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15卷 第25期 2011–06–18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ne 18, 2011 Vol.15, No.25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Hai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570311, Hainan Province, China

Ma Ye-tao,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Hai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570311, Hainan Province, China mytzymz@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Correspondence to: Song Shi-feng, Chief physicia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Hai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570311, Hainan Province, China songshif@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ainan Province, No. 2011-5-12*

Received: 2011-03-23 Accepted: 2011-05-17

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海南省海口市 570311

马业涛,男,1967年生,海南省琼海市人,汉族,1991年海南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与关节创伤及矫形的研究。 mytzymz@ 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通讯作者:宋世锋,主任医师,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海南省海口市 570311 songshif@ 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225 (2011)25-04726-05

收稿日期:2011-03-23

修回日期:2011-05-17 (20100823007/W ? W)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马业涛,宋世锋,曾 凡,陈世强,肖海涛,刘福存,张熙民,许世忠,姚理阳

Arthroscopic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utograft versus allograft

Ma Ye-tao, Song Shi-feng, Zeng Fan, Chen Shi-qiang, Xiao Hai-tao, Liu Fu-cun, Zhang Xi-min, Xu Shi-zhong, Yao Li-yang

Abstract

BACKGROUND: Using autologous tendon graft to reconstruct the knee cruciate ligamen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but the technique has shortages such as donor site prone to complications, relatively longer operation time and greater trauma. So

allogeneic tendon grafts have been applied as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materials in reconstructing knee cruciate ligament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difference between using autologous tendon and allograft tendon to reconstruct knee cruciate ligament under arthroscopy.

METHODS: We had divided 40 cases of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nto two groups: Group autologous tendon of 21 cases in which autogenous semitendinosus and gracilis muscle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kne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while

Group allograft tendon of 19 cases receiving allograft tendon provided by the Shanxi Province Bone Allograft Tendon Tissue Bank.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36 months.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contralateral thigh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Lachman test, anterior drawer test in neutral pos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scoring, Lysholm and Tegne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P < 0.01). All the index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ame group after surgery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autologous tendon and allograft tendon with a simple deep-frozen tendon i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Ma YT, Song SF, Zeng F, Chen SQ, Xiao HT, Liu FC, Zhang XM, Xu SZ, Yao LY.Arthroscopic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utograft versus allograft.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25): 4726-4730. [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摘要

背景: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已广泛应用,但是供区容易出现并发症,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越来越多应用于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材料。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40 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为2组:自体肌腱组为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异体肌腱组为应用由山西骨组织库提供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最长随访时间36个月。重建前后两组大腿周径患健侧差值、Lachman 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Lysholm 及Tegner 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间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自体肌腱与单纯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前后交叉韧带;关节镜;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25.041

马业涛,宋世锋,曾凡,陈世强,肖海涛,刘福存,张熙民,许世忠,姚理阳.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5):4726-4730. [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0 引言

前后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股骨与胫骨在负重时半脱位,可以导致半月板后角撕裂、膝关节不稳定、退行性变、功能丧失

[1-3]

。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

及功能,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必须及时处理

[4-6]

。损

伤后的治疗首选方式是手术重建[7]

。理想的韧带移植条件是移植物具有:①容易获取,有足够的直径和长度。②生物学特性与欲替代的韧带相似。③获取后不影响正常的组织结构。④能

够保留和提供新的血供。因此选择适当的移植材料,是提高重建交叉韧带的稳定性和早期康复的前提。

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自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21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1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设计:病例分析。

时间及地点:病例来自于2000-01/2010-01

马业涛,等.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对象:40例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0~45岁,平均24.8岁。随机分组,分为自体肌腱组及异体肌腱组。新鲜损伤28例,陈旧性损伤12例;运动损伤15例,车祸伤25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2例,外侧副韧带损伤8 例,半月板损伤16例。

纳入标准:①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MRI检查确诊为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手术适应证明确。②术前患膝均有不同程度疼痛、肿胀、行走打软腿等症状,Lachman试验阳性,前后抽屉试验阳性。③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

材料:山西澳瑞生物公司骨组织库提供的超低温冷藏同种异体肌腱,固定可吸收挤压钉及钛钉来源于美国施乐辉公司产品。

方法:

移植物来源及准备:利用Arthrex重建平台修整移植物,同种异体肌腱应用山西骨组织库提供的超低温冷藏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物行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重建。使用前先解冻,然后置于加入含16×104 U庆大霉素的250 mL等渗盐水中充分浸泡30 min;反折重叠至两三股,修整编织成长度10 cm,两端缝合带线,置工作台予以预伸拉牵拉10 min。自体肌腱取患者半腱肌及股薄肌反折三四股编织成长度10 cm,两端缝合带线,置工作台予以预伸拉牵拉10 min。

植入方法:腰硬联合或全身麻醉,选髌韧带旁内外侧膝眼入路;关节镜下探查关节内结构及交叉韧带损伤情况;清除阻挡镜头视野滑膜;定位股骨与胫骨隧道,以移植肌腱直径选择隧道钻头大小,本组钻头直径在7.0~8.0 mm;镜下植入肌腱至前或后交叉韧带隧道,骨隧道内肌腱旁用钛钉或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其中并发半月板提篮损伤行半月板次全切除3例(自体肌腱组2 例、异体肌腱组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修补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修补3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10例(自体肌腱组6例、异体肌腱组4例),半月板红白区缝合6例自体肌腱组4例、异体肌腱组2例),软骨面修整钻孔5 例(自体肌腱组6例、异体肌腱组4例)。肌腱移植情况见图1~3。

术后处理、康复计划:膝关节术后常规棉垫加压包扎, 垫高患肢至10°~15°位。术后应用抗生素3 ~5 d。同种异体肌腱组术后应用静推地塞米松10 mg 3 d,术后常规佩戴膝关节角度锁定支具, 角度锁定在0°~15°。麻醉清醒后即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功能锻炼。3 d 后开始主动伸膝抬腿训练并扶拐下地行走,支具锁定活动度为0°~45°。12~14 d 拆线, 拆线后即可在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三四周定活动幅度为10°~90°,五六周增至0°~110°,七八周接近正常。自体肌腱移植8 周后开始下蹲训练,并保护性弃拐行走;异体肌腱移植需在12周进行。术后6个月开始慢跑,1年后行对抗性活动,定期检查关节功能情况, 并进行Lysholm评分。

检查项目:①一般情况比较。②体征检查。③大腿周径患健侧差值、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Lysholm及Tegner 评分[2]。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手术时间, 手术前后两组大腿

Figure 1 Homologous ligament preserved under profound hypothermia circumstance

图1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

Figure2After the braided suture

图2 编织缝合后

Figure3Cruciate liga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autologous tendon and allograft

tendon

图3 自体肌腱和异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

a: Knee cruciate ligament

under arthroscopy

b: Complete reconstruction of

autologous tendon

c: Complete reconstruction of autologous tendon

马业涛,等.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www.

