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

摘要本文简略的回顾了实践哲学历史的发展过程,并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角度,对心理学理论流派中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相关联的观点进行了初步探析,并试图以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角探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整合途径等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1.实践概念的产生

在希腊时期,哲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哲学,这是一种理解世界的哲学观念。世界包括人,归根到底是一种自然而然成长和变化东西;尽管自然哲学家也探讨社会与人生,但在他们那里并不存在那种在本性上跟自然问题不同的人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存在实践问题了。随着希腊社会的向前发展,一个明显有别于先前自然哲学观念的新的意识产生了,人的问题的本性呈现出来,从而实践问题也就暗含在其中了。到苏格拉底时,发生了向人的哲学的改变,这种哲学开创了一种主要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潮流。

2.实践概念的在历史中发展的几个基本环节

2.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人类认识所把握到实践概念的第一个环节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从潜能的实现过程去理解实践。在他看来,实践就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潜能实现的过程如不完成目的就不是实践。把实践(行,实现)同目的性联系起来,以是否实现了目的作为实践同其他活动的区别。把目的看作推动潜能走向现实的动力,这就意味着,他认识到目的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实践活动属于一种目的性的活动。实践在这里是指正确的行为,是自身能构成目的的实践。这种正确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福祉有关,与幸福、善相联系。

2.2、中世纪的实践概念

罗马帝国形成以后,古希腊的城邦式的生活方式便不复存在,政治和伦理生活跟宗教联为一体。所以,中世纪的实践概念也必然具有其宗教内涵。实践概念在拉丁文中被译为acuts,这就使它有了“行动”的意思,并且是与人的意识选择有关的活动。这是中世纪后期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本规定。

a邓斯·司各特:把实践看作“一种与理智不同的能力的活动”,它自然遵从理智的知识,与正确的知识符合一致,使自身成为正确的。通过这样的规定,不仅生理、心理活动不能算是实践,而且理智活动本身也不能理解为实践。实践只是“抑制诱出或命令的行动”,或者“一切实践都是一个被诱出和命令的意志行动”

b奥卡姆:“实践可以是知识”。实践概念可以在多种意义上理解,在广义上它指一种任意力量的活动;在狭义上它指遵从知识的追求能力的行动;在更狭义上它指我们人力量的活动。

2.3、近代的实践概念

在这样一种狭义化的方向发展下,实践只能以两种方式存在:

a)实践仍然作为道德伦理的领域,但这一领域必须被理论重新构造。

1)康德的实践观

康德最早提出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概念。与此相适应,他把哲学也区分为实践的哲学(道德哲学)和理论的哲学(自然哲学)。在他看来,作为人们道德行为核心的意志完全受人自己的理性所支配,这点就表明人的理性是有实践力的,它能够不依靠任何经验的东西,仅凭借自身来决定意志。康德由此得出,人在实践领域是不受自然必然性支配的理性自主体,即自由的人。在康德的这些思想中,揭示出了,实践概念的另一个基本环节,即实践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自主性只属于理性对意志的关系,康德从这种观念便把实践缩小为仅属人的道德活动。

2)费希特的实践观

他认为,理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实践并不限于道德活动,只是它必然和道德活动相联系。这样,费希特就揭示出了实践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即创造性活动的特征。这是人类认识把握的实践概念的第二个环节。他和康德不同,并没有把理论理性作为认识活动与实践理性对立的,而是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联系了起来。

3)黑格尔的实践观

黑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说明了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关系。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人的认识面对客观世界,表现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最初,

