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

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我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我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2006年以来,我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勘探、开采、选冶、交易、投资、珠宝首饰加工和零售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2010年,全省共有黄金矿山生产企业5家,产能100吨以上的贵金属冶炼厂4家,各种较大规模珠宝加工、批发、零售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近50万人,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加工产业实现年产值约1400亿元,占全国70%以上,占全球近30%,黄金投资市场年交易额达1000多亿元。

1.黄金矿业及金银冶炼业实现稳步发展

目前我省保有工业储量70.77吨,岩金采选矿规模1406吨/日,实际处理矿石量约30万吨/年,产金能力约1.48吨/年。年精炼提纯生产标准黄金50吨,白银冶炼提纯800吨。2010年全省产金0.9吨,实现利税8554.44万元。

我省重点黄金矿山企业广东高要河台金矿于2010年改制为广东金鼎黄金有限公司。该企业是上海黄金交易所认定的首批可生产合格标准金锭的定点黄金精炼企业,其精炼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金鼎”黄金名列全国十大品牌。目前,该企业已发展成为集采、选、冶、炼及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集约化经营企业。

广东省黄金工业“十一五”期间各指标完成情况表

2.黄金珠宝加工制造产业龙头地位突出

2010年,我省加工黄金约350吨,占全国黄金加工量的70%以上,白银600-800吨,翡翠玉石6000吨,各种彩色宝石和半宝石5万吨。全省黄金珠宝行业中共有31个中国名牌产品、29个中国驰名商标、22个省名牌产品和21个省著名商标,是黄金名牌最多的省份。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产业加工制造基地,龙头地位突出。2010年,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在揭阳市设立玉石交易所,目前国务院正批转有关部门办理。

我省已形成多个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黄金珠宝加工产业集聚地。其中,深圳、广州番禺和花都、东莞是全国黄金珠宝首饰和彩色宝石加工产业主要集聚地;揭阳市阳美、广州荔湾、佛山平洲和肇庆四会是全国翡翠玉器加工产业主要集聚地;钻石加工产业集聚地主要在广州从化、番禺和珠海;半宝石加工产业集聚地为汕尾可塘;珍珠加工产业集聚地为湛江。深圳罗湖区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是我省第一批产业升级示范区。

3.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

我省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形成并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目前,省内已有广东金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四会市鸿明贵金属有限公司等10多家主要生产企业,其产品包括金丝、金盐、银浆等贵金属新材料,广泛应用于高端电子信息、石化、汽车等行业。

4.黄金投资市场发展迅猛

近年来,我省黄金和贵金属交易、投资市场发展迅速。上海黄金交易所的163家会员中我省占36家,包括金融类3家和综合类33家,是上交所会员最多的省,也是现货交易量最大的省份。“十一五”期间,我省黄金现货成交量年增长20%以上,黄金延期交易成交量平均每年实现了翻倍增长。

广东省“十一五”期间黄金及其它贵金属交易情况表

此外,在商业流通领域,我省已涌现出友谊、广百、东百、同心、潮宏基、金大福、金龙、艺华、金叶、粤宝、真牌、佳盛、金达、周大生、兆亮、吉盟等一批省重点黄金珠宝零售连锁企业,并吸引香港周大福、六福、周生生、金至尊等知名品牌进驻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广设消费、服务平台,既丰富了我省黄金珠宝零售、消费市场,又有力促进了我省黄金及贵金属自主品牌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资源匮乏发展受制约

目前我省已探明黄金储量不足100吨,资源相对匮乏,而中国黄金集团、紫金矿业等国内重大黄金矿山企业的黄金储量均已超过了1000吨。加之由于历史原因,发展规划及引导力度不够,我省黄金勘查工作明显滞后,矿山企业资源扩张进度和强度难以提高,发展受到制约。

2.产业集聚发展瓶颈显现

我省大多数黄金和贵金属珠宝产业的集聚是自发形成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省内各类批发市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已经显现,呈现出无序、盲目发展,特色不鲜明的特点,并存在灰色地带(从调研结果分析,主要是现有的税制与企业反映所承担的税负重的矛盾较突出)。另一方面,与国际及香港著名品牌相比,产业自主品牌市场认知度不高,产品设计、管理营销人才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向新型、高端领域发展。

