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四、五单元教案(已打印)

三、四、五单元教案(已打印)

三、四、五单元教案(已打印)
三、四、五单元教案(已打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9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记、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引言: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到了她美妙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代,看看古代诗人眼中的秋天。

2.揭示课题。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天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重点解释“书”的意思。

二、朗读古诗,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相互指点。

3.指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字词意思。

3.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阐述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重点点拨“动客情”的意思。

一是动了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教师播放古诗范读,学生听读。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四、作者介绍

1.大家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你知道作者的情况吗?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介绍。2.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

1.教师出示要写的字。

2.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生字书写顺序。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夜书所见》,全班背诵。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教师简介王维。

3.板书课题,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忆”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深入体会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可轻声读,自由读,大声读也可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注意读准节奏。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4. 集体交流学习收获,教师适时点拨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有感情朗诵诗歌,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三、朗诵诗歌,情景背诵

1.教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理解后背诵相应的诗句。

2.情景背诵,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背诵诗歌。

四、识字写字

1.点击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注意生字的书写顺序,想想怎样能写好这些字?

3.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五、有感情朗读古诗

六、布置作业

(一)多音字组词。

挑____()____()少____() ____()(二)辨字组词。

佳()促()忆()异()

挂()捉()亿()导()

(三)解释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夜书所见书:_ _ 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____ __

知有儿童挑促织挑:______ 促织:______ 夜深篱落一灯明篱落: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忆:______

(四)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五)背诵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10 风筝

【教学目标】

1.多种方法感知和理解精心、希望、憧憬、垂头丧气、千呼万唤等词语。

2.课文围绕憧憬理解并感悟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小伙伴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意会法体会“憧憬”,想象法品读感悟动词的生动用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唤起记忆: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2.导入新课: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堂,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教师点击风筝的画面,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小组交流生字书写经验。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4.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

三、朗读课文,感受体悟

1.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并说明理由,全班讨论。

3.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四、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小组听读,你学到了什么?

(2)同学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讨论:

“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后,是什么样的?谁能想象一下?

试着用“憧憬”说一句话。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依然”的“依”的认读及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托、牵、跑、跳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想一想,当时我们快活的情景,你有过这种经历吗?那种情况下,你最想喊的是什么?

(4)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2)学生连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过程。

(3)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指导多音字“丧”,注意“丧”字的下面没有一撇。

(4)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想

1.放风筝,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指导写字

1.同学们,学了《风筝》这篇课文,你们知道“风筝”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筝的知识?

2. 出示课后横线上要求会认的5个生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注意书写事项

3.课堂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

(一)多音字组词。

磨____() ____()坊____() ____()

(二)词语积累。

()惊()色()瞪()呆()惊()跳

()花()放()飞()舞()战()惊

()冒()丈()头()气()喜()狂

11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引言:老师这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回想一下:谁把秋天到来的消息传递给我们?

学生自由发言,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秋天的雨可神奇了。思考: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相机进行生字教学,并指导生字书写的注意事项。

4.学生展示朗读课文,教师鼓励。

5.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和伙伴们讨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

教师进行课文范读

教师适时概括:钥匙、颜料、藏气味、吹喇叭。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多人朗读这一段落,师生评议。

3.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4.激发兴趣: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了的是什么?

(1)指名学生朗读并回答。

(2)品读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教师适时引出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

2.学习、想象第三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说一说:你从这一段里,看到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围绕“好多好香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让学生转换角色,置身其中,通过进一步想象后讨论。

(3)指导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课文。

3.学习品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2)多人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3)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4)言语表达: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段内容。

三、总结课文

1.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

2.回顾课文,思考: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3.小朋友,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选择,感情朗读,积累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描写秋天的语句。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课堂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扇____() ____()没____() ____()

(二)按要求写词语。

1.找近义词清凉()留意()炎热()温柔()

2.写反义词凉爽()炎热()温柔()

板书设计:

12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展开想象: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音,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听到这些美妙的秋天的声音,就写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一听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进行课文朗读。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诗歌,自主选择朗读的段落。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三、欣赏诗歌,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引导学生结合课件画面进行描述,可以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3.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许多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3节的样子,也来做一段诗,好吗?

