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上证明题001

1.如图,DE ∥BC ,∠D +∠B =180°.求证:AB ∥CD .

2.如图,AB ∥CD ,GH 分别与AB 、CD 相交于点E 、F ,EM 平分∠AEG ,FN 平分∠CFG . 求证:EM ∥FN .

3.如图,OB =BC ,OC 平分∠AOB .求证:AO ∥BC .

4.B 如图,AB ∥CD ,∠A +∠E =∠AME .求证:AB ∥EF .

5.B 如图,E 为AC 上的一点,∠1=∠B ,∠2=∠D ,BE ⊥DE .求证:AB ∥CD .

6.B 已知:在图中,∠A =∠F ,∠C =∠D = 65°试求∠CBD 和∠CED 的度数.

D C B A

B

C

D E

A H G

C D E A B

N

M F

A B C O A B C D

E F M A B C D E

12

8.B 如图:已知AB ∥CD ,问∠B +∠E +∠D 等于多少度?

9.B 如图,AB ∥CD ,∠B =130°,∠BPC =65°.试求∠C 的度数.

10.B 如图,已知AB ∥CD ∥EF ,且∠ABC =50°,∠CEF =150°,求∠BCE 的度数.

11.B 如图,AB ∥EF ,AB ⊥AC ,AB ⊥BD ,∠E =∠F =120°,求∠DBF 与∠CAE 的度数.

12.B 如图,∠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DE 过点O ,且DE ∥BC , 求证:DE = BD + CE .

O E D A B C E D C B A A B C

D A B C

D P A B

C

D E F F

E D C

B A

14.B 如图:已知AB ∥CD ,问∠B +∠E +∠D 等于多少度?

15.B 如图,AB ∥CD ,∠B =130°,∠BPC =65°.试求∠C 的度数.

16.B 如图,已知AB ∥CD ∥EF ,且∠ABC =50°,∠CEF =150°,求∠BCE 的度数.

17.B 如图,AB ∥EF ,AB ⊥AC ,AB ⊥BD ,∠E =∠F =120°,求∠DBF 与∠CAE 的度数.

18.B 如图,∠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DE 过点O ,且DE ∥BC , 求证:DE = BD + CE .

O E D A B C E D C B A A B C

D A B C

D P A B

C

D E F F

E D C

B A

19.C 如图,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AE ∥BD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F 为AE 的中点.

求证:BD ⊥BF .

20.C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求证:AC 垂直平分BD .

21.C 如图,已知AE ∥BF ,AE =BF ,AC =BD .你能判断ED 与CF 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2.C 如图,AB =CD ,AE =FD ,BF =EC .求证:AF =ED .

23.C 如图,P A =PB ,PC 是△P AB 的中线,∠A =55°,求:∠B 的度数.

24.C 如图:在△ABC 中,AD = AE ,点D 、E 在BC 上,CE = BD ,写出AB = AC 的说理过程.

A A C P A B

C D E

F

A B C

D

F E

A

B C D A

B C D

E

F

25.如图,∠1 =∠2,∠3 =∠4,求证:(1)△ADE ≌△ABE ; (2)∠DCA =∠BCA .

26.如图,∠1=∠2,∠3=∠4.求证:EA 平分∠DEC .

27.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 AC ,BD ⊥AC 于点D ,CE ⊥AB 于点E , 求证:BD = CE .

28.如图,在等腰△ABC 中,两条腰上的高BD 和CE 相交于O ,求证:△BOC 是等腰三角形.

29.如图在△ABC 中,AB = AC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写出△ABD ≌△ACE 的理由.

30.如图,在△ABC 中,BE =CD ,∠1=∠2.求证:AB =AC .

4

321E D C

B

A E O

A

B

C D E

A B C D B

D C

E A O 2

1A B

C D E 34

A B D E

12

31.C 如图,在△ABC 中,BF 、CE 相交于点O ,AE =AF ,AO 平分∠BAC .求证:AB =AC .

32.C 如图,AD =AE ,∠D =∠E ,∠1=∠2,BE 、CD 相交于点O .求证:OB =OC .

33.C 如图,AC 、BD 相交于点O ,AB = CD ,∠BAD =∠ADC ,求证:△ABO ≌△DCO .

34.C 如图,B 、C 是线段AD 上的两点,AB =CD ,∠A =∠D ,AE =DF .

求证:⑴∠E =∠F ;⑵OB =OC .

35.C 如图:已知AD = BC ,AC = BD ,求证:∠1 =∠2.

36.C 如图:已知AC 、BD 的交点O 平分AC 、BD ,过点O 引直线EF 交AB 、DC 于点E 、F ,

求证:OE = OF .

O F E

D C

B A

21O

D C B A O D C B A A

B C D E F O

A

B

C

F O

E A

B C

D

O E

1

2

H E

A

37.如图,已知AB =AC ,D 是AB 上一点,DE ⊥BC 于E ,ED 的延长线交CA 的延长线于F ,

求证:△ADF 是等腰三角形.