3.贵金属新材料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处于生产低端,高端产品如LED用金丝、铜丝等大部分仍依赖进口。另外,国家提倡的2002年淘汰无氰电镀工艺直至现今仍无实质性进展,剧毒物品的使用对生态环境仍存在较大威胁。同时,行业存在无证生产和流通环节管理较混乱的现象。

4.技术检测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

我省境内各类贵金属珠宝检测机构达几十家,其中不乏技术过硬、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机构,但也存在部分资质不全、软硬件均达不到国家有关要求且没有经过政府授权的机构,严重影响了贵金属珠宝行业的正常发展。技术检测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5.贵金属市场地下炒金活动猖獗

我国居民有消费和投资黄金产品的文化传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投资意识的增强,居民对黄金首饰、金币和投资性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市场缺乏有效监管,致使地下炒金活动猖獗,有不少黄金交易活动是在地下市场中进行。据业内人士反映,每天我省(主要是珠三角地区)参与地下炒金的资金额达到数亿元以上。加之市场缺乏规范、公平、公正、便民的非标金回购渠道,对我省广大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及投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阻碍了我省黄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三)发展环境

1.黄金矿业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

2007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270.5吨,首次超过南非,成为全球第一产金大国。2010年,我国产金340.8吨,比2009年增加26.9吨,增幅8.57%,再创历史新高,并一直保持全球第一产金大国地位。目前,国内五大黄金集团已先后实现了在国内A股、香港H股上市,融资渠道拓宽,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山东招金集团公司等排名前10位的中国大型黄金企业生产黄金167.686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19%,大型黄金企业主导我国黄金工业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国黄金矿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2.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黄金、白银和铂族金属用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欧盟,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此外,国内居民消费日益旺盛,2010年,我国全年首饰、工业、投资用金超过510吨,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玉器消费超过2500亿元,出口超过80亿美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均超过13%。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金银类珠宝消费增长超过46%。

目前,我国国内人均GDP已增至3800美元/人,我省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人。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奢侈品的消费群体日益增加,国内黄金珠宝需求不断增长,我省黄金珠宝加工销售额正以每年递增20%的速度发展。我省珠宝首饰来料加工产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尤其是钻石切割打磨行业,被誉为“中国工”,黄金珠宝首饰的加工量已超越意大利的维琴察,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性

的首饰制造、加工中心。未来,我省黄金和贵金属珠宝首饰制造、加工产业的发展空间将会是整个国际市场。

3.贵金属新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贵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属性,正逐步成为工业和

先进技术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电子

电器、能源、化工、石油、汽车、玻纤及环境保护和治理等

现代工业领域,需求快速增长。我省是全球主要的电子信息

产业元器件及其产品加工基地,为我省发展贵金属新材料产

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调查,2010年广东市场的需求

量已超过250亿元,2015年有望达到500亿元。

4.国内日益重视培育发展黄金市场

当前,我国黄金市场逐渐成为既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后又一重要的金融市场,并逐步在国际黄金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0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各类黄金产品共成交6046.064吨,成交额16143.262亿元,跃居全球黄金现货交易首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共成交黄金期货合约679.41万手,成交额18291.91亿元,其交易额也居全球前列。加上我国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影响而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战略,皆为我省培育发展黄金市场提供了机遇。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明确黄金市场发展定位,促进黄金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当前各地也十分重视发展黄金市场,北京、天津等地也分别成立了贵金属交易市场。我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

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2020年全省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占全省GDP 的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60%”,为我省大力发展贵金属及珠宝现代金融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做大做强我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突出“三抓手、三强化”:矿山企业以提高资源储备为抓手,强化绿色安全生产;黄金珠宝及贵金属新材料领域以提高研发、设计、工艺能力为抓手,强化树立自主品牌;贵金属投资交易方面以培育壮大黄金交易市场为抓手,建立黄金经纪公司,完善省内黄金产业链,强化规范运作,促进黄金交易业务与黄金产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贵金属投资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均达到15%以上。争取建成全球黄金珠宝产业研发加工与交易的重要基地以及全国黄金交易的重要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非标金回购平台、国家玉石交易所。

三、重点发展方向与投资指导

(一)努力实现矿冶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黄金产业的发展,既有利于提高我省黄金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带动其他矿产资源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我省黄金矿山企业采、选、冶炼等技术水平。加强省

