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道神馔_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神道神馔_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神道神馔_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神道神馔_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神道是在日本固有的民族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传承。神馔(しんせん)是神道祭祀时供奉给神的食品。如果说,神道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的话,那么,神馔可以说是日本食文化的原型,它反映了日本食文化的特点和日本食文化史的发展。

一、什么是神馔?

“神馔”是神道祭祀时供奉给神吃的、喝的所有食物的总称。由于是专门供奉给神享用的,被蒙上了“神圣”、“神秘”的色彩,所以就不能与常人吃的东西一样称

为“食物”

,在古代称为“御馔”、“御食”(みけ)、“御贽”(みにえ)、“御物”(おもの)。神馔的制作方法也只是在部分相关的神官之间秘密传授,其全貌往往不为常人所知,这就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性。明治初年的神祇制度改革,对各神社供奉给神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加以统一,并置于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统称为“神馔”。除了少数传统古社外,全国大多数神社的神馔几乎变得完全一样。现代,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昌明以及对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视,对神道神馔的研究也日益开展。许多具有悠久传统的大神社,对各自的传统神馔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并逐步恢复了具有古代传统特色的神馔。在科学技术手段非常发达的今天,关于神馔的情报被媒体以各种手段传播,神馔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

(一)基本神馔———水、米、盐

一般神社和家庭神棚(神龛)日常供奉的是水、米、盐三品,这是人最基本的

生活必需品,也是神道供奉神的最基本供品,称为“基本神馔”

。在各种例行祭祀时,除上述三品外,还要供奉精米、糙米以及米的制成品(米饭、米饼)、酒(清神道神馔———日本食文化的原型王蓉156

酒、白酒、黑酒、甜酒)、干鲜海鱼(鲷、鲣、鲨鱼、鱿鱼等)、干鲜河鱼(香油鱼、鲤鱼等)、海藻(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干鲜鲍鱼、海参、野鸡、水鸟、时令蔬菜、时令水果等。除个别神社外,一般没有肉类。应各种祭祀对象的差异和祭祀的特殊需要,演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神馔。下面以神社神道的中心——

—伊势神宫的神馔为例,对神馔作一介绍和分析。

伊势神宫(简称神宫)位于三重县伊势市五十铃川之上,由正宫皇大神宫(内宫)和丰受大神宫(外宫),以及分布在它周围的125所别宫、摄社、末社、所管社、别宫所管社组成。内宫供奉皇祖天照大神,外宫供奉专司五谷产灵的丰受大神(谷神、水神、食物神)。按照神话传说天照大神是天皇的祖先,原本供于皇宫中,与天皇“同床共殿”。第十代崇仁天皇时迁出宫外,几经周折,第十一代垂仁天皇时1,镇坐于此,创建伊势神宫。从此,伊势神宫一直被作为日本皇室和国家的最高宗庙,是神社神道的中心。“伊势之国是美味之国”(《日本书纪》)。富饶的伊势湾,清澈的五十铃川,肥沃的稻田和菜园,郁郁葱葱的神路山,盛产山珍海味,是一座天然的大食橱。当初选定在此地建伊势神宫,“美味之国”也许是个重要的原因。

伊势神宫每日有早晚两次常规祭典(日别朝夕大御馔祭)。此外,每年有以神尝祭(10月15日)和月次祭(6月30日、12月30日称为“由贵大御馔祭”)三大祭典为首的100多个重大祭典。还有每20年一度的“式年迁宫祭”那样的盛大祭典。如果加上所属的别宫、摄社、末社、所管社、别宫所管社的祭典,每年共有1500个大小祭典。几乎在所有的祭典中,都要供奉神馔。下面就神宫的每日两次的常规祭典,和每年三大祭典的神馔作一介绍。

(二)伊势神宫常规祭典(日别朝夕大御馔祭)的常规神馔

每日早晚两次常规祭典的神馔称“常规神馔”。常规神馔只供奉于外宫的御馔殿,内宫的诸神们每天到此殿来享用供奉。每天有五名神官专门负责制作神馔,他们从值班的前一天起,就要住进斋馆,斋戒沐浴,清祓身心。次日清早5时(冬季为6时),来到制作神馔的专用厨房(忌火屋殿),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方法发火。用这种方法取得的火叫做“忌火”,意思为“清洁干净”的火。生火以后,在没有烟囱的古老灶具上,用蒸罐(甑)将米蒸成饭,称为“强饭”。

常规神馔的品种有米饭(强饭)、盐、水、鱼(鲣、鲷,夏天用干鲣干鲷和干鱿

157

鱼)、海藻(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蔬菜、水果、清酒等,绝大部分是生品。大米是日本人的传统主食。祭典所用的大米是由神官们在神宫所属的“神田”里专门生产的。祭典所用的蔬菜和水果是在位于二见町的神宫御园中,由神官们精心栽培出来的。除传统的萝卜、白菜外,近年又增添了西红柿、花椰菜等洋蔬菜,品种达100多个。祭典所用的水是每天从外宫森林中的一口水井中汲取的,传说这口井的水是从高天原传下来的种水,称为“御水”。祭典所用的盐是在位于二见町的御盐殿,由神官们专门晒制的。

神馔盛放在由三重县多气郡明和町专门制造的素陶器皿中。传说所用的陶土也是从高天原传下来的,采用古老的木转盘手工制作,形式和质量与考古出土的弥生时代土器相似。因为是素陶,质地较脆弱,遇水很容易破碎,所以以往只一次性地使用,用后就埋掉。现在已不再轻易抛弃,在常规祭典中,要重复使用两三次。但在重大的祭典中,则完全使用新品。就这样,神宫每年的使用量还要8万余个。在盛神馔时,器皿中还要衬垫新鲜树叶。米饭衬两枚,蔬菜、水果和海藻衬一枚,鲜鱼肉和生鸡肉(常规祭典时没有)衬多枚。

制作一顿常规神馔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每一份神馔装一个折柜(一种用薄木片做的食盒),然后再装入辛柜(一种带腿的木柜)中。常规神馔每日供奉两次,上午8时(冬季为9时),下午4时(冬季为3时)。早晚的品种除蔬菜、水果、海藻有所变化外,其它的品种相同。早晚两顿神馔在早晨一次制作出来。

(三)伊势神宫由贵大御馔祭的特别神馔

神宫每年的神尝祭(10月15日)和月次祭(6月30日、12月30日)三次重大祭典称为“由贵大御馔祭”,也称“三节祭”。三大祭典所用的神馔叫特别神馔(由贵大御馔)。“由贵”是最高贵的意思。神尝祭时,水稻开始成熟。将“神田”中收获的第一把新谷穗献于神前,表示对神带来风调雨顺、水稻丰收的感谢和期望来年带来更大丰收的祈求,以及表示神与人共同享用丰收劳动成果的意思。伊势神宫的神尝祭和月次祭要从当天的晚上一直持续到次日的凌晨。晚上10时进行第一次供奉,叫“由贵夕大御馔”。凌晨2时进行第二次供奉,叫“由贵朝大御馔”。特别祭典的主持人及神官们均要提前数日进入斋馆斋戒、清祓身心。祭典分别在内外宫的正殿和别宫进行。因为祭典是在深夜进行,平时神宫域内所用的电气照明全部关闭,点起火

158

把、篝火。祭典在围着三重栅栏(称为“瑞垣”)内的正殿进行,观礼者被挡在距栅栏数十米外。所以,祭典是如何进行的?不要说观礼者,就是未参列祭典的神官也看不到祭典现场。但是,在漆黑的深夜里,庄严的社殿和高大鸟居的影子,在闪烁的篝火和火把的照耀下,在林海中时隐时现。从祭殿中飘出阵阵悠扬而低沉的神乐,夹杂着神官们木鞋与玉利砂2“唰唰”的摩擦声,流淌在起伏的林涛中。给人增添了几分肃穆、神圣而又神秘的感觉。

由贵大馔祭所用的特别神馔,从祭典的前两天就开始制作。祭祀时,由祭主、大宫司率40余名身穿白衣、头带乌帽子的神官,将特别神馔从忌火屋殿前的祓所抬到祭殿。再由四名弥宜将神馔供于神前。先上筷子,再依次上米饭(三满碗)、米饼(三碟)、鲍鱼、鲷、大龙虾、螺、香油鱼、干鲣、干鲨鱼肉、干海参、野鸡、水鸟、海带、紫菜、胡萝卜、白萝卜、柿子、梨等共30个品种的山珍海味。最后上神酒,白酒、黑酒、甜酒、清酒各三杯。然后由大宫司宣读祝词,全体人员八度拜3、三次斟添神酒(称“三献神酒”)。以上是今天伊势神宫由贵大御馔祭的神馔品种和次序,依然保持着古制。