38.C 已知:如图DC ⊥CA ,EA ⊥CA ,CD =AB ,CB =AE ,说明BD ⊥BE 的理由.

39.C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C =45°,AD ⊥BC ,BE ⊥AC .求证:BH =AC .

40.C 如图,△ABC 的两条高AD 、BE 相交于H ,且AD =BD .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

⑴∠DBH =∠DAC ; ⑵△BDH ≌△ADC .

41.C 已知,如图,△ABC 的两条高BD 和CE 相交于F ,CF = AB ,求证:DB = DC .

42.C 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CE ⊥BD 交BD 延长

线于点E . 求证:BD =2CE .

F

A B D E B C D A E

A B C D E H F A

D

B E

C A B C

D E

43.C 已知: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高,BP = AC ,CQ = AB ,求证:AP = AQ .

44.C 如图,已知∠BDA =∠CEA ,CE 与BD 交于点P ,PB = PC ,求证:AB = AC .

45.C 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与CE 相交于点O ,BO =CO .求证:∠B =∠C .

46.如图,已知: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 ,ED ⊥OA ,C 、D 是垂足,连接CD ,

求证:⑴OD =OC ;⑵∠ECD =∠EDC ;⑶OE 是CD 的中垂线.

47.C 如图,在∠MON 的两边分别截取OA = OB ,OC = OD ,如果连结AD 、BC 相交于点P ;

求证:OP 平分∠MON .

48.C 如图:已知,AB = AD ,∠ABC =∠ADC ,求证:△ABC ≌ △ADC .

P E D

C B A P

O

N M C

D

B

A

Q F

A

B

C P

E D C B A

B

C E

D

O

A

B

C

D E

O

49.C 如图,已知AB =AC ,DB =DC .说明∠B =∠C 的理由.

50.C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求证:∠B =∠D .

51.C 如图,在△ABC 中,∠C =90°,AC =BC ,D 为AB 上一点,AD =AC ,ED ⊥AB 于点D ,

求证:BD =DE =CE .

52.C 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AC ,D 为BC 的中点,DE ⊥DF ,E 、F 分别在AB 、AC 上,

求证:DE =DF .

53.C 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AE ⊥BE 于点E ,AE =

1

2

BD .求证:BD 平分∠ABC .

54.C 如上图,在上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在△ABC 中,∠ACB =90°,AC =BC ,AE ⊥BE 于点E ,

能否由条件“BD 平分∠ABC ”得到结论“AE =1

2

BD ”?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E

F A

B C

D E A B C D E

55.C 如图,在△ABC 中,AB =2AC ,AD 平分∠BAC ,AD =BD .求证:CD ⊥AC .

56.C 如图,已知D 为等边△ABC 内一点,P 为等边△ABC 外一点,BD =DA ,BP =AB ,∠DBP =∠DBC .

求证:∠P =30°.

57.C 如图:AD ∥BC ,∠1 =∠2,∠3 =∠4,直线DC 过点E 交AD 于点D ,交BC 于点C ,

求证:AD + BC = AB .

58.C 如图,点E 在△ABC 外部,点D 在BC 边上,DE 交AC 于点F ,若∠1=∠2=∠3,AC =AE ,试说

明,△ABC ≌△ADE 的理由.

59.C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BE .求证:∠A =∠1.

60.C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上的一点,∠1=∠2,BD =CE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43

21

E D C

B

A 12

3A B C D F

E A B C D

E

12

A B C D E

1

A B D C

A

B C D P

61.C 如图,已知△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在一直线上,试说明:

(1) ∠ECD =60°;(2)CE =AC +DC .

62.C 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BC 上任取一点D ,以CD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CDE ,连结AD 、

BE .求∠BAD +∠CBE 的度数(要有说理的过程).

63.如图,C 为AB 上的一点,△AC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E 交DC 于点M ,BD 交EC 于点N .

求证:⑴AE =BD ;⑵CM =CN .

64.C 如图,已知C 是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 同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AE

交CD 于点G ,BD 交CE 于点H .求证:GH ∥AB .

65.C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CD 边上的一点,AE 平分∠BAD ,BE 平分∠ABC .

求证:DE =EC .

66.C 如上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CD 的中点,AD +BC =AB .

求证:(1)BE 平分∠ABC ;(2)AE ⊥BE .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M N C B D A E

H G E D C B A

67.D 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D 是AC 上一点,E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CD = BE ,连结DE 交

BC 于点P ,求证:DP = EP .

68.D 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B 边上,点E 在AC 边的延长线上,CE =BD ,DG =GE .

求证:AB =AC .

69.D 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 AC ,延长BE 交AC 于点F ,

求证:AF = EF .

70.D 如图,在△ABC 中,M 为BC 的中点,过点M 作∠BAC 的平分线AD 的平行线

交AB 于点E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BE =CF .

71.D 如图:已知EC 与AD 相交于点B ,∠AEC = ∠A +∠C ,EB = BC .求证:AB = BD+DC .

