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源苹果介绍——最新.pdf

盐源苹果介绍——最新.pdf

盐源苹果介绍——最新.pdf
盐源苹果介绍——最新.pdf

四川大凉山盐源特产——盐源苹果介绍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金苹果”的故事,它是人们追求理想的象征,谁也不曾拥有过。然

而,在盐源这块古老的大地上,10多万亩“金苹果”却在流光溢彩,给盐源人民带来财富

和欢乐。

这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全国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共有110多个品种的盐源苹果,都以果大、味香、脆甜、色光亮而享有盛誉。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凉山州西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基地在海拔

2300-2600米之间,为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果园灌溉水来自雨水和高山溪水,是生产“无

公害苹果”的最佳生态环境。盐源县现拥有苹果园1万公顷,年总产苹果1亿公斤,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2010年9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通过“盐源苹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盐源县苹果基地土壤为黄、红、棕壤,PH6-7,而且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年均

气温12.6℃,12月至次年二月均温 5.2℃,7-8月均温18.2-17.5℃,年降水776毫米,而且夜间降雨占70%,空气相对湿度 60%,年蒸发量 2352毫米,年日照2603小时,太阳辐射145.5千卡/每平立厘米·年。总的气候特点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

大,全年无霜期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是苹果生长结实的最适地带,是

世界公认的7项生态指标都符合苹果生长的优生区域,为苹果的早结、优质、丰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盐源苹果具有皮薄、肉嫩、香、甜、脆的最佳口感和上市

早的特点,以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而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每年的苹果成熟、销售

季节,全国各地的果商云集盐源,盐源苹果以其优秀的品质销往广州、深圳、瑞丽、保山、

遵义、昆明、重庆、武汉、攀枝花、成都等城市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的

高速发展,盐源县当地也成长起来了一批以“阳光舌尖”为代表的盐源苹果网络销售商,他

们利用网络和物流的便利性,采取现摘现发的模式,将盐源苹果的鲜、脆口感保持在最佳状态,为盐源苹果的钟爱人群带来了更好的品尝体验。

所获荣誉

1977年,在香港市场,盐源“三红”(红星、红冠、红元帅),首次以它独特的风姿韵

味令外商一饱口福,竟使一向走红的美国“蛇果”牌苹果受到冷落。

1982年,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的展厅里,盐源“金冠”苹果光彩夺目一压琼芳,赢得了

“中国的米丘林”的高度赞扬。

1984年,天津,在中国农垦系统品种更新协作第二届年会上,盐源苹果经过专家们的

严格评审打分,“金冠”苹果再次夺得色系第一名!“红星”、“红冠”、“红元帅”济身

红色系冠军、亚军、殿军!

在盐源苹果王国中,“色、香、味”俱全的“金冠”苹果,不仅质量优良,而且产量最

高,是盐源苹果中的主要商品果,畅销于全国各地,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一个个透放出

红宝石光泽的“三红”苹果,香味特别悠长,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会使名噪全球的法国香水也为之逊色!那碧玉般的“青香蕉”,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还有美国“乔纳金”、

日本的“富士”及东北的“雪里红”、“国光”、“红金丝”,,不胜枚举的族员们也各领

风骚,共放异彩,汇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苹果金库。

产地范围

盐源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盐源县盐井镇、卫城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梅雨镇、白乌镇、大河乡、棉桠乡等9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技术要求

(一)品种

红富士系列、金冠系列。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300至2600米,土壤类型为冲积红壤、山地红壤及紫色土,土壤质

地为沙壤、壤土,pH值为6.4至7.2,有机质含量≥2.1%。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殖:以山定子为砧木,从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母株上采集接穗进行嫁接繁殖。

2、定植:

(1)定植时间:春植:2至3月、秋植: 1 0至11月栽植。

(2)定植密度:矮化砧每公顷≤1665株,乔化砧每公顷≤900株

3、整形修剪: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保证树冠通风透光。每亩留枝量≤9万枝,

4、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腐熟有机肥每公顷≥45吨,施入总氮量≤600 公斤。

5、花果管理:疏果时保留单果,每公顷产量≤60000公斤。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富士系列:早熟富士系品种(红将军等)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采收;红富士系品种在9月下旬至10下旬采收。

2、金冠系列: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富士系列:果实长圆形,果面浓红或鲜红,色相片红或条红色。早熟富士系品种(红将军等),果实着色≥80%;红富士,果实着色≥80%。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致密,松脆,汁液多,风味独特。

(2)金冠系列:果实圆锥形,果面黄色、绿黄色(部分阳面带红晕),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致密,松脆,汁液多,酸甜适中。

2、理化指标

(1)富士系列:红将军可溶性固形物≥12.5%,总酸≤0.4%,硬度≥9kg/平方厘米,果实≥150克;红富士可溶性固形物≥15%,总酸≤0.33%,硬度≥9kg/cm2,果实≥150克。