鲍鱼是神宫代表性神馔,在古代文献中,写作“鳆”,是日本料理中的一大美味,也是宫廷祭祀和神宫祭祀中的非常重要的神馔。神宫附近的志摩半岛太平洋沿岸盛产鲍鱼。在鸟羽市的国崎半岛,有神宫的鲍鱼调制所。从平安时代开始,作为神馔的鲍鱼一直由这里进献。用作神馔的鲍鱼,个体要达到1500克。干鲍鱼也在这里加工。先将鲍鱼体像削苹果皮那样削成很长的条状,又像晾晒挂面那样晾干。较宽的切成较长的条,用草绳将其一头穿束起来,两束为一串,称为“身取鳆”。较窄的切成较短的条,从中间用草绳将它编起来,两编为一串,称为“玉贯鳆”。现在这里每年向神宫进献鲜鲍鱼1380只,干鲍鱼238只,身取鳆1047串,玉贯鳆336串。

鲷是神宫另一个重要的神馔。从什么时候开始鲷作为神宫的神馔不太清楚。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平安时代(1192年,建久3年)。当时用的是鲷的干肉条,长7寸至1尺2寸。由爱知县知多郡南多町所属的伊势湾中的一个小岛——

—篠岛进献。古代,进献用作神馔的鲷的船只,挂着“太一御用”的旗帜,沿途享受百姓下跪,大名下马的礼遇。至今,该岛设有神宫的干鲷调制所,年进献干鲷500尾。

这些供奉品都由神领4特定的地方进献。尽管如此,在由贵大御馔祭之前,内宫

159

的神官们还要出海捕鱼,叫“贽海神事”。当然,捕得到捕不到鱼是微不足道的,据说是表示自给自足的精神。限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古代的祭祀中要使用大量的新鲜鱼贝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鲨鱼、香油鱼、沙钻鱼、鲈鱼等,大都使用咸干制品。大量使用新鲜鱼贝也只不过100多年的历史,明治以后龙虾才开始成为神馔。鱼贝类中被加工成熟制品的只有龙虾和鱿鱼,其它均为干鲜生品。

由贵大御馔祭的特别神馔所用的神酒是清酒、白酒、黑酒、甜酒四种,其他的祭典用清酒、甜酒两种,每天的常规祭典只用清酒一种。但是所有的祭典献神酒都是在最后。为什么敬献神酒要放在供奉神馔的最后呢?据说因为古代供奉的神酒是浊酒(未经过滤和蒸馏的原酒),在饭前喝容易引起腹涨,先进食一些其他食物再喝即无大碍。过去,神宫祭典上所用的神酒是“自给自足”的。由一种职务叫“酒作物忌”的神职酿造。现在,伊势市还居住着叫“酒德”名字的100多户人家,据说他们的祖先都是从事此职业的。今天,神宫所用的清酒已不再由自己酿造,完全由大阪的酿造商供给。其他(白、黑、甜酒)则还是自己酿造5。

从以上可以看出,神馔主要由米及其制成品、蔬菜、水果、水产品、酒及盐等组成,除少量禽肉外几乎没有兽肉,除了米的制成品外几乎都是生鲜品。它构成了日本食文化的原型,反映了日本食文化史的发展。

—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二、神馔——

相对于喜好食肉的西方人来说,日本人喜好吃米、蔬菜及鱼贝等海产品。日本的食文化可称为是米食文化、鱼食文化、菜食文化。今天日本的饮食文化,是随着2000多年日本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的。而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都可以在神馔中找到它的原型。

(一)神馔中的米及其制成品是“米食文化”的原型

所谓“米食”,广义可指以稻米为主包括麦、粟在内的谷物,狭义单指稻米。这里是单指稻米。据有关研究指出,水稻最早是从大陆传到日本的,弥生时代日本开始种植水稻。从生长在低湿地里的原生稻,逐渐成为需经过平整土地、播种、育秧、插秧、薅稗草……复杂的田间管理,发展到今天采用机械化耕作,使用化学肥料、160

除草剂、杀虫剂,品质越来越好的优质水稻,并成为“瑞穗之国”日本的主要农作物,日本人主要的食粮。米食遂成为日本人主要的食生活方式。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米的种类也由糙米发展到今天的精白米。米食的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由从生食、炒食发展到蒸饭、煮饭、捞饭和连煮带蒸(仅用于食糙米的时代)以及用电饭煲焖饭和煮粥等多种方法。除粒食以外,还有年糕、团子、镜饼等粉食方法。近代以来,由于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面包、汉堡、比萨等西餐在年轻人中大行其道。又由于副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主副食的比例产生了变化。虽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人均大米消费量日趋下降。但是,大米依然是日本人的主要食粮。日本人爱怜水稻、依赖大米的情怀依然如故。

弥生时代的日本人,在每年春天,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秧苗茁壮成长、驱除病虫灾害而祭祀神灵(田植祭)。又在每年秋天水稻收获以后,以丰收的劳动果实犒劳神、答谢神,祈求来年继续得到神的护佑,获得更大的丰收而祭祀神灵(神尝祭、新尝祭)。在古代日本人进行水稻种植的共同体(部落、村落)的共同祭场上,逐渐形成了原始神道。用什么好吃的东西来犒劳和答谢神呢?日本人赖以生存的食粮(米),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求神和答谢神的祭祀中的神馔。在日本人看来,水稻丰收是由人辛勤劳动、神的护佑,即人与神共同合作的成果。用新收获的水稻来供奉神灵,也有人和神共同享用丰收成果的意思。开始只是把刚刚割下来的新谷穗献于神前,随着日本食生活的发展,大米及其形形色色的制成品,被作为神馔出现在各种祭祀之中。所以,出现在神馔中的糙米、精米、米饭及各种各样的大米熟制品,是日本米食文化的原型。

(二)神馔中一般没有兽肉,这是日本历史上“禁食肉”食生活的原型

大凡原始人在尚不知农耕以前,主要靠狩猎和采集生活,日本人也是这样。著名的贝塚遗址是绳纹时代日本人村落抛弃生活垃圾的垃圾场,这样的遗址在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发现了700余处。在遗址出土的大量贝壳中,同时混杂有熊、鹿、猪、猿、兔、狸、野鸡、鹤、野鸭、雀、鹫、鹰等的骨头,说明绳纹时代的日本人除了依靠在海边拾贝为生外,同时进行狩猎,食用兽禽之肉。在《万叶集》(特别是万叶前期、中期)里,也有“年轻人外出狩猎,姑娘们穿着红腰裙游于海边”(山部赤人),鹿的“肉与肝给人做菜肴的材料,胃做酱的材料”的文字。在《古事记》和

161

《日本书纪》里,都有猪饲、猪甘首、猪甘津、猪甘槽等的人名和地名出现。可以想象,这些都是古代日本人狩猎、饲养和食肉的证明。自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天武天皇(?—686,飞鸟时代天皇,673—686在位)热心于佛教信仰,据佛教“忌杀生”的戒律,于676年发布“从今后不得渔猎,不得下套设陷阱,不得食牛、马、犬、猿、鸡之肉。如有违反,要处罚”的敕令,这是日本禁食肉的开始。但是禁令中未包括猪和鹿。又过了45年,元正天皇(680—748,奈良时代的女帝,715—724在位)不但信佛,而且接受儒学和道教的影响,又诏令将犬、鹈、鸡、猪等统统放回原来的地方,“遂使其生”。到平安时代,除了鸡以外,牛马等兽肉几乎从百姓的餐桌上消失了。但是,在贵族间仍以治病为名,打着“药猎”和“药食”的旗号,时不时地造访食肉之美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幕府末期。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文明开化的潮流和西方影响日益扩大,肉食自然而然地开禁。如今国产的“松阪牛肉”、“山形牛肉”和进口牛肉充斥市场,无论是和式的牛肉火锅,还是韩式的烤牛肉、欧式的牛排,都成为当今日本人所爱的美味。

鸡肉当然也属肉食范围。在《古事记》的神话中,鸡被称为“常世之长鸣鸟”。在“天之岩户”的神话故事里,是呼唤太阳神走出岩洞,重新给大地带来光明的神使。在生活中又作为计时的工具而被人饲养,同时鸡肉又作为美食被食用。天武天皇的禁止食肉令自然也包括鸡肉,元正天皇的禁杀生令当然也包括鸡。鸡肉这样的美味就逐渐让位于鱼和雉,淡出料理第一线。在遗留下来的平安时代贵族宴会菜单中,也没有发现鸡肉的菜肴。镰仓、室町时代也是这样。室町末期,曾有过西班牙船漂流到土佐,丰臣秀吉赠与米、猪、酒等给养,其中有“鸡2000只”的记录。但是在来日的西方传教士向本国的报告书却说“日本没有鸡蛋”,至少可以说在当时鸡肉和鸡蛋尚未普及。江户时代初期来日的法国人克拉塞在《日本西教史》中介绍日本的情况时说,虽然日本牛马很多,但牛只用于农耕,马只用于战场,几乎不吃除打猎中打得的野兽之外的肉,也没有饲养鸟兽的职业。可见,直到江户时代初期以前,兽肉、鸡肉和一般的日本人还是无缘的。但是,从江户时代中期开始,鸡的饲养和食用情况有了变化。幕府和诸藩从荷兰引进优良鸡种,推广养鸡。明治开始大规模饲养家禽家畜,食肉得以普及。与牛肉、猪肉相比,鸡肉的普及程度要早要大,烹调的方法和菜品花色也要丰富得多。今天,炸鸡店遍及日本,鸡肉料理更成为日