CRTER

.org

周径患健侧差值、Lachman 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和IKDC 、Lysholm 及Tegner 评分。

统计学分析:由第一作者应用SPSS 12.10计软件包处理,对两组计量数据采用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1。

2.2 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6~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膝前区疼痛(髌腱骨)3例,术后胫骨骨道外口感染而导致关节感染1例。异体组术后发热12例,时间3~5 d ,应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1周后症状消失。

2.3 典型病例术前、术后MRI 图像 例1,女,37岁,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见图4。

例2,男,28岁,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见图5。

2.4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比较除手术时间:自体肌明显长于异体组(P < 0.01),患膝髌上、髌下各10 cm 周径与健侧差值,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2。

2.5 膝关节ROM 评价结果(9个月后) 总有效率为89%,优良率为78%。两组Lachman 试验、ADT 、IKDC 、Lysholm 和Tegner 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3,4。 Figure 4 The image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before and after allograft tendon reconstruction

图4 异体肌腱重建前后前、后交叉韧带影像

a: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before reconstruction

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fter reconstruction

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after reconstruction

Figure 5

The image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before and after autologous tendon reconstruction

图5 自体肌腱重建前后前、后交叉韧带影像

a: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before reconstruction

b: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before reconstruction

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fter reconstruction

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after reconstruction

b: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before reconstruction

马业涛,等.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https://www.doczj.com/doc/1a5882539.html,

3 讨论

3.1 膝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与自体肌腱移植近年来,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半腱肌、股薄肌得到广泛应用[8],其优点在于:①生物力学特点达到重建韧带的要求。Brown等[9]证实,双股半腱肌的强度约是正常前交叉韧带的1.5倍,四股半腱肌的强度(3 560±742)N,远超过成年人的前交叉韧带的强度(2 160 N)及10 mm宽髌韧带的强度(2 977 N),2,3,4股腘绳肌均能满足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强度要求。且半腱肌肌腱弹性较髌韧带好,从而提高了膝关节的屈曲能力。②取材容易,切口较小,不损伤伸膝结构,术后膝关节疼痛较轻,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但同时存在膝关节内外侧付韧带损伤时,采用自体肌腱就存在膝关节不稳的问题。自体供区取于髌腱,可能会引起髌骨骨折、髌腱断裂、膝前疼痛、髌股关节疼痛[10]、髌骨软化症、膝关节僵直以及由于伸膝装置破坏后出现的如股四头肌无力等一系列症状[11];本组仅有3例取其作为供腱,均存在术后膝前不适与轻痛。取腘绳肌腱,可能会引起腘绳肌无力和隐神经损伤[12],同时,如果患者合并膝关节内侧不稳,取腘绳肌则会加重膝关节内侧不稳定,对患者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3.2 异体肌腱移植异体肌腱移植的最大优点是不给患者增加新的创伤,不损害患者原有肌腱的功能,而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根据需要随意取材,因此,患者也乐于接受。特别是自体肌腱来源受到限制时,更显示出异体肌腱移植的优越性[13]。异体肌腱的来源广泛,胫骨前肌肌腱、胫骨后肌肌腱、腓骨长肌肌腱、腘绳肌腱、跟腱等都可作为取材材料,因此很好地弥补了自体腘绳肌来源受限的问题。经深低温冷冻的异体肌腱,移植后能被受体接受并迅速血管化而发生组织间的愈合,具有抗张力的作用,结果与自体肌腱移植相似, 近期疗效满意[14-16]。

尽管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治疗交叉韧带损伤疗效显著,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诸多学者的研究报道表明,由于同种异体肌腱的各项研究还不很成熟,对于其应用仍无明确的适应证,就目前来说,它也同样有许多可能的并发症,如疾病传播、移植物断裂、免疫反应,以及价格昂贵等。尽管概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对患者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本组资料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后发热症状,应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1周后症状消失,考虑有弱免疫排斥反应。生物力学强度不足是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再断裂的重要原因,同时同种异体移植物血管化和塑形速度较自体移植物慢,因此,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术后应该要求患者延迟负重与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临床上还有患者因为异体肌腱价格昂贵及文化水平认识的差异,不接受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异体肌腱的使用,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有一定经济能力、不愿选择自体移植物者或者是自体腱源差者;膝关节复杂性伤(尤其是关节内侧不稳定者)、对腱质量要求高者。作者认为:从强度上术后效果上看,异体与自体无明显差异;但如果对过敏体质者的长期效果如何?有无慢性排斥而失去作用?均有待于长期随访观察。

3.3 对异体肌腱移植的看法尽管自体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组织学与生物力学特性各有不同,但目前认为, 应用后其组织学的演化过程相同,都要经过移植物的坏死、再血管化、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重建4个阶段,通过爬行替代达到移植物的“复活”[17-18]。影响交叉韧带重建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除了移植物的选择外,还有伤后手术重建前的处理与治疗复合损伤和整体损伤程度,术中合并伤的处理、重建方法的选择、手术技术、移植物固定方式,术后处理与康复、重建韧带的塑形改建与止点形成及并发症等多方面[19]。本组结果显示,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后膝关节的功能与稳定性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 肌腱移植存在的问题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的关键是保持移植韧带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 等长及移植韧带有合适的张力。重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通过合理的移植物选择、正确的关节镜外科技术、坚强的移植物固定技术及循序渐进的术后康复计划而获得[20]。作者认为:只要移植肌腱的关键操作得当,自体和异体肌腱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至于单骨道还是双骨道或多骨道重建,目前众说纷纭。临床结果证明:单骨道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是可行与可靠的方法。异体肌腱移植后的修复过程要比自体肌腱复杂,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免疫反应导致大量炎性渗出及组织代谢水平不一等。如何阐明和解决以下问题: 腱细胞的转归问题;移植腱的再血管化问题;移植腱的生物力学强度问题;异体肌腱的免疫反应问题[21];临床应用问题等等,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4 参考文献

[1] Chen YG,Ding J,Yang J,et al.Zhongguo Gu yu Guanjie Sunshang

Zazhi. 2010;25(9): 791–793.

陈益果,丁晶, 杨军,等.关节镜下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

带的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25(9):

791-793.

马业涛,等.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www.

CRTER

.org

[2]

Xie GB.Zhongguo Kangfu Yixue Zazhi. 1998;13(4): 189.

谢光柏. 膝关节功能的测试及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8,13(4): 189.

[3] Lohmander LS, Englund PM, Dahl LL,et al.The long-term

consequence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meniscus injuries:osteoarthritis .Am J Sports Med.2007;35(10):1756-1769. [4] Li G, Papannagari R, Li M,et al. Effect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eficiency on in vivo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of the knee during weightbearing flexion. Am J Sports Med. 2008;36(3):474- 479.

