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特别说明

此资料来自豆丁网(https://www.doczj.com/doc/124877363.html,/)

您现在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下载器所生成的文档

此文档的原件位于

https://www.doczj.com/doc/124877363.html,/p-188649.html

感谢您的支持

抱米花

https://www.doczj.com/doc/124877363.html,/lotusbaob

最新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准确、自动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的电子设备,通常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替代或补充人的智力活动和脑力劳动的工具,是一种人类用来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高效、高精度、高可靠的工具。 二、教学内容 (一)认识计算机 1、熟悉常见的几类计算机 图1-1台式电脑图1-2笔记本电脑 图1-3一体电脑 图1-4平板电脑 图1-5掌上电脑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系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式计算机ENIAC。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按各个年代生产的计算机所使用电子元器件的不同,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四代: 第一代:1946~1957年的真空管(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1958~1964年的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1965~1969年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1970年以后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3、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工作、科研、生活等各个领域,其应用范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通信 4、特点: 运算速度快: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的银河Ⅲ型,130亿次/秒。 计算机精度高:一般计算机均能达到15位有效数字的精度。 存储容量大:一个人的大脑记忆量约为14GB,而计算机的硬盘容量现 已超过40GB;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1997年举世闻名的“人机大战”,是指国际象棋大 师、世界冠军与计算机进行比赛,但最终不敌IBM公司的“深蓝”计算 机,败下阵来。 自动化程度高。 通用性强。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硬件系统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也称计算机的五大部件。人们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而把运算器、控制器做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块上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存储容量基本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受到极大挑战,教学模式的变革变得非常迫切。作为一种国外引入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正好符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要求,与我国教育界一直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改革方向一致,因此,翻转课堂在我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中迅速普及开来。然而,注重理论探讨缺乏实践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通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着力将现有的翻转课堂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探讨翻转课堂的设计及应用。 ●翻转课堂概述 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的General Sylvanus Thayer将军就尝试让学生在上课前对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提前学习,到上课时,教师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要组织开展小组解决问题的互动活动。然而,这种方式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进行推广。[1]翻转课堂真正被提出并流行开来是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来帮助缺席

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教师逐渐开始让学生在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学习本来应该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从而腾出课堂时间来完成作业,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逐渐传播开来。随后,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也成功运用了这一模式来辅导他的一位亲戚,并创建了可汗学院。2011年,他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将翻转课堂介绍给了全世界。从此,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来自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将传统教学中课中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流程进行颠倒,学生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其他学习材料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解决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任务等实现知识的内化。[3]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变化和教学流程的颠倒,也指师生角色的改变,其本质是教学流程翻转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4]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论,我们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实践。下面从课程总体设计、学生分析、翻转流程设计和应用效果等四部分来阐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4. 3.5英寸的软盘,写保护窗口上有一个滑块,将滑块推向一侧,使其写保护窗口暴露出来,此时_____。 ( B ) A. 只能写盘,不能读盘 B. 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C. 既可写盘,又可读盘 D. 不能写盘,也不能读盘 5. 3.5英寸盘的右下角有一塑料滑片,当移动它盖住缺口时_____。( B ) A. 不能读出原有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 B. 既能读出原有信息,也能写入新的信息 C. 不能读出原有信息,可以写入新的信息 D. 可以读出原有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 9. 微机系统的开机顺序是_____。 ( D ) A. 先开主机再开外设 B. 先开显示器再开打印机 C. 先开主机再打开显示器 D. 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 13. 在微机中外存储器通常使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软磁盘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_____。 ( A ) A. 不会丢失 B. 完全丢失 C. 少量丢失 D. 大部分丢失 19. 硬盘连同驱动器是一种_____。 ( B ) A. 内存储器 B. 外存储器 C. 只读存储器 D. 半导体存储器 20. 在内存中,每个基本单位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序号,这个序号称之为_____。 ( C )