162

本人的家常菜。

基于上述的情况,除了个别的特殊神社外(如熊野神社),在神馔中一般没有兽肉(包括今天饲养的牛、猪等),但有鸡肉。这是日本历史上“禁食肉”食生活的原型。

(三)神馔中的鱼贝是“鱼食文化”的原型

日本列岛狭长,四面环海,盛产丰富的新鲜鱼虾贝类,所以日本人喜食鱼。从上面所说的贝塚遗址中发现有350余种贝壳,40余种海鱼的骨头。其中有当今常吃的沙丁鱼、鲷、鲣等的骨头,甚至还发现了河豚鱼的骨头。可见,自古以来鱼虾贝类就是日本人主要食物之一,绳纹时代的人就懂得“拼死吃河豚”的美味了。“肉食禁令”的发布,使得尊鱼、喜鱼的潮流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固定化,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鱼食日本”的定型化。从平安时代贵族宴会的豪华菜单中可以看到,在主客面前上的是鲷、虾、章鱼、鲑鱼、鲤鱼、香油鱼、螺、海蜇、贝、鲍鱼、石花菜凉粉及野鸡等菜肴,几乎都是鱼贝类。因为奈良、平安时代的都城(奈良、京都)离海较远,要吃新鲜的海产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主要吃咸鱼和干鱼,当时的“いモボう”(芋和干鳕鱼)和“ニシンそば”(干海青鱼荞麦面)等干鱼料理一直流传至今,仍是京都的名吃。但京都距琵琶湖较近,可以吃到鲤鱼、香油鱼等新鲜的淡水鱼。所以,关于鱼和鸡等食品的排序,当时有“鱼为首,鸡其次。鱼中以河鱼为上,海鱼为下。鲤鱼为首,海鲈鱼其次”(《家中竹马记》)的说法。平安时代,烹调方法出现了烩、羹、凉拌、盐渍、醋渍、蒸、烧烤、包烤、鱼裹饭等。这些方法几乎就是今天日本料理的烹调方法的原型。

镰仓时代(1185—1333),由于商业、交通的发展,海鲜较前容易进入都市,成为当时武士们追逐的美味,这时出现了“生鱼片”。16世纪葡萄牙传教士来日,将“南蛮料理”(食肉、煎炸)带到日本。但不久由于实行“锁国”,刚刚萌生的食肉生活再度被人们遗忘,重新回到以鱼贝为中心的食生活。然而,用油煎炸的调理方法(“天妇萝”)却被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经江户时代酿造技术、调味料的发展,以鱼食为中心的日本料理发展到几近完美的地步。明治维新后,肉食再度输入,并对普通百姓的食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日本人对鱼依然情有独钟。在食肉普及的今天,日本人从鱼类摄取的蛋白质依然占总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的60%以上,日本

163

人依然可以称为“食鱼民族”。

大量出现在神馔中的是鲍鱼、鲷、鲣鱼、鲈鱼、鲨鱼、梭鱼、鲤鱼、香油鱼、虾及海螺、海参、海带、紫菜、龙须菜等海产品。过去大多使用咸干品,近代以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和存储手段的进步,才为大量使用新鲜的鱼贝提供了可能。使用鲜鲍鱼、大龙虾也才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神馔中大量使用干鲜鱼贝及千百年来不变的对鱼贝的调理方法,是日本“鱼食文化”原汁原味的反映,也正是日本鱼食文化的原型。

(四)神馔中的果菜是“菜食文化”的原型

如前所述,古代的日本人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所谓采集主要是采可供食用的果实和野菜。弥生时代开始种植水稻以后,蔬菜依然靠采集野生的。《万叶集》里有许多描写“采若菜”的歌。这时所指的“菜”,不是指种植在地里的农作物,而是一些可供食用的嫩草和嫩芽。据有关研究表明,史前的日本列岛可供食用的植物比较贫乏,只有独活、蜂斗菜、山药、松蘑、百合等食用植物。今天所食用的大部分蔬菜都是从外面传入、改良、定型下来的。飞鸟时代持统女帝(687—696年在位)时开始种植芜菁。奈良时代开始栽培青菜、刺儿菜、莴苣、蜂斗菜、葵、芹等蔬菜;青瓜、黄瓜、甜瓜、冬瓜及梨等果菜;芋头、山药、萝卜、藕等根菜;葱、蒜、韭菜等葱类。并继续食用蕨、苦菜、莼菜、楤木芽、萍蓬草、葛藤、虎杖、慈姑、竹笋、菌菇类等山野菜。到平安时代,鱼贝和蔬菜已成为日本人“一日两餐”之副食。然而在副食中,鱼贝被称为“真菜”(まな),即真正的菜,蔬菜被称为“粗菜”(そな),即粗末之菜。出现在平安贵族宴会菜单中的植物性食品也只有柑橘、栗子、干柿等果类,蔬菜还是被排除在外。而对于一般庶民来说,栽培的蔬菜还是稀罕的,他们继续过着以山野菜为主的食生活。在《宇津保物语》、《土佐日记》中,就有许多在山里挖掘山药,在平原采若菜到京都街上去卖的文字描述。

虽然说平安时代已有了今天日本料理的雏型,但是当时的烹调还只是将材料加以简单的煮、蒸、烤,然后再由食者自己用盐、酱、醋调味或蘸食,称为后调味。镰仓、室町时代,由于武士对美味的追求,烹调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酱油炖牛蒡”、“酱煮蜂斗菜”、“酒煮松菇”、“豆腐汤”、“山药汤”等在烹调过程中调味的蔬菜类菜肴,并出现在上层的宴席中。蔬菜类菜肴的出现,大大地丰富了日

164

本人的食桌,同时更促进了蔬菜的栽培和品种的丰富。自此时到江户时代,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刀工的进步。据《四条流包丁书》记载,已有菊花刀、松叶刀、茶筅刀、扇型刀等30多种花色刀工,更为被称为“看的料理”的日本料理增添了美饰。特别是以蔬菜为主角的“怀石料理”6的出现,更加快了蔬菜料理的发展。

日本还是一个咸(酱)菜大国。腌渍的方法有糠腌、糠酱腌、酒糟腌、曲腌、酱腌、酱油腌、醋腌等,丰富多彩。例如,腌白菜、腌青菜、腌山野菜、腌菜花、酸茎(京都特产,一种带酸味的萝卜咸菜)、梅干、芥末渍、奈良渍、暴腌咸甜萝卜、什锦酱菜、萝卜丝咸菜、千层咸菜(京都特产,用甜酒和曲腌的芜菁薄片)、酸辣萝卜、腌野韭菜、泽庵渍(用糠腌的萝卜咸菜)等。16世纪时,有一位来到日本的葡萄牙传教士,在他向国内的报告书中谈到日本的食物时说,他们吃“在萝卜叶

—“泽庵渍”。

上撒上点大麦粉的东西”。其实,这就是用糠腌的萝卜咸菜——

如前所述,日本古代的蔬菜种类贫乏,仅数种,大部分是外来的。今天经常食用的玉米、蚕豆、豌豆、芸豆、莴苣、菠菜、胡萝卜、土豆、黄瓜、甜瓜、西瓜、茄子、南瓜等在江户时代以前,就来到日本并扎了根,成为日本人的主打蔬菜。明治以后,继续导入和改良外来的蔬菜品种,特别是发明了日式“拌凉菜”(サラダ)并大流行以后,生菜、水田芹、芦笋、花椰菜、西芹、彩椒等洋蔬菜在日本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在今天的菜店和超市里,一面是国产蔬菜和洋蔬菜并列,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反映了日本菜食文化的发展史;另一面是山野菜仍以高昂的价格,占据着显耀的地位,反映了日本人对自然食品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向“万叶情怀”的回归。

神馔中所用的蔬菜瓜果,既有萝卜、白菜、蕨菜、柿子等传统蔬菜、野菜、瓜果,也有西红柿、花椰菜、洋香瓜等洋蔬菜瓜果,并都是时令鲜货。即使是因季节的原因,不得不使用干货时,也要垫上新鲜的树叶,使其具节令感。神馔中的菜果反映了日本人对新东西的摄取,对古传统的追求和回归,是日本菜食文化的原型。

(五)神馔中其他食文化原型的因素

除上面所述以外,神馔中尚有许多因素是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1.早晚两次供奉神馔是古代日本“一日两餐制”的原型。在古代,日本人一直是“一日两餐制”,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江户时代末期。伊势神宫每日早晚两次的常规