主观性与客观性二者都是片面的。为了消除二者各自具有的片面性,使它们达到相互统一,需要两种不同的活动,一个是认识活动,另一个就是实践活动。他把实践明确规定为主观改造客观的活动,并从相互作用中探讨了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4)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他竭力反对抽象,力求回到感性,把人理解为富有思维本质的感性存在,与此相适应地,也把实践看作属于感性的活动。但并未解决思维与感性在人身上的统一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理解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的意义。

b)几乎与道德领域无关,但却是理论结构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

5)培根:将“应用”规定为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不仅仅引起了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同时也形成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了另一种理解实践活动的方式:“实践”就是对自然的征服,而征服的手段则是作为科学运用的技术。无疑,培根的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亚里士多德那种对技术活动的“贬低”。肯定了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的实践不再是自我或精神的活动,而是具体的人的活动,由于这种人的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才是“实践的”。

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同对人的本质的了解一样,能动本质和感性基础统一不起来。如果承认实践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能动活动,那么它就只能被理解为抽象的理性活动;如果把实践活动看作属于一种感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就不可能具有革命批判的意义,因而不可能是真正人的活动。很明显理解实践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人的感性活动中赋予它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容。

马克思发现劳动生产活动是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使它成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由此既揭示出了人之为人的真实本质,同时也解决了实践观中的矛盾,建立起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3.1、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

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关于“实践”,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对实践概念作进一步的匡正。按照传统教科书的理解,实践只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而实践应该不仅仅是认识上的范畴,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点。二是对实践内涵的界定要进一步廓清。在传统教科书中,实践被定义为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类型。实质上,这三种实践形式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性,即一种普遍的类生活。而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人,除了有共同的类生活以外尚有个体生活。而这种个体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唯一的,具有他人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仅仅限于这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抹杀了人类现实生活的丰富性。所以要全面正确地认清实践的涵义。

马克思通过对实践的强调,所要回归的是人类现实生活的总体,是为了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是为了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来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而实现人的生成、完善和发展则体现为人的现实生活的展开。

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原点

黑格尔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具体的哲学都必须预先设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即理论的支点基础,然后在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再回复到这个起点。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正是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点(或出发点)是人。因而把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点,也即把握住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原点:首先,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活动贯穿于历史的各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人和人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从人出发,分析人,解剖人的社会生活,才能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社会活动规律。抛弃人,不从人出发,一切历史活动都是空虚。”

3)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核心

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在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间有着共同的根基,回归生活世界是他们共同的基本精神。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人的科学理解——把人理解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和实践主体的人,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逻辑

前提和理论出发点,而西方哲学则比较关注个人的本身存在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历史活动的具体的人,从根本上说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4)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层底蕴

马克思实践哲学深层底蕴的基点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在实践中促进人的智力、体力、性格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和自由运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联

1.西方心理学中的实践观

2.1.1行为主义的“行为”与实践

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但他所研究的行为主要是指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这种反应是排除意识活动的肌肉骨骼动作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并通过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来预测与控制人类的行为。后来,新行为主义者如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等人认识到华生片面夸大了行为的客观性,因此开始在其体系内逐渐增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如班图拉,在行为主义的构架内引入了认知因素,并指出行为、环境、主体三者之间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从早期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发展看,虽然扩大了行为的概念,且人类行为逐渐摆脱了客体的完全控制,主体因素逐渐渗入了行为的决策过程,但忽略实践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特性,把人的实践简约为人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片面强调自然环境对实践的决定作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对实践的制约作用,因此,行为主义者的“行为”与“实践”的概念是不一致的。

2.1.2皮亚杰学派的实践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其学说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依赖动作(活动)这一中介来实现的。因此,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活动),动作(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的观点是相通的。但他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他只是在发生认识论的框架内界定人类的行为,

社会文化的因素被排除在视野之外。因而难以解决主客体如何统一的问题。

2.1.3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实践观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以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弗洛姆为代表。他们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将微观的家庭环境与宏观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研究人,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倾向。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认为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寻找,神经症是时代和文化的副产物;沙利文把人格放到人际关系中研究,将精神分析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学方向上;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致力于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研究,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着重于文化与群体的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把心理现象放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加以研究,注重在一定经济结构中具体的劳动方式、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把对人的研究与社会因素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关于人本质的社会性因素。

