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为促进我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保证项目实施成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以下简称“示范课程”)建设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力争建设一批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逐步推动我省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实现研究生示范课程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我省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第三条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以下统称“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

第四条获准立项的示范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建设期间由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评审

第五条我省高校中所有列入博士、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教学计划,经过三轮以上教学实践检验,并列入本校优秀(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均可申报示范课程。

第六条申报示范课程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较好地体现现代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课程内容较好地反映本领域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与本科生同类或相近课程知识要有显著区别;

(二)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教授职称,有五年以上的研究生教学经验;科研能力较强,有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教学水平高,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能力强;

(三)课程有一套完整的、较好体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选用或自编教材(包括教材讲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课件);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先进,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成效明显,促进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激发创造力成效明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成效明显;

(五)实验(实践)型课程具有相应的良好实验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正常开展实验实习、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

(六)课程教学手段先进,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成果丰富,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或双语进行教学,具有实行课程开放的条件;

(七)课程教学效果好,研究生对本门课程满意度较高;

(八)申报单位在经费资助、开放管理等方面积极支持课程建设与改革。

第七条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项目申请人根据当年项目申报通知的有关要求,如实填写项目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初审推荐后,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主管部门;

(二)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对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进行审核批准后公布。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八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为:

(一)制(修)订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规划;

(二)组织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三)合理安排并及时拨付项目经费;

(四)审查、公布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情况;

(五)备存项目申报、检查和验收材料。

第九条项目所在高校的主要职责为:

(一)组织本校教师按要求申报项目;

(二)组织对本校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初选和汇总工作;

(三)对本校获批项目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资助(不低于省财政资助额度的30%);

(四)配合主管部门对本校获批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并留存相关文档。

第十条项目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为:

(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管理项目经费卡(本)和项目经费开支;

(三)按要求接受主管部门或所在高校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如实报告项目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四)变更项目负责人,须经原负责人书面申请和新负责人签字同意、主管部门审批;因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影响建设质量和进程的责任,由原负责人承担;

(五)如遇目标调整、关键建设方案变更、不可抗拒的因素等对项目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调整。

第十一条经费管理:

(一)项目资助经费专款专用,超支不补;

(二)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期下达,即立项后下达一半,其余经费在中期检查合格后下达;

(四)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以及课程开放所涉及的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等,主要包括:调研差旅费、小型会议费、图书资料费、计算机小型耗材费、课件制作和网络资源开发费、劳务费和咨询费及其他相关费用(需说明用途);

(五)在省财务制度和本办法上述规定的范围内,由项目负责人按计划自主支配项目经费,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监督;

(六)对项目负责人因工作调动、出国、生病、死亡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主持项目而被撤销或终止的项目,停止继续拨款,并收回已拨经费的剩余部分。

第十二条项目建设中期,有关高校应向主管部门提交示范课程建设中期检查报告,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进展情况、建设经费使用情况、课程资源上网开放情况等,由主管部门组织中期检查。凡未及时提交中期检查报告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主管部门将暂缓下达下一阶段的建设经费,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终止项目建设及剩余建设经费的拨付。

第十三条项目完成后,所在高校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示范课程验收申请报告。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课程进行验收。验收通过的,由主管部门颁发“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荣誉证书。

第十四条不能如期验收的项目,所在高校应在项目到期日三个月前提交延期验收申请,未提出申请且不能按时验收、不接受验收检查或弄虚作假的,终止该项目并给予通报批评,取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申报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资格,直至追回资助经费。