165

供奉(日别朝夕大御馔),和每年三次的特别供奉(由贵大御馔),都是两次供奉。众神每天享受的两次供奉,正是古代日本“一日两餐制”食生活的原型。

2.神馔所供奉的盐是调味料和保存料的原型。在《古事记》的国土生成的神话里,“淤能碁吕岛”(おのごろ岛,即日本列岛)是由从天之沼矛上滴落下来的海水(盐)所凝成的,在古日语中,“盐”、“海水”(潮)都读作“しほ”(しお)。神道认为海水是生命的根源,盐是其凝聚物。因为盐象征着海水,所以盐具有清洁、避邪并获得新生命的作用,是清祓仪式必用之品。同时,盐作为食物的调味料、保存料,对于农耕民族的食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先民们首先是烧海草(藻)制取盐,后来直接晒海水制取盐。濑户内海周围曾经是日本最大的晒盐场,这种情景今天已不多见。盐作为调味料,是继火的应用之后,人类食文化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盐作为调味料、保存料使用,大大地拓展了食文化的时间和空间。

盐作为日常的三种基本神馔之一,反映了农耕民族食生活的最基本需要。将盐与其他食物分别供奉于神前,让食者自己来调味,是比较古老(平安时代以前)的调味方法。伊势神宫神馔所用的盐,是由神官们在春夏时节,采用古老的方法,将海水引入盐田,晒制成原盐。为防止它在多雨的潮湿季节里潮解溶化,又将它烧结成椎型的干盐,以备一年之用。在交通发达和冷藏技术日臻完善的今天,用盐来保存的食物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在神馔中,继续使用着咸干鱼贝,盐继续被作为保存料在使用着。所以神馔中的盐是食生活中的调味料和保存料的原型。

3.神馔使用的筷子。在盛神馔的折柜(食盒)里,装有一双筷子,是给神享用神馔时使用的。使用筷子国家的范围,大体与汉字文化圈的范围相同。筷子的使用大概是与米食有关。食用颗粒状并带有黏性的米饭,筷子最方便。所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成为日本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古代,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用手抓食。筷子和刀叉都是人手指的延长。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平安时代中期以前,筷子是U形的,像镊子那样夹着使用7。据说这是受到鸟啄食和人的拇指和食指挟取食物动作的启发。《古事记》里记载的从河的上游漂下来的筷子,大概是镊子形的,因为只有一头连着的镊子形的筷子才有这样的可能。然而,上世纪下半期从长冈京8出土了两根分开的筷子。这种筷子是从中国传入的,时间上比平安时代记载的要更早一些。两种筷子谁早谁晚?这里不作考证。至少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

166

里,两者是并用的,或者在宫中例行活动中使用镊子形的,而在生活中使用从中国传入的。以后,两根分开的筷子逐渐取代了镊子形的筷子。这大概与操作两根筷子对手的肌肉和神经的要求和刺激更高,挟取粒食、鱼食更灵活、方便有关,遂使筷子成为日本食文化的重要因素。

有资料说,在一些古老神社的祭祀中,还使用着镊子形的筷子。而在伊势神宫的祭典中使用的是两根分开的筷子,只是它比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筷子长一些。用于挟取神馔的筷子,是日本食文化的原型,反映了筷子在日本食生活中的演变和发展。

食生活、食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日本神道祭祀中的神馔大体形成于平安时代,以后,虽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大体保持着原有的古老传统。通过神馔可以看到日本食文化、食生活的原型。所以,研究神馔,对研究日本的食文化史、食生活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王守华教授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并给予了大力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1日本的历史,从第一代神武天皇,至第35代皇极天皇的年代,均系推算,并非史实。从36代孝德天皇(596?—654,645—654在位)才可靠起来。

2鸟居是神社入口处的“开”字形的建筑,表示圣域和俗界的分界线。神道认为森林(特别是神社的森林)是神的居所,是不能随便进入和砍伐的。所以神社及神社附近都有“千年不入斧”的原始林,保留了大量古树名木。神官的鞋子是木鞋,近年普通神社已用硬塑料制的木鞋来代替。铺设神社内的参道(道路)的颗粒较大的白色砂子叫“玉利砂”。

3自古以来有“佛教合十,神道拍手”的说法。拜神时拍手,表示对神的崇敬。明治神祇制度改革后,统一规定为“二拍手”(拍手两次)。但在伊势神宫的正式祭祀时依然保持着“八度拜”(八次拍手)的古制。

4古代由国家、藩封给神社的领地叫“神领”。二次大战后的土地改革时取消了神领,但仍以国家的

167

名义,向神社无偿地转让社地,而数量已大大不如从前。

5参见上田正昭:《伊勢の大神》,筑摩書房,1988年;《聞き書三重の食事》(《日本の食生活全集》24),農文協;矢野宪一:《伊勢神宮の神饌》,《調理科学》,第23卷第1号,48-53页。

6怀石料理是指茶席上在上茶前出的简单的日本料理,也叫茶怀石、怀石。由一汁三菜、清汤、主菜为基准,也有另加2-3道菜的,以具浓重的季节感和情趣为特色。怀石原来是指禅僧修行中,为对付寒冷和饥饿,将温石置怀中,以忍受饥饿和寒冷。因为该料理是由禅寺的和尚发明,故称怀石料理。

7多田道太郎等:《食の文化》,講談社,1980年,第23页。

8奈良末期,准备从平城京(今奈良)迁都,公元784年,开始在现在的京都府乙训郡向日町附近建造宫殿,这个宫殿叫长冈京。翌年,力主迁都的藤原种继被暗杀,此事被认为是迁都的不祥事件。加上其他因素,794年工程中止。改为迁都平安京(今京都)。

参考文献:

冈田米夫:《神社》,东京堂1993年。

王守华:《日本神道の现代意义》,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97年。

伊藤聪等:《神道》,东京堂2002年。

本田总一郎:《日本神道入门》,日本文艺社1987年。

《神道の本》,学习研究社1994年。

(王蓉:济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

168

神道神馔_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神道是在日本固有的民族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传承。神馔(しんせん)是神道祭祀时供奉给神的食品。如果说,神道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的话,那么,神馔可以说是日本食文化的原型,它反映了日本食文化的特点和日本食文化史的发展。 一、什么是神馔? “神馔”是神道祭祀时供奉给神吃的、喝的所有食物的总称。由于是专门供奉给神享用的,被蒙上了“神圣”、“神秘”的色彩,所以就不能与常人吃的东西一样称 为“食物” ,在古代称为“御馔”、“御食”(みけ)、“御贽”(みにえ)、“御物”(おもの)。神馔的制作方法也只是在部分相关的神官之间秘密传授,其全貌往往不为常人所知,这就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性。明治初年的神祇制度改革,对各神社供奉给神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加以统一,并置于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统称为“神馔”。除了少数传统古社外,全国大多数神社的神馔几乎变得完全一样。现代,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昌明以及对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视,对神道神馔的研究也日益开展。许多具有悠久传统的大神社,对各自的传统神馔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并逐步恢复了具有古代传统特色的神馔。在科学技术手段非常发达的今天,关于神馔的情报被媒体以各种手段传播,神馔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 (一)基本神馔———水、米、盐 一般神社和家庭神棚(神龛)日常供奉的是水、米、盐三品,这是人最基本的 生活必需品,也是神道供奉神的最基本供品,称为“基本神馔” 。在各种例行祭祀时,除上述三品外,还要供奉精米、糙米以及米的制成品(米饭、米饼)、酒(清神道神馔———日本食文化的原型王蓉156