2.1.4信息加工认知学派的实践观

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比较,用计算机程序和语言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和初级信息加工过程。将人比作计算机,使得认知、意识等得以重新进入人的行为解释框架并成为心理学的合法主题,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虽然人仍被视为按照机械原理运作的机器一样的存在,但由于承认了人的认知、目的、智慧的存在,看到了已有经验、认知结构、内部过程在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强调了心理与心理、心理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人的主动性、整体性、复杂性得到了一定的再现。这一点,与马克思实践哲学关于主体客体交互作用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但是信息加工范式并未从根本上背离科学主义框架,人在信息加工范式中仍是一种有着先天的共性本质的自然存在;并未看到人的超越自然的、自我创造的、实践性的本质:目的、价值、动机、人格等因素并未得到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社会因素、社会历史发展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1.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践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整体的“健康人”进行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人的需要、动机、信仰、价值观等个性心理,在促进心理学构筑更为完整的人的形象

方面作出了贡献:提出以人为本去构建心理学的方法论,突出了“人”的特性对于心理方法论建构的重要性,不仅从理论上高扬了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善性与整体性,强调了人是一个能兼容各种两极对立又能在一定的层次系列整合这些对立特性的“整合”的人,突显出了人的整合性。这些与马克思实践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主体性、目的性、整体性是相通的。

但人本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性动机,智能性动机,甚至对真、善、美等存在价值的追求都是由遗传等生物因素所决定,人的本质仍是一种先定性的、凝固性的存在,而不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当中逐渐生成的,是以一种僵化、不变的观点考察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学

3.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心理学派,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没有一个合理、完善、统一的答案。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日起,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索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在心理学的创建期(1879—1930左右),心理学表现出意识心理学、潜意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三种形式。以冯特、铁钦纳为代表的意识心理学派将心理学的对象框定为心理复合体所构成的元素,由此考察心理元素结合为心理复合体的方式和规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潜意识中的生物本能说明人的行为规律;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以可观察、可操作的客观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对象。在心理学的初步融合期(1930—1960年左右),各心理学派开始吸纳其他学派的观点。比如新精神分析在继续坚持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突出了自我在心理结构中的位置;新行为主义者在以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注意研究认知、需求、动机等问题。在心理学的大融合期(20世纪60年代起)心理学融合为两大思潮: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纳入了研究范围;人本主义则强调人的自由、尊严、价值。回顾心理学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留给我们的是一团迷雾。

但不管是有意识、潜意识,还是行为、认知亦或是人的自由、尊严、价值,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和无庸质疑的,那就是所有这些都与

人有关,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惟有以人为研究对象,才能真正把心理学的各种对象、心理学所牵涉的各种关系集中、统一于人身上来。那么,我们应该以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原点。在这一点上,心理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是相通的。如前所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原点是人,其理论核心是关注人、解决人的问题,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也应该以人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研究目标,探索一切关于影响人的本质之生成、展开、实现的问题。

以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而然就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人的本质。只有全面认识人的本质,获得对人的全面、深入而准确的认识,才可能解决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诸多争端和问题。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实践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人自己的创造性生存活动,也就是实践当中生成、展开和完善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物,也不是纯粹的超自然的存在,而是一个将主观与客观、是与应该、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目的与因果、内化与外化等多种对立因素统一于一体的“否定统一体”。人的发展史就是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环境、目的与因果之间不断分裂与统一的历史。“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超自然,突破了自然限制的实践性存在物,人的本性具有双重性。”(高清海)以这样的视野来看心理学研究对象中的人,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研究对象历史上的诸多争端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人的本质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而这些争端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下可迎刃而解。比如,人具有自然的属性,遗传等生物属性影响人的行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拥有自由、尊严、价值。因此,简单地把人的某一方面的属性、特性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排斥其他可能影响人性发展的因素的做法足不可取。心理学应该“把一切人之为人的特性,将一切影响人的本质之生成、展开、实现的因素纳入自己的范围。”由此,心理学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也能得到合理的化解。科学主义倾向的“事实世界”、“潜能世界”的研究,与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世界”、“理想世界”的研究都在“人”的领域中得以共存相融。心理学不应简单的把自己归结为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

3.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既然我们确立以“人”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原点(出发点),那么,怎么样从这个原点出发去探索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方法?换句话说,我们需要采用什

么样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来实现对“人”本质的探究?