[5] Bispo Jr RZ, Kawano CT, Guedes AV. Chronic multiple knee

ligament injuries: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cases. Clinics (Sao Paulo). 2008;63(1):3-8.

[6] Grassmayr MJ, Parker DA, Coolican MR,et al.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eficiency: biomechanical and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the outcom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J Sci Med Sport. 2008;11(5):433-443.

[7] Sun K,Tang JW,Xu Q,et al.Zhonghua Waike Zazhi. 2004;42(16):

989.

孙康,汤继文,徐强,等. 自体与同体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 2004,42(16): 989.

[8] Xia C,Zhou JN,Hu H,et al.Zhongguo Guke Zazhi. 2003;23(7) :

389 -391.

夏春,周江南,胡海,等.关节镜下多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7) : 389 -391. [9] Brown CH ,Hamner D .Biomechanics of semitendionsus and

gracilis tendon grafts .Stockholm: Proceedings of Sports Medicine.2000:1955. [10] Friss EA ,Cooke FW ,McQueen DA ,et al .Effect of bone block

removal and patellar prosthesis on stresses in the

humanpatella.Am J Sports Med.1994;22(6):696-701.

[11] Liu WX,Xu B,Xu HG,et al.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0;14(5): 866 - 869.

刘文祥,徐 斌,徐洪港,等.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60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 866 - 869. [12] Eriksson K, Anderberg P ,Hamberg P , et al.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arly morbidity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when comparing patellar tendon and semitendinosus tendon graft.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107 patients.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01; 11(3):170-182.

[13] Chen SX,Liang BJ,Liu HG,et al.Zhongguo Gu yu Guanjie

Sunshang Zazhi. 2007;22:101 - 103.

陈述祥,梁伯进,刘红光,等.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01 -103.

[14] Havner CD, Olson E, Ingang JJ, et al. Allograft versus autograf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3- to 5-year outcome.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6;(324):134-144.

[15] Li ZH,Feng Z,Zhang YL,et al.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0;14(8):1479-1482.

李志怀,冯 震,张义龙,等. 异体肌腱材料选择及应用Tibial-inlay 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17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8):1479-1482. [16] Song BC,Li WY ,Cao YX,et al.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08;12(53):10469 - 10472.

宋保臣,李文远,曹玉霞,等.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11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53):10469-10472.

[17] Qi J,Chen JW,Chen SY ,et al.Zhongguo Xiufu Zhongjian Waike

Zazhi. 2010;24(8):917-921.

祁洁,陈疾忤,陈世益,等. 应用异体肌腱鞘内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8):917-921. [18] Bernardino S. ACL prosthesis: any promise for the future?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0;18(6): 797-804.

[19] Ventura A, Terzaghi C, Legnani C, et al. Synthetic grafts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upture: 19-year outcome study. Knee. 2010;17(2):108-113.

[20] AO YF,Ma Y ,Cui GQ,et al.Zhonghua Waike Zazhi. 2007;45(2):

86.

敖英芳,马勇,崔国庆,等. 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86.

[21] Barker JU, Drakos MC, Maak TG, et al. Effect of graft selec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m J Sports Med.2010;38(2): 281-286. [22]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n Medical Institution. 1994-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09-01.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护理和康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护理和康复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20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9~44岁,平均29.5岁。均以膝关节疼痛、下肢无力、活动受限为主诉入院。手术时间在伤后2~60天。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患者于手术后10~15天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术前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首先了解病人有无既往病史、既往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史等,督促病人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护士应指导病人术前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增加营养,有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及术后身体的恢复。 2.2 皮肤护理。关节手术对手术区的皮肤要求比较严格,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的进行,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术前保护皮肤极为重要,告知患者避免抓伤、碰伤患肢,夏天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术前不能吃刺激性辛辣食物,以防皮肤过敏起疹延误手术时间。 2.3 术后护理。安全的将患者抬到床上,注意保护各种管道防止脱落,检查麻醉穿刺处有无渗出,密切观察麻醉反应、生命体征变化、患肢足趾活动及疼痛和出血情况,发现异常通知医生,根据医嘱膝关节每隔2小时冰敷30分钟。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抬高患肢的枕头应放在小腿的近端后侧,以免牵拉再造的后交叉韧带,影响手术效果。 2.4 术后康复。 2.4.1 术后0~7天:①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屈膝30°的位置,术后不做直抬脚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后交叉韧带。②踝跖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再予执行) ※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8.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正文 一·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重建的 韧带尚较为脆弱。故以小负荷的耐力练习为主。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㈠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㈡术后一天: 1 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组/小时。(见附录1—图1) 2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大腿前侧肌群)——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 提下尽可能多做。至少>500次/日 3 腘绳肌等长练习(大腿后侧肌群)——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 放松。要求同上。(见附录1—图2) ㈢术后2天:拔除引流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见附录—图3) 3 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见附录1—图 4)。 4 开始侧抬腿练习,见附录1—图5、6。 ㈣术后3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5分/次,2次/日。 (见附录1—图7). ——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见附录1—图22)。 ㈤术后4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加强负重及平衡练习,逐渐至可用患腿单足站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 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伤之一,若损伤严重或断裂,需行韧带重建术,术后要在康复师指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尽快恢复功能。 术后第一天: 目的:减少疼痛和肿胀,若病人有疼痛,可用冷敷、口服或肌注强痛定、度冷丁等止疼剂。 训练: 1、病人要充分休息。 2、患肢抬高,关节周围加冰袋间断冷敷,一般是30分钟,间隔2小时。 3、踝泵、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增加肌力。 术后第二天至术后两周: 目的:使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甚至过伸、最大限度的减轻肿胀、伤口愈合好、维持股四头肌的主动控制,能够达到屈曲90度。术后三天冰袋冷敷。 训练: 1、活动与第一天相同,可以坐起、站立、下地走,行走时要脚尖点地、拄双拐、部分负重行走。 2、尽量减少行走,以防止关节肿胀。(三天内患膝周围加冰袋,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4、膝关节被动伸直:病人平卧,脚跟垫高,使膝关节完全伸直。 5、进行膝关节最后5度伸直训练:在腘窝处放一软枕(直径15公分),直腿下压,持续10秒钟,放松。 6、股四头肌静力及直腿抬高训练。 7、必要时进行髌骨活动度训练(由内向外推动髌骨)。 术后两周至术后六周: 目的:使膝关节屈曲达到135度、减少膝关节肿胀、增加肌肉力量。 训练: 1、病人可以在床上、床下活动。 2、股四头肌的锻炼---静力、直腿抬高、内侧头。 3、腘绳肌的训练---如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可平卧,屈髋90度,利用小腿的重力来进行弯曲。 4、最后5度伸直训练---腘窝下加一软枕,直腿下压。 5、如膝关节能够达到150度,可嘱病人做蹬车试验。 术后六周到九周: 目的:膝关节能够达到正常的伸屈度(伸直0度,屈曲150度)。 训练: 1、自由行走 2、腘绳肌可抗阻力 术后九周到十二周: 目的:增加肌肉力量,进一步完善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增加肌肉力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手术简介)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和术后康复的简介 前交叉韧带里几乎并没有血管,它的营养物质是由关节囊内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来供应的。所以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自己是不能愈合的。简单的缝合在一起,也是没法长在一起,即使是靠瘢痕连接上,也不会结实,承受不了正常的应力。 而且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6周就属于陈旧性损伤,这个时候韧带通常已经在关节液里溶解吸收了。所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之后通常是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手术来治疗才能恢复功能的。 在几年以前(关节镜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需要切开关节做的,要在膝关节的前面绕髌骨的内侧切一个“S”形切口,把髌骨翻开暴露出整个膝关节内部才能做手术。光是想像一下就知道手术的创伤很大,患者的痛苦也非常大,手术之后的功能康复也非常艰难,花费的时间很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遗留很多后遗症,造成新的功能障碍。现在由于某些无法克服的原因,还有可能采用切开的方式来手术,但是随着手术技术和专门器械的成熟和发展,切口和创伤还是小了很多。 现在医疗科技更加进步,国际上已经基本普及使用膝关节镜来进行镜下的微创手术了。使用自体的或者异体的肌腱作为材料进行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来恢复韧带的物理结构和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手术的具体方式和内容由于非常专业,需要相关知识才可以理解,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是为了便于理解后面的康复功能练习,可以通过一些图解来了解手术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刚才说了目前是使用“自体或者异体的肌腱作为材料” 重建前交叉韧带,所以有不同的“肌腱”可以取,手术方式也就有所不同。曾经比较“流行”的是取自己的髌腱(髌骨下面连结的那条很粗很结实的肌腱)的中间1/3来作材料。但是术后经常会遗留髌前的疼痛,同时伸膝的力量也会有一定损失,所以现在不是由于特别的需要,这样做的越来越少了。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用自己腘绳肌的肌腱。所谓腘绳肌就是大腿后面负责弯曲膝关节的一个大肌群,在主动用力弯腿的时候可以摸到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收缩变硬。重建新的前交叉韧带的时候,就会取腘绳肌内侧的两条肌腱,对折和编织之后做韧带。所以有些患者在手术后主动弯腿的时候会觉得膝关节后侧有疼痛,原因就是那里的肌腱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在没有愈合结实之前主动发力就会感到疼痛。 当然,还有使用其他人的异体肌腱,和其它部位的肌腱来做韧带的。而且也有使用人工材料来做成新的前交叉韧带的,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取好肌腱之后,要使用专门的定位器选择正确的上下止点,之后就是打骨道(简单的说就是在骨头上钻孔),然后用内固定的螺钉等等把新韧带固定好,就重建了新的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概述】 正常膝关节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主要是后交叉韧带(PCL),其次是外侧副韧带、腘绳肌和弓形韧带、内侧副韧带。PCL 损伤占所有膝韧带损伤de 3%—2%,其中30%是单独损伤,70%合并其他韧带损伤。PCL断裂后会引起膝后向不稳及旋转不稳。严重者可引起膝关节病废。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获得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诊断要点】 1.病史通常有韧带受较强烈的牵拉力和过度伸展外力,或者在膝关节屈曲位胫骨上前方被突然撞击而向后移位的病史。 2.症状一般不会立即出现功能障碍,且无明显的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故临床上常漏诊。PCL损伤常伴有内侧和后外侧结构损伤。急性撕裂的早期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膝关节肿胀、瘀斑、膝后侧硬结。慢性PCL损伤可有关节不稳、肌肉无力和反复关节肿痛等症状,但是不具有特征性。 3.体征 ⑴后抽屉试验(PDT):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屈膝

