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

专辑曲目:

CD 1 先秦·汉魏六朝-《古乐遗响》

01. 楚商(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02. 哀郢(埙与乐队)

03. 流水(古琴独奏)

04. 屈原问渡(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05. 楚歌(埙与乐队)

06. 胡笳十八拍(琴曲演唱与琴箫伴奏)

07. 幽兰(古琴与编钟乐团)

08. 梅花三弄(古琴独奏)

09. 酒狂(古琴独奏)

10. 广陵散(古琴独奏)

11. 原始狩猎图(骨哨与乐队)

CD 2 唐-《霓裳羽衣》

01. 春莺啭(壹越调,原唐歌舞大曲)

02. 倾杯乐(弹拨乐, 据《敦煌曲谱》抄写同名乐谱改编)

03. 撒金砂(合奏,据《敦煌曲谱》抄写同名乐谱改编)

04. 霓裳中序第一(器乐合奏)

05. 阳关三迭(古琴独奏)

06. 菩萨蛮(歌曲演唱)壹越调

07. 离骚(古琴独奏)

08. 玉树后庭花(歌曲演唱)

09. 王昭君(筝齐秦)(大食调)

10. 春杨柳(丝弦合奏)(平调)

11. 泛龙舟(水调)笛子独奏

12. 剑器浑脱(筝独奏)般涉调

13. 酒胡子(壹越调)丝弦合奏

14. 大漠抒怀(筚篥与乐队)

15. 秦王破阵乐(编钟乐队与歌队)

CD 3 宋-《杏花天影》

01. 潇湘水云(古琴独奏)

02. 鬲溪梅令(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03. 杏花天影(词调歌曲,谱见《白石道人歌曲》,人声演唱)

04. 玉梅令(合奏,据宋词人范成大之谱曲改编)

05. 惜红衣(合奏,双声调)

06. 醉吟商小品(词调歌曲,人声演唱)

07. 暗香(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08. 疏影(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09. 越九歌·帝舜楚调(词调歌曲)

10. 角招(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11. 徵招(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12. 扬州慢(词调歌曲,谱见《白石道人歌曲》,人声演唱)

13. 长亭怨慢(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14. 越九歌·越相侧商调(词调歌曲,人声演唱)

15. 淡黄柳(合奏,七弦琴弹奏,哑筚篥角吹奏)

16. 翠楼吟(词调歌曲)

17. 凄凉犯(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

18. 秋宵吟(词调歌曲,人声演唱)

19. 古怨(琴歌,民乐合奏)

20. 石湖仙(合奏,据祝寿词改编)

CD 4 元-《潼关怀古》

01. 海青拿天鹅(琵琶独奏)

02. 黄莺吟(古琴、箫与琵琶)

03. 乌夜啼·石榴(琴歌)

04. 纳西古乐·白沙细乐套曲(乐队与声乐)

05. 窦娥冤(古琴、箫、琵琶)

06. 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凭栏人缠令([美中美][大圣乐]唱段)

07. 诸宫调天宝遗事·马践杨妃([滚绣球]唱段,人声演唱)

08. 九宫大城(<风雨像生货郎旦>(九转货郎儿)四转、五转、六转唱段)

09. 潼关怀古·山坡羊(元散曲,人声演唱)

10. 事林广记·愿成双令(唱赚配元顾德润《忆别》散曲词)

11. 秋思·离亭宴(元散曲,谱据《九宫大成》,人声演唱)

12. 闺怨·翠裙腰(元散曲,谱据《九宫大成》,人声演唱)

13. 题西湖([十八拍][阿纳忽]元散曲,人声演唱)

14. 窦娥冤·斩娥([滚绣球]戏曲唱段)

CD 5 明-《洞庭秋思》

01. 洞庭秋思(古琴、箫、二胡合奏)

02. 阳春(古琴独奏)

03. 渔歌调(琴歌,据琴谱《太古遗音》改编,人声演唱)

04. 湘妃怨(古琴独奏)

05. 傍妆台(萧与乐队)

06. 佩兰古琴(独奏,据《春草堂琴谱》改编)