心理学的方法论上已经出现了两种对立:科学主义方法论和人文科学方法论。主流心理学坚持的是科学主义方法论。他们坚持人是纯粹的自然物,有着自然一样的先天规定性,遵循着是与自然一样的法则。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表现出几个特点:1.自然科学取向,强调借鉴、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研究;2.方法中心论,认为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方法的进步与完善,心理学成为成熟科学的标志应该是成熟的研究方法;3.还原论,认为整体可以还原为部分,人的心理可以还原为一些基本的元素或原子;4.客观范式,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客观实证、价值中立的研究立场,运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测量等:5逻辑主义的知识论:对心理现象或外界行为的研究无非是研究其逻辑结构或模式,建立某种逻辑理论以说明其规律;6因果决定论:心理学的人物在于探明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的原因,实现对心理,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人文科学方法论坚持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目的性、价值性、个体性、整体性等基本特点,主张对心理、经验进行如实描述和整体理解的基本方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人文科学取向,强调以人文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研究;2.问题中心论,主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取决于问题的性质;3.整体论,认为人及心理、行为是不可以还原为元素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4.主观范式,在研究方法上以价值为导向,采用内省、直觉、体验、理解等方法。5直觉主义的人本学:认为人的本真状态是有机体,只有通过非逻辑的直觉经验或内在体悟才能获得完整把我,直觉体验直接与人的精神生活融汇共存合为一体。

科学主义方法论本质上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方法论,把人看作是如同自然一样的物,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的“物性”;而人文科学方法论恰恰相反,它看到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却又竭力排斥人的自然性的另一面。应该承认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了两种方法论对揭示人的某些层面的特性都作出了贡献,但无论是哪种方法论主张,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人的完整形象被解构了,“窥一斑而未知全豹”,展现给我们的是一道虽亮丽、却明显残缺的人的风景。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被视为“否定性的统一体”的人,那么可以肯定地是科学主义心理学坚持的客观研究、定量分析、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倡导的内省、移情等主观、个案研究法都有合理存在的

空间。凡是能描述、说明人之为人的特性的研究方法都应得以吸纳。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将诸多研究方法简单地堆砌在冠之以“人的特性”的集合当中,那这种操作似乎缺乏明确的标准。我们需要找到一条贯穿心理学研究的纽带。

3.3心理学的整合途径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已经看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不足之处,试图从整合的视野去看待人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他们不仅看到了人与自然的连续性,而且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差别。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者提出以层次整合的观点去看待人的本质,强调立足于人的完整本性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其基本主张是:(1)整合的研究取向:认为人是整合的人,强调以层次整合的思维去看待人的本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物”的研究范式与“人”的研究范式纳入到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之中。(2)问题与方法的统一:不排斥方法对于科学发展的价值,但是主张问题决定方法,方法必须适合于问题,问题与方法之间是统一的。心理学应该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人为出发点去建构自己的方法论,以人为依据去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与问题。(3)“科学的客观”和“道家的客观”相容的原则:不否认“科学的客观”对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的追求,但认为这一以主动干预、价值无涉,感情超脱为条件而达成的客观只适于自然事物的研究。对于人而言,更重要得多的客观来自以顺其自然、价值关涉、感情移入为途径所达成的“道家的客观”。“科学的客观”与“道家的客观”处于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但是“道家的客观”处于较高的层次。(4)整体理解与分析研究的互补:心理学研究应致力于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的把握,建基于整体的理解之上。对整体的深入把握离不开分析、分类等,但这种分析,分类应以对整体的完整理解为前提、目标。