第十五条示范课程应作为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的优质公共资源,

应对全省研究生开放。自立项建设起应逐步建立专门网站(网页),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参考资料等上网,免费开放;同时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并及时补充更新,争取在2-3年内实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课程网站的建立和维护暂由课程所在单位负责,主管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将全省的示范课程纳入到统一网站上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第十六条“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荣誉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在有效期内,主管部门可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对课程的网络开通运行情况、上网内容完善更新情况等进行随机抽查,抽查不合格的课程取消“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结束后由所在高校提交示范课程的总结报告并提出重新认定申请。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有关课程进行重新认定,对通过的课程颁发新的证书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1)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到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对英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培训,而是英语教育,即全面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思维活跃、心理健康、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英语专业建设势在必行。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面临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测试评估体系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专业建设对提高我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推动作用。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对本专业加强建设,使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并逐步凝练出专业特色,成为在校内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专业。 二、专业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1.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精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凝聚力强、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实现上述学术队伍建设的目标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2004年至2008年)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虽说教师的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占80%,且大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较强的业务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尚无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而且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保证教学质量,缓解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局面,需要积极主动,多渠道引进人才,打造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科研俱佳的学术队伍。人才引进特别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师梯队进行,鼓励教师潜心研究,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教学研究项目。 第二步(2008年至2012年)加强教师培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深造的机会,实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在配备青年教师导师的同时,兼顾其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的一致性,使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结合学校2007年接受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开展观摩教学、课堂教学录相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相互切磋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在目前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证每年有2-3位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跟目前已建立合作项目的国外大学探讨互派教师研修的项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专业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至少能有1-2名省级名师。 第三步(2012年至2015年)队伍壮大,层次提高,科研颇见成效。经过10年的努力,使学术队伍不断壮大,教师按研究方向结成梯队开展学术研究,预期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教授增加到至少10人,科研成果更具学术价值,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越来越多,有影响的个人专著教材问世。英语专业在目前已有2门精品课的基础上,力争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日期: 来源:作者:zj[字体:大中小] 09:55:08]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前者改 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由苏联引进,是从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1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

英语课程建设方案(new)

英语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案2015.7 一、背景分析 1、教师团队情况分析 我校英语组由10名女教师组成,其中代课教师1名,平均年龄35岁。英语本科专业毕业10人,2人英语硕士在读。常州市骨干教师1名,新北区学科带头人2名,新北区骨干教师4名,校骨干教师2名。 全体英语教师凭着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心,默默耕耘,老师们精诚合作,教学中的困惑会共同探究;教学中的重任会共同分担,每个英语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悄然营造着团结协进的团队文化。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学生人数200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几乎占了全校人数的50%左右,学生的英语知识只能来源于学校英语课程学习,缺乏英语交际分环境,英语课外读物几乎没有,所以学生英语视野很窄,运用英语交际的自信很缺乏,我们英语课程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才可以使我们的英语课程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校的环境与特色,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的期望。 3、学科课程资源情况分析 本校现在英语课程除了国家课程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运用外,我校为学生订阅了多套英语绘本阅读书籍,放置图书馆,供学生借阅,每周五的校本课选修来阅读、住宿班的晚自习,还有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都是学生阅读英语的时间。另外在选修课上,我们的教师还组织学生利用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拓展一些常用交际用语的学习。 二、实施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性发展、身心和谐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以下理论为指南,开发了小学英语拓展式校本课程。 1、人本论(Person’s center)。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朱纯1999),而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的理解和信任。拓展式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理念。他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拓展英语学习空间,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的智能全面发展,拓展式校本课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提供更多更好平台,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3、“三个面向”理论。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从手段、空间、时间上体现当代教育发展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拓展和延伸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需要。 第一,学习空间的拓展,让学生得到不同区域,尤其是从课堂的学习空间拓展到课外的生活空间,校园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家庭生活空间,拓展到社会学习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受到立体型的学习与教育。 第二,学习时空的拓展,学生的教育是未来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为此学习手段的拓展要多媒化、网络化、信息化,把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课程重心,把质的发展作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