07. 朝元歌(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团演奏)

08. 乌夜啼(古琴独奏,据《神奇秘谱》改编)

09. 良宵引(古琴独奏,据《神奇秘谱》改编)

10. 琵琶记·口契糠([孝顺儿]南戏唱段)

11. 浣纱记·打围([醉太平]昆曲唱段,中国京剧院演唱)

12. 玉簪记·琴挑(昆曲唱段)

CD 6 清-《平沙落雁》

01. 沧海龙吟(合奏,又名《苍江夜雨》)

02. 平沙落雁(古琴独奏,据《学琴丛书琴谱》改编)

03. 凤凰台上忆吹箫(琴歌,据清《东皋琴谱》改编)

04. 秋风辞(双管独奏,据清《东皋琴谱》改编)

05. 板桥道情(琴歌,据清《望山堂琴谱》改编)

06. 行街四合(丝竹合奏,据清代民间乐曲改编)

07. 弦索备考·清音串(合奏,《弦索备考》13套乐曲之一)

08. 霸王卸甲(琵琶独奏)

09. 夜深沉(京胡与乐队)

10. 十面埋伏(琵琶独奏)

11. 弦索备考·十六板(合奏,《弦索备考》其中一部汇集谱)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一、《高山流水》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 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 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 《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 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 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 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 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 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 寻找新的“知音”。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 同。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 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 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 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 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 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 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

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 首展景抒怀的琴 曲,又名《雁落平 沙》、《平沙》, 作者传有唐代陈子 昂、宋代毛逊、明 代朱权等,众说不 一。曲谱最早载于 公元1634年(明 末崇祯七年)刊印 的藩王朱常淓纂集 《古音正宗》。此 曲原为四段,在流 传的过程中发展成 六段、七段、八段 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 1.典故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2.3浙江筝 浙江筝派的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3.《高山流水》谱本 此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3.1琴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