72.C 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D ,∠B =2∠C ,求证:AB + BD = DC .

F E

C B

A

D E D

C B

A D

C B

A P E

D C B A A

B G

D E

C A F C

D

E B M

73.C 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D ,AB +BD =DC .求证:∠B =2∠C .

74.C 如图:已知AP 是∠BAC 的平分线,AB +BP = AC ,求证:∠B = 2∠C .

75.C 如图,已知在△ABC 中,∠A = 2∠B ,CD 平分∠ACB ,试猜想BC 、AD 、AC 三线段之间有着怎样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76.C 如图,在△ABC 中,BE =CE ,AD =2AE ,AC 平分∠EAD .求证:CD =AB .

77.C 如图,在△ABC 中,BC =2AB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AE 为△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

78.D 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D =60°,E 是AD 上的一点,DE =DB .

求证:AE =BE +BC .

A B C D P

A B C A D A

E A D B

E C A

B E

C D

79.C 如图,已知点D 在∠BAC 内,求证:∠BDC =∠BAC +∠B +∠C .

80.D 如图,AD 平分∠BAC ,CD ⊥AD ,D 为垂足,AB >AC , 求证:∠2 = ∠1 +∠B .

81.C 如图,在△ABC 中,BC = 10,D 是BC 上的一点,且BD = 4,求ABD S ∶A D C S 的值.

82.C 如图:点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且23BD DC ∶∶,若ABD S = 8㎝2,

求:△ADC 的面积.

83.C 如图,点D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点E 是AD 的中点,当△ABE 的面积是4㎝2时,

求:(1)△ABD 的面积,(2)△ABC 的面积.

84.D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 AC ,把△ABC 绕着点B 旋转后得△A ′BC ′,若旋转角的度数

正好是底角度数的一半,且C ′在腰AC 上,AC ′= BC ′,求证:△A ′MB 是等腰三角形.

D

C B A 2A

B C D 1

D

C B A

D C B

A A B

C D E

M

C '

A 'A

85.D 如图所示:∠ABC 的平分线BF 与△ABC 中∠ACB 的相邻外角的平分线CF 相交于点F ,过F 作DF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则: (1) 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为什么? (2) BD 、CE 、DE 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86.如图,在△ABC 中,BP 平分∠ABC ,CP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求证:2∠P =∠A .

87.C 如图所示,在△ABC 中,∠A =α,△ABC 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且

∠P =β,试探求下各图中α与β的关系,并对图(2)(3)加以说明.

88.C 我们知道:平面图形的运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形式;如图:△AB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试用运动的思想说明AE 等于DC ,且它们的夹角为60°.

89.D 如图中的①,AB ⊥BD ,ED ⊥BD ,C 为BD 上的一点,AB =CD ,BC =DE . (1)求证:AC ⊥CE .

(2)若将CD 沿CB 方向平移得到图②、③、④、⑤的情形,其余条件不变,结论AC ⊥CE 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A B

F D E C A B

C D P

O

G F E

C D

A A

B C

E F (2)

(1)A B C E (3)P

A B C P B(C')C'A C D E A B C D E

E D C B A ③②①

C C'C'A B

D

E A B

C D E ⑤④

90.D 已知,在△ABC 中,AB =AC .(本题9分)

(1)如图⑴,如果∠BAD =40°,AD 是△ABC 的中线,AD =AE ,则∠EDC = ; (2)如图⑵,如果∠BAD =70°,AD 是△ABC 的中线,AD =AE ,则∠EDC = ;

(3)思考,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 与∠EDC 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示 ;

(4)如图⑶,如果AD 不是△ABC 的中线,AD =AE ,是否仍有 上述关系?请说明理由.

(1) (2) (3)

91.D 如图(1),已知∠BAC = 90°,AB = AC ,AE 是过点A 的一条直线,且B 、C 在AE 的异侧,BD ⊥

AE 于点D ,CE ⊥AE 于点E , 求证:(1)BD = DE + CE ;

(2)若直线AE 绕点A 旋转到图(2)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问BD 与DE 、CE 的关系如何?请予以证明;

(3)若直线AE 绕点A 旋转到图(3)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则BD 与DE 、CE 的关系如何?请予以证明.