90°,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上移动程度和对侧膝关节比较。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称为后直向不稳定。 ⑵后沉试验:不能区分异常活动是向前或者向后时,可以对比双侧胫骨结节前突的高度来评估:如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用手托起患者双足;如果发现胫骨上端后沉,胫骨结节低于对侧,为后沉试验阳性,即有PCL损伤。 有的损伤可以在麻醉下或关节镜MRI检查发现。 ⑶胫骨外旋试验: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在屈膝30°时和对侧比例外旋角增加﹥10°,且有疼痛,屈膝90°时无次表现,提示单纯后外侧角损伤;在屈膝30°和90°时外旋角均﹥10°,提示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均受伤。 4.影像学诊断 ⑴普通X线平片:在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下,屈膝90做前后抽屉试验,照膝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从股骨髁的中心点向胫骨平台水平线做垂线将水平线分为前后两段,任何一段比健侧同段长5mm以上,是为阳性。前段长者为ACL撕裂,后断长者为PCL损伤。 ⑵MRI:诊断PCL断裂准确性达100%以上。但对于陈旧损伤,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后的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后的康复 发表时间:2010-12-11 发表者:李克军(访问人次:235) 膝关节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又称十字韧带,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面;前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和外旋,交叉韧带在稳定膝关节运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膝关节解剖 (二)病因病理与分类 交叉韧带部位深在,只有遭受强大暴力时才会损伤。一般多见于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暴力使膝关节过伸或过度外展引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如屈膝时,外力从前向后加于股骨,或外力从后向前撞击胫骨上端,均可引起前交叉韧带断裂。 分类: (1)交叉韧带损伤可在起止点处将骨质撕裂,造成撕脱骨折。 (2)也可在体部损伤,损伤可为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膝关节有明显外伤史,受伤时可有膝关节内撕裂感,伤后膝关节疼痛,明显肿胀,关节不稳,活动障碍。检查可见关节肿胀,浮髌实验阳性;抽屉试验阳性。 (四)重建术后康复治疗计划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方案 早期—(0-1周)初期—(2-4周)中期—(5周-3个月)后期—(4个月-6个月) 恢复运动期(7个月-1年) 早期康复: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关节屈曲活动度维持在0~70度;肌肉收缩练习(主要是踝 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和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 松。大于500次/每日); 初期康复:关节活动度维持0~110(术后3周在坐位抱膝练习屈曲,抱膝至开始感到疼痛处保持10秒,稍稍放松休息5秒,再抱膝,反复练习20分钟,每日一次);强化肌肉力量练习(直腿抬高);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中期康复;关节活动度维持0~120;强化肌肉力量练习(6周后开始静蹲练习);增加本体感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的临床意义。方法84例人体膝关节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6例浸泡保存于福尔马林液内,28例为低温冷冻保存的新鲜标本,分别对标本实施大体标本观察、显微外科解剖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宽度等。结果在附着区完整切下韧带后,胫骨端宽度为(15.5±2.1)mm,中端最窄部位平均为(10.4±1.5)mm,韧带胫骨端宽度为(20.5±6.3)mm。结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韧带,各个束之间均存在交叉纤维联结。 关键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临床意义 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后交叉韧带(PCL)研究的深入和系统,临床医师对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也更加关注。然而,多数的文献和研究都关注与后交叉韧带损伤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且存在较大的争议性,由此可见,临床上对于后交叉韧带结构的研究相对較少,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结构及其解剖,从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本次医学研究就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解剖实验室提供的84例人体膝关节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6例浸泡保存于福尔马林液内,28例为低温冷冻保存的新鲜标本。新鲜标本全部来源于健康的青壮年,且分别实施病理切片和显微解剖组织学检查,其中,女4例,男24例,死亡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6.7±3.4)岁,膝关节标本保存于-20℃的冰箱内,保存时间20~30 d。而福尔马林液内浸泡保存的标本具体年龄和性别不详,由本地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 1. 2 方法 1. 2. 1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福尔马林液浸泡的新鲜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标本进行固定,分别取材远、中、近三段,横向切取较长的韧带,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并使用蜡块进行包埋。将韧带的横截面制为玻片,染色后使用放大一倍的显微镜进行组织学观察,对不同平面内韧带切片的纤维束大小、数量和走向进行描述。 1. 2. 2 显微外科解剖获取低温冷冻的新鲜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标本后,用摆锯完整取下后交叉韧带的股骨和胫骨附着区骨块。使用显微镜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其主要作用在于准确观察纤维分束情况以及纤维束走向,避免常规解剖所致的人为分束现象。 1. 2. 3 大体标本观察标本冷冻于-20℃的冰柜中,实验前1 d内将其取出并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手术方法 1.21 移植物的获取及准备:自同侧胫骨结节下内侧行3~ 4cm直切口, 显露鹅足腱,翻开缝匠肌腱膜, 显露半腱肌 腱和股薄肌腱, 分别将肌腱游离端套入肌腱剥离器, 屈膝90, 牵拉肌腱游离端, 上推剥离器, 于腱腹交界部切断, 取出肌腱, 去除残留肌组织, 肌腱长度约260~320 mm(图1)。将取下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各折叠为两股, 用爱惜 康5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缝合两端约3cm段, 测量移植腱 直径, 其直径一般为7.0~8.0 mm, 长度约为120 mm。对 折后的另一端用爱惜帮康2号不可吸收线编织线套住移植 物对折端,用美蓝在此端3cm处作标记。肌腱在80N的预 张力下牵拉20分钟。 1.22 关节镜入路:标准的前外、前内入路。 1.23 骨隧道的制备:用气化刀修整PCL残迹, 在不影响视 野及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原PCL残迹及其包绕的滑膜, 经髁间窝置入剥离器, 适当剥离后关节囊。先从外侧入口 置入股骨止点定位器于股骨髁间窝内侧壁, 左膝1∶30~ 2点, 右膝10点~10∶30, 距软骨缘6~9 mm位, 自股内 侧髁钻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股骨隧道, 深度为3cm,随后用4.5mm空心钻钻穿(图2)。再从前内 侧入口将胫骨止点定位器置于胫骨后窝, 关节线平面下