迈克尔杰克逊十大经典歌曲

迈克尔·杰克逊十大经典歌曲 1. Ben (本) 词曲:Walter Scharf, Donald Black 单曲发行日期:1972年7月 美国榜最高排名:1 英国榜最高排名:7 选自专辑:Ben 专辑发行日期:1972年8月 这首歌曲是Michael Jackson的第一首个人冠军单曲也是他少年时期的唯一冠军曲(美国),Michael用他那年少的还没有变声的嗓音展现了他的演唱功力。此曲是描述一只名叫本的小老鼠的电影主题曲,用儿童的歌喉去演绎十分恰当。Michael在歌中唱道了一个小孩的寂寞以及不被大人理解,最终找到了人见人恶的小老鼠本,它才是他的知己,以前的“我”变成了现在的“我们”。"Ben"是一首让人第一次听上就无比喜欢的歌曲,Michael用缓慢、柔情的声音掀开了序幕,之后他的声音逐渐上扬,达到高潮,使得歌曲起伏有致、扣人心弦。这首仅仅两分钟多的歌曲,令人难以置信地仿佛游历了一次音乐之行。此曲是Michael Jackson在Motown时期最为成功的个人单曲,在其个人演艺生涯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 (直到你满足为止) 词曲:Michael Jackson 单曲发行日期:1979年7月 美国榜最高排名:1 英国榜最高排名:3 选自专辑:Off The Wall 专辑发行日期:1979年8月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是Michael Jackson首张成年个人专辑《Off The Wall》的首发单曲,由于《Off The Wall》是他的第一张大型个人大碟,因此此曲的成功与否及其重要。Michael亲自谱写的"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不负众望,成为他继"Ben"以来七年中的首个冠军单曲,同时这首歌还为Michael赢得了一座格莱美“最佳节奏蓝调歌手奖”。可以说,这支歌曲的成功为Michael Jackson之后的辉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该曲讲述了青年为了真爱而不断追求,歌词充满阳光且积极向上。随着Michael喃喃自语后的一声长长的“哦”,我们连同音乐一起坠入了爱河。这首歌当中假声运用也是无与伦比的,这样高扬的声音看来只有Michael能唱得出来。在不断吟唱"Keep on with the force don't stop /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继续下去不要停/直到你满足为止)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由自主地跟随节奏舞动起来。作为迪斯科舞曲,这首歌曲在今天看来,也仍是舞曲中的经典之作,被许多俱乐部和歌厅采用。 3. Rock With You (与你共舞) 词曲:Rod Temperton 单曲发行日期:1979年10月 美国榜最高排名:1 英国榜最高排名:7 选自专辑:Off The Wall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 20135014245 《音乐鉴赏》论文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12 月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 音乐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音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希望与动力。而在当今的社会中音乐文化以一种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着,在流行音乐中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丰富了音乐文化的艺术形式,在现实中具有强大的意义。流行音乐凭藉融合了的音乐获得巨大的商业效益,同时对古典音乐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丰富和加强了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带动了一股新颖的音乐风尚,为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生命力。那么在具体的音乐中两者是如何有机融合的,现就这一问题浅谈以下两点: 一、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1.在歌曲的前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每一首歌曲在开唱前均有一段不同的旋律,而在中国的流行音乐中往往会引用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某一旋律作为前奏,前奏播放完再进入正曲。欣赏者会陶醉在前奏中而顺势进入整首歌曲的倾听中。如的《波斯猫》和《不想长大》两曲在前奏部分就分別运用了英国作曲家亚伯特科特比的管弦乐作品《波斯市场》和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之第一乐章旋律片段;而范晓萱的《我要我们在一起》则在前奏部分运用了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中《安妮特拉之舞》的旋律片段。再如蔡依林的《离人节》和林宝的《蓝色月光》在前奏部分也分别运用了波兰钢琴家肖邦E大调练习曲《离别》和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片段。又如刘若英的《分开旅行》的前奏部分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德利伯的歌剧《拉克美》中的咏唱调旋律片段。以上几例不但选取了管弦乐合奏曲、钢琴独奏曲等器乐作品的旋律片段,更有运用歌剧的旋律片段作为歌曲开头的前奏,从而引出正曲,使得歌曲风格突变,出其不意,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吸引欣赏者将整首歌曲倾听完毕。 2.在间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有部分歌曲在间奏部分也会选用融合一些西方古典音乐旋律,在间奏出现前以流行歌曲自身风格发展,进入间奏后突然以古典音乐旋律片段出现,给人以别样的新鲜感与听觉冲击,增加戏剧性效果,也加强了作为流行歌曲的旋律感深度。如五月天的《知足》在间奏部分就出现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再如4 In Love的《一千零一个愿望》在间奏部分采用了德国音乐家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主题旋律片段。在间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可增加流行音乐的深度,让欣赏者进一步感受到戏剧性的歌曲,在倾听的过程中始终保

中国经典音乐鉴赏

中国经典音乐鉴赏 [摘要]中国经典音乐犹如中国名山大川一样,韵味独特,美丽多姿,传世名曲,数不胜数。每一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听一听,因为它们是中华音乐之精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寄托。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置身于中国山河美景当中,与大师进行心灵沟通。 [关键词]音乐内涵经典音乐 在上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来源于生活,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受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具备很多人类难以料想的功能。 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作为中国音乐精髓的经典音乐更加体现了音乐的功能,例如《汉宫秋月》,《广陵散》,《高山流水》等。 《汉宫秋月》: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

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细腻深远的幽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该名曲描述了在秋高气爽,明月高悬的寂静夜晚,被禁锢在深宫大院中的汉朝宫女,以月当人,诉说自己在宫中的悲惨遭遇,发泄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不满。此曲情思缠绵,伤感动人,如泣如诉,悲愤凄凉,充分表达了宫女哀怨愤懑的心情。 这首乐曲是“山东大板筝曲”典型慢板乐曲之一。山东筝派演奏时多用右手大指,刚劲有力,又以大指连“托”的下花指为多,左手则“吟、揉、按、滑”,刚柔并蓄。乐曲一开始,右手大指“连托”一个6连音,每个音从高音5—→中音5都要弹得清楚、干净,明亮,时值平均,描述宫女思乡的心情。15小节后的一系列大指“托、劈”要有力、干脆,体现宫女悲愤心情,第25、26小节,连续运用了中指有力的“双音连勾”并上滑,紧接大指连托一个三连音的指法,加强和突出了重音,使音乐表现力上出现“激烈”的情绪,很好地丰富了乐曲内容。左手以吟、揉、按、颤、上下滑音等指法,配合右手,充分表达了宫女们复杂的内心情感。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