(1) (2) (3)

92.D 如图,已知点C 是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1)说明AN =MB ;

(2)将△ACM 绕点C 按逆时针旋转180°,使A 点落在CB 上,请对照原题图在备用图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3)在(2)所得到的图形中,结论“AN =BM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也请说明理由;

(4)在(2)所得到的图形中,设MA 的延长线与BN 相交于点D ,请你判断△ABD 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A B C D

E A D

E C B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N M C

B A A B

C M N A C

D

E B

初二数学压轴几何证明题含答案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F=90°,BE=EF,连接DF,G为DF的中点,连接EG,CG,EC. (1)如图1,若点E在CB边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EG与G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1中的△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请问(1)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α(0°<α<90°),若BE=1,AB=,当E,F,D三点共线时,求DF的长及tan∠ABF的值. 解:(1)EG⊥CG,=, 理由是:过G作GH⊥EC于H, ∵∠FEB=∠DCB=90°, ∴EF∥GH∥DC, ∵G为DF中点, ∴H为EC中点, ∴EG=GC,GH=(EF+DC)=(EB+BC), 即GH=EH=HC, ∴∠EGC=90°, 即△EG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2) 解:结论还成立, 理由是:如图2,延长EG到H,使EG=GH,连接CH、EC,过E作BC的垂线EM,延长CD,∵在△EFG和△HDG中 ∴△EFG≌△HDG(SAS), ∴DH=EF=BE,∠FEG=∠DHG, ∴EF∥DH, ∴∠1=∠2=90°-∠3=∠4, ∴∠EBC=180°-∠4=180°-∠1=∠HDC, 在△EBC和△HDC中 ∴△EBC≌△HDC. ∴CE=CH,∠BCE=∠DCH, ∴∠ECH=∠DCH+∠ECD=∠BCE+∠ECD=∠BCD=90°, ∴△EC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G为EH的中点, ∴EG⊥GC,=, 即(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3) 解:连接BD,

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题审批稿

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题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题精选 1、如图,矩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O 点,BE AC ⊥于BD CF E ⊥,于F ,求证:CF BE =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N CL BL AN ,,,分别为D C B A ∠∠∠∠,,,的角平分线,试证明:四边形MNKL 是矩形 3、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CE AC ,∥CE DE DB ,,相 交于E ,请判断四边形DO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 如图,△ABC 中,B ACB ∠?=∠,90的平分线交高CD 于点E ,交AC 于 F , G AB FG ,⊥为垂足,请证明:四边形CEGF 是菱形 5、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EF 经过点O ,分别 与边AB ,DC 相交于点F E ,,点N M ,分别是线段OC OA ,的中点,求 证:四边形ENFM 是平行四边形 6、 已知,如图,点M H F E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四条边上的点,并 且DM CH BF AE ===,求证:四边形EFHM 是正方形 7、 如图,在梯形ABCD 中,N M ,分别为梯形两腰AB ,CD 的中点,ME ∥AN 交BC 于点E ,试证明:NE AM = 8、 如图,在△ABC 中,AC AB =,CE BD ,分别为ACB ABC ∠∠,的平分 线,求证:四边形EBCD 是等腰梯形 9、 如图,在直角梯形纸片ABCD 中,AB ∥DC ,?=∠90A ,CD 〉AD , 将纸片沿过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边CD 上的点E ,折痕为DF ,连结EF 并展开纸片。(1)求证: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2)取线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含答案

几何证明初步练习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理过程: ○ 1 作CM ∥AB ,则∠A= ,∠B= ,∵∠ACB +∠1+∠2=1800( ,∴∠A+∠B+∠ACB=1800. ○ 2 作MN ∥BC ,则∠2= ,∠3= ,∵∠1+∠2+∠3=1800,∴∠BAC+∠B+∠C=1800 . 2.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者等于60°。 3、.如图,在△ABC 中,∠C >∠B,求证:AB >AC 。 4. 已知,如图,AE 5. 已知:如图,EF ∥AD ,∠1 =∠2. 求证:∠AGD +∠BAC = 180°. 反证法经典例题 6.求证: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7.如图,在平面内,AB 是L 的斜线,CD 是L 的垂线。 求证:AB 与CD 必定相交。 8.2 一.角平分线--轴对称 9、已知在ΔABC 中,E为BC的中点,AD 平分BAC ∠,BD ⊥AD 于D .AB =9,AC=13 求DE的长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分析:延长BD交AC于F.可得ΔABD ≌ΔAFD .则BD =DF .又BE =EC ,即D E为Δ BCF 的中位线.∴DE=12FC=12 (AC-AB)=2. 10、已知在ΔABC 中,108A ∠=,AB =AC ,分ABC ∠.求证:BD 平BC =AB +CD . 分析: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 E.可得ΔBAD ≌ΔBED .由已知可得:18ABD DBE ∠=∠=,108A BED ∠=∠=, 36C ABC ∠=∠=.∴72DEC EDC ∠=∠=,∴CD =CE ,∴BC =AB +CD . 11、如图,ΔABC 中,E是BC 边上的中点,DE ⊥BC 于E ,交BAC ∠的平分线AD 于D , 过D 作DM ⊥AB 于M,作DN ⊥AC 于N .求证:BM =CN . 分析:连接DB 与DC .∵DE 垂直平分BC ,∴DB =DC .易证ΔAMD ≌ΔAND . ∴有DM =DN .∴ΔBMD ≌ΔCND (HL).∴BM =CN . 二、旋转 1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在BC 上,F在DC 上,BE +DF =EF . 求证:45EAF ∠=. 分析:将ΔADF 绕A顺时针旋转90得ABG .∴GAB FAD ∠=∠.易 证ΔAGE ≌ΔAFE . ∴ 1452FAE GAE FAG ∠=∠=∠= 13、如图,点E 在ΔABC 外部,D 在边BC 上,DE 交AC 于F .若123∠=∠=∠, AC=AE.求证:ΔABC ≌ΔADE . C B A D E F D A B C B A E D N M B D A C 213E D B A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供参考)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 必胜中学2018-01-30 15:15:15 题型专项几何图形综合题 【题型特征】以几何知识为主体的综合题,简称几何综合题,主要研究图形中点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以及特定图形的判定和性质.一般以相似为中心,以圆为重点,常常是圆与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解题策略】解答几何综合题应注意:(1)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2)掌握常规的证题方法和思路;(3)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几何证明问题,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计算问题.还要灵活运用其他的数学思想方法等. 【小结】几何计算型综合问题,是以计算为主线综合各种几何知识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包含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逻辑关系复杂、解法灵活.解题时必须在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及题设的基础上挖掘几何图形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在复杂的“背景”下辨认、分解基本图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并善于联想所学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合理运用方程等各种数学思想才能解决. 【提醒】几何论证型综合题以知识上的综合性引人注目.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几何论证型综合题的难度普遍下降,出现了一大批探索性试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减少几何中推理论证的难度,加强探索性训练,将成为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命题的新趋势. 为了复习方便,我们将几何综合题分为:以三角形为背景的综合题;以四边形为背景的综合题;以圆为背景的综合题.