这种为构筑人的完整形象的尝试无疑是很重要的,比起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心理学已跨越了一个很大的阶梯。但是,仔细研究人本心理学派的观点就不难发现,人本心理学家大多都是立足于自然主义的立场去看待人的本质,他们的研究重心是落在人的本质的自然基础或生物学本性上,将人的社会性动机、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看作是遗传所固有的,完全忽略了影响人性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这一重要因素。这样看来,人本主义的整合如同没有牢固地基构筑的理论大厦,仍旧经不起历史和实践的敲击。

无论是科学主义、人文科学还是人本主义,我们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仍旧没有真正的理解人的本质,他们或者只看到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当中的一面,或者以自然性决定社会性,把两者割裂开来,这都是一种二歧的视野。自然性和社会性是不是真的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硬币的两面呢?马克思实践哲学对此做了回答: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基础,人的自然性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和社会联系才能完成。这样看来,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不能简单的将它们一分为二。而提供这种统一的桥梁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

3.4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看心理学的“人”

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观点看来,这个“人”是同时受到主观世界、客观环境、自身行为及其交往作用影响的人。综观整个心理学史,会发现不同的心理学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理解,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强调一些因素而忽视另一些因素,用部分的研究来代替整体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维度。以往绝大多数心理学体系与流派对“人”的研究,大致划分为四种维度:心理维度;行为维度;环境维度;交互作用维度。但是四个维度的心理学之间存在巨大的分歧与争论,每一维度心理学的内部也未见统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认为各种心理学并没有从人的实践出发来看待人的本质。心理维度只看到人的主观方面,企图探讨心理的内部过程,给予了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它忽视制约人进行实践的环境,或仅仅把环境简化成单向促进心理运行的情境变量,看不到心理通过实践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行为维度直接描述人的实践活动,但忽略实践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特性,把实践简约为人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片面强调自然环境对实践的决定作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对实践的制约作用。环境维度强调对人的环境的研究,单方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但忽视人的实践对环境发生的反作用,不懂得环境首先已经是经过了人改造的环境。交互维度强调意识、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本质生成的影响,但它只机械地强调了两者同等的重要性,既不能有效地说明两者为什么同等重要,也不能令人信服地回答两者是在什么基础上、怎样地结成了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

在这里,马克思实践哲学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历史的维

度。以往的科学主义、人文科学和人本主义大多数都是取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的横切面进行研究,而忽略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这一重要因素。而历史的维度使我们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纵览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人的本质的生成、实现和完善就不仅仅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而不断生成、展开的过程。人现存的本质无一不体现了以往历史发展的全部财富。因此,心理学对人本质的考察必须包含有历史的维度。

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这种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的统一归根结底在于人的实践——这种创造性的生存活动。是人的实践提供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舞台,是实践赋予了人与自然、自身的种种新的关系,赋予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使人成为“否定性的统一体”。既然实践贯穿了人类社会本质形成、展开和完善的动态、整体过程,那么实践就可能也应该贯穿于作为以“人的本质”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整个研究过程。实践为心理学提供了一条整合的途径。

3.5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心理学最核心的启示

第一,心理学应该改造其使用的行为概念。使行为真正成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以往心理学中所使用的那样,只把人的行为当作一种个体的生理行为或认知行为。主张引进哲学的实践概念以区别于以往心理学中的行为概念,并将其含义心理学化。第二,应该把实践范畴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心理学在引入实践概念之后,不能把它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研究范畴,而要一切从实践出发来看待人、心理、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把实践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发端范畴与理论原点,当作建构心理学体系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范畴。在实践的基点上来看待心理学,就会看到一幅完全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新图景,就有可能全面地整合心理学中人的形象。