A. 字节 B. 编号 C. 地址 D. 容量 21. 在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_____。 ( C ) A. 硬盘存储器 B. 软盘存储器 C. 半导体RAM(内存储器) D. 磁带存储器 27. 在微机中的“DOS”,从软件归类来看,应属于_____。 ( C ) A. 应用软件 B. 工具软件 C. 系统软件 D. 编辑系统 28. 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 ( B ) A. 二进制位 B. 字节 C. 字 D. 双字 31. 当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进入以什么为特征的时代_____。( D ) A. 并行处理技术 B. 分布式系统 C. 微型计算机 D. 计算机网络 35. 操作系统是。 ( C ) A. 软件与硬件的接口 B. 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C. 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 D. 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接口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__B___。A.加框显示 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 D.闪烁显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_)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试题(一) (一)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 1.在Windows98中,单击_____D___按钮,可以使窗口缩小成图标,位于任务栏内。 A.还原 B.关闭 C.最大化 D.最小化 2.Windows98系统允许用户同时执行__D__任务,并且能方便地在各任务之间切换以及交换信息。 A.1项 B.2项 C.8项 D.多项 3.双击Windows98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可以_____A___。 A.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窗口 B.删除该应用程序 C.在磁盘上保存该应用程序 D.弹出对应的命令菜单4.在Windows98桌面的任务栏中,代表当前正在进行操作窗口的图标__________。 A.变黑 B.加亮显示 C.反像显示 D.消失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_____。 A.加框显示 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 D.闪烁显示 6.在Windows98的资源管理器中,删除软磁盘中的文件的操作是将文件__________。 A.放入回收站B.暂时保存到硬盘中C.从软盘中清除D.改名后保存在软盘中 7.在PWin98系统中,单击最小化按钮,可以使窗口缩小成图标,并排列在_________。 A.快捷栏内 B.桌面的右边 C.开始菜单内 D.桌面的任务栏内 8.Win98允许用户在桌面上放置_________主页、站点(频道),使你能够像挑选电视节目那样轻松、快捷地访问感兴趣的站点。 A.工作站 B.书写器 C.因特网 D.记事本 9.用鼠标将桌面上某个快捷图标拖到___________图标上,可以将它删除。 A.开始 B.我的公文包 C.收件箱 D.回收站 10.手写汉字输入系统一般由________组成。 A.纸张和圆珠笔 B.专用笔和写字板 C.钢笔和扫描仪D.圆珠笔和塑料板 11.当前个人计算机的繁体汉字系统多数采用_________所收集的汉字为准进行编码。 A.GB码 B.五笔字型码 C.BIG5码 D.拼音码 12.声音输入汉字是通过___D____将讲话的声音输入计算机,然后用语音识别软件转换成对应的字、词。 A.拼音字母 B.电话机 C.音箱 D.麦克风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96~108学时。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 发展史略(一) 时间:2007年5月11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 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 各个领域。 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智能化 第二课时 时间:2007年5月18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基本配置(一) 计算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组成。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配有音箱和话筒、游戏操纵杆等。除此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外接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第三课时 时间:2007年5月25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基本配置(二) 键盘。键盘上有很多的按键,各个按键有着不同的功能,按键每受一次敲击,就给计算机的中枢神经系统送去了一个信号,计算机就是根据这些信号的指示来办事,执行一个又一个任务。 键盘的使用比较简单,实际操作一下,您很快就会熟悉的。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十指应分工负责不同的按键,这就是"指法" 鼠标鼠标(看起来小小的身子拖着一条长尾巴,满不起眼的,可你千万别小瞧它,它和键盘一样是给计算机的中枢送信号、下指令的。鼠标一般有左键、右键、中键,底部有一个小球。你只须握住它,使它底部的小球滚动,这时,屏幕上就会有一个箭头样的"光标"移动,当光标停在屏幕上你要执行的命令位置时,根据具体情况按动左键、右键或中键,计算机就会执行你下达的操作命令。现在,有的鼠标表面还带有滚轮,增加了特殊的功能。一 音箱和话筒 计算机的音箱有一对,个头一般不大,上有音量旋钮,放在显示器的左右两边。有的音箱没有电源线,只要和计算机相连,打开计算机,也就给音箱通上了电,叫做无源音箱;有的音箱备有自己的电源线,叫做有源音箱,这个"源"字就是指的电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月日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1 计算机概述 1.2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建议学时理论:2 上机:2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1.1 计算机概述 板书设计1.2 计算机系统 教学过程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分类; 课程导入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 、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 、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 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 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 语言(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 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 4 学时、实验 2 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 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2、计算机发展过程 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 第一代46-57 电子管机器语言、 科学计算 汇编语言 第二代58-64 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 理、工业控制第三代65-70 小规模集成 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 电路理、工业控制、文字 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70 至今大规模集成 数据库网各个领域 电路络等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 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一