(2)金冠系列:可溶性固形物≥12%,总酸≤0.4%, 7硬度≥7.2kg/ 平方厘米,果实≥140克。

中国苹果的产区分布

中国苹果的产区分布 中国苹果又称绵苹果,与西洋苹果同属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栽培历史2000余年,华北等地有少量栽培,陕西、河北、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仍有广泛分布,并有百余年生大树。 我国有着适宜于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是理想的苹果生产地。我国苹果生产现已形成四大苹果主产区: 一、渤海湾产区 该区域包括胶东半岛、泰沂山区、辽南及辽西部分地区、河北大部和北京、天津两市,是我国苹果栽培最早、产量和面积最大、生产水平最高的产区。本区2000年苹果面积1061.9万亩,产量776.0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8.99%和38.35%;苹果出口量13.77万吨,占全国的60.12%,优质果商品率高。本区28个优先扶持县的栽培面积、产量为623.01万亩和572.63万吨,分别占全区的58.77%和73.8%;2005年苹果栽培面积占全国苹果总面积的39%,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 辽南以大连、营口为集中产区,辽西以葫芦岛、凌海等地为主。本区热量充足,光照好,降水适量。泰沂山区生长季节气温较高,有利于中早熟品种提早成熟上市;沿海地区夏季冷凉、秋季长,光照充足,是我国中、晚熟品种的最大商品生产区;该产区出口条件优越,交通运输方便;吸引外资较多,企业发展较快,产业化优势明显;本区科研、推广技术力量雄厚,果农技术水平较高。 鲁中山区、鲁西北平原主要栽培着色系富士及新红星品种。河北、京、津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以唐山和张家口等地为最好。北京以密云、昌平和延庆为主。天津是苹果新区,主要集中在郊区。 该地区主要发展着色系富士、短枝型元帅、乔纳金、金矮生等。 二、西北黄土高原产区 该区域包括陕西渭北地区、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地区和甘肃的陇东地区,2000年苹果总面积1271.4万亩,占全国的34.16%;产量772.79万吨,占全国的38.19%;出口量3.23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14.1%。本区27个优先扶持县栽培面积、产量为726.3万亩和573.76万吨,分别占全区的57.13%和74.25%。 这一产区维度较低,大部分属于黄土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1.8-16.6℃),土层深厚,是苹果优质产区。陕西铜川、白水、洛川和甘肃天水等地,已经成为我国外销苹果的重要基地。 该地区苹果栽培品种主要是着色系富士、新红星、乔纳金等。 三、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产区 该区包括豫东、鲁西南、苏北和皖北,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1%和14%,今年秦岭北麓果区面积增长慢,而黄河故道果区则呈显著增长趋势。 黄河故道产区,地势低平,年平均气温13-15℃,1月份平均气温-1.6-1℃,7月份平均气温27-28℃,年降雨量700毫升左右,日照时数2300-2500小时,土壤为冲积沙土,土壤有机质少,偏碱,pH7-8,宜采用海棠做苹果嫁接砧木。果树生长季节较长,幼树结果较早,果实成熟也偏早。 该地区优势品种主要为红富士。 四、西南冷凉高地产区 该区包括四川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地区,云南东北部的昭通、宜威地区,贵州西北部的威宁、毕节地区,西藏昌都以南和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2%。

苹果的品质分析

苹果的品质分析实验报告 一、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1.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基本原理 2、学习比色定糖法的基本操作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1.2【实验原理】 还原糖是指含有游离的半缩醛(酮)基的糖。单糖都是还原糖,某些双糖如乳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多糖则为非还原糖。多糖在水溶液中不形成真溶液,只能形成胶体,于此可将之与可溶性的单糖和双糖分开。 在碱性条件下,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公热后被还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产物。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中的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正比例的关系。在540nm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还原糖的含量。利用酸可使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再进行测定,这样可分别求知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量。该定糖法,操作简便,快速,杂质干扰少。 1.3【实验器材】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子分析天平、电炉、精密PH试纸、试管、三角瓶、容量瓶、量筒、玻璃漏斗及滤纸、移液管 1.4【实验材料及试剂】 (1)苹果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把6.3g3,5-二硝基水杨酸和262ml 2mol /L NaOH 溶液加到酒石酸钾钠的热溶液中,再加5g重蒸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使其溶 解,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贮于棕色瓶中 (3)500μg/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500mg,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加3ml 12mol/L 浓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加水定容至1000ml 1.5【实验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六只试管编号,分别按1顺序加入试剂,进行操作。 表1 管号 1 2 3 4 5 6 500μg/ml葡萄糖0.0 0.1 0.2 0.3 0.4 0.5 蒸馏水/ml 0.5 0.5 0.5 0.5 0.5 0.5

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

WORD格式 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某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

目录 第一章规划纲要 (4) 1.1 项目建设目标 (4) 1.2项目规模和总投资 (5) 1.3建设地点 (5) 1.4 规划年限 (5) 1.5项目效益 (5)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7) 2.1项目背景 (7) 2.2项目必要性 (8) 2.2.1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 (8) 2.2.2推进苹果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8) 2.2.3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现状 (10) 3.1 地理位置 (10) 3.2 自然条件 (10) 3.3 洛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3.4 国内外矮化密植苹果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第四章市场分析 (14) 4.1苹果需求分析 (14) 4.1.1鲜食苹果需求 (14) 4.1.2加工苹果需求 (15) 4.2 苹果供给分析 (15) 4.3营销策略 (15) 第五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 5.1指导思想 (17) 5.2发展目标 (17) 第六章规划内容 (19) 6.1布局原则 (19)