张学友十大经典歌曲

每天爱你多一些 祝福 吻别 分手总要在雨天 祗想一生跟你走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一路上有你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相思风雨中 李香兰 每天爱你多一些 选自91粤语专辑《情不禁》 曲:桑田佳佑词:林振强编:杜自持 无求什么、无寻什么,突破天地,但求夜深,奔波以后,能望见你,你可否知道么。 平凡亦可、平淡亦可,自由天地,但求日出,清早到后,能望见你,那已经很好过。 当身边的一切如风,是你让我找到根蒂,不愿离开,祗愿留低,情是永枯萎。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我发觉我最爱与你编写,以后明天的深夜。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我最爱你与我这生一起,那惧明天风高路斜。 名是什么、财是什么,是好滋味,但如再生,朝朝每夜,能望见你,那更加地好过。 当身边的一切如风,是你让我找到根蒂,不愿离开,祗愿留低,情是永枯萎。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我发觉我最爱与你编写,以后明天的深夜。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我最爱你与我这生一起,那惧明天风高路斜。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我发觉我最爱与你编写,以后明天的深夜。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情深者,便爱你多些然后再多一些,我最爱你与我这生一起,那惧明天风高路斜! 祝福 选自93国语专辑《祝福》 曲:郭子词:丁晓雯编:王豫民 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渡过;莫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怕只怕泪水地轻轻滑落。愿心中永远留着我的笑容,伴你度过每一个春夏

秋冬。 几许愁、几许忧,人生难免苦与痛,失去过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拥有;情难舍、人难留,今早一别各西东,冷和热点点滴滴在心头。愿心中永远留着我的笑容,伴你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 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渡过;莫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愿心中永远留着我的笑容,陪你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吻别 选自93国语专辑《吻别》 曲:殷文琦词:何启弘编:殷文琦 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就连说过了再见,也看不见你有些哀怨,给我的一切你不过是在敷衍,你笑得越无邪,我就会我爱你爱得更狂野。总在刹那间,有一些了解,说过的话不可能会实现,就在一转眼,发现你的脸,已经陌生不会再像从前。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冷得连隐藏的遗憾都那么地明显。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让风痴笑我不能拒绝;我和你吻别,在狂乱的夜,我的心等着迎接风中伤悲。 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笋断了线,飞不进你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我已经看见一束悲剧正上演,居中没有喜悦,我仍然躲在你的梦里面。总在刹那间,有一些了解,说过的话不可能会实现,就在一转眼,发现你的脸,已经陌生不会再像从前。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冷得连隐藏的遗憾都那么地明显。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让风痴笑我不能拒绝;我和你吻别,在狂乱的夜,我的心等着迎接风中伤悲! 分手总要在雨天 选自92粤语专辑《真情流露》 曲:片山圭司词:陈少琪编:卢东尼 晨曦细雨,重临在这大地,人孤孤单单躲避,转身刹那,在这熟悉的路旁,察觉身后路人是你;如一套戏,重逢在这旧地,而彼此不知怎预备,一些叹息跟一串慰问,和随便说一些赞美。为何你眼光年月未变,思忆怎么要再返旧年,你说要走的一晚,连绵夜雨,也似这天。总要在雨天,逃避某段从前,便雨点偏偏促使这样遇见;总要在雨天,人便挂念从前,在痛苦拥抱告别后从未再见。 而一个我,言词渐觉泛味,仍不知怎躲避,总于看见,在这熟悉的路旁,那个她静静凝望你;而一个你,重离别这旧地,临走地一刻亲近地,轻轻送我多真挚慰问, 犹如逝去当天语气。为何你眼光年月未变,思忆怎么要再返旧年,你说要走的一晚,连绵夜雨,也似这天。总要在雨天,逃避某段从前,便雨点偏偏促使这样遇见;总要在雨天,人便挂念从前,在痛苦拥抱告别后从未再见。总要在雨天,逃避某段从前,便雨点偏偏促使这样遇见;总要在雨天,人便挂念从前,是你的一切告别在雨天!

