美。三亚拥有完善的接待能力,年接待能力达800万人次,喜来登、凯莱、万象、香格里拉、假日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纷纷落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作。有人说,“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的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精神境界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的力量。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著名英国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水平、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忏悔录》让·雅克·卢梭 (法国 1712~1778) 让·雅克·卢梭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忏悔录》是卢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奇书。”在本书中,卢梭将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2.《贝多芬传》罗曼·罗兰(法国 1866~1944) 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的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专家,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图书之一。 3.《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欧文·斯通(美国 1903~1989) 今天,梵高之所以作为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绝对离不开那些极力推广和宣传梵高的人。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他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畅销全球,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并喜欢梵高的。 4.《巴尔扎克传》安德烈·莫洛亚(法国 1855~1967) 《巴尔扎克传》是安德烈·莫洛亚一生所写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当时安德烈·莫洛亚已经是80多岁的老者,然而其笔锋优雅,技巧圆熟,且资料翔实,才华不减当年,所以不少人把这部传记视为安德烈·莫洛亚传记文学的冠冕之作。 5.《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美国 1880~1968)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的海伦·凯勒并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受到全世界亿万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她的自传被誉为1902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俩大贡献之一,其中的精神内涵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10个科学家的事迹

10个科学家的事迹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主要成就: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早在16岁时,爱因斯坦就从书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速度前进的电磁波,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他将看到一幅什么样的世界景象呢?他将看不到前进的光,只能看到在空间里振荡着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 这种事可能发生吗?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 但是德国物理学的权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文章,认为爱因斯坦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于普朗克的推动,相对论

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2、钱学森: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主要成就: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 ___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中国十大影响世界的人物

NO.1孔子 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宋明理学家甚至说过更加极端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评语:“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根据以这种哲学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得最佳的地区。” NO.2秦始皇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评语:“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NO.3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成吉思汗(Chinggis Khan),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评语: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 NO.4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评语:“与秦始皇的功绩最相当的是毛泽东,两者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自己的国家实行一系列革命改造的掌舵人。” NO.5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评语:“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分子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NO.6隋文帝 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评语:“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

中国近当代科学家的故事资料

中国近代科学家的故事 1.詹天佑(1861~1919)近代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 11岁考取容闳所招出洋留学生习技艺,次年赴美,为中国首批留美官费生。清德宗光绪四年(1878)入耶鲁大学工学院土木建筑科,三年后毕业。归国后,奉派赴福州水师学堂习驾驶,第二年以优异成绩调派赴扬武兵舰服务。光绪十年(1884)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聘任广东博学馆教席,两年后完成测绘广东沿海险要图。从十四年(1888)起献身铁路工程,任工程师,先后主持塘沽天津段、滦河铁桥、津芦段、萍乡至醴陵、潮汕铁路、京张铁路等建筑工程。民国8年(1919)奉命至海参崴、哈尔滨参加协约国西伯利亚铁路监管会。因北方严寒,加以公务繁忙,操劳过度而患病,不久逝世于汉口 2.冯如(l883~1912)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员 冯如,广东恩平人。幼时家贫,12岁赴美国,当童工。工作之余勤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曾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溥仪宣统六年(1909)设计并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后造新飞机一架,航程、时速、高度均达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飞行协会举办的飞行竞赛大会上获奖。宣统三年(1911),拒绝外国重金聘请,返回广州,并带回两架自制的飞机,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广东革命军,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中华民国元年(1912)八月二十五日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年仅29岁。 3.李四光(l889~1971)地质学家 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冈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以前,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着政府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竺可桢(l890~1974)气象、地理学家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赴美,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

金华市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八咏老街夜景图片来源:住建部 一、城市概况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南扼括苍,西控赣湘,北唇严杭,东屏杭绍。”为浙江之心,两浙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历名东阳、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金华市现辖金东、婺城2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4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县。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列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宁门广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全景图片来源:住建部 二、历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分吴越地置会稽郡领县二十四,而乌伤隶焉(乌伤因颜孝子而名)。西汉兴封刘濞王吴地,(乌伤县)在封內。濞诛,(乌伤县)仍隶会稽郡。新莽时,改乌伤曰乌孝。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分乌伤县西南置长山县(以县东北长山为名)。设西部都尉治所。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始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而长山为附郭之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为金华郡(郡以山名),郡治长山。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东阳郡,又分吴州置婺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复曰东阳郡,领金华、义乌、兰溪、武成六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东阳郡为婺州。五代、吴越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婺州为武胜军。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改武胜军为保宁军。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设江南行中书省分省与此。至正二十二年又改宁越为金华府领县七。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割县西南界白沙乡五都之地属于汤溪,金华府

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清沿明制。1912年废府。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 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2000年12月31日,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历史建筑-老火车站图片来源:住建部 三、历史文化价值 金华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地域文化》教学设计 上课学校:南汇中学 上课班级:高一(12班) 执教:徐红(南汇中学) 上课时间:4月7日下午第二节 教材分析: 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人群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而形成了我国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景观。 中国地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十个地域文化区。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面对的学生又是自己平时任教的班级,要加强的是学生的表达、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十个地域文化区的名称与分布 2.根据文化景观图,判断不同的地域文化区。 3.分析不同地域的建筑、服饰、习俗、饮食等特点及其地理背景。 4.融会贯通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对环境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江南水乡文化为例,介绍江南水乡文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服饰、饮食、民居、艺术、园林)。以一带面,引导学生分析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体会“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之”说。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这次公开课是在自己学校,面对自己熟悉的学生和环境,有份淡定和从容。《中国地域文化》不是教学的难点,但要求文化层面的加宽,中华五千年文明,文化的底蕴和积淀,文