四.总结

信息加工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两大主要思潮。两大主要思潮的心理学已经在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以实践为基点构筑心理学的理论大厦并不意味着对以往心理学所有研究成果的抛弃。只有尊重传统心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它们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完成以实践为基点的心理学整合。本文仅仅对实践视野下的心理学

研究做了初步探索,很多问题在本文中都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如何界定实践、实践哲学和实践观哲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马克思实践哲学能否称之为本体论哲学?如何在实践的视野下完成对人的完整构筑?等等。很多理论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做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探索。

五.参考文献

[1] 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潘菽,心理学简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5] 彭运石,人的消解与重构,

[6] 孙正聿, 哲学通论[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7] 刘放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0

[8] 彭运石,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3) :P107?112

[9] 黎黑(著),刘恩久(译),.心理学史:主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 舒尔茨(著), 沈德灿(译),.现代心理学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1] 葛兰西, 徐崇温译, 实践哲学[M], 重庆出版社, 1990

[12] 汪清, 沈德灿, 试论心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观点[J], 心理学探新, 1981():24-29

[13] 洪宝林, 心理和生活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心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些观点的商榷[J], 心理学探新, 1981(2):7-22

[14] 陈沛霖, 关于心理学中实践活动问题的几点看法[J], 心理学探新, 1981():34-39

[15] 潘菽, 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1980年学术会议开幕词(提纲) [J], 心理学探新, 1981(1):2-5

[16] 李世棣, 心理学应该引进实践概念[J], 心理学探新, 1981():10-14

[17] 潘菽, 关于实践问题和活动问题的发言(要点) [J], 心理学探新, 1981(1):6-9

[18] 李铮, 再谈实践与活动之争[J], 心理学探新, 1981():15-17

[19] 苏富忠, 试析心理与实践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 1981(1):18-23

[20] 程金生,论人的本质的重建:从形而上学视野到实践哲学视野[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6), P61?64

[21] 赵海燕,夏春, 论实践哲学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超越[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P21?24

[22] 乔瑞金,王涛, 多维视域下的实践哲学研究刍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S1), P15?17

[23] 雷龙乾, 实践观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P65?69

[24] 梁树发,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体系——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的观察视角[J],浙江学刊, 2004(06), P5?12

[25] 邹诗鹏, 生存论转向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J], 现代哲学, 2002(01), P32?37

[26] 王玲, 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创生——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J], 学习与探索, 2002(02), P17?20

[27] 徐长福, 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6), P3?9

[28] 欧阳康, 实践哲学的反思与建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P132

[29] 张汝伦, 实践哲学的意义[J], 读书, 1997(05), P125?132

[30] 邹诗鹏,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J], 学术月刊, 2003(07), P23?30

[31] 陈雷, 试论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逻辑建构, 南京社会科学, 2001(06), P23?25

[32] 王雨辰,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 2001(04), P63?68

[33] 邓维亮, 实践哲学的丰富和发展[J], 学术论坛, 2001(05), P34?36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是贯穿于其始终的一条中心线索。马克思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实践。人类认知了之前并不知道的东西,认知了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先用实践认识世界,然后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和自然界相联系起来的就是社会实践,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认识世界,然后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认知了世界以后,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再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以说实践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务员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四个部分: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和依靠群众。 一、唯物论 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万物皆在吾心中”“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我一起同归于寂”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叔本华“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2、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的“道” 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 上帝、真主、玉皇大帝等宗教 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金木水火土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为世界的本源。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注定