浅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以来音乐的精华所在。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一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开始,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中国音乐也迎来黎明的曙光。之后的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更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音乐高峰,经典音乐更是层出不穷。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中国音乐过去的辉煌成就,曾震撼了无数世人。稽康善古琴,《广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从那时起,音乐成为了知识分子阶层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中国古典音乐与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一样,诚可谓“阳春白雪”。而这一切,都是思想体系形成一定高度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的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氏创造了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一千年;公元前2500年颛顼时期造出了鼓;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而到了夏、商、周时期,则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且分为特钟和编钟两种;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如馨、搏、竽;秦代主要是造筝。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据统计,中国的民族乐器多达1000余种,共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大类,具有风格各异、演奏形式

多样的特点。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北吹歌、西安鼓乐、舟山锣鼓、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西藏弦子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唐代伎乐人乐舞图》真实展示了1000多年前庞大的宫廷乐演奏的情景。 二古典音乐乐器音色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中国的古乐器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 中国乐器的音色历来注重个性化,强调不可替代性。凡是在历史上被淘汰或没有得到长久传承或普遍使用的乐器,大都是因为其音色与其他乐器相似。如瑟因其音色与筝和箜篌相近而几乎绝迹,排箫因其与洞箫相近而失传多时。因而好的乐器都有各自的品性特征。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1.旋律与和声: 中国古典音乐虽然很早已经掌握七声音阶,但一直偏好比较和谐的五声音阶,重点在五声中发展音乐,同时将中心放在追求旋律、节奏变化,轻视和声的作用。中国古典音乐好像是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 2.场面与气势: 中国古典音乐似感情流露,委婉缠绵、细水长流,很多是独奏或者“琴瑟合奏”“琴箫合奏”,场面不大,让欣赏者仔细品味、得以慧悟,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从阿炳的《二泉映月》到中国古典音乐

从阿炳的《二泉映月》到中国古典音乐 一、《二泉映月》之于阿炳 一直来都不太关注古典音乐,客观原因是因为从小接触流行音乐长大,很难对高高在上的所谓古典音乐产生兴趣。而现在我又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沏上了一杯清茶,打开小台灯,听着老师推荐的这首《二泉映月》,体会着阿炳与生活和自我的抗争。这首曲子满载着老人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包涵着他坚强不屈的意志,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骨气。凄凉中透露着人情冷暖,悲切里反映世事兴衰。虽相比阿炳尚显年幼,我亦深深地感受到了其灵魂深处的呐喊:人生在世,苦亦何多,怨亦何在?几多哀愁,江水东流。这才对古典音乐有了浅显的认识——好的音乐,是让人告别颓废、恢复信心、意气风发、才思泉涌最纯净的圣水,洗涤灵魂,沁养道德,绝对称得上“高雅”二字!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二胡曲目中的名作,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苦难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有过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阿炳来说,给予他战胜苦难的勇气的是音乐。当阿炳沉浸在茫茫的黑夜时,拉起了动人的曲子,他看到的是二泉美丽的景色,看到了惠山葱翠的树木,看到了师父操劳的背影,是音乐给了他光明,是音乐给予了他感知和回想世界的媒介。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而音乐正是他表达爱和渴望的最好工具。当我感到疲倦时,听着这首《二泉映月》,我感到了欣慰,因为我的耳朵里面不止只有悲伤,更有了爱,他告诉我即使眼下什么也看不到,我亦并不孤独。 音乐能够缔造灵魂,是心灵的写真和绿洲。卖艺求生是坦荡的,音乐是阿炳谋生的工具,也是唯一值得寄托的心和魂,因为音乐保持着他作为人那在漆黑世界里仍能洞察一切的判断力。在阿炳的心中,有此足够,不再需要呼喊,不再需要狂奔和叫嚣,只需有一种静若山泉的流淌,和着这普通又神秘的力量,持续扩散、源源不息。 二、《二泉映月》之于现代人