6.2功能分区布局 (19) 6.3技术方案 (20) 6.4成果输出 (24) 6.5项目建设实施主体介绍 (25)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7) 7.1投资估算 (27) 7.2资金筹措 (29)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30) 8.1 政府引导 (30) 8.2 企业运作 (30) 8.3科技支撑 (30) 8.4农民受益 (31) 8.5保障措施 (31) 第九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33) 9.1 实现现代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产业化示范,探索苹果产业发展 的新模式 (33) 9.2 整体提升洛宁苹果产业竞争力 (33) 9.3 推动苹果种植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 (34) 9.4 通过技术服务和销售统一,带动农户增收 (34) 9.5 经济效益 (34) 9.6 生态效益 (35)

仓储物流运输包装决定苹果品质

仓储物流运输包装决定苹果品质 苹果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温度过低或过高,造成冻伤或促进衰老,实践中更易出现后者情况;二是包装不当,由于颠簸磕碰,造成机械损伤。 苹果运输是苹果商品化流通的重要环节,一头联系着苹果的生产者和贮藏库,另一头联系着苹果的经销商和消费者,直接关系到苹果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同时苹果运输又是苹果采后处理过程中一个相对脆弱的环节,所处的环境条件远不如贮藏库优越和稳定。因此,苹果运输又是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了解苹果运输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21年9月中下旬重点走访调查了甘肃省庆城县、甘肃恒胜有限公司果业公司、庆阳市的果品批发市场。果品批发市场反映了城市消费市场的苹果流通情况。一滴水见太阳,从这些地方或企业可以窥见我国苹果运输的大致情况。 1 公路运输独占鳌头 对于苹果运输,现在大小企业或商家均毫不犹豫地选择公路运输的方式,而不选择铁路,更没有空运。公路运输的方便快捷令铁路运输望尘莫及。公路运输四通八达,无处不通,无处不至,可以一次运输到位,而铁路运输仅限于铁路沿线,到达铁路和离开铁路,都要二次倒车倒货,很不方便;货运汽车可以随叫随到,随时出行,而火车车皮要提前申请,编组运行。传统的观念认为,货物数量大,运输距离远时,铁路运输凸显优势,其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成本较低。这种陈旧的观念现在已被彻底颠覆。随着二、三十吨大吨位货运汽车的大量涌现,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绿色通道”的开通,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成本较低的是公路运输,而不是铁路。现在出口苹果也都是通过公路运抵口岸。由于汽车司机都有相对固定的营运线路和客户,从目的地返回时,都有货源可运,而不是空车,所以运价并不是很高。据

最新苹果品质低原因分析及问题对策

苹果品质低原因分析及问题对策 **地区是我国苹果的主要生区之一,苹果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起到重要作用。与世界苹果先进生产国家相比,**地区的苹果生产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在国际鲜果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少。特别是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压力大。最近几年,人工、物资和运输价格不断上涨,对果农增收和生产投入造成了影响。据调查,20*年苹果每亩成本比上年增加一倍,加之价格下跌,每亩纯收入分别减少600元和1500元左右,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而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苹果栽培制度和技术模式落后,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 1、苹果品质低下的原因 造成苹果质量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是(1)砧穗组合不佳,品种结构不合理;(2)缺肥少水,生育不良;(3)树形选配不适,通风透光不良;(4)花果管理不到位;(5)自然灾害普遍。 1、1砧穗组合不佳,品种结构不合理 苹果采用家苹果籽、怀来海棠、新疆野苹果等乔化砧栽植的面积最大;矮化栽植的面积比较小;晚熟品种偏多,中早熟品种缺少,价格品种发展缓慢。 1、2缺肥少水,生长不良 多数果园肥种单一,施肥量少,施期偏晚,园地清耕,土壤瘠薄,缺素症比较普遍;加之降水不匀,缺少灌溉条件等,使树体生长发育普遍不

良。 1、3树形选配不适,通风透光不良 因栽植密度大,树形选配不适,造成树冠过高、过大,行间接头,株间交叠,主次不分,层次不清,导致果园通风透光普遍不良。 1、4花果管理不到位 因授粉树缺少,且分布不匀或选配不合适;疏花疏果不规范、不严格,增色增糖和改善风味措施应用不到位;采收时期不适,采收方法不科学,采后未及时预冷处理。 1、5自然灾害普遍 苹果主要产区的**干旱、冻害、冰雹、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易发生,影响较大。 2、苹果提质增效配套技术及对策 2、1适地适种适栽 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新发展的苹果园要求:(1)根据市场定位和消费趋向与主栽品种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最佳适宜区的川塬结合部和塬区建园。(2)根据果园立地条件,选用符合国家苹果苗木标准的良种壮苗。(3)根据砧木、品种特性和优质果品生产要求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与方式。(4)采用“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 2、2加强土肥水管理 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采取改土、滴灌、喷灌等措施,着力抓好:[更多精彩文章来自“:/”](1)幼树坚持逐年分期深翻熟化土壤。(2)降氮降磷增钾增有机肥,科学测土培肥,推广种植绿肥、杂草覆盖和建