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杜雪莲 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年 月 日 学科 计算机基础 年级 专一 课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具 课时分配 2 课时 教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学 2. 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目 的 3. 掌握各个逻辑部件性能指标和作用 教 学 重 1. 冯·诺伊曼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 点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难 点 课 新授课 型 教 学 讲授法 方 法 教学过程: 引入: 计算机系统的启动,退出; (指导学生正确开关机) 机房使用规定; 上课要求; 作业完成; 一 计算机的发展与特点 1.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引出(历史的了解) 按计算机中使用的逻辑部件划分 (1) 第一代计算机( 1946 年~ 1957 年)――电子管计算机 ( 2) 第二代计算机 (1958 ~ 1964) 年是采用晶体管 ( 3) 第三代计算机( 1965 年~ 1970 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 4) 第四代计算机( 1971 年~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 5) 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 按应用划分 (1)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阶段 (2) 微型计算机阶段 (3) 计算机网络阶段 2.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 巨型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 (2) 微型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国民应用水平)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杜雪莲 (3)网络化 (4)智能化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记忆力强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应用(实例讲解) (1)数值计算 (2)数据及事务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 Computer Aided Design )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测试( Computer Aided Test)。 (5)通讯与网络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1945 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 (1)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3) 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5 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系 统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举例讲解 ) 输入 存储器输出 设备 设 备运算器控制器 控制流数据流 (1)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190423100905)

4. 3.5 英寸的软盘,写保护窗口上有一个滑块,将滑块推向一侧,使 其写保护窗口暴露出来,此时_____。( B ) A. 只能写盘,不能读盘 B. 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C. 既可写盘,又可读盘 D. 不能写盘,也不能读盘 5. 3.5 英寸盘的右下角有一塑料滑片,当移动它盖住缺口时_____。( B ) A. 不能读出原有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 B. 既能读出原有信息,也能写入新的信息 C. 不能读出原有信息,可以写入新的信息 D. 可以读出原有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 9. 微机系统的开机顺序是_____。( D ) A. 先开主机再开外设 B. 先开显示器再开打印机 C. 先开主机再打开显示器 D. 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 13. 在微机中外存储器通常使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软磁盘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_____。( A ) A. 不会丢失 B. 完全丢失 C. 少量丢失 D. 大部分丢失 19. 硬盘连同驱动器是一种_____。( B ) A. 内存储器 B. 外存储器 C. 只读存储器 D. 半导体存储器 20. 在内存中,每个基本单位都被赋予一个唯一的序号,这个序号称 之为_____。( C )

A. 字节 B. 编号 C. 地址 D. 容量 6.在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_____。( C ) A. 硬盘存储器 B. 软盘存储器 C. 半导体RAM(内存储器) D. 磁带存储器 10.在微机中的“DOS ,”从软件归类来看,应属于_____。( C ) A. 应用软件 B. 工具软件 C. 系统软件 D. 编辑系统 11.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 B ) A. 二进制位 B. 字节 C. 字 D. 双字 14.当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进入以什么为特征的时代_____。( D ) A. 并行处理技术 B. 分布式系统 C. 微型计算机 D. 计算机网络 21.操作系统是。( C ) A. 软件与硬件的接口 B. 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C. 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 D. 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接口 5.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被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会____B___。A.加框显示B.反像显示 C.加亮显示D.闪烁显示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能力,了解Internet的一般知识,具有使用网上常用工具的能力。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现代办公应用为主线,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四部曲展开。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而是将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能力。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做”为中心,教和学都围绕着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60,其中实践课时数为30。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s XP和Office 2003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职业能力目标: (1)能利用Windows XP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环境设置、Internet信息查询。 (2)掌握Word 2003排版的各种技术,并能对具有复杂结构的长文档进行排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0ffice2010)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 2010版)教师:陈治伯 专业:本科、专科(公共基础课) 编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充实: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首页 1、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2、授课对象:本专科 3、学时学分:学时52(理论:34,上机:18),学分3 4、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7 + Office2010版),张金秋,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7 (2)、参考书 《新编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第1版),李占平、江华伟、张金秋,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与测试》(第3版),王爱民、杨庆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计算机文化基础》乔桂芳赵丽峰蔡泽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江华伟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 5、考核方式:考查、开卷 6、课的类型:讲授课、上机课 课堂授课为主,结合答疑、作业批改,进行必要的上机实验。课堂授课采用现场实例操作、多媒体课件。 课程类型→讲授课、上机课 多媒体教学→现场实例操作、投影展示 案例式教学→精选典型实例讲授 辅助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提问、师生互动 7、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师先操作演示知识点,然后提出类似的设计题目,请学生分析制作方法、步骤、使用的技术等,如果时间允许请学生试做,教师及时点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2)、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总结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面向应用需要多种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习 重视实践实习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团队精神 引入良性竞争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审美修养