中国古典音乐资料

中国十大古曲简介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得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得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得内涵。从此,她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得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得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得《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得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得“知音”。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就是我国古代得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与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就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得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得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得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她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得情绪。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就是一首展景抒怀得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得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得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得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得秋江景色,表现清浅得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得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与寄托人们得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得歌颂与热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区别

西方古典音乐 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差异

目录: 1.西方古典音乐 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 1.2古典音乐的感受 2.中国民族音乐 2.1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 3.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 乐的差异

1.西方古典音乐 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德尔,乃至更早的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

中国古代乐器浅谈

一、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根据现有的出土实物,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这段时期也出土了不少的击奏类乐器,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但未见实物出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 二、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确定了乐器的分类法-“八音”。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 三、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国乐器传入我国,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则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494年-590年)所传《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晚唐曹柔又创简字谱,使得古琴音乐得以保存。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

《幽兰》琴谱 四、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840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古人认为音乐是圣洁的,可以洁净人的思想,创作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是指八种乐器:金、石、土、木、竹、丝、匏、革。 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就是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乐器,中国古人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而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乐器,在历史的深处,共同演绎了中国人心灵的乐章…… 2005年8月,一支中国乐队在瑞士的日内瓦州巡回演出,演出的主题为“东方音符”,观众从未见过乐队用来演奏的乐器、也从未欣赏过如此悠扬而古远的旋律,演奏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台下的聆听者并不了解,这种演奏方式已经融入了不少现代因素,现在的艺术家们已无法真正再现中国古人的音乐精髓了。 埙,形如鸡蛋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从这小小的乐器里发出来的乐声,马上会让人联想到空旷的原野,今天的人们听到后,也许会在心底涌起一丝淡淡的惆怅,仿佛回忆起了什么往事。

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从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 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宋元,明清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对中国 音乐教育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的评 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种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的过 程之中,古代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音乐历史古代音乐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而且在今天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因为,人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所确定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目标。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活动,看作是人类追求实现自我完善的构想的目标活动。因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②教育是什么?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每个时代的教育家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观点,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文化内容丰富,自远古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就开始萌芽。 一.远古时期 远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就已经居住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辛勤的劳动,改善他们的生活,在这劳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创造了音乐。劳动的动作和呼声,给予了音乐以及舞蹈节奏和音调。当时的音乐多数以歌颂部落的图腾以及天神为主,而且多数都是歌舞,也有了专业掌管乐官。 在远古尧舜时期有一位杰出的乐官名叫夔,他负责掌管部落里的祭祀等活动的音乐,同时也负责教导乐人以及贵族子弟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说明在尧舜时期便有了类似于音乐教师的音乐家,但当时的音乐教育系统还不完善,还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祭祀音乐,以保证祭祀活动的正常进行。远古时期的音乐教育还没有被统治者重视,没有统治者的关注音乐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夏商 尧舜时期氏族公社已经处于发展末期,夏商时期基本上是奴隶制度。由于生产的发展,房子,牲畜,农产品开始成为各个家庭的私有财产,氏族里出现了富有的大家庭,出现了贵族。战争中抓到的俘虏开始成为了奴隶,于是氏族公社开始瓦