类型1操作探究题 1.在Rt△ABC中,∠C=90°,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Rt△ADE的位置,点E在斜边AB上,连接BD,过点D作DF⊥AC于点F. (1)如图1,若点F与点A重合,求证:AC=BC;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 E , F 是对角线BD 上两点,且BF DE . (1) 写出图中每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 选择(1)中的任意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2、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 BE = DF ; ②/ AEB =Z DFC ;③AF // EC 。请你从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四 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ADF 和厶BCE 中,/ A= / B ,点D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 有如下三个关系式: ① AD=BC :② DE=CF :③ BE // AF 。 1)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用序号 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如果O ,那么◎ 2)选择(1)中你写出的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 4、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60 ° , AB=4 , E 是边 AB 上一动 点,过点 E 作EF 丄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 F ,交BD 于点M .请判 断厶DM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匚 C

5、.如图,在口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且AB AE . (1)求证:△ ABC◎△ EAD . (2)若AE 平分/ DAB,/ EAC 25°,求/ AED 的度数. 6、如图,在等边△ ABC中,点D为AC中点,以AD为边作菱形ADEF,且AF // BC , 连结FC交DE于点G . 求证:△ ADB AFC ; 7、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 // BC, AD>CD .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结C乍 ⑴求证:四边形CD C'E是菱形; ⑵若BC = CD+AD,试判断四边形ABED的形状,并加以 证明;

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题

_D _C _B_C _A_B _A_B _E _A _B 四边形试题 1.已知:在矩形ABCD中,AE⊥BD于E,∠DAE=3∠BAE ,求:∠EAC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BC=CD=a且∠BCD=60?,E、F分别为梯形的腰AB、DC的中点,求:EF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E、F分别为AD、BC的中点,BD平分∠ABC交EF于G,EG=18,GF=10求: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 4、已知: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DC延长线交BE于F,求证:F是BE的中点。 5、已知:梯形ABCD中,AB∥CD,AC⊥CB,AC平分∠A,又∠B=60?,梯形的周长是20cm, 求:AB的长。

_ A _ B _B _ C _B _ F _ B _ C _ F _ B _A _ E 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 、BF 、CG 、DH ,垂足分别是E 、F 、G 、H ,求证:EF ∥GH 。 7、已知:梯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 若在平行边的一边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 ,使S ABC ?=S EBF ?,求证:DF ∥AC 。 8、在正方形ABCD 中,直线EF 平行于对角线AC ,与边AB 、BC 的交点为E 、F ,在D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G=AD , 若EG 与DF 的交点为H ,求证:AH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为边,在三角形ABC 的外部作正方形ABDE ,AF 是BC 边的高,延长FA 使AG=BC ,求证:BG=CD 。 10、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AD 延长线 上的一点,且AE=AF=AC ,EF 交BC 于G ,交AC 于K ,交CD 于H ,求证:EG=GC=CH=HF 。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 解:如右图, 连接OP,由于OP是Rt△AOB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OP=1 2 AB,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是一个定值,点P就在以 O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 故选D. 2.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DFE=90°,∠A=45°,∠E=60°,点F在CB的延长线上.若DE∥CF,则∠BDF等于() A.30°B.25°C.18°D.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45ABC ∠=?和30ED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45EDB ABC ==?∠∠,再根据BDF EDB EDF =-∠∠∠,即可求出BDF ∠的度数. 【详解】 ∵∠C =90°,∠A =45° ∴18045ABC A C =?--=?∠∠∠ ∵//DE CF ∴45EDB ABC ==?∠∠ ∵∠DFE =90°,∠E =60° ∴18030EDF E DFE =?--=?∠∠∠ ∴15BDF EDB EDF =-=?∠∠∠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PB PE PD PE DE ∴+=+= 2,3BE AE BE ==Q