1cm处, 自胫骨结节平面前内侧2cm呈45°角打入导针, 沿导针钻直径与移植腱相同的胫骨隧道。 1.24 移植物植入及固定:用双股钢丝从胫骨隧道出口送入 关节腔内(图3),从外侧入口用抓钳将双股钢丝引出,将 编织缝合端的4股缝线引入双股钢丝内,随后用双股钢丝 从胫骨隧道将4股缝线拉出,拉紧4股缝线将移植腱导入 关节内,再慢慢进入胫骨隧道内。用带孔导针从前外侧入 口插入股骨隧道,将双股牵引线插入导针孔内,抽出导针 将双股引线带出,提拉双股引线将移植腱引入股骨隧道至 标记线。在股骨隧道与肌腱间隙,在上缘平行隧道插入导针, 沿导针向股骨隧道拧入挤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 平面, 持续牵拉移植腱下端,伸屈膝关节5~6次, 于屈膝70°位在作前抽屉试验时进一步拉紧移植腱下端,自胫骨 隧道外口平行于隧道插入导钉, 沿导针向胫骨隧道拧入挤 压螺丝钉, 至平骨隧道关节内口平面, 再将移植物胫骨端 或其牵引线与鹅足腱残端拉紧缝合。最后检查重建PCL的 位置、张力和固定稳定性(图4)。 1.25 复合韧带损伤的处理: 对于合并新鲜的半月板损伤 均采用气化刀修整。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可同时重建;对于合并陈旧的后外复合体损伤,则同时行重建术。 1.26术后处理:术后24~48 h 拔除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开 始进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每次15 s,每日60~100次。各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作者:————————————————————————————————日期: ?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康复: (1)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或石膏将膝关节固 定在屈膝30°的位置。 (2) 术后不做直抬腿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 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后交叉韧带。 (3) 踝泵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在患者卧床看电视、看书或读报纸及与家人谈话过程中都可以不断进行跖屈、背伸练习。(4)做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每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每天收缩、放松次数共3组,每组50次,共150次。如果练习时双腿同时进行,可以增加患侧的 股四头肌收缩力30% 。 (5) 拔出负压引流多数都在术后48小时内, 也有术后不放置负压引流的。 (6) 术后4日内,不要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术后第4天,可以去除加压伤口用的棉垫,此时可以第一次屈膝练习到60°。练习完毕就带上屈膝30°的膝关节支俱。

(7) 辅助训练髋部和小腿部位的肌肉:可用各个方向的直抬腿练习。特别是做使髋关节外展的动作。(8) 扶拐部分负重下可以用脚尖点地走路(持 续到术后8周才完全负重)。 (9)健肢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训练。(10)在下肢运动和在床上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小腿的姿势和位置,不要使之处于过度前后位移的状态。(11)术后一周去掉石膏屈膝到60°,在20分钟内完成练习。练习完成后,还要将石膏带上,维持屈膝30度的位置。 术后2周-6周的康复: (1)继续以上练习. (2) 术后2周屈膝到90°。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例如使用体操球)有利于消肿。膝关节伸膝活动在90-20°是允许的(即活动中每次离伸直还差20°时就停止),但是反复练习伸膝的范围建议在70-40°。很活跃地膝关节屈曲在术后9周之内应该避免。(3) 术后3周屈膝到100°,伸直应该还差15°。 (4) 术后4周屈膝到110°,伸膝差10°。(5) 术后5周屈膝到115伸膝差5°,伸膝差10°。 (6) 术后6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应该达到10-120°之 间。此时的肌肉力量训练: a. 膝关节在10-60度范围内的压腿是允许的,以便 练习腘绳肌的力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基础篇)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又称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它由很多纤维束组成,连接股骨与胫骨,在膝关节屈伸时犹如绳索一样把关节紧密连接,构成股胫之间的内在铰链。 ACL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及小腿的外翻和内旋,它与膝关节内其他结构共同作用,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人体能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 ACL损伤又分为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如图所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运动时,尤其是方向快速变化和跳跃时,多见于接触性损伤,高处跳下膝关节着地等。