酒、白酒、黑酒、甜酒)、干鲜海鱼(鲷、鲣、鲨鱼、鱿鱼等)、干鲜河鱼(香油鱼、鲤鱼等)、海藻(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干鲜鲍鱼、海参、野鸡、水鸟、时令蔬菜、时令水果等。除个别神社外,一般没有肉类。应各种祭祀对象的差异和祭祀的特殊需要,演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神馔。下面以神社神道的中心—— —伊势神宫的神馔为例,对神馔作一介绍和分析。 伊势神宫(简称神宫)位于三重县伊势市五十铃川之上,由正宫皇大神宫(内宫)和丰受大神宫(外宫),以及分布在它周围的125所别宫、摄社、末社、所管社、别宫所管社组成。内宫供奉皇祖天照大神,外宫供奉专司五谷产灵的丰受大神(谷神、水神、食物神)。按照神话传说天照大神是天皇的祖先,原本供于皇宫中,与天皇“同床共殿”。第十代崇仁天皇时迁出宫外,几经周折,第十一代垂仁天皇时1,镇坐于此,创建伊势神宫。从此,伊势神宫一直被作为日本皇室和国家的最高宗庙,是神社神道的中心。“伊势之国是美味之国”(《日本书纪》)。富饶的伊势湾,清澈的五十铃川,肥沃的稻田和菜园,郁郁葱葱的神路山,盛产山珍海味,是一座天然的大食橱。当初选定在此地建伊势神宫,“美味之国”也许是个重要的原因。 伊势神宫每日有早晚两次常规祭典(日别朝夕大御馔祭)。此外,每年有以神尝祭(10月15日)和月次祭(6月30日、12月30日称为“由贵大御馔祭”)三大祭典为首的100多个重大祭典。还有每20年一度的“式年迁宫祭”那样的盛大祭典。如果加上所属的别宫、摄社、末社、所管社、别宫所管社的祭典,每年共有1500个大小祭典。几乎在所有的祭典中,都要供奉神馔。下面就神宫的每日两次的常规祭典,和每年三大祭典的神馔作一介绍。 (二)伊势神宫常规祭典(日别朝夕大御馔祭)的常规神馔 每日早晚两次常规祭典的神馔称“常规神馔”。常规神馔只供奉于外宫的御馔殿,内宫的诸神们每天到此殿来享用供奉。每天有五名神官专门负责制作神馔,他们从值班的前一天起,就要住进斋馆,斋戒沐浴,清祓身心。次日清早5时(冬季为6时),来到制作神馔的专用厨房(忌火屋殿),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方法发火。用这种方法取得的火叫做“忌火”,意思为“清洁干净”的火。生火以后,在没有烟囱的古老灶具上,用蒸罐(甑)将米蒸成饭,称为“强饭”。 常规神馔的品种有米饭(强饭)、盐、水、鱼(鲣、鲷,夏天用干鲣干鲷和干鱿 157

日本第八代女装原型

原型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平面样板设计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域相邻, 人种体型相同, 文 化相近等多方面的原因, 日本文化式原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因此, 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每次变化都 值得我们密切注意。而掌握其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借鉴, 有助于提高我国制衣行业样板 设计的能力。最近,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跟以往的原型相比, 尤其是与目前国内正在 使用的第七代原型相比, 该原型有了显著的变化。了解其新的特点, 对服装样板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 将对最新的两代原型作一比较, 分析其优劣, 并对新原型在样板设计中的运用与推广, 发表一点初步的意见。

1. 1比较分析 1.1.1 定性分析这里对制图的简、繁, 省道设计等方面作一简单的比较。 (1)在制图过程中可以明显体会到, 第七代原型显得比较简单, 而第八代原型显得比较复杂。但两代原型 制图所需要的尺寸是相同的, 都只要两个尺寸, 即胸围和背长。 (2)第八代原型增加了省道设计, 而且将省道划分得很细, 位置分配亦很合理, 还依其位置的不同设计了 不同的省道量, 更加明显地突出了女性的人体体型, 也提高了服装的造型功能。可以说, 第八代原型更像是那 种经过加工了的原型, 更接近实用原则。而第七代原型, 仅仅提供了一个操作的平台, 所有

一切都需要进行 重新设计, 虽然适用面广, 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3)第八代原型的前后腰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而不像第七代原型, 前后衣片的腰节错开了一定的量。造 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就是两者对胸凸量的处理方法不同。第八代原型是将胸凸量在胸围线以上的部分中 处理掉了, 而第七代原型则是将其置于胸围线以下的部分中。正是由于胸凸量处理方法不同, 使得两者的使 用性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过第七代原型的人都深有体会, 那就是胸凸量的处理有点麻烦, 需要同时考虑 腰节线, 以及和袖窿深互相配合的问题。而第八代原型, 则很好地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处理, 就是将胸凸量置于 胸围线上, 这样, 在单独考虑胸凸量的处理时, 如非造型设计上的需要, 就不会牵涉到腰节线与袖窿深了, 结 果使得胸凸量的处理变得简单, 方便了应用。 (4)第八代原型的定寸用得比较多, 如其前后肩斜采用了固定的角度, 使得肩斜的变化不受其他尺寸的 影响。从人体结构的角度来说, 这是合理的。因为, 正常体型的人体, 除了肩宽不同, 其肩斜的角度大致是相 同的。至于特殊的肩型, 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补正。而第七代原型将肩斜与胸围尺寸相挂钩, 从同一体型不 同号型的角度考虑, 人体的胸围与肩斜之间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但对不同体型来说, 这一比例关系是不相 同的, 特别是同一个人的身体在有胖瘦变化时, 其胸围的变化是明显的, 而肩斜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明确说明 将肩斜与胸围联系在一起是不合理的。定寸用得较多的另一个体现是, 在根据胸围来推算其他尺寸时, 在公 式中增大了定寸的值, 相应地缩小了比例系数。此变化的具体情况, 如表1 所示。 表1两代原型比例公式之比较 部位后横开领胸围线胸宽背宽 第八代原型B 24+3.6 B 12+13.7 B 8+6.2 B 8+7.4 第七代原型B 20+2.9 B 6+7 B 6+3 B 6+4.5 (5)袖子原型的制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第八代袖子原型是依据衣身而作出的, 虽然制作过程变得有些 复杂, 但这样使得袖子与衣身更能对应吻合。同时, 其对袖山弧线也作了改变, 在弧线的顶部增加了凸势, 而 对底部弧线两边的凹势进行了控制, 力争使其与对应的袖窿弧线走势相吻合。这样, 使袖子看起来很饱满, 造 型更完美。第七代袖子原型, 其袖肥与袖山均是依衣身原型的袖窿弧长度来确定的。这样做出的袖子, 虽然 在整体上不会有大的出入, 但细节部位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所以, 依其设计宽松袖时, 不

日本神道史及其政治影响

日本神道史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摘要】:日本神道思想起源于公元九世纪,形成于日本民族的原始社会,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神道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可以说,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神学思想在日本社会政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简述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其历史政治地位和作用,重点探讨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神道思想形成发展政治影响 日本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中,神道和神国思想的结合毫无疑问,对日本民族和国家的近现代文化,政治和国家统一发展富强以及国家向外侵略和扩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影响中,除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日本的神道思想在社会发展中往往所起大多都具有积极方面的作用。 日本神道思想起源于公元九世纪,形成于日本民族的原始社会,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神道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可以说,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神学思想在日本社会政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简述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其历史政治地位和作用,重点探讨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和简要发展 在公元九世纪,日本社会进入德川时期,相当于日本的战国时代,国家分裂现象严重。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好处在唐朝的兴盛时期。由于日本国内的战乱,使得中国唐朝时期的先进文化不能被传入日本,日本向唐朝学习的积极性也骤然下降,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先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在日本国内战火的洗礼中慢慢的发生在转变,以至于成为儒从神和佛从神。在当时,日本国内人民的向外学习意识被民族主体意识即同化意识所取代,使得当时在日本国内兴起的神道思想得到吹捧,并逐渐在日本政治文化增强地位,直到最后确立发展成为具有主导性优势思想。 日本的神道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发展形成并且确立,最终在日本神道思想的逐步演变过程中,还催生出日本神国学说以及日本武士道精神等,直到今日在日本还有崇尚神祭拜神的风俗,日本的靖国神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日本的社会中神道思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二、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在日本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的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日本整个国家的制度,行为和精神可定会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可以基于文化思想对政治的渗透作用,从制度,行为和精神三个方面来探究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

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下面就对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制图方法一步步进行演绎。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绘制衣身原型1.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为宽绘制一个矩形。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

2.定位胸围线BL。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 3.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 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

4.绘制侧缝线。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 线)相交: 5.绘制后领口。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

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绘制后肩斜线。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 7.绘制前领口。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 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绘制前肩斜线。在前胸宽线上从上往下量取2×后领宽/3做一点,直线连接前肩颈点和该点做前肩斜线,将前肩斜线的长度延长至后肩斜线-1.5cm的长度:

日本文化式原型

《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的基本应用原则》 日本文化女装原型包括身原形、袖原型与裙原形。它是女人体基本服装形态的平面展示,是实现女装设计师梦幻般构思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极轻松地将极其复杂的服装结构、造型及款式给予准确的表现。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不仅是因为其服装原型自身的造型准确、结构合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一整套完备的应用原则,这其中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应用原则,它们分别是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移动转换原则和服装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 在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中,由于女装身原型的结构变化复杂,并且易于表现文化原型的应用原则,因此,仅以女装文化身原型为例,阐述其应用原则。 一、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设计移动转换原则 (一)、省的概念及功能 1、省 服装中“省”的形式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格陵兰。省(DART)的出现,构成了以往在衣片上不曾有过的、吻合人体形态的体面转折线,它把服装从裁剪的平面性彻底地分离出来,从此确立了欧洲乃至世界以三维空间构成窄衣文化的起点。 ッ)是服装设计师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依据人体的体型、服装的省(DART、ダ —— 服装面料的特征以及服装造型、款式设计的要求,在衣片结构上设定的缝合部位及裁剪部位。 2、功能 省不仅具有将服装面料从平面转化为吻合人体基本立体型态的功能、同时,它也是实现服装设计师的服装造型、款式设计以及重塑人体形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二)、省的形式 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省在形式上大体可以分为完形省和非完形省两种。 完形省是指服装省的形态完整,分割形式对称。表现形式呈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如:钉子省、锥子省、橄榄省等。(如图1—1 ) 非完形省也称为隐性省。它是指服装省的功能完备,具有省的特征,但是省的形式不完整,省的依据人体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表现形式为对称或非对称。它是完形省的一种变化形式,在结构设计中是一种变省为线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表现形式是—分割线。如:公主线、刀背线(FRENCH DART)、育克线(YOKE LINE)、克夫线(CUFF LINE)、后背中心线等。(如图1—2 )