扎昂镇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做强苹果特色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 ***镇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镇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属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5万亩,农业人口4.2万。全镇现有苹果面积13200亩,挂果面积9200亩,其中上年新栽3150亩。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建园上规模,管理出效益”,果业效益优势日益明显。目前果业已成为全镇农民增产增收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果农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一、基本情况现状 我镇苹果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达到第一个高潮,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0000亩,但品种比较杂乱,果园分布错综复杂,集中连片效果不好,没有形成规模,加之乔化品种和黄元帅等淘汰品种占相当比例。90年代中期以后,苹果产业发展进入理性调整期。乔化品种和黄元帅等品种逐渐被果农淘汰,同时由于作务管理技术不高、效益不高、劳动力不足、价格低廉等原因,一部分果农放弃苹果生产,恢复粮食生产或从事蔬菜等其它产业,致使果粮间作现象更为严重。经过将近10年的理性调整,到05年全镇苹果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树种全部转化为矮化品种,经过高接换头等措施,主要以红富士系列为主。 05年以后,随着苹果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价格保持上扬,果农对苹果产业的认识进一步发生改变,部分过去弃果种粮的群

众重新栽植,也有一些群众加入到果农行列,到07年底,全镇苹果发展到10050亩。广大果农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作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矮化苹果作务管理技术。 2008年,镇党委、镇政府将发展苹果产业作为确保农民收 入持续增长的惠民工程来抓,积极实施果业发展“253”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全镇苹果面积突破2万亩,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人均果业纯收入3000元以上),以建园上规模,管理出效益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强化服务,掀起了苹果建园新高潮,全镇新栽苹果3150亩,主要集中在西关村、糜杆桥、太相寺、竹园等果树重点村。苹果销售主要以当地经纪人为外来或本地客商按要求收购,主要销往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出口主要销往俄罗斯、泰国、越南等国家。 目前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3200亩,其中挂果面积9200亩,08年新栽3150亩,人均占有苹果面积0.46亩,人均占有挂果 面积0.31亩。08年苹果总产量达到20200吨,实现总产值7240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34.1%,亩均产值6000元;苹果生 产投入1350万元,亩均投入2500元,实现果业总收入2560万元,占农业纯收入的27%,亩均收入3500元;全镇人均苹果产 业收入780元,果农人均收入0.36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8.1%。(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08元,从事苹果生产的人口7300人。) 苹果栽植重点村有西关村、糜杆桥、曹家庄、太相寺、七家门前、西河等、竹园等村,其它塬区各村也均有栽植,山区各村有零星栽植。苹果品种中晚熟的红富士系列以长富2号、长富6

苹果质量标准

果品质量学概论苹果质量标准 学院: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苹果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中国有苹果已经很久远了。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苹果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是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中还有铜、碘、锰、锌、钾等元素,人体如缺乏这些元素,皮肤就会发生干燥、易裂、奇痒。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西亚和土耳其一带,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苹果品种数以千计,分为酒用品种、烹调品种、尾食品种3大类。3类品种的颜色、大小、香味、光滑度(可能还有脆性、风味)等特点均有差别。不少品种含糖较高,中等酸度,丹宁含量很低。 苹果品质指标一般分为感官质量和营养质量 一、感官质量评价指标: 大小(果径)、形状、色泽(色差值)、硬度、出汁率 二、营养质量评价指标: 可溶性糖、维生素C、香气成分、微量元素、可滴定酸、糖酸比、淀粉、果胶、pH、可食部分百分率、含水量 本次主要以国内常见红富士苹果的质量标准为例。 1、个头 精品果 最大横断面直径75mm以上,含75mm。大型果80mm以上。

一级果 75mm以上。(最大横断面直径)含75mm。 二级果 70mm以上(最大横断面直径)含70mm。 三级果 65mm以上(最大横断直径面)。 2、果形 精品果 ①圆形端正。最高面和最低面差不超过0.3cm具有本品种应有的形状特征。②高桩。果形指数0.87以上,并带有果梗。 一级果 圆形。基本端正,最高面积和最低面差不超0.5cm;果形指数0.8 以上,具有本品种形状特征,带有果梗。 二等果扁圆形或圆形。基本端正,最高面和最低 面差不超过1cm,果形指数0.75以上,具有品种形状特征。带果梗。 三级果 扁圆或圆形,有偏斜(最高面和最低面差不超过1.2cm;无明显畸形) 3、果面 精品果 果面底色发亮、光洁、干净。允许有轻微锈斑一处,但不超过 0.5cm2。 一级果 果面光洁。允许有轻微锈斑一处,但不超过1cm2 二级果 基本光洁。允许有轻微果锈2处,但每处不超1cm2,允许有轻度微裂。裂口发黄且愈合。果面干净,允许有果锈2处,每处 三级果 不超过1cm2;允许有微裂,但裂口不变黑;梗凹处有锈,不能延伸到果肩。4、色泽 精品果