了,人没有主观能动性。 3、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人能认知世界;人能改造世界。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存在根本形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辩证法 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全面。 1、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 2、发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状态:量变到一定阶段发生质变。坚持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不平衡性: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论和两点论) 三、认识论 1、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认识:认识的两个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 识到实践 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哲学与心理学是二门不同的学科,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要想学好心理学也还要有点哲学思维。哲学是寻求信念的,所用方法不是科学方法,心理学有部分是科学方法。 哲学与心理学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10-24 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整个世界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看,心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和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不可分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心理学者从事研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哲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乃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验也是一种实践,但仅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实践,还有更广泛性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对于各种研究实验类的和思辨类的进行检验。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真理性。可以这样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实质而言,是始自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讲,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从人与社会的联系讲,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者,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规定着其心理、意识的本质。 人的心理、意识就其生理基础来讲,是人脑的产物;就其社会根源来讲,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而言,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人)的反映,既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又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式存在、运动和发展着的,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有学者从考察早期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的历史入手,指出我国现代心理学不是在自己的土壤上产生的,而是由西方传入的。千百年来,心理学一直包含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心理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混杂在一起,相互交织,并受到宗教的渗透。虽然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已经宣告脱离哲学的母体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还是受着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或唯心论哲学的缠绕和束缚。这是早期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的实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应当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心理学,但是应注意在引进和学习的同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研究心理学在中国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其源以知其流,鉴其古而知其今。 有学者引用恩格斯关于反映论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心理学的性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学者认为,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反映过程中的主客观矛盾规律,概括了制约心理活动及其内容的主客观因素,应当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的核心。根据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 分) 1. 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一种 ( B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5.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6.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7.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B)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10.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1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生活与哲学》主编孙熙国在《生活哲学》教材中,我们把“物质”、“意识”、“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讲。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安排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 没有实践,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人学观;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自然界 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则有原则的区别。这一区别,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说: “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同样讲物质世界,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马克思说: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他又说: “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为与人分离的存在,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联系康德。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青简西方心理学发展有三个故乡: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远源;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而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一方面,整个西方心理学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哲学心理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它是心理学成为独立学 科之前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悠久渊源。在这一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古代和中世纪主要为灵魂,17世纪至19世纪以前主要为心灵。 2、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即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70、80年代,这是一个学派林立、取向多元,趋向综合、日益繁荣的时期。在此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说,19世纪末至29世纪初主要为意识、潜意识(或无意识),20世纪20至50年代行为,直到60年代左右又改为心理(意识、潜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分为三个时代: 奴隶社会——古代 封建社会——中世纪 资本主义社会——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等) 在此,本文的以横向的心理学观正确与否为叙述点,纵向以历史进程为插入点来进行整理论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即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的哲学心理学发展。 首先,古代——奴隶社会。古希腊罗马心理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以原始宗教神话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以亚力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为归宿。具体地说,(1)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它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等四个时期,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者,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为系统化者。主要思想成就:提出决定论的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原及其自动性,重视心身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观念,承认感觉的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一、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根据其产生和存在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根据其学派的不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这三种哲学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以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与中国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文化。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因此,合理地阐释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二、中国哲学的深刻性思想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给予了中国传统哲学深刻的改造,使得传统的文化因素、哲学因素都注入了充满活力的有机内容。 首先,在中国哲学中,我们所运用的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对于解决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何以是可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资源。中国哲学在建立哲学本体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一个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知识与境界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掌握了其方法论原则可以适当地防止不可知论、相对主义等的发生。因此,正确地认识确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和掌握其相应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哲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中国哲学中所阐述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与把握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向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东西方人,在对人性论思想上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基于人性论预设的差异。 最后,表现为中国哲学对本体论观念的理解,对了解古代的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大致有三大传统占主流地位,分别为:理本论,以理作为本体;气本论,以气作为本体;心本论, 以心作为本体。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气三位一体的哲学思想。它突显出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这一特征。这一特质在中国哲学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哲学中常常把本体概念视为虚位概念;二是将本体理解为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的不同方面的整体实在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循序渐进地融入中国哲学的体系中,成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拥有了能够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真理。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着相互整合的整合点,有着相融和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传统朴素唯物论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指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进一步表明物质的多样性,当然气一元论并不完善,但也为朴素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契合之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也同样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理论传统。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的相融之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客观性,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