3.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

五、诵读回味,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课堂练习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谷粒()的歌吟()的话音()的叮咛

()的广场()的歌韵

(二)填一填。

一()叶子一()小花一()谷粒一()汗水一()大树

一()秋风一()蟋蟀一()大雁

(三)词语积累。

请在下面填上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看谁写的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这次口际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活动。讲之前要选那些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这次口语交际的导人的方式很多,可以从《风筝》这篇课文导入;也可以用抒情的语言导入;或者从有关的童年趣事导入,与此同时,提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教学时,先让学生整理一下想说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交流方式,安排相互交流。可以同桌互相交流,可以自由组合交流,还可以男女生分组交流,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老师巡视,掌握各组的情况,适时给以引导。然后推选代表,准备到班上交流。

班级交流时,老师应当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示一些要求,好让后续的交流更加高效。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一个同学讲完后,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如有可能,还可以选大家感兴趣的或普遍性强的几件事,再一次展开交流,让更多的人来说相对集中的几件事,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让秋天的快乐表达得更充分。在班级交流以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小结收获,指出不足。

二、习作

这次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大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4.展示和欣赏。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考虑设计下面的教学环节。

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注意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然后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写画面。注意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完成习作后,引导学生同桌进行交流。可以采用一人读,一人听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同桌细心听,另外自己在读的时候也会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交流时,互相提意见,之后根据所提的意见各自进行修改。展示、评价。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论。学生观看后,各自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图画和习作。

三、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的词语。这个题目有两个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意思更加丰富。二是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字词,在读的基础上,引导从中可以发现什么。交流发现,要不拘形式,学生不一定都能完整地把这个设计意图说出来,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应给予肯定,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作评价,最后还要把要发现的内容明确完整小结出来,为后面的扩展作准备。词语扩展。这里的扩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就课本里提供的几种颜色来进行扩展,看能不能说出更多的表示黄、红、绿、蓝颜色,且含

有这个字的词。如,浅黄、黑红、深绿、靛蓝。一是除了这四种颜色外,还可以围绕其他颜色进行词语的扩展和积累。如“紫”、“黑”日积月累

四、读读背背

这次“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对对子,对子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也可以说说读后感受到的画面。如学生有兴趣,还可以安排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自己编类似的对子。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写一写,如能押韵更好,但不可要求过高。然后互相交流自己编的对子,并评一评,看谁编得好。

五、我会填

这次“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每处不只一个正确答案。2.注意积累,填完以后再读一读,进行巩固。3.可以做些扩展,比如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在本组或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或课外找类似的词语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参考答案:匆匆地(离开)快活地(唱歌)悄悄地(说话)拼命地(工作)

轻轻地(飘落)好奇地(盯着)甜甜地(笑了)认真地(思考)

六、趣味语文

这次“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水中好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教学时,可指名让学生朗读,要读准字音,然后自由读,同时展开想象,感受文中美好的景象。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读出速度;再指导背诵。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可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可分组来进行,再从每组选一至两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赛完以后做出评价。如果有可能,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进行交流。

白家伯伯

北贫坡上白家有个伯伯,家里养着一百八十八只白鹅,

门口种着一百八十八棵白果,树上住着一百八十八只八哥。

八哥在白果树上吃白果,白鹅气得直叫:“我饿!我饿!”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案

13 花钟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引言:鲜花是我们都喜欢的。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花儿的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教师展示荷花、郁金香、桃花、玫瑰的图片。

3.读题质疑:这些花儿不仅美丽,而且在它们身上还隐藏着许多奥秘,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生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进行生字教学。

指名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师生评议。

三、逐段讲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小组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各种花在一天之内,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各种花的开花时间来绘制一个“花钟”,同桌合作绘制一个“花钟”,好吗?