课程设置标准和方案

课程设置标准和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阜南县经开区腰庄小学2016—2017学年度 课程实施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安徽省教育厅和阜南县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等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2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三至四年级: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五至六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至六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公办普通中小学校,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办学条件 第三条学校有独立的校园。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8m2,初中不低于23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m2,初中不低于10.1m2。 第四条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学校内不得有宗教活动场所,不得铺设过境架空高压线。 学校周边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与市场、医院太平间、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与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民用隔声设计规范》。 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 第五条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 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第六条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校舍、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及仪器设备、图书。 (一)校舍 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 6m2,初级中学8m2。学生宿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4 m2,初级中学4.5 m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1间。学校有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室代替)、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

XX大学2016年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2: **大学2016年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水平,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实际,制订本指南。项目申报需根据以下建设要求,选择确定建设目标和内容。 1.公共学位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等公共学位课程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专业学位课程建设 专业学位课程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1)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吸收和整合本学科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性知识,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2)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3)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4)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优化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 3.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建设 根据专业学位类别(专业领域)特点,积极与具备培养条件的企业合作,建设校企合作实践课程,校企师资协同开展课程教学,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能力训练相衔接,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贯通的课程教学模式。 4.案例库建设 以专业学位类别(专业领域)一门或多门课程为依托,开发

具有典型性、客观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案例库,运用于课程教学,并在相关专业应用共享。鼓励在建设案例库的基础上形成案例教材。 5.在线课程建设 在线课程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更新,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作着重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互动程度,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6.全英文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开展全英文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工作,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国际化教学研究,提升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课程设置标准和方案

阜南县经开区腰庄小学2016—2017学年度 课程实施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安徽省教育厅和阜南县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等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

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2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三至四年级: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五至六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至六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医学科技) 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主 义建设实际需要、有娴熟英语技能又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医药产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医学的人才。同时,为顺应中国加入WTO后各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一趋势,药品营销、药监、医疗行政和医药院校以及英语教学等方面也急需本专业的毕业生充实 力量。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适应性强、选择面广的优势。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办学思想与教师水平的反映。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宗旨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务必考虑到三全学院整体课程建设规划、英语专业总体发展思路和实际情况,应该虚心学习国内外同专业在课程建设上的成果,一定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服务的思想,合理设置课程,重点建设医学翻译类、经贸类、口译及笔译等课程,突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增加选修课,培养既精通英语又具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围绕所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强这一特色,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涉足于一些企业和外贸机构,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更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为体现学生口笔译强的特色,本着为地域经济服务的思想,利用会展经

济带来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大素质拓展和相关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大奖赛,将学生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学分挂钩,更好地激励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加大专业基础课程比例。以听、说、读、写为目标的课程应形成系列课程模块,有指导性课程大纲和负责人,以加强专业的“横向”联系: ?积极扶植精品课程; ?进一步研究《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加大对《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课程的研究力度,尤其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加大对《英语口语》课程的研究力度,巩固成果,找出不足; 重视高年级课程: ?进一步研究高年级阶段《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加强高年级理论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 ?增设医学类词汇、翻译、写作等选修课程; ?增设医学类专门英语口语、听说、视听说等选修课程。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教研室 2013-2-25

课程设置标准

附件: 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 1 -

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9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2.在1-2年级进行英语课程实验的学校,每周不少于2课时,在“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的课时中安排,不得挤占其他学科的课时。 3.不得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挪作他用。应利用体育活动课、课间操及其他综合性文体活动等,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在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综合性美育工作。要在音乐、美术学科教学中,增加综合性美育内容,结合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高美育的质量,落实国家、省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 4.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全省的地方课程,在“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中安排课时。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至少各102课时(包括基础模块68课时,拓展模块34课时),劳动技术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周不少于1课时。 5.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4到6年级、7到8年级,研学旅行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 6. 小学1至6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初中阶段可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中小学还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7.晨(夕)会、班会、少先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统筹安排,整合实施。1-2年级少先队活动每周1课时,放到“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中安排。3-8年级少先队活动每周1课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安排。 8.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环境、国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9.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7到9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5年级到9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1年级到9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 2 -