初二几何证明题

28.(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 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设AP=x (1)当PQ∥AD时,求x的值; (2)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相交时,求x的取值范围; (3)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相交时,设交点为E,连接EP、EQ,设△E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S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直线y x m =+与双曲线 k y x =相交于A(2,1)、B两点. (1)求m及k的值; (2)不解关于x、y的方程组 , , y x m k y x =+ ? ? ? = ?? 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3)直线24 y x m =-+经过点B吗?请说明理由. (第21题)

28.(2010江苏淮安,28,12分)如题28(a)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12,0),点B坐标为(6,8),点C为OB的中点,点D从点O出发,沿△OAB的三边按逆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一周. (1)点C坐标是( ,),当点D运动8.5秒时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2)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OCD的面积S,并指出t为何值 时,S最大; (3)点E在线段AB上以同样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如题28(b)图,若点E与点D同时 出发,问在运动5秒钟内,以点D,A,E为顶点的三角形何时与△OCD相似(只考虑以点A.O为对应顶点的情况): 题28(a)图题28(b)图 (10江苏南京)21.(7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较于点O,△ABC≌△BAD。求证:(1)OA=OB;(2)AB∥CD. (10江苏南京)28.(8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

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题精选

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题精选 1、如图,矩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O 点,BE AC ⊥于BD CF E ⊥,于F ,求证:CF BE =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N CL BL AN ,,,分别为D C B A ∠∠∠∠,,,的 角平分线,试证明:四边形MNKL 是矩形 3、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CE AC ,∥CE DE DB ,,相 交于E ,请判断四边形DO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 如图,△ABC 中,B ACB ∠?=∠,90的平分线交高CD 于点E ,交AC 于F , G AB FG ,⊥为垂足,请证明:四边形CEGF 是菱形 5、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EF 经过点O ,分别与 边AB ,DC 相交于点F E ,,点N M ,分别是线段OC OA , 的中点,求证:四B

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 6、已知,如图,点M H F E, , ,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四条边上的点,并且DM CH BF AE= = =,求证:四边形EFHM是正方形 F B 7、如图,在梯形ABCD中,N M,分别为梯形两腰AB,CD的中点,ME∥AN交BC于点E,试证明:NE AM= 8、如图,在△ABC中,AC AB=,CE BD,分别为ACB ABC∠ ∠, 的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9、如图,在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AB∥DC,? = ∠90 A,CD〉AD,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E,折痕为DF,连结EF并展开纸片。(1)求证: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2)取线段AF的中点G,连结EG,结果CD BG=,试说明四边形GBCE是等腰梯形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八年级上册几何证明题专项练习 1.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CDA≌△CEB. 2.如图,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求证:BE=CD. 3.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 (1)求证:AC∥DE; (2)若BF=13,EC=5,求BC的长. 4.如图: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求证:∠B=∠D. 5.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6.如图,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求证:AB=AC. 7.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 8.如图,在△ABC中,AC=BC,∠C=90°,D是AB的中点,DE⊥DF,点E,F分别在AC,BC上,求证:DE=DF. 9.如图,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求证:DE=CF. 10.如图,已知∠CAB=∠DBA,∠CBD=∠DAC. 求证:BC=AD.

11.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 12.如图,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求证:AF=DF. 13.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 (1)求证:BD=CE; (2)求证:∠M=∠N. 14.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求证:△ACD≌△CBE. 15.如图,四边形ABCD中,E点在AD上,∠BAE=∠BCE=90°,且BC=CE,AB=DE.求证:△ABC≌△DEC.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左视图是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 俯视图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三种视图面积最小的是左视图, 故选C.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A.(0,0)B.(0,1)C.(0,2)D.(0,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解:作B点关于y轴对称点B′点,连接AB′,交y轴于点C′, 此时△ABC的周长最小,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 ∴B ′点坐标为:(-3,0),则OB′=3 过点A 作AE 垂直x 轴,则AE=4,OE=1 则B′E=4,即B′E=AE ,∴∠EB ′A=∠B ′AE , ∵C ′O ∥AE , ∴∠B ′C ′O=∠B ′AE , ∴∠B ′C ′O=∠EB ′A ∴B ′O=C ′O=3, ∴点C ′的坐标是(0,3),此时△ABC 的周长最小. 故选D .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2,3BE AE BE ==,P 是AC 上一动点,则PB PE +的最小值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PE 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DE ,交AC 于P ,连接BP ,则此时PB PE +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 D ∴、关于A C 对称 PB PD =∴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初二奥数几何证明题