4.小组内展示“花钟”并做适当的介绍。

教师播放课件中不同开花时间的各种花。

四、读后感悟,完成填空

1.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先来填一填。

2.再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3.最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表达鲜花开放的时间用得特别好。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学习生字。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认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学生课堂练习。

3.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儿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在“花钟”上补充的花最多。

4.读、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文中词语。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生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

二、朗读感悟

1.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小组交流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讲述“花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植物学家修建的花圃。

2.回读课文,让学生看着画面,介绍这个奇妙的“花钟”。

3.小组内讲述,推荐最佳讲解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加深巩固学习。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èn lǜ shuì mènɡ zhēnɡ qí d?u yàn shī dù sū xǐnɡ fēn fānɡ mí rén ()()()()()()二、用下面的字组词。

强()()修()()适()()艳()()三、多音字组词。

强____() ____()降____() ____()

板书设计:

14 蜜蜂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1.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蜜蜂是我们都知道的可爱小动物,说一说你还知道关于蜜蜂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

3.教师板书课题:蜜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划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或者小组内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情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3.思考: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课文,感受领悟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2)相互交流学到了什么。

(3)你们对作者的这个实验有兴趣吗?让我们带着兴趣跟着作者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

(2)请学生当小小解说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小组内交流讨论。

(3)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说明理由。

(4)朗读第2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形。

四、作业设计:

1.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注意事项。

(3)学生课堂练习写字。

2.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请同学复述作者做实验的相关内容。

二、朗读课文,感受领悟

1.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引入: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2)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

(3)说说放飞的蜜蜂回来了没有,回来了多少只?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长时间?

(4)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带着高兴、激动甚至意外的心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教师引导:从前面我们知道两只蜜蜂飞回了蜂窝,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请读课文第5自然段。

(2)学生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再指名朗读。

(3)说说你从这一段中获得哪些知识。

(4)让学生自己一边读一边体会,然后读给大家听,评论后再读读。

3.学习第6自然段。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让我们一起看看本文作者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是怎么说的。

(2)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你们同意作者得出的这个结论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回顾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教师可提醒学生从试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传言,探个究竟,体现作者求实的科学作风。

(2)试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开来;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在蜂窝旁等,更好地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整个实验,作者考虑周密,体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15 玩出了名堂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调节、显微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 2.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你们平时爱玩吗?在玩中你们有过什么样的收获呢?

2.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读过题目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是谁玩出了名堂?他喜欢玩什么?他是怎样玩的?最后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教师点击课件进行生字教学。

(2)注意多音字“调”“看”“待”在文中的读音。

(3)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进行课文朗读,学生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分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讨论: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自己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小结: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玩的是什么。是怎样玩的,好吗?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分组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2)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3)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结合文中关键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玩中做。

(4)说一说: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卡片上的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玩放大镜的?

二、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的时候,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着他一起玩,一起去探究,好吗?

(2)学生读一读课文。可以先小组分读在全班齐读。

(3)引导发现:读了课文,你们对列文虎克的玩有什么新的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4)交流发现:让学生说说列文虎克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5)读到这里,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带着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读这一段。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课文。

(2)说一说,你现在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大家了解微生物,从而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回顾体会,拓展延伸

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对玩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你们能说一说吗?

4.写一写: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3.列文虎克被()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4.学校的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了几位老红军战士参加。

板书设计:

16 找骆驼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样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如果你丢失了东西,你会怎样寻找?假设你有一头骆驼,它丢了你该怎么办?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关于一位商人寻找骆驼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注意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比如商人的焦急与气恼,重点是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3.教师点击课文插图,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述:老人并没有看见商人走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好吗?

小组研究讨论:老人是怎样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引导学生总结老人的观察发现。

小结:老人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知道了骆驼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3.故事的结果:

丢失的骆驼最后找到了吗?商人是怎样找到的?