80后十大必听经典歌曲

80后”必听十大经典怀旧歌曲 “80后”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名词,它代表着一代人,正是目前处于20—30岁的青年一代,也许是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长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80后”具有与任何一代人都不同的价值观,这在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成为社会大众批评的焦点。但是,随着“80后”的逐渐成长,特别是在汶川地震等一些重大事件上的出色表现,让人们改变了对我们“80后”的看法。事实上,谁也无法否认“80后”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新兴力量,并逐渐奔向主力军。但是,当这一切都悄然发生变化的时候,“80后”们也渐渐意识到了自己年龄的增长、童年的逝去、青春的流逝。2010年“80后”已经开始了“奔三”的征程。在这里,博主列举十首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希望能够唤起所有“80后”的共鸣,就让那些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群人们的歌声成为永恒,伴着歌声让“80后”更加成熟,以后的道路更加广阔。 Top10:比我幸福陈晓东 “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在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弥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陈晓东低沉的歌声让人心碎,对于爱情的追逐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只要有过回忆,那一段都是美丽,永远希望你比我幸福。 Top9:青春纪念册可米小子 “给你我的心做纪念,这份爱,任何时候你打开都新鲜,有你陪伴,多苦都变成甜,睁开眼就看见永远。”同样是歌唱甜美的爱情,但是那欢快的旋律却永远属于我们曾经激情朝气的“80后”,而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翻开我们的青春纪念册,那里记录着“去年夏天,风吹着浪花的海边……” Top8:栀子花开何炅 “挥挥手告别欢乐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夜也将我们的青春灌溉”是啊,栀子花开,开遍那个时代,让我们有太多的眷恋和感慨。你应该不会忘记“小脚丫”和“大拇哥”吧,还有动画城、大风车、芝麻开门、大嘴鳄鱼等等,如今小脚丫成为孩子的母亲,大拇哥也成为娱乐一哥了,大风车停播了。哎,光阴好像流水飞快,多么希望栀子花永远盛开! Top7:最初的梦想范玮琪 “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这是一种坚强,也是一种执着,是“80后”的特质,范范和我们一样拥有着最初的梦想,并永远为之打拼。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让我们继续随着范范在“灰色的彩虹”下寻觅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些花儿”! Top6:知足五月天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如果你快乐不是为我,会不会放手其实才是拥有。”对爱的坚定与执着,似乎成为“80后”的追求与象征,当我们曾经真爱过,即使无法收藏,即使最终放手,我们也许才真正懂得那才是拥有。也许五月天不仅仅属于“80后”,但是他却可以理解我们的“倔强”,宽容我们的“放肆”,永远视我们为“天使”,体会我们的心声,大声说出“突然好想你!” Top5:玻璃杯曹卉娟

《中国古代音乐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音乐史》读后感 纵览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发展,从古代到近现代,由于前辈们的不断开垦与探索,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和经验,迄今已发展成为音乐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开端可以说是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其中的《古乐篇》记载了远古至周代先民的音乐活动。西汉时,司马迁《史记?乐书》建立了官修史书的“乐志”体例,不仅记载了本朝的音乐,也记载了前朝的音乐。到了唐代,杜佑的《通典?乐》开创了通史性质的音乐史学著作。同时,私家音乐史学著作不断出现,如南朝陈代释智匠的《古今乐录》,北宋陈肠的《乐书》,北宋朱长文的《琴史》,清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全面记述中国古代音乐历史的著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重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著作有: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1922),郑瑾文《中国音乐史》(1929),王光祈《中国音乐史》(1931),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1937),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1952),李纯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1956),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史》(1964),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1981),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1983),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1989),刘

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1989),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1994),李纯一《先秦音乐史》(1994)等。 以上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在以往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习中所用的教材大多采用通史的体例, 这本书也不例外。此书作者为郑祖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 郑祖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1998)《华夏旧乐新证――郑祖襄音乐文集》(2005)《华夏旧乐新探――郑祖襄音乐文论集》(2008)等。此外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有《姜白石歌曲研究》《“徽”字与徽位》《一部仍具学术价值的“旧著”――谈杨荫浏先生的》《“开皇乐议”中的是是非非及其他》《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律”之疑和信》《试述中国音乐起源的多民族、多地域现象》《唐宋“雅、清、燕”三乐辨析》《相和歌文字的标点及释义》《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阮籍评析》《“南九宫”之疑――兼述与南曲谱相关的诸问题》等,并兼任《音乐研究》编委,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这部著作在秉承了音乐史学通史体例的同时,又具有一 些独特新颖的特点。 一、秉承传统体例,按朝代分章编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