化的多样性。要上好这节课,也不易。上课时心理要有底气,要有足够的自信,这就给自己压力,备课时查阅大量的资料,老觉得自己欠缺着好多。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十个地域文化区,一节课40分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且会像天女散花般没有重点。基于此,最终确定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江南水乡文化为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如何认识每一个文化区,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由于是自己任教的班级,预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抽签另外九个文化区,完成一份PPT。展示他们的风采。收到的PPT,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2个组完成的很不错,思路清晰,找的图片、资料也符合课标,简直像小专家。课堂上,就让这2个组展示他们的成果,一个组“内蒙古草原文化”,另一个组“华南妈祖文化”,课堂上的讲解也挺到位的。学生也欣赏着他们的作品。还有几个组的作品,我汲取了其中的一张图片,由该组学生回答相应的文化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环节,让我深深体会到,相信学生,放手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他们会给你惊喜,课堂不是按你预设的方案前进,而是不断有生成的愉悦。 这节课由于学生参与多,没有完成我的预案,但我感觉值!

高考作文素材十位文化名人

高考作文素材 中国历史上十位最博学的文化名人 一、张衡(公元78-139) 字平子,今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科技发明家,文学家。117年制造出世界最早的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现藏于南京紫金山天文馆),之后造出第一台测量地震的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年)以及气象仪器候风仪(类似于西方的风信鸡,但早1000多年),此外,指南车、会飞的木雕、活动日历等很多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发明都出自张衡之手。科技著作有专门解释浑天仪运行原理的《浑天仪图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解释月食成因的人,著有天文著作《灵宪》,这些伟大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在数学上,张衡著有《算罔论》(已失传),他计算的圆周率是3.1622,虽不够准确,但在18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确的计算的确十分令人惊叹。地理学上,他绘制的地图十分先进,流行了几百年。同时,张衡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二京赋》是京都大赋的极致,堪与辞赋大家的作品比肩,《四愁诗》、《归田赋》等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绘画方面他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成就非凡。张衡以其耀眼的科技发明和多面的全才令人景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中亦所罕见。” 二、蔡邕(公元133-192)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蔡邕广博典籍,是东汉时期广学无所不逮的文化巨匠,曾拜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后汉书》关于他的记载:“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蔡邕是一个艺术全才,书法成就卓然,自成一家,字体工整秀丽,创造的“飞白书”独具一格,影响深远。他的碑文纂刻“骨气通达,爽爽为神”,作品有《六经碑石》等。作为杰出的音乐家,他通晓音律,对琴很有研究,焦尾琴就是他的发明。蔡邕的文学成就也十分突出,作品很多,艺术水平也居于魏晋大家的行列,比较著名的有《述行赋》,《翠鸟诗》等。蔡邕同时是东汉享有盛名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有《讲学图》,《小列女图》等,可惜大都散佚不传。作为魏晋时代少有的博学之才,蔡中郎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人物,受到很多学士的追随,他的女儿蔡文姬同样也是多样皆通,这与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蔡中郎的光芒同时也会引来其他文人、同行的嫉妒,最终这位文化巨人被司徒王允陷害至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十分可惜。 三、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画家,书法家,音律专家。他九岁能诗文,21岁中进士,多才多艺,名动京师。诗歌上开唐代山水田园一派,成就很高,作品意境清旷苍秀,静谧幽美,充满禅趣,诗风清丽自然,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很多名句争相传诵,被认为是盛唐时期成就仅次于李,杜的诗歌大家,号称“诗佛”。王维另一个可与诗歌并行的成就便是他的绘画成就,他首创泼墨山水画,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基础,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历代在山水画上占主流的人物都受了王维的影响,他的文人画理论也为后代继承并发扬,被尊为文人画的前辈和“南宗画派”之祖。他把诗与画两种艺术的意境巧妙的相互融会,做到了诗有画境,画有诗意的艺术特色,为历代文人所激赏。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法上王维主要工于草书和隶书,自成一体。他还娴于丝竹音律,懂得作乐。此外在文学上他的散文和政论也很出色。后期罢官归隐山林,读禅讼佛,他的字就是取自于佛教的维摩诘居士(博学之士),而他也作到了真正的博学,隐士的情怀与淡薄的人格也是后世文人所标榜与效仿的一种精神境界。 四、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著名词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被后人传诵千古的名句就是出自这位懵懂皇帝之手,作为文学家,他是一流的,作为帝王,他却是末流的,因为南唐这个小国就是在他的手中埋葬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便是对这位才子的真实评价。李煜的诗词现存约四十首,数量不多,但每首都是精品,每一句都透露着他的纯真的性情与

12个著名科学家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因此在2011年9月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2月6日,屠呦呦参加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1日凌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生于中国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大陆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硕士,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汕头大学兼职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2014年12月6日莫言获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在机械学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 杨振宁(英语: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该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1966年

影响世界的十大圣人

影响世界的十大圣人 释迦牟尼 一、释迦牟尼 创立了佛教、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思想。 佛教创始人,佛教开启者,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的鼻祖释迦摩尼诞辰日。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释迦牟尼佛是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孔子 二、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华夏族,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后裔。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耶稣 三、耶稣 创立了神教、爱人如己、赎人救世的思想

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弥赛亚)。大部分基督教教派相信他是神子和神的转世。而***教则认为,耶稣是先知以及救世主。 30岁开始四处传福音,拣选有12个门徒,期间曾怜悯穷人,医治病人,行许多神迹奇事。33岁在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压力下,耶稣被古罗马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并且死后复活升入天国。 耶稣死后第三日,门徒发现耶稣基督的坟墓空了,2012年,在对耶路撒冷一个1世纪的基督徒墓室进行研究时,考古学家在骨瓮上发现了一段古代铭文:“神圣的耶和华,复活,复活”。认为这个墓室就是耶稣的最终安息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