ACL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损伤,约占70%以上。患病人数最多的项目是篮球和足球,此外从事柔道、摔跤和田径运动以及滑雪、羽毛球、排球的专业运动员,甚至爱好运动的的普通人中,ACL断裂比较多见。非运动损伤,包括交通伤,生产生活意外伤约占30%以下。ACL可单独损伤,也常与膝关节其他静力结构(如侧副韧带、关节囊韧带或后交叉韧带以及半月板)同时发生损伤。 我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外战女皇汪鑫,2012年伦敦奥运会与印度名将内瓦尔铜牌争夺战中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这位创下“379天外战不败”传奇记录的选手,最终选择了悲情退役。无独有偶,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卫冕冠军李雪芮半决赛迎战西班牙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林,李雪芮在第二局16比17落后时起跳后仰救球,左腿在落地支撑时扭到了膝盖,伤势确诊为左膝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外侧半月板也有损伤。被誉为中国第一位世界级的组织后卫的篮球国手陈江华,在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医生将一条韧带植入了他的膝盖。虽然手术非常成功,但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若干年后,这条韧带也是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他非常清楚这个情况,曾一度萌生退意,但最终选择了坚持。因为手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康复训练,在术后半年就能打比赛,这在国内篮球圈里也是第一人。伤病猛于虎,12-13赛季后,伤病再次复发。无数球迷为他惋惜,他们这样评价,曾经在赛场上球风飘逸“动若脱兔”的陈江华,却越发地“静若处子”了,但他强突科比,晃过保罗的经典瞬间,也为他短短数十载的篮球生涯留下了灵动的一笔。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评定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评定 【概述】 正常膝关节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主要是后交叉韧带(PCL),其次是外侧副韧带、腘绳肌和弓形韧带、内侧副韧带。PCL 损伤占所有膝韧带损伤de 3%—2%,其中30%是单独损伤,70%合并其他韧带损伤。PCL断裂后会引起膝后向不稳及旋 转不稳。严重者可引起膝关节病废。合理的康复训练对于获 得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诊断要点】 1.病史通常有韧带受较强烈的牵拉力和过度伸展外力,或 者在膝关节屈曲位胫骨上前方被突然撞击而向后移位的病 史。 2.症状一般不会立即出现功能障碍,且无明显的膝关节不 稳定症状,故临床上常漏诊。PCL损伤常伴有内侧和后外侧 结构损伤。急性撕裂的早期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的膝关节 肿胀、瘀斑、膝后侧硬结。慢性PCL损伤可有关节不稳、肌 肉无力和反复关节肿痛等症状,但是不具有特征性。 3.体征

⑴后抽屉试验(PDT):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屈膝90°,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 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上移动程度与对侧膝关节比 较。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 完全断裂,称为后直向不稳定。 ⑵后沉试验:不能区分异常活动是向前或者向后时,可以对 比双侧胫骨结节前突的高度来评估:如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用手托起患者双足;如果发现胫骨上端后沉,胫骨结 节低于对侧,为后沉试验阳性,即有PCL损伤。 有的损伤可以在麻醉下或关节镜MRI检查发现。 ⑶胫骨外旋试验: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在屈膝30°时与对侧比例外旋角增加﹥10°,且有疼痛,屈膝90°时无次表现,提示单纯后外侧角损伤;在屈膝30°和90°时外旋角均﹥10°,提示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均受伤。 4.影像学诊断 ⑴普通X线平片:在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下,屈膝90做前后抽屉试验,照膝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从股骨髁的中 心点向胫骨平台水平线做垂线将水平线分为前后两段,任何 一段比健侧同段长5mm以上,是为阳性。前段长者为ACL撕裂,后断长者为PCL损伤。 ⑵MRI:诊断PCL断裂准确性达100%以上。但对于陈旧损伤,有假阴性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32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加强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 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 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经 6 个月以上的随访,膝关节功能优良,患者 均能自行下地行走。结论:后交叉韧带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 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膝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 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系统常见损伤之一,是常见的膝 部损伤,多由屈膝位时胫骨近端受到直接向后的剪力作用所 致,断裂后的后交叉韧带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 功能。传统的关节切开缝合术随着关节镜的逐渐普及已被废 弃,而利用关节镜对后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作为骨科的一种微 创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定位准确,术后感染、粘连机 会少、康复快、疼痛轻,可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等优点, 是目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日益被推广, 比传统的关节切开手术相比预后更为理想。我院自 2004 年 至今采用膝关节镜重建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 22 例,疗效确 切,现将临床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 2 例病人均因外伤导致后交叉韧带断裂,其中男 27例,女5例;年龄23岁?51岁,平均37岁;左膝11例, 右膝2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月?3月,病人均有膝 关节疼痛、行走不稳、活动受限,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 所有病人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 2 术后康复护理 2.1疼痛护理术后患肢可给予冷疗仪理疗,予消肿止痛、减少出血。 2 d 内若疼痛显著可应用止痛药物,疼痛较轻时可转移其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护理操作应做到规范、准确、轻柔。 2.2患肢体位术后患肢抬高,佩戴支具外固定,保持屈曲15°? 30° 有利于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及韧带血供的建立。 2.3患肢观察术后48 h 内应密切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和足背动脉搏 动。 每半小时观察患侧下肢肌力、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避免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 2.4功能锻炼 1 )、术后6h 开始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 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等

【实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新鲜和陈旧性损伤,损伤后通常情况下要行韧带重建手术。一般重建的韧带12周后与骨隧道愈合,1年后才完全成活,成为自己的韧带。在这段时间内既要保证韧带的愈合又要保证膝关节的功能,因而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1 护理问题 1.1 焦虑情绪 1.2 疼痛 1.3有感染的可能 1.4 功能锻炼知识缺乏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同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 2.1.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前常规护理。 2.1.3备齐各项检查指标: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皮肤准备。 2.1.4完成常规药物的过敏试验。 2.1.5保证病人充足休息,必要时给予药物帮助。 2.1.6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2术后护理: 2.2.1同骨科及外科术后护理 2.2.2按硬膜外或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2.2.3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进食水,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 2.2.4抬高患肢10~2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 2.2.5术后一日开始至两周做以下功能锻炼: 2.2.5.1活动髌骨,即用拇指、食指固定髌骨,上下左右推动。 2.2.5.2踝泵运动:做足跖屈与背屈运动,每次30下,每日3次。 2.2.5.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次,每次10~30下,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

