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整理】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笔记(必修二)

【名师整理】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笔记(必修二)

【名师整理】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笔记(必修二)
【名师整理】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笔记(必修二)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笔记(必修二)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试大纲】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事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以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知识整合】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农具和牛耕及其发展。

春秋初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战国普及。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耕作技术:精耕细作;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及原因: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

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国发展的需要;

②、许多私田出现;

③、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A、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B、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2)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C、土地兼并的危害:①、税收减少;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形成:春秋战国。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E、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1)经济思想:以农为本;(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3)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①、冶金业A、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B、冶铁技术:春秋出现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

②、制瓷业地位: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③、纺织业(中华文明的象征)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国”;丝绸之路;棉纺业:明代: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官营手工业: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最高;资金雄厚;明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历程1、商业的兴起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特点: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帛、度量衡,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表现: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隋唐时期:城市繁荣,城市中“市”“坊”分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

2、商业的繁荣宋朝:彻底打破高、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①、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⑤、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明清:城镇经济繁荣,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一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古代商业发展特点:①、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③、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

的长足发展;

④、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1、明朝产生:①、产生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必要条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出现部门: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

③、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

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⑤、目的: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

2、清朝发展:到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

细,部门和地区增多。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②、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4、阻碍因素: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

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促进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抑制资本主

义发展的措施。

具体表现在:①、国家政策(重农抑商、禁海与闭关政策);

②、国内市场狭小;

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重农抑商”政策

1、产生: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整

个封建社会。

2、原因:①、“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巩固封建统治。

3、推行的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4、主要内容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加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是进行抑制。

5、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①贬低商人地位;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税;④禁止对外贸易。

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消极作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

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①、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②、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③、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

2、内容: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

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原料

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3、两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

4、单元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

◇【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1)、必要性(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动机);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

高);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暴风角);

②、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③、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1)、对世界: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①、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①、主要方式:进行海外贸。17世纪时,荷兰达到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拥有最大

的储存仓库和金融设施,成国际金融中心

③、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2、英国的殖民扩张(1)、过程:①、英国早期一方面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一方面从事海上掠夺,并得到政府的支持,被称为“海盗国家”

②、17世纪英国势力渐增,进行一系列商业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

等殖民国家。

③、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成为最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

(2)、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①、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②、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③、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④、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3)、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3、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②、对殖民地国家: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促进了殖

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③、对世界:A、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

B、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三、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

①、前提: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

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妈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资产阶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⑤、市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

①、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②、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

交通运输——汽船(美富尔顿)、蒸气机车(英史蒂芬孙)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④、工业革命起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⑤、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瓦生改良蒸气机

⑦、交通运输业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火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

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②、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化:迅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级

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③、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①、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表现: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成就:①、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②、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③、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的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②、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④、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议

①、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

③、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

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

物质条件;③、国际分工日益明显;④、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

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为、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特点:①、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农民小生产相结合;②、生产力:人力和畜力结合,铁器牛耕;③、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④、经营方式:男耕女织;⑤、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2、传统社会中还长期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始终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在整个经

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㈡、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1、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特权;A、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夏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B、危害:开埠通商、倾销商品、协定关税对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很不利。

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织”与“纺”分离:鸦片战争后,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因其质优价廉,

取代土纱。“织”与“耕”分离:洋布输入中国,取代土布。

3、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但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㈢、自然经济的解体。

1、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开放,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洋货畅销,中国传

统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外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产品,使中国农副产品的生产依赖于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加紧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

料,自然经济难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争夺商品输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

遭到破坏。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农民和手工业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㈣、自然经济的发展变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国家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㈤、新经济成分的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Ⅰ、外资企业: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Ⅱ、洋务企业:1、背景:面临内忧外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时期:19世纪60—90年代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活动:①前期兴办军事工业(“自强”)②后期兴办民用工业(“求富”)

6、洋务运动创办的工业:军用工业:安庆内械所(第一家官办)江南制造总局(国

内规模最大)

民用工业: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采煤矿)、轮船招

商局

7、洋务运动的作用:顺应了中国经济从传统向近代化迈进的历史趋势,标志着中

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①、引进了西方机器和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员;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③、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Ⅲ、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市场、劳动力、技术设备、资本)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