最新版《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最新版《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1、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B ) A、硬盘的大小 B、中央处理器的性能 C、RAM的存取速度 D、显示器的性能 2、决定微处理器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是(C) A、内存的大小 B、微处理器的型号 C、主频的高低 D、内存储器的字长 3、计算机的主储存器是指(C) A、RAM和磁盘 B、ROM C、RAM和ROM D、硬盘和控制器 4、将数码相机连接到台式电脑中,数码相机上最常用的两个接口是(D) A、并行接口 B、PCI C、SCSI D、USB 5、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是(B) A、美洲豹XT5 B、中国的“天河一号” C、德国“尤金超级计算机” D、海妖超级计算机 6、断电会使原存储信息丢失的存储器是(A) A、RAM B、硬盘 C、软盘 D、ROM 7、关于内存与硬盘的区别,错误的说法是(D) A、内存与硬盘都是存储设备 B、内存容量小,硬盘的容量相对大 C、内存的存取速度快,硬盘的速度相对慢 D、断电后,内存和硬盘中的信息都能保留着 8、下列存储器中,读写速度最快的是(B) A、硬盘 B、内存 C、光盘 D、软盘 9、微机唯一能够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C) A、汇编语言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Java 10、在下面的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C) A、硬盘存储器 B、软盘存储器 C、半导体存储器(内存储器) D、磁带存储器 11、反应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B) A、二进制 B、字节 C、字 D、双字 12、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直接破坏计算机硬件的病毒是(C) A、“熊猫烧香” B、“木马下载器”病毒 C、“CIH”病毒 D、“红色代码”病毒 13、Excsl文件的扩展名默认为(C) A、PPT B、Doc C、Xls D、Htm 14、代表教育部门的网络名是(B) A、Gov B、Edu C、Com D、Net 15、磁带是一种(C)存取的存储设备 A随机B只读C顺序D索引 16、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公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C)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17、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如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等,被称为(C)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人工智能 D、自动控制 18、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A) A、CD-ROM B、ROM C、RAM D、Cache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有的专业,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 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 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 于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 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应用、系统组成、常用输入法、日常维护与故障处 理等基础知识;灵活的运用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 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全面 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 础课程。要进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应该首先明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 教育目标,这个目标不同于专业教育目标,但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 条件。它应该是一种计算机能力的教育,一种适应新技术环境、掌握新技术手段的教育,即技术与应用能力 的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应该重基 础( 够用为原则 ) ,重技能,重应用,应该为专业服务,实施计算机素质教育。 本课程就是根据上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思想而开设的。其强 调实用性及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取材合理,深度适当;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训练;教材图文并茂,编排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课程 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操作系统Windows;第三部分互联网的利用;第四部分Office 2010 应用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1】 现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是90后,而计算机作为信息 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早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如今作为一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各级各专业的开设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同学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后,最起码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证的一级证?这是我们计算机基 础教师要思考的。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

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 要学习的而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 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 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甚至图形等,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度共同探讨,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又决定 做些什么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 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案

三、计算科学研究与应用 1、人工智能 指纹识别、计算机辅助翻译、手写输入技术、语音输入 2、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结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个“结点”组成的“一张网络”,所以这种计算方式称为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技术的特点是: (1)能够提供资源共享,实现应用程序的互连互通。 (2)协同工作。 (3)基于国际的开放技术标准。 (4)网格可以提供动态的服务,能够适应变化。 3、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例如,连接数据库所使用的ODBC (开放数据库互连)就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中间件,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服务。可以通过ODBC连接各种类型的数据库。 4、云计算 云计算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够方便地、按需访问的一种模式。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计算将传统的以桌面为核心的任务处理转变为以网络为核心的任务处理,利用互联网实现一切处理任务,使网络成为传递服务、计算和信息的综合媒介,真正实现按需计算、网络协作。 云计算的特点是: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低廉。 四、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从类型上看,电子计算机技术正在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 (1)模糊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光子计算机 (4)超导计算机 (5)量子计算机 五、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一般是指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不公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还包括在现代文明之前的原始时代和古代社会中与那个时代相对应的信息技术。不能把信息技术等同为现代信息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1)信息基础技术 信息基础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的开发和制造技术。 2)信息系统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案备课[全套]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全 套 教 案 年月日