骆驼最后找到了,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顺着骆驼的脚印寻找丢失的骆驼。

四、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

2.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点击课件,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动手、进行交际、识记。(2)通过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大胆交流的兴趣与信心。(2)做一个生活、知识的多面手。

二、教学重点:进行口语交际,并能将看到的事物写成日记。

三、教学难点:通过查找资料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大胆交流、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准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②教师准备生字卡片、人体器官挂图。

五、教学课时:四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①创设情境。

a.改变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环境,营造一个举行观察发布会的氛围。

b.教师宣布观察发布会的有关规则。

◆以小组与小组对抗赛的方式进行。

◆一比选手发布的观察发现过程有没有说清楚。

◆二比选手发布时的语言、仪态是否自然大方。

◆三比选手回答其他组的提问是否从容应对。

②在组内先发布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组内其他学生针对发布的情况提出疑惑要求解答。

③推选代表,向全班发布观察中的发现。

④评选最佳发布员,并交流从这些同学的观察与发布上学到了什么。

⑤比照自己的观察和发布,想想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一下。可以再说给同桌听听,也可以再组织一下语言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第二课时习作

交流日记

①教师引述: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

②学生可自由组合读给朋友听听。

③由好朋友推荐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

评议日记

①教师引导:听了几位同学的日记,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写得特别有趣?

②组织学生评说。

③指名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写日记时的想法和过程。

再写日记

①当堂写一则观察日记或修改以前写的观察日记。

②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自己有没有把观察的过程和观察中的发现说清楚。请同学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读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

第四课时读读认认

1、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六个词语,学生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效果。

3、展示人体器官挂图,由一位学生读词,另一位学生指出图上相应的部位或器官。

4、说出几个表示人体器官或部位的带有“月”这个偏旁的字来。

宽带网

1、组织竞讲故事活动。

A、教师可先宣布竞讲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竞讲活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内再角逐。

C、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2、开展推荐读物活动。

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发现的图书,向同学推荐并互相借阅。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Class Opening 教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Good

morning, class! Where do we live? 2、Review (1)以旧引新:指名简单介绍Beijing.教师引入新课。 亠Beijing is very great.提冋:Is Li Ming going on a trip? Where 学is he going? What' s this?(举着写有hotel?-的词汇卡)反复领读,练习。 (2)Li Ming想去哌行,接下来他要干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 Step2 New Concepts 1、Demonstrate (1)他征求妈妈的意见时会怎样说?教师板书句型May I go on a trip to Beijing ?讲解句意 (2)利用单词卡向学生演示怎样替换句型:Mayl ________ ?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 (3)两人一组边指着卡片边做对话练习。例如:May I read a book?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 May I eat an apple? May I live in Beijing? (替换词语:read a book, sing a song, write a story, draw a picture, eat an apple, go to Beijing, live in Beijing,???) (4)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反复领读。 (6)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7)小组练习。

第一单元教案打印稿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 【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的活动,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下面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师: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听哪位同学的,为什么? 2.揭示课题:确定校服的颜色,应该调查一下同学们分别喜欢的颜色,收集整理同学们喜欢的颜色的数据后再做出决定。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统计全过程 (1)师:如果现在班里调查,怎样调查呢? (2)出示根据统计表,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再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全班共多少人? 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如果给这个班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