日本文化原型与东华原型的比较分析

日本文化原型与东华原型的比较分析 摘要:对比分析文化式原型与东华原型,认为原型作为时代的产物,会随着人体体型、人体活动机能性、服装造型及流行等的不同而变化,我国目前的原型法(文中以东华原型为例)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国的服装原型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所谓“服装原型”是指符合人体原始状态的基本形状,同时,原型也是服装结构与服装板型设计的基础,它能够轻松地将极其复杂的服装结构、造型及款式给予准确的表现。因此,服装原型是设计师实现梦想般构思必不可少的手段。 虽然美国、英国的服装原型及结构设计理论正逐渐向我国的服装教学及设计理论中渗透,但是,由于地域性及人体体态的差异,我国的大部分高等服装院校在讲解结构设计及结构制图课程中仍然是以日本服装原型及结构设计理论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其中在女装结构设计中以讲解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的结构理论为主,有关书籍、资料中介绍的也都是文化式原型。目前国内使用的仍然是80年代在日本开发的一种原型。 我国服装基础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90年代加强了对国外原型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结构设计及结构制图技术的现代化。在充分吸收、消化国外原型的同时,越来越来的人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不能长期依赖它国的原型技术,要建立以符合中国国民体形及其服饰文化的中国式原型技术。早在1981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班就推出了设袖窿省的服装原型,东华大学也在1988年开始了中国服装原型的研究,推出了东华原型。近20年来,中国服装工作者一直在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民体形及其服饰文化的中国式原型技术努力,推出了服装母型裁剪法、梅式原型直裁发、中国旗袍板型法等多种中国服装原型方法。 1.原型研究方法 日本文化服装原型是在对人体进行大量测试后推出的计算公式,并经过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对众多人的穿着测试进行多次修改、改正形成。 东华原型的研究人员为了研究中国女性体形特征,自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取了534个20到29岁的青年女子作为原本。根据534个原本的测体数据,剔除离散性很大的野子点数据,对其余数据进行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华东地区青年女性各重要部分均值及标准差结果以及一元、二元回归方程式。再用测得的人体平均值做成人标准体人台。原型的结构制图采用立体构成的方法相结合,即图形的形式从标准人台上得到,而平面制图的公式则是将回归关系式加以简化形成使用公式。 东华原型的建立仅研究了534个原本,而中国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差别,各地的女性体形也有不同。制定东华原型的前期人体计测分析工作似乎做的还不够,仅仅依靠一所高等院校完成这样一个规模巨大、费时、费力、费钱的人体计测工作,显然是很不现实的。在日本,每年JIS(日本工业规格)都要依据本国国民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对人体体形的影响,实施宏观国家标准的修订,有关行业也根据JIS修订后的标准做出专业化调整,这种调整大多数是以mm计算的微调。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必要,但我国目前是无法做到这些的。人体计测分析工作还需要整个服装行业共同的、不断的努力。 2.原型立体构成形式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曲面体,将平面的布料覆合于人体时,由于人体以BP为中心的乳房部的隆起,在乳房部周边会形成皱褶;由于人体背部背胛骨和大圆肌、小圆肌的隆起,在背部的周边会形成皱褶,必须将前(后)衣身的胸围线(背宽线)以上的浮余量充分消除,腰围线必须呈水平线,以使服装的结构平衡。立体构成要注意以下构成要素: (1)前后衣身布样的纵横线要与标准人台的FNL\BNL\BL\WL相吻合 (2)前后衣身的正中线应与水平线成垂直状态,WL应成水平状态 (3)前浮余量的收取应注意将BL做成水平线为前提,后浮余量的收取应注意将背宽线做成水平线为前提(4)颈围线与人台颈根围相一致,袖窿线距腋深下落2cm,前胸宽、后背宽与标准人台的对应部位基本相符对于不同的原型,消除浮余量的方法各不同。如图1所示,旧版文化式原型前衣片的浮余量集中在腰节处,从侧面看,胸围线小于腰围线,其立体构成呈梯形。而东华原型和新版文化式原型的前衣片的浮余量集中在袖窿处,从侧面看,胸围线等于腰围线,其立体构成呈箱形。文化式原型后衣片的浮余量集中在肩部,东华原型后衣片浮余量消除在袖窿处,在后片进行款式变化时不如文化式原型方便。实际上,东华原型后衣片浮余量处理本来就是肩省的一种转移,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论日本神道教文化

论日本神道教文化 关键词:神道教,文化;民族;影响 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在古代的几乎全封闭的日本,神道教的产生和自我发展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完全能够反映当时的日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思想。并且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名称来源 公元5至8世纪,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外国传入的佛法。 “神道”二字虽然源自中国汉字,但实际上中国与日本对此词的概念不同,我们若按字面来解释神道教,必会被其名称所误导。日本人称一切神明为Kami,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Kami。日本人称皇室、氏族的祖先与已逝的伟人英雄之灵魂为Kami,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岳、树木、狐狸等动植物与大自然的灵称为Kami。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也就是说:神道教所祭拜的“神”不仅是中国人所谓的神只,亦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都称为神。 发展与阻力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教信徒甚为反对。由大陆渡来的有力氏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拥护神道教,反对佛教。佛教僧侣具有大陆先进的知识,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时神道教失势,然至8世纪末,佛教僧的权力亢进,天皇欲制佛教的势力,因而神道教再度得势,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仰两宗教。至江户时代末期,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两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兴“废佛毁释运动”。神道教成为国家的宗教。虽明治政府承认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教成为日本国民的义务,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神道大致有三种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个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创始人;民俗神道无严密组织,是农民自己祭祀农事和路神。明治维新后,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将神社神道定为国教,即国家神道,由政府出资资助。古来神道的祭祀神职人员、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级神职人员一般都是世袭。明治政府不采传统的制度,废止世袭职。设置内务省中一部局来管辖全国神社,而神职皆成内务省的职员。又将古社中多数小者,由政府统筹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后,在盟军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裕仁天皇发布诏书,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废除国家神道,政府不得资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经成为日本神道信仰的主流。 对日本国民的影响和军国主义的关系

关于日本神道教的简单介绍

关于日本神道教的简单介绍 什么是神道教: 神道是日本原始宗教,以祭祀日本本土天神地祇为主,以日本皇祖皇宗的遗训为内容,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神道教的起源: 神道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公元5世纪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传统信仰与外国传入的佛法。是以在《日本书纪》〈用明天皇纪〉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现了“神道”这个称呼。 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日语中的“かみ”(kami)。当时的日本人称已逝的人之亡灵为“かみ”,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神及树木、狐狸等动植物的灵魂称为“かみ”。“かみ”还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其后,人物神的历任天皇、幕府将军、功臣、武士等也渐渐被作为膜拜对象,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而现在,根据日本文化厅统计在日本国内约有1亿2百万支持者,占日本人口比例近85%。但日本五大新闻之一的《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指出很多日本人不过是进去寺庙里面求神许愿罢了,并不是真正信仰,与中国大陆类似。 祭祀活动: 日本神道祭祀包括了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大祀包括大尝祭。中祀包括新尝祭、神尝祭、相尝祭、神衣祭、祈年祭。小祀包括镇花祭、镇火祭、镇魂祭、三枝祭、道享祭、风神祭、祈雨止雨祭、月次祭、星祭、招魂祭、荒神祭、地镇祭。《古事记》中除了至尊神天照大神以外,神道教的神按职别包括六个辅佐神、五部上祖神、三十二神、五行神、风神、雷神、山神、草神、海神、河神、二十一祓神、六福神、道祖神、和歌神、八大武神、军神、酒造祖神、医术祖神、神乐祖神、服部祖神等等。 神宫里的神官称为祭主、大宫司。神社的首领称为神主,其下有祢宜(觋)、祝、巫(神子)等等。神乐舞女称为巫女。明治二十七年颁布《神官神职服制》敕令,此后修正3次,分为正装、礼装、常装。正服黑罗冠、略服乌帽子(有位立乌帽子、无位折乌帽子)。正服衣冠,四位以上缝腋位袍黑唐草纹、五位赤唐草纹、六位以下绿无纹、无位黄平绢无纹。礼装斋服服制与位袍同,用白绢。中单短帷子,有位者为红绫,无位者红绢。下着指贯,三位以上紫底藤丸纹,四位五位紫平绢,六位以下浅黄平绢。此外有衣冠代用布衣,即无襕狩衣。常装包括狩衣和净衣。中祭、小祭的祭服为常服,即狩衣。别官以下仆从服白张。供品称为神馔,包括饭、饼、白米、黑米、野鸟、水鸟、海鱼、川鱼、海菜、野菜、果实、盐、酒。 关于皇祖天照大神: 日本神道教以天照大神祭祀为中心。天照大神是天皇一系的祖宗神,天皇所郊祀的天神太乙,即日神,为高天原八百万神的君王。天照大神赐给其子孙三神器,即八咫镜、草薙剑、八阪琼曲玉,作为统治的凭证神玺,保佑子孙永远统治日本。14世纪北畠亲房著《神皇正统记》,上起于神代,终兴国初。《神皇正统记》中的天皇世系经德川光圀《大日本史》采纳成为官方史家定说。 派别: 神道大致有三种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个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创始人;民俗神道无严密组织,是农民自己祭祀农事和路神。明治维新后,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将神社神道定为国教,即国家神道,由政府出资资助。古来神道的祭祀神职人员、神主(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级神职人员一般都是世袭。明治政府不采传统的制度,废止世袭职。设置内务省中一部局来管辖全国神社,而神职皆成内务省的职员。又