第一讲:如何做几何证明题 【知识梳理】 1、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例题精讲】 【专题一】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 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例1】已知:如图所示,「'ABC 中,.C=90,AC 二BC, AD 二DB,AE 二CF。 求证:DE= DF

C F B

【巩固】如图所示,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并且使AE =BD 连结CE DE 求证:EC= ED 【专题二】证明直线平行或垂直 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两种特殊的位置。证两 【例2】已知:如图所示,A吐CD AD- BC AE= CF 求证:/ E=Z F D 直线平行,可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个锐角互余,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来证。 【例3】如图所示,设BP CQ是AABC的内角平分线,AH AK分别为A到BP CQ的垂线。 求证:KH// BC A Q K H B C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练 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 2 题 F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 1.已知一个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条对角线的比是4∶3,则这个菱形的 面积是( ) A .12cm 2 B . 24cm 2 C . 48cm 2 D . 96cm 2 2.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 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A .3 B .4 C .5 D .6 3.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中心,E 是AB 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O 重合,若BC=3,则折痕CE 的长为( ) A. 23 B. 332 C. 3 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 ∥AC ,CE ∥BD .(1)求证: 四边形OCED 是菱形;(2)若∠ACB =30,菱形OCED 的面积为,求AC 的 长。 5.矩形ABCD 中,AE 平分∠BAD 交BC 于E,∠CAE=15°,求证:①△ODC 是等 边三角形;②BC=2AB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75°,AF ⊥BC 于点F BD 于点 E ,若DE=2AB ,求证∠AED 的度数。 A F B E B O 第3题

D C 7.如图,在△ABC中,∠B=90°,AB=6 cm,BC=8 cm.将△ABC沿射线BC 方向平移10 cm,得到△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连接AD.求证:四边形ACFD是菱形。

初二上几何证明题100题专题训练

C A B C D E P 图 ⑴八年级上册几何题专题训练100题 1、 已知:在⊿ABC 中,∠A=900 ,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B 2、 已知:在⊿ABC 中,∠A=900 ,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证:∠ADB=∠FDC 。 3、 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MA ⊥NA 。 4、已知:如图(1),在△ABC 中,BP 、CP 分别平分∠ABC 和∠ACB ,DE 过点P 交AB 于D ,交AC 于E ,且DE ∥BC .求证:DE -DB=EC .

5、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 (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AE=BD, 连结EC、ED,求证:CE=DE 7、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90°,BD平分∠ABC,DE⊥BC且BC=10,求△DCE的周长。 8. 如图,已知△EAB≌△DCE,AB,EC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最长边,∠A=∠C=35°,∠CDE=100°,∠DEB=10°,求∠AEC的度数. A B C O M N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证明题的思路 很多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往往是填加辅助线,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 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 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 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 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 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 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 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 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 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特好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完整版

特好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A D 2011年中考数学几何证明(三角形、四边形)经典 1.(本题10分)如图,已知: ABCD 中,BCD ∠的平分线CE 交边AD 于E , ABC ∠的平分线BG 交CE 于F ,交AD 于G .求证:AE DG =. 2.在正方形ABCD 中,AC 为对角线,E 为AC 上一点,连接EB (1)求证:△BEC ≌△DEC ; (2)延长BE 交AD 于F ,当∠BED =120°时,求∠EFD 3.(本小题满分5分)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BD=CE ,∠求证:AB=AC 。 4.(本小题满分7分) 如图,在△ABC 中,AB=AC ,D 为BC 中点,四边形ABDE 形ADCE 是矩形。 5.(10分)在□ABCD 中,AC 是一条对角线,∠B =∠CAD ,延长至点,使= BC ,连接DE . (1)求证:四边形ABED 是等腰梯形. (2)若AB =AD =4,求梯形ABED 的面积. 6、(本小题7分)如图,点A 、E 、B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E=DB ,AC=DF ,AC ∥DF. 请探索BC 与EF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已知BE ⊥AD ,CF ⊥AD ,且BE =CF . (1) 请你判断AD 是△ABC 的中线还是角平 分线?请证明 你的结论. (2)连接BF 、CE ,若四边形BFCE 添加一个条件 ▲ 8.(2010广东广州,18,9分)如图5,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 求证:∠A +∠C =180° 10.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CD 平分∠ACE ,CE 平分∠BCD ,CD=CE . (1)求证:△ACD≌△BCE; (2)若∠D=50°,求∠B 的度数. 11.(本题6分)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点(不与B ,C 重合),F ,E 分别是AD 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 ∥BE .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 CDF (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1)你添加的条件是: ▲ ; B A C B D F

八年级几何证明题集锦及解答值得收藏

八年级几何全等证明题归纳 1.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45°,BD⊥CD.过点C作CE⊥AB于E,交对角线BD于F,点G为BC中点,连接EG、AF. 求证:CF=AB+AF. 证明:在线段CF上截取CH=BA,连接DH, ∵BD⊥CD,BE⊥CE, ∴∠EBF+∠EFB=90°,∠DFC+∠DCF=90°, ∵∠EFB=∠DFC, ∴∠EBF=∠DCF, ∵DB=CD,BA=CH, ∴△ABD≌△HCD, ∴AD=DH,∠ADB=∠HDC, ∵AD∥BC, ∴∠ADB=∠DBC=45°, ∴∠HDC=45°,∴∠HDB=∠BDC—∠HDC=45°, ∴∠ADB=∠HDB, ∵AD=HD,DF=DF, ∴△ADF≌△HDF, ∴AF=HF,