2.2.5.4休息时带支具,支具度数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拄双拐,可根据耐受情况行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2.3出院指导: 2.3.1 同骨科出院指导. 2.3.2 重复住院期间的锻炼,增加锻炼次数,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2.3.3 3~4周后去支具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一周内达到90度,患者可坐在床边,小腿垂在床沿,主动伸屈膝关节。8周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接近正常。这期间在支具的保护下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2.3.4 8周后除继续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外,可在支具的保护下负重行走。 2.3.5 12周后可去除支具负重行走,但不能进行剧烈活动和对抗性活动。 2.3.6 半年后可进行深蹲活动。 2.3.7 一年后可参加各种活动,没有限制。 2.3.8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 3.护理评价 3.1 做好患者和家属心理工作,缓解焦虑恐惧心理。 3.2 疼痛是否缓解。 3.3 功能锻炼是否正确。 3.4 患者及家属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未有并发症的发生。 3.5患者及家属是否了解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诊治、预后、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内容。 3.6患者及家属是否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4.健康指导 4.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4.2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4.3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新建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 2. 1 心理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术中配合及术后的康复 是非常必要的。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术后患肢功能恢 复的顾虑,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及紧张等心理。本科首 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差 异,制订系统的个体化康复计划,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 言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讲解进行该手术的必要性及其与传统开 放手术相比的优越性,尽可能地使患者了解前交叉韧带重建手 术的目的、步骤,并请病房内术后效果好的患者与术前患者交 谈,消除他们的猜疑和顾虑,保证患者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 1. 2. 2 术前准备(1) 完善常规的术前准备,行胸片,心电图, 膝关节的正侧位片及MRI ,检查其它系统有无重大疾病; (2) 术后患肢制动须在床上排便,术前有效的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 小便,可预防术后因排便方式的改变引起的排便困难; (3) 按医 嘱行术前皮试; (4)术前宣教,嘱患者术前晚22 :00 禁食,24 :00 禁水,以免术中引起恶心、呕吐情况,避免误吸及窒息; (5) 按医 嘱予以术前晚静脉滴注抗生素。 1. 2. 3 术前康复训练为了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术前 指导患者行正确的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功能锻炼是必要的[2] 。 指导患者学习并掌握踝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股四头肌肌肉静 力收缩,患肢直腿抬高等训练。 1. 3 术后护理 1. 3. 1 一般护理(1) 硬腰联合麻醉后护理常规:禁食水6h , 神经阻滞麻醉后护理常规,如术后返回病房无恶心、呕吐可进 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2) 术后伤肢予棉垫,棉花腿,弹力绷 带加压包扎,外用伤肢长腿夹板固定好,垫于一软枕上抬高。 观察伤肢血循环,趾端动度及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弹力绷 带包扎松紧是否妥当,包扎过紧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包扎过 松会导致关节腔积血。(3) 同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 渗液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换药。(4)术后立即予冰袋持续冰敷患 处。冰袋下垫一张治疗巾,以免浸湿敷料。常规冰敷72h。 72h 后改为每次锻炼后可适当冰敷。(5) 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 和抗生素,防止感染。 1. 3. 2 伤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关节腔常规放置负压引 重庆医学2008 年10 月第37 卷第19 期9712流,此负压引流瓶为一次性引流瓶,有利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后康复程序 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康复: (1)术后即刻用活动夹板或石膏将膝关节固 定在屈膝30°的位置。 (2)术后不做直抬腿练习,以防止在抬高患肢的过程中胫骨的异常后移倾向会牵拉重建的后交叉韧带。 (3)踝泵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在患者卧床看电视、看 书或读报纸及与家人谈话过程中都可以不断进行跖屈、背伸练习。(4)做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从术后第一天就每天进行适量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每天收缩、放松次数共 3 组,每组50次,共150次。如果练习时双腿同时进行,可以增加患 侧的股四头肌收缩力30%。 (5)拔出负压引流多数都在术后48小时内,也有术后不 放置负压引流的。 (6)术后4日内,不要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术后第4天,可以去除加压伤口用的棉垫,此时可以第一次屈膝练习 到60°。练习完毕就带上屈膝30°的膝关节支俱。 (7)辅助训练髋部和小腿部位的肌肉:可用

各个方向的直抬腿练习。特别是做使髋关节外展的动作。 (8)扶拐部分负重下可以用脚尖点地走路 (持续到术后8周才完全负重)。 (9)健肢及双上肢的肌肉力量训练。 (10)在下肢运动和在床上放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小 腿的姿势和位置,不要使之处于过度前后位移的状态。 (11)术后一周去掉石膏屈膝到60°,在20分钟内 完成练习。练习完成后,还要将石膏带上,维持屈膝30度的位置。 术后2周-6周的康复: (1) 继续以上练习. (2)术后2周屈膝到90°。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例 如使用体操球)有利于消肿。膝关节伸膝活动在90-20。是允许的(即活动中每次离伸直还差20°时就停止),但是反复练习伸膝的范围 建议在70-40 °。很活跃地膝关节屈曲在术后9周之内应该避免 (3) 术后3周屈膝到100°,伸直应该还差15°。 (4) 术后4周屈膝到110°,伸膝差10°。 (5) 术后5周屈膝到115伸膝差5°,伸膝差10°。 (6) 术后6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应该达到10-120 °之间 此时的肌肉力量训练: 膝关节在10-60度范围内的压腿是允许的,以便练 a. 习腘绳肌的力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概述】 膝前交叉韧带(ACL)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的前移,限制过度内外翻和内外旋。镜下ACL重建术后康复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可依据膝部运动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膝关节运动功能、肌萎缩、股胫骨相对滑动和滚动对移植韧带的牵拉等问题。 【诊断要点】 1.症状常有明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急性损伤史,并产生剧烈疼痛及关节不稳,不能完成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走动。损伤几小时后逐渐出现膝关节内积血、肿胀、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多数患者随着关节积血,疼痛加重及肌肉保护性痉挛,使膝固定于屈曲位,拒绝任何半动或活动。亚急性期症状可因运动水平和运动类型而变化,多数患者在试图改变方向时会发生不稳定。韧带损伤通常伴有复合伤的其他症状表现。症状较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2.体征 ⑴ Lachman试验:患者平卧,膝关节屈曲30°,检查者双手分别放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向后推大腿和向前拉小腿,有松弛、错动感者为阳性。一般分为三度:0度,无胫骨前移;I度,胫骨明显前移但有硬性终止点;Ⅱ度,有明显的胫骨前移并伴有软性终止点。对膝关节ACL损伤有着很