xxx镇苹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xxx镇苹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2012年-2016年) 为了积极实施陕西省百万亩苹果示范园项目,推进全镇苹果产业化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xxx镇位于县城东北,104、210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全国苹果优生区。近几年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果业“253”工程,全镇苹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12年苹果面积已达到 1.7万亩,年产商品果3000多吨,产值 1.7亿元,苹果产业为全镇农民提供3000多元人均纯收入。同时,注重对果农的技术培训,通过邀请果树专家、科技能手对全镇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使全镇果农作务水平处于全县前列。但是全镇果业生产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按产业化发展要求,我镇目前苹果面积不大,规模偏小,而且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几个村苹果再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值得再次挖掘。 2、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全镇平均每户果农拥有苹果面积2.2亩。5亩以上的果农比率较低。家庭各自为阵,苹果生产标准化不高,种植面积少的果农把苹果产业做为副业来做,严重影响了对苹果产业的投入,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 3、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到位。尽管xxx苹果形、色、味具佳,但是市场认知度明显偏低,形成了xxx苹果贴外地品牌销售的尴尬局面。

4、贮藏能力有待提高,交易市场有待开发。目前我镇还未建果业交易市场,也没有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冷藏库。在收购季节客商自行设点收购,统一管理难,也曾出现故意降等压价坑害果农的事件。苹果成熟后销售期集中,销售时间短,果农在短时间内竞相抛售,贮存的苹果量少,导致旺季销售价格偏低,淡季无货而销的局面。 二、目标任务 本规划从2012年起实施,每年全镇新栽苹果面积3000亩,到2016年全镇苹果面积达到3.2万亩。平原13村为规划的重点区域,围绕“一园五线”规划布局。“一园五线”即曹家庄村千亩示范苹果园,沿210省道、机场路、北环线、箫太路和十曹路重点发展苹果产业。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新建果园规划: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一个,200亩集中连片示范园5个,百亩示范园7个。以210省道、北环线、箫太路等沿线为重点,消灭插花地。 1、210省道、北环线、箫太路沿线的谈家门前村,西河村、xxx村、西关村、北水沟村、太相寺村、竹园村、箫史宫村8个村,要以消灭沿线插花地为重点,每年要确定地块,落实面积完成插花地栽植任务。 2、在曹家庄村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一个,规划面积1200亩,涉及2、 3、6、7组,规划区内配套机井3眼,项目分二期完成,今冬明春完成800亩的栽植任务。 3、西白村、北水沟、竹园、十里铺、何家堡、西河6个村每年苹果栽植规划面积350亩,并完成不少于200亩的连片建园任务。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序言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与渭北苹果产业带接壤。凤县苹果生产历史悠久,70年代曾被中央“三部一社”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与洛川、铜川、淳化一起为我国苹果出口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县苹果面积最高峰达到8多万亩。但目前全县仅保存苹果面积5.1万亩,一些乡镇苹果产业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进一步发挥苹果产业的经济优势和生产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变当前苹果经营效益不高、科技服务跟不上苹果生产和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我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一、凤县苹果产业资源概况 1、凤县发展苹果产业的生态条件 凤县地处秦岭山区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海拔在908米至2738米之间,属于暖温带山地气候。气候带依照海拔高度垂直分布明显。年均温度11.4°C,年最低温度-16.3°C,最高温度37.3°C,无霜期188天,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年降雨量613mm。 据“果树栽培学”记载,苹果栽培适宜自然条件:年均温度7.5~14°C,海拔800~1200m,降雨量540-800 mm,土壤PH5.5~6.7,土层深度1m以上,地下水位1.5m以下。凤县的自然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苹果生长和结果的需要。 又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主编的《苹果学》中划定的苹果最适宜区(优生区)和适宜区的指标要求(见表1)。我县自然生态条件完全达到苹果最适宜区生态指标,可见我县生产苹果的气候资源条件与我省渭北旱原地区基本相同。 表1凤县气候资源与苹果生态适宜指标的比较

凤县苹果栽培历史较早,20世纪70年代我县率先发展苹果生产,国内许多著名苹果专家曾来凤县蹲点,全国三红苹果引进与推广、小国光丰产栽培技术、苹果腐烂病防治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均在凤县实施,凤县苹果在国内外早颇有名气,曾经被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苹果生产经历了1986—1996年的快速发展和1997年后调整优化的两个发展阶段。1986-1988年是我县苹果第一次大发展时期,栽培面积曾达到2-3万亩,栽培品种有红星、元帅、大国光、小国光、青香蕉、新红星、金帅、秦冠。苹果生产多以农民个体经营,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第二次大发展在1991-1996年,全县苹果面积急剧增长,10个乡镇都发展苹果,栽培面积一度达到8万多亩,主要栽培品种为富士、秦冠,搭配品种为嘎拉、乔纳金,新红星等。1997年后苹果生产进入调整优化阶段,生产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受果品销售不景气影响,果业经营效益下滑,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老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果园相继被毁,苹果面积大幅度减少,但凤州、唐藏等优生区苹果经济效益较高,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全县唐藏、平木、三岔等六个主产苹果的乡镇,苹果栽培面积5.1万亩左右,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 2、主要存在问题 我县苹果产业虽然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增收致富起到重要作用,但产业发展与渭北苹果基地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苹果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长;技术推广与质量标准体系以及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伴随着果业的纵深发展矛盾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我县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区域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 凤县气候资源复杂,既有苹果发展的适宜区,也有苹果发展的次适宜区,在苹果大发展时期,全县所有乡镇都曾栽植过富士苹果,适地适栽的原则贯彻不够,一些次适宜区都大力发展苹果。同时,在适宜区缺乏品种区划,盲目追随外地,发展不适宜我县栽培条件的苹果品种。其次,果园过于分散,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布局、品种搭配不合理的矛盾逐渐现露,部分果树被挖,一些地方苹果生产被迫下马。举出次适宜区乡镇名称? (2)苹果品种混乱 20世纪前期,我县苹果生产中主要栽培沙果、林檎等当地传统小苹果品种。20世纪中期引进大苹果品种,如国光、红玉、红元帅、金帅、青香蕉。90年代陕西苹果大发展时期,开始大量栽植秦冠、红星、富士等品种。目前,这些新、老品种在现有栽培区域中依然大量保留着。一些农户栽培的苹果品种与当地的自然条件不相适应,果实品质、产量以及经济收入远远不及渭北苹果栽培区。其次,一些品种与市场销售不相吻合,销售疲软。举出品种名称? 品种结构上:一方面,主栽品种比较单一,红富士栽培面积超过全县总面积的一半。另一方面,成熟期搭配不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晚熟品种约占75%-80%,早熟品种不足5%,中熟品种也只占15%-20%,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果品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另外,鲜食与加工品种间比例不协调,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适于加工的品种极少,致使苹果加工企业因缺乏稳定的优质原料,发展缓慢。 (3)栽培技术落后,腐烂病严重,苹果质量较差