①、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东南沿海地区生产;

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②、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短暂春天):

时间:1912—1918年(一战期间)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求国”思潮的影响。

表现:新建厂矿和资本增多,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

影响: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萧条:时间:1918—1927年。

表现:发展受挫。

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⑤、较快发展:(夏天)时间:国民党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原因: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⑥、萎缩:(秋天)时间:1937—1945年抗战时期。

原因:在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在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

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⑦、陷入绝境:(冬天)时间:抗战胜利后(1946—1949年)。

原因: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排挤;

表现:工厂纷纷倒闭。

影响:毁灭性的打击。

⑧、新的春天:时间:新中国成立后。

原因:党和政府合进调整工商业。

影响:民族工业又获得一次发展,对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⑨、最后归宿:时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原因:社会主义改造

影响:公私合营转化为公有制经济

2、民族工业的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分布不平衡;②、起步艰难;③、曲折发展;④、

革命性;

⑤、软弱性。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

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封建的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3、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A、不利因素: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B、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4、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

利于中国现代化。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在,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

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

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

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舛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

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5、认识: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

主要因素;

②、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③、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能。

6、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认识:

①、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历史前提;

②、只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专制统治,中国近代化才

有出路;

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

⑤、重视科教兴国。

现代化:又叫近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专题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考纲要求】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6、罗斯福新政;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1、十月革命后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俄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2、在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随后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结束,

苏联最终解体。

3、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济

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

展具有深远影响。

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斯福新政,对国家经济进行了调整,从而使

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知识整合】

一、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

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

主义。

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三)、“斯大林模式”A、形成原因: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B、主要表现:1、经济方面: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C、作用:1、积极方面: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

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

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

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

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D、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

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

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

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民也是不利的。

E、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

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经验与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㈠、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

2、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方面,扩

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缺乏正确理论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

革失败。

㈡、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3、评价: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增强;

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㈢、戈尔巴乔夫改革

1、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2、措施: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政治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主

义制度。3、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4、苏联改革失败的

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的弊端——根本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3、直接原因:股价暴跌。

(二)、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三)、影响:①、动摇了人们对19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心,各种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纷纷出台;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各车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队级民主

制度摇摇欲坠。

③、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罗斯福新政一、背景: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

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三、新政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级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

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②、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③、“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

事经营)。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⑥、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订指导性经济计划。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三、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1、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纲要求】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B.地域 C.信仰D.血缘 2.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 D.三儿子 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6.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 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 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做官吏幕僚 8.科举制的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来源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9.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11.“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高中地理必修一完整笔记整理汇成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11年)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图示 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 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 ∕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 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 48分46秒 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历史.必修1》读书笔记

人教版《历史.必修1》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即将实习的教育硕士,阅读现行高中教材显得非常必要。尽管课程紧张,作业积压,笔者仍然抽空阅读了人教07版《历史.必修1》。该书较旧教材进步不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匆匆阅读,笔者有了一些感触。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书的主要内容 《历史.必修1》实质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分8章,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第一,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如中国古代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第二,重大的政治事件,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第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重要政治人物,如美国的华盛顿和中国的孙中山;第四,重要的历史现象,如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当代世界的多级化趋势 2.政治史的意义 政治史是传统史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传统史学就是一部政治史。基于此,梁启超就批评到,“所谓二十四史,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近代以来,史学界逐步开阔研究视野,扩大研究范围。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史等也发展起来,在这些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史仍然是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政治活动在人类活动的重要地位和史学的“资治”功能,使得史学研究不可能回避政治史。 通过《历史.必修1》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学生还可以初步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3.政治史的学习方法 根据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原始社会后期禹沿用禅让制,但他的儿子夏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商时期的统治: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充满神秘色彩(王权神化) 3.分封制 ⑴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⑵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见觐职的义务 ⑶特点: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⑷初期结果: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⑸后期结果: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⑴概念: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⑵核心内容与特点:王位由嫡长子(皇后的大儿子)继承 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权世袭 ③皇位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三公: ①丞相:协助皇帝负责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检查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三公九卿”的作用:①互相配合,彼此牵制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制度 秦朝实行郡县制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改变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高一必修一历史笔记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 总体特征:早期政治制度,带有原始性(血缘色彩浓厚) 一.夏、商 1.王位世袭制(夏朝) ——经济上私有制→政治权力也变为私有(“家天下”) 2.中央官制:相、卿士 3.地方:侯、伯(臣服、方国→松散) 二.西周 1.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拱卫王室(服从、镇守、作战、贡赋、朝觐)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积极:开发、扩大、趋向严密→加强统治;消极:地方独立性(官员、武装、赋役)→西周后期遭破坏 ③影响: 2、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①目的: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解决矛盾→统治秩序 ②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世袭制、分封制的规则) ③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大小宗 ④作用:贵族特权、垄断→稳定、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第2课: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提示:从第2课至第4课,主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强化) 春秋战国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 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