适吗,为什么? 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 (2)组织学生举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数据,指导学生填写第 4页的统计表。 (3)完成表格下面的问题。 3.小结 想知道选择什么颜色做校服更合适、什么季节游玩更好,就需要调查一下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季节,收集整理喜欢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季节的人数,最后根据人数做出最后的决定。生活中做很多决定都需要像这样先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出决策。 (三) 拓展延伸 1.班级图书借阅情况统计。(第5页,第5题) (1)观察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2)尝试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3)根据表格,自己再尝试提出一些问题。 2.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第6页,第6题) (1)请一个学生组织全班举手调查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2)填写表格。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生命从哪里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分析资料的方式探究生命起源的问题。 活动1“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由阅读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三部分组成。在阅读资料部分,选取了历史上不同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特创论、自生论、化学进化学说),体现人类认识问题的方法逐渐趋于科学。在整理资料部分,启发学生利用表格整理资料中的观点和依据,表格的设计努力体现“教、扶、放”的教学指导思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留有空间。分析资料部分,重点是让学生根据整理出的资料进行理性的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2“地球以外有生命吗”由小鼠标提出问题后,首先提供了两种人类的实际探索实例,为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资料提供参照。然后指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整理成类似教材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卡片。最后,请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资料,提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并撰写成一篇科学短文。 科学在线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尖端科学技术已经应用于世界难题的探索。 《寻找进化的证据》从研究化石入手,引领学生探求进化的证据,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探索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活动1“模拟化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由教材中戴博士帽的小鼠标直接告诉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第层,观察几种化石,尝试给化石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与同学交流,思考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第三层,做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第四层,尝试让学生用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化石形成的过程。活动后的科学在线有助于学生理解化石的作用。 活动2“恐龙的灭绝” 可分为三部分:首先,根据学生普遍喜爱恐龙的心理,安排了给恐龙建档案的活动;然后,提出学生关注的恐龙灭绝问题,并提供给学生一些与恐龙灭绝相关的事实;最后,鼓励学生根据掌握的事实,大胆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小数除法是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具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措施: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 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 课题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会运用小数除以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探究知识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热爱体育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3单元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3)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等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3.情感与价值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通过研究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等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教学难点】 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 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教材,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 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 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传承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 及的事吧。 (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1.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5”,感受汉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打印稿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由《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4个主题组成。教材通过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 单元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新疆人意识。 4.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单元重难点 1.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新疆人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交流、活动 教学资源利用 多媒体 教学时数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2课时 家乡物产养育我………………………………………………………………2课时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2课时 家乡新变化……………………………………………………………………2课时 1

13、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 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 1.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精品】最新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教法与学法 学生对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不够了解,因此,在学习《汉字真有趣时》时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通过《我爱你,汉字》一文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并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典案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第一板块汉字真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猜字谜、汉字故事、汉字谐音等,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过程方法: 小组交流、讨论,课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汉字的有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汉字的字谜、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42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43页。 2.学生自由读P43页第一自然段。 3.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4.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真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5.学生自由分组。 (教师适当指导:可以分为四大组:第一组为字谜组;第二组为歇后语、笑话、古诗组;第三组为绕口令、对联组;第四组为汉字起源组)

2017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 版) 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u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u教学要求: 1、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 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u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u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u时安排:2时(机动1时左右)

题: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时安排:一时 教具使用:小黑板、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u教学流程: u引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u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u自学提示: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学习。 u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u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u当堂作业: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秋雨-刘刚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课题:《年、月、日》(第1课时) 科目:数学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 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年历卡片 修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04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 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

5.第四单元课题五页面设置和打印工作表(教案).docx

Q/YOOJ-JL-220 云南工业技师学院基础课教学备课教案 课题名称课题五页面设置检查 授课时间第周,第和打印工作表 知识 了解页面和打印设置中各项参数的基本作用和设置方法 教学目标 目标能力 熟练掌握电子表格的正确打印输出 目标 教学 “页面布局”选项卡、“页眉 / 页脚”选项卡、“工作表”选项卡、设置其它打印参数 重点重点 难点教学 “页面布局”选项卡、“页眉 / 页脚”选项卡、“工作表”选项卡、设置其它打印参数难点 授课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使用教具多媒体 课堂活动计划和教学主要内容 怎么样才能把制作好的电子表格打印输出呢?在打印之前,还必须对打印的各种参数进 引言 行必要的设置:如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边距、页眉页脚、打印份数等。 一、页面设置 1、页面; 2、页边距; 3、页眉页脚; 4、工作表 教学 二、打印工作表 主要1、打印份数设置; 2、打印机设置; 内容3、范围、页码、制定页数、打印单双面等设置。 三、案列实操(教师示范10 分钟,学生实操 30 分钟) 1、页面设置; 2、打印工作表 课堂 按照教材 P177 页进行课题小结 小结 作业1.布置作业(习题册内容P51—53)与作业点评; 布置2.效果测评( P177 页)与问题讲解(可利用晚自习组织实施)。 教学 诊断 与改 进学时 时间分配 5 20 20 40 5