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的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全市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苹果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果业强市,带动全市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大精神,按照“四化同步”和脱贫攻坚要求,以苹果产业基地建设和后整理为重点,以果业效益最大、果农收入倍增为目标,强力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X建成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果业强市,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二、发展目标 到X年,全市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400万亩,产量达到400万吨;苹果分拣分选、冷藏冷链、品牌营销、精深加工等设施体系健全完备,产业后整理水平显著提升,果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其中:一产200亿元,二、三产200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达到1.5万元。 三、重点任务 1.继续扩大果业基地规模。按照品种优良、矮化密植、适度规模要求,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三权” 分置为抓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每年培育优良苗木500万株以上、新建果园10万亩。到X年,建设发展现代果园45万亩,改造老果园100万亩。全面实施“515”矮密示范工程,矮化

基地达到50万亩。 2.促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进一步扩大良好农业认证面积,全面优化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产流程,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认证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有机苹果认证基地20万亩。不断扩大富硒、SOD、贴字等功能苹果面积,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依托现有果业基地和旅游资源,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打造一批集休闲、体验、采摘、观光为一体的果游结合园区,推进苹果产业与文化旅游、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着力抓好品牌建设与营销。做好“X苹果”、“X苹果”、“X苹果”三大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体化的品牌格局。扶持企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创牌活动,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基地”良性发展。强化品牌宣传营销,积极参加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的评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和中国苹果品牌大会。市上每年组织1-2次果品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并在机场、车站、高速路等地段设立长期广告牌,每年支持企业、合作社建设苹果专卖店10个以上,不断扩大X苹果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大力推广果品个性化包装与小型化包装,满足不同层次群体消费需求。 4.大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业。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X市办发〔X〕12号)和《关于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实施意见》(X市办函〔X〕

发展苹果产业实施方案

交道镇发展苹果产业实施方案 为了把交道建成全县的早中熟和极晚熟苹果的差异化示范基地,构筑新的产业布局,破解交道苹果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实现交道果业的二次创业。现将2014年至2018年全镇苹果产业建设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集中连片、高点起步、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推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园”的发展模式,努力推动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我镇苹果园建设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布实施相结合、分类发展与统筹兼顾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农户投入相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三至五年发展成渭北地区早中熟和极晚熟苹果的差异化示范基地,实现交道果业“人均一亩园、收入上万元”的奋斗目。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凝聚合力,狠抓落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阻力,强势推进苹果产业发展,达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果园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截止目前,全镇苹果园面积达到9865亩,其中新园建设2000亩,老园改造7865亩。预计至2018年,全镇苹果园面积达