学习笔记 — 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考点难点汇总

学习笔记—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考点难点汇总 本节内容适用范围:高一预习,高三、高二复习 一. 全民族抗战 日本的局部侵华——全面侵华的前奏 原因 ①历史原因:日本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制定了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可以说日本发动这次侵华真正是蓄谋已久的; ②经济原因:从1929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因此出现经济危机,并经历着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 ③日本国内的条件: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加剧,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广泛群众基础,并最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④有力的时机: 中国:从1927年——1937年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无暇顾及日本; 世界: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欧洲国家正遭遇希特勒法西斯的威胁,为了避免引火上身,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侵略是持绥靖的态度。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1937年,华北地区已经日趋殖民化,在北平附近驻扎了日本军队,在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已在此地军事演习多次,战争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整个华北地区笼罩在战争的阴霾当中,当时有人形容:就连吃糖葫芦都带着火药味。就在7月7日夜,日本借口一士兵丢失,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之所以称其为借口,是因为当时枪声的方向和日军搜查的方向正好相反;当不明枪声打响后,有经验的军官应马上隐藏目标寻找枪声来源,而不是在听到枪声后马上派部队搜查,因为这样可以扩大被袭击的目标;),中国守军拒绝,因此日军就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全面抗战路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随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华民族再次面临亡国的命运。这种强大的外部压力,再次促使中国内部的团结。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 抗日战争不是哪一党哪一派或哪一个战场的抗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 一、古代经济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4、国内各民族、地区以及中外的交流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6、前朝的经济基础 1、古代社会农业发展: 新石器时代:栽培谷物,农业的起源。 西周:后世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有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犁耕技术;耕地买卖;奖励农耕军功,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出现;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西汉: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农为本,减租薄赋 东汉:光武帝下九道释放部分奴隶的命令,三十税一,减轻农民的负担(略) 北宋:王安石变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清前期:鼓励垦荒,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明朝引入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广泛种植 2、古代商业和商品经济 (1)概念: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闭塞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封建经济中从属、补充作用。开放特征。 (2)发展阶段: 秦汉: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商业贸易逐步繁荣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汉: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隋唐: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唐:城市繁荣:长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东市西市商业区(打破空间限制);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宋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北宋:城市繁荣(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略); 南宋: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明州三大港口设市舶司及市舶司所在港口设“番坊”与“番市”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海外贸易大发展,泉州是世界大港口 明清: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明:商品活跃、一批专业城市、白银普遍流通 前期:改变了宋元以来活跃的欧亚间的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为朝贡贸易; 后期: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清:A、商业日臻繁荣,城市繁盛,南京、广州、佛山、厦门更有新发展; B、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 C、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清初:海禁政策; 康熙中期:重开海上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立海关,四口通商 康熙晚期:对外贸易线路收缩; 乾隆:实行闭关政策,广州一地通商且有种种限制,使商品经济失去有限的海外市场 (3)对商品经济的评价: 封建社会初期: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中期: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A、前期陆路为主,后期海路为主 原因:西夏政权的阻隔;陆路的缺点;外贸商品的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业(指南针)与造船业的发展 B、官方贸易不已盈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C、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D、外贸促进民族融合(回族) 3.手工业: 唐朝:丝绸、纸张、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南宋: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古代政治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两个内容: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⑵发展历程:萌芽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通史模式)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史 (通史模式) 一、原始社会 二、先秦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方面: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

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经济方面: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集体耕作,工商食 官。 3.文化方面:商代,我国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贵族垄断了文化领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方面: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 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2.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重 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3.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诗 经和楚辞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早期成就。 【三维坐标·时空清】 【知识体系】