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将在部分学科专业开展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核心课程,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旨在更新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培养一批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第二章建设内容及要求 第三条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以研究生学位课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具体包括: A类:研究生公共课程,即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公共课及面向多个一级学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B类:面向一级学科或部分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 第四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用书(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 第五条“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要注重原版外文教学资料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积极开发新教材,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第六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中应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原

则上应由一名具有正高职称且师德高尚的研究生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实行在研究生院、相应教学单位指导下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教学团队组成人员应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保证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和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 第七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由申报学科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申报,项目负责人应为本学科专业内教学经验丰富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研究生教师,项目组成员一般应由承担过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课教师组成。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七条研究生培养处作为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论证、立项、建设、验收以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 第九条研究生培养处统一组织进行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组以书面形式提交中期检查报告,汇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十条研究生培养处结合项目中期检查等过程管理工作,对项目中期建设成效、下阶段建设资金预期使用效益进行论证和评价,调控项目建设资金,激励项目建设。 第十一条研究生培养处统一组织项目验收工作。项目完成后,各项目组向研究生院提交验收总结报告,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依据已签定的《研究生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任务书》,对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限期整改后,进行二次验收。二次验收仍不合格的项目,将视具体情况予以处理。 第四章经费管理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 程建设规划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医学科技) 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有娴熟英语技能又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医药产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医学的人才。同时,为顺应中国加入WTO后各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一趋势,药品营销、药监、医疗行政和医药院校以及英语教学等方面也急需本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力量。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适应性强、选择面广的优势。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办学思想与教师水平的反映。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宗旨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务必考虑到三全学院整体课程建设规划、英语专业总体发展思路和实际情况,应该虚心学习国内外同专业在课程建设上的成果,一定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服务的思想,合理设置课程,重点建设医学翻译类、经贸类、口译及笔译等课程,突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增加选修课,培养既精通英语又具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围绕所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强这一特色,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涉足于一些企业和外贸机构,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更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专

业结构;为体现学生口笔译强的特色,本着为地域经济服务的思想,利用会展经济带来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大素质拓展和相关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大奖赛,将学生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与学分挂钩,更好地激励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加大专业基础课程比例。以听、说、读、写为目标的课程应形成系列课程模块,有指导性课程大纲和负责人,以加强专业的“横向”联系: 积极扶植精品课程; 进一步研究《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加大对《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泛读》课程的研究力度,尤其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加大对《英语口语》课程的研究力度,巩固成果,找出不足; 重视高年级课程: 进一步研究高年级阶段《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加强高年级理论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 增设医学类词汇、翻译、写作等选修课程; 增设医学类专门英语口语、听说、视听说等选修课程。 外国语言学系英语专业教研室 2013-2-25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普通中小学校,包括非完全小学、完全小学(含教学点)、初级中学和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办学条件 第三条学校有独立的校园。学校生均用地面积,小学(含九年制学校小学阶段,下同)不低于18 m2,初中(含九年制学校中学阶段,下同)不低于23 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 m2,初中不低于10.1 m2。 第四条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的要求,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学校内不得有宗教活动场所。学校周边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与市场、医院太平间、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的要求。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学校建设应当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理项目审批(备案)手续。 第五条小学和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班、不超过36班,九年制学校不超过54班。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第六条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及九年制学校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校舍、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及仪器设备、图书。 (一)校舍。 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不低于7 m2,初中(不含宿舍)不低于9 m2。学生宿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5 m2,初中不低于5.5 m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应当有普通教室1间。学校有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教室代替)、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多功能教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广播室、团(队)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等。31班以上初级中学应增设计算机教室和语言教室各1间。完全小学还应设有科学教室。初中还应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包括准备室、仪器室、储存室)。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宜多学科共用。 办公用房:学校设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 生活服务用房:学校应当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学生宿舍、单身教工宿舍和可供教师工作休息的用房。 (二)运动场地、体育器材。

课程设置标准和方案

课程设置标准和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阜南县经开区腰庄小学2016—2017学年度 课程实施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安徽省教育厅和阜南县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等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

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2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三至四年级: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五至六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3课时:包括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至六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