∴CF=CH+HF=AB+AF, ∴CF=AB+AF. 2.如图,ABCD为正方形,E为BC边上一点,且AE=DE,AE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交ED于点G.判断CF与E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垂直. 理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D=∠CBD,AB=BC, ∵BF=BF, ∴△ABF≌△CBF, ∴∠BAF=∠BCF, ∵在RT△ABE和△DCE中,AE=DE,AB=DC, ∴RT△ABE≌△DCE, ∴∠BAE=∠CDE, ∴∠BCF=∠CDE,∵∠CDE+∠DEC=90°, ∴∠BCF+∠DEC=90°, ∴DE⊥CF.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o,AB=AD,DE⊥CD交AB于E,DF平分∠CDE交BC于F,连接EF.证明: CF=EF 解: A E D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EG平分∠AEF,如果∠ 1=32°,那么∠2的度数是() A.64°B.68°C.58°D.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CD, ∴∠1=∠AEG. ∵EG平分∠AEF, ∴∠AEF=2∠AEG, ∴∠AEF=2∠1=64°, ∵AB∥CD, ∴∠2=64°.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1与∠2互余,∠1与∠3互补,若∠3=125°,则∠2=() A.35°B.45°C.55°D.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1+∠3=180°,∠3=125°,则∠1=55°,∵∠1+∠2=90°,则∠2=3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补角的计算.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放置,使点A 落在DE 上,若BC DE P ,则AFC ∠的度数为( ) A .90° B .75° C .105° D .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0E BC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AFC ∠的度数. 【详解】 ∵//BC DE ∴30E BCE ==?∠∠ ∴453075AFC B BCE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在等腰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ABC ?的( ) A .重心 B .内心 C .外心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P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详解】 连接BP 、BE ,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含答 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如下图做GH ⊥AB,连接EO 。由于GOFE 四点共圆,所以∠GFH =∠OEG, 即△GHF ∽△OGE,可得 EO GF =GO GH =CO CD ,又CO=EO ,所以CD=GF 得证。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 ⊥AB,连接EO 。由于GOFE 四点共圆,所以∠GFH =∠OEG, 即△GHF ∽△OGE,可得 EO GF =GO GH =CO CD ,又CO=EO ,所以CD=GF 得证。 .如下图做GH ⊥AB,连接EO 。由于GOFE 四点共圆,所以∠GFH =∠OEG, 即△GHF ∽△OGE,可得 EO GF =GO GH =CO CD ,又CO=EO ,所以CD=GF 得证。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 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A P C D B C D A F G C E B O D

求证:∠DEN=∠F. 经典题(二) 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 于M. (1)求证:AH=2OM; (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 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 圆于B、C及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求证:AP=AQ.(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设MN是圆O的弦,过MN的中点A任作两弦分别交MN于P、Q. 求证:AP=AQ.(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的AC和BC为一边,在△ABC 和正方形CBFG,点P是EF的中点. 求证:点P到边AB 1、如图,四边形ABCD 求证:CE=CF 2、如图,四边形ABCD 长线于F. 求证:AE=AF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初步经典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下列条件不能推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一个锐角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2.下列命题中, 逆命题正确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C)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在边AC上,且2 =, BD AD 则CBD ∠是---------------------------------------------------- () (A)5(B)10(C)15(D)45 4.在直角三角形中,若有一个角等于45,那么三角形三边的比为------- () (A)1:2(B)1:2(C)3(D)1:1 5.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6、8、10(B)1、1、2(C)2、6D) 7、24、25 6.如图,AD是⊿ABC的中线,45 ∠=,将⊿ADC沿直线AD ADC

翻折,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上,如果10BC =,求'BC 的长为---------( ) (A )10 (B )5( C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7.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 ___. 8.到定点A 的距离为9cm 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如图,已知14AB BC cm ==, DE 是AB 的中垂线,则AE EC +是__________cm . 10.如图,已知点P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 上的点,PH BA ⊥,如果5PH cm =,那么点P 到BC 的距离是 cm . 11.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比是2:7,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较大的锐角是 ___________度. 12.若Rt ⊿ABC 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和2,则斜边为___________. 13.在Rt ⊿ABC 中,90A ∠= ,30C ∠=,2AB cm =,则BC = cm . 14.已知点(3,4)P -,(3,4)Q -,则线段PQ 的长为_____________. 1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12,13cm cm 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为_____________2cm . D C B A 第3题图 C B A ' C 第6题图 E D C B A 第9题图 H P D C B A 第10题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