政治史 【研究纲领】 1.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商周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读: (1)殷商的政治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政治 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的继承: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的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3)春秋战国的政治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各国竞相变法,开始兼并 战争。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 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

高中历史_一轮复习_二轮专题__笔记_非常详细_打印版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 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 禹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后代 2.国家大事占卜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商: 中央设相和卿士,地方封侯和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 内容: 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3. 特点: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 影响: ◆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强国 ◆消极: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强大,导致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 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3.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4.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前言: ●尧舜禹时期,传位给贤能人,称为“禅让制” ●禹后来在部落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享有极高威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也为实行王位世袭奠定了 基础。 总结: 1.西周分封制有利于政治稳定,有一定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夏:前2070 —前1600 商:前1600 —前1046 西周:前1046 —前771 春秋:前770 —前476 战国:前475 —前221

?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影响? 内容: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特点: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积极影响:加强了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强国 消极影响: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强大,导致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方,其他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亲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笔记

第五课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城邦) 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地理环境: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 (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有利于直接民主的产生 (3)经济基础: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工商业使得奴隶主工商业者实力增强,追求民主(主要原因) (4)思想条件: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5)物质保障:奴隶的辛勤劳动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6)改革推动:如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推动 (7)外部影响:希腊吸收了古代埃及文明和亚非文明 2、古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1)地理环境的特征: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 (2)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政治上: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有利于直接民主产生。 ②经济上:使得古希腊的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奴隶主工商业者实力增强,追求民主。 ③思想上:使得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平等互利理念盛行,形成希腊民族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 ★古希腊文明的起源:海洋文明+工商业经济基础中国文明起源:大河文明+农耕经济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有影响但非决定性因素!) 3、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及其影响 (1)城邦的建立: (2)城邦地域范围: (3)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城邦的含义: (5)城邦的影响: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 1、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初(公元前594年)——奠基 (1)背景: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平民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2)内容:5点(见书本P23) (3)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4)梭伦改革的特点:折中、中庸、具有不彻底性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确立 (1)内容:5点(见书本P23和P24)(注意陶片放逐法的评价) (2)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 3、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改革:公元前5世纪――黄金时代(顶峰) (1)内容:6点(祥见书本P24)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②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③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④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 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 ⑤伯利克里(目的)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⑥(目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2)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高中地理必修一完整笔记整理有图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4)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6)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结构P6)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11年)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二节,第三节,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图示 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 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 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精选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备基础复习笔记(精华版)

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各时期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商 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周 文字:甲骨文→金文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 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 春秋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战国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汉朝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汉赋 魏晋 南北 “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

隋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 唐朝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 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唐诗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瓷器:景德镇 两宋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 元朝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 - 1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历史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 课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 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1)凌驾社会之上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指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 (2)王位世袭制度(公天下—家天下)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内外服制度(形成以商王为中心的统治区域,对附属国控制有限) (2)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①概念:封建,周王把土地和人口等分给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②影响: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疆域扩大;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层层分封,形成等级序列。也为以后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2 )宗法制: ①概念:为解决贵族继承问题,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严格大小宗体系③影响:保障贵族的“世卿世禄”制特权;凝聚宗族,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但难以长久维系。 (3)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以防止僭越行为,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4)三者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依据;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二、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2)家族血缘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3)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 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概念: 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专断独裁,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指中央的管理方式,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 二、背景: 1.政治:宗法分封制崩溃,秦统一六国; 2.经济:小农经济的需要; 3.思想: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4.实践:商鞅变法成功; 二、确立 1.中央: (1)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皇位世袭;权力高度集中。 (2)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九卿(国家、皇家事务),既配合又牵制,权力操纵在皇帝手中。 2.地方:郡县制在中央之下设立郡、县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构,官员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其他:选拔和考察官员制度、法律制度 三、影响: 1.积极: (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消极: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的发展。 第3 4 课专制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强 一、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皇权VS 相权) 1.西汉:中外朝制度(內朝决策机构,丞相成为外朝执行机构的长官) 2.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4.元朝:一省制(中书省,相权反弹)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侍从顾问——票拟权)——专制皇权发展新高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