国家课程设置

国家课程(2013、9) 1.高一学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高一学习领 域 科目 (周课时) 上学期下学期学分第1学段 第2学 段 第3学段第4学段 语言与文学语文(5)必修1必修2必修3 必修4、选 修* 8+2*英语(5)必修1必修2必修3 必修4、选 修 8+2* 数学数学(5)必修1必修4 必修5必修2 8+1*初高中衔接教 材/1 人文与社会政治(2)必修1 必修2、民族团结理 论 4历史(2)必修1必修24地理(2)必修1必修24 科学物理(3)必修1、必修2必修2、选修3-16化学(3)必修1、必修2必修2、选修16 生物(2)必修1必修22 技术信息技术(2)必修1选修34通用技术(1)必修1必修12 艺术音乐(1)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开设模块(鉴赏 模块在第一学期完成) 2美术(1)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开设模块(鉴赏 模块在第一学期完成) 2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2) 健康教育专题、田径、9个选修模 块中选两个(自定) 4 心理健康必修、团体讲座、辅导(两周一课 时) 1 综合实践活 动研究性学习 1个课题研究 (不包括在周课时总 数中) 5社会实践军训 (一周)2社区服务参加5个工作日以上(寒暑假)1 学生活动 (班会、自习等) 1(不包括在周课时总数中)周课时总数36363636

学分合计78学分=73学分(必修)+5学分(选修) 说明:1、高一第二学期学考科目:信息技术、民族团结理论、物理、化学。 2、语文、英语学科可根据课时安排,进行选修5模块学习,也可 选择文科、理科学生必选的一个选修模块。 3、“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数字为选修学分。 4、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新疆教育出版 社),保证每学年不少于10—12课时,具体课时从《思想政 治》课时中调剂。 5、每周三七、八节课为研究性学习时间。

广东省中小学示范教研组建设标准

附件1: 广东省中小学示范教研组建设标准 第一条创建示范教研组活动的对象包括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各学科教研组,即按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中规定课程的学科教研组。 第二条按课程教学要求配齐配足专任教师,教师专业资格与课程匹配。 第三条有建制完善的学科教研组,有本学科专用的办公室或适合本学科特点的专用室内活动场地。 第四条教研组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方案,按照课程改革要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条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开设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普通高中必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 第六条教研活动时间有保障,教研活动形式有效可行,有健全的教研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并能有效实施执行。 第七条学校有满足教学需要和教研活动需要的学科教学资源和教研资源,学校经费用于教研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开支有足够权重。 —1 —

第八条教研组有本学科教学教研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学段、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九条教研组有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制度,有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 第十条教研组重视教学资源开发,有全组、校际共享的教学资源。 第十一条教研组教学工作和谐,教研学术氛围浓厚,坚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定期举办专题交流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活动,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形成教学特色。 第十二条教研组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十三条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第十四条教研组制度化开展校际开放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在区域教学教研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第十五条教研组重视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有一项以上省、市立项研究课题,多项县、校立项研究课题;教研组每年有论文(教学设计、课例等)、成果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 第十六条教研组有本学科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校本课程丰富并形成特色。 第十七条学生学科素养较高,学业成绩较好;学生、—2 —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 发布日期:2008-11-19文号: 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公办普通中小学校,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办学条件 第三条学校有独立的校园。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8m2,初中不低于23m2。市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m2,初中不低于10.1m2。 第四条学校布局、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标准等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学校内不得有宗教活动场所,不得铺设过境架空高压线。 学校周边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与市场、医院太平间、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加油站为邻。与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桌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教学区的环境噪声应符合《民用隔声设计规范》。 位于交通要道、过境公路旁的学校,应设立交通安全标志。 第五条小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 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第六条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校舍、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及仪器设备、图书。 (一)校舍 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 6m2,初级中学8m2。学生宿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4 m2,初级中学4.5 m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每个教学班必须有普通教室1间。学校有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室代替)、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图书室(馆)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