内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省属国有大型矿业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资源优势,整合省内黄金矿山和冶炼企业,实现资源集约化生产,切实提高我省黄金矿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推进长坑富湾金、银矿的开采。支持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产能。推广应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采、选、冶先进技术和成熟工艺,进一步加大伴生金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低品位、难处理资源选冶工艺、伴生有价元素回收及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节能减排,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支持黄金企业在矿山勘探、开采、选冶等各个环节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数字矿山”建设,实现生产、管理、销售等一体化管理,提升矿山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力求在“十二五”末广东省矿产黄金年产量达到5吨以上,黄金精炼产量500吨,冶炼银年产量600吨,力争培育1-2个骨干企业上市。

(二)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服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实现产业高端化、服务化和国际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向国际创造中心和创意中心方向发展。探讨在CEPA框架下的粤港澳合作,推动黄金珠宝设计人才从业资格互认,统一标准,建设专业设计、加工制造等人才队伍。建立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包括金银珠宝检测、信用担保、数据统计以及成立标准化委员会等。加快建设国际黄金珠宝创意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在现有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地区,重点扶持培育1-2个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平台。积极培育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新增培育2-3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谋划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贵金属和珠宝专业论坛。

(三)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产业集聚基地建设

重点产业聚集基地必须以建设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检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结合生产与销售,推行内外贸一体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聚集基地要统筹规划,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实现差异化发展。加大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和投资力度,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的聚集。支持深圳、广州番禺和花都、东莞等重点发展黄金珠宝首饰和彩色宝石加工产业,揭阳阳美、广州荔湾、佛山平洲和肇庆四会等重点发展翡翠玉器加工产业,广州从化、番禺和珠海等重点发展钻石加工产业,汕尾可塘重点发展半宝石加工产业,湛江重点发展珍珠加工产业。新增培育2-3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

(四)加强推进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充分应用最新分子识别技术(molecular recognition technology,缩写MRT)从氰化浸出液中回收金等贵金属。攻克无氰电镀金盐关键产品生产技术以及贵金属深加工等新型战

略产品的关键生产技术。加强技术改造,研究开发柠檬酸金钾、亚硫酸金钠等无毒、低毒金盐产品及新型贵金属材料。加快实现贵金属含氰电镀向无氰电镀的过渡。大力推进键合金丝等高

端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摆脱高端贵金属新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加强规划布局,建设我省贵金属废旧资源回收中心。发挥我省贵金属加工生产量大,贵金属“三废”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我省贵金属“三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工作,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五)发展壮大交易市场

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联合相关单位,加快构建国家玉石交易所以及广东省黄金经纪公司、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发展壮大广东省黄金及其他贵金属珠宝交易市场,满足产业的融资需求和规避风险的需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经营计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大创新力度,完善黄金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的规范性和开放性,引导产用金企业、投资者进入规范交易通道,促进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交易体系。拓展黄金租赁、交易、回购业务,在我省搭建规范、安全、高效的黄金销售、回购平台。借助区域和地理位臵优势,大力开展粤港澳等国内外合作,发展壮大我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投资交易市场。

鼓励并积极培育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企业资本化运作,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鼓励行业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升级;探索联贷联保、供应链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文化创意、旅游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规划导向作用,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执行国家黄金及其他贵金属珠宝产业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以六部委《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臵、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投向;充分发挥省属国有大型矿业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资源和国内、国外矿业资源,实现资源集约化生产,切实提高我省黄金矿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监督监察,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加强对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有关地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本《规划》要求拟定地方行业发展规划,打造地方区域品牌,鼓励各地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延伸产业链条,以品牌建设为中心,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与企业诚信度,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产业做大做强

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出台促进广东省黄金交易市场发展意见;进一步清理和完善广东省有关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研究制订扶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的财政、科技、融资等产业政策;研究提出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建议,积极向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沟通协调;协助省内具有实力和信誉的企业申领黄金制品出口资质;各地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能,制定和完善与规划相关的促进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按职责配合公安、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加强对贵金属生产、回收、新