到25000亩,发展成渭北地区早中熟和极晚熟苹果的差异化示范基地。 四、工作措施 1、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建立技术服务队,免费派发树苗、接穗,有力地调动了为全镇农民栽植苹果的积极性。 2、镇政府组织部分果农及干部先后两次前往富平县梅家坪实地学习。参观了果园、销售现场,在园中,听当地果农讲了他们种植的主要品种,该品种的管理方法,上市时间;在销售现场,向当地果农了解到苹果的市场渠道、销售价格等情况。 3、举办苹果技术培训班,提升果农管理水平。由县果业局张新武局长带队主讲,对新建果园的管理、整形修剪、老园高接换头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深入剖析了现阶段果树管理的各项技术和注意问题,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果农。 4、围绕产业示范带,以全面创建标准化示范园为载体,重点抓新园规范管理。坚持遵循“一年埋苗保成活,两年拉枝整树形,三年挂果见效益”的技术要求,发展我镇苹果产业。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近10年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较快且总体供需均衡,但从栽培制度变革、技术升级、组织培育、功能性市场建设等角度判断,产业发展已进入调整、优化、提升的新阶段,已进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向苹果产业强国转变的重大历史阶段。未来5~10年是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市场约束增强,需要政策引导实现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型发展转变,以推进以矮砧密植和乔砧密植为主的多元化栽培制度创新和新栽培模式推广,建立产业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管理水平。因此,借鉴果业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剖析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保证高效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研究的重大问题。 1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1发展现状 1.1.1面积与产量双增长,优势区向高海拔地区扩展 近年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较快。2008~2010年苹果种植面积年均增速4%,2010年已达213.10万hm2;在无重大气候灾害的情况下,年均产量在3100~3200万t左右稳定增长。从区域变化来看,环渤海湾优势区面积和产量下降,黄土高原优势区持续快速增长,其中,甘肃和陕西发展较快,且向高海拔地区扩张。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优势区已从海拔800~1200m扩展到海拔1300~1500m(如甘肃静宁、庄浪、庆阳等地),甘肃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新兴苹果产区。 1.1.2科技、要素、管理投入加大,单产水平得到提高 由于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栽植技术与果园管理水平的提高、果园挂果面积比重增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苹果单产水平逐年增加,这也是促进苹果总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2009年间,我国苹果单产年均增长6%~7%。2009年单产突破14t/hm2,但与苹果生产先进国家19.5~30t/hm2的单产水平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1.1.3产地价格高,果农效益好2009~2011年度,苹果销售呈

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 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规划纲要 (4) 1.1 项目建设目标 (4) 1.2项目规模和总投资 (5) 1.3建设地点 (5) 1.4 规划年限 (5) 1.5项目效益 (5)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7) 2.1项目背景 (7) 2.2项目必要性 (8) 2.2.1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 (8) 2.2.2推进苹果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8) 2.2.3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现状 (10) 3.1 地理位置 (10) 3.2 自然条件 (10) 3.3 洛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3.4 国内外矮化密植苹果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第四章市场分析 (14) 4.1苹果需求分析 (14) 4.1.1鲜食苹果需求 (14) 4.1.2加工苹果需求 (15) 4.2 苹果供给分析 (15) 4.3营销策略 (15) 第五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 5.1指导思想 (17) 5.2发展目标 (17) 第六章规划内容 (19) 6.1布局原则 (19)

6.2功能分区布局 (19) 6.3技术方案 (20) 6.4成果输出 (24) 6.5项目建设实施主体介绍 (25)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7) 7.1投资估算 (27) 7.2资金筹措 (29)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30) 8.1 政府引导 (30) 8.2 企业运作 (30) 8.3科技支撑 (30) 8.4农民受益 (31) 8.5保障措施 (31) 第九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33) 9.1 实现现代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产业化示范,探索苹果产业发展的 新模式 (33) 9.2 整体提升洛宁苹果产业竞争力 (33) 9.3 推动苹果种植管理技术与国际接轨 (34) 9.4 通过技术服务和销售统一,带动农户增收 (34) 9.5 经济效益 (34) 9.6 生态效益 (35)

苹果产业的思考

认清形势明晰思路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作为全国苹果产业领头羊的洛川,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我们经过充分调研论证,适时提出了“坚持一个标准、做到三个不变、实施三个转变、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一个目标”的现代果业发展思路。即坚持《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这一标准体系;做到把苹果产业放在抓经济工作之首的位置不变,把苹果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的地位不变,对苹果产业发展人、财、物的投入只增不减的要求不变;实施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装备、有机化生产转变,由单家独户松散式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由田间地头摊点式销售向集团化、大市场营销转变;做好洛川苹果“带皮吃”、“上户口”、“论个卖”这三篇文章;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代苹果产业建设任务,打造洛川苹果“百亿产业”。 一、坚持“一个标准”,唱响洛川苹果产业特色品牌 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较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使洛川苹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苹果总产量达到79.3万吨,产值35亿元,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52.41亿元。我们深知,要将洛川苹果打造成经久不衰的金字招牌,首先要在标准化上做文章,早在2013年,我们就坚持开展“洛川苹果标准年”建设活动,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果业界专家学者,编写颁布了《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内容涵盖苹果苗木、生产、分级、包装、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全产业链,是全国苹果基地县首家编写的地方性技术规范。 - 1 -

只有按照这一标准操作,才能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洛川苹果,才可能解决不是洛川苹果打“洛川苹果”品牌销售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为指导,提高苹果“标准化”意识,狠抓苹果标准化技术宣传培训,强化对苹果标准化生产监管,促使洛川苹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品质,打造洛川苹果“中国第一,世界驰名”品牌。 二、做到“三个不变”,保障洛川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洛川64万亩耕地,苹果面积超过50万亩,农民人均3.1亩,居全国第一,这是全县上下共念苹果一本经,同唱苹果一台戏的结果。但近年来,一些领导骄傲自满,抓苹果发展的意识淡化;一些干部思想放松,抓苹果生产的主动性降低;一些果农盲目乐观、轻视管理和投入,给洛川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为此,必须做到“三个不变”。一是把苹果产业放在县乡党委政府抓经济工作之首的位置不变。牢固树立抓苹果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继续把苹果产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研究制定促进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定期召开调度会、现场会、观摩会,研究解决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把苹果产业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的地位不变。落实县乡党政和县级部门“一把手”苹果产业建设责任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和考核激励机制,把抓苹果产业发展的成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调整处理的重要依据。三是对苹果产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只增不减的要求不变。把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向苹果产业倾斜和聚集。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激励扶持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合作社)和群众参与苹果产业建设;县级各相关部门单位进一 - 2 -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附件9: 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农业部制定《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确定了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二大优势产区。规划实施5年来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苹果和苹果浓缩汁的国际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为适应新时期对苹果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新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基本经验,分析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规划》发布实施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强化科技服务,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市场开拓等,促进了优势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资金注入,各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加速聚集,促进了产业快速升级,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地