课题五页面设置检查和打印工作表 导语: 电子表格在打印之前,还应该进行必要的设置,如:如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边距、 页眉页脚等。 导入: 提问讨论 怎么样才能把制作好的电子表格打印出如果不设置就打印会怎么样? 来呢?在打印之前,还必须对各种参数进事先准备好一张未经过设置就打印出来 行必要的设置:如纸张大小、纸张方向、的表格,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指出存在 页边距、页眉页脚、打印份数等。的问题:页边距、页眉页脚等问题 页面参数:方向、缩放、纸张大小、、页边距、页眉页脚、工作表等; 打印参数:打印份数、打印范围、 打印页码、打印页数、单双面打印 等。说明总结因此:为确保打印质量符合要求: 首先要对页面参数进行设置; 其次要对打印参数进行设置。 一、页面设置 设置方法:“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一)页面 1.内容讲解: (1)方向:指纸张的方向,纸张分为横向或纵向; (2)缩放:用于放大或缩小工作表。 设置方法:“调整为”→“页宽和页高” ; (3)纸张大小:设置文档使用的纸张大小; (4)打印质量:数字会根据打印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数字越大,打印效果越好; (5)起始页码:输入“自动”或“1”表示从页面第一页开始打印,如果需要从其他页面开始从事打印作业,输入相应数字可指定打印相应页面。 2.操作演示:(在提前设计的案例中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 四、授课时数:约12课时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快乐启航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快乐体验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快乐分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四单元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通过主题图的展示,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计算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本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之前,先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体现弹性要求。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四具体分析 1.主题图 教材上呈现了一个校园里的活动场景图,图中显示了一些表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情境,如每棵树之间都插着4面小旗子,跳绳的小朋友每4个人一组,篮球场上每5人为一组,黑板报下面的花每3盆摆一组,这些都为用除法计算提供了素材(因为都是平均分),至于分的结果是整除还是有余数除法,要具体看被除数和除数的数量关系而 1

定。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示,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就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例1(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竖式)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2)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教学时要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3.例2(有余数除法) (1)采用例1情境的延续。 (2)体现弹性要求,可以从图上看出结果,可以写成横式(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重点教学笔算,把横式和竖式对比,使学生了解余数的含义。 (3)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4.例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具体教学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除数不变,改变被除数;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 5.练习十二 第2题,与例3有所不同,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以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第3题是有余数除法的一种变式练习。 练习中还编排了一些乘加的题目,如第5(4)题、第8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乘加和有余数除法的互逆关系,为利用乘加来检验有余数除法打好基础。 6.例4(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体现弹性的要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7.P55“做一做”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全单元教学设计》精品优秀实用打印版教案

最新精品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 优 秀 教 学 设 计 (全单元完整版)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 13.我能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大拇哥”竖起来,送给每个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人。 2.学会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3.学会拥有自信,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更好,多努力就会有进步。 4.知道“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 教学重难点: 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自信观”,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自大。踏踏实实,努力进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会的。 教法: 利用教材,相关课件即可。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自信的名人实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导 上世纪60年代,一个混血男孩出生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来自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男孩长大后就读于夏威夷一家私立精英小学,因为肤色问题的困扰,他在班上少言寡语。每当老师提问时,他的双腿就开始不停颤抖,说话也变得吞吞吐吐。老师无奈地告诉男孩的母亲,这个孩子连自己都不相信,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男孩的母亲并不认同老师的观点,她为男孩找了一份差事——课余时间在街区里挨家挨户订报纸。 在母亲的鼓励下,男孩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他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努力地与他们沟通,征订报纸出人意料的顺利,几个邻居都成了他忠实的订户。有了挣“第一桶金”的经历,男孩