目录 计算机基础知识 (3) 计算机发展历程 (3) 计算机系统组成 (5) 计算机数制表示 (7) 计算机外部设备 (10) 计算机安全 (13) 中英文输入 (15) 软件系统 (17) WINDOWS操作系统 (19) 认识Windows系统 (19) 文件与文件夹 (23) WINDOWS系统常用设置 (26) 常用软件安装配置 (29) Internet(因特网) (31) 认识Internet(因特网) (31) 网上信息搜索 (35) 电子E-mail (37) 网络通信、发布、存储 (39) 文字处理软件 (42) Word基本操作 (42) Word字符格式 (46) Word表格基本操作 (49) Word版面操作 (51) Word图文混排 (54) Word图文混排实例 (56) Word样式模板 (58) 电子表格软件 (61) Excel基本操作 (61) Excel单元格基本操作 (63) Excel格式化基本操作 (66) Excel计算、排序、筛选、汇总 (69) Excel图表使用 (72) Excel页面及打印设置 (74) 多媒体软件应用 (76) 多媒体知识 (76) 图像处理 (79) 音频与视频 (81)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 (83) 幻灯片基础知识 (83) 幻灯片样式母版 (85) 对象操作 (87) 动画、放映、打包 (89)

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及章节、页码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目的1、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 2、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3、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4、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 教学重点1、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2、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解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装置,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这些程序使用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文档集合。 “什么是个人计算机系统?”的问题。教师再给学生概括小结“尽管个人计算机的外观各有不同,但其系统组成通常都包括以下的部件:计算机系统单元(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CD-ROM或DVD-ROM驱动器或光盘刻录机、音箱、打印机等”引导学生过渡并完成下一个活动。 任务二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展示计算机系统单元的部结构,剖析微型计算机主板的组成结构,向学生展示CPU、存储器、芯片组(南桥、北桥芯片)、总线、BIOS芯片是什么样子的,初步认识它们的外观,并学习系统单元电路的主要部件特点、功能与作用等知识。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A)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年代为1946年,名称为ENIAC。 ?三个阶段: ?近代计算机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机网络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A)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A)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系统 ●计算机病毒(B)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点 传染性、寄生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以及攻击性。 ?计算机病毒(定义)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并以其他程序为宿主的可执行的代码。(病毒是程 序) ?计算机病毒的根本特征是传染性。 ●使用计算机的基本道德和法规(A) 每个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不应该有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6月4日,我国政府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992年9月25日,我国开始执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A) P195- 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无限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信息载体的可变换性 ?信息与相关概念 1.信息与数据 数据与信息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两个术语。数据是描述客观事实、概念的一组文字、数字或符号。 2.信息与信号 信息通过信号来传递。信号是信息的携带者,但并不是信息本身。 3.信息与消息 信息是消息的内核,信息是能给人带来新知识的消息。 4.信息与知识 信息是知识的“毛坯”,是现象与知识的中介。信息经过科学的系统的加工,才能上升为知识,知识是同类信息的积聚,是系统化和优化了的信息。 ●三大资源(三大要素)(A)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 种各样的材料。能量是一种资源,它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也是一 种资源,它提供知识和智慧。 ?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 当今,人类已经认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 关键是灵魂,它起着支配全局、贯穿始终、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概念及其基本内容)(A) P200 一般认为,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辅助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对信息技术的狭义理解分为以下三种:

如何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如何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出现在各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科目的基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基础课是必要的。 21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使计算机的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和表格制作等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操作技能。而这种操作技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是人们生存、求知、做事、沟通所必备的。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现在,很多职业技术院校里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每个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必修

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对计算机的应用。 从这几年的计算机教学状况和效果看,计算机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现在教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在一些中等大城市的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的内容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类似,同时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而与这些学生相比较,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上相差悬殊。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到上课的内容太浅,没有新意,而入学前水平较低的学生又感觉到听不懂,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跟不上,课后难以消化,这样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教案 2017 ~ 2018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计算机教学团队 课程所属系(部):信息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班级:2017级室内设计2班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 )课程属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使用教材:董正雄编,《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考核方式:考试(以证代考) 参考书目:1.黄佐权、王宇川,《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011年7月; 2.宋晏,刘勇,杨国兴,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工业 出版社,2013年08月;

3. 刘瑞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05月;

标题:第一章信息社会与计算机 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 PC微机系统的组装与选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主要特性,信息学科、计算科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 2.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3.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那么计算机是如何传达信息,辅助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授: 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 信息及其主要特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