位,扩大了市场份额,推动了我国由苹果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的发展。 (一)主要成效 1.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2007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943万亩,产量达到2786万吨。优势区域所在的山东、陕西、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及甘肃7省的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6%和90%,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2.4%和47.5%,平均单产提高44.3%。优势区域平均亩产达到1130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高23%,比2002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 2.品种结构和果品质量明显优化。富士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的优势品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新红星、首红等元帅系品种比重为9.2%,居第二位;自育品种秦冠和华冠产量分别占6.8%、2.1%;嘎拉、华夏、藤木一号、红将军等中、早熟品种发展较快;金红、青苹等一些适宜加工的品种日益丰富并形成规模生产。在规划引导下,苹果套袋、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果品质量的提高。根据国家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跟踪检测,两大优势产区果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均达到99%,优质果率由规划前不足30%提高到55%。 3.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优势区域内鲜苹果机械冷藏量上升6.4个百分点,气调贮藏量上升3个百分点,果品贮藏加工企业超过2200家,商品处理线近千条,年处理量占苹果产量的15%,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2年) 苹果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苹果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及《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8〕32号)精神,加快推进苹果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果农持续增收,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现状。 1.优势产区基本形成。2008年,全省苹果面积369.78万亩、产量164.14万吨、产值29.05亿元。其中平凉、庆阳、天水、陇南4市苹果面积32 2.79万亩、产量134.66 万吨、产值23.84亿元,分别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87.29%、总产量的82.04%、总产值的80%。农业部确定的我省东南部18个全国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苹果面积305.68万亩、

产量125.1万吨、产值22.14亿元(见附件1),分别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82.67%、总产量的76.22%、总产值的76.21%。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天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甘肃在“国家苹果产业重心由东向西转移,黄土高原产区由南向北发展”的战略中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全省苹果贮藏、加工、包装及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较快。已建成1000吨级以上现代化果品气调库130座,各种简易果窖 3.2万个,总贮藏能力65万吨,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近40%;有苹果浓缩果汁加工企业7家,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有自主经营出口权的果品营销企业16家;建成果袋生产企业24家,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25条,中小型果品批发市场、产地交易市场60多处。“平凉金果”、“花牛苹果”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标准化生产起步良好。全省先后制定发布苹果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21项。果实套袋、果形剂应用、果园生草与覆盖、高光效树形改良、配方施肥、穴贮肥水、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标准化和生态果园建设、苹果GAP(良好农业规范)等开始推行,果农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省丰产期苹果园面积达160万亩,平均亩产值1961元,比一般农作物亩产值高出约1500元,比较效益显著;全省农民人均苹果收入139.7元,其中平凉市、天水市分别为730元和620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2%和28.3%。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近几年我省苹果主产区每年新增面积40—60万亩,每年苗木需求量2200—3300万株。而我省仅有7家100亩以上的苗木繁育企业,繁育能力约占苗木需求量的30%。新建果园所需苗木大量从外省调入,质量无法保证,建园质量不高。 2.栽培模式和技术培训落后。我省绝大多数果园采用乔化栽培,树体高大,果园密闭,树形紊乱,通风透光不良,产量和质量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同时,我省苹果面积的迅速扩大与先进实用技术、常规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不同步,技术培训明显滞后。

苹果公司战略规划

苹果公司战略规划 一.模仿对象:美国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是全球最大的PC厂商,也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2012年2月底,苹果市值在派息预期的刺激下大涨,一举突破5000亿美元关口。 二.公司简介 14-d组是以生产平板电脑和手机的电子公司。产品以A a Bx By H产品为主。经营团队有三年 (12个季度) 的时间来经营建制这一新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本公司以价格优势为主导策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力争成为行业内的老大。 三.SWOT分析 (1)竞争优势 1.技术技能优势: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丰富的营销经验,上乘的客户服务,卓越的大规模采购技能 2.有形资产优势: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现代化车间和设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存,吸引人的不动产地点,充足的资金,完备的资料信息 3.无形资产优势:优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业信用,积极进取的公司文化 4.人力资源优势:关键领域拥有专长的职员,积极上进的职员,很强的组织学习能力,丰富的经验 5.组织体系优势: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忠诚的客户群,强大的融资能力 6.竞争能力优势:产品开发周期短,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与供应商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敏反应,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 (2) 机会与威胁分析 1.利用机会当企业面临最好的市场机会时,应当利用机会。⑴抢先。市场机会的均等性和时效性决定了企业在利用机会的时候必须抢先一步,争取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