材料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准入、审批、环保监督以及安全生产的监管,打击取缔无证照非法生产企业,以及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和教育,严厉打击地下炒金等非法黄金交易活动,规范市场投资行为,营造法治、公平、诚信、和谐的市场环境;制定广东省旧金回收及贵金属“三废”资源回收办法;扶持国家玉石交易所和广东省黄金经纪公司和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的发展。

鼓励企业创新管理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引导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广和引进先进生产和加工工艺及设备,向无污染企业转型;加强完善物流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

加强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产品申请专利、进行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建立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流通;强化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贯穿于工业产品设计创作、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加大资源储备,提供产业发展保障

积极探索和实行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新模式,增加广东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加强黄金及其它贵金属地质找矿,挖掘矿山资源潜力,拓宽探矿资金渠道,鼓励实行风险勘探和开发,拓展珠宝原料来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资源与市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促进资源开

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鼓励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回收废旧贵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完善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加快建立广东省贵金属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依托广东省黄金协会、广东省黄金公司、中山大学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珠宝玉石和贵金属检测机构等单位,整合省内专业检测平台、研发机构、科研院所资源,加快建立广东省贵金属和珠宝研发、检测、鉴定和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贵金属和珠宝产学研创新联盟;推进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企业与高等学校深度合作,共建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信息咨询、加强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面的服务协调作用。

(五)强化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创新贵金属和珠宝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贵金属和珠宝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和扶持有基础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围绕发展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常态化,大规模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推进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企业与高等学校深度合作,共建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加强对技能型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及特殊岗位职业培训。加强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支持、依托高等学校和职业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从业人员学历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依托省内重点高等学校开展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高端人才培训;加强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强化特殊岗位职业培训,推动建立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快开设首饰设计师职业鉴定资格认证,努力实现粤港澳台四方资格互认;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广东黄金投资分析师队伍。

六、规划涉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本规划涉及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生产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污染物质。生产企业要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项目建设和生产必须符合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要求,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国家有关标准。生态环境必须满足生态功能区要求。新建项目必须进行环评工作,项目的实施要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相协调。

(一)地质勘探项目。地质勘探项目是在以往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施工地质钻孔、坑道工程查清验证资源,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为能否进行工业化规模开采提供依据。勘探过程中只产出极少量的废渣余泥,没有其他废物排放,不会影响生态和造成环境污染。

(二)矿冶企业建设项目。黄金等贵金属矿的冶炼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是废矿石、废气、尘埃、废水等。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要征求当地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安全、成本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在设计阶段必须进行资源开发方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地质灾害评估等评价,并同步建设综合利用、尾矿库等相应设施。项目实施时要注意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前,黄金及其它贵金属在矿产生产、冶炼过程产生的“三废”已有成熟的处理和防治工艺,可以尽可能做到给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使“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废水回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企业基本实现零排放,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废矿石:以花岗岩为主,建设废石场存放。处理办法:销售或回填采空区。在当地用来建房、修路,建桥。

尾砂:以二氧化硅(石英)为主;还有少量的高岭土、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处理办法:建设配套尾矿库堆存或作为生产陶瓷、水泥的原材料。

废气:排出的废气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对环境影响不大。

尘埃:远离生活区,或用喷淋系统等降低杨尘对环境的影响。

废水:打钻产生的泥浆水,处理办法:沉淀后循环使用。

选矿废水:排放到尾矿库,自然沉淀后循环使用。

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污染物:选矿过程中需添加少量浮选药剂(黑药、黄药,无毒),这些药剂会随选矿废水排放到尾矿库中自然沉淀、降解。

以上所采取的措施和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在生产地点具有环境承载能力。

(三)贵金属新材料项目。项目建设是在治理污染,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例如:集中建设贵金属废旧资源回收项目,是采取更加先进的手段进行回收处理,既可以有效利用其中的有益成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也可以集中处理回收后产出的“三废”,降低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黄金精细化工项目是取代现有氰化亚金钾的生产工艺,改造后在生产工艺中不使用剧毒物品,生产过程是毒品零排放,只生产出无毒成分的产品,是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含氰电镀的有效途径之一。所采取的措施和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地点具有环境承载能力。

(四)黄金珠宝产业项目。主要是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基地或产业园区,建立交易、创意设计、展览、技术咨询等配套服务项目,为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撑平台。这些项目没有具体物料生产、加工流程,可能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也均严格按照环评相关要求,达标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附件: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