从此说话不再结巴了,他从一个街区走到另一个街区,自信地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大门,订单也与日俱增,他第一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多年以后,男孩才知道,他童年时获得的“第一桶金”浸透了深深的母爱。原来,母亲早就安排好了,她自己出钱请邻居们订报纸,目的就是给儿子一份自信。成功的他握住母亲的手,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是童年那份宝贵的自信让他一步步地走下来,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就是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二、畅所欲言 让学生们讨论从奥巴马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组织小组讨论,并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总结 奥巴马不会因自己的肤色问题而变得自卑,相反,他十分自信,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就了今天人人尊敬的奥巴马。我们大家也是如此,凡事要有自信,并且要努力去做。没有自信,别人自然而然就会瞧不起你。有了自信,不实际去做也不行,别人就会认为你在吹牛。 14.学习有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学习有好多方法; 2.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们知道学习中互帮互助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找到每个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方法很重要,关键还是要做到。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教法: 利用教材提到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采纳别人适合自己的优点,摒弃自己的缺点,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讲稿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XX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XX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Unit3.myschoolcalendar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能够听、说、读、写表示月份单词: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 may.june. 2.初步了解各个月份中的一些节日的英语表达方式。 3.让学生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月份(1---6月)。 二、学习重难点 .单词: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 may.june.的学习。 2.句子:whenisTreePlantingDay?/whenisyourbirthday?It’sin…..的学习。 三、评价任务 、通过开火车和闪词游戏,快速拼读单词,理解单词的意义。(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 2、通过师生问答、同桌对话询问生日及节日。(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同桌合作对话,在班级展示(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Greetings:singasongtogether. 2、Revision:Goovertheoldwords:monday,Tuesday……Sunday. T:whatdayisittoday? S:Todayis...... T:Todayisalsomybirthday.Doyouknow “whenisyourbirthday?” Ss:一月、二月… (二)、新课呈现 、板书:thetitle“Unit3 myschoolcalendar”并教读. 2、Learnthenewwords: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 may.june T:januaryjanuary spellitplease. S:Readafterteacherandspelltheword. 3、T:makeasentence:mybirthdayisinjanuary. S:Readafterteacher(同样的方法教其他单词)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句子如:january january.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教学内容:教材P24例1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 576÷48= 832÷32=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O占位。 二、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会看出这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小数。 3.揭题:那么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三、互动新授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22.4÷4=5.6。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所以22.4÷4=5.6。

2014秋新人教版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教案打印版

第四单元:可能性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3课时 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小学第十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10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 (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My home》教案+说课稿+反思

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Part A 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My home》‘我的家’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My home》是新版PEP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家”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展开的。这节课为新授课,是第四单元A部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要学习有关房间的五个单词及“描述和询问物品在哪里”的句型。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本节课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本单元后阶段有关对话的掌握,在本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十一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而且他们接触英语已经有一年半时间,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在我所教的6个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乐于模仿,每节课所要求学会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够掌握。有15%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善于表演,有较好的语感,但有5%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方面:(一)知识与技能: 1.能听说认读bedroom,study,等五个单词。 2.能用本课句型询问物品所在的地点 --Is she/he in the...? --Yes,she/he is.No,she/he isn’t. 3.能根据情境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朗 读和设置情景来学习本课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热爱自己的家。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会5个表示房间的新词:bedroom,study,living room,kitchen 。 2.教学难点: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 水平,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交际法以及分组评价教学。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 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 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 交际的能力。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学习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以及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和倒数。 【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以及简单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在这一单元中包括: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简单应用就包含这三种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和“分数加减法”,并理解、掌握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本单元教学内容都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经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经历观察、猜想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5.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6.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借助分数乘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7.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重点】 分数乘法意义与计算法则。 【学习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课时安排】 本单元需要8课时,分数乘法(一)2课时,分数乘法(二)2课时,分数乘法(三)2 课时,练习三2 课时。 1.分数乘法(一) 【学习内容分析】 《分数乘法(一)》的主要内容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相联系,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