高的诊断敏感度。 ⑵前抽屉试验:患者平卧,膝屈曲90°,屈髋90°,双足平置于床上,保持放松。检查者坐在床上,抵住患者双足使之固定,双手握住膝关节的胫骨端向前方拉小腿,如出现胫骨前移比健侧大5mm为阳性,为前直向不稳定。 3.影像学检查 ⑴普通X线平片:患者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将膝关节达到最大伸直位拍摄双膝X线片,用髁间窝顶点线的延长线和胫骨平台相交点到胫骨平台前缘的距离表示胫骨前移的距离。同时采用顶-平台相交率,即髁间窝顶点线的延长线和胫骨平台相交点B到胫骨平台前缘A的距离AB,和胫骨平台的前后长度AC的比值的百分数来表示胫骨相对于胫骨向前移位的程度。拍摄膝关节标准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以及髌骨轴位片可显示ACL韧带在胫骨隆突部附着区或侧副韧带上的撕脱骨折块。 ⑵MRI:诊断ACL断裂准确性达95%以上。在矢状位上完整的影像,应将下肢外旋15°—20°,早期MRI检查对获得明确诊断有价值。 ⑶超声检查:高分辨超声对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有诊断价值,指征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准确率达到88%—95%,但对部分纤维束断裂则准确性较差。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屈膝90°,屈髋45°,足中立位,探头置于髌腱前方

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伤口延迟愈合或不 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诊疗方案等等。 2.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即闭环练习(两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位, 不能向前倾,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屈曲膝关节),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练习过程中佩戴支具。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及时复诊。 3.活动度练习后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隔两小时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 无明显改善可门诊复查。 4.术后可调节活动性支具持续佩戴半年,支具应有小腿托,防止小腿后倒。术后不给 予屈伸活动度。术后第二周后开始调节,每周增加屈膝15°直至正常范围。如合并半月板损伤,支具调节应于术后第二周后开始,2月内角度调整不超过90°。 5.术后1、3、6、12月至我院创伤骨关节门诊复查,指导下一步康复锻炼,以后视情 况一年复查一次,期间如有不适随诊。 根据我院骨科三病区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随访经验,将其康复阶段分为初期(术后第1月),中期(术后第2-3月),后期(术后第4-6月),运动恢复期(术后第7-12月)。上述阶段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完成。 一、初期 (一)手术当天:患肢伸直,适度抬高,冰敷24小时;麻醉消退后,开始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二)术后1-6天:继续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在手术部位疼痛能忍受前提下,行直腿抬高训练,根据自身情况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逐渐增加强度,最终要求女性患者每天练习400次左右,男性500次左右。(三)术后7天-1月:继续上述肌肉功能训练;开始扶双拐下地,患肢逐开始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时请将支具佩带牢固,避免摔倒导致再次损伤。并于术后第二周后开始闭环练习。 二、中期 术后第2-3月:在上述训练基础上,另增加大腿后方肌群、小腿肌群训练,即分别为俯卧位,踝部沙包加压屈伸患肢;两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位,不能向前倾,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垫脚尖。上述肌力训练为一组:股四头肌、大腿后方肌群、小腿肌群训练、患膝屈曲练习,每天一组练习6次,每次半小时。 三、后期 术后第4-6月:保持上述肌力训练,同时行本体感觉训练、肌力协调性训练 四、运动恢复期 术后第7-12月:继续上述肌力训练,医师或专业教练指导下练习腰腹肌、臀中肌。开始恢复跑步训练:1.匀速直线,2.匀速变向,3.直线变速,4.变速变向。上述训练应逐步进行,例如项目1顺利完成方可进入下一项目,切记勿操之过急。

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怎么回事

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怎么回事 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这是常见的损伤,对于这种损伤的认知大家都知道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就需要特别的细致。但是,很多人知道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很重要,却依旧因为不知道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怎么回事而不知道该怎么治疗。为此,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怎么回事。 易发人群: 一、25岁以内的专业运动员,18-35岁的非运动员; 二、男性发生率约为女性的2倍,但运动员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三、一些特殊职业如军人、舞蹈演员和杂技演员发病率高于

一般人群。 疾病症状 新鲜和陈旧性的前十字韧带断裂在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 新鲜前十字韧带断裂主要表现为: (1)韧带撕裂时伴有撕裂声和关节错动感,关节内出血,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多数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运动,甚至伸直和过屈活动受限; (2)查体时浮髌试验阳性,Lachman检查松弛、无抵抗; (3)膝关节核磁检查提示:关节内积血,前十字韧带肿胀或连续性中断,可以看到残端,股骨髁间窝外侧壁或股骨外髁后方和相对应的胫骨平台骨挫伤表现。 "

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主要表现为: (1)关节松弛不稳,患者在运动中有膝关节错动感或打软腿,不能急停急转,不能用患腿单腿支撑; (2)运动中膝关节容易反复扭伤,疼痛,造成半月板损伤后甚至出现反复交锁; (3)查体:Lachman检查松弛无抵抗,前抽屉试验阳性; (4)膝关节核磁检查提示:前十字韧带连续性中断,可以看到残端,股骨外髁和胫骨平台骨挫伤表现。时间过久的,韧带的形态消失,出现骨质增生表现。 (5)KT1000、KT2000可以定量检查膝关节前向移位的程度,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都会收到一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列举了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事实上,即便有这个康复计划,患者朋友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在门诊复查和术后患者电话咨询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此类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一、术后常见症状 1. 后方疼痛 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腘绳肌腱。术后的这种疼痛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没有此类疼痛。有时会有少量出血渗至皮下也会有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观察,若看到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的皮下有淤血,轻度压痛,没有明显肿胀,就是正常现象。这种疼痛较轻或仅有压痛,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出现,会持续3-4周。 2. 体温升高 术后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内,持续不过4天,一般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或体温尽管在37.5℃左右但持续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术后感染或呼吸道等感染,需尽快就医。 3. 关节肿胀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一般都会有肿胀,因软骨等损伤的程度不同,肿胀的程度也不一样。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若感觉膝关节肿胀很明显、张力很大(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应看门诊,由手术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3个月以内的轻度肿胀,若正在进行膝关节屈膝等角度康复,可加强冰敷(详见后述)。若膝关节活动度已经恢复,可以外用关节洗药、口服扶他林等进行消炎,同时加强膝关节肌力练习(详见后述)。 4. 内踝淤血 重建前交叉韧带取腱处或者骨道口会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则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会沿着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流之内踝处停留,慢慢渗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现,按之有轻度疼痛。这种现象一般在术后7-10天出现,持续3-4周。有时淤血也会在胫骨前方或者表现为胫骨前方的肿胀等,可局部热敷、加强踝泵练习,促进其吸收。 5. 皮肤麻木 这种麻木的特殊区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侧或者小腿内侧,其它区域麻木需就医。此类皮肤麻木的原因为取腘绳肌腱时隐神经损伤,有临床研究认为取腱时用斜切口可以减少隐神经的损伤,但仍不能有效避免。这种麻木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会引起轻度不适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术后3个月-6个月恢复,恢复初期可有局部皮肤的虫咬感或者发痒的感觉,不必担心;有的要延续到术后1年左右才可恢复。 6. 行走不利 所谓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时有“瘸”的现象。一般多见于术后膝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于屈膝练习,伸直往往差3-5°,这样患者在行走时患膝会“拖后腿”,造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