论神道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论神道教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摘要: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在古代的几乎全封闭的日本,神道教的产生和自我发展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完全能够反映当时的日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思想。并且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神道教;日本社会;天皇;武士道;民族 神道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一直到公元5世纪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外国传入的佛法。是以在《日本书纪》〈用明天皇纪〉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现了“神道”这个称呼。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信徒甚为反对。由中国渡来的有力氏族,例如苏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拥护神道,反对佛教。佛教僧侣具有中国先进的知识,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时神道失势,然至8世纪末,佛教僧兵的权力亢进,天皇欲制佛教的势力,因而神道再度得势,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仰两宗教。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的神社,两者浑然。例外的是伊势神宫,供奉天皇的祖先,属于古神社。至江户时代末期,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两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兴“废佛毁释运动”。神道成为国家的宗教。虽明治政府承认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成为日本国民的义务,成为统治国民的手段。当时在日语中称为“国家神道”。在日本国内约有1亿600万人信仰此教,占日本人口比例近85%。 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至100天内,都会被父母带领参拜神社,在3、5、7岁的11月15日所谓三五七节要参拜神社,升学、结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时求签,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礼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个神社门前有一个叫做“鸟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门楣上挂一铃铛,悬一粗绳,参拜者先要拉动粗绳,再大声鼓掌以惊动神灵,然后双手合一默默祈祷。一般不用下跪,但进入殿内须脱鞋。因日本大学升学竞争相当激烈,每年高考时,都有大批学生到神社祈

纸样师必备-日本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纸样师必备-日本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原型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平面样板设计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域相邻, 人种体型相同, 文化相近等多方面的原因, 日本文化式原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因此, 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每次变化都值得我们密切注意。而掌握其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借鉴, 有助于提高我国制衣行业样板设计的能力。最近,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跟以往的原型相比, 尤其是与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第七代原型相比, 该原型有了显著的变化。了解其新的特点, 对服装样板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最新的两代原型作一比较, 分析其优劣, 并对新原型在样板设计中的运用与推广, 发表一点初步的意见。1比较分析1.1.1 定性分析这里对制图的简、繁, 省道设计等方面作一简单的比较。(1)在制图过程中可以明显体会到, 第七代原型显得比较简单, 而第八代原型显得比较复杂。但两代原型制图所需要的尺寸是相同的, 都只要两个尺寸, 即胸围和背长。(2)第八代原型增加了省道设计, 而且将省道划分得很细, 位置分配亦很合理, 还依其位置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省道量, 更加明显地突出了女性的人体体型, 也提高了服装的造型功能。可以说, 第八代原型更像是那种经过加工了的原型, 更接近实用原则。而第七代原型, 仅仅提供了一

个操作的平台, 所有一切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虽然适用面广, 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3)第八代原型的前后腰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而不像第七代原型, 前后衣片的腰节错开了一定的量。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就是两者对胸凸量的处理方法不同。第八代原型是将胸凸量在胸围线以上的部分中处理掉了, 而第七代原型则是将其置于胸围线以下的部分中。正是由于胸凸量处理方法不同, 使得两者的使用性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过第七代原型的人都深有体会, 那就是胸凸量的处理有点麻烦, 需要同时考虑腰节线, 以及和袖窿深互相配合的问题。而第八代原型, 则很好地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处理, 就是将胸凸量置于胸围线上, 这样, 在单独考虑胸凸量的处理时, 如非造型设计上的需要, 就不会牵涉到腰节线与袖窿深了, 结果使得胸凸量的处理变得简单, 方便了应用。(4)第八代原型的定寸用得比较多, 如其前后肩斜采用了固定的角度, 使得肩斜的变化不受其他尺寸的影响。从人体结构的角度来说, 这是合理的。因为, 正常体型的人体, 除了肩宽不同, 其肩斜的角度大致是相同的。至于特殊的肩型, 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补正。而第七代原型将肩斜与胸围尺寸相挂钩, 从同一体型不同号型的角度考虑, 人体的胸围与肩斜之间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但对不同体型来说, 这一比例关系是不相同的, 特别是同一个人的身体在有胖瘦变化时, 其胸围的变化是明显的, 而肩斜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明确说

浅析近代日本历史中的国家神道

从明治维新至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是日本神道教发展鼎盛时期, 发展成了国家神道。 国家神道教是神社神道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日本近现代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以皇室和国家为核心的、服务于日本强权政治的、为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的国家宗教形式。 国家神道不同于古代神道的祭政一致的皇室神道, 而是以鲜明的为日本近现代法西斯专制政治服务特征并融合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的特殊神道。这种神道在明治维新后居于国教位置被称为国家神道。国家神道被明治天皇确定为国教。此后, 国家神道在行政教育等方面与国家政治紧密结合, 对日本民众进行敬神爱国、尊祖崇皇教育, 把复兴皇道和崇拜天皇作为最高要求, 他们要国民尊奉皇祖神天照大神, 宣扬“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的观点, 为日本近代社会建立天皇制国家政治体制鼓吹呐喊。 国家神道的形成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868年至1889年是国家神道的形成期。明治维新初期, 天皇曾下令神佛分离。这是因当时的佛教寺院在幕藩制度下已经成了封建统治的基层组织, 不利于天皇的统治, 也使神道教的地位受到严重影响。所以, 当神佛分离的命令一颁布, 蓄谋已久的神道教的神职人员, 立即伙同国学家、儒学家和维新后新政府的地方官员, 掀起了排佛毁释的风潮。佛教遭受了沉重打击, 而神道教一跃取得了宗教界霸主地位。

在颁布神佛分离令的同时, 天皇还下令重新恢复神抵官。神抵官的职责除了负责祭祀天地之神、八神和历代皇灵以外, 还负责对民众的宣传教化工作。国家把全国所有神社进行统一控制管理, 并以祭礼天皇祖神的伊势神宫作为神社的本宫。天皇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教”的一元化精神统治, 但是, 进入近代社会后, 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得到发展, 要求实现民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 明治政府不得不在宗教政策上做出一些调整。明治4年1871年神低官被降格为太政官管辖的神抵省。1872年, 又改为教部省, 并把其他宗教也纳入其管辖之下。这样, 明治政府的宗教政策由激进的神道国教化转变为有组织的国民教化。教部省制定的“身行敬神爱国”、“心明天理人道”和“奉戴皇上并遵守皇旨”三条教则, 是国民教化的准绳, 也是当时国家神道的日号式教义。 1889年至1900年是国家神道教义的完成时期。由于教部省的设立和神佛合并布教政策的实行, 佛教势力卷土重来, 他们极力宣扬人民有“信教自由”口号。同时, 神道教方面也暴露出了教义贫乏和布道活动僵化的毛病。这样, 为了维护国家神道的至上地位, 与教部省同时成立的大教院不得不撤消, 代之以神道事务局, 接着, 又宣布祭祀与宗教分离, 并相继承认原属神道教务局的教派神道独立。1889年的明治23年, 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日本神道教

日本神道教 神道,日本原始宗教,以祭祀日本本土天神地祇为主(包含各种土生妖魔鬼怪),以日本皇祖皇宗的遗训为内容,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神道,惟神の道(随神の道) 假名しんとう,かんながらのみ 历史 神道起初没有正式名称。一直到公元5世纪至8世纪,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创造“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传统信仰与外国传入 的佛法。以在《日本书纪》“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现“神道”这个称呼。 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日语中的“かみ”。当时的日本人称已逝的人之亡灵为“かみ”,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神及树木、狐狸等动植物的灵魂称为“かみ”。“かみ”还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其后,人物神的历任天皇、幕府将军、功臣、武士等也渐渐被作为膜拜对象,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佛教初传入日本时,神道信徒甚为反对。由中国渡来氏族,例如苏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拥护神道,反对佛教。佛教僧侣具有中国先进的知识,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时神道失势。然至8世纪末,佛教僧兵的权力膨胀,天皇欲制衡佛教的势力,

因而神道再度得势,两种宗教逐渐互相混合。至明治时期,百姓等信仰两宗教。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的神社,两者浑然。例外的是伊势神宫,供奉天皇的祖先,属于古神社。德川家康的儒臣林罗山提出神道即尧舜之道,皇祖皇宗的正道与儒教的精神同一。 至江户时代末期,国粹的神道理论家宣称,两者不能相混。本居宣长反对把儒家和神道混同,由此产生了复古神道。荷田春满及其门人贺茂真渊主张以孝道为先,孝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复古神道主张古道即神道,万国都承蒙天照大神的御德;日本是天照大神降生之国,其子孙天皇万世一系,继承三种神器,居于万国之上。平田笃胤是复古神道的集大成者。平田笃胤早年在朱子学者中山青莪门下学习汉学,批判太宰春台《辨道书》,著有《古道大意》,提出日本人都是神的后裔。他以中国自古革命不断、乱臣贼子众多为根据,论证日本输入儒道以来也战乱不断。他在《赤县太古传》、《三五本纪考》中提出,中国才是日本神祇渡海所经营的,三皇五帝是从日本渡海去的神;他著《俗神道大意》排斥其他神道派别为俗神道。 明治元年正月,明治天皇下诏宣布太政复古。 明治元年十月十七日,明治天皇亲祭冰川神社并下诏宣布祭政一致: 明治二年12月,宫内建成新神殿,供奉八神、天神地祇和历代皇灵。1870在新神殿中举行天皇亲祭,并发布《镇祭诏》: 明治3年1月3日(1870年2月3日),明治天皇作大教宣布诏书:随后神道成为国家的宗教。虽然明治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但崇拜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 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 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 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 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 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 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 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

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 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 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 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 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 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 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 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 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 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 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 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 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 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 F.胸省:胸省量(B*/4-2.5)°=18° 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

日本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原型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平面样板设计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域相邻, 人种体型 多方面的原因, 日本文化式原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因此, 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每次变化都密切注意。而掌握其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借鉴, 有助于提高我国制衣行业样板力。最近,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跟以往的原型相比, 尤其是与目前国内正七代原型相比, 该原型有了显著的变化。了解其新的特点, 对服装样板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两代原型作一比较, 分析其优劣, 并对新原型在样板设计中的运用与推广, 发表一点初步的意见

1. 1 比较分析 1.1.1 定性分析这里对制图的简、繁, 省道设计等方面作一简单的比较。 (1)在制图过程中可以明显体会到, 第七代原型显得比较简单, 而第八代原型显得比较复杂。但两要的尺寸是相同的, 都只要两个尺寸, 即胸围和背长。 (2)第八代原型增加了省道设计, 而且将省道划分得很细, 位置分配亦很合理, 还依其位置的不同道量, 更加明显地突出了女性的人体体型, 也提高了服装的造型功能。可以说, 第八代原型更像是工了的原型, 更接近实用原则。而第七代原型, 仅仅提供了一个操作的平台, 所有一切都需要进行虽然适用面广, 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3)第八代原型的前后腰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而不像第七代原型, 前后衣片的腰节错开了一定的象的根本原因, 就是两者对胸凸量的处理方法不同。第八代原型是将胸凸量在胸围线以上的部分中而第七代原型则是将其置于胸围线以下的部分中。正是由于胸凸量处理方法不同, 使得两者的使生了较大的变化。用过第七代原型的人都深有体会, 那就是胸凸量的处理有点麻烦, 需要同时考虑以及和袖窿深互相配合的问题。而第八代原型, 则很好地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处理, 就是将胸凸量置这样, 在单独考虑胸凸量的处理时, 如非造型设计上的需要, 就不会牵涉到腰节线与袖窿深了, 凸量的处理变得简单, 方便了应用。 (4)第八代原型的定寸用得比较多, 如其前后肩斜采用了固定的角度, 使得肩斜的变化不受其他尺人体结构的角度来说, 这是合理的。因为, 正常体型的人体, 除了肩宽不同, 其肩斜的角度大致是于特殊的肩型, 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补正。而第七代原型将肩斜与胸围尺寸相挂钩, 从同一体型不角度考虑, 人体的胸围与肩斜之间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但对不同体型来说, 这一比例关系是不相别是同一个人的身体在有胖瘦变化时, 其胸围的变化是明显的, 而肩斜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明确说胸围联系在一起是不合理的。定寸用得较多的另一个体现是, 在根据胸围来推算其他尺寸时, 在公了定寸的值, 相应地缩小了比例系数。此变化的具体情况, 如表1 所示。 表1 两代原型比例公式之比较 开领胸围线胸宽背宽 型 B 24+3.6 B 12+13.7 B 8+6.2 B 8+7.4 型 B 20+2.9 B 6+7 B 6+3 B 6+4.5 (5)袖子原型的制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第八代袖子原型是依据衣身而作出的, 虽然制作过程变得这样使得袖子与衣身更能对应吻合。同时, 其对袖山弧线也作了改变, 在弧线的顶部增加了凸势, 线两边的凹势进行了控制, 力争使其与对应的袖窿弧线走势相吻合。这样, 使袖子看起来很饱满, 。第七代袖子原型, 其袖肥与袖山均是依衣身原型的袖窿弧长度来确定的。这样做出的袖子, 虽然不会有大的出入, 但细节部位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所以, 依其设计宽松袖时, 不会出现问题, 而设计合体袖结构时, 特别是要考虑到袖片与衣身的平衡时, 就会容易出错。 1.1.2 定量分析首先, 对一些隐含的公式进行推导。 型中前肩斜:2 3(B 20+2.9 )-0.5= B 30+1.4 3(B 20+2.9 )= B 30+1.9 1 2(B 2+5 )= B 4+2.5 (后胸围大与此相同) B 20+2.9-0.2= B 20+2.7 型中前肩斜: sin22°{ cos22°+1.8} ≈B 30+1.8 in18°[ (B 12+2.8 ) cos22°+1.8+ B 32-0.8] ≈3B 80+1.2 B 8+6.2+ B 32+[ B 2+6- (B 8+7.4+ B 32+ B 8+6.2 ) ] 2=17 B 胸围大:B 2+6- (17B 64+2.4 )=15 B 64+3.6 B 24+3.4 =84 cm, 背长L =38 cm 为标准, 分别用两代原型的计算公式, 得到各部位的尺寸数据, 然后分析其变化, 结果见表2。 表2 两代原型各部位尺寸比较 cm 七代原型第八代原型初步比较分析 ×2 6×2 增大了 16.7 略微变窄 .5 17.9 变窄明显 20.7 略有提高 9.2 9.1 几乎不变

新旧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比较分析

新旧日本文化式原型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从日本文化原型板的立体构成形式、基本松量、胸省量、肩斜角、前后身腰节高度差等方面,对新旧日本文化式原型进行比较分类,论证了新文化式原型板更适合中国年轻女性的体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松量、衣片、原型、变化、比较 中国人体型与日本人体型相近,所以日本的文化式原型在我国运用较广,其以采寸少,制图容易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体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上人们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理解,现代女性越来越注重体形美,补正内衣的出现均使原有的文化式原型适用度下降。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于1999年下半年推出了最新版本的文化式原型。这里将其新、旧版本原型进行比较分析。 1 原型立体构成形成 女性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曲面体.将平面的布料覆合于人体时,由于孚L房部的隆起,在乳房部的周边会形成皱褶;由于人体背部背脚骨和大圆肌、小圆肌的隆起,在背部的周边会形成皱褶.必须将前(后)衣身的胸围线(背宽线)以上的浮余量充分消除,同时腰围线必须呈水平线,以使服装的结构平衡.立体构成要注意以下构成要素: 1)前后身布样的纱向与水平线要与标准人台的FNL、BNL、BL、wL相一致。 2)前后身的中心线应与水平线成垂直状态,WL应成水平状态。

3)前后身浮余量的收取应注意分别先将BL线做成水平线,背宽线做成水平线。 4)颈围线与人台颈根围一样,前胸宽、后背宽基本符和标准人台的对应部位,袖窿线距腋深下降 2Cm左右。 1.1 旧原原型衣片结构图 为了更直观的表达原型,将旧原型衣片结构图用以说明,如下图1所示: 图1 旧原型衣片结构图 1.2 新原型衣片结构图 1999年下半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的新版文化式原型,其衣片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新原型衣片结构图 1.3 新旧原型袖片结构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